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时间:2023-05-29 17:38: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第1篇

关键词:文本解读 多元 有界

一.多元解读的“源”与“流”

新课标实施后,语文课文的“多元解读”理念得以兴盛和广泛实践,“唯一标准答案”溃坝决堤。多元解读虽然是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但它实际上是文本解读理念的传承和发扬。我国古代有“诗无达诂”之说,读者千差万别,文学作品便没有确切的一成不变的的解释。追溯到《易经・系辞》,“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得出带有各自主观色彩的结论。在西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多元解读是文本解读的必然属性。当代现象学哲学家和美学家,现象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英伽登在理论上给出了有力说明。英伽登著名的“填充”理论指出:作品本身还只是一个图示化的结构,存在着无数的“未定点”和“空白”,就像事物的骨架,要使它生气灌注、血肉丰满,就需要读者的想象来填充(具体化),读者也参与了作品的创造[2]。而读者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水平千差万别,审美具体化和再创造也就因人而异,解读也就必然出现多元的结果。作品的图式化结构为读者阅读提供了自由的想象的空间的同时,又为读者阅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限制。英伽登之后,出现一些不断关注、强调读者的阅读再创造的文学理论,直至出现了绝对的相对主义思潮,“作者死了”,“作品也死了”读者可以任意解读作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多元解读仍然不是脱离文本的图示化结构的随意解读。事实上,无论是现象学还是接受理论,都指出了文本对读者接受的制约。

英伽登曾反复强调:作品的图式化结构为阅读提供的限制。接受美学重要理论家伊瑟尔的 “隐含读者”的观点指出:隐含读者是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将作品具体化并实现其价值的读者,它不是现实的读者,而是作家预先构想的在作品问世之前可能出现或者应该出现的读者。以上表明,即使当代以作品接受为研究中心的接受美学也并未否认文本对读者接受所提出的制约要求。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的主体是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性的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储备、文化积累,不同的审美倾向和生活经验,因而面对文本时,也必然存在属于自己的独特解读和感悟,多元解读正是对阅读主体间客观差异的尊重。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3]

二.多元解读之“幸福之源”

窦桂梅老师以深厚的学术素养和教学经验底蕴为基础,颠覆过去对《卖火柴小女孩》阶级文学评论的主题定位,挖掘了其中更加人文的不幸与幸福。笔者就其中争议较大的第二课时文本解读方面进行了基于个人理解的思考与解读。

(一)“幸福”的成功之处

笔者认为窦老师第二课时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幸福”这一多元解读的方向是十分理想和值得肯定的,这是非常成功的创举。窦老师突破传统单一的批判主题,显现这篇童话内蕴丰富的底色中温情积极的一面,使学生学会悲悯,学会积极地面对苦难,坚持对希望的执着。这些方面多角度地辅助学生们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比简单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黑暗更有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幸福的真正来源,归根结底是真善美的内心,是宽恕,是濒死的幻境,是死亡的解脱和升到天堂这一宗教意义上的的永恒幸福。然而,将儿童的认识引向死亡是一种解脱的幸福,强调上升天堂是永恒的幸福,容易将人生观尚在蒙昧阶段的儿童导向一种认识:死亡可以解脱困境。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肩负着育德育人的重任。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4]。所以我们应始终坚持将孩子的认识和人上态度向积极方向引导。窦桂梅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也是这样灵活地引导学生多元解读的。

(二)思考与反思

在“幸福”这一主题的解读教学中,窦老师将幸福的来源归结为隐忍和对梦想的渴望(板书为隐忍和渴望,但在教学引导时不断使用梦想一词),笔者认为不是十分妥当。

1.“梦想”一词的运用

本课将小女孩幸福的来源之一解读为“对梦想的渴望”,梦想这一名词用在此情境下是否合适,教师是否应该规范学生对这一名词的使用或者说是纠正这一阅读认识。

在幸福的来源模块,窦老师问学生们“是什么让小女孩从黑暗与痛苦的世界,获得了这些光明与快乐”学生回答“因为火柴的照亮,才有了女孩这些梦想”此处梦想所指的就是女孩一次次划着火柴看到的美好幻象。对于这些本是人类生存应该具有的保暖和亲情之爱的渴望能否用“梦想”一词来形容?梦想一般用于超出人类基本生存需要的更高层次的愿望。中华汉语字典中对于梦想的解释:一,梦中所想,二,空想,妄想,三,指理想。显然前两个不适用,那么作为“理想”同义词的“梦想”用在只求一顿美餐,一份温暖,一点亲人之爱这种卑微到让人心痛的渴望上是否合适?这些仅仅是生存的渴望,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生存的渴望!这个分歧在此时的性质,笔者认为不同于多元解读的不同,它涉及到的是学生对常用词汇的适用范围的认识问题。教师应该站出来进行纠正和区别。

而窦桂梅老师没有进行纠正,沿用学生生成的“梦想”这个认识,将课堂继续推动下去。之后的整个课堂本该体现有关“渴望”的认识全部偏离为“梦想”,那么这时,这个“梦想”就变成了多元解读的一种,导致紧接着之后诸多学生生成小女孩“对梦想的不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等更加偏离的阅读体验……学生们生成的小女孩幸福的来源是对梦想的坚持是错误的,女孩获得的幸福来源于是一颗真善美的心灵对不公的宽恕,对生之渴望的不放弃。正是因为她真善美的心灵,和对生的渴望,所以不自觉产生了没有杂质的美好幻境,并在这种幻境的幸福中脱离苦难。

就窦老师的板书来看,她的认识是没有偏差的,并且窦老师有一次试图将同学们引回:小女孩一而再,再而三地点燃火柴,也体现着这些梦想来自于小女孩内心的渴望。然而并没有起到效果,“梦想”始终不断出现,并最终生成女孩的幸福来源于对“梦想”的追求等等。这不仅仅是对本堂课本该生成的方向产生干扰,是没有生成合理的解读方向。而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教学态度之余,没有有效地坚持学生对课文多元解读的“有界”原则。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堂课是有瑕疵的。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此时应该对适时的有效纠正。

2.“隐忍”还是“宽恕”

其次,本次课将小女孩幸福的来源之一解读为“隐忍”,笔者认为,从更完善的角度来说,“隐忍”换做“宽恕”更好。

隐忍,中华字典的解释是“藏在心里,勉强忍耐”。“隐忍”是被动地,是意识到自己遭际的种种是这个不公世界造成的,但出于心中的道德标准或者其他原因而压抑自己反抗的欲望,选择行为上的忍耐和不反抗。宽恕,字典的释义是“宽容饶恕”。“宽恕”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包容和原谅宽恕。两者含义、适用情境和精神层次是有区别的。

回到课文,我们可以理解到小女孩由于善良而不懂得怨恨,由于内心未被污染的至善至美而想不到去怨恨这个冷漠的世界。她有至善至美的内心才会看到单纯温暖的美好幻景,从而得到了精神上的幸福[5]。面对吃不饱,穿不暖,鞋子被抢走,因火柴没人买而被爸爸打等种种悲惨的遭遇,作者笔下的小女孩没有流露出愤怒或者哀怨的情绪。作者塑造了一个天使般的可怜的小女孩。

