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9: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习体会怎么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从内容入手,让学生有素材可写
写数学日记让学生最头疼的问题是“如何选择素材”。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命题,帮助他们寻找写作的切入点,久而久之,学生便能主动地发现一些写作素材。
1.写学习心得。学生在课堂学习或课后学习时,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体会、有什么启发、有什么发现都可以在日记中写上。如: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这一单元后,学生这样写道: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在推导面积计算公式时我们都是把要学习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如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我还动手进行了实践!”
看到这位同学的日记,特别是看到他画的图示,我内心不由一阵激动,了不起!于是我大笔一挥,写下了这样的评语:“very good!如果你能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也反映出来,那就更棒了!”果然第二天他补上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图。
2.写疑难问题。由于知识和能力的差异,有些学生在40分钟内还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但往往缺乏勇气在课堂上向老师请教。我就鼓励学生在整理知识与学习方法的同时把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然后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反馈,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十分重要的素材和信息。例如:
“老师,我觉得我们平时总是说几点几分,为什么非得要说成几时几分呢?这多别扭呀!”
“老师,既然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那么正方形和长方形应为同一类,为什么还要分为两类呢?”
……
3.写意见建议。学生对数学老师的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课外辅导、考试评价等方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写在日记上;对数学老师另有看法,或者有什么心里话要对老师说,也可以写在日记上。
记得在四年级时第一次让学生尝试写数学日记,52个同学大部分都是写“有趣的数学课”、“我喜欢数学”的话题,甚至还有一个学生画了一幅画,题目更是豪情万丈——“堂堂中国人,一定学好数学”,也有的把我上的课说得是如何如何地好。直把我捧得晕乎乎的。只有潘冬敏同学这样写道:“赵老师生气地瞪着我,我觉得我又没做小动作,我没错。”
居然还用了个“瞪”字,看到这样的话,我不由得想起当时的情景:那天,他的同桌因为上课不专心,我提问时他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他呢,在旁边笑眯眯的,也不知嘀咕些什么。于是,我便……(事后我才了解到,他当时说了这样一句:“怎么样,不认真听,吃亏了吧!”)怎么办呢?再……但转念一想,这位同学既然能把心里话写出来,至少说明了他是信任老师的、相信老师的。如果我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了他,那以后谁会给我写真话呢?
第二天,我特地利用一段时间,说:“同学们,昨天的日记中有同学向我提出了抗议”(刚说到这儿,同学们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在猜谁会这么大胆,只有潘冬敏低下了头,一副挨批的神态)。顿了一顿后,我接着说:“我真的这么可怕吗?现在我就向这位同学道歉,而且我还要特别感谢这位同学,他有勇气提出来,是信任老师的表现,他把老师当成了朋友,我很高兴。希望有更多的同学把老师当成你最知心的朋友。”
数学日记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拓宽了我与学生交流的空间,成了我与学生交流的绿色通道。
4.写生活发现。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感兴趣、并有亲身体验的有关数学的情景,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今天中午,妈妈让我买1元5角钱的白糖和打2千克酱油,给了我一张10元的钱。我买了之后,售货员找给我6元3角钱。回家的路上,我算了算:1千克酱油1元6角钱,2千克就是3元2角钱,再加上买白糖的1元5角钱,一共花了4元7角钱,10元-4元7角:5元3角,应该找给我5元3角钱,他多找给我1元钱。我又回去找售货员,他边把多找的钱收回去边说:‘你真诚实,是个好学生!’啊!我用数学啦,数学的作用好大呀!”
的确,学习数学,要重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用数学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用数学的脑子去分析、解决问题,成为一个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人。
二、指导写法
老师教学生写数学日记时,除了指点所写的内容外还应指导必要的写法。
1.有一写一,实事求是。学生在学数学、上数学课、做数学作业时,有什么学习体会写什么学习体会,有什么疑难问题就写什么疑难问题,有什么意见建议就写什么意见建议……有一点就写一点,有多少就写多少,只要把想对老师说的内容写清楚,能使老师看明白就可以了,不要无病,乱写一通。
2.不拘格式,如同聊天。学生在写数学日记时,好像跟老师面对面聊天,有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写什么,凡是与数学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讲究写作格式和要求,非常随便。
3.三言两语,不必罗嗦。学生在写数学日记时,能用一句话写清楚的就不要用两句话,不必非得用华丽的词句来修饰,不必罗嗦,别使老师看了不知所云。
关键词:阅读教学;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80-1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特别是在高年段的阶段目标中强调:在阅读教学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可见学习文本语言的表达、运用应该成为高年段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因此,小学高年段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要更多地指向于“表达”,这应该成为问题设计的应有品质。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主要讲的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故事。第三自然段是一个重点段,针对这段教学时不同提问的比较,我们或许能明白高年段阅读教学该怎么提问。
【案例1】
师:谁愿意说一说,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
生:“妈妈我在这哪!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你能不能把这一句读一读。(学生读,但没有读出法布尔此时兴奋的心情)
师:同学们,这只虫子是法布尔用了几天的时间找到的?
生:三天。
师:这三天法布尔是怎样寻找纺织娘的?(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生:法布尔是花了三天的时间在田野里寻找的。
师:同学们注意,当法布尔找到虫子的时候用了一个什么词?
生:用了一个“终于”。
师:你们知道“终于”这个词说明了法布尔捉到虫子之后,怎么样?
