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怀想天空

怀想天空

时间:2023-05-29 17:39: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怀想天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怀想天空

第1篇

被细细的窗棂剪辑成四四方方的蔚蓝格子的,是天空。被短短的睫毛和长长的绿树枝丫分割成闪亮遥远的小碎片的,是天空。

天空投影在水的碧波中,于是有了梭罗坐在瓦尔登湖畔,垂钓水中一望无垠的夜空繁星。天空投影在人的明眸中,于是有了楚国的屈原仰望天空,吟诵奇丽诡谲的《天问》。哲人的天空,孕育了他们的灵魂。他们因此有了天空般辽阔的情思与胸襟。

星晨是天空的眼睛,天空的脸颊上生满了无数只大大小小的眼睛。太阳是一只炽热的眼睛,让我们不敢直视它的烈焰金光,有如人们对炙手可热的权贵的向往与敬畏。月亮是一只温柔的眼睛,不论阴晴圆缺,悄然看着从古到今的人们。“今月曾经照古人”,静谧流淌的淡黄色光芒中,人们获得了安宁温和的一刻。至于数不尽的星辰,则如同昆虫的复眼中呈现的景象。《小王子》中写道,我们肉眼看到的星辰,也许在亿万年前已爆裂死亡,此刻它们的光芒到达我的瞳孔,是最神秘的意外。

云朵则是天空的粉妆。清晨的云被染成鲜嫩的粉红,如初生的婴儿的脸颊,血色柔和。黄昏的云被镀上金橙色,如斑斑锈迹,闪耀着孤独岁月逝去的光辉。有一个成语叫做“白云苍狗”,天空每日便上演着一部《白云苍狗》的电影,观众有稚嫩的孩童,有迟暮的老人,他们从变幻莫测的云朵中,或找到了童年时品尝的甜蜜的棉花糖,或找到了童话故事里云的国度。

孟浩然诗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天空的粉妆融化了,晶莹的雨水便落了下来。我们无法亲吻辽远的天空,却能亲吻到天空的眼泪——雨。点点滴滴的雨,愁煞过词人李清照,愁煞过贺铸:梅子黄时雨。我们坚硬却裂缝百出的心,被雨润泽,然后从心灵的旱地上长出一株新绿,从心灵的尘埃上开出一朵洁白。这柔弱的植物吸饱了天空的泪,在风中摇曳生长,离天空近了一点,又近了一点……

凭着日晷上的投影,我们可以知道天空在走向永恒。宇宙多大,银河多宽?此刻都已不重要。

我们何曾看清了天空?不过是在怀想中,梦见永恒。

评点:此文文彩飞扬,联想丰富,上下古今,融于一炉,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和审美的雅趣。“亲吻天空的眼泪——雨”,显得何等多情,何等美妙!“离天空近了一点,又近了一点”,引发了多少遐思!高考作文,就得有这种“文眼”,这种“亮点”潘大春

第2篇

每一阵风,都是天空的倾诉;每一朵云,都是天空的温柔;每一颗星都是天空的灵动。因为我们总是仰头,所以我们怀想天空。

每个人的头上都有一片天空。

我喜欢瓦蓝的五月的天,因为它倒映着纯洁的梦。青蛙在荷叶下书这天的眼泪,那碧绿的一片,浸润着幸福与思念。总是在五月的天空下怀揣着一种愉快和不安,放了风筝又怕断线,不住地失望,也不住地渴望,想要像鸟一样漫步云端,体味庄子的自由;七夕的夜幕,银河迢迢,喜欢阎王天琴座星,因为人们把那叫做织女,回忆是神话的美丽与悲伤;中秋的晚空,喜欢回首那轮圆月,因为有人曾举杯畅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头上的天空,总是给我无尽的遐想与绮丽的梦。

每个人的心中又有着另一片天空。

音乐家的心中是一片晴朗的碧空,一只雁是一个音符,他们总想排出最好的五线谱;航天人的心中是一片广袤的苍穹,一次起飞是一次跨越,他们总想尝试更高的旅途。心中的天空是一生不灭的理想,以及那一份涌动的激情与年少的痴狂。因为心中的那一片挚爱的天空,所以我们有坚持不懈的勇气,因为心中的那一片天空,所以我们有那双能触及苍天的羽翼。心中的天空,是我们描绘未来的蓝图,它将真实的存在,只要我们去努力。

所以人,要站立,所以人,要昂首,因为心中的那一片天,需要一个战士去守卫,需要一个虔诚的信念去维系。窗外也许有一个被雨踩湿的世界,但你的心可以拥有一片灿烂的天地。所以不要惧怕失败,不要担心那一片天总是离你遥远,抬起头,你就可以向它微笑,踮起脚尖,你就可以靠得更近。

