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39: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物流人才培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物流技能竞赛是个平台,职业教育的多方力量在此聚合,对促进“工学结合、校企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以及学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都能起到促进作用,物流技能大赛可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训方式的改革、课程模式的更新和育人理念的确立。定期开展物流技能竞赛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校实践性教学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摒弃学科式培养技能人才的教学方法,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动手实操能力、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开展物流技能竞赛对物流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物流技能竞赛项目评价的显性化,符合职业教育教学需求。物流技能竞赛的评定功能是基本功能,在物流技能竞赛的评定过程中,行业、企业人员及教师对竞赛项目进行精心设计,评价环节充分体现行业、企业岗位标准与要求,物流技能竞赛项目评价设计对参赛者具有鉴定优劣、区分等级、排列名次的作用,因此竞赛项目评价的显性化符合物流教育教学的需求。
(二)物流技能竞赛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任何形式的比赛都能够对参赛者起到激励作用,是竞争引起的必然结果。因此物流技能竞赛以比赛形式呈现,能够充分挖掘竞赛参与者的潜能,鼓励竞赛参与者争取更多的突破,促使其按照既定的竞赛目标、竞赛标准开展工作和进行学习。同时对于比赛中落后的学生,能够帮助他们看到自身的差距,及时弥补不足,改变落后的状态,因此物流技能竞赛的激励作用,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物流技能竞赛职业化的竞技内容与氛围,符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物流技能竞赛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生产岗位的社会性活动,既能涵盖新知识、新工艺的关键环节,真实反映赛者的技能水平,又能营造职场氛围,全面考查学生在专业技能展示同时表现的职业素养。物流技能竞赛竞争的氛围,能够考查学生的心理素质与临场应变能力。因此在职业教育培养过程中,在课程改革、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竞赛形式能够全面培养和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开展物流技能竞赛对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准确定位。学校物流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对相关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动态进行深入调查,根据其对中职物流人才规格的需求,积极引入行业标准,确定物流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强调“综合操作技能和工作过程知识优于本科毕业生,发展潜质符合职业生涯要求”。搭建校企合作管理平台,使行业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充分体现中职物流教育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
(二)能力导向。学校以能力本位为导向,体现能力本位的物流职教特点,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物流技能训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物流技能培养。在学生培养方面,提出学生综合素质“6个一”的指标,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一项物流技能赛事,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对优秀学生因材施教。专业课程设置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学生能力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与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师技能提升方面,开展教师物流技能竞赛,进行物流技能考核,力争培养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物流技能竞赛教练,大力推进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教师物流职教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将进一步提高。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让教师下企业锻炼,提高物流技能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引进有企业实践背景的教师,强化教师实践能力。
(三)实施导师团队制。学校在培养方案中要明确岗位、岗位能力要求及支撑能力的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实施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有机统一。导师团队调研企业和社会需求,明确岗位特征、素质能力要求与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的对应关系,使教学目标、内容、方式更清晰具体,更贴近产业、企业的需求,用企业、产业文化、思维安排教学,探索中职物流教育人才培养规律。以责效为导向,通过产学结合融合校企双方资源,通过项目任务提高教师的综合服务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职教育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赢得办学生机与活力。
四、开展物流技能竞赛对物流人才培养的组织保障体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物流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是目前行业急需的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据调查,从2010年开始,我国每年对高职专科以上学历的物流人才的需求总量大约在30万人左右,其中80%需求集中在一线的操作岗位。作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最适合以上岗位需求的。目前,全国已有数百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由于各学校按照自己想法培养出来的人才规格与企业需求的人才规格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学校在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因此这就需要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将“课堂学习为中心”变成“技能培养为中心”。把“工学结合”落实到行动,重视技能实践和生产实习相结合,使学校能够培出合格的物流专业人才,使学生能做到毕业就能上岗。
二、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发展过程是他们充分认识到,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物流管理队伍是物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他们的物流教育已经形成了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相结合的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能够有效地满足物流人才的需求。[1]针对物流业广泛的业务需求,许多国家都形成了正规的物流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非正规的各种社会培训相结合的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物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据统计,截止2011年9月,全国共有1155所高校从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其中高职学院开办物流专业的847所,每年培养近10万名物流专业毕业生。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物流教育的水平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理论上讲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应该基本上能够满足物流企业的需求。但我国当前物流人才培养普遍存在思想观念落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体系不成熟、师资水平不强、办学条件不足等问题。由此带来的是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与物流岗位的实际要求之间有较大差异。[2]在教育模式上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实践技能的训练,对职业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加之师资、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等问题,使毕业生职业能力不强、操作能力较差,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上岗要求。
三、提高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针对当前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的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
要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真正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首要的问题是确定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由于高职教育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征,因此,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特征。
高职物流管理教育目标突出了技能型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即以掌握高级服务技能为实践教学目标,让学生具备一定管理能力,有胜任管理岗位的潜力。
二是体现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高职物流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市场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要随时对物流行业发展引起的物流工作流程变化而导致的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的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使物流专业的高职教育要有职业培养的适应性又要有职业发展的前瞻性。
三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
强调人才培养以能力培养为中心,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包括学习、语言、信息能力为主的基本能力;知识、技能、经验、态度为主的专业能力;人际交往、创新、创业、自我学习等发展能力。
(2)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以技能为核心的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以技能为核心的课程设计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物流企业岗位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为课程设置的依据,课程内容从知识的系统性转变为职业能力的完整性,力求做到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直接体现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技能要求。
二是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核心,教学内容要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理论知识以够用、适度为目的。
三是重视培养职业岗位变换的适应能力。对于职业能力的内涵的认识不能狭隘,它的含义及涉及技术能力的要求,也涉及广泛适应性的一般职业能力的要求,因此学生既要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同时也要具备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以获得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采用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可采用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这类教学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结合,学习者与岗位员工的角色结合,教学场地与工作环境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工作化的学习场景中来。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提高高职物流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一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职教育的师资要求不同于本科教育,它强调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学校可以建立鼓励教师到物流企业挂职、兼职机制,并将企业工作经历作为教师教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之一,从而使专业除具备扎实的理论水平外还具有丰富的物流从业经验和物流企业管理经验,特别是熟练高超的实际操作能力。
(5)建立全方位、深层次、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关系
深化校企合作能为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提供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校内实训设施、设备不足、实训指导教师缺乏等诸多问题,此外,校内专业教师也能比较深入、真实地了解物流业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培养“适销对路”的物流人才。还能使在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更符合物流企业对人才需求,同时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当前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的关系。建立校企双方全方位、深层次、紧密型的合作关系,成为合作战略伙伴,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欣.国内外物流教育现状对比.中外物流,2007.11:98-99.
