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8: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艺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公共艺术的相关阐释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是以人为价值核心,以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对象,运用综合的媒介形式为载体的艺术行为。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是市民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公共艺术既包括暂时性的艺术作品,也包括永久性的艺术作品,诸如雕塑、音乐、戏剧、壁画、建筑、媒体艺术等所有面向公共领域的媒介皆包括在内。
(二)公共艺术的主要特点
公共艺术的特点有很多。例如:公共性,参与性,互动性,过程性,多样性,问题性,观念性,地域性,强制性,通俗性,综合性。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公众的参与性。公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它的公共性。互动性:公共艺术从字面上就有“平民化”倾向,也提示了作品需要被广泛关注的社会效应,以及公民参与的含义。
二、公共艺术中的城市雕塑
(一)城市雕塑的概念
城市雕塑,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作品,也称之为“公共雕塑”或“环境雕塑”。城市雕塑不仅有艺术性的点缀作用,同时也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精神风貌,成为城市建筑和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从实体趋向于空间,由此改变了自身与环境和人的关系,使公众真正融入一种轻松愉悦的空间环境中,对缓解人在快节奏生活下的紧张、疲惫与寂寞感有极大的帮助。
举个简单的例子,建于1887~1889年间的埃菲尔铁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公共艺术。埃菲尔铁塔是为纪念1889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而建。从这个方面看,它从一开始就刻意要成为世界性的公共艺术。然而,起初建造时,埃菲尔铁塔却遭到了来自巴黎市民和当时杰出的法国艺术家、作家的批评,有些人认为它像一块眼疤,不适合放在巴黎建筑的背景里。尽管当初有这样的非议,但如今埃菲尔铁塔却被全世界视为人类的创造力和科技成就的象征,而且也是巴黎人民的骄傲。截至2015年,埃菲尔铁塔已经接待了数10亿游客。至今它还是世界上游客最多、接受度最高的公共艺术。
(二)城市雕塑在中国
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从改革开放的初期,便受到了国外的影响。很多雕塑家、建筑家通过出国考察的方式学习西方的城市雕塑和建筑。1980年9月,以刘开渠为团长的赴法国、意大利考察团归国后,赴全国各大城市为市级干部和雕塑家讲学,向市民们宣传普及城市雕塑,提高人们对城市雕塑、对美化城市与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专家们的宣传与普及,我国的城市雕塑得到了有力地发展,一股对城市雕塑热在全国悄然兴起。1981年《美术》第七期出版了雕塑专刊,发起了城市雕塑的讨论:提出“雕塑艺术应该为美化城市服务”的口号,对雕塑过去存在的问题、雕塑和建筑的关系、雕塑和环境的关系、雕塑和人的关系、雕塑的题材、形式、风格、作品、室外雕塑的资金及作品来源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到了9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转型中,中国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城市的发展使得原有的城市公共空间得到扩展。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和重点城市在经济化和商业化的影响下,对公共空间的装饰呈现出较以往平民化和福利化的趋势,这个时候的公共艺术对市民采取了更加开放的态度。这种状况首先是从雕塑公园的出现开始的。如:北京市怀柔县委、县政府和八道河乡政府共同筹建的“怀柔山林雕塑公园”,1996年由青岛市委、市政府与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联合筹办兴建的青岛名人雕塑园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年,中国具有各类公园达10万多个。桂林2010年建成的雕塑公园是当今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具特色的国际雕塑公园桂林愚自乐园。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雕塑得到了高度的繁荣和发展,城市雕塑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建设中得以重视,出现的优秀作品数不胜数。尽管目前关于城市雕塑的系统体制还不是很健全和完善,但近年来在经济的推动下,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城市雕塑,至少在客观上,它促进了与其相关学科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形象,同时也促进了景观和城市规划设计师队伍的形成。
三、公共艺术的思考
(一)我国公共艺术现存的问题
公共艺术,推而广之,就是广大公众共同的艺术。国家民众的艺术。因此,和艺术博物馆、艺术展览馆中对公众开放展出的艺术一样,公共艺术属于国家文化艺术制度的一个部分。在我国,虽然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有力地推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公共艺术仍然却存着许多问题:第一,华而不实。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的门面建设,表面上富丽堂皇,实则毫无内涵和美感可言,导致了大量劣质、低级的公共艺术充满市井,在经济和公共空间上都形成巨大的浪费。第二,公共艺术体制的缺乏以及公共艺术权力的滥用。公共艺术不是从公众的角度出发,而是从代表权力的政府的决策者的角度出发,从而使得公众艺术脱离公众沦为个人专权或局部利益集团权力的符号象征。第三,公共艺术缺乏相关的资金来源、使用等立法保障和监督机制。谁有钱谁就来设置公共艺术的现象屡见不鲜。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公共艺术在社会发展、艺术制度、观念思想、艺术技艺、公众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不过我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艺术制度的健全,艺术观念思想的完善,艺术技术水平的提高,公众素质的提高,这些问题都将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
(二)结语
公共艺术在我国发挥着创造美好环境、塑造市民性格,丰富市民精神的重要作用。在我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当代公共艺术应该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现实和公众市民的需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合理地借鉴西方城市化过程中积极的经验,并总结自身当代公共艺术中的典型案例,从而促进我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艾永生.试论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和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7(3).
[2] 林保尧.公共艺术的文化观[M].艺术家出版社,1997.
[3] 永辉,鸿年.公共艺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5] 应立国.城市雕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一)通过公共艺术实现文化价值,彰显地域文脉与认同
公共艺术是当代的文化现象,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与精神追求,是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公共艺术具有显而易见的文化隐喻功能。楚国800年的辉煌既是历史,也是巴国楚地上人们的共同记忆,这种记忆往往以图腾、绘画、曲艺等方式体现在一代代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的身上。人们骨子里的文化情节却往往在文化自觉的应力下,让人生在其中而不自知。文化的沉淀在现实中的反映便是艺术之美,它是对生活的真实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结果。在城市个性日渐消隐的今天,“千城一面”的脸盲症既是社会现象,又是文化病态发展的结果。在城市建设中没有了彰显城市气质的文化和浸润在生活点滴中的艺术,又何谈城市价值和文化认同?巴楚文化亦如此。傍晚城市广场上的汉剧表演、武汉江汉路步行街的“热干面”雕塑、古琴台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既是时间长河里平淡生活影像中的一帧帧画面,也是文化投射在真实世界中的印记。正因为公共艺术作品美学效应的发挥有特定的空间构造,只有彰显场所精神,联系地区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承载地区文脉,才会获得较强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动力。由此可见,利用公共艺术的文化隐喻唤醒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关注并继续形成固定的社会态度,证明了公共艺术是地域文化传承中最温和亲民的手段。古人强调形、气、神的互转共生,“形”为“物觉”,“气”为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神”为大道升华。①艺术人类学指出,所谓同化不会产生和谐,建立在差异之上的美与美的共生,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不可否认的是,巴楚文化亦是中华文化的一支,以其鲜明的特色影响着巴国楚地人们的现代生活,与中华大地的人民共享祖先的馈赠。这些馈赠该如何以活态的形式传承,恩施州的三岔傩戏以国家认可的艺术表演和以国际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定位,成功实现了现代转换。②
(二)公共艺术可尝试用现代的、艺术化的、开放性的手法传承巴楚文化
对于文化遗产这种言必称古的财富,其传承发展却需要以老树发新芽的态度进行,毕竟只有“活”的文化才有传承下去的可能。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的面向公众的艺术形式,它以表达公共意志为核心,以艺术内容公共性和市民的广泛参与为主要特征。巴楚文化并非单一的“巴文化”,也并非单一的“楚文化”,而是先在巴地后在楚地界域上受巴文化和楚文化浸染从而显示出巴、楚文化共同特征的地域文化。这种文化本身就是在交流和融会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动态文化,其发展必须是一种开放的态度,所以这里选择城市公共艺术这种现代的艺术形式,发扬以城市市民为受众、在公众的参与中发挥作用的特点,将巴楚文化以现代的手法继承下去。结语中国文化史是各民族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当代的文化趋同性特征亦得益于以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为代表的相互沟通。文化的趋同性对艺术的影响绝不是当代出现的,如丝绸之路的开通为唐朝文化添上异域风情的一笔,日本浮世绘让西方绘画艺术挣破了写实的牢笼走向抽象和自由,以及曾红遍全球的流线型设计都是文化交流对艺术影响的有力佐证。艺术是穿越时空维度的自由的因子,承载着公共精神的公共艺术更是文化的沉淀,可以说生活不息,文化不止。虽然人们对美的看法不尽相同,但社会属性使人对物质形态外在的审美情趣趋于相同,这些共同的审美特征就是形式美的法则。由于公共艺术设置于公共空间中,人们在与公共艺术交流、互动中产生情感的交流。在体验城市空间的过程中,糅合人文环境而产生文化认同,公共艺术实际发挥了空间场性的功能。由于公共艺术一般存在于特定的公共空间环境中,并在实际功能和文化心理等方面与周遭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存在着整体的利害关系,因此,整体关照与协调就成为公共艺术在营造具有共享性、人性化和审美效应的场所的重要问题。③运用公共艺术的方式在环境和社会变换的状态下,将传统艺术以活的姿态有机地延续下去便是可行的。
