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边塞诗人

边塞诗人

时间:2023-05-29 17:39: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边塞诗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边塞诗人

第1篇

摘要: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年代,诗人和诗歌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诗歌在唐朝也有着“一代之文学”的美誉。在唐代诗歌的众多类型中,边塞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类诗歌,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下,蕴含着无限的意境。本文将对唐代边塞诗的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唐代;边塞诗

边塞诗在中华民族的文学历史上源远流长,从先秦时期就已有之,但是直到唐朝才达到历史的顶峰。唐朝的边塞诗,不仅成为了之前边塞诗的集大成,而且对后世的边塞文学有着深厚的影响。因此,对唐代边塞诗进行研究,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本文将从初唐、盛唐和中晚唐三个阶段来分别探究唐代边塞诗的发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一、初唐时期

初唐时期的唐朝边塞诗,可以被分为两个阶段,以“初唐四杰”和陈子昂为分界,前后两个阶段边塞诗的风格呈现出明显不同。唐朝建立初期,尤其是在贞观年间,此时唐朝诗坛的风格还呈现出明显的六朝遗风,边塞诗的作者还停留在宫闱之中,唐太宗的边塞诗歌,主要从宏观上回顾往昔边塞峥嵘,体现堂堂君威,包含自我陶醉,如《幸武功庆善宫》等,而文武大臣的边塞诗歌除了回顾战功岁月之外,还包含有歌功颂德等内容,大多是有感而发,重情感流露而轻战争实际。等到“初唐四杰”在诗坛上崭露头角之后,边塞诗的风格有了一些变化。闻一多在《唐诗杂论・四杰》中提到,此时的边塞诗开始“由宫廷走到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塞漠”,开始呈现出平民化的视角。对于战争场面的描写、对于边塞生活的描写和对于战场建功的急切心情得到展现。如卢照邻《关山月》、骆宾王《从军行》等。尤其是在贞观之治的大环境下,文人渴望追求功名的心情更为热烈,这种心情反映在边塞诗上,就被体现为壮志难酬的情怀。因此,虽然初唐四杰对于边塞诗的风格有所革新,但是整体上边塞诗还是格局略显狭窄。

到了陈子昂时期,边塞诗真正出现了盛唐诗风的影子。陈子昂对于边塞诗歌最显著的贡献,就是在边塞生活的现场感和边塞战场的责任感上为后世树立了榜样。陈子昂有塞外生活的基础,他的《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将自身对于边塞生活的感受融入其中,《送魏大从军》则思想更为深刻,将报效国家的民族思想融入其中,使得边塞诗的风格境界又上一层楼。

二、盛唐时期

盛唐时期,一般指指唐玄宗执政时期,此时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诗坛发展也到了最高峰,涌现出李白、杜甫等大批著名诗人和众多流派,边塞诗也在这一时期迎来了大繁荣大发展。纵观整个盛唐,“雄浑”成为了边塞诗歌的主题风格,这集中反映在诗人的思想上。此时,唐朝的边塞疆域得到扩大,并且进行了有效管治,战争数量较少,和平发展较多,边塞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边塞诗人的思想也由战乱变为了为国戍疆,内容也由荒无人烟的描写变成了反映边塞社会生活的描写。另外,边塞诗歌的感情寄托更深,风格也更为豪放,如著名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等等。即便是对于边塞风景人物的描写,也是雄美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等等,无不显示出意境之广阔。在这样的意境之中,边塞诗积极向上的铮铮铁骨完全显现出来,成为这一时期边塞诗歌的重要特征。

三、中晚唐时期

一场“安史之乱”,让唐王朝国力急转直下,外忧内乱同时发生,也给唐朝的诗歌带来了非常迅速的变化,尤其是边塞诗歌无论从主题还是风格都发生了转变。从整个诗歌发展的历史来看,这样的转变也让诗歌从盛世跌落下来。从边塞诗的主题来看,由于唐朝在边塞战争中不复以往的多为胜仗局面,战争的残酷场面、人民的流离失所、官兵的巨大牺牲等成为了塞诗中大量描写的内容,如“寒沙战鬼头,白骨风霜切”、“燕然山上云、半是离乡魂”等。从边塞诗的风格来看,以往的积极向上也逐渐被负面消沉所代替,除了中唐初期的李益等人还尚有一丝豪迈外,如“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等,越到晚唐,气势越发消沉,如“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或者是厌战情绪浓厚,如“笳声未断肠先断,万里胡天鸟不飞”等。同时,边塞诗人的数量和质量也急剧减少,许多诗人无暇或者不愿意到边塞,投笔从戎也不再是文人的生存之道,从边塞将领中诞生的边塞诗人在水平上和盛唐相比也有较大差距。总体来看,中晚唐时期基本没有出现如盛唐般千古流传的名作和名家,边塞诗歌呈现出一片衰落景象。

不难发现,唐代的边塞诗歌发展,是与唐代的经济社会发展一脉相承的。事实上这也是边塞诗歌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的缩影。当国力强盛、边塞和平繁荣时,边塞诗歌就呈现出繁荣景象,有更多的诗人参与其中,反之则凋零衰败。马克思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是对唐代边塞诗发展渊源最好的注解了。

参考文献:

[1]程郁缀.愿得此身长报国――边塞诗漫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161.

第2篇

一、从内容上和形式上看高适和岑参边塞诗的相同相承

高适和岑参以他们特有的诗艺才能驾驭着各自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经久不衰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毫无愧色地成了中国诗苑中开放的完美的艺术瑰宝。可以将高适和岑参的诗视为他们个人经历的艺术再现,因而内容上都以他们所见所闻的边塞风情为主要表现对象。从形式上来看,高适主要以五言诗的形式表达主题,而且艺术成就显著,而岑参却以七言为主,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是他所擅长的,且艺术成就较高,诗的发展便是由五言到七言,这说明他们的诗是相承的。边塞诗的引人入胜之处,“主要是一种悲壮的豪情,异域的情调,辽阔的视野,边防的信心,没有生活中的无往不在的蓬勃的朝气,所谓边塞风光也早就被那荒凉单调的风沙所掩埋。”

从内容方面和题材方面来说,各自履历中的自然风物,人情风物被他们巧妙地拽入各自的艺术天地,从而表现出一系列主观化的相近主题,可以视为一缕缕发自肺腑的边塞情丝。他们的诗歌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是其诗歌之所以散发出强烈的艺术光芒的根源所在,在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一直传承的爱国主义情思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无法推却的使命和责任,也正是高适和岑参能写出堪称千古绝唱的边塞诗的感情源泉。

二、从艺术成就上来讲,他们的边塞诗是一脉相承的

从总体来看,岑参诗的艺术境界较高适诗的艺术境界更胜一筹,但有一个不容争辩的史实是岑参晚生于高适,而且他的诗歌成熟期稍晚于高适,其中不乏在诗歌艺术上的借鉴因素,可以设想如果不是高适在边塞诗艺术上的大胆尝试,就不会有岑参更近完美的边塞诗的艺术成就,或者可以说将会在更晚的时期出现岑参诗式的艺术体。从他们各自的艺术风格来看,高适在现实主义方面突出,而岑参在浪漫主义方面突出,这也是中国这一诗的国度里“诗骚”传统意义上的完美结合,这也决定了必须用黏合的方法鉴赏二人的边塞诗。

