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9: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产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产业躁动
要想中国文化产业告别躁动式发展,安静下来回归有内涵的,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状态,当务之急是去掉这一领域的资金堆积,让粗制滥造无处遁形。
借力政策东风,中国文化产业引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刻。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跑马圈地的热情空前高涨。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看起来似乎正在悄然启动。事实真会如此吗?
“我们这片文化产业园占地1300多亩,总投资3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佛教体验中心。”华北某能源型城市的一位处级领导,在向参观者推荐他们的文化项目时滔滔不绝,激情描绘着这个产业园落成后的壮丽精致。
说实话,这位处长的口才很棒,但是因为说的过于美好,总给我一种夸夸其谈的感觉。对这30亿投资的未来回报,我深存疑问,到时候真有那么多人会去这样一个,向来以能源开发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地方,体验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虽然他们在四年前发现了不少舍利子,以此为契机试图完成城市向旅游业过度的大转型。
确实,要说房地产陷入低迷之后,中国最火爆的行业是什么?当属文化产业莫属。君不见,如今演员片酬蹭蹭地往上涨,百万一集的演员不断涌现;各种文化公司纷纷亮相,创业者有不少选择进入这种“轻公司”模式;国内图书市场品种正在快速堆积,虽然值得一读的书籍是越来越少。还有,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等不断涌入文化产业,大有以海量资金撬动中国文化大繁荣的架势。
在最近一个月的调研式旅行中,我不断地听到官员们像那位处长一样的侃侃而谈,就连中部某省的好几个小县城也遍布着文化创意示范基地的大牌子。不夸张的说,如今几乎所有的经济开发区,都有了带有文化字眼的产业园区。回到北京后,我参加了一个从事TMT行业研究的朋友召集的周末聚会,那样的交流环境,让我嗅到了文化产业到处是肆意流动的热钱。虽然不少人抱怨不断上涨的影视剧制作成本,但是依然掩饰不住他们稍显夸张的兴奋表情。
一组数据亦预示着文化繁荣新时代的来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百亿元,出版行业年产值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双双突破万亿元。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网络视频、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更是在迅速崛起,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
正是有着如此强大的文化需求、技术支撑,再加政策大力扶持一鼓动,中国文化产业也就出现了躁动的迹象。
本来,文化应是有着一定人文诉求、符合大众口味,具有品质感和时代感的意识形态内容,属于典型的创意产业。在国外,文化产业并没有短期投机发展的历史实践,而更多的依赖时间积淀和市场竞争。不论是迪斯尼、好莱坞的商业运作,还是欧美的流行文化、社会思潮的风起云涌,都非一时铺天盖地的产业园“圈地运动”所能实现。
时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则有着明显的资金堆积和文化投机的特征,铜臭味十足。虽然文化产业发展当然离不开资本的运作,但是当各路老板们,发现文化行业利润丰厚,纷纷携款来投的时刻,这个行业也就危险了,随时可能会陷入泡沫化阶段。
要深入理解产业传播的概念和内涵,首先就要了解产业和传播的概念。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产业是介于国民经济和企业之间的一个中观概念,指的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国内外不少学者都对传播进行过定义,如霍夫兰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邵培仁则认为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等等。这些定义均是学者们出于不同研究目的需要而得出的,各有各的侧重点。出于本研究的需要,本文采用了郭庆光的定义,即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2]。在综合了上述学者的观点以后,本文认为产业传播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系统将自身的信息在系统内、外部进行扩散、反馈的过程。产业信息在系统内部扩散及反馈的过程,为系统内各个企业相互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是整个产业的发展与壮大的内部动力。产业信息在系统与社会之间的流动过程,一方面是产业扩大社会影响力、拓展市场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整个产业系统向周边环境学习的过程,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外生动力。因此,积极开展产业传播活动,对于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新生产业的发展很有必要。
二、川西北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现状
(一)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利用传统媒体进行传播的现状
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依靠自身独特的民族资源禀赋和政府的支持,已具备了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和一定的产业规模。然而,在产业传播方面,由于受到传播意识落后、区域交通条件差、传播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等因素的限制,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大多还处于较为原始的人际传播状态,产业信息大面积快速扩散的效应还没有形成。大众传媒因其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点,在其诞生后便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也正因为此,大众传媒便成为了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传播的另一重要途径。如报纸媒体《阿坝日报》、《甘孜日报》,均同时发行汉文版与藏文版,相关栏目多层次全方位地反映全州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传播产业所需的各类信息。在广电传播方面,阿坝州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全州43个乡镇,覆盖人口32万人,人口覆盖率35%,电视台节目覆盖101个乡镇,覆盖人口49万人,人口覆盖率54%,把富有阿坝州民族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提供给广大农牧民,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及产业。甘孜也建成了州级平台、康定和道孚县级节目传输平台、30个乡级无线发射基站和19个村级无线发射基站等,传播的农牧民人口覆盖率接近50%。随着互联网覆盖率的进一步提升,川西北地区也开始利用网络传播自己的民族文化产业。中国羌族网、羌岷网等网站上,都对当地特色文化进行了分栏展示,囊括羌族音乐、视频短片、民族学术、人物专栏、组织机构等板块,详尽介绍饮食、建筑、歌舞、医药、文学、历史、宗教等内容,展示该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二)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的现状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EVR商品的计划书[3]。国内一般认为新媒体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的媒体新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4]。本文所指的新媒体主要指相关的网站、网页、微博、论坛等。下表即是目前收集到的有关川西北民族文化产业利用新媒体传播的状况。从上表可知看,着重传播川西北民族文化产业的网站数量不少,但是从这些网页的微博粉丝数、网页点击率看,发现受众对此的关注度极低。与作为旅游产业传播的微博代表“九寨沟管理局“的160多万粉丝数量相比,这些文化产业网站的微博粉丝数目微不足道,微博账号一般也未能得到“认证”。此类网站作为展示民族文化产业的窗口,理应成为民族文化宣传与品牌塑造的重要渠道,但并未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如中国羌族网,它的目标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的羌文化交流平台,其内容丰富,涉及学术交流、社会聚焦、文艺空间等多个板块,并设有“尔玛论坛”供羌文化爱好者沟通。但是论坛会员不足400人,帖子更新速度缓慢,部分板块几天才能看见新帖。网站同时提供“尔玛商城”供民族文化产品交易,但打开商城页面,它只对“珉玉”文化及工艺进行展示,不见其余产品,无疑是对交易平台的极大浪费。此外,个别网站访问量严重低下,部分板块文章一个月内点击量不足20次,甚至也没开通微博、论坛、贴吧等交流平台。虽然这些网站在页面下端设置了友情链接,但是所链接网站的情况基本与自身无异,少人问津。
三、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传播中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找准川西北民族文化产业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是尽快提升民族文化产业传播水平的关键。首先,传播主体对民族文化产业传播的重视程度不够。就政府而言,由于民族文化产业起步晚、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效益相对较差等因素,所以政府更加倚重旅游产业的传播,不愿意将传播经费过多地投入到民族文化产业;就民族文化企业而论,自身对于产业传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也不愿意从本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经费进行产业传播。大多数企业或作坊在对外提品或服务时还是在走传统的销售路径,无意通过时下热门的传播新渠道来宣传自身的品牌与形象;就媒体工作者层面讲,由于川西北民族地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导致媒体宣传报道该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所需支付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较高。正是出于成本的考虑,媒体宁可选择把采访、报道的目光聚焦于九寨沟、黄龙等少数著名旅游景点,加大受众对旅游产业的关注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众媒体对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其次,民族文化产业的信息传播手段亟待更新。近年,随着媒介技术的更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数字电视、车载电视等一系列新媒体,不断促进其它产业的传播。然而,这些新媒体在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中却受到了限制。一方面,由于川西北民族地区熟悉新媒体业务的人员有限,缺乏既懂新闻传播规律又懂网络传播的人才,加上该地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持日常工作,在对新媒体的建设经费投入上自身存在不足,导致新媒体事业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当地传播民族文化产业的纸质媒体发展定位不清晰,还未能与网络媒体有效整合,电子版、网络版的新闻稿件更新缓慢,不能用网络语言、网络新闻表现产业传播的中心工作,在发挥新媒体的整合和集聚效应方面做得不够充分。因此,各传播主体对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只能停留在地市级的传统媒体,传播的范围也多局限于本地受众。
四、关于提升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平台建设是提升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
业传播效果的关键产业传播与企业宣传不同,它更多是在宏观层面上关注区域范围内产业整体的传播状况,而不仅仅是企业个体的营销宣传。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体现的是地方政府或行业协会的公共服务能力。因此,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积极构建民族文化产业传播平台。民族文化产业传播平台应该由以下要素构成:管理要素、信息要素、技术要素。首先是管理要素。在政府指导下,建立相应的民族文化产业的指导和协调机构,负责对民族文化产业传播平台及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和组织工作,为平台建设提供相应的组织保证;其次是信息要素。由政府专门机构负责为民族文化产业传播平台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相关的扶持政策、配套政策及全面、细致文化市场信息,产业传播平台建设提供政策和信息支撑;最后是技术要素。要利用政府提供的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加大引进民族文化产业传播的高新技术,加快原有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5]。产业传播平台构建以后,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传播手段,能让川西北民族文化其相关产业得以有效的传播,使得整个产业的传播活动更加整体、统一,更有利于在现代市场中传播,更能加强对川西北民族文化的继承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川西北地区民族
文化产业传播效果的保障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没有足够数量的产业传播人才,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状况就不可能得到改善。要想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努力提高民族文化产业全行业领导干部、员工的传播意识与媒介素养。特别要重视对企业领导、营销人员等涉及传播活动的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服务水平和传播能力。第二,注重培养符合民族文化产业传播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让他们能够尽快掌握新媒体技术、业务和信息传播规律,在对外的产业传播活动中“独当一面”。第三,与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合作,建立一批复合型传播人才实践基地,促进高等院校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川西北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主体应与高等院校中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以及新闻媒体加强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既可以为自身提供所需的产业传播人才也可以尽快提升产业对外传播效果。
(三)“借船出海”是提升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传播效果的捷径
据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志军介绍,目前五大银行已经参与贷款投入文化产业超过2300亿贷款(人民币),上市公司到现在为止已经超过30家,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超过300亿,形成了一批销售收入和资产双过百亿的大型文化企业。孙志军同时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启动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规划统筹安排,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推进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完善文化贸易促进政策,支持文化
企业走出去。
并且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2004-2008年间,中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3.3%,高于同期现价GDP年均增速近5个百分点;2008-2010年间增加值年均增24.2%。
从目前国家统计局对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统计看,据初步估算,2010年文化部职能相关各文化行业增加值约为4000亿,占同期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三分之一。按预测结果,“十二五”时期,文化系统各行业增速普遍在20%以上,个别行业增速达到30%左右,到2015年增加值将增长到8000-9000亿左右。
纷纷融资上市
“从2009年华谊兄弟登陆创业板至今,已经有超过30家文化企业在深交所上市。”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给出的数字背后,是文化产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
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逐利的资本从中觅得很多机遇,越来越多的相关基金设立,也预示着文化产业或将迎来一轮上市潮。
2011年7月,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基金目标总规模为200亿元,这是创新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深化文化投融资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财政部副部长3月19日在上海参加“第二届北外滩财富与文化”论坛时表示,2011年金融与文化产业的对接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上市融资、信贷融资及股权融资和财政政策支持等方面均实现了新的突破。从传统文化产业到新兴文化产业,从国有文化企业到民间文化资本,文化产业在快速发展中愈加彰显资本扩张的力量。”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在一次论坛上表示,“截至2011年年末,主要金融机构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长34.1%,高于同期各项贷款。截至去年年末共有39家文化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24家文化企业发行中期票据,共计融资1250亿元。”
成立文化基金百余只
去年仅在广电和传媒领域就有77起创业投资,设立文化产业基金43只,既有综合性的基金,也有针对艺术品、网络游戏、动漫等特定领域的专门基金。可以说,在培育和支持文化产业方面资本市场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了。
“金融促进文化,文化创造财富”,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对于金融和文化关系的表述,反映了目前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在屠光绍看来,要实施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财富与文化的融合必不可少,金融业在文化发展进程当中大有可为。
股权投资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新募集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基金数量达十余只,如广东文化产业基金、天津文化产业基金、福建海峡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杭州文创产业投资基金、无锡华映文化产业基金、天堂硅谷文化产业基金、上海文化产业基金、建银文化产业基金等。
1
文化需不需要产业化?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以省委宣传部王玉斌同志的观点来说,“文化安徽”的调查如果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纯粹整理些逸闻趣事,就对地方没有什么有益的帮助,甚至对于文化保护本身来说,也没有好处。这个观点如同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中提出的生产性保护,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实践。
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精神存在,而是要落实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讲过:“学而时习之。”这“习”字应该理解为实践,这句话其实要求的是一个人应该知行合一。于是,“学而优则仕”就是这个实践的一个过程。所以,文化和产业不应该成为矛盾的存在,它们应该结合起来,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幸福因子,为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安徽是一个很奇特的地方。在中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近代以来,一直有一些开风气之先的举动,但是很快地又被其他地方和区域学习和超越,仿佛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块试验田,成果出来之后,迅速被推广和学习,而其本身又处于一种被实验的状态。在文化与产业结合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安徽在完成中央政府任务的过程中,可以说最先完成了文化产业的机构调整,也取得了具体成果,省委宣传部叶副部长文字中提供的数字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即使是文化产业相比较,安徽文化产业的数字也不是全国最好的,甚至不能算是个强省。所以,提出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是安徽文化产业的一个口号。
不过,我们的调查不是基于数字,而是基于现实,安徽是不是文化强省对我们来说,或者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并不是一件迫切的事。文化和产业融合的最终结果,也不应该落实在具体的数字上,而是切实地提高了广大民众的生活品味,增强了他们的文化消费能力,使他们在农耕之余,下班之后,有一个感情的寄托所在,精神的归属场地,这对于民族文化精神的健康,是最有利的。
现在国家已经不提倡偏重于GDP数字的增长方式,但在文化产业的报告和数字中,我们又看到了类似的影子,吃一堑,长一智,不能总是在一个坑里跌倒,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不是有关方面太愚蠢,就是他们别有它想,就不是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了。
2
在展开安庆地区的考察之前,我们先去了三河古镇。高速路上的标志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景点,于是我们就下了高速,去古镇看看。一过桥就看到一个免费的停车场,心里就犯嘀咕,现在还有免费的午餐吗?
