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9: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问题及应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教师,心理问题,成因,策略
在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从事教育教学这种特殊职业的小学教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既有来自社会、家长、等外部压力,又有来自学校、学生、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内部压力。使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因压力过度而产生自卑、精神抑郁不振、嫉妒、敌对、焦虑、易怒等心理危机现象。如果教师的心理危机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久而久之,教师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加强教师的心理教育,改善教师内心状态,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下面浅谈几点应对策略。
1.社会参与,共同营造教师心理健康的氛围
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必须标本兼治,社会联动。一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解决好教师的住房难问题,让我们的教师安居乐业。二要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负担,全面启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工程”。如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教师开展心理测验与调查,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考核项目和继续教育的内容,开设“教师心理咨询室”,开通“教师心理保健咨询热线”,为老师缓解压力等等。让教师全面提升其社会价值,做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2.强化人性管理,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针对教师产生的不良心理,学校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关心教师的疾苦,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努力为教师营造有利于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人性化管理。
2.1 满足教师需要,保持教师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需要”是人产生积极行为的原动力。现代管理学的核心是:尊重人、信任人、依靠人、适应人。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特定的需要:首先,对工作环境的需求,希望有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其次是希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得到领导的赏识,也就是自尊和荣誉感的需要。最后是对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的追求。因此,在管理上,学校应以人为本,为教师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并创建适时适度、有效的精神和物质奖赏机制。尽其所能,适度满足教师需要。
2.2 组织有益活动,拓开情感渲泄渠道。
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师召开联欢会,假日旅游,举办各种球类、棋类、牌类比赛等多种文娱活动和体育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往,促进同事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另一方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教师自我心理调节。学校领导应定期组织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活动,如请专家作专题讲座、让教师参加各种团体咨询活动、设立个体咨询室,给教师提供一个宣泄压力、分享快乐,放松自我的空间。再一方面做到:“活动”与“教育”的有机统一。做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中有活动的开展,在开展各种活动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师的情感就得到了有效的开流与渲泄,形成健康有序的整体。
2.3 合理运用评价和惩处机制。
在考核评优和职务晋升中务必做到公正、公开、公平,使之成为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动力之一。在处理教师违反校规校纪问题上,既要按“法”办事又要以“情”动人,使这些教师心服口服地认识自己的错误。
2.4 做好教师的减负工作。
竭尽全力解决教师超负荷工作问题。如逐年控制班级的学额,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班级人数控制在45人以内。给所有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度和教学自;减少学校内部名目繁多的检查和活动等。
2.5 关心教师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生活。
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检查。每当教师生病,休产假等情况校领导都主动探望,问候帮助解决困难。
3.注重有效调适,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3.1 保持情绪乐观,做到心中有爱。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首先,爱本职工作,具有乐于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能在艰苦的工作中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其次,爱学生,就是情系学生。教师把学生的成长视为最大的满足,学生的言行举止时时引动教师的目光,学生的进退忧乐深深牵动教师的情怀。有的教师说:“站在讲台上,看着几十双闪亮的眼睛,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3.2 提高情感控制能力。
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能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练就“出家门唉声叹气、怒发冲冠,进教室兴高采烈、和蔼可亲”的真本领。如果教师毫无情感控制的能力,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灰心丧气,那是无法搞好教学工作的。具有一定的情感控制能力,有利于教师加强教育责任心,有利于教师心理品质的锻练,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态度温和、乐教诲人不倦的教育风格。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如主动承担难度大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或担任差班班主任工作等,来磨炼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一次次成功的积累,情感控制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3.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育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教师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构成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善于主动搞好和学生、同事、领导、家长的正常人际关系,消除隔阂,相互理解,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采取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多看别人的长处,求大同存小异,从好的一面去理解客观环境中的各种现象,是改善教育人际关系的有效途经。实践证明,只有在宽松的人际关系中,能更好地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成为良好人际关系的主动者和先行者。
3.4 加强心理健康防卫。
在目前教育体制改革的竞争中,只有正视现实、不断进取,才能适者生存。现实中,不会只有顺畅,还会有挫折、有逆境,甚至会发生重大变故。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才能找到应有的位置,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只有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地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吸收正面的心理健康影响、抵制削弱心理健康的影响,正确对待生活上的不如意和工作中的挫折,及时有效地克服和化解不良情绪,加强心理健康防卫,才能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战胜与预防各种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变挫折为动力,变逆境为顺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3.5 期望适度,不断成功。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的有体征性红斑、丘疹、鳞屑性的慢性皮肤病。发病原因与免疫功能异常、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精神因素可引起本病的发作与加重,在治疗上具有反复性和难治性的特点。各种年龄都可发病,在儿童期和19岁以前发病的女性占多数,平均发病年龄男28岁,女24.6岁。儿童期的银屑病是一类特殊的银屑病,诱发因素多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心理因素也能诱发此病,例如父母离异、家庭不和,在学校经常受批评及留守儿童等,可造成内心压抑,心情不好,久而久之,身体免疫功能失调所致。儿童期又是处于生长发育迅速的特殊时期,身体的抵抗能力较弱,在治疗儿童银屑病时,正确的护理对于儿童疾病的恢复有非常大的帮助。医护人员在给儿童治疗护理的同时通过观察、交谈等方式发现其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护理,使其克服心理障碍,调整心态,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5月本科收治儿童银屑病患儿18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3岁,平均年龄7.1岁,其中女16例,男2例,平均住院天数为13天。根据年龄的大小不同分为婴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年龄最大的12岁,最小的3岁,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护理,以减轻疾病的痛苦,消除或减轻情绪上的焦虑,使患儿身心得到全面的照顾,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之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处于最佳治疗状态。
2 常见心理问题
2.1 焦虑、恐惧 疾病给儿童身体上带来的痛苦本身就是一种创伤,医院陌生的环境、离开亲人及接触陌生人、身体形象的改变、中断学习等都易使儿童产生恐惧和疑虑、自卑等心理[1]。 患儿对医院环境不熟悉,生活习惯改变,使其感到没有安全感。住院以后,每天看到穿着白大衣的医护人员和痛苦而陌生的病友,见到医护人员就感到紧张,表现出急躁不安、哭闹不止。一些胆小的患儿更是害怕打针吃药,胆怯、悲观、郁郁寡欢,失去了以往的活力,采用面容直观法来判定患儿的心理状态,因为面部表情可反映心理情况,面部表情是情绪的客观外显行为[2]。
2.2 悲观、抑郁 抑郁症的典型表现为自身形象缺乏,如忧郁的心情、兴趣的减低、不快乐、无价值感、内疚、注意力减退或自杀念头等。银屑病可泛发全身各处,但以四肢伸侧和骶尾部最为常见,特别是肘部、膝部,可对称发生。头皮损害也常见,可单独发生,也可以和全身损害并存。头部损害界限清楚,头发呈束状,但不脱发。本病患者中女童较多,既往的调查发现女童比男童多50%。女童天生爱美,所以此病中女童更容易出现悲观、抑郁等心理现象。