作者:郭媛媛
关 键 词: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大众 共同意志 审美情调 人文关怀
著名设计理论家尹定邦先生认为:“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可见,公共艺术设计的关键词在于“公共”二字:“公共”大众、“公共”环境和“公共”社会,这是制约公共艺术设计的三大要素。本文旨在从公共艺术设计主体——公共大众的角度来探讨公共艺术设计的内在特性和要求,以引发设计界同仁对公共艺术设计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
一、公共艺术设计要反映公共大众的共同意志
1.公共艺术设计投入的主体是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既有政府或社会公益性团体的行为,又有个体或企业的行为,但主要还是政府的公共行为,因为即使是后者也主要是在政府规范下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投资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公众行为。其中公共大众是常以纳税人的身份而出现的,他们是公共艺术设计的直接或间接投资人。据了解,有比较成熟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对公共艺术设计的投入都有明确的制度或法律规定。在国外房地产开发费中就有一定百分比用于公共艺术的建设,即俗称的“公共艺术百分比”。如在日本,就规定把建筑预算经费的1%用于公共艺术设计。不管方式如何,公共艺术设计投资的主体实质就是公共大众,这是毋庸置疑的。国外的成功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制度或法律的规定是公共艺术设计的可靠经济保障,中国的公共艺术设计呼唤“中国公共艺术百分比”的早日出台。
2.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决定权在公共大众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大众的艺术。早在1931年鲁迅先生向国人介绍墨西哥的公共艺术成就时,曾明确指出:“理惠拉以为壁画能尽社会的责任。因为这和宝藏在公侯邸宅内的绘画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属于大众的。”因而公共艺术设计不是艺术家或设计师自发的个人行为,其创作或设计权在艺术家个人,但能否被采用,则取决于大众的意愿和是否认可。所以世界上公共艺术设计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都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和办法来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客观、公平、公正的出笼。如在日本,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要经过一个正规的评审委员会(公共环境艺术委员会)来确定,这个委员会由政府规划部门官员、建筑家、艺术家、公共艺术设计家、社会文化人士及社区市民代表组成,严格规范,科学操作,层层筛选,最后才评选一个为各方认可的最佳方案。有鉴于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要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公共艺术管理制度和机制。邹文认为:“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主张制定公共艺术审批的办法并预以公布,使公共艺术的方案确定、审批、制作施工、养护管理等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袁运甫先生则建议:“建立权威性的政府文化艺术咨询机构和奖励机制,加强国家对文化艺术建设的宏观调控”,促进文化环境的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的宏观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反映民意,从制度上、从源头上确保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公正性和公众性,多出精品,少出失误。
3.公共艺术设计的使用权和评判权在公共大众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设计是为公共大众而进行的设计,其起点在于公共大众,其终点也在于公共大众,因而其使用及评判权均在公众手里。首先,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公共大众的生理和心理要求、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满不满意,只有他们最有发言权;其次,公共艺术设计一旦完成,就要接受公共大众的评判,这种评判可能是一般性的品头论足,也可能是激烈的评论、批评乃至近乎苛刻式的挑剔。这种成熟化的大众评判机制的建立是公共艺术设计运作体系成熟化的标志,是促使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公共艺术设计精品的不断涌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劳民伤财”的“视觉污染”的层出不穷、恶性循环。我国目前正需要建立这种公共艺术设计乃至所有艺术设计领域的舆论监督机制。
二、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公共大众的审美情调
1.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一定时期公共大众主流的审美情调
公共艺术设计首先是审美的,是多数人引以为美的。虽然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思想是精彩纷呈、主次分明的,但每个时期总有相对主流的、占统治地位的审美情调和风格,这是公共大众的审美主基调,也是公共艺术设计反映审美情调的底线,“它宣扬着多数人的价值观和审美主张,强化着民族意志和国家精神”。①公共艺术设计担负起了塑造和净化人们美好心灵的功能。那些颓废的、与人类精神背道而驰的,所谓前卫艺术是难登也不应登入公共艺术设计的大雅之堂的。因此袁运甫先生认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它和纯粹个人艺术喜爱不同。”②“如果仅仅是为了投人所好,只是满足一些人的低级趣味,那实质是借公共艺术败坏社会风气,降低公众文化品位,也有违公共艺术的根本宗旨。”③
转贴于
2.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接受机制是雅俗共赏,收放有度
作为受公共大众制约的公共艺术设计既不能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艺术,或是标新立异、勇立前沿的新潮探索,让公众敬而远之或不知所云,又不能如“俗文化”一样完全土生土长,发乎自然,不加提炼,使公众浑然不觉。它应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融合,既有审美的境界,又能为公共大众所接受,即所谓的“公共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要群众化”。④当然,公共艺术设计追求艺术的原创性,甚至有时并不完全排斥代表一种前进方向的美学前沿探索,虽然当时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看好,而最终的结果是它为更多的人所接纳。如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为法国卢浮宫入口处设计“水晶金字塔”时,有许多法国人是强烈反对的,然而很快它就被几乎所有的法国人乃至全世界所认同,成为新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代表作。但是,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审美创作法则,雅俗共赏、收放有度应是公共艺术设计家所追求的境界。
三、公共艺术设计应传达对公共大众的人文关怀
人道主义、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精神和思想解放的主要成果之一,它使人类精神由专注贵族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到对普通百姓的关注和关怀,人文主义使艺术由“神坛”走向凡间,公共艺术也不例外。“公共艺术需要较长时间与城市建筑环境共生,是广大人民群众活动、休闲、观赏的场所,因此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体贴是最基本的出发点,”⑤尤其在实用类的公共艺术中。如在日本的公共艺术相应的制度中就明确规定:“在公共园区的建设中,诸如供人们方便的座椅、照明灯具、公用厕所、社区布置和指示牌(地图)、告示牌和公用电话亭等是必不可少的;在儿童公园中,供儿童嬉戏的沙坑、秋千、滑梯(三种‘神器’)等也是必备的。并在其性能上作出了责任的规定”。⑥这反映了典型的人文关怀。在公共艺术中往往通过这些细节和构件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为身处其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舒适、轻松、娱悦、互动的环境和氛围,人在其中可陶冶性情、放飞心情、尽情体味生活的美好和惬意,在平凡随意中尽显生命的意义,这是最具生活特色的人文关怀。另外,一些带有象征性和主题意义的公共艺术则通过作品本身的寓意来表达人文精神。如美国艺术家克莱兹·奥登堡的公共雕塑作品《10英尺衣裳夹》,即通过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木衣夹子的形象,打破了公共雕塑所谓的神圣感、崇高感而让人不可企及的固有模式,使人们倍感亲切而喜爱有加,一种融融的暖意在人们心中流淌。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设计与公共大众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公共大众是公共艺术设计投入、创作、评判和使用的主体,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最终归宿,公共艺术设计应充分反映、体现公共大众的共同意志和审美情调,并传达对公共大众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那种“唯我独尊”式的、“闭门造车”式的、过于自我化的艺术创作思想是不适合公共艺术设计要求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的公共艺术设计离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还有距离,如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确定上对公共大众意志的尊重、中国式“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的形成、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创作上对公共大众审美情趣的反映、对粗制滥造的“公共视觉污染”现象的根除,以及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中对人性化的特别关注等方面尚有许多工作要做,对中国的各个社会层面和中国公共艺术设计师而言,未来中国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④邹文.公共艺术在北京,装饰杂志,2002年第10期.
②③⑤袁运甫.有容乃大,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 第51、101、65、65、65页.
⑥翁剑青.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be—word.com.cn,2001年6月.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年8月.第182页.
[2]袁运甫.有容乃大.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51、101、65、65、65页.
[3]邹文.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人民日报.2002年3月30日第7版.
[4]翁剑青.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be—word.com.cn,2001年6月.
[5]邹文.公共艺术在北京.装饰.2002年第10期.
