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9: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行道树张晓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应城市(2005—2006)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单元评测题(一) 文章作者:吴高珍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22日8:43 中语1—1 应城市(2005—2006)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单元评测题(一) 内容:第一、二单元 命题:审题: 班级 姓名 & )(4) 然长逝( ) 5.能力拓展。(10分) (1)《行道树》是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的作品。读完此文,由行道树的形象你会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为什么(2分) (2)玛丽•居里是一位令人敬仰的伟大科学家。《我的信念》让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教育?(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谈即可。)(2分) &
nbsp; (3)请展开联想与想象,将“心旷神怡”“异国他乡”“多彩多姿”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词语顺序不拘,不超过50字)(3分) &n
bsp; (4)小明和父亲在谈论电视广告。父亲说道:“现在的广告词拿词语开涮,做蚊香广告,叫‘默默无闻’;做女帽广告,叫‘一戴添娇’;做止咳药广告,叫‘咳不容缓’。这种滥用词语做广告的现象是有害的,对中学生正确使用词语是一种误导,说不定哪天做摩托车广告会出现个‘骑乐无穷’。”小明笑着说道:“ &n
bsp; 。” (请替小明分析这种广告形式的作用,以说服他的父亲。)(3分) 6.新学期开始,班主任让同学们自荐和竞争各学科的科代表位置,你很想当某学科(可写任意一科)科代表
,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怎么说才得体而又能取得同学的信任支持呢?(4分) &nb
sp; 7.《三国演义》、《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中的两部,另外两部是《 》、 《 》。它们都刻画了许多形象生动的人物,请举出其中一个人物并指明他 (她)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再简单的说说他(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4分)  nbsp; ②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11.作者小时候把什么比作鹤,什么比作云?从中可以看出他小时候是怎样一个孩子?(2分) &nb
写作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写作与阅读又密切相关,初中语文教材中涵盖了很多优秀的文章,这些文章无论是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是组织结构方面都可以给学生启发。然而,很多语文教师将阅读和写作割裂开来,无法真正发挥出教材的作用。下面笔者谈一谈如何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一、借鉴课文的语言表达方式
作文中如果只是简单地使用一种表达方式会显得过于单一,教材中的语言表达方式丰富多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仿写教材的语言表达方式。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找出教材中的优美段落、句子以及特殊的修辞手法,并进行合理的仿写,有效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例如,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石榴》一文虽然写的是实物,但是作者不单使用描述的方法描写石榴,在文章中间还采用了拟人与比喻的手法,说石榴“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恚露出一口皓齿”,将石榴花比作“夏季的心脏”,又将单瓣的石榴花比作“中国式的金尽保最后两段又采用了转叙的方式,通过多种表达方式对石榴进行描写,使得文章更加有层次感与画面感。而学生在写景状物时,也可以摒弃单一的使用描述的方法进行写作,而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学生在写“兰”时,首先这样写道:“兰,错落有致,别具一格。抽出几片嫩嫩的叶子,淡淡的青绿,像翡翠,像碧玉。它的清淡之绿,像蘸足了水的绿墨轻轻染上,绿得清纯,绿得可爱,惹人怜惜,令人喜爱。一丝微白穿过其心,日光斜照下,更是显得玲珑美丽。”其次写道:“‘回眸一笑百媚生’,这样浓艳的诗句只配艳红的娇花。兰,它只是轻轻微笑,只是一片自然之绿,却赢得了多少人的称赞,以致把高尚的君子都比作它。”最后通过叙事的方式写道:“我生日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盆兰花……而我也深深沉醉在兰的世界中。”
二、借鉴课文的角度转换方式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是作者从“我”的角度来写物的特征,而通过“物”的特征来表达我的情感,然而有一些课文的写作视角却不同,如张晓风的《行道树》是以行道树的口吻叙说无怨无悔的人生选择与自己的“忧愁和快乐”,写作角度的转换将行道树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角度转换的方式比较新颖,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这种方式。例如,笔者要求学生采用拟人化的方法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而各种小动物在学生的写作中变得更加鲜活。有一名学生这样写道:“我是一只小蝌蚪,住在荷花池里。我有很多好朋友,有乌龟哥哥、螃蟹表哥、鱼姐姐和虾妹妹。有一天,我们玩捉迷藏。乌龟哥哥装成一块大石头,却忘了藏尾巴,螃蟹表哥以为那尾巴是棵水草,一剪剪了下去,乌龟哥哥疼得叫了起来,拔腿就跑,没想到碰到了一块石头,弄了个四脚朝天。看到翻倒在地上手舞足蹈的乌龟哥哥,我们忍不住笑了起来。我多么想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呀,因为有的朋友说我像一个逗号,有的说我像一根棒棒糖,还有的朋友说我像一棵小树。蛙妈妈说我是一个大头加上一条小尾巴。过了几天,我的尾巴旁边忽然长出两个软软长长的怪东西来,最有学问的鱼姐姐告诉我:‘那个东西叫做后腿,你既然已经长出后腿,就表示你快要长大了。当你长出前腿,尾巴褪了以后,就可以到陆地上玩,也可以在水里游泳,变成两栖动物了。’我听了很高兴,真希望能马上到陆地上去看看清晨的美景。”
三、积累并运用教材中的写作素材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有效积累并合理运用教材中的写作素材。如果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写作有效结合起来,并合理运用教材中的素材,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得到质的提升。我们都知道,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好教材来引导学生学习,就能使学生以教材为例子,延伸、拓展和超越教材,从而将教材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比如,在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少年爱因斯坦》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爱因斯坦的故事及精神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如“他是个沉静而孤僻的孩子一他说话特别迟缓一他有音乐天赋一他对周围事物观察细心一他喜欢思索一他对科学和真理怀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这样串联课文内容,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叙述爱因斯坦的成长故事,并形成自己的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在写《我的学习好榜样》《我的小伙伴
