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9: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河道综合整治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水利规划中的河道进行详细的治理是为了满足水利建设的要求,从而能够治理和更好的完成水利项目施工建设。对于河道来说,其自身的状态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河道的整治规划工作通常要在动态的情况下对河道进行整治。在河道治理和开发过程中,某些水利工程的施工会改变河道水文形势的发展和发生,对河道上下游以及两岸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1 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内涵
所谓水利规划中的河道整治工作是为了满足河道演变规律和两岸群众的生命安全而必须对水利河道进行整治和规划工作的全称。水利河道整治是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必须要考虑的部分,其良好的规划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河道整治工作的前提。
2 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类型
2.1 根据河道自然条件进行划分
根据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我们将河道划分为山地河道、平原河道以及河口河道。其中第一种类型河道两侧大多有山体岩石组成,河床主要有基岩或者粗砂石构成,河底通常比较陡峭,落差高度大,水流较为明显,对其进行整治的主要标准是航运和工业取水位,施工时应该将具体的方案在规划中得到体现。第二种河道类型主要是由水冲击土壤而形成的,河道内部的砂石和泥沙的比例不稳定,差异性较高,河流蜿蜒崎岖,形成很多小的水系,主要以防洪、航运和城市建设为整治标准,按照不同河道的类型,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措施。对于弯曲度较大的河道通过整治可以形成微弯河道或者形成稳定的岔道河道。第三种河道的类型主要是由于水流和潮流对河口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而形成的,该种类型的河道整治的标准为防洪、航运和滩地为主,并采取固滩护岸、疏浚等措施对其进行整治。
2.2 根据水利枢纽对河道的影响进行划分
按照这个标准可将河道划分为三种,即库区河段、坝区河段以及坝下游河段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河段主要研究的是水库回水的变化情况,水路的回水变化情况同时兼具了自然河道和人工河道两方面的特点,对于河道内某些码头和港口的区域很容易产生泥沙堆积现象,弱化了河道对边界水域的控制作用,这时可将河道逐步的发展为单一的微弯河道,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航道码头以及取水口的自然条件。同时在规划中还可以制定一些有利于河道整治工作开展的措施,便于后期的整治工作。第二种河道类型的规划主要是配合水利工程设计,针对河流上游和下游部份河段进行了整治工作,控制河水的流量,确保河道运行的通畅以及满足防洪抗洪的要求,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第三种河道类型的河道规划研究主要是实现对河道的动态变换而采用的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该种河道来说,堤坝改变了河道原来的流经方向,导致了下游河道的水位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道的防洪和泄洪的能力,因此对于上述的变化可以进行严密的检测,并作出合理的预测,制定出相应的治理方案和具体的操作流程对其进行治理。
2.3 根据河道的整治程序进行划分
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划分为河势和局部河段两个类型,对于河道环境复杂和施工难度大的河段来说,对河道进行分段整治是一项有效的措施。通过对河道运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根据不同区段的河道运行情况,采用不同的措施,是解决河道不良状况的最好措施。施工时采用的一般方案是结合其他整治方式对其进行综合的治理。对于第二种类型的河段整治工作,主要根据水流量的稳定情况,对河道的局部区域进行合理的治理,实现防洪、抗洪、航运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
2.4 根据部门的具体要求对其进行换划分
根据这个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航道整治、桥渡河段治理以及取水河段质量三种规划方案,主要是根据水利部门的某一个具体的要求,同时兼顾各种施工情况,最大程度发挥出河道的整体效益和功能。
3 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具体内容
3.1 河道特征以及变化情况
这项内容涉及到河道的区域环境情况,河岸的结构、河床的地质地貌以及河道的变化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即将投入施工建设的河道和水域,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分析其可能发生的情况,采用的分析方法通常是实测资料预测分析方法、模型模拟分析、实验调查法等。
3.2 河道的综合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
该项内容主要涉及到河流两岸的城镇建设、堤岸的加固和防护以及抗洪、防洪的情况以及航运的实际情况,对这几项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探讨河道整治的整体效果和效益,不断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3.3 河道整治措施
将各河道整治过程中的全部要求并结合河道运行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详细的治理措施。
3.4 河道整治的效益分析
这项内容主要涉及到河道治理完成之后的各项效益分析,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对河道两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等社会效益。河道整治是一项综合的、动态的工程,因此在治理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的制定出合理的整治方案,达到节约资金,提高各项效益的目的。
4 水利规划中河道整治的标准
4.1 河道水流量以及水位的设计
在治理过程中,要密切结合河道两侧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设置出河道的流量大小,确定与河道防洪抗洪标准相当的水流量,采用造床测量或者平滩流量的方法对河道的流量和水位进行有效的测量。对于枯水期的河道水流量的设计标准应该满足通航续航的标准。
4.2 整治线
河道的整治线说的是河道治理方案实施之后能够满足设计流量下的平面轮廓线。通常情况下,将其分为洪水河槽整治线、中水河槽整治线以及枯水期河槽整治线,其中第二种的整治线对河道的河势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中水河槽整治线在设计图上通常呈现出一定曲率的连续曲线,曲线之间通过河势的直线进行连接,不能形成单一的河道和河槽。其弯曲半径和曲线间的长度一般参照的是附近河段的长度具体情况进行确定,最小弯曲半径一般为河道宽的9倍左右。如果河道还要满足通航和续航的标准,在上述标准之上,结合航道的要求,根据稳定深槽或者江心洲设计枯水河槽整治线,枯水河槽弯曲半径与曲线段间长度,可根据邻近河段确定,通常比中水河槽整治线数值小。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水利规划中的河道进行整治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河道的各方面因素,并将其综合起来,并结合河道整治工作根据河道流量的变化状态以及变化的因素,将河道周围的情况与上游下游以及河道两岸的城市和群众用水紧密结合起来。对整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积极的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将河道的整治规划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孙丽娜,刘晓敏,陈星.河道整治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0)46.
[2]徐国宾.论城市河道整治与景观生态设计[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6(04)27.
[3]郭允霞.水利综合规划中河道整治的规划[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9(04)255.