风,传递着天空的倾诉;云,舒展着天空的温柔;星。山岩着天空的灵动。因为我们总是怀想天空,所以我们仰头。

第3篇

天空,空灵而深邃。它包含万物,有时却显得如此明净,不染一尘,仿佛形象了的佛家禅道,引人深思。

天空中最常见的便是云,在有云的日子,阳光总会闪闪烁烁。随着云朵的形状变换,人们的心情也会跳跃起来。无论是孩童对于绵羊小狗的遐想,还是气象学家对于未来的研究思考,都离不开云朵。

天空包含了云朵,也就包含了阴晴雨雪。无论瓢泼大雨有多么惊人的气势,无论霹雳闪电有多么壮观的神情,都被紧紧的包裹进天空博达的胸怀中,当然,这胸中也装着潇潇暮雨的缠绵,飞雪连天的浪漫,艳阳高照的欢欣……

而每到夜晚,当夕阳悄然隐没在地平线后,天空中的明月与繁星便都现身在深色蓝丝绒之上。那一轮明月,蕴含了多少唯美的想象,包含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心绪与灵感,只怕是谁也数不清的。而那一颗颗如碎钻一般的星星,其变化更是丰富。先说那几颗特殊的星星:紫微星、北极星、北斗七星……每一颗都有难以忽视的宗教意义和奇幻色彩,还有那一个个的星座,它们都拥有神秘的美丽。而这种神秘的美仍是天空的属民。这也为天空增加了独特的神秘色彩。

天空拥有着如此多的东西,也俯瞰着如此多的东西,她该是最杂乱的了吧?正如天空下的城市中那些被各种事情变成了疲于奔命的蚂蚁的人们一样。但是,天空没有。

我最喜欢看的便是冬日的天空,常常万里无云。就如一块巨大的蓝色宝石,静静地面对着遥遥指向它的褐色树枝与大地上用枯黄冬眠的花草们。这时的天空,经过了春夏秋三季的洗礼,宛如一个看透了世界的智者,显示出其空明的一面来。它仿佛已经明白,一切事情,固然多彩又杂乱,我们只需尽量包容一切,然后保留一份美好的记忆,而不能让忙碌与矛盾牵制了我们的人生。

天空是智者,它从不会忘记自我,它更懂得包容。但是,有多少忙碌的城市蚂蚁,还无暇将自我与真知一同发现呢?

天津英华国际学校初二:钟荧

第4篇

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烈日当空。我们勤劳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起笔先点出“烈日”两次,重复得好!]因为作为农民,这是他们的义务。[说得多么本分!]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可怜农家父母心!“搞好”,此词用得妙,传神。]

农家子弟努力学习吧!全力以赴吧!我们敬爱的父母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埋头在烈日当空的麦田里收割麦子。那种滋味,你们体会过吗?[此处喊“口号”了,但听来很顺耳,很入耳。前两节,均说“我们”、“他们”,请品味。]

在即将奔赴高考考场的前两天,我体会到了。又热又累。当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快点把麦子割完,到家洗个澡,然后在床上睡五六个小时。

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点多钟就起了。他临下地时告诉我说:“你再睡会吧!六点钟起来做饭,然后洗洗衣服,八点钟到地里给我送饭。”[全是农家父亲的质朴话语,多情而又实在!有几个家长让孩子在高考前两天劳动的?]

我睡醒后,拿起表一看:5:50。大概在学校里起早起惯了吧。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衣服泡在铁盆里。然后,我进入厨房做饭。

我做好饭,洗好衣服。又把汤盛到饭盆里,拿了5个馍,一齐放到篮子里。我赶紧吃过饭。碗都没涮,便骑车下地了。

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他说:“你来,吃过了吗?我割光这一垄,再吃……”[白描。父亲的言语,平淡中见“浓”!]

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光了。他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馍头,边吃边说:“孩子,你爸没本事,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这就是当农民的父亲,在田野上,在烈日下,对“后天”高考的孩子进行的“临考告诫”!苍天和大地都在倾听……]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个多小时麦子。[不愧是农民的孩子!没有考前烦躁,没有“营养品”,没有父母高招“安慰”,只有本本的“劳动”!]回到家,我没有吃饭。洗了个澡,就睡了。[与前文呼应,真是累得瘫了!]

第5篇

我是一只猪。

这时你脑子里肯定会出现一幅图画:臭气熏天的猪圈里,一群肮脏的猪正在抢食吃。

错!这只是一般猪的形象,我承认,我们大多数猪兄猪弟的形象不太好,但也有个别例外,那个例外就是我,一只会思考的猪,一只智商很高的猪。所以下次在骂别人猪脑子的时候,请先注意一下,因为猪中也有聪明的,比如说我。

最近我对人的生活产生了兴趣,于是就拼命地想尽一切办法去老王(看守我们的)那儿看电视。本来老王很不情愿,说你一只猪懂什么;但后来见我看得兴致勃勃,终于也不再干涉了。