……
(三四个学生读得绘声绘色,把法布尔当时兴奋的神情用自己的朗读表现了出来。)
师:我们一起读,一起感受法布尔此时兴奋的心情。(学生齐读)
师:法布尔捉到了漂亮的纺织娘多高兴呀。谁愿意读第三节。
师:法布尔用了三天的时间捉到了纺织娘,他天天趴在田野中,不累不饿吗?
生:因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他已经忘了饥饿。
【评析】 这位教师这样提问“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在这个问题指引下的学习似乎是一种捉迷藏的游戏,不过,要找的词句并未躲藏起来。因此,思维的含量很低。感悟“法布尔的着迷”又通过6个小问题步步引导,促使学生感悟到法布尔对纺织娘的着迷程度。可是,仔细看来,这些问题几乎都是学生不假思索就可以作答的问题。指向于感悟的问题没有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着迷的。学生学完此段,仅仅会停留在感知的层面,获得“标签式”的理解。这种浅层次的提问对学生的语用能力的发展并无太大的帮助。
【案例2】
武凤霞老师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表达方式学习、揣摩上上,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师:捉纺织娘这件事作者是通过写什么来写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的呢?
生:通过写法布尔的语言写出来的。(读)妈妈,我捉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你认为法布尔的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妙?
生:我认为“会唱歌”这个词最妙。因为,我们都说虫子的“叫声”,但法布尔却把“叫声”说成是“唱歌”,把纺织娘看作是一个会唱歌的人,我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
……
生:如果把“那只”换成“一只”,说明抓住纺织娘只是偶然的,而用“那只”,让我们感觉到法布尔关注寻找这只小昆虫很久了。这一点可以从后面的“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这里有只会唱歌的虫子”这句话得到证实。
【评析】
关键词 有效提问 整体感知 有效教学
新课程要求小学语文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倡导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着力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强调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离不开有效提问。那么,怎样才能提升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有效提问应顺应儿童心理,激发阅读情趣
只有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课堂提问也是如此。
教学《雾凇》一课,在上课开始时,我们不妨从研究课文题目入手,向学生发问:“雾凇是怎样形成的?”至此,我们再引领学生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知晓:“凇”与寒冷、冰冻有关;“凇”是寒冷的天气中,地面物体上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冰晶”;“凇”是白色,有形,松散可感的。接着,可以问:“你能想象雾凇是一种怎样的图画?”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严冬季节雾气遇冷凝结,变成树枝上白色的茸毛、草叶上晶莹的冰花,联系生活感知词义,引发审美情趣。然后,可以呈现十里长堤上美丽动人的雾凇图画;继而朗诵《雾凇》精彩的开头,扣读“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点题之笔,打开阅读门径。
二、有效提问应切合教学内容,引导整体感知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一定要切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要有的放矢,既要有深度,又要体现层次性,使学生在不断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探索的乐趣。
教学《李时珍》一课时,找准关键处,可抓住“完善”一词,层层设疑:“完善”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为了编写“完善”的药物书,他是怎么做的?新的药物书《本草纲目》是“完善”的药物书吗?这样以“完善”为核心,层层递进,不仅使学生对“完善”的理解达到全面准确,而且对课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内容。
三、有效提问应突出重点、难点,探索文本内涵
有效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因此,有效提问自然要突出重难点,去探索文本内涵。
在教学《看》时,学习第一句教师可问:看了画面你觉得公园里的怎么样?‘好看极了’是什么意思?哪个字突出表现了好看得不得了?”(引导学生在“极”字下圈点)。在教学第二方面“多时”时,教师可问:同学们再看画面,公园里的开得多不多啊?(多,很多很多!)怎么个多法?课文中又是怎么写开得很多很多的呢?(“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接着出示画面,以指导学生认识“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三个词语。在学习第三方面“美时”,教师可问:⑴书上还从哪方面讲的呢?⑵引导学生理解“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书上哪个词语表示深秋的风是很冷的?在深秋的寒风中怎样开放的呢?深秋的寒风那么冷,但迎着寒风开放,说明怎么样?在学习第三句时,教师可问:看的人很多,你们跟随着人群怎么看的?你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看到了什么?你们看后心情怎么样?愿不愿意马上离开?大家为什么舍不得离去呢?从而紧扣第一句“好看极了”,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的美,从而体会文章的内涵。
四、有效提问应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言
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的发展,提出的问题既要有广度,也要有深度。
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体会《北大荒的秋天》第4自然段时,在让学生了解了这段构段方式后,又让学生欣赏了一组北大荒秋天的图片,然后就问学生:“你觉得北大荒秋天的原野热闹非凡吗?你能具体说说吗?”学生经过思考,很快说出一组优美的语言:北大荒秋天的原野热闹非凡:稻子乐得笑弯了腰,果树演奏交响曲,白杨树哗哗地歌唱……这样,启发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同时又训练学生的语言。
一、关注教师需求、为教师的幸福着想
(一)从物质文明方面关怀教师成长
1.启动教师安居工程,让全县老师15%住房问题得到解决。"有家了,安心了,不再为住房发愁了,家庭事业更和美了,教书更有劲头了。"这是我们听到老师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些肺腑之言透露着广大山乡教师,对提高教师地位和扎根山区教书育人的期盼和决心。
2.启动教师周转房工程,有利于教师交流和教学帮扶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在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明确指出,要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研究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
3.启动教师廉租房工程,为生活困难教师提供保障机制。忻城县2010年以来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五个示范"、"四项改革"。为确保"五个示范"、"四项改革"顺利进行,确保教师安定、安心、安康,教育局专门成立了一个"校安办",为教师队伍的稳定工作保驾护航。
4.启动义务教育绩效工资、优化教师管理机制。这项工作对服务于边远山区的教师无疑就是一颗定心丸,让他们感到领导的重视与关怀。
(二)从精神方面关怀教师成长
1.树立榜样,以先进促后进。
2.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
3.启动"问寒问暖"服务工程,鼓励有困难的教师战胜困难或挫折。
二、创新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以校本研修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在行动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只有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提高教学能力。于是,我们教研室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名师著作,学习经典著作,撰写学习体会和教学研究论文,以研促写,以写促学,以学提升教师文化素质。
