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9: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诗经爱情名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古代诗词 悲剧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086-01
我国古典诗词之中的悲剧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反映婚姻生活不得意,有情之人最终难成眷属的“姻缘悲剧意识”;第二种是反映背井离乡,至亲之人之间离别的“离别悲剧意识”;第三种是反映家破人亡,生活颠沛流离的“亡国悲剧意识”。
一、姻缘悲剧意识
在我国古代,我国的婚姻大事一般都是谨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在我国古代是不存在的。但是,无论我国的封建礼教思想防范的有多么严密,青年男女之间爱的火花一旦迸发出来,是很难轻易遏制下去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追求自由爱恋的青年男女和封建保守的家长就会产生剧烈的冲突,这就势必会引发出婚姻上的悲剧。在这个悲剧之中,无论是热恋的青年男女双方,还是横加干涉的封建家长,都是笼罩在悲剧的氛围之中。以男方为例,由于封建婚姻制度的干扰,男性心中最纯真的爱望和对爱情的最美好向往在受到层层干扰之下最终破灭,就造成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脱节。
以《诗经・秦风・蒹葭》为研究对象,其中的诗句“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宛在水中坻”之中,就体现出了诗人心目之中的“女神”离自己忽远忽近,自己难以把握,诗人心中的爱情和现实的残酷就通过诗句体现了出来。在这句诗词之中,传递出来的悲剧意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描述事物方位的不同变化,展现出自己追求目标的虚无缥缈;第二,通过描述诗人不断的眺望,展现出诗人不懈的追求意识;第三,通过描述诗人最终还是一无所得,体现出在现实之中追求爱情还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再如,曹植在《洛神赋》之中的名句“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就充分体现出了诗人想去追求自己所爱,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之中,却充满艰难险阻的无奈,这也充分体现出了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之中所蕴涵的婚姻爱情的悲剧意识。
二、别离悲剧意识
在我国古代,古人对于合家团圆的意识很重视,“和”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也是无数文人墨客所追求的理念。但是,在实现“和”的过程之中,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信念却又不得不踏上背井离乡的征程,这就有了别离的一幕。在这样的背景下,别离时产生的别离之情也就形成了浓厚的悲剧氛围。在这些悲剧的意识之中,还包含着含笑的离别悲剧和含泪的离别悲剧。
例如,我国唐诗之中名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就充分体现出了诗人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之中,积极奋进,并坚信虽然在此时的别离很让人悲伤,但是这里面的悲伤只是很浅的,这就是所谓的含笑的离别悲剧。这种离别的悲剧蕴涵的色彩并不是特别浓厚,甚至有一些强颜悲怆的感觉。至于含泪的离别悲剧,这就是充满了痛楚的离别悲歌。以柳永柳三变的名词《雨霖铃》之中的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为例,在这些句子之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柳永对于此时的离别完全没有准备,也是柳永内心深处所不愿意看到的,就像是一个本身处于极度的安逸状态,却突然被一个事件打入了不安定的状态,从本身的温馨生活转换成为了凄凉独处,自然会给人们一种离别的悲剧意识。在悲剧意识的表达过程之中,又以在秋季的离别更让人感同身受。这是因为在秋季,诗人的心境恰好和秋季外界萧索的形象完美契合,触景生情,诗人的离别哀思也就更容易抒发出来。
三、亡国悲剧意识
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对于古代王朝的兴起和衰落有着一种天然的使命感,国家一旦出现了朝代的兴替,在诗人的诗词之中就可以看出对于王朝兴替悲伤之情的流露。例如,在《诗经・黍离》之中,作者借描述故土不再,只留下了满地的青青黍苗而发出“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感慨。再者,我国著名的皇帝诗人“南唐后主”李煜在国破家亡之后,发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感慨。这充分体现出了诗人在国破之后,对于曾经过往生活的无线追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者,如中唐时期,目睹奸相李林甫误国发出的“屈原辞赋昭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的感慨,都是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于国破家亡的深深痛楚。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古典文学史上,悲剧意识一直是我国古典诗词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对于悲剧意识的应用,也为我国的古典诗词增添了色彩。诗人通过诗词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愤懑,让读者也透过诗人的笔锋体会到古人心中的无奈与悲怆。
【参考文献】
[1]孙昱璐.从“乌”“鹤”意象看唐诗中的悲剧意识[J].云梦学刊,2007(S1):12-15.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蒹葭》是中等职业学校教材语文第一册诗歌单元的第一首诗,是《诗经・秦风》中的名篇。诗中主人公执著的追求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蒹葭》这首诗的学习奠定学生鉴赏诗歌和领略美的能力。诗的语言最凝练,最具音韵美,欣赏诗歌佳作能使我们感受诗人各具特色的情思和文采,同时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加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
1.2教学目标
1.2.1知识目标
了解《诗经》的内容及表现手法。
1.2.2能力目标
(1)理解“兴”这种表现手法在诗中的运用以及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作用。
(2)理解“在水一方”这一意象,从而体会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
1.2.3情感目标
感受中国诗歌含蓄的表达方式,培养审美情趣。
1.3教学重点和难点
1.3.1重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源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相关的《诗经》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无论是其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还是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在《诗经》中极具代表性,对后世的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兴”“重章叠句”也是教学的重点。
1.3.2难点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要借助它来表情达意的载体,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体味意象,最终感悟诗人所营造的意境。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初中进入中专,对于语文学习还比较重视,但是由于时展的因素,普遍的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兴趣不高,想通过本次课引起学生读诗、读古文的兴趣。
3.教学过程
3.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引出话题,让学生回忆所知古典诗词中关于爱情的经典名句,并由诗引到歌,播放一首关于爱情的歌曲,让学生来品味是何种情感。一曲结束后,告诉学生如此动听的歌曲它的歌词就来源于接下来将要学习的课文《蒹葭》。情感表述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相思。创设情境是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自然引入本课的学习。
3.2了解“六义”,初识经典
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课上交流。教师小结。确定重点诗经“六义”。
3.3朗诵全诗,感受韵律
(1)教师播放示范配音朗读。意在疏通字音,并加强情感的
渲染。
(2)学生朗读,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用心体会诗中的感情基调。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也能使学生理解课文大意,并为感受诗歌意境打下基础。
3.4感悟经典,畅谈影响
设置问题:“经典体现在哪些方面?至今仍有哪些因素影响我们?”分小组讨论,教师进行小结。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旨在让学生自主研读课文。而此题答案的设置涵盖了我所要展开的所有内容。学生不一定能全答出来,但也不是全然不会说。经由刚才对《诗经》的介绍,相信她们能说到“兴”,从书中的注解还能提到“在水一方”这一意象,还能讲到重复,反复,对于“重章叠句”这一说法不中亦不远矣。在教师小结的环节中,先肯定大家的表现,再把我后面要展开的内容PPT出示。
(1)兴
(2)重章叠句
(3)审美观念――含蓄美
(4)揭示一个哲理
3.5走近经典,历久弥新
这一环节,是对上面学生讨论的强调与补充。重点讲述“兴”和“重章叠句”。
(1)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结合课文:他物,自然景物。
诗中的景:季节(时间):秋 清晨 微凉
色调:冷色调
朦胧、凄迷
景中的情:求而不得,淡淡的惆怅(重章,焦灼,执着),清冷,寂寞
情与景:借景抒情、景中藏情,环境渲染、情景交融。
对后世的影响:
①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②在后世散文中的运用
③金秋九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即将迎来。
(2)重章叠句
因“兴”详细讲述了第一章节,余下两节,学生自读,通过讨论得出余下两小节同第一小节之间的相同点及不同点。从不同中看出时间的推移,作者情感的变化及情感的加深。
也由此对“重章叠句”做出解释。
对后世的影响:歌曲的反复咏叹,副歌重章。
(3)审美观念――含蓄美
这点学生并不能提到,由老师展开。
①朦胧的意境和情绪:朦胧美,中国第一首朦胧诗。
“伊人”作为中心意象,朦胧不清,飘忽不定。根据练习册上的题目,学生畅所欲言自己心中的“伊人”形象,最后教师总结历来对于“伊人”内涵的多种理解。即对诗歌主题的概括。最后引申到“在水一方”这个意境,结构是“追求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③对后来文化和中国主流价值、审美观的影响――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4)揭示一个哲理