刚停了车,就有个当地人,骑三轮旅游车,向我们拼命推荐古镇半天游,说门票80元,汽车不好走等等,只有跟他走才能又便宜又实惠。在我们表示自己看看的时候,他脸色立刻沉了下来,让我们把车停到别的地方去。鉴于初来乍到,我们很听话,把车停到了路边,让一位同事在车里等着,我跑进去稍微看了看。
古镇很小,在城镇的边上,旁边是两条河,都比较脏。古镇是不收费的,狭长的一条古街道,青石板的路,破旧的门面,都是商业化了,很难说还是居民区,至于里面的杨振宁故居之类,我就没有进去,怕车子被警察拖走,再说,感觉上古镇不古,而且,各个具体景点一定要收费的,何必花这个冤枉钱。回来的时候,看到隔着河,有在建的商业住宅区,按照古徽州的样式,古镇的风貌尽收眼底。但是对游客来说,这对于古镇的文化破坏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没有进到古镇中心,体会古镇完整的风貌,基于很肤浅的感觉,得出古镇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如意,一来门票太贵,二来环境一般,三来开发不科学。向我们这样不远千里而来的游客,都不能留住,可见它的魅力还不如高速路上偶尔看到的乡村呢!这样一来它的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只能是越做越小,最后只是个面子工程罢了。
我们还到了汤池镇的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可以说是慕名而去,因为这是个传统文化与产业结合的点,我个人以为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是可以结合的,但苦于一直没有具体的例证,所以听说庐江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是引进巨资的文化项目,就很想去近距离感受下。
汤池镇民风淳朴,环境也很好,街道干净,甚至穿镇而过的河中,竟然还有妇女在洗衣服,这在中国已很少见了。中心已经关闭了,但还发放有关资料,多是行为规范和《弟子规》、及佛教经典。对面的小书店很有意思,老板不仅告诉我们有很多是免费赠予的,更在我们离开的时候说:“您走好。”这说明中心对这里的民风和文化的影响还是很有效果的。
不过,无论我如何解释,看门的中心工作人员就是不让去拍个照,到里面参观下,总是欲言又止的样子,说中心关了,不能参观。其实,中心的关闭是否属于常态呢?我觉得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结合是好事,但一味复古或者有别的想法就会事与愿违,而造成政府不支持传统文化教育的假象就更是误会了。
大概30多公里之外,还有一个庐江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我们顺便也去看了看,学校以技能教育为主,国画、剪纸、手工等等,教材也是《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基本资料,接待的宋老师已经在学校待了两年,态度和善,而且路上碰到的学生,都站立鞠躬问好,使我也得频频致意。学校的资金一方面来自校长本人的资助,另一方面也有学生家长的赞助,但对外宣称是免学费提供吃住。总的来说,这个学校给人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而且周边村落的民风较汤池感觉更淳朴,这点宋老师也特别肯定。那么传统学校能在这些地方出现,也不应该是偶然的了。
总结来说,我想以公益投资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是不适合积极推广的,因为免费之后,就面对一个价值取向是否能自由选择的问题,“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不能“师之所存,道之所在,”颠倒了这个关系,就容易宗教化,而使传统文化的发展步入死胡同。公益投资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作为一种社会普及教育的方式。所以,我还是倾向于孔子办学的方式,收学费是一种礼仪,于学生来说是尊师,于先生来说是重道,两者不可偏废,不可偏颇,这样学生和老师之间才能有一种正常的师徒关系,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来说才更有益。在当前商业文明占主流的态势之下,文化与产业的结合才能彰显其社会效应,才更能引导大众最终获得文化的发展带来的益处,当然,这个益处绝对不能仅仅限于物质的积累,更要注重生活的幸福。
甚至,我们可以说,只注重物质积累的文化产业,不仅搞不好经济,最终也会把文化腐蚀掉,使之成为一个招牌,仅此而已。这个观点陆续在后几天的考察中得到了验证。
3
安庆是黄梅戏的故乡,在当地非常受欢迎,有众多的戏曲爱好者,成立了数百个民间剧团。很奇怪为什么我们做黄梅戏课题的时候,提出期待黄梅戏的梅开三度,会受到很大的否定,被采访的专家对黄梅戏的前途普遍不看好。这显然有比较具体的原因。
我们直接到了潜山县的黄梅阁,这是一个民间的黄梅戏剧团,由江尧先生出资,演员主要以业余为主,平常为各行各业的职工,晚上有活动时,就过来唱戏。就黄梅戏的发展我采访了江尧先生。他首先肯定黄梅戏生命力非常强,扎根于民间的戏曲不可能面临衰落的问题,只能说先前的那种全国性繁荣,并不是一种常态,而且,刻意追求黄梅戏的全国化也不可取,因为它作为一个地方曲种,有自己的土壤,离开了土壤,很难有什么大的发展。所以,唱响黄梅戏这样的口号,在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可行性。他说,要唱响黄梅戏,应把精力集中在演员的培养上,一如二人转若没有赵本山,它就不可能有全国性的影响。而且不能改变黄梅戏的本质,创新可以,但如改得面目全非,改成了黄梅歌, 就会得不偿失。所以,他把政府协调看成是黄梅戏发展的最大助力,无论是对民间社团的建设和支持,还是著名戏剧人物的培养,政府政策的倾斜在他看来是必要的。
我个人的意见是政府的政策要总是有倾斜,就说明政策是有问题的。指望政府政策倾斜不如加强对黄梅戏的理解和创新,这个创新不单是剧本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剧团自身体制的创新,以及根据黄梅戏自身特点的培护创新。
剧团自身体制的创新体现在体制的改革,由著名演员做台柱,围绕他(她)来构成剧团,这个创新虽然严格来说,是一种复古,解放前的戏剧组基本都采取这类方式,体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不过,这种体制的复古在今天就是一种创新。我在安庆看到了韩再芬剧团的大车,当时就产生了这个想法。或许这是一个出路,当然江尧已经涉及了这个问题,但是他还是要求政府来培养这类角色,我觉得还是保守了些,应该完全交给市场,有能力的人自然会脱颖而出,例如韩再芬的黄梅戏被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评为文化遗产,这就是其个人能力的体现,而政府刻意培养的却未必被大众接受。从这个角度看,我想起非遗工作中提倡的“生产性保护”这个概念来,很多人对此表示了不满和质疑,但是,如果把生产放到市场中去,由市场来促进生产,而不是指令性的勉强生产,那么这个概念就是正确的,可行的。
根据黄梅戏自身特点的培护创新主要体现在对民间文化的尊重和发展上。这一点我觉得是当前所有工作中做得最不够的。安庆市委宣传部周锦宏副部长说,从实际生活来看,农村基本做到了村村通路,农民可以看电视,可以接触最前沿的文化信息,但是,黄梅戏还是他们的最爱。这是因为黄梅戏与其精神需求是吻合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草根文化,它的群众基础是广泛的、坚实的。这一方面体现在皖江文化的底蕴深厚,近几百年来可以说引领着国家思潮的步伐,另一方面,群众自发地,真挚的热爱黄梅戏,并不因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大红或者大衰而增加或者减少对它的热爱,而正是这种非功利性的精神需求,才可以持续为黄梅戏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基础。根据政府提供的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农闲之后,老百姓涉及红白喜事的时候、孩子上大学的时候,都更喜欢请个戏班子去唱戏,这种习惯的保持才是黄梅戏生命力所在。
至于有的专家断言黄梅戏不可能梅开三度,周部长认为这主要是不了解黄梅戏的基层状态导致的。初步统计,今天安庆地区就有900万人还热爱黄梅戏,而且,随着历史和现实的要求相结合,在一定的切合点,黄梅戏自然会寻找到它的出路。专家们看到的统计数字,往往是根据大型剧团的票房纪录和观众统计,由于标准的不同,导致了专家们的看法出现了偏差。例如,如果从是否能在国家大剧院办演出这个标准看,黄梅戏是不行,观众也不多,但是,那900万老百姓就不是观众了吗?因此,我想,对于一个戏种的保护,最重要的不是培养出新的品种,能获奖的品种,能惹人眼目的品种,而是保护它的土壤,不要水土流失,因为一时的绚烂总是不能持久,绵延流传的只有那些默默无闻,润物无声的坚持。
总结来说,剧本创新也需要,生产性保护也需要,但是都不如保护黄梅戏的文化土壤更重要。当人们的生活习惯被迫改变,文化也就失去了活力,黄梅戏最终也会进入博物馆,其他所谓的保护,都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所以,现在反思我们上期的黄梅戏探讨,“期待中的梅开三度,”这个题目本身就是从市场的角度看黄梅戏,而非从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者日常生活需要的角度看,从而我们偏离了讨论黄梅戏的正确轨道,被当地人质疑和批评也是应该的。为此,我个人是有责任的,写这个调查也算是个补救吧。
一、发展县域文化产业须依托文化资源优势
县域文化产业的形成,必须依靠一定的文化载体为基础。芷江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历经2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已经形成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名城文化,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开发整合,已基本构架成了以和平文化为龙头、民族文化为基石、历史文化为依托、宗教文化为补充的比较完整的体系,文化资源优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西汉高祖五年芷江置县开始,长达2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芷江是历代的军事要塞,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悠久的历史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物古迹,现馆藏珍贵文物1000余件,保存了黄甲街、索子街、伞巷等古街巷及熊公馆、沈从文故居等名居,芷江现保存着、、及湘西剿匪各个革命时期纪念性建筑14处,历史及革命文化非常丰厚,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2)民族文化特色鲜明
芷江侗乡,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侗家三件宝的鼓楼,风雨桥、吊脚楼多达300余座。这里是歌舞的海洋,山歌、酒歌、喜嫁歌、阳戏、汉戏、傩戏无不具神秘色彩;芦笙舞、霸王鞭、三棒鼓、渔鼓、号筒管、闹年锣;板凳龙、草把龙、独龙、枕头龙、火龙等十分有特色。赶坳会对歌、斗鸡、斗鸟、斗牛民族风情十分浓厚,侗族大歌,更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3)生态旅游文化丰富
芷江山美水美生态美,森林资源丰富。近年来开发了蟒塘溪旅游渡假区、杨溪云树、花山寨、明山森林公园、大树坳生态漂流、三道坑原始森林、神农岛生态休闲园等生态文化旅游项目。特别是和平文化享誉海内外。