2.讲究教研活动层次性,促进全员素质提高。校本研修的核心在于"专业引领"。在学校工作中有多个层面的人才。校长的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标准;骨干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标致;全体教师的成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培训的层次性和创新性更为重要。要让各个层面的人才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要必须注意培训对象其培训效果,这样才能促进全员素质的提高。
(二)以课例为切入点,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发展的主攻方向。素质教育的提出给我们的教育改革提出了要求,如何进行改革,无法给我们一个模式。这就强调了教师"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教师首先要思考教什么能提高学生素质,然后才思考怎么教才有效?而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只有从课堂教学中体现。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的教研才会豁然开朗。课堂是主战场,课例是治研的主药方。
三、发挥名师作用,培植教师成长土壤
(一)黄爱文工作坊组成专家组,对全县教学改革实验进行培训引领
1."以一带几"团队拉网式,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坊参与者,思练中心小学莫晓柳一人带领四位老师以"新荷团队"为名,投入到教学改革实验当中,她们通过拟订个人发展计划、同备一课书、同上一节课、互相听课评课,撰写教学日志,撰写教学案例,撰写教学论文等,不断地加强学习和实践,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2.以工作坊网络为平台,加强网络教研,促进教师成长。我通过工作坊对各位学员提出具体的要求,增强学员的学习信心。
(1)全心沉浸。
(2)细心修习。
(3)精心研究。
(4)潜心磨课。
(5)虚心涵泳。
(6)诚心反思。
(二)师徒同台献艺,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为了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我采取同课异构法,即学习者上研讨课,参与者上展示课,主持人上示范课的"三课"研讨活动。经过这种活动让老师们认识课堂中的有效课堂、低效、无效,以达到"范式引领和研讨提高"的目的。
(三)导师教例尝试,感悟导师教学风采
对于教学能力比较弱的老师,我们向教师个人提出:学习导师课例和尝试探讨研究的办法。各人根据需要选择一位名师教例学习运用。我们对学校要求:根据学校实际,找一位名师引领或与老师合作撰写教学案例或教学设计,学校组织老师实践,教后认真研讨写尝试体会。如四年级上册《描写美丽的校园》习作指导课,我写一个教学设计,让老师们去尝试。
一、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累素材
1、联系生活,开拓生活源泉。生活即作文。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没有生活的经验和感受,就无法形成文章。教师应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调动学生观察、实践、练笔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了解风俗人情,了解家乡的变化,从而使学生幼小的心灵萌生自然真实、朴素美好的情感。其次,应引导学生多实践。家务农活、手工制作,自然课的各种实验都要指导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感、有所悟。只有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才能有话可写,有真实的见闻,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2、拥抱大自然,在观察中积累。自然是真实的,学生只有深入自然,才能写出有真实情感的文章。秋去冬来,寒来暑往,鸟语花香,花开花谢,云舒云展,大自然是如此的多姿多态。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她的怀抱,让学生去感受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繁茂,体验秋天的奉献、冬天的孕育;让学生去观察太阳是怎么样让人从黑暗走向光明,月亮怎样在云朵里穿行的微妙动态,感受日出的气势、光亮、色彩、炽热,体验月行的恬静、温柔和神话般的意境。还有,那春雨的淅沥、雷雨的轰鸣、晨雾的迷蒙、白雪的纯洁……都是大自然为学生早已准备的习作内容。
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在教学中多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可从学生的实践出发,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或周记,记叙自己真实的见闻感受;以小组为单位,办几期手抄报;让学生观察动物、植物,并动笔写下来;在班级搞一些如:故事会、朗诵会、灯谜晚会、书法竞赛等语文活动。这样一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增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更为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
二、扩大阅读面,多提供写作扶手
1、在阅读中积累字词。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分门别类积累词句。如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词句;励志名言警句;珍惜时间名言警句等。让学生有目的地积累素材并学会整理,进而便于应用。
2、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语文课本所选文章大多文质兼美,是学习阅读和写作方法的典范。教学时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中的精彩片段要引导学生熟读成诵,作为语言的积累。
3、学生可从阅读教学中获得写作方法。作文如走路,小孩子初学走路,需要大人扶着走,上楼梯需要有扶手,作文一样,要多给孩子打造一些扶手,孩子才能学会作文。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这些知识的灌输。教师可以从讲解课文中根据读写对应关系,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使他们从中获得写作的方法。如:写作顺序、描写方法、修辞等等。
三、鼓励自选阅读材料,增加课外阅读量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事实上要真正的提高写作能力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阅读有具体量的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文字总量是不少于145万字。阅读对写作的帮助应在于:
1、大量阅读能增强学生语感。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可推荐老舍、冰心、叶圣陶、高尔基、雨果等的作品。这样以来不仅使学生积累了语言,积淀了情感,提高了素养,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语感。
2、阅读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写作不仅是文字的事,更是思想认识的事。文字所到之处就是一个人的思考所到之处,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孩子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还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如:在学生读了《绿山墙的安妮》后,安妮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乐于助人的品质及她改造社会的热诚和勇气会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影响。
关键词: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8-01
一、引导学生多听,为英语学习做好信息输入