人人追求目标,但失败是一种人生常态,成功者凤毛麟角,要享受过程与追寻的痛苦。
3.6布置作业
布置课的相关作业。
4.创新与特色
4.1切入点新颖
《蒹葭》传统的切入点是以“三美”为主,本堂课的设计从经典二字切入,探究经典的传承和历久弥新。《诗经》原名《诗》,因被儒家奉为经典而称为《诗经》,风是《诗经》的经典,而《蒹葭》最得风人深致。因而从经典中的经典中的经典切入更有新意,更能引起学生兴趣。
4.2更注重探究手法的一脉相承
4.2.1在探究兴的表现手法时,从三个层面展开。
(1)“兴”在古诗中的表现通过交流“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以葵起兴,最终表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的情感。
(2)在后世的许多散文作品中景物描写也都映衬着人物的心理(一切景语皆情语)。
(3)当下开学典礼上领导的演讲中,经常会说道:“金秋九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即将迎来……”
4.2.2在理解重章叠句这一表现手法时,联系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加强对重章叠句表达效果的体会。
比如:歌曲的反复咏叹,副歌的重章。
紧密联系下的语言状况阐述,诸如:“爱你,我爱你,真的爱你,我是真的爱你,我是真的真的很爱你。”相比较之下《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更显得含蓄雅致。
4.3对内涵的探究更深刻,对学生的成长更具指导意义
《蒹葭》出于《诗经・秦风》,好像是《关睢》的姊妹篇,都是抒写恋情的。诗乐结合,复沓的章法很相似。当然,《关睢》的复沓有鲜明的层次,每章均有所递进:从外部环境来说,先是闻睢鸠之鸣而动心,接着是转辗反侧思念,继而以琴瑟沟通,最后是钟鼓齐鸣的欢庆。从心理线索来说,从求之不得的苦闷,转向求而有成的欢乐。场景和心理都有连续递进的脉络,层次是清晰的,过程是完整的。而《蒹葭》却不同,整篇就是一个场景的三次复沓。每一章的前半部分都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一共十二句,句子的结构和句间的程序是一样的,词语完全相同的三句(所谓伊人),不完全相同的九句,共三十六字中,相同的有二十四字,不同的三组共十二字,字虽不同,但是所指的性质(方,湄、)是相近的。这样的章法,从诗歌来说,明显重复过度,再加上三章的后半部分: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重复率更高,完全重复的句子六句(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占到一半,不完全重复的六句中,每句只有一个字不同。《蒹葭》和《关睢》章法的最大不同,就是章与章之间,没有动作和心理的递进,从场景到情绪都是在同一个层次上复沓。这样高的重复密度,对于诗曲合一的歌来说,可能并不显得过分,可是对于脱离了曲的诗来说,却难免是单调的。但是,在千年来的阅读史上,那么多的注家,并未有过质疑,相反到了近年,网上却出现了“古之写相思,未有过《蒹葭》者”,将其艺术成就列为中国古典爱情诗之首,语虽夸张,但是却表现了当代诗学趣味的真率。时间的久远,并未弱化它的艺术感染力,相反倒有与日俱增的趋势。个中缘由,只能从《蒹葭》文本内部去寻求。
一开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表面上和“关关睢鸠,在河之洲”从环境写起是异曲同工,但是,实际上很不相同。《关睢》是兴而比,而这里却既不是兴,也没有比喻的意味。它是典型的“赋”,可谓直陈其景。八个字中,“蒹葭”“白露”,两个意象,加上衍生属性也只有“苍苍”“为霜”,就提供了一幅图景: “蒹葭”加上“苍苍”,构成了视野开阔的图景,得力于“苍苍”与茫茫的潜在联想;而“白露为霜”,不但在色调上与苍苍形成反差,而且由芦苇之苍苍隐含着广阔的水面,又提示了秋晨的清寒和渺远。所有这一切表面上都是景语,实际上都是氛围的烘托,其中蕴含着某种清净空灵之感。这一切都是为了和“伊人”的阴性气质高度统一。首先,这个“伊人”的出场和《关睢》不一样,“淑女”的身份是特定的,位置(在河之洲)也是确定的;而“伊人”则不相同,“伊人”是不确定的。朱熹在《诗经集传》中说“伊人犹言彼人也”这个说法表面上是同语反复,实际上,很有意味。“犹言彼人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那个人啊”,“所谓伊人”就是彼人,那个人。高享先生注曰:“指意中所指的人。”就是我心所指,意念所向,不想把名字说出来的那个人。清人黄中松《诗疑辨证》说:“细玩‘所谓’二字,意中之人难向人说”。妙在“难向人说”,也就是不必明言,心里明白;第二,伊人何在?只能是“在水一方”。朱熹在《诗经集传》中的解释也挺到位“一方,彼一方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那个方向”。究竟在何方?自己也说不清。诗意就在这里,好就好在不确指具体地点。朱熹在《诗经集传》中继续说:“溯洄,逆流而上也。游,顺流而下也。宛然坐见貌在水之中央。言近而不可至也”这就很精彩。往上游去,找不成,往下游来,“宛在水中央”,明明看到了,却还是可望而不可及。值得推敲的是“宛在”,好像在,就是说实际上并不一定在。朱熹的这个 “言近而不可至也”的阐释很精彩,整章的传神之笔,就是这个“在水一方”的确定性和“宛在水中央”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种标准的爱情的感觉,明明是很近,似乎是伸手可及,却仍然不可企及。
朱熹把这一种用法归结为“赋”――直陈其事的叙述。但是,这种“近而不可至”的矛盾却不是现实的,自我与伊人之间的距离不是物理的,物理的距离并不遥远,就在眼前,可是就是不能到达,反反复复上上下下地奔波而无果。不管是“宛在水中坻”还是“宛在水中”和“在河之洲”,在文字上说,都是水中之陆地。虽然大小不同,但从性质上说,是一样的意思;然而从诗意上说,却不是。“在河之洲”的淑女,是实写,因而是可以“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而“宛在”的“伊人”却是虚写,是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的。可见这个距离不是物理的,而是人的特殊情感使得物理距离发生了变异。正是因为这样,才不但“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而且弄到最后,居然是“不知其何所指也”①也就是连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了,究竟在寻找什么了。
作为抒情诗的精彩就在这种飘飘忽忽、迷迷糊糊、颠颠倒倒的感觉,这正是恋情的传神之感。诗意的焦点,就集中在这种好像在、又好像不在的渺茫的氛围之中;明知“近而不可得”还是要走近,明知可望而不可及,还是要“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厌其烦;在神魂颠倒的奔波中不觉神魂颠倒,在顽强的追求中不觉顽强。
正是表现了这样的感情,《蒹葭》的密集复沓才没有造成单调之感。因为其中的意味,并不存在于字句上,而在字句之间,一章之中。故反复之,情意的微妙尽在意象的相互重复、平行、排比、对应、递进、错位和统一之中。这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在言外,境在象外,可望而不可及的效果。对于这种效果,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这样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②像《蒹葭》这样的意境诗,以意象结构的朦胧、复沓取胜。就每一句来说,可能是平淡无奇;孤立起来,“在水一方”,语近大白话,然其意在言外,在字里行间,意象群落之中有意,意象群落之外有象,平常的字眼在章法的比照中,在意象的断裂处,在空白中显出联系,意象因而增值。可以说是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意无穷”就是意不单一,这就为读者留下了比较大的空间,诗的读解就有点纷纭了。
今人陈子展在《诗经直解》中说:“诗境颇似象征主义,而含有神秘意味。”正是因为象征对文本的某种超越性,就有一种往政治价值上去联想的可能。《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这个说法把所谓伊人变成了周王朝礼制的喻体。从字义来看,并不贴切,因为伊人明明是人称代词,周礼则非人称,明显牵强。苏辙在《诗集传》中把主题虚化为求贤:“有贤者于是不远也,在水之一方耳,胡不求与为治哉。”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在水之湄’,此一句已了,重加‘溯洄’、‘溯游’两番摹拟,所以写其深企愿见之状。”
这个说法避免了把伊人直接说成是周礼的牵强,但又带来两个问题。
第一, 这个“伊人”在全诗的意境中,自然的联想是阴性代词,也就是女性,这一点还由意境的明净轻柔性质所决定:苍苍、白露、水湄,更接近诗经的“淑女”、“静女”阴柔之美;而贤者只能为男性,所居当有阳刚之气,苍苍、白露、水湄难以相当。固然,“伊”字在古典文献中,有男性的指代功能,但是,亦有专指女性的功能,相当于今日通用的“她”。如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咫尺抵天涯,病成也都为他(她),几时到今晚见伊呵?”《儒林外史》第十三回:“那知县和江都县同年相好,就密密的写了一封书子,装入关文内,托他开释此女,断还伊父,另外择婿。” 宋・朱淑真 《牡丹》诗:“娇娆万态逞殊芳,花品名中占得王。莫把倾城比颜色,从来家国为伊亡。”故五四作家(如鲁迅、许地山)常以伊专指女性。第二,最主要的的是追求“所谓伊人”那种吞吞吐吐、欲说还休的心态,充满了恋情的、非理性的颠倒,而求贤正大光明的心态应该是理性的,完全用不着这种遮遮掩掩,二者从根本上不可同日而语。正是因为这样,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断言这种“近而不可得”的情绪,实乃中外爱情诗的普遍现象:“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难至矣”这一点上和《汉广》之“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异曲同工。他引陈启源《毛诗稽古编・附录》说:“夫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二诗所赋,皆西洋浪漫主义所谓企慕(schnsucht)之情境也。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名句云;“望对岸而伸手向往”,后世会心者以为善道可望难即、欲求不遂之致。德国古民歌咏好事多极障,每托兴放深水中阻。但丁《神曲》减寓微旨放美人隔河而笑,相去三步,如阻沧海。近代诗家至云:“欢乐长在河之彼岸。”③
钱钟书先生的爱情说论证是空前充分的,但是,他显然警惕独断,对于更广泛的象征,他留下了很大的余地:“抑世出世间法,莫不可以‘在水一方’寓慕悦之情,示向往之境。”④也许受了钱钟书先生的启发,近日网友有文曰:“由此看来,我们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及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
这样说当然很开放,很全面,但是,也可能模糊了《蒹葭》的核心审美价值。作为诗,它最摄人心魄的意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艺术的生命当然集中在爱情的朦胧缠绵、捉摸不定。象征是单一主体和多元意味的统一,单一主体是实像,而多元意味是虚像,脱离了实像,任何虚像都不能不瓦解。
――――――――
注释:
①以上均见朱熹《诗经集传》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版。
②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卷三,上海商务印书馆,2009年1月版。
那日读到一首民歌,不由得兀自笑了起来。这首民歌在陆游的《老学庵笔记》里记录着:“辰、沅、靖各州之蛮,男女未嫁娶时,相聚踏唱,歌曰: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
我笑,是因为民歌很有趣,还因为想起在日本关西旅行时,导游是个漂亮的女子,途中被问到是否结婚时,她回答说结了。几个男同胞酸溜溜地追问,那个幸运的家伙当初是如何开始第一步的,她笑着,故意用浓重的关西口音模仿男人的粗嗓门说:“姐儿,去喝杯茶?”