[4]曲鹏飞.关于水利综合规划中河道整治规划的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9)1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总体要求,结合清水工程和“811”生态工程建设,通过开展河道沿线洁化、绿化、美化“三化”行动,加快推进河道整治步伐,全面改善县域河道水质和沿线环境,进一步提升清水工程建设成效,努力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建设目标。
二、工作目标
按照“消灭五类水,确保四类水,力争三类水”的治理要求,通过实施活水工程建设,有效提高城区和面上河道的活水、净水能力;通过开展“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建设,加快平原河道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生态型、清洁型、综合型的河道工程;以骨干河道、“三江”流域和镇村河道为重点,大力开展河道清淤清障、清草保洁、护岸绿化;以实施河道环境专项整治为契机,促进河道治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以推广实施“河长制”为重点,进一步落实各级河道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到2014年底,随着全县五年清水工程建设的完成,使县域河道总体水质有明显好转,特别是国省道公路、铁路沿线和城郊结合部等重点区域沿线河道的“三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三、主要任务
1、河道综合整治。抓紧实施柯桥城区活水一期工程,及时启动活水二期工程,促进城区水质水环境的改善。通过疏浚、护岸、绿化等措施,全面推进瓜渚湖直江、南运河、防洪排涝一期等一批重点河道的整治工程。积极开展“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建设,两年内完成5个项目区治理建设。同时,开展面上镇村河道生态护岸工程,每年完成15公里。
2、河道清淤疏浚。继续把河道清淤作为全县河道环境整治的重点工作来抓,为根本改善水质水环境创造有利条件。两年计划完成各类清淤200万方。其中,重要河道及城区河道清淤50万方,面上镇村河道清淤150万方。
3、河道日常保洁。按照“全覆盖保洁,全方位管护”的要求,对全县范围内10万亩水域,375公里主要溪流实行专业化、常态化保洁整治。全面清除河岸沿线垃圾和堆积物、搭建物和构筑物;全面清理河面水草、漂浮物、废弃箔桩及其他障碍物;全面取缔偷排泥浆的漏底船,确保河面、河岸畅通洁净。
4、河道违法查处。积极探索河道长效执法管理新机制,加强河道水域执法巡查,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设障、侵占水域、偷排泥浆渣土、非法取水采砂等涉河案件,维护河道正常秩序,确保河道行洪排涝、水上航行安全。
5、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县、镇、村各级河道管护责任制,在各镇(街道、开发区)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模式,加强河道日常监管,严格考核奖惩;大力开展清水工程示范镇村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群众性河道管理体系,完善长效机制。
四、实施步骤
根据县“四边三化”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本次全县河道沿线“三化”专项治理行动为期两年,具体分为准备、实施、验收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2年9月-10月)
县水利部门会同各(街道、开发区)在全面摸查河道沿线“脏乱差”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县生态办牵头制定的全县“四边三化”行动方案的总体部署,制定河道沿线“三化”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分解落实工作任务。
(二)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4年6月)
根据行动方案的要求,各镇(街道、开发区)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区域内河道沿线“三化”行动。到2012年底前,基本完成高速公路、杭甬高铁沿线的河道整治任务;到2013年底前,基本完成国省道公路、萧甬铁路沿线和城郊结合部区域的河道整治任务;到2014年6月底前,进一步提升沿河“三化”水平,全面完成沿河“三化”任务,建立完善长效管理制度。
(三)验收阶段(2014年7月-9月)
由县清水办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全县河道沿线“三化”行动进行现场检查,总结通报各地完成情况,并将河道沿线整治情况汇总上报县生态办。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开展河道沿线洁化、绿化、美化“三化”整治是清水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河道“三化”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要落实工作责任,建立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明确职责,细化任务,落实到位;要建立层层监管的工作模式,建立沟通协调、督促检查、进度通报、专项考核的工作制度,为河道“三化”工作提供保障。
2、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要围绕“改善水质”的核心,把国省道公路、铁路沿线,城郊、集镇和村庄等人口集聚地的河道水域作为重点,结合新三年清水工程建设,抓紧制定实施计划和年度工作方案,抓紧落实治理任务;要采取有力措施,重点解决事关民生、事关水质、群众反映强烈的河道水环境突出问题,确保河道“三化”治理取得实效。
关键词:河道修防整治;生态系统;治理;方案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2.091
河道修防整治不仅在城市而且在乡镇建设中具重要意义,河道作为一个城市生存与发展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其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助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持以及功能完整,具备恢复和抵抗能力,才能长期为人类服务,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河道修防整治通过对流域内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可持续治理方案,营造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河道流域水环境,使得经济、生态、社会和人文效益平衡。
1 河道修防整治现状
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要求提升,河道娱乐、休闲、生态和景观等功能重视程度逐步增加,但由于城市现代化建设对河流过度开发,造成一系列问题。河道修防整治通过促进水环境和谐健康,维护河流流域生态平衡,从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有效提升城市建设、经济发展。
(1)水体污染。由于城市工业发展,大量工业废水排入河道,造成河流污染加重,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污水排入,致使河道水质变差,富营养化加重,水生植物过于茂盛,环境负荷越来越大;农业生产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的农田污染源未得到足够重视,缺乏有效管理措施。而且各种污水治理措施严重滞后,废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不完善,根源上预防工作不足,加之生产生活中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导致河流污染加剧。
(2)护岸建设。目前许多城镇主干河道的防护堤过于单薄,与防洪标准不符,有些甚至没有建设防护工程,而防护坡过低或不坚固,容易造成汛期两岸居民居住区和农田被淹。由于防护坡建设不够良好,导致河流不断侵蚀冲刷两岸土壤,或者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上游人为因素影响,出现水土流失现象,从而造成河道底部泥沙淤积,使得河床抬高,出现河道拥堵问题,严重时造成水面抬高导致洪水隐患。以往河道防护坡建设时考虑主要问题是防洪,侧重水土保持和河道冲刷侵蚀,多利用水泥混凝土建设,使得河岸水体和土壤之间自然交换分离,造成河流中微生物和鱼类等水体环境无法更新,长此与往导致河水变黑和发臭,影响着城市环境。
(3)水面面积。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房屋修建、工厂建设等对河道挤占十分严重,从而导致河道水面缩窄,抗洪能力减弱,人类受到洪水威胁增大。而且人们对于河道保护意识淡薄,各种废弃物的堆放、违章设置等导致水流不畅,水质破坏的同时也使水面面积减少,河道横截面缩小变窄,水面运输能力锐减。
2 河道修防有效治理方案
河道和滨河地带作为人类文明发源地,提供大量饮用水、灌溉水和工业用水,保持河流生态系统平衡有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传统河道整治主要侧重于水土保持、除涝泄洪和航运等功能,对于人和水环境和谐、河流自然清洁功能重视程度不足,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产生负面作用。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人类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升,面对河道出现的问题,制定出一系列科学可持续治疗方案。
(1)合理规划护岸工程。护岸工程应充分考虑水面线和堤内自然条件,选择更加有助于创造和保持生物生息环境与自然景观方案,河道防护堤堤身型式与结构应按照当地交通条件、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因地制宜,在保持经济合理的同时保证安全可靠性。此外,还应注重生态平衡问题,不过度改变河道的自然特性,充分遵循河道自然规律,少用混凝土和石护坡,从而实现保护天然河道目的。慎重进行扩宽河道堵口和截弯取直,扩宽河道堵口在增加下泄的流量同时还会增大下游淹没损失;而河道进行截弯取直能够改变洪水的流向,增加河槽比降、水动能和流速,同时对于水流冲刷河岸以及河槽下切现象加剧。因此,进行扩宽河道堵口和截弯取直时要充分考虑经济损失和下泄流量,多方案进行比较,采取更加科学方案。
(2)增强河道社会服务功能。首先要进行污染源控制来保证水安全,对发黑发臭河道段采用种植芦苇、美人蕉等水生花草建立小型生态链,通过植物吸取河流过度营养,从而达到水流自净功能恢复;而且水生植物在减少水流冲刷侵蚀方面具有一定功效,还能形成城市独特河流景观,有助于城市环境美化。对于农业污染面源比重较大现象,可利用土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技术等进行治理,同时对农民进行科学施肥指导,从而促进传统农业转变为生态农业,达到经济和环境和谐共处目的。其次加强防洪功能,除原有水利工程之外,还可设置水系形态,通过对河道结构调整来减少防洪压力;利用河湖水位升降和采取合理河床断面来控制城市滨水景观。此外,对河岸带设计合理景观,需满足整体优化和自然优先原则,对河流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实现河流周围和河岸带景观自然相连。而且景观建设要特别关注亲水岸线和防洪水位线协调,河流流速和水生生态的协调,使得城市景观和河流景观进行有机融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3 结束语
现代河道修防整治生态河道建设为重要发展趋势,因此治理方案应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制定为主要理念,细致分析河道两岸特点以及河流走向、水文特征,在有效改善河道生态系统同时,能够更好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河道修防整治方案将环境科学、生态学、水利工程学、美学、园林学等有机融为一体,实现河道水流自净能力恢复、水土保持功能增强,维护河道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朱伟,姜谋余,蔡勇等.倡导“亲自然河道”治理模式―对我国农村河道治理的思考[J].水资源保护,2015,32(01):1-7.