“八年烽火起卢沟、受降一日落芷江”,1945年8月的芷江“胜利受降”的历史事件,使芷江城为载誉海内外的抗战胜利受降名城,国家AAA级旅游景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受降名城,芷江保存有抗战胜利受降旧址纪念馆,中美盟军指挥塔,中美联军俱乐部等举世无双抗战遗迹及丰富的抗战文物和史料。大量世界级的文化资源让芷江衍生了国际性的特征。如何加快芷江和平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并被国际社会广泛知晓、认同,从2003年起,芷江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和平文化节,共有20多个国家,10余个省市的客人在芷江共享世界和平阳光;100多家中央、省市及港、澳、台新闻媒体给予重点报道,大大提高了芷江的知名度。
诸上所述,丰富的文化资源,为芷江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卓越的条件,也为芷江的经济社会进步发展,插上了飞跃的文化翅膀。
二、挖掘文化艺术遗产,突出旅游文化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最珍贵,并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芷江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近年来着重抓好了项目档案,首批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进行普查,建立文艺电子文库,建立名录体系,公布了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建立了保护体系,有价值的项目,积极申报,做好传承后继有人。充分利用,将这份宝贵资源变成文化产业进行发展,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时机结合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通过表演、展示、竞技、展演等各种形式与途径,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让传统动起来,转化为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我一直宣扬一种信念,荣誉高于一切,要为国家而战。对我的每一部动漫作品,都会跟着一本或若干本书,都是在市场上公开发行的正式出版物。当你老的时候,回过头来看,会很有成就感。虽然你现在吃的是成菜和馒头,明天应该都会有的。”
“当然,首先我必须以身作则。从《小兵张嘎》《快乐奔跑》《草原小英雄》到《兔爷传奇》(暂定),我个人投入资金将近40万元,目前还没有任何回报。在和投资方签订的合约中,承诺一旦有所回馈,必须先返还投资方。如果还有部分收益的话,还将拿出部分建立公益学校。”
“快乐家族”首次全体献音
走进孙立军的办公室,一个《快乐奔跑》主角多多的铜像映入眼中。这是专业雕塑家雕刻的,全球只此一件,成本价近一万,并将进入中国博物馆进行珍藏。
随着多多这个角色,我们开始对《快乐奔跑》进行探秘,“孙立军,这个动画电影历时3年之久,当时为什么想做这个片子?”
孙立军说,“现在想想挺有意思的。做《快乐奔跑》这个电影是2006年就有的想法,2007年初开始正式筹划的。当时,国内外都比较关注中国的奥运会,我们就想做一个跟运动相关的片子。这个过程中,我就开始关注跟运动、健身和全民素质相关的消息。”
“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对所有的比赛项目,我觉得就是一种游戏,给大家带来一种快乐。像奥运会,我觉着不一定非要比出个胜负得冠军,那些受伤的运动员,仍然坚持比赛,更值得鼓励。当这么多信息量进来时,我们就决定动画片主要面对孩子,应该让他们感到快乐,要有一种健康的理念,这才有了《快乐奔跑》的主要创作思路。”
“我们知道这部影片拍完是后奥运时代,这时候对待运动应是什么理念。我们一直宣扬健康、阳光的运动理念,《快乐奔跑》整个片子约90分钟,我们要求不要出现一个吸烟镜头。片中创造的场景和角色一定是我们身边所熟悉的,不让它感觉很遥远。我们尽量用植物,尽量不用水泥、铁和砖头来建造我们的场景。整个片子呈现一种童话的、浪漫的、绿色的感觉,所有的东西都应是可回收的,打造一种新型的健康理念。”
在观赏《快乐奔跑》的片花中,我们发现,从主人公多多到其他角色,都是蔬菜类。孙立军对此解说,“在经过几轮反复修正,我就坚定采用蔬菜。像美国有《海底总动员》是以肉食动物为主角,东方的饮食习惯应该是以食菜为主。《快乐奔跑》中的很多场景都是按蔬菜这个理念来设计的,片中比赛的大白菜岛以及片中的路灯、垃圾桶都是用蔬菜来做的。也借这个片子,来宣传一下中国的饮食,让孩子们不要排斥蔬菜。在做的过程中,我们很庆幸选择了蔬菜这一理念。”
其实,《快乐奔跑》最初名为《蔬菜总动员》。在缘何更名时,孙立军说,“我觉得《蔬菜总动员》和现在流行的《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美食总动员》相似,不够自我,没有个性。在我看来,‘快乐’是孩子们特别需要的,‘奔跑’是孩子们特别向往的,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才能真正体会我们创作的初衷。《快乐奔跑》这个名字乍听起来可能有点俗,能让大家记住就行了。这个片名也征求过其他行业的意见,80%都是支持这个片名的。”
孙立军透露,“《快乐奔跑》将由著名词曲创作人小柯进行电影配乐,这也是小柯第一次完整参与动画电影创作,其中有‘快乐家族’五人组(何炅、谢娜、李维嘉、吴听、杜海涛)演唱。之前的主题曲,是由青蛙乐队来做的。但是考虑到影响力和传唱力,我们给小柯发了邀请函,他看完宣传片后,一口答应参与词曲创作。”
《快乐奔跑》在配音方面,除了“快乐家族”五人组的参与外,董浩、刘纯燕、鞠萍、黄磊、黄渤、李扬等也纷纷加盟该片,为本片增色不少。很多人不知道,这些优秀配音演员的加盟,最早来自于孙立军和著名配音演员李扬四年前的一个约定。
孙立军说,“2005年,我刚制作完《小兵张嘎》时,参加了央视一个节目,在节目中讲述了制作这个电影的种种困难,感动了李扬老师。节目结束后,他告诉我,‘你后面的动画配音,我来给你找人,而且是公益性的。’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都是从孩子成长过来的,每个人都会成人。我们现在成人了,甚至是有能力的成人,更应该去帮助孩子,更应该去做一点事情。从2005年至今已有四年,和李扬老师的约定终于在《快乐奔跑》中得以兑现。”
《小兵张嘎》四年后终获公映
说起孙立军导演的《小兵张嘎》,是中国动画历史上的一部巨片,并在2005年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在业内拥有相当的知名度,由于一直没有公映,广大观众对其知之甚少。
孙立军说,“《小兵张嘎》这个片子从1999年就开始筹划,一开始我们拿了20万做启动资金,历时六年,前前后后大约有600人参与。当时,国家还没有提出发展动漫产业时,我们已经开始做了,《小兵张嘎》也算唯一部经过非典的动画电影,所以很有意义。”
“昨天晚上,崔永元主持的《电影传奇》的编导刚给我打了电话,他们刚做完《小兵张嘎》,我一直没有给他们回话,怕我不满意。我说,‘第一,我同意你的观点第二,我很满意,并且代表剧组感谢你们通过电视的方式,让大家知道我们在做这个片子。’”
《小兵张嘎》通过《电影传奇》的讲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其中一家公司提出来要发片。孙立军说,“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我们不仅需要铁人精神,孩子们也需要嘎子精神。当遇到困难和危险时,知道如何面对和处理。今天,我很欣慰地告诉大家,《小兵张嘎》将于今年十月公映。”
2009年,对孙立军而言,是个吉祥年,从即将八月公映的《快乐奔跑》到十月公映的《小兵张嘎》,再到寒假公映的贺岁动画电影《草原小英雄》,一部接着部动画电影走进院线,虽然还未到来,但曙光已经出现。
孙立军感慨,《小兵张嘎》历时六年,《快乐奔跑》历时三年,三年是制作完一个动画电影的基本时间。一个人进入三十岁到六十岁,也就只有三十年,假如我一直有能力,身体不生病,投资方也对我的片子感兴趣,我只能做十部。超过十部,那我就创造了新的记录。
孙立军说,“有多少人愿意把一生中最好的工作时间,用在一个看似毫无价值的事情上。谁愿意把全部精力放在个不但做不好,还可能做坏的事情上。我选择动画电影,就选择这样的人生。快乐也分有意义和无意义,我们就是在做有意义的动画电 影。”
在孙立军的动画电影制作中,一共有四个团队,彼此学习和竞争着。在孙立军看来,做动画电影,历时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这是对人的耐力、毅力、才华和合作精神的综合考验。我希望在中国的动漫产业发展中,这样的团队再多一些,大家相互竞争,而不是简单停留在画饼充饥。
《兔爷传奇》堪比《功夫熊猫》
2006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出台了一项动画片限播规定,从2006年9月1日起,要求从国外进口的卡通片,不能在黄金时间播出。
针对此限播令,孙立军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好比中国做了一个游泳池,限播就算浅水区,并且只限播了四个小时,原来是三个小时,还有那么多时间段,主要还是日本动画片,只是不在黄金时间段。”
孙立军透露,“我们有一个团队,目前正在做一部动画电影《兔爷传奇》,这是一部纯三维的动画,我们的投入仅仅是《功夫熊猫》的五十分之一。兔爷是北京的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编剧是著名作家邹静之和他的女儿,这也是父女俩第一次合作。相信《兔爷传奇》是一部可以与《功夫熊猫》相媲美的动画电影,计划于2011年推向市场。希望到时候观众看完,有点美国动画大片的感觉,我们就算成功了。”
“《兔业传奇》的核心就是讲诚信。是讲一只农村卖炸糕的兔子,师父本来告诉它,根据不同的人,炸出不同的炸糕,这样可以多赚点儿。它没有这样做,而是请师父教它炸出最好的炸糕的秘方。当别人都觉得它傻时,它依然始终如一地这样做。后来,有一个武士临危时,托付给它一个物件,请它转交到一个人。为了这个信诺,它放弃了炸糕的生意,历经风险,遭遇奸诈,最后凭着它的诚信和毅力,顺利完成了武士的重托。”
“诚信已经是越来越受到重视了。当年,我们学院参加考试,为了新疆那些相对偏远地区的孩子能够节省来回的路费,我们实行先交画,当作初试,初试合格后,再复试。这本来是一个初衷很好的创新,结果却让我非常失望和痛心。从初试开始,我保守估计10%-15%作假是正常的,可事实上竟然超过了15%的学生弄虚作假,请他人代画,一度影响恶劣。”
“一个连自己都无法做到诚实守信的人,怎么还能要求他做出好的动画片给孩子们看呢,《兔爷传奇》也是我们对诚信的一种探讨和对诚信这一传统文化的回归。”
在孙立军看来,动漫首先是一种艺术,然后才是商品。我们在看到它娱乐性的同时,更要看到娱乐背后传递着谁的文化。一个好的动画片,好看是基本的,深层次在于传递着的文化。从《小兵张嘎》《快乐奔跑》《草原小英雄》到《兔爷传奇》,娱乐背后都是在传递着中国的文化。比如《小兵张嘎》核心是强调勇敢、勤奋和节俭。节俭是日本动画片中我们没有看到过的,节俭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种。
美日真正关注的是中国四亿孩子市场
在你看来,国内外动漫产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孙立军说,一、我们把动漫当作产业来认识,刚刚开始。只有意识到动漫产业的概念,才能按照产业的规则进行。
二、国内外对动漫原创的尊重,差距还是很大的。动漫没有好的内容,没有好的作品,哪来的商业模式。不要明明需要四年才能出一个作品,非要两年弄出来。就好比说“红烧肉是炖出来的,而不是炒出来的。”目前国内的风气呈现一种“赚钱是硬道理、收视是硬道理、观众是硬道理”,这种浮躁的氛围,很难一两天改变。就好比,我给你10块钱,你能做出15块钱的效果,我给你25块钱,你也只能做出15块钱的东西。现在的动漫艺术整体环境就是这样。
三、盗版盛行。动漫产业,有近三分之一的利润来自音像。
四、行业多头管理。从广电部、文化部到新闻出版总署,交叉管理,甚至这边刚出台一政策,那边就接着来一限制政策。比如,有的项目,必须注册100万,对很多学生而言,这根本没有可操作性,从而导致人才流失。
在你看来,当前中国的动画片,主要是做给孩子们看吗?像美日的动画电影很大一部分受众群都是大人,我们是做不出这样的电影,还是不能做?
