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9: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同名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海阔天空》1993年,消沉了一段时间的Beyond乐队发行了专辑《乐与怒》,《海阔天空》是其中一首作品。同年6月,黄家驹在日本意外离世,《海阔天空》终成绝唱。日本东京,一位歌手自弹自唱日语版的《海阔天空》,歌手一开始并不知道女听众是中国人,直到间奏时听到她用粤语跟唱,马上换成粤语。后来这段视频被上传到国外视频网站,歌手表示女观众听得很伤心,唱完后了解到“嫁来日本16年,很思念祖国。他没想到一个中国人,会漂洋过海到日本东京街头去表演,这让她很感动”。能在陌生的国度听到阔别已久的乡音,有时候真的很美好。
2、《老男孩》2010年一部《老男孩》成为一时的谈资,剧中的黑色幽默对于不管是在那个时代里长大的人,还是年轻人都能引起共鸣,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青涩的岁月里,都会有很多不羁的想法,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梦幻。从男孩到老男孩、从梦想到现实,《老男孩》就像一把尖刀,彻底撕裂了80后的内心。
3、《山丘》很多人都说,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曲终人,这首《山丘》收录在李宗盛2013年发行的同名专辑《山丘》中,该曲获得第25届流行音乐“最佳年度歌曲奖”和“最佳单曲等奖项”。《山丘》是李宗盛亲自创作的一首歌,其实这首歌的旋律李宗盛早在2003年就写好了,但词是到2013年才真正完成的。李宗盛表示,2003年他初抵上海,当时是个悲伤的夏天,一个旋律进入脑海,他花了10年不停想,他想用音乐沟通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所以就创作了《山丘》这首歌。
4、《那些花儿》1999年朴树发行的首张个人专辑《我去2000年》,《那些花儿》被收录其中。2003年中国台湾歌手范玮琪翻唱了这首歌,并收录在其发行的专辑《真善美》中。这首歌曲朴树用他惯有的演唱风格,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朴素、真诚的朴树;同时范玮琪用她那抚慰人心的范式唱腔,唱出了一种坚强和柔软融合的质感。
5、《九月》这首歌曲以是海子的同名诗作为基础,张慧生作曲的一首歌曲。1989年3月26日,著名诗人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这首《九月》是海子作于1986年的一首诗歌,它以充满神秘色彩、闪烁神性光芒的意象和独具特色的语言构造,对所述事物进行了诗性的言说与烛照。海子带着对诗歌精神的信念走入诗歌,走入永恒。他直接成为这种精神的象征。海子的诗歌精神即浪漫精神。
(来源:文章屋网 )
1 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如欧洲音乐的发展就可以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时期等等。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讲“美国音乐”这节课,我讲了美国的历史: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且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量的非洲黑奴被卖到美洲,大量黑奴被卖到美洲,也把黑人音乐带到了美洲,美国于1776年独立后,所以黑人音乐就成了美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欧洲、非洲等不同国家的人聚集在一起,使美国音乐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特点。美国音乐在黑人音乐、欧洲音乐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到20世纪才具备了独特的风格,并取得了与西方音乐文化同样重要的地位。
又如,我在讲“中国民歌”时,讲了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也结合各地的地理特点来讲,比如: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音乐风格便也委婉秀丽;西北地区石山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所以民歌的音调也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
2 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布置学生在课前找到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进行学习,再找到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的音响资料进行课前欣赏,并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做到:一边朗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正式上课时,我制作了包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的投影片,一边讲解乐曲所描写的意境,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还一边让学生观赏那些景色优美的投影片。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由于做到了眼、耳并用,对《春江花月夜》所描写的艺术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闻一多先生高度评价的“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对音乐欣赏相衬托,学生就做到了既较好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意境,又对唐诗《春江花月夜》有了音乐上的理解。课后,我布置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意境写一首诗或散文。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看,有不少文章、诗歌写得相当不错,既有诗歌的优美,也有音乐的韵味。
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最后两段“项王败阵”与“乌江自刎”中所表现的苍凉、悲哀与明朗欢快交替的情绪,我把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抄写在黑板上,学生就容易理解这两个乐段中“明朗欢快”的情绪是为了表现楚王项羽的最后英姿,以及后人对楚王项羽的较高评价。这节欣赏课引用了两首古诗,增进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又如,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小黑板写出来,让一个学生一边听《思乡曲》,一边朗读《乡愁》。名曲配名诗,可谓是珠联璧合。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复习了初中时所学的那首著名诗篇。
再如,我在讲“中国民歌”时,讲到陕北民歌“信天游”,有不少同学对“信天游”不太了解。我给同学们演唱了一段“信天游”――“对面(价)沟里流河水,横山上下来些游击队”,然后举了初中课本贺敬之的《回延安》这首诗的例子,告诉同学们这就是用“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这样,同学们就很快掌握了陕北民歌“信天游”这种民歌及用“信天游”格式所写的诗歌形式。
3 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与美术也是姐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凝固的画面”,把美术称为“流动的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我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学生通过听音乐、看油画,就能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了。
又如,在欣赏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时,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大草原风光摄影。然后,让学生看着那张美丽的草原风光图片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学生欣赏作品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管弦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东西方音乐融合的交响音画。
4 音乐与政治的综合音乐作为一种文艺手段
我是说,这句话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味道,而那个醒着的人就是村上春树。初中同学A是一个“小说控”,每每见他对着小说顶礼膜拜之时,我未免也动了心。第一次借到村上春树的书叫《且听风吟》(很多人以为这是一首歌,而不知有其书)。这本书出版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作者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三十年前的文笔不觉沧桑,现代感却深厚。我用了一天时间看完这本书。一个艺术家最大的悲哀在于他成名后再无杰出作品,而他不是,他滔滔不绝,佳作不断,《挪威的森林》是他的巅峰,同甲壳虫乐队那首同名歌曲一样,是经典中的经典。这本书较厚,我花了三天看完。是的,我的初中相当轻松,时间充足,但重点不在这,我是说,当我手上捏着购书券时,我要为我的寒假所要看的书作出决定,这本、那本、或是书架上的什么,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是向着“村上朝日堂”而来的,犹豫很久,视线在《挪威的森林》上游走几番,最终我却买下了《海边的卡夫卡》。
“卡夫卡”在捷克语中,即为乌鸦。在日本,乌鸦被视为神鸟。“某种情况下,命运这东西类似不断改变方向的局部沙尘暴。”叫乌鸦的少年对我这样诉说。
某种情况下,命运这东西类似不断改变的局部沙尘暴。你变换脚步力图避开它,不料沙尘暴就像配合你似的同样变换脚步。你再次变换脚步,沙尘暴仍同样变换――如此无数次周而复始,恰如黎明前同死神一起跳不吉利的舞蹈。这是因为,沙尘暴不是来自远处什么不相关的地方。就是说,那家伙就是你本身,是你本身中的什么。所以,你所能做的不外平就是乖乖地径直跨入那片沙尘暴之中,紧紧捂住眼睛耳朵以免沙尘进入,一步一步从中穿过。那里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方向,有时间甚至没有时间,唯有碎骨般的细沙在高空中盘旋――你可以想象那样的沙尘暴。
我在想象那样的沙尘暴。白色的龙卷风浑如粗硕的缆绳直挺挺拔地而起,向高空伸展。我用双手紧紧捂住眼睛耳朵以免细沙进入身体。沙尘暴向我步步逼近,我可以间接感受到风压,它即将把我吞噬。
然而,这沙尘暴仅仅是意义上的,是形而上的,象征性的,有实质却又幻灭虚无,阅读的真谛即是为之用,联系生活。常有的困难之处大都是形而上的,不乏象征性的,同沙尘暴一样,将“如千万把剃须刀锋利地割裂你的血肉之躯”――书中的隐喻大即如此。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从“沙尘暴”中逃生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尘暴时的你。是的,这就是所谓沙尘暴的含义。
卡夫卡者,乌鸦也,主角田村卡夫卡,这即书中又一层隐喻。巧的是奥地利有一位作家就叫弗兰茨,卡夫卡。他的作品以荒诞为名,而《海边的卡夫卡》同样具有其荒诞性。猫讲人语,鱼从天降,识字者不看书,看书者不识字,无缘由的集体催眠……人的精神与心智便在这无比矛盾、离奇和复杂之中不断蜕变,伸张、成长,如上文所说的“沙尘暴”,此即书中第二层隐喻。
总之,乌鸦,卡夫卡与《海边的卡夫卡》之间似乎有一条若无若有的游丝。循此可见其深层结构,也正是作者的灵魂结构,理性与感性的交合体,点点渗透着东方文化的魅力性。此书虽是译文,从文字张力看,却不逊色,文中有大量诗歌、俚语,日本文化的渗入大大加深了译者的难度。归此,感谢此书译者――林少华,我们得以如此完美地赏读此书。
文章的脉胳在于文中一首诗,同名诗歌,文中隐喻皆出于此,权作结尾:
你在世界边缘的时候,
我在死去的火山口
站在门后面的
是失去了文字的话语
睡着时月光照在门后
空中掉下小鱼
窗外的士兵们
把一颗心绷紧
副歌:
海边椅子上坐着卡夫卡
幻想着驱动世界的钟摆
当心扉关闭的时候
无处可去的斯芬克斯
把身影化为利剑
刺穿你的梦
溺水少女的手指
探摸入口的石头
张开蓝色的裙裾
注视海边的卡夫卡
(指导教师:薛荣麟)
台下有话
智博