原来,不一样的民间,一样的借茶传情。只是咱们的“小娘子,叶底花”,将待嫁的少女形容成藏在叶底的花,羞容半掩,分外动人。设若她同意出来约会,就如同拨开叶子,露出鲜花的真容,那该是何等美艳动人,这样的约会确实令人向往。这样的开头,有些接近《诗经》的“比”“兴”手法,但是即便全不理会这些,听上去也赏心悦耳。这样的邀请,何等巧妙,何等妩媚,胜过日本多矣。
“无事出来吃盏茶”,男人可以这样邀请女子,女子也可以以茶的名义采取主动。郑板桥有一首《竹枝词》写的正是如此情形:“湓江江口是奴家,邓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这位大胆率真的女孩子,不但邀请看上眼的帅哥,而且留下了家庭地址,可能因为没有门牌号,所以详细告诉了对方自己家的特征。
郑板桥一生除了爱竹,就是爱茶,安于“对芳兰,啜苦茗”的清贫,向往“茅屋一间,新篁数竿……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的生活,对联名句“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和“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等,里面都有茶的踪迹。除了上面这首《竹枝词》,他的一首“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更是极写对茶的珍视。他在《扬州杂记》中,还记下了自己因茶结良缘的韵事:某日,郑板桥到扬州城郊游玩,进一户人家赏杏花,里面有位老妇人,“捧茶一瓯”,请他到茅亭小坐。郑板桥喝着茶,看到壁间所贴都是自己的诗词。得知来人正是郑板桥之后,老太太惊喜地叫女儿出来相见。这家的姑娘打扮得楚楚动人地出来,请求郑板桥手书他的作品《道情》十首。郑板桥书毕,又写了一首词,流露了爱慕之意,老太太便说:”听说您丧偶,何不娶了我家丫头,她挺不错,又爱慕您的才华。”于是,二人就以刚写就的那阕词订下了婚约。几年后,这家姑娘经受了穷困和利诱的考验,郑板桥也考取了进士,二人终于结为连理。当初的那盏村野之茶,竟吃出了一往情深的选择,品出了悲欢离合的人生况味,实在颇有戏剧性。
吃茶,吃茶,一杯茶在手,清香袅袅,真味无穷,多少话可以慢慢道来,多少情意可以缓缓表白。如此品茶,难免小儿女之意不在茶,在乎你侬我侬的感情交流,这和禅宗的机锋语“吃茶去”的境界当然迥异,但是各有各的真趣。况且,爱情也是千百年来参不透的禅呢。
有情也好,无情也罢,吃茶去!
古代诗词是语言大树上的“繁花嫩叶”,它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厚重文化,它传达出中华民族的情深思想,它展示了民族语言的绰约风采。让我们徜徉于古诗苑,诗意地栖居,驱遣想象去领悟其美丽,在纵横驰骋之中打造出具有创意的美文来!
【病文展示】
古诗词中的水
湖北省松滋市八宝中学 张 柳
我十分喜爱古代的诗词,其优美的意境,感人的情怀,让我感动不已。对于古代诗词中与水有关的名篇佳作格外钟情,那些写水的名句凝炼生动、含蓄隽永,让人读之回味无穷!(此段紧扣文题,运用对比凸显了自我对古诗词中水的喜爱之情,但平淡单调,难以调动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水是阻隔
水最早出现的意义是表示阻隔,这就有了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凄美的画面:“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还有那汉末《古诗十九首》中歌咏牛郎织女为天河阻隔的诗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选例很准,但没有进行评点,给人印象不深。)
水是相思
且看王观的《卜算子》: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是一首新鲜脱俗的送别词。王观以横流的眼波比水,以蹙皱的眉峰喻山,以眉眼盈盈象征位于江南的浙东山水,并寄寓自己对友人的惜别与祝福。(此段中心意思不鲜明突出,并且没有结合自我阅读的感悟来作分析,使得词中的情感无法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水是愁情
古代诗人总喜欢以流水来比喻愁情,水的连绵不断,恰如愁情挥之不去。这方面的名篇名句不胜枚举:“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水流无限,比喻愁之长;一江春水,比喻愁之深;抽刀断水的奇妙比喻更写出悲愁难断。(此段要紧扣“不胜枚举”一词,大量引述名句,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艺术美感,并且最好运用议论之笔来点化其艺术特色,让人从中受到启发,体会其内在意蕴!)
水,不仅是世上生命的源泉,更是哺育文明的乳汁,是它催生出诗词的绚丽之花,让它吐露出永恒的芬芳!(此段倘若能对上文作个总结就更妙了!)
【升格建议】
本文以三个小标题准确地凸显出古典诗词中“水”的意蕴,十分到位。其选例也十分典型,语言也非常流畅,但其硬伤也显而易见。倘若在如下方面作些修改,一定能提升文章的档次:一是文章的开头如失其抒情的力度:二是在行文中要大量引述关于“水”的名篇佳句,并且最好结合自我的体验来品出直情韵,在驰聘联想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三是要以议论之笔对其名篇佳句作评点,其特色要让人一读便心领神会。
【升格佳作】
古诗词中的水
湖北省松滋市八宝中学 张柳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于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水的形象无处不在:“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揭开《诗经》的封面,只见一片北方的水色河光,照人眉睫;“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翻开《楚辞》的篇页,你会看到南方的湖波江浪,浸透了屈原带泪的诗行。先秦时代的水流,流过汉魏六朝,流过唐代诗人的篇章,在宋词中也波光潋滟,浪花飞溅。
水是阻隔
水最早出现的意义是阻隔,这就有了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凄美的画面:“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还有那汉末《古诗十九首))中歌咏牛郎织女被天河阻隔的诗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诗描写织女的机织生活,写她因相思而无心织布,泪流如雨。最令人感叹的是:诗中不写河汉的宽阔无边,而是强调它“清且浅”,二人相距并不遥远,却只能隔着盈盈的水光含情相视。
水是相思
水难以逾越,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给人带来了痛苦,因此大多数诗词抒发的是相思之苦,或为友情或为爱情,成语“柔情似水”便是最好的例证。且看王观的《卜算子》: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是一首新鲜脱俗的送别词。王观以横流的眼波比水,以蹙皱的眉峰喻山,以眉眼盈盈象征位于江南的浙东山水,并寄寓自己对友人的惜别与祝福。这首词,宛如一阕活泼的轻音乐,没有离别的感伤,而只有俏皮的描绘与祝愿。
水是愁情
古代诗人总喜欢以流水来比喻愁情,水的连绵不断,恰如愁情挥之不去。这方面的名篇名句不胜枚举:“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的《虞美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的《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的《江城子》);“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的《一剪梅》)……水流无限,比喻愁之长;一江春水,比喻愁之深;抽刀断水的奇妙比喻更写出悲愁难断。纵观所有诗词佳句均从不同角度,恰当地在愁情与水相似特征之间建立联想,使之流芳千古。
由此观之,水之意象千古流芳,见证了历史的古往今来,见证了古今人类的相通的情感,在它的身上,凝结了永恒与短暂,亘古与瞬息。水,不仅是世上生命的源泉,更是哺育文明的乳汁,是它催生出诗词的绚丽之花,让它吐露出永恒的芬芳!
