时间:2023-05-29 17:38: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六年级小学生差差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Pupils'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and Test Anxiety
HU Rui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Anhui 235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us quo and its orientation and test anxiety among rural primary school achievement goals. Methods of Test Anxiety Scale and the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Scale 270 rural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Get data results by analysis of variance,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The results of test anxiety rural pupil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rade.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factor in performance avoidance and anxiety, emotional factor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grasp avoidance and anxiety, emotional factor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grasp approaching and anxiety, emotional factor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Conclusion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of each variable on test anxiety has significant predictive effect.
Key words pupils;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test anxiety
0 前言
从现在众多的动机理论来看,成就目标理论是近20年来最有影响的动机观点之一(Elliot,1997;Pintrich和Schunk,1996;Weiner,1990)。该理论关注的是个体为什么被激发,强调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任务本身,以及对自己取得成绩的重要性的看法,并根据个体知觉到的目标特点,划分出: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农村小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是其学习心理状态的重要表现,对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习生活有着极其重要影响。成就目标定向无疑会对个人对任务完成时的焦虑情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研究探讨农村小学生考试焦虑现状及其与成就目标定向之间的关系,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同时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有借鉴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某农村小学的三到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70份(90%)。其中男生144人,女生126人,三年级64人,四年级62人,五年级60人,六年级84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成就目标定向量表
采用刘惠军和郭德俊编制的成就目标定向量表,该量表共29道题目,分为四个维度:成绩趋近、成绩回避、掌握回避和掌握趋近。该量表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点等级记分,得分越高则表示掌握趋近、掌握回避、成绩趋近及成绩回避越强。该量表的掌握趋近、掌握回避、成绩趋近以及成绩回避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系数分别为0.80,0.69,0.80,0.79,因此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 考试焦虑量表
考试焦虑量表(TAI)包括20道试题。量表共有两个分量表,忧虑性量表和情绪性量表,各包含8个项目,这两种因素是考试焦虑的主要组成部分。该量表采用Likert4 点量表形式,其内部一致性:忧虑性、情绪性和总量表的Chronbach 系数分别0. 80、0.84和0.90,因此有良好的信效度。
1.3 统计处理
将数据输入装有SPSS16.0的计算机中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1)农村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性别差异,见表1。男生在忧虑性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农村小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年级差异分析。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在成就目标定向的四个因子均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在成绩趋近因子上四年级的学生得分最高,五年级学生得分最低。在成绩回避因子上,六年级学生得分最高,说明六年级学生比其他年级更容易出现成绩回避。
表1 农村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性别差异(M?SD)
注:*表示 p
(3)考试焦虑各因子与成就目标定向各因子的相关分析。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考试焦虑与成就目标定向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成就目标定向与考试焦虑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
注:*表示 p
成就目标定向的纬度中成绩回避和掌握回避与考试焦虑的忧虑性、情绪性在相关性上呈显著正相关。可以看出成绩回避与掌握回避的行为越高,反映出其焦虑程度就越高。相反,成就目标定向中的掌握趋近与考试焦虑两个维度均成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小学生掌握趋近的程度越高,其考试焦虑程度的就会越低。
(4)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各维度与考试焦虑各因子的回归分析,见表3。为进一步探讨考试焦虑诸因子与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各因子之间的确切关系,以考试焦虑各因子为变量,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各因子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有成绩趋近、成绩回避、掌握回避、掌握趋近。
从表3可以看出,成就目标定向中的成绩回避、掌握回避、掌握趋近是忧虑性的有效预测变量;成就目标定向中的成绩回避、掌握回避是情绪性的有效预测变量。预测考试焦虑的各因子中,都有成绩回避、掌握回避变量,且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成就目标定向的因素中成绩回避、掌握回避是考试焦虑各因子中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
3 讨论
3.1 农村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情况分析
3.1.1 农村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性别差异分析
在农村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性别差异中,可以看出男生在忧虑性上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具有显著性差异。更多的男生对考试结果的认知存在更多的忧虑,原因可能是认为自己无法取得更好的成绩所致,加之学习压力偏大,学业负担重,而在中国,男性往往被要求承担更大的责任与义务,家庭与社会不断的给男生传播这种思想,加之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将成绩的好坏与未来好坏化成直接关系,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又缺乏必要和及时的指导与支持,学习较盲目。而在情绪性这一纬度上男女并无显著差异。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心理发展尚不平衡,情绪控制力没有差异所导致。
3.2 农村小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情况分析
3.2.1 农村小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年级差异分析比较
成绩趋近纬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其中四年级得分最高,说明四年级的小学生对高分成绩本身的追求很高,更加关注于自己要表现得比他人优秀和胜过他人。
在成绩回避因子上,六年级学生得分最高,说明六年级学生比其他年级更容易出现成绩回避。这主要是因为六年级的学生马上就要面临小升初的压力,这是其人生的第一次的升学,会面临来自家长、老师期望,同学竞争等各方面的压力负担。所以学生更加关注避免在成绩或考试中自己表现得比他人更差或愚蠢。
掌握回避分析结果显示,掌握回避也存在年级差异。这可能主要是由于进入四年级以后,学生的学习任务愈来愈重,教学评价机制也发生了变化,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这些会导致学生有较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导致他们掌握回避目标的得分高于三年级学生。所以关注避免自己完不成任务或避免出现错误。
在掌握趋近纬度上存在年级差异:三、四和五年级的农村小学生显著高于六年级的学生,三、四和五年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这说明三四五年级的农村小学生关注掌握新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一般研究结果相违背,一般来说因为小学阶段为学生第一个发展迅速期,由于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生的心理生理会获得快速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五年级后,思维由具体运算阶段逐渐到形式运算阶段,记忆、理解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但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在三、四年级时,孩子以老师为权威,想取得好成绩以让老师对自己产生好感,来赢得老师的关注与经历上的投入,这也与老师的期望效应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当到了五六年级时,学生已经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了,与老师无关,这样很多成绩不好的农村学生就不愿意在学业上努力了。这也看出在由于学校、家庭环境与个人的影响,像农村教师数量较少、孩子父母又在外地打工挣钱的原因,让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孩子缺乏必要的父母的教育指导与心理上的关怀。于是有一部分的农村小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后,家长、老师因为照顾不及时便破罐破摔。
3.3 农村小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考试焦虑的关系分析
成绩回避、掌握回避与考试焦虑的忧虑性因子呈显著性正相关。一般看来,成绩回避得分高的学生其目标更加关注于如何避免表现得比他人更差,这样无疑会表现出对考试过程的忧虑,因为他们的对考试的好坏顾虑更多,考虑事情的角度更多地从他人出发。而掌握回避得分高的学生关注于如何避免完不成任务或在执行任务期间力求避免出错,他们把考试当成一项任务,必须要好好完成的,在学习上不易有较高的成就感,因此才会有对考试成绩的更高忧虑。掌握趋近与考试焦虑的忧虑性因子呈显著性负相关。掌握趋近高的学生更加关注掌握新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对考试成绩的好坏并不过度计较,因此并不存在很高的考试焦虑,也没有对考试成绩的过度忧虑。
4 结论
农村小学生在考试焦虑的忧虑性纬度上存在性别的显著性差异,男生相较女生考试焦虑忧虑性较高。
关键词: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学业成绩;影响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130-04
一、问题的提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能够引领着时展的潮流,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因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是教学改革的要求[1]。