“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我们的动画电影如果连12岁以下的孩子都服务不好,还有什么资格服务成人。我希望当前做的动画电影先满足14岁以下的孩子,像《小兵张嘎》《快乐奔跑》《草原小英雄》和《兔爷传奇》都是如此。对于服务于成人的动画电影我们也能做,不是做不出。比如《快乐奔跑》如果是做给成人看,投资就得翻倍,时间就不是3年,至少得6年。打个比方,你说宝马和奔驰,大家需要吗?都需要,但是我们现在连拖拉机都还没普及。中国当前的问题,就是先把拖拉机做好。现在,美日真正关注中国的市场,就是这4亿的孩子。”
“我特别希望网友看到,动漫是文化产业,是直接影响孩子成长的。我也支持引进美日的动画电影,好比牛排是挺好吃的,可是如果13亿人都吃牛排,那得多少牛啊。再比如,三鹿毒奶粉事件,我们要坚决杜绝动画出现文化的结石,做出让孩子们喜欢并且有意义的动画片。”
动漫分流不应断章取义
三年前,孙立军在接受一家日本媒体采访时,提出了动漫分流说“日本一流的动画有宫崎骏的作品《一休和尚》《原子小超人》等二流的作品有《樱桃小丸子》《名侦探柯南》;三流的动画如《蜡笔小新》《美少女战士》《灌篮高手》等。”
此动漫分流说一出,孙立军陷入网络谩骂漩涡的中心。孙立军回忆说,“这个动漫分流说,我是有前后背景做铺垫的。当年那个采访我的日本记者断章取义,加上后来的翻译,某种程度上曲解我的原意。加上互联网的飞速传播,以讹传讹使得更多的读者误解了我的初衷。”
事实上,孙立军提出动漫分流说,始于中国提出限播国外动画片之际,当时,日本动漫长期植入中国已有20年之久。他指出,首先,这个动漫分流说仅仅代表我个人的意见,其次,这个观点是从学术上、观赏上、从制作的投入上、从制作完成后投入产出比上和从受众群上等方面综合考虑的。
三年后的今天,这个动漫分流说依然陷孙立军于网络争议的焦点中。孙立军说,“网友针对这个动漫分流说,对我进行谩骂和指责,我感到非常寒心。他们不明白,我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的院长,作为一个有话语权的人,我要替国家做我应该做的事。我们提出限播,日本为什么反应那么强烈?你们不是说我们中国盗版严重吗,限播,就是保护你们的知识产权。”
“当一把枪瞄着你的时候,你知道他是敌人。当他无形的渗透到你的骨子里的时候,你应把一个敌人当作朋友。很多网友不了解,我们现在的动漫是在争取12岁以下的孩子,这完全是一个价值观的认识。我一直讲,我们限播国外动画片,是因为中国要发展自己的动漫产业。”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动漫专业有7万人毕业。孙立军说,“如果中国没有限播国外动画片,民营企业就没有太多的就业机 会,99%就面临着失业,包括我们动画学院的学生,这就不符合国家的利益。有网友说中国的动画片制作水平太低,我也认同一部分。但是,中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必须有这样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在2005年,我们制作完《小兵张嘎》,都无法进入国内的院线。我们的院线情愿去发行迪斯尼的动画电影,对国内制作的动画电影甚至连看都不看。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这是市场化路线使然。可是,如果中国制作的动画电影连公映的机会都没有,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文化都不尊重,你还尊重什么。”
孙立军感慨,网友的谩骂,让我更加坚定一定要做好国内的动画电影。不仅要做十部,更要再努力一点,争取做到十五部,甚至20部。当务之急中国还应建立自己的一套动画评价体系。
动漫产业化不应盲目化
这些动画电影走进影院,与中国整个动漫产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孙立军说,“为什么国家现在这么重视动漫产业?主要是因为在调研美日这些动漫产业大国时,动漫所创造的利润,甚至超过了他们的钢铁和汽车。同时,动漫这个产业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对传播国家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符合最高端的产业模式。当中国意识到这一点时,开始提倡动漫产业化,而不再以粗加工和消耗为主的产业。进而影响孩子,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自2004年中国开始提倡动漫产业化,已有五年的进程,据统计,2008年中国电视动画的产量已超过了13万,俨然成为世界大国之一。
“在国家提出将动漫产业化后,特别是在2006年和2007年,大家开始盲目探索一种所谓的产业化,而忽视动漫作为艺术品的艺术追求。”孙立军表示,“回到动漫的创作原点上,不是说孩子们喜欢的,我们就做。有些孩子还没有明显分辨事物的能力,比如暴力,男孩子肯定喜欢看,可是我们不能去附和他们。”
在孙立军看来,动漫产量大国背后却有些深深的忧虑。他说,“去年一部好莱坞的《功夫熊猫》把2008年中国动画的美好愿望冲的七零八落。我们用了两三年时间,成长为产量大国。随着美国一两部动画电影,无论是业内还是业外爱好者,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决策领导,总是能引起强烈触动。当年的《花木兰》也是如此。”
文化产业是近些年郑州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本文介绍了郑州文化产业现阶段发展的现状,并指出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构建中存在的区域重复建设、政策和环境有待优化、人才和资本短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确立主导优势行业实施精品文化品牌战略、完善产业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措施。
关键词:
郑州;文化产业;区域布局
一、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最能彰显一个城市品味和后续发展,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主要表现之一。郑州市文化产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传媒、动漫、印刷、会展等为主体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总体来说,郑州市文化产业具有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文化资源丰富,和其他发达城市相比文化产业增加值仍然有不小差距,竞争力偏弱等现状。
二、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点发展行业与潜在发展行业的次序问题重视不够
构建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郑州文化产业,郑州市文化产业在经历了近些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传媒、文化旅游、动漫、会展等为主的优势文化产业,这些优势文化产业既有传统的文化产业门类,也有新兴的文化产业门类,既有处于文化核心层的文化产业门类,也有处于文化产业层的文化产业门类;正确的战略定位,符合区域构建指导原则,符合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对于在以往发展中形成的优势文化产业,要确立起重点发展行业地位,同时,对于潜在的发展行业,如处于文化关联及层的印刷、演艺娱乐业等,也要给予一定的关注,不以牺牲潜在及关联行业的发展来换得重点行业的发展,因此,解决好重点发展与潜在发展的次序问题意义重大。
(二)各区域存在重复建设
构建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的目标就是根据各区域的资源禀赋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来定位该区域的功能和主导行业。如果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各区域重复建设的问题,就与构建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的初衷相违背,同时也是浪费资源的一种表现。解决好该问题,对于发展郑州市文化产业,使之更加符合发展的实际状况大有裨益。
(三)政策与环境有待优化
郑州市为了扶持和发展文化产业,相继出台了一些列的法规文件,如《关于加快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扶持郑州市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等,在政策及环境方面给了很大的优惠。结合国际与国内文化产业发展较好城市的经验,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构建在政策和环境的优化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政策的制定和环境的优化不仅仅是文件的颁布,与之相配套的诸如税收、奖励、土地、实施细则以及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等,仍需要进一步地优化。
(四)人才和资本的短缺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意,人才是制造和产生创意的源泉,并使之转化为具体的内容,最终推向市场,演变为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产品或者服务。因此,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构建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人才短缺是个大问题。该人才既包括创意人才,也包括经营和管理人才,同时还包括资本运作人才和熟悉行业的人才,解决好人才问题,郑州市文化产业才能赢来真正的大发展、大跨越。资本同样重要,没有资本,再好的创意也转化不成产品。郑州市文化产业目前对于资本的渴求是紧迫的,如何吸引资本介入郑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紧迫而又重要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资本的逐利性,不能因为一时的发展而无限度地降低资本提出的条件,使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或破坏郑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
构建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还有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市场化运作,市场化运作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郑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能够是否具有前瞻性,是否具有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挑战性,是否冲破低水平运营的桎梏等。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要面对品牌建设和塑造,市场推广的成熟和成功,聚道建设,经营和管理,创意和创新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高水平的人才和成熟的市场化运作体系来保证。
三、完善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构建的措施
要解决郑州市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构建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确立主导优势行业;实施精品文化品牌战略,完善产业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方面进行完善。
(一)确立主导优势行业,实施精品文化品牌战略
1.将传媒、文化旅游、会展和动漫作为主导优势行业
郑州市文化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传媒、文化旅游、会展和动漫为主的优势主导产业,现阶段应该继续巩固其主导优势地位重点发展。传媒业有以郑州报业、郑州广电为优势的品牌,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销售与市场》、《小小说》期刊等;文化旅游业方面,少林寺在全国乃至全球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会展业方面,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投入使用,使郑州市的会展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动漫业方面,有以小樱桃卡通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动漫企业,中国创意产业园的发展也初具规模。
2.充分挖掘潜在行业
