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生国庆节作文

小学生国庆节作文

时间:2023-05-29 17:39: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生国庆节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生国庆节作文

第1篇

Having dinner in the evening, my mother and I went out shopping. I saw traffic on the road, the stream, the street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in the motherland mother's birthday.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eet YiZhanZhan sparkling bright lights, street lamps, hung on the followed from store banner bright five-star red flag, a red flag with five stars dancing with the wind at the gate of the shop.

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happy in this holiday, skating, kite flying, and according to photo; In adults have put kongmin light, and in shopping; In the old people in the erhu, flute, some playing pipa, and gore silk, blowing their homeland to play beautiful music. It's really a happy holiday, I believe that the motherland mother must be very happy!

I'm proud I am a Chinese! I am proud I have a great motherland! I'm very proud for the prosperity of the motherland! For a long history of the motherland proud! Wish the motherland mother a happy holiday!

晚上,我和妈妈吃完晚饭就去外面逛街。我看见马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街道上人山人海,都在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街道两边一盏盏路灯灯火辉煌、光彩夺目,一家家商店上挂着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在商店门口随风舞动。

在这个节日里孩子们快乐的玩耍,有滑冰的、有放风筝的、还有照大头贴的;大人们有的在放孔明灯,还有的在逛街;老人们有的在拉二胡,有的在吹笛子,有的在弹琵琶,还有的在吹葫芦丝,他们在给祖国演奏美妙的乐曲。这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我相信祖国妈妈一定很开心!

我骄傲我是一个中国人!我骄傲我有一个伟大的祖国!我为繁荣富强的祖国感到骄傲!为历史悠久的祖国骄傲!祝福祖国妈妈节日快乐!

第2篇

关于20xx年国庆作文篇【1】今天是国庆节。早晨,我一来到大街上,就被节日的气氛感染了。

我发现人们从四面八方涌上街头。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像长龙一样来来往往。高楼大厦上五颜六色的彩旗高高飘扬,好象在说:“祖国妈妈您好,祖国妈妈您好。”超市里琳琅满目的东西看得我目不暇接,招引了无数的顾客。最高兴的要数小孩子了,有的在挑玩具、有的在买棒棒糖、还有的在选文具用品……

当夜幕降临,虹桥新村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把虹桥新村装扮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

古老的书画院好象娈得年轻了,在它前面高高矗立着一个雄伟壮观的牌楼,上面写着“迎中秋、庆国庆”。里面正举行猜灯谜游园活动,引来无数市民前来观看,笑声汇成欢乐的海洋。

国庆节真热闹呀!

关于20xx年国庆作文篇【2】国庆节那一天,我们市的政府广场热闹极了。很多人来到政府广场,有休闲的、有渡假的……整个广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那天政府广场与别日不用,看,一个20多米高的旗杆矗立在广场的正中央,一面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而旗杆下面有好几百盆鲜花将旗杆紧紧围在中间。

广场的北面是一座大厦,大厦前面的天空中,飘着6个挂着条幅的大气球,条幅上写着庆祝节日的标语。广场西边的市政府办公大楼,大楼楼顶正中央也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国旗下悬挂着金色的国徽,楼顶前边有25面刀形彩旗,使大楼变得既庄重又充满了节日气氛。东边是大剧院、博物馆和电信大楼,虽然从这些建筑物上见不到更多的彩旗和标语,但它们的白、青、绿的色调显得比往日更加洁净。广场的南边布置成一个立体大花坛。它由三部分组成:中心花坛呈圆形,其外部直径达24米,花坛中心为直径15米的圆形音乐喷泉,可随音乐节奏的变化喷出8种水形,中心水柱高度可达15米;中心花坛东侧是一座长10米,宽4米高3米的“庆祝建国55周年”立体组字花坛,它与中心花坛交相呼应;中心花坛南北两侧,各摆一座直径为2米,高为1。8米由鲜花组成的大型花篮。

很多青少年学生争先恐后地想要照相留念,一个男同学敞着怀,手插在腰上,昂着头,挺着胸神气十足;一个小学生穿着校服,手里拿着红色的气球抿着嘴笑;还有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和小女孩,他们都穿着白地红色条纹上衣,蓝色牛仔裤,都拿着弹球和玻璃球,并肩站在一起,两个圆圆的小脸上,露着灿烂的笑容,他们也许是一对龙凤胎吧,真可爱!

不仅是我们小孩在这里凑着热闹,很多老爷爷、老奶奶也都来了呢!他们有的是坐着轮椅来的,也许他们也想来融入这国庆的喜庆当中吧!

这个国庆节,真热闹!

关于20xx年国庆作文篇【3】在国庆节那天里,我和爸爸妈妈、表姐他们一起去看表演。

第3篇

(张绮诗:哈尔滨市清滨小学四年四班,八周岁半)

今年暑假,我去了位于黑龙江伊春市的旅游风景区---茅兰沟。

它为什么叫茅兰沟呢?因为很久以前,山沟里有一种叫猫狼的动物,长得像猫,其实是狼,当地村民就叫它“猫狼沟”,可是叫着叫着,觉得不好听,于是就叫成和它谐音的茅兰沟了。

以前,这里是块平地,后来陨石打入地球,因而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很深的沟。茅兰沟里最好玩的就是猫狼洞了,猫狼洞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卧室,较干燥;第二层是食物室,是用来喂小宝宝的,较潮湿;第三层是育儿室,比较舒服温暖,目的是让小宝宝有一个舒适的家。猫狼一家很默契,狼妈妈生宝宝的时候,狼爸爸便出去找些较好的干草和食物给狼妈妈。他们相处得那么融洽,所以我特别喜欢猫狼一家。

在茅兰沟的最深处,有着茅兰沟最珍贵的黄菠萝树,还有一些无名小溪,即使干旱也常年不干,神奇极了!吸引我的还有美丽的仙女池,传说七仙女都来过这里洗澡。沟的最高顶便是望鸽亭,从这往下看,两岸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野花朵朵,沟底小河缓缓流淌,充满了诗情画意。我禁不住大声欢呼:“太美了!”