英语是一项外来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差距较远。然而掌握良好的英语技能是时展的需求,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语言技能的重要途径。小学时期正处于学生接触英语知识的起始阶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听,通过听来培养他们科学的英语认知,以便能够通过纯正的英语发音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生仔细的听老师带读单词,可以观察老师在读单词时的口型变化:大、小、扁、圆。比如元音发音就很容易根据口型的不同来加以区分。课堂往往之后,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自己在家面对着镜子,比较口型来纠正自己的读音。另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听教材配套的磁带,以便能够让学生接触纯正的英语发音,为他们日后进行会话、交流打好基础。在课文中有不同的人物角色,生动活泼的彩色图画再加上各种不同的配音,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坚持和努力。只有每天听,重复的听,才会有学习的效果。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和家长在听录音方面只注重每天听,浮于表面,而没有意识到听的实质,听的效果怎么样,大多数人缺少重复听这个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边听边跟读,通过跟随朗读来提升学生的听力素质,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技能。
二、引导学生多说,为英语学习做好交流探讨
英语是一项语言学科,口语交际是基本技能。所以英语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对于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如果不说话,只是简单地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那么就会造成“哑巴英语”。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鼓励学生多说,为学生制造一切机会,让学生说,老师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比如在教英语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之间表演对话,复述对话。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来创设对话情景,让学生自编对话进行表演。教师应该多鼓励他们,给他们信心和关怀。在上课时多提问他们,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创造机会给他们回答问题。在他们学习有困难时,一个简单的微笑也是他们前进的动力。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实际讲述自己的教室(My classroom),讲述自己的学习工具(My schoolbag),讲述自己的亲友(My friends)等等,让大家敢于说出来,以便对于不科学的表达方式进行及时纠正,提升学生的表达技能。其次,在课后,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英语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到英语中来。可以举办:诗歌朗诵,英语儿歌比赛,英语相声,每周一次的英语角,鼓励学生用英语说出自己在一周内的所见所闻。此外教师也要善于运用英汉翻译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将古诗翻译为英语,让学生进行朗读、交流,就能够丰富他们的说话素材。
三、引导学生多读,为英语学习做好素材拓展
读既包括朗读,也包括阅读,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进行英语实践运用的关键方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勤读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好习惯之一。英语学习有着大量的单词和词组句型。要掌握好这些,就必须勤读英语。在在读单词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从发音入手,以便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感知。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音标来读和记忆单词。比如在教collect这个单词时,好多学生舌头绕不过来,不会读。那么老师就可以教学生根据音标k, le ,k, t, 来记忆和读单词。俗话说“不动笔墨不看书”,教学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读和拼相结合,在教学单词时要求学生伸出手,一边拼读单词,一边用手比画、用笔记,以便能够加深学生的综合认知。在读句子方面,教师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不能唱读,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境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小学英语课文大多数和日常生活比较接近,课文中的句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是比较能够运用的到的,在课上可以带领学生多读,多练习。在课后可以让学生多听磁带,模仿磁带中的语音和语调。在朗读英语时应该大声的读,带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语调的变化。升调降调的处理应该提醒学生的注意。另外教师也要加强对于学生阅读的教育,以便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与语法认知。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比较好的英语周刊或者英语杂志,鼓励学生从各方面多读英语,增加扩充词汇量,增长见识。
四、引导学生多写,为英语学习做好实践运用
关键词:数控专业 项目教学 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31-01
1 教学模式改革及探索的背景
项目教学法是以教学项目为载体,根据难易程度来安排教学计划的。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等,可以说项目教学是数控专业教学的一种突破。但是随着实施了几年以后,项目教学法逐渐体现出一些弊端。因为实训设备有限,因此每次安排学生操作的时候,总有学生是无法上机床操作的,因此学生的学习动力会逐渐减少,在轮到自己的时候,就让别人教一下,应付任务。所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要进行创新教育模式探索。
2 教学模式改革及问题探究
2.1 前期调查问卷
在该文之前,笔者做过调查问卷,以上饶职院、九江职院的数控专业在校大二学生共400名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涵盖了学习效果、学习情况、参赛意愿、创新内容和教法调查等方面。根据问卷结果反馈得知,项目教学法的效果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习兴趣不高、学校效果不佳、参赛积极性缺乏等。下面我们来分析这些问题[1]。
2.2 问题分析
(1)项目教学法存在局限性。项目教学法的核心就是通过项目来教学,布置课堂任务。优点在于目标明确,学生知道要做什么东西。但是局限性也明显,那就是每个学生的任务都一样,这样就难免存在彼此抄袭复制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学生存在懒惰性,只要一个人做出来了,其他同学就不会认真去想,直接照抄。
(2)学生的学习思维被束缚。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根据图纸去编写数控程序。但是书本上有些程序存在错误,而这些错误老师可能会忽略,所以当学生遇到错误的时候,每次都会找老师来看程序,看完以后修改好,却不知道应该怎么正确编写。所以就导致学生看上去是认真操作了,但是实际上他们没有真正消化理解。
(3)学生的创新兴趣缺乏。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根据项目任务布置教学,学生基本上是按部就班的学习。当学生想去创新的时候,也需要老师的引导。但是有时候老师会说先把目前的学好,其他的以后再看。这样无形之中就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只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
3 创新教育方法探究
3.1 以团队形式开展学习
(1)成立团队。在创新教学方法中,可以给班级学生分组,通过班干部牵头,学习好的带学习一般的。另外,鼓励学生自己命名团队名字,比如冲锋队、侠客队、冠军队等。每个队伍设置队长,编程手、绘图手、操作手,工序手等,让每个成员都有具体的任务。
(2)团队攻关。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目内容细化,例如加入工艺卡、图纸绘制等,让学生可以通过团队的形式参与进来。老师将项目任务布置下来以后,要求一个团队要完成一套任务,工序制作,图纸绘制,程序编写,加工操作等,然后根据总体表现打分。学生有任何问题,通过查找书籍和有关资料解决,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3.2 师生探讨教学规划
(1)教学计划制定。在现有模式下,教学计划都是由老师安排。每次上什么课,完成什么任务,都是事先安排好。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就会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因此如果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邀请成绩好的学生代表,来共同探讨教学计划,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科学调整。
