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9: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二级机试题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教考分离 试题库 建设 管理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与教育同生共存的,是检查教学质量高低和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考试这个环节的主要职能,一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二是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并为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考试又是以试题作为测量工具对教学成果的间接测量,是教学检查的重要环节。该环节把握得好,不仅可以了解和评判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技能发展的水平,同时还可以获得改善教学工作、评定教学质量的信息。教考分离不仅是检验教与学的一种手段,也是检测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和考风的重要窗口,是学校整个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教考分离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考分离势在必行。
一、推行教考分离模式的必要性
(一)传统考试模式(教考合一)的弊病
1. 考试标准不明确,命题的科学性难以保证。在教考合一的情况下,往往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命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任课教师的主观倾向决定,整个过程是教师自己备课、自己讲课、自己命题、自己评卷、自我评价,使得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很难得到落实。
2. 一些教师对学生放宽要求,造成学生学习精力普遍下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考合一加剧了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一些任课教师由于教学上精力投入严重不足,为了维持教学效果良好的表象,便在考试时放松对学生的要求。
3. 成绩的可信度低,缺乏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客观评价依据,影响了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水平的提高。由于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使教者同时作为考者在组织教学到实施考试中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也容易造成考核中的各种舞弊行为。教师在命制试题和批阅试卷时,由于缺乏统一的客观标准,便带有很大的主观倾向性,使考分难以测出学生真实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二)实行教考分离制度的含义和作用
教考分离制度是一种现代教学管理手段。所谓“教考分离”指的是将教学与考试分离进行,即将过去某一课程由任课教师自己命题、自己评分的做法,改为从规范、标准的试题库中筛选、组合出符合要求的试卷,或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非任课教师依纲(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命题,并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阅试卷。教考分离的优点在于:避免了授课教师在教学和命题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引进了公平合理的评价和竞争机制,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导向性和启发性;提高了教学管理部门所获教学反馈信息的可信度。
(三)教考分离程度和实施条件
事实上,不论是教考合一还是教考分离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完善的部分。我们应该发挥各自的优点、长处,避免其缺点,才能搞好教学考试工作。建立试题库是完善教考分离制度的基本条件。建立体系完整、有一定规模的试卷库不仅可以为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也对教师正确把握教学大纲、依纲施教确保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加强试题库建设与管理,完善教考分离
(一) 试题库建设方法
1. 建立相应规章制度,落实配套机构和人员。教考分离的改革牵涉面广、工作量大且相当复杂。尤其是为实现近期目标的试点阶段,更是千头万绪。为了顺利试行教考分离,除了找准切点外,还要有专门的机构、一整套制度和足够的工作人员。在机构方面,学校要成立由分副校长牵头,各有关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和决策机构,具体工作可以落实到一个部门,如教务处、有关二级学院、教研室要有专人从事这项工作。
2. 组织机构建立后,首先要制订出具体的工作章程,包括出题程序、出题原则,试题的题型、难度、范围、题量等。试题汇总后,要做好对入库试题的把关、验收、筛选等项审查工作,确定最终入库试题的选题,不断充实、完善、更新改造题库的内容。最后,还应责成专人做好题库的验收、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对分管题库的工作人员的要求是:责任心强,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考试的规律,并能对入库的试题把好验收、筛选、删减等几道关口,同时还应掌握有关的计算机文字处理技能,及时、准确、有效地做好题库的输入工作,具有一定的保密观念。
3. 坚持考核标准,科学命题。每门课程的考试标准要与学生的学制要求水平一致。考核标准是通过试题覆盖面和难易度来体现的,应当防止命题量过少或过于简单,降低考核标准的倾向。命题是否达到规定的水平,集中反映在成绩及格者是否达到了该门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各门功课的教学大纲以及与大纲相适应的指定教材是编制试题的基本依据。必须按照教学大纲、教材的内容命题,不得随意缩小命题范围,也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考核深度。
4. 建立实行教考分离后课程教与学的规范。它应包括教师的任务、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内容和学生阅读范围的扩展、自学能力的培养、考试形式的变化及考试要求等。这是题库建设的配套制度,对支持教考分离和发挥题库作用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5. 要建立考试分析制度。这既是教考分离制度不断完善的要求,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要求,考试分析主要从教学效果、课堂教材与课后阅读材料的关系、学生自学能力、考试成绩是否呈正态分布及其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要通过分析对教考分离的效果进行正确的评估。此外,围绕教考分离体制还要建立许多其他的规章制度,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
(二)试题库的管理方法
1. 档案化管理
试题、试卷库的管理,应按学科、专业、课程分类编号,建立试题、试卷库目录。按各门课程的内容划分建立试题子目录,以使组卷方便,管理有序。试卷库要保证其完整性,即每学期考试用过的卷子要及时返回到试卷库中。
2. 实行试题库计算机管理
在入库试题审定完毕后,通过计算机进行试题管理,试题库的计算机管理必须具备试题录入、查询、修改、删除、命题功能,考试质量评估分析功能、打印功能及系统维护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学科、专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变化,试题库、试卷库应与此相适应,不断增补新内容,剔除陈旧过时的内容,以使试题库、试卷库始终能与科技发展、教育改革相适应。在建立计算机试卷管理系统之后,试题库的建立就基本完成。每次考试前由命题教师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提出命题的题数、考试难度、覆盖面、题型等要求,并输入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自动从试题库中随机提出符合考试大纲要求的试题,形成考卷。为了适合于不同的考试方式,还可对某些试题作适当的调整和选择,以增加其灵活性的实用性。
3. 试卷、登分管理
为保证每次考试能准确地测出学生地真实水平,真实地反映教学水平,评估教学质量在试题库地管理过程中必须逐步建立与试题库相配套的阅卷、登分管理系统。首先,为了减少误差,对客观题尽可能采用答题卡进行阅卷,对主观题则采用主观题客观化的方式阅卷,这样可减少由于标准不一而带来的误差。其次,记分可考虑采用常规参考性考试的记分办法,即把阅卷直接得出的原始分进行标准化处理,再换算成百分比,其成绩可反映学生的位置和不同次考试分数的可比性,同时也可以评价不同次考试所反映出的教学水平。
4. 考试质量评估管理
考试质量的分析是借助于考试结果信息对试题质量、学生学习质量、教师教学质量等作出的定量的统计分析,从中得到反馈信息,可以改进和完善考试试题库,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考试质量评估主要对五个指标作出分析:(1)正态性:指考试分数的分布状况,主要从学习的平均分和标准差两个指标来衡量,一般认为平均分在70―80,标准差在10左右为宜。(2)难度:难度是判别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实际上是指考线的深度与广度,难度值一般在0.5―0.6为宜。(3)区分度。它是衡量试题,鉴别学生水平差异能力的指标。区分度高,能将学生的成绩拉开档次,反之区分不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差异。区分度一般以0.4―0.6为宜。(4)效度:它是指考试能测出学生实际水平的有效程度,也就是指考试已测出的质与量与欲测的质与量的相符程度,一般效度大于0.4为好。(5)信度:它是反映试卷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信度高的试卷对任何学生多次测验都会产生前后一致的结果,其误差小,否则误差大。
从上面分析看,题库建设在教考分离的初期阶段被看作是重点工作,这有其内在的合理性。而如何衡量、以什么标准衡量试题库,在教考分离体制建立的全过程中,则显得更加重要。但是其标准本身也有一个从无到有、从粗到细的发展过程,与题库建设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具体工作中不能因衡量题库的标准问题而影响试题库的建设。
以题库式考试为主体的教考分离模式的建立,需要长期不断的实践。作为一种考试形式的创新,题库式考试在其试行之时也不一定尽善尽美,肯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如新旧体制如何衔接。如何处理好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灌输与能力培养,不同课程考试的要求、形式都有差异,也存在题库式考试形式的统一性与课程要求的特殊性的矛盾等等。问题和困难的产生是必然的,但只要正确理解教考分离的改革精神,坚定改革的信心,注意扬长避短、适时修正、不断完善,以题库式考试为中心内容的教考分离改革定会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教学资源建设;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4
1 引言
1.1 课程介绍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我院警察技术系司法信息安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等专业一般学习领域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所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同时,这门课程也是《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课程的前导课程。教学实践证明,该课程对学生是否可以形成编程思想,能否建立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也将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高专教学课程改革的一项艰巨任务。
传统的c语言教学模式侧重于c语言语法知识的讲授,学生的关注点集中于语法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中,无法形成真正的编程思想[1]。这使得学生很难自己写出程序,一味地“照猫画虎”,甚至有学生出现死记硬背程序才能记住的情况。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停留在表面,学生学起来枯燥,教师也教起来费劲。
1.2 传统教学资源的不足
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模式是以课本为主,辅以PowerPoint课件,由老师向学生讲授相关程序设计知识,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普遍反映“老师讲的都懂,例题也能看懂,就是不会编程”的困惑。我们必须开发多层次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成为主体。
2 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建设
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高等学校教学资源建设正在从传统的纸质教学资源向数字化、电子化方式转变,从单一载体向多媒体产品和多样化教学资源服务方式转变,从而形成了以纸质教学资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这不仅给高校教学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也在迅速改变着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2]。
我系多层次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资源除了常规的教材外还包括教学参考书、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网络资源建设以及在线练习系统等。