2.3 依赖、自卑 依赖心理是所有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儿童尤甚。此类患儿一些表现为少言寡语,依赖性强,喜欢依偎在父母身旁;还有些孩子表现为神经脆弱,对疼痛尤其敏感,心灵最易受到伤害,是护士最需要关心、体贴的对象[3]。儿童的意志力、自觉性和自制力都较差,思维活动带有明显具体形象性,主要以直观表象的形式来熟悉外部事物,儿童的行为和情绪易受当时外界事物或环境的引诱而转移[4]。
2.4 害怕、孤独 学龄期的患者担忧功课被落下。对脓疱型银屑病患儿来说,他们住院时间较长,一般1个月,或者更长。离开同学和小伙伴时间长了,就会感到孤独。还有些从农村来的孩子,他们的父母经济较困难,使他们有急于出院的想法,而孩子担心害怕没治疗好就出院,这一切的担忧势必使体弱的孩子心理负担更重。这些担忧会表现为抑郁、沉默、焦虑和痛苦,甚至有的患儿会失眠。这些不良现象都会影响孩子的治疗进程,影响疗效。
3 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焦虑、恐惧患儿的应对 表情是人的态度的第一反应,微笑可给患儿带来一种友好情感的感染,让患儿引出愉快、轻松的感觉。对幼儿期的此类患儿,护士尽可能多的对他们轻拍、抚摸,哭闹时顺着头发由头顶摸到前额;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搂抱、亲吻以满足皮肤饥饿,多与其交流。稍大点的儿童不愿合作情况下,取得家长的配合,同时鼓励儿童,给他感兴趣的玩具,看动画片,转移其注意力,不要强迫,使孩子在愉悦中接受治疗,增强其自信心,促进其尽快康复。
3.2 悲观、抑郁患儿的应对 一般男童大大咧咧的,他们在注重自身形象方面没有女童这样突出,可轻轻拍打肩背部、抚摸头部,而对女童则要说更多赞美的话,还可以抚摸脸部、帮她梳头等。10岁以上的儿童性意识已开始萌发,这些孩子惧怕身体的完整性及器官功能被破坏,故在进行任何操作前应做好解释,以减少疑虑,应适当用床帘遮挡,不宜使操作部位暴露过多。
3.3 依赖、自卑患儿的应对 尽量满足儿童依恋的需求,鼓励儿童亲人或陪护人接纳儿童在允许范围内的要求,如搂抱、依偎等。维护儿童的自尊心,绝不可去讥笑或讽刺儿童“娇气”。不能急于操作,先与其交谈,表情要亲切,语调要文雅,动作轻柔,对患儿多鼓励,勿训斥,保护他的自尊心。护士对儿童要作过渡性教育,在做任何操作时,向儿童认真地说明治疗目的,使儿童在心理上有准备,去做好自己应做的协作性行为,而不至于使儿童感到突然而至,争取取得合作。
3.4 害怕、孤独患儿的应对 对于医护人员及患儿的父母来说,为了避免和减轻患儿的疑虑,必须善于观察分析,掌握患儿的思想和要求,有的放矢地跟他们谈心,以解决心理顾虑。鼓励患儿与同伴、同学联络,允许他们来院探视,交流学习进展情况,与此同时,父母也可给患儿辅导学习,补习功课,根据病情帮助患儿继续学习,以解除患儿的后顾之忧。进而患儿才有积极性以配合医生治疗,对整个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 小结
为患儿营造一个宽松、开心的生活氛围是医务工作者和家长的责任,银屑病是属于一种身心疾病,如果整日情绪紧张是会影响患儿病情的。对于患儿们来说要面对课业的压力,甚至是同学和周围人的侧目和冷落,这些都会让患儿伤心不已。要使患儿顺利配合治疗,对患儿实施心理诱导的同时,不能忽视家长这个对患儿心理反应起关键作用的角色。所以说银屑病除了身体上的治疗,在心理上要多给孩子关爱,让他感受到愉快、开心,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治好后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一些会降低复发的几率,在治疗的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养,平时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多喝水,有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都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朱延力.儿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 祝敏芬,兰志建.影响学龄前儿童临床依从性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理与康复,2004,3:86-88.
近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他们正值青春期,心理不成熟,易冲动,也没有成年人的自控力,只顾眼前的畅快,而不具有长远眼光和前瞻性。具体表现为早恋、冷漠、打架、厌学等。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我发现存在较为严重的厌学心理问题,这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为了较为清晰的看清厌学行为的真实缘由,我对此行为作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探寻有效办法,希望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应对课业,从根本上提高中职教育的效果。
1.中职学生厌学的表现
厌学即学生对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表现的冷漠行为,对学习并不感兴趣,消极对待。厌学的主要表现有:课堂打不起精神,课后异常活跃;动力不足,对待学习随意;学习成绩差,形成恶性循环;较为叛逆,喜欢把精力放在学习之外的事情上。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多因为中考成绩未过高中录取分数线,而不得已且内心极不情愿的报考中等职业学校,所以,常常自我否定。另外,中等职业学生学历介于本科和初中之间,选择职业和岗位高不成低不就,十分艰难,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作用不大,从而兴趣缺缺,这些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学生所表现出的厌学心理。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的原因
2.1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现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儿女期望值过高,希望他们学习成绩优秀,方方面面表现过人,然而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善于学习。家长对子女惩罚过重,造成学生对学习极为反感,甚至与父母对着干。同时单亲家庭以及留守家庭对子女缺少关爱,放任自流,这样的家庭并不适合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另外,有部分老师备课不充分,照本宣科,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且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作业,使得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遭受指责,恶性循环;还有,社会上对中职学生存在歧视现象,极易导致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认为自己学不好,从而放松自我,不追求进步。
2.2 学生基础差。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当的现象,学生学习费力,常常力有不逮。同时也不能清楚地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常抱有学习"无用论"思想,导致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破罐子破摔。
2.3 教育教学方法不当。职业教育用普通的语言来描述,就是"生计教育",是为谋生的教育,亦即通常所说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就是――就业。故而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与"就业"脱不开。可是,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却有所偏离。近几年,由于社会发展平缓,社会岗位饱和,就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越来越难。
2.4 德育效果不佳,学生缺少关怀。中等职业学生处于的青春期阶段,年龄较小、阅历浅薄、心智不成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不健全,较难分清是非,对于社会上纷繁复杂的现象和行为不能有较为清晰的认识,独自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欠缺。有些中职学校老师只顾着完成本职工作,轻视对学生心理和精神的关怀。
3.中职学生厌学的危害
由于厌学,导致中职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激情,精力放在其他学习之外的事情上,学习成绩差,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掌握不好,从而毕业后失业率较高。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情况恰好能真正体现出一个学习的教学力量及形象,所以学生的厌学还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及教育教学产生不良影响。另外,每位中职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同时也投入大量的精力,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学得过人本领,学会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所以一旦出现厌学心理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来说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4.中职学生厌学的对策及建议
对于以上出现的现象,本人作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以下几点对策,以期能改变学生厌学心理:
4.1 完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传授教学知识。教师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爱去感化厌学的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切忌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尊重他们的人格,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尽量避免与学生发生冲突,让学生在悄无声息中对你产生好感,尊重、支持老师的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
4.2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前学生阅历尚浅,还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教师应以人为本,发挥引导作用。一方面让学生知道社会日新月异,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分析当前社会用人准则,使他们认识社会需要大量技术方面的人才,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信心,克服厌学心理。尽人皆知,老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只要我们一直坚持、循序渐进的引导,最终厌学的学生就会慢慢步入正轨,成为热爱学习,积极上进的好学生。
4.3 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中职学生动手能力较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实验课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增加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专业技能,提高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理论课的热爱,获得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以便学生更有兴趣学习操作课程,获得较高的操作技能,成为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高校 心理问题 女大学生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重视力度的不断加强,高等院校的学生比例逐年增高,其中,女大学生的比例基本已占据高校学生总数的50%以上。女大学生教育问题的突出,使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备受社会的关注。一项调查显示,女大学生中经期身心综合症的发生率在82.95%,有13.70%的女大学生一年中有1/3的时间是在抑郁、烦躁、不适中度过的。