我们从艺术价值角度欣赏他们诗的话,可以认为岑参的诗艺更高。但作为完美艺术体诗歌的本身,艺术成就的高低却少不了强烈感情的奠基作用,而高适的边塞诗较突出的正是这种以现实主义的笔调写出的浓烈的感情。因而我可以说如果将他们合称的原因解释为他们边塞诗艺术成就的互补和岑参对高适边塞诗的艺术借鉴和艺术补充的话,显得合情合理。

“就艺术美的两大基本形式:一种是趋向于统一和谐的美,一种是趋向于对立冲突的美”,的确,高适的边塞诗和岑参的边塞诗正是在这种艺术上的对立补充和诗情、诗题上的统一和谐并珠联璧合式地给后人留下了“完美艺术体”的审美艺术享受。

三、二人边塞诗具有同而不同的悠久生命力

同中见异,才见其作为完美艺术体的生命力的所在和审美价值的所在。从共同意象所体现的艺术成分和所包含的内容载量见其“完美艺术体”的生命力。而鉴赏者在鉴赏他们的边塞诗时的粘合性(即将相关的事物相提并论的主观内在的习性)更为二位边塞诗人的边塞诗的真实艺术感受的发现提供了前提。

(1)意象的群域性承载艺术“完美体”。唐代边塞诗作为唐朝时期边地生活和诗人主观情感的完美再现和其他的诗体同样有着自己完整而独立的意象体系,诗的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感和生活经历跃然纸上的客观信使和载体,它承担着表现和反应诗人情感的神圣使命,但即使同是边塞主题的诗,不同风格的诗人所运用的意象体系是不尽相同的,而高适和岑参笔下所运用的意象正是这样,但是他们的诗又都是边塞主题和题材的诗,因而从总体上来说,他们这两位代表唐代边塞诗最高艺术成就的诗人所运用的诗歌意象又构成了整个唐代边塞诗的艺术意象体系,所反映和体现的是整个唐代边塞诗的艺术成就和深层次内容。虽然他们各自运用的意象是同中见异的,但又是黏合得相当紧密的,就像他们的边塞诗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艺术命运似的,注定关系亲密异常,给读者以艺术结合体的美学感受,自然而然地便会赢得“高岑”的艺术合称的口碑。

第3篇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他善于把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炼和集中,使绝句体制短小的特点变成优点:言少意多,更耐吟咏和思索。他的边塞诗充满了积极昂扬的精神,乡思和送别之诗,节奏明快,而抒情风格更以诚挚深厚见长。

正如《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如: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扩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如: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4篇

论文摘要:文章认为高适、岑参诗作的风格差异在于?高是冷眼观时势因而情理相济?岑是热眼看世界所以情景相融。

高适最后“召还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封勃海县侯”’受到李唐3代皇帝礼遇岑参虽也做到一方牧守—刺史一级终因朝中李辅国等小人弄权“儒生有民策无处豁怀抱”2在郁闷孤苦中客死他乡终未走通复兴“世业”之路。在什途高“达”而岑“穷”但在诗作上我以为岑的数量和质量应在高之上。高适现存诗200余首边塞诗20余首约占1/10岑参现存诗403首边塞诗80首约占1/5。当时之所以“高岑叼}二称大概是因为2人有相同的从戎生活均有边塞诗杰作在诗坛同享盛名而非他们的诗歌成就少I=驾齐驭。历代的研究者已看到他们的诗歌个性颇有不同。陈绎曾说“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工世贞说“高岑一时不易上卜岑气骨不如达夫遒上而婉缉过之”工士慎说“高悲壮而厚岑奇逸而峭”。3应该说这些见解不无道理。但是不能到此为止结合具体的作品来进一步准确地认识高、岑诗歌风格的差异正是我们今大的学人应当继续完成的工作。

冷眼观时势与热眼看世界

高、岑都是在20岁时踏入社会走上游宦之路的II.均首试失意便进入了漫民的边隐边游的跻跄岁月。从此也都开始了用诗歌记录自己的行迹与心声。

作为将门之后的高适“丈夫志四海”、“男儿当纵横”是盛唐气象与家庭的熏染给他扫一卜的基调。而对人生的第一次碰壁他用冷峻的眼光审视着时势敏锐找到了失意的原因在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寒士无钱即失路。在《行路难_首》中写道“一朝金多结豪贵百事胜人健如虎。子孙成氏满眼前妻能管弦妾歌舞。自矜一身忽如此却笑旁人独愁苦。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

有才不肯学干竭何用年年空读1弓”富人之所以“健如虎”寒士之所以“出无车”关键在于是否a干竭”这就是盛世外衣掩盖卜的人才沉浮诀窍。在《别韦参军》一诗中史深刻地揭示了这种“干竭”之风源于上“国风冲融迈二五朝廷欢乐弥寰宇。白璧te.I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这种冷峻与敏锐显示诗人有着某种政治家的气质。他此时虽一度隐居但颇不甘心“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u-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氏苦。”所以他没有真正隐居卜去而是浪游人卜主动寻找出什机会。

盛唐气象给相门之后岑参涂染的则是“达则兼济人卜穷则独善其身”的儒雅木色“十五隐于离阳”是潜心侧f读“一十献}5闭卜”失意之后过的则是当时普通士子边隐边游的生活在修心养性的过程中等待机会诚如他《感旧赋》所说“强学以待知音不无思达人之惠顾庶有望于亨PR}Jo”对社会、对前途充满信心以诗人的激情观察世界。其《丘中春卧寄工子》说“田中开白室林中闭玄关。卷迹人方处无心石自闲。竹深喧暮鸟花缺露春山。胜事那能说工孙去未还。”其中“卷迹人方处”一语分明透露出他献1J失意后的“归隐”再从他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之意来看他的“归隐”乃是经历一番烦扰后的超脱因此他有欲说还体的“胜事”、“花缺”、“春山”是那样赏心悦目“竹深”、“暮鸟”是如此宜人关情。同是滞留氏安他没有像高适那样冷峻透视上流社会而是满眼朗朗乾坤的大好河山“野店临官路重城压御堤山开汤水北雨过杜陵西”《沪水东店送唐子归离阳》。

高、岑涉世之初都游过梁园高有《宋中十首》诗其一石“梁工昔全盛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其四石“梁苑白日暮梁山秋草时君工不复见修竹令人悲九月桑叶尽寒风鸣树枝。”在一幅幅冷眼卜的景观中诗人吊占伤己深慨生不逢时。岑则写有《山房春事一首》其一石“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二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诗分两层首两句客观地描写眼中所见的梁园荒芜景象末两句是诗人眼中的亮点“庭树不知人尽去春来还发旧时花。”过去论者只是看到这两句的巧妙构思赋子无情的“庭树”以有情理解为诗人在慨叹人迁而景物依然最大的妙处在于主题翻新别开生而反衬于法用得绝好。按照创作的基木规律应是诗人所见“庭树”上的“旧时花”在前“庭树不知”的奇想在后至于用于卜么于法那是奇想的水到渠成之功。笔者以为正是眼前一亮的庭树春花启发有知的诗人从深层次反观梁园的今昔之变新陈代谢的自然辩证法少I=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而轻松地拈来“春来还发旧时花”一语拓展出无限的哲思空间。有人说诗人是在“以乐景写哀情相反而相成”a其实诗人只是真实地记录了自己于哀情中见乐景的经过少手未使任何“巧”。情理相济与情景相融

