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9: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桥梁质量控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桥梁的整个施工过程中,梁板预制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整体质量及使用安全。在对T梁预制进行施工时,要注意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问题,加强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因为T梁的预制施工是一项相对较为复杂的施工,每个施工细节环环相扣,只要有一项没有做好,便会影响到整个T梁预制工程的质量。远方路桥承建的临离高速公路路基一合同段七分部,其中的安家圪台大桥,就是设计为40米T梁桥。该桥为9孔40米T梁桥,本文主要以安家圪台大桥为例来介绍针对T梁预制中的质量控制。
1、T梁预制施工的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桥梁施工中,原材料的选择是最为关键的,是提高质量减少投资成本的关键之举。T梁预制施工原料质量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有效地控制:
(1)集料质量的控制。
在混凝土中,集料属于其原料的组成部分,且集料在混凝土原料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集料的粗细、配比等对混凝土最终的性能是影响较大的。所以要想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必须控制集料的质量。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①不同的集料在进行存放管理时,应该分别堆放,避免混乱而影响质量;②进行分别堆放时,还应该在不同集料之间设置相应的间隔,防止不同粒径的集料混合;③在进行现场存放时,应该将存放现场整理干净,避免其它杂质混淆到集料中,影响集料的质量;④采用集料对混凝土进行配置前,应该先对集料进行抽样的检查,通过检查将不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的集料舍弃,选择满足性能要求的集料入场;⑤在进行配置前,还应该对集料的含水量进行测试,只有了解集料的含水量,在混凝土配比时,才能更好、更及时地调整,使得满足混凝土配比的要求。
(2)对水泥质量的控制。
在T梁预制施工中,水泥起着胶结的作用。因此施工中水泥的质量对整个桥梁的安全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是T梁预制施工质量的基础保障。对水泥的选择就显得格外慎重,一方面要对进场的水泥进行检查,看其强度、规格、型号等是否统一,是否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标准,要选择质量好、信誉好的供应商;另一方面在对水泥进行存放时,存在阴凉、干燥的地点,避免水泥受潮。
(3)钢筋质量的控制。
在桥梁的整体建设过程中,钢筋相当于桥梁的骨干。因此其质量,尤其是钢筋的强度、抗拉度、接口的焊接等更是重点控制和检查的参数,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钢筋接口出现问题。T粱预制施工前,对进场的钢筋进行抽样的检查,确保其质量与安全性,符合工程施工标准的可以入场;钢筋在存放上,也要加以注意,将其进行相同规格的捆绑存放,不同规格的钢筋禁止放在一起,存放钢筋时要选择干燥的地点,避免出现锈腐;桥梁施工中,对钢筋弯曲度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在进行钢筋的选择时,要特别注意其弯曲度的质量;对钢筋存放垫铺时,要使用混凝土块,避免使用碎石。在T梁预制施工中,还会用到其它材料,如锚具、波纹管等材料,所有材料在投入到施工使用时,都应该根据施工的要求对其质量进行控制,严格地进行检查工作。
2、T梁预制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是最为重要的。通过监督管理,对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就可以达到控制T梁整体质量的目的。具体从以下施工环节进行严格地控制:
(1)对模板的设计以及制作的质量进行控制。
工程施工中,对模板质量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在投入施工使用时,要确保其安装与拆卸都较为方便、快捷,使用时稳固、强度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各个接缝位置要严密,且表面要平整。在进行模板使用时,要根据T粱施工的要求对其进行分段处理,通常情况下,每一段的长度大约在在2.5m左右;对模板进行设计时,应该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工程中承载的压力、注入混凝土时的负载冲力等,这些都是在模板设计前所考虑的因素。
(2)对钢筋骨架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对钢筋骨架进行质量控制时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
①对钢筋的成型进行质量控制;
②对钢筋骨架的安装进行质量控制。在对钢筋骨架进行安装时,要根据T梁的粱体结构进行。在进行骨架安装前要对钢筋的质量进行检查与处理,对其进行调直、除锈、储存等。在对钢筋进行安装时,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固定底部的模板,然后再将钢筋网片上的定位线与底部模板捆绑结实,横粱以及其它钢筋要通过焊接来达到连接与定位,在骨架上确定出锚板的位置,然后再对其进行捆绑,将波纹管进行处理,最后将钢绞线穿绑。
(3)对波纹管以及钢绞线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波纹管在施工过程中通常是边使用边进行加工,在进行波纹管套按时,要选择大一号的波纹管作为套接工具。通常情况下,套接的长度在lOcm。套接结束后,要对每一个接缝进行处理,防止有浆液进入管内,出现堵塞情况;对波纹管进行检查时,要从前向后逐一进行,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波纹管的定位,并确保安装时的稳固。
3、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是关系桥梁整体质量的重要环节,所以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混凝土应该采用集中拌合。如果有些施工地点较远,可以使用混凝土运输车进行运输。另外混凝土的入模可以使用高吨位的龙门吊。对梁底以及粱肋的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应该使用附着式振捣工具,对顶部以及翼板上的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则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配比时,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要求进行,以此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浇筑时应该选择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对,每层的高度都应该控制在30cm以下: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该采用从一边向另一边浇筑的顺序进行,但是当距离尾部3m左右时,就应该从反方向进行浇筑,这样可以提高湿凝±底板的密实程度。
4、T梁张拉力质量的控制
对T梁进行张拉要选择合适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在混凝±的强度满足设计的95%以上时即可。T梁张拉时,要采用双控。即张拉应力值及张拉伸长值都要控制,都要在合格范围之内。在对混凝土进行张拉时,要控制好力度,避免因张拉过大而造成混凝土结构受损,张拉的全过程都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在张拉过程中,将张拉的数据做好记录,为日后检查提供证据;在对混凝土进行张拉时,如果最后的张拉长度与设计长度相差在6%以上,这时候就要停止张拉,应该是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要根据张拉过程中提供的记录,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检查,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5、结束语
T梁预制工程在桥梁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桥梁工程中都会有T梁预制施工。对于整个桥梁工程来讲,T梁预制工程施工的质量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其质量的控制。在施工技术上,应该不断引入先进技术,先进的设备,从而提高施工的效率与工程的质量。在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时,要全面,不可忽略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尤其是对于一些隐性工程,更是要监督检查到位。
参考文献
[1]王伟捷.T梁预制工艺优化质量控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9).
[2]惆发恒.T梁预制施工外观质量控制及缺陷处理[J].山西建筑,2007(18).
[3]王向锋.T梁预制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交通世界,2011(21).
[4]袁新征.浅谈T梁预制过程中红的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1(20).
关键词:桥梁施工:施工质量 : 质量控制
引 言
在公路建设中,桥梁占据了一定的工程量。尤其高速公路,据统计,在已建成使用的高速公路中,桥梁占了工程总量的40%之多。在续建续扩过程中,这种比重还会不断增加。另外,桥梁建设在施工中的难度往往比挖山填谷的难度大,所以,桥梁在公路建设中越来越多地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在桥梁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往往避免不了各种客观因素而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从而降低了工程的承载能力,缩短了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桥梁施工过程,必须加强质量控制,提高质量控制的水平和对潜在影响因素的分析,并采取必要对策的实用科学体系。
1、影响桥梁施工质量的因素
1. 1 地质勘测
由于桥梁工程经常因地质构造不清而难于施工,或因未搞清地质构造就盲目施工,以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尤其是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会给桥梁的结构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在工程开工前,必须查清区域地质构造条件,对岩体的稳定性作出评价,以便施工中对不同地质构造地段采取不同的措施。
1 .2 设计质量
许多桥梁工程都由建筑研究院设计,他们过多考虑了建筑外观造型、结构形式新颖等因素,而考虑地区环境差异、抗震构造、施工条件限制和整改难度等很少,在施工过程中变更核定单手续出具也较繁琐。图纸会审和工程设计方案也有待规范化和合理化。
1 .3 隐蔽工程
桥梁施工中检查质量、评估工程、竣工验收等,往往偏重于外露的质量问题,对较隐蔽的质量问题,如钢筋间距均匀性、箍筋弯钩角度、搭接绑扎质量、焊接接头质量、设备器材调试维护等均较容易忽视。
1 .4 人为因素
由于现场管理人员质量责任意识不强,知识水平较低等因素,造成某些表面质量不错的工程,实际还存在着混凝土强度不足、主筋位移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增大或减小、设备启动困难或耐久性差等问题。
2、公路桥梁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桥梁施工过程是一个集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组织等各方面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存在众多的风险因素。质量控制已成为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工程安全控制的一种方式,其目的主要为防止和降低质量安全风险。我国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监督及其控制由于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目前的质量控制工作还基本局限在项目的开工阶段、施工阶段、交竣工阶段的质量监督。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是项目监理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或质量控制工程师来具体实行的。由于质量检查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检查工程质量并填写质量检查表,所以质检表中的数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息。根据上述流程过程分析分析可建立如图1所示的作为一个施工子系统的质量控制模型。
3、桥梁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实现
桥梁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作为一个系统过程, 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可以将现场施工质量的评价分两个方面来评价,即工程项目实体评价和过程管理体系的评价。并对两方面的相关因素分析,逐步建立多因素并逐层分级、逐层量化,并附以各级权重加以分配,最终形成