根据我国有关心理问卷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较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1)各种焦虑心理(主要是学习焦虑和社会适应焦虑);(2)人际关系障碍心理;(3)情感心理;(4)职业选择困惑。 本文将从以下两方面着重剖析高校女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一、高校女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客观环境影响
首先,社会媒体传播的信息对高校女生的心理健康大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即使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诸如,女大学生就业率不如男大学生高,工作单位中女性不如男性发展的空间大等等。当然,也有一些事业成功的女性,但数目之稀少、代价之沉重让众多女性对优秀与成功望而生畏。身为女性中的一员,高校女大学生也拥有着最基本的渴望:美满的家庭、成功的事业、锦绣的前程。但是,舆论宣传的负面效应无疑打碎了她们的梦想,并加重了她们的心理负担。
其次,几千年流传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女性的思维及发展。“女子无才便是德”、“淑女型的女孩更受人喜欢”等一系列传统观念根深植于女性心中,很多女大学生困惑于“女强人”与“淑女”之间,在对代价与成功的恐惧后,她们选择了后者。据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均认为男生的特点为刚毅理性、思维活跃、有主见、有能力;而女性的特点为温柔细腻、感情丰富、没有主见。虽然高校男女生同样受着高等教育的熏陶,但是明显社会对男生的期望值要远远大于女性,这样的现实常常令众多女生感觉无奈与无助。
2、主观因素决定
由于受社会负面作用的影响,很多女大学生自我认识不足,不能以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观评价自己,致使大多数女生会产生一种想法: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因此,容貌好的女生常常利用大量的时间着重于打扮及交际,而无心从事于学术研究;而另一部分人则常常因为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身材不好而感到苦闷、抑郁。还有部分高校女大学生来自于偏远山区,由于家庭文化素质低、见识少,面对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园以及陌生的情感,她们没有倾诉的空间,没有相应的指导,因此心理较为脆弱、交际能力比较差。
二、解决高校女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价值观
当女孩步入大学的校门时,大多数女孩的成就期望值就会有所降低,在她们看来,寒窗苦读十几载的目标无非就是考上大学,而一旦此目标实现,她们则会变得茫然,缺少向高层次努力的驱动力。而当毕业来临时,面对社会的压力,她们又会显得不知所措。
虞有澄曾说过: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筑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因此,应加强对高校女生的理论指导,帮助她们确立人生目标,建立职业发展规划。并告知她们,要尽早明确自己的喜好,并根据自己的优势及特长,发挥自己的潜能与资质,逐渐形
2、努力培养高校女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心可以守护自己的尊严,它表现为坚决不向别人屈服。但是只有真正爱自己,自尊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高校中,也常因为性别的原因,女生个体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使其自尊心、自信心严重受挫。
高校应该加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她们的成才意识,并提高自我价值的判断力及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的能力。可以举办系列女性讲座,邀请成功的女性来做报告,用真实的事例激励女大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让她们明白自尊、自信、自强的道理。
3、提高高校女生的科学理论素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环境的改变,女孩子的自信心也有所下降,注意力开始转移,追求时尚、爱慕虚名,对名牌服装、化妆品以及人际关系大有考究,希望能通过女性的外在魅力提升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对外在形象的过多关注,降低了女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并忽略了对科学研究的追求,同时,也很少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因此,大多数女大学生的科研技能及时势敏感度要比男生弱。
然而,职场竞争的性质并不会因为男女的性别特征而改变,高端的科学技术、社会分工的细微化及劳动领域的扩大都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专业化的技能。所以,应让高校女生明确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方位提高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足以说明,在大学生活中,学习就是她们的主旋律。当然,除了需要掌握过硬的电脑知识及灵活的英语运用外,除了做到“学会一技之长”外,为了保证更多的生存空间,还应该做到“多一技之长”。正所谓“通才取胜”。
四、加强对高校女生人际关系的指导
据调查显示,人际关系、情感、神经质这三方面造成女大学生产生集体生活不适应性,女生自身所表现出的嫉妒、自卑心理,有时还具有较强的猜疑心理,这些性格特点影响了她们自身的发展更加影响她们的人际交往。因此,各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机制,通过集体辅导、咨询等方式,让女大学生掌握社会适应技巧以及人际交往技巧。
虽然当今社会中两性角色差异现象仍然存在,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但随着法律对女性的保护、国家教育机构对女性问题的重视、社会媒体对女性的积极倡导,相信高校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会逐渐缓解,并得到最终解决。
参考文献:
[1]彭雷生.关于高校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调适[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4,(4):64。
【关键词】独立学院;新生;学习心理;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独立学院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壮大。但由于独立学院办学历史较短,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硬件软件有所欠缺的背景下,如何保证独立学院学生质量是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及时把握和分析独立学院新生的学习心理动态,并针对这些问题作以积极探讨,对改善独立学院新生学习状况,挖掘学生学习潜力,提高独立学院办学质量和人才竞争力,实现独立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将起着到积极的作用。
一、独立学院新生学习心理问题的界定
独立学院新生和普通本科新生相比,既有许多共性,也有许多特殊性。所以对独立学院新生的学习心理问题的界定就要侧重讨论导致这种特殊性的原因所在。笔者认为,独立学院新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是指由于特殊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及身心发展特点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而影响独立学院新生学习潜力的充分发挥,造成其学习效能低下,学习质量不高等各种学习心理困扰现象。笔者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和部分学生交流也深有体会:独立学院新生的学习心理困扰并非是由学生智力原因导致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独立学院的教育工作者,不能简单以成绩论英雄,也不能以此作为判别独立学院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的标准。虽说“各种学习困难最终都会归结到学习成绩而引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反过来又影响学习效能的发挥”,但二者之间绝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所以,分析独立学院新生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探究其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并据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学习理念,掌握学习策略,保持健康学习心理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独立学院新生学习心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笔者于2010年5月在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09级部分专业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由于条件制约,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90份,回收有效问卷281份,回收率为96.8%。此次问卷调查共涉及到了09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和工程管理三个专业,这三个专业从就业前景、专业规模、生源质量、家庭状况、学习成绩和状态等都呈现出一定层差,具有一定的参照性和可比性。这三个专业分别有180、66、44人。其中男生261人,女生29人。江苏省内学生272人,省外18人。
通过本次调查归纳出独立学院新生的学习心理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兴趣,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的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可以与学习活动相互激发、相互加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是激发、维持并将学习导向某种预期目标的动力。造成独立学院新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是他们学习目标缺失。未入学之前,高考就是惟一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入学后,在原目标实现而新目标尚未确立时,就出现了目标真空阶段,造成了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这种落差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迷茫、懈怠、学习主动性下降等学习心理问题。在此次问卷调查中也发现,有65%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不高,有27%的学生认为缺乏学习热情,有43%的学生想把学习搞好而缺少相应的努力。对于“为什么上大学”的问题,有65%的学生是迫于就业压力,有18%是为了父母的期望,仅有8%的人是为更好实现自我价值和远大理想,部分人表示迷茫。另外,有相当一部分独立学院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优越,社会关系多,家长明确表示孩子只要能够顺利毕业,便能为其安排一个好工作。这就直接导致这些学生学习目标缺失,丧失了学习动力。在问到“在大学中你会怎样在学习、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娱乐及感情方面分配时间”的问题,只有29%的学生表示会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有46%的学生表示会着重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有26%的同学认为上大学就要适当放松,恋爱是大学生活中必可缺少的。从以上调查得知,很多独立学院新生在入学后对大学生活和人生缺乏根本的认识和规划,对人生价值和意义认识不深刻,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从而放松要求,进入“动力真空带”。
