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建设规划

生态建设规划

时间:2023-05-29 17:39: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建设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建设规划

第1篇

【关键词】生态建设 规划与模式 德令哈

令哈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部,是青海省海西州州府所在地,行政设置为县级市,管辖蓄集,尕海,宗务隆,戈壁,怀头他拉五乡镇,土地面积2.84²,是柴达木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主要基地之一.在生态位上是盆地干旱地区向盆东西高寒地区重要的过渡地带,对于遏制土地沙漠化延伸具有不可替代的绿色屏障作用(1).但是由于人们在生产中的不合理利用和滥垦乱挖致使土地退化严重,直接影响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对此,德令哈市决定结合还林还草政策开展城市周边地区生态建设,再现“风吹草地见牛羊”昔日景象,改善环境条件,恢复草地生机.令哈地区土地类型多,探讨其建设模式意义重大.

一、自然概况及基本特征

规划建设区位东经96º15´-98º55´,北纬36º55´-38º20´,柴达木盆地北缘宗务隆山前冲洪积扇及山前平原上,东西贯穿100KM,南北横跨40KM,以315国道青新公路为轴呈带状分布.海拔平均2808-3200m间,覆及全市乡镇.降雨量80.4-330.2,年集中在5.6.7.8四个月中(1);年积温≥0℃为1616.0-2435.0℃, ≥5℃为1436-2293℃,极端积温+33.2℃,-38.9℃,日温差年平均在16-19.90℃,年绝对无霜期97-110d(2),蒸发量在2000-2500,风发生年一般在86d左右,年平均速度2.2-3.m/s(3)。土地类型以荒漠为主,兼有戈壁,沙漠等类型.土壤自然特征明显,植被稀疏,群落简单,盖度低;地表水资源贫乏,除尕海镇部分土地外均无灌溉条件.由于建设地域跨度大,地貌相对复杂,其中位于德市东北的蓄集地区由于北依宗务隆山,南对郭里木东山,呈东南-西北走向,切割宗务隆山前平原,加上海拔较高,使蓄集不仅成为相对独立的大平滩,而且形成了向西向南土地地带性及环境小气候反应的起点。

1.降雨---蒸发量出现两类现象:一是东从蓄集西至怀头他拉降雨量依此递减,年下降96;蒸发量递增,年增加287.二是从北向南由高差而引起降雨量下降,蓄集-尕海两地相差18`;蒸发量递增,相差318.如表。

建设规划区气候基本情况表 单位;年

项目 蓄集 柯鲁柯镇 怀头他拉 尕海

降雨量(mm) 186 126 90 168

蒸发量(mm) 2180 2439 2467 2498

≥0℃积温 1616 2341 2408 2435

≥5℃积温 1436 2214 2272 2293

热量(千卡/cm2) 167.79 169.21 173.54 167.11

2.气温-热量即自轴东蓄集向南,向西递增.其中年≥0℃积温尕海.他拉相对分别增加819和792℃,≥5℃积温相对分别增加857和836℃;热量分别相差0.68和5.75千卡/²。如表.

3.土壤-植被受地貌和地带性影响,土壤形成方式及熟化程度差别较大.其中蓄集地区土壤钙积化明显,剖面有钙菌丝及假结核状,植被有盐爪爪.骆驼黎及冰草.臭蒿.白蒿等.盖度15%左右.分布较为均匀.尕海地区为山前平原,土壤普遍盐渍化,植被有盐爪爪.骆驼黎.唐古特白刺等灌木半灌木及阔叶独行菜.老芒麦.星星草等草本,呈团状或均匀状分布;盖度10-25%。宗务隆.戈壁.他拉地区山前洪积扇宽大连片,土层厚,剖面简单,自然结构体不分明,质地轻,保墒性能差;植被有狗娃花.冷蒿.老芒麦.骆驼黎等,盖度15%,呈团状或匀状分布.

二、建设思路

根据规划建设区不同自然条件,将区划分为类型不同的建设单元。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确立主攻方向,重点规划.一是从植被建设的物种上进行突破,使植物与建设地有高度的适宜性;而是从建设模式上突出生境特点,为植被生长创造较好的自然条件。与此同时,结合土地的畜牧业用途,保障其固有的生产性能;结合生态建设保护好原生植被不能遭受破坏;结合降雨时节,适时植苗下种,保障建设效果。

三、建设规划与模式设计

1.植被建设品种规划

根据建设区自然特征,经实际调查,建设物种确定如下:

草本 老芒麦 披硷草 苜蓿 草木樨 沙打旺 冰草 碱茅

木本 新疆杨 青海扬 榆树 白刺 枸杞 拧条

2.建设单元划分

根据建设区域不同自然特点,将建设区域划分为三个建设单元.