高中音乐欣赏的内容可说是纵横古今几千年,横贯东西几万里,包含了各类音乐作品(民歌、艺术歌曲、群众歌曲、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歌剧舞剧音乐、民族器乐、管弦乐、室内乐、交响乐和协奏曲等),各个中外历史时期(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和西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乐派、现代音乐等)的音乐作品,可谓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仿佛艺术百花园中的鲜艳花朵。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作品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犹如繁花与绿叶的关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意把音乐与有关的学科综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我的教学体会,谈谈高中音乐欣赏与学科综合的做法。
一、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如欧洲音乐的发展就可以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时期等等。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
二、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布置学生在课前找到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进行学习,再找到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的音响资料进行课前欣赏,并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做到:一边朗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正式上课时,我制作了包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的投影片,一边讲解乐曲所描写的意境,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还一边让学生观赏那些景色优美的投影片。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由于做到了眼、耳并用,对《春江花月夜》所描写的艺术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闻一多先生高度评价的“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对音乐欣赏相衬托,学生就做到了既较好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意境,又对唐诗《春江花月夜》有了音乐上的理解。课后,我布置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意境写一首诗或散文。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看,有不少文章、诗歌写得相当不错,既有诗歌的优美,也有音乐的韵味。 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最后两段“项王败阵”与“乌江自刎”中所表现的苍凉、悲哀与明朗欢快交替的情绪,我把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抄写在黑板上,学生就容易理解这两个乐段中“明朗欢快”的情绪是为了表现楚王项羽的最后英姿,以及后人对楚王项羽的较高评价。这节欣赏课引用了两首古诗,增进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三、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与美术也是姐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凝固的画面”,把美术称为“流动的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
音乐与政治的综合音乐作为一种文艺手段,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亿万人民起来保家卫国,《延安颂》号召了多少年轻人投身到革命圣地延安,投身到解放全国人民的伟大斗争中。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音乐作品也为当时的政治服务,也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如著名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一部经典作品,乐曲以为历史背景,以黄河象征中华民族,歌颂中华民族的雄伟气概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由于这部作品创作于1969年,不免打上了“”的政治烙印,在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中加上了《东方红》的曲调。虽然加上了《东方红》的曲调,但并不影响这部钢琴协奏曲的价值。在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时,我向同学介绍了钢琴家殷承宗在回忆改编、创作《黄河》时的一些文章,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了当时的政治背景。
高中音乐作为提高高中学生艺术修养的一门课程,对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有着良好的教育作用。在音乐教学中,综合历史、地理、文学、美术、政治、哲学、美学、戏剧、影视等学科知识,会使我们的课更生动,会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995年,美国西部片《秋日传奇》(Legends of the Fall,又译《燃情岁月》《真爱一世情》等)获得了第67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不但帮助初为主演的布拉德・皮特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而且奠定了影片编剧吉姆・哈里森(Jim Harrison)的一代传奇地位。
1937年,哈里森出生在密歇根州的一个不无书香气息的家庭。曾系统接受过比较文学专业的训练,甚至获得过比较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登上过大学文学讲台,但哈里森最终却在偶然间成为了当代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编剧和制片人。
就文学创作而言,哈里森信步游走在诗歌、小说、散文、随笔之间,先后出版了12部长篇小说、2部中篇小说集、4部纪实文学、1部儿童文学和18部诗集。
哈里森的作品大多以美国荒野为背景,浸着“自然的力量”,有效地促成了哈里森跻身于“硬汉派”作家之列,与威廉・福克纳和欧内斯特・海明威等人齐名。所以,虽然哈里森的作品并不尽然畅销,但这并未妨碍他获奖无数,比如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奖、古根海姆学者奖、山川平原书店联盟的西方世界精神奖等重要奖项,顺利当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成员。
尽管如此,让哈里森扬名立万于美国内外的,依然是小说《秋日传奇》以及根据该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虽然其作品《归乡之路》(The Road Home)、《重返地球》(Returning to Earth)、《那个他未曾死去的夏天》(The Summer He Didn't Die)、《英国少校》(The English Major)与《农场主之女》(The Farmer's Daughter)等,同样堪称力作。一方面,小说《秋日传奇》融贯了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无论对于哈里森本人的未来创作还是美国西部文学创作,都具有范式意义,堪称史诗之作。另一方面,毋庸置疑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由哈里森本人亲自操刀改编的同名影片《秋日传奇》如歌如泣地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与爱情、自由与皈依、放逐与救赎的传奇故事,成就了一部美国西部片的经典。
具体地讲,影片《秋日传奇》讲述的是美军鲁上校(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一家的传奇故事。鲁上校是三个儿子的父亲,因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政府政策的不满,带着妻儿隐居到西部庄园养马为生。孩子们的母亲离开之后,鲁上校独自养育着三个儿子:老大艾弗瑞为人忠厚,办事认真;老三塞缪尔是一位理想主义者,深受父亲的宠爱;而老二特里斯坦(布拉德・皮特饰演)则狂放不羁,自由奔放,常与印第安人交往,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塞缪尔的未婚妻苏珊的到来让家里再次响起了有教养女人的声音,全家(特别是三个儿子)为此兴奋不已。然而,安定的生活很快便被“一战”的炮声打破了;儿子们不顾父亲的反对要去为英格兰参战,父亲于是要求特里斯坦保护好塞缪尔。
然而,战争是无情的;虽然特里斯坦尽了全力,塞缪尔最后还是惨死于他的眼皮底下。特里斯坦的内心从此充满了对神的诅咒和仇恨,割下了敌人的头皮为弟弟报仇,但还是挥不去弟弟惨死的阴影。
影片中的北美草原一望无垠,湖沼泽点缀其上,落基山脉像是一条长龙分开了天际与草场。偶有雄鹰在天空翱翔盘桓,预示着自由的气息和本性的放逐。在原生态的山水草木蕴育之下,生灵万物都浸润在自然的怀抱中,返璞归真的曲调激荡起伏,恰似婀娜多姿的山脉蜿蜒崎岖,不循章程。只有这样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景致,才会造就自然的传奇,就像是影片开篇处老酋长所说的那样,“有些人能够清楚地听见来自心灵的声音,他们依照那些声音作息,这种人最终不是疯了,就是成了传说”。
特里斯坦就是能听见自己内心声音的人;他心中的“熊”一旦被唤醒就会不顾一切去追逐,甚至可以抛下泪流满面的苏姗。荧幕中马蹄绝尘而起,他打马飞驰头也不回,坚定地追寻自己内心的声音远足他乡。该片表征了特里斯坦放荡不羁、随心所欲的生活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联邦政府的贪婪欺诈、急功近利;呼吁返璞归真,还给美国人民真正的自由,希望迎来不势利、没有种族歧视、没有欺骗贪婪、没有假公济私的政府。影片最后,所有亲朋好友相继离世,剩下了孤苦伶仃的特里斯坦,虽年事已高却依旧骑马游走于丛林和草场、山谷和旷野间,最终在同黑熊狭路相逢的搏斗中魂归自然,“死得其所”。
一
我们此处所论及的“及时行乐”,源自拉丁语“carpe diem”,通译为“seizethe day”。该词组本是一个中性词组。汉语中也有人将此直译为:“捉住这一天”, 另有人译为:“把握今天”、“珍惜时光”等等,甚至有人将此译成“只争朝夕”。作 为中性词组,翻译过程中过份褒贬似乎不妥,而通常所译的“及时行乐”虽然在含义方 面较为消极一些,有些贬意的成份,但哲学意味更浓一些,哲理性更强一些,实际上与 原文的思想意义还是比较吻合的,如《简明文学术语辞典》对此的解释是:
Carpe diem:A theme,especially common in lyric poetry,that emphasizes thatlife is
short,time is fleeting,and that one should make the most of present pleasures.(“及时行乐”:一种主题,在抒情诗别普遍,强调生命短暂,时光飞 逝,一个人应该最注重现实生活的乐趣。)
“Carpe diem”最早出现于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句中。我们从这一出处的上下文中 可以看出这一词语的确切含义。贺拉斯在《颂歌·卷一·十一》(Odes I XI)中写道:
聪明一些,斟满酒盅,抛开长期的希望。
我在讲述的此时此刻,生命也在不断衰亡。
因此,及时行乐,不必为明天着想。(注:Horace, Complete Odes and Epodes,
trans.by W.G.Shepherd,Middlesex:Peguin Books Ltd.,1983,p.79.)
虽说贺拉斯(65~8B.C.)最早使用了这一术语,但他并不是最早表现这一思想的诗人。 实际上,这一主题思想的出现,要比贺拉斯的《颂歌》早得多。我们无法考证究竟这一 主题思想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作为古罗马文学直接先驱的希 腊文学中,“及时行乐”主题就已经出现。如公元前3世纪的莱昂尼达斯(Leonidas)在 自己的作品中就典型地表现了这一主题:
应当明晓:你生来是个凡人,
鼓起勇气,在欢宴中获取快乐。
一旦死去,再也没有你的任何享受。(注:J.E.Wellington,An Analysis of the
Carpe Diem Theme in Seventeenth Century English Poetry(1590-1700),diss.,
Florida University,1955,p.42.)