最近一次看到了农民工的生活,我的乖!脏、乱、臭,简直不是人住的,让我去我都不住。再看看那些有钱人家的房子,我的妈!那也不是人住的,那是神仙住的,金碧辉煌,应有尽有。这不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是一个天上,一个地狱。真的,骗你我不是猪。想到这几天我们吃的饭,有酒店的,有民工的。酒店的饭,让我想到了“猪生得意须尽欢”;而民工们剩余的饭菜,则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因为,民工们饭里有小石子,硌碎了我两颗猪牙,让我痛惜不已。

仰望天空,我的心飞了起来,不禁触动了心中那个天大的、原始的问题:人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有的人因为家太小、没有地方睡而烦恼,有的人则是家太大、不知睡哪个房间而发愁;有的人因为收入太少、要花钱的地方太多而发愁,有的人则是余钱太多、不知放哪儿安全而烦恼;有人吃腻了大鱼大肉、尝遍了山珍海味、想来点绿色食品,有人则是一天到晚绿色食品、想来点“红色”食品(肉);有人开烦了私家车、想骑一下自行车体验体验生活,有人骑够了自行车、想买辆私家车享受享受生活但苦于囊中羞涩……想到这些,我的猪脑子开始乱了,我不禁仰天长嚎:苍天啊,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天上马上打了一个响雷,我吓得立马闭上了猪嘴。看来,老天爷也正在为这个烦恼。

想想我们猪,有饭同吃,有屋同睡,无处不均匀,无猪不饱暖,所有的猪都一样。不过,大家都一样太单调了,还是人好,不公平才有竞争,有竞争才会有乐趣。嗯,下辈子还是投胎做人好!

多少天来积累的问题解决了,顿感轻松不少。我一路高歌走到猪圈,就此躺下,睡了。

第6篇

漫漫星空勾起思绪重重,怀想天空。云卷云舒看过世间繁华风起风停,荡涤红尘烟波,今天我对你的思念,你是否知道?

长夜漫漫星空浩瀚,星星是孤独的眼睛。我们是天上的星星,在天空相遇又分离相遇是一种奇迹,我们要好好珍惜这缘分,天上的星星虽然相隔万里,渴望的眼睛却寻找着彼此的轨迹。星星用自己的孤独用温暖微弱的光照亮着彼此的心为天下人带来光明这无私的爱,谁能懂?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王昌龄被贬,李白对她的思念与同情寄予月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仕途不得意,把对家人的思念关爱寄予美好的祝愿与月亮;“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对丈夫的死的痛苦惆怅的心情……而我如今,把我对你最深的思念寄予于这漫天的星星,这些星星是我对你说的话。希望你能懂。

天马行空怀想千年的情思,挥洒诗意的光辉,缔造不朽浪漫,浩瀚远空承载历史的凝重,凝望天空,月亮投下大片片阴影,历史在此镌刻。这一切都孕育着更美好的明天。然而我是否已经成为了你的历史。或者说,我不过是你的无关痛痒。

星星都是孤独的,我,只是一个人的孤独,而你,或许已经有一有另外一颗星星陪伴着你,祝你幸福。

第7篇

我一向陶醉于你那肃穆而深情的面庞,湛蓝,悠远,超凡脱俗。你以博大的胸怀容纳了一切,“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陆游把对你的赞美唱到了云天之上。是你吗?天空,你为什么沉默不语,却给了古往今来无数伟人以坚定的信念?

坡仰望过你吧!那时的你是面容惨淡的,但他却从你那里读出了传唱千古的《赤壁赋》。屈原也仰望过你吧!你是无奈的,悲哀的,屈原从你那里读出了什么是天地正气,什么是人生的真谛。

啊!天空,我时常仰望着你,你沧桑的面庞依然给我全新的活力。天何言哉?与你在一起,就没有了悲观失望,没有了庸俗生活。与你在一起,就多了一份历史的沉重感与激流勇进的毅力。我梦想站在塞北边关茫茫大漠前,感受你“长河落日圆”的气势;我梦想站在北国巍峨的万里长城上,领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情怀。

于是,我学会溶入你,渗透你,在心里怀想你质朴的气质。我慢慢懂得了:你其实是在教我们怎样以乐观的心态去生活,去走完自己无怨无悔的一生。你不言不语,天地万物却仍井然有序地轮回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发出了怒吼。你却无动于哀,因为你知道,光明前总是黑暗,鲁迅的爆发,正是黎明前的一缕曙光。于是,我懂得了沉默,独来独往,自命清高。但你又告诉我;这不是人生的追求,也不是理想的境界。我彻底明白了:“光明总是姗姗来迟于风雨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那种万家忧乐进心头的境界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它摈弃了一切虚伪与丑恶,却永远定格在你的心中。”

与你在一起,“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即使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也学会了多想一二。与你在一起,不需要刻意地去品味其中的独韵,那一片湛蓝自会洗刷你心灵的污尘。

考场上很寂静,窗外依旧是你恢宏的面容。许久,我顿然醒悟:原来,你就是我们心灵里的那片天空,每个人都在怀想天空!

