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时间:2023-05-29 17:38: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学过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过程

第1篇

一、英汉文化的差异的主要表现:

(一)生存环境方面:有社会学家认为,民族的语言文化与本民族的人们的生存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英国,作为大西洋沿岸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航海历史悠久,使得许多英语语言来源于海洋生活。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以及风土人情,各民族的语言恰好表现了该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2]。(二)方面:就语言文化的发展过程而言,宗教在该过程当中,也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不同的对语言和文化的发现的影响则也是不一样的。在中国,佛教在各宗教派当中占据核心信仰地位,已经存在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社会群体相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人类是由佛祖来主宰的。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更多的人还是信仰基督教的。《圣经》作为基督徒们的圣书,是西方国家文化艺术以及相应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基础。(三)思维方式方面:思维和语言的关系,其实是很微妙的。思维是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基石性机制,而思维又以一定的方式作为媒介,最终表现出来———以某一种语言形式进行表达。由此可见,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导致语言的差异的根本性因素。就拿我们汉民族来说,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者事实总是以最为直观的思维作为模版来加以记忆,又或者是复制,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则更多的会注重科学,通过理性来加以分析和实证,更多在乎的是培养本民族人民对于相对比较抽象的思维能力的运用。据研究分析,有这样一种说法:英民族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型的,而我们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是螺旋型的。同时,英民族的思维更偏重于抽象,而大汉民族更偏重于形象。这样的思维差异表达在语言文化上,就形成了这样的表现型的差异:汉语使用的一般性规律是:利用相对而言比较具体的、形象性的词汇,表达相对而言比较虚幻的概念,而英语的使用规律则更多的是擅长于用相对比较抽象性的概念来表达具体的事物,这样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会给语言文化带来风格迥异的影响。如:我们汉语表达一个人的心情:他听到这个噩耗时,犹如晴天霹雳,万念俱灰,感到自己一下子从峰巅跌到了山谷。(Whenheheardthebadnews,hesorrowedoutwithtears.)综合而言,英汉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构成和使用,甚至可能改变未来的发展趋向。因此,在英语语言文化教学过程当中,一方面要充分地重视语言知识本身的基本框架结构,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与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内容有着密切关联的跨文化的社会文化类因素,最终最大程度地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完美结合,得到效益的最大化。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很微妙,它们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沟通的工具。”[3]人们通过对语言的学习,从而来获知整体的文化构架。对一个民族文化背景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想要全面并且准确地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要明白,语言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的教学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时刻加强学生们的文化意识,使他们明白:语言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文化的学习过程。同样,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语言之间,其实是存在有一定的共性的。共性在语言文化中占据了绝大多数,但这些共性都是不可取代差异的。由于各族人民的发展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这样使得它们在语言文化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明显。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种积淀,它积淀着使用此种语言的那个民族,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淀着民族世世代代人的智慧,当我们使用本族语言的时候,由于婴幼儿时期的启蒙性学习,除非特别有人提醒,我们可能无法真正领悟到母语的博大精深,就像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却往往忽略了空气的存在一样。外语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在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母语之后才开始学习的另一种语言,如果我们在学习的同时加倍地留心观察和欣赏此种语言所承载的异族文化,并且能够把它和母语所承载的本民族文化进行比较,对于两种不同文化的认知和感悟就会得到大大加深,那么我们学好该门外语的兴趣和决心也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三、文化差异意识的树立

中国和英国都有着相对比较悠久的文化历史渊源,但是就不同民族而言,都有着他们不同文化差异的形成特征。一般来说,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有着两层相对而言较为深刻的含义:一层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共同拥有的概念层面的含义;另一层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并且只有在本民族范围内才能被人们所接受的运用层面的含义,该层包括它的文化意义。前一层产生文化的相似性,后一层则产生文化的差异性。民族与民族的文化之间必然会存在着一些相同或者相似的共通点,这些相同以及相似之处的产生,在学术上被称为是文化的偶合现象。主要原因是各个民族的人民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当中会产生相同或者相似的体验以及生活经历[4]。这种相同之处或者是相似的地方必然会被反映到语言当中。除去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以外,各国家的风俗习惯,各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等都形成了相对比较深厚的文化背景。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当中,为强化学生们的文化意识,必须要适时地向学生们介绍各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正常的英语教学过程当中,还可以对日常生活的交往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总结,这有利于提高学生们跨文化交际的积极能动性。

四、针对英汉文化的差异对整个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建议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要加强文化的教学。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文化习俗方面: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以及正常交际过程中形成的民族风俗习惯。如中国人与外国人在打招呼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在中国,熟人或者朋友见面打招呼有许多方式,一般以“吃饭了吗”最为典型。对于被询问者的回答,我们一般都不是特别在意的。而在用英语询问的时候,意义就完全不同了:“Haveyouhadlunch”被询问者则通常会认为你是要请她吃饭。地域文化方面:也就是表现为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条件等因素形成的文化,主要表现为不同的民族对于同一种事物或者现象的不同性质的语言表达方式。如“西风”,我们中国人更多的感觉到的是凛冽刺骨的寒风,而在英国就大大的不一样了,他们口中的“西风”———Westwind,则是温暖的,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受到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从而所造成的差异。思维文化方面:则是由于思维方式又或者是思维习惯所最终形成的文化,主要表现为不同的民族利用不同的方式来认识并思考世界,如英美人对恭维的话,多以感谢为回答,而我们中国人则不同,多谦称自己做得还不够,以此类谦虚的话语来作为回答。由此可见,老师们在语言教学过程当中,结合课文的内容,在相对比较合适的时间段,适当地采用对比文化差异的教学方法,这样有利于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语言所蕴含的不同文化渊源、文化知识以及存在的文化差异,使学生对语言文化的了解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更有利于英语语言的教学。除此之外,在英语语言教学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多了解一些有关英美历史文化的知识,像诵背一些英语成语或者谚语,也可以学唱几首英文歌,或者多开展一些英语讲座趣味英语活动、英文诗歌朗诵比赛,组织学生观看经典英文电影等等,所有的这些都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积极性,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老师在日常的英语语言教学过程当中,还应该注意识别和了解中英文化交际过程当中存在的差异,识别和了解这些交际过程存在的差异是相当有必要的,其实也是老师们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从而转变英语语言教学观念,处理好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学习的关系的重要途径。在我看来,加强英语文化教学也是改变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花时间长、效率低的现状的一种有效的途径,能够帮助学生们顺利地完成全日制英语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从而使学生们能够达到初步运用英语进行正常的交际的目标。在具体的英语语言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必须要注重导入必要的以及合适的文化,在讲解课文内容和英语知识要点的时候,则必须要注意具体的文化语境,避免语言词汇方面的失误。特别是在现状下,我们国家正处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目标的道路上,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通用语言口语的重要性日趋显现。所以,我们特别要注意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差异,只有这样,才可能完全意义上忠实于原文的意思、内容、感情以及思想习惯等。

作者:汤瑷宁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国际学院

第2篇

一、了解学生,合理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最优化,主要看教师课前对学生的了解情况,看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看课堂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只有当构成教学过程的诸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处在优化的组合状态时,才能保证最优化的教学过程真正得到落实。

设计教学过程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诸如课程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难点的分散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等。而最关键的是如何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为基础,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进行教学设计。因为只有了解、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制定教学要求、组织教材、确定重点和难点、选择教学方式及组织教学时,才有了既合情又合理的依据。

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兴趣爱好与自身需要,随意拓宽与加深理论知识,加快学习进程,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师所教的知识结构不能很好匹配,就势必造成学生厌学的不良后果。例如,在初中物理启蒙阶段,学生刚接触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就企图让学生从微观、宏观的层次(角度),将这几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分”搞清楚,并通过纠错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语言解答物理问题,就是很典型的超越大部分初中生的认识水平。这部分知识如果要求每个初中生去理解、掌握的话,就将使学生对物理生畏,使学生丧失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导致教学失败。