2.1蓄集区该区东至天峻县生格乡,西至尕海镇七大队,南至郭里木东山,北至宗务隆山,覆含整个冬春草场,总面积300km²。其特点是海拔高,降雨量丰富,有效率高,但气温低,温差大.土层厚,质地粘,偏碱,部分地可以通过山洪而引水灌溉.

2.2尕海区 该区南至旺尕秀山底,东至尕海湖边,北至与宗务隆乡接壤处小桃花村,西至与宗务隆交界,总面积280km².其特点是气温高,蒸发量大,风频繁风力大,是德令哈城市的主要风口之一。土层厚,地下水位高,土壤质地沙壤,ph值多在8.2以上。盐碱是该区的主要障碍因素。

2.3柯鲁柯-他拉区 该区东起晨兴农牧公司,西至怀头他拉农场,北为宗务隆山底,南到洪积扇边,覆含戈壁乡,总面积300km2。其特点是气温较高,降雨量低,风多而大,是德令哈的西风口。土壤质地轻易发生土地风蚀沙化。

3.建设模式设计

模式分设镶嵌法和林草复合法。

所谓镶嵌法是根据植被盖度分布状况在无植被的土地处分别镶入长90-100、宽40-50的条带状格,40×50.50×50的团块状格,及20×15的鱼鳞状格,然后松土种草。如图:

所谓林---草复合法是根据建设地状况按照一定的生态建设目标规模设置和优化组合乔木.灌丛.草本等建设元素以实现防风固沙功能(4)。

3.1蓄集区 根据该区自然特征,其主攻方向为抗寒.抗盐碱。因此,建设品种确定为碱茅.披碱草.冰草并实行混播。时间安排在5月底至6月上旬。在模式上采取镶嵌法,以条带状和鱼鳞状格为主,形状的长边应与等高线平行。这样一则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发生水土流失,二则可以使径流流积于格中从而滋养建设植被。

3.2尕海区 根据该区土地盐渍化和多风的特征,建设主攻风向是抗盐碱和阻减风力。因此植被建设品种选定为新疆扬.青海扬.白刺.枸杞.拧条.苜蓿.草木樨。建设每年4月中旬开始月底结束。采取林---草复合法模式建设,在布置方式上为长方形网格,长为350-400m,宽为280-310m;结合次序为灌丛20m-乔木30m-灌丛15m-中间为牧草。其中长边应与风向垂直,并相应配筑建设水利以压碱改土,以草林养土,以土促牧促林,防止土地风蚀。

3.3柯鲁柯-他拉区 根据该区自然条件主攻方向是抗旱抗风蚀阻减风力。植被建设选定为老芒麦.碱茅.芨芨草。时间安排在5月中旬至下旬。在模式布置上采用镶嵌法,以团状,条带状为主。其中长边应与扇形的等高线保持平行,努力为径流入格创造条件。同时在土壤质地轻的地方将格内砾石搂至格边形成垅状,防止土地风蚀而致种子表露影响生长。

德令哈市是全州经济文化的中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已经是提升城市水平的主要标志,为此德令哈城边围生态也应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建设规划。建设重点为防风及调节城区气候,建设品种选定乔木为新疆扬.青海扬.榆树.灌丛为枸杞.白刺.拧条。时间安排在植树季节。布置模式结合农田保护以林带建设为主。在城以西5处顺南北方向建设绿带2000m,在城南2处间隔200m平行建设绿化带300m;绿化带宽度均为50-60m,其中灌木20m,乔木30-40m,乔灌木独立混交建设,长边与风向基本保持垂直(5);在城东以东山跟现绿化状况为基础再扩大规模向南延伸进行建设。

4.建设保护措施

4.1植被建设后要制定保护措施严加管理,切保植被有正常生长机能。

4.2植被在恢复后,要认真调查分析,科学制定生产利用警戒线,做到安全,合理利用,防止再度退化。

参考文献:

[1]谢长礼等 德令哈市农村牧区经济区划 [m]海西州农业资源区域大队 2002.3.

[2]李志效 青海省乌兰县农牧业自然资源区划报告集 [m]乌兰县区划大队.1992.12.

第2篇

关键词:生态建设;规划;绩效;评估

收稿日期:2012-01-02

作者简介:顾冬梅(1971―),女,江苏南通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管理与生态建设工作。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143-02

1 引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而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生态示范区创建包括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创建,形成了完善的建设指标体系,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是指导生态县、生态市创建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的组织实施是创建成败的关键,因此,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成为生态创建的必要环节,不仅是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客观需要,也是完善现有规划制度,规范规划程序,提高规划科学性、有效性和规划决策水平的必然要求。

2 评估意义及原则

检验规划实施效果,围绕既定规划方案开展实施进度调查,重点就规划近期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措施的执行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明确规划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开展规划实施的影响评价,评估规划实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果,特别是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的作用、效益和长远影响。