游完茅兰沟,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喜欢茅兰沟,喜欢猫狼及猫狼洞,不过我们要走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茅兰沟!

我女儿(张绮诗:哈尔滨市清滨小学四年四班,八周岁半)自上小学不久后,就由妈妈订购了很多优秀小学生作文选,每当她收到作文选时,都会满心欢喜的不得了,恨不得一下子就看完;并且每本都要看许多遍,就这样,她自己的作文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并且她的考试作文和日常的作文,经常以“范文”得到老师表扬。

国庆节期间,一天晚饭后,领女儿在草场散步时,女儿跟我说:爸爸,我也想投稿,如能在那些杂志或报纸上刊登出来,那该多好啊!这时,我就跟她说:你能有投稿的想法太好了,爸爸帮你忙,把你考试作文和日常的习作,找一些出来,投稿试试,让更多人给你指点就会进步更快了,但不一定投稿就能刊登出来,你一定要坚持啊!女儿很高兴的答应了!

希望女儿的文章能到专家的点评,并有机会刊登!

第4篇

关键词:社会 学校 学校 素材

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述出来。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才能越充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从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入手,多积累,多储备。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寻找写作素材。

一、学校生活中

小学生对学校生活最熟悉,也最有感情。课堂上的启发诱导,激励表扬,课间活动中的嬉戏玩耍无一不是写作的素材。老师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抓住契机进行启发,使这些情景在学生笔下生花。

语文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更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自己和别人。学生平时不注意自己的活动和所做的平淡无奇的小事,更谈不上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所感所想,也就不可能积累到材料,这也不足为奇了。正因为这样,所以即便是平时经历过的许多新鲜事,也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消失,有些甚至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自己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等到写作时所需要的材料就自然跳出来,一桩桩,一件件,任你选择。

例如有一个学生随父母打工转到我校,被安排在我班。刚来时,人地生疏,很少与别人接触,很少和同学们交谈。在一次自习课上,这个学生突然肚子痛,接着呕吐。

见此情景,许多同学都过来帮他,扶他去校医室看病拿药,帮他打扫教室里的脏物。他被同学们的行动深深感动了。由于这件事给他印象很深、触动很大,所以,他及时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写了《集体的温暖》这篇文章。

另外,为了满足孩子好动的内在需求,以提供作文素材,组织学生开展系列的课间活动。以活动的直接感受激发学生敏锐的想像力,以活动的趣味唤起学生表达的愿望。课间虽只有短短的十分钟,但对活泼可爱的孩子来说,课间十分钟的校园可谓是沸腾的校园。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开展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作文指导课上,学生先回忆口述活动的情景,再写下来。

如学生写《记一次拔河赛》时,因为他们参加了比赛,观察了比赛,真情实感流露在字里行间,参赛的同学把比赛过程、紧张心情,写得非常具体,做到了言之有物;观看的同学描写了扣人心弦的激战场面,赞美了双方的拼搏精神。 转贴于 二、家庭生活中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练习写人的文章,可写父母、亲人。我经常告诫学生,回家多关心体贴父母,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组织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既创设了亲情氛围,增长了知识,又为创作提供了好的素材。如国庆节假日期间,我建议学生精心准备后,召开一次家庭联谊会。

有的模仿《直通伦敦》栏目设计了关于“奥运知识知多少”智力赛,由孩子纯真的心来碰撞那一颗颗早已在商海之战中,雄心激情被利欲好处淹没的心灵,激发他们的爱国热诚。有的设计“亲情问答”,其中问妈妈、奶奶今年多少岁;问爸爸、外婆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等系列必答题,把对父母长辈的关心从简单的问题提出,引起大人的深深思考。我今年的语文有多少篇课文,要学多少个生字?有的还设计《我学会了……》(一项家务活)、《帮爸爸戒烟》等活动,来作为写作素材。

三、社会生活中

第5篇

关键词 高效作文 贴近生活 感情自然 方法多样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前段时间,妈妈不知大家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这篇题为《妈妈回来了》的作文,是笔者无意间在网上看到的,仅107个字。此文近日在海内外5万多篇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届冰心作文奖小学组一等奖。这让身为语文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的笔者深深思索了很久,学生到底该写什么样的作文?