二、培养兴趣,投入情感

兴趣是学习的内部动力,只有当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教学质量才能有根本性的提高。为此,《物理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之一。

使学生“认真学习”的方法很多,有的是由于教师采用“高压政策”,学生惧怕老师而“认真学习”;有的是家长的棍棒逼出来的“认真学习”;有的是教师每天不辞辛劳而盯出来的“认真学习”……凡此种种的“认真学习”,都是被动的学习,是缺乏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其效果当然是事倍功半的。唯有当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后,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主动的、探究性的学习中去,一旦学生进入这一主动学习的情境之中,学习效果将是事半功倍的。这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依赖于教师对教学系统的合理设计、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是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而教师“教”的能力又直接制约着学生对学习物理所具有的浓厚而持久的兴趣与努力,教师如果不具备“教”的能力,就必然很难激发起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不仅应做到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与逻辑性,更不可忽视语言的艺术性与趣味性。优美的语言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趣,从而增强表达效果,融感彩于枯燥的、条条框框的知识学习之中,消除高强度学习给学生带来的疲劳。还可借助体态语言以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教师适当的“体态语言”同样也能起到消除学生视觉疲劳的作用),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趋向。但值得注意的是语言的简练性并不排斥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及科学性的前提下,增加“适量的废话”(亦可称之为“噱头”)及对部分重要内容的强调或重复。

现代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有信息交换才能有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通过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与体态语言)的交流,不仅进行知识的交流,而且在进行着情感的交流。建立在融洽的情感交流基础上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发展与持久。实践告诉我们,要使学生潜心于你所教的学科之中,就必须用“情感”这座桥梁来联系你与学生。在学生接受你传授给他们知识之前,学生首先接受的不是知识而是你这位教师本人。如果学生不能接受你这位教师,那么采用任何教学方法所起的效果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刻苦学习物理的兴趣,变被动的学习为积极的、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在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物理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以充分发展学生潜在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使学生始终以浓厚的兴趣、坚强的毅力投入到学习、探索、研究物理知识与技能之中。

三、及时反馈、合理调控

为保证教学过程处于最佳状态,必须应用反馈原理,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处理。

对教师来说,学生的口头回答、实验操作、课堂练习,以及学生的面部表情变化等都是学生对教师输出信息作出的反应,即学生的反馈信息或学生的输出信息。教师应对这些学生输入给自己的信息迅速做出反应并进行有效地调控。

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会事先设计好一系列有利于理解所学知识、深化所学内容的问题。但是由于教师的调控对象不是仅仅只会接受信息的机器,而是具有一定分析与处理信息能力的、有感彩的、有独立思想的、思维活跃的人,他们将会对所输入信息做出不同的反映。教师必须根据所接收到的反馈信息做出及时的调控,不断因势利导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积极的途径上来,否则教师的教学设计将受到干扰甚至被破坏,从而影响优化教学过程的实施。

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只有当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相互统一、相互协调时,才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处于最优化的统一状态。例如,在讲到一般物体热胀冷缩知识时,有位同学举手询问:“既然物体是热胀冷缩的,为什么寒冷的冬天在室外放着装满水的水缸被冻坏呢?”显然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冲着对所学知识有质疑或者是学生想考考老师,但无论学生处于何种心态,教师都必须立即进行自我调控,绝不能大动肝火,而应该首先肯定学生的这种勤问好学、勇于质疑的精神。然后可以告诉学生,这个问题限于我们现有的知识还无法解决,如果有兴趣,那么请课后再去学习、探讨这些问题,并可向学生推荐一些参考书目。通过这样的处理,花费时间不多,又能及时调整这个尴尬场面,同时又不使学生失望。

四、思路同步,教为不教

教师的教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模拟知识发现的过程,以及科学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内化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达到“不教”的境界。

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思维方式的提高必定跟不上知识学习层次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既要借鉴教材的思路,又不要受教材思路束缚,更不能受优秀教案、优秀课等的束缚。而应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形成一条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核心,既符合科学性又合乎逻辑性,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与价值观,既有主导作用又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思路。换言之,这是一条以教师思路为主导,以学生思路为轴心的优化思路。

以物体的浮沉条件知识为例,教材的编写由于受篇幅、系统性、条理性等限制,通常是通过几个小实验,而文字说明不多,这样的编写意图让人一目了然地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但又有其缺点——把物体的浮沉条件因果联系的知识完全割裂开来。因此,教师可以在系统归纳时按教材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在研究其浮沉原因时不妨采用启发探究的方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分析受力着手,把力和运动知识对应起来讨论,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五、加强训练,及时巩固

第3篇

关键词:反思 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教学质量 学生发展

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学的质量,首先要落实三维目标的实现,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教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优化教学过程,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身正为范,突出德育教育

人民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所以科学教师要行为示范,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最为有效的德育手段就是教师的言传身教。科学老师作为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只要教师能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能给与学生正面的引导和熏陶,学生也会在德育发展中有所提升。作为教师,首先要品行端正,做事大方,拥有高尚的品德和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发挥好榜样的作用。在课堂上,英语教师要关心、呵护、尊重学生,给学生一定的话语权,对待任何学生和事情都能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内化学生,开展德育教育。

二、鼓励质疑,培养怀疑精神

古人就曾经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初中科学的学习过程中,更需要培养和尊重学生的这些质疑精神,其实对于一些科学问题来说,它的解答思路和解答方法有可能都不止一种,所以在科学课堂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足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并且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问题就可以提出来,有新的解题思路也要说出来,倡导一题多解的教学思想。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摆正自己的问题,放下所谓的权威,学生也要重新审视师生地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有错误也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出,这要是提升他们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为了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质疑,教师必须构建轻松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在课堂上尊重学生,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从心理上给学生质疑创造广泛的天地。

三、学以致用,落实能力提升

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其实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拥有科学素养和生活能力的人,能让初中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依据学习的内容有效的开展工作,处理日常事务等。所以现在的科学教学已经不再是只会背书的背书匠,而是突出实干能力的培训和培养。这样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也就上去了,学习效率也就同样得到了提高。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

四、授人以渔,掌握学习方法

现在的教学不是教学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交给学生如何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教授内容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每一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规律,初中科学也是如此。新形势下,教学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开展探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言传身教,提升学生素养

俗话说得好,言传不如身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给学生带去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发面包括教师的价值观念,对事物认知、态度会影响到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另一方面包括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会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作为科学教师来说,最直接的就是教师得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教师的示范操作,将会对学生产生最直观的感受,这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关,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对直观的感受会比较敏感,而且这个阶段他们的模仿能力也是最为旺盛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同过把自己熟练的教学内容,通过轻松、优美的方式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欲望,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所教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让他们体验到科学锻炼的乐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重视实践,开展实验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除了教育学相结合外,还要重视学与做相结合的重要性。陶行知先生曾以种田为例指出,教学必须做到教、学、做相结合,就如他所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此外,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上教师还要注重尽量让任务多元化和个性化,在以学生为主的基础上,善于发掘的学生的闪光点,让不同的学生均能够在自己所接受到的任务中获得启示,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逐渐的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善于将所学知识运用与生活实践中,做到学与做相结合。

七、转变观念,培养探究意识

对于初中科学课来说,教学是有教与学两个方面构成的,并且当下的教学活动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科学教师一定要挖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觉,让他们感知科学知识的存在和价值。面对不同特性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偏好与心理,可以通过问题提问的方式、开展科学游戏的方式、开展科学竞赛的方式等,让学生动起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足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造一定的学习情境,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要重视实践教学。

八、讲究策略,优化学习能力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现在的教学不是教学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交给学生如何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教授内容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每一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规律,初中科学也是如此。新形势下,教学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开展探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应对初中科学考试时,对于选择题可以采取相关的解题策略来完整,如认真读题,抓住重点;刨根问题,找出隐性条件;学会甄别,排除干扰等,就拿刨根问题,找出隐性条件来说。目前,初中科学考察的内容极为丰富、考察的形式也极为灵活,不再是以往那种一枯燥的简单的定义式的提问,所以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再讲授知识的同时,突出思维方法和解题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和学为己用,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海华:优化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实践 [J].课程教育研究,2013(06)