古希腊的其他抒情诗人萨福、阿尔凯奥斯,也着意描写现世生活的乐趣,萨福在《哪 儿去了,甜的蔷薇》一诗中,就写下了“一旦逝去,永难挽回”的诗句。尤其是阿那克 里翁在一些描写人生乐趣和爱情以及颂酒的诗作中表现了强烈的“及时行乐”的思想。
古罗马诗人中,也有早于贺拉斯的诗人描写了这一主题。如早于贺拉斯的古罗马杰出 诗人卡图鲁斯(84~54B.C.)就在《生活吧,我的蕾丝比亚》等诗歌作品中表现了人生无 常、生命短暂、光明有限、黑夜漫漫的时空观,因而不要顾忌任何流言蜚语,尽情享受 现世爱情的欢乐:
生活吧,我的蕾丝比亚,爱吧,
那些古板凳指责一文不值,
对那些闲话我们一笑置之。
太阳一次次沉没又复升起,
而我们短促的光明一旦熄灭,
就将沉入永恒的漫漫长夜!
给我一千个吻吧,再给一百,
然后再添上一千,再添一百,
然后再接着一千,再接一百。
让我们把它凑个千千万万,
就连我们自己也算不清楚,
免得胸怀狭窄的奸邪之徒
知道了吻的数目而心生嫉妒。(注:飞白:《诗海——世界诗歌史纲》(传统卷),漓江 出版社,1989年,第91,183,107页。)
这一“及时行乐”的世界观甚至了17世纪的古典主义作家本·琼森等诗人。本· 琼森不仅对此诗极力称赞,而且还经过改写将这一思想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中:
Come,my Celia,let us prove,
While we can,the sports of love,
Time will not be ours for ever,
He,at length,our good will sever…(注:Robin Sowerby,The Classical Legacy
in Renaissance Poetry,London: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94,p.144.)
(来吧,我的西丽雅,趁现在力所能及,
让我们前来体验爱情的游戏,
时光不会总是归我们所有,
它最终将要中断我们的意志……)
可见,在贺拉斯之前,在“carpe diem”这一词语尚未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为数不少 的诗人表现了这一思想。
然而,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是贺拉斯的“及时行乐”。其中影响最 深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以及17世纪的玄学派诗歌。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旗帜,复兴古代文化,反对封建和神权,因此 ,以体现现世生活意义的贺拉斯的“及时行乐”的主题思想也在经过漫长的中世纪之后 ,重新得以重视。莎士比亚、龙萨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家创作了不少这一主题 的诗作。他们在诗中表现出抛开天国的幻想,追求现世生活,享受现世爱情的人文主义 思想。如龙萨在《当你衰老之时》一诗中,发出了“生活吧,别把明天等待,/今天你 就该采摘生活的花朵”(注:飞白:《诗海——世界诗歌史纲》(传统卷),漓江出版社 ,1989年,第91,183,107页。)这样的呼吁,强烈地表现出“及时行乐”、莫失良辰 的思想,表现出了人文主义的生活信念和处世态度。
而在17世纪的一些具有玄学派特征的诗歌中,“及时行乐”的主题更是得到了相当集 中的表现。英国玄学派诗人赫里克(Robert Herrick)的《给少女的忠告》(To theVirgins,Make Much of Time)、《考里纳前去参加五朔节》(Corinna's Going aMaying),马韦尔(Andrew Marvell)的《致他的娇羞的女友》(To His Coy Mistress), 爱德蒙·沃勒的《去,可爱的玫瑰花》,西班牙具有玄学派倾向的著名诗人贡戈拉的《 趁你的金发灿烂光辉》等,都是表现这一主题的杰作。如《致他的娇羞的女友》一诗以 极强调演绎推理的结构方式,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把握时机、享受生活的重要性。该诗在 第一诗节中声称,如果“天地和时间”能够允许,那么我们就可以花上成千上万个“春 冬”来进行赞美、膜拜,让恋爱慢慢地展开;到了第二诗节,笔锋突然一转,说年华易 逝,岁月不饶人,“时间的战车插翅飞奔”,无论是荣誉还是,都将“化为尘埃” ;于是,诗人在第三诗节中得出应当“及时行乐”的结论:
因此啊,趁那青春的光彩还留驻
在你的玉肤,像那清晨的露珠,
趁你的灵魂从你全身的毛孔
还肯于喷吐热情,像烈火的汹涌,
让我们趁此可能的时机戏耍吧,
像一对食肉的猛禽一样嬉狭,
与其受时间慢吞吞地咀嚼而枯凋,
不如把我们的时间立刻吞掉。
让我们把我们全身的气力,把所有
我们的甜蜜的爱情糅成一球,
通过粗暴的厮打把我们的欢乐
从生活的两扇铁门中间扯过。
这样,我们虽不能使我们的的太阳
停止不动,却能让它奔忙。(注:飞白主编:《世界诗库》第2卷,花城出版社,1994 年 ,第204,167页。)
(杨周翰译)
虽然这是献给“娇羞的女友”的诗,但是,该诗却是对生命的意义的沉思,正如有的 论者所说:“这一首以及时行乐为主题的诗所要表现的不是一种爱情的关系,也不是马 韦尔的激情,而是他对处于时间支配下的生命的感受。”(注:David Reid,TheMetaphysical Poets,London:Longman,2000,p.226.)
18世纪以后,“及时行乐”的主题虽然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那样典型和集中 ,但仍然被许多诗人所关注。直到20世纪,还出现了索·贝娄的重要小说《及时行乐》 (Seize the Day)以及弗罗斯特的同名诗作《及时行乐》(Carpe Diem)。
二
“及时行乐”这一主题的盛衰和发展与各个时期的思想思潮密切相关。在古希腊罗马 及其以前的文学中,由于受到朴素的唯物论的影响,以及最初的现实主义的影响,“及 时行乐”这一主题得以产生。但是,这一时期的“及时行乐”的主题仍缺乏深刻的哲理 性,主要是局限于享受爱情、美酒,突出现世生活的意义,虽然也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但主要是充满着悲观主义的色彩,其基本定义仍然局限于:“吃喝玩乐吧,因为你明天 就会死去。”(注:Horace,The Complete Odes and Epodes,trans.by W.G.Shepherd,Middlesex:Peguin
Books Ltd.,1983,p.79.)而在随后的中古时期,由于宗教神权统治 一切,成了时代的基本特征,因此,来世主义等思想占据了决定性的地位,这样,以反 映现世生活幸福为前提的“及时行乐”的主题,在此期间也就极少有所体现了。即使是 个性解放色彩较浓的“普罗旺斯抒情诗”等作品,虽以情爱与教会神权进行抗争,但多 半是抒写对女性的赞美和崇拜。
一
我们此处所论及的“及时行乐”,源自拉丁语“carpediem”,英语通译为“seizetheday”。该词组本是一个中性词组。汉语中也有人将此直译为:“捉住这一天”,另有人译为:“把握今天”、“珍惜时光”等等,甚至有人将此译成“只争朝夕”。作为中性词组,翻译过程中过份褒贬似乎不妥,而通常所译的“及时行乐”虽然在含义方面较为消极一些,有些贬意的成份,但哲学意味更浓一些,哲理性更强一些,实际上与原文的思想意义还是比较吻合的,如《简明文学术语辞典》对此的解释是:
Carpediem:Atheme,especiallycommoninlyricpoetry,thatemphasizesthatlifeis
short,timeisfleeting,andthatoneshouldmakethemostofpresentpleasures.(“及时行乐”:一种主题,在抒情诗别普遍,强调生命短暂,时光飞逝,一个人应该最注重现实生活的乐趣。)
“Carpediem”最早出现于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句中。我们从这一出处的上下文中可以看出这一词语的确切含义。贺拉斯在《颂歌·卷一·十一》(OdesIXI)中写道:
聪明一些,斟满酒盅,抛开长期的希望。
我在讲述的此时此刻,生命也在不断衰亡。
因此,及时行乐,不必为明天着想。(注:Horace,TheCompleteOdesandEpodes,
trans.byW.G.Shepherd,Middlesex:PeguinBooksLtd.,1983,p.79.)
虽说贺拉斯(65~8B.C.)最早使用了这一术语,但他并不是最早表现这一思想的诗人。实际上,这一主题思想的出现,要比贺拉斯的《颂歌》早得多。我们无法考证究竟这一主题思想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作为古罗马文学直接先驱的希腊文学中,“及时行乐”主题就已经出现。如公元前3世纪的莱昂尼达斯(Leonidas)在自己的作品中就典型地表现了这一主题:
应当明晓:你生来是个凡人,
鼓起勇气,在欢宴中获取快乐。
一旦死去,再也没有你的任何享受。(注:J.E.Wellington,AnAnalysisofthe
CarpeDiemThemeinSeventeenthCenturyEnglishPoetry(1590-1700),diss.,
FloridaUniversity,1955,p.42.)