目前作文课与儿童生活世界脱轨,是小学生写的作文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儿童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一方面是儿童作文写作内容的缺乏和单调乏味,作文课与儿童生活世界不能有机结合,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只有把作文课与儿童生活世界有机结合,那么,作文课与儿童生活世界如何接轨,作文课与儿童生活世界接轨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1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作文评价标准有很多,诸如立意新颖、语言生动、布局巧妙、选材新颖,但是,作文讲评课,把作文是否写了自己熟悉的生活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可以加强导向,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凡是作文写自己熟悉的生机勃勃的校园生活、幸福美妙的家庭生活、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的,教师就表扬,给作文得高分,给作文较高的评价,这样学生自然地就会去关注自己生活的圈子,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了。

比如在四年级第一学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让写一处景物,笔者就让学生写美丽的校园,小区的绿地、街道、甚至是马路边的行道树;作文题目是写一个熟悉的人,于是提醒学生可以写自己的老师、同学、爸爸妈妈;如果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就让学生写庆祝国庆节合唱比赛、庆祝元旦游园活动、跳绳比赛、学生社团活动;学生有话可说,学生的作文内容丰富,生活气息很浓,令人耳目一新。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更高了。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作文观:作文并非艺术品,而是与他人沟通的媒介。也就是说:学生的作文指向了交际――回归到真实的言语状态。

2从写作方法上加强指导,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系统

新课标在写作阶段的目标设定,特别强调感情态度方面的原因,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方面,让孩子们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第一学段的相关表述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到第三学段才过渡到有初步的写作意识, 即“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四学段则提出“写作就是贯彻了语文课程标准这样的思想”。

只有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是学生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活印象深刻,最感动的内容”;学生在积极地放胆地表达生活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写作技能的水平,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对“放胆文”的指导和评价,要以表扬为主,通过作文朗诵会、作文走廊、作文比赛等多种形式,鼓励全体学生,满腔热情地肯定他们的点滴成绩。所以我的作文指导课,指导学生从自己生活的圈子出发精心选材,写出最有价值的生活,从写作方法上加强指导,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系统。小学生的作文不能只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也应该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观察生活首先要有顺序、有条理。写静态事物时要写出它的形状、颜色、大小、用途等内容。并要求学生按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去观察,然后有条理地写下来。写动态事物应包括写动物、活动变化的事物等。如写动物,就要写出它的外形体态及生活习性的内容。写活动变化的事物,就要写出它活动变化的情况。对这类动态事物,我们可以采取“游动”的方法来观察。如在一次写一动物的作文过程中,事前我讲明了“游动”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按这方法去观察自己家养的一种动物,并让学生有条理地写出来。这样,有的学生写“我家的一头黄牛”,能把黄牛写得栩栩如生,看了他的文章,就像亲眼看见他家养的牛一样。写叙事时,要求学生按时间推移或地点变换的顺序来观察,要观察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是观察事情的经过和主要办事人物的行动。作文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来,把主要办事人办事的过程写具体即可。写人时要求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活动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写人的文章可以“一事表人”,也可以“多事表人”。如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作文,作文让写家乡的一处景物,让学生从生活的圈子出发精心选材,如校园的花草、宝轮寺塔、双龙湾、虢国博物馆等,学生兴致勃勃,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写作素材,作文写得个性鲜明、内容丰富多彩,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令人欣喜。

3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建立高效的作文训练系统

课外活动课,让学生从自己生活的圈子出发写生活日记,参加作文比赛或投稿,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建立有效的作文训练系统。笔者经常让学生写“随笔”,通过“以观察实物为途径,以段落和简单的篇章做形式,将描写和叙述结合起来反应周围生活的记叙文训练”。随笔为了强调不拘于形式,段落和简单的篇章适合于中年级,而简单的篇章和较为复杂的篇章则适合于高年级。表现手法也不限于“描写”和“叙述”。随笔可以写自己的观察,也可以写自己对身边事的看法,对一个现象的思考,也可以写生活中细小的感动或是某种触动心灵的情绪。不拘泥于形式和字数,只是记录,学生在这样的记录中自然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了。

参考文献

[1] 杨树芳.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M].语文出版社出版,2007.

第6篇

【关键词】快乐氛围   快乐阅读   快乐表达

 

快乐,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新的话题;快乐,是积极的情感;快乐,是滋养生命的维生素;快乐,是有效学习语文的底色……

语文是精神的语文,感性的语文,儿童的语文,生活的语文。语文蕴藏着无限的智慧与生命活力,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感心,在语文学习中得到人文的关怀,精神的滋养,思想的智慧,享受的是生命的愉悦。语文,是快乐的语文。

一、如沐春光---------快乐的氛围

语文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传播着知识,同时也传播着情感,进行着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心中有学生,把学生看成是有自控能力的行为主体和伙伴;学生心中有老师,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导师和朋友,在沟通、合作、对话、互动、交流中,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俯下身来耐心地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以自己真诚、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感情和意见,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着想,以一种从容平和的心态走进课堂,走进孩子的心灵。①

“读不好没关系,多读几遍,你肯定能读好!”

“你一时想不起来吧!慢慢来别着急,会找到自己的答案的!”

“你们的朗读真是令人陶醉,听你们朗读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这样的语文课如沐春光,无疑,教师是快乐的,学生是快乐的,课堂是快乐的。

二、           浓浓语文味――――快乐阅读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自悟、品读感悟、主动积累语言的学习方式很能力。

1、            诵读中,积淀语言的古韵。

我们的母语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传统,优秀的古诗文是形成身后文化底蕴的基础。杨万里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使孩子们浮想联翩,充满了童真童趣。还有“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离落一灯明”“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长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等一系列的经典诗句,琅琅上口,充满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激情,教学时通过画面、对话、诵读,这些文字就成了儿童记忆长河中的闪亮一瞬间,并且逐步积淀内化。

2、            情境中,品读语言的美韵。

语文的字、词、句、段、篇是铸造语文大厦的根基,是一个人生命成长与外界交流的物质材料,并且编入文本的都是些文质兼美的精品的文章,而小学生的精神发展正处于感性时期,他们正是在大量接触感性的语文材料,参加感性的语文时间活动中掌握语文的。因此,这些富有色彩的语言需要我们去品,去读,去亲身体悟。在品读语言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同时获得审美的愉悦。