2.1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我系为司法信息安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及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选择的教材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该书采用案例导入的形式展开知识点,重难点突出,讲解清楚细致。
另外,我系学生要求在毕业时必须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证书,教学参考书的内容就是紧跟当年的二级考试大纲所出台的考点解析与训练,从计算机二级(c语言)所重点考查的阅读程序能力、改错能力和编程能力一一解读,总结出相应知识点,并对历年真题进行详细分析,最后自测题可供学生自行检查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
2.2 电子教案建设
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系教师编写了与纸质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案。电子教案按照所分配的学时数进行模块的分类,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对知识点的把握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教材内容的精华,也是学生复习的重要指南。
2.3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师上课的重要方式,在我院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我院每年都进行一次多媒体课件大赛,教师们互相沟通、互相学习,极大的提高了自身创作课件的能力。
配以光投影设备和苏亚星教学系统,通过屏幕广播功能向学生播放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不仅能节省教学时间,增强理论教学的直观性,而且能让学生看到老师对于操作步骤的演示,重、难点也能生动地加以表现。
2.4 试题库
我系司法信息安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要求双证毕业,即毕业证和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证。笔者收集了历年的二级笔试和机试真题,紧跟二级考试题型的变化,按照知识模块,根据我系学生的实际,针对相同知识点归纳设计了一套试题库,利于学生练习及查漏补缺。
同时考虑到一些有能力的同学“吃不饱”的情况,笔者收集了我系学生曾参加过的由工业与信息化部主办的第二、三、四届“蓝桥杯”软件人才与设计大赛中的较为合适的填空题和程序设计题,以扩宽学生视野,并有助于选拔竞赛学生。
2.5 网络资源建设
在我院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契机下,我院与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了一个教师、学生可以共同参与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按功能分为了精品课程、研究型教学和教学资源中心。在这个系统里,教师可以申领课程,并把自己有关课程的所有相关资料上传,比如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材料、答疑讨论、课程问卷、教学笔记、课程作业、在线测试和试题试卷库等内容。教师通过上传教学资料,梳理了本门课程的所有已有资料,为今后的精品课建设提供了资料保障;答疑讨论区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平台,学生们可以在上面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老师对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不必局限于课堂。教师也可以在网上总结出学生反映比较突出的重、难点,在课堂上集中答疑,使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课程作业也不必拘泥于课堂和书面的形式,学生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上在复习过老师讲授的内容后对作业予以解答,便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6 在线练习系统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有关精神,加快高等院校IT类专业教学创新与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促进高校IT类专业就业指导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自09年起举办了“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经过了5年的发展,2013年“蓝桥杯”在其官网上开辟了一个新模块――“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练习系统。本系统主要面向参加“蓝桥杯”的老师和同学,帮助参赛的同学熟悉比赛试题的形式和解题方式。通过使用这个系统,同学可以学习到一些重要的编程方法,提高编程水平。系统中的试题集中分为入门训练、基础练习、算法训练、算法提高和历届试题共5个部分。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笔者在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借鉴了这套在线练习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来说,笔者给学生安排入门训练和基础练习的试题,由于练习系统的测评功能对程序的格式、注释等要求较高,这样就对学生形成的编程风格有一个很好的监控,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在线练习系统把相同难度和特点的试题形成一组,同组的试题具有相关性,帮助同学学习与提高程序设计、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知识。采用这样的在线练习系统,能建立起《c语言程序设计》与后续《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课程的衔接,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 结束语
2006年开始,教育部与财政部全面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启动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这项工程为全国高职院校提供一个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带动全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我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专业领域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跟示范性院校还有差距,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胡枫.《c语言程序设计》的案例式教学的设计[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关键词:医学院校 考试管理 考试质量
考试旨在考核学生学习成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高水平、高质量的考试质量管理是保证考试顺利进行、公平客观评定学生成绩以及全面反馈教学效果等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在如何切实提高考试管理水平的道路上不断总结经验及不足,进行考试管理的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考试已进入了较为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形成了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一、设立专职考试管理部门,出台考务管理手册
1.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考试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校成立了抓主管考试工作的科室考务中心,承担全校各类考试及全国性考试(计算机等级、外语等级考试、成人学位考试等),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管理流程规范、考试软硬件条件不断改善、考试规模有序扩大的考试管理模式。
2.按照“依法治校”的原则方针,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要求,针对考务管理各个环节考务中心先后制定了涵盖考务管理、考试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十余项规章制度。本着以人为本、教育为本的原则,结合教师及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制作了一系列的考务工作规范表格,形成了具有我校管理特色的“考务管理手册”,从而大幅度推进了我校考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进程,为切实提高考试管理水平夯实了基础。
二、科学合理命题,实行考教分离
1.医学院是以培养医学知识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医学类人才为目标,所以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根据教育学、教育测量学等理论建立优质试题库,保证考试能客观、公正地反映教与学的效果。我校已建立校级试题库和国家级试题库60余门,试题量逾10万道。
2.考教分离是目前众多高校在执行的考试管理方法之一,其原因在于可以提高考试公正性,考试成绩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实施考教分离最基本的意义,在于很好地“屏蔽”了各种不良因素对考试的干扰,提高了考试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性,进而更好地发挥了考试的功能和作用。
三、考核方式灵活多样,考试形式多元化
1.根据不同课程的各自特点,不断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合理改进考核方式,适当增加平时测验、实验、实习、课外作业所占成绩比例,采用口试、技能操作、调查报告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改变以往凭借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局面,更加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更加有利于培养基础知识过硬、创新能力强的综合性医学人才。
2.伴随科技快速发展,考试形式也不仅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试卷。我校计算机应用考试、部分基础学科考试已实现学生无纸化考试以及教师网上阅卷评分,节省了教学资源,提高了阅卷效率和准确率。临床技能培训等课程应用电子模拟病人,采用同步监控录像和电脑记录,即电脑系统会在学生进行模拟救治过程中即时反馈病人的心率、血压等生命参数,然后教师根据这个参数,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考核,培养学生能够在面对危急情况时应用和发挥所学的知识,进行快速评估、正确决策和果断实施救治的能力。
四、加强监考人员管理,严把考试各个环节
1.为了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考试氛围,我校教务处每学期均举办监考人员培训班,旨在提高考人员业务水平,增强监考人员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在执行监考任务前监考人员同学校签订“责任承诺书”,一旦违反承诺书中相关规定,学校按照“大连医科大学关于教学事故、教学差错处理的暂行规定”严肃处理相关人员,坚决杜绝监考人员“不作为”。此外,我校在近几年实行了部处级干部参与监考,各二级学院教师互换监考等革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反映。
2.考试实施过程管理是课程考试工作管理的核心阶段,主要包括监考、巡考等环节。按照学校要求,每场考试均应有至少2名监考人员。考前应做到随机编排考生座位、严格认真清场、宣读考生守则、核对考生证件等事项,开考后仔细清点试卷,完整填写考场情况记录单。在考试过程中,主管校长、二级学院领导、学生辅导员以及教务处老师组成巡考小组监督考试实施情况。从而达到管理有序,监督有力,形成良好的考风考纪。
五、建立健全考后评价体系,形成教学反馈机制
1.建立统一规范的阅卷流程。对于专业主干课实行密封式阅卷,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批阅,多人流水作业同时组织好试卷复查工作。要求卷面批阅形式统一规范,一份试卷须有阅卷人和审核人共同完成并签字。试卷批阅如有改动必须有阅卷人签字,成绩如有疏漏,须改动应填写成绩变更审批表后方可生效。
2.科学合理的试卷总结、分析。在考试结束后,根据学生成绩应用现代统计软件(如SPSS)针对试卷内容、学生答题情况以及考试成绩做出科学、客观的总结和分析,根据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标准差、难易度、区分度、信度等反应学生整体水平和试卷试题质量的指标,为检验学生学习成绩,检测教师教学效果提供了最直接有力的证据,也为下一阶段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学方法的调整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就此形成教学反馈机制。
六、结束语
考试管理是高校学教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毫不夸张地说,考试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未来发展。如何能进一步提高医学院校考试管理质量、构建发展网络试题库建设、完善考试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内容,将是我校下一阶段需要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余仙菊.医学院校考试管理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高教论坛,2004,(8).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考试;改革;应考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为什么中注协对注册会计师CPA考试采取计算机机考?