第8篇

【关键词】角度;生活;创意表达

还记得二00七年高考作文题是《怀想天空》,也就是那一年的六月十三日江苏阅卷的两位负责人以“康青”的笔名在《扬子晚报》上发表《赞怀想天空》一文,为以“文化散文”的形式写“真情文”做出范例。据说那年我省某考生的《幻想天空》因叙的是考前真事,抒的是真情实感而受到阅卷组长何永康先生的青睐,被判的高分,从一本书中得知何先生是这样点评作文的》“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的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游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却发自肺腑,《怀想天空》被充判分给我们很大的气势,平时学生的作文乃至于高考作文其亮点可以使多元的,关键是“真”要我们的学生关注当代社会,观察身边真事,感悟人间真情,丰富情感积累。如何做到这一点,必须真实意义上做到让我们的高中学生多去观摩生活,在此基础上做到有创意的表达。

一、让学生多观察生活需要我们的学生涉猎的范围要广

多年的学生生活,多年的封闭性学习生活沉重的升学负担,我们绝大多数学生近乎产生了一种怪癖,十分喜欢足不出户,平时跟家长聊天,孩子放假回家也懒得出去逛逛,那么我们的小学生又凭什么去观摩更广范围的生活呢?经过笔者多年的实践语文老师多做有心人、知心人,细心人可以弥补学生足不出户之不足,语文教学中围绕课程内容为学生挖掘社会资源,把握生活资源,运用多媒体和现代教育让学生去领略社会,平时注意让我们学生多看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让我们的学生多关心国家大事,如最近的云南大地震,日本的所谓的国有化的事件等,让我们的学生在校经常想想自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场景,回家后多与父母亲进行沟通。尤其注意在传统的节日时,特定的节日注意把对他人的感恩之心落实到细小而具体的事情中去。父亲节、母亲节、妇女节让我们的学生把父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梳理起来,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多观摩生活不需要挑选惊天动地的场面,感染学生的清洁应当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要求我们的学生眼睛要勤,耳朵要灵,头脑要清,际遇人生大范围,酸甜苦辣全品到,尽管人间之事五彩纷呈,悲欢离合,、尽观春日萌芽,夏日炎热,秋叶飘零,冬日积雪,尽望小路的奇葩,海浪的咆吼,平静的湖水,山间的朗月。

二、力求学生有创意地表达需要我们的学生的积累的技巧和技法要多

应当说我们的学生经过十多年的语文学习接触到的文案篇目繁多,这些文章各具特色,主题、炫彩、引文、案法笔者以为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加以认真的梳理归纳总结,然后再让我们的学生通过多读多思悟出技巧和技法,文学作品或非文学作品他们都有一定的案法,行文的方法可导,所以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的教学,我们都必须在保证不支离破碎的前提下让学生去发现所学篇目篇章结构,表现手法以及语言技巧的特征,就简单的语言而言,有人曾这样说一字一世界,一句一天地,确实是这样,中学语文教学中,量词有量词的修辞艺术,数次也有数词的修辞功能,就修辞而言,高中语文的修辞格的运用已到了十分广泛的地步,会还,层递,痛感,忽闻的语言之花奇葩斗艳,作为我们教师要努力地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加以感悟,有人说语文教师首先自己应该是语言之花的发现者,而后再由充当引领学生感悟语言之花的鉴赏师,最后再去充当学生形成语言之能的培育匠。

三、力求学生有创意地表达,必须让我们学生经常性的精巧训练

应当说力求学生有创意表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每年高考的文科状元其平时的实践能力则比较强,靠的是什么?除去自身的悟性强于一般人以外,平时在老师的引导下精巧训练应当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何去精巧训练在作文命题的与时俱进,在我们有难以适从之忧的前提下我以为必须首先推崇的是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必须球的把话说的很动情,很在理主题也很明确,不要去为华美而华美,有人提出做质朴人,写真情文则应当成为我们作文训练的发展趋向,其次要推崇的是我们平时所训练的文题要便于我们的学生去写些具有草根情绪的文章,应当说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半是来自农村,即使有学生现在居住城市,但亦与农村着亲密的交往。所以让学生写出反应显示生活质朴的文章是完全需要也是完全有可能和必要的。再次要推崇的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努力去写原汁原味的文章,《怀想天空》之所以被打捞出来判为高分,是因为作者在当今其他孩子都不太知道感恩的情况下用笔真实感激自己当农民的父亲的。于此同时我们在学生笔作文训练时,要重视训练我们的学生去多角度立意,可以个体的人一棵去处世为人之道,可以取一般的事理,亦可以取大千世界所蕴含的哲理。

【参考文献】

[1]任志鸿.话题语文实践技巧 南方出版社 2001(3).