3、            理解中,感悟语言的意韵。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座桥梁。桥的这头是作者,桥的另一头是读者。语言文字是物质基础,通过语言文字这座桥梁,让读者深悟作者的“言内之意”,“弦外之音”。汉语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在语句的揣摩,品味过程应是意味无穷的。

4、            想象中,享受语言的情韵。

语言文字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是承载了许多的情与趣,在课堂上“轻轻拨动语文的心弦”,流淌出的是动人的情趣和韵味。情韵,也可以说是情感、情趣、童心、童趣。孩子的世界是不同于成人的,他们总是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与属于他们自己的趣味。

三、           畅快的表达――――快乐作文

语文课堂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说与写是语文能力的一种表现,也是语文这门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交际性的特点。课堂也是学生自我展示,自我表达的场所,它包括与文本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与学习伙伴的交流。《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要求也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世界,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②

1、把玩进行到底

     儿童文化的核心是一种游戏精神,它追求的是一种自由创造的精神,平等的精神,非功利的合作精神,追求的是一种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它启迪儿童的智慧,释放活力。在作文教学中,我充分地把玩引入课堂,在玩中观察,在玩中想象,在玩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③

2、贴近学生生活

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工具,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而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

如国庆节后的第一堂课,我走进课堂只是想随便问了一下:“国庆节过得愉快吗?”学生一听马上来了劲,“没完没了”地说。我转念一想,不如来个即兴口语交际课吧。因此,临时改变主意,让学生说了个够。由于是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学生表现出极大的交流热情,之后的小作文也是有话可写。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让我们凭借语文一同快乐成长!

【文献参考】

     ① 蔡芳:《我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

第7篇

一、片段训练――词句引导

有些学生写作文词语贫乏,语言单调,虽然从课本中学了很多词语,却不能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对此,我从课文中选些常用词、关联词、形象性强的词,让学生进行造长旬的训练,即造一个短句,然后再扩充,使句子内容形象具体。例如用“陶醉”造句,学生造了很多简单的句子:我被这儿的美景陶醉了;我被馥郁的花香陶醉了;我陶醉在美妙的乐曲声中。我就指导学生:是什么时候?你当时在干什么?音乐声是从哪儿发出来的?你能描述一下音乐的曲调吗?听了音乐你会产生什么联想?请同学们仔细想想,把句子想通顺再说。这位同学经过思考,把原来的句子补充成:“星期六下午,天上下着丝丝小雨,我正在校园花圃前观赏。突然从办公室里传出美妙的钢琴声,那曲调婉转悦耳,似行云流水,一听便知是克莱德蔓演奏的《星空》里的曲子。望着细雨中的,听着这美妙的旋律,啊!我被这迷人的境界陶醉了!”又例如:“马”年看春节联欢晚会时,可积累“马”字成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孩子们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孩子们运用正确的方法,通过阅读作者在写作中细致观察的方式,通过阅读感悟作者的写作思想、内涵,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认识,还要经过一系列的背诵,摘抄一些精美的佳词妙句,学习作者用词用句的精妙,丰富自己的词汇。其次,教师还应该要求孩子们每天阅读课外书籍,形成一定量的积累,除了阅读好必读书目,还要读好推荐及以外的一些书目,这样积累多了,再进行创作就水到渠成了。读完后教师还要安排读书交流会,让孩子们谈一谈体会,这样就能更加丰富孩子们的写作积累。教师还可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几分钟的即兴演讲,鼓励孩子们发言,演讲范围要大,但也可以根据某个主题进行演讲,如针对某些节日作节日演讲,如教师节就可以讲讲我们的教师,国庆节就可以谈谈我们的祖国……孩子们充当评委和听众,演讲好的要进行表扬评价,这样长期下来,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给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写作材料。

这样的训练,既学会了用词,又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写段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把句子写通顺写具体。

二、写段训练一阅读铺垫

离开范文谈构段的层次关系,学生听起来很抽象,不容易接受,写段训练最好要与阅读教学结合进行。每课练一点,当堂一练,用十几分钟即可,这样既能提高写作水平,又可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重运用一些激励方式来激发孩子们多读书。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课来组织孩子们进行朗诵比赛、歌颂比赛、读书笔记评选比赛……让孩子们对阅读充满热情,让他们对读书充满乐趣,书读多了,摘录的妙词佳句就多了,心中的优美词句就丰富了,写出来的文童就充满诗意,散发精彩瞬间了。孩子们只有肚中有货了,写出来的文章就不无味了,就能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了。

阅读教学后,我指导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来描写一件事物的三个特点,提高表达效果。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有许多同学写出了较好的片段。有位同学写了这样一段:“我看见过国色夭香的牡丹,欣赏过富丽芬芳的玫瑰,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校园花圃里的那支梅花。那梅花可真艳啊!清鲜淡雅,令人陶醉;那梅花可真倔啊!枝干盘绕,傲霜斗雪,在瑟瑟冷风中依然俏立。”

三、激发写段一创设情境

兴趣是孩子们进行学习的动力所在,也是积极性、自觉性的核心所在,孩子们只要对学习充满趣味,学习就不再是一种压力,而是一项感兴趣的活动,进行勤奋的求索,追求完美。古人说得好:“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写作中的情感就是认识能力的催化剂,就是孩子们积极思维的翅膀。片段训练一定要让孩子们有感而发,不能浮于表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片段训练中引导孩子们善于抒发内心的情感。在片段训练中找准“动情点”,要引导孩子们深切地感悟生活,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品味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回味自己曾经度过的美好时光。因此,教师要在片段训练中引领孩子们写出情感。孩子们只有在真情流露、激情飞扬的情境中,才能构想起美好的时光,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超越、理性的飞跃。所以,教学中进行一系列的情境创设,可以焕发孩子们的情感共鸣,这样孩子们写出来的文章才充满灵性,充满生活的味道,才能够真情流露,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抄袭的弊端。