工程项目过程质量的评价模型。从总体上,评价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水平,这样,就把整个抽象的系统、动态工程项目质量概念具有可操作性及应用价值。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质量好坏, 是从决策、计划、勘察、设计到施工等各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而不是仅仅通过质量检验查出的。工作质量涉及到项目各部门的所有人员, 要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然要求项目所有参与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精心的工作,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严加控制, 通过不断提高和持续改进工作质量来达到满意的工程项目质量。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包括对影响桥梁工程质量形成的各种因素的全面控制, 具体可分为对施工人员的控制、对施工及生产机械的控制、对建筑材料的控制、对施工方法的控制和对施工环境的控制。
4、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4 . 1 加强地质勘探工作
由于地质构造的复杂多变,气候环境的恶劣影响,导致桥梁设计所遇到的河段大多较为复杂,为保证桥梁建筑在稳定牢固的地质基础上,尽量避开不利的地质段,在桥梁勘察设计时,如遇不适宜的地质状况,就要采取将桥基位置移开或适当加大跨径等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地质情况与勘测设计报告有出入时, 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钻探。
4 . 2 抓好设计环节
加强对施工图设计审查力度, 科学地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和优化。不需考虑景观设计的桥梁应尽量采用成熟的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保证必须的审查周期,避免流于形式。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对重要工序、关键部位应编制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查。
4 . 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3.1对原材料的组织和选用
为了避免在施上中出现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严格依照国家建材标准组织好材料,并自始至终地保证材料的质量稳定,不变质。对于组织好材料,应从以下入手:
(1)水泥及掺合料的品种(如表1):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原则上应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以避免早期温度应力而导致混凝土干裂。对于小体积混凝土,可采用标号为42.5MPa的普遍硅酸盐水泥或纯硅酸盐水泥加矿碴粉或I级粉煤灰等配制成的胶凝材料,它们的干缩率基本一致。因为水泥的细度对水化放热时收缩率不一致,水泥越细,其导致的混凝土收缩率越大,所以,在选择水泥细度时,应根据工程工件的实际情况,进行试验后方可利用。而目前很多水泥厂都基本把水泥磨得很细,在使用时应适当掺合些矿碴粉或粉煤灰, 使其在施工中不出现裂缝等现象。
(2)骨料的级配:骨料的级配对于混凝土收缩的影响比较复杂。如果级配不合理,选料单一,则骨料所构成的骨架会不那么紧密,易形成干裂,离析,蜂窝,麻面等状。所以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选用连续级配石料或几种单粒级石料进行搭配使用。级配应以尽量减少空隙率为目的,并通过试验确定。根据实验确定骨料体积含量最佳为大于或等于70%。在满足混凝上用粗骨料级配要求范围的基础上,应采取措施将粗骨料级配控制在接近级配的范围内。若有条件,可选用有利于减少收缩的优质骨料。
4.3.2控制设计和施工配合比
在施工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必须按照标准进行。即根据强度等级,抗冻、渗等级,耐久性等进行配合比设计。同时,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混凝土塌落度:对于水灰比,一般应小于或等于0.6;并且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用水量应小于或等于180kg;对于水泥用量,普通强度的混凝土应为270-450kg/立方米,高强度混凝土应小于550kg/立方米(其中含一定量的矿物粉);对于砂的比率,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应适当采用较小的砂率。在操作中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的使用,保证各种材料计量准确,搅拌时应均匀,并随时检验混凝土的塌落度,根据不同构件调整塌落度。同时,在搅拌时间上应控制在90s之内。
4.3.3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1)设计和制作模板时,应尽量减少错台和漏缝现象,并要求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钢度和光洁度,连接牢固,同时要求单元面积大,接缝少,接缝严密平顺。在使用模板时,首先进行试饼,对精度差的地方要进行修平,刨光处理,并涂以防护油,以确保撤模后混凝上结构表面平顺、光洁。
(2)在进行浇筑时,应该分层来进行浇注,一般层厚为30--40cm。同时,在浇注时应配以足够的振捣人员和工具,以确保连续作业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在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应力求整体得到振捣,受震均匀。不能出现过震或漏震现象,以保证混凝土结构密实,不出现气泡,不使粗骨料下沉、浆液渗出混凝土表面或流失,从而避免蜂窝,气泡的形成。
(3)在混凝土拆模除后,应及时给予保湿保温养护。根据不同季节、气候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进行养护,以确保因混凝土于缩而不发生干裂现象。严格限制在混凝土构件上堆放施工机具及其他材料。
4 . 4 强化桥梁质量通病防治
重点针对连续箱梁裂缝、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实、伸缩缝与桥面的高差指标合格率不高等问题进行预防和治理,建设单位应在各分项工程开工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编制相应质量控制要点,并贯彻到施工现场技术人员,保证工程质量。桥梁施工中出现质量事故或异常情况,有关单位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程序进行报告和处理,不合格工程要坚决返工。
关键词:桥梁;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前言
桥梁,起到了沟通两地的作用,同时缩短了交通运输时间,方便了出行,可为关系重大。因此,桥梁一旦出现问题,就是造成国家和人民巨大损失的重大问题,所以,必须对桥梁投入十二分的关注。而要想尽量避免桥梁事故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也就是在施工建造桥梁时注重的施工技术的考察,提前解决周围环境因素带来的隐患,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每一步按照设计施工,同时与环境契合。本文在此将对施工技术中的一些重点方面进行解析,比如桥梁施工的基础工作、桥墩的浇筑、桥面的铺设;另外,还要对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应当施行的措施进行解析,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 桥梁施工技术中的重点方面解析
1.1 桥梁施工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是任何一项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工作,若是桥梁的根基出现问题,这座桥就基本上可以说是一座废桥,因为维修起来要比其他部位麻烦的多,因此,必须注重桥梁基础工作。桥梁施工基础工作一般有以下几步:确定架桥位置、考察基底、探挖基坑、灌注混凝土建立墩台。确定架桥位置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桥架在哪里可以缩短路程、哪里的环境更适合架桥施工或者能使桥梁使用得更久,哪里的距离适合架桥并且与资金成本相适应;考察基底是为了让桥的基础不易动摇,因此基底不能在干土或非黏土上建立,最好是建立在岩层上,另外,基底上也不能有其他杂物或是积水,这些都会影响基底的坚韧程度;探挖基坑则是排除基底与混凝土之间的泥土或积水,为了下一步灌注混凝土做准备;灌注混凝土建立墩台之后,只要等混凝土与基底紧密连接就可以了,这样桥梁的基础建造就算完成了。
1.2 桥墩的浇筑工艺
桥墩的存在是为了支撑起整座桥梁,因此,桥墩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所以,桥墩的浇筑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桥墩的内部一般是强度极大的钢筋结构,然后由混凝土浇筑而成。但看似如此简单的过程,如果技术不过关,就会出现桥墩开裂,进而引起钢筋的锈蚀,威胁桥梁安全。因此,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应注意观察墩台面的支座钢板,防止其出现下沉或上浮问题。进行混凝土搅拌工作时,应保证模板内无杂物,当混凝土表面平坦且伴有泛浆现象时,提示混凝土的捣振工作已经十分到位了,浇筑混凝土时,应按照规定逐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应控制在30cm以内,各层的层间距应大于1.5米。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应及时抹平,对表面泌水的地方进行二次抹平操作,随后适当压光。
1.3 梁板及桥面的铺设方法
梁板在铺设前要先进行预制,而在预制时,应尽量选择组合钢板,因为组合钢板加工的过程更加简单,耗时更短,而且组合钢板在拼装时更加方便,此外它还能提高凉拌的强度;预制梁板成功之后就是安装梁板,在安装梁板时只有准确定位才能确保按时完成,避免标准过高而梁板无法满足的情况发生,另外,在施工时,相关的施工人员应该按照设计计划有顺序地进行梁板的安装,注意施工过程不能造成梁板倾斜,否则会使梁板失衡,从而引发施工事故。现行的造桥技术中,桥面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另一种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而后者更常用于大型公路建设工程中。在进行桥梁路面的施工作业时,应先建立路面铺装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开展混凝土下卧层的铺平作业时,应凿毛处理下卧层表面,与此同时,应控制好路面粗糙度以及路面坡度,确保这两个度能满足运输要求。为延长公路桥梁使用寿命,应先用水浸湿下卧层,然后再近些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2 加强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应有措施
2.1 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设计是一项工程的开始,一切的大型工程要想有序地建造,必须有设计图纸、施工方案、资金预算等几个案方面。设计图纸是项目建设的原始依据,用来指导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因此,只有保证设计图纸的质量,才能从整体上保证桥梁施工质量。在桥梁建设开始前,必须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并且检验其是否符合实际建造要求。施工方案是与设计图纸相互辅助的另一项施工参考,施工时必须按照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施工,不能临时随意的更改,还要建立施工方案的备案,以便出现突况时能够及时应对。资金预算也必不可少,必须确保工程的全部资金都计算在内,防止在建设时出现资金不足而使工程搁浅。
2.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要想工程成功地实施,必须做好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施工前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材料质量的审核工作,要想保证建成的桥的质量符合标准,必须严格地对建造材料进行检查,看其是否符合标准;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施工细节的严格监督,确保每一步的工作必须与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相匹配,从而保证每一项工作的效果都达到标准;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结束后对桥梁各方面性能进行测试,检验其是否符合标准,另一方面是指对桥梁的后期保护工作进行监督。
2.3 施工责任制的确立
只有承担一定的责任才会使施工人员更加投入地工作,做好桥梁建造工程中的每一项工作,不忽略每一个细节,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对施工安全造成危害的隐患,从而使工程能够按预期的要求进行,这就是确立施工责任制的原因。当然,责任不可能是随意承担的,必须根据相关人员在工程中所的工作及所处的位置进行责任划分,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