中国注册会计师(以下简称CPA)考试是我国会计行业最高级别的考试,考试每年举行一次,从2012年开始,CPA考试形式由原来的纸笔作答改革为计算机无纸化考试(以下简称机考)。CPA考试是我国财经方面的一项重要考试,不断的变革和改革是进步的结果,但在三年的时间内先后两次变化原因在哪里呢?改革的意义又在何处呢?
首先我国CPA考试至今共举办过22次考试,但从考试经验上来看与欧盟、北美经济体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成立于1904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成立于1887年,1896年在美国纽约举办了第一次考试,2007年美国CPA考试(CBT)实行机考。随着我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从而对会计人员要求也需要提高,提高从业人员的质量首先从考试抓起。从考试的形式看,我国CPA考试从1991年开始以来一直沿用的是全国统考、闭卷和纸笔作答,这种形式保持了22年,这种制度来源我国的制度和以往的经济状况。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达,人们对牺牲环保带来经济发展的重新认识等因数,2012年中注协宣布CPA考试改为机考,而且第一次考试不采取试点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这标志着我国CPA考试迎来又一次改革。在这次改革中我们不但看出国家相关部门的决心和信心,从考试的成本、环保、安全等诸多因数进行权衡,而且对CPA考试的国际化接轨和提升我国CPA的国际形象、地位做出了坚实的步伐。考试的变革反映了会计工作的创新,也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又一面,而CPA证书作为中国会计行业最高证书,它的要求变化可能折射出会计行业未来的变化与发展,从这些方面来看意义和影响是重大、长远的。
二、CPA机考与传统纸笔作答有那些表现不同
机考及无纸化考试,指利用个人计算机和相关的考试系统软件来执行考试,考试的题目来源于数据库中存储的考试题目,一般情况下,在考试题目中有多套考试试卷组成试题库。考试系统软件从考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组合成一套试卷供考生作答,通常情况下,两套试卷的相同处极低,出现相同的情况概率很低。现在无纸化考试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像国家级别考试中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国银行、证券、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等等。在地方上,如:四川省英语二级考试实现无纸化等,可以说无纸化的应用广泛应用于教育、金融、行政部门等等,目前无纸化考试的应用程度比较成熟,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推动了考试方式改革[1]。
利用机考来完成常规的纸作答有哪些优点和缺点?首先从考生来看,使用网上报名、缴费、打印准考证和查询考试成绩,则不需要往返报名点、也不用纸质报名表、在各个环节所产生的费用将大大节约。其次,考生在答题时使用鼠标和键盘明显要比纸笔时速度快,而且在相对的主观题中需要引用原题时,通过鼠标复制粘贴答题效率更高。当然也有考生反映鼠标和键盘不好用、考试过程中眼睛发胀影响发挥、年龄大对计算机操作不熟悉等不足之处。
对考试组织者而言,使用机考势必是一种改革,改革就必须要有成效。首先从成本、节能、环保方面比传统的考试要低很多,比如:在纸笔考试中,报名100万人就需要印制100万份试卷,还需要运输费用。而采用机考这100万份试卷的成本就变为了100万台计算机几小时所产生的费用,如果以2012年CPA考试平均出考率43%来计算,成本会进一步降低,而且也不用销毁作废的纸质试卷。在监考方面,机考以14个考场来计算,大概需要32个监考老师,如果换成纸笔作答闭卷则需要50个监考老师,依此类推监考费用大概节约36%。其次在效率和安全方面。第一,利用机考可替代试卷发放、回收的运输过程。第二,在考生答题提交试卷后客观题的成绩就可以判定,在机考中更不会因为字迹潦草而影响阅卷老师。第三,考试数据是经过加密、备份准确无误后再统一上传,确保试题的安全和保密工作进一步体现考试的公正性。
从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采用机考和考试运行的结果来看,总体优点大于缺点。考试的组织者更科学、有序的管理着全国范围内的考试,无论从成本、安全、组织等方面来看效率更高。
三、考生对于考试需要如何应对?
注册会计师作为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最高的代表,获取相应证书必须参加CPA考试。考生在面对考试不但需要专业知识,而且也需要注意考试形式的变化。首先,机考是采用计算机来完成考试,考生必须要计算机操作熟练,汉字的输入速度也需要平时加强,如果考生年龄符合66年以前出生可以申请纸笔作答。其次是考试系统,CPA考试系统是由我国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全部承揽,系统包括考试试卷、考试时间、考生考试数、考生考试界面据等方面组成。考生在考试时,应该对考试作答的界面进行熟悉,包括题目的选择、试题的选择、汉字输入法的切换选择等,而且机考暂时不允许考生自带鼠标键盘,所以考生在考试前还应该检查和熟悉考试的鼠标和键盘。第三,考生在考试过程中,计算机出现各种故障应当立即报告监考人员同时可以要求补足耽误的时间。最后考生在考试时还需要注意倒计时,如果倒计时为00:00时,考试系统会自动交卷,不能再答题。
注册会计师考试是我国重要考试之一,从考试权威和重要性都毋庸置疑。面对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变革,考生和考试组织者都需要认真和重视,不但要理解改革的意义而且要适应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才能够推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demand for talent, engineering graphics education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The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teaching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engineering graphics education, and described its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approach to cultivate talent. It also emphasized that reconstruction of course system, stable team of teachers and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design are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engineering graphics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关键词: 工程图学;教育;教学;创新
Key words: Engineering Graphics;education;teaching;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2-0165-02
0引言
工程图学教育是工程教育的基础,尤其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及CAD/ACE/CAM在行业中的广泛、深入地应用,工程图学教育受到冲击和挑战,赋予了工程图学更丰富的内涵。近年来,新编的图学教育教材琳琅满目,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及考核方法令人耳目一新。如何深化工程图学教育理论,研究其内涵,改革教育方法和手段,更好的培养图学人才,促进学科发展,使得工程图学教育更好适应行业企业的生产发展需求,是值得认真探究的重要课题。
1工程图学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工程图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课程试题库的研究和图学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长足的进展。
1.1 教学模式与特点近年来,工程图学教育模式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和现代化。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①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画法几何、制图技术、计算机绘图分段教学;②贯穿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将二维计算机绘图技术融于工程图学教学全过程;③工程图学与三维参数化造型设计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部分高校将工程图学与CAD合并为一门课程,即《工程图学与CAD》。极少院校实验通过学科间横向联系和纵向贯通重组教学内容,如将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零件与CAD课程整合成一门《机械设计制图》的机械基础课程的融合模式。
1.2 教学方法与手段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传统的“灌输式”、“应试式”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工程图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广大图学教育者在“启发式”、“自学式”、“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在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获取知识能力,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观点和看法,为学生创建各种展示自己的机会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提高了工程图学的教学质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些好的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由于工程图学教学内容不断增加、教学时数减少、班级人数增加,以“粉笔与黑板+模型与挂图”的传统教学手段已经难以适应当今工程图学教学的需求。多媒体技术为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创造了条件,而且实践表明合理地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目前采用的教学手段总体有三种:传统的“粉笔与黑板+模型与挂图”、综合的“黑板作图+多媒体教学课件”、单一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因生源及教师等因素影响,具体教学效果各异。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已经得到图学教育界的公认。福建省图学教师在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教学效果、合适的比例作了大量的分析与探讨[1];研究《机械工程制图》网络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制作[2];探讨和实践SolidWorks、AutoCAD、CAXA等三维实体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3]。