》《我想成为
样的人》《向你介绍我自己》等作文时就可以合理借鉴课文中的写作素材了。
仿写是写作的必经之路,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有效地进行仿写,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这样学生可以仿照课文作者的写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有效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责编 秦越霞)
一、诗文导入法
(一)古诗导入法。
如果学生的小学基础知识非常牢固,我们就可以用他们熟悉的诗文导入新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导入。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看云识天气》的导入。
(二)对联导入法。
如“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月亮上的足迹》的导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山市》的导入。
二、设问导入法
设问有机械问、对比问、选择问、连环问、层递问和讨论问。 古来多少事,尽在谈笑中。这种问答的谈话方式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加深师生感情,共同探讨问题。课堂气氛也随之轻松愉快起来。
如《行道树》的导入――同学们,假如你是一棵树,你希望自己生长在何处?为什么?(学生们畅所欲言)生长在不同地方的树都有它们各自的心声,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台湾著名散文作家张晓风的《行道树》,看看她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索。再如:《绿色蝈蝈》的导入 ――“你会养宠物吗?它的外貌是什么样的?养了多久?习性有哪些?喂养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呢?”全班学生都沸腾起来了,最后引入特别的动物――蝈蝈。
三、多媒体导入法
多媒体导入法就是利用录音、录像、网络等多媒体进行导入的一种方法。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一堂好的多媒体语文课只要充分地利用计算机的综合交互功能,将文字、数据、图片、动画、语言、音乐、视频等多媒体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就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更好地利用教材。 如:
(一)音乐导入法。
《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她诉说善良……讲述美好……”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象,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善良和美好呢?有诗歌写到:“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可会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
(二)图片导入法。
(多媒体显示月球地貌、宇宙飞船探访太空的资料)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珍贵的资料是怎么得来的吗?对,是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拍摄的。那么,你们想了解人类成功登上月球的全过程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长超的《月亮上的足迹》。
四、迁移导入法
迁移就是运用,就是举一反三。它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和对相似事物原理的归纳,从而在旧事物的激发下,温故知新,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如把朱自清的《春》一文中“春花图”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中第二自然段进行迁移,比较异同。1.色彩的比较:如“红、粉、白”与“深深浅浅的紫”相比。2.形的比较:如“像眼睛、像星星”与“像瀑布”。3.状态的比较:如“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与“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等等,既写出了花之绚丽,又颂扬了生命之顽强与美好。王安石的《伤仲永》与司马光编撰的《孙权劝学》,两篇文章都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一个是幼年聪慧,不去学习,毫无作为;一个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五、咬文嚼字导入法
咬文嚼字法就是教师高屋建瓴,吃透教材,抓住关键字句,以点带线,去感悟课文的语言美,陶冶情操。那些关键的字句,有的在开头和结尾,有的是抒情议论句,有的是过渡句(段),有的是反复出现句。我们现在大多是看标题:标题往往就是文章的内容或线索。《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花儿落了” 既指爸爸栽的花落了,也指爱花的爸爸去世了。
六、体验导入法
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构思谋篇,有三种基本途径,即以小见情、以小见德、以小见理。
一、以小见情
“以小见情”就是通过对生活中人物细节的描写,如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表现蕴涵于其中的爱恨情仇。如孟郊《游子吟》中的“临行密密缝”这个最普通的细节,凝聚的是感人的浓浓母爱,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让无数读者为之动容,这就是“以小见情”。
二、以小见德
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行为是心灵的外现。人物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往往能够真实地表露一个人心灵的高贵与卑贱,可谓是“小动作大窗口”。如优秀作文《爷爷的癖好》叙述了爷爷的三个癖好:总喜欢购买本地的产品,说是可以减少产品运输时产生的CO2;几乎很少购买肉、蛋、奶等食品,说是家畜的饲养,肉类包装、运输和烹饪会比植物性食物消耗多得多的能量;坚决不用一次性用品,说是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三个小癖好,却让一个固执得可爱的“环保大使”的感人形象赫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三、以小见理
俗话说:“事虽小,理却大。”的确,有些看似不起眼的事物,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拿小事说理,贴近实际,通俗易懂,让读者更乐于接受。席慕蓉的《贝壳》即是以小见理的经典之作。文中写到,贝壳虽小,可“制作”精致;贝壳里的生命虽短暂,却活得一丝不苟。与此相比,人的生命更长,更有优越性,因此我们要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
“以小见情”“以小见德”“以小见理”手法的灵活运用,可以变“废”为宝,把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造得生动亮丽,焕发出无限生机,吸引读者的眼球,激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以小见大”的特点是结构紧凑集中,内涵深刻,它适用于散文、记叙文、小说等文体。“以小见大”手法灵活多样,有托物言志,如张晓风的《行道树》、周敦颐的《爱莲说》;有以物喻人,如杨朔的《荔枝蜜》、高尔基的《海燕》;有借事寓理,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张洁的《挖荠菜》等。
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文章更好地做到“以小见大”呢?