第9篇

没有你的日子,

我常一个人捧一本馨香的书籍,

静静地依偎着窗。

天空纯纯静静地蓝,

偶然飘过几丝薄薄淡淡的流云。

阳光柔柔地照耀着我,

和窗下那一丛散布着淡香的枝叶。

风儿微微地像你的手,

温情地抚过我低婉的长发。

透过平凡的字行,

仿佛看到我们曾经的影子,

和与你共有过的片刻美好。

渐趋成熟的生命已能够把忧伤搁浅,

虽然,爱与不爱都难免孤单。

但,见与不见都将是永远;

拥不拥抱都已是缠绵。

我心中的波光啊,

始终为你潋滟。

静寂的书案前,

淡雅的素笺渐趋厚重了谁的心思?

它承载着多少风雨侵袭的流年。

那些似近若远的往事,

跌宕起伏在谁的心田?

又飘洒着怎样的一地缤纷绝艳?

握过的手儿,

已铭记下了你心灵的温度。

挥不去的,

是曾经的和风如歌,

细雨如绵。

那一枝别样的爱花啊,

它可还在你的心窗前美丽着?

我一直在用生命为你守候。

我一直在用低诉的文字,

怀想着你曾经传递给我的温柔。

去日情怀依旧芳菲,

你可听到我心中为你摇响的

一檐婉转的风铃?

一盏清茶常令人怀想起一段往事,

一曲旋律也能唤醒心中一片柔情。

今夜我和你的心相距并不遥远,

我甚至倾听到你葱绿的心叶漾起的阵阵涛声,

那是你只有面对我时才有的暖语温情。

你说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会永远珍藏一个美丽的名字。

此刻的你啊,

是否也正凝望着北方遥远的星空?

只有善待的真情才会开出美的花,

为爱而生的心也将注定为爱而飘零。

那些欲泪和欲笑的心情,

带给我多少萦绕的牵缠和撼动。

当如歌的心弦渐渐哑寂,

那难了的花事,

又被夹入了怎样的书香?

那匆匆的,

第10篇

随风飘浮

轻轻地掠过如水的心湖

一缕缕浅浅的眷思荡漾

瞬间掣起千丝万缕的回味

一曲竹萧

随风飘摇

柔柔地流淌多情的心歌

一道道淡淡的思绪飘逸

流逝的岁月

陡然催下多少晶莹的泪花

一株兰儿

随风歌吟

静静地展现幽美的姿态

一支支悠悠地心曲飘舞

迷茫的灵魂

顿时散发一团馥郁的浓香

往事如烟

时光流失了岁月的沧桑

回眸

让怀想的美丽随风而去

虚掩的门环

叩开璀璨的心扉

让絮儿如诗飘飞

让萧儿沉醉旋舞

第11篇

记得儿时的天空。那定格在一张泛黄的老相片上的一片水蓝色的天幕布。我和一群小朋友拉着线仰望天空的一只风筝,额前短短的刘海儿飞扬着,眼睛亮亮的,闪过的是昔日头顶那一片无垠的蓝。

幼时去外婆家,看到各种美丽的天空。在太阳下的干草垛上,用懒洋洋的睡姿观望,偶尔会有几朵浮云飘过,有时会留下一只白鸟飞过的弧线,随意伸个懒腰便会打起盹儿来。后来长大,明白了这也许就是“闲看天上云卷云舒”的意境吧。小院里,有树。树枝和叶片搭覆在一起,像不规则的网,这是枝桠的天空。阳光投射下来,地上会形成破碎的光斑。风吹来,那细碎的小小的天空竟也跟着在晃动。年幼的我在小小的天空下竟不知拾了多少枚叶子,弯曲的、深黄的,像小小的船,载着梦。小小的情感便在这里找到了依靠,懵懂的心灵竟在这里发现了美感。

又记得粮站后面的大仓库,我喜欢在太阳底下的水泥地上独自玩耍。一个人对着仓库一排一排紧锁着的、亮白的大铁门莫名地感动肃敬。里面究竟锁着怎样的东西,那种神秘向往说不清的情愫便印在脑海里。那模糊而又真实的记忆,便真觉得仓库那片天空有一种万簌寂、温暖自在的美了。

后来上初中,学校后面座落着小小的山丘,走在操场上,身旁总会飘过同学清脆的笑声,像一阵风拂过短墙。午后明晃晃的笑靥、山丘上不知名的野花,树荫下三两个女生的私语,此后的蓝天就显得更高更明净了。

当日记被西风吹尽了,那明晃晃的、温暖的、诗意的小镇天空。终于,人长大了。记得从前读张晓风的《秋天,秋天》,对那种泛黄的感觉是顶模糊的,可现在却异常鲜明了起来:那些恍惚着的童年时代的天空竟成了淡淡的怀旧感。