2.学习方式不适,学习主动性差。新生在入学后,都要经过一段由学习目的、内容、模式及管理等变化导致的不适应期。这些不适应在独立学院新生身上表现更为明显。本次调查中所涉及的几个工科专业中,很多学生表示学习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这些困难一部分是来自课程本身,再就是对大学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大学课程多,内容深,速度快,跨度大,抽象性强,教师授课是提纲挈领式的,许多内容则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掌握,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方法要从被动转为主动,对学习自主性、独立性和自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独立学院本三学生学生与一本、二本学生最大的差别也正在于此。大部分学生非常依赖老师,缺乏主动自学的意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强。多数学生表示他们对待学习是热情有余而主动不足,又缺乏持之以恒的意志力,久而久之便产生学习信心的丧失和悲观、厌学等情绪。
3.学习信心欠缺,学习态度不稳。在此次调查中,针对“对学好大学课程有无信心和把握”的问题,只有14%的学生坚信自己的学习能力,有56%的学生表示信心不足,特别是对于专业课学习感到很有压力,13%的学生只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有信心,8%的学生表示学习困难很大或对本专业根本没有兴趣,导致没有信心继续学习下去。调查还表明,独立学院新生学习态度处在一个不太稳定的状态,易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自豪感与自卑感并存,有人为自己感到自豪,有人为考上本三而自卑;有人踌躇满志,也有人意志薄弱、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而日渐消极,产生焦虑和自卑感;再者就是轻松感与被动感并存。有人就会产生实现目标后的轻松感,也有人对大学里教师传授与学生主动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还不能适应,思想上放松了要求,进而导致学习上的被动,学习成绩滑坡,从而产生消极悲观情绪和被动感。
4.学习预期很高,学习意志薄弱。大学新生大都是带着喜悦和自信步人大学的。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几乎所有新生都有一种寻求自己位置和被别人认可的迫切需要。表现在学习上就是要出类拔萃,力争上游,对未来有较高预期。但在具体实践中,部分同学出现畏难情绪。学习顺利时,兴趣高,信心足;反之就消沉自卑。再加上自控能力较差和大学学习竞争呈现“隐性”特点,学生在对自我有很高预期的同时,又缺乏相应的努力和推动这一愿望变成现实的学习动力,“想法好行动少”是新生普遍问题,这一特征在独立学院新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1.社会原因。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的招生和就业制度也随之变化。面对挑战机遇并存的社会现实,独立学院的生存、竞争和发展要最大化地适应、保持与社会变革的同步节奏。对此,独立学院学生更是产生对未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这在客观上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但现实中,许多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学生存在一定歧视和偏见,使得独立学院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打击了他们的自信自尊,挫伤了他们拼搏进取的积极性。特别是在他们的心理处在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期,极易受到社会消极负面效应的影响,当这种不良心理占据主导地位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动摇甚至颠覆在校学生的学习意志、动力、态度和价值观。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有17%的学生表示“学习再努力,毕业后也找不到好工作”。这样的价值观、人生观表现在学习方面势必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甚至厌学等学习心理问题的出现。
2.学校原因。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各方面的办学条件还不成熟,校园环境、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师素质、管理体制、校园文化等和公办高校存在很大差距,这些差距会在无形中都会增加学生学习生活的负面情绪。其次,大多数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短,还未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在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及教育管理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教材脱离学生实际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种种不适应,从而在客观上抑制了他们的求知欲。再者,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自己的师资力量,更少有教师会考虑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新生学习方式和方法提供有针对性的、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更有一些老师本身就对本三学生心存偏见,从感情上也和学生有所疏远,更不会去过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最后,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误区,多是以课外活动代替校园文化建设,而缺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继承、弘扬、发展和积淀,未能完全把追求知识、崇尚科学作为其根本宗旨,导致学习气氛不够浓厚。调查结果也显示有69%的学生认为自己就读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3.家庭原因。此次调查显示,多数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状况较好,78%学生来自城镇,21%的学生来自于干部家庭,21%来自私营企业主或个体户,生活环境大都优越。有25%同学表示自己不存在就业压力,家长已经安排好毕业出路。这在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态度,同时也会给其他想努力拼搏改变命运的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还有部分学生家长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意愿,做出的选择未必适合学生个人的发展,导致学生在入学后出现学习障碍和困难甚至厌学。
4.自身原因。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新生大多数都是90后,优越的生活环境也催生了心理劣势的出现。刚愎自用、盲目自大、缺乏韧性、独立性适应性差、学习自卑感强烈等等。一些学生对新环境不能很好调整和面对,再加上对待学习缺乏主动、自觉和坚持,致使这些学生学习效果很差。一旦在考试中遭受挫折或失败便精神不振,不能重树信心,而是选择“得过且过”,最终导致延长学制、中途退学或不能正常毕业等情况出现。
四、独立学院新生学习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加强理想信念的引导教育。独立学院新生的学习心理困扰与人生目标和理想信念缺失有很大关系,所以独立学院要利用新生入学的有利时机,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开展新生励志教育,引领新生尽快树立清晰的人生目标,确定人生定位,找到适合的发展的平台,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实现理想和自我价值而奋发进取。
2.树立正确科学的自我意识。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消除学习上的自卑心理。独立学院学生由于高考的失利而怀疑自己的能力,自卑感较强。自卑心理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摆正位置,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消除自卑。要让学生明白起点的暂时失利并不代表终点的必然失败,只要努力拼搏,未来在自己手中;要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心理自我调控能力、耐挫力和承受力,多从情感上鼓励他们重拾自信,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发掘自己的潜力。
3.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要时时处处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真正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宗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理解尊重学生,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效能。独立学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为学生发展提供相对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 “学有所值、学有所需、学有所好”;并充分研究独立学院新生个性、特点,适时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时调整教育和培养计划;
帮助新生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有步骤地指导新生学会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教会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有效利用时间,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等等。
4.营造健康和谐的育人氛围。良好的外部育人氛围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从社会层面看,社会应该为独立学院学生给予更多的理解、宽容和公正,提供更多更大的平台和机会,要把社会舆论导向和主流价值观引向更适于所有学生发展的方向,崇尚知识和人才价值,为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正面影响和动力。从学校层面看,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力度,并尽可能的针对特别案例进行个别咨询和帮助,真正解决独立学院新生思想上和学习中的困惑和难题。从家庭层面看,家长也要更新教育理念,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独立意识和应变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远景近景规划,更好地激发学习动机,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并配合学校教育,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动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独立学院新生学习心理问题的应对,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久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在这个问题上要协调配合,共同努力促进独立学院新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少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2]潘玉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张振松.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2).
[4]郑彩莲.独立学院新生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社会科学战线,2007(3).
[5]周逸萍,张毅.独立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健康教育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3).