更早些时候,波尔顿议会卖掉了包括毕加索的两幅版画、约翰·艾弗雷特·米莱的一幅油画在内的7件艺术品;格洛斯特市议会也计划出售价值38.1万英镑的14件作品;同期,纽卡斯尔市议会拿出价值27万英镑的公共艺术品在易趣上出售;莱斯特郡市议会也凭借销售一些公共艺术品而获得超过16万英镑的金钱。
一时间公共艺术作品再度被拉入人们的视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正在通过设立公共艺术技术实验中心以及创作中心,推动中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能够产生更多地公共艺术作品,以及用公共艺术的理念方式解决具体的社区建设及商业配套问题。
完善初制 催生优秀公共艺术作品
海外公共艺术品收藏与拍卖行为越来越多,国内各地公共区域的艺术作品也逐渐升温。从2010年武汉20位艺术家的56件展品进行巡展,到2012年杭州45位艺术家的近百件作品瞬间拍卖一空,都在反映着这类作品已经开始被市场认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汪大伟教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的公共艺术正处在发展初期,值得庆幸的是,美院设计的上海地铁1号线,从壁画到环境空间设计,再转到整个轨道网络的视觉形象设计,包括整个轨道网络的导视系统设计,多数作品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好评。”
“只有获得了大众认可的公共艺术作品才是有价值的,不是所有放在公共场所的艺术品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品。”汪大伟介绍道,“以上海曹杨新村为例,我们历时一年组织了近30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共完成了30件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在于它们融合了曹杨新村社区的历史、人文等,再以空间艺术、数码艺术以及绘画、雕塑、音乐、行为艺术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多媒体公共艺术形式制作出来。这就是公共艺术的价值所在,我们也是通过这一作为向人们说明什么是好的、值得收藏的公共艺术作品。”
他表示,好的公共艺术作品背后能够代表着很浓厚的积极文化,具备着巨大的升值潜力,甚至能够带动周围商业项目一同升值。例如英国当代雕塑艺术大师安东尼·葛姆雷的公共艺术作品《北方天使》的建造,作品成于1998年,高20米,一堆展开的双翼足足有54米,整体建造费用为80万英镑。这件作品15年时间里奇迹般地带动了格兹黑德的旅游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使得小镇名声大噪,重获生机。由此可见,公共艺术品投入、风险和收益都是成正比的。
在汪大伟看来,融合了多种艺术形态的公共艺术将会是艺术家创作灵感和资本介入的一个重要出路,但令他担忧的是,“由于国内尚未形成健全的行政机制,公共艺术创作还很难进行全面铺盖,作品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也受到很大的限制。政府需要健全机制,设立专业行政机构保障公共艺术作品的后期维护;让所有人参与到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充实公共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创新;通过立法,让专家在指导和评判作品的同时不会过于随意,从而尽可能减小对艺术创作的误导,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适合收藏的作品出现。”
曲线投资 艺术价值助推商业价值
汪大伟告诉记者,虽然国内还没有广泛公共艺术作品交易的案例发生,但公共艺术品已经通过其他渠道渗透到商业投资中去了。“例如我校副教授金江波的作品,已经被部分五星级酒店采用到了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小到增加了酒店的文化品位,大到弥补了酒店的缺陷,很多普通材料在这个时候变得比黄金还贵重,已经成为酒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被酒店管理方永久的收藏在酒店中。”
汪大伟所说的作品包括金江波创作的上海安达仕酒店中一副名为“另一种自然”的精致山水雕塑。雕塑分为两部分,上半部采用玻璃和锆石制作的巍峨高山,下半部分是不锈钢材质的水滴,水滴中隐匿着一套投影仪和LED灯,随着周围环境中声音音量发生改变,水晶山有规律的变换着颜色,大堂中噪音加大的同时很明显能够看到山体颜色变化加速,而当有人靠近它并发出比较响的声音时,山体会变成水墨基底。这项设计并未投入太大的制作成本,却不仅突出了该酒店的品牌文化,又完成了与环境的互动,甚至有人愿意出高价进行收购。
摘 要: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公共艺术与城市生态各方面的内容,在城市建设和人们对生存质量不断关注的今天,公共艺术不仅是城市文化的象征,更是通过对人的无形影响建立起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对人类生存质量的提升,人格的培育和升华起到潜移默化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076-01
在当代背景下,公共艺术越来越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旨在探索城市公共艺术的深层意义和价值,探讨公共艺术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为此要着重促进公众对公共艺术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公众的审美素质,提升我国公共艺术的品质,推动我国公共艺术发展。
在研究生一年级我们学校专门针对公共艺术这门课程开展了论坛,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在开展论坛期间我校学生专门对各位专家进行了深度的采访,本人有幸采访到我校的公共艺术专家老师。
通过交谈,在专家的著作与言论中,注意到很多人士对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文化和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形态的关切和展望,以历史的、社会的、人文的及多元的价值观念论述了城市公共艺术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具有系统性及观念性的公共艺术与文化的读本。实际上城市公共艺术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西方社会大概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了比较明确的城市公共艺术概念。中国开始讲城市公共艺术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因为我们国家是近二、三十年才开始大规模的进行城市建设,才开始营建我们的城市广场和城市公共艺术。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对公共空间的实施和公共艺术的建设都会有更多特殊的要求。
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公共艺术这门课程,今天我们国家把公共艺术作为一门学科来设立,它与环境艺术设计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但又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把它作为一个领域去研究它,首先不是把它扩展或延展到无限的范畴,而是把公共艺术这门学科和它的课程明确化。“环境艺术”是另外一个综合性很强范畴,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其中包括了空间环境、设施、材料、色彩、采光、布光以及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规划、设计等,其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而“公共艺术”更多的是指当代城市文化的一种形态,它的核心就是公共性与参与性。这是我们今天确立这个课题的主要任务,研究它的目的是为了真正了解它的方向。现在经常对公共艺术觉得比较模糊的原因是,公共艺术本身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目前参与其中的人大多也都来自不同专业领域,这里面有做环境艺术的、有做雕塑的、有做壁画的、有做平面设计的、有做影视的、还有做策划的等等,而这些不同专业领域的人都从各自原专业的角度去参与和阐释公共艺术,所以就出现了模糊和界定不明确,以及对公共艺术的扩大化了,其实公共艺术本身并不是这样的。
首先说公共艺术主要具有两点特征,一个是公共性,一个是参与性。公共艺术不单单是以立体或平面形式出现雕塑、壁画、标识等设计作品,它还包括参与性的公共空间的设施,以及很多使人通过意识得到参与的影像和更多的物象物品等。下面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公共艺术案例,是老师给我们上公共艺术课时所讲述的:我们知道大部分人乘坐飞机都会有一种畏惧感,没坐过飞机和第一次乘飞机的人可能比较新鲜,但是坐过几次之后一般都没有了开心、轻松和愉悦的感觉,而且常常会有沉重的心情。在美国一个不大的机场,乘飞机的人也不是很多,但机场在的一个走廊壁上做了一件很好的公共艺术作品。设计者利用一种类似于壁画的形式营造了这个特定的公共空间,在这个长长的,上飞机必经的走廊墙壁上,有上百个非常轻松快乐飞翔着的人像照片,其中有的手里还拿行李箱似自由翱翔的状态,这组非常欢乐、愉悦的人像照片形成的一种氛围,顿时让赶乘坐飞机的人消失了恐惧感,完全把人的意识参与进来了,同时也达到了标新立异的艺术效果。就像今天在论坛中上海大学的汪大伟教授讲到的那个案例:50年代劳模住的小区,住了很多年的房子没法改变,劳模昔日的光辉也已逝去,为了唤起住房者的喜悦与荣耀感,上海大学组织一批志愿者采用公共艺术设计的手法,不但对环境做了改造,同时让小区的居民也参与其中,使他们又感受到了居住此小区的自豪感,这样公共性和参与性也都有了,公共艺术设计的目的就达到了。
公共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如今公共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大,它所容纳的内涵也越来越多,这样它的发展趋势也会越来越好。总的是,政府会更多的关注公共艺术,城市建设会更多的关注公共艺术,大众也会更多的关注公共艺术,公共艺术设计者也同样会更多的关注公众在公共艺术中的参与,这就是最理想的公共艺术发展趋势。
通过与各位专家的交流和采访,我们大体能够了解到公共艺术的内涵和特征,体现了四个城市文化特征。第一,城市公共空间中非实用性的建筑物是城市公共艺术实现的条件。第二,公共艺术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与物质体量融合的唯一样式。第三,城市的实用空间的非实用化,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的黄金商圈,公共艺术的树立,是城市生活的人性化人为化的重要标志。第四,城市的性质定位的宣言和表征,怎样塑造城市品牌,打造城市文化精神,公共艺术无疑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总结:诸多城市的公共艺术多是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我们提出的主张应该进一步提升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个性和推广城市品牌战略的作用,把城市设计与城市文化战略和地域人文结合起来,在建立城市人性化的视觉空间的环境意向的同时,强化城市的独特魅力。