风吹进四楼的半开的窗,把一阵悲凉吹到我心里了。我爱着我头顶的天空,却爱得这样孤独。

卡车装载着筐筐的大石头轰隆隆驶过沧桑的路面,灰尘兴奋着跳跃到空中恣意飞扬,我关上窗,不忍看见窗外那一派混杂的模样。偶尔落一阵雨,天空会泛着灰白的色调,像苍白的脸。小镇天空在沉默,而我仍骑自行车在小镇上来回穿梭。生命已走到第19年了,那片天空我的确爱得孤独,人生的坎坷、生活的不如意,常常让我不自觉抬头仰望,而我本想找寻的雁阵、白云却不知遗失在哪篇泛黄的日记里。有一段时间,我总喜欢对朋友说关于怀想天空的话题,她笑着说:“你酸不酸啊?什么天空,把时间放在做几何题上吧。”我捂口一笑,自叹好玩,却再不提起。可是那片遥远的天空,谁懂呢?谁去欣赏呢?

风在吹,在我19岁的秋天,就在我的窗边,一刻暂时的宁静,让我似乎又看到一片明净高爽,如一首小令,不细心就会将她遗忘。

可是,小镇天空那明晃晃的、温暖的、诗意的存在,是我多怀念的啊!■

草北留言

人们已经完全地陷入一种怀旧的情愫,被城市林立的高楼和迷幻的霓虹禁锢,他们开始寻找田园式的相思。而这种相思,在小镇中得以找回。

第12篇

为方便分析,将2004~2010年苏沪高考作文题列表如下:

一、江苏卷:诗性引领与唯美情结

无论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还是“凤头、猪肚、豹尾”,江苏作文题透露的完美主义生活倾向是显而易见的。“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这段2004年话题作文的华丽引语,将写作视点一下子就超拔出了庸常生活状态,引领写作走向诗性的探寻。该话题既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上善若水”等警句格言所蕴涵的传统山水文化价值贯通,又与主流价值所倡导的人生的理想状态合拍。“沉稳”和“灵动”体现了自然物态的灵性,亦标志着人生状态的某种极致。做人做事要么孜孜以求山的沉稳,要么苦苦追慕水的灵动,要么沉稳、灵动兼备,这是人生理想的诗意实现,是芸芸众生难以企及的性情、气质、智慧、道德的巅峰。

这种诗性价值取向在2005年江苏作文题的引语中被演绎得更为直露:“古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小到学习生活,大到事业人生何尝不是如此。”然而,现实生活中谁的人生堪称“凤头、猪肚、豹尾”呢?对于那些刚刚打开生命卷轴的高中毕业生来说,尽管比喻熨帖美妙,却与自己的生活无关。“小到学习生活,大到事业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反问语气,不容置疑,武断定论,笼盖一切。可现实情况是,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单调学习生活与还没有经历和体验的未来人生中,“凤头”既寥寥,“猪肚”又何在?更遑论“豹尾”?作文题自说自话的完美偏执与对学习生活、事业人生的诗性定位,实际上促成了一次写作诱供与逼供,让绝大多数学生无奈地寻觅日常生活中稀缺的风花雪月,编织那些虚构虚假的完美人生,并用高调门完成了一次没心没肺的诗意抒情。

对人生理想状态的执着和痴迷,让江苏的高考作文题一直悬搁于现实的高空,俯察世界。2006年江苏作文题――“人与路”同样循着诗性领航的轨迹,并加重了择路的哲理色彩。“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这段引语让学生必须屏气凝神直面“路”的选择。“路”是典型的诗歌意象,在日常话语中,词频很高,其中的政治意味、哲理容量往往增添了中国语境下“路”的深意与凝重。因此,潜意识中,选择怎样的“路”从来就不是一件无关轻重、可以率性而为的小事情。兹事体大,择路就是选择方向,选择路线,选择是非曲直,选择价值意义。最终,富有诗意哲理的“路”引领大多数考生完成了一次关于择路的宏大叙事与诗性表达,高调门不绝如缕,绝对唱响。从评卷结果看,考生对种种寓意深刻的抽象的路(如人生之路、社会发展之路)的偏爱程度远远超过了那些具体的路(如乡间小路、高速公路);他们集体钟情于“路”的哲理发掘与诗情抒发,不屑于那些他们认为鸡零狗碎、不值一提的实有的路;他们热衷追求"走路"的普世价值与本体意义,口号式的公理、常理、大道理雄辩地恣意挥霍,消解了思考的重量,淹没了自我的声音。

在居高临下俯视大地上的“路”后,2007年江苏作文题把诗性的目光引向天空,开始“怀想天空”。“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紧密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引语依旧是无需推导的定论,依旧是甜腻抒情的花腔,依旧诗意丰沛美不胜收,依旧高高在上无视当下。“明净”“辽阔”“深邃”就是江苏命题竭力标榜的写作领空和价值所在,让精神高蹈,让灵魂升华,让诗意照亮庸常,让梦想超越现实!――至此,江苏作文命题诗性唯美的浪漫情怀与价值期待臻于极致。