【简评】
本文整合与水相关的诗词名句,以水之意象统领全篇,为我们洞开了古代诗词中最唯美的天空,让我们在流水落花中感知出诗词的魅力无限!本文开篇总写水之千古长流,其诗词作品也因此而流芳千古,然后用其千变万化的佳作名句,分析其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品出其内在意蕴之所在,从而让我们深刻感悟:水与诗词交相辉映,互放光亮。行文中采用小标题构思行文,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其语言准确,简洁生动,更加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指导教师黄松海)
【升格启示】
走进古诗苑,我们要有善于发掘美点的慧眼,要让诗词的亮丽去点燃读者的激情,并且要激活思维,结合自我情感体验,在纵横驰骋之中,挥洒自我的个性,打造出靓丽的美文来。写好此类文章,同学们不妨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融入个人体验。
写作品读诗词之文,同学们首先要细心地钻读其诗词,对于其情韵与技法要熟烂于心,只有这样才能鲜活地进行解读。其次是在写作之时,须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感悟,这样才能打动人。才能创造出自我心中的“诗情画意”。
二,抒写独特感悟。
写此类作文,还须跳出作品,去调动自我生活的积累,用已有的经验去汇兑诗词的情意,从诗词中受到启示,去感悟自然、社会、人生。读杜甫的“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句,你也许会从中悟出表情达意的高超技艺;读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句,也许会勾起你对往事的回忆;读苏轼的《水调歌头》,也许会让你发现亲情、友情、乡情的可贵……也许因为作品的蕴含哲理,让你重新认识自我、社会、自然。跳出诗词来作文,就是对诗词重新的认识,构建自我的感悟,写出个性意识。
三、大胆突破创新。
诗歌是靠意象说话的,诗歌的语言就是意象的语言。古人说“诗言志,歌咏言”,这里“志”是表达意象的,即“托物言志”,“假象见意”之意(皎然《诗评》)。“物”、“象”就是诗意的载体。
爱情诗在诗歌艺术的苑囿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雅士为之歌咏。阿里斯托芬在柏拉图的《会饮篇》里说,人原来是一体,上帝要惩罚他的罪过,就把他截为两半,才有男有女,所谓“爱情”就是这已经割开的两半要求会合还原为一体。爱情是人类本能的情感,也是最高尚的情感。因此作为爱情诗的意象也必然是经过诗人反复锤炼的,也是最耐咀嚼的。
新教材第三册高密度的集中了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其中直接描写爱情的就有《我愿意是急流》、《邶风静女》、《迢迢牵牛星》、《雨霖铃》、《鹊桥仙》、《一剪梅》等共六篇,涉及爱情的还有《卫风氓》、《孔雀东南飞》等。要赏析这些诗歌,首先得赏析它们的意象,《我愿意是急流》中裴多菲作为抒情主人公对心上人倾诉,愿意是“山里的急流”、是“河边的荒林”、是“山岩上的废墟”、是“山谷底的草屋”,只要如同“小鱼”、“小鸟”、“常春藤”、“炉火”般的爱人能活得很快乐幸福,而且在诗节的末尾,为衬托已成长为“珊瑚似的夕阳”的爱人的辉煌,他愿意是“云朵”、是“破旗”,在诗里作者有意把抒情意象设计得非同寻常的破败、贫瘠、荒凉,可是正是这样的意象却收到了比华美、富饶的意象更能打动人心的效果,这样的甘于奉献、牺牲,让哪一个怀春的女子不为之所动?所以三个月后,尤丽亚就和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了。这样的情感意象表达不光感动了尤丽亚,其实也感动了所有读这首诗的人。这就是意象的妙用,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曾说过,“诗人应该选择有‘特征’的的东西”,也只有“特征”的东西,才能给读者深刻、鲜明的印象,迅速真切的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
《邶风静女》中作者以客观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古老的爱情的美丽及魅力,在第一章,用了动作意象“搔首踟躇”再现了一个焦急不安的,幸福紧张的痴情小伙儿,同时一个可爱美丽的女孩形象也跃然纸上。接着在第二第三章又通过小伙回忆“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让我们感到了诗人“写神写形之妙”,按常理,彤管肯定比荑草贵重,但是作为表达爱情的信物的“荑”毕竟是她亲自跋涉远郊采来的,物微而意深,礼轻情意重,如果说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那种“悦(说)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有着特定内容的真情的理解与珍视,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进入了追求内心谐和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且初生的白茅也将长成茂盛的草丛,预示着爱情将会被进行到底。诗歌的最后两句的独白揭示爱茅草其实是爱屋及乌,却也别具真诚、率直的纯朴美。对这样一位痴情的男子的一腔真情,我们能说什么呢?唯有感动罢了。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离情比较出色的诗篇,在中国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在《诗经》里已经提到,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在曹植的《九咏》里“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已经明确他们是夫妇了。而此诗比曹诗略早,意象也定为天上的这一对,其实作者更想表达的应该是地上的无数双。织女的素手抚弄着机杼,却泪如雨下,这些动作意象传神的刻画了一个因相思而无法劳作的女子形象,那阻隔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两人相隔并不遥远,虽只一水相隔却相视不得语。于是这既“清且浅”的水就成了阻碍天下眷属们团圆的不可逆的势力,是专制,是卫道士的象征。“盈盈、脉脉”两句又把一个饱含离愁的形象刻画的逼真又生动。
《雨霖铃》是“失意无俚,流连坊曲”的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恋人的惜别之作。诗歌开始就用“寒蝉”、“骤雨”、送别的“长亭”等意象来渲染了一个清冷萧瑟的送别之秋。“留恋处,兰舟催发”,是实话实说,却也是以精练之笔刻画了留恋与催发的矛盾,多么想与心上人再呆一会儿,可恼人的催促不时在耳边响起。于是就有后面的非常经典的动作意象“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真挚,使人身临其境也恰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后来有很多的写离情的句子都不及这句的掷地有声。尔后的“千里烟波”、“沉沉暮霭”又对离别加以着色,使得广阔辽远的空间都充满了浓密深沉的烟霭,也充满了浓密深沉的离愁别绪。词的下片有可与东坡相与争胜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据俞文豹《吹剑录》云:“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三个名词三个意象,构筑了一个这样优美的意境: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气氛之凄清,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全再现于画面之中。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一文中说:“
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词作之所以被千载传诵甚至被人奉为至爱,其意象的成功运用确是功不可没。
《鹊桥仙》是又一首以牵牛与织女为题材的作品,“纤云”“飞星”这两个物象在词作者眼里一开始就具有人情味儿,纤云弄巧为的是展示织女织造云锦的巧手,飞星也为传递他们的离愁别恨而飞驰长空。接下来的相会场面更是惊心动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盈盈的银河之畔相会了。“金风玉露”代表冰清玉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尚纯洁的爱情自然胜过人间无数。“柔情似水”,那如水一般斩割不断的柔情,在一年一度只此一次的七夕相聚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只好把心头的相思愁绪化作一掬清泪洒在这迢迢银河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作为结句,使全篇为之一振,是它把凄凄艾艾的别情点化到神奇高尚的精神境界。因而使得此词的境界远远超出同时代的同类作品。
《一剪梅》也是相思怀人之作,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中有两个意象“香残的红藕”、“玉簟”,表明了季节,烘托了心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感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独上”二字含义颇丰,点明了处境也揭示了离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句中“雁”、“月”是古人常用的意象,鸿雁传书,凭月抒怀,词人在这里同样也是望断天涯,神驰象外,她也是盼云中锦书以至于望穿秋水。下片的“花自飘零水自流”,写的是落花流水之景,而所喻的则是人生、年华、爱情等,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句写自己的愁苦之时,还推己及人,可见两心之相印,足以证明双方爱之笃,情之深。也正因如此,人各两地,心笼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如此缠绵婉转的情感表达,除了作者有自己亲身感受的原因之外,使用意象的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是直接描写爱情的诗歌,其中涉及到爱情的《孔雀东南飞》中也使用了两个很典型的意象“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诗句用“蒲苇”、“磐石”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与执着,只可惜在强大的阻力面前这种对爱情的表白最后化作一曲悲歌。
把优美的爱情诗歌选进高中教材也是与时俱进的必然,作为文化遗产或文化传承中的精华,当代中学生理应汲取,而不是回避,高中生心理、生理虽未完全成熟,但对于越来越低龄化的“早恋”现象的耳闻目睹,使得他们早就认识接触到这类个人情感的敏感话题,为避免社会不良文化、庸俗文化对他们的误导、诱惑,语文学科勇敢地站出来肩负倡导健康、高尚的情感的使命,通过文学艺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心灵世界的豁达与开阔,人类情感世界的美好与高尚,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语文教育与人格教育是紧密联系的,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古诗文博大精深,意境深远,饱含哲理,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性情,加强道德修养,塑造高尚人格,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把握这一契机,让古诗文的美穿越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
一、增强民族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古诗文是古代文化的精髓,只要用心体会,情感就会受到感染。《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他为了维护国家,拒绝与秦国换地,大义凛然,不畏,敢于牺牲,与秦国作了针锋相对的辩论,并准备拼死刺杀秦王,直至同归于尽。他的大智大勇和宁死不屈的行为,终于折服了秦王,最终胜利地完成使命。唐雎这种维护国家领土的尊严,必然会感染到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激起民族的责任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品质。这种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坚贞的民族气节,有着不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至今鼓舞着多少志士仁人。诸葛亮在《出师表》流露出为了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同时也表达自己的效忠心愿,他在准备北伐曹魏出兵之前,给刘禅写下了这篇奏疏。诸葛亮为了统一中国,曾先后六次北伐中原,最后病死于军中,年仅五十四岁,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这种爱国热情,一定会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生活的思想感情。《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荡涤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崔颢的《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开阔的视野,生机勃勃的明媚风光,作为远景衬托出黄鹤楼远眺汉阳、俯瞰长江的挺拔气势。“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即景生情,薄暮的柔美与思乡的幽怨交织在一起。黄昏的雾霭悄悄地在江心聚集,乡愁也在诗人的心中涌起,江面水气氤氲,乡愁依附在缥缈的烟波中,形成一个悠远渺茫的意境,荡涤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摒弃那些曾经对家乡、亲人的麻木,找回那份纯美质朴的情感。亲情便是那丝丝缕缕的牵挂。《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广阔浩渺,气象千变万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璧”,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