一、细心观察生活,合理筛选材料
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来源。拾到一片落叶,可以发现它背后深藏着春去秋来、岁月匆忙的道理,可以发现树叶把绿意留给人类,把败叶留给土地的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看到农民粗糙的大手,可以引申联想:世界正是这样千千万万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使生命永恒……
二、写有价值的“生活小事”
有人会问,“生活”还分有价值、无价值吗?是的。例如以“爱”为话题作文,倘若写“扶老太太过马路”“你借我一把尺子,我还你半块橡皮”,能有多深的思想性?同样的话题,若写晚饭后自己在房间里埋头用功,厨房里突然传来一声碟子被打碎的响声。“我”不禁心头一颤:妈妈已经为我刷了十几年的碗了,这近十万只碗是多么浩大的一项工程啊!记叙、抒情,挥洒淋漓,最后点明“爱就是一种深沉的责任”。升华主题,文章就有了深刻性。
三、联系实际,挖掘材料的闪光点
生活中有些事情看似平淡无奇,但考生只要深入挖掘,就能从中提炼出深刻的道理,平凡中见不凡,无奇中见神奇。如优秀作文《习惯》写“我”上学时习惯走老路,生怕走新路耽搁时间。有一次“我”提前上路,决定放胆走一回新路。虽然一路上忐忑不安,但我还是按时顺利地走到了学校。文章结尾写了自己的感悟:“我们平时生活中,之所以保持旧习惯,不敢尝试,不也往往是患得患失的心理在作祟吗?”
四、重视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精神
细节写得越细致越入微,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所抒发的情感就越充沛,所阐释的道理就越透彻。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写老葛朗台临死前,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仅是这一细枝末节,就活画出了这个守财奴贪婪成性、至死不变的丑恶形象。
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的习作源泉,这是毋庸置疑的。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学生每天的生活、学习都是丰富多彩的,也没有一天是一样的,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是习作素材的宝库。但在实际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即使搜索到了习作的素材,表达时却缺乏个性,语言空洞、苍白无力,这是因为在习作中,学生没有独特的心灵感受,使习作缺少“唯我性”。
从2012年上半年起,我以《在生活作文中提升小学生心灵感受力的实践研究》为课题,在习作教学中,做了一些研究,现简要谈谈自己这段时间的认识。
一、亲近自然,捕捉内心独特的感受
在一次课题例会上,刘建萍老师执教了习作指导课《打开心灵之门》,他以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的《行道树》为范文,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然后,她出示一系列图片,引导学生想象、感知、触摸,在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并表达出来。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用多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我的感受。
自然世界是孩子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可很多时候他们忽略了自然的美丽。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引导、点拨他们,让他们发现世界是如此精彩,产生抒感的欲望。
如在教学第九册的习作《秋天的树叶》时,我课前要求学生走进自然,仔细观察各种树叶。课上,我和他们一起漫步校园,抓住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树的叶子,让他们观察树叶颜色的变化以及形状,并适时让他们交流观察后的感受。
亲近自然,和学生一起用心观察、发现,学生会产生独特的感受,老师要引导他们用心捕捉。
二、走进书本,和文本真情对话
书籍是学生生活中的朋友,没有阅读的积累,学生的心灵世界会变成一片沙漠。真正会读书的孩子,他会走进文字所描绘的情境,在书的世界里徜徉,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
《时代广场的蟋蟀》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童话书,每教一个新班级,我都会向他们推荐,并指导他们用心阅读,写好读书笔记。读这样的书,学生会感受到马力欧对柴斯特的喜爱和柴斯特、塔克、亨利之间的真挚友谊以及柴斯特对自由的渴望。书中的世界,学生一定非常喜欢,这样的书也应该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我的一个学生在读了《时代广场的蟋蟀》后,写下了这样的一段文字:
在事业达到最高峰时,柴斯特却退出了。这是为什么?成名不好吗?有多少人盼望着成为最耀眼的明星!但我认为柴斯特的选择是正确的,成名得到的是一时的荣耀,而退出代表的则是自由。显然,自由更重要。一个人活在世上,有什么比自由更重要?没有了自由,就像被关在笼里的鸟儿。谁愿意被关在笼子里,受到拘束?一些人为了获得荣耀,而让自己的孩子拼命读书,他们不知道孩子有多累,他们没收了孩子的自由。柴斯特不会干这样的傻事,它情愿在它的老家,在田园里,自由自在地创作音乐,无私地把音乐奉献给大自然。
在润物无声的阅读中,学生的心灵感受力越来越强,对语言很敏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走进了书中人物的内心,和他们同悲共喜,感受语文的魅力,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及对书籍世界的体验。
三、走近人物,和主人公共呼吸
学生使用的教材是我们平时教学的显性材料,学生每天都会和它接触,自然不应该忽视它的功能。我们应该教会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清楚明白地进行口头表达以及书面表达。其实教材中有很多地方,我们可以好好地解读利用,引导学生学习。很多文章都有人物的出现,那些描写平凡的人的文章,我是有所偏爱的,也乐于引导学生触摸他们的内心。这样的过程,学生是有收获的。