[2]赵天义,王昊,姬瀚达等.黄河下游畸形河势治理研究[J].人民黄河,2014,36(01):1-2,5.
[3]侯婷.义合河集镇防洪工程方案探析[J].陕西水利,2014(04):67-68.
【关键词】:河道整治;规划;类型;原则;内容
[ Abstract ]: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lanning of river regulation definition, type, basic principles, main contents and design standard.
[ Key words ]: river regulation; planning; type; principle; content
一、河道整治规划的定义
河道整治规划是指:根据河道演变规律和兴利除害要求,为治理、改造河道所进行的水利工程规划及航道整治规划。河道在挟移泥沙的水流作用下,常处于变化状态;在流域治理开发过程中,某些工程的实施也常改变河道的水文情势,并影响其上下游、左右岸。河道整治规划通常要在流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并成为流域治理工作的一部分。
二、规划类型
2.1按河道自然条件,分为山区河道整治规划、平原河道整治规划和河口整治规划
①山区河道的两岸多为基岩,河床多由基岩或粗沙、卵石组成,河床坡度陡、流速大、水位涨落快,但河床变形强度较小。山区河道整治规划的主要目标是航运、工农业取水等,规划中应根据要求对渠化、治导等工程措施作出全面安排。②平原河道两岸多为冲积土壤,由于河道水沙作用和河岸土质的差异,形成微弯、蜿蜒、分叉和游荡等4种基本河型。平原河道整治规划的主要目标是防洪、航运、工农业取水和城市建设等,规划要根据不同河型和整治目标提出工程措施。③河口段受径流和潮流的共同影响,河床演变复杂。整治的主要目标是防洪、航运、工农业取水和滩地利用等。规划可研究采用固滩护岸、堵汊并流、疏浚导流等工程措施。
2.2按水利枢纽对河道的影响,分为库区河段整治规划、坝区河段整治规划和坝下游河段整治规划
①库区河段整治规划主要是研究水库回水变动区的整治。水库回水变动区具有天然河道和水库的两重特性。汛期受回水影响的河段发生累积性泥沙淤积,使原河床边界对水流的控制作用减弱,局部河段河势发生变化,河道向单一、规顺、微弯方向发展,航道、港口码头和取水口的条件将有所改善;某些港口码头和取水口可能因泥沙淤积而受到影响。规划中可以采取修建整治建筑物、疏浚等工程措施。②坝区河段整治规划是配合水利枢纽工程设计,研究枢纽上下游局部河段的整治措施,控制枢纽上游近坝段的河势,保证泄水建筑物、电站的正常运行和通航建筑物引航道的畅通,充分发挥水利枢纽的防洪、航运和发电等效益。这项规划对于具有综合利用效益的径流式枢纽或航运枢纽尤为重要。③坝下游河段整治规划研究针对建坝引起的下游河道变化所采取的整治措施。由于建坝后水沙条件的改变,坝下游河道一般发生冲刷,水位下降,河势也有变化,这些对下游河段的防洪、航运、工农业取水、港口码头建设都可能带来影响。规划中要对上述变化作出预测,并提出整治方案及措施。
2.3按整治程序,分为河势控制规划和局部河段整治规划。对于整治工程量大,或情况比较复杂的河道,特别是大江大河,整治工程只能分阶段实施。河势控制规划是通过分析河段的演变过程,研究促成和稳定有利河势的工程措施。通常采用护岸工程,辅以其他措施。局部河段整治规划是在有利河势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研究对局部河段进一步整治的方案,以满足防洪、航运、工农业取水以及港口码头建设的要求。
2.4按各部门的要求,分为航道整治规划、桥渡河段整治规划、取水口河段整治规划、堤防护岸工程规划等。这些以某一部门要求为主的河道整治规划,也需兼顾其他部门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
三、规划的基本原则
主要是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因势利导、因地制宜;远近结合、分期实施。全面规划、综合利用是统筹考虑各方面要求,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重点,兼顾一般,以达到综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是具体分析本河段的特性及其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并总结本河段已往整治的经验教训,提出适合本河段的整治工程措施。远近结合、分期实施是指规划中需包括整治的远景目标和近期要求,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实施。
四、主要内容
4.1河道基本特性及演变趋势分析包括对河道自然地理概况,来水、来沙特性,河岸土质、河床形态、历史演变、近期演变等特点和规律的分析,以及对河道演变趋势的预测。对拟建水利枢纽的河道上下游,还要尽量就可能引起的变化作出定量估计。这项工作一般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计算、实体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4.2河道两岸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情况调查分析包括对沿岸城镇、工农业生产、堤防、航运等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的了解与分析。
4.3河道整治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通过对已建整治工程现状的调查,探讨其实施过程、工程效果与主要的经验教训。
4.4河道整治任务与整治措施的确定根据各方面提出的要求,结合河道特点,确定本河段整治的基本任务,并拟定整治的主要工程措施。
4.5整治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分析包括分析整治后可能减少的淹没损失,论证防洪经济效益;Sk整治后增加的航道和港口水深、改善航运水流条件、增加单位功率的拖载量、缩短船舶运输周期、提高航行安全保证率等方面,论证航运经济效益。此外,还应分析对取水、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效益。
4.6规划实施程序的安排治河工程是动态工程,具有很强的时机性。应在分析治河有利时机的基础上,对整个实施程序作出轮廓安排,以减少整治难度,节约投资。
五、设计标准
5.1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整治洪水河槽的设计流量,需根据保护地区的重要性,选取相当其防洪标准的洪水流量,其相应的水位即为设计水位;整治中水河槽的设计流量可采用造床流量或平滩流量,其相应的水位即为设计水位;整治枯水河槽的设计水位可根据通航等级或其他整治要求,采用不同保证率的最低水位,其相应的流量即设计流量。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针对“双创”工作承担的职能任务和自身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快我局创建步伐,通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城区河流沿线环境卫生和局系统办公环境卫生,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时间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月*日--*月*日)。
根据***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明确整治内容,突出工作重点,制定下发具体的整治实施方案,使这项活动人人皆知、人人参与。
(二)集中整治阶段(*月*日--*月*日)。
按照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着力解决水利局在承担专项任务方面中环境卫生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彻底改善环境卫生面貌。
(三)巩固提高阶段(*月*日--*月*日)。
主要任务是检查验收,巩固成果,总结经验,建章立制,探索建立环境卫生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主要任务
(一)河流沿线环境卫生的整治任务。
1、进一步加强对河道的污染整治及渭河河道管理,不断健全内部巡查制度,任务落实到组,责任到人,采取日常巡查与双休日抽查、局“双创”办督查相结合的办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2、采取得力措施,拆除渭河城区段沿岸乱搭乱建的建筑物,清运垃圾,及时清理河道和水面积存的垃圾杂物,平整城区段河床。
3、逐河道、逐河段落实河道采砂管理责任人,为强化河道采砂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依法取缔非法砂场,回填砂坑,恢复河道原貌;打捞渭河城区段水面漂浮物。
4、加强河道管理与执法力度,对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倒垃圾现象予以严厉打击,彻底解决渭河城区段南岸村二组“世纪垃圾”问题。
(二)加强农村供改水工作。
抓好农村人畜饮水、防氟改水和解决0--5公里13个自然村的饮水问题,对人畜用水进行检测处理,达到饮用水安全标准,使我市改水范围内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水源水质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三)办公环境卫生的整治任务。
1、每半个月利用半天时间对办公环境卫生进行一次彻底整治,确保清扫保洁精细化,不断提高办公环境卫生质量,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2、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及要求,不断加强日常性卫生管理和经常性卫生维护,形成长效的卫生管理机制,确保全体干部职工有一个整洁、清爽的办公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这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这次整治活动的组织领导,层层动员,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把整治活动转化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超级秘书网: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局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各单位领导要亲自抓,一线指挥,指导整治活动深入扎实开展,真正做到统筹有力、推动有方、协调有序、整治有效,确保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不留任何卫生死角,促使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深入扎实开展,整治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单位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及时限要求,认真抓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真正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本单位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改善单位的环境卫生面貌。
一、组织机构