结束语
桥梁建设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而又福荫后世的伟大的工程,而要想达到如此巨大的效果,就必须使桥梁有一个更高的质量,使得桥梁的使用年限大大提高。因此,建造桥梁时必须投入足够的资金,这是保证桥梁建造质量的前提;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尤其是专业人才必须足够专业,设计的桥梁建造方案必须符合实际需要;设计前要进行详细的考察,选择最佳的造桥地点;质量控制中的审核过程十分重要,要想质量有保障,必须在每一步都进行审核,从设计审核到施工审核,都要十分认真严格,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另一方面,桥梁安全需要国家投入资金进行维护,还要投入资金及人力去研究如何提高桥梁建材的质量。除此之外,我们每个公民也要注意对桥面的保护,不超载,不故意破坏桥梁的任何部位。做到这些,我国的桥梁问题将会大大减少,桥梁将会更加持久地造福人们。
参考文献
关键词: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安全检测;检测方法
“进度、质量、安全、资金”是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的四个核心问题,好的质量是一个工程生命的 “灵魂”,本文探讨了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对其有关质量的控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相关领域带来帮助。
一、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
施工前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施工准备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控制;另一方面是做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方案等编制方面的质量控制工作。
对施工单位(企业)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工作主要有:
1.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质量的控制:核实技术人员的资历,特殊工作岗位要持证上岗,按照技术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对工程质量实行责任负责制。
2.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设备、器材的质量控制。
3.做好附表和附图做好各种各种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工具图,各种保证体系构架图,工、运表、只要部分的模板、支架图、施工平面布置图、交通导向图、施工计划等。
4.搞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与建设单位监理设计院配合)。本次工程开工前相关技术人员应认真细致阅读施工图纸,并进行准确计算翻样,及时提出相应的材料计划与质量要求。材
料采购人员接到该计划后首先应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找到具有质量保证资质的厂商签订供需合同,明确材料进场日期,并及时将材料供求信息上报业主、监理,以便于质量、进度的监督。
二、桥梁工程质量控制的几个具体方面
(一)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好坏对桥梁工程前期的影响重大,对其质量的控制涉及到很多方面,应根据结构、环境状况采取减少水化热的措施,应均匀分层、分段浇筑等,主要控制混凝土裂缝和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出行的裂缝按深度的不同,分为穿裂缝、深层裂缝和表明裂缝三种。贯穿裂缝是由混泥土表明裂缝发展为深层裂缝,最终形成贯穿裂缝。它切断了结构的断面,可能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其危害性很大;而深层裂缝部分地切断了结构断面,也有一定的破坏性,相对于其他两种裂缝,表层裂缝的危害性较小。一般的裂缝产生的原因有:(1)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
(2)外界气温变化;
(3)混泥土的收缩变形。
(二)大体积混泥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
1.优化混泥土配合比大体积混泥土,因其水泥水化热的大量聚集,易使混凝土内外形成较大的温差,而产生温差应力,因此应选用水热化较低的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降低水泥用量上可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中后期强度,在改善混凝土性能方面可以选用适当的缓凝、减水等外加剂,混凝土的塌方一般控制在130mm左右即可。
2.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养护只要是保持适应的温度和湿度,从而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并防止混凝土
裂缝的产生。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应尽可能多养护一段时间,拆模后应立即回填或者再覆盖保护,同时预防近期冷气候影响,控制内外温差,防止混凝土的早期裂缝。大体积混泥土的养护,不仅能满足强度的增长需要,也需通过人工控制温度,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的混凝土的开裂。
(三)桥梁工程钢管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求
钢管柱由于其加工简单重量轻便于吊装安装方便的特点,在城市桥梁施工中用的越来越广泛。钢管柱内混凝土浇筑和水平结构混凝土基本相同,一层一浇筑,施工时用钢管上端的开口,等混凝土终凝后清除钢管柱内上部的混凝土浮浆,然后焊接好。对于钢管柱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分层分块,控制其每次浇筑的集合尺度,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
2.控制水化热,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3.控制混凝土体的内外温差。
4.减少浇筑层厚度,优选水化热较低的水泥。
5.按规定在混凝土中适量埋入石块,埋设冷却水管并通水冷却。
6.采取温控措施,加强测温工作,有必要时实施监控
7.注意区分不同的环境条件,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分别采取浇水、覆盖、蓄水等相应的养护方法。
(四)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张拉质量控制
对于预应力张拉施工,对其质量的控制主要在预应力材料及器具、预应力钢筋制度、混凝土施工、预应力施工四个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主要从混凝土的施工上加以说明。对于混凝土的施工首先在拌制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者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再者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应在500kg/m 3,正常情况下不要把氯化钙、氯化钠等氯盐。最后浇筑混凝土时,对钢筋密集部位,应加强振捣。后张构件应避免振动器碰撞预应力筋的管道。预应力钢筋张拉应由张拉作业的专业人士负责,保持张拉控制应力在规定的范围,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三、加强桥梁工程的安全检测
(一)桥梁安全检测的常用方法和内容
安全检测包括结构病害特征提取、病害分离与估计和病害评价与决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桥梁安全检测的常用方法有:
1.桥梁结构的状态检测方法。它包括:局部损伤检测法表现检测方、法桥梁静态载荷试验法、桥梁动载试验法等。桥梁动载试验法的目的是研究桥梁结构的动力性能。在桥梁的不同位置布设测点,通过结构损伤前后的记录信息可提取出桥梁振动模态特性参数的变化,以此来确定结构损伤发生的位置、大小及结构损伤类型。
2.桥梁结构病害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法动力指纹分析法、专家系统法、系统模型参数识别法和模型修正法,等等。具体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二)钢筋混凝土桥梁安全检测的内容
桥梁结构的检测内容包括结构材料检测、地基基础检测和上部结构检测。对于钢筋混凝土桥梁,其结构材料检测主要包括结构构件材料(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缺损和锈蚀情况等,通常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地基基础检测、内容包括地基承载力检测、沉井下降时的检测、桩基检测管柱检测。当发现墩台有沉降、倾斜、位移时,一定要对地基进行探测。对已成桥的地基检测比较困难和麻烦,可用触探和钻孔取样的方法,也可用荷载板试验,常常只是接近基础原位。而对岩石地基,可在基岩的露头地点进行检验。上部结构检测涉及梁结构质量检测、支座与伸缩装置检测、桥面及有关设施检测等。一般先通过表观检测确定桥梁的等级,再根据桥梁运营环境及有关单位的要求,进行必要的荷载试验。
四、结语
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对桥梁施工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其的分析只是比较常见和系统的几个方面,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其中的很多要素是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广敏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及监督的几点思考 建筑知识,
【关键词】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监控
前言
面对桥梁工程的迅速发展的现状,政府机构应该加强对桥梁工程的调配,严格要求桥梁混凝土施工工程的控制管理。在桥梁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不同于其他的施工工作,它的施工工作简单、设计复杂,但是同时需要考虑到整体桥梁工程桥体的结构设计。加强对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在加强桥梁的承重力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已建成桥梁的保修工作。与此同时,混凝土施工人员也应该考虑到对桥梁工程建造地区的环境保护,做到适应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工作。
1.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中出现的不足
1.1混凝土原材料的过于混乱
混凝土施工工程的进行缺少不了的是对原材料的控制与管理。然而,在实际的桥梁混凝土施工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管理员的疏忽和不重视,导致采购来的混凝土原材料没有经过合格的检测,这就会使混凝土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如果放任混乱的原材料继续进行下去,则会使实际混凝土施工工程中混凝土的粘合性大大下降,不能起到稳固建筑桥梁的作用,而且在原材料的搭配比例的问题上也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混凝土原材料的过度混乱有很多方面,例如作为混凝土最重要成分的水泥的韧性达不到桥梁工程应用于实际桥梁的韧性要求;集料与水的混合比例不能达到应该达到的要求。同时也包括多粗原料与细原料的细心挑选没有经验;桥梁的不同位置混凝土原料的混合比例相对不适应,使混凝土工程不能够最大效益的对整体的桥梁工程的建设中起到作用。
1.2现场施工人员过于松懈
我国的现代施工建设发展十分迅速,最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工程也得到飞速的发展。先进的桥梁工程项目设备和发达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现场施工人员工作分量,解决了工程建设中人才缺乏的实际问题。然而在减缓施工人员负担和压力的同时也让现场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产生了松懈。虽然实际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依靠大型的施工设备以及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但是混凝土施工现场最为关键的是控制大型混凝土施工设备的高素质人才。如若先进技术的管理人员对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产生了松懈,必然会产生施工设备的滥用和产生不合理的施工计划,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1.3缺乏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管理体系
为了让桥梁混凝土施工工作顺利的完成,并在完成的同时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合格,要求桥梁混凝土管理人员建立和健全一个适合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项目的管理体系。然而现实混凝土施工现场,混凝土施工人员总是按照自己的意见对混凝土进行不合理分配与管理,这样做不但达不到混凝土施工的最终目的,也会在施工现场产生自己自行的一意之风,形成一种难以监管的混凝土施工局面。因此,缺乏一个严格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对整体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产生着极大的负面影响,不仅大大降低了混凝土施工的施工质量,同时也不利于施工团队通力合作、尽心尽力进行桥梁混凝土的施工。
