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9: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发展弊大的资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小学的六年生涯里,我经历了数不胜数的活动。有振奋人心的郊游,有妙趣横生的知识竞答,有你追我赶的运动会,还有热火朝天的校庆……在这不计其数的活动中,有令我难忘的活动,有令我感动的活动,还有……有一个活动,令我至今不能忘怀,那便是一次令我受益匪浅的辩论会。
那周三的第四节课上课铃一想,同学们便拿出一张张纸摆在课桌上,等待着寻老师的到来。你知道我们这是再干吗吗?告诉你们吧,我们是为了进行一次名叫“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的辩论会,而那一张张纸就是我们辩论会的资料。
辩论会开始了,寻老师“唰唰唰”地在黑板上写下了主题。然后就让正方,也就是被分到支持利大的同学先发言。
“我认为科技发展是利大,因为科技发展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正方的一位同学说道。
我一听,也对,生活的确更便利,但转念一想,我可是反方,怎么支持他方了呢?想到这儿,我迅速地举起了右手。
“但科技发展会使现在的地球资源枯竭,所以,我认为科技发展是弊大。”我方同学答道。
……
教室里一片寂静,鸦雀无声。
待了十几秒后,对方邹李潇同学举起了手,寻老师立马点他反驳。邹李潇站起来,向我们大声说道:“如果科技没有发展,我们今天就不会有汽车,而只有马车,这样交通会十分地不便利。”
是啊,科技发展的确可以让交通便利,但也会破坏环境的!
于是,我举起手,当寻老师点了我名后,我便猛地站起来,手蹭在桌上,反驳道:“可汽车排出的尾气会让全球变暖,冰雪消融,臭氧层被破坏。”
在这时,谭笑却站起来,不甘示弱地向我说道:“现在发明了太阳能汽车,既节能又环保。”
可太阳能车又没有融入社会,有什么用呢?我暗暗发笑。
……
就在我们为此争得不可开交之时,寻老师叫住了我们,让我们换个话题。
于是,新一轮的辩论拉开了帷幕:
“现在发明了塑料,使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得到了改善。”
“但塑料会造成多次污染。”
……
“现在发明了电脑,使世界联系更为得紧密。”
“但网络却使许多人沉迷于此。”
“沉迷网络不是科技发展的问题,而是自身的问题。”
……
最后,寻老师叫我们停了下来,宣布我们辩论成功,那一刻,我方队员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次辩论会,让我知道了许多知识,也让我萌发了一种保护地球的信念。不管科技发展到底利大还是弊大,我们都不能让科技发展影响到地球,因为是地球给了我们生命。
古典油画是启发摄影术发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当说,从绘画产生至今,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不排斥对已有科技和工具的使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绘画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摄影的发明。经过考证发现,在照相术还没有发明之前,照相机的基本形式“暗箱”就已经在绘画中应用了。科学思想和初步的光学科技,使15世纪的画家们大量使用了诸如小孔成像、暗箱等简单的摄影器材来为自己的创作提供帮助。很多古典油画在轮廓线上所看到的针扎的小孔,就是当时画家通过暗箱成像后再通过打格放大的起稿形式,甚至是把画布直接放在暗箱里起稿所形成的。这种情况在很多画家的作品如丢勒的铜版画和各种艺术文献中都有所表现和记录。
在19世纪之前,写实绘画在其艺术价值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社会功能——视觉记录功能。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 人文主义的艺术主题与追求写实的造型观念,使得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逐渐形成制作周期较长和高度写实的面貌。它们的整体特征表现为:一幅油画是艺术形式的统一体,画面的主色调统一画面各个局部的色彩关系,局部色彩在过渡的渐变中形成和谐的关系,整体的画面中不存在孤立的色块;笔触基本上是为塑造形象而服务,画面细腻光滑、笔触显露的程度有限,并统一在某种倾向中;被描绘的物象以典型事件为主线,以具象的形态统一在焦点透视的构图中,形成与真实视域同构的画面效果。
1839年,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1888年乔治·伊斯曼发明了能够批量生产的照相机“柯达”和能够满足业余摄影需要的胶片与加印技术,由此摄影在技术与艺术两方面都有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照相机”和“摄影术”的出现,使人们对写实绘画的记录功能产生了怀疑。作为一种现代的记实性的造型艺术,摄影艺术能够逼真、精确地将对象再现出来,更方便地创造出艺术性的形象,也能充分利用胶片、照片去记录和传播真实、可信的现实,在这些方面显然摄影的功能要比写实油画强大得多,而且在客观真实性和制作时间上,写实油画也往往无法与影像技术相抗衡。摄影的成像方式和纪实功能,使绘画作为视觉纪录的这样一个社会功能被极大地削弱甚至放弃了。在1906年切实可行的商业性的彩色照片加工技术发明并稳定下来后,摄影逐渐取代了写实绘画,确定了其最流行的媒介地位,而写实绘画的再现功能则进一步被摄影所取代。写实绘画在昌盛400多年后,首次遇上强有力的挑战。
摄影对绘画艺术的改变至少有两点:一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绘画的写实和记录功能;二是它的可复制性使得作品的快速传播成为可能,它不但可以用来复制生活场景,还可用来复制绘画,甚至可以说它自身就是复制品。这两点从基本上改变了我们对绘画的传统要求,以致有人惊呼,写实油画即将被摄影所取代,写实风格将要消失!在20世纪初,西方曾经举行过照相与写实艺术作品的比较展览,以证明写实艺术在完备的照相技术面前是落伍的和不合时宜的。当时,被称作“先锋派”的现代派思潮,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等艺术流派在西方广为流行。这些流派所持的理论依据之一便是:摄影技术完善了,再现现实的任务可以由照相机来完成,写实的艺术应该由另一种新的、抽象的艺术取而代之。
事实上审美文化的发展是积累性的,而不是排他性的,摄影永远都不能取实绘画。来自外部的挑战会迫使具象写实艺术自身更加“艺术化”,这是艺术的自律性决定的。有着几千年传统的绘画要继续生存下去,但又不能坚持传统的方式不变,这就迫使写实绘画重新思考自己的存在意义。在这场对抗中写实油画打破了19世纪以前流行的全因素再现形式,从形式的多样化、作品的绘画性等方面大幅度地拉开与摄影效果的距离,同时追求材料和技法的多样化与创作意识多样化的结合,通过增强绘画性而重新给人们带来新鲜感。
印象派绘画就是写实绘画对摄影挑战的应对。照相机的出现是导致西方印象派绘画产生的一个重要视觉文化因素,标志了西方艺术对视觉再现性写实语言系统变革历程的启动。从这个角度说,这个时期影像技术对艺术家们是具有积极的引导、帮助和启发意义的。在与摄影的挑战中艺术家们磨练了色彩技法,他们吸收了光学和染色化学的成果,以色光混合的原理解决古典油画的色彩表现力问题,印象主义的作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鲜明与生动和纯粹的表现力。艺术家们还从摄影的构成与取景角度中得到了构图及绘画形式、语言方面的启发,从中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构图角度和构图方式。
写实油画也吸收了现代绘画发展的一些成果,结合了现代艺术的一些观念和技术材料,同时高度重视油画的形式语言。例如为了达到绝对的精确,照相写实主义艺术就借助了发达的现代摄影技术,把写实绘画走向极致,在清晰精细的程度上甚至超过了摄影。辛迪·内姆瑟说:“超级现实主义艺术家用他们对自然和人为的微妙现实所具有的夸大和剖毫析芒的魅力,展示了人们从未意识到的美妙惠赐。”超级现实主义绘画超越了照片和现实,具有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使超级现实主义具有极强的现代感。更重要的是,照相写实主义体现了某些艺术家对具象、对写实的另外一种理解,“冷峻与无动于衷”这种不同寻常的视点改变了人们通常观看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
从画家的角度来说,照相艺术或者照相写实艺术与写实绘画是有差别的。照相写实主义从画面中所折射出来的人性、社会的淡漠,以及画家没有掺杂个人感受的客观传达性都与写实绘画不同。写实绘画不仅仅强调客观再现,而且画家的感受、画家对社会、人性、思想等方面的感知和认识更是贯穿于创作始终,艺术家不是淡漠无情的,恰恰相反,艺术家是充满激情的。继超级现实主义之后,在美国和欧洲出现了“新表现主义”和“新具象绘画”,这是因为人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绘画对照片的照抄,新的画派注重在写实和抽象之间寻找平衡,重新强调作品的抒情和性格,从而又形成对超级现实主义艺术的反抗。写实油画正是在这种不回避科技发展,正视影像技术的冲击,运用影像技术来战胜影像技术的挑战与思考中坚持并生存下来。
所以说艺术自身就是不断的创造和超越。影像技术与写实绘画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构成了一个历史上的互动关系。
从历史上科技发展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来看,科技的发展会给艺术创作带来更大的启示,这个趋势是必然的。21世纪是网络化、影像化的时代,信息资讯的网络化、科技创新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都前所未有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与艺术思维方式。技术化的图像充斥了我们的视野,它正在大肆排挤着具象性的绘画,但反过来说,又给了具象绘画以新的资源可以利用和借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影像技术在绘画领域的作用和参与性,并不仅仅是出于观念上对于传统的反叛和革新的需要,而是因为现代影像技术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和社会。DV等艺术形式使得很多人开始对艺术产生兴趣并参与其中,特别是网络、传媒、数码成像和电脑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处理影像画面,甚至可以把照片直接制成各种绘画效果,艺术形式也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扩展。这给绘画艺术尤其是写实油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和发展平台。因为当代的数字多媒体技术消解了绘画与摄影的互动关系,在新的层次上使绘画与摄影的边界消失,所以后现代的艺术呈现出多元的特征。从这点来看,现代影像技术不是绘画的对手,但也不是绘画的盟友,大家都是表现的语言元素,关键看艺术家在表现手法上如何吸收,这就构成了当代艺术在语言形态上区别于过去的特点。
摄影设备和交通设备的普及便利,使得艺术家在一定时间中能够跑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东西,记录形象方便的照相机就成为主要的工具,而写生的时间相对减少……绘画创作在形象、样式、风格更加多样的同时,创作者对影像资料使用的智慧和依赖性逐步提高。当前在对于包括影像技术在内的现代工具、现代材料的利用关系上,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争论一直存在。
本质上,弊与利之间的关系之争,就是作为画家本体的“人”与影像科技在创作中和画面中的谁为主导地位之争。
有些人认为现代科技对写实绘画的影响是“弊大于利”,缘由就是大量地借助工具材料会培养艺术家的惰性,不论是体力上还是脑力上,懒惰和冷漠都会使得画家逐渐失去对生活和美的感受与发现能力。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现代人心态的变化使得画家们很少再依赖于对形象与素材的写生收集,而改为用相机、DV机等进行,这使得许多必须依靠日积月累进行训练的东西如速写等,往往会被逐渐忽视甚至放弃。
技法上的难度可以通过模仿达到,而艺术更重要的是它的深度和高度,这是由艺术家的自身素养所决定的。当艺术家的“人”被技术所主导,画面被科技所把握,那么艺术家就会丧失对画面控制的主观能动性,也失去了对画面语言和形式的把握,