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精致性、敏感性和再定义性等特点,其中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的特点[2]。学业成绩是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那么创造性思维与学业成绩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目前有关创造性思维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的现状如下:少数研究者认为,学业成绩与创造性思维的相关处于较高水平;还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学业成绩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相关处于中等水平;大部分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创造性思维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处于较低水平[3]。研究者王瑞玲认为,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通过后天的培养才能获得,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4]。研究者贾香花运用《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测验》量表得出如下结论:语文成绩除图形外与创造性思维的其他各因素之间的相关都达到了显著水平;数学成绩主要与思维的流畅性相关[5]。
笔者认为,已有研究的理论基础尚不成熟,特别是有关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还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特点,以便分析创造性思维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工具
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运城市学苑实验小学和东郭小学四、五、六三个年级的学生为样本,共发放问卷306份,回收有效问卷268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7.58%。无效问卷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学信息不全或没有完成问卷全部题目;二是在学业成绩统计过程中缺少某一学科的成绩或没有学业成绩。研究对象的年级、城乡、性别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有效样本的分布情况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托兰斯(E.P.Torranee)创造性思维测验量表为研究工具。该量表共有四道测验题,分文字测试和图形测试两部分。文字部分:用简短的话把图中人物可能发生的事情写下来;写出报纸的用途。图形部分:用给定的两个形状任意组合不同的图形;在半圆上添笔成画。每道题目分别从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上计分[6]。
(1)信度分析
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35,说明信度较好。
(2)效度分析
由表2可知,除图形的流畅性与语言独特性方面相关显著、图形独特性与语言流畅性相关非常显著外,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各分维度之间以及各分维度与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的相关均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说明该问卷效度很好。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城乡差异
表3 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城乡差异比较
由表3可知:城市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农村小学生;在流畅性、独特性上差异非常显著;在图形流畅性、图形独特性、语言流畅性、语言灵活性上差异显著。
2.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性别差异
图1显示,创造性思维各维度得分女生均高于男生。 表4显示,男女生在灵活性和语言灵活性上差异非常显著。
表4 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性别差异比较
3.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年级差异
表5 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年级差异比较
由表5可知,流畅性得分:六年级最高,五年级最低;六年级流畅性得分非常显著地高于四年级和五年级;六年级灵活性得分非常显著地高于四年级;独特性得分的年级差异不显著。图形流畅性得分:六年级最高,四年级最低;六年级显著高于五年级,且非常显著地高于四年级;五年级
四、原因探讨
1.城市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农村小学生
流畅性是指面对智力任务能在短时间内做出迅速而众多的反应,强调的是多而快。城市小学生流畅性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小学生。与农村小学生相比,城市小学生接触外界事物的渠道更多,接触的事物也更多;大部分城市小学生会花较多的时间参加一些竞技对抗性活动,学习一些思维培训课程,比如奥数、智力大闯关等。
在图形测试部分,虽然城市小学生得分高于农村小学生,但二者的答案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农村小学生的答案更接近生活,更亲近大自然;城市小学生的答案则跟一些新兴事物、卡通人物有关。分析其原因,农村小学生有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大自然是天然的观察室,而他们则是自觉的观察者;而城市小学生接触更多的是整齐的高楼大厦,面对的是海量的信息,缺少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2.创造性思维各维度得分女生均高于男生
女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均早于男生。调查显示,女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分比男生高,这与小学阶段女生学习成绩比男生优异的现象比较符合。
3.创造性思维在各维度上的得分随年级的变化有所不同
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得分四至五年级呈加速上升趋势,五至六年级呈减速下降趋势;独特性得分四至五年级出现急剧下降,五至六年级基本持平。
第一,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表现在小学生身高、体重的增加,思维、记忆能力的加强等方面,但不同个体存在发展差异,而且个体在不同时期自身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7]。笔者认为,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出现了一个转折期——五年级。
第二,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再单纯,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如小学五、六年级取消了音乐、美术、计算机、兴趣小组等课程,周末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特长班、寒暑假会参加各种培训等,致使独特性得分四至六年级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4.语文、数学及学业成绩总分与创造性思维各维度得分之间呈正相关
【关键词】 视力,低;患病率;流行病学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77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7-0616-03
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相当严重,且视力不良率呈上升趋势[1-3]。视力不良成为六大重点防治的学生常见病之一,对学生视力不良横断面调查或对群体视力状况的追踪调查也较为多见[4-6]。为探讨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流行规律和发展趋势,笔者对2004-2008年铜陵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和视力减退情况作追踪研究,以便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4-2008年铜陵市城区和郊乡的中小学在校学生共计195 089名。
1.2 方法 由当地疾控专业人员每年对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进行体检,体检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要求,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视力测定;检测器具经统一校验,测定过程实行质控管理。以单眼裸眼视力≥5.0为视力正常,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视力不良状况 2004-2008年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为55.93%~73.03%,各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率逐年上升。其中初中生的视力不良率上升较快(58.12%~67.22%),高中生视力不良率在80%以上居高不下(82.36%~85.53%),初小、高小学生近3 a的视力不良率无明显进展。见表1。
各年级女生视力不良率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生视力不良率在初二、初三和高一年级阶段出现快速升高,男生在小学六年级、女生在小学五、六年级视力不良率也有小幅升高,小学女生视力不良率快速升高比小学男生提早且增幅大于男生。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总体上随年级增高而上升。小学二、三年级时视力不良率出现下降,此年龄段中的假性近视随着视觉发育逐渐完善,其视力恢复正常[8];在小学三年级后视力不良率逐年级升高,其中小学六年级和初二至高一年级升幅较大,各年级间视力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级的升高,重度视力不良率逐渐升高、轻度视力不良率逐渐降低,视力不良轻度、重度构成比的消长约在小学五年级处于均衡状态。见图1。
2.2 视力减退进展情况 将中小学生分为视力正常、视力不良2组,每年追踪观测各组学生视力减退情况,结果显示,视力不良组学生视力减退率明显高于视力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小学六年级之前,学生视力减退率呈上升趋势,在初中和高中阶段视力减退率呈下降趋势;小学二、三、四年级和六年级视力减退率升幅较大。见图2。
2.3 城乡学生视力不良率比较 城乡间学生视力不良率在小学阶段差异不大,初中和高中阶段城区学生明显高于郊乡学生;视力不良率依次为郊乡男生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铜陵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十分严重,中小学生总体以及分年龄组的视力不良率均高于全国学生水平[1],低于北京西城区同期水平[8];初中、高中学生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高于有关报道[9];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随年级增高而上升、女生高于男生、城区学校高于郊区及乡镇学校等视力不良特点与各地报道[5,10]一致。
追踪观测显示,小学二至四年级(视力正常组在小学二、三年级)在视力不良率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学生的视力减退率快速升高,说明此年龄段相当多视力不良学生的视力在恢复正常,同时也有一定比例学生的视力出现减退。提示此年龄段是学生视力不良发生及进展的特殊时段,是预防近视的关键时期[12-13]。同时此阶段也是养成良好的学习姿势和用眼习惯重要时期,不良的学习姿势和用眼习惯将导致视力持续减退。
在小学五、六年级阶段,学生视力不良率有小幅快升;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在小学五年级后大幅超过轻度视力不良;对学生个体的视力追踪检测也显示小学六年级视力减退呈快速进展。多种迹象均提示,小学五、六年级应是预防和遏制视力减退进展的重点阶段,此年龄段视力减退率升高应与中小学生身体和视觉的发育规律相关。视力不良组学生的视力减退幅度较大存在多种原因,一是视力发育个体差异或遗传因素通常无法改变;二是除假性近视外视力不良的发生发展具有渐近、累加、不可逆等特点[14];三是学生形成不良学习姿势和用眼习惯后难以纠正,对视力减退有相当大的影响,从而加剧视力进一步减退。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和用眼习惯尤为重要[9,12,15]。城区学校高于郊区及乡镇学校的现象,除郊区及乡镇学生生长发育相对滞后外[16],城区学生户外活动较少应是主要原因。
基层大规模的中小学生视力检测因工作量和条件原因,通常未能做串镜检查和散瞳检影等进一步的检查,不能确切的诊断为近视,因此初步筛查出视力不良后,应安排或通知视力不良学生作进一步检查,
以区分视力不良性质并明确诊断[1],不可急于佩戴近视眼镜,避免误诊错过矫治的最佳时期和促使假性近视发展为真性近视。
(致谢: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卫科及学生体检组成员在本次调查中承担了大量辛勤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4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和疑似近视流行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97-99.