另一方面,从心理学上来说,一颗只是表面隐忍的心灵在展开自由的想象翅膀的时候,它看到的会掺杂报应甚至复仇的画面,而小女孩的眼前,只有她饱暖和至亲之爱这些愿望实现的美好幻景。

从对童话中作者塑造的小女孩形象的把握,应该采用“宽恕”。“宽恕”符合作者原意,也符合小学生的理解水平。

三.多元与有界的必要性

第一,教师的多元解读方面,教师对课文的多元解读会直接影响到全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那么教师的多元解读起到了先决作用。教师的多元解读要比普通读者更经得起推敲,而且要考虑到自己的解读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这需要教师深厚的积淀和较高的阅读能力,并且始终带着教师这一角色意识来解读课文。

第二,针对学生的多元解读,语文教师既要尊重多元,也要坚持有界。尊重多元,尊重学生作为不同个体的读者,阅读文本时产生的不同的阅读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立体验和思考,帮助学生独立思考方面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提高。同时坚持有界原则,过于尊重小学生有时漫无边际的解读,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6]阅读的“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等功能性,决定读者对文本的不能任意解读。某种层面上来说,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会影响到将来生活中与外界互动的方方面面。如果学生习惯于理解文本多元到超过合理范围,逐渐生成了一套不同于主流话语系统的表达和理解的体系、习惯,不能够准确把握主流语言系统传递信息的要旨,那么这是语文教育的失职。

四.结语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千个哈姆雷特始终还是哈姆雷特。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既要充分地尊重与鼓励学生的多元的、个性化的解读,又要适时地、认真地对那些“越界”解读加以引导和纠正。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罗曼.英伽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陈燕古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

[5]窦桂梅.亲近母语点灯人丛书.窦桂梅的阅读课堂[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

第2篇

起步阶段,我是从外语的情景教学中移植过来的。我在教学现场发现,儿童在情境中会产生一种热烈的情绪,这种情绪会推动他们非常主动地学习,这在当时只是我的发现,非常粗浅,还没有形成认识。不久,我又学习了民族文化的经典《文心雕龙》,在那里我注意到八个字: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让我知道,人的语辞触发是和情感联系在一起的。而情感和人对外物的认识是紧密相连的,且会在外物的变化中变化。所以,这种初步的认识发现,让我非常关注儿童的情感与语言发展。于是,我想到选取客观最优最美的场景,带着孩子走出封闭的课堂,投入美丽的大自然的怀抱。在那儿,我做到把观察和语言的发展结合起来,把观察和思维、想象结合起来。所以,儿童的收获是丰富的,他们获得习作的题材、思维和想象的材料。儿童表达的是真情实感。我将作文提前起步,孩子写得出乎我的意料,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作文教学获得了初步成功,我就想,阅读怎么办?我反思,作文教学为什么效果这么好?我思量着,那就是因为我带儿童观察的是美的场景,让他们表达的是美的题材。例如,我们让孩子写《春姑娘的大柳筐》《我是一棵蒲公英》《小鸭子的奇遇》等。所以我就想,让阅读教学也美起来,让“艺术”走进语文阅读教学。于是,我想到了把音乐、图画带进课堂,让孩子担当角色进行表演,和语言描绘结合起来创设情境。在这个过程中,我比较好地把握了儿童在阅读教学中怎么在“初读―细读―精读”的过程中让儿童入情―动情―移情。在这个阶段,我概括了情境教学的四大特点: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其实,这四个特点不仅强调了形真,而且强调了意境的广远;不仅是情切,而且要理寓其中。所以也有一点初步的哲学意味。

我坚持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1986年,我对情境教学做了一个初步的界定:“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两年学习脑科学与学习科学,我自己探索发现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已揭示了儿童学习的核心秘密。学习科学指出:“情感”与“认知”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两者的结合是学习的核心。难怪儿童在情境中学习得如此热烈,如此快乐。

语文教学的成功使我想到,如何让孩子学其他功课、其他学科也能像语文学科学得这么快乐,这么轻松,这么有效。教学的质量更是证明情境学习的高效。我们是五年制,面上是六年制,但我们的升学率是全市第一,而且是遥遥领先。我用优秀的质量这样的事实向社会证明了情境教学是适合儿童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于是,我们就向其他学科渗透。

马克思说过:人的行为和环境是一致的。我们其实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第一,提出“拓宽教育空间”,我特别注意让儿童从大自然走向社会,特别要挑选光明的、美好的社会生活场景。我想,要让美首先占领儿童的心灵,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爱美,他就会鄙丑,就会憎恶。在这样一个空间里,师生的关系是那样的亲和。第二,我提出“缩短心理距离”。第三,就是“保证主置”。第四,就是“突出创新实践”。

这四条模式其实就是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最佳的、最适合学习的环境。因为这个环境是美的,是丰富的。儿童会感到愉悦,他的神经元会链接得很快,又是亲和的。“亲、助、和”的学习情境,突出实践和创新,把儿童放在主置,保证了环境是“美”的,儿童在这个环境里感到愉悦,感到安全,又可活动其中。这正是脑科学阐述的,最能促使儿童脑神经元加速链接的学习环境。我做的这些探索得到了脑科学的支撑。

在进一步的实践中,我又构建出四条基本原理:“情感驱动原理”“暗示倾向原理”“角色转换原理”“心理场整合原理”。这四条基本原理都是促使儿童主动学习的,是充分地利用了情感的驱动。暗示是利用了儿童的无意识,在无意识的导向之下会情不自禁地投入学习活动。角色转换以后,儿童就从他角色(原来教材中的角色)变成本角色,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参与的状态,这也是儿童的情感在活动。心理场整合实际上就是让儿童的需求得到满足。满足儿童这种求知的需求,这种情感的需求,他的学习就很快乐,在这个“场”当中得到了满足,因此他就会产生一种向着教育目标的内驱力。生成了力,教学当然就会更有效。

情感在情境教育中,不仅仅是手段,还是一种目的。因为儿童的学习不可能是单纯的知识学习,必然要蕴含着人文熏陶,以此丰富他的精神世界。那时朱小蔓教授的书已经出来了,我把她请到我们学校,让她给我们老师做报告,对我们都产生很深的影响。所以在各科教学里,我们提出德育是“以美激爱,以爱导行,以行养习”,强调以德育情感来引导道德行为。在数学当中,我提出三条主张,特别的一条就是:重演再现了人类数学公式产生的情境,来强调数学的文化性和审美性。现在我们的数学团队是非常强的,从2004年开始到2015年,参加全省的数学竞赛,11年都是冠军。音体美学科,也是特别地强调把技能的学习和想象结合在一起,以美来愉悦儿童的身心,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在科常,就是要创设探究的情境,来培养儿童探索的科学精神。这在我的思想当中是非常明确的。随着各科教学持久地情感渗透,熏陶感染,情感逐步加深,最终由于情感的弥散,渗透到儿童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作为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渐内化、融入儿童的个性之中,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