我们不能仇视科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的确为画家搜集素材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一旦我们不是利用照片而是画照片的话,那问题就严重了,就变成所谓的“机器复制图像”了。现在太多的艺术家很少外出写生考察,日常创作就依赖于对照片和影像素材的搬模。这时候艺术家就很容易成为材料和科技的奴隶。至于古今中外艺术家们所推崇的“师法自然”等艺术家对生活、对艺术、对人生的种种感受就更加谈不上了。毕竟经历了深刻体验后迸发的灵感与精湛油画技巧在画面上的结合,是绝非那些缺乏生活感受、只有依靠照片才能作画的人所能做到的。对油画家过分依赖照片的现象,陈丹青教授曾经问过:“20多年来,中国具象写实作品几乎都用照片。没有照片我们无法画画。用照片意味着什么?我们是在利用照片还是在画照片?”设想一下,如果过去的画家们有现在这么发达的影像科技和网络媒体可以利用的话,如果他们也放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去努力提高自身艺术素养的话,我们还能看到多少名作呢?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现在数码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影像科技对写实绘画的助力也是巨大的。影像技术和数码科技成为艺术家在素描、速写之外的极其重要的一种辅助手段,数码科技的方便特性使得画家可以在电脑上对画面、对色调、对形象等进行反复试验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画家的劳动量,同时,视点的改变和反复大量的实验也有利于画面形式的推陈出新,照相机、电脑因此成了画家们最好的助手。正是这一系列借鉴和探索,加强了画面的力度,扩展了写实的表现空间,写实绘画的题材内容更现代,画面更加感人,同时也符合信息时代人类自由、实用的现实心态。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当实油画的发展告诉我们,在汲取了现代观念艺术的养分以后,在对绘画的图像呈现方式与修辞方式作了适当的调整与改革后,当实油画完全可以成为承载当代文化意识的新载体,并成为对一切异化现象进行批判的重要力量。
当“人”控制“技巧”为画面服务时,影像科技就会成为画家在画面建设中的一大良助。当代著名的写实绘画大家王沂东、杨飞云、冷军,西方的怀斯等,都是能够妥善利用科技的例子。所以在绘画中对于现代工具材料,我们可以借力但是不可以完全依赖它,以免导致最后的感受丢失,思想懒惰。艺术家自身艺术素养的提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由技术和材料带来的生疏感和冷漠感,如果画面中只有技巧和冷漠的形象而没有感受和激情,那么感动也就无从谈起了。只有艺术家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对社会、生活等保持热情和激情,坚持寻找发现生活之美,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和发挥现代影像技术的能动性、先进性、便利性和全球化的作用,并使之为绘画服务。换言之,科技与写实绘画的关系应当是“锦上添花”的关系,应当是利大于弊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约翰·华德著《印象派画史》 人民美术出版社
[2]阿纳林著《西方现代艺术史》邹德林、刘健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3]邵大箴著《西方现代美术思潮》四川美术出版社
[4]爱德华·卢西——史密斯著《超级现实主义》封一函译,人民美术出版社
[5]希尔沃德·莱斯特·库克著《油画技法》 朱迪、于冰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6]吴宪生著《素描教学新论》 安徽美术出版社
关键词: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0-0020-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重视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忽视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笔者就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结合化学学科的实际情况,谈谈化学教学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校外课程资源的筛选原则
1. 选择性原则
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远非学校教育所能包揽,因此必须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和在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对校外课程资源应经常筛选、整理。筛选时应注意:①要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②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为目标;③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2. 适应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考虑典型或普通学生的共性情况,更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具体特殊情况。如果要为特定教育对象确定恰当的目标,那么仅仅考虑他们已经学过的内容还不够,还需要考虑他们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背景。
除了考虑学生群体的情况外,还要考虑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师群体的自身水平。只有这样,校外课程资源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3. 适宜性原则
不同的地方有其不同的校外课程资源,学校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
4. 经济实用性原则
由于教师个人以及学校力量有限,在选择校外课程资源时要考虑到课程资源的经济实用性。只要教师善于积累、善于创新,同样可以丰富课外课程资源内容。
二、化学教学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电视、电影、广播、报纸、网络资源、社区、工厂等。
1. 校外图书馆的开发和利用
学校图书馆内配备有各种科普读物、报刊、杂志等,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学校图书馆不可能把所有的报刊、杂志都订上,有些专业性强的杂志就没有。这时校外图书馆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区图书馆资料非常丰富,因此学校可与市区图书馆建立联系(学生可优惠集体办理阅读卡),实现了图书资源的共享。例如,我们指导学生做研究性课题“调查常用电池的种类、使用范围、性能和价格,以及电池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调查废旧电池是如何处理的,以及回收废旧电池的意义和价值。”学校图书馆的资料明显不够,我们指导学生们利用星期天到市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结果学生们查到许多有价值的资料,根据所查资料,指导学生写成《电池的利与弊》。通过与市图书馆建立联系,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2. “三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中有丰富的与教学有关的资源,可以更直观、生动、形象的配合课堂教学理解所学知识,为学校的课堂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例如:广州博物馆有许多文物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三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展览,可根据学校的、课堂的不同情况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为学校课堂教学服务。
3. 校外传播媒体的开发和利用
将化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从广播、电视、电影、报纸等大众媒体所反映的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中选取一些适合学生阅读、观看的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体现化学课程与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例如,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科教频道,介绍的知识非常丰富,而学生(尤其是住校生多的学校)又不经常看电视。如果有条件,我们可以把与课本相联系的知识(如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化学史的知识等等)录下来放给学生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制作成光盘留做资料,让所有老师资源共享。
4. 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开发在于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时空的局限。网络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所以可以重复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使学生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获得有关资料。
例如,可以利用动画进行模拟演示原子结构、原子核组成、电子云、原电池、电解池、离子反应等,这种演示使化学由微观变为宏观、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抽象变为形象。老师便于教学,学生易于接受。中学化学教材中课堂上不能演示的实验,即实验难以操作、危险性大而观察不明显的内容,也可以在计算机上制作成模拟实验进行演示,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氯气的制取、氨的催化氧化、石油的蒸馏、煤的干馏等。
5. 当地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社区。我校与某社区建立了长期联系,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了场所。许多研究性课题都是以本社区为调查对象。如讲到《原电池原理》一节时,我们组织学生在社区建立废旧电池回收点,并宣传废旧电池的危害。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化学知识,又参加了社会实践,宣传了环境保护知识,真正做到了化学与生活联系,为生活服务的宗旨。
(2)工厂。例如在讲到铁的冶炼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钢铁厂;在讲到《化学肥料》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化肥厂;在讲到《氯碱工业》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氯碱厂参观调查,了解电解食盐水的原理,并从经济、环保等角度分析氯碱产品的用途。虽然在工厂不能深入一线,只是粗略的了解和调查。但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了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真正实现了化学学有所用、学为所用的目的。
化学教学校外课程资源要因人而宜、因地制宜,要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真正做到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主编.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1~22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3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实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005
课堂实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语文教学更精彩。“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的实效,就是在课堂四十分钟获得最大的效益,达成教学目标即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收益,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情感、意志的培养以及思想品德的提高,都需要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以实现教学目标和“课改”要求。因而我们要重视语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呢?针对这点我在思考,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实效性呢?