古希腊的其他抒情诗人萨福、阿尔凯奥斯,也着意描写现世生活的乐趣,萨福在《哪儿去了,甜的蔷薇》一诗中,就写下了“一旦逝去,永难挽回”的诗句。尤其是阿那克里翁在一些描写人生乐趣和爱情以及颂酒的诗作中表现了强烈的“及时行乐”的思想。
古罗马诗人中,也有早于贺拉斯的诗人描写了这一主题。如早于贺拉斯的古罗马杰出诗人卡图鲁斯(84~54B.C.)就在《生活吧,我的蕾丝比亚》等诗歌作品中表现了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光明有限、黑夜漫漫的时空观,因而不要顾忌任何流言蜚语,尽情享受现世爱情的欢乐:
生活吧,我的蕾丝比亚,爱吧,
那些古板凳指责一文不值,
对那些闲话我们一笑置之。
太阳一次次沉没又复升起,
而我们短促的光明一旦熄灭,
就将沉入永恒的漫漫长夜!
给我一千个吻吧,再给一百,
然后再添上一千,再添一百,
然后再接着一千,再接一百。
让我们把它凑个千千万万,
就连我们自己也算不清楚,
免得胸怀狭窄的奸邪之徒
知道了吻的数目而心生嫉妒。(注:飞白:《诗海——世界诗歌史纲》(传统卷),漓江出版社,1989年,第91,183,107页。)
这一“及时行乐”的世界观甚至影响了17世纪的古典主义作家本·琼森等诗人。本·琼森不仅对此诗极力称赞,而且还经过改写将这一思想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中:
Come,myCelia,letusprove,
Whilewecan,thesportsoflove,
Timewillnotbeoursforever,
He,atlength,ourgoodwillsever…(注:RobinSowerby,TheClassicalLegacy
inRenaissancePoetry,London:LongmanGroupUKLimited,1994,p.144.)
(来吧,我的西丽雅,趁现在力所能及,
让我们前来体验爱情的游戏,
时光不会总是归我们所有,
它最终将要中断我们的意志……)
可见,在贺拉斯之前,在“carpediem”这一词语尚未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为数不少的诗人表现了这一思想。
然而,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是贺拉斯的“及时行乐”。其中影响最深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以及17世纪的玄学派诗歌。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旗帜,复兴古代文化,反对封建和神权,因此,以体现现世生活意义的贺拉斯的“及时行乐”的主题思想也在经过漫长的中世纪之后,重新得以重视。莎士比亚、龙萨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家创作了不少这一主题的诗作。他们在诗中表现出抛开天国的幻想,追求现世生活,享受现世爱情的人文主义思想。如龙萨在《当你衰老之时》一诗中,发出了“生活吧,别把明天等待,/今天你就该采摘生活的花朵”(注:飞白:《诗海——世界诗歌史纲》(传统卷),漓江出版社,1989年,第91,183,107页。)这样的呼吁,强烈地表现出“及时行乐”、莫失良辰的思想,表现出了人文主义的生活信念和处世态度。
而在17世纪的一些具有玄学派特征的诗歌中,“及时行乐”的主题更是得到了相当集中的表现。英国玄学派诗人赫里克(RobertHerrick)的《给少女的忠告》(TotheVirgins,MakeMuchofTime)、《考里纳前去参加五朔节》(Corinna''''sGoingaMaying),马韦尔(AndrewMarvell)的《致他的娇羞的女友》(ToHisCoyMistress),爱德蒙·沃勒的《去,可爱的玫瑰花》,西班牙具有玄学派倾向的著名诗人贡戈拉的《趁你的金发灿烂光辉》等,都是表现这一主题的杰作。如《致他的娇羞的女友》一诗以极强调演绎推理的结构方式,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把握时机、享受生活的重要性。该诗在第一诗节中声称,如果“天地和时间”能够允许,那么我们就可以花上成千上万个“春冬”来进行赞美、膜拜,让恋爱慢慢地展开;到了第二诗节,笔锋突然一转,说年华易逝,岁月不饶人,“时间的战车插翅飞奔”,无论是荣誉还是,都将“化为尘埃”;于是,诗人在第三诗节中得出应当“及时行乐”的结论:
因此啊,趁那青春的光彩还留驻
在你的玉肤,像那清晨的露珠,
趁你的灵魂从你全身的毛孔
还肯于喷吐热情,像烈火的汹涌,
让我们趁此可能的时机戏耍吧,
像一对食肉的猛禽一样嬉狭,
与其受时间慢吞吞地咀嚼而枯凋,
不如把我们的时间立刻吞掉。
让我们把我们全身的气力,把所有
我们的甜蜜的爱情糅成一球,
通过粗暴的厮打把我们的欢乐
从生活的两扇铁门中间扯过。
这样,我们虽不能使我们的的太阳
停止不动,却能让它奔忙。(注:飞白主编:《世界诗库》第2卷,花城出版社,1994年,第204,167页。)
虽然这是献给“娇羞的女友”的诗,但是,该诗却是对生命的意义的沉思,正如有的论者所说:“这一首以及时行乐为主题的诗所要表现的不是一种爱情的关系,也不是马韦尔的激情,而是他对处于时间支配下的生命的感受。”(注:DavidReid,TheMetaphysicalPoets,London:Longman,2000,p.226.)
18世纪以后,“及时行乐”的主题虽然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那样典型和集中,但仍然被许多诗人所关注。直到20世纪,还出现了索·贝娄的重要小说《及时行乐》(SeizetheDay)以及弗罗斯特的同名诗作《及时行乐》(CarpeDiem)。
二
“及时行乐”这一主题的盛衰和发展与各个时期的思想思潮密切相关。在古希腊罗马及其以前的文学中,由于受到朴素的唯物论的影响,以及最初的现实主义的影响,“及时行乐”这一主题得以产生。但是,这一时期的“及时行乐”的主题仍缺乏深刻的哲理性,主要是局限于享受爱情、美酒,突出现世生活的意义,虽然也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主要是充满着悲观主义的色彩,其基本定义仍然局限于:“吃喝玩乐吧,因为你明天就会死去。”(注:Horace,TheCompleteOdesandEpodes,trans.byW.G.Shepherd,Middlesex:Peguin
BooksLtd.,1983,p.79.)而在随后的中古时期,由于宗教神权统治一切,成了时代的基本特征,因此,来世主义等思想占据了决定性的地位,这样,以反映现世生活幸福为前提的“及时行乐”的主题,在此期间也就极少有所体现了。即使是个性解放色彩较浓的“普罗旺斯抒情诗”等作品,虽以情爱与教会神权进行抗争,但多半是抒写对女性的赞美和崇拜。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成就以及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强调现世生活意义的“及时行乐”的主题从而有了人文主义的内涵。因此,尽管仍是“及时行乐”的主题,但思想却显得更为深沉,具有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神权、反禁欲主义的进步意义。与此同时,表现手法也有所改变,尤其是到了17世纪,一些诗人的表现手法已经显得十分新颖奇特。如在《给少女的忠告》一诗中,赫里克写道:
含苞的玫瑰,采摘要趁年少,
时间老人一直在飞驰,
今天,这朵花儿还满含着微笑,
明天它就会枯萎而死。
太阳,天庭的一盏灿烂的华灯,
它越是朝着高处登攀,
距离路程的终点也就越近,
不久呀,便要沉落西山。
人生最美便是那青春年华,
意气风发,热血沸腾,
一旦虚度,往后便是每况愈下,
逝去的韶光呀,永难重温。
那么,别害羞,抓住每一个时机,
趁着年轻就嫁人,
因为,如果你把美妙的时光丢失,
你一定会抱憾终生。(注:飞白主编:《世界诗库》第2卷,花城出版社,1994年,第204,167页。)
玄学派诗人特别喜欢使用自然意象。马韦尔在《致他的娇羞的女友》一诗中,把爱情也形容为“植物般的爱情”(vegebrlove),赫里克在《致水仙》等诗中,则使用“夏雨”(summerrain),“晨露”(morningdew)等一些自然意象来象征人生的短暂。在这首《给少女的忠告》的诗中,玫瑰、时光、太阳等意象都作为喻体,烘托“青春易逝,抓住时光”的道理。尤其是“含苞的玫瑰”作为美和爱的象征,极为妥贴、形象。整首诗中,不仅强烈地感受着时光的飞逝,而且还联想着死亡的逼近,从而突出了“及时行乐”的哲理性。
其后,在强调公民义务的古典主义的诗歌中,以及在宣传和勾勒资产阶级理想王国和强调教育和启迪功能的启蒙主义的文学作品中,“及时行乐”的思想也就不再具有时代的特征,极少有人涉及了。而浪漫主义诗歌虽然“重情轻理”,沉溺自我,但是,在强调“情感”和“自我”的同时,浪漫主义又十分注重“想像”,从根本上说,浪漫主义是理想主义的文学,因此,十分现实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仍与浪漫主义显得格格不入。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文学中,虽然这一主题偶有涉及,但文艺复兴时期以及17世纪那样的突出的现象,似乎也不复重现了。
三
尽管“CarpeDiem”这一词语为古罗马诗人贺拉斯首次使用,而且,“及时行乐”这一主题在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曾得到极大的关注,然而,这一主题并非西方诗歌的特产。在东方诗歌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就表现这一主题而言,不少诗歌可谓达到了“异曲同工”的境界。例如,被誉为人类最早的史诗——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东方巴比伦的《吉尔迦美什》,就已经包含了这一思想:
当诸神创造了人类的时候,
他们也为人类设置了死亡,
用他们的手阻止生命的存在。
因此,吉尔迦美什,你应该大吃大喝!