四、创新片段――思维训练

孩子们进行作文创作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叶老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可见,“思”是孩子们进行作文创作的起始阶段。小学生作文是他们思维的成果,也是孩子们作文能力的一种体现。

第8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笔者也从二十多年的农村语文教学中,发现农村习作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只要我们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挖掘用好农村生活素材,农村习作教学同样也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一、从四季景色中挖掘习作素材,写出家乡的景色美

陈鹤群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农村是个多彩的世界,它没有城市的冰冷与喧嚣,有的却是多彩与宁静。在对城市的向往中,农村独有的自然美景常常被忽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抓住农村四季景色变化,观察农村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农村“春有百花、夏有凉风、秋有收获、冬有白雪”的四季之美,从四季景色中挖掘和积累习作素材,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景色的兴趣,点燃学生热爱家乡的激情,写出家乡的四季景色之美。

例如,春天来了,带领同学们来到田野上、小河边、大山里,仔细观察春天的景物特点,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收集一些描写春天的诗词、句段,为写好春天的景色积累素材。

如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这样写家乡的春天:“春天的景色真美啊。大地上的万物都苏醒了,河边的小草变绿了,杨树光秃秃的枝头上开始有了指甲大小的嫩叶。桃花绽开了红彤彤的脸,柳树在春风中跳舞。山坡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绿油油的小草上,嵌着一滴滴清亮的露水,河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清澈见底的小河里,小鱼自由自在地游逛着……”

又如,秋天到了,教师可先布置学生观察秋天带来的变化,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你们在什么地方找到了秋天?”学生们会惊喜地发现秋天就在自己的身边。“我在田野里找到了秋天,到处都是金灿灿、沉甸甸的果实!”“我在果园里找到了秋天,那鲜美的水果真诱人啊!”“我在大树上找到了秋天,瞧,那一片片树叶都变黄了,变红了,有的还随着秋风翩翩起舞呢!”“我在我家小院里找到了秋天,那盛开的真让人赏心悦目!”……站立在瑟瑟的秋风中,嗅着花香与果实的芳甜,欣赏着黄的谷、红的叶、蓝的天,什么样美妙的秋季描绘不出来呢?

二、从农村土特产中挖掘习作素材,写出家乡的物产美

除了对四季景色变化的观察与记录,对农村土特产的描写也是习作时可以发掘利用的空间。农村土特产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特色,是写出有特色的文章、表现习作“个性化”的极好材料。在老师的引导观察下,学生们会发现这些土特产的可爱、可写之处,包括土特产的外貌特征,生产、制作过程,以及土特产的价值等。引导学生从农村土特产中挖掘习作素材,介绍家乡特产,写出家乡的物产美,抒发热爱家乡的感情是大有可为的。例如:教学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后,老师就可引导学生寻找观察家乡的特有水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看一看、摸一摸,仔细观察水果的生长过程以及它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等,这样才能言之有物。如有一位三年级的同学在仔细观察了家乡的橘子后,这样写自己家的橘子:“……金秋十月,橘子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实。橘子的大小和拳头差不多。它的表皮先是绿色的,渐渐出现了一点黄色,甚至橘黄色,表皮也不那么平滑了。橘子熟透了,像一个个小灯笼,仿佛在向人们报告丰收的喜讯。你不要看橘子的表皮不太好看,橘子瓣可好吃呢!只要你轻轻剥开它的皮,只见里面十几个‘橘瓣兄弟’紧紧地搂抱在一起。取下一瓣丢到嘴里,轻轻一咬,就觉得果汁四溢,那甜滋滋的味儿,会一直甜到心里。”设想如果该学生没有亲自去橘园,没有认真观察橘子树,没有亲口尝过橘子,他还能否写出这样水灵灵的文章来呢?农村土特产自有其独特之处,学生在观察、积累、描绘中不仅积累了习作素材,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

三、从农事劳作中挖掘习作素材,写出田间的劳动美

农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教师应当充分引导学生从农事劳作中挖掘习作素材。课余可以叫学生去帮父母养养鸡鸭、放放牛羊;农忙时节,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田野,帮父母播种、插秧、除草、施肥、割稻、打场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真正感悟“粒粒皆辛苦”。通过身体力行,感受农民勤劳淳朴的美德,体会田间劳动的甘与苦,从而获取丰富的作文材料。只有生活充实了,才会抒发出真实而深厚的感情来,写下的习作也才会有血有肉,不会因道听途说、一知半解而内容空洞。

农村学生还有很多生活情趣,如:上山摘果、打柴、烧蜂窝、放牛羊;下田割稻、挖薯、刨花生;下河捉鱼摸虾、钓螃蟹、捡田螺;闲时烤薯、烧玉米、打弹子、游泳等,这些都是写作的好素材。引导学生寻找这些素材,可以写成许多富有情趣的文章来。