(2)教师合理引导学生。在创新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辅助和引导者。当教师讲完必要的知识点时,布置好学习任务以后,就要引导学生去完成。例如学生不知道工序卡怎么填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查阅标准的填写方法,这样学生就会一步步完成。
3.3 构建师生交流平台
教与学,一直都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可以说教师的教学质量,就需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来体现。所以,在创新教学模式中,要构建师生交流的平台。
对于交流平台来说,要能够充分发挥交流的作用。学生在常规的课堂学习中,可能并不能真正消化课堂内容,或者说有新的想法,就需要这个平台和交流互动交流。
除此以外,平台还可以吸引学生做管理人员,让负责的学生去收集相关的资料和问题,便于老师统一安排和解答。平台的形式可以是QQ群,因为功能比较多,教师可以把教学体会和教学安排放到群文件当中,学生也可以了解教师对于内容的理解以及下一步的布置。更利于学生的学习。
同样,学生也可以把自己团队完成的作业上传到群里,让其他的同学和老师一起评价,共同学习和改进。
在创新模式中,教师除了教学任务以外,还可以让学生组织开座谈会。分析下目前的学习情况,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团队计划,大家一起探讨并寻找可能存在的问题。当出现问题的时候,老师也要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存在的地方,再进行合理的指导。
老师和学生也可以通过聊天软件,一起沟通学习体会和行业情况。对于优秀的学生,老师可以鼓励其参加省级技能竞赛培训,还可以把学生团队的作品制作成学生成果展示,在肯定的同时也是提供给其他学生参考。
4 创新教学模式探究的初步成果
第一,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在教师的带动下,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在调查问卷中,原来是223人能够学习,现在增加到305人。第二,学生参加省级技能竞赛获得佳绩。在2016年江西省大学生机械设计与制造技能大赛专科组的比赛中,15数控2班的叶伟同学在数控铣工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15数控1班的吴佳卫同学在数控车工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可见,创新教学模式已经体现出了效果,后续会再接再厉,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
一、知识与能力并重
知识的落实与积累非常重要,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和支撑,能力的形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但光有死记的知识,没有能力,所记的知识将成为僵死的教条,不会用的知识是无用的,或根本谈不上是知识。所学的知识是要用的,而运用知识靠的就是能力。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将死的知识学活,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又是形成和强化能力的过程;有了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牢记并始终贯彻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理念,将这种理念融入教学的每堂课,每一个环节;只有做到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并重,我们的教学才算是成功的,才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逐步形成
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知识掌握多了,能力自然就形成了,其实不然,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能力是需要在平时教学中逐步培养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要将学生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因为知识的记忆短时间可以完成,但能力的形成需要在平时逐步形成。如我们在做实验时,不能光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住实验现象和操作注意事项,还要注重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几个过程。尽量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注意事项的理由,联想具有相同现象的实验,从中找出规律,提出一般结论。再如,在概念教学中,要让学生比较一些概念间的相似性和特点,能运用它们来区分具体事例。在进行性质教学时,要让学生小结不同物质的组成、性质的异同点,得出一般结论。在化学语言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并不断强化巩固,找出书写规律,熟悉物质的命名方法,各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律等。每一章节学完后,让学生写出章节小结,归纳本章节所学内容及学习体会,先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将优秀的小结进行表扬并张贴,以便同学们借鉴和学习。这样既培养归纳了学生的总结能力,又使学生有了成就感,培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收集有代表性的习题,整理出来供大家选用。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让学生真正形成学习化学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组织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这两者看起来好象是不相干的问题,实际上组织教学是能力培养的保证,如果组织教学没有搞好,学生精力不集中,不能跟随老师的引导,不能主动地思考问题,能力培养就无从谈起,知识无法真正掌握。所以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将学生的心收回课堂,(论文范文 fwsir.com)让他们跟随老师的节奏,听从老师引导,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师生积极配合是一节课成功的具体表现和保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保证。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一门艺术。
2.教学方式与能力培养密切相关。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是陈述语进行描述和讲解,只是教师说,学生听,其实这种没有反馈的教学方式效果是比较差的。学生因为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能主动思考问题,所学知识很快就会忘记。由于不能将其中的道理想通、想透,听起来好象懂了其实没有真正懂,结果是不会做题。更为严重的是长期被动地学习,养成了吃自来食的习惯,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学习方法得不到落实,不会主动地去学习,只知道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书不知道怎么看,就象看小说一样;复习不知道做什么,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旧有的教学方式带来的后果。因此我们上课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几个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充分思考、讨论得以解决。学生这样学得的知识才是他自己的。在书上能找出答案的,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归纳总结能力;这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能让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不至于上课无所事事,开小差,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回答问题时,个别抽答更重要。让学生个别回答问题有很多优点:第一,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因为他们害怕抽到自己,不容易开小差;第二,集体回答时,有很多人都是从众,不懂也跟着回答,不能暴露问题。第三,个别回答,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相互补充,使问题更清晰,学生印象更深刻;第四,有些问题可能获得多种答案,既能让学生开动脑筋,又能让学生开阔思路,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好处,也可以及时纠正思维的偏差;第五,很多学生为了回答问题,会主动地去查阅资料,看书预习,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四、能力培养与学科育人