改进规划促发展,通过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才能科学、准确地判断规划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否相一致,明确规划是否需要调整或者修编。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提出改进规划编制和持续实施的相关建议和措施。以评估促改进,以评估促发展,推动规划制度环境的良性发展。

(1)一致性原则。评估强调与《规划》的一致性,紧密围绕规划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进行评估。

(2)全面性原则。对规划近期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定性和定量评估。

(3)重点性原则。在遵循全面性的前提下,重点评估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重点工程的实施情况和成效分析。

(3)准确性原则。评估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反映规划实施情况,准确统计有关数据,科学分析评价成效。

3 评估内容

3.1 评估规划实施意义

“十一五”规划使生态文明实现了从理念走向实践创新,通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分析以生态市(县、区)创建为载体,如何贯彻环保优先和节约优先方针,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如何破解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协调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阐明生态创建对保障、促进、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积极影响,突出生态创建不断深化发展认识、提升执政水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

3.2 分析规划实施措施

总结生态市(县、区)建设的组织筹划、部署启动和全面实施情况;回顾规划编制、评审、颁布实施情况,概述规划范围、规划期限、战略定位、规划目标和主要内容;介绍规划部署、组织推进、建章立制、加大投入、深入宣传等创建措施,充分反映整个创建过程。重点突出生态创建的政策制度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和社会保障。

3.3 评估规划执行情况

根据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主要内容,通过现场调研、资料审阅、公众调查等方式,从规划总体目标实现情况(包括建设指标体系)、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生态产业体系建设、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生态人居体系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能力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逐一进行分析评估,详细评述目标实现情况,重点任务落实情况,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资金投入及实施成效,并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明确规划目标实现率、项目执行率及实施效果,形成评估结论。

3.4 明晰规划实施存在问题

分析指出规划实施过程中有关规划实施进程,规划实施主体履职及规划编制等方面出现的重大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新时期新要求,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的持续实施和中远期目标的实现。

3.5 评估重点项目实施情况

列表说明规划近期已建项目的项目名称、建设位置、建设内容、资金投入和来源、建设周期、实施效果、承担单位,并注明规划项目、规划外项目以及未执行项目(未执行项目要说明未实施原因)。论证规划项目变更的必要性和效果,列表分析比对项目变更前后的实施效益。梳理汇总规划中远期项目以及规划外的待建项目,列出明细表,必要的话可进一步提出项目实施计划表,以提高规划项目的执行率。

4 评估技术路线

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实施评估技术路线见图1。

5 科学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5.1 量化评估

从目标值、工作量和资金投入等方面量化评估建设指标,对各项规划任务、重点项目与建设实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5.2 明确考量标准

约束性项目执行率≥85%,参考性指标项目执行率≥80%,属规划实施良好;70%≤约束性指标项目执行率<85%,65%≤参考性指标项目执行率<80%,属规划实施一般,要求说明规划项目未实施的原因,并提出下一步规划实施项目及措施;约束性和参考性指标项目执行率分别<70%和<65%的,属规划实施较差,要求对原规划进行修编,并提出规划修编具体建议。

5.3 规范编制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

规范编制《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是客观反映生态示范区创建绩效的重要环节,建议由具有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来承担评估报告的编制。评估报告必须逐一阐述现行规划的主要内容,总结现状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梳理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偏差,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以及对规划实施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下一阶段规划实施意见或规划修改建议。

5.4 组织专家评审

专门组织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结合生态市(县、区)建设省级技术评估,由省评估组专家进行评估报告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评估报告,指导规划的持续实施和中远期规划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文 雯.五年看转变谋划新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生态文明:从理念走向实践创新[EB/OL].[2011-12-01].mep.省略/.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及实施意见的通知(环办[2004]109号)[R].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

Evaluation Ideas of Implementing Ecological City(County、District) Construction Planning

Gu Dong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 Tongzhou District,Nantong City,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226300,China)

第3篇

一、明确建设目标,落实工作责任

河道生态工程建设总的目标是:结合全省**河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通过科学的河道生态治理措施,提高河道防洪能力,有效遏制沙尘、改善水质、美化环境、恢复和维护河道生态,促进我市河流水质和水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使河流成为水清、草绿、林茂的绿色生态通道。全市河道生态建设工程从20**年开始实施,计划整治29287.8亩,其中**河、绕阳河计划整治13587.8亩,其它河流整治15700亩,到2012年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其中按全省统一部署,**河流域在2010年前完成)。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总体进度要求,结合本地区和本部门实际情况,研究落实具体实施计划。

各级政府作为河道生态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要从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高对搞好河道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全面完成河道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责,紧密配合。市水利部门负责工程建设的编制规划、组织实施、监督、指导、协调和检查验收等工作。市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和落实建设资金,推进工程实施。市国土、林业、农业部门要在河道生态工程建设用地、林木抚育及经营管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二、突出建设重点,坚持科学实施