【关键词】低碳经济;物流人才;培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而低碳物流是低碳经济背景下物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低碳经济视域下低碳物流人才的培育已成为目前亟待关注的话题。因此,在物流低碳化发展的行业趋势下,政府当发挥主导作用,完善低碳物流人才培育的法律法规制度,企业应提供实践基地,构建培养低碳物流人才的平台,高等院校应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学科配置,制订低碳物流人才培育计划,培养低碳经济领域的高素质物流人才,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推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1低碳经济视角下低碳物流人才培育的现实困境
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界逐渐意识到低碳物流发展的现实价值与意义。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低碳物流的支撑,培养具备低碳物流理论与实践的高素质专业物流人才是实现低碳物流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在低碳物流人才培育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1政府重视不够,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政府对低碳物流人才培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低碳物流人才培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滞后、低碳物流理念和技术的宣传不到位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缺失等方面。一是我国在低碳物流发展方面起步较晚,低碳物流理论与技术仍比较落后,低碳物流人才严重短缺,这需要高水平的物流科研和教学人才作支撑,但政府在低碳物流人才培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重视不够,导致我国低碳物流人才培育的开展受阻。从物流人员的供需来看,职位供应量远大于求职者数量,物流行业人才紧缺。据统计,2016年6月份全国物流人才缺口近17万;二是政府对于低碳物流理念和技术的宣传不到位,倡导较少,物流企业及公众的低碳物流意识淡薄,对于如何在物流过程中节能减排不重视;三是我国在低碳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缺失。现阶段,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新成立的物流企业与日俱增,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比较严重,但我国政府在引导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方面缺乏一些有效的激励政策与措施,还没有建立系统配套的法律体系。
1.2教育理念陈旧,人才培育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学的院系及学科设置由教育部统一管理,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专业未纳入到学科体系当中,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各高校物流教育仍采用传统的“三段式”理论教学模式,教学理念陈旧,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课程和教材与生产、服务一线及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物流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基础课、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缺乏内在的有机衔接与灵活配合,且未能融入低碳物流知识的内容。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三个渠道:大学教育、企业及社会培训。大学教育由高等院校培养具有专科、本科及研究生学历的物流专业人才;企业可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制定物流人才培养方案,组织短期的物流专业知识培训;社会培训机构主要由一些行政部门、行业协会或者培训机构承担,包括认证培训、研讨培训和结业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高等院校物流专业设置过细、过专,知识体系不健全;物流专业教师不足,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物流实训设施缺乏,已有的软件难以满足实践教学要求,实践性课程形同虚设等;社会培训体系不健全,缺乏统一规范,培训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物流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工作难以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认证质量得不到保障。这种状况加大了低碳物流人才培养的难度。
1.3高校、企业及社会之间缺少深入合作发展
低碳经济是个全新的理念和发展模式,需要加强高校、企业及社会培训机构之间的深入合作。目前我国低碳物流人才的培养刚刚起步,尚未形成以低碳物流技术创新和知识型低碳物流人才为核心的低碳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大部分高等院校及社会培训机构在低碳物流人才培育方面都还处在摸索阶段,低碳物流人才培养的质量滞后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物流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加之企业需要实践操作能力强、能直接上岗的低碳物流人才,但是大部分高等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缺乏低碳意识,严重脱离市场和企业实际需求。因此,构建高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合作培养模式,整合校企教育资源,制定切合社会及企业实际需要的低碳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低碳物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才是低碳经济视角下低碳物流人才培育之重要课题。
2低碳经济视角下低碳物流人才培育的路径
低碳物流是低碳经济背景下物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低碳经济视角下探索低碳物流人才培育的路径,助推我国经济的发展,已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2.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政策法律保障
低碳物流人才的培育离不开政策、法律制度的保障,完善的低碳物流人才培育保障制度将会有力推动低碳物流的发展。低碳物流人才的培育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的政策法律制度体系来引领低碳物流人才的培育,弥补相关法律法规不具体、缺乏约束性的不足。首先,政府要加强低碳物流人才培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采用长期专业教育和短期培训结合的方式,对低碳物流领域技术人才进行跟踪培养,加大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低碳物流专业技能,优化师资结构;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出国学习国外低碳物流先进理念与技术,拓宽教师知识面,提高师资水平;其次,政府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平台大力宣传低碳物流先进理念和技术,营造低碳氛围和社会环境,提高公众及物流企业的低碳物流意识,实施低碳经营模式,推动低碳物流人才的培养;最后,政府应加强引导,优化低碳物流人才培育的政策法制环境,激励低碳物流的发展及人才的培育。如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低碳物流的财政、税收支持,制定奖惩机制,如通过减免税费等措施对采用低碳物流技术的企业给予支持和鼓励;加大低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低碳物流人才的培育等。只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具备完善的低碳物流人才培育的政策制度,才能真正健全我国低碳物流人才培育管理体系。
2.2创新教育理念,健全低碳物流人才培育机制
在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下,低碳物流人才的培育需要高等院校、企业及社会培训机构形成合力,创新教育理念,健全低碳物流人才培育机制。首先,高等院校应吸收国外先进的低碳物流教育经验,使物流教育主动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在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中融入低碳理念,建立多元化的低碳物流课程体系,完善低碳物流管理人才专业课程架构,加强低碳物流实训场地的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创造条件使学生到物流企业参观实习,增强其实践操作能力;其次,企业应根据低碳物流发展变化和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岗前和在职培训,用低碳理念设计物流师证考核内容,使低碳物流人才的培养常态化;再次,建立和完善物流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健全社会培训机构低碳物流人才培训体系。为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针对广泛的低碳物流发展的需求,应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及高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物流学历教育与物流人才的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便有效地满足物流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完善物流从业人员的终身教育。
2.3构建高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低碳物流人才培育模式
人才是低碳物流的推动主体。由于我国物流人才和低碳人才的教育起步较晚,物流人才的培养以高校为主,物流企业反映缺乏合适的物流人才。为促进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物流产业的发展,我们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物流的成功经验,加强高校、企业及社会的深入合作,构建高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低碳物流人才培育模式,实现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多层次培养。各高校可成立低碳研究所,或设立“低碳研究与教育中心”,申报低碳物流类的科研项目,加强低碳经济或低碳物流领域的研究,负责为政府培育规划型低碳物流人才,为企业输送管理型、技能型及复合型低碳物流人才,为各种类型的教育机构输送研究型低碳物流人才;企业为低碳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提供实践基地和实际需求;社会认证机构针对物流从业人员进行普及低碳物流理论和提高低碳物流操作技能的在职教育,并对培养效果进行鉴定且提供证明。三部门形成合力,发挥优势,有针对性地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英,石美遐.四位一体的低碳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物流教育,2010(8).
[2]王洪.国外发展低碳物流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物流技术,2014,33(12).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物流在国民经济增长中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已成为国家或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成为现代科技的应用领域。物流是现代经济的第三利润源泉。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拉动下,我国物流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明显。
物流人才的基本要求
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物流学科的综合性、物流产业的跨行业、跨部门性,物流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泛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又要具备有效组织物流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校物流专业应当致力于培养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从事物流运作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从物流行业和全社会的角度来看,最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
1、创新型人才的定义
创新型人才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他们通常会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有可贵的创新品质;二是有坚韧的创新意志;三是有敏锐的创新观察;四是有超前的创新思维;五是有丰富的创新知识;六是有科学的创新实践。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具体包括四层涵义:①培养目标和规格;②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③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④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这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是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3、高等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使会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以校园为依托、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施创新教育,旨在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和开展创新活动的最重要的智能因素,创新能力是在诸多智能因素高度发展中经过凝聚和升华而形成的,它是各种智能因素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并得到高度发展的结果。
建设一支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高等院校负有重要的使命与责任。学校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充分重视科技学术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独特作用,高度重视本科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将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大组成部分,加大学生科研经费的投入,建立健全学生科研和创新的奖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与物流专业人才