县人民政府成立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副县长、,县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国土资源局、水务局、电力局、交通运输局、运管局、公安局、镇、镇、镇、镇、镇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联合执法组、航运治理组、河道治理组、综合开发组。
二、工作目标
(一)加强河道安全防范措施建设,强化河道管理,确保河道畅通。
(二)严格控制河道采沙范围,严厉打击非法采沙,严禁乱采滥挖。
(三)按照“合理布局、控制数量”的要求,科学界定采沙范围,依法从严审批发放采沙许可证。
(四)加强河道采沙监管,整顿采沙秩序,分河段筹备成立沙石公司,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
(五)在紧邻居民生活区的河道以及采沙留下沙坑的河段设立醒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装置。
(六)加强汛期安全管理,杜绝汛期发生采沙作业安全生产事故。
(七)淘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客渡、货运船只,并配齐设备设施。
三、工作步骤
本次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时间为:年12月2日至2012年3月30日。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调查摸底阶段(年12月2日—年12月12日)
1.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广泛宣传。通过组织召开全县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和在县内各新闻媒体相关资讯,倡导全社会关注、参与河道综合整治,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沿河的五个镇要在县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集中安排力量,在年12月12日前将本辖区河道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分类登记造册。
(二)重点整治阶段(年12月13日—年12月31日)
1.集中力量,联合执法,重拳出击,依法取缔魏家桥镇张家渡口旁的非法采沙场。
2.淘汰不符合要求的客渡、货运船只。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1月1日—2012年3月30日)
1.对河道治理综合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对成果予以验收。
2.成立沙石公司,规范沙石资源开采秩序。
四、职责分工
(一)办公室
县政府办主任罗小阳任办公室主任,县政府办副主任尹新华、王滇初、赵德安和魏家桥镇镇长叶安平、牛马司镇镇长莫志福、水东江镇镇长王卫兵、灵官殿镇镇长彭友文、佘田桥镇镇长王炜任办公室副主任。成员从相关单位抽调。
工作职责:
1.负责河道管理综合整治工作的综合协调。
2.负责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3负责本次整治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
4.搞好上下级衔接联络工作。
5.负责本次整治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
6.督促指导各沿河乡镇开展河道管理综合治理工作。
(二)联合执法组
县政府办副主任任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县水务局局长、国土资源局局长、交通运输局局长、运管局局长、电力局局长、成员从相关单位抽调。
工作职责:
1.拟定行动具体方案,交领导小组审定。
2.在下发相关通告后做好业主思想工作,要求其自行拆除相关设备设施。
3.组织现场执法,确保整治到位。
4.严厉打击阻扰执法等恶劣行为。
(三)航运治理组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成员从相关单位抽调。
工作职责:
1.加强航道安全防范措施建设,强化航道管理,及时清除航道障碍,确保航道畅通。
2.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负责客渡船只和码头的修缮和改造。
3.搞好水上交通和作业船只的检测,淘汰不符合安全条件的所有船只,配齐设备设施。
4.在紧邻居民生活区的河道以及采沙留下的沙坑围内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设立安全防护装置。
5.负责航道治理工程的技术指导和监督。
6.落实安监人员,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章程,办理相关安全监督手续。
7.界定航道航线。
(四)河道治理组
成员从相关单位抽调。
工作职责:
1.按照开发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指导各乡镇做好河道管理综合利用规划;
2.加强汛期安全管理,洪水期禁止河道一切生产作业。
3.划定好禁采区,规定禁采期。
4.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组织河道治理的护坡护岸、堤防维护等工程措施的实施。
5.起草有关文件。
6.加强对河道采沙及沙石公司的监管,按照“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督促其及时处理尾沙堆。
7.负责河道治理工程的技术指导和监督。
(五)综合开发组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任组长,镇。成员从相关单位抽调。
工作职责:
1.指导沿河各乡镇搞好河道沙石资源储量的调查,编制沙石资源合理开采布局和规划。
2.根据沙石资源储量调查结果,合理划分采沙区域,科学评估区域价格,规定开采期限。
3.报请省、市有关部门批准,制定资源有偿有序出让办法。
4.协助乡镇组织沙石开采权公开竞拍,实现资源有偿出让。
5.制定资源有偿出让收益分配方案,制定税费征收办法。
6.督促指导乡镇组建沙石公司,核定采沙船只、河沙码头,规范沙石的生产和销售,维护沙石市场秩序。
7.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行集体会审后,同意办理相关手续。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确保整治到位。各沿河乡镇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河道管理综合整治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不得推诿,不得徇私枉法。
(一)基本情况
简述本辖区农村河湖水系基本情况,包括农村河流数量、河流长度、河网密度,湖泊数量、湖泊水面面积等。分析河湖水系特点及区域分布情况,提出流域面积3000km2以下河流、以及与其有水力联系的水面面积1km2以下湖泊清单。
(二)现状评估
现状情况。从河湖地貌形态、水文水资源、水环境质量、水生态系统、水文化保护、水利基础设施、河流管护水平等方面,分析评价农村水系现状情况。
取得成效。从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农村河塘清淤疏浚、清洁小流域、河湖水系连通等方面,简述近年来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成效。
存在问题。从河湖淤塞萎缩、河道防洪标准不足、水体污染、水生态退化、管理薄弱等方面,综合分析农村水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三)面临形势
按照乡村振兴要求,从保障农村水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提出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面临的形势。
二、编制依据
根据本县域实际情况,结合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规划、扶贫要求等,重点从本省、市、县相关政策文件、规划方案、规范标准等方面,分层次、提出与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有关的依据。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围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思路、目标、任务,提出本县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的指导思想,重点体现尊重自然、问题导向、以水系为脉络、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二)基本原则
提出本县域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如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系统治理、强化管护等,指导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作高效开展。
四、实施范围与治理目标
(一)实施范围
综合考虑整治需求、治理工作基础、地方财力、人口布局等因素,提出本县域2019-2022年需要开展治理的农村水系清单,并明确各个河流水系具体治理范围。
(二)治理目标
统筹考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农村河湖水系综合整治要求与投资可能,从恢复河湖基本功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等方面,提出到2022年纳入实施范围的每个河流水系(项目)的治理目标,给出治理河长、改善水生态环境、提升防洪排涝标准等方面的量化目标。
(三)治理标准
针对本县域纳入实施范围的各农村水系(项目)的治理目标,从功能、岸线、岸坡、河流、水体、文化、管护等方面,提出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的治理标准。
五、治理布局与措施设计
(一)治理布局
针对实施范围,提出到2022年各水系综合整治的总体布局,明确其治理思路、分区重点和方向,合理安排主要措施和重点项目,在此基础上,绘制本县区总体布置图和分水系总体布置图,具备条件的,也可绘制分水系实施效果图。
(二)方案比选
针对农村水系治理布局,围绕河道清障、清淤疏浚、生态护岸(坡)、水系连通、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等措施,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因素,进行不同措施方案比选。
(三)治理措施
1、河道清障
明确存在“四乱”现象的敏感河段,说明拟采取的整治措施及工程量,建立“四乱”位置、整治措施、工程量清单。
2、清淤疏浚
明确需进行清淤疏浚的河段、确定清淤深度、计算清淤工程量,说明拟采取的清淤技术、施工设备以及污泥处置方式。
3、岸边整治
明确存在防洪不达标、滨岸带破坏严重、硬化比例较高等问题的河段位置、范围,初步选取岸坡断面形式、结构形式以及植物配置方式,计算主要材料用量。
4、水系连通
明确存在河湖水系割裂、水体流动性差等问题的河段,初步选定连通线路、从河道开挖、涵管沟通、小型引排水配套设施建设与改造等方面,说明拟采取的连通方式、具体措施设计以及相应工程量。
5、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
明确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的治理范围,说明拟采取的措施(工程、林草)及相应配比,推算各类措施数量及工程量。