古诗文的美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亲情美、风景美,爱情也很美。《诗经》中的《蒹葭》描写的就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个清秋的早晨,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凝视着河的对岸,可伊人却若隐若现,给人一种隔雾观花、朦胧缥缈之感,爱却因为这“朦胧”和“距离”更显得动人。现代的中学生,个性张扬,容易浮躁,古诗文的文化精髓,可以拨动他们的心灵之弦,有了这种真、善、美的心灵,他们的心理才会更健康。
三、激发学生的奋斗动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
古诗文有很多都是积极向上、关注现实的篇章,对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曹操《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诗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一句,让我们了解诗人宁愿自己受苦,都希望天下百姓能过上安定的生活,他的崇高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李白《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对理想的执着,不畏挫折的坚强,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的气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它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总之,古诗文很多名篇名句确实可以激励我们的学生,所以应该引起教学的重视。
中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悠悠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中华情。传统文化是不能摒弃的,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对我们个人品质、道德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应该从小学学起,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单元课后穿插古诗词的背诵阅读
中国传统的古诗词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形式多样,语言精练,思想深远,记录了中国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古诗词更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古诗词可以说是真实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品质,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诗词易记易背,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谓是广为传诵。在全国的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都有古诗词的学习、背诵,而且篇幅很大,内容形式也是涉及多个方面。比如,小学语文人教版的第十一册第一单元,课后穿插的三首古诗《墨梅》、《竹石》、《石灰吟》,都表现了作者坚贞不移、顽强不屈、勇于奋斗的坚强品质。还有第五单元的古诗两首,其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再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反映了作者对母亲的真挚而深厚的敬爱、感激之情,尊老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从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可以看出,关于古诗的学习背诵内容很多,词就显得有些少,其实词也能传达出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比较详细具体。比如,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八单元,课后就有两首词《菩萨蛮》和《卜算子》,像这样的词类也很适合小学生阅读和背诵。古诗词的作者总是用形象、简短的语句,写出深刻的含义,可以说古诗词意境悠远,文化氛围浓厚,是小学语文阅读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二、在单元课后穿插寓言、传说、历史故事等
寓言、传说可谓家喻户晓,人们耳熟能详,像《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白蛇传》、《牛郎织女》等,都是经典的寓言和传说故事。寓言往往通过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寓意诙谐幽默,令人难忘。往往让人们摒恶从善,净化心灵,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历史故事则具有很深厚的历史背景,从中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礼节、习俗、节日。比如,小学语文的历史故事《负荆请罪》,告诉人们不但要知错能改,还要具备宽容大度的品质,结合当时的经济、政治背景,学生就能体会出很深的文化内涵。再有,小学语文阅读人教版第八单元的传说《牛郎织女》,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乞巧节、中国传统的情人节的真正来源。还有端午节、寒食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相应的传说和历史故事。所以,加强对这些寓言传说、历史故事的阅读,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三、在单元课后穿插中国四大名著的章节选读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以章回小说的形式开创了语言叙事的新篇章,更好地保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流传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们分别介绍了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对文化的影响,有很鲜明的标志,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历史的缩影。无论以浪漫主义叙述还是以现实主义叙述,里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形式都是中国所独有的,值得深入学习与研究,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比如,《孔明借箭》出自于《三国演义》,当时三国鼎立,刘备联孙抗曹,但双方仍然斗智斗勇,期间表现出了孔明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也表现出了周瑜的心胸狭窄、小气嫉妒。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出自于《水浒传》,《水浒传》主要塑造了108个好汉的英雄形象,所选章节就表现出了鲁智深的智勇双全。对于四大名著的理解比较难一些,往往要提前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充分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状况,然后才能分章深入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可以加大对古代文化的研究,熟练文体格式。也可以穿插一些《诗经》、《论语》等经典篇章,需要细心地揣摩,循序渐进。对于传统文化也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渗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结合现在的思想推陈出新。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论文摘要】:意象的两个基本要素,象和意。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二者的演变及其关系:第一方面从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出发,第二方面从实践派美学观点出发,第三方面象和意是怎样联系起来并最终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第四方面从艺术技巧角度来说.
纵览中国古典诗词,大凡能够在诗词殿堂里占一席之地或独领的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千古流传。这些诗词多是意境全出的,有的意境优美,有的意境壮观,有的意境悲凄,有的意境苍凉、、、、、、当绘成一幅幅富有想象力的意境时,是由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意象有机组合而成产生的艺术效果。
意象作为一个概念,在古代被广泛使用,却没有一个确定的含义。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一文中对前人关于意向的含义进行了归纳,大致有四种:
第一,有的意象指的是意中之象,即意念中的形象,如:
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第二,有的意象指意和象,如:
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曰生思。(《唐音癸签》卷二引王昌龄语)
第三,有的意象接近于境界,如:
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姜夔《念奴娇序》)
第四,有的意象接近于今天所说的艺术形象,如:
意象大小远近,皆令逼真。(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八)
孟东野诗,亦从中出,特意象孤峻,元气不无斫削耳。(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
综上可知,对于意象这一概念的论述和阐释是见仁见智的。既便如此,他们似乎有着某些共通之处。而这个共通之处好像又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大家只能求其神似,而不能状其“貌”。似乎大家都知道,可又说不清道不明。
为此,我仅从二分法角度把意象拆分为象和意,暂把这它们作为意象的两个基本要素。《周易·系辞》说:“圣人立象以尽意。”“以象立意”。我认为意象是以象载意的,即以象的物质载体承载内涵丰富多样的主观的意。意象原本是一个整体,一个新质,它既不是单独的象,单独的意,也不是象与意的简单相加,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整体;既有象的外在表现,又有意的内在情韵,二者和谐统一而成意象。
首先,从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出发,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与物质,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象是物质性的东西,是第一性的,客观的;意则属于意识范畴,是第二性的,是主观的。象包括自然界的物象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物与事。而意则包括人内心世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的认知。象是意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意是象所寄托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意识。例如,王充在《论衡·乱龙》里所举之例:
礼,宗庙之主,以木为之,长尺二寸,以象先祖。孝子之庙、、、、、、虽知非真,示当感动,立意于象。
一个长尺二寸、用木头做的灵位,它本质是一块木头,不包含什么精神上或意识上的东西。但后人却以此来怀念先祖,祭奠圣贤,表达一片赤诚之心、敬仰之情。为什么后人在看见一块木头——灵位时,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情感?因为此时的木头已不再是木头了,它是人们情感和精神的寄托。在此,木头是象的具体表现,赤诚之心和敬仰之情则是意的具体表现。二者岂不是和谐统一在一起了吗?这个表现不仅具体可感,而且抽象可悟。这和先民的图腾崇拜一样。
然而,这只是早期的对于意象的认识和理解,并没有入诗。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些负载着意的象,即意象,也随之逐步进入较为高级的文化领域——诗歌和词。我国最早的两部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中大量使用意象,这使得诗歌意境优美,令人赏心悦目。同时,这不仅开拓了诗歌的艺术境界,也提高了诗人和后人的审美水准。例如,《诗经》用“关雎”比喻爱情,用“青蝇”比喻阿谀奉承的奸恶小人;《楚辞》用辟芷、秋兰、木兰、秋菊、芙蓉等比喻不与人同流合污的人生志趣和高洁品格、、、、、、这些象都渗透着诗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随之逐渐发展到一个客观的单独的象都能承载一些内涵丰富而旨意深远的意了. 例如杜鹃鸟这一象。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思归的情思。
还有像月亮、鹧鸪、鸿雁、梅、竹、松、菊等等客观的象,最终都负载着人类丰富的情思和精神感受,终成意象。这就是客观的象与主观的意的对立统一。