[2]李全涛:初中科学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1(Z2)

第4篇

一、改进教学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是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其教育影响具有长效型。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以指导者、合作者、引领者的角色参与教学活动,应转换角色意识,大胆进行教学实践的探究与尝试,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1.引导学生学。学习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对一些学生自学能解决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然后进行总结提升。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应适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学习者变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合作者和探究者。因此“先学后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2.诱导学生学。生物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前一个知识点往往是后一个知识点的基础,而后一个知识点又是前一个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诱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

3.倡导探究性教学。“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合作探究式学习,一是可以挖掘问题的深层,二是可以集思广益,三是可以有生成性收获。因此,在课堂上,生物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型问题,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探究、创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注重课后总结与反思。在每节课后,我坚持对上课情况,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过程、学生的反馈等进行认真反思,以鞭策自己,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针对教学得失认真总结并做好记录:(1)总结成功经验。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每堂课的成功之处记录下来,长期积累,不断丰富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2)查找失败原因。每堂课下来,我都会静下心来,就教学中的问题生成、疏漏之处、知识性错误等进行反思总结,查找原因,寻求对策,扬长避短,使教学日臻完善。(3)记录学生情况。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收集起来,便于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同时,课堂上学生独到的见解也是可贵的教学资源,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对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促进师生相互学习,实现教学相长很有帮助。

二、重视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记笔记。很多学生不会记笔记,不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只需了解,因而所记的笔记有效性不强。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是指导学生从记板书的提纲、图表、补充内容、方法技巧等入手,慢慢地养成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学生做题时容易粗心,如何克服这个毛病呢?我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每个题目至少看两遍,细心审题,找出题中的关键词,把题中信息与所学生物知识联系起来,进而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同时,在平时的反馈练习中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对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错补救,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3.指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章节复习中,在抓主干知识的同时,注重相关知识间的联系,提升对知识的综合归纳能力。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章节的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以体现知识的因果关系和整体性,形成知识网络。方法是提供几种模式和例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模式,对知识进行梳理,教师检查指导,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独立思考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备条件,它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针对学生出现的思维障碍,教师适当提示,予以引导,让学生真正思考起来。如此持之以恒地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要用讨论法,联系实际问题进行教学,具体做法是教师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大胆质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2.培养生物学实验能力。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也强调生物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包括实验能力在内的各种综合能力。在高中阶段,生物实验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法的灵活运用、实验过程的科学设计及实验结果的预期和分析等能力。现在,高中生物教材新增了许多实验,同时加大了实验教学的比重,但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和某些客观条件的制约,教师中重知识、轻实验的现象仍然存在,甚至出现仅凭教师用嘴“说”实验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不能动手操作,感到实验课枯燥无味,实验的基本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为克服上述弊病,在实验教学中,我坚持做到:(1)提高实验开出率,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把课本中实验的实验思想、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与有关知识的复习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和“探究”栏目的活动强化学生对实验原理、原则的理解和应用。(3)重视研究性学习与调查表格的设计、实验变量关系的确定、实验步骤的设计与完成、实验结果预测、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现象与结果的分析评价及研究性学习报告的撰写要求等。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虽能灵活运用生物学中的概念、原理解答生物学问题,但语言表述却显得层次不清、词不达意、思路混乱、不能用准确、规范的语言作答,从而造成一些分析说明题失分。

第5篇

一、优化教学过程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树立“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教学观,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教学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因此,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过程与方法,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创新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也是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

为此,我们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教学,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挖掘其潜能。学生的学习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不可忽略、压缩或省略学生的思维过程。

直接得出现结论或死记前人提供的答案,是舍本求末的违反学习规律的。优化教学过程,就是要强调学生这种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识的体验。

二、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镇中心学校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

我们根据学生素质发展的实际,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制订各学科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经过反复实践论证,构建了具有个性特色的“自主―互助―学习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其特点表现为:课堂由封闭式教学变为开放型教学,由教师的“教”为主变为学生的“学”为主。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点播者,注重启发诱导,注重和谐竞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既调动了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又发挥了小组学生的集体智慧。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达到“多元交流”“智慧共享”,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快慰。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质疑问难,小组研究讨论、轮流发表见解,小组之间或展开争论、或即兴演讲,或到黑板上板书演示……精彩的课堂演绎着素质教育的动人魅力。

学校经过反复实践,研究制订了“学习小组管理办法”“建立中学生自主高效课堂教学常规检查细则”“自主课堂教学规范”“自学课的程序及要求”“展示课的程序及要求”“课桌凳的使用办法”“课堂学习中‘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比办法”等一些具体的规定,对课堂教学模式与流程进行了整体优化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活化教学形式,努力使问题情境化、知识艺术化,调动了学生的激情。

三、让学生参与管理,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让学生自主管理,这是培养学生内醒智能、张扬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是现代人本化的体现。

第6篇

关键词: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一体化教学

液压传动这门课程是讲述如何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在密闭系统中,依靠液体压力来传递运动、动力或某种信息(如开、关信号)的传动方式。该技术自1795年诞生以来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液压传动技术已经广泛地同机械、电子、气动技术结合,形成了很多融机、电、气、液于一体的设备。作为大多数机器或装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决定了液压传动这门课程必将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员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对当前经济发展需求和中职学生现状分析,文章提出新形势下,中职学校专业课只有在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作出符合市场职业需求的改革,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有用的技术行业初、中级人才。笔者想简单谈谈结合课改精神中职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和广大同行做个交流。如何提高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质量,我认为以下三点很重要:

一、抓住学科脉络

液压传动课程主要讲授三大部分的内容:

1.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部分包括:工作介质、液体静力学、液体动力学、孔口与缝隙流量、气穴与液压冲击。讲授这部分知识大概需要10课时。这部分知识的特点是大部分物理量、单位为初、高中所学,关键是复习,难点在单位的换算;另外就是流体力学新知识的掌握。

2.系统的组成

此部分为系统的各个组成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讲授这部分知识大概需要20课时。重点是动力元件和控制元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这一部分涉及大量机械制图知识。

3.整个系统

此部分是将所有局部组合在一起构成整体,这是液压传动课程中最难理解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讲授这部分知识大概需要12课时。根据这门课程的地位、作用和学习这门课程所需的知识体系,综合分析该课程最佳开课时间应设在学生系统的学习机械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就是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学期课时数应在42学时以上。

二、多种教学手段灵活运用

1.针对基础知识的教学

针对这一部分和动力元件的参数部分,因为理论性较强,有些兄弟院校在教改过程中决定干脆砍掉不讲,以免被说成是大学教育的压缩版。我不赞成将这一部分砍掉不讲。道里很浅显,假如你不懂得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那么你不会了解液体在系统内流动时的能量转换关系,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你就不能从病理的角度去分析故障,其结果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但是,这部分知识也不能讲得太深入,否则,就真成了“大学教育的压缩版”了。笔者认为的尺度是:学员应该对最基础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换算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对流体力学的一些理论应能够理解,但并不要求记忆公式,在辅助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学员应能够查得公式及有关参数来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任务。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相结合,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即讲即练,重在练习。

2.针对系统组成的教学

针对这部分教学我主张采用演示法与练习法相结合。以多媒体动画演示结构和工作过程,在以实物拆解的方法加以练习,真正做到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但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信息量较大,有时学员难以把握课节重点,最好能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便于学员抓住课节脉络,及时做好记录。

3.针对整个系统的教学

学习这一部分的难点在于工作介质是在管路和元件的内部流动,难于观察,不容易获得感性认识。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动态透明系统教具,通过观察法教学,还可以采用实验法,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组装系统,完成实验任务,使学员获得感性认识。没有条件的,可以有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系统的工作。光靠课本图解、挂图来讲解,教学效果是很差的。