[2] 郑荣领,翟黎东,徐广第,等.学生近视眼的综合防治.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6):1 066-1 067.
[3] 张丽华.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的流行现状及其成因的研究进展.中国学校卫生,2005,26(5):410-411.
[4] 王智勇.学生视力监测统计评价指标之我见.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100-102.
[5] 林国桢,陈清.1991-2005年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变化.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8(4):434-436.
[6] 张俊贤,王琳,张海霞,等.河南省三门峡市267名小学生视力不良5年动态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8):573.
[7] 叶国昌.视力不良的分度标准.中国学校卫生,2001,22(6):488.
[8] 王俊丽.北京市西城区2002-2006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3):244-245.
[9] 罗艳.成都市初中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06,27(12):1 055-1 056.
[10]张健琴.2000―2006年徐州市鼓楼区小学生视力分析.中国校医,2008,22(2):210.
[11]阮青,刘玄华.2005年广西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中国校医,2007,21(6):674-675.
[12]张锐.珠海市779名视力不良学生假性近视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902.
[13]覃巧玲.视力不良小学生远视、近视与年龄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611-612.
[14]徐文燕.上海市低年级小学生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估.中国学校卫生,2008,29(8):681-682.
[15]赵明清.徐凌中.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流行特点与用眼行为干预的主要技术.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6):60-61.
【文章编号】: 1004-597X(2007)12-0109-04
【摘要】 目的:了解海口市小学生视力的整体分布状况,分析学生近视发生和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做好小学生视力保护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监测学校和监测班级,对海口市三所学校2975名在校小学生的视力状况进行了检查。结果:被调查的2975名小学生中,视力低下率为51.97%,其中男生视力低下率为45.21%,女生视力低下为61.12%,女生高于男生( p
【关键词】 小学生;近视;视力低下;影响因素
Analysing of the pupil's the low inquisition in sight in Haikou City
Liu Liang Chen Guiho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whole that Haikou City grade school living sight distribute the condition, analyzing the myopic occurrence in student with develop the trend and affect the factor, for further work well the grade school livings the sight protects the work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plan with suggest.Methods The method of the adoption layering the whole flock method that draw samples makes sure to monitor with the machine school with monitors class, proceeded the check to Haikou City three schools 2975 sight for in the school grade school livinging condition. Results Were livinged the inside by 2975 grade schools that investigate, the lowly rate in sight is 51.97%, among them the lowly rate in boy's sight is 45.21%, girl's sight is lowly for 61.12%, girl higher than boy( P
【key words】 Pupil;Nearsighted;The sight is lowly;Affect the factor
青少年视力低下已十分普遍。在视力低下的现状方面, 教育部和卫生部2000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近视率已居世界第2位[1],其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0.04%。视力低下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今后就业,不仅是学校卫生的重点课题,也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话题。为了解海口市小学生视力低下的流行情况,我们采用分层整体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口市3所小学大约3000名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并将资料整理统计,分析其视力低下发生和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能更好地防治小学生视力低下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三所小学学校,一至六年级,6~13岁,共2975人接受了视力检查。其中,男生1712 人,女生1263人。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监测学校和监测班级,按年级随机抽足受检人数,对海口市三所学校2975名在校小学生的视力状况进行了检查。视力检查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和《检测细则》统一标准,统一方法,由专业人员检查,使用单个视标灯显示标准对数视力表,逐个测定左、右眼视力并分别记录。以双眼中视力较低的一眼列入统计。
1.3 视力判定标准:双眼远视力均在5.0及5.0以上者为视力正常,凡有双侧或一侧裸眼远视力低于5.0者视为视力低下,并划分三度:轻度视力低下(4.9),中度视力低下(4.6~4.8),重度视力低下(≤4.5)。
1.4 数据分析:用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小学生视力低下率:本次调查2975名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学生为1546名,视力低下率为51.97%(1546/2975),不同学段中视力低下率在一年级最高,六、二年级次之,三年级视力低下率最低为43.85%,以后随年级的升高视力低下率呈上升趋势,至六年级达60.24%。一到四年级的平均视力均为4.9,而五、六年级的平均视力均为4.8,各年级视力低下率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2741.16,P
2.2 小学生视力低下程度分布:2975名学生中轻度视力低下有869名,中度视力低下有484名,重度视力低下有193名,分别占56.21%、31.31%、12.48%。轻度视力低下构成比随年级的上升减少,而中、重度视力低下构成比随年级的上升而提高。见表2。
2.3 小学生视力低下性别分布:在2975名受检学生中男生视力低下率为45.21%,女生视力低下率为61.12%,女生视力低下率高于男生,差异有极显著(2=71.74,P
2.4 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与年级、性别的关系:在不同年级段中男女生视力低下率均大体表现为在一二年级时较高,三年级较低,但从三年级起呈逐渐上升趋势。在一、六年级中男、女视力低下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在二、三、四、五年级中男、女视力低下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值均
3 讨论
3.1 小学生视力低下包括弱视、近视、远视以及由于其他眼病引起的视力下降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近视[2]。学生视力低下是目前我国学校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3.2 本次调查显示,全部学生的视力低下率为51.97%,明显高于1995年海南省小学生视力低下率(12.60%)及2000年国内小学生视力低下平均水平(30.04%)。从表1可知不同学段中视力低下率在一年级最高,六、二年级次之,三、四、五年级较低。三年级后随学习年限的升高而增加。这与一般报道相似[3,4],这可能由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7~8岁视觉发育敏感的年龄段,人眼在发育过程中,生理上可能有不同的关键时期,视觉功能的发育(包括视觉、立体觉、融合功能等),可能始于出生4个月时,直到8岁左右才能稳固建立,所以此时的学生眼球尚未发育成熟,眼球屈光发育不全,处于远视状态,故视力低下率较高。另据了解幼儿园检查视力是使用“儿童视力表”,可能对“标准对数视力表”不太适应等原因影响了调查结果。以后渐趋发育正常,而使发生率下降,但随学龄的增长,学习负担逐渐加重,六年级学生又面临小学升初中的巨大压力,毕业考试的好坏关系到能否升入重点初中,在这种压力下,学生只有更加努力的学习,长期的视近作业,必然使视力低下率显著增加。
3.3 从学生各年级视力低下程度情况来看,各个年级中视力低下人数均以轻度居多,中重度次之。轻度视力低下构成比随年级的上升减少,而中、重度视力低下构成比随年级的上升而提高。这是由于学生的视力低下一般呈现为轻-中-重的发展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负担逐渐加重,持续用眼时间过长,造成眼过度疲劳,由于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学生的视力不可避免的朝着一个方向发展,视力低下程度势必逐年严重。
3.4 从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视力低下率情况来看,在各年级中除一、六年级男、女视力低下率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年级男、女视力低下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全体男生视力低下率为45.21%,女生视力低下率为61.12%,女生高于男生,男女差异有显著性,与国内其他研究报道相似[3,4,5]。女生视力低下率高于男生这可能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