2. 如何应对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缺点
2.1实现综合管理混凝土原材料
桥梁工程项目是工程建设中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的成功则是桥梁工程顺利建成的坚实基础;混凝土原材料的能否合理管理又是混凝土施工是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混凝土施工人员应该对水泥、水、集料按照不同的施工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搭配,使桥梁的的不同部位能够使用适合桥梁本身结构和坚固性能混凝土。综合管理混凝土原材料,同时对粗集料与细集料进行合理的分别和搭配。更为重要的是,不定时不定地点的对不同的混凝土进行检验原材料的搭配比例是否符合桥梁应该承受的比例范围,保证合适原材料搭配出来的混凝土能够满足混凝土施工的要求,做到提高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目的。
2.2加强现场施工的监督和管理
在实际的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和基层的现场的施工人员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作为最基层的现场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工作中不免会出现许多问题和不足,这就要求混凝土施工管理人员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尽量避免由于桥梁混凝土施工人员的失误而产生的质量不合格问题。如果监督监管人员发现施工人员细节上的错误,应该及时的汇报给监督管理办公处,由监督管理人员对此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并通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及时的改正,争取把整个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做到最好。
2.3建立健全完备的混凝土施工控制管理体系
任何的施工过程都需要建立一个完备的施工质量管理系统。对于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来说,完备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现场施工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一个健康的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下,现场的混凝土施工人员能够和谐的进行工作,各部门能够合理的进行合作,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施工的效率,保证了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合格行。从桥梁混凝土施工的准备规划、施工过程管理、施工竣工控制的各个层次对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进行质量控制管理。
3.结语
虽然在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工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只要做到设计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桥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许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在实际建设桥梁工程项目的过程中,要求混凝土施工人员从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加强管理现场混凝土的施工工作,同时拥有健全的混凝土施工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保证每个桥梁混凝土施工工作人员都能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顺利完成桥梁混凝土的施工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橡胶支座;质量控制;安装支座及更换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施工安装过程中没有高度重视质量,造成上部结构施工完成后,在交竣工验收或运营期间桥梁定检等质量检查过程中发现支座出现脱空、偏压、开裂等质量问题需更换,其带来的施工损失或养护成本数十倍的增加,为此加强施工过程中支座安装质量控制成为桥梁质量控制关键点之一,出现支座问题怎样安全可靠的进行更换。
1.桥梁支座的安装及养护;支座的结构分析
(1)在支座安装之前应对支座的安装位置进行测量检验,支座安装平面应和支座的滑动平面或滚动平面平行,其平行度的偏差不宜超过2‰。
(2)支座安装前应对活动支座顶、底板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查。
(3)支座安装后,滚动和滑动平面应水平,其与理论平面的斜度不大于2‰。支座上、下板中心应对中,其偏差不大于2‰。
(4)为保证支座安装平整,一般应在支座底面与垫石顶面之间,捣筑20~50mm厚的干硬性无收缩高标号环氧树脂砂浆垫层。
(5)支座的养护,支座在使用年限中应定期进行养护,这些工作包括:钢件的表面油漆、辊轴及摇轴转动部分定期擦洗并涂抹油、滑动支座不锈钢表面的擦洗及检查支座的锚栓等等。只有定期养护才能保证支座的正常工作状态。
(6)板式支座本身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来满足较大垂直荷载作用,具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梁端的转动,较大的剪切变形以满足上部构造的水平位移,产生较好的防震作用,能减轻动载对上部构造与墩台的冲击。由于板式橡胶支座具有水平剪切的各向同性,能良好传递上部构造多方向力的。在弯、斜桥的使用中优点突出。同时特殊的球冠圆板式橡胶支座还具有在梁端作用力作用时通过球形表面橡胶层调整受力中心的位置,逐渐将力扩散到圆板式橡胶支座的钢板和橡胶层,使支座受力均匀,尤其适用于斜交桥,立交桥等坡度桥的场所。
2.桥梁橡胶支座的常见病害及其治理方法
2.1 支座脱空
目前橡胶支座在工程中最严重也最普遍的质量病害是支座脱空问题,一般分为局部脱空、完全脱空和支座被压碎而导致的脱空,即支座与梁底间存在缝隙或夹角,处于局部受压或完全的不受压状态。该问题的产生原因在于:支座在安装时梁底或支承垫石不平整,两端垫石面标高控制不当,垫石强度不足,在受压后破损而引起脱空。而支座安装时气温过低或过高,后期梁体伸缩量过大,也会导致支座的纵向一侧出现难以恢复的半脱空。此外,脱空也可能由软基造成的墩台沉降引起。单个支座的脱空将使其他支座的受力增加,并导致上部构造受力不均,而多处支座的局部甚至完全脱空会极大地降低桥体的抗剪、抗震能力,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对局部脱空的支座进行调整,并对脱空30%以上的支座采用钢板等材料找平垫实。
2.2 支座变形
在正常状态下,支座的适当形变有利于承接各方受力,提高桥梁的稳定性。但形变过大等现象则可能引起支座的开裂乃至毁坏。变形异常通常是由支座自身的质量问题和安装施工不当等因素引起的。支座抗压弹模或抗剪弹模不符合质量要求,保护层厚度不足,内部钢板偏心,甚至在生产过程中,为降低成本使用再生胶或劣质钢板等,都会造成支座的质量问题。其中抗压弹性模量大小主要影响支座在各级荷载下的竖向变形,而各种结构对竖向变形的适应性不同,过大的竖向变形可能对连续梁等上部构造产生极为不利的附加内力,有时与下部构造的竖向位移叠加后总位移可能超出设计控制范围,导致结构的破坏。
3.板式橡胶支座出现的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及处理措施
施工单位质量控制不力原因。在进行桥梁橡胶支座施工前应测量放线,将控制轴线和标高控制点标注清楚,在墩柱盖梁、桥台台座上,用墨线标明支座位置与梁安装位置;施工前必须清理干净垫石,确保垫石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确认垫石地脚螺栓预留孔相对尺寸、直径及深度符合施工要求,保证预留孔清理干净、孔内无杂物,垫石高程要符合设计要求,采用水平尺量测,需要找平时,一般应用高标号环氧砂浆找平;同时严格控制预制梁底部端头支座位置预埋连接件规范施作;施工前必须确认到场后的橡胶支座产品的合格证与有关技术指标,严格现场抽样送外第三方检验验证,外观质量采用目测方法或用量具宜逐块检测。现场必须有专业工程师负责复核。安装多跨连续梁的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安装时,采用先简支后连续形成连续梁,一般先将简支梁放在临时支座上(临时支座一般采用钢砂筒、砼块、硬木块、硫磺砂浆等),再将正式支座安放在正确位置.之后浇筑连续端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临时支座完成体系转换。施工单位在安装过程中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垫石平整度、支座安装位置的精准度、安装方向、安装期间的温度控制、锚固处理的到位、硅脂油的规范涂刷、与梁的密贴度、砼(砂浆)污染清理防尘等方面没有认真仔细控制。形成支座偏压、底部与垫石局部脱空、上下面或纵横向位置不符、偏移、顶面局部脱空、支座被砼(砂浆)包裹污染严重等,最终造成在一定时间内支座开裂不能正常寿命周期使用,其裂缝形式水平和竖向都有。由于上述原因最终导致支座开裂破坏不能正常使用,严重开裂破坏的情况甚至造成桥梁其它结构损伤,因此发现偏压、偏移、局部脱空、位置不符、污染等上述情况,但支座没有开裂或大的变形需及时认真修整复位处理,一旦出现大的变形或开裂情况无条件必须进行更换。其更换采取液压千斤顶一端或两端整跨同时起顶,否则将引起梁、桥面系等多处结构产生质量安全问题。
4.支座更换
建议搭设脚手架或者悬吊脚手架(仅需要承受工人和部分设备的和在)--清除盖梁顶面杂物确定千斤顶的支撑位置--准确量取盖梁顶至梁底的实际高度--安放百分表监控梁体顶升落梁过程中的同步情况--同步顶升系统定位-安装千斤顶--梁体开始顶升(顶升同步精度要求控制在0.2mm内)--支座垫石施工及支座更换-梁体同步回落就位(精度也是控制在0.2mm内)。拆除千斤顶及支座在更换过程中,更换的方法对桥梁的受力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更换的过程中需要对桥梁的各主要受力部位进行监控,以保证更换过程的安全。由于现代交通运输迅速发展的需要,支座更换施工往往不容许中断交通,并要求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因此,桥梁支座的更换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是一种新的挑战。
5.结束语
作为连接桥梁上下部结构的重要部件,支座在提高桥梁稳定性和安全性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优点突出、应用广泛的橡胶支座的使用寿命通常短于桥梁的主体结构,不利于桥梁耐久性的实现。有鉴于此,施工者应对桥梁工程设计施工中的一些常见支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严格的施工控制和有效的养护手段确保支座的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改善桥梁结构受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人民出版社;
【关键字】桥梁;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交通的发展,与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在整个交通环境中,桥梁的地位不容忽视。对于桥梁的重视程度,不仅仅来源于其在交通系统中的地位,更取决于其质量后果以及资金投入等多方面的因素。
1 桥梁施工特征浅析
桥梁以及公路是交通环境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比重之高远远超过隧洞等其他交通建设形式,而与桥梁相比,公路的建设相对而言,无论在投资还是施工难度和周期方面都有着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共同构成了桥梁建筑的施工背景,直接影响着桥梁从设计到完工各个环节的展开,并且影响着其质量以及安全性能。
从施工所处的自然环境角度看,公路通常都只建设在相对较为平缓的地表环境中,而桥梁则需要跨越河流、峡谷甚至是海域等。从地域上看,桥梁建设的跨度相对较小,而公路工程的跨度则相对要大很多。但是相应的,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难度较低,使得其在施工单位和施工周期两个方面占据绝对优势,通常公路施工为了满足工期需求,可以根据整个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特征等因素对工程进行划分,并且由不同的施工单位承担;而桥梁不同,虽然在地域范围上没有过大的跨度,但是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紧密,稍有疏忽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从桥梁工程质量的控制角度看,桥梁工程主要会出现的问题主要聚集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钢筋锈蚀状况。同公路等交通建筑不同,桥梁通常与水环境相接触,即便不是横跨河流或者海川的桥梁,也常常会遭遇季节性的水流侵袭,同时相对高的环境湿度对于桥梁在外的金属以及在混凝土内部起支撑作用的钢筋骨架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其次是桥梁裂缝。桥梁裂缝在我国通常专指混凝土桥体裂缝,其危害不容小觑,直接影响着桥梁的使用安全等诸多方面,对于桥体中的金属支架等钢结构也会带来不利影响。桥梁裂缝是目前普遍存在于我国桥梁工程中,其原因多样,但主要聚集在混凝土质量以及操作规程方面。最后一个主要出现的问题在于桥梁铺装层脱落。通常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桥体质量的关注和控制大多集中在桥体的稳固和承重等方面,对于铺装层的关注一直较弱。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交通运输过程中重车数量显著增加,这种对于道路的压力一方面对桥梁的整体承重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个方面也强调着道路铺垫层质量的提升。然而就我国目前的状况看,铺垫层开裂以及其水密程度不足是目前桥梁铺垫层存在的主要问题。开裂直接影响车辆的通行质量,而水密程度的不足会导致水深入渗透到桥梁铺垫层下,对桥体产生进一步的危害。