高、岑一人有着相同的从戎报国的理想也有相同的入幕戍边的经历而日‘戎马生涯的地点也相近。但是岑参军旅路程史远时间史}\环境史苦边塞生活史丰富。这种客观景况的差异性加之诗人秉性的不同必然泞致他们笔卜相同题材的边塞诗风格多异。元人陈绎曾说“高适诗尚实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似乎是就他们的诗作整体而论若以此来评说高、岑的边塞诗就不免“捉襟见肘”了。因为高适的边塞诗不是战争论岑参的边塞诗也不是风景幽而是充满昂扬斗志、战斗激情的慷慨之歌。情仍是他们边塞诗的灵魂。正是因为他们通过对眼前的事物的审视、提炼产生诗情然后以不同的路数与方式抒发出来才显出了各自的独特韵味。

高适的Zn余首边塞诗所反映的内容一是直而战场惨烈揭;,军中腐败一是描写胜利讴歌战功二是战地送别勉人励己。表现的基木特点是情理相济。诗人35岁所作的《燕歌行》集中代表了其诗歌的最高成就也集中体现了其边塞诗的基木特征。该诗素材来源有二一是友人“从元戎出塞而还”述其事一是友人“作《燕歌行》以示适”二是诗人曾壮游幽燕边塞多所闻见。故“感征戍之事因而和;.-,落脚点乃在“感”。诗分5个层次而展开“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木自重横行人子非常赐颜色”。是歌头交待战事发生的地点概括朝野上卜同仇敌汽。“机金代鼓卜榆关族筛适巡喝石间。校尉羽I}飞翰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这第一层大笔勾勒出师军威及战场紧张气氛。“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卜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排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承前描写敌兵仗势侵凌、攻阵迅猛战士阵前拼死格斗主帅帐中酣歌醉舞一钊一见血地挑破唐军中将帅腐败、苦乐不公的尖锐矛盾,,_致“斗兵稀”、“未解围”的失利局而。第四层将笔触延伸到广大征人及其家室的苦情上“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城苍茫无所有。杀气二时作阵石寒声一夜传刁斗。”而对这旷日持久的守边一日频繁的战斗归期无望“征人”与“”付出了极大的牺牲。诗人将心度理情动于衷。第五层悲亢作结“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诗人从大义上讴歌战士的高风亮节从治国治军之道期盼贤能而浩叹军无良将。诗人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于法交相为用目的不只在展现边塞战事的场而与景况而在于抒写山此而生发的复杂情嗦与独特见识因而情与理相辅相成。即或他歌咏直接参加的边塞生活之作也承接着这一特点如《登陇》石“陇头远行客陇上分流水。流水无尽期行人未石已。浅才登一命孤剑通力一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人宝十一载753年哥舒翰辟高适为左卫兵曹参军河西、陇右节度使幕府掌15记此诗即赴任过陇所作。陇山是陕甘要塞自占征人过此莫不触发羁旅之愁、乡关之思高适亦然。但是诗人将思乡之情与立功边塞报答知己的理想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又如《武威作一首》其一石“朝登百尺烽遥望燕支道。汉空青冥间胡人白如扫。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匈奴终不灭塞卜徒草草。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首四句写登临所见“汉空”与“胡人”形象真切中间四句山占迹想占事忆占人而穷事理、虑时事末两句借景兴叹在余意末尽中作结。全诗既借汉事有感当时吐蕃侵扰不已又深忧最好的安边之策何在情中见理理中含情。

第5篇

【关键词】宋代;边塞诗词;主题;时代风貌

边塞文学是一种政治性、社会性、地域性极强的文学类别,它因战争而产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边塞文学发展至宋代,已然失去如唐代边塞诗般波澜壮阔的宏大气势,但边塞文学毕竟没有沉寂下去,随着新文体——词的兴盛,边塞主题渗透到诗词两种文体中,展现出承袭于前代而又不同于前代的独特文学风貌。

宋代边塞诗词有其特殊的产生机制和社会背景。宋朝自建立起就是一个疆域相对狭小,军事相对弱势的一个国家,历经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扰威胁,其边塞逐步南缩,后有金人灭北宋,继起的南宋抱守半壁河山,边防前线退至长江一线,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带都成为了宋金对峙的边界地区。尽管“靖康之变”打破了宋人“太平也,且欢娱”的盛世美梦,使得大批有志之士在南宋时期发出收复山河的悲壮之音,但是统治政策的退让与军事力量的薄弱始终影响着文人的创作心理,使他们趋向于柔弱而不是刚强,这种群体性的孱弱心理反映到文学中来,便很难再现盛唐边塞诗人的进取豪情。就宋代边塞诗词而言,盛唐边塞诗之昂扬壮阔确已成为绝响,但中晚唐边塞诗之忧患焦虑、悲愤沉痛,却有传承,并展现出有别于唐代的独特主题风貌。

首先,思乡之悲怨在宋代边塞诗词中时有体现,往往于边地苦寒环境描述中,寄托戍边之苦,思乡之怨。这类词应首推范仲淹名作,被誉为“穷塞主之词”的《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帐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人以镇守延州的亲身体验,形象生动地描画了西北边塞荒凉苦寒的景象,充分反映出戍边生活的艰辛劳苦。然而,这首词中流露的情绪已尽失盛唐之豪情,“浊酒一杯家万里”深深道出了对家乡的思恋,然而由于“燕然未勒”而不得归家,尽管将士们渴望得胜凯旋,但这凯旋之日又因为外患内忧似乎遥遥无期,“将军白发征夫泪”正是这种复杂悲怨心理的真实写照。

其次,一大批爱国文人在靖康之变后,关注边塞,抒发神州陆沉之痛,渴望恢复之叹。南渡词人周敦儒在亲历靖康之难时,记录了战乱时代漂泊逃难者的悲痛心声,如《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岳飞之《满江红》则以其激愤慷慨为世人所称颂,词中直指靖康之耻,表达痛失中原之恨,其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二句,抒发了自己渴盼收复失地的志向,全词气势非凡,意蕴深厚。然而此类慷慨悲壮之声在宋代边塞词中并不多见,岳飞面对胡虏侵吞中原造成的国家丧乱民不聊生,同样发出了“兵安在·膏封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的悲叹。面对半壁剩水残山,爱国士人忧心如焚,屡屡发出民族危难之声: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寇传子孙。遗民忍死忘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陆游《关山月》

神州沉路,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赛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

——胡世将《酹江月》

叹中原久矣,长淮隔、胡骑纵横。问何时,风驱电扫,重见文明。

——张元干《六州歌头》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张孝祥《浣溪沙》

尽管爱国志士为国家危难而奔走呼号,而权贵们却依旧偏安一隅纸醉金迷,文人们恢复河山的希望在一次次败仗中逐步消磨,在南宋文人笔下,边塞再无壮阔之气,而充满残破萧条的景象,宋末词人汪元量《水龙吟》一词中“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凉酸楚”云云,已纯乎是悲伤欲绝的亡国之音了。

第三,面对宋王朝江河日下的颓亡趋势,许多爱国志士都表现出痛心忧虑并积极寻找恢复救亡的出路与对策。然而统治者的软弱、军政的腐败必然使他们力挽狂澜的满腔热情寻不到出路,于是宋代边塞诗词中随处可见的都是爱国文人们壮志难酬的悲怨之泪。