一、明确目标,研读文本,提高课堂教学的指向性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做人的良好性格和思想、品德、情感、习惯;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言、思想、品德、情感、思维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全面发展。
细化到一堂课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才能深入研读文本,准确地解读文本,这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围绕文本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它既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到时间的限制。因而,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实际、科学,教学内容量化。只有量化,才能使教学目标明确化,才能使学生围绕着目标学习,教师围绕着目标活动、学习,增加了有效的教学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堂语文课,要向学生传授几个知识点,培养哪种能力,使他们受到什么教育,必须有一定的确定性,否则,就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往,课堂教学实效性不能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师上课时存在着随意性、盲目性,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无论如何也不能提高教学效率。明确了学习目标,就会避免课堂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实际上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抓好课前预习,熟悉文本,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前预习十分重要。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讲的就是一个人,乃至一项事业,都需要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其实语文预习同样相当重要,具体要做的就是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理解新词,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资料收集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如能养成预习的习惯,课堂上就能节省时间,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点拨课文中的难点,设计精简习题检测,这样,学生轻松,课堂效果良好。另外,在预习中还可以充分查找资料,对文本更能有深刻的认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更加事半功倍,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老师,要努力学习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情境创设:1.课堂伊始,激发兴趣,课始时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像“揭题导入”“谈话法”“图片引题”等等,这些方法同样有效。2.课堂之中,调动兴趣,针对不同的课题,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有参与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掀起教学的,3.课堂之后,延伸兴趣。 课后可以让学生针对文本进行小练笔,还可以给学生一个开放性的结尾,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创造性地编故事,是孩子们的梦想。他们的故事五彩缤纷,神奇美丽。学完《扁鹊治病》,这篇寓言后,我极力鼓励学生试笔,让他们发挥想象,试着写写自己穿越时空,回到春秋时代去会会蔡桓公。同他进行一次对话,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学生们兴趣非常浓厚,而且想象丰富,作品处处妙笔生花,这一做法同样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四、精心设计,狠抓朗读,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环节,古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堂教学中始终要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于读,善于读。当然这中间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更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
五、努力营造竞争氛围,在综合性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手机问题正视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作为移动通讯终端的手机也在不断的扩大着它的覆盖面。特别是在学生这个追求新潮的群体就显得更为突出,拥有手机的学生数量在这几年几乎是呈现几何式的增长。在我从教的近几年中,我的感受颇为深刻。从前几年的鲜有学生拥有手机,到现在校园间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手机已经不可逆转的成为了当代学生的“必需品”。由此而带来的校园手机问题也在不断的增加。
一、校园里学生使用手机存在的问题现状
在现阶段,校园手机的泛滥,更多的是给正常的校园生活带来的种种不好的影响,现在我们老师基本上都是谈手机“色变”了:上课时偶尔的手机音乐声不时的打断着师生的正常教学工作;老师上课间总是发现有学生在“埋头苦读”;教室坊间总是三三两两的同学在比拼着手机的款式、交流着最新的手机游戏;深夜宿舍里潜心玩手机的学生……,种种的现象总是让我们老师焦头烂额。
面对这些,我们不断的采取老师批评,禁止带手机进教室,班主任没收,投诉家长,记大过等手段措施多面夹击。但再强烈的阻隔还是抵挡不住社会科技发展的洪流,在手机不断的推陈出新,功能越来越强大过程中,手机对学生的诱惑也越来越大。经统计,我校在现阶段85%以上的学生都拥有了自己的手机。可以预见,手机在学生中的完全普及已经不可避免,这也确实已经成为了学校一个非常现实的“大问题”。
二、要清楚意识到手机的两面性,深入了解手机的“利”
手机的弊端我们已经理解的够透彻清楚的了,但要说起手机的好处究竟有多少,我相信很多人都说不完全。针对这点,我在平时教学生活中利用一些时间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大量的观察记录,我发现手机一方面有以上种种的问题和弊端,另一方面,它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也有不少的好处。
(一)首先,手机作为一种移动通讯工具,它最功能就是方便了人们的沟通联系。这样有利于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二)其次,手机作为一个微型的智能处理终端,它能为我们提供各种各样以前只能在计算机上使用的功能。包括上网查阅资料、收发电子邮件、编辑文件、观看视频等等。
(三)再次,手机作为一个工具,它有很多强大的功能。比如强大的科学计算功能,精确的计时功能,方便的电子阅览功能,工程设计功能,录音功能和摄像功能等等。这些只要把它合理的利用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相信它发挥的作用必将不小。
(四)最后,手机作为一个娱乐终端,它的游戏功能也不小。这个如果能进行适当的安排,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游戏比赛什么的,它也不失为我们学生在紧张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不错的放松和减压方式。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能正确的了解和使用我们手上这部小小的手机,它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也是非常多的。
三、端正看法,利用多方面的手段,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手机
因此,禁止手机进入校园、阻止学生使用手机不应该再是我们看待和处理手机问题的重点了。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手机?使手机尽量降低它的不利影响,最大的发挥它的正能量将成为现在处理手机问题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一)调整学校的规章制度,把以前的禁止导向改为在正确使用手机导向。通过举办“正确使用手机”的知识问答、学生辩论、调查实践、发现手机的“丑与美”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制定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可以如何的使用手机等校园“条例公约”。
(二)学校的老师和管理者共同维护和遵守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我们老师等应严格执行、严于律己,不在课堂接打手机,不随意耍玩手机,以此来起一个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启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共勉,实行相互监督的管理模式。让学生从以前的被管理监督者转变为管理监督者。
(三)充分利用教育宣传,倡导学生经常正确使用手机的通讯功能。利用手机大力开展老师和学生之间、学校和家长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这样,不单只增加了各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联系,还能增加相互间的了解,拉近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让我们的教育、学习、工作、生活能更好更顺畅的进行。
关键词:创新趋动战略;大学生;自主创新;卓越工程师培养
作者简介:张子南(1994-),男,江苏常州人,华东师范大学级政治学系本科生。(上海 200241)吴江(1974-),男,江苏建湖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上海 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教委重点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15903)、上海电力学院卓越计划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21602)、上海电力学院重点教改(项目编号:20121301)、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项目编号:J513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33-02
历史的经验表明,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党的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其创新意识、创新素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必须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
一、激发主体意识,培养创新品质
在社会经济实践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创新的实践中人是推进创新的当然主体。尤其是那些具有强烈主体意识和伟大科学精神的人的创新实践,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和文明进化。
创新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既是一个富有内涵的专业名词,也是一个人们熟知的时尚标签。从大学生主体性来看,相当比例(75%)的大学生并不认同自身缺少创新意识和能力,而更多(90%)地认为是教育机制和社会环境影响、制约了其创新潜质的发挥;另一方面,从社会现实看却普遍不认同大学生对自身创新的评判,比较一致地认为大学生普通缺少创新意识和能力。
创新最早见于《魏书》:“革弊创新者,先皇之志也。”《辞海》:创,“始造之也”,首创、创始之义;新,初次出现,与旧相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从经济学的角度将创新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现代创新理论指出创新不仅仅是一个发明与发现的过程,而且是一种改进和再创造的过程。[1]笔者以为创新是人类作为高等智慧生物改造世界内在冲动的理性化思考与实践活动,创新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和时代特征。
由于人类对自身发展规律性认识和预判能力缺少关键的“一环”,颠履传统进行革命性的创新往往成为“天才”的专利。这种原始和固有的创新崇拜导致对创新主体认识的局限性,使得人们倾向于认同创新与其无关,忽略了其自身和社会实践“微”创新存在的可能性。创新主体性认识的模糊制约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质的养成,导致了整体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突出、创新环境建设不理想的现状。
人的发展必须依靠主体性的发挥来获得,人的主体地位也是在主体性发挥过程中呈现出来的。[2]主体性本质上是主体在与客体关系中所呈现的能动性。在经历了长期的应试化教育和标准化考试过程后,思想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动力成为制约大学生创新实践的瓶颈。要突破这一制约就要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主体性教育理念。在教育学生“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要在实践环节中锻炼和提高创新能力。要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自主性发展的校园环境,改善学业评分评价指标体系,推进高校实验、图书、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加强学习型社团的培育,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回归和创新意识形成、创新品质修炼的生动局面。
创新必须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实践是检验创新的唯一标准。在工业革命所推崇的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体系化的现实下,现代创新理论的研究试图揭示出其应有的规律性,明晰创新的方向和行动的策略,这种方法论层面的探索有其合理性,但依然无法准确地模式化和程序化,这些理论成果的实践运用很难集中产生突破性、颠覆性的创新。笔者以为学习现代创新理论是当代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的必要前提,这种理论修养会不断提升学生个体对自身创新实践的认同,不断增加自身创新“正能量”的累积,实现在现有理论和实践框架体系内的“微”创新的积淀。通过持续改进和提高社会“细胞”运行效率化、配置优化的同时不断为革命性的创新创造历史机遇。
二、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创新能力
大学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力量和未来主体,是国家创新趋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教育公平性诉求正向优势教育资源聚焦。异地高考持续升温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对教育需求的“质变”。高校应当正视诉求背后对教育体制和成果的不满,把握创新趋动战略机遇,通过自身的改革和努力不断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实践能力。
当代大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思维活跃、有创新的激情和灵感,与此相对应的是不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缺乏创新性思维方式、创新技能和毅力。这种差异的存在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性地看外部环境的影响是主因。针对上海大学生创新现状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兴趣不足、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比例不高、大学生科技创新得到专业教师的针对性指导不足、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比例较低。”[3]
