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撼祖国强盛

撼祖国强盛

时间:2023-05-29 17:39: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撼祖国强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中华汉字,源远流长。从我们的祖先发明汉字的那一刻起,汉字就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东西。一个中国的孩子,在牙牙学语的时候,我们讲着汉语。在学写字的时候,我们写着汉字。汉字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项博大精深的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出发,走上探秘汉字的旅程。

首先第一个环节是“查找错别字大行动”故宫博物院日前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感谢警方迅速破获展品被盗案。而一面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的锦旗,引起社会的关注。有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表示,“撼”字在这里肯定是错别字。“撼”为震撼的撼,正确用字应为捍卫的“捍”。在故宫这样一个收藏着中国几千年历史文物的地方竟出现了错别字的现象,所以写错别字这样一个错误我们也不得不防。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这个环节中,我们每一次的节目都会给大家讲述一到两条国家语言文字法的规定,让大家一起了解。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两点。在语言文字法规中的第十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这条说明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普通话和规范汉字都作为基本教育教学的用语用字。所以要规范使用汉字。

还有第十三条: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同学们,刚刚我们了解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的两条,大家要牢记哦!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本次广播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身边的错别字”在学校大堂的书法作品中,在同学的作业里,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是否有一些使用不规范的汉字。如果有,就及时地提出来,并改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留意身边的汉字。注意是否有写错的地方。

在最后,我把一首关于汉字的诗送给大家:《赞汉字》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风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第2篇

话题展示

从2011年5月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展品在故宫展出被盗,到2011年8月网爆“端门外西朝房展览逃税”,短短3个多月,故宫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十重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拷问与信任危机。

这“十重门”是:1.失窃门:2011年5月8日,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在故宫斋宫举办的展览《交融——两依藏珍选粹展》,发生展品离奇失窃事件。2.会所门:2011年5月11日,央视名嘴芮成钢微博爆料,故宫建福宫已被改建成全球顶级富豪私人会所。3.错字门:2011年5月13日,故宫博物院赠送北京市公安局的锦旗上,赫然将“捍祖国强盛”的“捍”字错写成“撼”字。4.哥窑门:2011年7月4日,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盘在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被严重损坏。但此事在26天后才由故宫向外正式披露。5.瞒报门:2011年8月2日,故宫爆出近年连发4起珍贵文物被人为损坏事件,故宫均秘而不宣。6.拍卖门:私自拍卖5件北宋名人书札。7.屏风门:几年前清宫旧藏木质屏风修复时被水浸泡,故宫隐瞒不报。8.封口门:内部人员勾结导游私分门票,事情败露后被知情者勒索10万元“封口费”。9.古籍门:故宫图书馆善本书库部分图书丢失,上报副院长后,此事被压下不让追查。10.逃税门:故宫午门外的端门一带开设了多处展览室,但展览实际内容较少,且票面无税务章和公司财务章。

多维解读

一、问责制度当完善。在层出不穷的闹剧中我们发现,即便是深陷舆论旋涡,舆论批判和问责的鞭子却怎么都抽不到履行管理职能的故宫身上。而这,恐怕也正是“故宫门”持续发酵的根源所在。审视整个事件,所有闹剧的造成,不仅仅是某个部门、下属公司的责任,管理的整体错位才是真正的原因。故宫之所以屡屡运用“壁虎断尾术”全身而退,关键是问责和监督的软弱和无力。

二、反思与警惕。故宫门前是非多,关键在于他们有很多分内之事没做好,才招致了公众的议论纷纷。也许,身处市场大潮中的故宫的确面临着一些体制尴尬和经营困境,但有问题就要解决,而不能以之为由忽略了日常管理,或者进行不靠谱的商业开发。

三、尊重与敬畏文化。尊重文化,不应该是口头上的矫情,而是对文化实实在在的尊重和敬畏。缺少敬畏之心,就不会懂得珍惜,管理者也就很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变成文化窃贼,大发文化财。不仅故宫如此,各地“名人故里”之争皆是如此。甚至当前的一些文化名人,和故宫的管理者殊途同归,打着为文化卫道的名义,穿着光鲜的文化外衣,表面上对文化饱含热泪,可实质上不过是为自己谋求财富和声望的文化窃贼和文化贩子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