1、创新教育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把创新型教育作为核心问题来抓,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创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传授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要进行想象能力、设疑训练和多种思维方式训练等,使学生跳出教材,放眼世界。不仅要给学生展示知识“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能给出知识“为什么”是这样的内在原因和规律。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观念上的创新。要打破过去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坚定的创新意识。办好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教师水平的体现除教师科研水平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用他所培养出的学生的水平来衡量,用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资本来衡量。只有这样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学生,学校才能高移升位,才能够参与世界竞争。
体制上的创新。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多种体制并存的局面和激烈的挑战与机遇。教育的创新不是对过去传统观念和教育手段全盘否定,它所显现的是对各种新因素的一种态度和取向,创新并不仅是对环境的适应,它更是一种对一流和卓越的追求。
方法上的创新。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把创新型教育作为核心问题来抓。由传统的教育方式改变为交给学生钥匙去开门无疑是一大进步,而创新教育的目的则是教会学生自己去配钥匙,从而能够打开任何知识殿堂的大门。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施网上教学及课件教学,采用多媒体教育技术逐渐替代教师传统的传授知识方法,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大胆研究、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创新知识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的思想创新和方法创新,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发现”精神。
环境上的创新。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综合性的陶冶和熏陶,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必备条件。抓好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的结合,积极开发第三课堂,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和科技发明创造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坚持课上与课下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广泛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充实和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建设,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开设各种类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教育;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施展才华创造宽松的校园环境,这些都能有效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管理上的创新。在学生的生活管理和学习管理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大学应采取宽进严出的策略,要有严格的竞争机制,充分发挥“鲶鱼”效应,以保证学校的办学质量。
2、物流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物流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物流逐渐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如何促进物流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是获得经济进步的重要前提,物流行业不仅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大有帮助,而且对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对物流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的前提下,社会上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作为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培育基地,高职院校则面临着如何培养优秀物流人才的巨大挑战。
一、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
要寻找高职院校培养物流人才的有效举措,首先要了解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现状,从现状出发,扬长避短,从教育中的不足之处寻找突破点进行有效的物流人才培养。下面是本文总结出的我国高职院校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的缺点和不足,希望对高职院校的物流人才培养事业有所帮助。
1.目的不明确。在我国高职院校的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目的不明确是其最主要的不足,目的不明确指的是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培养物流人才的过程中对自己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了解,物流有很多个环节,物流人才也有很多类型,高职院校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了解自己需要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是物流配送方面的技术型人才、物流仓库管理人才还是物流信息管理人才,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教学目的,才能合理地进行人才培养。而我国高职院校在培养物流人才的时候,正是由于目的不明确,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把抓,将与物流相关的信息都不加选择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物流专业知识时没有侧重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所有基本知识都大致扫一遍,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虽然使学生对物流体系有一个大概印象,但对具体的物流知识却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不利于提高物流人才的质量。
2.课程设置不合理。在高职院校培养物流人才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即课程设置不合理。据了解,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学校对物流专业并没有十分严谨的课程设置,甚至在一些院校,物流专业与市场营销专业、国际贸易等商业专业的课程基本一致,都包括了商务英语、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企业资源计划等课程,课程设置十分不合理,物流专业的重点课程并没有完全凸显出来,这对于培养优秀的物流人员十分不利。高职院校在进行物流人才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自身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缺陷,针对物流专业的特点设计课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专业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有效提高人才的质量和水平。高职院校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的课程设置不合理还体现在教材上,在我国高职院校中,物流专业的教材更新速度十分缓慢,教材的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物流行业技术的发展速度,这对学生的学习会造成很大影响,导致学生在接受完学校的知识走出校门时带有较多知识盲区,使学生在进行工作时面临更多压力。因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更新速度缓慢将是我国高职院校进行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大阻碍。
3.缺乏特色教育。缺乏特色教育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高职院校要想提高物流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水平,首先要改变教学乏味这一现状。在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物流人才的过程中,更多的教学模式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偶尔可能会有一到两次社会实践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渗入到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所有课程中,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前提下,学生在课堂上的话语权较少,导致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大打折扣,同时,教育乏味缺乏特色使得学生在上课时的注意力和专心程度大大降低,严重影响到物流人才培育的效率。缺乏特色教育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落后是高职院校在进行物流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缺乏特色教育的最主要原因,这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采取有效手段提高教师水平,通过解放教师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育的个性化水平。
二、工学结合培养高职物流人才的重要性
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本文认为,要提高物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就要将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工学相结合,通过结合工学来培养高职物流人才,而寻找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就要了解工学结合的概念,认识到结合工学培养高职物流人才的重要性。
1.工学结合的概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校企结合”教育模式中的一种,也就是说,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让学校、学生和企业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巩固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且利用企业资源紧跟物流技术的进步,从而大大缩小知识盲点,这对于提高学校培养物流人才效率和确保物流人才的质量很有帮助。
2.工学结合培养高职物流人才的重要性。结合工学进行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对于学校、企业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都很有帮助。物流是一门重理论更重实践的课程,学生在进行物流知识学习时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更需要将理论落实到实践,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能使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在学校学习到理论知识后运用于企业的实践运用中,使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家庭生活水平较低的学生还可以从中获取劳动报酬,缓解生活压力。另外,对于学校来说,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使学校节省一大笔教学基金,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进行物流实践的场所由学校转换到企业,学校从物流实践的硬件设施、教学设备等方面节省下来的资金就能用于提高教师水平、改善教材等方面,使物流人才培养的事业得到更进一步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工学结合”模式也能为企业获得更多经济收益,首先,在校学生的劳动报酬要比社会人士低得多,在报送员、报检员等技术含量要求不高的岗位,企业任用在校学生能够为企业节省更多资金,另外,企业也可以从学生工作时的表现挑选出较为优秀的物流人员,节省招聘所用的费用。
3.工学结合培养高职物流人才的必要性。高职学校在培养物流人才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在时展潮流的推动下,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工学结合培养高职物流人才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具有其必要性。另外,工学结合培养物流人才对于高职院校的正常运行来说也有一定的必要性,工学结合培养物流人才能够在节省学校教育基金的同时有效提高学校培养物流人才的效率。因而,从结合工学培养高职物流人才的必要性出发,高职学校在进行物流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做到工学结合,要在校企联合的过程中进行物流人才的培养。
三、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
在了解了“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基本理念及结合工学培养高职物流人才的重要性后,如何利用工学结合进行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在物流人才培养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育现状的分析,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提出以下几点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措施,希望对我国高职院校的物流人才培养事业有所帮助。
1.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离不开企业合作,学校在结合工学进行物流人才培养的同时要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不能因“工学结合”而“工学结合”。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要求高职院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选择综合水平较高的企业,在与企业进行合作之前对企业有一个充分了解,首先最基本的是要确保学生实践的安全性,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另外,学校所挑选的合作企业要有较为完善的物流系统,只有物流系统较为完善的企业才有学生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学生在进行物流实践时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在选择合作企业时要为学生争取更多报酬,这样不仅能保障学生的劳动,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在保障学生权益的同时达到培养物流人才的目的。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是高职院校基于工学结合培养物流人才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只有做到这一点,基于工学结合的物流人才培养才会成为可能,学校的物流人才培养工作才能获得更大进展。