河道生态工程建设以城市河段和主要跨河桥梁上下游河道可视范围内作为建设重点,优先实现城市段河道和主要跨河桥梁两侧河道景观化的目标。

河道生态建设工程是一项系统建设工程,必须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确保实效。一要坚持防洪、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在确保河道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二要坚持科学规划。对不同河流、河段(城市与乡村河段、干流与支流、凹岸与凸岸等)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采取不同治理方案。我市的**河、绕阳河作为省重点生态建设河流,建设规划由省组织完成。在省重点河流河道建设规划的指导下,各县(市)、区要认真组织做好所管辖河流(段)河道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工作。三要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河道生态工程建设与**河水质污染治理项目相结合,实施综合治理,努力提高治理水平。四要坚持科学实施,注重治理效果,节省工程投资,发挥有限建设资金的最大效益。

三、落实建设资金,调动各方参与

河道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由省、市、县(市、区)共同承担。省以上投资采取以奖代补和项目补助的形式,对**市补助标准为补助总投资的30%。市财政补助工程建设资金的30%,县(市、区)财政自筹40%。全市河道生态工程建设计划投资2373.59万元,省补助资金为712.**万元,市县自筹1661.51万元。其中,重点整治的大型河流—**河、绕阳河计划投资1796.44万元,省补助538.93万元,市县自筹1257.51万元;其它河流计划投资577.15万元,省补助173.15万元,市县自筹404万元。

市本级对全市进行通盘考虑,统筹安排,视各地区工作进展情况及工程进度进行相应补助。各地区要在坚持政府投入的同时,广泛调动各方面参与河道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采取土地使用权者自行营造、承包、租赁、合作等多种形式实施河道生态工程建设,推动工程建设的实施。

四、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目标考核

为加强对全市河道生态工程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市政府建立**市河道生态工程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总召集人,市直有关部门参加。其组成人员如下: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负责协调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曲振东(兼)。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林业生态省的重大决策,以确保如期实现我省森林资源“双增”(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增加)目标为核心,以森林资源培育为重点,以林业生态县建设为载体,强化措施,稳步推进,注重实效,圆满完成林业生态省年度建设任务,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坚实生态屏障。

二、建设任务

(一)营造林。全省安排造林任务×.×万亩。其中:国家预安排我省造林任务×.×万亩,我省安排造林任务×.×万亩(含飞播造林×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万亩。

(二)育苗。全省安排育苗计划×万亩,其中:择优扶持优质种苗基地×.×万亩,培育优质苗木×万株。

三、安排原则

(一)营造林计划。2011年全省营造林规模按《**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期调整任务的×%安排,生态工程新造林、更新造林、林业产业工程分别按《规划》中期调整任务的×%、×%、×%安排,全面实施规划的×个林业生态工程和×个林业产业工程。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中的生态移民工程按照退耕还林后续专项(生态移民)工程由发展改革和扶贫部门安排,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的城市建成区绿化建设任务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安排。

(二)投资。2011年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继续实行“以奖代补”,只安排国家、省级生态工程建设任务。

(三)重点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淮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及向国家申报的2011年造林项目直接由省安排到县(市、区),其余由各省辖市按照规划的工程量大小、生态区位重要程度和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确定2011年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任务量并安排到县(市、区),对已完成《规划》确定任务的建设工程不再安排,省林业厅据此下达年度建设计划。下达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要首先保证完成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确定的年度建设任务,凡是列入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的县(市、区)必须在中低产田范围以外的行政村实施。森林抚育和改造工程重点安排连霍、京珠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的县(市、区)和平原地区抚育工程量大的县(市、区)。

四、建设重点

2011年重点安排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任务,适当安排产业工程、支撑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在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突出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村镇绿化工程、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适当安排其他工程建设任务。营造林工程重点安排宜林荒山荒地和沟河路渠四旁隙地。

五、工作措施

(一)严格执行营造林计划。本次下达的营造林计划已将2011年营造林任务分工程类型全部落实到县(市、区),各地要严格按照营造林计划组织项目实施单位编制作业设计,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各项目作业设计按审批权限报批后实施。要严格按照作业设计施工、验收。环城防护林、村镇绿化、生态廊道网络体系建设×个工程涉及占用耕地的,按照《规划》确定的宽度为限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各生态工程及中幼林抚育任务在省级核查时核实面积在该工程下达计划×%以内的,验收合格部分兑现省级奖励资金,超过×%以上的部分省级不核查、不兑现奖励资金。

(二)保障建设资金。为完成2011年林业生态省建设任务,各省辖市、县(市、区)要按照豫政〔×〕×号文件的要求和省下达的2011年度林业生态省建设任务,足额落实林业生态省建设资金。同时,要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措施,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林业,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