3.4.1 近距离操作时间女生比男生长。受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女生大多好静不好动,在静态中做精细操作多,有条件花在学习上时间比男性多,眼睛处于近视环境相对比男性多。
3.4.2 高年级女生年龄大约12~13岁,是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发育比男性旺盛,变异性大,在同等持续阅读条件下,女性的眼睛更容易发生病理生理改变而致屈光改变,因此近视率高。
3.4.3 相对来说女生缺乏体育锻炼,身体调节能力差。其中,在一年级男、女视力低下率无显著性差异,可能该年龄段男、女生的性别意识不强,在课间或课外玩耍的时间和强度几乎一致有关。而在六年级中男、女视力低下率无显著性差异则可能是与临近毕业男女生学习都比较刻苦,课外活动明显减少,用眼负荷大致相同有关。
3.5 造成学生视力低下的原因除与先天遗传因素外,还与学习环境采光条件差、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 、市场上验光配镜质量不合格、不合理的营养膳食、不健康的心理因素[6]等有关。此外,在现阶段,另外一些因素也应引起重视:①学业负担过重。作者认为目前的“应试教育”应负主要责任,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学生竞争激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课外体育活动明显减少,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学生用眼时间过长,睫状肌和眼外肌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造成睫状肌痉挛,进而形成近视。②显示屏对学生视力的损害。满街的电子(电脑)游戏厅,每天的精彩电视节目,对小学生都是一种诱惑。特别是电子游戏的显示屏,同电视机一样,没有任何的视力防护措施,小学生的眼睛在非常近的距离内遭受辐射和静电的损害,再加上间歇性光源过度刺激,视力可在短时间内很快下降。③体育锻炼及眼保健操的重视不够。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增加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而且在适当延长锻炼时间的同时,可以使学生的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因此对视力有保护作用。眼保健操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自我按摩法,通过对眼穴位按摩,增强眼窝内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使之气血畅通,以达到缓解和消除睫状肌疲劳或解痉的目的。但观察小学校中,课间操和眼保健操,认真做的学生很少,敷衍了事的人多。做操等于没做,没有起到应有的锻炼和保健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依据调查结果可知海口市小学生的视力状况不容乐观, 全部学生的视力低下率为51.97%,明显高于1995年海南省小学生视力低下率(12.60%)及2000年国内小学生视力低下平均水平(30.04%)。海口市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其影响视力低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结合实际情况,就改善海口市小学生视力状况提出如下建议:
4.1 鉴于儿童期间眼部各屈光的经常性变化,儿童正视化发育过程的敏感期对早期儿童视力的影响,因此应把儿童眼保健工作提前到学龄前,通过加强对幼儿视力的监测,并建立视低档案,为从读小学一年级开始对学生实施监测、预防、提供保健治疗依据。
4.2 促使学校主管部门全面落实《保护学生视力工作实施办法(试行)》,遵照国家有关标准主动改善学校及其他工作场所的视觉环境(包括采光照明、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课桌椅、班级人数、定期轮换学生座位等),卫生部门应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的力度。
4.3 做好视力保护的科学普及宣传工作,并将视力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卫生工作和日常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自己了解到,近视可导致个人记忆力下降,反应迟缓,对今后的升学、参军、职业选择都有严重的影响,促使他们从被动预防近视到主动预防近视的质的改变。
4.4 注意社会综合防治,充分发挥学校和家长共同监管和相互协助的职能。一方面,学校应在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下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认真、确实地开展素质教育,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轻松有趣的课外体育活动,减少学生对游戏机、电脑、网络游戏的迷恋。另一方面,家长和学校应相互协作,注意学生的生活起居和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培养学生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有效控制学生看电视、玩计算机、电子游戏机的时间;注意学生的营养状况,通过合理的营养搭配,适量摄取蛋白质、必需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供给学生平衡膳食以防止营养不良及视力低下。
4.5 鉴于女生视力低下发病率较男生高,工作中应加强女生视力保护,如加强对女生的用眼卫生指导,并相应增加适合女生活动的项目,鼓励女生多运动等。
4.6 小学生的视力保护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其影响深远,需要全社会、学校、家庭、个人长期的重视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汪芳润.近视眼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J].中华眼科杂志,2003,39(6):381-384
[2] 孙相玉,李卫东,王延华.1996~2001年赤峰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动态分析[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02,8(4):280-281
[3] 曹雪玲,杜慧,郭广华.蚌埠铁路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调查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1,7(5):377-378
[4] 梁日华.玉林市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分析[J].广西医学,2005,27(2):270-271
[5] 董淑英,张峰.泉山区小学生视力低下情况调查[J]. 中国校医,2004,18(5):450
【中图分类号】 R 383.35 R 1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1-0117-02
【关键词】 裂头虫幼病;感染;学生;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农村人口
曼氏裂头蚴病是由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裂头蚴寄生于人体组织和器官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国内已有21个省市报道了500余例[1,2]。2007年初杭州淳安县发现首例眼部曼氏裂头蚴病患儿,并对患儿居住地蛙体感染情况进行调查,蛙体内裂头蚴感染阳性率高达45.63%[3]。为了解该地区小学生曼氏裂头蚴病预防知识、行为及感染情况,为制定曼氏裂头蚴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患儿所在小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血清学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淳安县临歧镇卸岭完小三~六年级学生142名为调查对象,获有效问卷136份。其中男生72名,女生64名;三、四年级学生66名,五、六年级学生70名。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发放调查表,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前先向学生说明调查目的与要求;学生当场填写调查表,随即收回。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年级、曼氏裂头蚴接触史、曼氏裂头蚴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等。
1.2. 2 血清学检查 在问卷调查的同时,采集每名学生静脉血3~5 mL,分离血清后置于-20 ℃冰箱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曼氏裂头蚴IgG抗体,检测试剂由深圳康百得生物公司提供,批号为S.m050201。
1.3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曼氏裂头蚴预防知识知晓情况 曼氏裂头蚴预防知识总知晓率为50.2%。三、四年级学生知晓率为41.7%,五、六年级学生知晓率为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曼氏裂头蚴预防行为形成情况 曼氏裂头蚴预防行为总形成率为66.0%,其中三、四年级学生形成率为61.7%,五、六年级学生形成率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预防知识与行为形成情况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曼氏裂头蚴预防知识总知晓率为50.2%,预防行为总形成率为6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血清学检测结果 采用ELISA检测的136人中,发现1例血清曼氏裂头蚴IgG抗体阳性者。
3 讨论
人体感染裂头蚴病的方式和途径[4,5]可归纳为4种:(1)局部敷贴生蛙肉、蛙皮,将捣碎的生蛙肉或蛙皮敷贴在患眼、伤口或脓肿上造成直接感染;(2)吞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蛙肉、蛇肉或其他转续宿主的肉类;(3)喝生水和游泳误食感染裂头蚴的剑水蚤或原尾蚴直接从皮肤、粘膜侵入;(4)经母体胎盘感染胎儿。