日日夜夜欢欣开怀,
每一个夜晚狂舞高歌!
让你的服饰珠光宝气。
让怀中的娇妻心满意足。
这就是人生的真正意旨。(注:MaureenGalleryKovacstrans.,TheEpicof
Gilgamesh,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9,p.85.)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作品中,这一主题也同样得以关注。现以唐代《金缕衣》一诗为例,来看“及时行乐”这一人类共同的主题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的具体的表现形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该诗同样是以鲜花的意象作为喻体,来表现“及时行乐”的主题。该诗的意义在于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花开时节毕竟短暂,青春年华转瞬即逝,所以,诗人坦诚宣称:不必犹豫,大胆享受现实生活,否则只会遭遇“空折枝”的处境。从构思上看,该诗与贡戈拉的《趁你的金发灿烂光辉》极为相似,前部分使用祈使句的形式,劝说对方享受生活,最后一行所表现的也是形成强烈对照的“将来”的衰败状态。从措辞上看,同是表现“及时行乐”,中国诗歌显得更为含蓄、婉转,而西方诗歌则更为热烈、奔放、直率。
再从哲理性来看,东方诗歌在这一主题的表现方面更具哲理的深度。题材范围也更具有开拓性,不再局限于男女情爱,而是重视个性生命的存在价值,并且从人类社会、战争、存在之谜等各个方面来思考和探讨这一命题。如王翰的《凉州词》,在尽情尽致狂欢作乐之时,仍表现出戎马生涯的悲凉以及厌恶征战的情绪: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种既豪迈奔放又凄楚悲凉的情绪结构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征战者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句,突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从而使“及时行乐”的主题具有了消极反战的进步意义。而李白在《将进酒》中的诗句更使“及时行乐”的主题充满了昂扬的生命意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东方的另一诗国——波斯的重要诗人海亚姆的《鲁拜集》中的一些诗篇,虽然表现的也是“及时行乐”的主题,但却是对人的存在之谜的探讨。如在第24节诗中,诗人认为生命来自于土,归之于土,一旦“沉沦成泥”,便毫无声息,“永无尽期”,因此,人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尽情利用”现实的时光:
啊,尽情利用所余的时日,
趁我们尚未沉沦成泥,——
土归于土,长眠土下,
无酒浆,无歌声,且永无尽期!
海亚姆甚至从陶樽、泥土等无生命的物体中,探讨存在之谜和生命的价值,并借无生命的陶樽的口来叙说“及时行乐”的哲理:
我把唇俯向这可怜的陶樽,
想把握生命的奥秘探询;
樽口对我低语道:“生时饮吧!
一旦死去你将永无回程。”(注:飞白:《诗海——世界诗歌史纲》(传统卷),漓江出版社,1989年,第91,183,107页。)
由此可见,当西方诗歌在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开始出现“CarpeDiem”这一词语,并展开这一主题时,在先于千年的《吉尔迦美什》等东方诗歌作品中早已表现了这一主题思想;当西方尚处在中世纪的教会神权的统治之下的时候,东方诗歌中已经强烈地闪耀着具有人性色彩的“及时行乐”的思想,尤为重要的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古时期东方诗歌中的这一主题,在不同的地理方位上表现了西方的人文主义的先声。
关键词:综合性学科 学科综合 融合
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作品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犹如繁花与绿叶的关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意把音乐与有关的学科综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我的教学体会,谈谈高中音乐欣赏与学科综合的做法。
一、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如欧洲音乐的发展就可以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时期等等。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讲贝多芬的《爱格蒙特》所写的十段配乐中的序曲,这部戏剧的主人公爱格蒙特是十六世纪荷兰人,他领导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和争取独立斗争,是人民所崇敬的英雄。如果不了解这段历史那么也就很难体验到这部序曲中戏剧性的感情变化:痛苦的、激烈的反抗、悲壮的颂歌和胜利的狂欢。
二、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布置学生在课前找到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进行学习,再找到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的音响资料进行课前欣赏,并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做到:一边朗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正式上课时,我制作了包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的投影片,一边讲讲解乐曲所描写的意境,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还一边让学生观赏那些景色优美的投影片。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由于做到了眼、耳并用,对《春江花月夜》所描写的艺术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闻一多先生高度评价的“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对音乐欣赏相衬托,学生就做到了既较好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意境,又对唐诗《春江花月夜》有了音乐上的理解。课后,我布置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意境写一首诗或散文。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看,有不少文章、诗歌写得相当不错,既有诗歌的优美,也有音乐的韵味。
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最后两段“项王败阵”与“乌江自刎”中所表现的苍凉、悲哀与明朗欢快交替的情绪,我把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抄写在黑板上,学生就容易理解这两个乐段中“明朗欢快”的情绪是为了表现楚王项羽的最后英姿,以及后人对楚王项羽的较高评价。这节欣赏课引用了两首古诗,增进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三、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与美术也是姐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凝固的画面”,把美术称为“流动的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我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学生通过听音乐、看油画,就能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了。
四、音乐与政治的综合
音乐作为一种文艺手段,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亿万人民起来保家卫国,《延安颂》号召了多少年轻人投身到革命圣地延安,投身到解放全国人民的伟大斗争中。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音乐作品也为当时的政治服务,也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如著名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一部经典作品,乐曲以为历史背景,以黄河象征中华民族,歌颂中华民族的雄伟气概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由于这部作品创作于1969年,不免打上了“”的政治烙印,在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中加上了《东方红》的曲调。虽然加上了《东方红》的曲调,但并不影响这部钢琴协奏曲的价值。在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时,我向同学介绍了钢琴家殷承宗在回忆改编、创作《黄河》时的一些文章,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了当时的政治背景。
五、音乐与心理学的综合
为什么筷子兄弟的这首《父亲》如此催泪呢?因为所有动人的歌曲背后必定有动人的故事,2011年12月,王太利在拍摄《老男孩》的过程中父亲去世,他深刻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和遗憾,于是他填词作曲写下了这首经久不衰的歌曲《父亲》,这首歌也成为筷子兄弟同名微电影《父亲》的主题曲。与《老男孩》相比,站在《父亲》背后的筷子兄弟不再有对梦想的怀疑和彷徨,保留着的是流淌在心中的深沉情感。
这首歌用独特的风格和满含真情的歌词讲述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老父亲的故事,唤起大众关于父亲的集体回忆,表达了亿万儿女对父亲给予的厚重而深沉的爱的回馈和感恩。
父亲