根据工程图学课程的特点,建立助学软件和模型库是很有必要的,有许多教师对建立工程制图虚拟模型库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探讨了基于SolidWorks 与ModelPress及FrontPage等软件创建以网络形式显示的制图虚拟模型库。或利用VRML代码编程将VRML与大型三维造型工具软件solidworks及3D Max相结合建立虚拟模型,构建基于VRML的工程制图虚拟模型库。三维模型具有适时的交互性,观察者可通过操纵浏览器从任意方向观察模型外观,也可深入模型内部观察其内部结构,达到与真实模型相似的效果。学生通过利用模型库自学,培养和发展了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制图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1.3 课程体系与教材随着课程体系的改革,出现多种课程体系构建的形式[4],如:将制图、公差及计算机绘图融合成一门课程,或将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融合成一门课程,或将建筑制图、建筑构造、建筑设计、力学、材料等融合成一门课程。也有按模块划分的,如:分成投影基础、投影制图、机械图、计算机绘图、土建图等几个模块,便于与相关专业协调安排教学模块。更多的是单独设课。结合教育部开展的精品课程建设,创建了机械制图精品课程。计算机绘图教学在工程图学教育中有以下几种引入形式:计算机绘图与制图教学分离式、融合式,有以一种软件为主导进行教学,也有采用AutoCAD和3D软件相结合的计算机绘图教学。
1.4 课题试题库研究试题库建设对于减轻教师的负担、真实实现教考分离、促进教学质量检测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课程考试的试卷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很多院校根据工程图学试卷的特殊性(以图为主,文字为辅),进行了许多探讨和实践,试图建立一个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合理的、具有很好开放性和可扩充性的、初步拥有一定题量的、操作方便的能智能组卷的试题库。福建省图学工作者综合应用VFP、Word、OLE、VBA、等技术,构建通用试题管理系统设计平台,实现了试卷公式、CAD图形、图片、文字混排录入编辑和灵活的自动组卷方式以及试卷自动排版生成,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简易的操作环境,提高了题库管理系统的通用性、扩展性和易用性[5]。有的教师提出了对制图成绩的评价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能综合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总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计算机绘图成绩、习题作业成绩,其中以卷面成绩为主。根据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开卷和闭卷考试,有分单元测试、口头答辩和实际操作等考核形式,是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的方面展示自己的学业水平。
1.5 图学人才的培养工程图学现为二级学科,没有自己的专业和学生,研究生规模也不大。但是,工程图学作为一门量大而广的基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的工程图学素质,即培养学生的视觉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图形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的重任,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以及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工程图学教育在现代技术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陆续建立了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在一些重点院校(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设立了工程图学硕士点和博士点,为国家培养了工程图学领域的高级人才。
1.6 工程图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虽然在图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队伍不稳定、课程建设速度缓慢、工程图学课时逐年减少、实训设施(机房、测绘室及其测绘部件与工具等)得不到充分保证,工程图学训练严重不足。随着生源综合素质的下降,教学质量和效果急需提高;另外,部分制图教师对CG/CAD不恨熟悉,或缺乏必要的工程知识,难以对学生进行CG/CAD教学和对学生工程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而且在理论教学中会不自觉的以纯粹的科学研究思维模式取代工程思维,从而阻碍了学生工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影响图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队伍。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工程图学教师队伍一直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图学教育的发展。不稳定因素主要有:①教研室没有自己的专业,不受重视,影响了教师的职业成长。②课时逐年减少,教学任务繁重。③图学课程属于基础课程,科研工作受课程制约,职称评定受限。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年轻的图学教师不安心教学,所以兼职教师、轮流上课较普遍。部分老教师缺乏积极性而安于现状,对现代图学钻研不够,教研教改工作难以开展。
2工程图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途径
图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图示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下面结合培养目标,分析工程图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途径。
2.1 图学教育中的人才培养途径图学教育中的人才培养结构分纵向和横向。纵向人才培养结构主要指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三个部分,对应分为工程科学型、工程技术型和工程应用型三种规格的图形人才。研究生层面的图学教育是培养工程图学领域高级人才的阶段教育,它关系到提升该领域人才素质、研究水平及未来工程图学的发展。本科生和职业教育这两个层面学生数所占比例相当,但培养方向有所不同,均为不同领域、不同层面行业所不可或缺的人才。各校的传统和侧重的差异,允许和鼓励各校在人才培养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色,防止“千校一面”的现象。
横向人才培养结构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教育有所区别,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是重点。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从以下三方面作为切入点:①将最新科学技术和行业发展信息融入到教学中,为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提供设计基础平台,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依据。②图学教育必须与实际生产相结合。行业企业的需求就是教育教学的目标,行业企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教育科研课题。实行开放式教育教学,强化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传统教学方法与优质CAI教学课件相结合,使教学语言更加形象化、图示化,降低教与学的难度。
2.2 重构工程图学课程体系,培养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就现代工程图学课程的内容而言,包含画法几何、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三维造型设计四部分的内容,工程图学课程体系应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老构建,应以图学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课程体系构建将遵循两个原则:专业需求和社会需求。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结构形式将更加多样化,由多门相关课程整合而成的工程图学课程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尝试。在课程的整合过程中,其内容的选取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工程图学课程内容将以职业岗位需求原则选取、序化,同时兼顾学生的知识迁移和个性化教学。
创造性教育以及个性化教育是培养现代工程技术人才所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工程图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环节决定了它是训练、提高一个人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很好途径。在图学教育教学中渗透产品的构型设计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
2.3 稳定教师队伍稳定教师队伍必须采取以下措施:①突破以往单纯的图学教育构建理念――培养学生读图和绘图能力,把图学教育与设计相融,这样,即可结合后续专业课程教学,又可拓展教师教科研的空间。②适当减轻教师教学负担,鼓励并支持图学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从事科学研究,以提高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有条件的院校申办现代工程图学专业,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有发展前途,从根本上稳定图学教师队伍。
2.4 引入工业产品设计思想从国外的图学教育情况来看,将图学与工业设计相融是一个发展方向。把工业产品设计引入制图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造型能力,使学生不仅能绘图,看图,还能设计造型。工业设计与图学教育都具有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共同点,三维图形和二维视图相辅相成,设计出产品的结构和形态。这种教育教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工程技术复合型人才,也有利于改善教师研究方向狭窄的局面。
3结语
随着工程图学教育的发展,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等各方面均呈现了多模式、多样化和现代化。课程内容将有针对性的向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并不断产生新的图学教育课程。三维数字建模将在图学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强化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是努力的方向,也是科技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章拓,贺向东.论工程图学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1):30-34.
[2]苏春锦.《机械工程制图》网络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制作[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151-152.
[3]李建中.三维AutoCAD 图形技术在组合体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0,28(Supp):115-118.