其次,从实践派美学观点出发,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他必然受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制约,并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人间词话》)诗词“有境界”,我们大多会觉得它很美。意境是由意象有机组合而成的,意境美,那么意象也是美的。客观的象本来是无所谓美与不美的,当人关照客观的象,这个象就能体现出人的本质力量,那么二者的有机结合体——意象当然也就是美的。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人的大脑逐渐被改造,因而对客观的象的认识也逐渐发展了。这个发展是象所负载的内容由单一变丰富,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而象所负载的内容即是意。例如,大自然“云”这个象,可能先是产生“愁云”这一意象,这时它便承载着忧愁、焦虑等意;随着发展而产生了“孤云”、“暖云”、“停云”等意象,其内涵便愈来愈丰富,含有贫士幽人的孤高性情,对春的喜悦感受,对亲友的思念、、、、、、例子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以象立意”。我认为在诗歌里象是美的形式,是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意是美的内容,是在具体形态(这里指的是诗歌中具体的象)中体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二者是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不可分离,是辩证统一的。同时,美的内容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断丰富和完善;美的形式却可以是多样性的。那么,意也可以通过多样性的象来体现。例如, “忧愁”这一意(情感),“诗仙”李白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用明月和白发比喻忧愁;李煜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用流水写忧愁;蒋捷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 用时节的变化来写忧愁;李易安有“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醉花阴》),用薄雾浓云的天气比喻忧愁、、、、、、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真善美的辩证关系来看象和意。真,是指各个物种自身的自然状况及其内在的客观规律。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物和事,它首先是符合客观规律应运而生的,有自己的“个性”,所以它是符合真的;善,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有用的或有益于人类的功利价值。意是在具体形态(这里指的是诗歌中具体的象)中体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它是人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它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意志和要求,所以它是符合善的。但这还不足以产生美。狄德罗说:“真、善、美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真或善之上加上某种罕见的、令人注目的情景,真就变成美了,善也就变成美了。”只有真与善以“某种罕见的、令人注目的情景”表现出来,它才能成为审美对象,具有审美价值。而象和意的有机组合正是以“某种罕见的、令人注目的情景”表现出来。所以,其有机统一体——意象正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真和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善的具体而光辉的形象。所以,这个形象(意象)就是美的了。
再次,象和意是怎样联系起来并最终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这就需要我们大脑丰富的想象力。借助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一文中把已经分为诗人之意境、诗歌之意境和读者之意境,我们不妨也把象和意分为诗人之象和意,诗歌之象,读者之象和意。诗人通过想象和联想,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包括思想、感情、志趣和个性等倾注于客观的象,使客观的象负载着意,从而使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同时,意也有了生动具体的外在表现。此时,诗人眼中的象是诗人之象,诗人的主观意识是诗人之意。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在文本中,诗歌只能展现出一个个的字词,这些字词往往又是客观的象的名称化,而不能体现出意来。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里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词的词面都是象。此刻只有诗歌之象。而当读者在阅读欣赏文本时,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与联想)激活自己的各个审美细胞,把象呈现在大脑中,然后根据自己的“因素”再现出一片有意韵的画面,以此来调动和触发自己的思想情感。那么,读者所欣赏的象就是读者之象,读者所产生的情感想象就是读者之意。这里,诗人之象、诗歌之象和读者之象是贯穿整个过程的,它们是客观的,同一的,不变的。而诗人之意和读者之意却是有差异,有时甚至很大。这是由于诗人和读者所处的时代、地域环境、生活阅历、情感历程、思维方式、性格等“因素”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而且,这也是读者之意和读者之意有差异的原因。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首先,是诗人通过他的视角把自己眼中的象——诗人之象描绘出来,由此给我们创造出了一幅壮阔的画面,同时在这画面里饱含了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诗人之意。在文本中体现出的是这首诗歌的语言。在这一层面我们是体味不到诗人有什么思想韵籍,无非是一些象:白日,远山,黄河,高楼——诗歌之象。但是当我们(或读者)的大脑被激活了,进入审美这一高级层面,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这些象有机组合,并且以意赋予象,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有意境的画面:诗人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前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揭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但如果读者没见过黄河,怎能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亲奔腾之势?如果读者所处的是一马平川,目之所及皆是一望无垠,怎能体会“千里目”这一词蕴涵着诗人的崇高理想和人生哲学?这就很可能造成诗人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感,即就是诗人之意与读者之意有别。读者之意和读者之意的差异也就很容易说明了,这就不加以赘述。
这就是诗人和读者借助自己的丰富想象与联想把自己的意(生活阅历、人生情感、志向志趣)附加给象,从而把二者统一起来传情达意。
最后,从艺术技巧角度来说,诗歌的象能负载意是通过人们(这里指诗人)的各种手段而完成的,这个手段则是使象艺术化的过程。例如象征这一写作手法,《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象征如下解释的:“①、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火炬象征光明。②、用来象征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火炬是光明的象征。”(《现代汉语词典》1378页)第二种意思跟我们的论题无关,第一种说法又并不十分准确。我则倾向于崔锡臣先生的看法: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崔锡臣著《修辞方法辨析》)。象征即是“以物征事”,简称象征。请注意,这里用的是“暗示”。既然是暗示,就不能非常直白地把意思直接地说出来;说出来也可以,但不能叫做象征。通过象征,象暗含着意,读者读到象的时候就会立刻领会出象所承载的意。有些象已经固定具有某种意了: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品格高洁的隐士幽人,莲和兰象征品质高贵的君子,秋雨梧桐暗含悲伤凄凉之情,白发暗含年近迟暮或忧愁,额上皱纹暗含岁月沧桑桑、、、、、、再如我国最早的两部诗歌总集《诗经》《楚辞》中的“比”、“兴”手法的运用。还有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使用,这些都可以把象和意很好的联系为和谐的一体。
意象的两个基本要素,象和意的发展演变是经过历史的演进和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而逐步走向丰富和完善,是人类认识水平和审美水准不断提高的表现,同时人类认识水平和审美水准的提高又推动着意和象的和谐统一进程。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三版)之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
2.陈节注译.诗经注译【M】广东省出版集团 花城出版社 2007年4月
3.汤漳平注译.楚辞【M】中国古籍出版社 2007年4月
4.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5.王国维著 徐调孚校注.校注人间词话【M】 中华书局 2003年4月
在不同的俄汉文化中相同树木的象征意义有的基本一致,有的却存在天壤之别;有的树木在俄罗斯文化中有象征意义,而在中国文化中却什么也不代表,反之亦然。
一、中俄文化中树木象征意义的典型代表
(一)俄罗斯文化中的白桦树
俄罗斯文化中的白桦树是最受人们喜爱的树木。它在俄罗斯民众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白桦树树枝有祛病健身的功能、桦树皮焦油可做油及木材的防腐剂:同时,桦树木材坚硬,盖房、做家具等都离不了它。
俄罗斯的不少习俗和白桦树有关。高尔基曾在?В людях?作^这样的描写:(Повар) видимо, только что пришёл из бани C от него пахло берёзовым веником...(看来,厨师刚从浴室出来,他身上有一股桦树枝条的清香……)(《在人间》)俄罗斯人的订亲仪式上也少不了白桦。В.Даль(达里)在《现代大俄罗斯语详解词典》中有这样的记载:Берёза, как ответ свахе, согласие, осина, ель, дуб, отказ(用桦树枝回答媒人,表示同意,用松树枝、云杉树枝和想树枝?回答,则表示拒绝)。
许多宗教仪式也少不了白桦树。例如,在圣灵降临节,俄罗斯人用白桦树枝装饰房屋、街道以及教堂的墙壁和供台。这不仅是为了美观,为了增添桦树的芳香,而是为了祛病消灾,去除恶魔。
白桦树是俄罗斯人最喜欢的树。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白桦树是少女和女性的象征,体现女性的温柔、柔情和美丽。俄罗斯人常用молодая(年轻的)、гибкая(灵活的)、стройная(苗条的)、белая(洁白的、свежая(鲜亮的)、кудрявая(蓬松的)、тонкая(纤细的)等美好的褒义词来赞美它。
随着时代的变化,白桦树的象征意义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充实。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白桦树还象征着故乡和祖国。
当人们谈到祖国,就会想到白桦树。1941年,诗人西蒙诺夫(К.Симонов)在《祖国》一诗中写道;
Да, можно голодать и холодать,
Идти на смерть...Но эти три берёзы
При жизни никому нельзя отдать.
是的,可以受冻挨饿,可以面对死亡……但是,只要一息尚存,我们的白桦树决不让给别人。
在俄罗斯文化中,像берёза这样包含着如此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语,尚为数不多。在我国北方地区也大量生长着白桦树,但是白桦树在我国就显得低调多了,白桦树的使用价值很高,但是在汉文化中几乎没有什么象征意义。
(二)汉文化中的“岁寒三友”――松、竹、梅
松树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由于松树四季常青,不畏酷暑,不惧严寒,它在汉文化中有着品德高尚,不屈不挠的象征意义。
竹子挺拔翠绿,在汉文化中,素有高贵素雅的美名。竹子有节,故而被用来比喻人有高尚的品德和坚贞的节操。竹子空心,故而被用来比喻人有谦虚的美德。
梅花在冬末春初,百花尚未复苏之时开放。梅花洁身自好有傲雪斗春、清高芳香、在恶劣环境中保持玉质冰姿的品格风采。
苍松的坚贞、翠竹的节操和腊梅的傲骨是华夏民族所崇尚的美德,它们是从这些树木的自然秉性中得到的启迪和联想。在俄罗斯文化中,除了松树常用以衬托阴沉、压抑的景色,如有猫头鹰在上面栖息则具有神秘的色彩,此外,竹和梅几乎没有什么象征意义。
二、中俄文化中象征爱情的树木
(一)俄罗斯文化中的花楸树是象征爱情的树木
在俄罗斯文化中,рябина(花楸树)是俄罗斯民族的爱情树。在世界各地约有80种,俄罗斯的花楸就有34种,所以俄罗斯人把它称之为俄罗斯的树,看作是故乡、家园、爱情的象征。
春天,花楸树是男女青年约会的见证,相爱的人们向它倾诉内心的秘密和感情。至今仍在我国广为流传的俄罗斯歌曲《乌拉尔花楸树》(原译为《山楂树》)唱道,姑娘同时得到两名青年的求爱,他们都在花楸树下等待她,让她做出选择,姑娘就请花楸树帮她出个主意(Милая рябинушка, сердце подскажи!)秋天结满红果的花楸树在之人笔下被誉为“秋天森林的女王”(красная рябина C царица осеннего леса),“穿红裙的美女”(В родном красном сарафане, ...Глядит красавица моя),它象征着即将出嫁的少女,因为根据古老的俄罗斯习俗,新娘子必须身穿鲜艳的红裙。俄罗斯人认为花楸树是苦涩的,花楸果是苦涩的、鲜红的。
花楸果经历秋末初冬之后,变得越来越甜。由涩变甜,这象征着人生的两个阶段:从争吵到和睦,从磕磕碰碰到真挚相爱,象征着春天萌生的、然而朦胧和胆怯的情感发展为成熟的爱情。
也许是由于花楸树吮吸了寡妇的泪水和鲜血这一迷信说法的缘故,俄罗斯的东正教徒认为它是一颗苦树,而苦树的树枝是不能用于宗教活动的仪式,不能进入教堂的。除此之外,花楸也是墓地上常见的树木。
花楸树也生长于我国中部和北部,但在汉文化中没有这样的象征意义。
(二) 汉文化中的相思树
在汉文化中能与之相对、被认为是爱情树的自然是相思树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鱼雁传书,红叶传情。在汉文化里最能象征爱情地久天长的非红豆莫属,所以红豆也称作相思豆。“相思树上相思叶,相思叶落相思生。”秋天是收获爱情的浪漫季节,红豆这棵爱情树也在这时候成熟了。相思树相传为战国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和他的妻子何氏所化生。两人爱情忠贞不渝,至死仍幻化为雌雄相思鸟各一常栖树上交颈悲鸣。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后因以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
三、中俄两国文化中象征意义相近的树木――美丽悲伤的柳树
在俄罗斯文化中,ива(柳树)有双重的象征意义。一方面,它是美丽的,如诗人费特(Фет)在《柳树》中这样赞美它:
Сядем здесь, у этой ивы...