调查显示,五、六年级学生的裂头蚴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三、四年级学生,且五、六年级学生的裂头蚴病预防行为形成率高于三、四年级学生,表明曼氏裂头蚴病预防知识、行为与文化层次有关。提示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知识的丰富与预防行为的形成。其中“生吃没有煮熟的蛙肉会患曼氏裂头蚴病”,“曾经在电视、报刊、广播里或其他方式看到或听到过生吃或半生吃蛙肉会患寄生虫病”,五、六年级的知晓率明显高于三、四年级。2007年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裂头蚴病患儿后,迅速开展了该地区蛙体内曼氏裂头蚴感染率的调查,并联合媒体进行了防病科普宣传。高年级学生通过收看电视,对该病有了较具体和直观的认识,表明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及重要性。
各年级小学生大部分都无生吃或半生吃蛙肉(90.4%)及用青蛙敷贴伤口史(98.5%)。尽管该地区蛙体内裂头蚴感染阳性率高达45.63%,但人群血清阳性率较低。且裂头蚴病预防行为总形成率高于知识总知晓率,考虑与当地不生吃或半生吃肉类的饮食习惯有关。
调查结果还表明,各年级小学生都有饮用生水的习惯(86.03%)或游泳的习惯(39.0%),因此误食受感染的剑水蚤或原尾蚴直接经皮肤和粘膜侵入而患病的可能性很大。学生感染该病的危险性仍处于较高水平,若不加强健康教育,很可能再度出现疫情。
4 参考文献
[1] 杨文川,周霖,侯金英.我国当前重要人体食源性寄生虫病原.厦门大学学报,2006,45(21):163-165.
[2] 吴冠陵.人体寄生虫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72-582.
[3] 朱素娟,徐卫民,王佳,等.杭州市1例裂头蚴病例与蛙体内裂头蚴感染情况调查.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4):附页1-3.
[4] 周本江,王文林,雷霖.云南省曼氏裂头蚴病流行概况.热带医学杂志,2005,5(2):207-208.
关键词:思维习惯;团队合作;应变能力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生活的收尾阶段,此时的数学学习成果不仅是对整个小学学习的总结,对中学数学学习也具有重深远影响。教师要更加负责,帮助小学生调整形态,提前进入中学数学学习的状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质量呢?
一、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习惯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的学习中,比较重要的是积累做题经验,从中寻找数学思维的感觉,而到了六年级,小学生该做的数学题目已经做得差不多了,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形成一个正确的数学思维习惯。
教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习惯,可以选择比较典型的数学题目,让学生从中分析涉及的数学知识点,从数学知识点的角度让学生体会出题人所考虑的数学角度,也可以综合相关知识让学生自主编写有价值的题目。
二、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进入中学之后,学生的课前准备和课后复习也变得愈加重要。在小学中,数学学习的课业负担较轻,知识点也较好理解,相关任务一般在课堂上就可以完成,但中学的课业负担加重,学习难度加大,学生如果只在课堂上跟教师同步进行课本学习,难免会感到吃力而收不到好的效果。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在课前对即将进行的章节提前预习,在课堂上以提出小问题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认真预习;课后复习在前期阶段教师可以先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相关习题,后期阶段学生就能自觉形成做题复习的习惯。
三、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中学阶段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任务、学习任务都会有所加重,学生不可能每道题都找教师帮助解决,这时候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就发挥了巨大作用。
教师要在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整体学生划分小组,既有数学学习优秀的学生,又有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小组之间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彼此之间根据学习情况形成良性竞争与合作双重局面,比教师单纯讲题更具有明显的效果。在教师抽不开身的情况下,这一学习方式就发挥了重大作用。
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升华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努力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切实实现数学学习的高标准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小学生 零食 零食安全 分析与建议
1前言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了解广州市小学生对于零食食品安全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发现广州市小学生对零食食品安全的认知中的缺陷,分析造成这种缺陷的因素,在丰富小学生及家长合理营养的知识,减少儿童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1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采用自行设计的不记名调查问卷方法对研究对象(广州市罗家桥虹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1.2变量的定义
本研究的结果所获得的资料为计数资料,知晓率一对问卷中问题回答正确的人数/有效回答该问题的总人数,形成率一持久拥有有利健康行为的人数/受调查的总人数态度,正向率一持有利健康态度的人数/受调查的总人数。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总人数156人,其中男生共82人,占52.6%;女生共74人,占47.4%。五年级学生共87人,占55.8%;六年级学生共69人,占44.2%。
2.2受调查小学生对零食食品安全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2.2.1小学生对零食食品安全的知晓情况
小学生对零食食品安全认知调查报告的知识内容,参与人数,知晓人数,知晓率情况详见表1。
2.2.2小学生选择零食时的态度
小学生选择零食态度的调查的态度详细情况详见表2。
2.2.3小学生的零食行为
小学生零食行为调查行为内容,参与人数,该行为形成的人数及其形成率情况详见表3。
2.4受调查小学生的家长对于孩子零食消费的态度和行为的情况
家长对孩子零食消费的态度以及调查情况详见表4。
2.5受调查学生对零食食品安全的认知和行为
2.5.1性别及年级与态度的关系
性别及年龄与态度的关系调查情况详见表5。
2.5.2不同性别及年级的小学生在是否会用零食来代替三餐上的差异
不同性别及年级的小学生是否会用零食代替三餐上的差异调查情况详见表6。
2.6受调查小学生家长对零食食品安全的认知和行为
不同性别及年级的小学生家长在孩子吃零食上的态度差异调查情况详见表7。
3讨论
3.1广州市小学生对零食食品安全认知和行为结果分析
3.1.1广州市小学生对零食食品安全的知识的掌握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接近八成小学生知道食品色彩不是越鲜艳越好,食品不是味道越好越对身体有利,零食配料中没有食品添加剂不一定是安全的;但是,能后理性看待零食对身体健康影响,知道造成零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存在着生产商、销售商和自身原因这三方面因素的综合,知道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品的小学生较少,小学生对零食食品安全如此低的知晓率是有待提高的。
3.1.2广州市小学生对零食食品选择的态度是正向的
虽然在前面我们分析发现小学生对于零食食品安全的知识掌握不够,但是,调查显示,小学生在选择零食时普遍能持正向态度,超过八成小学生买零食时会看厂家及品牌的相关信息,会认准了食品安全标志(Os)才购买零食,会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能够注意到其中的食品添加剂配料表和营养标签。但是我们发现,还有少部分小学生不会在意这些问题。
3.1.3广州市小学生在零食行为方面是有喜有忧的
行为指人类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外部活动,饮食的健康相关行为包括对自身和他人健康状况的影响。
喜的方面,调查显示,82.1%的小学生不会用零食来代替三餐: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广州市的小学生从路边摊购买零食的形成较低,仅有2.2%。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广州市有89.7%的小学生的家长只允许孩子偶尔吃一下零食,这就会导致孩子不会有习惯去路边摊买零食;另一面,62.3%的小学生的零食来源是有家长的参与;第三,广州市经济发达,72.3%的小学生会从专门的零食专卖店或大型的连锁超市。
忧的方面,仅有48.7%的小学生在口渴时会选择喝水。
3.2广州小学生对零食食品安全认知和行为分析
3.2.1性别与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通过对男女性别态度的卡方检验,得到X=2.478,P=0.298>0.05,可以认为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零食对身体健康影响的态度上没有差别。
通过卡方检验,得至X=7.731,P=0.021
3.2.2年级与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态度的卡方检验,得到X=0.298,P=0.682>0.05,可以认为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在零食对健康影响的态度上没有差别。
通过卡方检验,得到X=5.564,P=0.018
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对零食食品安全知识上的知晓率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在形成率上五年级的小学生要高于六年级的小学生,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
3.3广州小学生家长对零食食品安全认知和行为结果分析
小学生对零食食品安全认知的形成有赖于家长的正确的引导,调查显示,2.7%的家长对儿童零食持支持态度,6.4%的家长持反对态度,89.7%家长持允许偶尔吃一下的态度。
4结论
(1)广州市小学生对零食食品安全的认知的总知晓率为51.3%,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小学生对零食食品安全的知晓率没有差别。(2)有89.0%的小学生对零食食品安全持有正向态度。(3)广州市小学生对健康的零食消费行为的总形成率为69.2%,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小学生对零食上瘾和解渴方式的行为上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零食代替三餐上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在此方面就有显著性差异。(4)有89.7%的家长允许偶尔吃一下零食。