一、教学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计算机基础课程辅助教学系统中将要设计很好的人机界面和便捷的功能菜单,借助Internet的网络环境,建立一套功能齐全、使用方便、效率高的网上辅助学习环境,方便学生在线学习、测试和答疑,以便教师开展网络教学活动,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且很好地配合课堂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提高。因此在设计时,系统以方便学生为目标,划分教师、学生两个大模块。
1.教师模块设计:该模块包含两部分功能,即考试管理和信息管理。考试管理是对考试资源的管理。信息管理是对学习资源的管理。
2.学生模块设计:包括在线学习子模块、在线习题子模块、在线考试子模块、在线答疑子模块。在这四个子模块中,学生可以进行学习、练习、考试、答疑。其中学生使用的各种教学资料都是教师上传到系统中的,所以教师负责教学资料的管理,学生利用教师上传的教学资料进行学习。
3.数据库设计:使用Access数据库。系统数据库中的主要数据表如下。(1)教师信息表:主要包括自动ID编号、用户名、用户密码、用户权限、最后登录IP、最后登录时间、最后退出系统时间、登录次数等。(2)学生学习信息表:包括:学习题目、学习内容、所属章节、相关图片、下载地址、文件大小、时间等。(3)试题库表:主要包括题目编号、题目内容、题目类型、可选项、正确答案、题目所属的课程ID。
二、辅助教学系统的实现
(一)教师模块的实现
该模块的主要实现教学资源的管理和考试资源的管理,分成两个独立的管理子模块,即信息管理子模块和考试管理子模块。1.信息管理子模块的实现。信息管理子模块主要包括对电子教案,教学大纲,网络课件,课后习题,经典实例等的添加、修改、删除,学生在线留言的回复等。2.考试管理子模块的实现。考试管理子模块显示教师对学生在线考试管理,教师登录后可以通过页面中的相应选项进行操作。考试管理子模块中主要包括添加教师、考试课程管理、考试计划管理、试题档案管理和考生管理。
(二)学生模块的实现
学生是教学资源的使用者,而教师是教学资源的管理者,所以,如果有新的教学资源的话,教师都可以放到辅助教学系统当中,当然教学资源的类型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在上传时会按照教学资源的类型分门别类的放到相应的子模块里面,以供学生方便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辅助教学系统的安全措施
在设计辅助教学系统时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来保证系统的安全。
1.设置访问权限:系统设置二级权限:一级教师,二级学生。2.身份认证: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的方法。3.数据库备份。4.防火墙技术。5.验证码。
四、应用效果
从试用情况来看,使用辅助教学系统后,在基于网络辅助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有所提高,运用网络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都有明显进步,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1.通过在线学习功能,拓宽了课堂教学空间,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个体差异问题。学生在课后通过系统进行复习,可根据本人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进一步学习,学习目的明确了,学习主动性与参与度提高了。
2.通过在线考试功能,有效地解决了高理论、低操作的现状。长期以来,计算机基础这门课上机考试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能通过试卷考试来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辅助教学系统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并通过辅助教学系统进行上机测试。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良好统一。
3.通过在线答疑功能,增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学生通过辅助教学系统向老师提问,消除了当面提问题的紧张与胆怯,能够敢于提问题,多提问题。并可通过聊天室平台,在线讨论学习问题,能及时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活跃了学习气氛,增加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业不良现象由来已久,甚至在很多人眼里,艺术类学生英语不好是正常的,英语好才是不正常的。要改变这样一种大家眼里的“理所当然”,显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从以上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大特色,与之前“one-size-fits-all”的体制相比,更人性,也更科学。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大多数艺术类学生的艺术天分很高,但语言学习能力,尤其是外语学习能力就显得有些欠缺,而外语的重要性又是众所周知的,因此,从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出发,激发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把英语学习与他们本身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是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改革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我们需要改变目前对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考核标准这个标准必须是从上到下的:1)目前实行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简称CET4和CET6)的考核标准对大多数艺术类学生是不合适的,大多数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在2000以下,这与四级所要求的最低标准4800还相差一大截,更别说其他的诸如听说读写译方面该达到的标准了。鉴于此,本人建议这个考试由两部分组成:公共必考部分和专业选考部分,两者各占50%的比重,必考部分包括简单的听读写译,词汇量要求3000左右,也就是,英语应用能力二级水平,选考部分包含很多科目,如中(高)级口语,中(高)级听力,金融专业英语,计算机英语等等,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一门进行考试,所有试题都有专门的试题库,且试题库将有专人负责不断更新。2)各学校内部的大学英语课程考核也应按专业来进行,至少艺术类学生与非艺术类学生的考核标准应该不一样。以下这样的情形应尽量避免:同一份试卷,文经管的学生平均分在80分以上,而艺术类班级却大片的不及格。事实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没有成就感和动力的语言学习,其结果必定是失败的。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因材施教是一个教师必备的素质关于因材施教的话题,自古至今谈论者甚多,本人要说的“因材施教”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应扎扎实实地关注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而不是仅关心那些能给他带来荣誉和方便的人每个学生的智力结构和学语言的潜质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记忆力特别好,背单词效率很高;有的学生语言模仿能力特别强,口语表达有模有样;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比较高,考试起来得心应手…。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撇开自己的个人好恶,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只有深入了解了每个学生,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而以优势带动劣势,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艺术类的学生对美的感受通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来得深刻,所以,教师若能以此为契机,通过开展各种与美有关的英语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效果一定会好很多。2)按学生专业的不同,把大学英语教师这样一个团队分成若干个组,每组负责一个大方向的专业英语。以我们学校为例:经管类学生多,需要的英语老师也多,那么我们可以安排6-7个老师专门教经管类的大学英语教学,电子、计算机和机械类安排4-5个老师,艺术类安排3-4老师,等等,每个群组各自备课,考试也各自出题。基于前面所说的各专业学生的英语考核标准已经不一样,所以对教师的考核也将在每群组内部进行,组与组之间更多的是教学交流而不是像从前那样:老师抢着带文经管的学生(那样容易出成绩),对艺术类学生则唯恐避之不及。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的意识和努力是学习成败的关键众所周知,遗传,环境和个体活动是影响人成长和学习的三个因素。相对于前两个客观因素来说,个体活动这个主观因素是学习成败的关键。就目前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来说,学生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态度,二是能力。态度问题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讨厌英语,将英语“弃若敝履”,成绩好坏完全不在乎,第二种总是“临渊羡鱼”,从不“退而结网”,不少学生总是抱怨自己基础差,但却从未想过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相对态度问题来说,英语学习能力问题在艺术类学生中更普遍些。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相当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但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因此,任课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传授一些个性化的语言学习方法给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改革,都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大学英语教师,我们不能一味的等待上级政策的改变,在对待英语学业不良的艺术类学生的时候,我们既不能置之不理,又不能一味地迁就其弱点。所以,我们能采用的积极做法就是:遵循“关心、理解和不歧视”的原则,在其原有的英语基础上,对其提出较高的要求,并以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辅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而从根本上克服他们的学业不良现象。
作者:刘琴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虽然网络环境对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我国未能完全完成传统向网络转型的蜕变,其中的几点制约因素,阻碍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的进步。
1.缺乏网络化的教学手段。
电子商务逐渐实施网络化教学,但是由于专业中包含复杂的单项学科,所以不能保障所有学科都能使用网络化的教学方式,部分学科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简单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讲解知识,未能保障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忽视实践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网络营销手段时,仅仅利用教科书对营销方法一带而过,无法保障学生利用网络自行理解网络营销的含义,既不能满足学生对网络营销课堂的需求,也不能保障学生对网络营销形成正确的认识[2]。学生只能粗浅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或知识,其实学生需要实现发散、创新理解。
2.落后的教学理念。
电子商务教学模式应更加偏重于实践,电子商务网络资源非常丰富,部分教师利用网络的便捷性,过多地为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综合的电子商务能力。电子商务属于系统性专业,教师必须保障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具备个人特色,而不是仅仅将学生局限于某一学科。
3.教学内容未能及时更新。
部分高校实行网络教学,导致教学内容与实质电子商务教学出现偏差。据有关资料统计,高校电子商务教科书呈现多版本发展,知识新旧不统一,最主要的缺点是教材内容未能与时俱进。电子商务是动态发展的,其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而变化,高校需保障电子商务教材的更新速度,若学生始终使用旧版教材,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导致学生与社会发展脱节。
4.教学模式不成熟。
电子商务教学模式属于完整性的教学方式,但是现在没有实现教学模式的完整利用,只是选取其中的某部分,这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降低他们的创新能力,导致学生过度形成依赖性,缺乏主动能力。
二、基于网络环境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