2.制定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的目的。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针对这一现状,本文认为,高职院校要想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中培养更多物流人才,就需要在教学前制定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的,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选择合适的企业实践岗位。物流行业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从业人员(如送报员、调度员、司机等),这些从业人员的工作虽然有其共同之处,但不同的职位有其不同的特征,高职院校要在了解不同从业类型的前提下制定教学方案,在安排实践课程时做到大同小异,即针对不同的职位安排两到三周的实践课,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而在与企业的合作方面,学校也要及时准确地进行沟通,力图让企业将学生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从而达到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的目标。制定教学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的目的是高职院校在物流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只有针对不同类型的物流人才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在保证学生学习到基本理论的同时使其掌握不同职业的工作特点并通过实践加以巩固,才能促进物流人才培养效率的提高。
3.提高师资力量。据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物流人才的培育中存在着缺乏特点的缺点,本文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与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息息相关,因而,提高师资力量是高职院校在进行物流人才培养时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的关键,师资力量的高低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物流人才培养的效率。高职院校在基于工学结合培育物流人才的过程中提高师资力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利用寒暑假或周末对物流专业的教师进行技能培训,通过安排其进入合作企业进行观察和学习,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另外,学校也可以与合作企业商议,安排合作企业中已经退休的且物流系统理论知识较为完善的员工进校兼职,该类员工具有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很好地将物流专业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学校也可以让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践,增加其实践机会,使其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反映理论。
四、结语
[摘要]为了揭示出本科物流人才供需现状,组织了小样本就业调查,证实传统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确实导致了供需错位现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未达预期;分析了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的表现、原因及潜在危害,提出要尽快构建供需契合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主要途径包括实行结构调整、总量控制的物流教育发展原则、探索可持续的校企合作模式、开拓本科层次的物流教育视野等;最后,简要汇报了所在学校的物流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关键词]物流管理;就业;供需契合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6-0084-03
从招生规模和学科地位两个角度看,我国物流专业正从成长期向调整期转变,开展物流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物流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机构一直在推动物流专业建设规范的研究,这对全国高校物流专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应该看到,在过去十年中,物流专业被冠以新兴专业的标签,众多非物资、非交通运输背景的地方高校虽然热情高涨,但普遍缺乏对人才定位及人才培养规格的独立思考,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来自就业市场的反馈信息还没有对相关高校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本文结合一项小样本的就业调查,提出要基于供需契合原则再造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并简要探讨了改革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思路。
1就业调查基本情况
1.1调查方案
课题组预先设计了调查问卷初稿,然后邀请若干名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提出修改意见,根据他们的反馈信息进行了修正,最后在网络上正式调查问卷。课题组通过多种联系方式,邀请我校历届物流管理本(专)科毕业生填答问卷,最后回收了130份有效问卷。
该问卷包含58个题项,分别测量了个人信息、职业发展、岗位现状、专业评价及工作能力评价这五个部分。在所获得的样本中,男性毕业生占62%,女性毕业生占38%;本科毕业生占49%,专科毕业生占51%。由于前些年的毕业生很难取得联系,本次调查对象大多毕业于2009—2012年。
1.2调查结果
笔者已经单独撰文介绍了本次调查的详细结果,总体而言,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较高,就业单位(或岗位)与物流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相关性,65%的毕业生都曾经在物流相关企业中工作过,而目前在这类企业中就业的人数占33%,说明大多数毕业生在择业时都持有专业倾向,希望从事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工作;63%的毕业生承认自己的当前岗位与物流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这说明其中有一半毕业生虽然不在物流企业中工作,但岗位性质仍然与物流相关),这些调查结果消除了我们对毕业生就业领域的担忧。因篇幅受限,本文不再赘述其他调查数据,这里着重披露三个应当重视的现象,以证明当前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供需错位现象:
第一,毕业生的求职感受不乐观。大约有45%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就业“困难不大”或“没有困难”,剩余55%的毕业生都认为就业困难,其中具有较强困难感受的人大约占27%。这与近些年相关文献披露的就业状况基本一致,说明本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形势并不轻松。笔者曾与数名毕业生进行交流,他们认为找一份工作并不困难,但大多数与物流相关的招聘岗位工作强度大、工作内容单调,薪酬待遇没有吸引力,岗位提升更是无望,所以他们认为初入职场时很难找到真正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第二,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不高。超过85%的毕业生都承认有过跳槽经历,加权后的人均跳槽次数达到1.7次,他们期望通过跳槽改善工作待遇或工作环境。调查发现,尽管毕业生对当前岗位的满意率达到79%,但是仍然有43%的人计划继续跳槽,笔者认为大学生群体内已经形成了跳槽“文化”,其原因主要是岗位的吸引力不足,同时也说明中小型物流企业缺乏有效的员工忠诚培育机制。
第三,对专业教育缺乏价值认同。从本次小样本调查结果看,对物流理论学习价值持有肯定态度的毕业生不足50%,这种调查结果虽然有些意外,抛开对样本典型性的质疑,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状况也在情理之中。前些年媒体对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的描绘过于乐观,但现实中并没有出现毕业生预期的火热需求局面,多数岗位对专业知识的依赖性不强,经过高等教育训练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没有发挥出比较优势,他们不可避免会萌生失望情绪,其中一部分人对专业教育的价值所在自然无法认同。与此同时,仅有21%的毕业生明确承认专业背景提升了他们的就业能力或工作能力,其余79%的毕业生都认为专业背景对于自己的求职或工作影响不大,这组数据充分说明目前就业市场提供的物流岗位层次较低,稍具管理知识及能力要求的专业性岗位数量少,并且要面临其他专业的求职者“侵蚀”,因此中层物流相关岗位的竞争必然异常激烈。
2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的简要分析
2.1供需错位的外在表现
岗位错位是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的外在表现。当前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以操作型劳力为主,中高端人才的需求数量少,而且后者多是以内培提拔为主。但是,翻开各个职业学院以及本科院校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不难发现大多数学校都宣称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它与操作型人才其实具有不同的含义。笔者认为,对于高校而言,毕业生的输出岗位如果是以操作型为主,整个高等教育培养体系是值得反思的,因为就工作性质而言,这类需求岗位根本就不需要专业的物流理论作为支撑,它们应当是职业教育的就业市场,比如目前用人缺口较大的理货、包装、分拣、制单等工作环节,用人单位更看重应聘者的劳动效率及可靠性。因此,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物流教育的就业定位非常尴尬。
[关键词]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三螺旋理论
1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自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物资学院首个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起,历经多年发展,我国物流类专业培养人才的数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因沿用以理论传授为主的传统培养模式,培养出的物流人才质量还远远不能符合市场需求。因此,近年来高等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受到物流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关注并呼吁国家应加强和完善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得出了一些研究成果。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相继出现了“订单式”、“3+1式”、“工学交替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五位一体式”、“蝴蝶模式”等数十种名称,但总体来看,主要以“校企合作”为中心进行构建,只是命名和具体的做法不同,其办学理念和培养成效也参差不齐。
虽然物流教育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得以不断深化,为整个物流人才培养发挥了主导作用,但相比发达国家, 我国的物流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 尚存在诸多问题,体现在:教学体系不成熟,理论与实际脱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指导性和可行性较差;合理的课程模块体系尚未形成,能力培养主线不突出;教学改革流于形式,成果未能得到推广应用;师资队伍的规模及质量达不到人才培养要求,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实用的精品教材较为匮乏;实践实习基地建设重投入、轻评估,实验室存在重复建设;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政策法规不健全、深度不足、形式不多、教学管理措施不强、合作不持久等。
2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三螺旋理论是美国亨利・埃兹科维兹教授和罗伊特・雷德斯多夫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有关大学、企业和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互动关系理论[1]。它利用生物学中有关三螺旋的原理来解释大学、企业与政府以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纽带连接起来,形成三种力量相互依存、交叉影响、螺旋上升的“三重螺旋”型的新关系,该理论近年在国际上有广泛的影响,在我国也引起了部分学者的重视。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涉及到政府、教育部门、高等院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的适应性系统,不仅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且需要适应培养目标群体自我发展的需求,追求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和自我发展的和谐统一,因此应大力提倡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模式,建立现代物流的开发与教育的新型机制,并形成良性循环[2]。
3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八方物流学院是由福州大学与福建省交通运输(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创办的新型一级学院,实行“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办学模式,学院充分发挥学校理工文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大力加强新兴的、综合的现代物流学科的建设,是福州大学“面向海西建设,提升三大贡献,走区域特色创业型大学强校之路”的新实践。
福州大学八方物流学院的整体办学实力在福建省同类本科院校中属于一流水平,已发展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物流教学科研核心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些明显的办学特色:
3.1 办学模式新颖
依据国家教育部办学指导思想和部署,围绕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目标,以创业型大学办学理念为指导,发挥福州大学多学科群体优势,借鉴重点院校物流专业建设的经验,拓展深化与福建省交通运输(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定期召开由政府和企业管理者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会议,探讨物流专业的建设方案和实施效果评估,积极探索和建立了“大学―企业―政府”合作培养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的开放式办学模式,不断完善物流专业的教学和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质量保证系统,形成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3.2 学科体系齐全