摘 要 生活方式是影响人类体质与健康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的健康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对物质及精神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以青岛市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入手,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并查阅国内外有关小学生生活方式与健康的报告和文献,并对调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发现多数小学生生活习惯良好,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但部分小学生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及上网时间长,影响身心健康,需引起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关注。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小学生 身心健康
一、前言
“生活方式”这一术语,是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提出的,他认为:生活方式是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规范等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态度和生活制度, 包括个人嗜好、认知方式和业余时间的行为活动等[1]。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小学生健康的研究报告很多,其中基本是针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而对在校小学生生活方式方面的研究则很少。更为遗憾的是我国小学对生活方式的认识刚刚开始,仍处于一味的强调应试教育,而没有确实的做到素质教育;看重升学率,而没有做到全面的素质教育。故本文以青岛市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入手,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并查阅国内外有关小学生生活方式与健康的报告和文献,并对调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力求把握小学生校内外的生活现状,并提出建议。
(一)小学生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小学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影响,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表明当代小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有以下几点:①合理膳食: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引导,能够做到饮食规律。②适当的体育活动:参与学校安排一些体育活动和课余活动项目来提高身体素质。③良好的行为习惯:多数小学生能够做到走路姿势正确,坐姿合理,文明有礼貌等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④合理的情感宣泄:通过学校和家长的教育,一些小学生能够做到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感情宣泄,比如写作,和大人沟通,和同学倾诉等。
当代小学生不良的生活方式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基本特征。①“消费主义”观:小学生的消费行为变得情绪话、感性化,大部分都脱离了商品本身,热衷于附加值。②娱乐网络化:有些小学生把闲暇时间花在网络上,网络使得小学生抛弃了很多积极向上的户外活动,把娱乐深度网络化。③追求时尚文化:在时尚文化影响下,小学生吃的是KFC,穿的是NIKE,玩的是PSP,看的是日韩剧……“网友”,“网恋”一大堆[2]。长时间熬夜,对身体是一种极大地伤害。国外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临床社会调查证明,制约人类健康的因素中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占50%—55%[3]。
(二)研究小学生生活方式的意义
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指的就是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地位。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时是人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经形成很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根就很难了。所以要对小学生的生活方式进行研究,找出不足,及时纠正,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青岛市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学生各100名,其中三年级、六年级男生女生各50名,共200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在9~13岁之间。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与小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相关研究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概括和提炼,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研究的现状,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2.调查问卷法
本次调查是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三年级,六年级的学生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全部问卷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效完成。回收有效问卷200份。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为本文提供数据资料。
三、小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一)日常饮食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在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方面,三年级学生基本都能按时进餐,比六年级学生饮食有规律;六年级有10%的学生饮食规律较差,存在不吃早饭,节食、偏食,暴饮暴食等现象,无规律的饮食是造成消化系统疾病和头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身体健康。需要家长和老师加强引导。
(二)日常生活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三年级学生基本不上网,而一半以上的六年级学生有上网习惯,并且其中多数上网时间超过一小时,说明六年级学生沉迷网络的情况比较严重,需引起老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绝大多数小学生看电视,但多数时间都控制在2小时之内,三年级和六年级学生比较,70%以上的六年级学生看电视,需引起老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谨防网络沉迷及电视沉迷。
(三)睡眠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八小时的睡眠时间,只有26%的学生睡眠时间少于七小时。说明大多数学生睡眠时间还是合理的,要加强对少数学生进行监督。
(四)体育锻炼
调查结果显示,有17%的学生每天锻炼20分钟以内,33%的学生每天锻炼30分钟以内,有50%的学生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小学生有课外运动习惯,根据体育研究,每个人每天必须坚持半个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才能起到锻炼效果,不过还有一半同学达不到要求。
(五)生活自理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都能自己整理书包,准备学习用品,说明现今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强。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在一定范围内流行着超前消费的社会思潮,这使得家长们的生活观念也产生了一定变化,很少对孩子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家长要让孩子学会一些基本能力,慢慢培养动手能力和吃苦能力,加强挫折教育。
四、小结
本研究通过随机抽取青岛市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学生各100名,其中三年级、六年级男生女生各50名,共200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入手,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并查阅国内外有关小学生生活方式与健康的报告和文献,并对调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可得出以下结论:
(一)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小学生有规律的生活及饮食习惯,能够保证8—9小时的睡眠时间。
(二)近一半小学生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缺乏运动对小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必须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视。
(三)少数小学生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每日上网和看电视的时间过长,应谨防网络及电视沉迷,需进行管理和约束。
(四)多数小学生自理能力较强,家长、老师正确引导的同时,应加强挫折教育和吃苦耐劳教育。
参考文献:
[1].陈青萍.现代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32-441.