对于桥梁质量的提升而言,通常需要更为关注施工过程而非设计过程。在一个设计图投入使用之前,通过都会经过相关人员多层审核,相对而言施工过程虽然也从很多角度得到了重视,但是由于其实际操作的特征,还是会存在疏漏并影响到桥梁的整体状态。
2 桥梁施工现场控制重点
通过上文中对于桥梁施工自身特殊性以及易发质量问题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想要提升桥梁整体质量,很多关键因素都出现在施工现场,因此可以从现场质量控制着手。具体而言,可以从如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考虑:
2.1 优化施工人员
施工过程中人员的配给以及整体素质状态会影响到桥梁建设的质量,但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个因素,被忽视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一贯以来对于人员素质的无效提升。在施工现场参与直接施工的人员通常会涉及到多个层面和不同部门的人员,其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相去甚远,甚至有些人员之间无法做到有效沟通。尤其是对于直接施工人员,他们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到桥梁的建设质量和将来使用的安全状态,另一方面却有可能因为相关知识的匮乏导致某些行为损伤到桥梁的整体质量。对于人员素质提升的问题,应当着眼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确保每个层面的人员之间能够正常有效的沟通,对于不能沟通的群体应当培养出能够有效进行沟通的接口人员,确保桥梁的建设思想以及质量标准以及材料的选用等主旨精神能够在施工现场落实到位。其二则是人员整体的培训,对整体参与建设的人员,尤其是一线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培训,其重点并不在于专业知识,而是在于职业素养和操守。只有一支有责任心的团队,才能够切实肩负起桥梁建设的重任。
2.2 现场材料控制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无论是桥梁还是公路或者楼宇,建筑材料的质量都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果状态、质量状况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等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在现场展开针对原材料的进一步的质量控制。对于建筑材料的检验和控制,在购入的时候就有一定的手续存在,但是不能代替现场控制,原因是很多材料由于批次不同,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更有人员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使用不同型号的材料相互代替,对于此类现象,究竟对于整个工程质量有无营销,都需要在现场进行进一步的落实和查证。对于某些购入后未能直接送到施工现场的材料的质量,现场质量控制和检验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查看材料在仓库中是否发生变质等相关问题是现场检验的重点所在。此外,在现场对工程材料实施质量控制,还能够有效杜绝偷换材料等投机行为,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
2.3 机械优化控制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现场,机械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对于人员的优化使用以及工程效率和质量的提高都有着显著意义。但是就目前的状况看,机械的使用并未得到妥善的优化,典型的表现就是机械的使用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资金状态的影响,而工程本身的需求却有可能只是位居第二的影响因素。对于机械的配置,应当深入根据施工场地的地形状况以及整个工程的实际需求作出决定,机械配给不足会影响工期,但机械过量会对工期和质量都有所损害。不同阶段为工程调配不同数量和相应类别的机械,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机械的优化配给,才是现场控制的重心所在。
3 结论
为了确保桥梁工程成果的质量,现场质量控制环节必不可少,除了上文上浅要讨论的几个主要方面以外,对于监理、设计完善等方面也同样需要加以重视。只有针对整个施工过程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才能有效确保桥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工程成果的质量,进而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俞清.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监理[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8).
[2]陈敏航.探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
[3]任艳红.桥梁施工控制系统的内容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20).
【关键词】桥梁桩;施工要点;质量控制
1. 施工技术要点
1.1 护筒的埋设与质量控制。
1.1.1 护筒作用:(1)定位;(2)保护孔口;(3)保持泥浆水位(压力),防止坍孔;(4)桩顶标高控制;(5)防止钻孔过程中的沉渣。
1.1.2 护筒的埋设。根据地质情况的.一般分二种:一种直接打入,,他采用的是循环钻孔法(钻机施工方式)另一种是挖坑埋放法。主要根据地质条件进行选择决定。护筒施工:适当挖土1~2米后埋设。护筒采用比设计桩径大20~30cm的钢护筒(这里仅介绍钢护筒)。钢护筒,壁厚10mm,护筒定位时,以桩位中心为圆心,根据护筒半径在地面上定出护筒位置,护筒就位后,施加压力将护筒埋入约50cm。如压入有困难,可先将孔位处的土体挖出一部分,然后安放护筒埋入地下。陆上护筒埋放就位后,将护筒外侧用粘土回填压实,以防止护筒四周出现漏水现象,回填厚度约40-45cm,顶端高度高出(水面)地面0.3~0.5m筒位偏差不得大于20mm。水上作业时护筒的埋设高度应保证高出水面1.0m,外护筒埋深可埋入河床1m左右即可,或根据设计要求。
图1 护筒图1.1.3 深水桥梁桩一般采用双护筒埋设,其分为内外两层护筒,护筒由两个半圆定型制作,内护筒两个半圆一般采用铁丝连结,外护筒每个半圆由螺栓进行连接,每节护筒间采用法兰连接,其最底一节护筒采用钢板对底口进行加固以利于护筒的埋设,该种连接方法可保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内护筒无法拔出时可将两个半圆的铁丝拉断而将护筒分半取出。
1.1.4 水域(深水)护筒设置,应严格注意平面位置、竖向倾斜和两节护筒的连接质量均需符合规范要求。沉人时可采用压重、振动、锤击并辅以筒内除土的方法。深水护筒施工如图1。
1.2 钻孔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1.2.1 护筒定位后应及时复核护筒的位置,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重合;回填土密实度,以防止钻孔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自然地面会因施工扰动发生变化,因此,为了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在桩架就位后应及时测量、复核桩机底梁的水平和桩机转盘平台与地面的高度并做记录,便于在成孔后依据钻杆在钻机上留出长度来检验成孔深度;初钻应先启动泥浆泵和转盘,让其空转一段时间后待泥浆输入一定数量后方可开始钻进,钻进过程中的接卸钻杆的动作应迅速、安全,避免停钻时间过长而增加孔底沉淀;钻进过程中应随时复核钻具长度和检查钻杆是否垂直;应根据不同地质层情况,调整钻进速度以有效防止塌孔、缩颈,经常复检查钻头直径。成孔时必须检测孔深、倾斜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应进行冲孔换浆调整泥浆的比重、稠度,应控制泥浆比重在1.1~1.3范围内,根据工程实际对泥浆的比重进行调整以达到满足后续施工要求。
1.2.2 为保证成孔的顺直、平滑,可用直径22cm的钢筋制成一端锥形的探孔器,探孔器直径与钻孔直径略小,其长度一般在5~8m,对成孔进行试探,以保证钢筋笼顺利放入孔内。
1.2.3 孔深、孔径以及其垂直度检查合格后则可在孔内投入1~2袋水泥后用钻锥冲击数次以使钻孔内泥浆、钻渣和水泥形成混合物,之后用掏渣筒进行掏渣,掏渣完成后则可在孔底注入泥浆比重在1.1~1.2的稀泥浆进行换浆,该过程应充分利用钻杆在原位进行第一次清孔,待测得孔底沉渣厚度小于50cm时则可进行钢筋笼安放,第二次清孔是在钢筋龙安放完成后用浇筑混凝土的导管进行,清孔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混凝土浇筑。
1.3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1.3.1 钢筋连接一般采用焊接,其中主筋搭接若采用单面焊,其搭接长度应为10d,若采用双面焊则其搭接长度为5d,并用箍紧固定以控制骨架间距,主筋与箍紧、架立筋间的接点可采用电弧焊等连接方法;其主筋一般不设置弯勾,以免影响导管;钢筋笼的内径就比导管接头处外经大100mm以上;因桥梁桩一般都要较大较长,故应每间隔2~3m设置加强箍筋。
1.3.2 钢筋笼的保护层可采用混凝土制成饼形保护块每隔2m左右在钢筋笼箍筋上用8mm钢筋穿一饼形保护块,并保证其均匀四周分布,便于在钢筋笼下放过程中由于饼形块的滚动而利于钢筋笼下放;钢筋笼吊装过程中应保证其竖直;钢筋笼节间的接头必须采用错位连接,同一截面内接头数量不应大于钢筋数量的50%,焊接时可采用帮条焊或搭接焊,并保证其上下两端钢筋中心在同一直线上,焊接长度应当满足规范要求。
1.4 混凝土的灌浇。清孔质量符合要求后应尽快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浇采用导管法,导管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第二次清孔并保证孔底沉渣厚度不大干100mm;因桥桩混凝土灌浇量大,最好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灌浇,这样既可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和混凝土级配质量的一致性,同时灌注过程中应随时探测混凝土高度以及时提升导管,以保持导管适当埋深,并保证不产生混凝土浇筑中的断桩。
2. 桥梁桩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处理
2.1 埋入护筒过程中应保证护筒垂直,若发现偏斜,应及时纠正。随时检查桩杆的垂直度。护筒中心竖直线与桩中心线重合,允许误差为50MM。
2.2 保证设计要求的持力层,桥桩是保证桥梁安全的前提任何质量缺陷都将给桥梁工程的正常施用埋下安全隐患。一般桥梁桩的持力层为卵石层或岩基层,施工时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层。
2.3 钢筋笼上浮。钢筋笼沉入完毕后应及时校正钢筋的平面位置和钢筋标高,最后用钢管固定住钢筋笼以防止钢筋笼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位移或上浮,提升导管时应当保持导管的垂直,以防止将钢筋笼一起提上。
2.4 导管,灌注过程中应随时探测混凝土高度,及时提升导管,以保持导管适当埋深,以上因导管提升过快造成混凝土夹渣层。
2.5 在桩身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计算好混凝土的需求量,控制扩桩、缩桩的判断与处理。
3. 结束语
桩是桥梁工程的重要部位,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桥梁的质量,桩工程隐蔽性以及施工中不可预见现象较多的特点,施工中随时可能出现影响成桩质量的情况。因此桥梁桩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程、规范组织施工,并根据施工中的经验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正确地处理,以确保证最终成桩质量。
关键词: 桥梁施工;质量控制;解决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control, then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control method,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of influ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control, and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 of many years' experience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solving methods to carry on the summary, only refers for the colleague.