一城市化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公共艺术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塑造城市性格公共艺术的建设与繁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座城市成熟发展的标志,是城市文化和市民人格素质的具体体现及形象化的标志,可以说,拥有良好公共艺术的城市,才是一座能够思考和感觉的城市。它增加了城市的精神财富,传达了城市身份特征与文化价值观,体现了一个城市市民对所处城市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成为市民艺术与文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城市公共艺术的快速发展也体现了公共权力的不断扩大,是公民真正参与社会管理的一个方面。公共艺术建设的过程就是市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是公众自己决定居住环境的过程。公共艺术存在的意义还在于,它能够通过改变所在地点的景观,突出某些特质而唤起人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认识,表达社区或城市的历史与价值。可以说,公共艺术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而且还影响着公众的精神状态与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成为城市身份的标识,在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国际化视野下城市公共艺术的价值倾向
在国际上,艺术家、理论家、社会学家对公共艺术的理解逐渐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走向尊重自然、生态文明;逐渐走出个人主义和精英文化,走向市民社会及公共领域。公共艺术不再是简单的城市装饰品,而是介入“民众生活”,注重与市民的互动,影响市民的精神追求。人们逐步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内涵外延及其发展趋势有了较为清晰的看法和主张。中西方公共艺术界异曲同工地塑造着公共艺术的“世界版图”,整体上呈现出以下几种主要价值倾向:(一)生态化倾向城市是由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城市就像人一样,会呼吸吐纳、也会失调生病,因此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整体地改造城市,不能破坏它的生态平衡。[1]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处于城市空间中消费或者未被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如何进行改造,是相对保留还是毫无保留地改变我们的城市空间。在日趋激烈的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城市改造往往是对原有城市空间的全盘抛弃或者否定,过于注重新空间环境的诞生,而忽视了对原有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保留,极大地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尤其在许多中小城市的商业空间、居住空间的建造中,地方政府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和商业价值的无限放大,推平重建的城市改造项目越来越多,完全忽视了地方区域的生态文化建设,这是对城市生态平衡的粗暴践踏。近年来,有艺术家、学者开始关注到了这一情况。在中国的沿海城市中山市,围绕着一个废弃的50年代的造船厂旧址的改造,艺术家们展开了讨论,是推掉重建还是保留改造,经多次论证最终决定保留原址进行艺术改造。现在那儿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生态公共艺术区———中山岐江公园。对城市遗址的艺术改造和部分保留对于稳定和平衡城市生态系统起到无法忽视的作用,这体现了生态化公共艺术的现实影响力。城市空间中,公共艺术建设的生态化倾向也体现在对空间中艺术品的生态化设计上。法国penda设计的“cola-bow”是一个公共艺术装置,由17000多个回收的塑料可乐瓶组成,它们被绑在一起,形成了曲线形的可口可乐logo图案(见图1)。这件作品希望能唤起公众对塑料污染的重视,鼓励市民将回收塑料瓶作为经常性的环保行为来推广。2000年,瑞士艺术家诺特·维塔尔在尼日尔的阿加德兹开始建雕塑房屋,他建了一个泥屋群(见图2)。每幢建筑都有一个主题,如“望月之屋”、“观日落之屋”等。其中“观日落之屋”高13米,观众从一个楼层到另一个楼层,日落高度随之变化,诗意而超然。维塔尔将被视为废料的牛角等材料运用到建筑中,为了宣扬他那种将公共艺术完全融入大自然的浪漫理念,他在阿加德兹持续工作7年。上述个案例从三个方面体现了城市公共艺术生态化倾向:1.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废弃材料,注重材料资源的可再生性,尊重自然,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资源。2.艺术家通过公共艺术创作,将生态化理念渗透到公众的欣赏习惯、艺术消费方式中,并进一步将公共艺术的生产制度、管理制度向生态化发展。3.将公共艺术有机融入城市中,使公共艺术和现代城市经济-社会-自然成为统一的生命体。(二)市民化倾向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由艺术带动的精神体验在日常消费中就可以得到满足。著名公共艺术理论家孙振华博士说过:人类正大步迈入入公共艺术时代,公共艺术时代注定了一切艺术品都将成为公共产品专注为公众服务。因此,城市公共艺术的价值体现在应该以公众的视角进行思考、评价或作为审美依据,公共艺术是城市市民共享的精神和共有的经验,是市民权力的表达方式。公共艺术应该走向公众、走进普通市民生活、反应普通人的价值观已经成为共识。上海南京路五卅广场上最近出现了一个引发公众热议的雕塑———芙蓉姐姐雕像。这一雕像的设计意图是表现一个由万人唾弃到百炼成刚的励志人物形象,是一种积极价值观的传播。雕塑的设计选自有争议的市民形象,代表了中国社会中一部分有同等命运的人,极大地引发了多数草根阶层的共鸣。此外,还有一部分表现世相民情的作品也被常用来装饰城市街景。长沙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做了一个配套公共艺术项目,共7组雕塑(见图3),雕塑小品的艺术创作围绕原汁原味的长沙民俗与商业业态来展开,还原生活的本真状态。比如,作品中有修鞋补锅的场景,还有炸臭豆腐的小吃摊子,以及滚铁圈、跳皮筋、打陀螺的儿童游戏,全新回放星城百姓过往的民生民俗。材质方面,雕塑小品均为青铜,与步行商业街的麻石地板相映成趣。比例上,与真人差不多大小。这组作品不仅让长沙有一种扑面而来的亲切感,也将成为向外地人展示长沙民俗风采的一扇“窗口”。因为作品内涵的市民化,雕塑与长沙普通市民的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相贯通,完全打破了以往雕塑与普通市民之间的距离感,看到雕塑的大部分长沙人都将产生共鸣,雕塑作品也在情感上获得与公众的交流和沟通。具有市民化倾向的艺术作品的特点是彰显普通市民价值观和生活观,突出市民生活主题,普遍以一种放松、休闲、娱乐的姿态出现,作品形式简单、直观、明了,是对文化的怀旧与放大等等。这类艺术作品容易以一种具体的情结快速走入人的内心世界,并引发共鸣。因而,此类作品也是当前城市社区、街道最为普遍的公共艺术品。(三)参与性倾向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真正的公众艺术。“公共艺术”不只是艺术的问题,公共性才是其发生的前提[2]。当然,公众的参与可以体现在两方面,一种是公众民主的、公开的参与艺术项目的决策过程,意在体现社会主体市民的主体价值及贯彻公共艺术文化的“公共性”。另一种是指公众直接参与公共艺术的过程,与艺术进行体验、互动。在国际上,有许多公共艺术的规划都邀请公众参与,著名的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巴黎地标建筑———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见图4)公共讨论非常充分。贝聿铭最初提出为卢浮宫建玻璃金字塔入口时,引发争议。法国政府并没有强制修建,而是通过两年时间进行讨论,并且政府在原地建造了一比一的模型,采取市民投票的方式帮助决策,最终60000多名巴黎人进行了投票,选票过半才通过项目规划。[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城市公共艺术导入互动装置及多媒体元素,增加公共艺术品的内在情感,提高公众进一步探索公共艺术品的兴趣,逐渐形成公共艺术品与群众之间的新互动模式。这类公共艺术诉求的重点不在于媒体、空间或艺术语言的运用,而是将“观众”、“互动”、“沟通”放在创作的核心位置,认为公共艺术不单是一个孤立的作品,而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体现的是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4]芝加哥千禧公园的皇冠喷泉、卡普尔·云门等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式体验性艺术品。伦敦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里呈现的Volume装置是个视听传感的艺术品。其由一系列光柱组成,可根据人的行动而发出一系列声音和视觉感应。当你的形体与Volume发生交互时,就会有奇妙的感受,在游戏、娱乐中与艺术品产生互动,得到身心的愉悦与放松。与以上案例不同的是,在法国塞纳河畔由著名华人艺术家蔡国强和谭盾联合创作的《》成为一件典型的以观念性活动表达的公共艺术。艺术家创作的观念性焰火在空中尽现情侣间的炽烈情爱,募集自世界各地的五十对情侣在塞纳河上共渡迷人一夜。当晚12点,伴随着谭盾《纸乐:金瓶梅》的乐曲,伟大浪漫的一夜揭开序幕。空中焰火先后打出“”、“玩吧”的英文字母“OneNightStand”、“Let’sPlay”,接下来的焰火从安静、平稳、温柔、羞涩到制热、喧哗、动感、热闹渐次升温;终于,漫天焰火不可遏制地喷射爆裂,将推向顶峰。之后,火力渐趋平缓,天地又归于幽静。这十多分钟里,各种高低尖叫———不同焰火的迥异声效烘托出爱侣缠绵时的美妙气氛。这五十对情人与岸上观众尽享塞纳河胜景与法国悠久浪漫自由的文化艺术氛围。情侣们可以选择关掉帐篷内的灯,把时光悄悄留给自己;也可以点上灯,让观众看到他们朦胧的身影。若情人们愿意分享尽兴体验,只要按下身边按钮,帐篷内灯光就会密集闪烁,瞬间周边小船喷射数十秒焰火,让所有情侣、观众在同一时刻产生巨大的情感共鸣。作品呈现的时间和次数由情侣们决定,让所有人陷入对美好的不确定的巨大期待,最终产生的偶然效果给艺术家和观众带来此起彼伏的惊喜。[5]此次艺术节艺术总监琪亚拉·帕里斯(ChiaraParisi)表示,“《》是一次独特的浪漫体验,也是对巴黎人心中之爱的回响。巴黎是恋人们的城市,人们在塞纳河畔漫步,欣赏她如画的街景……作为《白夜》艺术节的一部分,《》也是一场夜晚的冒险,它营造充满幻想与激情的气氛,呈现出一个别样的巴黎。蔡国强以诗意的大型艺术装置以及火药、焰火联结古老与现代的力量,创作出一种崭新的公共艺术形式[6](见图5)。对于大多数艺术家来说,实现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公共艺术装置或者大型公共艺术行为的设计毕竟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工程。现实中,创作简单直接的公共艺术与公众形成交互正逐渐成为多数艺术家创作的首选。图6是一个题为《厨师、农民、他的妻子和他们的邻居》的公共艺术作品,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新西部,由一群年轻艺术家、设计师和社区居民共同创造。在当地,农业和烹饪被视为分享知识和传统的方式,项目初衷是建一个“社区的花园”、“社区的厨房”。当地居民是项目的主力军,他们组成委员会,参与管理工作,负责开放花园生产,敞开厨房烹制食物。在这个案例里,居民参与设计了自己的城市,市民权利意识得到激发,对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华人艺术家CandyChang在自己新奥尔良家附近一所被废弃的房子侧面安装了一块巨型黑板,以“在我死之前,我想要”为题,向每个路人的心灵提出疑问(见图7)。之后,不断有人在这里写出了自己的答案,短短一个礼拜的时间内,上千人参与了这项活动。这种朴实的艺术表达方式呈现出一种另类的艺术体验,这一简单的公共艺术案例创造出的轰动效应也揭示出:回归生态、简单直接、走入心灵的主题必将是未来城市公共艺术的主流选择之一。图7CandyChang的主题艺术