当代大学生依托互联网可实现信息获取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叠加,时代为创新提供了更多机遇,而对网络的依赖也促成了独立思考和深入实践的动力的衰减。创新不是因为能力和条件不足而消失,有时恰恰是因为条件的优越而被自身忽视。当我们习惯于这种“无外不互联”的“大数据”时代的生活时,教育也就必然要在这个时代更加有所作为,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一个更加坚实的学习和实践平台。
高校十分有必要开发和设立创新教育科目,创新科目可分为创新教养教育、专业教育、实验实习三类,并按学生专业和学年动态优化。创新教育科目是指符合以下条件的科目:第一,清楚表明该课的目的是创造能力的开发;第二,在该课的教学实施上下过功夫;第三,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第四,设立对学生提案进行妥当评价的机制,[4]创新教育科目在大学教育阶段应一以贯之。
笔者通过对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认为在高校开展TRIZ教学,推进以40条发明原理为主线的实践活动,对于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素养有直接的推动作用。通过拓展TRIZ在教学、实验、学习中的运用空间,对于有效改善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指标,培养和造就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生力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项工作可以结合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进行,设立专门的问题导向型课程,并建立一整套“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实践、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资料显示,全国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为5%,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占这5%中的4%,全国大学生创业平均成功率占这5%中的3%。[5]面对严酷的现实,更加深刻地感到加快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三、建设创新环境,实现创新趋动
环境也是生产力。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生产力的形成和生产关系的构建对整体环境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成本不再是制约和影响营收的唯一指标、环境的力量更多地决定着资源重组和效率生成的能级。创新成为推动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并牢固地确立起其启动、引领、激荡甚至颠覆产业链和全新生活方式的领导地位。
创新需要环境的支撑,创新能改变和创造环境。这是由创新主体人的主体性所决定的属性,对创新环境的前瞻性安排和制度化设计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赋予的职责。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是全社会和所有人共同的责任。高校应率先垂范,学生应身体力行。
思想通过行动表达,透过实践证明。认知创新并不等于认同创新。真理有时只在少数人手中。抛开历史的尘埃,人们是否能够看得更远些?未必!思想的自由和解放需要科学的引领,需要利益的制衡,要有极大的包容之心,为创新拓展出一片现实的土地、道德的天空。
创新思想的启迪、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教育刻意的结果,而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须选项,诚如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提出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样。十分必要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创新性指标,这类指标的设计不单纯针对学生,而更多的是针对教育机构、教师。高校自身和教师更加需要创新指标的规范、引领。既要保障基础研究和关键领域研发的技术性又要发挥好科研对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创新社会价值的实现和创新者自身价值的实现是不可分割。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创新,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创新保障机制,重点是保障创新价值能够以合适的方式反馈创新之本身。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的资源,其质量取决于人才,人才之根本在于教育,知识产权的教育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创新环境意义重大。
创新实践要十分注重成果的保护和转化,要将创新收益和风险从一开始就做好制度化安排。只有价值的实现才能更好地推动价值的产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法律保护为方向,做好产学研三结合,对创新成果的运用要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增加对创新成果转化和运用的考核。通过对学生“引”的方式、对教师“逼”的方式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创新行动和实践。
四、结语
目前高校学生人数2200万人,到2020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将达2亿人,这为我国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建立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基础。我国中长期发展纲要中提出了实施创新趋动的战略,在此背景下,激发大学生的创新主体意识,建设创新环境,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其创新能力,为实现创新趋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章豹,徐枞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2005,(2):35-38.
[2]陈德秦.主体性发展与创新精神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9,(12):14.
[3]邵世志.上海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11):80.
1.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选择保护贸易政策的原因
在工业经济时代,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主要依靠农业,民族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呈现出单一化、畸形化的特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则获得了较充分地发展,国内市场日趋饱和,急需向海外扩张其原料和销售市常于是,发达国家大力提倡自由贸易。自由贸易在原则上要求国际贸易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因此,发达国家可以将其工业制成品销往广大的落后国家,以实现其经济扩张;而落后国家只能生产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经济结构无法得到改善和提升,经济发展将始终停留在落后的水平上。在这种不对称的经济发展要求下,发达国家往往会倚仗强势,大力推行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剥削和掠夺落后国家的经济资源,摧残和扼杀其新兴工业。在这种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独立和发展利益将无法得到根本的保障。面对特殊的历史背景,发展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保护民族工业的思路和口号。保护贸易政策的提出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可,成为其在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中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本国民族工业进行保护,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获得了一定的空间。生产力水平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保护贸易政策使落后国家固有的、静态的、结构水平低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创新的、动态的、结构水平较高的比较优势,这体现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保护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实施贸易保护政策须具备的社会历史条件
贸易保护有利也有弊,因而实施贸易保护就有一个成本和收益的比较问题。贸易保护所须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包括:一是减少眼前的贸易机会和贸易中的比较利益;二是容易形成行业中的低效率。要使贸易保护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就应该使其保护成本降至最低,使其利大于弊。因此,实施保护贸易政策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社会历史条件:一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尚没有形成。在此历史条件下,由于国际贸易会受到地域和时空的局限,比较利益无法得到充分地体现,因而可以从客观上降低贸易保护的成本。在工业经济时代,由于信息技术较落后,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尚没有形成,落后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所损失的比较利益也是较为有限的。而通过贸易保护能够使落后国家获得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种长远利益会弥补并超过近期保护所付出的代价。这体现了落后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选择贸易保护的合理性。二是工业落后,国内生产力水平低下。贸易保护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护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的国家建立和发展民族工业,在这点上贸易保护的收益是大于成本的,然而随着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贸易保护的边际收益会不断下降而边际成本则会不断上升。这是因为贸易保护难免会导致国内行业的低效率、市场信号的扭曲等负面效应。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贸易保护所造成的经济运行的低效率将会极大地阻碍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此时,该国采取贸易保护的边际成本将大于边际收益。
3.贸易保护使许多国家民族经济得到振兴
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正是通过贸易保护而使传统的经济结构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主要表现为:(1)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的比重在上升;(2)工业生产总值中制造业的比重在上升;(3)制造业中重化工业和机电工业的比重在上升。这几个“上升”表明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合理化和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多样化的经济结构使发展中国家摆脱了历史上对发达国家过分依赖的状态,增强了独立自主发展民族经济的自信心。如韩国、墨西哥、巴西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早期曾经只有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上的比较优势,后来却通过推行适度的贸易保护政策扶植起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一股新兴力量。
二、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是知识经济时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捷径
1.知识经济时展中国家继续实施贸易保护的理由和社会条件已渐渐失去
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由于发达国家单方面海外扩张的要求而导致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疯狂掠夺和剥削,形成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如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形成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新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这种转变使得发展中国家继续采取贸易保护的理由不复存在。同时,发展中国家工业的迅速发展及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信息高科技的出现及经济全球化物质基础的形成,都令贸易保护赖以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日渐消失。
在知识经济时代,贸易保护的边际成本已开始超过其边际收益,这表现在贸易保护的负面效应日益突出。其一,对国内市场的保护抑制了企业的积极进取精神,使经济发展产生高成本和低效率。国内企业感受不到来自进口产品的竞争,这使其失去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动力,形成企业的低素质和生产的低效率。其二,贸易保护造成市场信号扭曲,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推行贸易保护政策的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较强,这会使市场信号出现扭曲,使产品价格不能正确反映一国资源的稀缺程度,从而导致资源使用上的浪费和产业结构上的倾斜。其三,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采取贸易保护将会损失更多的比较利益。经济全球化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的比较成本,使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获得了最为充分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国仍然采取贸易保护将意味着损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的贸易机会和比较利益。
2.知识经济时代,自由贸易政策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1)采取自由贸易有利于降低生产经营的成本。由于当代信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传递已经变得十分便捷,一国的企业可以即时地获得世界市场的信息,可以将生产和贸易的各个环节分布到世界市场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地方,实现全球化的经营管理,从而大大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和生产经营成本。发展中国家只有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才能融入经济全球化当中,获得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