雪耻御辱、尽复汉唐旧地是陆游的毕生之愿,如“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表达了他誓死报国的坚贞,“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秋晚登城北门》)是他对沦陷故都的牵挂。然而现实则是“报国欲死无战场”,诗人只能在梦中虚构一个个如火如荼的战场,他的一系列梦系边塞之作均寄托着这样一位寤寐不忘中原的爱国者的理想与豪情。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比更使他的边塞诗词充满了悲剧意味。其《诉衷情》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便是他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一词将其报国愿望突显纸上,他将“了却君王天下事”作为毕生功业,却以满腔热血换得白发染鬓,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愁绪顿生,豪气中毕竟无法摆脱惆怅与悲愤。这种壮志难酬的悲怨在宋代边塞诗词中处处可见:

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胡世将《酹江月》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杨炎正《水调歌头》

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眼底山河,楼头鼓角,都是英雄泪。

——刘仙伦《念奴娇》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

第6篇

[关键词]耶律楚材;边塞诗;西域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0-0041-02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贵族后裔。他生活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复杂交织的金、元易代之际,先后服务于金政权和蒙古政权,官至金燕京行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和蒙古中书令。耶律楚材辅佐蒙古最高统治者数十年,为其规划大政、草创制度,最终推动了蒙古政权的封建化,为元朝立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耶律楚材学识渊博,其学术上的成就,堪与政绩并称,所著数百首诗歌绝大多数收集在《湛然居士文集》中。

一、耶律楚材边塞诗的主要题材

(一)描写边地的征戍生活

耶律楚材诗歌题材广泛、内容新颖,其中描述塞外风情和征战生活的作品约占一半,诗人用独特的眼光观察边塞风物,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开辟了边塞诗的新局面。《过阴山和人韵》?q?和《再用前韵》?r?是前后相承的两篇诗作。两首诗气象宏大,表现了成吉思汗大军不畏艰险、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前者写道:

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

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

万顷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

六丁何事夸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

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

细路萦纡斜复直,山角摩天不盈尺。

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

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

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

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

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

君成绮语壮奇诞,造物缩手神无功。

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

遥思山外屯边兵,西风冷彻征衣铁。

诗中记述了成吉思汗西征大军穿越千里阴山(今新疆境内的天山山脉)之情景,描绘了行军途中所见种种奇观异景,渲染了千里阴山的高峻险要,烘托了“天兵百万驰霜蹄”的威武雄壮,表现了西征大军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后者则热烈颂扬成吉思汗西征的赫赫武功:

西望月窟九译重,嗟呼自古无英雄。

出关未盈十万里,荒陬不得车书通。

天兵饮马西河上,欲使西戎献驯象。

旌旗蔽空尘涨天,壮士如虹气千丈。

秦皇汉武称兵穷,拍手一笑儿戏同。

堑山陵海匪难事,翦斯群丑何无功。

耶律楚材亲眼目睹了成吉思汗西征大军的浩荡气势,翻越阴山,放眼西望,仿佛到了天涯,慨叹古代出使西域的人行程有限,以至于边远之地未能与中原进行交往。诗人认为成吉思汗远征是亘古未有的伟大功业,连秦皇汉武一世英雄亦无能与比。

(二)讴歌西域的自然景观

《过金山用人韵》③是咏唱金山(今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山)的诗:

雪压山峰八月寒,羊肠樵路曲盘盘。

千岩竞秀清人思,万壑争流壮我观。

山腹云开岚色润,松颠风起雨声乾。

光风满贮诗囊去,一度思山一度看。

诗人用细腻的笔调写出了边疆山河的特色,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大自然的面貌,表达了诗人热爱山河的真挚感情。

(三)反映边塞的民情风俗

耶律楚材在中亚驻留达10年之久,创作了许多诗歌,他怀着极大的兴趣描述了在中原人士看来奇异的事物。其中,既有自然现象,又有异域习俗。组诗《西域河中十咏》④中有如下诗句:“饱啖鸡舌肉,分餐马首瓜”,“六月常无雨,三冬却有雷”,“冲风磨旧麦,悬碓杵新粳”,“春月花浑谢,冬天草再生”,“麻笺聊写字,苇笔亦供吟”,“每春忘旧闰,随月出新年”,“强策浑心竹,难穿无眼钱”,“城隍连畎亩,市井半丘坟”,“食饭秤斤卖,金银用麦分”,“黄橙调蜜煎,白饼糁糖霜”,“漱旱河为雨,无衣垄种羊”。“河中”即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耶律楚材在那里居住了很长时间,诗中陈述的各种物类事象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西域的工商农事、气候特产、风俗民情等,给人一种新奇感。

(四)展现边疆的狩猎场景

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以边塞狩猎为内容的数量不多,但在耶律楚材的诗歌中竟多达10首。持弓狩猎是游牧民族的一项日常活动,耶律楚材在漠庭期间,常从窝阔台汗秋弥冬猎,四季巡幸。《扈从羽猎》?u?是其狩猎代表作

湛然扈从狼山东,御闲天马如游龙。

惊狐突出过飞鸟,霜蹄霹雳飞尘中。

马上将军弓挽月,修尾蒙茸卧残雪。

玉翎犹带血模糊,碌耳嘶呜汗微血。

长围四合匝数重,东西驰射奔追同。

鸣鞘一震翠华去,满川枕籍皆豺雄。

诗歌描写诗人跟随窝阔台汗在狼山东围猎的情景,写得真切自然、生动凝练,使人看到了开阔雄壮的蒙古围猎场面和蒙古族的英武之气。

二、文化环境及生活实践对耶律楚材边塞诗创作的影响

耶律楚材笔下的边塞诗题材广泛、内容新颖、格调淡雅、境界清新、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这与他生长的文化环境及丰富的生活实践是分不开的。

耶律楚材生长在汉化的契丹族士大夫家庭。其八世祖耶律倍乃辽太祖长子,精通汉文、知音律、善绘画、精医术,以博学多才著称。父亲耶律履为金朝名臣,通六经百家之书,精于术数,兼谙契丹、女真文字,历任国史、翰林、礼部诸职,官至尚书右丞。母亲是名士杨昙之女,知书识礼,曾教授宫中。耶律楚材自幼秉承家学,“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v?中华民族相对发达的文化,在这个契丹族的世代家庭里明显地体现出来。耶律楚材生活在金中都(今北京),是当时我国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学术气氛非常浓厚。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为耶律楚材的成长提供了条件。

耶律楚材步入仕途之时,正是蒙古大军挥师南下、金军节节败退之际。1215年,耶律楚材26岁时,蒙古大军攻占了金中都。1218年,耶律楚材应成吉思汗的征召,成为贴身幕僚,此后,一直跟随成吉思汗和窝阔台汗。耶律楚材走遍了阿尔泰山、天山、寻思干、伊犁、吐鲁番、鄯善等地,足迹遍及大漠南北和西域边地,自谓“扈从銮舆三万里”,“行尽天涯万里山”。所到之处,他都留意当地的地理、民情、风光、物产,写下了大量的纪行诗篇。丰富的生活实践为耶律楚材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素材。

耶律楚材身为契丹皇室后裔,做过金朝职官,又事蒙古政权,这种特殊的身世经历是多数儒士所不具备的。耶律楚材受到汉族文化的熏陶,又长期同蒙古族及西域其他民族生活在一起,能广采兄弟民族之长。他从久经战乱的中原来到相对平稳的西域,对一切都感到新奇,精神上十分欣慰,因而怀着惊喜之情写出了反映当地风俗的长篇诗歌。

耶律楚材在世代博学的条件下和文化荟萃的环境中,不断汲取营养,尽情接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扈从西征的经历和特殊的身世也直接影响到耶律楚材诗歌的意境和风格。耶律楚材诗歌填补了蒙古汗国时代诗史的空白,对元代的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⑦