三、严谨的考核方式

培养应用型人才不是纸上谈兵,要杜绝高分低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考核学员的时候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不同个体存在的不同问题,及时解决。笔者的考核方法是:期末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用以考核知识的掌握程度;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包括:课堂提问、练习、实验、作业、出勤,用以考核整个教学过程中学员的实际表现,只有在各个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才能在总成绩上获得优异的成绩。

最后,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无论你采取什么办法,只要你在确保教授内容的正确性的同时又能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那么你的方法应该就是可取的。笔者愿意同广大同行交流技术问题,交流教学心得,不周之处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伦理学教学;基本矛盾;具体矛盾;分析;启示

《伦理学》教学活动是参与这一活动的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矛盾运动的过程。教师、学生、教育信息、教学方法和手段,教育环境是构成伦理学教学系统的几个要素。但是伦理学教学活动不是这几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充满矛盾的动态过程。

一、伦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矛盾

《伦理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可以表述为学生个人需要同社会思想品德要求之间的矛盾。《伦理学》教学活动表现为大学生以一定尺度和标准来衡量和选择教师所传授的各种思想理论信息。而整个活动中始终存在着学生个人需要同社会思想品德要求之间的矛盾。由于学生是一个个具体丰富的个人,他们的需要具有了个体性和多样性,而每种需要都因具体条件不同和得到满足的程度不同而随时产生和消失。而社会道德要求具有社会性、统一性、稳定性和规范性,它要求考虑长远的利益、整体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它要求个人需要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变化。之所以把学生个人需要与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之间的矛盾视为伦理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因为:

1.它贯穿于伦理学教学活动的始终

现实的人是具有现实需要的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自身需要的驱使下进行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是处于被动地位,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进行选择。也就是说,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效果始终受着学生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制约。而伦理学教学既是思想教育又是品德教育,它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伦理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符合社会要求。

2.它决定着伦理学教学活动的本质

事物的特殊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伦理学的教学过程,就是大学生出于自身各种需要和教师利用各种媒介或载体所传送的各种理论信息的反映、理解、选择、整合并内化,养成良好的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并自觉地进行外化践行的过程。正还是这一矛盾的运动,构成了伦理学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教学活动的特殊本质。

3.它规定和制约着伦理学教学过程的其他具体矛盾

之所以说个人需要与社会思想品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是伦理学教学活动中的基本矛盾,是因为它规定和制约着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其他具体的矛盾,这些具体矛盾都是由个人需要与社会思想品德要求的矛盾决定的,这一基本矛盾从总体上规定和制约着其他具体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趋势,其他具体矛盾的解决又都服务于这一矛盾的解决。

二、伦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矛盾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在伦理学教学中,教师总是代表一定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提出具体思想品德要求,并通过教育影响,力图使学生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意识。而学生总是有着自己的个人需要和选择标准,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矛盾。

2.学生与教育信息之间的矛盾

教师所传授的教育信息,包括概念、思想、观点、理论、道德规范、价值观以及各种事件,这些信息所反映的是我们社会的主体思想品德,反映我国的主导价值取向,如的集体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但这些教育信息同学生现有的思想品德状况之间可能存在着不一致性,学生在接受这些教育信息时可能会与他们原有的思想品德结构发生摩擦和不吻合。

3.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矛盾

伦理学的教学活动不能脱离社会的影响而孤立存在。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全体化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的生活环境存在着复杂多样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其中的一些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与学生原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可能会发生冲突,与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信息也有一定反差,甚至格格不入。

4.学生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矛盾

一般说来,要提高伦理学教学的效果,就必然要求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科学性、应用性、针对性和系统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某种教学方法的形成、选择和利用往往与教师的个体因素紧密联系,比如技术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理论水平等。而学生也由于其思想品质、个性、兴趣、爱好等的差异,出现不同的特色,这就使得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认识和评价有重大的差异。

三、分析伦理学教学过程矛盾的启示

通过分析伦理学教学活动中的种种矛盾,可以看出在这个活动中始终存在着学生个人需要和社会思想品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正视这些矛盾,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

1.正确处理好伦理学教学的社会维度和个性维度的关系

从《伦理学》的性质和功能看,它具有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人成长需要的双重维度。作为社会维度的需要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而作为个性维度的需要则具是有多样性和变动性。但作为学生对这种关系不一定能正确认识,往往割裂两者的统一性,价值取向更多地是指向个性维度,而在指向个性维度的过程中,更多地是从功利主义的立场出发,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有相当多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取得学分或应对考研,而很少把它作为获得人生意义,提高人生境界,增强人文素质的必修课。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我们在伦理学教学中可能又存在着过多地重视其对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而忽略了学生个人的价值取向。因此,伦理学教学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将提高学生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

2.正确处理伦理学课程的政治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关系

所谓政治性是指伦理学教学的方向性和价值性,所谓主体性则指是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如果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和兴趣,那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就会削弱或丧失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导致教学活动的失败。正确处理课程的政治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在坚持政治性的前提下,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创设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内化和主动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3.正确处理伦理学教学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从教学内容上看,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要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尽量减少重复,要根据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要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将某些理论的最新成果引进教学,以增加学术含量。从教学方法手段来看,必须整合和改进传统讲授法,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辅之以参观、考察、观看电视录像、讨论、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这样才能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收到很好的接受效果。

4.正确处理伦理学教学中一元化和多元化的关系

伦理学的教学,就是要用的道德观去武装学生头脑,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但由于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这“四个多样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传统可惯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再加上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也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大学生在价值追求、理想选择、文化选择、精神需求上,在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上,在对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评判上等若干方面出现了明显不同,甚至大相径庭这就出现了教学中一元化和多元化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刘丽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第8篇

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知识信息双向传递交流的过程,也是思想和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好其中的功能,才能体会到情感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的作用。而教师作为施教者,处于主导地位,实施启发式教学、开展情感教育,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加强自身修养,为人师表

德高为范,教师应该加强师德师行修养,树立爱心。常言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热爱学生是应用启发式教学,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有调查表明,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形成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个性。教师应该以真诚、适度、得法的爱,培养学生的“向师性”和“亲师感”,使整个教学过程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愉快进行。课上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积极热烈的呼应,课间一杯热水、一张面巾一把椅子,课后热情而礼貌的问候,都是学生爱教师的体现,值得每一位教师骄傲与感动。

2.用爱去关心、尊重学生

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当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和学生沟通思想感情,使自己成为深受学生爱戴的人。杜甫的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话与其说体现了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倒不如说它恰当的体现了教师职业的感情特点。作为教师对学生必须具有普遍的爱,爱每一个学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应该兼具父亲式的严格,母亲式的温柔,朋友式的平等,它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然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它是学生心灵的重要支撑,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着爱的示范,对学生的行为也起着强烈的潜移默化作用。

3.追求智慧, 不断充电

师德就是一种智慧,而且是一种实践智慧。首先,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学习,从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入手。因为师德不是空洞的,它就是教育生活。博学多才对我们每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不是静止的,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因而,为师者要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4.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体现了对教师职业心态的高度关注。教师的职业心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应有的内涵,同时也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缺乏自我学习和提高意识,固守已经陈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这种职业倦怠将会对教育事业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

静下心来教书,才有可能提升自己,争当名师、大师,桃李满天下。只有静下心来,集中精力研究教学方法,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潜心致力于学术钻研,才能不断提高水平,充实自己,并把学科前沿的高精尖问题带到教学中去。

5.善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第9篇

关键词:认知序;氯气和水、碱反应;教材序;教学过程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3C0049C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

教材序指的是教材内容以不同的栏目形式、一定的学科逻辑予以呈现,往往体现了编者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序指的是与学习者学习水平、认知特点相适应的学习路径。组织与优化教学过程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优化认知序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和核心[1]。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以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为基础,创新教学设计,着眼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主动、自主的建构认知结构,不能受限于教材序,而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优化教学过程。