作者简介:
【关键词】职高生;英语;策略
一、职高生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问题
1.学习动机欠缺。职高学生的一个普遍性的特点就是学习没有明确目的,这点在英语学习中表现的也很突出。由于不知道学习英语有什么用,怎么来学习,认为出国、上大学与自己无缘,何必学英语,导致外无压力、内无动力,没有学习的欲望和要求,没有学习的紧迫感。也有的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和免受教师家长的责备,认为自己所学专业与英语无多大关系,不会英语,同样能掌握该专业技能,同样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在学习上表现为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是学习的奴隶。
2.学习情绪消极。有的职高学生因英语基础差,思想包袱沉重,顾虑重重而产生焦虑,常为学习英语而惶恐不安,上课时怕被老师提问,思想难以集中,严重影响学习,学习差又会引起新的焦虑,不少学生陷入焦虑与学习成绩不好的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
3.学习信心缺乏。有的学生由于英语考试屡次失败,又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感到学好英语没有希望,丧失信心,看到英语书就头疼,把学习英语视为畏途,往往唉声叹气或独自垂泪,认为自己太笨了,产生自卑心理。
二、职高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家庭原因。任何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与思想问题的产生一样,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及家庭原因。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问题的产生也是如此。现在社会上,真正用英语的人还是少数,英语的重要性被许多人忽视。而作为独生子女的这一代中学生,他们的生活比较单调,所接触的生活空间也很狭窄,社会上一些消极观念、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外语无用论”思想。他们在学习上不愿下苦功,稍碰到点困难就畏惧不前,产生厌学、拒学心理。
2.教师原因。教师是决定学生学习情绪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教师对待学生的情感、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当前,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仍有部分教师把有限的课堂时间大部分或全部花在词语解释、中文翻译、语法分析和归纳规则上,教法单一且模式化,忽略学生自主学习,忽略学生的语言实践,课堂气氛沉闷,对学生英语学习不从方法上给予正确的指导,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学生兴趣索然,厌烦心理由此而生,并日趋严重。
3.学生自身心理原因。有些学生从初中到职高,英语都是弱项,加上学习不得法和不良的学习习惯,屡经失败,反复努力也不见效果,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学生学习不得法或对失败归因不当以及教师对学生期望过高等,都可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受挫心理的产生,从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
三、健全职高生英语学习心理的对策
1.强化学习动机。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关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归因。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对成败有不同的归因,并对其后继行为产生巨大的动机作用,而起动机作用的关键因素是能力和努力这两个内部因素。因此,教师应纠正学生的归因偏差,尽量引导学生把失败归因到自己努力程度不足上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防止受挫失败的学生归因偏差。
2.提高学习兴趣。英语教师要因材施教,辨证评价,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任何好的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同样适合所有的学生。只有在一般教学的基础上,同时估计到每个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认知活动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习惯等,采取相应的个别教学措施,才能使所有学生都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感情互动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是否融洽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要用真心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通过自己的言行,给学生传递亲和、信任的情感信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3.克服消极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职高学生普遍存在如下心理:怕记单词、怕听听力、怕讲英语、怕读文章。单词记不住的主要原因是方法不当,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反复记忆法,在彻底忘掉以前,趁热打铁强化记忆,或者把单词放到课文中去记,有上下文的帮助,印象深刻。而听力只要克服心理障碍,心情放松地去听,效果就会好得多。开口讲英语的困难在于学生怕出错,丢面子。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勇敢说英语,一旦学生清楚自己的困难,有了可行的学习方法,便可消除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充满信心,去逐步克服这些困难。此外,就课堂提问、练习、作业而言,难度不宜太大,以免打击学生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 心理评估;心理干预;疗养
疗养院本身的任务包括疗和养,良好的居住环境,营养合理的膳食,方便的生活起居,适度的观光旅游,对疗养员非常重要。但在生活舒适的基础上,追求心情的愉悦,才是疗养的更高层次。疗养期间心理评估、心理干预是极为重要的。现就我院疗养科2002~2005年在心理干预方面的工作报告如下。
1了解疗养员心理需求
1)通过上级下达任务可预知此批疗养员的有关信息,包括是否在职、年龄组分布、数量、居住地、生活条件等。
2)疗养员入院时填写有关年龄、籍贯、现存疾病及治疗、性格特点及对疗养时段的要求等内容。
3)对有能力填写或配偶协助填写的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筛选后重点疗养员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或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极少数做了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测评。
2分组实施
将疗养员进行分组,对在职干部、离退休干部及在职和离退休干部的配偶分组进行心理素质及个人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包括: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紊乱。其判定标准参照《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执行[1]。
2.1心理健康 无主诉症状,心理测评分正常。
2.2心理问题有某方面的不适主诉,心理测评分超出正常值,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内,不影响正常生活
工作。
2.3心理紊乱症状明显,心理测评不正常,持续3个月以上,已经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
3心理评估结果(表1,表2)
通过与全国常模比较:①心理健康比率高。②心理问题与常模近似,但优秀基层干部比率较高。③心理紊乱中优秀基层干部为神经衰弱,离退休干部及家属则以焦虑、抑郁性神经症为多。
4对策与实施
根据评估结果分别给予相应对策。
1)对大多数心理健康者进行一般心理知识宣讲:①组织参加集体心理讲座,主要内容有心理健康的理念,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的界定,心理养生与健康的关系。②面对面的恳谈讨论,内容分别为角色转换及应对,如何理解创新理论,科学发展观与现实,健康与社会环境。
2)对一些存有心理问题的则以个别交流为主,找出存在原因,如何应对,如何缓解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正确面对人生,和谐人际关系。
3)对有心理障碍者启发他们正确对待自己,善待他人,感恩社会,心情愉快,启发其心中光明因素,有必要者可给予音乐疗法和少量药物治疗。
5结论与分析
1)优秀基层干部来自部队基层,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工作压力大,生活环境单调,人际交往范围狭窄,时间长则心理问题较多,应进一步调研,探索解决方法。
2)在职干部年富力强,工作生活条件较优越,且为前途很可能少暴露心理问题。
3)离退休人员年龄较大,一些身残多病者不能来院疗养,大多数已习惯离退休平静生活,心理较稳定,心理问题多存在躯体疾病伴随症状。
4)存在心理问题者心理干预有不同程度缓解,在离开疗养院时对院方心理干预均予以肯定,但心理干预无法继续和随访。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技校生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心理干预
技术学校学生与普通高中生相比更早地面临就业竞争的挑战,其心理问题检出率相对较高【1】,面对择业、生存压力,如缺乏自信心和正确应对方式,心理问题会日益严重。本研究借助认知-行为-环境模式对技校生开展综合性心理干预,改善应对方式、提高职业效能感来促进心理健康,从而探索适合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途径。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青岛某技术学校2008-2009级班级中随机抽取8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干预组4个班级(2008、2009级各两个班)、对照组4个班级(2008级和2009级各两个班),各班级学生在心理干预活动实施前后全部参加研究。
1.2 测评工具
测量问卷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施测,第一部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2】,5级评分制(1=无,2=轻度,3=中度,4=偏重,5=严重),参照国内文献【3】,以总分≥160或阳性项目数>43项或任一项因子分≥3筛选阳性。第二部分采用陈树林等编制的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4】,36个条目,两个分量表:指向问题的应对,包括“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和“积极合理解释”3个因子;指向情绪的应对,包括“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和“幻想否认”4个因子,4级评分(1=不采用;2=偶尔采用;3=有时采用;4=经常采用),量表的Cronbach’s相关系数0.92,重测系数0.89,信度和效度较好。
1.3 干预方法
两组均正常参加学校心理辅导课(每月一次),同时仅对干预组进行综合心理干预,从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包括暑假),为期9个月,期间学生有年级变化。心理干预分为4个方面:(1)心理卫生知识普及:利用主题班会,每周开展一次共15次,每次包括宣讲、小组讨论、成长体会三个环节,内容涉及自我认知、心理疾病预防、情绪管理、压力调节和自信心培养等内容;(2) 改善应对方式:干预组分为若干“成长小组”活动,以互动心理游戏为主进行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每月一次,暑假期间安排4次共12次,内容包括决策和问题解决、压力挫折应对、人际沟通、放松训练等。(3)职业决策实践指导和职业效能感提高:举办“模拟招聘简历制作和招聘面试大赛”,综合运用角色扮演、竞赛、讨论、实例分析等鼓励模仿和尝试。(4)学校家庭环境改善:对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2次,家长亲子关系讲座2次。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共抽取345人其中干预组167人,对照组178人,其中男性152人,占44.1%;女性193人,占55.9%。两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
2.2 心理健康状况
2.2.1 干预前后两组SCL-90量表得分比较