如在学习《理想的风筝》这课时,我抓住了描写刘老师的几个细节,然后结合课题引导学生描写人物,并让他们说说此时面对这样的老师,自己的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学完了这篇课文,我以《一个印象最深的老师》为题让学生写作。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心中印象最深的老师,并说出对老师的感觉,他们毫无例外地都说到了“尊敬”和“感谢”,其实我更希望看到他们对老师的其他评价。我希望听到另类的声音,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不好意思表达,没有能够说出令我心动的话语。
但我相信,让学生读这样的文章,接触书中这样的平凡人,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人也一定会有真切的感受。其实有的孩子口头表达能力不太好,但有时他也会给老师一个惊喜。如果能适时渲染,有触动他们内心情感的鲜活事例,他们会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有情境才有感受,这是我的体会。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心灵纯洁的小学生,我希望在习作中能听到他们自我而独特的话语。
四、参与活动,享受独特的体验
王尚文先生在《语文教学对话论》中说:“在写作教学中,切不可让学生说他们经验范围以外的话,写超出他们经验范围的事……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自己的话说,就需要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储粮备料’,帮助学生‘找米下锅’……‘储粮备料’就是以天生的物质头脑从生活中、书本上寻找写作的原料,为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自由对话做准备。”学生的作文写什么?简单地说,我以为学生乐于表达的点,来源于学生的阅读和生活。
德国学者格鲁斯的生物学观点认为:整个儿童时期就是一个特殊的游戏期。的确,爱玩游戏是孩子的特点和天性,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通过游戏来了解世界。在我班学生习作能力还不太强的情况下,我通过游戏、实验等活动来创设习作的情境,让学生乐在其中,用心感受,产生表达的冲动。
这几次课题研究的案例,我都是围绕活动设计的,有“抢凳子”、“捉虫子”、科学小实验等。学生有话可说,能够表达清楚。我适时引导他们说出真实的想法,而不是说一些套话,如“真高兴”、“兴奋得一蹦三尺高”等。他们说的不一定精彩,但他们的话语真实不做作,这就够了。
再如,我和学生做了有关鸡蛋的实验。这样的科学小实验其实是一次活动作文。活动将习作内容情境化、具体化了,学生不需搜肠刮肚地寻找, 有利于教师进行指导。我指导学生观察和表达,并让学生把实验过程中的感受说出来。通过这个实验,我和学生写了一系列作文,如《辨鸡蛋》、《鸡蛋变软》、《鸡蛋摔不碎的秘密》等。活动让学生喜欢作文,活动也让学生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关键词】初中 语文课堂教学 低效提问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094-0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现有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形式新潮别致了,教学手段丰富多样了,学习氛围也自由热闹了。可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否真的有效?是高效,还是低效?学生到底得到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提高了没有,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深思。于是创建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的理念被凸现出来。
笔者认为,要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必须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卓有成效的课堂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但我们的耳边还是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唉,课堂教学任务又没完成。”“哼!这课没法上了,整堂课都是我在自问自答,问题抛下去,犹如石沉大海。我整个在唱独角戏。”为何在高效课堂教学呼声日高的情况下,我们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却存在诸多问题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课堂提问低效的现状
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间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提问恰当,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心智;若不恰当,非但无益于教学,而且会堵塞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语文“日久生厌”。所以,提问在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的提问能力、提问质量都关系到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但由于有些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理念认识模糊或有误,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导致了课堂教学提问低效甚至失效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如下:
1.课堂沉闷,回音寥寥
有些语文教师在问题设置上并未充分重视,殊不知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优劣成败。笔者曾听过一堂七年级的公开课,按理说七年级的课堂教学气氛应该较为活跃,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可那堂课却让我们在座的听课老师如坐针毡,教师提问的反馈情况很糟糕,举手回答的学生寥寥无几,即便是点名回答,站起来也是答非所问。尽管教师在卖力地讲课,创设了一个个的问题,想尽力启发学生,可是学生并不买账,应者寥寥,大有沉默是金的味道。很明显,教师在设置问题时有欠妥当,问题设置过难,抑或问题不清,学生未能搞清楚教师的问题意图,题目尚且没搞明白,又何来回答一说呢?这样必然导致课堂陷入沉闷之境,而沉闷的课堂也会大大降低教学的效果,老师精心设计的教案也会因沉闷而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又何来的高效呢?