2001年开辟的物流研究方向,是全省高校第一个开设的培养高层次物流人才的研究生方向;2003年设置“物流管理”本科专业;2004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获“物流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我国首批具有“物流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获“物流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物流管理博士生。学院目前已拥有物流管理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3个硕士点,福建省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福建省本科特色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福建省精品课程“物流管理”,健全了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再到博士研究生的物流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是福建省政府部门指定的物流人才培训基地,有效满足了培养多样性物流人才的需求。
3.3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拥有专职物流教学研究人员16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5人、硕士学位的有11人。主要骨干来自国内外重点大学,形成了以博士、教授为核心的教学科研团队,建立了一支充满活力、高效精干、学历层次高、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物流师资队伍,并于2007年9月被评为“福州大学校级教学团队”,为实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撑。
3.4 科技服务能力增强
学院重视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学。近5年来教师共承担各类物流课题达50多项,累计经费400多万元。他们将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一直与区域政府、企事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和互动,长期以来积极为福建省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物流决策咨询,提供政策建议,着力提升科学研究实力和创新竞争力,突显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3.5 教学体系革新
重视培养计划的制定,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梳理课程体系。学院历来重视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先后到国内重点院校学习取经,吸收其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精心制订培养方案,不断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2003级到2009级本科培养计划逐渐完善,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更加合理,课程体系设置不断更新并形成一定特色。以精品课程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建立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自主创新学习”五大课程模块,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构建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
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为适应办学的国际化趋势,增强教学的人性化管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积极探索了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计量制和学分绩点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理新模式。
积极推进研究性、探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启发式、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模式改革,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学习、共同参与构建一种以研究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3.6 实验实训基地健全
物流专业自2003年开办以来,拥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和丰富的图书资料,建成了与实践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校内物流实训中心,包括计算机综合实验室和现代物流实验室2间,安装了各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条码、RFID、GPS等相关设备,拥有ERP沙盘模拟系统等,可以给学生提供熟练掌握企业实际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训,提供开发物流信息系统的技术平台,提供进行各种系统设计性实验的软件平台。同时以企业实践和核心能力培养作为需求点,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聘请政府、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和业务骨干为学生授课、讲座和现场教学等。
在努力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建设了10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进一步完善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专业认知、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基地,还能协助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企业实际密切结合,为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和尽快地走向社会创造了条件。
3.7 教学成果显著
拥有“物流管理”省级精品课程,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现代物流概论》、《仓储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产业物流》、《现代物流管理系统架构与条码技术》、《供应链管理与运筹》等6部系列教材。教学骨干多次获福州大学优秀教师奖、福州大学优秀教学奖、福州大学优秀教材奖,实训基地被评为福州大学优秀实训基地。
3.8 人才培养成绩突出
2003级~2005级学生中各有近10名应届本科生考上硕士研究生,英语四级通过率为100%;在近三年全省组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中,一次性通过率为100%;物流师资格认证考试通过率也达100%。
毕业生主要就业于省内外著名的物流企业和一些大型的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如新加坡国际贸易公司、超马赫国际运输有限公司、马士基物流(中国)有限公司、福建八方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等。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100%左右,并得到这些用人单位的良好评价。
从2007年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我们的毕业生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较为丰富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在物流企业或者其他行业中与物流有关的部门胜任工作,可以独当一面,体现出很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就业导向 物流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生培养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也类似包含供应、生产、销售这些环节,供应就是招生,生产就是教学培养,就业意味着销售,这需要建立“以招生为生命,以教学为关键,以就业为导向”的三位一体的人才保障工程。要想将学生这个产品生产和包装好,既能引进又能送出,须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全面就业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从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跨越“就业鸿沟”,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并为整个职业生涯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就业为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社会需求的人才。
一、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难以找到理想就业单位的原因分析
1.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比例不高
目前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越来越重视,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日益并重,获取“双证”有助于求职者顺利就业。在校大学生如果能充分利用好学习阶段的时间和校园资源,通过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就能够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可以考取物流师、跟单员、国际货代、报检员、报关员资格证书。企业在招聘时也注重学生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但很多学生觉得这些资格证书很难考取,也有些学生觉得职业资格证书没有价值而不重视。因而到毕业时大部分学生就只有一个毕业证、学位证、大学英语四级证书,体现不出自己的优势,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2.缺乏实践经验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物流从业人员时都注明要有物流岗位工作经验,具备实际操作能力,但大学毕业生普遍很难有真正的实践经验。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仍旧按照传统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安排组织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技能培养不主动适应市场,与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及要求不协调,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就业率低。现在很多大学都有物流实验室,但很多实验室没有充分利用起来,都成为一种摆设,实验效果不是很理想。况且实验室环境与企业现实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能真实再现企业现实。现在大部分企业为了便于管理、保密、安全而不愿意招聘实习生,使得大学生失去了去企业实习积累实践经验的机会。
二、以就业为导向型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1.面向市场需求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猛,物流人才紧缺,但与物流人才紧缺相矛盾的是物流专业毕业生不能适应具体的岗位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需求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因此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对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培养与学生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新兴的独立学院,这就要求在相对固定的教学规律中去寻找能适应独立学院,同时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就业需求为依据来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促进产销衔接。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统一性、相融性,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要了解物流行业特点、掌握市场运行规律,将最新的物流行业信息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了解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做到教学的针对性与职业性相结合,使在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下培养出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2.促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按照企业“订单”培养的要求,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订单”为主要依据,组织必要的人力物力实施人才培养,实行“产销衔接”。这种衔接包括人才规格要求、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实习实训、教学评价、毕业生录用,甚至还包括企业文化衔接等。“订单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零距离上岗,这种培养模式可弥补学校所教知识与企业需求的不相符,使所教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有利于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缩短学生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过程,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学生、学院和用人单位的“三赢”效果。