四、从民风民俗中挖掘习作素材,写出家乡的生活美

农家自有农家乐,农村生活更出彩。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农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民情。相对于城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言,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自有其独特的风格,富有更强劲的生命力。虽然时代在进步,生活也日渐殷实,但一些古老的、传统的民风民俗在广大农村仍在延续,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增添了不少新的内涵。如乡下人过节日:不仅有国庆节、元旦和春节等传统节日,还有更具农家特色的婚娶丧葬、祭祖踏青、起居造屋、龙灯庙会等。农家庆贺节日,有他们自己的方式,杀鸡宰鸭、捕鱼捞虾,走乡邻、访亲友,喝上两盅,常常乐得开怀大笑,这些都寄予着农民渴望物阜民丰的美好心愿,蕴含着历史悠久的农村文化。这些都是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很好的习作素材,也是我们最大的优势。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指导学生从节庆习俗中寻找积极向上的风俗人情、人迁、思想变化、新风俗风尚,积累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习作素材,写出散发着浓厚乡土气息、反映农村特色的作文。如有学生在《清明节》一文中写她同妈妈剪青做清明团子:“……清明节来临前好几天,妈妈就带着我到田野里去剪青。一棵棵青在春姑娘的吹拂下,左右摇摆,神采奕奕,好像在跳着欢快的集体舞。我拿起剪刀,‘咔嚓,咔嚓’地剪了起来,大半个钟头就剪了满满一篮。”这样,通过对农村风尚的挖掘,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生活是一座宝库,真、善、美就在生活中。

第9篇

在现在的语文学习中,很多教师感叹语文难教,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觉得枯燥乏味,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教师把课本当教条,没有让学生走进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生态化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回归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装扮生活,提升生命质量。只有那些来自生活的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才富有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才能使学生学到具有时代气息的语文。语文就是生活,“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语文教学应该有一个开放、自由、灵活、宽广无边的空间。小课堂里的知识是有限的,大社会的天地则是无限的。有造诣、有成就的人往往更得益于社会这个大课堂。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领域,实现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目的。把语文学习与小学生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笔者主要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语文。

一、开展好读书活动

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兴趣,同时,利用晨会、班会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自己写的好文章、好词、好句、好故事与同学分享,这就相当于大大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增加了知识的积累。并且要求学生用采集本收集起来,以待日后温故知新。

二、利用校园文化阵地学习语文

校园文化建设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既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校园里的黑板报、宣传栏,走廊上温馨的提示语、名言警句,学校红领巾广播站、读书角以及习作园地等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舞台。

三、在班级、学校的活动中学习语文

学校的一切活动少不了学生,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中,都有所见、所闻、所感,这都是学习语文的机会。六一儿童节、艺术节、国庆节等,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积极投稿。办手抄报、绘画、演小品、相声、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形式,都能使学生感到活动愉快而有意义,也使学生从中学到了知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四、利用社会资源学习语文

社会资源包罗万象,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如:食品包装袋上的名称、路牌、春联、歇后语、街头广告语、商店名称、产品说明书、民间故事以及外出旅游时听导游介绍的名胜古迹、人文地理等等,都是活生生的语文。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学生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语文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五、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语文

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将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成功地解决或描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的一种活动方式。社会实践活动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为把语文学习和社会实践融合沟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宣传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文化、地域风情,体会友情和亲情等,既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我们家乡每年都要举办油菜花节,我就要求班级学生利用双休在家长的带领下去游览欣赏,并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家乡古建筑以及家乡土特产,然后在班上开展“我是小导游”“我为家乡土特产做广告”的班会活动,这样,既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渠道,又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六、布置特殊的家庭作业

第10篇

一、办学理念的确立

办“快乐教育”,让学生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轻松地学习,学习丰富多彩的知识,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这是我们办学的指导思想。为什么要确立这样的办学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里的教学内容单一、枯燥,给学生们带来的是负担、烦恼,学生们不能从校园里获得快乐,这与小学生天真烂漫的天性是不相符的。鉴于此,我们将办学指导思想定位在办快乐教育上。

二、快乐教育的实施

(一)构建丰富多彩的课程

如何让校园丰富多彩呢?学生来到学校,第一要务是学习,而课程是他们最主要的学习载体,那么,这里的丰富多彩首先就是指课程的设置。进行课程开发,构建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基础上,构建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体系让学生快乐起来。

1.国学经典诵读课。

国学经典诵读已经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今年我校在原有的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进行二次修订,重新印刷成书。同时每课增加了诗词、古文背诵。在以前的《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论语》基础上增加了《百家姓》,删除了《中庸》。每周一节国学课,早上诵读经典,校园内洋溢着经典文化的味道。

2. 科技创新课。

建立科技创新小组。组织教师去通辽市科技馆进行专项培训,并邀请科技馆教师来我校开展专题讲座,目的是培养出一支跨学科、懂技术、专业性强的教师团队,并在教学实践中大显身手,一批喜爱手工制作、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涌现出来。为了检验学习成果,学生参加了由通辽市科技馆举办的“走进绿色空间、认知自然世界”、 “传递爱心、体验快乐”小学生手拉手绿色乡村行等活动。2013年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中,我校王铬晨同学荣获网络机器人野外生存赛小学组二等奖,于博、张子轩分别荣获三等奖;2014年再传捷报,张锦同学再次荣获该项目的二等奖,王澜同学获该项目的三等奖。

3.足球课。

我们在全校开设了足球课,提出了要把足球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起来,以球辅德,以球健体,以球促智,以足球文化引领、丰富校园文化。几年来,我校足球比赛的成绩都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向各级各类中学输送了大量的优秀足球运动员。2007~2009年连续三年获通辽市小学生“腾飞杯”足球赛冠军,长久保留流动杯。2010年我校的体育教师伞程宇参加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海尔我的球――豪门盛宴”,在央视五套播出,展示了通辽人的风采。2013年我校被批准为自治区小学足球俱乐部(腾飞足球俱乐部)。

