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审美教学论文

审美教学论文

时间:2022-07-09 10:11:05

审美教学论文

第1篇

审美教育要达到应有的功效,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气质精神,使审美情感内化;同时全面发展学生的人格情感,达到审美素养的外化功能。

1.联系现实,辨别美丑

审美教育,文本细读是基础。反映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带领学生细读课本内容。但鉴于学生心理、情感和见识的不成熟,语文教师尚须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联系现实环境中的事物和现象,以其为参照,辨别文本形象的美丑,经过积累,便可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教读《阿Q正传》时,可以从罗曼・罗兰“我在巴黎也看到了阿Q”的感叹出发,启发学生:阿Q精神只有阿Q这样的农民才有吗?我们周围的人、我们自己身上有没有阿Q的影子?阿Q精神只会出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吗?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没有阿Q精神的影子?学生联想到现实生活和自我实际后会发现阿Q精神顽强的生命力,从而审视自己的言行,提高自我警觉。然后回归小说文本,从阿Q姓名无法确定,推知其精神的普遍性和深刻性。这样,在对阿Q形象审美的愉悦中学生获得了自己言行的审视和规范。

2.延伸阅读,丰富感知

延伸阅读,即在课本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泛读涉猎的方式阅读相关内容,以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延伸阅读的内容,可以是学生接触过的,也可以是学生尚未接触到的;可以是名家名作,也可以是同龄人习作;可以是文学作品,也可以是科学论文……总之,只要是有助于学生丰富审美感知的文字,都属于延伸阅读的范围。在具体的教学中则应精选视角,注意层次,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教读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时,要是采用“以诗证词”的方式来鉴赏这首词所蕴含的历史沧桑感和丰富的文化信息,就能通过艺术的熏陶和鉴赏,使创新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读到“千里澄江似练”时学生可能会联想到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名句;读到“背西风,洒旗斜矗”时,学生自然会联想起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同时“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继”还会使学生联想到陈后主灭亡史实来。这时教师可以随机点拨,补充出杜牧《台城曲》中“门外韩擒虎,城头张丽华”的句子加以印证。读到全词末名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时,不妨师生重温杜牧的《泊秦淮》绝句。通过互证,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艺术创作的相融相通,明白“不胜古人不足以与人并”的道理。

3.引发体验,以展个性

审美创造有利于获取亲身体验,有利于审美能力的整体提高。写作是审美创造的重要形式,也是语文教学中学生体验审美创造,形成个性人格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情绪变化及时引导他们主动写作,使学生释放情感,调整身心,养成个性人格。教师引导时机的把握,是这一策略成功的关键。

教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时,如果学生觉得课文中“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二十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无穷。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段话特别美,教师便应因势利导,分析该段应用了那些修辞手法,突出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接着引导学生认识这段话的思维流程:作者由南国之秋的著名景点,然后又展开对比联想,用比喻和排比的手法,突出北国之秋的浓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比喻、排比不仅使文段语言流畅,形象鲜明,而且充分展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深沉情感和文化意蕴。再让学生用比喻、排比的修辞写出另一段文字,表达自己故乡风土人情的独特感受。这类训练,不仅检验了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和联想的方向感,培养了学生对周围世界的感情,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应该指出的是中学语文课有其自身的目的性要求,因而也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与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由点滴入手,见“缝”插针,从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中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美的事物,什么是丑的事物,什么是积极健康的情感内容。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王松泉,董白芷.教育艺术论新编[M].海南:海南出版 社,2002,12.

[2]李哲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3.

[3]高万祥.语文的诗意[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4.

第2篇

[内容提要]薛有庆在《新课程呼唤美的语文》一文中所说:“语文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想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必须创设美的课堂。[关键词]朗读表演思辩描绘[参考文献]1、薛有庆《新课程呼唤美的语文》2、[课程标准读本(1-6)]语文,因它的文字鲜活而美,因它的生活化而美,因它的创造性而美……正如薛有庆在《新课程呼唤美的语文》一文中所说:“语文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多么精练美妙的概括,这就注定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因此,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课堂亦是充满了美的旋律。《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创设美的语文课堂势在必行。现在我就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创设美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谈谈我几点做法。一、读中放飞情新的《课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苏教版所载入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美文,可读性强,琅琅上口,篇篇寄予深深的情和意: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洒脱,有“生死考验”悲壮……在教学中,只要引导学生充分地,不同形式地读,在读中融真情,在品读中悟人生。如,教学《船长》一课,在灾难面临时,是那样的沉着、镇静,顾个人安危于度外,与船同亡。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与主人公换位,亲身体验。学生在换位中,对哈尔威船长油然而升一种崇敬的心情,此时在现朗读课文,学生带着崇敬的心情朗读,就能字字入情,句句含意。学生内心的情感就会被激发,被感染,生与生,生与师,生与作者就会产生情感共振,学生就会在共振中迸感,放飞情感,情中诵读,读中理解,读中悟出人生的道理。二、演中体验情表演是儿童最喜欢的表现形式。在阅读教学中,也是对课文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教学中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现”课文的情境,把抽象的文字变为形象的身姿运动,学生在真切的角色中内心获得体验,急切想迸发内心的情感。如,《小露珠》的教学,在读小露珠与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的互相问好的话时,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可以引导学生自找伙伴表演。在表演中,学生不知不觉进入课文意境中。与文相融,喜欢上美丽可爱的小露珠。接下去演在露珠的滋润小的各种动植物是那么充满生机。此时的学生一个个满脸通红,兴奋极了。太阳出来了,小露珠向动植物们一一话别。学生此时更是依依不舍,拉着“小露珠”的手怎么也不肯放。课文再现课堂,学生入情入境,美的生活再现学生的心中。三、思辩中感悟情在阅读教学中,“思考”“辩析”中感悟也是一种形之有效的方法。如,我在教学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时,学生通过读故事,讲故事,已经明白了“鹬蚌相争,鱼翁得利”这个道理。这时,有一学生急切地边举手边站起来:“老师,我有一问题:这场‘战争’,鱼翁不一定能得利。”话刚说完,其他同学“哄”的一声笑开了。我接着问:“说说理由?”“书上说,不管是什么动物,都有一种求生的本能,我认为它们会意识到危险而一方‘谦让’,鱼翁得不到利!”不管他说的理由站不站得住脚,就凭他说的“谦让”二字,就不应该否定他,再说,他所说也不无道理。其他同学对于他急切的发言,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我立马顺水推舟,把学生分为两拨,开展一个辩论会:甲方,鱼翁得利;乙方,鱼翁不得利。要求用生活中的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中,学生的智慧火花被点燃,享受到了语文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四、描绘中释放情在教学中,根据具体的内容,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笔描绘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也是激发审美情趣的一种有效的切入点。如,教《小稻秧脱险记》,在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图画描绘课文的情节。有些学生是这样画的:把害虫画成一个“青面獠牙”的恶魔,把小稻秧画成一个弱小的惹人怜的小女孩,把“喷雾器大夫”画成了一个比害虫大得多的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白衣天使。这就是儿童的内心,爱憎一目了然。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具体内容,切实做到在朗读中放飞情感,在表演中体验真情,在思索中感悟,描绘中寄情,那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就不会是“纸上谈兵”了。当然,这几种做法,还仅仅是“沧海一粟”罢了!