郑州具有丰厚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对现有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再评估,结合市场需要,把有潜力的,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文化资源进行重新包装和定位,推向市场。可喜的是郑州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郑州歌舞剧院的浴火重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对市场的缜密调查,结合郑州歌舞剧院的实际情况,对节目内容和形式进行了重新包装,在营销上进行重新定位,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喜爱。
3.继续实施精品文化品牌战略
郑州市文化产业在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在市场和消费者中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如快乐星球、小樱桃卡通,《小小说》杂志,少林寺,《风中少林》,黄帝拜祖大典等知名文化品牌,但是,这些品牌普遍面临着规模不大,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一方面,巩固并扩大现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继续实施精品文化品牌战略,培育有潜力的文化品牌,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1.创新体制,破除体制障碍
国内文化产业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障碍就是体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多个,如历史遗留、行业政策限制等,要加快郑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在体制上进行创新,破除由于体制造成的障碍。
2.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郑州可以借鉴其他文化产业发展较好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结合本区域实际,进一步完善郑州文化产业政策。如拟定专门的税收优惠政策,工商注册优惠政策,土地审批优惠政策,民间资本的准入政策,捐赠的优惠政策,从业企业和人员的激励政策,投融资政策等。
(三)拓宽投融资体系
郑州市文化产业存在投融资体系单一,渠道不畅等问题,拓宽投融资体系可以有效的解决由于资金短缺造成的发展缓慢等瓶颈。内部融资主要是以文化产业经营者或员工为融资来源,其主要的渠道有项目融资和职工持股两种。业内融资主要是以文化产业的同业经营企业为融资来源,其主要的渠道有项目合资融资,机构合作融资等。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和行业良好的前景吸引着不少行业外的资金的青睐,但由于受政策束缚等因素的制约,业外融资遭遇着不少阻力。其主要的渠道有吸收行业外国有企业资金,引进民营企业资金,引进外资等。重点扶持郑州市知名文化企业,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培育两到三家企业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或者境外上市,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所需要的资本支持。
(四)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
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对于文化产业这种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来说,人才更是行业发展的关键,为了加快郑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
1.高校培养模式
郑州的高校资源丰富,目前郑州的高等院校近百所,年培养各种人才数十万,但是针对文化产业这个新兴产业,目前郑州开展相关学科教育的高校少之有少。纵观国内,已经有不少大学开设了专门针对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的学科和专业,如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这些大学开设的学科和专业为文化产业输送了行业所需要的高层次的文化产业人才。因此,针对行业发展特点和前景,郑州的高校可以开设文化产业的相关学科和专业。这是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途径。
2.企业培养模式
许多著名的公司都设立有自己的研究机构和大学,国内如联想集团设立的联想研究院,国外如迪斯尼公司设立的迪斯尼大学等,这些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本企业和行业培养了许多专业的高层次的人才。结合著名公司的做法,有必要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机构来培养文化人才。
3.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模式
高校和企业的联合是理论和实际的一次完美联姻,一方面,可有效的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接受针对性较强的更为专业的教育,容易培养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在这方面也有不少企业做出了尝试,如东软集团和国内大学联合,成立专门的东软学院,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软件人才。
作者:李敏 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关键词:文化产业;商业化运作;迎合;竞争力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条件迅速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正在被迅速释放;另一方面,各种新型文化产业门类不断产生,文化产业结构性变化频繁。但现有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文化产业还处在一种低水平发展阶段。因此希望我国能借鉴外国文化产业发展有效途径,结合自身文化特点,制定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策略。以下是我自己对文化产业的浅显认识。
首先,着眼中国文化自身。所谓文化产业,文化是核心,商业运作是关键。中华文化一直让我们引以为豪,从小就在接触中华文化给世人留下的灿烂光辉。在文化产业的思考上,有人认为我们的核心是没问题的,即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是完全出自名门的。但我认为这或许是一直牵绊着近代中国去适应现代化的一个阻碍。优势诚然可以带来民族自信,但同样带来民族的顽固。在文化产业上的事实是,我们一直自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西方世界却普遍对中华文化带有很大的排斥性。中华文化较之西方文化,有着较强的区域性和虚空性。即往往我们的文化只有生活在这个区域内的人才能理解并知晓其中所诉的道理。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认为中华文化所代表的东方文明神秘感很强并在某些价值观上让他们无法接受。东方文明是一种集体文明,如强调的“天人合一”,而西方文明则较为实在,是一种个人文明,他们强调“个人的平等与自由”。所以西方人很难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在神明面前叩拜,他们认为这是个人尊严的丧失。与实在的西方文明相比,东方文明显得较为虚空,难懂。这是我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既然文化要出口,要让更多的人来接受中国文化,就该调整我们的文化,让它变得更为具体、贴近现实生活,消除中华文化对外的神秘感,而不该以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最高峰来沾沾自喜进而忽略变通。
关于文化产业,我们也可从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学习很多。日本本身没有自己的文化源头,日本的文化其实是一种综合体,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整合。由于没有了独创性,日本也没有了民族文化负担,不用担心大量引进西方文化对日本民族文化的尊严的破坏。因为最多也只是说他们认为西方文化比中华文化更适应他们,而不是说西方文化比日本文化更好。正是没了这种独创性,日本在调整其文化时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实效性。能更客观去整合出一种更适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核心。所以西方世界对于日本文化的认可度是远超过中国的,日本文化在世界上的接受范围比我们广。所以邻居日本,是我们一个很好的镜子。出身名门的中国变得顽固,而"野孩子"般的日本变得灵活。
其次,文化产业的商业运作应该向韩国看齐。文化产业在锁定了一个核心的文化后,继而就应当对外输出这种文化。如何高效输出是文化产业商业运作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说之间所说的核心文化是以本土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的一种处理方式,商业运作更多的体现为一种迎合。在对外输出文化时,我们应该更多的去考虑接收方的偏好,接收方的价值观和审美倾向。而商业运作有其独特且实用的手法,这是留给那些商人去思考的问题,我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具体研究。比如韩国在文化产业的商业运作上值得借鉴,韩国所输出的核心文化本身往往低档,比如"泡菜"的商业运作。他们通过提高"泡菜"的视觉效果来迎合人们日渐对商品外在包装的一种审美倾向,通过青春连续剧来迎合人们对一种阳光,养眼的连续剧的审美倾向。而中国于此,仍在不切实际的推行一些反应古代中国的文明的一种文化,没有去迎合现代人的一种审美变迁。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中国对自身灿烂古代文明的自我追捧和孤芳自赏,不求让步。从这点来讲,中国其实是最大的啃老族。
另外,文化产业发展是离不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支持的。文化产业只是一种国家发展的副产品。因而很大程度上它的发展依赖国家。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因素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和范围内渗透到一个国家的其他产业,比如文化产业。中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对外输出原材料和廉价商品这种印象常让中国与|低档“这个词联系起来。人们会自然的将中国的文化输出品与”低档“联系起来,试问这样一种被贴上"低档"商标的出口品又怎么去占据外国市场呢?所以,经济因素的制约也是我们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一个客观原因。
综上所述,立足自身文化特点,借鉴美、日、韩三国文化产业成功运作途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改善文化产业现状,实现进一步提高。
充分利用我国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我国文化应该充分立足自身优势谋求民族特色发展。对于不熟悉我国民族文化的国家加大宣传力度;对于已经打开文化产品销路的国家加大规模化推广。
整合并优化文化资源,形成规模化发展。我国文化企业应通过收购并兼等方法扩大文化产业规模,形成集群化发展,充分整合优化资源,吸引更多企业集聚,扩大文化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我国很有必要建立一部有关文化贸易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相关文化机构对文化企业的大力扶持政策和一系列监管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培养复合型文化人才并引进相关人才。促进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培养既了解国内文化特色所在,又懂得文化产业国际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建议高校普及文化贸易及相关文化市场营销的专业,为我国文化产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为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丽峰,田佳卉.中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比研究[J].金卡工程,2010,(11).
[2]姜自茹.中日文化产业政策比较研究[J].安徽文学,2007,(11).