2 “氯气和水、碱反应”教学分析

2.1 教材序分析

氯气和水、碱反应的教学内容在教材[2]中是以“活动与探究”栏目形式呈现,首先提出探究性问题,并提供四组实验方案,前三组实验方案设计的目的分别是要说明氯气没有漂白性而氯水有漂白作用、氯水呈酸性和氯水中存在Cl-。然后告知:“研究证明,溶解在水中的部分氯气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并介绍说明次氯酸具有漂白、杀菌和不稳定性。通过第四组实验来说明氯气与NaOH溶液可以反应,工业生产中和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尾气,并介绍氯气与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以及漂白粉应密封保存的原理,最后介绍“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的等都需要用到氯气”。教材中知识的呈现体现了生活化,且按照“性质制备应用”的次序呈现。教材中的内容安排如图1所示。

从教材中“活动与探究”的实验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研究氯气与水、碱的反应,同时认识氯水的漂白性。但是学生没有经过自身的思考分析过程来明确为什么要做这些实验?此外,既然是已经由教材设定好的实验方案,何来探究呢?设计实验4的目的在于说明氯气与碱可发生化学反应,但这个事实在氯气的制备学习过程中学生就已经得知,何须再通过实验来证明?在建构“氯气和水、碱反应”的知识结构时,学生的已有认知与新信息并没有发生相互作用,没有充分调动已有认知和经历主动思考过程又何谈知识的自主建构呢?

2.2 依据教材序的常见教学过程分析

为了让教材中的实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服务,教师会对教材实验栏目进行深度加工,造目的明确、探究实在、形式开放的探究实验。并根据学生在“氯气的性质”第一课时中,已经学习了氯气的物理性质及氯气和单质(Na、Fe、Cu、H2)的反应,学生已经知道氯气在这一系列变化中的共同特点是化合价降低,生成-1价Cl,同时学生对H+和Cl-检验的基本方法也是熟知的,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的氧化还原基本原理学生也已掌握。根据上述学生的认知序设计教学思路:让学生思考氯气与水若能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会产生何种物质?学生会根据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化合时呈-1价先推测出氯水中可能含有盐酸,此时再通过交流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当用指示剂或pH试纸检验氯水酸性时,会出现褪色的异常现象,得出氯水具有漂白性的结论,通过设计实验证明盐酸和干燥氯气没有漂白性从而得出氯水中应还有其他具有漂白性的物质。然后再根据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判断出是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给出次氯酸的化学式为HClO,再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类比与碱的反应,并利用该反应制取漂白粉。整个教学过程仍是按照教材内容顺序进行设计,可用图2来表示。

但采用上述教学过程时次氯酸(HClO)的引入显得牵强,尽管按照氧化还原的规律,化合价应该有降有升,因此氯元素的化合价也就上升为+1价,同时也就形成了次氯酸(HClO)。这样的讲解绝大多数学生听起来觉得很有道理,也很容易理解,但只要思维缜密的学生都会提出质疑,如果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能升高,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不能升高呢?氯元素化合价要升高,一定升高到+1价吗?+1价的含氧酸一定是HClO形式吗(次磷酸中P的化合价为+1价,其化学式为H3PO2)?这些都说明单单从化合价角度分析,得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的结论是不严谨的,只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刻意传授知识,设计的痕迹太重[3]。由于氯水中HClO的分解耗时长,实验效果不明显,教材中并没有安排HClO的稳定性实验,所以教师也没有提供相关素材来佐证HClO会分解这样的客观事实。同时,对于为什么次氯酸在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为什么HClO的酸性弱于碳酸?教师并没有把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真实地呈现给学生,是由教师直接告知,这样就造成了学生认知建构的不连续,出现了认知发展的断裂现象。

3 更切合学生认知序的“氯气和水、碱反应”的再设计

3.1 设计思路

在初中学生已经知道了较强酸制取较弱酸的复分解反应原理,也知道有水生成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质量守恒观念也已建立。进入高中后学生首先就对物质的分类进行了学习;在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中学习了萃取的方法和原理;在学习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时,学生已经知道氯气与碱会发生化学反应,但并不知道会生成何种产物。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学习时,学生知道了酸与水均为电解质,结合初中对水的认知,学生知道在水中大量存在的是水分子,少量存在的是H+和OH-,水是一种难电离的电解质。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有着强烈的探究的兴趣和愿望,学生期待将所学知识用来解决生活、社会中的实际问题是学生主动认知的强大内驱力,所以从“应用性质制备”的顺序开展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认知欲。

基于学生以上认知基础,在教学中将教材中氯气先与水再与碱反应的内容安排顺序进行倒置,从氯气与碱的反应进行切入,再到氯气与水的反应,其教学思路如下:先介绍氯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由生活中常见的“84消毒液”和“漂白粉”的漂白、制备原理引出HClO及其他的漂白杀菌性,根据增强“84消毒液”的漂白杀菌原理来说明HClO具有的弱酸性及其和水相似的电离能力。提供数字化实验数据分析HClO的不稳定性及分解产物。由氯气与碱的反应类比、推测氯气与水的反应产物,通过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推测。

3.2 教学过程

3.2.1 “84消毒液”的使用说明――次氯酸的漂白、杀菌性和弱酸性

首先投影展示氯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聚氯乙烯、药物(如马兰酸氯苯那敏片)、制纯硅、制氯化物(如盐酸)、消毒剂(如84消毒液)、自来水的消毒。

展示“84消毒液”,并投影“84消毒液”的说明书,见图3。

从说明书中可知“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并向学生介绍化学式为NaClO。在使用消毒液时只能对白色衣物进行消毒,不能使用在有色织物上,说明次氯酸钠不仅具有杀菌消毒的效果还具有漂白性。此时,向学生说明漂白一般是指使有机色素褪色的过程,常见的有机色素包括酸碱指示剂、有机染料等。然后演示实验:取 2mL 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现象:紫色石蕊试剂先变蓝后褪色,但褪色不明显)。难道次氯酸钠没有漂白性吗?然后再向上述还未褪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硫酸(现象:马上褪为无色)。为什么加入硫酸后会明显褪色?是稀硫酸有漂白性吗(学生根据初中对稀硫酸的认知可否定这种猜测)?是否是NaClO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产物具有漂白性?若是两者发生复分解反应则产物是什么?学生会根据较强酸制较弱酸以及NaClO属于含氧酸盐,推出其对应的酸为次氯酸,化学式为HClO,进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O+H2SO4=Na2SO4+2HClO。此时,学生明确了HClO具有漂白、杀菌性,再由HClO属于酸类物质,可知其必有酸的通性。

3.2.2 “84消毒液”和“漂白粉”的制备――氯气与碱的化学反应

“84消毒液”的生产原理是什么?就是利用Cl2与碱发生反应(制取氯气时的尾气就是用NaOH溶液来吸收的)。Cl2+NaOH―NaClO+?此时再根据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可判断出产物有NaCl,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有H2O(在分析为什么不是+1价的H降低到0价生成H2时,学生已经在前一节的学习中知道了Cl2与H2混合光照下会发生爆炸产生HCl,从而该推测不合理)。

介绍另一种可用来漂白、杀菌的产品――漂白粉,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再由学生自主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O)2+ CaCl2+2H2O,这样学生就对氯气与碱反应有了知识上的归纳概括(会生成次氯酸盐和盐酸盐)。通过引导再让学生写出漂白粉起漂白效果的化学方程式:Ca(ClO)2+CO2+H2O=CaCO3+2HClO(需要说明的是,该反应不能说明H2CO3的酸性强于HClO [4])

3.2.3 氯气与碱的化学反应――氯气与水的化学反应

氯气可溶于水,1体积水可溶解2体积氯气,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会与水发生反应吗?若反应其产物是什么?学生通过氯气与碱的化学反应这一思考的起点出发自然可推测出氯气与水反应会生成HClO和HCl。氯气与碱的反应可以理解为氯气先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然后两种酸再与碱分别生成次氯酸盐和盐酸盐。