第3篇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方法

实质上,审美始终贯穿高校文科课程教学的始终,文学作品的欣赏、语言运用的分析等均是在进行审美教育。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和艺术的描述,尽管并不具备直接的审美特点,但是文学作品具备自身所特有的审美特点。外国文学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外国文学知识,还应该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必要性,这可在审美教育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功能中体现出来。通过审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外国的文学史、文学理论等有所了解,同时,还可以锻炼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可以体现出西方社会当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可避免消极影响侵蚀学生[1]。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所谓创造性思维,是在对长期经验的归纳、总结以及逻辑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属于跳跃式的思维方式,属于“直觉”范畴,而审美活动同样以“直觉”为中心,利用主观的感受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最终形成审美观点,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过程可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提升。由此看来,高校在开展外国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而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在作品中感受美

依据外国文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需掌握的外国文学作品数量比较多,短暂的大学时间无法达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系统的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并在学习中重视作家个性及流派特征的学习与分析,从而真正的实现带着审美的眼光欣赏和学习作品。新生入学后,教师将外国文学作品必读书目印发给学生,并逐步的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美,如作品的情感美、人格美,从而实现审美的迁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作业中创造美

在学生的阅读中,课外阅读笔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灵感。学期开学后,教师依据学生实际的状况,规定学生需要阅读的作品数量,并形成阅读笔记,教师并不对阅读笔记进行命题,而是由学生依据阅读的书目自行撰写。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笔记,教师应该认真的批改和讲评,并挑出优秀的作品在学生中穿越,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审美能力状况,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2]。此外,还可以针对具体的作品指定学生写作小论文。通过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创造美,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审美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审美能力

在现代教学中,讨论教学法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讨论教学的开展,可以促使学生全面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也可以利用讨论教学法,讨论可以针对整个作品来开展,也可以针对作家、作品中的某个人物、运用的某个词汇等来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的激发出来,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审美水平[3]。如在进行巴金《家》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心理描写词汇进行讨论,可以针对高觉新这个人物进行讨论,讨论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四)利用多媒体陶冶学生情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并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有效的弥补了教师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可充分的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视、音响等,展示出与外国文学作品相关的视频介绍、作品插图、精彩片段、改编的电影、配备的音乐等,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作品中的美,进而在心中产生认同感与好奇心,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美、体会美,最终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通过阅读作品、讨论教学、课外作业等多种方法,有效的渗透审美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旭琴 单位: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赵琨.浅谈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09:120-121.

第4篇

职业院校尤其是中职学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贫困户和城市困难及低收入家庭,到职业学校就读,学习一技之长以便将来走上社会谋生是他们的最大愿望。那么,面对这样一群学生,如何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和审美素养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做法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感性素质培养,导致学生在审美教育中还是侧重于作品年代、创作背景、作者生平成就、社会影响、审美价值以及在美术史上的地位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其目的还是通过“画以载道”阐明作品背后承载的社会意义。并且学生也很难有机会到博物馆、美术馆中去面对面地接受伟大艺术杰作之艺术美的熏陶,无法去直观感受、去体会。比如欣赏历史古迹、风景名胜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往往是记下了一些专有名词、历史典故,忽略了学生对美的感受,假如他们把远方的山、眼前的树、脚下的石头和古老沧桑的建筑仔细端详一下,这种美的感受可能胜过老师的千言万语。再比如美术作品欣赏,学生不知道何处是好,对写实类型的作品只能说出“画得真像”、“很逼真”,对写意、抽象类型的作品则更是直呼看不懂,实际上在这方面都是感性审美教育的失缺导致的。记得在一次学术讲座中,有人问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如何才能学会欣赏美术作品?”邵先生回答是:“多看,看多了就自然知道画得好不好。”如何欣赏书法?范曾先生说:“我要告诉大家一个诀窍,这个书法好,那个书法不好,感觉最重要,它给你快乐的感觉没有,给你愉悦没有?它给了你哪种不可言说的感动?有了这个东西,你就认为这个字是好的。”两位先生无意中说出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即感性素质的培养,而这些恰恰是职业学校审美教育中极其缺失的。

二、推进民间工艺美术融入职业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民间工艺美术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

民间工艺美术的作者主要是农民,其创作完全带有自发的性质,很少是专业艺人,因而显得质朴、率真,没有任何拘泥与做作,表现出强烈的地方性特色,体现着世代相传的文化积淀,比如剪纸、木板年画、织绣、传统壁画、泥塑等,从中可以窥见人民大众的审美心态,也能体察到民族的精神所在,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艺术,洋溢着乐观的生活态度,美好的理想追求,从材料、工艺、技巧、制作过程到夸张、象征、拟人等艺术手段的运用,独特的色彩观念,富有寓意的符号化特征,美妙的装饰图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特别是那无与伦比的表现技巧展示出来的创造之美、技艺之美,体现着乡土文明中手工艺人的生命情感与崇高行为,无疑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具有多重意义。

(二)民间工艺美术更贴近职业学校学生审美教育的实际

民间工艺美术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从职业技能教育的层面上讲,民间工艺美术的手工技艺有助于学生形成朴素、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观,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形成直观感受、动作思维,养成认真操作的习惯,以及提高熟悉并运用各种材料的组装和表现力,这与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并无二致。职业学校学生接受专业技能教育,就是要锻炼一双灵巧的双手,清晰的程序思维,准确无误的操控能力,锻炼协调功能与形式统一的的本领,更重要的是通过手工制作来启发创造性的思维,从而开掘出对传统工艺之美的领悟能力。因此,民间工艺美术融入职业学校教育,既是一种审美教育,又是一种技能教育,特别是这种建立在手工艺基础上的独立、分工、合作、标准有利于将集体智慧下的传统非物质文化很好地保留下来,也体现了现代工业发展的特点,是职业教育最为生动的实践形式,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最为接近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三)有助于增强职业学校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