实施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新模式,变“以产定销”为“以销定产”,是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强调学校与企业的互动,依照学校和企业的各自资源优势和特点来组织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实现人才按质、按量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做到双向培养,就业上的定向培养,规格标准上的“量身定做”培养,使毕业生真正适应企业、行业的需求。这有利于校企合作建立起长效机制,促进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3.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校与企业的互动,依照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和特点来组织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就业,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物流专业的特点就是应用性较强,因而在教学中要重视实践教学。在学院实验实训设备严重缺乏、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物流专业可结合专业特色,寻找间接的教学资源,开展校企合作教学,在互利的原则上校企结合,以弥补不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融通整个专业教学过程的合作教学,按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要求渗透在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包括企业参与决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参与课程和教材的开发。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培育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形式和途径。这是一种有效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它把教育资源扩大到社会,扩大到企业,在职业环境中开展专业技能的教学,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悉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特征,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最直接的信息,与今后的工作环境进行了零距离接触。学生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后才会自觉的、有目的的去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在开展物流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实践性教学、现场教学,与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广东太古可口可乐有限公司、广州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广州南沙港、广东林安物流园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这些企业给物流专业教学提供实地参观、实习、就业的机会。探索校企联合办学的思路,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将课堂办到企业,由企业的经理给学生现场上课。同时请企业高管来学院做专业技术讲座和就业指导。派学生到相关企业现场进行顶岗实习、生产实习、认识实习等。
在开拓校外资源的同时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改进校内实训模式,引入仿真实训,真正让企事业单位实际业务成为实训的业务载体,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学院对实践教学从基地建设、经费保证到组织管理工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的ERP综合实验室、ERP沙盘推演实验室已经投入使用,采取模拟、仿真等手段完成教学、实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规范量化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严格考核,保证实验课的质量和学生技能的提高。
4.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岗位竞争力
现代社会对职业岗位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如果学生不具备这种岗位适应能力,就不可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因此学生除了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外,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需积极推行“双证”(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制度,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完成学生的素质教育。如模拟商品交易会、第二课堂活动、组织课外社团活动、企业调研、在物流专业中增加选修课体系、组织物流学术讲座等形式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职业资格证书是代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就业的重要条件。因而应加强学生一书多证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拥有岗位的“上岗证”。使学生在毕业前就成为一名专业技能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最终增强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引导学生考取计算机证书、物流师、国际货运员、报检员和报关员资格证书。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提高了学生就业市场的准入能力和竞争能力。
5.以就业为导向强化职业指导以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强化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素质与能力。如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开辟就业指导宣传专栏,开展就业指导咨询活动等多种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定位和就业技巧的指导。在学生入校时就开展就业形势的教育课,分析就业形势,介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确立学习目标,增强对本专业的多方位的理解。这样使学生更能在现实中安排好大学学习生活。给毕业班学生开展就业前的指导工作,让他们掌握求职面试技巧、感受就业体会,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这样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就能认清形势准确定位找准目标,不会好高骛远、盲目择业。对社会需求有了很好的认识,才有利于就业。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我院定期举行模拟招聘会、简历制作大赛、单位来学院招聘时组织学生观摩。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这种就业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最大限度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符合,进而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为学生成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开创美好广阔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小芹.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
[2]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
[3]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上接第462页)
与加工要求有关,粗加工时要求具有较高的切削效率;精加工时则要求被加工表面能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
材料的强度高,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刀具磨损快,切削加工性差;材料强度相同时,塑性较大的材料切削大较大,切削温度也较高,易与刀具发生粘接,刀具磨损加剧,表面粗糙度值增大,切削加工性差;在钢材中适当添加磷、硫等元素,可以降低钢的塑性,对提高钢材的切削加工性有利。
四、结束语
械零件结构工艺性设计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的综合性问题,它与所选的制造机械零件材料的性能、制造工艺过程、生产的现场条件、生产批量及经济性等众多因素有关,机械零件结构工艺尤其应考虑零件整个生产工艺过程结构的合理性.若在工艺分析时发现零件的结构工艺不好时,就应当对零件的设计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合力的工艺修改。
参考文献:
[1]何少平.机械结构工艺性,2003.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物流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5.07.133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为加快我们国家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提升物流水平,吹响了集结号。其中数据显示:物流业增加值2013年达到3.9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11.1%,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6.6%提高到2013年的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4.8%。物流业吸纳就业人数快速增加,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178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2890万人,年均增长6.2%。对应物流业快速发展的现状,物流人才紧缺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虽然我国从2002年开始,由教育部牵头八所重点院校开始将物流专业才纳入正规学校教育体系,到目前,已开设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也快速增长接近至2000所,近几年每年培养的人才接近50万,但与需求比较,还有不少差距。基层员工通过短期培训可以快速上岗,但具备物流管理、现代物流技术的中高级人才,就不是短时间能培养出来的了,这种短缺反映了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已迫在眉睫,提升应用型物流人才水平,补充物流业中坚力量,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1 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定位
物流人才的培养是从上而下的,从较早的1985年北京科技大学组建物流工程教研室,开始招收和培养物流业高级研究型人才到物流专业的逐步推广分化,转向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在有些中职中专院校也开设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的专业,物流人才培养逐步具体化,实践化。应用型物流人才就是指企业需要的、能快速在企业发挥作用的,已经具备了物流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可以快速适应中高级管理服务岗位的人才类型。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中间层核心人才的缺失,是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短板。
2 当前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从企业需求岗位分析,物流相关行业需要的人才类型非常多样化,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跨度很大。基层作业人员,需要交通运输、仓储搬运、机器智能、数控自动化等知识与技能;后勤管理岗位需要企业管理、设备管控、商品贸易、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知识与技能;高级管理岗位需要法律法规、国际物流、工商管理、财务贸易等综合型知识与技能。岗位的复杂性带来的人才培养方向的选择不定和摇摆性:有的学校把物流专业分为企业物流和国际物流,有的学校将其分为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有的学校将物流专业纳入经济管理系,有的则纳入机电工程系或信息工程系。
2.2 培养方式不尽合理
应用型人才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文化与知识的传授可以由学校课堂教育获得,但专业技能则需要实践的打磨和训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比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从这个角度看,更困难和复杂,需要的资源更多。目前我们大多数院校的培养方式,是采用“M+N”的方式,即在校实行M个学期的理论教学,N个学习实行校内或校外工厂的实习方式。这种比例的分配跟各学校办学理念、办学资源密切相关。不少院校,因为实验实训资源的不足;师资队伍的制约,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轻具体作业技能的培养成为普遍化的理性选择。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割裂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性,很难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领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统一。很难真正吃透知识点,对操作技能也是蜻蜓点水,不求甚解,难有提高。
2.3 培养效果难获认同
据不完全统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从就业数据上看,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认同程度并不低,但要看到这是在物流人才需求极大的背景下产生的。细看就业质量和满意度,就能看到,在物流专业毕业生感叹只能从送快递开始职业生涯同时,对应的是企业感叹物流专业学生不知道安排啥岗位好。就业不难,认同不易,在就业率为97%的数据里,其中有37%的毕业生并没有继续本行业,而是转行了。
3 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
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需要培养的是“宽基础、厚能力、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这个定位不能摇摆,要避免与培训学校和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撞衫”,要错位发展,形成特色,培养出来的人才才具有竞争力。具体而言:
3.1 明晰培养目标,培养特色人才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结合自己的特点,明确自己的优势,结合优势明晰目标可以形成自己学校再该专业上的特色。如北科大的物流专业以物流教育为长、大连海事以多式联运为长、北京交通大学以物资流通为长、对外经贸大学为国际物流作业为长,北京物资学院则以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为重点,清华大学则以物流工程技术为优势。
3.2 改变培养方式,提升培养质量
不再追求培养大而全、全都行的人才目标,将培养方式贴紧小范围、小目标。一方面,改革课程体系设计,将课程与学校专业特长相结合,体现特色特长的专业领域;另一方面,紧紧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宽基础的前提下,把厚技能作为重点突出出来,加强技能培养,即使是理论知识类课程,也要以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对于实践型技能,要努力创设实验实训条件,借助企业资源、深入校企合作程度,引导校企共建专业实验实训场地。以开放的姿态进行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不闭门造车,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初步具备“专业方向职业人”的雏形。
3.3 从需求出发,提高培养认同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需要的人才多类多样,尤其在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企业规模化水平,进一步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推进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积极推动国际物流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物流,采用多式联运、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专业领域,都需要很多的应用型人才。各院校应从社会需求出发,结合自身历史与优势,重点培养相关方向专业化应用型人才。让学生就得了业,满意就业;让企业单位,招得到想要的人,满意的人。