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创造发展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完善载体功能、塑造品牌形象的需要,为营造“干净、有序、优美”的发展环境,建立环境治理长效管理机制,结合开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充分认识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须性,全面提高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环境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上,围绕“上下联动,分级负责,条块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和中心任务,从最薄弱的环节切入,从最关键的问题着手,从群众最关注的地方抓起,突出大气和水环境、道路保洁绿化维护、河道管护、垃圾清理、固废处理、管道管架维护、坟墓清理等方面的环境整治,进一步动员区(镇)上下迅速行动,集中时间和精力,高标准、快速度打一场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有效解决开发区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环境综合整治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为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定坚实基础。
二、整治范围和工作任务
环境综合整治范围为:东至泰常路、南至南三环、北至北二环、西至长江边,约40平方公里范围。根据职责分工和开发区实际,此项工作由8个工作小组分别实施。
1、水环境整治组。由任组长,任副组长,环保科牵头,农村工作科、水利站配合。负责区内团结河、通江河、丰产河、段港河、如泰运河、洋思港等6条河道的管理。加大巡查、督查和处罚力度,规范企业污水、冷却水排放,严禁企业向河道排污;按照城市管理模式,将河道两侧一定范围纳入河道管护;实施长效管理模式,加强对河道的管护和水体污染防范,及时换水确保河道无水生植物、无飘浮物等阻水障碍物,确保河水的流动性和清洁度。
2、大气环境专项整治组。由任组长,鲍震任副组长,环保科牵头,经济发展科、规划建设管理科、公用工程管理科配合。负责对区内排放废气影响大气环境的企业进行整治。加大对企业废气排放巡查督查力度,逐企业开展排查,督促企业加强管理,确保废气装置正常、有效运行;加大对废气排放存在问题的企业整改力度,采取限期整改、挂牌督办、停产整顿等多种措施,促使企业真行动、快整改、早见效;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企业的项目,结合市环保部门方案,重拳出击、坚决关停。无论白天黑夜、晴天雨天,都确保区内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标准,降低涉及大气环境质量的群众。
3、废渣垃圾整治组。由任组长,任副组长,环境工程公司牵头,环保科、公用工程管理科、城管开发区执法中队配合。负责对区内已存在的危险固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对区内各企业固废产生情况进行排查登记;对可能发生乱倒偷倒垃圾的区域进行重点巡查;对发现少数企业或个人乱倒偷倒危险固废现象要上报相关部门进行严肃查处,依法追究责任。要建立相应的工作考核机制,确保区内垃圾处理有方案、有制度、有考核、有奖惩,基本杜绝固废乱丢乱埋和非法转移现象,做到道路沿线和重点区域没有暴露垃圾。
4、道路保洁和绿化维护整治组。由任组长,任副组长,公用工程管理科牵头,环境工程公司配合。负责对区内道路进行改造、维护、保养和保洁,对区内道路下水、排水系统进行疏通和清理,对区内道路绿化进行管理和维护。要建立管理机制,拿出解决方案,探索外包管护,落实奖罚措施,提高管护水平,确保区内道路整洁、干净、安全、畅通。
5、管架管道杆线等设施整治组。由任组长,任副组长,开发公司牵头,规划建设管理科、环保科、安全科、经济发展科配合。负责对区内管架管道进行维护和刷新;对破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或废弃不用的管架管道进行拆除;对区内弱电杆线进行合理规划、统一下地。力争做到所有管架管道杆线焕然一新。
6、坟墓清理整治组。由任组长,副组长,民政科牵头,规划建设管理科、公用工程管理科、环境工程公司、城管开发区执法中队、相关村配合。对沿江大道以西、南三环以北、北二环以南区域及南三环、通江路、北二环向东延伸至泰常路、沿江大道两侧范围内的坟墓进行迁移。要按照殡葬法,制定迁坟方案,按规定标准补偿到位。同时,在对老坟进行迁移的基础上,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各村主体责任,建立长效管理和考核奖惩机制,确保各道路两侧不增新坟。
7、企业内部环境整治组。由袁锋任组长,田佑君任副组长,经济发展科牵头,规划建设管理科、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科、安全科配合。对已建成企业内部空地中存在的“脏乱差”现象,要求企业进行清杂平整、实施绿化美化,全面提升企业内部环境。
8、专项整治督查考核组。由朱建元任组长,朱炜任副组长,纪检监察科牵头,综合科配合。每半月对各小组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查,对督查结果定期通报。确保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和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三、工作步骤和要求
(一)工作步骤
此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从6月1日开始至10月15日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制定方案阶段(6月1日—6月15日),由各工作小组根据工作情况和目标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于6月15日前交综合科,统一报负责人审定;二是具体实施阶段(6月16日—9月20日),由各工作小组按照确定的工作方案,在摸清底数、掌握整治范围和整治内容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三是考核验收阶段(9月21日—10月15日),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对各工作小组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考核验收,以检验整治成果。
(二)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此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区(镇)成立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潘石泉任组长,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吉勇、滨江镇人民政府镇长冯金华担任副组长,袁锋、朱建元、殷凯杰、李晶明、赵灯兴、倪治民、丁新华、赵峰、蒋卫兵、田佑君、黄峰、朱炜等相关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统一负责环境综合整治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公用工程管理科、规划建设管理科、环境工程公司、农村工作科、环保科、安全科、民政科、水利站、开发公司、城管开发区执法中队等有关科室具体负责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实施。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过程中需拆除的道路、河道、桥头两侧或附近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铁皮棚和其他附属设施,由拆迁管理科会同城管开发区执法中队、开发区国土分局联合实施。各工作小组负责人也要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全力以赴抓好整治工作。
2、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关系开发区对外整体形象,各社区、村、驻区(镇)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各科室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既要按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又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形成工作合力。要通过靠实务实、过细过硬的工作,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开发区综合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努力营造优美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河长制”;水环境;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7-86-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城市河道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部分河道常年呈现黑臭状态,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很大困扰,也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根据《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2014年)[1],全市监测水环境断面(点)250个,155个断面水质达到功能类别标准,达标率仅为62%,省控、市控入江支流达标率在全省居后,内、外秦淮河、金川河等主要内河水质,按流域评价标准仍不达标,城市河道普遍存在黑臭现象。南京市虽然已基本建立起对各区政府的大气环境质量的刚性考核机制,但确未覆盖至水环境质量。在尚未形成水环境质量刚性考核机制前,水环境“河长制”作为重要的考核管理手段,可以使各区进一步重视水环境质量,推动各区积极开展水环境治理,继而有效提升水环境质量。
2015年4月,国务院正式下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水十条”明确了2017年消除黑臭、2020年3类以上水体达到省“水十条”要求等具体目标,而对比南京市目前现状,差距甚远。因此,亟需出台多类政策和措施,加强水污染防治的顶层设计,从市级层面需要建立一套水质监测评价和目标责任体系。2013年,南京市政府正式印发了《南京市河道水环境河长制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通过“河长制”管理工作,对管辖范围内的河道逐条明确由各级党政领导担任河长,负责落实该河道的整治和管理等各项措施,明确属地政府责任,以重点断面达标为目标,推动开展综合整治工作,以实现河道水质与水环境的持续改善,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
1 南京市“河长制”管理情况
1.1 “河长制”管理考核内容