一、绥化市文化产业发展走品牌营销之路的必要性
品牌营销是指以创建品牌、提高品牌竞争力和品牌核心价值为内容的营销活动。一般来说,品牌营销就是在全面了解市场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特定的企业及产品形象,培养和影响消费者心理,使其产生信赖感和倾向性,从而形成品牌效应。提高品牌价值,是创造、挖掘顾客心理需求的过程,也是通过各种营销策略、手段提高品牌的无形价值的过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文化企业生存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绥化市文化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开拓新的市场,保持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牢固占据一席之地。产品质量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而取胜的关键在于品牌。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品牌已不仅仅是一个商品的“牌子”,而是代表了产品特质和企业形象。文化品牌的最大特征是无形性,消费者对品牌的消费实际上是对符号的消费。一个成功的品牌不仅能使广大消费者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品牌的忠诚度使得其在消费选择时具有稳定的倾向性。因此,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品牌不仅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无形资源,而且体现了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制定系统的品牌营销策略,大力打造和推广品牌,在全国范围内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使品牌营销成为开拓市场的武器和占据市场的手段,地方文化产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绥化市文化产业品牌营销策略
当今市场的竞争已演变成品牌及营销的竞争,文化产业品牌开始全面思考品牌建设之路,在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确立品牌个性、品牌形象。从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到品牌传播策略、品牌管理和维护,成功的文化产业品牌均有系统的思考和独特的设计。下面分别从这几个要素来探索绥化市文化产业品牌营销策略。
(一)品牌定位。对绥化市文化产业来说,手工艺品占文化产业市场的绝大部分,如何赋予这些手工艺品以精神内涵和独特个性,是品牌定位首先应解决的问题。绥棱黑陶、海伦剪纸、望奎皮影、兰西挂钱等具有悠久的历史,产生于寒地黑土民间,反映了绥化本土的历史风俗和现代民情。基于此,绥化市文化产业应凸显寒地黑土的民俗特色和精神特质,以贴近消费者心理,激发其购买收藏的愿望。例如,可开发反映萨满宗教、满清站人、闯关东等具有历史意蕴的系列文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寻根溯源的心理需求。将历史传统、风俗民情、现代生活等元素融入手工艺品的取材范围,彰显了寒地黑土人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勇于创新、真诚善良的精神品质;同时,赋予了文化产品以独特的精神内涵,其品牌定位鲜明而具有针对性。
(二)品牌设计。品牌设计包括对品牌内涵和外延的设计,其目的是为消费者留下独特、深刻、良好的印象。狭义的品牌形象包括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广义的品牌设计要素还包括品牌说明、品牌故事、品牌代言人、广告语和包装等。对于绥化市文化产品来说,缺乏鲜明的品牌形象是其无法在消费者心理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原因。注册一个富于内涵又琅琅上口的商标品牌,是树立文化品牌形象的第一步。如“云南印象“”春晚“”刘老根大舞台”等。这些文化品牌,消费者形成了直接明确的感性认识,是激发其认同心理的重要步骤。在品牌标志的设计上,要做到既简约美观、又内涵丰富而且特色鲜明,容易辨识。绥化市近百年的开发建设历史赋予了文化产品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品牌故事可谓不胜枚举,信手拈来。从望奎皮影老艺人受到的亲切接见,到总理对绥棱黑陶的赞不绝口,这些品牌故事作为品牌发展的历史见证,更是今天进行品牌宣传的最好素材。在品牌代言人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其与绥化本土的关系,又要考虑其本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绥化籍著名演员寇振海,因其主演的多部影视剧中的正面人物而被大众熟知,他古典儒雅的气质很适合作为绥化市文化产品形象代言人。借助名人效应是让消费者快速产生认同心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绥棱黑陶,寒地黑土一百年文明的传承;望奎皮影,皮影之乡的一百四十年的传承;其历史文化元素须深入挖掘。富于内涵的品牌故事、清晰的品牌标志,琅琅上口的品牌名称和广告语,兼具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形象代言人,这些要素在创建绥化市文化品牌进程中均应设计在内。
(三)品牌传播。品牌传播的关键点在全面了解消费者及目标市场的基础上,针对消费者群体的“期望需求”,找到与自身品牌的价值契合点。通过广告、公关、促销等手段,大力宣传产品个性化的定位和核心价值。在媒体手段运用上,既不能忽视传统媒体的覆盖作用,更要善于利用网络这一大众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如建立并完善绥化市文化产业网站,系统介绍绥化市文化产业的产品类型、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发展前景等。既能扩大宣传影响力,又为招商引资开辟了途径。除在广播、电视台投放广告外,还应与相应的营销活动配合,共同构建品牌传播体系。例如,与本地旅游产业相结合,将文产品开发包装成旅游纪念品;借助举办文化产业论坛、节庆集会等活动,达到宣传文化产品的目的;通过电视媒体,打造纪录片形式的系列节目,介绍文化产业的起源、传承和发展现状;利用软广告的效应,将绥化市文化产业品牌与绥化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结合起来,运用多方合力,共同构建品牌传播和营销网络,达到品牌传播效果的最优化。
(四)品牌管理。品牌管理包括品牌创新与品牌保护。品牌创新是指品牌要跟随时代变化和科技进步,在技术、设备、材料、产品、工艺等方面不断寻求突破和发展。绥化市文化产业的品牌创新应注重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深入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研究开发新产品;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要注重传统工艺的保护,尤其要加强对老艺人及其传人的保护和鼓励。品牌保护主要指品牌的法律保护和品牌的经营保护,即保护品牌的专利和形象不受侵犯,针对绥化市文化产业现在“小”“散“”乱”的状况,注册商标、申请专利是品牌保护的首要途径。品牌经营保护不仅包括打击仿冒伪劣产品,更应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精益求精。产品质量不仅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更是品牌立足与成败的关键。
(五)打造产业集群。绥化市文化产业因地理原因,各自为政,分散经营,如果能实现文化产业的联合,集合各方力量联手打造绥化文化产业大品牌,对绥化市经济发展无疑是一件大好事。分散的手工艺品制造业联合起来形成寒土地黑土文化产业集群,通过与旅游业、会展业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例如尝试举办寒地黑土文化节,集手工艺品、收藏展览、民俗文化、参观旅游等多种文化产业元素于一体,不仅能够成功打造绥化市文化产业品牌,对地方经济发展也能起到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总之,培育和打造绥化市文化产业品牌,必须有系统的规划和科学的流程。一个卓越的品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科学的设计、反复的调查论证,精心的管理和维护,更需要踏实的工作和积极的探索,才可能最终塑造成一个卓越的文化品牌,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且有活力的文化产业集群。
作者:阚莹莹 单位:黑龙江绥化学院
艺术传播在新经济条件下发生了形式和手段的变化,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也有了显著的改变。艺术传播既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需求。科技发展带来的网络传播成为艺术与文化产业之间的新媒介,而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兴起是艺术传播与文化产业互动的新平台。在艺术传播与文化产业互动中,文化产业为艺术传播提供了发展原动力,艺术传播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力,而数字化艺术是两者互动的融合基础。
关键词:
艺术传播;文化产业;互动关系
一、艺术传播
艺术范畴极为广泛,其目的在于传播。将艺术作品传递给受众,包含了艺术信息、艺术传播者、艺术受传者和艺术传播媒介,这就是艺术传播。在各种艺术借助现代传媒传播过程中,原先艺术实现其经济价值的途径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艺术的产业化多是借助现代传播技术的复制性来实现的,艺术的经济价值得以凸显。艺术品的复制和销售,借助技术复制性生产可以把艺术带入产业化模式。但不同艺术形式借助传播实现其产业化的途径和方式不同,因此,借助传播来研究艺术的产业化也有很大意义(王廷信,2009)。艺术传播搭建了艺术和产业之间的相连平台,促进了艺术与产业的有机结合,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得艺术传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二、艺术传播的影响范围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文化产业已经发生了显著转变,在许多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文化产业的集团公司不再是一个特定的文化产业专门化生产,如电影、出版、电视或记录,形成一个多样化的生产企业。在此背景下,数字化、互联网和移动电话已经成倍增加,受众更容易接受到文化内容的传播,就算是小规模的生产模式,也可以送达到大规模的消费者。信息技术企业与更多的文化企业相链接,微软、谷歌、苹果和亚马逊等已经成为像新闻集团、时代华纳和索尼等公司了解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渠道(Hesmondhalgh,2013)。一般而言,艺术传播具有认识、审美和教育三个方面的价值,而艺术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艺术传播讯息的内容和形式的内在因素,人的因素、来源因素、技术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外在因素,因此,艺术在创作过程中更多地依赖传播(曾耀农、潘晶,2006)。从需求侧来讲,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人们有了更多对文化休闲时间的追求。另一方面,艺术传播影响着艺术功能的转变,显示出时代性的特征,改变了文化产业功能的结构和转型。数字化的艺术传播方式改变了消费者对于艺术产品的消费模式,网上博物馆、活动美术馆等也跨越了区域限制可以完成审美和教育功能。从供给侧来看,艺术传播改变了艺术创作的形式和途径。众筹、众智和众包等方式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单一创作,比如被许多实践经验证明成功的电影或电视项目的众筹方式,可以更好地规避风险,以实现媒体融资。艺术传播过程有效利用众智的发展策略,可以减少文化产业过程中的市场失灵,特别是书籍、漫画、电影或电视的续集推广。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众包资金操作,可以创建特定的虚拟社交网络的文化资源提供者,实现创意和资源的衔接。艺术创作需要受到受众对于艺术信息和内容的选择,承担着消费偏好的不确定性。随着文化产业化进程,出版社、博物馆、电影院、音乐厅、艺术馆等艺术传播机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从创作到生产、到传播、到流通、到最后的消费环节,传播的功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艺术传播功能的创意者或策划人运用经济手段将艺术文本创作者的成果传播给受众。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艺术传播与产业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出现了大众化趋势。在这种发展背景下,艺术传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艺术传播的过程中,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个互动的有机体系,推动艺术功能的发挥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艺术传播与文化产业互动的前提条件
文本创作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来源,而创作出来的作品,无论是哪一种表现形式,最终是传达到受众者,而文化产业的发展来源于艺术作品在社会中的扩散,应该形成的是“文化+艺术+传播+产业”所形成的文化产业集聚群。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出现了空间集聚的现象,比如广东深圳的大芬油画村、北京的宋庄原创艺术区、湖南的动漫产业园区、上海的田子坊艺术区等等。艺术传播是文化产品扩散的有效手段,不同受众之间的信息交换关系决定了传播效果。当一个成功的艺术创意被应用到商业化过程之后,使得通过大众媒体或人际关系等传播渠道沟通了信息。大众传媒包括交流会、展览会和媒体推介会等,人际关系包括正式的合作者、行业协会,非正式的包括人才流动、媒体宣传等。一方面,这个创意由艺术工作者将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创作为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艺术生产者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学习时,就以知识的形式在行业内传播。另一方面,当艺术进入产业化过程后,需要体现艺术产品的多元化价值,通过文化产品的销售和使用在消费市场上进行扩散。
1.艺术传播是文化产业快速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核心角色是文本创作者,如音乐家、画家、作家、编剧、艺术家等,他们运用自己的技能,发挥自己的才华,进行艺术创作,而相关从业者将作品与现代科技或传统技艺相结合,并把文化元素融合到作品中,在不同的传播渠道中开拓不同的市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挖掘文化的使用价值,并将其与现代技术等相结合进行产业化运作。艺术传播不但为文化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是文化产业价值链的重要基础。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有文化元素相支撑。
2.艺术传播是文化产业集群经验和知识共享的内在需求
文化产业集群区别于其他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更加依赖于艺术创作氛围的营造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文化产业的集群属于创新型,需要具有良好的工作创意环境,是一种非线性复式集群模式。艺术传播在特定的文化产业集群区域进行,从而促进艺术工作者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提升集群地区的产业优势。文化创造性的工作都会涉及到中心位置的集聚,该地区靠近其他的艺术家、雇主、作家和评论家等等,并在该领域的推动下向外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便于艺术家的培训和发展过程,像蒙马特、格林威治村和SOHO这样的视觉艺术集聚区就提供了有力的证据(Caves,2000)。在文化产业的目标消费市场中,艺术传播更好地辅助集智式创意设计和集群式规模生产,通过艺术传播的最大化影响力来形成文化产业集群的优势和知识共享。比如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随着城市经济发展重心的变化,这些工厂区原有的优势地位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消失。在市场的影响之下,各种创意、艺术、动漫、时尚等产业相继选择并集聚在这里,原有的工厂也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工作室、画廊、文化公司等文化艺术机构的办公地,逐步形成了文化创意空间集聚区。
3.网络传播是艺术与文化产业之间的新媒介
在“互联网+”下的媒介融合,创新网络传播渠道形式,网络传播需要在各个环节创新,形成媒介创新的动力。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融合过程,体现了传播者和传播内容之间的融合,也表现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中的传播发展,从而促进艺术产品的创新。在较低成本的优势下,互联网使内容所有者可以直接处理个别客户或群体。在艺术品消费市场的环境中,网络媒体的传播比其他传播模式更加立体化,比单向的互动关系更体现了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分享性和自由性,具有信息传播的广泛性。网络媒介传播应该承担着更好的作用,给大众提供更多的艺术知识,培养更好的鉴赏理念和更全面的收藏和交易平台。发挥网络传播在文化市场经济中的主要作用,需要构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方面加强公共艺术信息网络平台的共享,使文化产业政策、信息咨询以及后期服务可以更加高效地为文化企业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巩固技术和融资平台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及保障,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促进艺术传播效果的提升。
4.社交媒体创新艺术传播与文化产业互动的新平台