2)采取自由贸易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形成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在自由贸易中,拥有先进技术的出口方为了贸易的需要而不得不把与贸易内容有关的技术、性能、特点和某些参数向进口方介绍,这样,就发生了“技术外溢”。这使得进口方的技术在低成本下得以较快的提高,这个过程是通过“干中学”来完成的。显然,“技术外溢”和“干中学”对于落后国家形成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吸引国际投资,从而为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充足的资本来源,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对于一个采取贸易保护的相对封闭的经济来说,产业结构调整效应通常会导致较长时期的经济低迷。由于物质资本资源在产业间转移困难,需求扩张的产业不能形成足够的资本存量,无法吸纳从传统产业中游离出来的失业人口。同时,传统产业由于市场萎缩的约束,物质资本过剩却难以转移,不断地形成新的失业人口。相反,在一个采取自由贸易的开放经济中情况完全不是这样。物质资本资源在产业间转移困难的问题在开放的经济中将不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过程的重大障碍,因为国际间资本资源的平行转移会取代孤立经济的资本资源的跨产业转移,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物质资本资源及其物化的知识资源运动转移的主要方式。所以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吸引国际资本的直接投资,有利于其产业结构的升级。
3.知识经济时代自由贸易能够加速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赶超
同以前相比,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日益趋近:经济结构多元化,工业化程度较高,信息科技发展迅速。在这种条件下,与发达国家进行自由贸易能够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加速实现经济赶超。以下的理论模型可以说明自由贸易是怎样帮助发展中国家加速经济增长,实现经济赶超的。
假设两国都是多元化经济结构,工业体系较完善,都步入了现代经济增长,且两国间不存在要素流动。假定,只有两种产品,一种是消费品,一种是资本品,并且前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后者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即资本和劳动;不考虑技术及其变动的影响。由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可知,发展中国家在最初阶段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消费品,而发达国家则同时生产消费品和资本品。这样,两国间的贸易格局将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消费品,同时从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将发展中国家的(消费品)产出、资本和劳动投入分别记为Y、K和L,可将总量生产函数表述如下:
Y=F(K,L)(1)
假定生产函数是新古典类型的,并且是一次齐次的。人均生产函数形式可表达如下:
y=f(k)(2)
(2)式满足Inada条件
附图
产品市场是竞争性的。企业将在产品及要素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最大化利润:
dY/d≤r/p(3)
dY/dL≤w/p(4)
r是实际租率,w是实际工资,p是以投资品价格作为尺度的消费品。P是外生给定的和始终保持不变的。
用人均生产函数的形式,上述条件可以写为:
dY/dK=dy/dk≤r/p(5)
dY/dL=y(k)-(dy/dk)k≤w/p(6)
将工资对租率的比率记为Ω,可将静态效率条件记为:
Ω=(dY/dL)/(dy/dk)=y/(dy/dk)-k(7)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可以表达为投资与储蓄间的均等:
I=p(F(K,L)-C)(8)
上式中,I是总投资,C是总消费。
假定贸易处于平衡,汇率是固定的。因此有:
M=pX(9)
上式中,M是总进口,X是总出口。为方便起见,我们将汇率规范化为1。
发展中国家完全专业化于消费品的生产意味着:
I=M=pX(10)
将上式代入储蓄—均衡条件,我们得到:
X=Y(K,L)-C(11)
到此为止,我们完成了对模型静态部分的描述。让我们转向模型的动态部分。我们有基本的资本积累恒等式:
I=dK/dt+δK(12)
上式中,δ是折旧率。
将上式代入基本的储蓄—投资均衡条件,得到下列的基本增长方程:
dK/dt=p(F(K,L)-C)-δK(13)
此外,由方程(11),我们有:
dK/dt=pX-δK(14)
假定劳动力的增长率为外生给定的:
dL/dt=nL(15)
上式中,L是劳动投入,n是劳动力增长率。运用人均形式,基本增长方程可以写为:
dk/dt=p(y(k)-c)-(n+δ)k(16)
上式中,c是人均消费。
由于投资品完全来自进口,有:
dk/dt=px-(n+δ)k(17)
上式中,x是人均出口。
比较这一方程与无贸易条件下的新古典基本增长方程,我们可以看出仅有的差别在于后一方程中的(y-c)为前一方程中的p(y-c)所代替[3]。在该模型中,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快于它处于封闭状态时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增长。这意味着贸易加速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赶超。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都已步入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自由贸易可以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其实现经济赶超。
4.知识经济时代采取贸易保护容易导致产业升级缓慢和危机的发生
韩国政府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竭力扶持汽车工业的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韩国已经建立起了颇具规模的汽车工业。但此时政府依然不放松对汽车产业的保护和扶持,最终导致汽车产业的市场根基薄弱。一场危机过后,现代集团已在戴姆勒—克莱斯勒帐下听令,大宇集团成了福特公司的囊中之物。日本的制造业企业很早已走入国际市场,置身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并造就了大批世界一流的制造业企业;但日本的其他产业,尤其是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则处于政府的保护之下,长期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创新乏力,不能为制造业提供新的投资项目和金融工具,使制造业中的大量剩余资本只能涌入有限的房地产和证券投机领域,这成为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生严重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20世纪90年代泡沫破灭后日本进入持续萧条期。与此相反,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湾鼓励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发展,因此台湾经济的整体状况比较健康,产业升级较为顺利,虽遭受东南亚危机冲击,经济仍能正常运转,这在电脑硬件设备制造领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而今,在世界电脑硬件制造业中,台湾企业的生产能力已占居重要地位。
三、推动自由贸易是当今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正确选择
1.保护贸易政策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工业经济增长迅速,年均实际增长率达11.72%,第二产业在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90年的41.6%上升到1999年的49.3%。我国工业发展不仅规模相当可观,而且门类齐全,体系完整。“九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也已上升到较高阶段,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行业的比重升幅很大,1999年的比重已高达8%[7]。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增长带动了工业结构的升级。
自1978年以来,我国外贸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999年的进出口总额相当于1978年的17.5倍。1979年~1999年的出口与进口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15.3%和13.8%。从1980年到1998年,我国外贸出口占世界贸易出口的份额由0.9%上升到3.4%,世界排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7位。伴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迅速增长,外贸出口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比重显著提高。我国制成品出口的份额由1980年的54%上升到1999年的89.8%,对出口总额增长贡献率达到97.0%。在工业制成品中又以机电产品出口为主。1998年机电产品出口达665.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6.2%,连续4年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7]。
由于我国工业与外贸的迅速发展,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同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相比,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保护贸易政策已基本完成了其保护落后民族工业的历史使命,保护贸易政策逐渐失去了其当初存在的社会经济背景,不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要求
2.保护贸易政策的边际成本日益递增,消极作用日益增强
1)保护贸易政策造成长期以来我国价格信号扭曲。一方面,价格信号扭曲造成我国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脱节。由于限制了进口,这就为一些落后的企业提供了宽松的生存空间,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不能有效发挥。长期如此,市场就出现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严重脱节,这也是造成我国目前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价格信号扭曲使我国资源和产业的比较优势无法得到准确地反映。保护贸易政策造成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产品都存在人为的价格扭曲,而且两个市场是脱节的,造成我国资源和产业的比较优势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得到准确地反映。我国的经济难以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确定自己的市场分工和产业结构定位。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无法有效地实现,造成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
2)贸易保护政策造成我国企业技术落后和生产的低效率。表1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低于发达工业国的历史状况。这是由于改革开放前我国长期采取贸易保护政策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情况已大为改观,但是由于贸易保护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存在着,我国企业科技水平的进步就仍然大大滞后于较发达国家。这可以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长期处于较低层次反映出来。长期以来,我国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大多数出口制成品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出口商品列前几位的主要集中在服装、家用电器、通讯设备、玩具、钢材等劳动密集型产品。1998年我国出口总额1837.57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额404.9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1/4,而光学、计量、检验、医疗、精密仪器和设备的出口额仅为65.6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30。199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比重的13%,是发达国家的1/3。我国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仅为30%,是发达国家的一半[7]。
表1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国家工业
劳动力(百万)产值(百万美元)人均产值(美元)
美国50.31048224.320839
加拿大4.993960.019175
前西德19.5300416.815405
日本31.6446405.414126
荷兰4.445015.010238
英国15.4145632.09457
意大利16.9141136.08351
中国83.5123583.51480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中国只有融入其中才能提高效益,促进发展
20世纪90年代是人类从工业化向信息化、从一国经济向经济全球化加速转化的10年。经济全球化是建立在信息革命基础之上的,信息革命使得世界各地的生产、贸易及其他各种经济联系可以突破地域和时空的限制。经济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还使全球资本市场连为一体。大量不受各国管理当局和国际组织控制的“无国籍”资本,遵循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的原则在国际上自由转移,推动着生产要素在世界各地的迅速流动。经济全球化可以突破单个国家市场规模和资源禀赋等方面的限制,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带来更高的效益。因此,我国必须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
4.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产业结构面临进一步升级,对外国资本和技术的需求量将不断上升,这就要求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推动自由贸易
当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产业结构将面临着进一步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由于物质资本在产业间的转移需要高昂的成本,从而导致新经济的建立缺乏足够的资本存量,传统产业的物质资本存量却大量过剩。因此,我国就应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自由贸易,充分吸收外国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只有这样才会加速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我国经济步入新的增长平台。
【参考文献】
[1]文贯中,郑志海.WTO与中国:走经济全球化发展之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漓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KINADA.FreeTrade,CapitalAccumulationandFactorPriceEqualization[J].EconomicRecord,September.1968.
[4]范爱军.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适度保护问题探讨[J].改革,2000,(6):32.
[5]陆家骝.论中国“入世”的经济结构效应[J].中山大学学报,2000,(3):03.