在基线水平上,干预前两组在SCL-90量表上各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干预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或0.01)和干预前(P0.01或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证实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对照组干预后得分高于干预前,在总分(P0.01)、抑郁(P0.01)、敌对(P0.01)、偏执(P0.01)等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在不干预的情况下,年级越高心理矛盾和冲突越重,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这与国内相关研究一致【5】。
2.2.2 干预前后两组SCL-90阳性检出率比较
干预前诊断阳性的三项指标上,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01)和干预前(P0.001或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对照组阳性检出率高于干预前,在阳性项目数43项和因子分≥3两项指标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160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也说明对照组随年级增高,心理问题加重。
2.3 应对方式状况
2.3.1干预前后两组应对方式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在应对方式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各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0.01),干预组积极“指向问题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消极“指向情绪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自身积极“指向问题应对”得分增加,消极“指向情绪应对”得分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而对照组自身积极“指向问题应对”得分减小,消极“指向情绪应对”得分增加,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2 干预组应对方式改变与心理健康改善的相关分析
以干预组“指向问题应对”和“指向情绪应对”两个分量表干预前后得分差为应对方式变化值;以干预组SCL-90量表各项干预前后得分差为心理健康改善的值,进行相关分析,“指向问题应对得分变化”与SCL-90各项得分变化呈负相关,除与敌对、偏执和精神因子分差值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与其他各项得分差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即被试应对方式转向“指向问题应对”的变化值越大,干预后总分及相关因子分越低于干预前,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而“指向情绪应对”的得分变化与SCL-90各项得分差呈正相关,且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被试应对方式转向消极“指向情绪应对”的变化值越大,干预后SCL-90各项得分越低于干预前,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3、讨论
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根源,单纯开展心理辅导课作用有限【6】,而综合心理干预具有积极的意义【7】,本研究设计的心理干预方法不干扰学校日常心理辅导教学,基于认知和行为主义理论,运用认知―行为―环境模式,对干预组实施个体、学校、家庭综合心理干预:通过促进个体接纳自我和树立自信、改变应对方式,调整人际关系、提高职业决策技能和职业效能感,疏导就业心理压力;学校教师心理培训;家庭亲子关系改善三个渠道增进心理健康。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SCL-90量表的得分、阳性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心理健康得到显著改善,提示本研究的心理干预方法有效。而对照组干预后显著高于干预组和干预前,心理健康水平相对降低;提示未加干预的对照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仅仅依靠心理健康辅导课难以有效缓解心理矛盾和冲突。
参考文献:
[1]郑霄虎.职业中学高中生和重点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精神医学杂志.2007,2O(5): 294-296.
[2]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l999.3l-35.
[3]金华,吴文源,张明园等.中国正常人SCL-9O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4]陈树林,郑全全,潘健男等 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0,8(4).
[5]麦名章,郭志红,粱永欣等中学生SCL一90量表测试结果分析 中国校医 2000,14(3):218-217.
由于大学时期是学生心理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学生在经过高考的磨练之后,进入到大学校园,与社会的接触逐渐增多,所面临的问题将不简简单单的是学习方面的问题,在处理问题或者难题的时候,很容易形成各类心理问题,如果不慎重对待,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阻碍。对此,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指导,而辅导员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管理者,在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方向上还应当做好相应的辅导工作。
二、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在《危机干预策略》当中,危机主要是当事人经历生活中的某一事件时,对相应的认知和体验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自身对事件的应对能力,在不能进行解决的情况下,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担,在压力面前其相应的认知、行为以及情绪等方面发生了一定的混乱,以至于学生在心理上出现失衡的状况,从而形成一定的心理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由于种种压力所迫,心理问题比例不断上升,而对于心理问题的出现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对学生的情绪还是生理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当大学生在面对心理问题时,其情绪会出现失控现象,随之而来的是认知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对事物的发展更多的是带有消极的心理去认识事物,在面对生活困境时,其认知和情绪容易出现极端化,从而造成了逆反行为的频繁发生,甚至在一定的情绪反应激烈的情况下,对自身构成一定的伤害,不利于学生生理健康发展。通常情况下会出现免疫力下降,夜晚难以入睡,更有甚者会出现对生活丧失勇气,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处理机制分析
心理问题处理主要是结合相应的心理学、心理教育学等理论作为指导,并配合相应的措施和技术对出现心理问题的个体或者相应的群体进行有效的帮助,以此控制其心理状态的平衡,在此基础之上做好认知以及情绪等方面的调节,从而帮助其走出危机困境。
对于相应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工作,对当前教育事业而言,其工作难度性相当高,而辅导员在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对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学相关的知识要求较高,然而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这就需要辅导员对相应的危机进行有效的判断,一旦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趋向,这就需要辅导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一定的预防,及早地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处理。为了有效地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因而,辅导员需要加强对相应问题的处理机制。
第一,危机预防。首先,对于学生而言,危机预防能够有效地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对此,进行有效的预防,能够大大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由此可见,预防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辅导员要加强自身心理知识的发展,从而提高相应的防范和识别能力,以此对学生危机心理进行有效的判断,在此过程中,辅导员要不断对心理知识进行学习和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调节技能的发展,并且在整个学习环节当中,还要具有针对性地对自身辅导能力进行相应的提升,从而提高自身对心理问题的应对能力。其次,辅导员要建立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获取学生充分的信任,以此便于对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真实情况的掌握。再者,辅导员还可以通过日常的班会等,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以此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能力。
第二,识别阶段。当前,识别危机是处理危机的前提,对此,辅导员在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识别的过程中,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辅导员要加强对自身判断、倾听以及观察等方面的能力,为了确保这种训练更加地有效,因而这就需要辅导员要将相应的识别能力进行有效的落实,对此,辅导员要坚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比如说在学生每天晚上休息前,到学生宿舍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以及学生的言行举止,从而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相应的识别,尽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其次,辅导员还应当在学生中进行部分心理问题识别小组,对学生干部、寝室室长以及班级党员进行危机防范引导,因此这就需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引导,不仅要考虑到这类学生自身心理方面的发展,还应当考虑到这部分学生在对其他学生进行心理问题识别判断的过程中,自身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就此,辅导员要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作出合理的引导计划,从而更好地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识别。另外,辅导员要做好相应的心理测试和排查工作,对于较为特殊的学生要进行特殊的处理。
第三,处理阶段。在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处理的阶段,辅导员要对自身能力进行定位,在超出自身能力范围之外时,要将处理工作转接给相应的心理老师,避免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存在错误的引导,从而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出现不可收拾的地步,如果在危机处理的过程中,突发危机出现时,辅导员要及时地作出危机处理,并关注学生心理的动态发展,及时地协助心理老师进行相关信息的提供,并对此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以此促进危机处理有效的进行。
第四,跟踪教育阶段。在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处理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很难排除学生在今后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因此,这还需辅导员对其进行相应的跟踪教育,时刻关注学生的认知、情绪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并在后期进行一定的心理教育作为危机处理后的补充工作,为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教师;应对;压力