再引发探究性问题: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上述猜测?学生经交流讨论,提出多种实验方法见表1。

学生通过分组实验验证了氯气与水反应会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的假设猜想。展示一瓶呈黄绿色的氯水,为什么呈黄绿色?说明有Cl2,氯气与水会反应为什么还会残留有氯分子呢?可逆反应概念的提出此刻就顺其自然了。既然氯水中有氯分子也有盐酸,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氯水的漂白不是由上述两种物质产生的呢?学生会设计出在盐酸中滴加石蕊和干燥氯气中加入有色纸条的实验方案。继续提出问题,若没有干燥的氯气,只有氯水和四氯化碳的情况下,又如何检验Cl2没有漂白性呢?学生根据物质的分离提纯中萃取的原理,会设计出用四氯化碳萃取出氯水中的Cl2,然后再将缠有有色纸条的玻璃棒深入试管中,发现插入四氯化碳层中的纸条不褪色而插入水层的纸条褪色。至此,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已经确定,氯气在自来水消毒中的应用也就适时地引入了。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什么氯气与水是可逆反应,氯气没有全部与水反应,而氯气与碱反应却能反应完全呢?此时可渗透平衡移动的原理,因为HClO与HCl不断被消耗,为弥补产物损失,反应物会持续反应直至消耗完全,这也为后续氯水的变质做知识性的铺垫。

3.2.4 数字实验提供数据――次氯酸的不稳定性

提供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对比图片。再予以说明氯分子之所以减少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盐酸或次氯酸的含量减少,为了弥补损失,氯分子会不断与水发生反应,从而使氯分子消耗。若用强光照射氯水,利用数字化传感技术对氯水的pH变化、O2浓度变化进行测定。实验数据记录见图4、图5。

学生根据图4中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可判断有氧气生成,再根据质量守恒可知HClO会分解产生O2,根据化合价升降规律可知另一产物为盐酸(2HClO光照= O2+2HCl),图5中光照后酸性增强的事实也可以佐证这个结论。此时,氯水、“84消毒液”和“漂白粉”的保存方法自然水到渠成(避光阴暗处,密封保存)。学生也理解了为什么没有直接含有HClO的产品,要先制成次氯酸盐。

3.2.5 氯水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原因探究――知识的深化

学生已经在上述教学活动中认知了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据此设计实验:取少量烧碱溶液滴加几滴无色酚酞,再向其中逐滴滴加氯水,红色最终褪去。其原因是什么?学生经讨论可提出两种猜想:猜想1是氯水中的H +与碱中的OH-中和导致褪色;猜想2是氯水的HClO分子漂白破坏了酚酞的结构导致褪色。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是哪种原因?方案1: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是中和导致褪色,若不变红则是漂白导致褪色;方案2: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是HClO分子的漂白导致褪色,若不变红则说明是中和导致褪色。最后通过实验证明氯水的漂白是导致褪色的主要原因。当然,教师在评价时,要说明在向红色酚酞溶液中加入氯水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酸碱中和的过程,开始没有漂白,是由于HC1O大部分都被碱中和成NaC1O了,当溶液的碱性明显减弱时,加入氯水中的HC1O就可以发生漂白反应了,最终漂白的结果也包含了酸碱中和的贡献。以避免学生产生非此即彼的孤立看问题的错误观念。

4 教学反思

经过优化重组后的“氯气和水、碱反应”的教学过程,打乱了苏教版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充分分析了学生前认知的基础上,找准了知识的起点,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序,通过创设体现化学价值观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知识学习、生活经验、问题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使教材内容在我们的设计中散发出它独有的魅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优化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类比分析能力,真正让学生自主、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经历了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教材作为学习素材和工具,我们在使用教材时首先要对化学教材进行编排意图、任务活动与学习目标等方面的分析;然后,对教材呈现的素材的内涵进行挖掘,理清其中蕴涵的化学知识,以及这些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接着,着重进行学生认知结构分析等;最后,综合教材分析和学生认知结构分析,以学生最易接受的认知方式组织教学流程,或调整内容呈现顺序,或改变呈现方式,或改进活动设计等,以期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并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提升教师使用化学教材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君瑞.化学n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优化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6):8.

[2]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6版)[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42~44.

第10篇

关键词:新型教学;教学过程;新课程改革

一、 新型教学过程观的交往互动、信息重组、信息流程、知识整合

我们知道传统教育的智育目标是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传统教学检查教学效果的优劣从考察学生智力水平高低如何下结论。而不注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学生的个性潜能开发如何;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1]这就注重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学生理解、记忆一定数量的现成知识为目的。而针对这种智育目的相应产生的教学过程必然以“灌输式”为主。导致学生的思维越学越僵化。苏联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主要精力用于消极的掌握知识,既用于死记教师说讲的现成东西,背颂教科书中的东西,这实在是许多学校可怕的灾难。”[2]学习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与学生智力发展过程常常脱节。教师把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现成知识当作教学目的,没把教学是为培养发达的智力手段,因而传统教学出现了教学效率低,“高分低能”等现象。分析一下传统教学有如下七大弊端。

(1)教学过程(课的结构)不符合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是认识过程就得符合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心理活动过程: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创新性认识——,而传统教学过程——“课的结构”不符合“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

①组织教学——注意

②检查复习——重视

③讲授新课——感知

④巩固练习——认知

⑤布置作业——识记

(2)传统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一讲一听”

教师讲授——学生接受。教师用自我劳动代替学生的劳动。既教师用自我认识的劳动成果去喂学生,代替学生的自我认识活动、自我劳动(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吸收、支配、运用、掌握)因而造成课堂教学注入式现象的出现。

(3)传统教学过程不能置师生的处在同课题、同时态、同步调。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过程与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相脱节;教学过程的发展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脱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极少出现。原因就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管讲”“不管想”。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只管知识的讲解而不管理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师生的思维不能处在同课题、同时态、同步调。

二、确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型教学过程观

1、新型教学过程观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得改革传统教学过程观;确立新型教学过程观。那么新型教学过程观的本质是什么它有那些特征这正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急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须需要……”[3]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生活经验施教。正如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所指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重组为教学本质,以活动、练习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他们还指出“知识不是商品,不能直接由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手里,教学硬实现对儿童改找造的任务。”主张从儿童的经验出发,通过丰富扩展儿童直接经验出发,通过丰富扩展儿童直接经验的方式来学习人类文化知识,并最终走向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4]为出发点;以知识整合为宿我们想这是杜威所倡导的实用主义教学观的内涵。可是传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容纳(学生),学生成了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权威者、垄断者,在这里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人之亦云”;“鹦鹉学舌”那里还谈得上“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富有个性地学习”而在新课程体系中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合作关系、伙伴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事构建在教学过程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师生间心灵沟通、信息交流、对话合作是教学过程运动的核心。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双方构成的。在新课程改革中,新型的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地位、作用、性质、角色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新型教学过程中不在是知识的代言人,拥有者、权威者、垄断者;学生在也不是知识的奴隶、知识的容纳者、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在新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是信息的重组者、是知识的整合者。而学生是学校、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习的主动者、是知识的构建者、是知识的探求者是知识的获得者。教师应自力于促进学生学习和体验,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求和、探求、质疑、创新、交流与合作等不同的学习方式。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指出的,“促进学生主动地位、富有个性的学习”

2、新型教学观的特征

(1)、交往过程

教学活动过程是人类特殊的活动。师生在教往中沟通彼此的思维、情感、知识等,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特殊的信息流、建立起特殊的人际关系——交往。在新型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交往来实现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思维、语言、文字等载体的交流,对话、沟通、合作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信息流程成的方式推动教学活动的进程。因此,教师要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教学过程充满生命的气息、让学生的内在能量得以释放、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活起来,让学生在“静听”、“容纳”的桎库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互动过程