关键词:家用智能机器人;空巢老人;生活影响;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P2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706(2017)03-0110-05
0引言
机器人曾经只出现在动画片、电影之中,可如今,机器人已走入人们的生活中。虽然现在智能机器人尚未完全融入人类生活,但扫地机器人、Siri、机器人服务员等智能机器人大家可能都已习以为常了。本文采用访谈专家、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旨在研究人们对家用智能机器人的了解程度、家用智能机器人的功能和对人们生活影响,从而估测家用智能机器人乃至整个智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前景。
1智能机器人的概念及分类
1.1概念
我们从广泛意义上理解所谓的智能机器人,它给人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个独特的进行自我控制的类似人的机器。智能机器人是一个在感知、思维、效应等方面全面模拟人的机器系统,外形不一定像人,它有个相当发达的“大脑”——中央计算机。学术界普遍认为智能机器人至少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感觉要素,用来认识周围环境状态;二是运动要素,对外界做出反应性动作;三是思考要素,根据感觉要素所得到的信息,思考出采用什么样的动作。[1]
1.2智能机器人按用途分类
智能机器人与普通机器人在用途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因其智能性使得它能做更复杂的工作,完成更高级的任务。智能机器人根据其用途又可分为以下四种。
(1)工业智能机器人。工业智能机器依据具体應用的不同,通常又可以分成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多种类型。作为具有智能的工业机器人,他们在很多方面超越了传统机器人。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应用机器人,可以方便迅速地改变作业内容或方式,以满足生产要求的变化。随着对工业生产线柔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各种机器人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
(2)农业智能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的应用不仅能够大大减轻以致代替人们的生产劳动、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农业的生产环境,防止农药、化肥等对人体的伤害,提高作业质量。农业机器人的研究开发目前主要集中耕种、施肥、喷药等方面。
(3)服务智能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是以自主或半自主方式运行,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能为人类的生活、康复提供服务的机器人。管服务机器人的起步较晚,但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目前主要应用在清洁、救援、娱乐等场合。
(4)探索智能机器人。机器人越来越多地用于极限探索,即在恶劣或不适于人类工作的环境中执行任务。例如,在水下(海洋)、太空以及在放射性(有毒或高温)等环境中进行作业。[2]
1.3对发展“智能机器人”的调查分析
服务机器人在家庭的应用场景很多,包括做家务、运输、娱乐等的机器人。家用智能机器人的特点是能够与人共处,并服务于人的智能机器人系统。
为了解人们对家用智能机器人的知晓情况和发展意见,从开展的问卷调查分析饼状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84.41%的受访者认为我国目前需要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其中40.37%的人觉得“非常需要”,说明市场的需求很迫切,可见目前绝大多数人已意识到“智能机器人”将会是未来国际竞争及综合国力比拼的焦点所在,同时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潮流。
2家用智能机器人可实现智能健康养老
2.1“空巢老人”社会现状
据统计,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考虑到70年代末,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预计到2040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之后,老龄化进程进入减速期。[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2012年10月29日,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介绍,空巢老人比例很大,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再次引发关注。[4]
2.2智能健康养老机器人“开心”缓解“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
2.2.1简介
北京奥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于智能健康养老机器人系统研发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创始团队大部分来自清华、北大等国内一流名校。公司主要瞄准养老市场,研发和生产了一系列针对老年人的机器人系统软硬件产品,为越来越突出的国内外养老问题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老人在家的时候能够很好地监护到他,这是一个刚需市场。”北京奥开信息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博士对此非常肯定的说。现在,他正致力于研发一款真正实用的智能健康养老机器人,机器人的英文名字叫“KASIN”,中文名字叫“开心”机器人,目前原理样机已开发完第三版,预计第四版调试完备即可投入量产。
2.2.2设计“开心”所用到的技术、工具
与其他同类型产品,如“天津哈士奇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哈士奇·小康”机器人一样,“开心”也具备先进的人体感应、摄像头远程监护、声源定位、语音识别等系统。
2.2.3“开心”的功能
“开心”机器人的主要作用是在家监护老人,陪伴空巢老人,从而缓解“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开心”的具体功能如下。
(1)安全监护。监测老人摔倒并报警,监测老人是否长时间睡眠不起。当老人在家中某处摔倒时,“开心”能够检测到摔倒声音及图像,并及时汇报给老人的子女。若老人睡在床上或坐在沙发上长时间不起,“开心”则会判断出老人处于昏迷状态,再立即将老人的异常状况汇报至子女手机。
(2)健康管理。吃药提醒、血压测量、心率测量、体温测量。为“开心”设定好吃药时间后,“开心”会定时提醒老人服药,避免老人出现因健忘而忘记吃药的现象。“开心”的感应系统能够监测老人的血压、心率、体温等指标的变化,准确度极高。子女即使不在家,老人也能轻松知道自己的生命体征数值,不再需要他人进行测量。
(3)休闲娱乐。语音聊天。子女不在家时,空巢老人最怕的便是孤独,若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老人的孤独感便会增加。当空巢老人想要聊天时,“开心”会用幽默风趣、温柔委婉的语言陪同老人聊天,减少其孤独感,提升其幸福指数。
(4)生活服务。家电管理、自动导航、自动充电。未来的物联网能将智能家电联系起来,“开心”也能与这些智能家电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连接并对其进行控制。当老人想开关家用电器时,无需亲自动手,只需口头吩咐“开心”,就能实现开关。无论老人在家中的哪个角落,只要没有锁门,“开心”的自动导航系统便能精确地定位自己和老人的方位,时刻陪伴在老人身边。“开心”电量不足时,会自动跑到设定好的充电装置处自行充电,无需口头命令,方便又快捷。
(5)数据分析。分析老人的心率变化、血压变化并做出科学判断。“开心”在检测完老人的生命体征后,会自动将数值与正常范围进行比对,若超出正常值,“开心”则会提醒老人服药并通知老人的子女。
2.2.4开心的外形形象及结构特点
从右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开心”是一款人形机器人,但与真正的人又有诸多不同。它的头部为椭球形,脸部向内凹入,面部为触屏显示器,显示器上的黑点便是摄像头了;在头部两侧圆形区域内有许多小孔,小孔内部配有声音接收器;再看它的身體,胸口写有它的名字“开心”(KASIN),蓝色的U形区域上的八个小孔配有红外接收装置;“肚子”部分有一个小“门”,其实是一个小箱子,可以适当储放一些小物品;“开心”的“脚”为三个轮子,前面两个大轮提供动力,后面一个小的万向轮控制方向,三个轮子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牢牢支撑着“开心”的身体。另外,“开心”并没有手臂,公司CEO王博士表示:“凭现在的科技制造水平,机械臂结构复杂繁琐,且手臂力度和灵活性不够。若想加大力度,势必会增加机械臂的体积和成本,从而大大增加机器人的整体成本,难以投入市场。”
2.2.5应用“开心”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开心”目前还处于研发状态,若将来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不难想象它的影响是巨大的:
(1)陪伴更多“空巢老人”,老人的孤独感大大降低;(2)安全监护功能能让子女随时了解老人的健康情况,使子女更加放心,增强对老人的安全保障;(3)健康管理功能使老年人身体状况更加清晰化、透明化,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4)休闲娱乐功能能够使老人的休闲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幸福感提升。
诸如此类的积极影响其实还有很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开心”能做到让子女和老人都更加开心!
2.2.6“开心”还可以有哪些功能?
目前,“开心”的功能设计只有上述介绍的五种,但根据问卷数据显示,更多的人们希望家用智能机器人的功能更丰富、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由图5可知,有91.74%的受访者表示需要有扫地拖地功能,而这一项功能实际上在大多数家用智能机器人中早已具备,而对于老人的精神照顾,例如娱乐游戏、语音聊天等功能,也有50%左右的受访者表示是必要的。由此不难想象,“开心”在养老领域取得成功后,可以具备如上的各种功能,成为“全职保姆”,乃至成为“机器人管家”。更加丰富的功能,更能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
2.2.7人们对“智能健康养老机器人”的看好度
可见,约87%的人们觉得类似于“开心”这样的智能健康养老机器人会对空巢老人产生帮助,认可其有效性,而认为这类机器人对空巢老人帮助不大的人僅占约13%。由此不难看出,绝大多数的人们也认可了这类机器人。
3家用智能机器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调查结果分析
3.1积极影响
包括家务活更加轻松(90.83%)、家中娱乐活动更加丰富(46.79%)、安全系数更高(42.2%)等,可见相当多的受访者表示家用智能机器人的积极影响十分巨大,看好家用智能机人。
3.2消极影响
凡是有利必有弊,也有不少受访者认为家用智能机器人的使用会带来保姆行业受挫(46.79%)、生活成本更加高昂(45.87%)、使人变得懒惰(其他)等消极影响,这样的担心也的确值得我们去考虑。
4家用智能机器人发展前景
4.1多功能化、低价化
家用智能机器人产品是否成功,一个衡量标准是它是否能进入到千家万户。由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人希望家用智能机器人的功能更加丰富化、多元化,能够提供更加多样的服务。当然,价格也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问题。科技化程度高了,价格也难免会上去。让我们来看看人们心目中的理想价格吧。
不难看出,约85%的受访者的理想价格都在1001~10000元,与大多的家用电器价格差不多,这样的价格能够被多数人接受。同时也能发现,当价格低于1000元时,受访者的兴趣并不大,说明人们对于家用智能机器人的价格有自己的心理预期,而且是能够正视价格的。而青睐1001~5000元的人明显多于5001~10000元的人,因此在这样1001~10000元的区间内,价格越低越有吸引力。可见,要想家用智能机器人真正走入人们生活,功能多、科技化程度高还不够,价格这道“坎”也必须能过。
4.2发展瓶颈
整个服务机器人的行业虽然现在十分地热、十分地火爆,但真正能够应用到千家万户的产品并不多。是什么制约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制约了这么多好技术不能产业化,瓶颈是什么?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非结构化的环境,它进入千家万户必须要低成本化、实用化。
一个服务机器人的产品要进入千家万户,它必须要解决一些问题,可以说要解决三个矛盾。
第一,低成本化和高精度的矛盾,具体的解释是,服务机器人的产品因为面对的是家庭的非结构化的环境,它对传感器等方面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我们的产品要进入千家万户、让老百姓买得起,就必须低成本化。怎么样把高精度的传感器需求能够低成本化应用,这是这个行业必须要去克服的一个矛盾。
第二,对传感器融合的技术的矛盾,服务机器人产品,包括传感器,对环境的理解和任务决策,它和传感误差、信息不完整的矛盾也是要去解决的。
第三,实时性与有限资源的矛盾,因为服务机器人是在非结构化场景下工作的,它具有实时性的要求。同时服务机器人又非常小型化,所以它的运算功能智能这块非常有限,所以怎么样去解决机器人产品运算的实时化、信息的实时化与我们有限的资源这方面的矛盾,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是制约着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三个非常需要去攻克的难点或者瓶颈。[5]
4.3智能机器人发展方向
目前机器人的研究正处于第3代智能机器人阶段,尽管国内外对此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其智能化水平仍然不尽人意。围绕未来的智能机器人,以下几点是机器人行业有待发展的技术方向。
(1)机器人网络化:利用通信网络技术将各种机器人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上,并通过网络对机器人进行有效的控制。网络化技术包括网络远程操作控制技术等。
(2)机器学习:各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出现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蚁群算法等可以用到机器人系统中,使其具有类似人的学习能力,以适应日益复杂的、不确定和非结构化的环境。
(3)多机器人协调作业:随着人工智能方法、机器人技术以及多智能体系统等研究的深入,如何组织和控制多个机器人来协作完成单机器人无法完成的复杂任务,在复杂未知环境下实现实时推理反应以及交互的群体决策和操作,已经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的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4)智能人机接口:人机交互的需求越来越向简单化、多样化、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因此需要研究并设计各种智能人机接口,如:多语种语音、自然语言理解、图像、手写字识别等,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用户和不同的应用任务,提高人与机器人交互的和谐性。[2]
5结论
【作者】张二震,1953年生,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主任,经济学教授。