2.课堂互动,华而不实
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改关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理念,片面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和活跃。为追求热烈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些教师往往设计大量浅显易答的问题,美其名曰:活跃课堂气氛。这种肤浅的提问,课堂气氛是空前热烈,但实质上是相当空洞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往往只提问那些有所准备、希望表现的学生,因为他们不仅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还能通过回答满足表现的愿望,这样就能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而那些没有准备、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对提问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会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这样,在现实教学中,往往是那些乐于表达的学生参与了课堂交流,而大部分学生却只是被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过程。尽管如上做法,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但学生们在热闹的课堂中却收效甚微。 也因为此有人发出了呼唤:“语文不需要华而不实的‘热闹’,语文不需要空中楼阁的能力”。“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习中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追问和考虑的。”我们身为人师,站三尺讲台,执三尺教鞭,育祖国之未来,对此不得不深思。
二 课堂提问低效的成因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间的桥梁和媒介。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的重要形式,因此,课堂提问有效与否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为此,笔者从以下两方面来谈谈课堂提问低效的成因。
1.学生因素
第一,缺乏学习语文的动力。(1)社会上有部分人对语文学科重要性认识不清。比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曾流行过一种说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口号的产生使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降低。(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使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促使部分学生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学生对语文学习尚且提不起劲,在课堂教学中,他们的学习态度又能好到哪去呢?如此态度,面对老师的提问,我们又能苛求有多少学生会参与呢?
第二,缺乏回答提问的信心。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阅读面太狭窄,课外知识积累十分贫乏,学生缺少语言之“米”,自然学习语文时底气就不足了,简单课内基础知识的掌握尚可,但理解性的阐述概括能力比较差,学生面对老师的课堂提问自然便有些力不从心了。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学生课堂口头表达能力的自信心不够,进而对课堂提问日渐卑怯,以致慢慢退出课堂参与者的角色,转而成为“观众”,静看老师的“表演”。
2.教师因素
第一,教师的教育理念偏差。(1)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由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促使语文教学不同程度地异化为应试的训练。教学脱离实际,教学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转。很多教师认为他们要做的就是把所谓“客观真理”教给学生,而恰恰是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导致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不断丧失,甚至使学生学习负担、厌学情绪不断加重。(2)伴随课程改革的热潮,广大教师越发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着实让人耳目一新。然而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课堂提问却常常被我们忽视。在部分教师的思想深处,旧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尽管新课程标准已经出台,课程改革搞得如火如荼,但他们还没有自觉地以此来指导教学实践工作,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新教材老方法。
第二,教师课堂提问的缺陷与不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由此可见提问在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双向互动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课堂提问,重视不够、研究不深,造成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缺失,失去了提问本身的意义。联系平时教学实际,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堂提问未能体现主题性。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漫不经心,往往提问随意,东拉西扯,越扯越远。教学中总会出现类似的口头禅,比如“是不是”“对不对”“在哪里呢”……诸如此类,从而导致“满堂问”。且所问的学生用“是”“对”或“不是”“不对”即可回答,根本无须动脑。而过多的低思维度问题,并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培养学生思维。遗憾的是部分教师沉醉于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自我感觉良好,殊不知此举实质上是低效发问,根本无益于课堂教学,且这种“随口而至”的提问毫无美感与艺术性,反倒桎梏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再则少部分教师在教学提问中“事无巨细”“信手拈来”――低级、重复、漫无边际、模糊的问题统统抛给学生,而且所提问题大都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离了教学主题。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导致问题数量很多,但线索不清、条理混乱、重点不突显。有时候,教师提了一个问题,学生会一下子没了声音,即使是指定回答,也常常会答非所问。这是因为教师的提问意图不明导致的。整堂课学生跟着老师左思右想,手忙脚乱,若问其收获,又往往不得要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可以说,提问的繁杂细碎,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课堂提问未能体现层次性。课堂教学要解决文章中的重难点,往往靠直接提问是解决不了的,还需要设计提问群,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调动学生的思维,以此完成教学任务。而这一组问题的设置应遵循学生思维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抱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性不高时,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在提问设置上是否有问题,比如自己的提问设计有没有体现层次性,问题呈现是否梯度化。对于概括、归纳、抽象能力尚未完全成熟的初中生来说,难度较高的问题,若没有一定的启发,便把问题一股脑儿丢到学生面前,让学生自行思考,是极为草率的做法。教师如此提问只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望而生畏,甚至产生消极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造成“冷场”影响教学进程。
再次,课堂提问未能体现差异性。课堂提问是为了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而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影响,是存在差异的。自然而然,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就会有高有低,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目标,培养所有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个体差异,重视个体差异,但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全力以赴努力避免学生能力差异的扩大。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不但要呈现出多样性,更应该具有针对性,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否则会让思维活跃的学生积极性受到抑制,思维缓慢的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而很大部分教师在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时,未能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实施无差异的问题设计,结果提问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一味讲究“齐步走”“一刀切”。这就导致了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营养不良”,而基础差的学生又“吃不了”“厌食”现象发生。