我认为培养学生数学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可以从情感、课外及课内方面入手:
一、情感方面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要途径有两个:其一是营造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因惑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进入发现者的“愤悱”状态,或在问题中溶入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与兴趣。其二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
二、课内方面
除了要重视老师的教学方式,也要尊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包括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比如有人喜欢在竞争中学习,有人偏爱合作学习,有的学生能够从学习本身感受到乐趣,还有人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有效地工作和学习。指导自主学习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且富有个性地学习,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还要鼓励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经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三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容的,也可以相互结合运用。
三、课内的具体措施
1.开始阶段关键的一环就是传授学习方法,并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反省认知”和不断改进的能力,从而达到不完全依赖老师也能把功课学好的目标。 转贴于 这一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可归纳为培养五种能力,即:能分析关键字句和符号标记;能读懂字意、句意、式意、例题意;能分析写出标题;能找出教材中的主要句段;能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重点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做到“三读”:第一遍粗读,即扫清文字、符号障碍,了解本节大概内容;第二遍细读,即读句,逐句解释,把课本中某些省略了推理依据或中间运算补写出来并对课本中的重难点加圈加点作记号;第三遍精读,即在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知识、完成练习后,再重点分析关键词、重点句子,归纳总结和写学习体会。教师可采用提问、抽查等方式进行检查,并注意与家长逐步配合逐步培养。
2.经过一般时间以后上课大致如下:
(1)先按照好中差组成的学习小组讨论解决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约十分钟),课前预习中的内容包括课程内容及课后练习和自己学做教具。
(2)由小组长或教师解答小组不能解答的问题,因势利导讲解重难点内容(约十五至二十分钟)。如果问题小组能够解决,由小组长或其他同学上讲台讲解例题,能够用教具讲解的尽量由学生用自己做的教具讲解。
(3)用十分钟左右做教师或学生出的自测题。自测题的内容不宜过多,难度适中,做完后由学生交换批改订正,教师抽查部分学生,了解存在的问题。
(4)小结,由教师或学生进行总结(约五分钟),最后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四、课外
1.学生课外预习的练习可分层布置:差生布置做A组作业,中生做A组选作题及B组题,优生做B组选做题及C组题。书本上较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直接解答在书本上,需书写过程的习题做在练习本上;若遇到不会做的抄在练习本上,留出相应的写作位置,等到教师讲解或理解后再补上。
2.鼓励学生课后预习时提出问题记在笔记本上,好的提问可由小组长把原题记在数学科代表的本子上,可适当计入学期平均成绩。
五、课后方面
课后自主学习,教师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询数学资料、史料以拓宽视野,节假日可鼓励相距较近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中等生一起到优生家中合作学习、互补学习,及时解答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教室黑板可设立一块数学园地,每天小组长轮流更新一道习题,习题允许出自于课本但不得重复。
一、确定培训理念,制定培训计划
幼儿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教育行为,才能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学技能也是十分重要的,虽然我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还是比较扎实的,但一些技能如: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教科研的能力等还是比较欠缺。因此我们将园本培训理念确定在观念的更新和整体知识能力结构的重新优化上,缩小教师已有专业素质与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在这样一种培训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幼儿园办园目标及教师的意向,制定本园“教师继续教育和学历培训规划”,对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安排作了一个具体的规划。其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培训、基本功培训、教学技能培训。
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教师是园本培训的主体,只有教师对培训有了积极性,我们的培训才会产生效果。我们开展教师培训的意向调查,请教师就:你认为教师参加培训有些什么困难,你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的能力比例薄弱,需要进一步培训,提高,你所喜欢的培训方式有哪些等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填上自己的建议。我们将一些建议作为制订培训计划的重要依据落实到计划之中。
二、实施培训计划,做到三个结合
园本培训不是一件孤立的工作,应当与我们的课程改革、教育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因此我们在开展园本培训时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
1.园本培训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所有的理论都要转化为实践,都需要幼儿园教师去克服干扰,加以实践。因此认真学习《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转变旧的教育理念就成为园本培训的首要任务。
我们在暑期集中进行理论培训,开展讨论和心得交流,进行学习后的考试。组织教师观看教育幼教专家的讲座和报告。通过学原文、听报告、看录像、讨论、写体会等方式帮助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改变旧的教育思维模式。
通过学习、教研、听课、评课等形式,分析新教材中所要求的儿童发展、课程目标、环境创设、家园结合等新理念。理解新教材的课程目标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引导教师走进新课程,并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的课程模式。制订适合本园的园本课程计划,推动了课程改革的进展。
2.园本培训与继续教育相结合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学历培训和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心理健康证书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使教师逐步完成证书的培训。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学历的培训,提升本园的学历层次。
对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7项内容作为安排,每学期重点培训2项以上技能。让广大教师勤学苦练,使她们的各种技能相应得到提高。每次培训前,我们都将制订培训活动安排,将培训的时间、内容、形式、召集人、参加人员详细地确定后,告知到每一位教师,使教师们在培训前就有了初步的准备,增强培训效果。