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改变造成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合理的、正确的观念,就能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心理健康。在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外界条件的情况下,如果自己认知评价再出现偏差,就可能导致情绪失调,影响身心健康并产生对职业的倦怠。面对巨大的压力,个体良好的应对方式对保护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运用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压力源、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及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压力,以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增强其工作能力。
一、ABC理论模式
此模式强调认知、情绪、行为三者之间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及因果关系,特别强调认知在其中的作用。艾里斯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卫生原则――“情绪的ABC理论”,其含义是:A代表引发事件(外界刺激);B代表个人的信念系统,即一个人对所发事件的认识、评价与解释;C代表情绪反应和行为的结果。该理论的核心是直接引起情绪反应的C,并非是事件本身的A,而是人对事件的认识与评价的B,B又分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是心理行为障碍的症结,治疗的目标就是除去不合理的信念,并以正确的信念取代之。艾里斯认为,人们对事件A所持有三种不合理信念B,会把人们引入情绪和行为的误区。如果要消除或改善这种误区,必须把B当中的不合理因素挖掘出来,进行自我辩解,自预,用理性的观念代替非理性的观念,这个过程就是D。等到劝导干预产生了效果,出现新感觉、新观念E,人们心理的困扰就会减弱或消除,产生积极的情绪及行为。这就是ABC理论完整的操作模式ABCDE过程。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正所谓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合理情绪疗法就是以理性控制非理性,以理性思维(合理思维)方式来代替非理性思维方式,帮助人们改变认知,以减少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困扰和随之出现的行为异常。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合理的、正确的观念,才能帮助其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二、RET在教师压力应对中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压力源
特殊的工作性质、教师职业不被重视、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因素都是教师工作的压力源。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师的期望不断增加,教师面临的压力和挫折也越来越多,造成教师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据国家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2000年4月对辽宁省内168所学校的2292名教师所进行的检测结果,却表明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在工作中,一旦遇到一些不顺利的事情,比如,职称评定、末位淘汰、按绩取酬、学生不听话及学生家长的埋怨等诱发因素时,很容易产生抑郁、烦躁等心理问题。如果这些心理问题长期发展下去,有可能导致心理障碍或身心疾病。通过RET培训,能帮助教师理性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正确认识压力的根源所在,合理应对压力,提高个体压力应对能力。
(二)帮助教师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
人们所经受的心理压力和缺乏正确的自我心理调节手段,是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RET理论强调,引起不良情绪行为的直接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即个体对诱发事件的不合理信念。在工作中,部分教师认为职称评定一定要通过、课程必须获得优秀,这属于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信念;受到上级领导批评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上课学生不听讲,就认为该学生“调皮捣蛋,不可理喻”等,这属于以偏概全的过分化概括的不合理信念;优秀教师落选,技能比赛未能获奖等,一旦遭受挫折就认为是非常不幸的事情,这一类属于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面对这些不合理信念,采用RET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职称评定没通过能怎么样?挨了批评就一无是处了吗?优秀教师落选就糟糕至极,人生当中可能会遇到更糟糕的事情,那又该如何去面对呢?通过辩论,疏导教师的心理问题,使他们认识到自身问题的不合理信念,学会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从而逐渐放弃或改变自己不合理观念,建立起理性的、正确的观念,以新的认知模式摆脱情绪困扰,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三)帮助教师以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压力
在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应对方式是其重要的影响变量,压力通过人们的应对方式对其身心健康水平发生影响。良好的应对方式可减轻压力造成的心理反应,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因此,教师应主动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探讨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遭受压力或挫折时,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去分析,以良好的职业心态为人民教育事业奉献力量。
三、小结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保证其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RET是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将其应用于教师的在职培训中,通过改变教师不良的认知模式,调整不合理情绪和行为,建立合理的、正确的信念,以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从而促进个体身心健康,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思兰,朱丽萍.合理情绪疗法培训对护士长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23(6):54-5.
[2] 林春梅,唐群英,乐胜.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0(6):1482-1484.
[3] 阳莉华.影响理性情绪疗法临床疗效因素分析[J].临床身心疾病杂志,2007,13(6):269-271.
关键词: 护理 干预 健康教育 介入
介入诊疗以其微创、结果直观、疗效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介入诊疗患者的护理工作亦愈来愈受到关注。通过护理干预使进行介入诊疗的患者能够正确认识介入诊疗过程,有重点、有目的的去认识介入诊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解除各种心理问题,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调查近期心内科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患者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39~80岁,平均59.5岁。外周介入科盆腔及下肢血管病患者30例(均从健侧股动脉穿刺),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2~78岁,平均60岁。
1.2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及访谈式调查着重从患者对手术过程的了解情况,术中的焦虑、紧张情况以及对穿刺部位有无疑问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2 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解决了患者的心理问题,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3 讨论
3.1焦虑是一种防御反应,是个体在预感到某种“危险”或“威胁”即将发生时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疾病愈后的一大障碍[1]。患者掌握了一定的健康知识,对手术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不可预见的事件同样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通过护理干预手段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中做冠心病介入患者通过健康教育或护理干预几乎都能正确认识手术过程,对手术过程认知较清楚,术中焦虑、紧张情绪的程度明显较盆腔及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减轻。而盆腔及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虽然对手术过程有一定的认识,但由于对某些细节不认知导致焦虑、紧张情绪加重。术前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对疾病的认识,患者的想法、顾虑及特殊需求,及时解答疑问,对患者的不良认知或对疾病的不良应对方式予以告知、纠正、指导、安慰,鼓励患者积极应对手术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保持稳定的情绪,增强适应能力。通过对两组患者对介入手术的心理问题的探讨,说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护理干预必不可少,而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或护理干预是解决患者特殊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
3.2对介入诊疗的患者,主要的心理问题还在于对穿刺部位的认知问题上。本文中有近一半以上的患者(主要是外周介入病人)对这一细节不认知。有调查表明,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信息来自护士的只有26%,一半以上的患者认为目前宣教的内容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2]。这说明我们在给患者健康信息时要进行筛选,要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健康教育,而不是盲目的、全面的。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向患者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须的知识、技术与服务,使患者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3]。由于心内科病人通过股动脉穿刺做心脏介入诊疗没有健侧、患侧之分,所以大多数病人不会对穿刺部位产生疑问,而盆腔及下肢血管病变的病人就有所不同,并且有的病人反应较为强烈,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做介入手术的病人急需要了解有关手术的准备、过程及术后情况,以利于机体的健康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在做工作时尽量要仔细,掌握病人需要哪方面的内容,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的病种,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对盆腔及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有必要特别说明穿刺部位的特殊性,以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延长手术时间。
总之,伴随介入诊疗过程而发生的患者的心理问题是护理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护理人员必须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患者达到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蔡秀华,陈贤娣.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4.23.(4):24—25.