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热闹,教学顺利进行,获取圆满的答案,他们的提问往往会集中在几个优等生身上;抑或为让后进生不分散注意力,专挑选他们作为提问对象。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堂公开课,教师的课堂准备很充分,课堂问题设置也不错,只是那位老师对一些学生的举手似乎视而不见,站起发言的学生始终是那些成绩好的,哪怕是简单的问题也是如此。我特别留意了一下,那堂课中,回答问题的学生共有9名,最多的一位学生回答了4次。也因为此类教师认识的偏差,所以他们的课堂提问往往重点不突出,无法正常发挥优等生的表率作用,自然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不到激发,甚至影响到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最后,课堂提问未能体现开放性。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一般都有一个确定、标准的答案,任何与这个答案不相一致的回答都将被老师否定。由此可见,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主要功能就是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好地跟着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思路走下去,这无疑钳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学生的个性,与我们的教学宗旨相违背。所以新课程要求教师实施开放性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认识,充分地尊重学生,发扬民主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坚持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无错原则”,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的“主置”得到真正的复归。
尽管新课程实施有些年了,但语文课堂上还是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一幕:教师提出问题后,总是一个接一个要求学生回答,却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直到有学生回答对了,老师便面露喜色,对这位学生表扬一番,于是此环节的课堂提问就随着学生近乎标准答案式的回答而结束。这样的教师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评价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地按自己的要求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正确甚至是有创造有见地的回答“格式化”。这样课堂提问的过程实质上就简单成了知识的搬运过程,俨然与当下开放性课堂教学相违背,而这种封闭式的课堂提问无疑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并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对学生的终生学习与发展极为不利。
不仅如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存在如下现象:(1)教师提问的方式比较单一,绝大多数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缺少学生向学生提问这种方式,更别说是学生提问教师了。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而部分教师将课堂提问视为自己的专利,一味让学生“答”,学习如何回答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这样的学生必定是越学越没问题。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提问、互相提问的能力。(2)教师提问语言单一,如:“这篇文章讲了个什么故事”“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看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与体会”……这样的提问在我们的课堂屡见不鲜,长此以往,学生对此产生审美疲劳。如此提问味同嚼蜡,而学生是口味刁钻的“食客”,这样单一的提问方式很难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
由此可见,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课堂上这样的教学提问无疑使课堂上学生思维不积极,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如此做法何来语文的高效课堂?更何谈培养学生的语文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不得不引起教师的重视。
三 课堂提问低效的对策
新课程要求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由粗放型向目标型、节约型、高效益的方向转变。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既要使教学活动趣味盎然,充分挖掘作品的思想美与艺术美,又要从枯燥烦琐的讲解、训练中解放出来,巧作点拨,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学校中存在被动、单一、封闭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因此,语文教师应让课堂提问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语文学习有兴趣,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事,乐此不疲,上课态度就认真,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反之,如果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态度就随便,学习效果自然就差。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改学生被动、消极地“要我学”为热情主动地“我要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第一,培养师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有位教育家说过:只有学生喜欢你,才愿意上你的课;只有学生信任你,才会向你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可见,师生感情是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的关键。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尽量缩小与学生间的距离,走到学生中去,努力营造一种开放、自由、民主、平等的语文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自主发展、愉快合作的教学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热爱学生,要对学生产生“亲和力”,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融洽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态度,进而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上来,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二,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乐趣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人说,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有进步和获得成功。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表扬、少批评,尤其是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很强的学生,不能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落伍者”,更不能总是给他们“敲警钟”,应尽力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在课堂上我们应尽量多地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好极了!”“你真厉害!”“进步很大哦!”“你的回答很精彩!”这些美好的话语,我们应该毫不吝啬地献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1)教师情感渲染,以感染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若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因此得以发挥。(2)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语文课应该是内容丰富的课,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不涉及。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把某些表面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置于适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且富有趣味的环境中,使学生以愉快欢乐的情绪进行学习。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转变教师教育理念