(三)实行“以奖代补”。林业生态省项目资金安排要与《规划》实施情况和验收结果挂钩,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拨付奖励资金。省安排的生态建设工程项目,按照《2011年**省林业生态省建设省级重点生态工程奖励标准》分阶段兑现奖励资金。省级财政林业预算支出确定后,按省下达的计划任务拨付奖励资金的×%;经省核查(稽查)合格后,拨付全部奖励资金。奖励资金要全部用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严禁挪作他用。对林业生态省建设急需的优质用材林、生物质能源林、珍稀濒危树种、优良乡土树种和优质经济林苗木的培育,根据繁育成本制订补助标准,面向社会,公开竞争、择优扶持。经省稽查后,对核查结果符合《规划》要求、达到相关技术质量标准的建设项目,按照本方案确定的奖励标准及时兑现奖励资金;对核查结果不符合规划要求、达不到相关技术质量标准的建设项目,削减直至取消奖励资金。

(四)强化监督检查。2011年林业生态工程和有投资的林业产业工程的建设任务全部纳入省级核查范围,建立政府目标考评体系和质量管理考评体系,严格考评,兑现奖惩。基本要求是:2011年×月底前基本完成当年林业生态省建设营造林任务;待新造林成活稳定后,省林业厅组织全面核查和稽查,核查由往年的按一定比例抽查改为全面核查,稽查比例不低于营造林任务的×%。

第5篇

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农业的发展和扶贫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建议》中,省委、省政府对做好“三农”工作作了进一步部署。我们要做的就是准确领会省委、省政府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抓好落实,尤其是要把握和立足四川的省情抓好落实。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农业、农村不发展,全面小康实现不了。要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必须有农村和农民的小康。一方面,要通过工业化、城镇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不能用城市的资本在农村搞一些参观的典型,也不能用城市的资本去代替农业,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抓好用好农业专合组织,组织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

省委委员、省林业厅厅长王平:《建议》对全省生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林业部门要提高对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尤其要认识四川在全国生态建设方面的特殊地位,要认识生态建设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特殊重要作用,要认识生态建设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下一步,林业部门重点要编制好全省生态建设规划,编制四川易灾地区生态修复建设规划;大力推进生态建设重大工程,进一步加强全省生态湿地和森林公园建设;着力开展城乡绿色工程,完善生态评估机制,努力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省委委员、省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王宗榜:“十二五”时期社会正处在转型阶段,问题和矛盾很多,建议在促进平衡发展方面,特别是在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和缩小地区、城乡、部门差距等方面,应加大力度,见到实效,让老百姓得到更大的实惠。

省委委员、省水利厅厅长冷刚:这次全会把四川水利工作提高到了全局高度和战略高度来认识,我们非常振奋。下一步,水利部门要狠抓几个重点工作:一是抓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二是抓人畜饮水安全问题,三是抓病险水库整治,四是抓渠系配套建设。争取到2016年实现“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目标。

省委委员、省卫生厅厅长沈骥:过去一年是我省民生工程推进力度最大、效果最好的一年,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把社会事业发展放入重要议事日程。四川医改处于全国的中上水平,尤其在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松,卫生体系建设加强、百姓受益明显、卫生工作服务大局和“两个加快”的作用更加突出和有效。对民族卫生的重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投入保障和水平前所未有。呼吁各地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

省委委员、阿坝州委书记侍俊:对阿坝而言,在考虑“十二五”发展时,将继续在推进藏区跨越式发展上下功夫,在发展产业提档升级上下功夫,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上下功夫。

省委委员、甘孜州州长李昌平:建议“十二五”规划加大对青藏高原东南沿地区的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保护力度;明年启动雅康铁路建设,加快推进雅康高速公路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支持。

省委委员、省委农工委主任张宁:我省全面落实农业大项目建设规划,今年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前所未有地超过了1000亿元。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加快,全省初步建立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学习借鉴灾后重建经验,明确了新农村建设“4+1”的工作重点,促进新村建设加快推进。特别是探索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这在全国都是创新之举。建议更加重视增加农民收入在扩大内需中的重大作用。

省委候补委员、省旅游局局长张谷:应进一步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四川旅游的水平和质量。同时,要加大对藏区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发挥好旅游产业在扶贫帮困、促进就业上的积极作用。

省农村信用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华:今后5年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央提出扩大内需,我们要抓住机遇扩大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加强农村社会、医疗、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解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此外,农民贷款的时间期限和还款形式也要调整,以适应发展。

第6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相对关系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发展的要求、经济建设的指示、国际接轨的需要,城市的扩建工作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重点已经成为政府建设规划的重点内容,要想使我国城市建设过程更有计划和成果,难么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好城市规划内容,而就就目前的城市规划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与城市规划初衷想违背的内容,如对土地的利用不合理、土地使用浪费等等一系列问题,要想彻底改变这一城市发展现状就必须先明确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对关系,透彻理解城市规划的概念,以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城市发展问题。