三结语
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大大突破了传统艺术的思维范畴,改变了以传统雕塑为核心的公共空间艺术形式。国际化视野下的公共艺术案例研究让我们从国际化视野下全面审视当代公共艺术存在的形式、类别以及功能。可以预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艺术将成为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接点,为当代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
作者:江哲丰 林金华 单位:湖南工程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一 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
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有多种说法,归纳起来不外两类,一类是从狭义的角度界定,另一类则从更加广义的角度加以阐释。从狭义上讲,公共艺术是指放置在公共空间中(如:公共绿地、广场、建筑以及城市道路)的雕塑、壁画、装饰、园艺、标识、广告、地景等艺术形式。广义的公共艺术包含内容更为丰富,不仅包含前面提到的诸多艺术形式,还包括由公众兴办或参与的公开的表演艺术和其他公开的艺术活动。
公共艺术涉及范围广泛,从形式上说,它有雕塑、摄影、广告影像、壁画、表演、音乐、园艺、装饰等多种表现;从功能上说,它可以分为纪念性的公共艺术、装饰型的公共艺术、休闲型的公共艺术、实用型的公共艺术、游戏型的公共艺术以及庆典型的公共艺术;从空间布局上看,它可以有立体和平面之分、室内和室外之别以及地景和空间相对。从载体上说,它可以是硬性的,如雕塑、陶器、围栏,也可以是软性的,如编制物、灯光、挂饰,还可以是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现的,如照片、音乐、影像等存在形态。
公共艺术最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公共性的涵义有两个层面,一是从形式的角度看,公共艺术与私人艺术和架上艺术有很大差别,这表现在,一方面,它进入的是更为广泛的公共空间,不可能以私密的形式建构;另一方面,公共艺术的公共空间性必须要面对公众,公众可以主动选择美术馆、音乐厅中的艺术,但必须要面对城市中的公共艺术。二是从内涵上讲,公共艺术已进入到广泛的社会交流中,它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和文化精神,它所体现的审美趣味就不能是随意与私人的。它不是对日常生活的局部装饰和简单介入,而是以美学、文化、艺术观点为指导,从整体上介入公众的生活方式,以不断引导和满足人们对艺术化生存的需要。
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
从发生学上讲,公共艺术从产生时期就与城市结缘,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公共艺术的最早发端应追溯到古希腊雅典城所出现的阳光广场,那时,大型广场和公共建筑的出现就使得艺术有了开放性、民主性和参与性的特征。现代意义的公共艺术诞生在二战之后,伴随着美国对城市的重新规划与治理,一些艺术家开始把艺术创作的场地从美术馆挪到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中,以雕塑为主要代表的室外艺术大量出现,公共艺术一词也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由政府倡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实行的“公共艺术计划”直接赞助公共艺术则把这种艺术活动推向。
从发展的角度讲,城市是变化的,公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相对于人类的其他创造成果,城市的发展因为人们不断改变的需求而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没有最终的完成体。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历程上,以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主义世界观使许多城市失去了他们曾经拥有的人文精神资源,而新兴的城市由于缺少文化的积淀,也逐渐沦为环境和精神的沙漠,而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采和对环境的无情破坏,使得城市变得更加无情与冷漠。正如查尔斯•摩尔在一次颁奖典礼上所说的:“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不可居住。此时,我们的建筑却变得‘越来越好’。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疑问正说明了城市的扩展已越来越远离艺术化生存的理想,越来越远离令人愉悦的美感,越来越远离它建设的初衷。
城市的片面发展必然引发对文化的诉求,唤醒人们对艺术化生存的回归。进入21世纪的城市,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氛围已成为表现城市魅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有专家指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向有文化积累的城市转移,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
从功能的角度讲,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相对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必然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表现性要强烈得多,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政治上的功能,带有更多的群体而非个体、社会而非个人、共享而非占有的非功利色彩。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还城市以美感,让人体会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让城市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
公共领域是近年来英语国家学术界常用的概念之一。这种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
公共艺术是多样介质构成的艺术性景观、设施及其它公开展示的艺术形式,它有别于一般私人领域的、非公开性质的、少数人或个别团体的非公益性质的艺术形态。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所针对的是生活中人和人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
(来源:文章屋网 )
做惯了“胖女人”的许鸿飞突然做起了“大兵”!这个消息对业内人士而言知之不多,然而,墙内开花墙外香,在许多大焱媒体连二二按三的报道下,不少广州市民对此耳熟能详。
四个大兵的雕塑来源于一位摄影记者所捕捉的抗击雪灾的瞬间:2008年春运期间,在广州火车站连续奋战39个小时抗击雪灾的4名年轻战士靠着铁栅栏站着睡着了。这幅照片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广州日报和央视甚至联手寻找真实的“四个火兵”。据说照片初登报的时候,他们所在部队的领导被吓了一跳,以为媒体是来批评他们的。没想到他们被作为当代英雄人民子弟兵抗击雪灾的楷模,他们的事迹被广为流传,甚至他们复员后的生计也得到关心。这不能不说,这个时代的确变化了,人们对于军人的理解是人性化的、宽容的。也不能不说,媒体着实不容易,要找到一个好的题材树立公共形象,确实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统一。
这个感人瞬间随着资讯流进了千家万户,自然也流进了许鸿飞家里。以一个雕塑家天然的敏感,他除了感动之余,更震撼于图景本身的雕塑感!“雪灾”“抗灾”“士兵”“累”“站着睡”,这几个关键词如电火石光一般在他脑中闪过:“这不正是一个绝佳的雕塑题材吗?”于是,许鸿飞就开始做起这组雕塑。黄永玉为雕塑赐名:九天九夜。这是个虚指,但也为严肃的雕塑平添一分浪漫。本来,许鸿飞在广州就是个名人,一个名人按照一幅出名的“公共照片”塑造“公共人物”,那是名上加名,媒体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时机,宣传接睡而至。这组雕塑最后在广州雕塑公园藩成。在今后日子里,它作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将迎来无数人们的追思敬慕。
从艺术的公共性角度观察《九天九夜》被关注和落成的过程,我们可以思考很多很有意思的问题。
首先是情感的问题。感人的艺术作品总是来源于真诚的情感。虽然我们很难衡量一个人的真诚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说,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真诚的瞬间。这种真诚的情感总是能够引起或多或少人的共鸣。即便是一些艺术家很个性化的作品,如果他所反映的是一种普遍的情感,他的作品也会受到公众的队可。对许鸿飞而言,做浪漫的“胖女人”和做写实主义的《九天九夜》都是情感的触动。有很多人不服他的“胖女人”,认为在技术上有很多其他艺术家可以与他媲美甚至超过他。但是“胖女人”的可贵之处不在于艺术家的塑造技巧有多高超,而在于她代表了广州这座城市的生活状态和地域文化――富足、悠闲、放松,可以喝一天的早茶,可以在自家的庭院做一个小瀑布,可以无所事事地发一天的呆。这对于在快节奏中生活的城市人而言,是多么难以想象甚至羡慕的啊。同样,《九天九夜》的雕塑在塑造技巧上足以反映一个受过学院专业训练的艺术家的水准,但这件雕塑最为有价值之处,仍然在于它对公众事件的反映和公众情绪的升华。摄影师所提取的画面,本身就可以说凝聚了公共危机中所呈现出的人性中最为真实和美的一面,这便是画面从一张图片过渡为一件个人创作,再过渡为一个公共雕塑的群众基础。
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火家觉得这张大兵累得站着睡着的图景是最具代表性的,而不是一张大家一起抗击风雪的动态的图像?这令人想起当代油画家罗中立成名的作品《父亲》。在充满着“与天斗,与地斗”的农民形象的年代,那样画“父亲”,并且这样的“父亲”还被大众接受了,无疑代表一种样板形象的解体。到了今天,“超女”或者“快男”的流行文化又开始缔造一种“平民神话”,不管这种现象是好是坏,这起码说明:这个时代的集体意识不再是神化英雄和偶像,而认同他们作为人的喜怒哀乐。人们承认偶像或英雄是会疲倦的,是能够睡着的。当然他们的超常之处是必需的,一股人是躺着睡,他们则是站着睡,站着睡也许是因为没有地点可以让大家躺着睡,但就是这么一种姿态,恰恰也传递出随时待命的战斗气息,传递出相互依靠同心协力的温暖之情。
第二个可以探讨的是媒体在营造公共性时所起的作用。《九天九夜》的成功,媒体功不可没。有人也许会表示不屑。但在这个信息网络这么发达的年代,炒作不炒作有时候也不是个体所能控制的。无论是官方舆论导向的需要,还是同行之间的竞争,都要求媒体不断地制造热点新闻引起受众的关注。媒体的宣传在很大程度上设置了“公众议事日程”,因此,它们作为事件和受众的沟通渠道益发显得重要,并且具备了双重性。往正确的方向引,得善果;往错误的方向引,则让人不敢想象。
再来反观事件本身,借助公共危机做公关活动的案例是举不胜举的,比如“王老吉凉茶”对“5.12地震”的公益捐款。不说企业,有多少艺术家要为地震捐作品、捐钱呢?他们的动机和真诚度我们很难完全揣测。但这是坏事情吗?如果最后的结果是有益于人民的,那么不妨就让他炒吧!炒真善美的艺术总比炒“艳照门”之流的新闻要好吧?当然对于“度”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据说这组雕塑一开始是想放在广州火车站的,最后却落成于广州雕塑公园。这令人联想到环境与公共性的问题。作为一组保留着公共历史记忆的雕塑,放置在能够与其产生呼应和共鸣的环境中是否更好呢?想象一下,当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广州火车站川流时,当他们看到这组雕塑时,知道的人都会会心一笑而感动,不知道的人则会产生更大的好奇心去追问探寻。而在广州雕塑公园里,这座雕像不过是那么多艺术家作品中的一件而已,在鸟语花香、歌舞升平中沦为一座应景式的小品,削弱了它的纪念意义。当然笔者没有亲眼目睹雕塑周围的环境,也不知其中明细,这些只是臆测,究竟情况如何,就不得而知。