1.1.1 明确“河长制”管理范围 南京市对于河长制河道实施市、区两级管理,市级河长制河流包括除长江干流、湖库以外的功能区水体、全市所有入江河道、以及被市民广泛关注的主要河道,跨区(园区)的设出入境断面及控制断面;区级河长制河流则由各区(园区)自行梳理、确定,确保区(园区)内主要河道全覆盖。截至2015年,南京市共有107条河道纳入“河长制”河道管理。
1.1.2 明确“河长制”管理考核方式 按照市、区政府两级河长制河道管理体系,对各区政府的水环境河长制管理工作开展考核。主要包括各区自查、市管理部门日常督查、年度考核等方式。
1.1.3 明确考核内容及评分方式 考核方式分为单条河道考核与区政府综合考核,其中单条河道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水质目标、水环境整治工作及河道管护等3个方面;区政府综合考核内容包括辖区内河长制单条河道考核情况、区级河长制管理机制建立情况、媒体曝光情况等。
1.1.4 考核结果的应用 根据考核评分将考核结果划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3个等次并向社会公开,向市督查部门进行通报,同时将水环境河长制年度考核结果纳入区长(园区主任)环保目标责任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责任制等考核。
1.2 “河长制”管理考核成效
1.2.1 工作机制基本建立 “河长制”推行2a以来,市、区两级均高度重视河长制管理工作。在市级层面,基本上形成了常态化的部门协作机制;在区级层面河长制工作组织协调也较为顺畅,其中江宁区等专门成立河长办,统筹区内河道管理工作。
1.2.2 水环境质量有所提升 实施河长制管理后,各区水环境整治积极性明显提升,针对辖区内黑臭河道,按照整治计划,通过采取截污、清淤、生态治理等综合措施,基本消除了已整治河道的黑臭现象,水质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如江宁区外港河下游段、六合区护城河、浦口区城南河、建邺区向阳河、玄武区玉带河等从原来脏乱黑臭变为水清岸洁,已成为市民休闲新去处。
1.2.3 通过长效管理稳定成效 各区已基本建立了河道日常管护机制,定期打捞水面及两岸漂浮物,同时对相关具备条件的河道实施引水补水。建邺区、江宁区、六合区、河西管委会等已形成了较好的长效管理措施,水面漂浮物较少、引水补水机制完善,对水质基本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南京市“河长制”工作存在问题
2.1 河长制工作机制还不完善 个别区未充分重视河长制管理工作,尚未建立有效的管理工作机制,使得相关工作难以推进和开展,区域内河流黑臭现象仍然十分普遍。
2.2 水质达标率较低 部分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滞后、雨污分流后的管网尚未完全切换到位、部分管网疏于管养等情况,污水下河现象屡见不鲜,尽管引水补水常态化,但仍然成效不大。
2.3 整治计划的总体规划性不强 河长制河道要求“一河一策”,按照属地管理,具体整治工作落实在各区。但由于城市河道一般都是连贯相通的,存在上下游的关系,而各区的整治方案自行确定,导致了河道整治计划总体规划性不强。因此,目前存在着上游区(园区)未进行整治,下游区(园区)已开展了整治,导致下游区(园区)整治效果不明显的情况。
3 意见与建议
3.1 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机制 明确部门责任,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梳理区域内河流,纳入区级河长制管理,按照河流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并按期推进实施;同时,根据属地管理原则,落实辖区内河道管养责任部门,建立长效的管养机制,做好河道管护工作。
3.2 持续推进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进一步加快推进河流汇水区排水达标区建设,加强对河道沿岸排口的排查,对污水下河现象进行整治,切实改善河道水质。
3.3 强化水质异常应急联动机制 加强对河道周边污染源的监管,纠正不规范的排水排污现象;建立有效的河道监测、巡查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应急联动,确保水质异常时能够及时处置,对河道污染问题要向社会信息公布。
参考文献
[1]南京市环境保护局.南京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R].2014.
江海镇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八组党委成员专题调研活动于10月11日至10月20日进行。调研活动主要以现场调研、座谈会的形式开展,由第八调研组组长主持,调研对象有镇区各部门、各单位、各社区以及黑臭水体整治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等。调研的主题是紧密结合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深入剖析当前江海镇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情况,为黑臭水体整治以及后续长效管理工作建言献策。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纷纷发表真知灼见,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江海镇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情况
江海镇区黑臭水体专项整治主要涉及镇区中心区域5条河道:星港湾社区中心河、市场东河、场部东河、场部北河、场部西河。江海镇区黑臭水体整治规划由苏通园区委托南通市市政工程设计院编制《规划书》,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的基本思路进行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工作。第一阶段实施截污纳管工程,力求将所有居民的污水都接入污水管网,彻底杜绝污水直排入河。此次截污纳管工程经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三家施工单位为控源截污工程承建单位,确定一家专业监理单位对本工程全程监理。2018年12月18日本工程已经正式开工,2019年4月底完成,合同总工期120天。此次截污纳管工程铺设污水管网总长度约17960米,立管约13500米,整治排口334个。第二阶段实施活水贯通工程,该工程于2019年5月7日开标,5月14日施工单位进场开始施工,通过人工冲土、机械挖掘对黑臭水体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已清淤河道长度4000m,疏浚土方12000m3。同时根据南通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制定的活水贯通方案,通过新建10处直径120cm的过路涵管将水系贯通,已新建过路涵管总长度675米。通过新建三个翻水泵站,每个泵站设有2台0.3m3的翻水泵使水彻底活起来。第三阶段实施绿化道路工程,计划在河道边修建道路约10000㎡,种植绿化约19300㎡,该工程于2019年9月9日开标,9月16日施工单位进场开始施工。此外,江海镇区还实施了中心区域河道护栏维护以及沿河外墙粉刷工程。
二、存在的问题
江海镇区目前在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全面消除黑臭水体的工作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和中央督察组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1.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机制不够健全。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虽然江海镇区成立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但是镇区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工作合力没有充分发挥。
2.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意识亟待加强。目前江海镇区已完成黑臭水体河道两侧截污纳管工程,杜绝了污水直排入河,但在巡河过程中还是经常发现沿河居住的居民向河道倾倒垃圾、生活污水等。“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这些污染源头若不能根治,就会导致治而反复,久治难愈。
3.镇区排水管网没有专门部门维护管理。今年以来,镇区不断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投入,结合黑臭水体整治,开展了截污纳管、“六小行业”整治等一系列排水管网改造工程。但镇区主干道尤其是老旧小区污水外溢现象仍时有发生。经现场调查发现,老旧小区的排水管网多年未实施疏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淤塞甚至塌陷,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影响了黑臭水体整治工程。
三、工作建议
1.提高认识,进一步完善整治实施方案。镇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增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急迫感和责任感。要系统分析黑臭水体污染物来源,综合水体污染程度、污染原因和污染阶段,进行全面分析,形成系统性、关联性、科学性的黑臭水体整治方案,各部门、各单位要形成合力,确保镇区黑臭水体整治能够达到消除黑臭的标准,早日完成黑臭水体销号工作。
2.深入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黑臭水体整治。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在河道两侧悬挂宣传横幅、竖立宣传标牌、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镇区居民尤其是沿河企业单位和居民群众宣传黑臭河整治的意义,宣传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十个禁止”等,提高其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意识。二是准确公开信息。准确向广大居民群众介绍消除黑臭的具体标准,及时告知镇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目标、财政投入、进展情况和实际困难,取得居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应对国家和省市考核评估做好民意准备。三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真正形成党委组织领导、镇区各部门、各单位具体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黑臭水体整治格局。
3.明确职责,推动黑臭水体整治责任落实。镇区要切实加强对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各部门、各单位职责,压实责任,稳步推进,确保整治工作协调顺畅,保障有力,管理工作长效有序。明确镇区排水管网维护管理的责任部门,统筹负责对镇区排水管网进行定期检查、疏通,确保其通水能力,防止污水倒灌;及时维修受损排水管网,并妥善处理其他意外事故等。
关键词:安顺;城区;水环境;治理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ed, the control scheme, the goal of governance, safeguard measures in detail!