总之,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必须紧扣应用主题,把握市场需求方向,结合需求进行培养特色创新,调整培养方式,提高社会、企业与学生对本专业培养效果的认可,为专业良性发展创造条件,引导人才培养向更高质量迈进。
参考文献:
[1]姚建民.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J].当代经济管理,2011(8).
关键词:云南;桥头堡;国际物流人才;培养
1引言
2009年7月,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同年12月,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了“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战略目标,进一步丰富了桥头堡战略的内涵。2011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更是明确了桥头堡战略的目标和具体的建议,标志着国家对桥头堡建设的部署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云南省省长秦光荣表示:“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对云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云南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围绕桥头堡建设,云南需要培养大批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交往合作的国际物流的专门人才,在政治、经济、语言、民俗 、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好准备,这样才能在面对西南开放的过程中抢得发展先机,也是云南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2云南国际物流人才供需状况
2.1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状况
2.1.1现有人才状况分析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南亚国际贸易货物进出口总额持续上升,2011年云南对东盟贸易又创新高,进出口贸易额接近6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2%,对南亚的贸易达10亿美元,云南与东盟、南亚贸易合计占全省进出口的44%以上。随着桥头堡建设的不断深入,云南与东盟、南亚的贸易额的不断增加,需要大量国际物流人才。2010年云南省物流人才缺口达20万人,特别是云南国际物流业,通晓国际业务的国际物流师奇缺。
2.1.2高校培养状况
全国高校开设物流专业相对较晚,云南高校开设物流专业则更晚,2003年才办学,云南高校包括本科及高职类院校共59所。据统计,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仅占30%左右,加上专业开设时间短,教学经验缺乏,对物流企业及市场的需求了解不足,对物流岗位人才需求更是缺乏把握,是导致国际物流人才稀缺的主要原因。
2.1.3企业、社会和政府培训状况
目前,企业物流人才主要依靠企业自己培养或对非物流岗位员工进行继续教育使其转变为适应操作性岗位人才;物流人才的培训和资格认证主要依托社会培训机构来完成;近年来政府部门为满足云南物流人才需求,加大了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如在全省范围内举行物流职业技能竞赛,技能竞赛为云南桥头堡建设培养和选拔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物流人才。
2.2国际物流人才需求状况
随着云南桥头堡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对外贸易额的不断增加,云南对东南亚、南亚的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伴随着云南物流企业不断壮大,国际物流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云南省今后10年的物流人才缺口将达到30万人,可以预期国际物流人才将成为云南桥头建设的重要支撑。
3云南国际物流人才供需缺口分析
3.1缺口总量
云南物流人才在未来10年缺口将达30万人,特别是云南的国际物流业,通晓国际业务知识的国际物流人才奇缺。随着云南桥头堡战略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东盟、南亚的贸易额将不断增长,国际物流人才将越发的短缺。
3.2素质结构
物流企业岗位表面上是搬运货物,实际上是有组织、调度、指挥的,这就需要除有实际操作能力外,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云南物流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不高,专业知识匮乏。据统计,本科学历员工仅占员工的10%,高中学历及以下占到40%以上。
3.3岗位分布
据云南省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分析,目前仓储和货物流通是国内物流行业人才需求分布最基础的职位,但这部分员工大多不是物流专业人才;中级职位上,如业务经理和管理经理也不是物流专业人才,这部分人才是具备一定经验的从业人员;最缺乏的职位是高级经理和总监,这部分通晓国际物流专业知识的人才是培养重点。
3.4需求结构
从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角度看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政府机构的宏观管理人才。这部分人才主要从事政府的政策制定等相关工作;二是企业物流管理人才。企业物流管理人才是物流人才需求最大的一部分,他们的工作涉及到企业的管理和协调等工作;三是物流企业管理人才。在目前情况下,通晓外贸型国际物流人才及从事企业物流规划人才最为缺乏。
4云南国际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4.1专业开设晚,人才短缺
物流专业在高等院校开设较晚,云南则更晚,2003年才开设物流专业。近年来云南物流业发展迅速,但由于专业开设时间不长,物流专业人才短缺,专业国际物流人才几乎为零。不仅如此,在专业和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市场需求不能有效对接,不能向物流企业提供各种层次和岗位的人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云南物流业的发展。
4.2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目前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是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的培养主要精力集中在操作能力上,以学生多参与实践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的培养方式。普通本科类院校,主要是在课堂学习物流专业理论知识为主,学校设置完整的课程体系,但物流课程的设置往往不能和企业的要求相符合,导致大多毕业生无法满足现代物流企业的需求,操作能力欠缺,特别是不能满足国际物流的人才的需求。
4.3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物流教育在我国起步晚,云南则更晚,师资队伍紧缺的状况普遍存在,且现有教师队伍大多是从其他行业和专业转化而来,对物流理论和技能的掌握不系统,尤其是对物流管理的技能操作欠缺,“双师型”物流教师严重缺乏,从而使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企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要求。
5云南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策略
5.1培养目标
为云南省桥头堡战略建设提供专业的国际物流人才支撑,提高云南省国际物流业的发展潜力,配合好云南“两强一堡”建设,云南需要培养大批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国际物流的专门人才,需要引进先进的国际物流人才培养和管理经验,培养出有着强大竞争力的物流产业人才群,把云南省建设成我国西南地区的国际物流中心。
5.2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的策略5.2.1继续发挥高校培养的主要作用
高校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符合物流企业要求的物流人才,推行“订单式”教育及“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高校应积极发挥培养物流人才的主阵地作用,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对学生进行培养,提高物流效率。物流企业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接受师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性学习,为师生提供实际操作机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应用型国际物流人才的成长空间和培训场所。
5.2.2加强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是高等教育外物流人才培养的有效补充形式,同时也是最快捷的物流人才培养形式。应大力加强职业培训的力度,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于职业培训学校一定的扶持,发挥职业培训的快捷、针对性强的优势,特别是在目前物流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加强职业培训越发显得重要。
5.2.3跨国交叉培养国际物流人才
目前云南省主要国际贸易对象为东南亚、南亚等国家,这就要求物流从业人员掌握这些国家的相关政策法律、人文风俗习惯、语言等。因此,为了提高云南省高校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需要云南省高校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高校建立物流人才跨国交叉培养合作。在学生学习期间互相为对方学生培养某些业务岗位技能,使国际物流专业的学生熟悉东南亚、南亚各个国家的物流政策、报关报检政策等,掌握在东南亚、南亚各国开展国际物流业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毕业之后才能够顺利地和这些国家开展国际物流业务工作。
5.2.4加强复合型国际物流人才培养
国际物流人才不仅要通晓国际物流业务,而且还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国际贸易等知识。因而云南省高校在进行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时,应将专业外语和相关国际贸易知识纳入高等教育层次。从事国际物流人才应系统地掌握国际物流、商务英语、东盟国家小语种、国际贸易等相关知识。成为既能从事国际物流管理的需要,又要能从事国际物流业务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5.2.5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独立学院;物流人才;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9-0223-02
现代物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物流业已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已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1 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分析
1.1 市场对物流人才数量的需求
云南省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统计,目前国内物流行业内的人才需求分布情况是:负责仓储和货物流通的是最基础的职位,这部分从业者比较多,但几乎都不是物流专业人才;负责业务和管理的经理是中级职位,这部分人大多也不是物流专业人才,都是有一定经验的从业人员;出色的高级经理和总监最为缺乏。全国物流人才缺口达600万人。而云南面对“物流师”被确定为“第五类职业”,呈贡新城将建一个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物流中心等物流市场的发展,也表现出云南物流师缺口大的状况。据云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领导在媒体公布的数据,云南省今后10年的物流专业人才缺口将在30万人以上,它已成为最大的紧俏职业之一。
1.2 市场对物流人才质量的需求
(1)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人才需求
物流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行业,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刚刚起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物流行业必然会逐渐规范,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
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物流业的发展存在两个大的趋势:其一是物流一体化,其二是物流供应链由推动型向拉动型转化。在物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企业需要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在采购环节需要供应物流人才,在生产环节需要生产物流人才,在配送环节需要销售物流人才。这就决定了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专业型人才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综合素质。
(2)符合企业运作的人才需求
企业运作需要多个层次的人才,优秀复合型物流人才需要兼备物流实战经验和物流理论素养。我们的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时不具备较多的实践经验,所具备的知识大多为课堂、书本上所学习的理论,要成为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物流实战经验,因此多从作业层开始工作,与高职高专学生相比,由于本科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其在企业中的提升速度相对快一些。一般而言,在作业层工作1~2年后才能进入管理层工作,经过3~8年的管理层工作才进入经营层工作,时间的长短与个人的学历和能力有密切关系。
(3)技能型人才类型和需求规格
企业对各类型的物流技能人才的工作属性、技能、学历要求和工作内容要求也不相同。从仓管员、配运员、信息员这样的基础职务到操作层主管、中级主管,各职务的技能要求不同,学历要求也有所差异。物流各层次人才所需工作技能、工作内容和学历要求,对于本科类物流专业毕业生而言,基础作业层的工作也是必然要经历的阶段,由此积累以后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管理工作。
1.3 市场对物流人才结构的需求
从市场对物流人才类型的需求角度看,今后物流人才的需求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管理层次的人才。如为政府机构制定政策、规划等的人才,包括相应的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的人才。二是企业物流管理人才。这是物流人才中需求最大的一块,因为企业的包含面很广,尤其是制造业对物流人才有大量的需求。他们主要的工作是与物流公司进行协调、管理和控制。三是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据调查,在当前情况下,物流规划咨询人才、物流外向型国际人才、物流科研人才这三种人才在业内最缺乏。在我们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对以上人才类型的培训主要由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大部分是定位于培养宏观管理层次物流人才和企业物流管理人才,而大多数高等院校毕业生不愿到一线基层工作,从目前就业形势看,物流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现象与我国物流行业刚刚起步、对人才的需求大于供给的现状是分不开的。