下面我举两个例子:四年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把儿童带入那个情境中,我一开始就让儿童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在除夕,在大雪纷飞的晚上,一个赤着脚、衣服单薄的姑娘走在雪地里,一个情景接着一个情景。在这里,通过语感的教学,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孩子们很感动,我和孩子们一起流着眼泪。读到课文的最后,卖火柴的小女孩喊着奶奶,跟着奶奶飞远了,那个呼唤,到没有饥饿、没有寒冷的地方。那是真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吗?那只有死亡。但是安徒生没有这么写,让她带着微笑离开人世。我觉得孩子动情了,移情了,于是我设计了想象性的作文《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她还活着,来到我们中间,你准备怎么接待她?孩子当然想了很多,很动情:我让妈妈做最好吃的烤鸭给她吃;我要把自己新的毛衣给她;把最好看的连衣裙给她。我自己也留下情绪的记忆。有个孩子说:我要帮卖火柴的小女孩取个名字,带到我们班上。我还要跟李老师说,让李老师安排她坐在第一排。这些发自童心的语言,你能不感动吗?

再如,有一次世乒赛在南斯拉夫举行,中国的男女单打、双打、混合打获得五个冠军。我太兴奋了,我们都有一种民族的自豪感。所以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孩子们,和他们一起来分享我们国家在世界上得到的荣誉。当我们获得冠军,五星红旗在南斯拉夫体育场高高升起的时候,我就和孩子们讨论,叔叔阿姨都得了冠军,我们怎么祝贺他们呢?孩子们说:“我们写信!”我说:“写一封信?”孩子们异口同声:“不不不,我们一人写一封信。”还有的孩子说:“我们要寄礼物。”我说:“寄礼物可以,但李老师要有一个要求,我们不花钱,寄什么礼物,你们回家去想。”第二天早晨,就有人敲门了。我开了门,一看是我们班上的一个小姑娘,她的名字叫吴昊,一只手拿了一朵长春花,她说:“李老师,这是我家院子的长春花,一朵要送给乒乓球队的叔叔,一朵送给乒乓球队的阿姨。”我被她感动了,我说:“吴昊,我们快点到学校去,你想得太美了。”到了班上,很多孩子向我们围来。有个孩子画了一幅画,画上画的是一座宝塔,他说:“我愿叔叔阿姨们更上一层楼。”还有一个小朋友,礼物是从长江边上捡回来的一块石头,他说:“我要告诉叔叔阿姨,这是表达在长江边长大的孩子对他们的祝贺。”还有个孩子说:“我给叔叔阿姨寄一根羽毛,我愿变成小鸟飞到叔叔阿姨的身边为他们祝贺。”还有个小孩子,拿出一块小玉蝴蝶,他说:“这玉石是我爸爸过生日的时候,奶奶给他的。后来我过生日的时候,爸爸把玉石蝴蝶给了我。”……包裹不大,但沉甸甸的,我一起把他们寄了出去。真的,道始于情。孩子在这样一个场景中,老师和孩子的情感相撞在一起。所以我深深地体会到,择美造境,情由境生,美是能唤情的,情又能启智,我们把情感和认知结合起来,所以我们不仅很好地完成了知识的教学,使儿童受到人文熏陶,他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感得到培养,而且在境中学、思、行、冶,让儿童获得快乐、高效的学习。

回顾为儿童情境学习所走的36年的漫长的创新路,曾写下一段话:

情境教育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我以为,道始于情,人一定是在其生命早期,即个性、价值观尚未形成时就逐渐感受到知识之美、世界之美,在懵懂中依稀懂得“爱美”“乐善”“求真”多么好,使他们成为洋溢着生命情感的个体,甚至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大自然,移入生活,移入他人,为从小培养儿童卓越的素养做了有效的铺垫,使儿童的童年这首情感的诗,从儿时就写下了生动的第一首,这也正是我对儿童教育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

第3篇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可见,重视学生语文实践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语文教师应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优化语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母语教育的特点决定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汉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教育课程”,母语教育的基本特点,一是有很强的实践性,二是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语文学习机会无时不有。汉语文教育要遵循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

母语对于学生来说是实时存在的,学生身处在使用母语的社会环境及民族文化背景之中。一方面,学生进入小学学习之前,就已在生活中获得了母语(口语)。如,没有接受正规幼儿园教育的三岁小女孩,却能运用“马上”一词交际。一天中午,午饭已经煮好,邻家小女孩却要出去玩。她妈妈叫道:“娜娜,饭都煮了,还去哪?”她立刻回答:“我马上回来。”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强,有时他们没有学过或不理解的书面词汇也能在口语交流中运用,而且在日常的生活中,母语(口语)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从小学到中学,母语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在原有口语的基础上,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的学习与实践,培养起书面语的语感,不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另一方面,母语的学习,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大量的实践机会。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可以说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机会无时不有。

在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中,学生一点点学会母语,积累字词句段篇,内化为文化积淀,就像血脉在他们的血管中汩汩流淌,哪一天或许就焕发出活力与精彩。

二、阅读教学强化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阅读教学中要重在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思、写、辩、议,进行各种言语、思维、肢体、综合的游戏,当学生参与其中时,才是最主动最积极的状态。教师是环境的营造着,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这种不在前台的“导而弗牵”自不容易,但相比固执的灌输与讲解,富有更为久远的意义。

如《卖木雕的少年》一课,文中出现了两个“沉甸甸”,一处是“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另一处是“少年将一个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只有拳头大小。”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联系上下文,充分体会到后一个“沉甸甸”远远超越了词语的表面意思,而是表示出中非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然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描述一个充满浓浓情谊的感人场面,用上“沉甸甸”这个词语。学生经历了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内化、习得的实践性过程,才能真正将母语运用自如。

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段落结构与写法基本相同,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表格的形式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的情景,理解重点词句、标点符号,体会人物情感,学习表达方式。而后几段内容则由学生自读领悟,完成表格的填写。既节约了授课时间,避免重复教学,又使学生将当堂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运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此外,教师重点指导“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作者将小女孩一次又一次美好的幻象与残酷的现实交相描绘,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品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并辅以想象体会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以及好处;然后通过幻灯片播放小女孩一次又一次的幻象,直至所有幻象的破灭,引发学生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最后又通过拓展资料让学生找出幻象与现实,再次体会“虚实结合”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在突破“虚实结合”表达方式这一难点上,只要教师下足了功夫,加强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就能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熏陶感染中获得提高,得到发展。

阅读课,老师可以做些什么?如果一个正常的小学生到了六年级还在提笔无言,为习作而犯愁,那作为语文教师真的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了。六年,12本书,300多篇文章的浸润,竟然付之东流,其因何在?前几年,在课改的理念下,我们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让学生理解、感悟、体会、把玩文章的语言文字上,这无可厚非,因为语文姓“语”。而作者如何写出精美的文章这一问题则退避三舍,不被教师所关注,别忘了语文还包含一个“文”字。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范、习惯和技能还要与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机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同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并通过更广泛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久而久之,“语”、“文”不再割裂,工具性与人文性才能得以和谐统一。