文化产业一个重要的发展特点就是参与式文化,媒体内容消费者以内容评价者、内容生产者和内容创造者的身份参与到媒体产品和服务中(Jenkins,2006)。参与式文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新一代消费者从小就依赖于数字媒体体验和参与媒体创作的经验。此外,新一代人习惯于在网上分享他们的媒体创作和媒体经验。社交媒体网站已经为特定媒体的消费者创造了分享他们的媒体产品的评价的机会。事实上,一些商业网站(如亚马逊)在其服务产品中包含了消费者的评论和建议。同时,现在数字媒体制作工具和编辑使消费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创造中,并且贡献自己的内容作为替代或补充专业制作的媒体内容。分享类社交媒体平台和自媒体平台成为艺术传播和文化产业内容互动的重要平台。众筹作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资金活动来源,包括特定创作和虚拟社交网络的增长,为人们提供了文化生产资源(Luca,2014)。通常情况下,文化创业者在一个互联网基础上的众筹活动,通过资金网络平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和交流自己创造的艺术作品理念,使得第一时间内能够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以完成相应的作品并推广给相关的人群。此外,为了获取市场力量,媒体行业进行了大量的并购行为,形成了新兴媒体融合环境,作为媒体和通信行业数字化结果,传播通过不同的平台媒体内容增加了可用性和可获得性。
四、艺术传播与文化产业互动的效果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艺术传播与文化产业的互动效应慢慢显示出来。以电影产品为例,在文化产业链上从创作、前期制作、制作、后期制作到分销过程中,充分地利用信息,尤其获得市场竞争差异的信息,捕捉目标客户的特定需求,进行文化项目的运作跟踪和管理,通过艺术机构和团队进行协作和联络,收集市场偏好信息,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最终将文化成品投放到市场。这样的互动效应发挥了艺术传播的最好作用,将文化产业链上的信息传递变得更加流畅,最终会带来文化产业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同时实现。
1.文化产业为艺术传播提供了原动力
首先,“为艺术而艺术”若脱离了产业化发展的原动力,艺术就会失去持续性发展的作用力。艺术的商业性和大众性需要产业运作的平台。艺术产业化为艺术发展提供了动力,扩展了艺术传播的影响力,而不是简单地依赖于艺术家本身的传播影响(高尚学,2011)。在后现代社会中,文化消费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文化品牌的植入发挥着推广作用。比如,好莱坞模式开发的电影没有地域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挖掘各个不同地区文化资源,形成文化产业的全球布局,并将表达美国精神文化元素的电影传播到世界文化市场(朱琰,2010)。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形成自己的艺术形式,通过扩大和延伸文化产业链,串联产业链的相关传媒机构和文化企业,最大限度地跨界融合,为艺术创作提供良好的氛围,形成具有自身特色消费市场,将文化产品推广到国外市场。
2.艺术传播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艺术与传播是相辅相成的,艺术传播在文化产业尤其艺术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艺术传播通过品牌效应塑造了文化企业形象,艺术传播中包含重要的文化特征,是文化产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某种程度来说,艺术传播的过程可以增强艺术素养的形成,而艺术素养的形成可以建立长期的消费市场。艺术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可以促进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艺术传播促进了产业发展,增强了城市的活力。艺术传播促进了文化衍生品的开发,主要包括印有艺术作品的相关生活用品以及与艺术元素相结合的收藏品等,增加了产业附加值。艺术的传播可以促进艺术衍生品的开发和消费,同时促进商品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另一方面,艺术传播的认识和教育作用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艺术传播的教育功能可以提升受传者的审美能力,传播优秀的艺术作品,构建良好的艺术环境,创造更和谐的社会环境。艺术传播提高了人文素质,集聚了人才,提升了城市吸引力。
3.数字化艺术是两者互动的融合基础
互联网及其相关的Web2.0进行通信,连接文化和商业,把核心内容放在商业交易平台进行展示、交流和销售。此外,最综合的网络聚合发展的数字平台,可以从各种来源收集和分布广泛的数字内容,包括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这些平台开发的应用编程接口提供方便的平台,允许数字内容供应商和买家各自交易。数字化艺术借助于科学技术的推动,具备了艺术作品制作的数字化和传播过程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过程中信息传递更加灵活和快捷,网络艺术成为一种新的模式,突破了以往艺术传播的封闭性,推动了艺术传播和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形成。此外,相比过去的传播模式,储存便宜的数字技术的扩散和访问以及微小市场定位的传播数字媒体产品的成本显著降低。这种所谓的长尾方案认为,所有的文化艺术项目,都可以产生一些市场回报,因为它们具有精准定位的市场能力,直接向专业观众传达信息,形成数字化共享的创新媒体融合的模式。
五、结语
艺术传播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发展。艺术传播带动了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动,传达了人民精神生活水平的需求。在“文化+”的带动下,融合发展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科技变革带来艺术传播形式和手段不断更新和改善,产业化发展使得艺术的经济价值得到最大化凸显,艺术传播也推动了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艺术传播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日益明显。通过这种互动关系,文化产业凸显着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共同作用的影响力,艺术本身的传播特征得到发挥。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两者的互动作用集聚了艺术人才,提升了城市文化品牌,推动了产业发展,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政府也应该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根据地方的实际发展需要和发展条件,规划出推动文化产业空间区域,制定引导产业集聚和引导企业进驻的优惠政策,制定有效的公共市场政策,发挥艺术传播新趋势变化下的最大化作用。
作者:周锦 王廷信 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蒋勋著:《艺术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2.王廷信:《为何要研究艺术传播学》,《艺术学界》2009年第2辑。
3.施旭升主编:《中外艺术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关键词】艺术生产;文化产业;性质界定;原因;当代慨况
马克思是把艺术生产置于其社会生产的理论框架中来阐述的,在马克思看来,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天才式的精神创造,而是一种生产,并与社会生产活动发生种种关系。可以这么说,艺术生产不是一种孤立的活动,而是融入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之中。
一、“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以及马克思对其性质的界定
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提到:“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可见关于艺术是一种生产活动的思想在马克思那里是由来已久的。而“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系统成熟的理论和思想最终产生却是在1857年。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着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在这里,马克思认为广义上的“艺术生产”已经演变为狭义的严格意义上的“艺术生产”了,作家艺术家正在进行着“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也就是说资本家利用他们由此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进行再生产从而转化成资本。相同的机制一旦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发生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那么精神活动的文学艺术便产生出一种为社会积累资金的功能,从此以后就由一种纯粹意义上的精神活动的方式演变转化为一种社会的生产形式和部类。
二、文学的“艺术生产”性质的形成原因概述
艺术生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生产活动并不是偶然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说,“艺术生产”现象是社会历史“合力”的结果,是人类自己创造出的历史。在“艺术生产”漫长的形成过程中,有很多环节和因素是值得注意和分析的。当然,无可否认的是经济因素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但是不能因此就说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经济是基础,但是除了经济,我们说还有政治,宗教,文化,法律,哲学等等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严格来说“产业革命所造成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形成;现代型城市的出现和日趋繁荣;闲暇生活方式的普遍化和制度化;印刷出版术的广泛使用;知识分子群体的泛化,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劳动者”的职业作家群的形成;书商的出现;书商和出版商的分化,书上和媒体的合谋,现代图书出版业的形成和日趋繁荣,就像有着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产生的合力,而“艺术生产”正是这个合力下的产物。
三、艺术生产创作下的文化产业
(一)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的过渡
最早用的是“文化工业”这个词,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性人物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他们认为文化工业支配着一种非自然的、异化的、假的文化而不是真实的东西,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胶,是资本主义进行统治的工具。2003年,我国、国家统计局等十部门联合对文化产业统计体系进行研究,阐述了文化产业的概念,认为是“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的行业总称。其特征是以产业作为手段来发展文化事业,以文化为资源来进行生产,为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这是迄今为止对“文化产业”最具权威性的界定。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一次全面的国家体系创新。它不仅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和未来走向,制约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且,也是更重要的,它正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种新的存在性依据,成为当下中国行为的一种文化生态,影响和推动着中国全面的制度创新、路径改革和价值重建。胡惠林教授(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认为,在这样一种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文化产业被赋予了新的责任:参与入世后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所必须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整体进程,接受改革成果和成本的转移,协调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推进国家文化与文化产业创新系统建设。张晓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指出,“入世”后的中国面对的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产业具有“不对称优势”。因此,入世后在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发生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不对称竞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性产业发展格局的不对称:以夕阳产业换我朝阳产业;(2)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对称:以产业实力搏我资源潜力;(3)已承诺开放领域竞争的不对称性:以产业高端对我产业低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将由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WTO规则框架下的宽范围和多领域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按中国政府承诺的时间表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双向的相互开放。张晓明认为,鉴于国际性文化产业发展出现了手段和内容的矛盾,在产业发展阶段上具有一种“后来居上”和“逆向整合”的趋势,中国在制订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时应以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的发展为基本指导方针,并遵循这样的原则:以文化艺术的原创带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以文化产业带动信息产业,以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整合,以制度创新应对制度竞争。
发展文化产业需建立与之互补的文化艺术保护方式
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将文化艺术分为经营性(以盈利为目标)和非经营性(以非盈利的文化艺术建设为目标)两大部类,在建立市场性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对位性互补的文化艺术的保护方式。二者相辅相成,形成当代文化发展的合理架构。金元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认为,我国当前的文化遗产保护必须首先理顺下面几个关系:(1)文化遗产“救亡图存”与复兴光大的关系;(2)大规模经济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3)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当代利用的关系;(4)文化遗产保护宏观整体规划与分档次、分阶段、分地区的具体策略实施的关系。金元浦认为,结合国情,我国文化艺术的保护方式应采取政府保护、法律保护、市场保护与社会支持等多重因素综合运作的方式。(1)加快政府保护方式的改革。改革和完善政府保护方式是文化艺术保护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这种保护首先是逐步建立文化艺术的宏观调控机制,主要运用政策的倾斜来实施文化保护,并协助立法机关建立和完善文化保护的法律、法令和法规。其次是逐步加大国家文化资金的实际投入与监督实施,保证文化艺术在国家投资预算中的实际增长。其三,政府保护方式还应包含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濒危艺术的特殊支持、对高雅艺术的大力资助,以及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扩充与维修。(2)尽快建立完善的法律保护方式。当代艺术保护中依靠法律形式进行保护成为各国注意的焦点,法律方式保证了当代艺术保护的法律地位与运作程序,也保证了艺术保护的公众意识与社会责任。其根本意义是通过减免税收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资,以达到文化艺术总投入的实际增长。(3)迅速建立市场保护体制。文化艺术的市场保护包含两大方面;其一,为努力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一批大型文化产业,依靠市场方式,通过文化产业自身的扩大与积累来改变我国过去文化保护中单一的输血模式,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其二,对于那些不能以产业形式发展的文化艺术则必须通过市场寻求企业资助的道路。从企业赞助保护方式来说,要想使其发展起来,必须保证企业投资能获得相应的回报。(4)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与全民保护。当代艺术保护中的社会支持和全民保护具有最广泛最强大的力量。当代社会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现代传媒营造保护文化艺术的社会氛围与社会舆论,培育了一代代懂得艺术的文化大众,这是保护艺术的最深厚的社会基础与心理根源。