一 优质的国外发达国家中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对关系

城市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相对关系,这没有一个统一的约定俗成的概念,但我们可以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经验,用来确立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就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演变过程来看,大体可以将其分成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城镇化”阶段,这个主要是一个“聚集”的过程,使发展较好城镇的周边城镇聚集过来,逐渐形式一个中心区域,并得到集中发展,最终形成城市;第二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外扩”阶段,是指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向着城市周边农村地区扩展,在这一发展阶段中能够使城市发展与建设范围扩张,并同时提高城市周边农村的生产化水平,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打破两者之间的二元化发展界限,使城市与农村形成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从而有效约束了城市建设的规模和对土地利用的要求。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农村的发展,无论是经济环境上还是生活环境上,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隔膜正变得越来越小,从而实现了国家城市化这一整体的宏观概念,国家城市化这一概念是城市规划的终极目标,也是使城市扩建与农村土地占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重要方式,是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关系的本质。

二 如何优化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相对关系

借鉴城市规划结果较好的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经验,并且切实结合我国城市建设规划的实质性内容,将其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引入我国城市建设之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一套有地域特色有针对性的城市规划理念,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我国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对关系。

(一)在探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对关系时要注意强调区域的发展概念

就当前的城市发展观念而言,城市规划再也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规划理念,而已一个整体理念,城市规划要立足于满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各个区域的均衡,利用发展较快的、发展较好的经济地区带动发展速度较慢的区域,不仅要考虑城市内部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同时也要兼顾城市周边农村发展换环境与城市城市的发展关系,将“统一建设、整体发展”理念切实的融入到城市规划的理念之中不仅能使我国国家城市建设进程加快,更能从内部限制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发展中占用的土地使用更合理、利用率更高、占用的资源土地更少、开发的贫瘠土地更多。在城市土地分配利用过程中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正确的土地建设、社会发展等相关政策,把握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建设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使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工作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在探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对关系是要紧密结合政治、经济、社会这些要素

城市规划是城市土地建设的基础,而城市土地建设则是社会行为、政治经济等一系列社会活动的重要基础,在城市规划设计阶段要注意提高对土地的合理利用,这里所指的利用并不是单单指对的资源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对贫瘠土地的建设处理,土地利用在城市建设中所含有的更重要意义在于对城市土地的重新分配和利用,城市规划是一个统筹的概念,而土地利用是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在规划过程中设计者根据城市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社会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然后对城市土地的使用内容进行整合编排,合理安排各个区域部分的组成框架以及城市分化区,对外要将周边农村的土地利用计划一并考虑进来,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化的发展势态,使两者能够形成一个共融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城市扩展内容更明确、对内对外的土地利用内容更科学合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形势被确立、发展过程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和谐共融,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能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三)在探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关关系时要注意生态发展这一概念

生态发展是当今的重要主题,其触角已经延伸到经济、政治、发展、建设以及社会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对于城市发展当然也不例外,土地利用是生态建设的基本基本内容之一,在城市的生态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为土地利用提供基本方向,而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计划又反过来对城市规划起到限制性作用,使建设范围、规划内容不至于超出生态建设的总概念范围之外。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要更精准地确立哪些是生态建设区、哪些是生态储备区、哪些是可控发展区、哪些是不可控发展区,准确掌握影响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因素,并在设计计划中对这些重点内容作重点处理。在土地编制利用阶段,要做好土地的地质调查、土壤取样分析、土层结构分析、土质类型分析等等,做好对土地基本组成结构的调查和分析之后才能更全面、细致、准确地对土地的建设内容进行确立,最大程度的提高对土地的保护和利用率,同时也为城市的生态建设规划指明了方向。

总结:

城市建设是我国未来的城市发展内容的重点所在,也是我国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要想使城市建设得效果更理想,我们就必须优化城市建设规划、提高对土地的综合利用率,明确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性和本质上的统一性,在大力开展城市建设过程中以城市规划为指导、以土地利用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掌握好两者的相对关系,使两者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在城市建设过程之中的实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田;陈龙乾.浅谈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衔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42(01):124-126.

[2] 董铭;杨爽.浅析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08):190-193.

第7篇

生态文化,具有抽象与具象两重属性。前者可理解为意识形态,即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后者可以表征为物质或非物质实体,即生态文化载体。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体对生态文化内化(共同的生态文化认同)与外化(共同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生态实践)的过程。生态文化载体作为社会主体与生态文化关联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着力点。对一个具体地区,其资源与文化的丰富性,决定了生态文化载体的多样性。立足社会背景,依据公众需求,对依托自然人文资源的生态文化建设载体项目进行统筹而长远的综合性部署和安排,这一过程即是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它是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是在新形势下从生态文明角度对城市各项资源与建设的整合。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规划的范围体现在市域范围。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对市域生态文化资源基础、公众需求和社会状况的综合调查分析,制定契合于该地域的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与具体项目,兼顾资源优化和以人为本,保证生态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协调,使该地域生态文化建设统筹有序地进行,实现生态文化被社会主体内化,引领社会主体将其外化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相关实践力。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两个时间段[3],长期规划时间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符合,短期规划时间依据该地域生态文化建设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进度加以确定与控制。