2008年的“好奇心”与2009年的“品味时尚”似乎没有延续诗性唯美的命题路径,但由于中国中学生好奇心的严重缺位与丧失,广大农村孩子对时尚生活的普遍无知与陌生,容易让人产生不怀好意的臆想:难道高考命题的高妙就在于与“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等命题原则背道而驰?其实,“好奇心”对应着人生的拍案惊奇与神奇奥秘,“时尚”魅影对接着光怪陆离与匪夷所思,本质上两者都是江苏2004~2007年一路走来的诗性唯美、拒绝世俗准则的另类表达。2010年的“绿色生活”则又一次体现了对诗意生活、本真心境与自然生态的执着与痴迷,依然是对现代生活和人性异化的抗拒与超越。

通过对2004~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的梳理,似乎可以确认,江苏作文题并不关心当下的生活是怎样,而是关心生活应该怎样――一切依据诗性唯美的标准。

二、上海卷:理性精神与世俗情怀

只要匆匆浏览一下近几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你就能感受到一种温暖的世俗情怀和平和的理性精神。

无论是2003年的“杂”,还是2004年明显顺承上一年命题思路的“忙”,都是上海都市节奏与时代嬗变的鲜活写照,都是对当下社会状况和生存状态的精准提炼,显得干练利落,简单明快,没有拖泥带水,没有云遮雾罩,体现了海派命题者敏锐的洞察力和精简的概括力。

“忙”既是城市特色的外部显现,也是世俗社会的真实情态,每一位考生都可以从自身、周围、社会等不同范围直观体验到种种“忙”的形态、心态、目的和意味等,“忙”是感性的,可以是加快的步履,匆匆的身影,无休止的追逐,不停歇的打拼;“忙”也是中性的,可以导向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亦可沦为消极的偏执与贪婪。“忙”为写作提供了一个着眼现实、踏实可靠的起点,让学生有事可叙,有理可谈,有情可抒,有物可状。

2005年作文要求对武侠、言情小说,流行歌曲,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及时装表演等当今的文化生活现象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并谈谈它们对成长的影响。这显然是一道贴近学生阅读世界和文化生活的作文题,范围宽松,表述直接,意图明了。作文材料列举了中学生文化生活的种种表现,没有粉饰青春期成长的烦恼与迷茫,持论客观公允。尽管文化生活内容可能富于诗情画意,但命题未作诗性引领,着眼点落在冷静审视与理性辨析上,体现了一贯的平易务实风格。

2006年的“我想握住你的手”是广获赞誉的好题,温暖、细腻、委婉、亲切,充满了温情脉脉的现世关怀。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气度竟凭借一个简单的手势得以传达,令人叫绝。上海自开埠以来,握遍了全世界的手,“我”与“你”的握手,一个简单的个体行为拥有怎样巨大而迷人的群体意味和象征空间?题目的价值在于以一种平民化的对话态度和生活化的动作形式,释放善意,表达关怀,直抵心灵,唤醒人性,推进社会的和谐。在这个题目面前,任何人都会有冲动,都会有颤栗,都会有情感释放的强烈需求。当年众多作家都难耐技痒,客串下水,一试身手,而“我想握住你的手”也一夜走红,极具人气,成为盛极一时的街头流行语。

2007年的“必须跨过这道坎”同样体现了海派命题让每一个学生有话可说的务实风格。人生在世,谁没有经历过沟沟坎坎?城市、民族、国家、社会乃至人类都有形形的“坎”需要跨过。题目中“这道”限制了“坎”的数量――仅写一道坎而已,“必须”明确了不容置疑的态度和决心――跨过去,没商量!上海人置身国际前台,新矛盾、新困难、新问题层出不穷,急速变化,畏缩退让哪怕是稍有迟疑都有可能坐失良机,功败垂成。在此情境下,上海人注重时间、效率,善于对实际效益作出精明估算,其他地区慢条斯理的商讨、谋划、等待,在上海人看来,纯粹多此一举,每每不屑一顾,“上海人历来比较讲究科学实效,看不惯慢吞木讷的傻样子”(余秋雨语)。可以说,“必须跨过这道坎”充分展示了上海人不争论、心动不如行动、快刀斩乱麻的干练作风和理性态度。

2008年的“他们”与1999年上海卷作文题“父辈”遥相呼应,提供了一种立足自我,静观他者的视角观照。和单纯的“他”或“你”相比,“他们”包孕着群体的共同胎记和属性特征,这对考生的生活观察力、思考力、写作力都是一种高强度的挑战。“他们”当然可以是父辈、老师们、同学们,可以是城市各阶层、各行业,也可以是农民工群体、其它驻沪外地人;“他们”既近在咫尺,又远隔天涯……同一片土地上,同一片阳光下,“他们”有着怎样的经历、际遇与心绪?与“我”的生存状态有着怎样的差异与断裂?循着这样的追问,生长于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的孩子们有可能触摸到生活的疼痛与社会的暗角,进而体会到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所以说,“他们”是一个冷静而有棱角的词汇,引领你的目光穿越世俗表象的繁华去靠拢陌生的容颜,谛听别样的声息,经历另一个世界的美丽或忧伤,并重新审视自我,收获理解与慈悲的力量。“他们”培育的是世俗的关怀和善良的情怀。