3.园本培训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园本培训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在于通过教师的提高,促进儿童的发展。因此,我们将培训与幼儿园日常开展的教研工作联系在一起,开展补充型的培训,即缺什么补什么。我们在园内举行交流观摩评优活动,撰写文章交流。通过培训和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使教师获得收益。
在开展幼儿园教学案例评析工作中,除了组织教师参加市区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外,我们园领导将先行一步学习有关案例的理论,然后开展全园性的教学案例评析辅导,培训引导教师学习撰写案例。要求个人和年级组写出不同类型的案例,开展案例评析交流,真正使园本培训与科研相结合。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
1.以园为本的培训方式
教师培训需要多方参与,但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培训工作还是以园为主的,因为这样能针对实际,并且在时间上灵活度较高,因此,部分培训活动都是以园或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的。
2.走出去,请进来
“走出去”:故步自封,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大敌。我们坚信只有让教师走出去,多看,多想,才能使教师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我们将尽最大可能为每位教师提供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参观各类公开教学活动,并要求外出学习的教能及时将信息通过教研活动或其他途径传达给其他教师。
“请进来”:我们先后邀请专业教师来园对我们的公开教学活动进行评析,教科研的教师来园进行教科研讲座,请有特长的教师来园作弹奏、书法、美术和论文辅导,使教师的理论水平能有更快的提高。
3.互动、参与式的培训方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方式 问题意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诠释。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真正的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为了让学生在轻松和快乐中得到发展,笔者也尝试着带着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些新理念走进课堂,实践探索。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首先应确立学是中心,教是服务的意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学生在课堂上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新课改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提倡通过合作探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突出主体地位,实现自主发展。
一、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强化主体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法、喜欢的合作伙伴,尽量地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以读为主,如果我们留心,很容易会发现,这两年齐读的现象减少了,更多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自由读、小声读、表演读、找自己喜欢的伙伴一起读,等等。在自主交流学习体会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用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在学习《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时,笔者就尝试着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要求是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在一节课内掌握本课生字,能把故事演给大家看,并能说出自己学后的感受。整节课中,学生情绪异常高涨,有的读,有的写,有的查字典,有的互相请教,有的尽情表演,有的观看评价。起初还担心他们自己是否能真正读懂课文,可是听着孩子们最后发表的体会,笔者为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虽然他们不能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总结出寓意,但他们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一些只想借助外力,急于求成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的例子。这不正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达到的知识的自我内化和建构吗?当然,我们给学生充分的自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习中,教师要给予有力的指导,使他们的学习更加有效。
二、把交流讨论权交给学生,培养合作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同学都喜欢小组合作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共同体之间的开放流,互相启发、互相帮助、推敲质疑,使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的信息交流联系起来,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对知识多角度的、全面的理解。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学习成为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的过程。
在学习《做风车的故事》一课时,对于卡特的做法,教师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发表个人不同的见解。在讨论中,发现学生很会拿生活中的真实做法来评价发言人的态度是否认真,想法是否真实,理由是否充分。当然,讨论的结果不是唯一的,联系学生平时的做法,不难得出,卡特的发问可能是心存嫉妒,故意刁难;可能是不屑一顾,随便说说;可能是心直口快,直言不讳;也可能是善意的帮助,有意激匠。无论是哪种理解,学生的思维都得到了发展,个性都得到了张扬。学生在这种合作学习中所体验的成功和愉悦,又极大地激发了自身的自信心,促进了学习的自主性。需要注意的是,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一般不直接评价学生的想法,而是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发表不同看法,维持和促进学习者之间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做必要的总结或深层引导。
三、把质疑提问权交给学生,树立问题意识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根本原因的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引发暴露学生的先前经验和直觉,对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也是一种很好的促进。
在学习《暮江吟》这首诗时,有个学生提出:“题目中的‘暮’的意思是傍晚,既然是傍晚作诗,为什么会写夜晚的景色呢?这不是‘跑题’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他这一问,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经过大家尽情的朗读、品味,激烈的讨论、交流,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作者傍晚来到了江边,他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地陶醉了,以至到了深夜仍留恋忘返。同学们自己解决了提出的问题,充分感受到了自主、能动学习所带来的喜悦。
在每一次问题提出后,教师都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能简单地当作竞赛中的抢答题、竞猜题对待。当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可能一开始都会抓住本质问题,只要他们能提出疑问,都给予肯定。但对于提的特别好的,要及时表扬鼓励,这对其它同学也是一种方向性的引导。对于学生提出来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有些课上不需要处理,教师一定要给一个解决的途径,如查字典、查资料、在生活中观察实践等。对于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以提供提示、鼓励、追问等,以激发、促进学生的思维,但不要对问题的关键环节暴露出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展开、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达成“共识”。