Keywords: bridg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solution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为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缓解交通问题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阔,因此必须加强提高预应力技术水平的科研工作。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预制安装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桥梁质量、使用寿命和营运安全,务必引起广大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每道工序、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桥梁梁板预制安装工程的质量。
2 施工控制的内容
2.1 线形控制
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总会发生变形,对于大跨度桥梁而言。由于施工阶段多等诸多因素影响,桥梁结构在施工时往往偏离预想状态,故此成桥后的标高和平面位置要能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的要求,必须进行过程控制。线型控制分为2个方面:一是平面线型控制即控制桥梁轴线在平面上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这对于直线梁桥相对容易,而对于弯梁桥,则必须进行结构分析,通过采用适当的方法才能做到。二是竖向线形控制。一般是在梁上选取若干个点,通过控制这些点的标高来实现对线形的控制。竖向线形必须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竖向线型控制不好,住往会出现合拢困难,梁桥面纵向产生起伏等情况而导致桥面恒载超重,预应力筋偏角增大而使得梁内力与设计不符,并且影响桥梁外观。结构几何尺寸的控制不符线形控制内容。线形控制的标准,即容许误差问题,与桥梁的规模、跨径、技术难度等有关。需要根据具体矫梁的施工控制需要具体确定。规范规定,对于悬臂浇筑的混凝土梁轴线偏位小于10 mm,顶面高程不超过±20 mm。
2.2 应力控制
桥梁结构在成桥后,其受力状态与设计必须一致,这是对施工的基本要求,否则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就不会达到预定的目标。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压应力和拉应力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值,否则会产生裂缝而降低构件的抗裂性、耐久性,更有甚者可能引起构件的破坏而引起桥梁坍塌事故。预加应力是结构强度组成部分,准确地建立预加应力是预应力桥梁施工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必须控制混凝土和预应力筋的应力。对应力控制的精度和方法还没有明确的规定,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考虑以下因素:① 结构自重;② 预加应力;③施工荷载;④温度;⑤ 基础变位、风雪荷载;⑥偶然因素:外力撞击、挂篮掉落等。
3、预应力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确保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应保证具有设计要求的强度、良好的和易性及泌水性,且质量均匀性要好。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有配合比、搅拌、运输、浇注、振捣、养生等环节。其中混凝土配合比是控制其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在满足其施工要求的情形下应尽量减少单位用水量,相应地也减少单位水泥用量,从而减少混凝土水化热,减少由于混凝土的徐变与收缩而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和施加预应力之前的收缩裂缝。此外,采用现场试块测得的早期混凝土强度等级代替现场结构的实际混凝土强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试验表明,出现事故的结构最后验算时,其实际强度均未达到现场测得的强度,有时候甚至更低。浇筑应注意:
(1)每一构件尽量一次连续浇筑混凝土。
(2)由于钢筋及预应力管道纵横交错,对于预制件尽量采用插入式、附着式联合振捣工艺;对于用插入式振动器的施工,要准备各种类型的振动器,以便根据钢筋或管道间距的大小配合使用。
(3)应随时注意校正和检查支座钢板、端部锚固板、制孔器及预埋件的位置、数量等。
(4)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振动器碰撞预应力钢材管道、预埋件、摸板,以保证其位置和尺寸符合要求。
(5)预应力锚垫板后钢筋分布较密,必须充分振捣并注意混凝土粗骨料粒径。
3.2 重视预应力管道安装
预应力管道安装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梁体的受力情况与设计是否一致,关系到桥梁施工质量,是预应力施工中的重点。在管道安装过程中,主要需加强对管道定位进行控制,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出现管道上浮及漏浆现象。预应力管道安装施工、混凝土灌筑前,要严格对以下要点进行控制:管道位置是否正确、平顺性如何、有无漏浆处、是否严格密封等。
3.3 合理选择混凝土浇注后张拉时间
有的工程通过掺加早强剂,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一般浇注混凝土3天后就开始张拉预应力,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增长是不同步的,强度增长快,弹性模量增长慢,早期混凝土变形大,过早张拉预应力会使预应力损失增大,导致桥梁承载力不足,而出现众多裂缝病害。
张拉时,结构或构件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或龄期)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80%,弹性模量应不低于混凝土28天弹性模量的80%。
3.4 张拉工艺质量控制
国内现浇大跨度预应力连续箱梁底板预应力束一般采用一端张拉的工艺。根据国内外相关规范规定:跨度30m以上的预应力桥梁,均要求采用两端对称张拉工艺,才能保证跨中有效预应力和桥梁在恒载和活载作用下跨中所需抵抗弯矩的建立;否则会导致跨中承载力不足,而产生正截面裂缝。根据交通部专门调查资料,已通车的公路桥梁中,几乎都出现过由于张拉工艺不适合而产生大量裂缝的现象。
3.5 预防滑丝和断丝
滑丝指夹具在预应力张拉后,夹片“咬不住”钢绞线和钢丝,钢绞线和钢丝出现滑动,达不到设计张拉值。断丝指张拉钢绞线和钢丝时,夹片将其“咬断”,即齿痕较深,在夹片处断丝。为了预防滑丝和断丝超标,应采取以下措施:1.夹片的硬度除了检查出厂合格证外,在现场应对其进行复验,有条件的最好进行逐片复验;2.钢绞线或钢丝的直径偏差、椭圆度、硬度指标应纳入检查内容,如偏差超限,质量不稳定,应考虑更换钢绞线或钢丝的产品供应单位;3-滑丝断丝若不超过规范允许数量,可不予处理,若整束或大量滑丝和断丝,应将锚头取下,检验并更换钢束重新张拉。
3.6 严格预应力孔道压浆工序
预应力孔道压浆有三个重要作用:一是保护预应力筋不被锈蚀;二是保证预力筋和结构共同工作;三是提高结构或构件的整体抗弯刚度。然而实际工程中预应力孔道的压浆不饱满、不密实、漏浆和漏灌现象十分普遍,已成为预应力结构的通病。其主要原因除了施工单位对孔道压浆工序不够重视外,目前的压浆工艺、留孔质量、浆体配置等也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浆液的水胶比,较规范的规定值(0.24-0.28)偏大,孔道不易饱满和密实。为了防治孔道压浆不密实,可采取以下措施:
(1)孔道在灌浆前应以高压水冲洗,除去杂物,疏通和湿润整个管道。
(2)宜采用专用压浆料或专用压浆剂的浆液进行压浆。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低碱硅酸盐水泥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水胶比宜控制在0.24-0.28,初始流动度在10~17S之间,压力泌水率小于2%,灰浆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并不易离析且有微膨胀性,可掺入适量的减水剂和微膨胀剂,但不得使用对管道和预应力索有腐蚀作用的外掺剂,掺量和配方应通过试验确定。
(3)搅拌机的转速应不低于1000r/min, 搅拌野的形状应与转速相匹配,其叶片的线速度不宜小于10m/s,最高线速度宜控制在20m/s。
(4)压浆机应采用活塞式可连续作业的压浆泵,其压力表的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0.1MPA。
(5)管道及排气口应疏通,压浆时应从低处往高处压,待高处的孔眼冒溢浓浆后,堵住排气口持荷继续加压,待泌水流光后,再塞住孔口。
(6)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小时内,混凝土的温度及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环境温度高于35℃,压浆宜在夜间进行。
4、结语
总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全面提高工程质量,尽量减少和延缓裂缝的出现,保证结构物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参考文献:
[1]范立础主编,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管振祥,滕文彦,等编著,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安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关键词: 桩基 质量控制
1工程简介
我公司承建的承秦高速公路承德段第五标段,本标段主要以隧道为主,另有两座桥梁和一部分路基,其中头道沟二号桥为分离式,左线共17跨,桥长为340m;右线共14跨,桥长280m。上部结构为20m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箱梁,下部为柱式墩接盖梁,人工挖孔桩基础。
2从灌注桩承载机理看质量控制的关键
端承桩的承载机理是桩把荷载传递到桩的底部,它支承在坚固的岩土层上,不难得出桩的承载力取决于桩身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当桩身强度>地基承载力,桩的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反之,桩身强度
3.2.1 原因:检查不够认真,清孔不干净或没有进行二次清孔。 3.2.2防治措施: (1) 认真检查,采用正确的测绳与测锤; (2) 一次清孔后,不符合要求,要采取措施:如改善泥浆性能,延长清孔时间等进行清孔。在下完钢筋笼后,再检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应进行二次清孔。
3.3 断桩与夹泥层
3.3.1 原因:
(1) 泥浆过稠,增加了浇注混凝土的阻力,如泥浆比重大且泥浆中含较大的泥块,因此,在施工中经常发生导管堵塞、流动不畅等现象,甚至灌满导管还是不行,最后只好提取导管上下振击,由于导管内储存大量混凝土,一旦流出其势甚猛,在混凝土流出导管后,即冲破泥浆最薄弱处急速返上,并将泥浆夹裹于桩内,造成夹泥层; (2)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因导管漏水或导管提漏造成夹泥层和断桩的原因。导管提漏有两种原因:a.当导管堵塞时,提导管强行流出,如此导管埋深很少,极易提漏。b.因泥浆过稠,估算或测混凝土面难,在测量导管埋深时容易产生误差,对混凝土灌注高度判断错误,而在卸管时使导管提离混凝土面产生提漏,引起断桩; (3) 灌注时间过长,上部混凝土已接近初凝,随时间增长加厚了积聚在混凝土表面的沉淀物,继续灌注混凝土极为困难,造成堵管或导管拔不上来,引发断桩事故; 3.3.2 防治方法:(1) 认真做好清孔;(2) 尽可能提高混凝土浇注速度:a.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尽量积累大量混凝土,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可以克服泥浆阻力。b.快速连续灌注,使混凝土和泥浆一直保持流动状态,可防导管堵塞;(3)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随时测量导管埋深,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4) 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检查导管是否漏水、弯曲等缺陷,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 4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4.1 人工挖孔桩强风化岩承载力的控制方法如果端承桩荷载要求较小(小于1000kPa), 而且地层是由强风化逐渐变到中、微风化,这时在桩底就可能遇到残积强风化物夹硬碎石层,这种情况桩底的承载力就视风化物的结构紧密、软硬情况、硬碎块的大小及含量而来判断地基承载力,由于工程勘察的局限性,这一层的承载力在报告中往往误差很大,而且该类岩层标准取值的误差太大,再加上缺乏必要的荷载试验作对比,作为质监部门,有条件的话要尽量做荷载试验作对比。对于人工挖孔桩,要下孔全面了解桩底岩石情况,参照有关经验知识来鉴定。4.2 中微风化岩承载力控制方法 影响桩底承载力的因素有:结构情况、桩底嵌入岩石深度、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一般承载力的判定方法是依据岩样的单轴抗压强度乘以回归系数,换算成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f=yfrk 式中:f──岩石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值(kPa); y──折减系数;f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kPa)。上述的式子是规范中判定地基承载力的公式,该公式只反映所取岩样水化能力与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在单轴抗压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岩石围岩压力阻碍了桩底岩石的破坏,因此桩嵌入岩石的长度越长,桩底地基承载力越高;在岩石段,对于人工挖孔桩,桩周摩擦阻力非常大,使得岩石对桩的承载力大增强;当然构造上的问题影响更大。人工挖孔桩在桩基基底验收时,桩承载力的控制: 应检查岩石的构造情况。如果岩石裂隙发育较少,岩石完整性好,桩承载力可以取高值;反之取低值。同时还应检查岩层下面有没有夹层,如发现岩石下有软夹层,施工时应挖除软夹层。
4.3 桩身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 比较准确判断桩身混凝土质量的是静载与抽芯,但是由于静载、抽芯为损伤性检验,且费用高、时间长,所以常常采用超声波法和低应变法判定桩身混凝土的质量。判断混凝土质量,主要依据:掌握施工过程情况与施工记录。(1)判断施工工艺是否适合于施工的实际情况,如:挖孔桩水位高、水量大、有没有采用水下混凝土配合比与水下导管法灌注;检查一下灌注完桩钢筋笼的位置情况,可推定保护层厚度。(2)要认真做好成孔记录与灌注记录,记录灌注过程中出现的机械故障及孔内异常情况、事故等,并进行推断。比如:在施工过程中曾发生过堵管事故,拨管后进行二次灌注,就会存在断桩或夹泥层。但缺陷的严重程度还要分析其事故具体处理措施而得知。
总之,质量控制中桩混凝土质量的判断,要掌握现场施工实际情况与工艺情况、准确的现场施工记录,方可比较准确判定混凝土质量。
综上所述,混凝土桩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在于地基承载力的鉴定,审查混凝土施工工艺是否合理,掌握桩缺陷的防治措施。这样才能对混凝土桩质量进行控制,且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桥梁工程是我国道路工程建设中很重要的部分,它的难度在于其受影响的因素很多,且维修复杂。桥梁工程的建设所涉及到问题很容易预知但不容易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就需要在工程建设中对管理方面做一个很好的规划。本文就从施工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桥梁工程施工所涉及到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桥梁施工;管理;安全和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交通工具的普及,加之人口出现集中的复杂问题,普通公路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桥梁工程的出现很大程度缓解了普通公路的压力,但同样的,桥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较之普通公路也要更加得到重视。影响桥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因素有很多,需要逐一得到管理和进行有效地控制。
1桥梁工程的复杂性
桥梁工程一般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完成,很多施工队伍协调配合进行作业,其工期要求也比较严格。桥梁工程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地质环境、施工用材、机械设备、交通组织等等大量的设计管理问题,因此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1)桥梁的分类繁多:
①按照桥梁的结构体系进行分类:拱桥、刚架桥、梁式桥、吊桥、斜拉桥、组合体系桥;②按照桥梁的跨径大小进行分类: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涵洞;③按照桥梁的制作材料进行分类:钢桥、钢筋混凝土桥、木桥、砖石、混凝土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④按照桥梁的桥面位置进行分类:上承式、中承式、下承式;⑤按照桥梁的使用功能进行分类:公路桥、铁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农桥、人行桥、运水桥等。
(2)桥梁工程的流动性和地域性:
桥梁工程的施工要充分考虑地域特点、环境影响,桥梁工程的生产和施工的选择也因其复杂的设计、功能、用材等等决定了其大量的流动性,常常需要多方位配合,协调完成。
(3)桥梁工程的露天性和高空性:
由于桥梁工程的工程特点的特殊性,导致了该工程的架设高度会受到很多影响,加之作业多,露天性又决定了很多不确定的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的影响,则桥梁工程在施工中,则会非常复杂。而这两种特性也决定了桥梁如果出现质量和安全等问题,其维修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4)设计的独立性:
一般地域的桥梁设计都会有其单独性,因此在对该设计桥梁的一些技术、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会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需要设计师综合考虑设计。设计师应该在对该位置的地理环境、高空架设、人文因素等多方面考虑,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图纸方案。
2影响桥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因素
(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质量与安全因素的第一因素,这其中包括了桥梁施工过程的管理团队、施工作业人员、质量检查相关单位、第三方人员等等。施工管理人员对桥梁施工工程进行全面管理掌控,协调安排,问题应对等,施工作业人员的操作直接影响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质量检查相关单位则起到了监督控制的作用,而第三人等无法预知的人为因素也常常导致施工现场出现不安全因素。
(2)设计的因素:
桥梁的设计是桥梁施工的基础,它充分考虑了桥梁建设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对桥梁的结构、用途、用材等等进行分析而成。如果设计不当,就将直接导致桥梁的质量和安全出现重大隐患。
(3)物的因素:
无论是什么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都要得到保障,且应选用合适的施工材料,以适应桥梁所处的地域特点,否则都会导致桥梁出现各种质量和安全的问题。例如裂缝、垮塌、下陷等等,严重的将会危及人民及公共财产安全。
(4)环境因素:
施工的环境也会对桥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问题造成很大影响。桥梁施工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地质特点,施工周围所处的交通、人员流动等情况,都会使施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由于桥梁工程的施工属于露天作业,将会受到不同的天气、自然灾害的影响,会出现工期的拖延、已完成施工的损害、人员安全受到威胁等等状况。
(5)方法因素:
施工方法、施工流程等等,同样是决定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不当的施工方法,错误的施工技术操作及施工流程,都直接导致施工质量的不合格,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安全的问题,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问题出现。
(6)机械设备的因素:
机械设备的选择同样重要,不当的选择会出现生产质量达不到标准,无法运用到现有的环境条件中,还会因为机械设备本身的陈旧、破损,影响生产质量、安全,还会影响施工工期等。
3桥梁工程出现问题的管理应对
3.1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
桥梁工程应该具备合格专业的管理团队,制定完整严谨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责任分工表。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身工作任务的目的及意义,并将工作任务作详细分解,责任到人。加强对技术操作人员的管理,做好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严格监督,定期检查,施工前做好图纸会审,实施施工规范的行为要求。
3.2进行严格的人员管理