4.开设思维训练课。

作为校本课程,将思维训练纳入到课程计划当中。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我们组织人力,编排了《思维训练》这本书,作为教材,在一至六年级开设这门课程,平均每班每周一课时,做到了有专职老师,有教材,有固定的课时。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目前我们已经将思维训练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开设风琴课。

我们借鉴大连市水仙小学的经验,开设风琴课。由陆辉老师执教,初期是一个实验班,今年我们将在高年段每段选择一个班级进行实验教学。这些课程以实验班的形式,纳入课程计划,做到有监督、有评价。

(二)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乐园应该是轻松的,轻松就意味着没有过重的负担,然而现实情况是,小学生的负担不但有,而且很重。于是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两个方面。

低水平的教师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该讲的知识讲不明白,还要求学生会,这自然就是负担,要解决这个问题,自然涉及到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问题。低效率的课堂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堂上应该完成的完不成,就得另外占用学生的时间。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开展课题研究,课题引领,营造教研氛围,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提高自己。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创新作文》《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在我校开展得有声有色,从不同层面确立子课题,在教研中积累经验。2014年3月我们将北京十一中学校长李希贵主导的“语文主题学习”引进课堂,先后派出教师前往赤峰市松山区,河南林州听课学习,在实践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三)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快乐教育是和谐的,以教师为核心,把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与教师的和谐、教师与领导的和谐、教师与家长的和谐作为重点工作,千方百计让老师快乐起来。

首先,让教师的活动丰富起来,如排球赛、元旦联欢会……从2013年起,我们成立了教师舞蹈队,全体教师跳广场舞,学校统一配置运动服装,把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坚持下去。

其次,作为学校领导,呵护好老师的心。要经常站在老师的立场想问题,帮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采取适当的方法,与他们交谈,这样老师才能快乐。坚持凡事走群众路线,在每年5月的青年教师恳谈会上,在10月的中老年教师恳谈会上,坚持让老师提意见和建议。遇到事情,先征求意见再作决策,让老师们感觉自己很重要。

第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大课间,在与兄弟学校交流中,开拓创新,挖掘本校独有的特色,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大课间上的空竹表演、花式足球成为一大亮点。花样跳绳、梅花桩、跳大绳、跳跳球、保龄球、四人踏板、跳格子……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师生关系更和谐了。

(四)让校园充满正能量

身心健康的孩子才能真快乐。每年要确定教育主题,比如今年,我们确立的主题是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感恩教育。关于养成教育,我们让老师明确一个观念,好的习惯是管出来的;要让学生懂规矩、守规矩。

组织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要求学生都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以各种节日为依托,开展感恩教育。母亲节,感恩母亲;教师节,感恩教师;国庆节,感恩祖国。

把德育课程化、校本化。收集学生身边发生的和学生听到的看到的事例,编辑成德育教材《道德与成长》,分别从“传统美德、文明礼仪、安全教育”三大部分入手,纳入课程计划,由班主任执教,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分析、讲解、讨论、设计作业,德育作业本《金色的童年》分高、低两个年级,画面活泼、符合小学生特点。从德育课入手,德育工作不再盲从, 以此为切入口,开创特色德育的新天地。

(五)保证校园安全、舒适

现在学校已建成4000平方米塑胶跑道,75米×50米标准足球场一块。现代化的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将安全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关于防止人的因素造成的学生不安全感,我们主要请一些专业的老师,就某些容易在教师身上发生的问题,做深入的分析,比如,为什么会出现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凡是在全国范围内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必须将视频或文字资料以播放或者传达等形式告知全体老师,让老师们引以为戒。

三、管理结硕果,桃李竞芬芳

第11篇

一、面向课堂,有效展现“生活化”

苏教版的小学课文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与生活联系更为密切,但是教材中的内容不一定都是小学生直接熟悉的,为了拉近文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我积极寻找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去留心观察,直接体验。如:教学《看》时(当时正值深秋季节),我在课前将家中存放的多盆带进教室,让孩子边观察欣赏边讨论所看到的的形态。然后将搬到教室外面,看看在深秋的寒风中是什么模样,帮助学生领悟“不畏严寒”的意思,这样,既让学生在课堂感知的基础上,更好地体现了文本的内涵,又拓展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实现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必须切实改变传统的枯燥无味、脱离生活实际的课堂教学。努力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愉快地学习。如:教《大海睡了》这篇课文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现白天和夜晚不同的大海景象:白天,海风徐徐,大海翻滚起层层波浪,海岸边靠着鱼船,装满了鱼虾,海面上,海鸥穿梭,鸣声不绝于耳;夜晚,海面上传来了轻轻的潮声,月亮和星星挂在天空中,加之声响、动作的渲染,似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设计能再现生活的真实,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白天的大海和夜晚大海的自然美。通过这种方式的展示,学生不仅学得兴趣盎然,而且还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走出课堂,有效体验“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让学生亲自去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即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进而收获到口、眼、手、脑并用的功效。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体验生活,通过亲身实践去触摸生活。如:教学三年级课文《小露珠》时,我先通过师生互动,创设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味小露珠的美丽、可贵。接着,组织学生一起到校园里,让他们寻找小露珠的足迹,并引导他们,可以和文中的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一样,向小露珠问早。回到教室后,让学生分别扮演小露珠和小动物的角色,形成互相问早、热情赞美的生活情境。接着我让学生朗读这部分课文后再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引导学生亲历了“发掘资源―观察体验―交流对话―角色表演―感悟道理”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获得了智慧的生成,素养的提高。