作词/作曲:王太利 演唱:筷子兄弟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 /托清风捎去安康/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谢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我是你的骄傲吗/还在为我而担心吗/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感谢一路上有你
《老爸你别装酷》是胡彦斌《音乐斌潮》专辑中最有趣的一首歌曲,这首歌让人想笑又感动,因为它把父子之情以及家庭关系写得很透彻,也把孩子看待严肃父亲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头发有点秃/每天早晚还要拼命梳/其实心很软就是爱装酷”这样的歌词让很多人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的老爸。
专辑策划人林文炫的家恰好毗邻胡彦斌的家,平时他们经常串门,与胡爸爸接触多了,林文炫终于明白为什么胡彦斌的偶像就是他的老爸。做过国际海员、服装设计师、京剧演员的胡爸爸是一个极富童心的人,为了这个可爱又可敬的人,林文炫和胡彦斌一人作词一人作曲,创作了这首描绘活宝老爸的歌曲,还特地设计了一段Rap让胡爸爸秀一下。这首歌曲用的是胡爸爸那个年代的四步舞的节奏,再配以流行的Rap唱法,显得非常funny。
老爸你别装酷
作词:林文炫 作曲/演唱:胡彦斌
平常很严肃/看连续剧就偷偷哭/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小老鼠/头发有点秃/每天早晚还要拼命梳/其实心很软就是爱装酷/没读什么书却让很多人佩服/衣服穿得有点土他说很舒服/有个熊猫的啤酒肚/睡觉会打呼噜/没什么大成就/就是不让老妈吃苦/老爸你别装酷/老妈说你很会跳舞/老爸你别装酷/我知道你为了我们很辛苦/老爸你别装酷/老妈说你一点都不土/老爸你别装酷/我要你教我跳你那种舞
《阿爸》是周杰伦为台湾电影《阿爸》创作的同名主题曲,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谱曲、洪敬尧编曲、周杰伦和洪荣宏共同演唱,是为纪念台湾歌手洪一峰、以洪一峰的家庭故事为背景创作的。周杰伦表示当初在合作《阿爸》这首歌时真的非常感动,跟自己做专辑完全不一样,也很少有歌曲能像《阿爸》这样唱到自己的心里。
周杰伦和洪荣宏的合作很默契,他们的声音中透露出温暖的气息,国闽语歌词交错,勾起全天下子女对父亲的共同情感。《阿爸》就是在写所有人对父亲的印象,他们如同一座座安静却牢靠的山。歌曲一开头就直接唱出“我最亲爱的阿爸/我们想要再叫你一声”,唱出了子女对父亲最真实的情感,更唱出了所有人对父亲的爱,歌曲将这份爱传递开来,使为人父、为人子的人们都能感同身受。
阿爸
作词:方文山 作曲:周杰伦 演唱:周杰伦 洪荣宏
我最亲爱阿爸/我们想要再叫你一声/唱以前你写的歌/感情放入唱不完/我最思念的阿爸/换我们唱歌来给你听/歌声就像燕子/带你回来我们这/要用什么信纸慢慢写/我们讲的话你才能知道/我们在长大/守着家/守着那温馨的烛光下沉默安静的对话/回头看阿爸是山/我最亲爱的阿爸/你给我们一个家/泡杯名叫思念的茶/浅尝浓郁牵挂
也许只有当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经历了一些事情,对父亲的理解以及对父爱的体会才会更加深切。《追忆》这首歌里有一句歌词我很喜欢:“闲来回头回望去追忆/边笑边哭边喝坛酒”,独自闲坐,回首过去,与父亲的第一次外出、第一次喝酒……涌上心头的回忆有欢乐也有悲伤,太多太多的情愫无处发泄,便只能又哭又笑,仰头再喝一杯酒。
对于父亲,我们总是吝于表达爱,觉得他总会一直在我们身边默默地守护着我们,但时光如梭,父亲老去的速度出乎我们的想象,当我们发现他不再年轻时,能够表达爱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所以,借一年一度的父亲节,请真诚地对父亲说一声“我爱你”,感谢他的奉献,感谢他的疼爱,感谢他的坚持与陪伴。
追忆
作曲:林振强 作曲/演唱:林子祥
童年在那泥路里伸颈看/一对耍把戏艺人摇动木偶/令它打筋斗/使我开心拍着手/然而待戏班离去之后我问/为何木偶不留一丝足印/为何曾共我一起的/像时日总未逗留/从前在那炎夏里的暑假/跟我爸爸笑着行/沿途谈谈来日我的打算/首次跟他喝着酒/然而自他离去之后我问/为何夏变得如冬一般灰暗/闲来回头回望去追忆/边笑边哭喝坛酒/然而就算哭仍私下庆幸/时日在我心留下许多足印
《父亲写的散文诗》是许飞与著名诗人董玉方的合作之曲,曾在综艺节目《诗歌之王》的现场演绎。诗人将父亲日记中的片段采撷成词,被深深感动的许飞精心为之谱曲,用音符将字里行间父亲对子女的爱与责任以及子女在察觉岁月流逝父亲已老去后的无奈诠释得丝丝入扣。一直对这首歌念念不忘的许飞后来借父亲节之机重新编曲录音,推出《父亲写的散文诗》时光版。
这首歌也是许飞献给父亲的礼物,感谢父亲在自己身后默默支持,毫无怨言。从“吉他公主”到“跑马女神”,从创办吉他私塾到组建飞跑团,许飞不断尝试着生活中的各种不可能,她略带任性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勇敢地向世界迈开脚步。而这一切除了她的天性使然,亦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帮助,离不开父亲的照顾和宠爱。而对于许飞来说,没有什么比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创作一首纯粹而真诚的歌更能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
父亲写的散文诗
关键词:图像学;绘画;意义
图像在艺术史的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可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特征,如在新发现的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中壁画,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还是古埃及的文明历史,这些壁画或者陵墓壁画都提供了很好的佐证;当时的社会活动才能很好的被我们发现,进而去慢慢的理解,如果没有这些,那么我们只能依靠我们苍白无力的想象力去猜测了。图像无论是绘画还是纪念性的雕塑――是过去时代中人的内心精神的展现的一种见证,由此可以通向对特定时代思想及其表征结构。
在美术史的研究中中,一些重要图案不仅来自特殊的文化传统,而且又进一步融化为这种传统的一部分。因而割裂或者无视图像,与传统的联系就将来在阐释图像本身方面带来认识上的误解。换句话说,我们只有正视并深入地把握图形与特定的文化传统的内在联系,才能较为接近图像的本意,从而避免所谓的“视觉隐形”的尴尬。
在我们面对普桑的《收集佛西翁的骨灰的风景》图-1的一画时,我们所见的无疑是一种具有示范意义的宏大场面。后世很多艺术家对这种理想的风景场面心仪不已。但是,这样的观感还是不够的,尚不足以呈现普桑在这幅中的主题意义:伟大的爱情究竟意味着什么?依据文献,我们或可对佛西翁的身世有大致的概念。佛西翁是公元前4世纪古代雅典的一个将军,由于作战失利而被其政敌不公正的判处叛国罪后,他被押到雅典以外的麦加拉接受火刑,而且是焚骨扬灰,死无葬身之地,也就是说,其灵魂将永远不的安宁。他的遗孀实在不能接受这残酷的现实。为了替屈死丈夫减轻受惩罚的程度,她就悄悄地赶到刑场,冒死收集自己丈夫的骨灰。接着她将骨灰倒入水中将其喝下。一个不得安宁的灵魂便因此获得了一个异常独特的归宿,他将安卧在她身体里――一个有着生命的墓地里!此时,我们再来审视一下人物身后的建筑寂静的威势。极度严谨的建筑物与风景,便使人强烈的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反差,似一种出自伟大的爱情的举动与周围一切无关。
图-1《收集佛西翁的骨灰的风景》
同样,英国画家沃特豪斯的名作《夏洛特小姐》图-2也不是单纯的视觉对象,需要参考其他资源才能把握其真实的含义。画家从诗人丁尼生的同名诗歌中汲取灵感,将文学描绘的微妙瞬间诉诸画面。从诗歌里我们知道,夏洛特是一个先天失足,犹如幻影一般的女子,由于受到生命的禁锢永远不能离开房间。她房间的窗口有一面镜子,这样可以看到窗外的景色(虚幻的景色);他的面前则是一台永不断线的织布机。一天亚瑟王的第一骑士兰斯诺特进过窗下,她望着镜里面的人像,停止了织布,并决定舍弃一切去寻求爱情。她扯断束缚自己的线,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离开自己的房间,唱着忧伤的歌,乘着一只点着蜡烛的小船,飘向亚瑟王的城堡……当城里的人看到小舟时,蜡烛已然尽,夏洛特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合上双眼。这是幸福满足的心情,她超越她拥偶的一切。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英国著名的美术批评家罗斯金曾经意味深长的强调过,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以这样三种方式撰写其自传的“功绩卷,语词卷和艺术卷”,我们要理解其中一卷,就非得读过其他两卷才行,但这三卷中,唯有最后一卷才是相当可靠的。换句话说,艺术有可能在参照“功绩”和“语词”时为我们认识自身提供最为深切的而有独特的依据。另外依照意大利著名学者莫雷利的见地,人们如果需要完整的了解意大利的历史,那么就应该仔细的研究当时的肖像画;因为在人的脸上,总是可以读到那个时代的某种东西。美术史家既要敏感于在肖像画上所体现A技法惯例的微妙变化,又要注意辨析人物脸容的“微言大义”,人物的坐姿(站姿)以及他们的服饰和用品等所承载的时代印记和象征含义。
荷兰的现代画家梵高曾于1885年画了一幅题为《鞋》的作品,此画现在收藏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里。这位在世时潦倒无比的艺术家大概不曾想过自己的那些曾经鲜为人知的和购买的绘画作品,日后竟会获得如此安身立命的所在,更不可能预见的是围绕此画所发生过的一场罕见的学术辩论了。包括海德格尔,夏皮罗和德里达等在内的理论贤俊就此画的意义而展开的学术辩论与其说明了作品的真实含义,还不如说发掘了一幅作品的魅力空间,让我们无法轻视伟大艺术家的力量,即便我们面对的不过是一副静物画。
在这场辩论中,如果说夏皮罗与海德格尔之争是关于如何寻求相对恰当地诠释的话,那么德里达针对海德格尔与夏皮罗所发表的议论则是艺术作品的多重解释的可能性的问题有关。无论是对海德格尔或是夏皮罗,德里达都是既有嘲讽又有肯定。譬如他直言海德格尔描述梵高的“鞋”的那段文字既可笑又可悲,它确实就是夏皮罗一针见血指出那样,是一种投射幼稚的结果。德里达一口气说出了对海德格尔的种种失望,譬如“图解”时一本正经的学术态度和言之凿凿的轻率语调;急匆匆地消费绘画中再现的内容;描述中事无巨细的复杂性究竟是在谈论画,真实的鞋还是外在于画的而且还是想象的“鞋”……至于夏皮罗,德里达觉得多有简单化的倾向。不过总体而论,德里达认为海德格尔较诸夏皮罗更为幼稚一点。