无论如何,《九天九夜》都可以给我们以启示,对时代特征和人民普遍情感的敏锐把握是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成功的关键。而对于许鸿飞而言,《九天九夜》则给了他将自我感受提升为公共情感的一个契机,这也必然会为他甚至其余艺术家今后的创作提供更为深刻的启示。
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的艺术界发展尚属初级阶段,其理论体系在很多方面都近乎空白的情形。然而实践总是走在理论的前面。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逐步开放和改革,以及国际文化艺术的引进与交流,使得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发展较快的城市及地区,取得了一些先行实践的成效。随着中国各大主要城市基础建设及其规模的扩展,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的增加,商业、文化娱乐产业的壮大和发展,使得城市社会中市场经济和城市文化生活的逐步繁荣,成为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及其文化观念发展的直接动力和现实意义。在这种背景下,公共艺术与城市大众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当公共艺术开始影响人们生活娱乐时,公共艺术中公共性的实现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试图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概念入手,以公共艺术中公共性的实现为研究对象,对公共艺术如何实现其公共性进行思考与探索。
“公共”与“公共性”内涵
汉语体系的“公共”一词含有“公有”性,表示“公有的”“公用的”之意。从西方古代历史文化去考察,“公共”一词派生于希腊词pubes(public),相当于maturity(成熟、完备),是具备公共精神和公共意识的公民成熟可以参加公共事务的标志。
而“公共性”的内涵在西方学界有不同的理解。汉娜・阿伦特指出,“公共性”最一般的含义是公开性,它首先意味着,在公共领域中展现的任何东西都可为人所见、所闻,具有可能最广泛的公共性。对于我们来说,展现――可为我们,亦即可为他人所见所闻之物――构成了存在。 尤尔根・哈贝马斯认为,“公共性”是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下,“公共领域”的一种国家制度组织原则或源自于公众的批判原则。 理查德・桑内特在“公共”与“私人”这两个概念发展变化的历史框架当中考察“公共性”,“公共性”是社会交往行为和人们“公共”观念认识中所体现出的某种具体内涵。
可见,公共艺术区别与其他传统艺术最本质的差别,就是其“公共”的含义。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概念
“公共艺术”概念的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可以说是公共艺术的前奏阶段。当时,美国人在他们自己的小镇、村庄、学校,甚至是自己的房间里作画,但都是朴素和人性的日常生活。当时“公共艺术”主要是指社会生活的公共性,而不是从艺术作品的性质定义公共性,也正是因为这种“公共性”使得公共日常生活艺术得到发展。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城市建设的提高,推进了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的发展。在这种城市建设的思潮下,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掀起了从传统以人物为主的城市雕塑向以现代主义时期以来的公共艺术方向发展。在中国“公共艺术”的概念大约开始于20世纪的90年代。首先开始了国内建筑师、规划师、环境设计师及雕塑家等对于公共艺术的实践,实践经验总结出公共艺术不是停留在传统艺术、或是美化环境的思维中,而是应该寻找一种途径去创造以公共性为核心的公共艺术实践方式。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基本观念之一,也是公共艺术使用评估标准之一。公共性的提出,在促使公共空间的权利秩序发生变化的同时,也将同时唤醒公共空间的参与意识,提升公众关于公共艺术的素养。公众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水平,决定了公共艺术的实现程度和成熟程度。因此,在中国,公共艺术的概念是有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对公众权利的尊重和实现;另一方面,是对公众文化艺术普及的一个重要手段。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实现也是对中国公众启蒙的完成。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共性还是区别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的一个重要标准。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这两个概念既不是并行的关系,也不是从属的关系,它们两者只是存在着某种交叉,即,有的城市雕塑因为它们具备了公共性,同时也可以称作是公共艺术。而公共艺术是一个内涵和表现形式更加宽泛的概念,城市雕塑对于公共艺术而言,只是它众多的可能方式中的一种,即公共艺术可以借助城市雕塑的方式实现它的公共性。
公共艺术中公共性的实现
公共艺术是民主时代的大众圣餐,是现代文明时代对空间人性化人文化追求的公共诉求,是对人的审美日常性和休谟时代所期待的趣味培养的最高时代礼遇。因此,它绝对不是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它是社会的必然需要,但是也需要创造甚至需要卓绝的创造才可能实现当代城市空间形象的人类至高的智慧实践。
1.公共艺术中公共性实现的主体
公共艺术,就是指公共的艺术,而非私人的艺术,也可以说这种艺术必须包含着公共的目的,它的空间环境就必然是公共环境,而非私人庭院,它是为公共大众所服务的。由此可见,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要想要其作品具有“公共性”的意义,就必须与公众建立联系,让公共艺术作品形成创作者与公众的交流互动。这样,设计师和艺术家与社会公众便成为公共艺术中公共性的实现的先决条件。
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是由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完成,所以,任何一件公共艺术作品都有它的独特性。这是公共艺术创新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公共艺术中公共性实现的难点。公共艺术的创作者不仅仅需要强调自己的特殊洞察力和创作能力,更需要考虑社会公众的指导和参与。
社会公众是公共艺术的参与者和享用者,也是公共艺术创作的重要主体。公众参与其中,也有权利鉴赏并行驶话语权。以公众参与为主体的公共艺术能够突出公众的主体地位,是塑造以人为本的生存化的空间的方式之一。为了推进城市多元化与特色化的公共空间环境,必须勇于创新,但同时也必须把社会公众参与考虑到创作中。公共艺术无论从什么意义上说,都是社会文化或人类精英文化在空间环境中的实践,是城市管理者和城市拥有者共同参与的实践成果。因此,公众参与是公共艺术性质中不可或缺的一方面,也是公共艺术中公共性实现过程的必要环节。
2.公共艺术中公共性实现的公共环境
公共艺术与纯艺术最大的不同在于空间制约因素的不同,后者不受公共环境的影响,如莫奈的名画《印象・日出》置放于哪个展示空间都丝毫不会影响它作为世界名画的风采。然而,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却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每一位从事公共艺术工作的设计师和艺术家来说,都必须考虑城市、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与统一的要求。所以,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公共环境是其存在的根本前提,是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什么样的公共环境,就会有符合这个公共环境的公共艺术作品,它们以什么样的形式、功能、主旨呈现都是受公共环境的影响。四川成都的活水公园,由于它是一座城市的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且园内有一个庞大的水处理工程系统,因此园内的公共艺术作品,都是围绕这个公共环境的独特性而设计创作。如园内的水流雕塑(见图1)的设计,就是集教育、观赏、游戏为一体,使人们在走近自然、融入自然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这种公共艺术中公共性的实现便是受公共环境的影响。
3.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接受
关于公共艺术作品的好坏标准难以论述,从定义上说,可以提出例如“以人为本”“与空间环境相融合”等等要求,但是什么样的形式可以满足这些要求,不同群体的答案可能完全不同。就像如同美的讨论,永远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如果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从反对到认同,大多数是一个历史演化的过程,比如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见图2)。它建于1887―1889年间,在设计构想被提出的时候,就遭到了巴黎市民甚至是文化精英的批评和反对。当时文化人士认为它如同一个巨大的黑色的工厂烟囱,甚至认为这根由钢铁铆接起来的丑陋的柱子将会给这座有着数百年气息的古城投下令人厌恶的影子。尽管当初有这样的非议,经过历史的变迁,如今的埃菲尔铁塔被全世界视为人类的创造力和科技成就的象征,是法国和巴黎的重要标志。它也是世界上接受度最高的公共艺术。
又如贝聿铭设计的法国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见图3),在设计之初,大多数巴黎人都反对建造玻璃金字塔,人们认为这样的设计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人们不想把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同时他相信一座透明金字塔可以通过反映周围那座建筑物褐色的石头而对旧皇宫沉重的存在表示足够的敬意。现如今,人们发现玻璃金字塔在广场的衬托下成为重要的观赏点。玻璃金字塔也成为最为争议但却最为公共性的雕塑式建筑作品之一。
结语
公共艺术创作的前提必须是以尊重公众的意愿为基础,公众是公共空间中首先有资格参与并享用公共艺术的群体,如果一件公共艺术品不能实现其公共性,它就失去了存在于公共环境空间的意义。公共艺术的创作者不但要意识到空间环境的公共性,还要在创作思维上形成公共的开放性,不断创作出公众接受的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公共艺术家必须与公共社会建立联系,使作品能更好的传达出社会的公共价值,并做到最好的公共性的实现。