三、课外阅读拓宽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课外阅读实践。教师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课本、试卷只是浓缩的维生素,孩子应吃五谷杂粮,学生只有多读,多选择,才能更有品味,更有眼光,小学阶段应让学生敞开读各种书籍。

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实践机会,班级设置了图书角,学生们从家里拿来了自己心爱的书籍,供大家阅读分享。学校投入一定资金,建成了一个大型的“阳光书屋”和两个书吧。根据清华大学附小窦桂梅老师推荐的小学生阅读书目,结合当地、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精选并购置了各类书籍,极力打造书香校园,为学生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创造了条件。同时,各班每周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学生将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还应定期组织课外阅读评价活动,表彰学生的读书行为,展示阅读成果——好书推荐卡、读后感分享,学生通过交流,增强了阅读兴趣,提高了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重在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是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的。”

四、现实语境丰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只有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语言时空里学语文、用语文,才能在语文的实践中不断地积累语言,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首先,优化校园语文环境,在语文实践中学语言,用语言。校园的语文环境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优化校园语文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语文实践活动。如:成立校园广播站,办手抄报,开展读书笔记展评、故事会、消息会、作文、古诗词朗诵、小记者采访、普通话比赛等。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内容;拓展

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课堂质量,但是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以及标准,这让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存在多种多样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被重点提出,对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教学内容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拓展随意性太强

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师有了新的定义:课程的执行者、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者。以此为背景,实质上是拓宽了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范畴,让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根据自身课堂的实际情况选择设置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促进作用,但是随之也产生了一个问题: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拓展上太过随意。不同的教师会选择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方式灵巧,有的方式笨拙,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

2.教学内容设置老套死板

许多教师是在教学一线工作过很长时间的,其对于课本知识十分熟悉。但是正是由于其经验丰富,对发生的改变没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要求。例如,在讲解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只能固化地告诉学生周朴园是一个自私冷酷的人,王熙凤是一个刁钻、狠毒的人。说起来这些观点并没有错,但是在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记忆,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从文章中体会其刁钻、其狠毒。

3.教学内容把握不准

教师通常会在课堂上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当对其回答采用鼓励的态度,但是对于事物的正确性一定要有所把握。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讨论小女孩为什么会划火柴时,有学生说,因为小女孩的火柴卖不出去,划了就划了,还有学生说因为小女孩觉得划火柴很好玩。学生的回答无可厚非,但是教师此时就应当发挥出其指导作用,让学生了解到事实,而不是一味地肯定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错误的认识。

二、对上述问题的反思及改进方式

1.加强不同学科的知识互补

语文由于其与生俱来的工具性,对其他科目教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将语文知识的课堂延伸开来。例如,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时,可以结合有关生物知识,让学生知道小蝌蚪与青蛙的密切关系;在讲解《火烧云》时,可以穿插部分地理知识,告诉学生火烧云的成因,让学生对火烧云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在讲解《伯牙绝弦》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高山流水》这一古曲,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伯牙悲戚的心情,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

2.教学内容设计以学生兴起为出发点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决定教学成效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在课堂内容的设计上,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能对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所以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也要关注这一点。可以以小故事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其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中,也能使其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种方式既能达到语文学习的课堂教学目标,还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激发。

3.将教学内容与世纪生活结合起来

语文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方面都有应用。我们应当利用这些应用面,让学生在课堂外同样进行语文课堂的学习。例如,让学生在放学途中收集所看到的成语的错用,或是错别字,或是病句。在课堂上进行集中的讲解,让学生自己上讲台给其他同学说明这为什么是错的,怎么改正。使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自主自发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语文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身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十分清楚地知道,任何新事物的成长与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当这一新事物的先驱,从各个当面开展实践活动,为新课程标准的早日深入实施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唐建华.论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J].科学咨询,2010(5).

第5篇

关键词 情境教学 建构 高校德语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Inquiry of German Scene Teaching Practice

CHANG Rui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 In German teaching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practice situational approach from outside to inside, from here, university teaching situational portrait undergoing gradual chang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for the promotion of moral reality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on the implications of German teaching scenarios we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put forward specific practical ways.

Key words scene teaching; construction; college German

德语情境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对于德语知识的巩固,德语素养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学习德语情境教学系统强有力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效果。因此,在设计德语情境教学的时候,有必要融入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分层次、多维度、多样性手段的结合,促进德语教学的健康发展。设计情境教学时更多地考虑人文精神,强调个性发展,让德语学习接近生活回归自然,从而推进高校德语情境教学设计改革,实现高校德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1 德语情景化教学的意涵分析

德语情境化教学,指的是德语学习过程中,以特定课堂目标为指导,借由模拟化的对话场景,引导学生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完成对于德育知识的能力转化与现实应用。作为许多高校德语老师的尝试,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创造性地落实课程标准的有益尝试。在高校德语学习中渗透相应的情境是巩固知识、提升素养的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与延伸。科学、人本、充满趣味的德语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帮助其从生活中发现知识,从互动中感受内容,促进学生德语素养的发展。在高校德语理念不断创新与转变的今天,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知识结构,大力推进高校德语情境教学,使学生学习过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自身主导的特定场域中,可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德语素质与教学质量的良好效用。

2 德语情景化教学的实施思路

2.1 科学设计,激发学生趣味

科学设计情境是高校德语情境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在具体实施中,要结合高校德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以往情境教学设计中的随意性和单一性问题,转而朝着多样性、针对性方向发展。教师要把握的一个宏观原则是:强化“双基”,掌握基本功;发展能力,提升听说读写素质;创新思维,提高逻辑与抽象思维。此外,要注重情境教学设计的系统化,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将德语知识归纳总结,综合在一起,更加系统化。课堂教学在传递基本知识的同时,借助情境教学来实现学生能力的转化,促进其能力发展。

例如教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时候,可以设计如下的情境:一个学生与其父亲相约登紫金山,各自背着一个行囊。孩子希望父亲来替背负。如果你是父亲该以怎样的方式教育孩子,让他自己背负行囊完成任务? 通过这个情境的设计,激发学生日常的生活体验,在反思自己的任性不足与父母的慈爱引导的同时,更容易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父亲的心理,从而使学生的对话更具针对性与说服力,引导学生在进行口头表达的时候,注意语言环境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促进其表达能力的提升。