六年级学生已经确立了较稳定的性格,但是对自己本身个性的认识不是很清楚。
一般心理特点
1、重视叙述理由
六年级学生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既带有少年的天真,有时常表现出青年人的成熟。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六年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六年级学生可以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关键。同时表现出不服输的反抗精神。往往家长说服不了孩子。
孩子讨论问题时所寻找的理由主要来自自己的生活感受,一般没有更大范围的论证能力。
2、记忆力迅速增强
六年级学生的短时记忆力不低于成年人。记忆准确率也比较高。记忆力增强,使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迅速增加,孩子可以进行比较复杂地推理和运算。记忆力增强也是辨证思维的一大前提。
3、对报刊感兴趣
六年级学生一般都关心报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信息。讨论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成为大部分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追踪社会热点,崇拜偶像,表现出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心和浪漫色彩。
六年级学生应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在参与社会事务过程中,逐渐理解自己作为普通社会成员的地位和角色,开始确立理想中“我”的位置,他们开始明白自己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大部分学生懂得应做适合自己能力的事情。
4、学会讨价还价
班级选班干部时大多数人会立即表态:“我可不愿意当班干部,累死了”,“选上我也不干”。如果真选上了,他内心会很高兴,而且会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需要什么东西不是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其它手段与对方达成交换条件,“换取”所希望的东西。
六年级学生容易短时间失去自信,这是进入青年期的心理恐慌。要正确理解自己的身份、位置、任务和将来的作为,把生活目标与这些有目的的行为结合起来,把“力所能及”作为自己的行为座右铭,不要因为困难太多而失去进取的勇气。
六年级学生马上要进入中学,学习压力很大。生活方面也不那么随便,受到更多的约束。城市六年级女学生中大约有一半都出现了月经现象,心理活动更复杂。这些都表明,六年级学生实际上已开始进入青年时期。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确立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获取“一份辛勤一份收获”的愉悦感;形成正确的集体意识及友谊观,克服不良的小团体意识,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适当态度;进行初步的青春期教育。
主题:独立
第一学期建议,掌握学习要点
1、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课程增加,六年级学生完成作业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占有许多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显得十分重要。
2、主动扩大知识面
除了主要课程之外,六年级学生还应涉猎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作为以后学习的基础。有精力的学生可以对接触到的新知识进行主动的钻研。在学习中遇到的许多疑难题目,不要轻易地寻求一个答案就放过去。
六年级学生注意社会新闻事件,对于社会动态、自然灾害、交通环境等都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对历史上一些重要时期和名人轶事也比较关心,有些学生可以运用查阅的资料写作,正面评论社会事件,对此,老师、家长应积极提高帮助。
3、学会合作
六年级是小学生活最后一年,所以这些学生是小学生中的大哥哥、大姐姐,集体观念比较起来应该最强。在家里也是小大人,应该理解大人做出的选择,同时知道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且应该懂得集体合作的意义。
第二学期建议,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
让六年级学生敢于承担责任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前面提过的力所能及。整理房间、擦拭家具用品、清洗衣物等内务应该主动及时地做好。购买粮食、维修电器、劝阻成年人吵架等已经超出了他们能力范围,不要勉强去做。
为了指导孩子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可以选择一些事情让他做一做看,判断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可以让胆大的孩子收敛一些,另方面可以让胆小的孩子增强自信心,在许多事情上并不比别人差。另外,也让孩子明白,通过多次训练,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尝试做新的事情时,失败是难免的,不过多次失败会伤害自尊心,应注意保护孩子的积极心态。
耍心眼儿
五年级后半学期开始,学生们变得伶牙利齿,能说会道,学会耍心眼了。
六年级学生懂得一些游戏规则和行为准则了,有时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或者制造假象迷惑家长或老师。六年级学生也学会指挥比自己小的孩子做事。坐在一边等着让小同学给自己买吃的,或者让人家做事,自己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指挥。(班主任 banzhuren.cn)也有的故意小同学之间打架,在一边看热闹。这是受社会不良现象和电视动画片影响,开玩笑寻求刺激带来的行为结果。喜欢指挥别人,凌驾于他人之上,也许表现出领导才能,但是如果孩子总是出坏主意,让比他小的孩子做事,就要注意引导,必要时严厉制止,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集体做坏事
六年级形式的团体意识很强,在集体活动中可以为了大家而牺牲自己的意愿和要求,但是由于不能清楚地区分自己和集体的关系,常常为了团伙的利益冒险做坏事。根据对几百名儿童行为的跟踪调查,发现孩子们在课余时间、特别事假期成帮结伙的很多。在9——12岁的小学生中帮派意识很重,一些家庭条件好、身强体壮、喜欢支使他人的男孩子;模样漂亮、家里管教很松、有钱有物、行为自由散漫的女孩子都永远成为帮派的小头目。十岁左右的孩子价值观念本来就不稳定,加上小头目的胡乱指挥,使孩子们手足无措,心理偏激,经常盲目做事。一些胆小的孩子害怕受欺负,故意加入一个团伙给自己壮胆,但在团伙内又不敢说话,盲目服从。
现行小学英语教材大多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的PEP实验教科书,是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整套教材,若未学前三年的教材,直接学习六年级的英语教材无异于空中楼阁。而很多农村小学的英语课程学习正是从六年级开始。六年级英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复习前三年的小学英语基础知识,又为学习初中英语打好铺垫。六年级英语教师在教授教材的时候,面对毫无基础的学生,和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头痛不已。笔者认为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每一堂课教学目标,做到一滴雨一点湿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并灵活机动的加以实施,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的成效,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合理的发展。
农村小学六年级学生基础差,上课的内容不宜多,要学生当堂课便能掌握课堂内容,不把任务留到课后,使英语走到高耗低效的老路上去。比如,一节课可以只教授五个单词,学生要在四十分钟学会听,说,读,写。由于教学内容少,学生学起来会简单地多。在课堂上,教师要尤其注意落实学生的读写情况。农村很多小学班级少,人数多,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由每一组的小组长对组员进行检查。教师检查小组长就可以了。
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课堂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另外,每堂课要留点时间做小结,让学生明白本堂课学的内容,加深印象。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式多样化
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原动力,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游戏是激发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游戏能使呆板的课变得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所用的知识。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过去式短语就可以用到“举一反三”游戏,师生一起进行动词原形与动词过去式快速转换的抢答赛,如:
T:Go to a park.
Ss: Went to a park.
T:Go fishing.