不管围绕梵高的《鞋》还会有什么样的阐释意图,总之贴近艺术家的内心感受虽然不一定等于把握作品的意义本身,而是有助于人们更加接近艺术意义的内核。其实,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我们对许多的图像资源还知之甚少,以意大利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手抄本绘画为例,绝大多数的作品,以前都没有几乎发表过,而且由于他们曾因与众不同而被打为另类的遭遇。从这些手抄本绘画中可发现,作者的部分创新性预示着文艺复兴的特定因素。同时,我们还要正视图像与语言的对应性。如福柯所说“我们所见从不在我们的言语中。”换句话说,对于语词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接近视觉的艺术品这一问题,我们还需要有特别的清醒意识。图像的释义还有慢慢的长路要走。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2011年10月末,席慕蓉在上海宣传她的第七本诗集《以诗之名》,台湾和大陆同步发行。这距离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出版恰好30年。
68岁的席慕蓉黑衣黑裤,配粉色丝巾,老派得体。宣传新书之余,她还做了一场题为“诗教我的事”讲座。讲座尚未开始,大厅内都坐满了,多为年轻人,甚至还有一群穿校服的高中生搬着凳子挤进来。坐在嘈杂的青春面前,席慕蓉沉默不语。
席慕蓉在开场白里说,她的本行是绘画,但无论绘画还是写诗,幼年时光对她的影响至为深远。
从大陆到香港再到台湾,她的童年颠沛流离;她是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慕蓉”其实是“穆伦”的谐译,她的家乡变换隐没。“我生在乱世,因为战乱,父母就随便让我读书,我永远是一个站在外面的插班生。这个让我终身带有自卑感,我的自卑感现在好一点,但还是会跑出来。(因为)这个自卑感,我以为我不如人,而且我明明就是不如人。”
写诗因为寂寞
席慕蓉的诗歌生涯始于初中二年级,老师带他们念《古诗十九首》。“我真的觉得这个诗对我来说很亲切,亲切得让我想在日记本上写一些东西。”
1981年,席慕蓉出版第一本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席氏旋风,销量惊人,被称为台湾现代诗史中的“席慕蓉现象”。第二年她又出版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形式不同但同样延续了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席慕蓉虽因诗歌成名,却并不以此为生。她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
“我写诗只是因为寂寞”,纷乱的时代让年少的席慕蓉过早地体会到了忧愁,“我觉得生命本质里面有一个人,那个人是不是叫席慕蓉都不一定,有那么一个人在我的身体里面教我怎么走下来。所以,这是诗在带领我”。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这首《无悔的青春》是席慕蓉早期诗歌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像诸如此类有关“爱情”、“成长”、“青春”的主题在她的诗歌里无处不在,同时也成为大陆年轻人深深为其吸引的理由。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大陆,继汪国真之后,席慕蓉的诗和散文迅速成为一个流行文化符号,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如今,68岁的席慕蓉再写诗,青春远去,爱情寂寥,唯有时光和记忆可供挥霍。《以诗之名》里收录的多为她2005年之后写就的作品。同名诗作《以诗之名》这样写:
以诗之名,重履斯地/以沙沙作响的跫音逐步深入/好将洞穴里沉睡着的昨日/(那所有的百般不舍的昨日啊!)/轻―轻―唤―醒/是的,一切都已是过去了的过去/(为什么还让我如此痴迷?)/以诗之名,我们重塑记忆/在溪流的两岸,我与你相遇之处/毕竟,有人曾经深深地爱过/或许是你/或许只是我自己,而已
婚后的情诗
《以诗之名》里有多首诗是席慕蓉写给已过世的先生的。“我的诗很多是一种回望,对时间错过的追悔。我们整整的一生不断地错过,我只有在别后方知,原来我错过的不是只有我的青春,我错过的是我唯一仅有的、整整的一生。”
有人问席慕蓉:有时候按写诗的年份来看,你已经结婚了,怎么还在写情诗?席慕蓉回答:“我爱了一个人才跟他结婚。我跟他立了一个婚约,我要跟他活一辈子,甘心情愿,但这并不表示,我跟他结婚之后就会突然间变成一个罐头,从今天开始跟过往一切分离。我的人还是原来的人,我的身体、我的记忆,所有的生活都是跟着我在走。我的意思是,为什么我的先生没有在乎我写情诗,反而是外面人都很在乎?”
席慕蓉与先生刘海北相识于比利时。当年的两个台湾留学生,一个学油画,一个学物理,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席慕蓉却因为“整个男生宿舍只有他养猫”和“他说话声音好好听”而爱上了刘海北。她说,他是她自己苦苦追求而来的。
如何, 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这首让无数大陆文学少年深情背诵的诗,也正是席慕蓉对刘海北的“苦苦追求”的心情。
多年后,刘海北很礼貌地写下《家有名妻》,他这样谈席慕蓉:“在最初和她交往的时候,发现她最具北国气质―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从心到口是一条平坦笔直的大道,没有一丝拐弯抹角。对我这一个既缺乏经验,而勇气又稍嫌不足的逾龄学生来说,真是最理想的对象。”
席慕蓉幸运地追求到了一位强大的伴侣。他总是包蓉她的多愁善感,也总是她的第一个读者。两人从比利时回台湾后,没有选择繁华的闹市生活。他们在乡下住了整整10年,夫妻俩种了很多槭树,春天时一片葱绿,到了深秋满眼全红。孩子熟睡后,两人便携手散步。
席慕蓉不擅家务,尤其不爱买菜做饭,多数时候一家的膳食总请专人或由丈夫料理。刘海北虽然不懂诗,却给她一贯的尊重和理解:“他晚上看我写诗,看我流泪,然后说你自己写吧,我先睡了。”席慕蓉成名后,常有人打电话到她家,刘海北代接,有那么几次,人家称他为“席先生”,他也不过调侃似的正色道:“鄙姓刘。”
就这样携手,从青葱岁月走到花甲之年。三年前,刘海北因病去世,席慕蓉说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接受:“对我来说时间跟爱情一样,你永远只能追悔。它来的时候你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把握,其实你永远把握不住。我以前追悔年轻时候的爱情,现在追悔40年的婚姻,我怎么没有多爱这个人一点?我当时怎么没有多珍惜这个人一点?!”
原乡之旅
相较于爱情,现在的席慕蓉更愿意谈论她的“原乡”。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1989年,当大陆年轻人正沉浸在席慕蓉写下的有关青春和爱情的浪漫诗歌中时,台湾解除了公教人员不得前往中国大陆的禁令。席慕蓉搭上飞机,转了火车,又坐吉普,终于站在了父亲的草原上―她的朋友将此称为“疯狂”或者“诡异”的原乡之旅。随后的二十多年,席慕蓉不断在蒙古高原间探寻行走,故乡的面貌,终于渐渐清晰起来。
2011年的春天,她写出了《英雄哲别》、《锁儿罕・失剌》,与去年完成的《英雄噶尔丹》一起,放进《以诗之名》的诗集里,成为书中的第九辑,篇名定为《英雄组曲》。
她专心阅读800年蒙古帝国历史,试图找寻历史中的种种巧合,一改以往“没有任何计划,感觉到了就写”的状态,开始有计划地写作。“我已经知道内容和结构怎么写了,就写英雄木华黎。从他的父亲写起。”
68岁了,继爱情之后,席慕蓉试图在诗歌里找到故乡。“诗在我年少孤独的时候,给了我一个能够健康活下来的拯救,诗也在生命的中途给了我很多安静的时刻,让我可以整理自己的生命。诗现在教我的事是,试试看,也许历史可以在诗里重新活起来。”
这样写诗算不算一种转型?席慕蓉回答说:“心底的爱是一样的。”
尹丽川:《与时尚同居》让我与社会终于有了关系
本报特约记者 曹语凡 发自北京
最近这六年,诗人尹丽川的身份是导演。与口碑不错的《公园》《牛郎织女》相比,她的新作《与时尚同居》堪称“多灾多难”:宣传时,两大主演周渝民和徐若双双缺席,尹丽川一人孤身撑场;全国公映当日,本来该发往全国各地的拷贝全被弄丢。尹丽川坦言以前的生活没有太多挫折,她一直以为自己很聪明―但在面对电影这个行当时,她给整得没了脾气。
拍完电影去文身
尹丽川想拍电影,缘于雷奥?卡拉克斯的《新桥恋人》:“看了那部片子,我直接决定去法国学电影。”那时尹丽川才二十几岁,上大学,正是蓉易被绝望爱情打动的年纪,她评价“卡拉克斯是一个脆弱的天才”。1996年,尹丽川去了法国,在ESEC电影学校学习纪录片。1999年,回到北京的尹丽川开始写诗,与电影唯一的接触只是偶尔写点电影评论。
尹丽川一直在写诗。2000年前后,她以“下半身”诗歌团体的主力成员身份出现,她被称为“自由作家”或“美女诗人”。她的诗歌合辑名字颇为暧昧,叫做《再舒服一些》:为什么不再舒服一些呢/嗯 再舒服一些嘛/再温柔一点再泼辣一点再知识分子一点再民间一点/为什么不再舒服一些……她的小说处女作《》讲述一群失业青年在超市疯狂拿东西,一整箱啤酒、一床大棉被……
回首那段人生,尹丽川说就是冲着“挑衅”二字去的。她那时的生活多半与凌晨或夜晚的酒吧和边缘人物有关。2004年,她与“魔岩三杰”之一的何勇结婚。一个是中国摇滚乐团的一号人物,一个是张扬“凶悍”的前卫女诗人,这样的两个人突然结婚,圈内很多朋友把这场婚姻当作“笑话”谈论,他俩却非常认真。四个月后,双方发现婚姻难忍无趣且只会束缚对方手脚。尹丽川恢复单身。
当尹丽川认为诗歌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时候,她想到了电影和影像。“2005年秋天,一个叫罗拉的制片人打电话给我,问我想不想拍一部电影。其时我刚从拉萨回来,这就是机缘成熟吧。”
2006年,尹丽川连续执导了两部文艺片《公园》和《牛郎织女》,均取得不错口碑:《公园》荣获当年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电影奖项,后者曾在戛纳参与“导演双周”竞赛单元。这一次掌镜的《与时尚同居》则是一部商业片,讲述了一帮“草台班子”在创业打拼的过程中实现梦想的故事。周渝民扮演的杂志副主编,才华横溢且非常正太,被上司耍手段解雇后,成了一个“一谈钱就开始谈理想”的落泊男精英。他召集了一帮被失败附体的衰人,组成了一个看似乌合之众的新团队,最终实现了各自的梦想。故事虽然发生在时尚圈里,却仅仅是借了它的外壳―剥开来,里面包的是一个青春励志故事。
电影拍完后,尹丽川跑去文身,在左胳膊上弄了一片很大的花形图案。她说,以前想文身,一直不敢,拍完《与时尚同居》后狠狠心做了,既是一种释放,也算给自己的慰劳。
一个平常的励志故事