得自国际贸易的利益大致可分为两类: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和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所谓静态利益,是指开展贸易后,贸易双方所获得的直接的经济利益,它表现为资源总量不增加、生产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前提下,通过贸易分工而实现的实际福利的增长。所谓动态利益,是指开展贸易后,对贸易双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间接的积极影响。静态利益偏重于一国通过贸易所获得的消费方面的好处(当然,这种好处与分工后生产力的提高有关),而动态利益则注重于开展贸易后对生产的刺激作用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其他诸方面的积极影响。如果说,静态利益是直接的贸易利益,那么,动态利益就是贸易带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利益。本文拟就国际贸易的发展利益以及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机制和条件等问题,作一深入分析。
一、国际贸易发展利益理论的演变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为自古典学派以来的历代经济学家所重视。他们常常是自由贸易的热烈拥护者,极力宣扬扩大国际贸易的优越性。在他们的著作中,不仅令人信服地论证了贸易的静态利益,而且还包含有丰富的关于国际贸易动态利益(亦即发展利益)的思想。最早涉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问题的,应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提出的动态生产率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VentforSurplus)模型,对以后的理论发展有重要影响。斯密认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制约。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斯密的这些论述包含了国际贸易具有带动经济增长作用的最初思想。斯密的“剩余产品出口”理论更是着眼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他首先假定一国在开展国际贸易之前,存在着闲置的土地和劳动力,这些多余的资源可以用来生产剩余产品以供出口,这样贸易就为本国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出路”。他写道,对外贸易可以“给国内消费不了的那一部分劳动成果开拓一个比较广阔的市场。这就可以鼓励它们去改进劳动生产力,竭力增加它们的年产物,从而增加社会的真实财富与收入”。[(1)]这种剩余产品的生产不需要从其他部门转移资源,也不必减少其他国内经济活动,因而出口所带来的收益及换回的本国需求的产品,也没有机会成本,因而必然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需要说明的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以国内充分就业和一般均衡为前提的,因此,出口部门的扩张是通过从进口替代部门转移资源来实现的,涉及进口替代部门缩减,就这一点而言,并不必然得出经济总量同时增长的结论。因此,“剩余产品出口”理论可与比较成本说互补。
李嘉图创立的比较成本理论,论证了贸易静态利益的基础。实际上,在他的著作中,也包含着国际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思想。他认为,对外贸易是实现英国工业化和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他指出,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积累。随着人口的增加,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会因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而逐渐昂贵,工资(劳动力的价格)也将随之上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工资上涨将使利润下降,从而妨碍资本积累。通过对外贸易,如果能够从外国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料,就会阻止在本国发生作用的土地收益递减倾向,促使经济增长。总之,李嘉图认为,通过进口廉价初级产品,阻止土地收益递减、工资上涨和利润下降倾向,就可保证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2)]
较为系统地论述贸易的发展利益的古典经济学家,是英国的约翰·穆勒。他关于贸易对经济发展贡献的论述给后来的经济学家很大的启发。他第一次明确区分了贸易利益和发展利益。他认为,国际贸易具有两种利益,一种是直接利益,另一种是间接利益。直接利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国际分工,使生产资源向效率较高的部门转移,从而提高产量和实际收入;二是通过贸易可以得到本国不能生产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该国经济活动持续进行所必需或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料。间接利益则表现在,通过贸易分工推动国内生产过程的创新的改良,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产品进口造成新的需求,刺激储蓄的增加,加速资本积累,等等。穆勒这样写道:“市场的扩张使生产加工过程趋于改善,一个为比本国更大的市场进行生产的国家能够引入更为广泛的劳动分工,能够提高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也更可能进行生产过程的创新和改良”。“开放了贸易,通过使人们熟悉新鲜事物,有时可以使一个原先因缺乏精力和雄心壮志而造成资源开发不良的国家经历一次工业革命,驱使那些原来满足于微不足道的舒适和惰散的人更为勤奋的劳动,以满足他们新的偏好,以致鼓励了储蓄,提高了资本的积累。”穆勒还指出,贸易通过下列途径推动不发达国家的发展:“外国工艺技术的引进,提高了资本的收益率;外国资本的引进使生产的增长不仅仅依赖于本国居民的节约和精打细算,并且为本国居民提供了激励性的示范,向人们传输了新的观念。”[(3)]约翰·穆勒的这些精辟论述对后来发展经济学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启发人们从新的角度来认识贸易利益问题。(3)出口也使得一国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国内市场加上国外市场比起单独的狭小的国内市场就能容纳得下大规模的生产。
(4)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会给一国的出口工业造成压力,以降低成本,改良出口产品的质量,并淘汰那些效率低下的出口工业。
(5)一个日益发展的出口部门还会鼓励国内外的投资,并刺激加工工业或附属工业以及交通运输、动力等部门的发展,并促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引进。[(4)]
澳大利亚国际经济学家马克斯·科登提出了贸易对经济增长率影响的理论。他的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将对外贸易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并且特别强调外贸易对生产要素供给量的影响和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科登认为一国进行对外贸易,对宏观经济将产生以下5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收入效应,即通过贸易,提高了收入水平,贸易的静态利益转化为国民收入总量的增加。
第二,资本积累效应,当派生于贸易利益的一部分收入增加额被用于投资时,该国的资本积累就会增加。
第三,替代效应。如果投资品是进口含量较大的产品,则由于贸易的开展,会使投资品对消费品的相对价格下降,这将导致投资对消费的比率提高。因为投资成本的下降,人们更多地将收入用于投资了。投资率的提高无疑会带动经济增长率的上升。
第四,收入分配效应。贸易的发生将会使收入转向出口生产大量使用的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大大提高。如果各个生产部门或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储蓄倾向是不同的话,则这种收入分配的变化又会影响储蓄率的高低。例如,当收入更多地分配于储蓄倾向较高的部门或要素所有者,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储蓄率就会提高,因而提高了资本积累率。
第五,要素加权效应。假定生产要素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不一致,那么产出的增长率就可视为各种生产要素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当出口扩大,并且出口生产使用的是那种增长更快的生产要素时,出口生产的增长率往往会提高得更快。科登认为,所有上述效应都是累积性的,这意味着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将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得到强化。[(5)]
80年代中期以来,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把创新作为推动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因素。
这一理论通过对增长因素的计量分析,指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大部分应归功于生产率的提高。基于这一事实,新增长理论构造了一系列模型,将创新活动内生化视为有目的的研究和开发投资的结果——这一投资活动的显著特征是不仅能带来更高的利润率,而且有溢出效应和外部收益。在这里,创新是推动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因素。新增长理论所揭示出的增长机制表明,如果对外贸易能够刺激一国的创新活动,便能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显然,创新活动与对外贸易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这种联系是通过更为广阔的市场、更为频繁的信息交流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对创新活动的刺激而实现的。可见,从新增长理论中能够引伸出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新的依据。[(6)]
以上我们极其简略地考察了关于国际贸易发展利益理论的演变。可以说,随着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各国经济国际化的深化,人们对国际贸易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扩展,对国际贸易带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动态利益的认识,也更加深化了。开展国际贸易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互通有无”,亦不仅仅着眼于通过交换获取静态贸易利益,提高消费水平和增进国民福利、而更多的,是通过贸易的发展促进信息、物质、思想的交流,激发本国的创新机制,从而带动经济发展。当然,国际贸易能否对一国经济发展起现实的推动作用,这要取决于一系列内外部条件。稍后我们将作更深入的分析。
二、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机制
国际贸易具有促进一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作用,我们称之为贸易的发展利益或动态利益,已为理论研究和经济生活实际所证明。但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机制是什么?贸易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带动经济发展?上面介绍的关于国际贸易发展利益的各种观点中虽都有所涉及,但都不够全面,不够系统。下面试作些归纳性分析。概括说来,国际贸易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是通过下述这些机制的作用而实现的。
1.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使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贸易,实际上就是把本国的企业纳入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之中。一方面,持续的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将促使本国的企业提高效率。竞争必然加速低效率的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同时促使高效率的企业达到合理的规模,从而优化本国的市场结构,改善本国企业的实绩。即使本国企业在本国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仍然不得不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出口企业不能不同外国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展开竞争。为了扩大在国外的市场份额,出口企业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生产出成本低、质量好的商品去参与竞争,并不断按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按国际标准生产,按国际营销惯例办事。这无疑会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无疑是一国经济发展最本质的基础。
2.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市场的扩大。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无疑会有力地带动经济增长。
先看出口。出口企业往往是面对世界市场来组织生产,市场容量大,容易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降低,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事实上,许多工业部门要求有适度的初始规模,具有规模经济的性质,如汽车、电冰箱、电子计算机等等,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可以使成本降低很多。如果一国的企业在为国内消费者提供这一类商品的同时,还能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同类产品,那就不仅企业能提高赢利水平,而且国内公众也只需支付较低的价格。不仅如此,在出口贸易的带动下,一个工业部门的发展又可以带动一系列工业部门的发展,以致各种各样的从属的工业部门都建立起来。因为在经济运行中,各产业之间呈现出各种联系。所谓“联系”,是指一个部门在投入和产出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有两个方面:一是后向联系,即某个部门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二是前向联系,即某个部门同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如果出口产业是“联系效应”大的主导产业,就可取得很大的“乘数效果”,带动其他一系列部门的发展,从而循环反复地连续推动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增加,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再看进口。从国外引进国内没有生产的产品,往往能起到开拓国内市场,引导新产业成长的作用。由于国内仍未生产,一时无法确定新产品会有多大的市场,即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社会需求量究竟是多少。当国内进口需求很大,以致即使高关税壁垒也难以阻挡进口时,国内企业就得到了明确的生产信号,进口替代的工业由此发展起来。实践证明,进口替代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的第一步。这个过程就是进口商品刺激国内需求,进而导致进口替代工业部门的产生。如果条件具备,进口替代部门还能转变为出口部门。进口国外的新产品还可促进一国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