对目前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促进知识内容的更新,进而制定有效的教学手段,促使教学模式逐渐走向成熟化,刻不容缓。因此需构建电子商务教学模式,实现电子商务教学创新,进而保障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网络化的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1.构建电子商务网络化教学平台。
这是教学模式的基础,其中包含网络教室、网络考场以及网络讨论区,增加电子商务教学实践性,进而提升高校师生之间的交流程度[3]。网络教室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在线或远程服务,学生仅依靠电子商务教师的课堂教学,无法保障技能的提升,可通过网络教室,与电子商务教师群体进行交流,学生可自行选择教师,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与教师互动,而且学生也可利用网络教室听取其他高校电子商务教师的远程实际课堂教学;网络考场主要是利用电子商务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考试服务,部分学科的考试可以直接在网络上完成,传统的考试是学生登录统一的网站,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但是通过网络化的电子商务平台,学生可直接在考试区进行考试,使用学号即可登录,教师可将考试内容集中放入电子商务平台系统中,考试时,学生直接点击页面进入,在线完成试卷,教师直接通过平台系统批阅学生的试卷;网络讨论区类似于QQ交流群,在电子商务教学平台的区域网络中建立,学生通过自身ID,进入到讨论区中,提出电子商务课堂中遇到的问题,集中讨论,教师也可登录到讨论区中,解答学生疑问。
2.成立电子商务网络实验室。
这是教学模式中的重点,可保障电子商务课堂的实践性,针对电子商务专业中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PS、DW、FL和Maya,教师带领学生在网络实验室中完成教学。高校针对实践性较强的电子商务学科,基本设置的是课时连堂,以四节课为标准,前两节为理论,后两节为实践。以DW学科为例,前两节教师可利用网络实验室以及网络资源为学生讲解网页制作的基础知识、制作技术以及代码应用,后两节课让学生自行利用计算机实践,教师可在电子商务教学平台中为学生布置课堂作业,保障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学生可随时在讨论区对上节课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讨论,提升实践课堂的有效性[4]。网络实验室应保持开放状态,教学中接触B2B、B2C模式较多,可引进模拟系统教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实验室中进行B2B、B2C交易,熟悉操作流程,便于实际应用。例如,某高校的易知网,即是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打造的交易平台,学生可在易知网中实现虚拟交易,熟悉类似淘宝、阿里巴巴的后台操作流程。
3.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实践性教学课件。
以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为基础制作教学课件,不仅体现网络化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点。除PPT以外,还包括视频教学课件、网络在线教学课件等。以电子商务FL课堂为例,FL课堂本身充满网络化和动态性,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更应该采取灵活的方式,利用网络资源编码小型动画制作数据库。可分为三级,以FL知识点为基础,第一级,教师有条理地引入理论知识,利用框架图的形式,体现理论知识的层次性;第二级,插入FL动画制作的视频以及网络链接,便于扩充知识;第三级,引导学生如何在电子商务中运用FL,即将FL学科与社会实践接轨,以社会为背景实现网络课堂的升华和深化,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环境,了解更多拓展的知识。
4.建立电子商务网络试题库。
电子商务的概念涉及范围较广,学生在结业时需要考的资格证书较多,为保障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复习,高校要利用网络环境,建立电子商务网络试题库,将其作为教学模式的一部分,提前对学生进行试题教学,保障学生的熟悉度[5]。例如,电子商务师和电子商务助理师证书考试,包括理论测试和实践测试,学生可在电子商务网络试题库中下载相关试题,提前进行考试复习。教师可根据网络试题库中的出题类型,更新电子商务教学内容,为学生增加更实用的知识点,同时教师可专门进行网络试题搜索,逐步上传至网络试题库,学生定期登录并下载最新试题,了解电子商务的考题发展,在网络环境下,拓宽电子商务教学资源的来源渠道。
三、结语
关键词:OBE理念;教学成果;课程建设;教学平台
1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正处于传统的知识普及型向服务应用型的转型时期。其在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操作技巧,以及提高信息素养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6]。目前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难以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实现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能够熟练使用和维护系统,掌握应用Office等常用办公软件,处理日常工作的各种事务,还要能够熟练应用与从事专业有关的各种软件以完成专业领域工作[7]。②大学生之间由于各地方基础教育差异,其水平差距也在逐年扩大。③专业需求侧重各不相同。不同专业领域的非计算机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有所不同,要体现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特点,面向不同专业学生开设同一门课程时,要体现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学生的专业应用相结合的特点。④教学和实验课时均不足。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不仅宽泛,并且更新也十分迅速,学校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教学资源相对趋于紧缺,由于课时限制和学习过程的不连续性,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质量不高[8]。⑤各专业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在我校个别专业认为计算机基础通识课程设置的课时太多,对计算机基础通识课程设置持消极态度,还努力的缩减课时。这种现象在其他各高校也普遍存在。如今“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面临的新课题,在完成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时,怎样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确定教学形式,怎样制定教学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等。校园网络的覆盖和教学硬件的完善,以及互动式辅助教学环境的稳定和成熟,为“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撑。在软件和硬件兼备的教学环境基础上,怎样广泛开展教学、辅导以及考核等工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成果导向教育模式下以应用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设计
2.1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是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修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构建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环境,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建立课程多元的成绩评价和考核体系。构建一种学思结合的多元交互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的技术关键是体现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优势,以及构建成果导向教育模式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体系。
2.2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2013年前我校采取的是教务处导向、不分专业统一制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每周4学时,大一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部分专业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网页设计”课程,结果导致不同的二级学院不同专业的领导、老师和学生意见比较大,认为有的课程并不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不利于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2013年,由教务处牵头,计算机基础教研室重新制定一个指导性课程体系,由各专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征来组织本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各二级学院可以根据后续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同课程,选择相关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该课程的基础前修课程。最终我们修订出服务于专业、符合不同专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2.3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采取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任课教师只是对学生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程度进行监控,可实现网上远程辅导,与学生互动。期末学生统一参加全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学生期末成绩以等级考试成绩来记;如果没通过,学生可以在第二学期到第八学期选择报考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关模块考试,通过考试之后再进行学分转认。学习“Photoshop图像处理基础”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学生,采取在自学平台上自主学习和教师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则采用第三方测试(广东省考试中心命题)的形式,如果考试通过,学生可自行选择向省考试中心支付报名费,取得该模块考试内容的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同时该课程的期末成绩评定由“平时作业占30%+第三方考试成绩占70%”的比例计算结果进行确认。
2.4技术、经济效益及风险分析
本项目汇聚我校经验丰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大部分都从教10年以上,有的是在20年以上。要改变沿袭20多年以来的计算机操作为主的教学模式,从意识上还存在很多困难。还有就是要修改各专业培养计划存在不小的阻力。教师要做到备课程、备课件的同时备学生,并在此基础上把专业应用作为导向,展开多元化与交互式教学并行的模式。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掌握新技术、新技能,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开放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不仅要高效地利用课堂资源,还须了解计算机专业以外的知识,以解决许多学生提出的跨专业跨学科问题。教师还要注重课堂上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环节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5改革以来取得的成效
教学改革以来,平台资源建设丰富,有8门课程可进行自主学习,平台包含试题库、知识点视频、在线视频等资源。通过平台老师可监控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可以实时互动。学生学完课程后即参加广东省计算机等级考试,2017年来首次计算机基础通过率达到88%以上,PHOTOSHOP首次通过率由2015年的37.5%提升到目前的70%以上。数据库应用与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和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的通过率逐年稳步提升。基本做到大学毕业便人人有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3结束语
关键词: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163-02
0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精品课程网站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国家级、省级优秀精品课程网站。精品课程建设是加强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牡丹江医学院作为一所发展建设中的高校也非常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