陈旧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未来社会,更难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而应试教育理念下语文教学枯燥乏味得只剩下灌输,学生被老师牵着,被动地学习语文,兴趣得不到培养,创造潜能得不到激发,就连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要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把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参与者,是接受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异想天开,促使学生多想、多问、多练,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学会的知识去认识探索新的知识,发挥学生自己最大的潜能。
教师除了转变教育理念外,还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具有敏锐的触觉,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身边、生活中具有实践意义的课程资源,把握提问机会,将学习实践与学生的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等紧密地联系起来。
3.优化课堂提问
高效课堂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努力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而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而课堂教学的成败,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语文学习,笔者认为关键还是“问题”二字。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灵活机动地组织教学。为此,笔者认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提问设计,力求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课堂提问要明确目的,体现主题。首先,课堂提问的指向要明确。(1)教师提问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方向,使学生较快掌握新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语言要清楚,表达要准确,把问题交代清楚,让学生明白教师在问什么。教师在提问时应尽量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避免含糊不清提问的出现。尤其是对语文水平不高学生的提问,教师用语要力求简洁、口语化,尽量少用复杂的语句,以免增加学生无谓的思考,浪费课堂有限的时间。(2)语言教学中的每一个提问都应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认真设计课堂提问,教师需对课堂提何问题、何时提问、提问谁、提问结果如何等都要有明确的准备,力求克服课堂提问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次,课堂提问的主题要突出。每篇课文、每堂课都该有它的教学重难点,而对重难点的分析正是学生语文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最佳契机。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需认真钻研教材,把提问的重点放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上,问那些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来突出重点、攻破难点。高效课堂追求是“妙在这一问”的境界,此类主问题的设置往往显现“以一抵十”的力量,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例如:笔者在教授《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时,设计了两个主问题:“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爸爸是如何教育、影响‘我’的?”“‘我’长大了,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笔者用这两个主问题牵动学生对全篇课文的整体理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而且这两个问题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铺垫引导、层层推进、师生互动,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整个过程流畅,并有亮点。
第二,提问设计要设置梯度,体现层次性。《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其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是说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差异,要有一定层次,要有梯度,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尤其是对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教师更要进行分层次、由浅入深的提问,把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使学生循序渐进,逐级而上,“跳一跳”就能够摘到果子。例如:笔者在教授《看云识天气》时,当时设置的教学重点是想让学生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而平时对于文章写作特点的教学总感觉太过抽象与笼统,学生生吞活剥地被动接受,缺少自身体验。于是笔者尝试着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解决“请选择一种你们认为最快的方式,尽快地把文中每一种云和天气的关系理清楚”这一问题。通过交流,学生发现最快的是采用“图表法”,接着笔者追问“根据本文特点,怎样列表更好些?”通过师生交流、评价,最终利用表格把每一种云和天气的关系都一一反映清楚。笔者再问“可见图表法有何好处?”此时学生大多心领神会,图表法既能全面而清晰地展示课文要告诉我们的知识,又能很好地体现课文所用的说明方法。此时笔者适时地追问“既然图表法这么好,能否就用它来替代文中二至六小节的内容呢?”要求学生把课文相关语段和所列图表作对比,很快学生便总结出原文过程描摹准确、具体,动词运用十分丰富,各种词语巧妙地配合使用,说明方法融合在描写中使用不留痕迹,再加上各种修辞的运用,更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而以上这些特点都是图表无法表示出来的。此时再问学生“本文的写作特点”,学生已经是了然于胸,顺利地完成了笔者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笔者坚信,这样由表及里、环环相扣、层层剖析、循序推进的提问法,不仅能使学生思维向知识纵深发展,而且也会带领学生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彼岸和释疑明理的高峰。
第三,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体现差异性。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新课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课堂提问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因而,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根据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进而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消。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更重要的是保护每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不同学生的语文能力都能得到展示。