发展文化产业亟需改革文化体制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抓紧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对国有文化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国有文化部门)进行战略性的改组。因为国有文化部门占有了我国文化资源,包括文化人力资源的绝大部分,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搞好国有文化部门的改组、改制和改造,实现国有文化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文化产品生产机制的转变,是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步伐的关键所在。齐勇锋研究员(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指出,国有文化部门在进行战略性改组过程中应坚持“6个有利于”原则:(1)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保障国家的文化和信息安全;(2)有利于国有文化部门建立新型的投融资体制和国有资本的管理、监督与运营体制,使国有资本在保值增值的同时,布局更加合理,结构进一步优化;(3)有利于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事业文化单位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4)有利于促进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事业文化单位转换经营机制,调动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其生机与活力;(5)有利于在国有文化部门改革中,调动各方利益主体的积极性,确保出资人、债权人的权益不受侵害;(6)有利于国有文化部门改组、改制的平稳过渡和社会稳定。
具体到传媒体制,孟建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通过对美国文化体制的介绍给人以很大启发。他说,1996年2月8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1996年电信法》,彻底打通电信业、传媒业、娱乐业等行业壁垒,大大放宽了媒体经营范围,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媒体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石破天惊的变革:并购、联合、重组。经过近5年的实践,这种变革的巨大成功已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在机构重组、产业关联、资金融合、技术平台等方面形成了新兴的实力巨大的娱乐传讯业,并很快跃居美国出口榜首。美国的一系列政策大有可借鉴之处,如我国至今还将电视业与电信业割裂开来的做法,就根本无法实现战略上的大整合。尹鸿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也指出,中国传媒业的改革,不是建立形式上的集团,而是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因此,中国传媒改革的根本不是改革规模,而是改革体制,拆除纵向与横向的行政垄断的篱笆,分离政府管理职能和企业自主经营权力,将传媒的行政管理体系转化为与市场体系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公平规范、竞争有序、优胜劣汰,充满活力的市场运作机制。
发展文化产业需实现理论创新
现今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文化不仅仅是饭后茶余的调料、愉悦人生的奢侈品,它更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缪其浩研究员(上海图书馆)认为,文化要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主角,必须实现“3个破壁”:(1)文化精神破壁。文化创意是生产力的源泉,是发展的原动力。源于人的创造力的创新才是附加值最高的。因此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中,文化产业和其它行业中的创意部分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2)文化产业破壁。文化产业不仅自身要做大做强,还要与其他产业形成共栖、融合和衍生的良性互动关系。但是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上条块的分隔,以及某些政策的限制,这种良性互动的实际发展还远远落后于人们的预期,正在成为一个严重阻碍文化产业成长的瓶颈。(3)文化队伍破壁。目前承担21世纪文化产业发展重任的文化队伍出现严重的知识偏门和缺失。必须以更宽容的姿态重新定义文化人,在更宽广的视野里召集文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拥有一支适应新世纪使命的文化队伍。就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陈少锋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有自己的见解。他指出,管理知识的匮乏以及与管理相关的商业意识、商业伦理、职业化管理、人力资源配置等等,是思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所面对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突出问题是,专业艺术类、行政类出身而非管理类出身的人员所占比重过大,整体人群文化知识层次较低,专业化力量有余、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等等。陈少锋认为,对其他产业的经理人实施有关文化产业的培训,或者对现有文化产业领域从业人员进行商业管理的教育,是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中一项重大的工程。李康化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则从发展文化产业的全局出发提出了“5个创新”:(1)理论制度创新。突破在文化产业制度改革上的路径依赖和政策瓶颈,以放松管制和透明化的政策供给启动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以制度创新启动新一轮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防止和克服由于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体制而可能导致的政策性衰退。(2)要素市场创新。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放宽民营文化企业和民间金融资本市场准入的尺度,消除在这一领域内的歧视性政策,使民营民间文化产业和资本享有充分的国民待遇。(3)产业链条创新。进一步完善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整体配套,特别是加强文化产业的“上游”基础和“下游”通道。(4)产业结构创新。形成新的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机制。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已经构成现代社会互为依存、以高技术和高文化为共同特征的支柱产业群,信息产业的发展极大改变了文化产业的技术基础,带动了其产业结构的提升,但其下一阶段的发展必定是以文化产业为前提和发展动力。(5)社会结构创新。构建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建立健全文化行业制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同发展的新体制。
文化产业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必由之路。沈殿忠研究员(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指出,任何一种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两条线索,即横向线索与纵向线索。横向线索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纵向线索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中国文化产业的横向发展线索与纵向发展线索都有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公平的状态;一种是不公平的状态。讲文化资源开发或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平,主要讲规则的公平。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完整含义,不单纯是实现横向公平或纵向公平,而是要实现两种公平的统一。实现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的统一,关键在于把握一种分寸。这个分寸不仅是一个质的规定,同时也有量的规定。在这个规定的范围内,可以把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人们利益的损害降到可以接受的降低程度,或把利益的满足提升到可以实现的最高的程度。
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的是一种生态伦理,那么文化发展战略强调的就是一种全球社会伦理。可持续发展注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文化发展战略则更注重人与人之间、身与心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毛少莹(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认为,文化发展战略应有以下基本特征:(1)重视公平超过重视效率,控制贫富分化,寻求均衡发展。(2)全面注重不同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精神性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物质性的不可再生能源;以“文化资本”替代“经济资本”;以精神消费填补物质消费无法满足的精神需求。(3)以慢节奏的“休闲娱乐型(精神消费型)社会”替代快节奏“工作消费型(物质浪费型)社会”。(4)确立更合理的发展指标,将社会文化发展纳入社会水平的衡量之中;将人类对幸福、快乐的追求——而非仅是对物质财富的病态拥有——恢复到自然健康的人性基础上;致力于保护精神健康,以价值理性管理人类社会,走人与自然、身与心的和谐发展之路。
文化产业应走高新技术之路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确定了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及相关的文化、技术等因素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这使得愈来愈从尖端部门走向日常生活的高新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驱动力。黄健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认为,引导高新技术进入文化产业,在提升文化产业的品质、产品的品质方面,在市场融资方面,都将产生重大的效应,获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人们也将看到文化产业的运作理念与其它产业运作理念的不同。因为随着科技与文化大发展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产品的技术要求、文化要求、审美要求也将愈来愈高标准。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新兴产业,作为以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主要目标而生产、服务的新兴产业,其运作理念不能只是停留在一般的生产、服务上,而是必须要实现产业的管理重心由常规的生产管理向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的知识管理方向转变,整个产业的经营目标必须实现由以往的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向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方向转变,以保持整个产业发展的创新性与发展活力。柳士发(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指出,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革命,给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这些新兴文化的特点在于,利用网络特性拓展传播内容,不满意于简单复制传统媒体,而是走上了自主发展的新路。文化产业一旦与信息数字化、现代通讯技术等高科技结合起来,势必如虎添翼。对于我国来说,虽然在文化上网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不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巨大的数字文化鸿沟。据统计,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流量中,我国所占比例不到1%。因此,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的同时,我们要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国数字文化工程既要着力于公共文化建设,又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立起照顾职能管理、社会公益服务和文化市场运营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国家文化信息服务体系。
传媒产业需实施“走出去”战略
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要有内需的拉动,而且也要有外需的拉动。然而,中国存在着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根据国家版权局2001年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版权贸易的输入输出比为10:1,在文化电子产品贸易中,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至今尚未拥有自己的核心标准和主打产品。而在一些西方主要国家中,以版权贸易为核心的国际文化贸易,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从引进来向走出去的战略转变,不仅是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而且也是克服贸易逆差的迫切需要。作为文化产业的排头兵,传媒产业如何利用本土资源,保持中国传媒的国内主体地位和提高国际影响力?尹鸿认为,对于目前的中国媒介来说,走向国际市场至少具有4个有利条件:(1)从经济上看,媒介的低成本使中国传媒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的价格优势;(2)从文化上看,全球化环境下的东方文化提供了一种参照性的“还乡”意义而逐渐被西方人关注,中国传媒因而具有一定的文化优势;(3)从地域和文化的传统上看,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华语地区,日本、韩国等亚洲其他大中华文化地区,以及世界各国的华人群落等构成了一个具有共同性的接受中国传媒的文化交流空间,中国传媒具有市场潜力的优势;(4)从西方传媒来看,近年来由于片面地走上数字虚拟化、大制作、单纯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道路,传媒的人文地位和社会公益品质都明显下降,为其他国家传媒文化的乘虚而入带来了契机。面对这些显在的和潜在的优势,中国传媒目前需要作5方面的努力,来开拓中国传媒的国际空间:(1)组建经过所有制改造的具有国际营销实力的国际性的传媒制作发行机构,形成规模适当的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规律的专业化、流水线化的国际性传媒企业;(2)积极从国外和国内一流大学以及其他企业吸收一批能够从事跨国经营的具有专业素质的传媒经营管理人才;(3)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生产一批按照国际市场需要制作的媒介产品,创造“中国制造”的媒介品牌;(4)要求国产的传媒产品在制作技术和艺术标准上而不是制作规模上与国际传媒产品接轨;(5)积极推进传媒的横向整合,开发多种媒体的媒介产品,实现整合营销。
中国广告业增量空间巨大
与会代表不仅从宏观上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把脉,而且对具体行业的发展前景做了预测。黄升民教授(北京广播学院广告学系)指出,在新的世纪,中国广告业有着不同寻常的表现:两极分化、业务分流、竞争激化、资本参与、创意衰退、政策多歧、媒介滑坡。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字,2001年全国广告经营额为794亿元,增长率为11.4%。值得注意的是,4大媒体之中,报纸、电视和杂志的广告增长率都低于平均水平。但对于中国广告业的前景,专家们还是充满信心。喻国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指出,从1981年1.81亿元的经营额起步,到2001年达到了794.9亿元,年均增速40.2%,经历了21年增长的内地广告市场,它的“饱和”时代还远未到来,它的经营额还有3倍左右的增量空间。他预测,今后8年,中国内地广告业的发展速度至少不低于12%,到2003年,市场经营额有望突破1000亿大关,到2007-2008年,可能超过2000亿,到2010年估计达到2609亿元,3倍于2001年的水平。在未来的巨大增量空间里,报刊广告的增势将超过目前处在强势的电视广告。尽管在1983-2001年,电视广告经营额的增速在同行中最为迅猛,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1.7%,但近年来,电视广告经营额的增速明显放慢,1997-2001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降至14.8%,低于报纸广告的15.6%、杂志广告的17.2%和广播广告的16.6%。专家们预测,报刊广告的年平均增长率在2010年前将保持在13-14%左右。到2010年,报刊广告经营额总量将从2001年的182.6亿元达到587亿元,其中报纸广告经营额约547亿元,杂志广告经营额约40亿元。喻国明还指出中国报刊广告业未来发展的机会点:(1)从时间上看,9月、12月、4月和8月是报刊广告投放最多的月份;(2)从地区上看,中南、华东以及华北地区是报刊广告投放量最为密集的地区;(3)从城市看,北京是报刊广告投放最多的城市,占整个报刊广告投放总量的1/4,广州、上海、深圳也是报刊广告投放量最为集中的城市,上述4个城市的报刊广告经营额占全国报刊广告经营额的“半壁江山”(51%)。从增长率上看,深圳、大连、南京、广州、青岛以及哈尔滨是报刊广告增量幅度最大的“明日之星”城市;(4)从行业上看,房地产、医药、计算机广告是报刊广告的三大支柱型行业,这3大行业广告的投放量占报刊广告总额的36.7%。从未来发展的潜质上看,金融保险、机动车、房地产则具有最大的增量空间。
发展文化产业促进西部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