民族传统文化一般来说分为三个层面,即上层、中层和下层,在艺术上也大体如此。作为下层文化的民间工艺美术在历史上是相对于宫廷美术、官造工艺而独立存在的,它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劳动中世代相传的产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古代的宫廷美术和文人美术都是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发展而来,整个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进程背后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民间美术的影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是形成整个民族文化的基础,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是民族群体的灵魂,是中华传统文化记忆的密码。特别是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在发挥其实用功能的同时,以其传统的、反映着民众趣味和价值观的造型样式,与民众共同创造着平凡有乐趣的生活,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和丰富、完善着丰厚的民间文化传统,让人不能忽视。”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传统民间美术生态土壤正在加剧流失,文化生态链条正在加剧断裂,有的甚至已经无法修复弥补。因此在职业学校推进民间工艺美术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能通过审美教育来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推进民间工艺美术融入职业学校审美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2013年4月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规定:“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纲》还对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和要求、教学实施进行了说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用文件形式把公共艺术课程上升为学生必修课对职业学校来讲还是第一次。2013年5月15日,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及创新工作的意见》,对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及创新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工作措施及组织保障等进行了明确。其中有两点说明意义重大“,一是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发挥职业教育基础性作用,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的基本要求。二是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民族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了决定性的基础指导文件,长期不受重视、松散不统一的公共文化艺术课就有了“硬杠杠”,课程建设也有了依据。

(二)抓好教材编写工作

一是鼓励优秀民间艺人、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参与,特别是一些优秀民间艺人、技艺大师,他们所从事的创造活动,技术复杂,技巧高超,是在长年累月的实践和积累中获得的,也曾经得到师傅、年长者手把手的传授指点,是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最好代言人,请他们参与,可以保证教材编写基础更广泛、更有针对性,更加科学合理,也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实际上,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中,在建立职业教育保障体系方面明确要求“传承民族文化工艺中以德为先、追求技艺、重视传统的优良传统”。二是教材开发要有多样性。全国各地职业教育发展层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情况、生活习俗也有较大不同,发展较好的学校也都是行业特色、专业特色、文化特色鲜明的学校。如果用一本教材在全国通用显然是不行的,不符合实际,一来不能满足所有学校的教学需要,即使用了,对有的学校来说可能会造成“水土不服”;二来各地区存在文化差异,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发挥不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实际上是在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愿景背道而驰。因此,教材的编写要在尊重教育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调整,开发出兼具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的地方教材作为补充。既有国家规划教材领衔,又有各省地方教材补充,形成内外有别、多样互补、特色鲜明、多元统一的立体化美术教材体系。三是教材编写要贴近实际,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中国地域辽阔,自然人文景观差异明显,各地虽然经济发展有差距,但在文化上都各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每个省份都有大量的文化标志品种,美术教学资源十分丰富,都能够开发自己的特色美术教材。就民间美术来讲,代表性的有年画、刺绣、泥塑、剪纸、玉雕等,在传统手工艺方面,有陶瓷、漆艺、蜡染、编结、蓝印花布、云锦、皮影、香包等;各民族还有一些技艺具有文化“活化石”价值,比如“苗绣”、“大理白族扎染”、“海南黎族织锦艺术”、“土家族织锦”等。而且每种优秀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艺都有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师传承人,丰富的美术资源和美术教育资源为教材编写提供了极大方便,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把各个领域的专家组织起来,统筹规划编写教材,实现优势互补,可以综合起来分门别类地进行编写,形成系列教材,最大限度地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间美术成就。此项工作意义深远,如果能做好,是对职业教育的重大贡献,功莫大焉。

(三)加强师资培养

目前,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师资还是比较缺乏的,因为审美教育长期不受重视,美术师资建设一直停留在低水平阶段,有的职业学校在校生几千人,只有1个美术教师。随着国家对职业学校美育的重视,各个学校也会从不同渠道积极引进教师,师资紧张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仍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外,还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基本技能决定了教学水平,现有的艺术类教师基本都是从高校艺术专业毕业,优点是理论素养比较全面,基本技能比较扎实,不足是缺乏对民间美术的理论认识和技能方面的训练。为此,可以组织教师轮番到专门的院校去培训学习,也可以定期安排到工艺大师工作室去实践锻炼。目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在传承民间工艺美术方面做得比较好,是学习提高的理想之地,可以利用国家级、省级培训项目开展培训。如果学校条件允许,最好安排教师利用寒暑假到各民族地区去考察,以开阔视野,切身感受体验民间的古老技艺,搜集整理第一手民间美术教学资料,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发展能力。

(四)保证规定课时开齐开足

作为审美教育的最主要课程,目前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学时还是偏少,按教育部教学大纲规定,总共72学时,其中美术36学时,基础模块只有18学时,课时少,教学内容多,教学质量能否得到到保证还是个问题。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由于受其它专业课程影响,音乐和美术分在上、下两个学期进行,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班级都能开课,学生学了音乐就学不了美术,而且,尤其能够体现职业教育手工传承特色的内容都安排在拓展模块。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怎样保证教学质量,设计出更为合理的教学内容应是教材开发部门和编写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四、结语

第5篇

语文是美学载体,其中既有文学形态的精美显现,也有教学形态的审美表现。可以说,语文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致力研究的一切美。因此,语文教师应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努力提高学生语文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本文拟就如何在语文课中塑造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力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己之见。

一、创设审美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家感知社会生活的结果,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是作家感知的直接对象和创作的源泉。而读者要想了解作者的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就必须通过对作品的感知。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和。”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文学作品的形象不是具体的感性形象,而是通过语言虚拟的间接形象。因而,审美感知与一般的感知不同,它带有浓厚的感彩,伴随着敏锐的选择力和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审美感知力是审美主体全部审美过程的第一步。

在审美中,人们总要调动以往的经验作为补充,把过去曾经建立的某种暂时的联系恢复起来,从而使过去经验中的情绪附着在当下的表象上,使审美对象融入某种程度的情绪因素。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语文课中,首先必须要求学生将主观情绪与审美对象所带有的情绪色彩和谐统一并且活跃起来。比如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在分析林黛玉这个形象时,学生原有的印象是她是个心胸狭窄、好耍小姐脾气、凡事斤斤计较的令人讨厌的人。针对这一问题,我先让学生比较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的家境和生活状况,再启发学生在记忆的海洋里搜寻自己与主人公的哪怕一点点的相似之处并将之放大,再配合《红楼梦》中林黛玉所写的诗、《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诗歌,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而能触动他们心弦的审美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学生心目中,林黛玉成为“不会用别人的衣裳温暖自己的人”,是一个充满才情、敏感多愁、自尊自爱自傲的可人儿。