1精品课程网站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牡丹江医学院精品课程网站由教务处负责建设维护,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距一些优秀的精品课程网站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精品课程网站发展中也遇到一些困难与瓶颈。
现有精品课程网站是静态展示性的,只是将一些教学课件和教学录像片简单放在网站上供学生浏览、下载。网站与学生没有互动,不能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不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静态的精品课程网站维护和更新是比较困难的,往往需要非常专业的网站建设人员参与,对于教务处来说难度比较大、要求也比较高。
另外,现有的牡丹江医学院精品课程网站是独立建设的,各二级学院不同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往往互相隔绝,投入的人力、经费以及网络资源不能共享,导致了相当大的浪费。现阶段所取得的建设成果往往只能是个例与试点,如果全面针对所有精品课程建立和运营网络教学平台,那么,难度太大,成本太高。
2精品课程网站的提出及建设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研究和开发牡丹江医学院精品课程网站,解决上述困难。依据教育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要求,参考兄弟院校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实际经验,初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思路与方法。牡丹江医学院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应突出两个特点:一是动态交互。网站必须提供功能使学生和教师开展动态的交互式教学,教学内容必须是可以动态维护和修改的;二是可定制性。教师或网站维护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方便快捷地定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内容,并且完全符合教育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基本要求。
3精品课程网站的功能设计
3.1 教学资源维护与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是授课教案。教师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准备教学内容。平台支持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各种媒体,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和组合它们。根据医学类授课特点,教学内容按章、节、知识点和子知识点的层次组织成树型结构,各章、节和知识点、子知识点之间,按照教学联系可以设置超文本跳转,为学生选择和浏览学习内容提供方便。为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在适当的章节配备习题。习题可以是布置给学生线下完成的应用题或论述题,也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线上习题。线上习题配有标准答案,学生在线上完成,系统当场批改并给出评价。学生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或者给学生针对性督促和辅导。教师还应为课程准备试题库,可以组织网络无纸化考试,从试题库中随机出题。
3.2 学生在线学习功能此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按教师准备好的授课教案在线学习。授课内容按章、节、知识点和子知识点的层次组织成树型结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章节内容开始学习。各章、节和知识点、子知识点之间,按照教学联系设置超文本跳转,学生可以回顾和参考这些相关知识点。如果章节配有线上习题,学生要做完线上习题并且成绩达到一定标准才算完成这个章节的学习。系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的跟踪和评价。学生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学习过哪些章节,没做过的练习标记为“未练习”,做错的练习标记为“未掌握”等等。
3.3 实时讨论和在线辅导功能学生可以和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在线讨论,讨论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可以交换学习体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做相应的调整与改进。教师辅导答疑,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通过课程论坛,了解学生的疑难问题,然后进行解答。
3.4 在线无纸化考试教师可以组织在线无纸化考试,从试题库中随机出题。学生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答题。测试结束,学生提交答案,系统立即判卷、统计成绩。系统列表显示题号、学生答案、标准答案、答案解释及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点击“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可以进入相应的教学章节,重新学习相应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得到一份详细的成绩清单和成绩分析报告,今后可以针对性改进教学策略。
4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技术支持
网站的开发,将采用目前较为流行的开发工具及开发技术。网站采用+Java script技术,网页设计工具使用Dream waver。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Access 2003/2007,在并发性能和稳定性要求比较高时,也可以完全兼容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2008。本系统采用B/S框架结构,客户端采用IE6或以上版本的浏览器即可访问。服务器端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2003/XP Server。网站通过 技术实现动态交互。是建立在微软新一代NET平台架构上,利用普通语言运行时(Common Language Runtime)在服务器后端为用户提供建立强大的企业级Web应用服务的编程框架,它可以组合HTML、后台脚本命令和ActiveX组件,以创建交互式的Web页和基于Web的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
访问数据库,需要使用技术。ADO.NET是NET Framework的类库中一些特定的能够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作的类。为软件访问数据库提供了方便的接口,可以实现跨平台,操作统一、简单,大大方便了用户使用不同数据库要不同语言开发的麻烦。
作为牡丹江医学院教务处的教学改革项目之一,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受到学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平台已基本建成,并应用于数门课程的网上教学平台建设。本平台的开发和应用,推广了网络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贯彻了成功素质教育思想,进一步促进了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师生反映良好。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和反馈传递速度加快,加之计算机网络资源的不断扩展和对协同学习的支持,交互式的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必将成为最为吸引人的教学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李仕梅,龚盛昭.基于Web技术的精品课程网站设计与维护[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摘 要:帮助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是目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本文将从NCRE(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与IC3(微软)学生考试成绩对比入手,分析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NCRE;IC3;计算机基础教学;考试;证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目前,国内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资格认证,是许多IT从业人员和计算机专业学生进入该行业的通行证。在入行之前或者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许多IT精英们就已经获得了大量计算机方面的资格证书。在学校方面,全国各类高校对不同学历学生的计算机要求也有所不同。各类计算机资格认证是用来衡量学生通过计算机教学所达到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然而其侧重点却大有不同。笔者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多年,一直以来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取证进行不断的摸索。比如,今年笔者组织了40名学生分别参加了NCRE和IC3的考试,结果同一名学生参加两类考试的成绩却大相径庭,问题在哪里?值得反思和研究。
2 关于NCRE
Ø 什么是NCRE
NCRE即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一共分为4级:
一级分为3种,其中有一级MS-Office,一级WPS Office,一级B。
二级分为7种语言,C++,C语言,Java,VB,Visual FoxPro、Access、Delphi。
三级分为4种,分别为PC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
四级分为3种,分别为网络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
Ø NCRE的考试目的
此项考试的目的是: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为正在形成的劳动力市场提供应试者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水平之证明,以便用人部门录用和考核工作人员有一个统一、客观、公正的标准,促进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从一九九四年起开考一、二、三级,一九九六年起开考四级。四级考试与美国合作,考试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证书,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ETS)认可。
3 关于IC3
Ø 什么是IC3
IC3是Internet and Computing Core Certification的英文缩写简称,是全球第一张计算机基础综合技能认证。IC3包括了三项,分别为:
计算机概论: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使用操作系统。
关键应用:常见程序功能、文字处理功能、电子表格功能。
在线操作:局域网和广域网、使用电子邮件E-mail、因特网应用Internet、计算机和因特网对社会的影响。
Ø IC3的考试目的
IC3是计算机基础概论的实践运用、一套国际通用的计算机标准,被市场革新了的认证,得到国际知名行业大力支持的通行证。
世界的考试评鉴机构认为IC3是最完善的计算机基础教程,它触发了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可以轻松地掌握和领悟其他高级的计算机知识。因此,该认证被评为世界上最功利的认证。
Ø IC3的优势根源
根据市场要求,不断变更的考试试题库。
试题的命题组是由来自20个国家,汇集270个题材的国际专家组成,每年试题都得到国际计算机行业的第三方专家鉴定,保证每道试题的质量。
获得IC3证书的好处包括:
获得世界60多个国家的认可(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有大量的国际性机构对该认证给予支持,确保通过IC3考试的人才可以通行世界。
美国1500多所大学对通过IC3认证考试的学生打开方便之门,通过该认证考试的学生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来申请免修美国大学的部分学分。
4 考试成绩的分析
笔者学校的基础课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三轮并且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课程定位和改革。目前开设了一门新课“Office办公软件高级应用”,不同系和不同专业可以根据本专业的需要对该课程大纲所涉及的案例进行选择。该课程的设置使计算机基础课在学院所有学生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普及和提高。
今年年初学院与美国微软授权Office办公软件全球性专业认证研发权威机构――“思递波”公司合作,将软件测试点放在我校,计算机系组成一支精干的合作队伍于2008年上半年在部分学生中进行考试试点工作。选出的学生主要来自学校的泰尔弗商学院,由于泰尔弗商学院的部分学生将会在大学期间到国外进行学习,所以参加IC3考试后取得的认证可以和出国留学课程置换学分。通过第一学期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测试,从泰尔弗商学院挑选出前40名学生参加NCRE考试和IC3测试。结果是:40名学生参加2008年4月份的NCRE考试有1人未通过;5月22日40名参加IC3Office软件应用模块测试的学生中,通过人数30名;6月4日30名学生参加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测试,通过人数7名;6月19日有19名学生参加网络基础知识模块测试,通过人数3名。详细情况见表1及图1。