另外,在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中,我也十分注重运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如:作文《家乡的变化》,我先让学生自由结合,组成“小记者”调查小组,调查小组自由选择调查主题,让他们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搜集家乡变化的第一手资料。通过采访、搜集资料,让他们了解家乡的现状,体验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美丽。然后,在课堂上汇报交流,互相赏析所搜集的家乡变化的资料,激发赞美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又使学生增强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

四、精设作业,有效升华“生活化”

作业练了有巩固拓展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还能发挥作业的桥梁功能,通过作业这一手段,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凭借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让孩子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发展语文能力,培养生活才干。为此,我们必须依据大语文教学观,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的语文作业,把语文作业和生活接轨,密切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落实“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例如:在教完《春天来了》一文后,就可布置有关“春”的课外专题作业:1.引导孩子走出课堂去寻春绘春: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谚语、诗歌、故事等等,经过取舍改造和加工,编成小报来描绘春天。2.带领孩子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去嬉春、闹春:观赏春天的美景,享受春天的阳光,亲吻春天的和风,沐浴绵绵的春雨,感受泥土花草的芬芳、鸟鸣虫叫的热闹;到草地上翻几个跟头,亮几声嗓子……然后把这美丽的春景春趣拍成照片,让春天永驻。这样,孩子在兴趣盎然中增长了“春”的知识,丰富了“春”的神奇、瑰丽,熏陶了大自然的情操,同时还培养了欣赏、想象的能力。平时,我还结合有关节日,把语文作业和生活接轨。比如:清明节前,让学生收集英雄、名人、伟人的故事,然后以小报、班会的形式“话英雄、赞名人”,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得到鼓舞,找到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路标”;国庆节前,让孩子走向社会,调查、访问、了解、畅谈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感受到潜移默化的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母亲节”时,开展“给妈妈一个乐”的活动,如:送给妈妈一个小礼物,为妈妈做一件事,对妈妈说句贴心话,然后要求写篇文章或画幅图画。此时,孩子与妈妈的心就贴得更近了。语文的“生活”气息就在这样的作业当中得到了升华。

第12篇

一、改变阅读教学观念

过去语文阅读教学,只是把教材当作学习语文知识的教科书,学生只能获取别人观察、思考、感悟生活经验。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重认识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阅读教学旧的观念,努力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二、正确认识阅读教学的作用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也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还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资源

1.阅读教学要从课文入手

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课堂是实施语文教育、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最基本和最便利的资源。教师要紧紧依托教材,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主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拓宽课堂教学的空间,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

2.丰富学习语文渠道

语文课程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托,把教科书与生活融为一体,既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学习语文,又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课外学习资源则非常广泛: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都是学习语文的活水资源,也为运用语文提供了广阔天地。历史资源:秦砖汉瓦,明清建筑,麻石铺街,老井当街,小巷曲折幽深,唐代国槐虬枝苍劲,千年山茶,美食佳肴等,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结合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建设家乡的使命感。人文资源:江、河、海汇聚浪淘尽,千古风流化合豪迈之情,小巷丽人的灵秀之气,乾隆皇帝在此一住,抗金名将岳飞,文天祥在此挥戈,“一门五都督,三科两状元”,“兄弟二人四院士”传颂着这里英雄豪杰的赞歌。可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先进人物的高尚情怀。社会资源:溱潼会船节,鹿鸣街,溱湖风景区等,可以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风俗资源:中秋节、国庆节、春节、儿童节、教师节等较大的节日对于了解历史文化是很有帮助的。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生活,将这些资源融入学生的心田,就能促进其语文学习。

3.语文教师的榜样作用

其一,会读书。教坛上盛行一个比喻:“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而会读书,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要以书为主,读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而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言论著作、诗词曲赋,更如灿烂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如《与庄子对话》,我们可感悟到庄子的教育思想、道德追求、精神境界和良心品质等。

其二,要会研究。一个不搞科研的教师,不可能成为名教师,教师应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素质教育的舞台上,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研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实践者是教师,因此,研究语文教学如何改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其三,要会上课。课堂是显示教师人生价值的舞台,是会读书、会研究的目标,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的重要体现。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课堂的的活力。无活力并不是因为学生没有问题,无问题是因为没有活力。而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促进者、学生的帮助者、与学生的关系是合作关系。

其四,要会写作。几年前,曾有人撰文提出“语文教师可否会写文章”的质问,问题虽偏激了些,但不少语文教师懒得动笔却是不争的事实,不少教师自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不再写过文章。一位语文教师曾这样感慨:不要说写散文之类的文学作品,就单说写总结吧,也发现自己的词汇那么贫乏,文章那么单调。终于明白,由于长时间的不用、不积累,自己在词汇上已处于“退化”、“透支”状态了。

四、创设良好氛围,激发阅读的趣味性

语文教师应该将真情注入我们的阅读课堂,将关爱倾入学生的个性心灵,让每一个学生生活在阅读阳光中,使阅读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扎实有效。“兴趣是阅读的老师,快乐是阅读的动力。”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在深入阅读时,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如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时,我故作神秘地说:“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游览一个热闹而又繁华的地方,请你带上摄像机,拍下你认为最亮丽、最辉煌的镜头。待会儿,咱们来评一评谁是最佳摄影大师。”教师富有激情和诱惑的语言魅力,巧妙地促进了学生与课文的有效对话,使学生一下子就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对文本的探索与解读中去了。

五、培养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