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正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方向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城市发展过程中加强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整体形象的提升才能保证其更加符合人们的居住需求。公共艺术作为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艺术,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对改善城市整体面貌、提升城市活力以及凸显城市个性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比如说邯郸、北京等具有文化底蕴的文化名城,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就可以作为一个最佳的载体,通过公共艺术将城市的文化形象以及魅力展现在人们眼前。
二、公共艺术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一)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
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艺术实际上就是指在公共场所用来向人们传递艺术内涵的一些艺术品,公共艺术所包含的种类有很多,比如说雕像、喷泉、城市标志、纪念碑以及美术作品等。除此之外,一些现代化的媒体作品,如摄影、装饰品、观赏物、拼图等也可以作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最先在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在起始阶段,人们主要将相关的艺术品放置在美术馆中进行展览,然后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才开始在公共空地上进行展示,长久发展下去就逐渐形成了公共艺术。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公共艺术同样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视觉盛宴,通过其本身的艺术形态使人们的艺术内涵在潜意识中得到升华。但是当下许多人单纯地认为公共艺术只是一种装饰品或者艺术展览品,这种观点明显是不全面的,公共艺术除了能够作为装饰物以及艺术展览品,同时还可以依靠其优美的物质形态进行人文艺术的表达。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应用和发展主要用来进行城市文化的宣传以及公共精神、集体合作精神的传播,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与城市的发展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二)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对城市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公共艺术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公共艺术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公共艺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以及从粗到精的趋势,并且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研究和开发自身独特的公共艺术,从而最大程度地体现自身的艺术特色以及城市魅力。相对于之前公共艺术只是作为个人行为的现状,现阶段城市发展中的公共艺术逐渐被大众人民接受和传承,公共艺术中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其性质逐渐由早期的商业性和实用性转变为人文性以及文化性。公众群众通过对公共艺术的分析和研究,其审美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及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我们在认识到公共艺术带来的优点的同时也应该正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虽然公共艺术在当下的城市建设中其发展速度以及形式都得到极大地改善与转变,但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粗制滥造、抄袭模仿的公共艺术开始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低劣公共艺术产品的出现与城市的文化发展不相协调,从而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文化建设。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建设不协调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足,公共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经济水平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会阻滞公共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对公共艺术建设及发展的意识不够清晰也会成为公共艺术发展的阻碍。城市规划者对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的意识不足容易造成城市发展中所使用的公共艺术大多是模仿以及复制所得的,城市居民对公共艺术的形成及发展没有参与权,造成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滞后的现状。
三、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均衡的状态
通过工作人员的研究和调查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就是其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状态,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不均衡可以分为地域发展不均衡、自身发展不均衡两个方面。城市公共艺术地域发展不均衡主要是指各个城市之间的公共艺术在经济水平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发展程度各不相同,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比较新颖和时尚,能够作为城市的亮点体现城市的特色及艺术魅力,而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的发展程度却比较薄弱,对城市本身的文化建设以及经济发展难以起到促进作用。另外,公共艺术的地域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其主要在地级市中推广和发展,在一些县城或者乡镇渗入和发展程度都比较小。第二,城市公共艺术自身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现阶段的公共艺术建设主要通过环境建设来实现,对公厕、城市标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重视程度不足,造成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性和全面性。
(二)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规范性以及系统的规划和指导
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需要有科学规范的规划和指导,通过短期目标以及长期目标等的确立来逐步实现公共艺术的全面建设和发展,但同时要注意其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共同目的都是实现城市公共艺术的全面发展。但是在现阶段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城市领导者并没有对其进行规范系统的规划和指导,造成其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管理,公共艺术发展及建设的过程中艺术性和科学性严重缺乏。即使一些城市建立了相应的体系作为公共艺术发展的指导,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贯彻实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缺少规范系统的规划和指导也造成了粗制滥造、抄袭模仿现象的出现,使城市的公共艺术发展存在种种不足。
(三)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公众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并且其与大众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息息相关。但是目前城市的大众在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却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公共艺术的重要性,对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再加上部分群众的审美能力以及文化修养不足,即使参与到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四、如何促进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
(一)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应用当地的人才资源
一个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最重要保障就是具有充足的人才资源,这也是实现公共艺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从我国整体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目前优秀的公共艺术人才相对于国外来说并不充分,在实现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阻碍。因此,城市文化建设者在进行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应用当地的人才资源。首先,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应该通过举办学术交流或者艺术培训的方式为众多的公共艺术人才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对当地的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起到完善和推动的作用,并且还应该鼓励当地公共艺术人才加强对其他城市人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相互之间的切磋完善自身的创作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公共艺术的发展。其次,城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公共艺术人才的培养,在平常的生活中多给他们提供锻炼和提升的机会。比如说一些城市的艺术学院中专门培养公共艺术的人才,对于这些在校学习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设计比赛的形式锻炼学生进行公共艺术设计的能力,比赛过程中一些优秀的作品也可以直接在实际的公共艺术发展中进行推广和应用。这种策略不仅能够通过锻炼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使之在以后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本地的学生对自身文化了解更深的优势也决定了其公共艺术的设计更能与本地文化相结合,设计出的公共艺术更能体现城市的艺术特色,彰显城市的文化魅力。