此外,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如在《我的战友》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大胆质疑:“既然我军离敌人那么近,连咳嗽一声,蜷一下腿敌人都能发现,为什么作者闻到了棉布焦味,敌人却没闻到呢?”“战友们都用茅草作伪装,火苗又呼呼地蔓延,作者离那么近,怎么没被火烧着呢?”像这样的质疑如今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学生对教材提出的疑问正是学生在课改课堂中思维活跃、具有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一种体现,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鼓励。当然,对于学生没有经过深入思考或者因知识经验不足而造成的盲目的,甚至是错误的质疑,教师应及时引导点拨,使其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积极的问题意识,使其质疑创新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自信成长主题演讲稿1
人生,是一场战斗的过程,时而平稳顺利,时而坎坷残酷,谁也不能仆知自己的命运,要想前进,要想成功,自信是必备的。
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理想。同时,人生又想一座险峻的山峰,只有自信的向上攀登,才能无限风光尽收眼第。
自信是成功的秘诀。参透了自信的真谛,就算是已定的事实也有翻身的希望。
自信是一种力量。一种潜在的。可贵的。强大的力量。有了它,就可以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
自信是做人的原则。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顺利,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沥经多少失败,都要努力去战胜困难,要想那我所畏惧的苍松一样,傲然挺立。
自信是一种拥有,一股勇气。就是凭借着股****,我们才能开拓自己的人生道路,尽情描绘明日的七彩世界。
没有自信,越王勾践怎能砍断吴王的金戈?没有自信,区区西秦如何东出函谷而一统天下?没有自信,百二秦关如何更换上刘汉的旗号?没有自信,成吉思汗的铁骑如何能踏上多瑙的土地。
啊!自信是成功的祭奠。自信,它给我以勇气与力量,有了它。失败不在追随我,胜利不在躲避我;有了它,生活更充实有趣,学习更副有生机。自信是一颗火热的太阳,是我享受了它的温暖;自信是心底的一颗宝珠,什么时候有它,什么时候就会发光;自信是征途的导航灯,指引我们跨过一道道的门槛。
我要大声的告诉世界:“我自信,我能行!”这就是我——一个新世纪的接班人的铿锵宣告!
自信成长主题演讲稿2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在前面的几次考试中,我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我的努力,当然学习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给各位介绍一下我的学习经验。
第一我觉得要想学习好先得对学习感兴趣。俗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对学习有动力,自然会越学越好。第二,要想搞好学习,必须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才是最重要的。在学习当中,我们的脑子里必须有三个字——“为什么”!牛顿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到,他问了个“为什么”,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开水后,壶盖跳了起来,他问了个“为什么”,于是他发明了蒸汽机……,所以说聪明的人懂得说;智慧的人懂得听;高明的人懂得问。最后就是一定要勤奋,这是最重要的,连爱迪生都说“天才需要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也许上面我说的很抽象,具体下来就是上课要认真听课,注意要多独立思考,不懂就要问,要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要认真细致地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决不能马虎。还有的是,要做好笔记,课前最好预习,先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这对于接下来的课能更容易地吸收。课后也要进行复习,巩固好老师所讲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古人曾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也是这道理吗?最好要注意劳逸结合。只顾着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让脑子适当地放松一下才行,比如打打球,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新闻等。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学习体会。毕竟学习是因人而异的。但我相信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付出汗水才会收获硕果的!我也会加倍努力,争取在下一次考试中成绩更上一层楼。
最后我想说“你再强也不要和别人比,你再弱也要和自己比,你挑战过了自己,把以前的自己比下去了,你就会收获比别人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自信成长主题演讲稿3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乐观向上,做一个自信的人”。
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的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院长总是笑而不答。一天,院长交给孩子一块石头,让他拿到市场上去卖。但院长又悄悄告诉他,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孩子惊奇地发现,不少人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越出越高。第三天,在黄金市场上,石头的价钱高了10倍。最后,当石头被拿到宝石市场上时,石头的身价又涨了10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肯卖,石头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后来,院长是这样告诉小男孩:“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吗?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就有价值”。感谢这位善良的院长,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小男孩找到自信。
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希尔说:“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迹的发源地。”自信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一个人的成功,或许可以这么说:“拥有自信,就拥有了成功的一半。”
两个同样努力工作的人,自信的人在工作时总会以一种更轻松的方式度过:当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时,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有实力,当遇到实在无法完成的任务时,则认为也许任务本身实在太难。而缺少自信的人则会把成功归功于好的运气,把失败看成是自己本领不到家。只是由于这小小的心理差异,虽然两人花的时间,精力都差不多,但往往较为自信的那一方收获要大得多。
国内外多少科学家,尤其是发明家,哪一位不是对自己所攻克的项目充满信心呢?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只会一次又一次地激发起他们的斗志——他们认为:失败越多,距离成功也就越近了。但自信不是平白无故地就会附着在人身上的,人首先要有真才实学,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信,并把它作为一种极其有用的动力。空有满腹自信,那只说得上是自以为是罢了。这种所谓的“自信”,不但不能推动人前进,反而害人不浅。
同样,在我们的学习中,仅有自信也是不够的,自信应该与努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时常见到有部分同学在考试前没有一丝紧张,满怀自信地步入考场。但考试过后,这部分同学中有的分数挺高,有的分数却羞于见人。为什么呢?因为前者既自信,又刻苦认真地学习;后者是单有自信,却未付出努力。这两类同学看上去都是充满信心去考试,但由于平时知识的积累不一样,后果就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