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感知总是整体的,主体总是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兴趣、意志等融入对审美客体的感知中,这种融入越丰富、越迫切,感知力就越强。一只破碗,不过是现代生活中的垃圾而已,但在鲁迅的《祝福》中,却是麻木愚昧的祥林嫂的道具,是她悲惨一生的见证。学生读到这里时,我要求学生把祥林嫂苦难生活的“碎片”与这只破碗连接,再联系文章中作者对祥林嫂的三次外貌,特别是眼睛的描写,一个经历了再婚、丧夫继而丧子,无人同情、无人关心、生活无着落、丧失生活勇气的祥林嫂就完全浮现在学生面前,这时已有的经验和情感已经自然而然地参与了当下的感知,学生的感受内容已经极大地丰富起来。

夏丏尊先生说过:“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在此。”可见,审美感知力的形成不是单纯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而是从集体审美对象出发,通过生动的直观由单一到丰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审美情境,无疑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二、再现审美对象活跃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雄壮的赤壁、险峻的蜀道、连绵的大青山、凄美的浔阳江头……一套中学语文教材就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人化自然,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这是美的源泉。中学生走进这个美的世界是从阅读课本开始的。他们从一个个抽象的文学符号出发,凭着作者的描述,通过想象,使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形象鲜活起来。审美想象力越丰富,学生对审美对象的认识和把握就越具体,对审美对象的再现就越真实。正是由于这种再现的社会具象的积累,才丰盈了学生的知识宝库。这种积累越多,学生的审美想象力的基础就越厚实。

伊塞尔说:“作者只有激发读者的想象,才有希望使他全神贯注,从而实现作品本文的意图。”读者是作品的仲裁人,读者的欣赏就是创造,读者就是作者,作品不过是读者阐释的蓝本而已。在语文课中,在文学鉴赏中,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这是接受美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山一水,只要审美主体加以想象,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隐匿于字里行间的美就会自然地跳脱出来。掌握文学作品离不开深切的感受和领悟,诗歌的意象、散文的意境、小说情节和环境的蕴含、戏剧的潜台词等需要学生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和想象,让画面活在眼前,使意蕴酿于心中,让学生得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来。

三、挖掘审美对象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其实语文审美教学也应该以美感染,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撞开学生心灵的门扉。审美情感是一种“净化”的情感,它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性,是审美主体在精神上求得满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就是要使学生在对美的对象的直接观照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在不同的美学范畴中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文学作品的具体意象渗透着作家的审美理想,如苏轼的《赤壁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融入另外自己的审美观念。有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的感慨;有感喟人生短促无常、自己一事无成的悲观情绪;也有抛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旷达乐观的情怀。抓住这其中的审美灵感,可以培养学生宁静、和谐的情感。

美与丑是相辅相成的,作家的审美理想往往通过对丑的暴露与鞭挞曲折地反映出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自然也包含了通过审“丑”达到审美的这种形式。深入分析文学作品中“丑”,剖析丑类们肮脏的灵魂,可以培养学生批判与憎恶的情感,引导他们在对丑的否定中认识美。如《祝福》中的鲁四老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李甲、《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等,都是集百丑于一身的人物,对这些丑类的观照就是对真的认识,对美的追求,对作者审美理想的发掘。从这个意义上说,丑的事物通过作者的艺术创造,已经变成了蕴含美的形象,具有负价值的丑类已经变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典型。

总之,在语文课中,要引导学生把握审美对象的变化,挖掘审美对象的深层内涵,注意美的范畴的转换,激发学生的审美灵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四、引导发现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力

审美理解力是主体对美的对象的分辨和评价的能力,具有“感性直接观照”的特点。要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想象能力,具有丰富的审美情感。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就必须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情感。同时,审美理解是有层次的,我们要力求引导学生进入比较深的审美理解层次。

语文学习是审美的,用找寻美的眼光去审视语文,语文是美丽的;用创造美的眼光去构建语文,语文是诗意。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美在语文课中闪光,让学生在美的海洋中徜徉。

[参考文献]

[1]德廖莫夫:《美育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2]何新:《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辩》,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

[3]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

第6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审美;边城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144-02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蕴涵着各式各样的美,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素材。教师在分析教材时,要注重挖掘文中美的因素,并加以提炼与渲染,使得学生可以在教材中受到美的熏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并提升审美能力。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多角度的向世人展示了湘西世界丰富的美的内涵,凝聚了作家的审美理想。

1.自然美

环境描写的基本功能是作为人物的活动背景和为事件提供发生、发展的物质条件,而《边城》中所展示的自然环境是以湘西地方的自然景物为主体构成的。湘西地处阮水流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使它的自然美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在那座远离尘嚣的小城里,人们没有被畸形的都市文明所污染,一切似乎仍然保持着最原始而又真实的自然状态,处处散发着美的气息。而且,从文中描写湘西生活的篇章可以看出,边城人民与自然的相处是怡然自得的。而边城纯洁静美的自然风貌,和作者明净清澈的心灵构成对应关系。明澈的心性需要美好的自然山水的陶冶,而自然山水又需要作者这明净的灵魂赋予生命的朝气与灵性。

这便是作家所呈现出湘西的自然美景与明净和谐、古朴自由的氛围。这与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十分契合。对率真人性的自然促发,在自然环境中物化为了湘西风物的清秀明丽、宁静安逸的独特面貌。因此,作品的主题和自然环境和谐相融。

2.社会美

"美的社会存在,指的是存在于社会事物、现象和生活中的美,它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人类情感与理想最直接的体现。" 社会风俗"以其合乎规律的对于生活的展现形式,体现出人们的内在生命与情感需要",它"与人们的实际生活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新型和谐的关系,具有较为现实的审美意义" 。

湘西是多民族融合的地区,有着极具边地特色的节日氛围。而其中最热闹的几个节日,是过年、中秋节和端午节。在《边城》中,沈从文较为详尽的叙述了边城人民怎样欢度端午节以及端午节在他们心中占据着怎样高的地位,人们怀着一种兴奋的、近乎虔诚的心态来感受这一天的欢快时光。相比城市空虚而颓废的纸醉金迷的生活,这种传统节日带给边城人民的单纯朴素的欢乐就显得格外的打动人心。这种远离金钱的世俗气氛,通过端午节这一载体,体现出了一种洋溢着健康、乐观情调的生活状态。人与社会环境实现了恰到好处的融合。