[关键词] 贫困生 心理问题 疏导
现阶段高校贫困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了解贫困生心理问题,并做好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要做好高校贫困生中自卑、妒忌、敏感、闭锁、孤独、焦虑、迷茫、沮丧、虚荣、偏激、抑郁、依赖、从众等突出心理问题的引导工作,使高校校园更加和谐与稳定。
1 现阶段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
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的贫困生,计400多万人,其中5%-10%是特困生。这个群体中,大部分是积极向上,自强不息,能够把贫困化作学习动力,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贫困生,因为来自经济困难的压力及由其引发的各方面压力,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一些研究中表明贫困生的心理是复杂的,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学生。
笔者在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44位贫困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94位非贫困生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贫困生的生活质量与非贫困生存在差异,贫困生在物质生活质量、生理质量、社会生活质量和心理质量上均比非贫困生差。结果如表1所示:
由于采用5分制,笔者筛选出小于平均数3的对象,作为生活质量有问题的学生,作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贫困生中,生活质量小于3的比率普遍高于非贫困生,如表2所示。
研究得出:约有25%的贫困生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12%的非贫困生生活质量存在问题,心理问题往往是由生活问题引发的,贫困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概率是非贫困生的2倍多。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印证了一些学者用其它方法所做的研究成果,如有研究者选用了5种心理测试量表:(1)症状自评量表(SCL―90);(2)生活事件量表(LES);(3)康奈尔健康问卷(CMI);(4)焦虑自评量表(SAS);(5)抑郁自评量(SDS[1]),对贫困生和非贫困生施测,结果显示,二者各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反映出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非贫困生,贫困生组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出现高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与周围人相处不融洽,学习上困难较多等。
尽管不是所有的贫困生都存在心理问题,但由于物质上的匮乏,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相对来讲比较高发。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07年,政府在新的资助政策体系里加大了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力度和覆盖面,给贫困生每月发放国家助学金,各大高校还通过各种慈善机构的捐赠,对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同时,不断完善奖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通过绿色通道和减免学费等政策,让很多贫困生解决了后顾之忧。这些物质上的帮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但由于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社会背景的不同所导致的心理问题还是相当突出的。
2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主观方面的原因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比较突出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2.1.1 自我意识不够积极、自我评价偏消极
贫困生的自我意识比较消极和混乱,他们不了解自己,有的因为一个挫折就全盘否定自己的优点,有的倾向于以别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只有老师、父母的赞赏和期望,同学们的仰慕,自己才感到有生存的价值。在自我评价上,往往以他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一旦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原来的自我评价轰然倒塌,他们就感到无所适从。
2.1.2 看待问题单一,应对方式消极
社会转型期,社会各种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让一些贫困生产生悲观厌世的态度,甚至出现偏激的行为。在压力的应对上,往往采取消极的心理预防机制,以文饰、潜抑、投射、反向等消极的方式来达到暂时的平衡,却不明白,这些掩饰性的行为包含着压抑,长期运用会扭曲人的自我意识,使动机和行为脱节,导致心理失常。
2.1.3 性格内向,不善沟通
贫困生生活在比较艰难的家庭背景中,父母没有什么文化,在教育子女上,只关心学习成绩。孩子有什么兴趣爱好都会受到压制,甚至有的家长的教育方式比较粗暴,动不动就打骂孩子,缺乏应有的尊重,更谈不上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产生内向、抑郁的性格,不善沟通和交流,碰到挫折后,没有能力化解,慢慢地把不良的情绪都积压起来。
2.1.4 学习动机强但问题归因偏差
贫困生一般来自贫困的农村,那里教育资源比较缺乏。一般来讲,能考上大学,在当地可以算是“天之骄子”,因此,他们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值。学习动机很强烈,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报答父母,让辛劳的父母能欣慰。一旦出现成绩下滑,他们就会受不了,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心理学上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成倒U型的关系,当学习动机过强时,学习效果反而下降。这些学生勤奋学习,废寝忘食,由于持久紧张,用脑过度,导致学习疲惫,以至于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绩下降,从而让他们产生严重的受挫折感。
而当学习效果不好时,他们的归因一般倾向于比较单一的内部归因,把失败看作是自己能力不行。他们原本认为自己是优秀的,而现在失败的事实让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是有问题的。因此,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就开始灰心丧气。
2.2 客观方面的原因
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个体在社会阶层流动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引起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社会存在十大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贫困大学生一般来自社会的较低阶层,对贫困家庭来讲,考上大学,就意味着从原本较低的阶层向较高阶层流动。在这个过程中,原有阶层的经济地位、文化背景、教育背景与现实阶层产生矛盾和冲突。
贫困生进入大学,所实现的阶层流动是准阶层流动,他们拿到了进入高一阶层的许可证,但真正实现流动和融合,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然而在情感上,他们已经把自己当作是高阶层的人,这样必然出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如经济上的困难和实际消费需求矛盾,产生虚荣和文饰的心理;文化上“土”的感觉,产生自卑,甚至会产生孤独与无助等问题。
3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疏导
高校贫困生心理的疏导,应该以贫困生为主体,教育工作者为主导,发挥朋辈和学长的作用,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进行疏导。
3.1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3.1.1 完善学校、学院、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
尤其是要建立校级的心理咨询室、院级的辅导员工作室,不仅要完善其功能,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宣传,让每一个有心理困惑的贫困生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同时在班级要设心理委员,班级心理委员在做好班级同学心理信息普查的基础上,要利用心理委员的优势,积极开展朋辈心理辅导。
3.1.2 建立学生尤其是贫困生的心理档案,并及时更新
辅导员和班主任对每个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都要了然于胸,在贫困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及时给予指导,谨防不良情绪的积压。
3.1.3 实行导生制,发挥高年级学生的作用
在高年级的同专业学生中选择一两名各方面素质比较高的学生,作为一个班级的导生。一般来讲,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愿意把心里话向同学说,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在群体当中会被当作异类。有的甚至不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这是班级心理委员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障碍。因此,可以采用导生制来弥补这个缺陷,学生碰到什么问题,他们最希望听到的是过来人的经验。有些时候,有经验导生的引导不亚于导师的作用。
3.2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3.2.1 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心理健康知识包括如何认识自我、学会学习、挫折与压力的应对、人际交往心理、大学生恋爱心理、网络心理与调试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问题,有系统地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心理沙龙,让贫困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3.2.2 注重团队训练
团队训练是在团体活动中,通过团队成员的合作,达到了解自我、挖掘潜能目的,培养学生自信、合作、协作和创造性等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开展班级团队训练,让贫困生在团体训练中找到自身的价值。
3.3 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网络辅导。不善言辞的贫困生往往会转向虚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利用网络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开他们的心扉。老师和同学可以采用QQ聊天,聊天室、网络BBS、邮件等现代网络技术,跟有一定心理问题的贫困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解开他们心理的疙瘩。
3.4 把励志教育贯穿于平常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迷茫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杀手,因此,对贫困生进行励志教育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提出“教育性教学”的理念,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把励志教育融合在学科教学中。除了教学以外,还可以请比较成功的学长、校友或企业人士给他们做成长的规划,激发他们心中的梦想,从而产生新的学习动力。同时,发挥管理的教育作用,也有利于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疏导,比如,完善奖、助、贷、减、免的申请和认定过程,发挥这个过程在贫困生心理发展中的教育作用,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
3.5 营造宽松的校园育人环境
学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安排贫困生参加勤工俭学、勤工助学活动,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团日活动等,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还要鼓励贫困生利用假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民情民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
总之,引导高校贫困生正确看待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坦然面对贫困,面对自己遇到的种种困难,了解心理学知识,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心理问题就可以妥善疏导。
参考文献:
[1] 李翔.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J]. 重庆社会科学,2007, (1).
[2] 刘炼, 吴琳. 高校部分贫困生心理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J].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 (3).
[3] 王莲花, 姜伟, 涂清华.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帮扶对策探析[J]. 科技广场,2007, (10).
[4] 黄启红. 探究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J]. 高教论坛,200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