2009年、2010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是个异数,延续数年的写实路线和一以贯之的世俗情怀突然中断,思辨取代了行动,务虚置换了务实。其究竟是意味着海派命题风格的一次转身还是主旋律中偶然的插曲,不得而知,亦不在本文分析之列。当然,打破某种命题定势、适当换换口味,沉稳中添几许灵动,也未尝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儿。

上海高考作文题挥之不去的世俗气息,让我们看到了海派命题的现实价值取向――生活的终极意义不在于诗性抒发和来世超越,而在于理性地对当下生存际遇的观察、感悟、融入、反思与表达。

三、合论:苏沪高考作文题背后文化特质的差异

苏沪两地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的价值取向差异是显在的,但硬要说这种差异与两地的文化特质差异有什么必然关系,既显得突兀牵强,也有削足适履之嫌。在当今中国文化大语境背景中,命题风格的保持、延续、变异、趋同,可谓一切皆有可能。然而,把一段时间内不同风格的作文题分别嵌入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加以考量,与所属文化内涵的表征与碎片作某种想当然的类比附会,似乎也不失为一种有趣味的品鉴方式。

苏沪两地的“十里秦淮”与“十里洋场”可以看成各自的文化原点与文化趣味标志。

“十里秦淮”积淀的六朝遗韵,“金陵王气”笼罩下的旧都迷梦,孕育了金陵文化崇尚风雅、推崇自然、向往革新的文化特质。江苏作文题诗性唯美的价值取向,力图推陈出新,重振六朝风雅与文化大省的雄心都与金陵文化的特质息息相关。缅怀与希冀,迷恋过往与眺望未来如此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却每每遗漏了当下。如果说秦淮河畔“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预示着世易时移与文化的没落,那么,江苏作文题对后一诗句谶语意味的抗拒与规避,就异化为对超越庸常的终极价值的热望和崇尚,并期待建构一种引领时代的精神高标。因此,山水文化的高贵品性、人生价值的完美实现、终极之路的选择探寻、精神天空的怀想仰望……共同形成了江苏作文题的诗性气质与唯美形态,其本质是庄子哲学超越现实、崇尚审美生存的价值取向。甚至,为求新求美,标新立异,不惜因文害意。2004年的“灵动”与2007年的“怀想”皆是辞典不收录或语言交际中基本不使用的词语,2006年的“人与路”也是一种带有即兴意味、组合别扭的伪关系型作文。高考作文举足轻重,命题如此恣意,实在是浪漫主义诗人气质和唯美倾向的极端表现。

“十里洋场”则孕育了开放、包容的海派文化。近现代的上海得现代化风气之先,新奇怪异、“非我族类”的文化乱象你方唱罢我登台,早就见怪不怪。上海人用一双张爱玲式的眼睛看穿了一切浮云世相、怪力乱象,因此,他们不易因外物的沉浮而动心动情,而是精明地设计着人生的优化组合,精准地计算着生活的锱铢毫厘。他们宽容、自信,崇尚多元。他们不怀旧,因为没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本;也不奢望未来,因为深信未来取决于当下。被江苏漠视的庸常现实,恰恰是海派文化视线的聚焦点和兴奋点。面对现实,上海人经营有度,得心应手。他们被“忙”包围,但善于“忙”,享受“忙”;他们渴望向外开拓,去握遍世界的“手”;他们不惧生活的沟沟坎坎,自信跨过去又是一番新天地;他们用善意与包容心接受并观察着周围人以及闯入本土的各色人等……上海人信奉儒家的“实践理性”精神,相信写作无需“仰望”“怀想”,只需着眼当下,执手现实;相信写作就是实现终极价值的世俗化,就是探寻并规划好合情合理的生存与生活。

有趣的是,上海的“命题作文”还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一般没有授人以柄的“引语”,不在题目之外强加命题人任何的额外意图;而江苏则唯恐题目引起误读,总爱添上漂亮的引语助阵解读,或自诩引语表述得更全面、高妙,往往好心做坏事,引语常与题目相抵牾,让考生左右为难。2006年引语中两段“有人说”的内容与题目“人与路”并不构成分合关系,引语除了炫示思想,限制考生思路外,并无价值;2007年引语中的“令人神往”(指向未来)与“怀想”(指向过去)相冲突,更干扰了考生的审题;2009年引语中"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的如过眼云烟,有的能沉淀为经典"一句本身无异议,但让大量考生在写作中,误把“经典”当“时尚”,导致审题偏差,满盘皆输,这种误导效应恐怕会让精心编撰引语者哭笑不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