3.人性美

《边城》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鲜明的审美倾向,使人物形象呈现出单纯而又强烈的人性美。小说中的人物,使得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追求以及审会理想形象化、具体化,并且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翠翠,这个从未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被祖父一手抚养长大的女孩,在"茶峒"这个山水秀丽的地方长成了一个健康善良的少女。文中对少女翠翠的描写渗透着作者对人性美的推崇,而小说情节的展开推动,无不以此为动力和契因。当她的心中萌动了对爱情的一些朦胧的向往,比如无意中提到了什么的时候,她的脸会红。后来她也能够领悟到了茶峒人歌声中的一些缠绵之处了。翠翠继承了她母亲忠于爱情的性格,她爱上了二老摊送,于是在"梦中的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飞到了对溪悬崖的半腰,摘了一大把的虎耳草"。摊送也爱上了翠翠,不要"碾坊"而要"渡船"。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是纯真而且热烈的,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当傩送因为天保的意外死亡而离开后,翠翠仍然一片痴心地等着傩送的归来。在翠翠身上显示出了边城少女纯洁无暇的美好心灵。

而翠翠的祖父、傩送、天保等人的勤劳、朴实的品质,也是边城人民品格的典型象征,代表着一种"健康、自然、优美,但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些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作者对于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日渐衰微的淳朴自然人性的执著地赞美与挽留。

4.艺术美

艺术美"是以较为感性的形式体现出人的生命意义,抒发人的生命情感的艺术形象及其活动的特性","集中体现出了人的生命追求以及价值理想与审美观念"。《边城》在创作中也有其独特的艺术美。

刘西渭在评论《边城》时说"这是一部田园诗杰作"。 沈从文自己也说是在"用抒情诗的笔调写创作 "。首先,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对湘西山水、风俗的描写占据了小说的主体地位。《边城》的诗意大部分来自其浓厚的湘西乡土气息。沈从文通过对翠翠和摊送、天保间的爱情故事,把茶峒清新的自然风景和朴实的生活风俗,将对人性、文明的思索,都融入了平和淡泊的田园诗意中。其次,沈从文认为,小说中必须要含有故事才可称之为小说。因此在他的小说中,既有田园诗的生活境界,又有富有情调的故事。不过《边城》中的故事,并没有十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其节奏较为平静舒缓,自然、流畅,看重的是情绪体验的生动与独特。"作者用像水一般细细流动的笔触,制造出了一种梦幻与现实交融的意境,使其作品显得格外雅丽动人。这种'用故事抒情做诗',且带有诗的气质的小说,可以称之为'诗小说'或者'抒情小说'。" 正是这种独特的创作笔法,使《边城》具有一种自然清丽的意境,使其的艺术美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沈从文还善于运用艺术空白,使小说呈现出含蓄隽永的美学风貌。所谓艺术空白,指的是艺术表现在时空范围中有意造成的空白,用以酝酿思想感情,达到言外之意的效果。这一手法在小说的结尾最为明显,翠翠守在渡口,等待"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会回来"的傩送。这个引人遐想、勾人情思的艺术空白运用得十分妥帖,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5.结语

"美的形象化"在《边城》中得以成功实现。形成这种浑融的美学风格,是因为作家不仅遵循艺术的规律,更是遵循美的规律去建造。教师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要注重分析其美学内涵,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审美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注释:

[1]司有伦:《新编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页。

[2]付媛媛:《试论审美意蕴的呈现与产生》,《名作欣赏》,2013年9月。

[3]付媛媛:《试论审美意蕴的呈现与产生》,《名作欣赏》,2013年9月。

[4]陈俊平:《洗尽铅华见真纯--品沈从文《边城》之美》,《文学与人生》,2013年第6期。

[5]凌宇:《沈从文谈自己的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3期。

[6]石国庆:《美学意蕴新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6月。

参考文献:

[1]司有伦.新编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41.

[2]付媛媛.试论《边城》审美意蕴的呈现与产生[J].山西:名作欣赏,2013(9).

[3]陈俊平.洗尽铅华见真纯--品沈从文《边城》之美[J].南京:文学与人生,2013(6).

[4]凌宇.沈从文谈自己的创作[J].北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3).

[5]石国庆.《美学意蕴新论[J].深圳: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

第7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特点 策略

引言

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与文字的结合体,语文就像是一幅山水画,每篇文章都有唯美画面,教师应充分借助这样的画面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并从中发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美学的追求,并从中知道什么是真善美。语文教学的唯美画面不是随便几个华丽的辞藻就可概括的,而是通过不同角度的体会,用心感受。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审美的特点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1.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特点

对高中学生进行审美培养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中学生对审美的认知能力,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学会从审美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潜能得到一定的开发,培养创新能力。针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培养,我们需了解审美的三大特点[1]。

1.1形象美。

学生接受知识,往往是从形象开始的,在中学教材里很多作品就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描写了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有些画面给人以水在绿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美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想象面前有一幅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美的画面,如身临其境,有美不胜收的感觉。如果离开这些审美形象,那么就失去了审美对象,形象是文章的躯体,因此,审美教育是形象教育。

1.2情感美。

以情感人,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是整个生命的灵动体,遵循情感的流动,从而唤起读者的情感,使读者由内心深处产生共鸣。“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使他变为审美的人”。可见追求真善美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凡是优秀作品都带有强烈的感性色彩和理性色彩,如《再别康桥》中的唯美、《致橡树》中对爱情的忠贞、《呐喊》中对封建社会的不满与愤怒,等等。中学语文审美教育以情感人,凭借强烈的思想感情对学生产生情感上的熏陶。

1.3愉悦美。

在以情感人、以形塑人的同时以形和情悦人,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的三大特点,如果说形象美是语文的躯体,情感美是语文的思想的话,那么愉悦美就是语文的精神支柱。通过表象体现不同情绪,使学生的内心产生真实的快乐,使学生既是看画人,又是画中人,身临其境,使整个画面活灵活现。

2.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策略

人们总是在不断追求完美的结合体,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往往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听得枯燥无味,学生的审美观点更不是一致的,而是有偏差的,加上教育方式陈旧,给学生的审美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应把美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此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对美学的追求,提高审美能力。

2.1培养学生对形象美的感知能力。

我们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对美的鉴赏能力[2]。将教材和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懂得感受美的意境,辨别社会的美丑。以物的形象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感知是审美的第一步,它为理解、激情、想象等做了必备的条件准备。提高学生的眼力,有所发现,文学通过形象化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感,学生凭借老师所描述的艺术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获得直觉上的形象感知。授课老师应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审美认识,从而学会从审美的角度看待事物。