[注释]

①②③④⑤耶律楚材著、谢方点校:《湛然居士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第7篇

一、文化历史资源整合之文学资源

旅游景观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是支撑景点的核心竞争力。文字是让受众理解地域文化、扩展景观点的游览内容最直接的方式。常见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有古建匾额、对联、题字,现代景观装置、雕塑等作品上的说明标示性文字,或将文字直接赋予各类景观小品之上。其应用以直述居多,识读性强。本文所举的松潘县松州古城景区城墙上的汉唐边塞诗长廊即是在文化资源的整合应用上采取直述文学作品的方式创作的景观节点。

二、文化资源的整合应用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旅游业、基础建设发展较快,旅游投资持续增长,各类旅游景观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得到开发。在参与旅游规划、景观设计项目实践中,感受到文化因素在规划与设计中正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甚至成为核心竞争因素,是展开设计的依据。许多遗址类旅游景点直观再现历史场景,对其历史、文化的挖掘重视程度高,还原历史的脉络明晰,其历史、文化价值得以保留,成为成功景点的案例比比皆是。部分新开发景区,对其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工作仍有进一步细化、深化的空间。

三、松州古城汉唐边塞诗长廊

据阿坝州旅游发展委员会的2014年12月旅游经济运行情况信息显示,“2014年1-12月,阿坝州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876.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2.74亿元人民币,较2013年同期分别增长25.62%和24.06%。”发展旅游业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而其文学资源,是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学资源的整合对于提升区域旅游景观的文化审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位于四川阿坝松潘县境内,地处边陲的松州古城,1992年被列入四川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整个川西北高原唯一一座兼具军事戍边和汉唐文化的高原古城。汉唐边塞诗长廊为松州古城景区的一部分,作为新开发的景点,目前已经完成了古城墙上有关项目的开发与打造。

位于松州古城北门广场的“汉藏和亲”雕塑,文化背景为公元638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向唐朝皇帝求婚未允,遂攻打唐边防重镇松州,即松州之战。贞观十四年(640年)十月,吐蕃大相禄东赞入唐再次求婚,太宗许,终于娶文成公主,与唐联姻[1]56-57。公主入吐蕃途中,凝视昔日战场,感慨道:“兴师相戕罪也,余将和睦唐蕃。”其景观节点与松潘古城文化资源一脉相承,能与游人产生共鸣。可见文化资源的整合是开发旅游景区的基本依据。松州古城汉唐边塞诗长廊,位于几经修建的松州古城城墙上,是文学美学价值体现在旅游景观设计中较为直接的案例之一。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诗人、文学家描绘边塞之壮美辽阔,征人之离愁别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艺术遗产。曾客居松州的杜甫,心系边防军事重镇松州,就曾写下《西山三首》等不少边塞诗歌名篇。

松潘县为藏、羌、回、汉聚居区,据《松潘县志》记载:松潘,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活动。蜀山氏(蚕丛氏)立国后为蜀国领地。夏禹时期,分天下为九州,松潘为梁州西北境。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置松州(治所在今松潘县进安镇)、扶州,隶松州都督,领嘉诚(治地同州)、交川、平康、盐泉4县[2]80。从政区、建置上看,自唐起置松州、松州都督府。松州古城汉唐边塞诗长廊正是取汉唐边塞诗作为整合范围,设计手法以直述文学作品的设计形式,在游客行走于城墙时作为体量较小的景观节点进行欣赏,设计手法较为单一,但直述诗歌的手法使得诗词可读性较强。诗中多处出现的“羌笛”鲜明地勾勒出边塞的主题,提升了对松州古城作为昔日边塞军事要镇历史的感性认知。松州古城汉唐边塞诗长廊在汉唐边塞诗的整合范围内,所选诗歌内容十分丰富。有描绘将士的满怀豪情与西北壮丽风光的――“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也有描绘边塞动人春光的――“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松州古城汉唐边塞诗长廊共有37组雕塑小品,所整

合的诗歌有36首。其选用的边塞诗描写背景地点有杜甫的

《野望》,写道:“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这“三城”,便包括松州,今四川松潘县,紧扣景区所在地域。也有描写在西安咸阳送别的――“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有描绘北部风光的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如图3汉唐边塞诗长廊之《敕勒歌》,出现将“敕勒川,阴山下”错制作为“敕勒川,山阴下”,阴山为山脉名称,此为失误。其制作、甄选及文化资源整合工作尚可更加细致。

第8篇

一个夜晚,在红枫湖畔,我看了山民们踩刀梯,耍火球的节目,当地人称之为“上刀山,下火海”。

几声火枪响过之后,七八名表演者,上身,赤脚,在一堆堆烧红的木炭上来回跳动,还不时抓了炭火在身上揩抹,圆浑的火球在手中翻滚、搓揉,他们毫不在意。一旁的朋友说,这象征经过火的洗礼,就能消除灾难。会场中央,矗立着两根大约20米高的粗大木杆,木杆上绑有30多把锋利的长刀,刀口向上,银光闪闪,俨然一架令人生畏的刀梯。人们还在疑惑,几个穿着红衣裳,光着脚的勇士,健步来到刀杆下,在一幅古代武将画像前稍跪片刻,然后双手举起酒杯,口中念念有词,将酒一饮而尽。他们纵身一跃,轻盈敏捷地一步步登向刀杆,双手握住刀口,双脚踩着刀刃,众人鱼贯而上。最先爬上顶端的人,作了高难度倒立动作。顿时,鞭炮燃放。观众仰望着,爆发出阵阵喝彩。

我还在册亨苗乡看过异曲同工的斗牛。那是一年入冬后的第一个“亥”日,天现曙色,三声铁炮响过,锣鼓齐鸣,各寨寨老带了斗牛向牛场坡进发。斗牛头上绑有两根遒劲的野鸡毛,背上都有刻着“二龙抢宝”图案的旗座,旗座上插有5面三角形彩旗。斗牛颈项还系了9颗响铃,一路走来,叮当作响,相当风光。斗牛伊始,两牛贸然相遇,角逐相抵,你进我退,互不相让,一连许多回合。一头斗牛败下阵来,坐在坡上观战的寨邻,一律站起来,为胜者叫好。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似乎激怒了败者,它又四蹄翻飞,回头再战,百倍地勇猛。4只牛角撞击的铿锵之声,证明了双方都有千钧之力。对峙之中,败者虽然吁吁喘气,而胜者也嘴溅白沫。败者终于轰然倒地,被抵在岩石上,幸亏胜者的后腿被绳索套住,才让败者免于一死。胜者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十八寨都为它披红挂彩,鞭炮声应山应谷。

这是一种彪悍,流淌在血脉中的彪悍。

记得,少时读边塞诗,曾极为震撼。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李颀的“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王昌龄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关门”、岑参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边塞风光也好,边疆生活也好,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也好,将士思乡情绪也好,都格调高亢,因为他们以征战为能事,美人香草、锦帷绣屋离他们甚远。边塞诗的意象,多为烽火、狼烟、宝剑、战马、铠甲,无不透视出边塞诗的美学风格:雄浑、遒劲、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文学史上也多有另一种景象。北宋李清照,词作典雅婉约。“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作为诗人,李清照是优秀的、杰出的,她拥有相当的地位、价值、高度,她噙着泪水吟咏“雁过也,最伤心”无限感伤地倾诉“人比黄花瘦”,也是一个时代的另一类代表。