二、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步骤

从规划开展的操作层面上讲,对一个具体地域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大体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资料收集、现状调研、规划制订、后期反馈4个环节[3-5]。

(一)资料收集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需要立足该地区的客观资源与环境情况,需要服从该地区的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需要切合该地区的相关专项规划。资料收集应该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文本、电子、图片等图文资料的收集;二是实地资料的收集。1.图文资料收集图文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该地区相关发展战略与现有规划,主要包括①发展战略规划(五年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林业发展战略规划等);②土地利用规划;③城市总体规划;④重要的专项规划(如绿地系统规划、旅游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或文物古建保护规划等);⑤相关部委(国土、林业、园林、城建、旅游、水利、交通、环保、气象等)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同时应包括该地区相关环境条件与现有资源,如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专项性的基础资料。2.实地资料收集结合收集的书面、电子等图文资料,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对该地区的资源重点分布地点与建设关键地点进行考察与记录,充分掌握该地区各项资源与建设的现状情况。

(二)现状调研

现状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以期充分掌握该地区社会生态文明的现状并分析存在原因,梳理生态文化建设对该地区的作用,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方向性参考。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现状调研中,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生态意识作为了解社会生态文化现状的视点,围绕公众对生态状况的态度、对生态危机的看法、对生态行为的选择、对生态影响的认知4个方面设计问卷并展开调研。调研的结果显示,西安公众生态意识的基本感知已经具备,但由于缺乏全面的生态认识、相关的政策、社会的带动及经济的基础4个原因,生态意识的引领作用还不明显[6]。针对这些问题,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方向性亦能明确,即是生态文化建设要提供生态认知的影响力、生态决策的实效力、生态活动的带动力、民生改善的促进力。

(三)规划编制

在充分掌握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具体规划内容的制订。具体的规划内容分为3个大部分:一是结构布局,二是空间布局,三是重点工程。从进行的顺序来说,首先是依据该地区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研究,其次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研究,最后以此总体布局为契机,依据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实际背景情况规划对应的重点工程。三者在操作时间上相对独立,但内容上交叉叠加,最终形成规划地规划期内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四)后期反馈与评估

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通过评审进入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随时依据具体情况与实际碰到的问题对规划进行反馈与调整,使之因地制宜,更加符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发挥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对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作用。同时,结合城市生态文化现状分析,对规划建设成效进行预测评估,说明规划的可行性与实施效果。

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内容

如前所述,规划制订的内容分为3个主体部分:一是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二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三是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规划。3个主体部分的逻辑关系可以类比为庭院建设过程(见图1)。

(一)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是以生态文化载体的塑造为切入点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结构布局是指以主导功能为类别体系划分标准,对生态文化载体进行梳理,归并建立生态文化建设内容的框架[7](包括4大体系及其下包含的相关子项目,见图2)。依据社会需求是指根据公众对不同体系的认知度,确立各个体系间建设的大体定性比重,由此分析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对象。同时依据公众的偏好度,确定不同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和建设形式,由此分析生态文化载体工程的建设方式。依据社会需求确定的结构布局是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要前提,是空间布局与重点工程规划中需与资源基础及社会背景结合考虑的重要指向性依据。社会需求的了解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网络、电话等调研为辅。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对公众生态文化认知的调研[6],主要从公众的理解层面和实际选择层面展开,调查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受与解读程度,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触与主动选择程度。调研表明,西安公众能够理解也乐于选择的生态文化载体,主要集中在感知体系和社会活动体系内,故该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应该着力考虑二者的建设比重,在空间布局与对应重点工程的确立中,重视森林及重要森林公园、湿地及重要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化社会活动的开展。对公众生态文化偏好的调研[6],主要立足生态文化建设内容元素的框架展开,以市域、建成区、自然林水环境、遗址空间为切入点,进行感知体系下观光、科普、康体、趣味、运动、文艺创作等具体项目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互动型、公益型、创意型、节庆型、体验型、倡导型、学术型等典型的生态文化社会活动入手,进行活动体系下不同活动类型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教育途径与教育内容为切入点,对传媒式、课堂式、户外式、展馆式教育等项目进行了细分调查;以目前状况与包括内涵、设计、属性、品牌、推广等在内的发展定位入手,对产品体系下的自然实物类、仿生类、传媒类、文艺类、保健养生类生态文化产品进行了细分调研,以此确定该地区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偏好度,从而为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提供依据。