从企业角度看待物流人才的需求,物流人才主要集中在与运营控制相关的职能需求中,从高级到基层分别有中级管理人员、物流操作管理员、物流操作员等,而在市场开发和解决方案规划等职能中,对物流人才需求较少。中级管理人员、物流操作管理员和物流操作员的需求比例大体为1∶3∶1.6,物流行业中男女性别比为3∶1左右。
2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现状
2.1 独立学院物流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认可。
独立院校是现代大众教育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其学生的培养既不属于“研究型”教育,也有别于传统的专门教育,而是具有独立特色的专门教育。
2.2 独立学院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对专业的设置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例,对学生的教育培养采用“2+2”的模式,即2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进行分方向的2年学习。在前2年的基础课程学习中进行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由于物流管理学科下属于工商管理,同时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学生也需具备工商类学生所具备的基础技能,因此主要开设工商管理类八门核心课程和物流管理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更好地选择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时,进行后2年分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同时,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实习,第一阶段是大四上半学年以前,由学生自行寻找单位和时间(一般为假期),第二阶段原则上安排在大四下半学年,与就业结合,可自行寻找,也可由学校帮助安排。
2.3 在校学生学习态度
作为三本学生,独立学院学生与其他院校学生相比有一定不同,即较一、二本学生而言三本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不强,但学生动手能力强,也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学生有很强的危机意识,能在课余时间主动寻求社会经验的积累和职业技能的提升。对职业资格证的报考,大部分学生报考了助理物流师,部分学生还参加其他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如会计、文秘、营销和人力资源等。在课余时间,很多学生还自主进行专业实践,利用假期时间到物流企业打工,实践所学理论知识,了解物流行业,并以此为主题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学生除本专业的学习外,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2.4 毕业学生就业情况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06年招收第一届物流管理本科学生,2010年毕业后,学生的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从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从事物流及其相关的行业,如货运、报关、企业物流等,也有一部分学生从事酒店、房地产等行业。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认可度较高,普遍认为所学专业知识非常有用。
3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3.1 工作理想与现实对比落差较大
大部分被调查学生经过为期3个月的实习实践后,都认为工作理想与现实对比落差较大。学生在校期间课堂上所学的和参观、见习的单位多为国有大型企业,物流设施设备先进,工作条件较好,工作劳动强度不大。但学生自行实习阶段,任职多在中小型物流企业,工作设施落后,工作条件简陋,所从事工作多为简单重复的事务,劳动强度大、枯燥,而且薪酬不高。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经历了这段实习后感觉落差较大。
3.2 男女性别差异较大
刚毕业学生从事物流工作,必然从基层物流工作开始,基层工作多为仓储管理、运输调度等,工作内容较为简单、枯燥。而且在这些工作中有时单位会要求员工也参加装卸搬运、押运等工作,这些工作领域以男性为主导。因此,物流企业对男生的需求更大,男生所从事的工作范围也较广,而女生多从事信息处理或物流会计事务方面工作,工作范围限制较大。
3.3 愿意长期从事物流工作的学生较少
由于以上原因,加之基础物流工作薪酬较低,在目前我国尤其是云南省物流产业发展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仓储、运输仍采用传统运作经营模式,使学生觉得在物流领域工作没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而在深圳、上海等发达地区就业的学生,虽然所从事工作环境的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但相比同等收入的工作,从事物流工作还是太辛苦。因此,很多学生对于长期从事物流工作的意愿不强,多是希望先做本专业工作,等有更好的机会时再转行。
4 独立学院物流人才培养对策
4.1 引进师资的同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
由于我国物流专业恢复时间不长,物流类研究生教育相对其他专业也发展滞后,培养的物流教育人才大大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大部分高校物流类教师力量不足问题突出,很多教师是由经济类、管理类专业转型而来,这个问题独立学院也不例外。由此衍生的问题就是教师没有物流从业实践经验,课程的讲授偏于理论的灌输,这对于学生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而现阶段要引入既具备丰富的物流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物流人才进入学校进行学生的培养,也是困难重重。物流工作一般工作强度较大,而且需要经常处理突发事件,管理工作人员没有灵活的时间可以安排教学;同时,这样的人才在物流企业的薪酬较高,对于物流培训工作更热衷于社会的职业培训,而非学校的教育培训。
物流师资力量的不足是全国物流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物流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除了理论上的学习外,还应加强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如到相关企业进行学习、见习,才能将理论知识更好教授予学生。
4.2 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进入社会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知识较强,但实际操作能力差,在物流这个对实际操作要求很高的行业中,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单位,还需单位进行进一步地培训,这样不仅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而且学生职务提升的速度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在学生走入工作单位之前,学校教育应注重实际操作方面的培养、训练,这样学生毕业后直接可以上岗,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操作上也能有较明显的提高,缩短学生从基层到中层工作职务的时间,对于提高企业和学生的满意度都是有利的。
4.3 发展与其他高校或企业的合作
物流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的培养离不开实习实训,但物流专业人员的实习实训又存在很多困难,实验室建设的滞后将影响到学生培养。
独立学院缺乏建立实验室的经费,所以还是只能发展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对于低年级学生可进行短期的课程教学实习,如对设施设备的观摩、对物流中心的参观,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基础和信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进行毕业实习。这就需要各方帮助专业建设教师与企业建立广泛、长期的联系。同时,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物流中心所需人员不多,因此要解决大批学生的实习问题,还应开展和多个企业的广泛合作。
参考文献:
[1]蓝仁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物流教育与培训[J].2008(5):31-34.
[2]朱亚琪.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青海交通科技,2006(6):61-63.
[3]张凤琼,杜世洪.关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12):70-73.
[4]郊桂英,姚林.关于我国高校办学定位的研究[J].江苏高教,2002(1):60.
[5]袁群.浅析我国物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J].现代教育,2006(8):68-70.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物流;人才培养
一、引言
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是指将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于应用主导型,将发展目标定位于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工程或管理应用型人才的服务应用型的物流教育。也就是说,应用型的物流人才既要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物流类专业在我国开办比较迟,不像其他传统专业有多年积累的课堂和实践教学经验。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错位竞争”战略定位必然要求其人才培养方案要有应用型特色。
物流类专业是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引导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其他综合能力。因此应用型物流类人才培养不仅强调掌握物流类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更应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目前各高校主要通过学生下工厂实习方法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由于大学本科教育的大众化,众多的学生到企业实践,存在着企业接收难,安排指导难,教学管理难等一系列难题。同时,在物流教学中有些理论相对比较抽象,对学生而言,大多数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对问题的感性认识不足,并由此造成理解深度有限,学习热情不高等问题,使教育的效果打折扣。而引入游戏教学法能够较好的解决以上的两个问题。
二、游戏教学法的应用现状
游戏是人类的天性,人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全身性的投入,在放松和积极的状态下持续学习。所谓游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情景,以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游戏60年代在美国开始推广,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美国的大学里获得较快的普及。70年代末开始,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成果陆续应用于我国的外语教学,以后又推广到体育课以及对外汉语课的教学中。
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加深,许多事物日渐与国际接轨,目前国内沿海城市许多有实力的培训机构纷纷将这一形式引入到企业内训中,普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事实证明在培训过程中适当加入主题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游戏能极大的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种形式活泼而高效的知识传播方式。
目前国内教师在物流教育过程中采用游戏这一形式的还不多见,这固然有传统教育理念的因素,如一些教师认为上课应保持严肃性,自身并不善于把握活跃的课堂氛围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老师找不到能与教学内容和主题密切相关的游戏内容和形式。特别是物流课程,由于相对于营销、管理等文科课程更为抽象,能适用的游戏少之以少,据笔者初步调查,目前知名度较高的物流培训游戏只有“啤酒游戏”(模拟商品在采购过程中由于信息不畅而使需求失真的过程),一些物流电脑软件游戏虽能模拟物流过程,但成本高,且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形式上并不适用于课堂教学。
总体上,国内对物流游戏内容的设计研究远落后于实际课堂教学需求,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状况,急待进一步的开发设计出成本低,规则简单,操作实施性强的游戏以丰富物流教学手段。所以设计出简单易行、形式活泼,适合课堂教学的物流游戏是推行游戏教学的先决条件。
三、物流管理教学游戏的设计原则
游戏的作用在于给予游戏者发现个人的经验知识与外在世界的连接,发现外在世界的规则、期待与惯例的余地,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课程积极性和参与性。物流管理教学游戏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寓教于乐原则
物流课程中的游戏设计首先一定要有娱乐性。能够吸引年轻学生的眼球,符合他们的价值取向。例如,以啤酒、巧克力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出现。在采购报价游戏中将采购物品的清单定为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品或者数码产品。但是,物流管理教学中的游戏绝不仅仅是把游戏简单的引入到课堂,而是应该能够很好的将物流管理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等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从中较好的体会到知识的具体应用。例如通过“啤酒游戏”让学生了解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通过“巧克力工厂”游戏让学生了解信息共享的作用等。
(二)情景并重原则
所谓情是指游戏的设计背景或者规则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社会背景和行为方式。但是,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简单,生活阅历也不够丰富,他们现有的以情感纽带为基础的人际交往和行事方式很多情况下并不一定适合商业社会的行为准则。所以还需要根据商业规则设定相应的原则,这一方面能够使得游戏的环境模拟更为真实,同时这种游戏规则遵守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社会和学习相应的商业伦理的过程。例如,在供应商招标的游戏设计中就要明确的规定学生不能够通过情感纽带和承诺的方式进行价格打压,不能在规定以外的环节中透漏价格。这些其实都是在提醒学生不能用贿赂和串供等方式进行不道德的商业行为。
(三)贴近现实的原则
游戏的模拟和数学模型一样,要对游戏的背景和游戏的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假设和限定。这是为了能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的环境下完成教学的目的。但是这种游戏环节的设计一定要尽可能的符合企业的实践。例如在供应商招标游戏采用二轮竞标法开发而来。二轮竞标法是目前跨国公司采用的较流行的招标形式。此外,在每一种方法的现实应用的中都是有其利弊的。对现实的企业经营而言是要在各种资源和不同的管理方法之间进行权衡。但是在以往的教课书中太过于偏重给出绝对性的评价,在游戏的过程中要避免以偏概全。除了介绍游戏的正面知识和信息,也要尽量的告知学生理论应用的局限和可能出现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