时下,我们似乎毋须再用烽火、狼烟、战马、铠甲来定义生活。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歌善舞,人们都不去想干戈之事,即或有战事,离我们也很远。和平环境的诗人,不再擅长在马背上“哼”出荡气回肠的诗篇。人们很大程度上生活在虚构的繁华和翻新的游戏中,血管里流动的不是火焰而是温情,受到热捧的不是大气如虹、笔走龙蛇、大浪淘沙,而是离愁别绪、暗香盈袖、疏叶横斜,这可能容易丧失雄健、硬朗的气魄。我上大学时,读雨果的《悲惨世界》,热衷的竟然不是沙威鹰隼一般的眼睛,而是小珂赛特的命运。而今,优雅的人们,讲温文尔雅、讲湖光山色、讲词章华丽、讲丝管悠扬、讲青衣小帽、讲嘉年华、讲名利场,重文轻武、重安稳轻变更、重当下轻未来,这与曾经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相去甚远了。

政治是一种“行动的人生”,文化是一种“静观的人生”。人性充满悖谬,又充满张力,欲望带来活力也带来骄纵,文明带来规则也带来压抑,在这样的时候,我们体验一下边塞诗人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观赏一番踩刀梯,耍火球的彪悍之魅,对改变气质的嬴弱,矮化,复元健康、硬朗、骁勇的气度,或许会有补益?

第9篇

1、王昌龄 (698—757年),字少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2、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3、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0篇

关键词:唐诗;阳关;玉门关

唐代为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开明、经济富庶、军事强硬、文化繁荣、疆域辽阔、对外交往频繁。强盛的国力、文化的兼容并蓄形成了气势雄浑、大气磅礴、神采飞扬、境界宏阔、意象丰富的唐诗。

唐代西北边疆有许多著名的关隘,其中阳关、玉门关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军事、政治、外交作用,在西北关隘中占据重要地位。自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始,阳关与玉门关即成为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门户,因而在唐人心中拥有独特地位,成为唐代边塞诗的典型意象。

本文选取西北边疆一南一北扼守丝绸之路的两个重要关隘――阳关、玉门关,并对其典型意象和独特的人文价值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探讨其在唐代文人心中的地位及其所蕴含的情感内涵。通过对诗歌的解读,亦可观其在历史、地理、军事、边地民俗风光、对外交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阳关、玉门关的历史沿革

阳关、玉门关的设置始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列四郡、据两关”即阳关、玉门关。《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玉门关,汉武帝时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或谓小方盘城。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戈壁滩上。与西南的阳关,同为中西交通门户。……出玉门关为北道,出阳关为南道。……宋以后,中西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1]“阳关,西汉置,即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南湖镇破城子。”[2]两关为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阳关为丝绸之路南道关卡,玉门关为北道关卡,当时内地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因而成为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的咽喉之地,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外交作用。

二、唐诗中的阳关、玉门关分析

阳关、玉门关距中原悬远,因而成为荒寒、绝域的象征。在唐人心中,出阳关则无故人,入玉门则进中原。在唐诗中,阳关、玉门关已不再单纯作为军事关卡存在,而成为特定的边塞意象,蕴含着唐人独特的人文情怀。

在全唐诗中,提及阳关的诗作有46首,提及玉门关的诗作达127首。这些诗作大多与边关战争、边地苦寒、域外风情风貌以及建功立业、征人思归、民族融合等内容密切相关。阳关、玉门关不仅在地理位置、军事作用、对外交往中有着紧密的联系,诗作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均有仅出一笔,便意蕴丰富的表达效果。随着相关诗作的传颂,其“典型”意象及象征意义逐渐树立起来。

(一)浓重的汉家情结

唐代为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气势恢宏的时代环境激发了唐人强烈的自信心及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唐边塞诗人汉代情结浓重,崇汉代军事之神威,羡汉家英雄之英武。汉朝为我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经过文景之治,汉代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唐人朝气蓬勃,具有强烈的进取心,溯源历史,汉之盛世威武与唐人精神风貌不谋而合。汉有匈奴之侵扰,唐有突厥、吐蕃之威胁。共同的边疆形势亦为唐人汉家情结浓重的原因之一。汉代突击匈奴,涌现出大批战斗英雄,如卫青、霍去病、窦固、窦宪等人。唐代文人渴望建功立业,因而对这些汉家战斗英雄情有独钟。唐人尤其崇尚班超,立志学习其投笔从戎,归身军旅,以实现建功封侯,报国立业的雄心壮志。

《后汉书》班梁列传有言:“(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班超出入西域二十二年,“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封为定远侯,邑千户,可谓功成名就。然“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亦上书发出“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请求。可见玉门关自汉以来,就不仅仅是内地通西域的边关要塞,而成为人们心中家乡与域外的界限。在唐诗中,有大量诗篇引用班超“生入玉门关”的典故,借汉家英雄之事,以抒一己之怀。既是诗人报国立业的象征,亦表达了边塞军旅征人渴望荣归故土之追求。如胡曾《咏史诗・玉门关》:

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

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

超为实现大丈夫建功立业的理想,投身西域二十余年。虽终获成功,然中国历来君臣观念深重,乡土情结浓烈。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终以为统治者赏识,封侯荣归故里为个人价值之实现。年老的班超久在绝域,虽功成名就,然对中原之思念却成为其最后寄托。由于玉门关距中原距离遥远,自古在人们心中,出玉门则代表出国门。因而“生入玉门关”不仅体现唐人深厚的汉代情结,同时亦继承班超建功立业、思归故里之情感,融入复杂而悲壮的感情基调。

唐边塞诗中,玉门关已成为绝域、苦寒、悬远的代名词。“生入玉门关”做为其特殊的文化符号,既可表达报国之坚定,亦可抒苦闷、哀怨之辞。

(二)阳关送别

唐王朝国力强盛,对外交往空前频繁。阳关作为内地通往西域的南路关口,唐人或出使、或游历、或经商,多经此而行。出阳关则入茫茫戈壁、荒寒大漠,将要面对不同的地域风貌、风俗民情。对于出离阳关之人,域外代表着功成名就、为国建功,也代表着陌生、孤独、荒凉、凄楚与艰辛;对于送别之人而言,友人出阳关则亦如出国门,从此也许再无相见之日。古人十分重视送别,阳关作为内地通往西域的关口,成为送别诗的典型意象。自王维七绝《送元二使安西》始,阳关正式作为“送别”的代名词而存在: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该诗创作年代应在安史之乱前,为王维送别友人赴西北边疆而作。朝雨如丝,杨柳依依,风光如诗如画,让人留恋,不忍却要面对离别。酒过三巡,友人不得不出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道出诗人对友人强烈而真挚的情感。再吃一杯酒,西出阳关也许就再难相见!饱含眷恋、担忧、关切与一路珍重的祝福。“本篇谱入乐府,当做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叠唱,称《阳关三叠》,又称《渭城曲》。”[3]其后,唐代众多文人都在其诗作中化用该诗。如白居易《答苏六》:“更无别计相宽慰,故遣阳关劝一杯。”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谭用之《江馆秋夕》:“谁人更唱阳关曲,牢落烟霞梦不成。”以及张祜《听歌二首》“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去阳关第一声。”阳关及阳关曲遂成送别之辞。