2.2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学生要有对真善美有辨别能力,要有一个美与丑的范围界定,生活中有不同的情境,同样是背影,为何朱自清笔下的背影是那样唯美、感人;同样是洞庭水,为何阴晴两景会使人“迁客骚人”,同样是秋天,为何会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这就需要老师作指引,指引方法要新颖、到位,肢体语言要形象,语言要生动有趣。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文,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才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这是审美能力的一次飞跃。

2.3诱发审美情感,使学生学会表达与创造美。

文章是有感情基调的,语文是以优美的文字结构塑造的,通过各种辞藻,在教学中就需要老师灵活运用[3]。将感情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从而获得美的享受,使学生在学的情境中感到眼前就是文章内容的画面,在文学中体验美,发现美,产生兴趣,获得艺术享受,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强化对事物的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结语

在生活中,美与丑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结合体,高中语文学的审美教育就是让学生能够对美学认识和感悟,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情感表述,启发学生发现美,起到审美教育的作用。审美教育可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在语文审美教育中获得知识储备。本文通过对审美的特点、方法的论述,提出语文教学不仅要结合书本,还要结合实际,这样才可进一步使语文教学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甘琼.浅议文学作品审美教育的特点[J].华章,2010(28).

第8篇

【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学 童话 审美教育

童话与儿童成长具有紧密的联系,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已经为小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既能丰富他们的情感和阅读体验,又可以促进小学语文审美素质教育走向深化,起到启蒙学生心智和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因此,以优秀的童话作品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切入点,赋予课堂教学更多的趣味性和时代感,才能够确保小学生能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从而真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童话审美教学的阐述

童话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而又富含丰富想象力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作为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将一些充满幻想的新奇故事表达出来,更符合儿童的思维习惯与特性,成为展现小学语文审美教学的重要载体,与其它教学内容相比,童话故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与喜爱,为培育小学生思维能力开辟了全新的通道。

从教育的功能来看,童话教学带有极强的审美教化功能,蕴含着无限的思想和艺术之美,不管是那些离奇荒诞的探险故事,还是充满了唯美情怀的梦幻童话,都能够在充满色彩的想象空间中教会学生分辨善恶美丑,从而呵护他们幼小而纯真的心灵空间。可以说,读童话,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会的是儿童文学的语言之美,演童话,引导学生更好的体验童话角色,感受的是儿童文学的形象之美。童话教学给予学生足够的审美愉悦感,从而塑造他们独特的审美心理与情感。

二、童话审美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首先,童话审美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化成长。童话故事带有一定的生活与现实基础,故事中浓重的人文色彩,能够教会学生直面困难与挫折,教会他们明辨事非曲直,直击学生的心灵,确保他们在走向生活和社会的过程中,思想与情感越来越丰富,符合现代语文教育的要求。

其次,童话审美教学为儿童诚信教育拓展了新的空间。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诚信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帮助人们建立信任关系的有效手段。童话审美教学历来十分注重学生品德的塑造,在各种各样的童话故事中将诚信传递给学生,教会学生做一个正直、勇敢的人,这种影响也将伴随学生终生。

最后,童话审美教学真正践行了素质教育,是大语文观的一种直观表现。童话审美教学强调学生个人感悟力的成长,除了要达到欣赏美、创造美的高度之外,还要发展他们的各项综合能力,无形之中推动了素质教育走向更深层次。

三、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

1、从童话阅读中体会儿童文学语言之美。小学生因为天性使然,对童话教学中的美感接受非常自然。这个阶段的学生童话审美自然纯朴,教师通过让小学生阅读精美的童话故事,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童话故事里的那种朦胧美、那种清晰地人物脉络,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而掌握学习的真谛,养成从小阅读书籍的习惯,并从中吸取营养,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好第一步。比如,在《乌鸦喝水》这个故事中,就以质朴的语言将乌鸦的智慧描绘的活灵活现,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乌鸦喝到水的那种喜悦,这种简明的童话语言更令人印象深刻。由于小学生在不同的阶段的接受能力不同,教师在小学生刚开始接触式童话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帮助学生引导学生阅读,并且从课文中找出内涵所在,和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带着感 情去阅读,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入自己的思考。使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深入了解作品的写作形式,加深对作品的语言理解,从课文的用词当中,体会作者描述的优美场景,形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和思想,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加入真实情感在学习当中。使作品在学生头脑中久久回味。

2、从童话鉴赏中体会儿童文学的情感之美。童话故事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以情感来感染学生,是实施童话审美教学的目的所在。小学语文童话作品中不乏精品,这些作品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巧妙地加入了与读者共鸣的写作手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读书时,可以将作者想表达的意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出来,并且教师给予点评。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加强了学习兴趣,在与作者的共鸣过程中,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对自身的自信心也有很大提高。

从斑斓的童话世界中,学生不仅可以感悟到真善美的强大力量,还可以让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由此可见,为了更好的适应现展脚步,童话审美教学应该被更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 考 文 献

[1]马薇.让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的旅程――试论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3)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审美教育 素质教育

 

在当前新课改全面施行的大背景下,“审美教育”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性要求。良好人文修养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长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语文审美教学去加以影响和实现。笔者基于对语文教育性质、目标的认识,对“审美教学”这一课题做了一定的教学思考与探索,现略述如下。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现状

审美教育又名美育,指教育者按照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掘审美因素,激发受教者的审美经验,进而培养、陶冶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完成塑造“感性的人”的教育目标。审美教育的功能可分为四点:以美冶情,升华审美情趣;以美启真,启迪智慧;以美储善,感知并培养道德情操;以美健体,感悟生命价值的追求。随着审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深入,审美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阵地,在学生初步的审美情操的培养上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缺陷或问题也逐步凸现出来,这主要是表现为传统教育思维、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素质等因素造成的美育“缺失”或“偏差”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方面,由于没有客观标准的参照,部分教师对课改与审美教育内涵的理解有所偏差,教学课程有形式主义倾向,如有些课程多媒体技术使用过于频繁甚至滥用,干扰教学主题,教学目标主次混淆。其次,教学模式上,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审美教育往往变成教师的单人秀,教师的个人分析取代了学生的阅读实践。最后,教师自身审美素质的培养提高也是审美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语文审美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引入美感情境的审美教学

生动、直观、感性的美感形象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感官体验,弥补其知识积累和阅历的不足。小学语文的基础性特征要求其审美教学须以美的外在形象为手段,具体表现为两点:客体文本所体现的音韵美、人物形象美、作品结构美等;主体教师所表现的语言美,情感美等。这些美感形象主要依托于两点进行营造和实践:

1.充分挖掘文本美感因素。文本的利用发掘就是要为学生找到并展示审美激发点,构建审美主体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和进一步探索。如诗词就具有极强的美的客观性和形式规律,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等都有助于审美主体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实现了审美意识的升华。以贺知章的《咏柳》为例,“碧玉”、“绿丝绦”“春风”等都充分勾勒出初春杨柳的形象美,“赋物入妙”,引人入胜。

2.创设引入美感情境。审美情感极易为美丽的情境所触动,文本阅读中,美感因素或为愉悦情绪、或为慷慨激昂的壮士情怀、亦或其它情绪所启发引起。《碧螺春》一文中所描绘的动人画面、流淌的音乐、整齐的朗读声都会引发学生对江南春色的美好向往。教师对音乐、多媒体课件的合理搭配运用,都可以将语文教变味轻松享受的欣赏过程,让学生在知识的消化吸收的同时陶冶情操、美化情怀。

(二)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

美在本质上是多元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的生命力源于审美活动的个性化。小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世界使其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与成人大相径庭的思想,而越是这种奇思妙想,越是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越能体现出文章的美感所在。而小学语文中的审美教学就是要学生用个性体现和主观表达来完成其对文本的理解,如在《碧螺春》中采茶一节的阅读中,学生们评价江南春色之美也是从多种角度着眼的,有朝霞灿烂之美,有晨雾朦胧之美,也有晨光微熹的温柔之美,这种脱离了标准答案、固定思维的桎梏,个性、情感的展现流露都是文学生命的丰富性、多义性的理想体现,也是审美教学带给学生更多更大创造空间的目标所在。

(三)审美教学要注重整体建构

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带给学生美感意境、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知识、形象感知的不足,教师要考虑到保持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词语的整体把握,最终实现内容结构的整体回归。

 

三、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用的发挥,不仅要依靠美感营造、个性发展和最终的整体建构,同样需要师生间的交流和对学生自由感悟的宽容,深化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使语文审美教学真正成为精神享受的教学。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曾在上海举办“法国250年绘画作品展”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我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这类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我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以上列举的事实可以说明,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

我们已经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假如,我们从伦勃朗作品中感知到铜盔的金属质感,能否成为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物理属性的辅助教材;假如,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性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禁要问,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也许我们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正如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也是继发性的作用,并不是该教学的主要特征。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一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惯,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从中我们看到,减弱客体媒介中所粘附的非审美信息和压抑主体的非审美情感是评价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抽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2.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即是纯粹几何形所传达一种普遍情感也能激起个人无意识的利害判断。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如果将壮观的战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那么人们是不会想往那种艺术的。因为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价值判断。如,有时代和地区风格的作品或为某集团的个人情感所认可的形式规范,都可以作为审美评价的标准。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3.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诚然,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一种培养审美鉴赏力的教学,离开主体从个别至一般的评判过程,任何定性的灌输有可能造成学生在欣赏上的“伪敏感”,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这是教学另一个偏颇之处。

三、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1.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尽管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但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达芬奇和丁托莱托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其再现性的内容相同,但因形式处理(构图、人物造型、透视等)不同,就有了隐藏着的另一种不同的内容,即不同的形式因素给观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试想,让一个不知此圣经故事的人去欣赏这两幅画时就出现这样的情况,达芬奇的画透视焦点居中,呈一种对称式构图,加之空间处理的平板装饰性,给人一种平静稳定之感。在平衡中人物的动态变化,略使画面产生从静到动、从安稳走向骚动之感,使观者体验到一种事物处萌芽状态,但预示着即将来到的运动最普遍的经验。而丁托莱托的画,由于透视焦点偏向一边,长形餐桌向纵向消失产生倾斜的纵深感。不对称的画面失去了稳定性,加之人物的前俯后爷相互重叠,以及画面上方飞动着的小天使,更加剧了动荡不安的感觉,使观者体验到事物发展中矛盾对抗即将解体的一种普遍经验。而在表现性绘画中,表现性内容处于显处,再现性内容则相反。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乍一看,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使我们感受而不是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缜密的网络系统监控下的普遍经验。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仿佛象五线谱上的音符,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然而,另一种再现性内容通过想象也时常从画中迸发出来。如井字形直线象街道、大小色块象建筑物等。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使我们的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

2.欣赏与形式分析

在这一阶段的评价,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比较长久地固定在作品上,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份。如塞尚的《苹果与桔子》,产生顺畅、和谐及愉快情绪的形式机制是由那些主要成份造成的,线条是流畅的、形状是柔滑圆润的、色彩是暖调的;静物在大面积白衬布映衬下,整个明度是高调的。构图是由各种大小方向不一的三角形组成,变化而统一。桌面向左倾斜造成圆滑的果子不稳定感,但似乎又在右倾斜的果盆强力牵制下取得了平衡。这样画面既有欢快的动感,又有祥和定静的均衡感。但这些定性的分析必须后于学生的评价,教学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胜不过对形式的直觉,直觉是对形式全面综合性感知,是动态的。而剖析是将形式分解后逐一定格,是静态的。在教学中,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我们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另一方面,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了愉悦性,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整个教学是一个从引导感知分析(史、概念、形式因素)再感知的循环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的直觉水平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的高度。

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教学的重要部分已毋容置疑了,然而,在对作品分析时所使用的语言、方法及教具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如,在构图分析时,可将相似和相反的作品进行比较,卡尔夫的《有银水壶的静物》是一个“金字塔”形的构图与塞尚的静物画不同,具有稳重的矜持感。再如色彩分析,可以将色彩强烈的作品制成黑白灯片或教具画进行对照,使学生体会色彩在画中的作用。如果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构图的均衡作用,可以抽掉画中某一部分的色彩和形象进行试验。这种视觉实验性教学对高中生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的。当然,教具的设计必须是经济又合理的。随着教学不断深入,形式的分析从笼统简单向细微复杂发展。可以说,对整体形式意味的感悟和对局部形式因素的体察和剖析都具有非生物学的意义。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多种电教手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现以《桂林山水》为例,谈谈我的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欣赏桂林山水形象美。

《桂林山水》语言优美简练形象,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很难通过抽象的语言文字去领会形象的山光水色的美。根据这一特点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我借助于多媒体,让观察栩栩如生的桂林山水风光,通过娓娓动听的导语,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抓准观察的重点,把学生带进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美景中。如近处的绿水、小舟,江底的沙石,水中的倒影;远处千奇百怪的峰峦,山间的绿树红花,空中迷蒙的云雾。这样使学生的情感逐步与作者的情怀产生共鸣,如身临其境,感受到呈现于眼前的不是单纯的山水画面,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迷人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和情操论文服务。