第11篇

关键词:教学过程 过程缺失 教育性 强制性

一、引言

考试舞弊已成为普遍存在的事实,有考试就有作弊,从严重的替考到普遍的抄袭屡禁不止,远程教育考试也不例外。就电大系统而言,各级学校下了很大的力量治理,采取了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巡考、蹲考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难以根治。于是考试改革成为防治考试舞弊行为的又一取向,大量推出“开卷考试”、“一页纸开卷考试”等所谓“防抄考试”,实践证明效果甚微,学生带来的一页纸上或带来的开卷资料找不到考题答案时还是作弊有效。治标先治本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纠正考试舞弊的“本”有三:一是守法、守信和道德教育;二是克服学校办学和学生求学的功利思想;三是追求真教、真学、真过程。只有在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了完整的教学过程的情况下,才能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达到教学目标。学会了就胸有成竹,通过考试就是容易的事情,谁还会作弊呢?因此,从单纯的教学因素分析,教学过程缺失才是导致考试舞弊的根本原因。

二、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缺失现象

1.远程教学过程以及缺失的内涵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发展个性的交往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1]是师生共同实现教学目标认知活动的时间流程,是由相互依存的教和学两方面形成的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通常把教学过程分为:从学生入学注册到毕业整个学程的专业教学过程和以课程(含单独计分的集中实践环节和毕业实践环节)为单元的课程教学过程。专业教学过程是课程教学过程的集合。

传统教学过程和远程教学过程具有同样的基本要素:教师、学生、环境、资源、时间、交流与反馈等。不同的是后者具有更强的教育信息化特征,即教学环境的网络化;教学资源的多媒化;交流与反馈的数字化;过程管理的智能化。[2]远程教学过程是远程教育质量的基础保障,没有过程就谈不上教学,更谈不上质量。过程缺失按其缺失多寡将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同的负面影响。

2.远程教学过程缺失现象普遍存在

网上教学:人均周在线学习两小时是教育部对电大总结性评估的优秀标准,[3]其本身就是一个很低的标准,然而又是没能达到的标准。下表是对管理相对较好的某电大分校学生参与网上学习在线时间的统计数据。2002级到2005级的学生已经完成了基本学程的学习,两学年的时间里在线学习时间两个小时是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数据表明相当数量的学生没有很好地参与网上学习,网上教学过程严重缺失。2006级和2007 级(春)是还在基本学程内的学生,数据显示电大通过教育部的总结性评估对远程教学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网上教学过程缺失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扭转,网上教学参与度过低。

面授教学:电大远程教学不单单是网上教学,同时还有面授辅导、自学、小组互助学习等多种形式,那么参与情况又是怎样呢?调查结果表明,其参与度同样低下,在为数不多的面授辅导课 (通常安排计划学时的30~40%)情况下,由于开放教育学生听课的自主性等原因,学生出勤状况很差,一般学期首、尾辅导课为50~70%;其它时段课为~30%,面授课教学过程同样不能保证。

练习与复习:中央电大教学管理文件规定,开放教育学生没有形成性考核成绩不能合成综合成绩,[4]且形成性考核成绩占综合成绩一定比例,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是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系列作业),由学生完成、辅导教师评定成绩,这是教学过程微观人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检查和作业抽查发现大多数学生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在无奈情况下抄袭他人作业草草了事。“新书”现象反映了同样的问题,在每次期末考试巡考中不难发现学生带入考场被集中存放在指定位置的教材和复习指导书都是没有用过的,显然平时练习与复习的过程同样是缺失的。

3.过程缺失现象成因分析

教学过程管理失范。[5]电大教学过程管理从理论设计到制度规范是比较完备的,如果在教学过程管理中各级电大都能够严格地执行有关政策和规范,充分发挥师生主导与主体作用,就不会发生教学过程的严重缺失现象。显然在执行层面上管理不到位。原因有三:其一,欲管而不管到底。社会用人制度注重文凭超过注重知识和能力,在补偿教育中造成学生功利思想,文凭是求学的第一目的,在选择学校时以哪个学校好取证为第一取向,形成当前中国成人教育恶劣的竞争环境,出现谁严管谁先死的局面,“睁睁眼闭闭眼、不疼不痒管一管”的现象普遍存在,生存、规模、经济效益成为学校办学的功利;其二,远程教育学校与学生、管理者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准分离状态,相对面对面的传统教育而言,师生见面难,想抓抓不着,该管管不到,增大了管理的难度;其三,基层教学和管理力量薄弱,一个几千学生规模的分校,专职管理人员不过十多人,每个指导教师定额管理300学生,辅导教师多为外聘的兼职教师,责任心不强,也是造成教学过程管理失范的直接原因。

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够。《礼记・学记》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即善于唱歌的人,能够感动人心,使听者随着歌声唱起来。善于教学的人,能够启发人心,使学者随着教者意愿学起来 。[6]做一名善教者是古今教师的至高理想与美好夙愿,远程教学更需要善教者对学生的组织、引导、启发和培养。[7]然而多数教师网上教学表现令人失望:一是观念转变表层化,在运用TID (Teaching-Centered Instructional Design) 行为主义或LID (Learning-Centered Instructional Design) 建构主义教学过程设计理论[8]时脱离了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心理状况实际,在学习者理想化假设前提下使理论空洞化从而失去实践指导作用;二是网上教学资源垃圾化,缺少针对性、有用性、相关性和时效性;三是互动性差,对于学生的求助和提问缺乏及时回复和总结,极大地伤害了学生上网学习的积极性。这些是造成教学过程缺失的重要原因。

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不力。LID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根据电大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有关问卷统计,电大学生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主动求知型;被动学习求文凭型与只求文凭型,其比例大致各占1/3。对于第一类学生则遵“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再加上教师的启迪将会更上一层楼;对于第二类学生则应本着“玉不琢,不成器”的施教之道加以引导培养步入正道;对于第三类学生则废“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之古训,施之教育、强制及二者结合之法驱之进步,使其懂得“人不学,不知道”的哲理。然而实际发生的却是少有关怀的学生自然而然地放任过程,学生在上进还是后进的抉择上趋向后者,导致教学过程缺失加重。

4.教学过程缺失产生的后果

根据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确定远程教育培养目标,通过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学生学习计划、教学实施和考核测评等一系列环节,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学本身就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没有过程、缺失过程都会造成“无所教、无所学、无所获、无所用”的后果。在时间、形式、内容和效果四个维度上只有时间是自然而然的过程,2-3年的电大学习匆匆而过,其它都难以保证,如果在最后的考核环节上把关不力,使拿到文凭的学生很难完全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导致人才的培养质量下降,这就是教学过程缺失的必然后果。

三、减少与避免教学过程缺失的措施

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其教学过程更难以控制。对于前者,教师上课、学生听课、完成作业、复习等等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比较容易把握;而后者,学校、教师、管理者与学习者处于时空准分离状态,教学过程控制过分依赖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师缺乏引导和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情况下,教学过程难以控制与保证。诚然增进教师责任心、主动性;提高资源针对性、有用性;落实各项政策强化管理;提高质量意识严格考核等都是减少教学过程缺失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另辟长效和速效措施如下:

1.教学突出育人与教育性

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反映了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本质联系。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一句名言是:“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揭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客观规律。在我国教育史上早有“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的思想。当今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提出“教书育人”同样强调了教书必须育人和必然育人的客观规律,教书(德育和专业教学)是手段而育人(正确的思想品德、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是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成人远程教育与普通高校相比在育人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和更多的困难。当前的成人远程教育,除了在教学计划(专业规则)中设置几门政治理论课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育人实际举措,只是专业教学而已,少有教育性。从长远发展看,成人远程教育担负着公民终身教育的责任,专业教学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育人与道德教育比专业教学具有更重要意义。意大利诗人但丁有言为证:“道德常常能弥补智能的缺陷,然而智能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远程教育环境下的育人作用呢?其一是办学理念转变,我们可以借鉴“台湾空中大学”(简称“空大”)的办学经验和理念,用教育把学生紧紧地凝聚在“空大”周围,使学习者以我是“空大”学生为荣;以我为“空大”做事为荣的思想得到普及。处处可见出现在学校各种活动上的校友义工和捐助场景。这本身就是“空大”教育成功的标志,体现了德与人性的真善美,至于专业学习成绩并不是学习者的第一追求,“空大”自1986年创建至今注册学生近30万人,而正式取得文凭者不足10%足以明鉴。其二是虚拟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历来是普通学校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成人远程教育院校很难相提并论,这是成人教育特点决定的。但是我们有自己的远程教学环境优势,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比物理校园文化更丰富的虚拟校园文化建设,并具有信息化、人文化、灵活、快捷、方便、经济和广泛的特征。虚拟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即①校园文化网络平台建设,单独开发或在原教学平台上嫁接改造;②文化活动(栏目)设计,设计应坚持丰富性、群众性、教育性、文化性和可组织性原则,及时总结更新,活动(栏目)一般包括:校长在线、有求必应、专题辩论、才艺展示、艺术欣赏、自荐斑竹、家长里短、互帮互助等内容;③活动组织实施,这是最关键的一环,活动一旦实施必须有头有尾,务求实效。凝聚力是虚拟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学生在和谐的精神文化环境中享受快乐,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染情绪、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在没有强制力约束的情况下自缚自束,使个体行为符合群体规范,融入社会,知荣辱而勤学上进。

2.智能化管理突出强制性

目前广播电视大学使用的远程教学平台(电大在线)和教务管理平台是分离运行的,前者除了从后者导入学籍注册、教学计划等基本数据外,几乎没有任何管理的联动性,即教务管理平立运行着教学、学籍、考务等管理模块。课程注册、报考、成绩管理与学生在教学平台上的学习情况没有直接联系,也就是说远程学习与考试取得成绩是两回事。

其实考试与学习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考试是对学习效果的测评,必要的教学过程是参加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形成就是过程,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教学过程与考试成绩之间的刚性联系是必要的。简单的办法就是用计算机管理程序锁定报考,即报考是否生效的确认取决于教学过程是否达标,没有通过形成性学习就不能参加考试,就好像汽车驾驶员考核要求一定的训练时间那样。但是如果这样锁定的话,由于学习过程的累积要到学期后程,因此会造成考场编排和考试组织困难,所以两全的办法是报考自主,用形成性考核成绩锁定最后的综合成绩,也就是说卷面成绩和形成性考核成绩都要达标,没有完整的网上教学过程考试综合成绩无效。在实行强制性的同时为体现人性化管理,可以保留合格的卷面成绩允许补足形成性过程。电大现行教务管理系统中形成性考核成绩是人工录入的,而非教学平台自动记载生成导入的,这就是分级管理弹性的漏洞。为此教学平台自动记载生成形成考核成绩并直接导入管理平台,实行刚性管理,没有人为干扰至关重要。其次就是考虑形成性考核成绩计分主要项目问题,比如,登录教学平台次数;指定文章浏览(下载)次数;视频资源浏览(下载)时间;在线练习时间;离线作业次数;参加讨论次数等,赋予不同的权重由计算机程序自动累加统计,实时生成报表供学生和管理者参考。形成性考核项目量化是难点,不同课程存在很大区别,需分别确定。项目量化管理目标的确定需要一定时间,需要边实践边调整,逐步趋于科学。计算机容易实现智能化与强制性管理,且不讲情面,也容易得到学生的理解,因此必然对网上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总结

全国电大系统管理制度和规范是比较完备的,其弱点是在执行层面的柔性,加之人为因素和其它因素影响而导致教学过程缺失现象普遍存在,没有过程或缺失过程都会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如果在考试和颁证环节上把关不严,还会产生不劳而获,不当得利的不良的后果,影响教育公平、学生品德和人格健康。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学校教学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长效的育人与教育性,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注重速效的智能化与强制性,强制性约束学生必须学习,教育性启迪学生为什么学习。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谨遵“强自取柱,柔自取束”之教诲,注重教育性与强制性的有机结合,刚柔并进,减少和避免教学过程缺失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伴随教育大环境好转加之电大人的努力,跨越电大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缺失鸿沟的日子不会遥远。

参考文献:

[1]李秉德主编.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J].中国电化教育,2001,(2):5-8.

[3]“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指标.教高厅[2004]20号.

[4]中央电大……形成性考核实施细则.教学管理文件汇编[M].北京:中央电大出版社,2002.

[5]曹致中.对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反思[J].宁波大学学报,2005,(5):58-61.

[6]《礼记・学记》之善学,善歌篇 [EB/OL].新思考博客,(blog.省略/64579/659864.aspx) .

[7]罗德真.电大教育的教学过程质量评价取向[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4):11-13.

第12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 优化 初探

The optimized physics teaching process initially searches

Yang Yiding

【Abstract】In the physical teaching, the optimization teaching process, is to promulgate the teaching rule, the formulation teaching principles, instructs our teaching activity. The teaching process has many rules, how to choose and optimize the teaching method, is very essential, practical and feasible, realizes the degree to the teaching goal to have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Keywords】Physical teachingOptimizationInitially searches

教师不是简单的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在课改浪潮中,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清醒地认识到,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实施教育改革、倡导素质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力增强、社会繁荣的需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物理难学已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过去的物理教学过程,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视教师为主导而不把学生视为主体,究其原因是没有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结果,怎样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得以实施的关键是课堂。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结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开展优化物理教学的研究,要把物理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来研究,让物理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因此优化物理教学过程已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优化物理教学过程,是指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制定教学目的、编拟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组合教学手段等。优化物理教学是指教师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用动态的观点,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运用现代化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去制定教学目标、编拟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组合教学手段等。

优化物理教学过程,就是要脚踏实地的在教学实践中,既重视知识传播,又重视方法指导、能力培养和心理调整,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掌握知识和积累知识固然重要,但在吸取知识过程形成的思想观念、方法及精神、品质和意志,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知识是无止境的,因此,我们的物理教学,不但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必要时还要“与之同渔”。要尽可能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使学生乐学、好学、善学。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其不同的教学目标,要依据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和社会需要,既要确定基础素质的素体培养,又要有能力培养,使学生所收获的不仅是物理知识本身,而更重的是学习物理的方法,例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不仅让学生理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和导体的横截面积,而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等效法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物理过程及物理现象,揭示其本质。在物理教学中逐渐向学生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发展的道路,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好处。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走向社会。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现行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只有利于教师的教,而不利于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形成,造成了教学的强制性。学生学习了不少书本知识,却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将教材内容简单的硬“塞”给学生,而是要具备现代化教材观,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注意学习的个体差异,把握教材、使用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优化教学内容,促使教学内容现代化。例如:《原子核能》一部分,内容抽象,平淡无味,若适当介绍世界上各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核能的和平使用上取得的发展,介绍我国正在建设中广东大亚湾和浙江秦山核电站的有关情况,指明发展核电以后以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要,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我国对核电建设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这样就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授课效果。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走向社会。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开拓、自学、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因此,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正确处理知识、方法、能力三者的关系。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设计引人入胜、轻松和谐,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和科学文化氛围的教学情景,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完美结合。充分做到信任学生,让学生学会提问、合理猜想、形成假设,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得出科学的结论,最大限度恰到好处地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自我调控的机会。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如:让学生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让学生推导出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这样记忆深刻、理解透彻,因此要在汲取各种教学方法精化的基础上,大胆构建适合本校本班教学实际,能真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多种教学模式,并进行优化组合,绝不拘于某一种教学方法,更不要机械地照搬某种“最佳”教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但每种教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在知识的传授,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不尽相同的作用,只有多法结合,配合使用,才能形成合力,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及时了解教学方法的新变化,熟悉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明确其效能,及时充实到教学过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