Ветви сочные дугой
Перегнулись над водой,
Как зелёный водопад.
让我们就坐在这颗柳树下……翠绿的枝条弯弯地垂在水面上,仿佛泻下一道绿色的瀑布。
另一方面,柳树还常常表达悲哀的意义,常用的修饰语有грустный(悲伤的)、плакучий(好哭的)等。如грустные ивы листвою/ Ночи навстречу ивами。悲的柳树迎着黑夜沙沙响。柳树也是坟地的丧树之一。
汉文化中,古人是崇拜柳树的。在他们看来,柳树有极强的生命力,树断了会长出新枝,树枝不管倒着插,还是横着插,都会存活。现在仍常用的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一点。柳树总是最先在初春的寒气中吐出绿芽。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太阳落山的地方叫柳谷。古人认为太阳正式在柳树的山谷里得到生气,获得力量,第二天清晨从东升起时才能那么新鲜、光明、温暖。故而在古代柳树常被用作消灾祈福的工具。
柳树象征着春天,如“春风杨柳万千条”;象征女子美丽,通常是指纤瘦柔弱的窈窕女子。如“柳眉”形容女子细长秀美的眉毛,“柳腰”形容女子腰肢柔软,像柳条一样。而往往以柳树来形容的女子除了美丽柔弱一面外,常常有感伤的一面。柳树的这层象征意义在中俄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是基本一致的。
除此之外,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杨柳”是一个情思缠绵的常见意象。中国古人送别时,常常折柳树枝送给友人。折柳赠别是对友人的祝福。《诗经》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又有“留”的读音,后来成了象征离别的意象。而这个象征意义在俄罗斯文化中是没有的。
四、象征意义反差极大的树木――白杨树
在俄罗斯文化中,осина(白杨树)是一种不祥树。古时候人们认为白杨树有某种魔力、妖法,能祛病压邪。自公元988年罗斯接受东正教之后,俄罗斯人把白杨树视为极其可恶的树。Осина проклятое дерево, на нём Иуда удавился, и с тех пор на нём дрожит.(白杨是可恶的树,犹大在白杨树上吊死,自此之后白杨树枝就一直发抖。)Осина и без ветра шумит.(不刮风白杨树也沙沙响。)白杨树战战兢兢抖个不停,这是它所具有的“胆小,怯懦”的象征意义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俄语中,常用“颤抖的白杨树叶”来形容人们害怕的心情,如дрожит, как осиновый лист; трясет, как лист на осине。因而白杨树枝与宗教仪式是无缘的。
俄罗斯人认为白杨树是苦树,故而有“горькая осина”的说法。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都必须避开白杨树。民歌中唱道:Под берёзой целовались, Под горькой осиной расставались.(在白桦树下接吻,在白杨树下分手。)
在汉文化中,白杨树却倍受人们喜爱,白杨树所象征的都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描写白杨的文章被选入小学课本,用以歌颂在恶劣环境中坚韧上进的精神。我国著名作家矛盾在《白杨礼赞》中写道:“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折磨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或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白杨树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在汉俄文化中的反差最大。
汉俄文化中都包含了某些树木的象征意义。但是表达的象征意义却不尽相同。由此得出,汉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审美是有差异的。汉文化中树木的象征意义主要基于树木本身的特点,少数源自民间传说,即便是源于民间传说的象征意义也是和树木本身特性相联系的。俄罗斯文化中树木的象征意义虽然一部分也是基于树木本身的特点,但是它的产生更多的是和和宗教传说有关。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汉文化更具理性的一面,与汉文化相比俄罗斯文化中的树木象征意义就显的感性多了。
参考文献:
[1]Толстой Н.1995.Язык и народная культура.[M].
[2]Ракша И.1997.Здравствуй, Дерево! ?Работница?.[M].
[3]Чиненный А.И.и Стоян Т.А.1996.Этикет на все случаи жизни.[M].
[4]С.И.Ожегов.1991.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Z].
[5]刘光准,黄苏华.俄汉语言文化习俗探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谭雪纯,朱玲.《中国语言精粹》[M].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一:进入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高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想像的相差甚远。早些年的高中生们对古诗词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许多学生书或笔记本的扉页上都认真地写着最喜欢的诗句,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看到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太大的兴趣。有时,在课堂上听完声情并茂的课文配乐朗诵后,望着学生一脸冷漠,笔者心中塞满了无助与无奈。有时,笔者在课堂上提到一句诗,很少有同学能接到下一句。还有一部分同学对背诵古诗是应付检查。
这些情况,我陷入了思考: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了没有?然而,这些问题却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那在古诗词教学方面能否迎合学生达到一种默契,或许古典与流行之间就有一种默契。
[案例原因探寻]
经调查了解,这种现象并非笔者所教的学生如此,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于是,笔者想:现在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已兴起了读背古诗之风,为何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古典文学底蕴反而变得如此贫乏?到底是谁伤害了我们的学生?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高中生对古典诗词学习兴趣的减退?如何才能重新唤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呢?
由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开始了深一层地思考。
(一)造成现状的客观原因:
1课本中所选的某些诗篇确实与学生有一定距离,不能吸引学生。
如《离骚》,就有不少学生反映这首诗古奥难懂,提不起兴趣。《离骚》虽然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源头,距离学生的时代比较久远。虽然前面学生已经接触了《诗经》,但对于楚辞,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仍然是陌生的。从字面上看,障碍特别多,学生也就没有了读下去的欲望。
2、呆板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枪杀了学生的学习古诗词的激情。
不少教师平时教上古典诗词,篇篇逐字逐句串讲,老师讲的多,学生自己体验的时间反而少;或者似乎把一堂古典诗词鉴赏课上成了一般的文言文教读课。而事实上古典诗歌不同于文言文,把教文言文常用的方法放到欣赏古典诗歌的课堂上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也难怪学生不喜欢。古典诗词鉴赏课要充分考虑文体的特点,既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又要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造成现状的主观原因
现在有一部分高中生对古典诗词学习的认识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1、“长一点的诗歌,学起来费时费力,又难懂,学了就忘”
这是一种畏难心理。学生生性好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他们注意力保持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记忆深度不够。许多同学看到课后“背诵”两个大字就顿生反感,让他们自觉静心背背古典诗歌是不容易。而实际上要想在嘻嘻哈哈的笑闹中轻松学好语文同样也是不太现实的,要想在学习中取得成效,本身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为了考试,我愿意在语文课堂上读读古典诗词,在课外我从来不读这些诗词”
这些学生很实际也很纯粹,他们学习古典诗词就是为了考试时的得分。抱着这种应试心理,学生就变得功利、浮躁,不肯静下心来多读多背,至多背几句“名句”“考点句”。
案例描述
具体古诗词的教学操作中我选择以下几个方面实践:
一、导入新课:
借助流行歌曲来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
教读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听听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教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教师可以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胭脂泪》;教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听王菲演唱的现代版的《明月几时有》;通过“听”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诱导学生不再拒绝古典诗词,沉浸于诗词,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
二、比较鉴赏:
在鉴别中,借助流行歌曲有效做到了学生与诗人和作品的感性沟通,加强了诗词的理性体悟。
1,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并且展示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插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临江仙》)歌曲和歌词,借助音乐体味和感受这首词和苏轼的词异曲同工,同为咏史怀古,也各有千秋。
2,学习苏轼的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并且展示了台湾的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比较不同意境,苏轼的词所要传达的是经历乌台诗案之后、贬居黄州,抒发其个人幽愤寂苦之情;而周传雄化用词中一句的意境表达的却是咏叹爱情的缘分,人世德悲欢,在爱与愁之间的伤痛。
这些案例说明,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增加课本知识容量和密度。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与能力,以往那些充斥我们耳膜的被我们忽视的流行歌曲,才会被拿来当作语文教学的素材,从而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同时,我认为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认真备课,把握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诗词教“活”、让学生学“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材,那么最好的教材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农业旅游;环境污染;景区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
“农家乐”旅游是以农民家庭为接待单位,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村民俗文化及农民生活等资源,以农村体验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经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生活节奏的日趋紧张,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可缓解人们日常忙碌工作状态同时可享受田园乐趣的方式,受到人们的青睐,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在闲暇之余走进农村,农家乐旅游随之发展。然而农家乐在繁荣地方经济、缩小城乡差别的同时,也给农村地区带来一定的污染。故有效解决农家乐地区的污染问题,使得这一新兴产业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对于个人、地方、甚至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1]。
一、研究区概况