二、剖析重点段,领略祖国的语言美。

课文中作者特意把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安排在两个结构相同而又严谨的自然段里,而各自集中表现在一个排比句中。这是引导学生掌握读段学文之法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领略祖国语言生动优美、表情达意、准确细腻的好课例。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领悟作者遣词用语的准确性。作者写漓江水用了“静、清、绿”三个词。我适时品评:流动的漓江水为什么说“静”呢?使学生意识到“感受”一词重要。文中的三个“真”字,如把它换成“很、太”等词又怎样,让学生领悟到“真”是“的确”的意思。然后我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形象的比喻。如教学桂林的水“真绿”时,我让学生明白“翡翠”是什么(看实物)再问,作者用“无瑕的翡翠”比喻什么?说明什么?使学生逐步领会作者遣词用语的精妙——漓江水的“绿”用“翡翠”来比喻,漓江水“清”用“无瑕”来形容。教学山“奇、秀、险”这一特点时通过幻灯片、看实物,进一步理解作者所描述的景物形象逼真,用语准确。

三、指导朗读,感受作者情感美。

《桂林山水》语言简练,生动优美,抒发的感情纯美。如何使这种感情进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产生共鸣?这就要通过有感情朗读去揣摩品味课文,使学生受到美 的熏陶。教学时,采用跟录音轻读,听老师范读、引读,全班或小组齐读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指名个别读。指导朗读时,先让学生听录音,领会每个特点朗读时的声调和语气论文服务。如……真静……“一句用轻读,给人以幽静感觉。如……真绿……”一句用响亮志,给人以充满生机的感觉。读后,师生共议,反复朗读,直至绘声绘色,声情并茂,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角色”。

四、诱导想象,体味自然动态美。

《桂林山水》所描述的优美意境是“山青、水秀、人怡”。意境之美,除朗读感受外,更重要是联想,想象,再现形象化的意境图像,让学生陶醉于迷人景色中,达到最高境界——人在画中游。如教完本文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师生遐想,游览山水,伴随优美的乐曲,观赏长幅彩色连动山水幻灯图。老师边播放幻灯片,边以满怀赞美之情旁白:小船……慢慢行驶。……哇!这里的水真清啊!可爱的小鱼快活地在水里游来游去……

“游览”中,学生看、想、问,把观察、复述、描绘、质疑熔为一炉,化静为动,见影生情,创造了愉悦环境,既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第12篇

1.感受音乐美,增强语感和想像力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通过音律与节奏创作了音乐艺术。这种来自视、听高级感官而产生的美感对学生来说能获得一种精神愉悦和情感满足。巧妙地运用音节艺术能激发学生的想像,使情感,思维及个性心理活跃起来,产生出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儿歌、散文、绕口令中的韵律美,节奏美让人余音绕梁,回味幽长。

1.1 把握语句的节奏,培养良好的语感

节奏,又叫节拍,它是由音节的组合,诗句的停顿决定的。掌握好语言的节奏与韵律所显示出来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语速,字里行间的回环往复,体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教师应抓住教学契机,点拨、启迪学生把握轻快、凝重、低沉、高亢、舒缓、紧张的节奏,把学生引入一个千姿百态的意境,富有节奏的朗读,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情感和情性的熏陶。如我在指导朗读《荷花》中的一段话:白荷花/在这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第一句话总起句,句首的“白荷花”起提示作用,指导读重音,二至四句起始“有的”读时稍加停顿;第二句描述有的荷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语调轻松,语音稍低;第三句写有的花瓣全都开了,“全都”读重音,语调稍高,语速稍快,展现荷花怒放的气势;最后一句语音稍低,稍重,好似花骨朵积蓄力量,就要竞相开放。通过这样的美读,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像,体味白荷花的美姿。

1.2 借助器乐创设情景,激发想像力

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如能使音乐与语言完美结合,就能创设出良好的情景。如教《观潮》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随着跃宕起伏的音乐观看潮来时的壮丽与雄奇。音乐声,浪潮声,声声入耳。音乐的采用与画面的完美结合。在教学中,我还曾运用了快板、小鼓、电子琴等乐器进行伴奏,让学生合着节拍诵读诗文。让学生在美的音乐中享受、感悟,得到美的熏陶。

2.玩味文段的图画美,激发爱国热忱

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相当强,语文教材编有大量优美的富于教育意义的图画。老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图画美、图案美,唤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怀,激发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热情。例如:《桂林山水》的插图,描绘的是玲珑剔透的山水风景图。学生边听配乐朗读边观看图画。

3. 领略诗文的意境美,获得情性和理性的交融与升华

如何让学生融情入境,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教诗词,不仅使学生弄懂字面的意思,了解其主要内容,还必须“入境”才成。“多读多练”是教学诗词的一个特点。反复吟咏,方能读出韵味来,细细体味诗中蕴含的意境。同时使思维产生发散。如教《朝发白帝城》,这是李白在唐朝元二年春天遇赦,离别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全诗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画面。

对部分文章的精彩片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参与认识活动,做到语言、形象、情感三者融合。使审美教育成为情感教育,思想教育的突破口,让学生在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的氛围中分析情境和再现情境,使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得到发展。

4.锻炼品格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为提高人文素养打下基础的,也就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教材的内容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品质,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真善美,识别伪恶丑,自觉丰满人格力量,增强道德修养。

4.1 人格力量的培养

教师要把塑造学生真善美三种人格作为奋斗目标。依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去完善学生美好的人格。如第五册《中彩那天》,文章里的小作者多希望能把中彩的那辆奔驰汽车占为己有,但爸爸却把汽车还给了库伯。这体现了爸爸品格上的“真”。讲课时,我让大家讨论这个问题,然后自由发表意见。并说说:你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你将向爸爸说什么?大家异常热烈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总结时,同学们懂得了:爸爸的诚实是最珍贵的,是一辆几十万的奔驰汽车无法比的,因为诚实正直是心灵美的体现。不论诚实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或是无私奉献,崇敬英雄,尊敬师长,乐于助人;还是和蔼谦虚,谈吐文雅,举止端庄等都体现了人格的真善美.教师针对这些内容,要善于引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4.2 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

一种情感向道德、人格、价值观的升华,都离不开一个"知"字,学生在优秀篇章中接受到健康崇高的情感熏陶,是认知的成分。一旦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健康的情感,良好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呢?首先,要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所谓“势”,即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也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能力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在教童话《幸福是什么》,我先让学生上台谈谈最感幸福的事。学生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长在甜水里。所讲离不开吃、喝、玩、乐及亲人的疼爱。此时应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幸福的真谛,结合课文领会“劳动最幸福”的主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