和写作相比,尹丽川说自己“更满足于做电影导演”:“写作常常是比较单向度的倾诉,完成后自己心里会有不可避免的空洞感,可电影不同,它是非常双向的经验,尤其是当完成它的时候,不管是作为创作者的满足,还是记住了那瓶都不知谁在我最声嘶力竭的时候递给我的矿泉水,都能把心填得特别满。”
尹丽川开始拍电影时,很多当年读过“下半身”诗歌的文艺青年充满期待。在他们看来,尹丽川做导演,很可能成为像法国的苏菲・玛索那样受影迷喜爱的实力派:除了自编自导,必要时她还能亲自出现在银幕上,秀一秀她的削瘦性感,秀一秀她的文艺范儿,也许还会像当初挑衅文坛那样挑衅一下电影界。
但从《公园》开始,很多人就奇怪地发现,她的文字大胆前卫,塑造了许多青春叛逆的边缘人物,但她拍的电影里却都是普通人的角色,情节也非常温情。《公园》讲父女感情,《牛郎织女》是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之间扑朔迷离的感情故事,《与时尚同居》则更是一个平常的励志故事。
为什么如此不同?尹丽川解释说,最根本的原因是“我的电影是为普通观众拍的,目前还做不到既能满足文艺青年朋友的胃口,又能让普通观众喜欢”。尹丽川强调她想拍“能和人情感沟通的电影,能给人温暖光明的电影”。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在电影里有这种美好时,她说:“自己需要,所以将心比心。其实很多残酷的电影,本质上也是要给人温暖的。”
“我自己也很想被励志”
时代周报:这部电影叫《与时尚同居》,但是你又讲了一个励志故事?
尹丽川: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名字是投资方定的,他们希望做一个以时尚杂志为背景的片子。但除此以外,故事人物都是我们自主创意的。名字就沿用下来了。我自己也很想被励志啊!励志片是一种成熟类型片,但在中国似乎很少有人做,我就很想做一部有欢笑有眼泪有温暖的片子。
时代周报:你也是编剧,为什么想到要写媒体圈的人?
尹丽川:因为自己有所了解吧,有不少朋友是做时尚杂志或文化娱乐类杂志的。去描绘他们其实挺挑战的,因为他们看得太多,大多都很尖刻,哈哈。
时代周报:据说周渝民与徐若的激吻戏删了?
尹丽川:没删,搁在字幕后,当彩蛋了。这片子是群戏,重点是讲一个团队如何实现梦想以及团队成员彼此之间的情义。爱情只是添彩部分,不该强调。
时代周报:煤老板的儿子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就是富二代,有爹可拼。但在这部电影里,你把这个角色安排得好正面。
尹丽川:因为不想脸谱化,加上我自己也见过特别单纯可爱、讲情义的富二代啊!所以我想塑造一个没心没肺,但很哥儿们义气的形象。结果,几乎所有人都非常喜欢这个煤老板的儿子。
时代周报:你拍电影差不多六年了,最困难的是什么?
尹丽川:拍电影六年,感想是,我终于跟这个社会、这个人世有关系了。我接触到了形形的、从前没机会感受的人和事。其实具体拍摄起来都挺困难的,但回头一想又都挺有趣的。最困难的是……有许多我力所不能及的事。
时代周报:你理解的好电影是什么样的?
尹丽川:好电影是能够反复观看的电影,像好书一样,能够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我喜欢的电影太多了,几乎大师的片都看过,他们给予了我心灵的影响。我自己要做的,是符合自己的人性、符合自己所处时代的当代感、以及符合自己文化背景的电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培根曾说过“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神,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博物使人深沉,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富兰克林也曾经说“阅读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刻”。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我努力探究各种途径,积极拓展渠道,努力激发学生读书兴趣,使读书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拓展阅读渠道,激发读书兴趣
1.走进书海,自主阅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广泛进行阅读活动,充分体现自主性。由于学生个性、情感、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对阅读材料的要求是不同的,大家可以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通过“自主性”阅读,有的学生会表现出对某一类书籍的特别兴趣,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育学生的阅读个性,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读得更广一些,思考得更深一些,这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研究性阅读。
2.利用传媒,促进阅读
电视、电影、录像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有很大冲击,我们要善于为我所用。传媒中的一些节目可以引起儿童的阅读动机,激发其阅读兴趣。如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对同名小说感兴趣。但不可以过分依赖声像材料,否则会削弱儿童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须知,阅读能力实际上就是凭借生活经验,借助想像和联想,将文字符号还原为“图像”的能力,只有在阅读实践中才能真正学会阅读。
3.上网浏览,感性阅读
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音频和视频点播,提供给学生语言(有声语言)、文字、音乐、图像等有机结合的感性阅读材料,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优美和谐的音乐、生动活泼的图像,把学生带到美妙的艺术境界中去。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欲望和兴趣,而这种声像结合的阅读过程也就是学生增长知识、丰富语言、感悟社会、感悟人生、感悟自然的过程。
二、拓展阅读内容,激发读书兴趣
在开展课外阅读的初始阶段,我注重探索总结如何拓展阅读内容,即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课内与课外怎样有机结合,课内引导,课外指导等。
1.根据课内内容到课外书籍中找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人物故事等资料。
2.课文是节选的,到课外查找、阅读整篇的著作。
3.根据课文中的引文到课外查找、阅读引文所在的文章。
4.课文是历史白话故事的,到课外查找、阅读故事的文言文。
5.查找、阅读与课文题材、内容、写法相联系的其他文章。
6.查找、阅读作者所写的其他相关作品。
7.根据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阅读书目。
三、拓展阅读交流方式,激发读书兴趣
为了把班级已初步形成的课外阅读风气持续下来,发扬下去,我经常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一些学生所喜爱的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活动,这些方式更大限度地激发、促进学生的读书兴趣。回顾总结这些活动,可以归纳为“五会”、“四展评”、“一表演”。“五会”即“童话会”、“故事会”、“读书心得会”、“藏书交流会”、“读书竞赛会”。“童话会”是最初阶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而且更适合低年级学生使用。“故事会”则根据学生爱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的心理,把从课外阅读中学来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出来,有时还可以采取分角色化装表演的方式进行佳作赏析。“读书心得会”是学生把阅读时的收获、体会表达出来,共同交流,这也间接提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藏书交流会”是学生把所藏书籍向大家介绍,而且可以直接问答交流,既检验了学生对藏书的阅读了解,也鼓励更多同学多藏书、多读书,同时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读书竞赛会”则采取各种形式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学生踊跃参加,内容广泛,如“名家名句名诗连”、“名言谚语上下连”、“影视屏上现名篇”、“名家名人谈读书”、“读书小获时时有”等。
“四展评”,即评选“优秀读书笔记”、“优秀编辑表”、“优秀读书手抄报”、“优秀调查报告”,然后在班级展出。为了检验课外阅读效果,我一直把促进课外阅读的这些优秀作品的展评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读书笔记有三种:一种摘录式,摘录好词好句好段;二是提纲式,侧重提要作品的内容;三是心得体会式,着重写作品阅读后的心得体会。编辑本则要求学生把平时阅读到的一些作品,及喜欢的词句美文按一定类别整理成集册,并设计封页、插图,而且给集册取一个别致,有个性的名字,如《春草集》等。“读书手抄报”则是对语文知识、综合剪辑、信息处理等能力的综合考核。但可以在短时间检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调查报告”则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培养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而且在搜集、阅读资料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略读、浏览、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
“一表演”,即课本剧表演,这是学生积极性非常高的一种交流方式,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及对作品的感悟、理解,全都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