2.2 分层推进,渗透人文关怀

在高校德语情境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德语素质都是有很大差别的,高校德语情境教学更应该包容大部分学生的思考,这样教师在设计德语情境教学时,应该考虑到这种客观差异,通过面的扩展让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情境教学,区分层次与难易度。一般的,可以在德语情境教学设计的时候考虑按照基础、发展、创造的逐级上升层次,对于基础层次,要求所有的学生基本都能参与,而对于发展层次,可通过一种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努力完成。而对于创造,这可能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难,因此,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能力有选择地去实现,而对于过度的发展阶段,适当考虑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感觉到可以完成,但是还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避免过于简单或者偏于创造,关键是通过不同层次让学生能从德语情境教学中获得成功体验,不断提高其德语学习兴趣。此外,层次性也应该情境教学类型的多样性结合起来,德语知识点宽广、情境教学类型多样,内容形式变化无穷。这样可让德语情境教学更加系统化。同时,高校德语学习的内在价值就是增强人的文学素养,让人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在日常学习中,可以给学生以德语情境教学的形式增加文学作品阅读量,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文学美,提升审美情趣、感受到民族文化与智慧的丰富多样。通过阅读,不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坚强的意志,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经历,磨练自己,让自己也能在同样的境况下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帮助其更好地度过学习阶段,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在差异性的情境中展开思考,更深刻地理解了文章深刻的人文意涵,帮助学生获得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2.3 凝结创意,贴近日常生活

教师对高校德语情境教学的设计能否具有创意性,对于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快速提升能力也很重要。而创意性的德语情境教学,需要教师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生活与教学经验,对问题的独到见解,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超越一名高校生的认知与接受能力。

传统高校德语情境教学主要是对标准知识的一种重复记忆或考查,趋向于课内知识的再现。而对于课外知识,也多数都转换为课内书面情境教学。为了实现课堂知识的巩固学习,很多情境教学是封闭性的,学科知识可以提前预见。而对于开放性的情境教学,不可预见性的新知识是教师设计德语情境教学时的一个难点。这里面需要教师融入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等,因此,需要在德语情境教学内容上考虑多维度以帮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以便加强德语情境教学的创造性,让学生能有更宽广的思维空间。如在学习德语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第一次划亮火柴,小女孩看到了火炉,教师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如果你是小女孩,当你看到点亮的火柴时,你的内心感受是如何的?如果你是小女孩的朋友,当你感到她第一次点亮时心情是怎样的?让学生既能走进小女孩内心感受喜悦,又能走出小女孩的世界感到凄凉,在一种强烈的情感对比中,感受到小女孩的渴望。然后教师可以创造性地改变结局,让学生想象,就要在小女孩快要冻死的时候,她的奶奶作为天使来到了她的身边,那么今后的故事将会按照怎样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大胆想象,激起学生对课文更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思考,学生的思维不再受到课文本身的限制,对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创造性思维都是很好的锻炼。

3 德语情景化教学的保障途径

(1)优化体系,完善机制。建立相应的教学体系,完善愉悦教学机制。应该加强对德语教学理论性研究,根据教育部要求,结合社会实际需求以及德育专业学生的特点,确立教学的路线、思路和方法,并据此制定相应的规范和大纲,进行课程安排。并充分考虑不同学科、院系、专业的特点,制定差异化和针对性的教学,以期满足不同德语基础学生的需求,有效吸收知识,在有效衔接的同时确保知识的完整性。在情境教学中通过课堂活动为桥梁,汲取现实生活与科技发展的新元素,以此来促使教学方式、内涵、效果的不断提升,提升德语的交际价值与社会功用。

(2)丰富活动,优化环境。德语的本质在于沟通,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对话能力,因此德语课堂活动应用做到形式内容新颖灵活。在情境教学中引入课堂活动,很容易学生接受并做出积极反应。例如在某次课堂教学中,学生情绪普遍低落,这时候就可以采用课堂活动方式调动学生情绪,使他们的神经与肌体同步活跃,以便营造出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作情绪,实现教学互动双赢。同时,在情境教学中引入课堂活动,能够使学生感到身心愉悦,在课堂活动中充分体验表演的细致感觉,只有学生充分在课堂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更为深刻地体验德语内涵,把握德语的思维特点,做到个性化展示。课堂活动的引入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为优秀语言人才的培养提供新渠道。

(3)充实队伍,积极实践。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所以,高校应该致力于打造一支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教师队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提升教学效率,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升高等教育的总体教学质量。对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锻造一支精英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不同专业和知识背景的骨干教师,为德语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梯队保障。同时,德语基础教程改革的推广和成功实施,离不开科学的组织保障。在大学校园中,各类学生组织如:学生会、语言协会等,对德语技术的推广有积极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的兴趣,并组织一些趣味活动,如:开展交流研讨会、建立德语角等,通过这类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德语的兴趣,并能够学以致用,真正地学习到有益于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知识。

(4)运用技术,优化环境。现代社会飞速变化,各类技术革新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很快,尤其是信息技术,时刻处于发展和更新中,所以,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各类学术报告和培训,及时普及和介绍社会前沿科技,追踪难点与热点问题,介绍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培训最新的德语软件知识,使学校教育贴近社会。

总之,在德语教学的舞台上,既要重视德育专业课程的教育,又要兼顾与德育相关的文化类专业课程的发展。基于德语技术发展对德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充分重视高等教育中德语知识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触广泛的社会生活,充分了解前沿技术,精通德语这一辅助工具,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复合型人才,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2] 孙春成.德语反思性教学策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

[3] 林崇德.高校德语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4] 殷涛.情境化德语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

第6篇

家长不重视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应试教育充斥了学生阅读的时间,枯燥无味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对阅读课堂失去了兴趣,从而造成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不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呢?根据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及成长规律,可采用“四会”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

一、举行故事会,让学生快乐阅读

众所周知,儿童天生喜欢故事。与生俱来就有着阅读的兴趣和情结。小孩的第一次阅读是从看小人书开始的,当孩子还不认识字的时候,就拿着小人书爱不释手。天天嚷着要大人讲故事。听一百个故事不厌,同一个故事听一百遍也不厌。大人指着小人书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谁在干什么?孩子们总能兴趣勃勃地说出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与生俱来的阅读动力慢慢消灭了呢?我们可以反思一下,面对孩子们的“纠缠”,我们的反应怎样?你会发现,我们对孩子们的恳求总是那么不耐烦:“我没空,下次再说”“你烦不烦呀,都说了几遍了。”有多少人能耐心地引导?如此下来,孩子们对阅读兴趣荡然无存。为了弥补大人们的过错,学校肩负重任。教师可以利用孩子们爱听故事讲故事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原动力。“同学们,我们来举行一个故事会,可以讲课文中的故事,也可以讲课外故事,还要评选故事大王”,学生一定会兴趣勃勃。每周一次的故事会,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强大的动力。每次召开故事会前,学生都会认真去看故事书,选择适合自己讲的故事。在这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阅读了大量故事:《皇帝的新装》故事里的皇帝真可笑;《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里的小女孩真可怜;孙悟空本领真大,太有正义感了;马小跳可真淘气;皮皮鲁可真聪明……孩子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在故事王国里遨游,激发了阅读的原始动力,悄然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召开读书汇报会,让学生广泛阅读