Key words: Anshun city;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V5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水环境现状
安顺市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上,两城区面积约216平方公里,区内河流有开发区的小屯河和老城区的贯城河2条。贯城河又有支流4条,东支流、西支流、挑水河。小屯河上建有杨家桥水库、三合水库;贯城河上游建有虹山和娄家坡水库。由于城区河流河短流细,为山区雨源型河流,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径流特性与降水特性基本一致,洪枯悬殊,年内分配不均,径流主要集中在5-9月,故形成丰水期流量较大,枯水期10-4月流量较小。且虹山水库位于城区上游,为保证城市景观要求,水库在枯水期控制水位运行,故也没有多余的水量补给城区河道。近年来安顺城区建设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公路,工矿企业及居住建筑的建设,城市的发展占用大量的土地,致使城区地表硬化,从而使地表水补给地下水能力降低,且安顺城区位于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分水岭地带,地表水资源较为缺乏,地下水的开采较为严重,在丰水期径流迅速排向下游 ,枯水期地表径流沿河床补给地下水。由此分析,安顺城区河流在枯水期(10-4月)基本处于断流状况,所流之水为生产排放污水和生活污水。为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和旅游城市新面貌,在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贯城河东西支流和干流得到了全面整治,然而由于贯城河来水量的严重不足,贯城河长期所流之水为生产排放污水和生活污水,河道自净能力低,水质评价结果已超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标准,夏天河水发臭,蚊蝇孽生,严重影响市容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城区排水系统极不完善,不能有效控制雨水及污水排放。我市排污规划是2007年才开始编制的,在此之前一直没有统一的排污规划,由此造成新旧排污设施无法统一,导致整个城区排污系统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影响了城区整个排污系统功能的发挥。旧城居民区排水系统老化,管沟窄、淤泥堵塞严重,过水断面较小、雨污混流,如遇暴雨极易造成积水。
2.2 河道管理较为松散、权责不明,挤占河道、违章搭建的现象屡禁不止,河首(水库)管理不能依法进行,不能有效保证防洪安全、维护河流健康及河势稳定。城区河道、特别是南支流与西支流沿岸环境的恶劣。一些小区覆盖并跨越河道建设,形成暗河,减小了泄洪断面,造成暗河内垃圾、淤泥堵塞严重,清理困难。
2.3 由于河道伏流段近年来受到上游城区冲刷垃圾和泥沙的堵塞,泄洪能力日趋减小。南山、小屯、五官屯、羊肠、张指挥及华严洞片区地势较低,且均处于伏流入口处,伏流段堵塞导致上述地区洪涝灾害频频发生,淹没耕地和房屋,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2.4 城市防洪建设非工程措施的建设还有待完善。
存在的上述问题,虽然有流域自然地理、气候等客观原因,但主要是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水土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对水污染防治、节约和保护投入不够带来的负面效果,是未能很好地处理人水关系,人与自然关系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也是缺乏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水利发展滞后的客观反映。
3 治理方案
3.1工程方案
3.1.1 市区河道只有贯城河东支流、西支流西水观大桥以下干流合和桥至十中3200米的河道初步进行了综合整治。因此需对西支流西水观大桥以上的河道、南支流、挑水河、干流新七眼桥至污水处理的河道进行综整治,河污分流,污水全接入污水干管。
3.1.2由于我市地处长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上,水资源严重不足,可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提至贯城河东西支流解决贯城河的环境用水。
3.1.3雨水、污水分流,集中处理污水。两城区排水系统严格按照雨、污分流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基本做到污水不入河、水清岸绿。
3.1.4河道清淤。每年进行一次河道底部淤泥清除,及时打捞水面垃圾,使河道蓄水量得到有效恢复,减少水体的有机污染,使河道水体变清。
3.1.5加快“引千入虹”工程建设,该项目是通过工程措施将千峰河的地表径流引入安顺城区贯城河上游东支流上的虹山水库。
3.1.6对南山、小屯、五官屯、羊肠、张指挥及华严洞易涝片区,采取扩宽疏浚整治河道,改建扩建原有的桥涵,打洞排洪,将洪水排至下游的油菜湖水库。
3.1.7生态型湖河建设模式
城市河湖两岸,是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河湖整治必须加强生态概念,完善护岸和河堤的形态,创造出一种使人们更觉亲近的水边空间,以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构造具有亲水理念的河道,营造出一条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河堤断面应考虑适应洪水期、枯水期不同水位时河湖功能的实现;适应城市景观、休闲、安全等需要,使河湖及河岸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岸布设亲水工程和绿化工程,亲水平台的高程设计应根据河道水位的变幅度大小而定,平面布置应结合景观设计;河岸绿化工程可结合利用城市河道保护氛围设计绿化带或生态园林,也可以结合城市园林建设有计划布设滨水公园和港湾式水池。
3.2 非工程方案
3.2.1 严格控制污染源。对城区企业实行严格控制,生产、生活污水必须处理,达标排放。
3.2.2 关闭城区地下取水设施。为了使城区地下水位得到有效恢复和饮水安全,地下泉眼能有清水流出,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必须关闭规划城区范围内所有地下取水设施,严格控制地下取水许可。
3.2.3加强水资源的管理。由于我市水源匮乏,贯城河的环境用水仅靠上游虹山湖放水调节,难以满足需要,水库蓄水和贯城河的环境用水需加强管理。
3.2.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加强对《城市规划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进全民的水患意识,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黑板报、橱窗、展牌、横幅、致城区市民公开信等形式广泛宣传城区河道整治工作,定期不定期开展各类设点宣传、上门宣传、巡回宣传,使广大群众了解河道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保护河道的自觉性,积极和有关部门配合,防止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河道行洪、污染河道等行为发生;要在堤防护栏上设置宣传牌,宣传河道堤防管理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要开辟专栏或专题节目,经常性报导正反两方面典型,不断增强全体市民的文明卫生意识、法制意识和市民意识,使河道管理与整治工作成为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和广大市民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活动。
3.2.5提高绿化率,提高土壤的涵水能力。从规划和审批制度入手,按照国家规划的绿化标准,加强居住区、城区交通道路、办公楼、厂矿、校园、河堤两侧、城区坡耕地等部位的绿化。并在居民居住区域及公共地块建设适量池(塘),提高城区载(蓄)水能力,减缓城区下游防洪压力。