(二)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应与城市的规划相结合
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与城市的规划相结合能够保证公共艺术实现与城市生活的紧密结合,更能体现城市的发展现状以及艺术特色。比如说在河北邯郸的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其主要就是在城市规划以及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且通过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形成了一套“六区、九带、多节点”的发展布局。相对于普通的公共艺术发展格局而言,这种发展局部更加全面地实现了邯郸公共艺术的发展。除此之外,公共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城市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城市的公共艺术。
(三)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其本身的传统文化
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深入挖掘本身的传统文化并与之相结合,一方面能够对其本身的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和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加快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些传统的文化古城,其传承的文化精神和气息一直为人们所熟悉,公共艺术与其相结合能够更加容易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时可以通过与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结合进行新景观的规划,建设更多的景观节点,使公共艺术逐渐渗入到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
[关键词]公共艺术 关联性
公共艺术(Public Art)又被称为公众的艺术或社会艺术,它不隶属某一类艺术流派或艺术风格,也不单指某一类艺术形式,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为公众服务,与社会中存在的各个因素相关联,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精神与价值。
一、公共艺术概念的理解
现阶段,很多人对公共艺术的理解都比较陌生。其实,公共艺术没有一个固定的、简单的定义,它的定义具有易变性、积累性和渗透性等特点。但它有其明显的公共性和互动性的特质。它也许会和建筑物合为一体或会导致一个新的建筑学空间诞生;也许是新的公共空间、景观美化、艺术围墙和艺术栅栏、艺术砖砌、艺术大门、艺术窗户、休闲空间、游乐场所或结构;或许只是艺术字体雕刻及墙面装饰的薄金属板或瓷片等。它也有可能是采用织锦挂毯等纤维艺术;也有可能是艺术雕塑、陶瓷;此外还可以是大地作品、摄影、版画、影像、高科技艺术、表演、事件、诗歌朗诵、音乐舞蹈等等;公共艺术也可以表现一个故事或文章,可以是装饰性的、幽默性的、敏感性的或有争议性的;可能事反思我们的历史遗产或是对未来的憧憬,也可能是强调地方特性和特殊问题等等。可见,它所囊括的范围之大,关联之大,不一而足。
二、公共艺术的文化关联性体现
所谓公共艺术的文化关联,是指它的生存、发展与其外在文化因素之间的连带性及互动关系。
与之相对立的独立的私人性质的纯艺术或架上艺术存在,更显出它与外在社会因素的关联特性。如:从呈现的内容上看,纯艺术作品的表现内容可以是个人的、具体的、情绪化的、偏激的,同时也可以是公众的;但公共艺术作品通常在内容上更加接近公民的思想和地域的文化,它总是平等的、公开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客观事实证明,当一种艺术的存在方式与其所在时代的社会公共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关联,它才可能在历史中产生实在的影响和深刻的记忆。
总的看来,公共艺术的关联性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与大众权力相关联;第二,与城市相关联;第三,与艺术家个体相关联。
第一,与大众权力相关联
公共艺术与大众权力的密切关联,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支配力量,是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行为使另外一个人或其他许多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关系。现实中的权力有很多种,其中重要的使政治权、经济权和话语权。公共艺术是一种话语权,但这种话语权与其他一切话语权一样,要收到政治权和经济权的制约和支配;创建公共艺术的过程就是运用权力队社会成员进行控制和影响的过程。
大众权力,是指普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权利。
由于体制、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公共艺术的实施过程中,大众权力容易被忽视。而大众权力是我们国家发展公共艺术不容忽视的一个条件。
公共艺术所涉及的领域,正属于大众福利的一部分――和谐的公共生活和文化享受。“公共艺术开始逐步自觉的伴随着城市经济和公共环境等社会福利化建设而强调了艺术――为人们大众服务;为多元化的当代市民文化和社区生活服务。”从社会生活的本质看,只有精神享受才是人类最高的福利,而大众想获得这种最高的幸福,离不开公共权力的保障。
在公共艺术中,大众权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享用艺术资源,一个是参与艺术生产。这意味着人民不但有权欣赏公共艺术的创作成果,还有权参与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也就是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参与互动性。也只有决策者(政府或投资人)、公众和艺术家共同携手,才能创造出完美的公共艺术作品。因此公共艺术能促进市民之间、官民之间的对话,拓展积极、民主的公共生活,提升人民的环境艺术和审美素质。“正因为如此,公共艺术符合社会的迫切需要,提供了一个重新定义我们时代艺术的机会。”
第二,与城市相关联
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
如果城市是一本书,公共艺术只是书中的插图和花边,它没有主导阅读的力量,但却能够增添美好的细节,让我们的心灵丰富而敏感。
1.从发展的角度讲,城市是变化的,公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历程上,以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主义世界观使许多城市失去了他们曾经拥有的人文精神资源,而新兴的城市由于缺少文化的积淀,也逐渐沦为环境和精神的沙漠,而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采和对环境的无情破坏,使得城市变得更加无情与冷漠。城市的扩展已越来越远离艺术化生存的理想,越来越远离令人愉悦的美感,越来越远离它建设的初衷。正因如此,城市的片面发展已经引发了人们对文化的诉求,唤醒了人们对艺术化生存的回归。文化内涵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
2.从功能的角度讲,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相对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必然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表现性要强烈得多,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政治上的功能。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还城市以美感,让人体会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让城市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
3.从文化本身来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的象征。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生动写照,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的社会面貌、经济状况、科学技术、生活方式、哲学观点、审美取向、所有文化问题,城市也成为当代人观察世界、完善自身、展现自身的天地和舞台。
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世界上的城市千差万别,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城市文化的不同。一座城市中有没有富有创意与代表性的公共艺术和公众参与的相对宽松的艺术氛围的存在,有没有适当比例的充盈着艺术气息的文化交流与审美及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它们的多寡和繁荣与否往往体现着这个城市居民的生存样态、审美趣味乃至整体的文化精神。如果说建筑是城市里的“面”,道路是城市里的“线”的话,那么公共艺术就是城市中的“点”,它们凝聚着它们特有的灵性,展示着它们特有的语言,诉说着每一个城市的每一个观念,让人们品味着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情怀。
第三,与艺术家个体相关联
从上面可以得知,公共艺术是当代社会公共文化领域的艺术的参与和存在,它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一般并不仅仅代表纯个人化的意志。然而作为艺术的思维创造和具体作品的完成过程,又不可能离开艺术家的个体作业和各种选择,这无论从公共艺术的题材风格的把握还是到精神内涵的诠释,皆与艺术家个人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公共艺术的理想境界或所期望的社会效应,是通过许多个别的、具体的艺术作品去感召整体人类在不同时空片段中所共同拥有的审美经验与智慧。
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原动力,首先在于艺术创作者对一切可能经历的审美体验和非审美体验,在于它的自由自在的想象和实践性的尝试。简单的说,公共艺术是艺术家个体艺术劳动及传播的社会化、群体化的结果。艺术家个体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凝聚和回应了他所直接或间接面对的社会、环境、民族、历史、艺术观念及公众意识而形成的艺术作品。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了艺术家个体在艺术题材、风格乃至艺术价值观念的选择和探索,他和公共艺术并不存在着天然的、不可逾越的冲突。我们要充分尊重艺术家个体的艺术创作和艺术个性的发挥,才能真正领悟到公共艺术作品想要表达的公共内涵。
本尼迪克特说过:“整体不是它的所有部分的总和,而是一种由部分之间独特的组合和相互联系而产生的新实体。”那么,公共艺术恰是这种关联一切、却让人回味无穷、记忆犹新的新实体。这种新实体鼓励人们“进入”艺术品之中,穿行攀爬于镂空的构架间,触摸和感受着艺术家的思绪,或静思或嬉戏,或攀爬或休憩。在互动之中,公共艺术深入了人们的生活,引发着人们的话题,引导着人们的思想,并使之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2]诸葛雨阳.公共艺术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