广泛阅读使学生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平,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有许多学生的阅读面非常窄,只读课本的文章或老师布置的一些课外阅读作业,不懂得如何去读书,读什么书。一次,我带学生到阅览室看书,学生东翻翻,西看看,半节课过去了,还没选定看什么书。学生没有带着目标去看书,仅在挑选要看的书里已白白浪费了时间。怎么使学生有目的去广泛阅读呢?我想,应该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这个展示的平台就是定期召开读书汇报会。教师必须提前一个月宣布召开读书汇报会,而且将评出最佳小读者。这样,学生就能带着一定的目标去找书读。当我宣布要准备读书汇报会时,班里掀起了读书的热潮,学生一有空就往图书室钻,图书管理员都快忙不过来了。双休日,到书店的学生也多了起来。学生去阅览室都带着笔记本,学会了做读书笔记。阅读汇报会上,学生毫不示弱,个个争相汇报自己的读书心得,教师选好小评委,分小组和个人两部分进行评价。一年过去了,学生积累了一本厚厚的读书笔记。学生的阅读潜能是无限的,一次次阅读展示汇报会,学生体验到阅读的成功与快乐,不断去阅读新的文学作品,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和视野。

三、举办读书讨论会,让学生深入阅读

阅读课上,我们常常会发现,文静的学生比较喜欢阅读,女同学比男同学喜欢阅读。如果按照平常阅读教学模式:自读――汇报――精讲――品读,教师会发现文静的女孩往往是阅读课上发言的主角,并且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人。而这样的阅读往往是比较肤浅的,如何扩大阅读的参与面,甚至让调皮的男孩子也喜欢阅读,并深入地探讨和研究文章的内涵呢?举办读书讨论会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教师每周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按书的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读后组织讨论。如读《西游记》,可提出这样的论题: 《西游记》一书中的主要人物各有什么特点?你喜欢那个人物?为什么?然后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人物自由组合分成四个小组讨论,讨论后在全班汇报,评出人物分析优胜小组。这样一来,学生读《西游记》就不会囫囵吞枣了。通过深入的阅读和激烈的争论,学生深刻认识了唐僧的良谦恭,孙悟空的精明勇猛,猪八戒的贪懒和忠心,沙僧的敦厚朴实忠诚,对书的内容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讨论会给了学生更多的机会谈阅读的见解和感受,拓展了学生思维,加深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阅读方法,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第7篇

当满桌子的作业、日记摆在你面前等待批改的时候,当纷沓而至的备课、学案、反思、笔记轮番轰炸的时候,当一个个“问题孩子”层出不穷的问题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作为老师的你,是否觉得教师这份工作真的很劳累,很辛苦?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职业倦怠是现代人的通病,聪明的人肯定是善于及时抽身倦怠,重鼓职业激情的人。”竞争的压力,职业的特点,管理的体制,社会的期望,工作的待遇以及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等,都可以造成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心里,如此一来,有倦怠心理的老师谈何幸福?教师的幸福感是实现教育本质的必然需要,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那么,教师的幸福感在哪里?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幸福的老师?

看,她静静地坐在竹林边的草地上,欣赏着欢快忙碌着的孩子们。三月小阳春的清风轻轻地拂动这她的短发,暖暖的太阳透过竹林,在她渗着微汗的脸上投下了斑驳的光彩。一群鲜花般的孩子雀跃着,时而簇拥在她身旁问这问那,时而在竹林间东摸摸西瞧瞧……一个瘦小的女孩把一个野编成的花环戴在她的头上,她像天使般笑着。这时的她,拥有的是一种被信任被爱戴的幸福。

瞧,上课铃响了,可孩子们说的说,笑的笑,一点儿静下来的意思都没有,她站在教室门口,一句话没说,就那么笑眯眯地望着孩子们,那眼里满是喜悦,满是欣赏,渐渐的,教室里安静了下来。一双双明亮的眼眸闪烁出智慧的光芒,一张张小手争先恐后地举着“老师,我,我,我!”她和孩子们一起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哭,为《秋天的怀念》热泪盈眶,为《我的战友》流泪……他们共同体验着爱和责任,孩子们踊跃参与,积极发言,展示风采,尽显个性。这时的她,拥有的是一种“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幸福。

冬天的早晨,她喜欢和赖被窝的孩子比赛到校的名次,即使你迟到了,她也只会笑着对你说“下次加油哦”;放学的时候,她喜欢跟孩子们去抢占乒乓球台或篮球场地,有时还非得争个先后;春游时,她喜欢和孩子们一起比赛爬山,站在山顶高喊,甚至去摘果树上漏摘的果子,即使酸得掉牙,她也能吃得津津有味;运动会时,她喜欢和孩子们一起为胜利者喝彩,为英雄鼓掌,为弱者呐喊助威;教师节时,她喜欢孩子们拿出他们偷偷购买的小礼物,不好意思地说声“老师,节日快乐”然后飞也似的跑掉了的调皮。这时的她,拥有的是一种欣慰、感动的幸福。

手捧着那一张张“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第一名”、“一等奖”等证书和奖状,欣赏着那一份份漂亮整洁的作业和成绩优异的答卷,面对着领导、老师和家长们对她啧啧称赞和竖起大拇指,她一定感受到了风雨后的彩虹和那苦寒来的梅香,教育的成功是老师最大的幸福!这时,那批改作业的辛苦,那教学准备的复杂,那引导“问题孩子”的烦恼,以及各类比赛前训练的刻苦劳累,早已烟消云散。这时的她,拥有的是一种收获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幸福。

苏联、俄罗斯剧作家罗佐夫曾说过:“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像一个人驮着东西,可心头很舒畅。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么职责,就等于驾驶空车一样,也就是说,白白浪费。”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其实,教师的幸福很朴素,很简单,恬静愉悦,默默耕耘,踏踏实实地走进教育,收获着孩子们的健康与快乐,感受着家长和孩子、领导和同事的真诚与信赖,体验着共同努力付出后的成功,就一定能真正品味到教育的真谛,一定能真正感受到教育的幸福!

第8篇

关键词 中小学语文 有效课堂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030-03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也是对课程改革成效的最终检验,同时也是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其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一般我们所进行的诸如考试与测验之类的评价则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农村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课堂评价仅仅停留在课堂的简单提问上,考查学生是否记住了老师所教的内容,而有效的课堂评价是通过“教”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提出自己对课堂内容的更深的理解。“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灾区教师培训项目”实施以后,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逐年在这片教学的贫瘠土壤中得以生根、发芽、结果。在课堂评价方面,语文教师逐步达成了一个共识: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的功能。对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评价的策略关系到学生求知和成长。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注重评价语言激励的有效性

激励指的是通过刺激,激发个体心理动力,使这一心理动力水平在某一时间里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外部刺激,激活内心深处的推动力量。要做到有效的激励,教师要注重情感投入、灵活运用评价性的语言、评价的内容要实事求是。

1.情感投入

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要有基于学生的课前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有的同志总说“准备的很扎实,但学生不配合”,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孰不知,一堂课教师的情绪和情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如果心事重重,情绪低落,是很难将一堂课讲生动的。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真正的发自内心,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如“你很聪明”“你说的多好啊”“你是一个善于总结的孩子”等等,通过褒奖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评价语言