渭南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渭河下游,东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依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黄龙山、乔山。南北长182.3km,东西宽149.7km,面积13134km2。渭南素以农业著称,土地广阔,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适中,可耕地占总面积的96%,为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实现农业的区域化、商品化、现代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粮食、棉花、油料总产量居中全省前列,号称“陕西粮仓”。本文实践调查的地点――莘里村和莘野村,地处陕西合阳县城东23公里处的洽川镇黄河二级台地上,东西宽3公里,南北长10公里。洽川东临黄河、西依青山,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水源充足,物产丰富,素有“小江南”之美称。《诗经》开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千古名句诞生于此,故被誉为“中国诗经文化之乡”。
二、研究方法
(一)实地调研
研究的基础是建立在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把握之上的,可靠地数据、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人们最真实的要求、想法等是研究的最根本依据。因而需要实地走访,对所有基础资料收集、整理、提取、分类、归纳与总结。在调研过程中,主要采取实地测绘、拍摄,查阅相关资料,走访当地百姓等方法。
(二)比较研究
分析研究国内外不同案例,把调研的现状资料与之相比较,分析异同;借鉴优势,吸取教训,总结相应理论,探讨该地区的发展模式。
三、农家乐消费兴起的原因
洽川农家乐消费的兴起,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是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个必然反映,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城乡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的一种现象,尤其与其特定的地域和文化环境有密切关系。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均有所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中享受型消费的支出有所增加,这是农家乐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此外,农村居民提高收入的念头迫切,五一、国庆等闲暇时间的增加以及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让农家乐的兴起有了保障,道路与交通的改善也为兴起提供了可能。故经济、社会、文化地理这三个方面的原因使得洽川农家乐消费的兴起。
四、制约洽川县农家乐发展存在的环境问题
一般而言,农家乐的环境问题多集中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混乱、模式单一、产品雷同、环境遭破坏等方面。而本文依托所调查的莘里村、莘野村,其农家乐环境问题多集中在生活垃圾和旅游活动污染、旅游农业活动污染等方面。
(一)旅游活动对景区的污染
由于我国提供“农家乐”旅游活动地区的垃圾处理能力均非常有限,因此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普遍比较严峻,这给正常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活动带来压力。生活垃圾和旅游活动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为游客提供饮食服务而产生的大量食堂垃圾;游客丢弃的大量易拉罐、啤酒瓶、废纸等无机类垃圾及塑料瓶袋,瓜皮果核、食物残渣、骨头等有机类垃圾;汽车、游客不可避免地碾压、践踏草地和景观视觉美的破坏。
洽川处女泉是洽川旅游风景区中极为出名的景点。处女泉是一个泉群,大小泉眼无数。水温常年保持在31℃左右,且富含有益于人体的锶、铜等元素。据本调查团队此番走访了解,处女泉周边的居民,在旅游产业发展起来之前是以种菜为生,随着处女泉的开发,很多人家都办起了农家乐。对于游客的接踵而至,乡亲们颇多赞誉,但也有部分乡亲对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存有怨言。比如到了旅游旺季,车多人多垃圾多,塑料袋、易拉罐、矿泉水瓶及各种食品的包装袋被游客随意丢弃到芦苇荡中;一些农家乐的生活污水也直接排放到水塘里。更重要的是,为了配套旅游设施,原本水草丰茂的地方被修建成停车场或开辟成旅游通道,为开水道,很多芦苇地都被挖开了,不时有游艇沿着水道呼啸而过,对栖息鸟类也造成了很大的惊扰。由此可见,旅游活动对景区的污染不可小觑。
(二)旅游农业活动污染
这里所说的旅游农业活动污染是指直接为“农家乐”旅游服务的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而造成的对土壤、水体、空气等的污染。主要包括:(1)因增产、催熟等目的而大量施用无机肥、催熟剂、保鲜剂等造成土壤的板结、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空气污染,农作物品质下降等污染和破坏;(2)在一些地区存在占用农田深挖鱼池,以开展垂钓等旅游活动,但又因某种原因不能正常开展而废弃的现象,但这些大水池已严重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湿地是该地独特的自然资源,芦苇则是这块土地上的主要植物,也是最有特色的景观。据说洽川有“万亩芦苇”,然而今年洽川的芦苇荡却面临着很多危机。景区内随处都有芦苇被焚烧的痕迹。在由景区大门通往处女泉的道路两旁,接连有芦苇和树木被烧毁,黑压压的一片。据说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焚毁了数千亩芦苇的纵火事件,纵火者是一个鱼塘边的芦苇掩护偷鱼。如今站在黄河西塬上,能清楚地看到河滩上从北到南连片的鱼塘和田地。在通往黄河岸边的路旁,更是有大片大片的芦苇荡被平整成耕地,栽种蓬莱。当地老人告诉我们,这里大约种了万亩左右的蓬莱,承包一亩地一年300元,要买断每亩最低500元,只要黄河水不涨,可以永远种下去。目前,芦苇荡的土地承包多少地都行,只要谈好价钱,就可以雇推土机来推,上百亩的连片地随时都可以联系。湿地,虽然可以调节周边的温度,是许多野生中午赖以生存的家园,而且被称为地球之肾在世界上越来越得到保护,但在这里竟受此忽视,人们在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盲目开垦,焚烧芦苇,殃及鸟巢,使栖息在此的鸟类无处藏身,使得天然的湿地生物链被严重破坏,损失之大难以弥补。
(三)更多生活垃圾污染村庄
据实地调查,离莘里村农家乐餐饮主街后方约800远的田地一角,就有一处垃圾填埋坑。但在坑的边缘堆放了很多厨余垃圾和生活垃圾,而并没有真正倾倒入填埋坑之中,这就造成了对农村内部环境的污染。而且垃圾本身并没有进行归类,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垃圾没有进行区别,垃圾解决方法之传统和落后可见一斑。走访多位农家乐主人,我们获知,这样的垃圾填埋坑村子里有8个,都是政府组织修建的。但村民使用不当,倾倒垃圾时都不负责责任,贪图个人便利,将垃圾倒在填埋坑方便就了事。
(四)古迹景区保护的不完善
景区环境还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所给人带来的视觉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千古绝唱就出自洽川,因此洽川被认为是中国的“诗源”。此番去莘里村,据当地老农说诗经源头的地方前年仍有水在流淌,但今年却连小渠也不完整了,取而代之的是高高的堤坝,这段动人的爱情故事就这样悄悄地淹没了。
洽川的莘野村,是周文王的母亲太姒的故里。早年间,在莘野村村口的砖砌门洞上,层嵌有石刻匾额,上书“太姒故里”四字,如今时刻匾额早已不见,只有一块石碑废弃在村落里,字迹模糊难以辨认[2]。这些的消失不见,都使得景区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对景区环境的改善也应包括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修缮。
五、相关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
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只有全体农民自身形成了对环境保护的共同认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环境面貌,也从源头上杜绝了环境问题的滋生。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必须重视起来,要使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行为均有必要的环境知识作指导,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渭南市离西安市较近,可以借助自身区位优势和西安市的环保宣传辐射作用,以达到既实现宣传目标有节省资金的目的[3]。
(二)垃圾垃圾处理模式
垃圾分类收集均是其他处理方式的前提,也是实现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措施。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相当淡薄,他们只会针对可卖的物品进行分类处理,如酒瓶、矿泉水瓶、废金属、报纸旧书等。而对于塑料、废旧电池及重金属等的垃圾则几乎未进行分类处理。这方面的改善,还需要向村民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加强管理。另据调查显示,90%以上的居民是愿意配合垃圾分类收集的。所以呼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开展工作,优化垃圾处理模式。
垃圾从源头开始分类收集,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可回收物再利用;有害垃圾由保洁员负责集中收集,由乡(镇)负责统一运送到危险废物处置场;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分别装入垃圾袋内,放在家门口,保洁员负责将其运到垃圾房,垃圾运送工具为小型农用机动车(人力三轮车),垃圾收集做到日常日清,垃圾房的垃圾由乡(镇)负责定期用封闭式自卸车直接运送到垃圾处理场或转运到垃圾处理场。农业废物由乡(镇)负责直接运送到处理场地,秸秆可集中进行厌氧发酵对产生的能源加以利用,畜禽粪便可集中进行堆肥或进行厌氧发酵。
(三)环保教育
各级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应制定出具体的环保教育计划,在农闲及淡季时节,安排合适的教育人员和场所长期开展教育服务。环保教育的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方,即旅游开发地人员,由上而下一次包括行政管理人员、经营业主、旅游从业人员和全体村民;第二是客体方,即针对游客的环保教育,包括:采取用书面材料如门票、宣传册、导游册等宣传教育的方式;在景区(点)树立警示牌、挂宣传条幅的形式。当然,通过当地人自己的言行来激发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旅游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将洽川发展“农家乐”与中、省、市旅游规划、旅游线路有效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宣传部门进一步加大在各种新闻媒体上的宣传力度;有关部门要多促进,少限制,多服务,少社卡,从而形成“政府引导,需求拉动,政策推动,部门联运,全社会参与”的发展路线。洽川农家乐消费一直以来都是受到政府的引导,政府的一系列做法和方针、政策为农家乐消费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四)强化培训帮扶
由于“农家乐旅游的参与主体市普通农户,因此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就显得至关重要,做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家乐”旅游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农家乐”旅游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家乐”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保障[4]。通过对“农家乐”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经营、管理、规范服务、以及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帮助经营户更好地抓好日常管理和经营,切实提高“农家乐”的服务档次和文化品位,从而提升游客满意度,打造“农家乐”旅游接待新形象。同时,突出以“特色”来吸引人,真正把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融入到“农家乐”旅游的产品中,体会地道的“农家之乐”。
六、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在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合当地的垃圾处理模式,将垃圾污染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纳入有序管理中来,必将全面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参考文献】
[1]王茂林.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小城镇建设.宏观经济研究,2005(02)
[2]龚玮.地域特色的集约与升华――洽川黄河湿地农家乐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26-36.
[3]王国连,金彦平.我国农村垃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2008,7(10):44-51
[4]王伦辉,薛志飞.关于京郊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