(三) 报国壮志

唐代为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强大的国力激发了唐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形成了唐人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自唐建立之初起,边战就未停歇。北有突厥,西有吐蕃,东北有契丹,它们与唐王朝时战时和。唐代统治者重视军功,整个社会形成崇文尚武的时代精神。唐代文人渴望求取功名,多寄希望于出塞远征,“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成为当时文人的普遍理想。因而靖除边患,建功塞上,立志报国的边塞诗成为唐诗中最为慷慨雄壮,气势宏大,恢弘豪迈,纵横跌宕的部分。如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该诗为送别诗。诗人鼓励友人刘司直赴边建功,同时亦表达了自身渴望建功立业,使国家强盛的壮志豪情。前四句,诗人点明友人赴边所行之路路途遥远、环境恶劣,只有一望无际的大漠、沙尘,偶尔天上飞过几只大雁,长路漫漫,却难以见到行人。“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借历史典故颂扬当年汉使不畏艰辛,打通中原与西域的道路,将西域物产、文化带到中原,借此勉励友人建功立业。尾联“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明确点出诗人渴望国家强盛,不必以和亲的软弱手段谋求和平的愿望,是对友人成就宏图大业的希冀,同时也寄寓了诗人自身想要远赴边疆、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

(四)边战之苦

在唐边塞诗中,展现将士戍边之苦,征战之艰的作品亦不在少数。连年征战,边地的荒凉,离家的苦闷,生死不卜的命运带给戍边战士的是不满、苦闷与悲愤。李颀《古从军行》以流畅奔放,慷慨悲凉的语调展现了征戍生活的悲苦:

白日登山望烽火,昏黄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砂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此诗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表现了边塞征戍生活的单调艰辛。此诗采乐府旧题,以古喻今,借汉讽唐。该诗前四句虚实结合,展现了戍边将士紧张而单调的生活。首联采用互文的修辞方式写出将士们日日夜夜观测敌情,饮马交河,随时做好战斗准备的紧张情形。在茫茫大漠之中,与将士为伴的,除去狂沙乱舞,就只有打更的刁斗。第四句中的公主为细君公主,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嫁与乌孙国王昆莫,担心其在漫漫路途中烦闷,因而弹琵琶以娱乐。当年细君公主出塞犹赖琵琶以抒幽怨之情,将士之怨情又何以诉说?诗文以用典的方式突出边地生活的单调艰辛。万里戈壁天苍茫,气候异常恶劣,人烟难觅,有苦难言。大雁哀鸣,连胡人听之都惨然,莫说中原将士。诗句情景交融,边塞风貌尽显。诗歌借汉讽唐,暗刺统治者一意孤行,穷兵黩武,同时写出战士有家不能归,只得在边地死战的悲苦命运。将士出生入死,换来的只是葡萄进贡朝廷,供以好大喜功的统治者享乐而用。葡萄乃西域之物,将士死伤无数换来统治者的优越生活,该句虽讽刺之味浓重,亦展现了西域与中原的物质、文化交流。遮玉门,则将士不得入,可见玉门关作为交通要道及内地通西域关口的重大军事作用。

(五)思乡、闺怨

唐代战事频繁,兵役繁重,防御线长,许多战士甚至被强留以至久戍不归。长久而繁重的兵役使得家人远别,夫妻分离,思乡、闺怨诗因而成为唐边塞诗中感情最为真挚、浓烈的部分。北走玉门、西出阳关,“出塞独离群”,意味着离家塞外,远别亲友,踏上孤独的旅程。崔《折杨柳》:

二月风光半, 三边戍不还。

年华妾自惜, 杨柳为君攀。

落絮缘衫袖, 垂条拂髻拨。

那堪音信断, 流涕望阳关。

该诗是一首典型的男性代言体闺怨诗,作者模仿女子口吻,写出丈夫出征已久,一去阳关之外,便音信难通的现实。诗人以女性之口吻诉衷肠,实则写身在阳关之外的男子,盼望着能将域外的消息送至亲友,奈何关山路远,音书难托的悲哀。

阳关诗中,闺怨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刘氏云《有所思》为阳关闺怨诗中极为著名的女性自言体闺怨诗:朝亦有所思, 暮亦有所思。登楼望君处, 霭霭浮云飞。浮云遮却阳关道, 向晚谁知妾怀抱。玉井苍苔春院深, 桐花落地无人扫。

妇人无时不刻思念着远在阳关之外的丈夫,登高远望,无奈山高路远,浮云遮望眼。井边已生青苔,可见丈夫离家之久。梧桐花落满地,也懒打扫,妇人之愁思尽收眼底。“相忆不可见”,中原内土的人们思念边关亲友,而阳关,成为“阻隔”他们思念的屏障。在此,阳关已非实指,而成为“绝域”、“思念”的代名词。

(六)边地风光

唐边塞诗境界宏阔,瑰丽奇伟,无不体现塞外独特的风物、风光,以及内地与西域广泛的物质文化交流。其中,岑参诗即为典型代表。岑参三十五岁跨马西出长安,到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任职。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再度出塞,至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任节度判官。两次出塞经历,让岑参得以写出大量传诵千古的边塞诗,如优钵罗花歌: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

“优钵罗花,梵语音译,义为青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佛书中多用以比喻人眼目。”[4]该诗序提到“天宝景申岁,参忝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领伊西北庭度支副使”,可知该诗作于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时岑参尚在北庭。白山指天山,赤山指火山,意为在天山之南、火山之北生长着美丽而有异香,却不为人所识的奇花异草,可惜这样奇美的花却生在荒寒的西域,没能长于人杰地灵的中原大地。将其移至官署之中,以涤尽污秽之气。该花婷婷独立,不与众花草为伍,淡定自若,不同流合污。这样高洁清雅的花,若献于君王,必定可以为一室增辉。只叹山高水长,阳关路远,无法送达君王的身边。该诗选取了西域独有的天山雪莲作为吟咏的对象,暗寓兴寄,以此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渴望君王慧眼识才。

王维诗《送刘司直赴安西》中“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一句则写出了西域与中原广泛的物质文化交流。(汉)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提到:“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5]苜蓿、天马、葡萄原产于西域,当年汉武帝派李广利征伐大宛取名马,马喜吃苜蓿,苜蓿与葡萄种遂同西域使节进入中原。

综上所述,阳关、玉门关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军事作用,对外交往价值而成为唐边塞诗的典型意象,其诗作与报国壮志、边战之苦、思想闺怨以及边地风光风貌紧密相连。然而玉门关与阳关又因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发展变化在诗作中展现不同的风貌:阳关诗多与送别、闺怨相关,诗风哀婉、瑰奇、壮丽;玉门则多与报国、边战相关,诗风大气、悲壮、苍凉。

三、结语

阳关、玉门关作为扼守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从设立之初起即成为军事意义上的共同体。文学其本身虽艺术性多于写实性,然唐诗乃唐人亲历亲为所作,为唐人写唐事,能够更为鲜明、生动、直接、真实的展现唐时社会风范以及唐人心理。从诗歌入手,将“两关”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分析“两关”体现出的共同的文学意蕴内涵,塑造出“二关”在唐诗中较为完整的地方文化印象。也能从另一层面为研究“两关”的历史、政治、地理、军事、边防以及北部边地历史、地理、风俗、风情等方面提供宝贵的材料。阳关、玉门关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称, 而包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容。

注释:

[1]戴均良,等.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7,638页

[2]戴均良,等.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7,1338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113页

[4]阮堂明,李新.高适――岑参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241页

[5][汉]司马迁.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0.7,7301页

参考文献:

[1]戴均良,等.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

[3]阮堂明,李新.高适――岑参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

[4][汉]司马迁.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0.7

[5]高建新.唐诗中的“金河”[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5).