4 治理目标
按照“全城区、全覆盖”的要求,以城区主要河道为主线,突出“节水减排,治理减污”,兼顾城区主要支流河道,通过五至十年集中治理,实现河道达到防洪标准,水体功能区水质达标,饮用水源安全达标,污水不下河,污水基本集中处理,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城市主要河道逐步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形成“水系畅通、水清岸绿、景观和谐、人水相亲”的城市水环境。
2015年底实现水环境指标全面达小康标准,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到2020年,主要指标基本达到生态城市、绿色建设标准。
保障措施
为改善安顺主城区河道水环境,确保河道综合整治各项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的实施,实现河道综合整治目标,须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
5.1组织机构保障。河道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规划到设计,从征地到拆迁,从疏浚到绿化,从护岸到灯光,从截污到雕塑,从道路到桥梁等,涉及众多专业和政府的多个部门。如何解决好政府与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到统一指挥、各司其职、统分结合、步调一致,是搞好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关键。为此,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实行统一指挥、建设。
5.2政策保障。主要是要制订好河道整治的拆迁政策、沿河土地开发政策、旅游资源和商业娱乐设施开发政策以及排污收费和垃圾处理收费政策等。
关键词:河道整治;滑坡;预防措施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水生态、美化水环境,打造合理、高效的水系与水网,江苏郊区正在大兴水利,尤其是乡村河道整治,几乎涉及每条河道。河道整治工作主要是对河道进行拓宽,深挖、清淤疏浚、护坡、绿化等,而且乡村河道多数不宽、不深、施工难度不大,技术要求不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也往往不够重视,因此河道滑坡事故屡屡发生,下面就某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滑坡事故为例,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作用。
1.概况
某河道整治工程位于泰州市郊,河道整治段长6km,河道以拓宽、疏浚为主,原有河道宽约20m,设计河宽30m,设计河底标高-0.5m,河岸标高4.0m(基本与自然地面标高相当),河道采用斜坡式(土坡),施工开挖采用围堰、分段开挖。河道某段长约400m,两端围堰截流将水抽干后进行施工,在施工基本完成时,遇上雨水天气,在几天阴雨后,该段中部北侧长约200m的河岸全部滑塌。使得北岸已做好的岸坡全部报废,为了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为事故段处理提供依据,亦为防止本工程其它地段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勘察单位对滑坡地段进行了施工勘察(因滑坡地段有大量堆土,在快速运走或平推堆土后进行),沿滑动方向(垂直于河道方向)布3条断面,每条断面布3个静探孔,孔间距为5m。根据3条断面上的静探资料显示,布在河岸边的静探孔从地面向下到4.2~4.9m深度内土与在离开河岸5m处的静探孔从地面向下到2.7~3.2m深度内土的静探Ps平均值很小,仅为0.31MPa,应该是受滑动而扰动过,而离开河岸10m处的静探孔在5.0m以上的静探Ps值为0.60~1.10MPa,为正常值,故未受扰动。图1是其中一条断面工程地质剖面线(图中J2孔布置在河岸边),根据静探值划分出J2孔4.6m以上为扰动土,J1孔2.7m以上为扰动土,扰动土的底面即为滑动面(见图1),可见该河岸产生了明显的滑动。
2原因分析
根据勘察报告、施工勘察资料及现场情况综合分析,该滑坡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引起:
2.1河岸堆土
于河道地处郊区,交通不便,陆路运输困难,水路又中断,故业主将河道整治出的土方均堆填在河岸边,待河道整治后经水路运出,滑坡地段因南岸为一片树林,无法堆土,故土均堆填在北岸边,且离北岸约40m处为一民宅,故堆土较为密集且较高。
2.2土质软弱
调阅河道勘察报告及施工勘察该段河道土层分布情况如下:①层0~0.7m为素填土,以耕作土为主,由粉质粘土构成,含植物根茎。②层0.7~3m为褐黄色粉质粘土,含水量约为29%,土质较好为硬壳层。③层3~8.5m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含水量约为42%,含有机质,夹薄层状粉砂,土质不均匀,发生滑坡地段含砂量明显多于其它地段。④层8.5~-11.5m为粘土,含水量约为40%,含有机质,夹少许粉砂。⑤层11.5~15m为粘质粉土,含水量约为33%,含有机质,土质不均均。根据土层可以看出,河道开挖范围内,上部3m土质较好,以褐黄色硬壳层为主,下部为1.5m为高含量,高灵敏度、高压缩性的软弱淤泥质粉质粘土,由于开挖扰动,雨水浸泡软化,上部的堆土压力作用下使得下部软土产生蠕动、被挤出或滑移,就象脚踏西瓜皮一样。
2.3 河道抽水
河道内水被抽空,使原有河道两侧岸边所受的静水压力消失,河岸失去平衡。
图1工程地质剖面图
2.4雨水
河道滑坡前由于连续阴雨,使得堆土大量饱水,大大增加了堆土的重量,同时由于河道为新开挖,刚刚受扰动,受雨水浸泡软化,大大降低了斜坡上土的强度。
2.5流砂
由于③层土为淤泥质粉质粘土,根据施工勘察的静探资料显示,该层中夹有薄层状粉砂,故在动水压力下可能产生流砂,而该处地下水位为1m左右,由于连续阴雨还可能升高,河道深约4.5m,河水亦被抽干,使得产生较大的水位差,故河岸的地下水向河内渗流,在动水压力作用下使③层土产生流砂,而引起河岸边失稳。
2.6其它因素
另外勘察报告勘探孔孔距为180~200m,滑坡地段内仅有一个勘探孔,未能详细表明该地段土质情况,而根据施工勘察资料该地段的③层土含砂量恰恰比其它地段高。施工单位在多日的阴雨天气情况下未对河岸进行防护,亦未加强监测。综上所述,河道滑坡是由于地基土的软弱,在动水压力下产生流砂,加上堆土、雨水等作用而引起地基土的破坏,使河道岸坡失稳引起滑坡。
3预防措施
就上例所述的软土地区河道整治滑坡产生原因,可从勘察、设计、施工、监测等几方面加以重视,进行预防,以防今后类似事故的发生。
3.1勘察
勘察应分析出重点土层,对特殊地段要进行加密勘探,尤其是河道开挖范围内影响岸坡稳定的软弱土层,如浜填土、冲填土、高含水量的淤泥质土层、可能产生流砂的土层等,以及地表、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要进行重点详细分析,并提醒设计、施工加以重视。
3.2设计
设计在对于可能发生滑坡地段,或有不良地质条件地段,应设计合理的防治方案,可采用木桩、土工布、注浆等方案防止塌方事故发生,或先对土体进行加固。
3.3施工
应安排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速度要快,尽量避开雨季施工,不得粗暴施工,尽可能地减小对原状土层的扰动,在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时要加强对岸坡的监护,必要时采用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以防滑动。河岸近距离内严禁堆土,开挖的土应及时运出,即便无法运出也要将堆土堆到离河岸一定距离处(安全距离以外),以确保河岸的安全。重视勘察报告,很多施工单位都重设计而轻勘察,一般很少研究勘察报告,甚至无勘察报告,从而不了解场地土层变化情况,也时常引起事故的发生,故施工单位应加强研究勘察报告,以便制定合理施工方案。加强验槽,因河道勘察孔距较大,故很可能遗漏一些不良地质现象,验槽能够非常直观、清楚地观察到勘察遗漏的土层变化与不良地质现象,并及时组织必要的防治措施。
3.4.监测
加强对施工河道及周边建筑的监测,对发现有异常地段应早应对早处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