苍白的评价语言,不会触动学生的感官,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地运用评价语言,是根据特定的教学进程随机引发的,教师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一触即发的灵感,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评价不是预设的,而是自然生成的,灵活的评价语言在一堂成功的课上是浑然天成的。当学生答错了时,切忌运用苛刻的语言,或者不予任何评价,这将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思绪。

3.评价内容要实事求是

当然,激励学生,我们无论学生答对答错,一概给予表扬。激发学生潜在力量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情感因素,而且应该实事求是的评价,也就是说,激励要以事实说话,学生答对如何评价?学生答错如何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的真实情况,并艺术性地加以运用,进行有效的激励。

二、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于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是否掌握了技能。纯知识的学习,只能培养一个又一个的“书呆子”。比如,如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对学生聆听能力的评价中,就要看看学生是否真正做到了在瞬间收集、筛选语言信息。例如:在听完一个故事后,让学生复述故事的内容,当一个学生只记住内容的一点点,作为教师应该如何评价,我想可以这样评价他的:“你真不错,如果再集中一点精力,你复述的会更全面,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认真听……。”用语言,用眼神去鼓励他,通过这样的评价,委婉地指出了学生聆听中的不足,引导学生掌握聆听要集中精力。评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全身心的参与过讨论,从而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要观察学生是如何积极解答问题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此来评价学生。教学过程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的评价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才能达到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充分的了解,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万万不可对谁都是“你真棒!”,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评价没有了认同感,甚至认为老师在忽悠他们。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领会他们的心声。对于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的同学老师要及时地表扬和肯定,对那些分心的同学教师要及时引导他回到课堂中来。评价就是这样,适合不同的学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积极思考。

三、运用延时评价,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对人物的评价,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对同一个问题,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不同。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提问时,应该多提问几个学生,并且适当延长提问的时间,因为这样,可以给后面的同学拓展思维空间,给他们创新的机会。例如: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问:“假如时间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卖火柴的小女孩站在了你面前,你想对她说什么?你想对她祝福什么呢?”学生热烈地发言。还有的同学很有创意的用画笔表达他们的心声。“我画了一张可爱的笑脸,希望小女孩过上幸福的生活……”,有的同学还用神话般的语言进行了描述。这就是成功地运用延时性评价所取得的效果。

四、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1.教师评价

课堂上教师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激励的话语,都能让学生感到快乐,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战胜学习上的困难,支持学生敢于创新,宽容学生的错误理解,解决学生的困苦,善待学生的缺点。这样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导向功能。

2.学生互评

现在的学生有思想、有意识、有创造力。在课堂上,教师千万不能忽视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的想法以及对问题的认识是不同于我们成年人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都是站在成人的视角对问题进行评价,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站在儿童的视角,聆听孩子的相互评价,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在读课文时,同桌之间的互听互评。这样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倾听同桌的朗读,找出同桌朗读中的错误,及时指出同桌的缺点与不足,自己读书时又会加倍小心,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在互听互评中学生的朗读得到很好的提高。

3.学生自评

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该落实到学生学习的主体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作用。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让自己反省自己。语文课堂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让学生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表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自我总结的过程。

总之,语文课堂评价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情感,以激励为主,每一次评价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情实意,实事求是,从而使课堂评价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引导;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究

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中去更好呢?”可见,探究性学习是最佳的学习途径。那么,什么是探究性学习?为什么要开展探究性学习?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开展探究性学习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探究性学习的含义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定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从1950年到1960年,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变得越来越明确了。

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1.探究性学习体现了学习过程的本质

2.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教学过程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要有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学习状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创造。

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可运用多种启发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或介绍写作背景,或表情朗读,或巧妙设疑,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把握启发时机,借助多媒体手段以声、形、色等形式多方面吸引学生,穿插读、议、讲,在有疑难处点拨解答,于无疑处设疑深究,做到对课文有理解,对学生有感悟。

2.创设情境,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

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

教师可创设认知矛盾的情境。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小女孩在饥寒交迫中死去了,而课文描写她死后的表情是“通红的两腮上带着微笑”。教师可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教师可提供几种答案让学生选择,使学生认知产生冲突,引导学生探究,到课文中找答案,并要求找到根据。

3.让学生自主选择,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的学习。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学生自主选择,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自主选择探究目标,但不能脱离教学中心,可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伙伴,成立临时探究小组,优势互补。

4.巧拨妙引,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1)围绕矛盾处质疑

(2)扣住情境点换位

(3)捕捉“空白”点延伸

(4)抓住模糊点探究

(5)挖掘定式点创新

四、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注意点

在语文教学中,辩证地处理学生的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更要强调教师倾听学生,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

1.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传统的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而不注重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都较差。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应努力给学生创造探究的情境、条件,使学生亲身探究、亲身体验。在探究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独立探究的信心,养成乐学的态度,形成独立探究的习惯,做学习中真正的主人。

2.准确把握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

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往往是由教师领着学生做,教师做一步,学生模仿着做一步,这种教学法很难培养学生的智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避免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做法,而应引导学生对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自己通过观察、实验、查资料等方法解决问题。为了使学生既能亲自探索,又能学到系统的知识,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成为学生真正的指导者、合作者。

3.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10篇

一、教师要带着一颗纯真的童心,利用想象与学生一起进入课文情境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她几十年来教学生涯的深切感受是“班主任要有母爱,小学语文老师要有一颗童心”。语文教材中的大多角色是富有儿童情趣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心灵去体验”。

备课时,教师要首先进入角色,努力使教材所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自己主观感受的世界,这就需要展开心灵的翅膀去想象。用一颗童心去想象,可以把我们带到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年代,任何一个情境,这样就可以缩短我们和教材所描写的情境的距离感。

二、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真诚的情感,成为沟通学生情感与作者情感的桥梁

语文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可以说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学生与教材之间情感的桥梁就是教师的情感,靠教师去传递、去强化,引导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这一切都要求教师要将真切的情感融入到阅读情境教学中去。

首先,教师要对所从事的语文教育事业充满深深的热爱之情,这是有效开展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实施阅读情境教学便无从谈起。

其次,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因素:奇妙的鸟的天堂、美丽骄傲的大公鸡及命运悲惨的小音乐家扬科,这些形象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与意愿,呈现出生命的美和活力。当它们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对象时,就绝对不是纯粹的静止物象,而成了使学生心灵颤动的一种传递物。

三、教师要具有创设和调控情境的能力,用精湛的语言艺术优化阅读情境

教师要会创设低耗高效的阅读情境,能利用情境激起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且做到情境能够体现教材特点,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首先,教师要抓准教材显示的基调是高昂的还是低沉的,是欢快的还是悲哀的,是宁静的还是喧闹的,然后选择合适的手段。例如,欢快的、喧闹的,可以运用表演或者运用音乐、剪贴画、简笔画来创设情境。其次,教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主持人,一个导演,一个“艺术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创设情境,震撼孩子幼小的心灵。

“教师的语言要深于传情”,精湛的语言艺术有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有助于阅读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这就给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态语言的表达要大方得体,语言要有美感,声音要能化成和煦的春风、炎热的夏日、绵绵的秋雨、飘扬的冬雪,要能化成又冷又饿的卖火柴小女孩、狡猾的狐狸等等。

四、教师要做一个阅读情境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的开发者,从“教书匠”成为“教育家”

阅读情境教学需要研究型的教师。语文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情境教学的研究者,这意味着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阅读情境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做个阅读情境教学的研究者,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二者相互促进,这是教师从“教书匠”转变成“教育家”的基础,是创新阅读情境教学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李庆明.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

[3]李吉林.李吉林文集:卷一至卷八[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6]向晶.中小学情境教学课堂操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

[7]孙绍振.中学语文情境教学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

[8]亓学荣.情境学习理论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9]蒋传武.情境教学在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0]来文玲.试论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D].华中师范大学,2007.