图1 IC3考试学生成绩统计图
从全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安排上,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前半部分均围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展开,因此从考试结果来看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然而通过进行IC3考试的测试,我们也发现目前的教学还是有一定的漏洞。对于学生取证需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在网络基础知识方面很薄弱,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加强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训练。
5 改进与提高
我院生源以北京为主,还有河南、江苏、山东等省市的一些学生,学生大多毕业于普通高中。因地区和计算机普及率的不同,北京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高于其他省市。另外,学生来自不同的高中,在高中时期学习的计算机课程的内容不尽相同,导致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的实施造成一定的困难。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有两大特点,一是课程的内容更新快,二是课程的实践性强。针对这些特点,在课程的建设中,主要从四方面进行改进:实施分层教学、教学方法的改革、鼓励学生参加IC3考试或“MOS世界大赛”、要求教师参加微软高级讲师认证培训。
5.1 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解决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有效方法。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分层教学可以有多种划分形式,如按入学成绩分,按课程类别分,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和意愿或其他因素分。分层教学不是降低教学目标要求,也不是与本层相脱离的教学,而是通过分层为改善教学效果,创设一种学生能够参与的良好学习氛围,以学科成绩和个性指标接近的学生来分层,使得分层后规划制定教学内容、作业布置等变得更容易、更科学,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兴趣,确保为各类学生提供最切合实际的优化服务;其目标就是通过分层达到整体推进,缩小差距,从而培养出社会满意,具有高职特点的合格人才。
5.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的基本思路
提高课堂的信息量,将枯燥无味的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继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上机条件和最广泛的应用软件。引进思递波的教学软件,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实践机会,提高操作计算机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提供有力的条件。
5.3 鼓励学生参加“MOS世界大赛”
“微软国际办公软件应用技能世界大赛”简称“MOS世界大赛”素有“Office奥林匹克”之称,是Microsoft及全球三大考试认证中心之一思递波国际认证机构(Certiport)在全球组织的一年一度的世界大赛。选手通过资格认证考试,即可获得国际权威职业化办公认证(Microsoft Office Specialist以下简称“MOS”)证书。该证书是128个国家和地区认同、具有国际公信力、面向所有计算机使用者、由思递波全球认证中心颁发的权威认证。微软MOS证书可以抵免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1500所以上大学的学分;如同托福、雅思考试一样,MOS证书是信息技能的国际通行证,被世界无数企业作为人才招聘与晋升的标准之一,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科技善用者计划”。
5.4 要求教师参加微软高级讲师认证培训
今年上半年笔者学院选派计算机基础课的两名老师参加了微软的MOS全球认证培训,取得了高级讲师证书,为下一步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应要求讲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所有教师参加微软的MOS全球认证培训,完善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有力条件。
6 思递波认证项目课程与计算机公共课的结合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强、发展很快的课程。在各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是重点内容,但是多年来在教材建设和教学实践中一直围绕“计算机知识体系”做文章,习惯地套用计算机原理的知识结构,造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枯燥、难懂,无法达到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教学目的。
思递波是国际著名的从事计算机应用能力认证的专业机构,它与微软总部共同推出的MOS全球认证项目以及与全球数码学习咨询委员会共同推出的IC3(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考核认证)己被美国上千所大学认可为具有国际公信力的公共考试成绩,被视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权威证明。
MOS/IC3课程采用了“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如MOS教材的编著者先把微软办公软件的主要功能分解并归纳成为若干个“主题”,然后以若干个“主题”为核心,设计成相应的应用实例;再以一系列应用实例为主体,编制出成套的教学单元。学生学完了一种软件的所有教学单元之后,就可具备使用该软件的主要技能。再经过一定时间的实际操练,就可成为熟练的行家。IC3的教材系统全面又清晰地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软件和网络知识。全书以IC3认证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为线索,将教学内容按主题展开,并且通过丰富的教学实验来使学生边学边用。通过这种“任务驱动”的模式,使学生既目标明确又比较轻松地逐个掌握计算机知识,并在教程的帮助下自己动手熟悉并牢记所学内容。同时在该教材中,MOS /IC3课程对操作步骤采用“步骤图示法”,明确地指示操作过程,增强了教材的可读、可操作性。通过这样针对任务的具体操作,切实落实“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可以看出,MOS/IC3课程体系既是目前计算机公共课的技能训练的有效手段,也为目前职业学校计算机公共课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7 结束语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和总结,结果发现在NCRE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却在MOS/IC3考试中屡屡挫败,原因就在于国内NCRE考试注重理论知识,同时NCRE考察的计算机知识升级换代速度比较慢,而MOS/IC3课程体系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最新的计算机软件发展。所以,笔者认为在目前高校计算机注重理论知识的课程体系基础上,结合MOS/IC3项目的教学方法能够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我们将从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及考试改革方面下功夫,花大力气,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学到大量的知识,取得全球第一张计算机基础综合技能认证。
参考文献
[1] 项慨.Java3D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的关键技术[J].教育信息化,2006,(10).
[2] 刘少华.虚拟仿真引擎及其在三维飞行再现中的应用[D].国防科技大学,2004,(12).
[3] 刘娜娜.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研究[D].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
【关键词】商务英语 互动式 案例教学
商务日语教学条件
一 教学软件条件
1.日语教学大纲建设
高等院校对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在新修订教学大纲时,应注重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增强日语能力考级通过率。
2.日语课程及教材建设
一年级的学生在进入商务日语学习时要进行语音方面的专门训练,外教口语教材『みんなの日本1,精读教材《基础日语初级版上》,听力《日本语听力》第一版,另外附加了日语四级和三级听力。二年级学生的课程及教材『みんなの日本2,精读教材《基础日语初级版下》,听力《日本语听力》第二版,日语语法《基础日语语法》,日语写作《日语初级写作》,日语阅读《日语初级阅读》附带了三级和二级阅读。三年级学生的课程及教材,为《挑战日本语听力》,精读教材《基础日语中级版》,日语听力《日本语听力》第二版,商务日语,国际商务实用函电,日本概况,其中几本教材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3.试题库、试卷库建设
高等院校应完善日语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快速提升教学水平,全面推广电子课件教学,每学期要考试卷两套,要有日语能力考试仿真及真题试卷库的储存,也应该收藏日本国内小学日语教学教材、日语教学法入门等新教师上岗培训教材,科学合理的摸清学生真实水平,因材施教。
二 教学条件硬件条件
高等院校商务日语教学的教室应全部为多媒体教室,要有功能先进的日语语音室、现代化的计算机机房、大型免费网络学习室、高级演讲厅等。
1.互动式教学,打破传统,突破“哑巴日语”
高等院校商务日语教学应采取动态式教学,它汲取现代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生理学及教学法的研究成果,联系中国日语教学的实际,完整关注需求分析 、课程设置、课程实施 、课程监控、以及课程评估等环节,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日语语言知识和日语交际能力。
2.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趣味性
高等院校商务日语教学应通过多媒体教学提供大量的信息,图片、动画等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采用图表的方式给出文章的大体脉络,并介绍一些专业背景知识。尤其是在模拟各种日语的实际应用场景如商务交际、生活交流等方面,多媒体教学有着绝对的优越性,将枯燥的45分钟变为充满浓厚外语味道的课堂。
3.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日语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课堂提问能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和语言思维的机会和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课堂提问的技巧是教师备课的重点之一。
4.采用案例分析教学,理论结合实际
运用相关的理论和知识,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探讨,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所选案例均应来源于真实生活和实际工作。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置身于案例的模拟环境之中,通过形象的角色表演、对话、演讲、游戏等,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并以当事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具有较强的实战性。此外,学校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日本のコナ,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
5.不断更新教材和阅读材料,选取社会前沿话题,拓宽学生视野
在科技发展迅速的21世纪,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也对日语课程的教材提出了内容更新和形式转变的要求,不仅要适合学生基础不同的情况,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同时也要兼顾不断变化的社会人才要求,保证培养出来的专业日语人才在最大程度上适应社会的要求,并且具备相当的优势。
6.中外结合,营造全日语学习氛围
在教学师资方面采用中籍教师和外籍教师共同执教的方式,每个级别均配备外籍专家教师,根据课程级别适应对象的具体情况合理分配,打造全日文教学氛围,时刻锻炼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7.重点强化专业课提高口语、听力,尤其是专业方向的能力
在外贸工作中熟悉工作流程很重要,也许我们大一大二的学生还不能找到对口的日语商务工作,但是可以利用暑期的时间去实践商务方向的工作,哪怕不能用日语,只用中文的的工作,也要鼓励学生去实践,至少知道了工作的流程,增长了专业的实际运用能力。
8.除了掌握专业课外,还应提高英语水平并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