3.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会激发企业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从进口看,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将直接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其作用类似于创新对增长的刺激,而且还节省了创新的成本。从出口看,出口的扩大使得创新活动所能获得的收益上升,从而反过来刺激本国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带动经济增长。
4.开展国际贸易能加速资金积累,促进经济增长。一般说,国际贸易从三个方面促进一国的资金积累。一是出口部门往往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能提高积累率,从而加速发展。二是外贸的发展为引进外资提供必要的条件。一个国家的偿债能力,最终是由该国的出口能力决定的。出口越多,在国际市场上筹措资金的余地就越大。另一方面,进口往往同国家之间的借贷关系联系在一起,这又可利用外国的资金来引进技术和设备等等。三是对进口竞争部门提供刺激。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满足于现有的市场,积累扩大再生产的动力不足。进口市场竞争的出现,使企业产生了提高积累率的巨大压力。无论什么情况,积累总是扩大再生产、促进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5.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现代经济发展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且结构优化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题,是推动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力。所谓产业结构的优化或合理化,是指一二三产业之间比例协调发展以及各产业内部的结构符合社会市场需求结构,以及各产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转移。扩大对外贸易,无疑可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积极作用。一方面,由于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实现绝对平衡的增长,即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刚好符合,因此需要利用世界市场。当国内资源过剩而需求不足时,就面对国外市场组织生产;而在国内需求很大,但缺乏必要的资源和条件时,就适当进口。另一方面,扩大对外经贸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引进竞争机制,就必然要发展本国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比较优势的产业,淘汰和放弃某些不合理的产业,以优化资源配置。进出口竞争的刺激和进出口结构的不断调整,又会促进本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6.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人员的交流、文化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换,从而对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对一国生产和消费所产生的示范作用和某种教育效果,在某种意义上说比物质交换带来的利益还要大,它促进人们思想的进步、思维方式的改变和观念的更新。尤其是现代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孕育出来的精神文明成果,诸如效率观念、效益观念、服务观念、冒险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等等,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尤为重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抵制资本主义固有的腐朽思想侵蚀的同时,大胆吸收一切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文明成果,使人民逐渐摆脱封建的、小生产的以及“左”的思想的束缚,抛弃了封闭落后、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精神包袱,大踏步走向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舞台,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条件
国际贸易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条件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内的条件,也有国际环境条件;既有微观条件,也要有宏观条件。由于各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呈现出多样化,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类型也呈现出多样性,没有统一的模式。
首先,国际贸易能否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要看该国的经济主体能否采取合理的行动,能否对国际贸易作出合理的行为反应,要看该国是否具备必要的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从微观主体来看,如果企业缺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那么即使面对巨大的进口竞争压力,它们也会无动于衷,不会去迎接竞争而努力提高自身的效率。即使有进口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它们也可能不去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和设备以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当然,企业更不会积极谋求扩大出口而积极从事创新活动,不会谋求最大限度的规模经济,由出口而获得的收入和剩余也将得不到最有效的利用,更谈不上实现出口增加、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从市场发育状况看,如果缺乏完备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结构,生产要素在本国不能充分自由地流动,那么由进出口所引起的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优化配置就无从谈起。就拿出口来说,它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大小与否,取决于出口部门与国内经济其他部门在生产、技术和市场交换等各方面的联系程度,这就要求有一个较为成熟的市场体系作为联系的“渠道”,这样,出口的增长才能通过市场这一中介向各个部门传递经济和技术的“信息”,通过出口的扩大而牵动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带动经济增长。如果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经济结构不合理,要素市场之间、商品市场之间、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之间的联系程度较低,即使出口形成了潜在的动力,但由于出口的增长向各经济部门传递动力的各种必要的经济和技术渠道不畅或中断,或者其他经济部门无力或无法作出积极的反应,那出口增长就无法带动经济增长,而且出口本身也会衰竭下来。另一方面,出口产品生产函数的性质对出口作用的大小也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使用不同投入系数、使用不同生产要素的出口产品往往具有不同的联系效果。出口产品的技术性质及其技术水平与其他部门技术水平的差异程度也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变量。如果出口生产的技术水平与其他部门相差不多,或出口的扩张仅仅是外延规模的扩大,没有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创新,则其他部门从出口的发展中受益的可能就很小。其次,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对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是一个制约因素。开展国际贸易,会引起本国生产要素收益发生变化。从短期看,贸易会引起出口行业的产品价格上升,因而出口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都会获益;同时,进口竞争行业的产品价格下降,因而这个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都会受损。从长期看,贸易会引起生产要素在出口部门和进口竞争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引起生产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影响到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收益。所谓“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概括了这种情形,即:开展贸易后,会使出口行业(价格上升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而使进口竞争行业(价格下跌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如果贸易引起分配格局的变化变得十分不合理或不公正,就会涉及社会的安定,影响经济的平衡增长。这样,政府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收入分配调节政策和措施,比如利用税收、补贴等等办法,使任何个人或阶层都不因对外开放而蒙受收入水平绝对下降的痛苦。进一步分析,如果出口收入的国内分配有利于对国产品具有较高消费倾向的集团,其结果就会有效地提高对国产品的需求,从而带动本国的生产和就业。当出口收入的增加集中到储蓄倾向较高的居民手中,则出口的扩大又会给其他部门的增长提供资金,提高投资水平。反之,如果有较高进口倾向的集团或对进口品消费倾向较高的居民更多地得到了出口收入,则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量就受到了削弱。当然,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大都是间接的,但贸易引起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则是可以肯定的。
再次,国际贸易能否持续地带动一国经济发展,还要看能否在总体上保持贸易收支的平衡。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对外贸易的基本功能是维持国民经济的总量均衡,而这一点会集中反映到进出口贸易的收支平衡上来。一方面,国民经济中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从根本上决定着一国对外贸易是出超还是入超;另一方面,贸易收支的平衡状况又制约对外贸易是否有效的帮助一国经济达到总量均衡。实践表明,贸易收支平衡是外贸增长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对一国的经济运行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以研究经济增长问题而著称的西方经济学家哈罗德,把对外贸易收支平衡的变动同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曾经提出过这样的命题:一国经济增长率高于其他国家,可能形成入超倾向。这里暗含着这样的意思:如果该国不能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贸易收支平衡,那迟早要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就曾经因贸易收支逆差过大,外汇储备不足,不能支持高速增长的进口而实施紧缩,放慢经济增长的步伐。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在高速经济增长时期出现一段时期的贸易收支逆差,是难免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益的。[(7)]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且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地缩小这种差距。即使发展中国家出口部门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在一定时期内也不足以消除贸易入超的倾向。再者,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外资也会在一定时期内强化贸易入超倾向,因为外资的流入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通常会以进口的方式带进一部分投资品,使引进外资的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规模扩大,而且投资引进进口需求往往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续性的。尽管这种进口从短期看不需要支付外汇,但从长远看还是要靠出口来支付,还是会成为产生贸易入超的一个因素。一些外商独资、合资企业开办初期需大量进口关键设备、原材料等,会直接影响到短期的贸易收支平衡。
发展中国家在较长时期出现一定规模的入超,既是实行开放发展模式所必然带来的现象,又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益的。从市场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发展中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保持一定的贸易入超,实际上就是利用外部资源在国内搞建设。当然,若出现严重的国际收支平衡,则会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巨大的冲击,妨碍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入超规模不能过大。还应特别指出的是,要密切注视并具体分析产生贸易入超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进口过多的高档消费品等等而导致的贸易入超,对国民经济增长就有弊而无利。这种情况是极可能产生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对外贸易的“示范效应”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有刺激本国人民为实现经济增长、提高消费水平而奋发努力的正面效应,另一方面,它也有刺激“消费早熟”的负面效应。在经济开放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面对发达国家消费模式的强烈引诱,常常试图在低水平生产的基础上实现高消费,导致进口过大,从而对贸易收支形成强大的压力。如果贸易收支不平衡进入了非常严重的状况,那政府就应当进行干预。最后,国际贸易能否发挥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还要看一国能否选择正确的外贸政策和外贸发展战略,并能适时地根据变化了的国内外情况调整这种政策和战略。
注释: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9页。
(2)参见[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五、六、七章,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3)上述引文转引自许心礼等:《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页。
(4)转引自姚曾荫主编:《国际贸易概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6页。
(5)参见许心礼等:《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0~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