第11篇

重从氛围营造、方法指导、活动延伸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兴趣激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了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而要使学生能自觉地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一、氛围营造

学校、班级是—个小社会。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创设读书的大环境,形成读书的好风气。教师可在教室里张挂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并要求学生做到:进门轻轻,走动轻轻,交流轻轻,创设一个安静的读书氛围。这时再放上一段轻音乐,静谧、清幽的环境让学生感觉读书真好!同时教师自己也要爱读书,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能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跟学生一起阅读、分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置身于这样一种氛围,一定会受到感染、熏陶。

二、方法指导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看书必须同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话,才能酿出蜜来。”然而,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方法。

课外阅读教学最质朴的要求就是要让孩子们“好读书”,能从阅读中体验快乐与充实感,并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基本的鉴赏能力,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尽量使儿童的课外阅读真实一点、朴实一点,关注孩子实实在在的需要、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课外阅读指导呼唤宽容的空间,呼唤科学的阅读,呼唤对阅读的新的解读和认识,从而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活动延伸

当学生课外阅读积累到一定的时间,课外阅读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对人文内涵有了一定的感悟时,那就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状况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使学生得以把自己的所得展现出来,让他们更热爱阅读。这些活动要灵活、有趣,要能激励学生的进取心,使学生感到喜悦。其形式很多,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书籍、读书笔记,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通过条件创造,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1.尝试日记赠言。 “多读书,多收获;少读书,少收获,一天不读书,一天无收获;一生不读书,一生无收获。”“读书是笔财富,一笔价值无比的财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还可尝试日记赠言的形式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除了教师给学生赠言之外,学生之间也可采可进行轮流互赠。运用这种方法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让他们慢慢地从中悟出道理,久而久之就会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的、主动的具有渴求热望的自我行为。

(1)自主编辑班刊。中、高年级可定期组织学生编辑综合类小报,由各阅读小组组长组成班级编辑部,集中介绍课外阅读获得的各种信息,有文学的,有历史的,有科技的……拼贴可以,手抄也行。

(2)自编作文集。可让学生把自己一学期以来的所有作品(包括周记、日记、练笔、读书笔记、考试作文等)进行整理、修改,或打印,或手写,编辑自己的作文集,开学后就留在班级的图书角,作为大家课余阅读的书籍。这不仅是一个整理的过程,还是一个展示的过程,接受检验的过程,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实践表明,通过让学生自编作文集,学生在其中表现出了许多思想火花、智慧闪光,此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一个很好的反思与借鉴。

3.开展读书会。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可定期设立读书节,举办各种读书比赛活动。低年级可组织学生进行儿歌朗诵擂台赛、绕口令擂台赛;中、高年级可进行古诗文背诵擂台赛、讲故事擂台赛。此外,为了使学生课外阅读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在读书节中还可举行读书感受交流活动。学生可联系课文内容(节选)介绍自己阅读的原著,介绍自己阅读的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也可介绍课外阅读的与课文相关的读物,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读书节时有的学生带来了《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来谈体会。

第12篇

一“班班通”有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受到高度重视。而“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为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途径,为广大农村教师专业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1、“班班通”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学习和培训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几乎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终身在学习。” “班班通”拓宽了教师的学习范围,它将教师培训远程化、网络化,打破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场所封闭、计划预设、教材固定、教法单一”等方面的局限,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爱好和需求,自主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者还可以通过网络查看或下载自己所需内容。

2、“班班通”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为了更好地反思自身的教学,教师在有关教学研究活动中,可以对课堂教学过程拍摄现场录像,并据此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这种方式比较忠实地记录了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活动,为教师的反思提供了比较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一位教师在观察了自己的教学录像后,惊讶地说:“这是我上的课吗?竟然问了40多个问题,不可能!”班班通将不同种类的教学问题集中反映出来,利于教师的归纳和总结,促进教师教学反思和成长。

二、“班班通”对教师教学的作用

“班班通”教学模式,它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形成信息空间,改变传统教学的信息传授方式,改变备课方式,突出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1、“班班通”改变备课方式

“班班通”实现了备课方式的革命,从原来的手写走向键盘输入,从纯本文方式实现超文本方式。教师可在家中进行备课和制作课件,在局域网内通过网上邻居上传下载信息,并将自己的教案、课件等直接上传到学校网站的交流论坛栏目。这样不仅可供自己调用,还可供互联网上与同仁进行资源共享。

2、借助“班班通”,优化课堂教学

(1)营造特定氛围,优化教学导入。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有这样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班班通”介入语文教学,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课文导入内容,营造出一个特定的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强烈地叩击着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愿望,使学生的情感在欣赏语言美、自然美的过程中得到陶冶和净化。

(2)合理运用,突破重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将声音、图像以及文字进行有机的组合,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降低讲解难度,可以实现有限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传授知识的目标。[3]如《圆明园的毁灭》,“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圆明园的辉煌景观”是一个难点。我们在教学时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圆明园的辉煌图片,播放有关片段。如果这时让学生说说脑中圆明园的样子,相信他会说得美轮美奂。显然多媒体自身的优势为我们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运用“班班通”,活跃教学双边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互动的效果决定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以往的教学,教师想了许多办法来促进教学的双边互动,如卡片式、游戏式等,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互动无疑会因其单调而被逐渐否定。如果我们能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促进师生互动,则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更加多元化。

三、“班班通”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作用

“班班通”应用于课堂教学,它把教学内容、教学经验和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精心设置、合理运用“班班通”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1、运用“班班通”,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知觉活动。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东张西望,抓不住事物的特征。“班班通”中的录相、投影等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从而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如:播放一个按写字笔顺依次出现的动画,小学生是很乐意看动画的,这样学生看着动画就会在无意中学习了字的笔顺。

2、运用“班班通”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一个声像同步、声情并茂的多媒体音响世界,通过五彩缤纷的信息呈现,引导学生去感受美、理解美,启迪学生想象美、创造美,从而切实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七颗钻石》时,为了让学生对爱心的力量有更深刻的理解,我播放课文的范读录音和动画资源后,又搜集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习。

3、利用“班班通”,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