首先,提问要“适量”,是对提问量的要求。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不能提问不断,既无法让学生冷静有效地思考,也破坏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欣赏,割裂了文章的完整性。为此,高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提问需抓住知识的关键和本质,能用一个问题解决的就不提两个问题;能直插主旨的就不绕弯子,坚决克服和摒弃“满堂问”的形式。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注意运用归纳和合并的方法,尽可能设计容量大的问题,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和效度。适当、适量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
其次,提问要“适度”,是对提问难度的要求。提问设计的关键之处在于问题难易度的把握:问题太难,或是回答的学生寥寥,成了几个尖子生的能力展示台,或是导致课堂陷入僵局,而水平低下的学生只能充当“看客”――被动接受,甚至厌恶语文课堂;问题太易,学生三言两语便可解决,也失去了讨论的价值,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为此,度的深浅,得根据学生语文能力的个体差异决定。教师要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实际,主要设计三级目标:便于优生思维训练的综合题;便于中等生的思维训练的基础题;便于差生的基础知识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度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因人施问。如教学《乡愁》,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提问:(1)你能有感情地朗读文段,并熟练背诵吗?(2)你能回忆起几首表现怀念祖国或思念家乡的诗,并背诵吗?(3)你能以“家乡”为话题,写一小段话,表现你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吗?这三个层次的提问,由易到难,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最后,提问要“适时”,是对提问时机的要求。课堂教学中每个问题的提出都不应受教师主观意志左右。问题提出后,能否被学生解答。(1)要受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限制,需有知识铺垫作基础。否则提问过早,学生认知结构或思维过程上出现断层,欲速则不达;提问过迟,结果往往是皆大欢喜,此时的提问早已失去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2)还受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限制。学生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思维兴奋,此时一石能激千层浪,反之则千呼万唤难出来。为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或利用最佳时机,提出问题,使学生“跳一跳,摘下那个桃”,这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第四,提问设计要新颖多样,体现开放性。“开放性”提问,指思路较为广阔,答案不是唯一的提问。教师针对课本中的重难点,精心设计“开放性”提问,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牢固掌握知识有一定效果。而且此举也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做到开放性提问,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提问评价力求多向化。一位教育理论家指出,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是知识生成、创新的过程。每个学生对同样的问题因有自己的经验背景,渗透着自己的个性与风格,常常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力求做到提问评价的多向化。
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及时反馈,尤其是对他回答的肯定。如果答错了受到冷落,或者答对了教师不及时肯定,都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会直接影响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回答不但要及时地反馈,而且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而不单单是简单的“正确”“不正确”应付了之,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做笼统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如:(1)当学生举手回答却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思路混乱时,笔者会面带微笑地说:“先别紧张,你可以先坐下再考虑,考虑好了再告诉我们,好吗?”“想好后,我相信你会说得更精彩。” 这种发自内心最廉价的“剂”,会鼓励优秀、激励后进,让评价用到实处、恰到好处。(2)当不注意听讲的学生喜欢重复别人的回答,通常笔者会说“你认为这很重要,要强调一下,对吗?”学生会开心一笑,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可谓一举两得。(3)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善时,笔者通常会说:“你的思路很好,很善于动脑……”进而又把问题抛给学生“对于他的说法,同学还有补充吗?”给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以上情况,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遇到,而机智多变、常用常新、层出不穷的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将是学生赖以成长、发展的“土壤”。
课堂提问的评价要突现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地提供学生相互评价及自我评价的机会,形成评价主体多向化,发展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这样既释放了评价的空间,又开放了学生的思路,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如: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回答,不管他正确与否,笔者有时先不立即评判,而是询问其他学生,“对照自己的想法,你想对这位同学说点什么?”“对于他的说法,谁来评价?”“对于他的观点,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或提问?”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可以是对别人意见的认可,也可以是对他人方法的补充和更正,使学生都成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对话者。在相互交流中,促使学生在解读同学意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意见得到及时补充调整而趋于完善,从而有效地使教学在“倾听、解读、交流”这一动态中向更深层次推进。
其次,提问方式力求多样化。教师课堂提问固然重要,但毕竟是单一的提问方式,不是课堂提问的全部意涵。为了落实语文新课标的理念和目标: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我们急需优化提问方式,即从单一的提问方式向多样化的提问方式转变:教师提问学生,学生提问学生,学生提问教师。我们尤其要重视学生的提问方式,通过学生提问增强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注意力,激活思维、拓展思维,开发天赋的潜能等。例如:课堂知识的回顾与复习等低层次的机械记忆问题,笔者通常安排学生互问,可以是同桌互问,也可以是四人小组互问等。这样做,好处多多:(1)把主动权放给学生,给学生制造获得成就感的机会;(2)通过互问,学生大多能顺利回答,帮助他们打消胆怯心理,锻炼口头表达能力;(3)通过互问,学生对课文的重难点把握更明了,更便于理解与掌握课文内容。因为学生要提问,必须自己先对问题进行思维的梳理,自己先明了才能去提问别人,对于别人的回答又要进行分析解剖,所以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语文思维得以提升。
最后,提问内容力求趣味化。教学的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只有学生感兴趣,情感指向学习,才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才能主动的探究,乐于参与课堂教学。为此,教师设计提问时除了体现形式多样外,还要力求趣味性、创意性,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愉悦
的环境中,体验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笔者在教学《行道树》时,借用了腾讯QQ的聊天版面,利用网友聊天的形式,导入问题:“对于张晓风的《行道树》一课,我颇有想法。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可我总觉得是行道树在发牢骚,含蓄地表达内心的不满。不知阁下有何高见?”顿时学生积极性大大增加,纷纷加入到讨论的队伍中来,各抒己见,课堂教学效果远超笔者预想。
四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