技术施工操作的施工人员必须有其操作证书才可上岗,上岗之前进行岗前培训,管理人员应该对技术操作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施工管理人员应该让技术操作施工人员明确工程质量与安全的目的及意义,应该严格执行施工行为规范,按照设计施工的施工方案、施工流程进行施工作业。施工人员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及时汇报问题情况的义务,并有能力对已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范围的解决。同时,施工技术操作人员拥有获得施工保护用具、保护措施及紧急避险的权利,如遇突发安全状况,应该学会自我保护。
3.3加强设计的质量管理
在设计之前,应对施工位置的地理环境、地质、交通、人流量、管道管线等等进行详细勘察,结合工程的使用要求及经济状况综合设计出适合该地理位置使用的桥梁工程。设计师应该对设计图纸严格管理并应对设计完成部分负责,并对设计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探讨,分析解决方案。
3.4加强材料设备的管理
工程材料选用方面,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材料,并保证所选材料的质量,持三证进场。在对已经进场的材料的管理方面,应该做好堆放、覆盖的保护、消防措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处理,并应做好天气等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措施。机械设备在使用前应该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其能安全正常运行。机械设备应该定期检查维护,另外,还应根据现有机械设备的生产、运行效率等情况,及时进行设备更新等。在对机械设备进行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到施工现场的条件状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案进行选择。
3.5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施工操作人员应该执行施工任务中的施工方法、施工流程。在施工中,施工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三检”制度,按照施工规范约束自己的操作行为,保证每道工序质量的合格。
3.6加强检查验收工作
在桥梁工程施工工程中,应该制定详细严格的检查制度,做到定期检查,责任到人。对设计、材料、人员、机械设备的质量进行检查,对施工现场的设施保障、安全防护进行检查,对施工工艺、已完成施工工程的质量规范等等进行检查。工程竣工验收要在施工单位进行预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等相关机构参与,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规范要求进行验收,检查相关的资料、记录等,最后验收合格应该有各负责人的签字。工程质量保修方面,施工单位应该在其责任范围内对工程所出现的质量问题负责检查,及时维修。
4结语
桥梁工程在我国公路建设中的大量普及应用,其质量和安全问题受到了充分重视,从设计到选材、施工,都应该严格控制。这其中就需要施工管理团队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安全检查,防患未然。为了保证桥梁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则需要多方面的协调配合,为社会的公共利益做贡献,凡是涉及到人民安全、公共利益的项目,都应该从根源上受到重视,进行管理。
作者:罗小清 单位:重庆市忠县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参考文献
[1]康皇生.桥梁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11).
关键词:桥梁重要性;问题分析;施工质量
1 桥梁伸缩的重要性
桥梁伸缩缝装置是公路桥梁构造的一部分,目前常用的类型主要有毛勒缝、齿口钢板缝、板式橡胶缝、U型锌铁皮、TST弹缩体碎石等,其作用在于调节由于外界气温的变化、砼的徐变及砼的干燥收缩等因素所引起的上部结构之间的位移和上部结构之间的联结。它还直接承受着车轮荷载的反复冲击,是桥梁结构中最容易遭受破坏的部位。桥梁伸缩缝破坏后接缝处下沉、衔接处路面损坏,从而出现高低不同的台阶、造成通过的车辆产生跳车、使车上人员感到不适、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了公路桥梁的正常运营,伸缩缝旁由于表面不平、纵横坡的不准确还会造成桥面积水、排水问题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尤其是浇筑中要认真找平;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施工中所用砂石料的质量,含泥比较多的骨料一定要先冲洗干净再用,以避免施工中由于骨料的脱落而形成不必要的坑点。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进行踩踏和堆压重物,为保证施工控制简单又能达到高质量,伸缩缝的施工在桥面黑色铺装连续摊铺完成以后进行。在摊铺黑色铺装以前,对梁端缝隙进行填塞、防止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和碾压时塌落;在伸缩缝宽度范围内,梁顶面作好隔离层,便于黑色铺装的凿除。具体地说应按以下顺序进行:一是桥面黑色铺装完成以后,按图纸精确定位放出伸缩缝两边线;二是使用无齿锯,沿两边线切割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并凿除,要求切缝整齐、顺直平行、间距相等、立面垂直、不得弯曲、折线和啃边掉角现象发生;三是清除梁端填塞物和隔离层,将桥面混凝土凿毛,并清理干净,公路桥梁伸缩缝处跳车是常见的道路病害,它随着车辆的载重量增加及车速的提高,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桥梁伸缩缝的作用在于调节由车辆荷载环境特征和桥梁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所引起的上部结构之间的位移和上部结构之间的联结。桥梁伸缩缝装置是桥梁结构的一部分,如果设计不当、安装质量低劣、缺乏科学的和及时的养护,大部分桥梁会在桥梁伸缩缝处形成台阶,直接影响到桥梁的服务质量。
2 桥梁伸缩缝的问题分析
由于公路桥梁都处于室外,并且根据其使用功能,公路桥梁会受到温度变化、混凝土变形、动荷载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使得桥体产生变形。如果这种变形量过大,会影响到桥体的使用安全。所以为了调节由车辆荷裁、环境特征和桥梁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所引起的上部结构之间的位移和上部结构之间的联结,所以必须要设置伸缩缝。桥梁伸缩缝处出现跳车和损坏现象,影响行车的舒适和安全。出现这些问题,除了车辆通行量增多、载重量增大、车速加快等客观原因对伸缩装置的损坏外,伸缩缝设计和施工的欠缺不容忽视,伸缩缝类型是设计者综合考虑公路等级、梁体长度及结构特点等因素选定的,不同类型的伸缩装置有不同的特点。虽然不同类型的伸缩装置从适用梁体伸缩的角度来看,设计上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从使用效果来看,对行车影响及伸缩装置自身耐久性方面有所不同。本文对某公路桥梁伸缩缝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伸缩缝安装工艺按照施工顺序可分为:先装缝后铺路和先铺路后装缝两种工艺。本次施工选用先铺路后装续安装工艺,即在桥梁伸缩缝处先行攒锦沥青路面,待压路机充分压实达到通车条件后,切除伸缩缝部位的路面、安装伸缩缝。这一工艺较先装缝后铺路工艺更能保证伸缩缝部位的平顺,能克服临近伸缩缝两侧的不易密实的问题,还有伸缩缝本身变形、破碎或螺栓脱落造成早期破坏;伸缩缝的安装标高与两侧路面标高有差异引发伸缩缝处跳车;固定伸缩缝的混凝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正常的维修、养护是保证伸缩装置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此项工作往往被忽视。由于养护管理不善,伸缩装置出现的局部损坏维修不及时,桥面没有经常清扫,由过往车辆带来的泥砂、石屑等杂物将伸缩装置淤死,影响伸缩装置的伸缩功效,造成破坏加剧,严重者可导致整条伸缩缝破损。原有桥梁逐渐老化、桥面铺装层老化、接缝处桥面凹凸不平以及维修不充分等,均可引起伸缩装置破损,桥梁结构是暴露于自然环境中的一种结构物,桥梁梁体的温度随着周围大气的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梁体的温度变化使其缩短或伸长,变化量与桥址所在地区的气温有关。桥梁结构的温度变化范围应根据建桥地点的气温条件而定。钢结构可按当地最高和最低气温确定;砖、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一般可按当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确定。
3 桥梁伸缩缝的施工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搭板施工中,严格按规范规定要求立模,并保证混凝土表面坡度与平整度,桥梁伸缩缝的损坏是高速公路桥梁病害最普遍的现象,多数的板式橡胶伸缩缝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于这种桥梁病害,我司养护的原则是经过逐年的投资,将现存的板式橡胶伸缩缝全部改造为毛勒式伸缩缝因搭板靠近桥头处混凝土顶面距基层项面距离较小、基层较薄,当压路机通过时,容易被压碎或形成薄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规定凡搭板混凝土顶面距基层顶面不足10cm的,在铺筑下面层时一律将铺好的水泥碎石基层凿除,统一用下面层沥青混凝土填筑、找平,从而保证了整个台背回填的整体强度,在对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作检查和控制时,明确对主要材料(如钢筋、水泥、碎石、砂等)进场的材料,必须严格按检验频率送检、抽检,坚持先检后用的原则。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的实际情况,每批钢筋、水泥都必须做到“双控”(既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要及时清退出场,另外,监理人员应坚持每天至少巡查工地一次,深入现场,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提醒承包人注意加强控制,及早做好各种预防措施,全面优质地履行监理职责。总之,监理工作是一项细致而繁琐的工作,我们监理人员只有努力掌握有关的监理知识,从实践中总结和汲取他人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加强了公路桥梁监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才能确保其在施工监理工作中,确保工程质量,同时赢得建设单位的赞誉,树立监理行业良好的社会地位。
4 总结
总之,桥梁伸缩缝处产生的台阶的主要是伸缩缝伸缩装置发生病害或遭到损坏引起的。因此,只要按照上述方法和要求,从伸缩缝的设计选型、安装施工、养护原则等几方面,以预防为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桥梁伸缩缝的各项质量,伸缩缝处的跳车台阶大部分是可以减少和避免的,桥梁的服务质量也可得到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