Ss: Went fishing
师生快速问答,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又能让学生熟练说出动词短语的过去式。
课堂上的游戏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手段,不能只追求表面的活跃气氛,而没达到学习知识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方式也应多样化,要把学生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上课多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标准的语音。学生在课堂上,除了读,还要注重写。很多学生读书背课文十分流利,但当你单独句子写到黑板上时,他未必认识。小学生善于模仿,但是不懂思考。农村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不具备分析句子的能力,教师除了教单词,还应该讲解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如be 动词,动词的第三人称等,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学生对句子背的多,写的多,对于他们写作文很有帮助。
三、多做题,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语文的考到了小学中高段就已开始离谱,照理说,只学书本上的知识,只考书本上的内容,学习就可以轻松很多,但若只有这些,便看不出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所学知识能否灵活应用,由此,语文考试中总有许多课外的东西出来,渐渐地,越变越多,也就没有边际了。开始时,上面考什么课外内容,老师课内就补什么课外知识,像成语啊,古诗啊,歇后语啊,等等,后来就成了什么都要考了,内容宽泛得很。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年级的界限也越来越淡,有些内容三年级的小学生在考,六年级的小学生也在考,而且完全一样。就像这次县里的期末考试卷,五年级的阅读内容就是六年级在第一次摸底考时的内容,五年级的作文题又明显难于六年级,在要求上也几近相同,字数都在400左右。试卷上除了几题按课文内容填空不同之外,根本没有区别可言。
作为语文教师,多是越来越摸不着头脑了,虽然试卷不难,学生易做易答,也还能分出各种档次(这是学生的差异造成的,不是试卷难易的梯度),但这样的考也让教师和学生无从入手了。教师就只是教着书本,并不知道教这些有什么用,却用大量时间来为学生补习课外知识。事实上,现在的试卷上什么题目题型都出来了,内容五花八门、稀奇古怪,很多像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的成语也都作为考试的内容,甚至对联、古文等也都出现在小学试卷上了。为了体现语文的生活性,试卷上频频出现的是各种生活语文,比如情境填空、广告指错、用字规范等等。
语文究竟该考什么?许多老师也不明白。只觉得现在的试卷越来越难,就像其他所有学科一样,似乎人的素质在不断提高,人的潜能在不断增长,知识的接收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所以考试的内容也要不断加难。第一个难,便是教材难。变了几回教材,教学的老师直说现在的教材越来越难了,很多低段老师都抱怨学生接受不了,于是差生不断增加,老师也都是匆匆教过,不能让孩子细细咀嚼,同时,由于教学上任务繁重,对于低段学生的各种习惯养成就忽视了,几乎没有几个人的握笔姿势是正确的。另外,为了迎合小学生活开始时的这种紧张忙碌而又颇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家长们都已在孩子幼儿时期开始灌输小学知识了。竞争从幼儿园开始已摆在眼前。还有的孩子因为家长育子心切,都提早入学了,所以导致孩子更加接受不了这么难的新知了。而这些知识有没有必要在小学低段就进行“输入”?很多专家都持否定态度,觉得孩子的成长规律告诉我们,他们在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自然就能轻松接受这些知识了,而在他们的心智还未成熟到一定程度时,这无异于拔苗助长。第二个难,就是考查难。小学一二年级的题目,大学生都做不出来,这是完全的事实。拿那些猜字、填字题来说,看着这些像诗一样的题目,和那么多的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述,以及那曲折的思考方式,没有经过专门学习的大学生是做不出来的。于是,家长也常抱怨辅导不了现在孩子的作业。而考核是经常有的事,题目里出一些怪题、思考题、课外题是家常便饭,很多知识有着新的表现形式,课外的东西有时能将老师难住,往往自己也不会做,需要借助网络和其他媒体的帮助才能解决,甚至还有悬而未决的题目,只能做放弃论处或作模棱两可的敷衍了。
教的还是教着,学的还是学着,考的还是考着,这几方面什么时候能够更和谐些,更能有章可循呢?亟待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改革。
(时2007/06/27)
那么淮阴师院附小是如何去做的呢?笔者愿意讲几个事例,说说德育回归之路上的道道风景。
课间追打催生“魔王争霸赛”
淮阴师院附小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校园各功能区的设计受制于时代因素,学生活动区域离教学楼比较远,加之课间时间有限,学生只能在教室门前狭窄的走廊上休息游戏。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孩子们很自然的就追打嚷叫起来,课间充满了吵闹的声音,也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先后推出了加强常规教育和检查,要求教师课间“无缝对接”等措施,但是效果均不理想。
究其根源,是没有去“理”吵闹追打的根本原因,把解决这一问题的“宝”押在“管”上,也缺乏“导”的意识。理清问题的实质后,德育处精心策划,开展“魔王争霸赛”活动。所谓“魔”,就是益智玩具魔尺,魔尺小巧,携带方便,对场地没有要求;魔尺千变万化,难易适中,在时间上没有限制。“魔王争霸”,就是把握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以一个响亮的名头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要想变出与众不同的事物,能够在高手如云中脱颖而出,那就必须去思考、尝试和交流。为期一个月,一方面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去研究比赛的规则,学习变化的技巧,和家长一起开发自己的“独门绝技”;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良好习惯。
“魔王争霸赛”是基于学生的客观需求、融合学校常规要求,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提升综合素质的一次有意义、有成效的德育活动。它将原来的“头痛十分钟”转变为“成长十分钟”,更加成为学生自然生活的真实部分;真实的事物,才有生命力。生态德育,一定首先就是这样的真实。
差异资源成就“一六手拉手”
一年级和六年级是小学阶段两个比较特殊的年级。一年级学生刚刚入校,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角色有待转化。六年级学生将要毕业,学业重了,思想活了,自信心出现反复,逆反心理也悄然生发。老师在这两个年级教育教学上面临的问题也更为复杂与棘手,同样“压力山大”。
在一次新少先队员入队仪式上,我看着六年级学生为一年级孩子庄重地佩戴上红领巾,一个设想油然而生:让一、六年级“手拉手”!想法好不好,需要实践的检验。在学校例行的春游活动中,这个设想得到了落实。
六年级和一年级各班一一对应,建立“手拉手”关系,六年级学生的责任意识被激发,好像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大人,对老师平时讲的“大道理”有了切实的体会。一年级学生感受到了来自校园内部的浓情关怀,对行为规范的认同也更为主动。老师们在“袖手旁观”之余,纷纷惊叹于学生的神奇转变。尝到了甜头后,“一六手拉手”活动得以系列化延伸,学习少先队知识、传授魔尺技巧、互写新年祝福……在火热的沟通交流中,一年级学生的成长自不必说,六年级学生也在暗自注意言行、努力提高写作水平、增强资料收集和讲解能力。
这是“有意”的德育,但不是“刻意”的德育。大自然中,只要有合适的环境,无心插柳而成的美好风光,往往给人带来惊喜。生态德育,应该有这样的意识。
还校于生启动“我是妙语王”
当代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多次亲临淮阴师院附小,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予以点评和指导。在一次来访中,叶老师开玩笑的对校长戚桂荣说:“你们附小的校园文化叫做‘向阳’文化,但是在学校的环境中,我看不到多少学生的痕迹,看来阳光还没有照到学生的身上。”话语诙谐,但寓意深刻。学校立即进行了反思,校园是老师工作之所,但归根到底,校园更是学生成长之地。把校园还给学生,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上和组织活动的方式方法上有转变,在环境文化方面也同样要凸显这种理念。
为此,德育处启动了“我是妙语王”活动。大幅的宣传画面上,两行字格外醒目:“别看我们年龄小,聪明的头脑中,有你想不到的精彩!我的思想,等你来分享!”在为期半个月的活动中,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发挥想象,积极参与,写出了一句又一句充满童真和智慧的话语,有些妙语中蕴含的思想,让大人看了都赞赏不已,自叹不如。借用孩子的妙语: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充满活力,则淮阴师院附小充满活力!小小妙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学生成长的足迹!“我是妙语王”活动带给学校的是喜悦和反思,带给学生的,则是一次“当家作主”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