第11篇

2013年3月7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而古代诗歌正是传统文化的优良载体,古代诗歌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通过学习和鉴赏古代诗歌,可以熏陶学生的志趣、品格和情操,促进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这两条基本的文艺理论都是对诗歌的本质的认识,诗歌的创作必然来源于作者本身的情感,并且作者试图在诗歌创作中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教师只有正确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才能促进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其包含的社会意义,切实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然而,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很多语文教师面对着一首首文质兼美的古代诗歌,往往采取简单化地处理,逐字逐句翻译古代诗歌,过分注重关于古代诗歌内容的理解,忽视了古代诗歌所包含的深刻感情,将一堂诗歌鉴赏课上成了文言翻译课。学生在下面只知道埋头苦记,不知道反复吟诵,仔细体味,如此很难理解古代诗歌深刻的人文性。

而在事实上,由于古代诗歌所处的年代久远,背景各异,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也充满了复杂性。同时古代诗歌独特的韵律、表达也对学生造成了极大地干扰,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鉴赏诗歌时,必须全盘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适当地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美、思想美。

而在高三进行诗歌鉴赏复习时,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中两年学习的积淀,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关于诗歌赏析的基本知识。然而考试面对具体的诗歌试题时,学生只能够借助脑中的知识储备,笼统粗略地完成答案。这些答案个个似是而非,不够具体准确,因此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考题的平均得分总是较低。

情感是一首诗歌的`魂,在近十年的江苏高考中,理解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已经成为必考题。教师在进行高三复习时,必须综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快速把握古代诗歌情感,进而准确地鉴赏诗歌。

理解古代诗歌的感情,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诗歌题目、作者、注释,初步揣测诗歌感情。诗歌题目、作者、注释可以带给我们很多信息,古代诗歌的题材总有很多相似的感情,山水田园诗大多描绘清新自然的优美景物,借以表达对宁静闲适、归隐生活的向往,有的诗歌还会隐藏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一丝惆怅;边塞诗的情感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很大关系,国力强盛时,边塞诗大多在描写奇美的边塞风光,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随着国力的衰退,边塞诗情感也逐渐变得凄苦,风格大多变为描写塞外军旅生活的艰难,战争的残酷,对统治者开边的不满以及自身浓浓的思乡之情。怀古咏史诗大多借古伤今,凭吊国运、哀叹兴衰或者感伤自身;羁旅诗大多描写旅途之景,抒发羁旅的孤寂,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个体怀才不遇的悲伤。通过这些信息的把握,学生调动脑中的知识储备,可以初步判断诗歌的题材。

在初步揣测出古代诗歌的思乡感情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捕捉情感词语,准确把握诗歌感情。中国古代诗歌内容凝练,讲究一字千金。比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的“愁”字;“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字;“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中的“寒”字;“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中的“悲”和“冷”字。学生抓住这些关键的字眼,也就有了具体把握情感的抓手,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判断理解古代诗歌的情感。

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之后,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紧扣诗歌中的意象、典故,深入理解诗歌感情。意象是古代诗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选取大自然中的物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思。比如“梅兰竹菊”是在象征高洁的人格;“鸿雁”、“明月”总是引起作者的思乡之苦;“折柳”、“南浦”总是传递诗人离别的忧伤,“松风”、“竹影”经常表达诗人的隐逸情怀;“凄雨”、“孤灯”和诗人的羁旅之苦紧密相连。古代诗歌多用典故,学生通过日常的积累,熟知一些常见典故的固定情感,可以准确理解诗歌感情。比如“楼兰”、“投笔”反映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东篱”、“采薇”传递了诗人的归隐之心;“碧血”、“丹心”表达了为国捐躯的忠贞。把握这些意象和典故,学生就可以准确地理解赏析诗中具体的句子。

第12篇

[摘要]高适的《燕歌行》情感深沉、风格悲壮,表达了由于战争无休无止,战士思乡盼归、佳人怨旷的情绪。诗歌就产生了两大旋律交叉的格局。这种格局非自《燕歌行》始,《诗经》中《小雅・四牡》里边也曾经存在,而最有现实感和人情味,也最有艺术价值的应以《小雅,采薇》为代表,双重旋律的交织表现,极力地影响了后世的战争、边塞诗歌的创作。

[关键词]《燕歌行》 双重旋律

唐朝的边塞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极力渲染战争的场面,可谓是情感深沉、风格悲壮。诗人在小序中点明的“感征戌之事”,其中所“感”之一,是表达战士思乡盼归之情。战争无休无止,归家遥遥无期,于是就产生了家庭离散,男怨女旷这方面的情绪,而这也是《燕歌行》古题的本义。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燕歌行》,言时序迁换,而行役不归,佳人怨旷,无所诉也。至此,诗歌就产生了两大旋律交叉的格局。

在《诗经》中《小雅,四牡》里边曾经存在两大旋律交叉的格局,这种格局非自《燕歌行》始。《毛诗序》解释这首诗的涵义说:“思归者,私思也;靡者,公义也;伤悲者,情思也”。这解释值得重视,因为它实际上揭示了中国古代战争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矛盾。也就是“私恩”与“公义”的矛盾。正是诗歌抒情主体存在“私恩”与“公义”不能两全的矛盾,才产生了“伤悲”的情思,回荡诗中,令人难以遗怀。这可以称为双重旋律的战争诗。

从表现人性的丰富复杂,表达普通人民群众情绪的角度看,这类战争诗中最有现实感和人情味的,也是最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可以《小雅・采薇》为代表,诗的末章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战争诗歌的人本思想,或曰古代的人道主义。诗的主旋律,是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情绪:“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戒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写的是主人公被国家民族的利益所激起“公义”的一面,然而,诗中也出现了另一个旋律:“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戌未定,靡使归聘”。战争无休无止,归家遥遥无期,战争又残酷异常,于是忧虑情绪难免潜滋暗生。这种情绪积象日久,便会冲破胸臆,发为诗歌,这可是属于“私恩”的一面了。正是由于这种“公”与“私”的矛盾,造成了战士一生的悲剧。诗的结尾突出了“一个人的遭遇”,诗中出现的“我”纯是个体形象,可以说,诗中“公”与“私”两个旋律的交织表现,说明了这样一点:战争的胜利,是以战士的一生为惨重代价的!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主题啊!对后来出现的汉乐府名篇《十五从军征》,我们也可以作如是观。

双重旋律的交织表现,极力地影响了后世的战争,边塞诗歌的创作。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及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代在玄宗以前实行府兵制,兵农合一,老百姓平时务农,农闲练兵,战时出征,服役期限在21岁到59岁之间,有的人刚成了年就从军,到60岁始得免役归来。“万里人未还”就透露这一消息,王昌龄的另一首诗《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关于这首诗的主旨,历来有些争议,而在我们看来,这种不同意见正从一个侧面说明,诗的主旨并不像通常所说的那么单纯,仅仅是表达唐军杀敌卫国的决心。即使是全诗最豪壮的“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历来人们是从正面理解的,清代学者沈德潜《唐诗别载集》却认为:“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信有意味”。这就是指出了其中贯穿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命运相冲突的双重旋律。刘承洛先生《唐人绝句精华》说:“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戌之苦益明,如以为思破立功而归,则非诗人之本意矣”。这种意见颇值得我们细味之。返照《燕歌行》中双重旋律,正是中国古代战争诗悠久传统的再次体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