(二)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空间布局是指在综合分析规划地区的地形地貌、资源分布、城镇密度等的前提下,对生态文化载体在该规划地区范围内做出的“落地”的过程,最终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以南京为例,在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一是重点分析了市域土地利用布局、城镇体系分布等市域概况;二是重点分析了南京的森林、水系、湿地分布等区域资源分布概况;三是重点分析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区绿地等在内的市域范围内已建成或规划建设中的绿色公共空间的分布,以及主要历史遗址分布等重点专项元素的分布。在分析完成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将所得每项内容的图件叠加,综合分析得到生态文化建设规划资源基础空间综合叠加图,主要形成4类典型色块区域(如图3所示)。红块,表示城镇建设较为集中的区域。以该区域为中心的范围即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范围,建成区中心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融入城镇居民的日常游憩与郊野休闲,建成区周边郊区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与自然的回归与体验相结合。紫块,表示包括历史遗迹、地域文化用地等人文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在该区域需重点筛选出核心人文资源,将生态文化建设独立而有区别地融于历史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中。南京的人文资源禀赋极高,但就其生态文化建设而言,一方面,较之以历史文化内涵为核心、开发成熟度已极高的秦淮文化、金陵文化、红色文化遗址地,围绕中心城区的明外郭遗址与秦淮新河更具有建设意义和建设潜力;另一方面,南京文脉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花文化,典型代表如平顶山的茉莉花文化、梅花山的梅花文化、灵谷寺的桂花文化、固城湖的荷花文化,其发掘和文化基地的建设更能体现生态文化的本质。绿块,表示包括森林,及其重要的森林公园、城市绿地等绿色空间较为集中的区域。该区域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的森林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森林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蓝块,表示包括河流、湖泊,及其重要的滨水公园的水系区域。该区域是以湿地资源为载体的湿地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湿地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对于南京,以城镇集中区域为中心,包括紫金山、梅花山等在内的钟山风景区,玄武湖,雨花台等城镇建设用地核心地区,应该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极核。老山作为近邻极核的最大自然山体,自然与人居交融。而金牛湖、固城湖等远郊水域,山水自然风光保存完好,其均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区域。因此,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框架为:以玄武湖与钟山风景区为极核,一方面围绕极核形成一条秦淮新河—明外郭百里生态文化走廊带;另一方面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延伸,分别形成两轴:东西方向以老山—紫金山—雨花台和玄武湖—金牛湖为纽带,贯穿森林文化与湿地文化的都市自然文化轴,南北方向以平顶山—梅花山—中山陵—高淳为纽带贯穿花文化的名花文化轴[8](如图4所示)。

(三)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点工程是指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已确定的基础上,立足社会经济、生态建设的关注点,在总体空间布局框架内,对应选取规划期限内对生态文化建设起关键作用的建设点,确立在规划期限内重点建设的生态文化载体。以江西九江为例,在九江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依据九江的资源基础确立了其生态文化建设“两核、两带”的空间布局(见图5)———以贯穿其城市集中区的长江为轴线的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以鄱阳湖及其支流修河为轴线的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在此框架上,依据目前九江的城市建设现状和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与发展走向,对应确立了4个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工程。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选取对九江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具有深远影响的长江沿线,以及目前大力投入建设的八里湖两个地区。其中长江沿线主要是以反映洪水的历史生态警惕为主题的已建成的抗洪广场、以九江浔阳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已建的浔阳楼和再建的琵笆亭为主要建设对象,构建长江生态文化园;对八里湖地区主要从人居角度考虑,集合公众日常游憩、健身、休闲、社交需求,创造城市居民勿需远行便可享受的亲水的自然环境,构建八里湖生态文化园(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鄱阳湖湿地生态文化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集中在自然水域气息浓郁的鄱阳湖与修河两个地区,以九江鄱阳湖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原生态湿地、候鸟、环湖的遗址与古镇等历史名迹,以及以修河代表性的河源性湿地为主要对象,构建鄱阳湖水鸟文化园、湿地古迹风情路线、鄱阳湖湿地博物馆、修河湿地文化走廊(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重点选取其休闲、游憩资源,建设自然捕风地、户外游憩地、天然疗养地、滨水运动地,对应打造西海休闲生态文化体验园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立足庐山景区目前已经具备的知名度,以其生态建设现状与文化建设现状为基础,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范围扩展至大庐山范围,整合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展开庐山森林浴场、植物教育基地、地质教育基地、森林博物馆建设,对应打造大庐山生态文化综合体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

四、结语

第8篇

关键词:生态 居住区 建设

一、近年来生态居住区的发展进程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生态建筑、生态住宅、生态居住区的理念已开始逐步被广大居住者和房地产开发商所接受,各级政府的主管部门和相关的新闻媒体对生态居住区的建设与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生态居住区以强调居住区的健康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为主要目标,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客观实际,在居住者、发展商的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利用成熟的技术与产品,力求使居住区的生态系统达到最佳状态,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由于20世纪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们拥有了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同时也感受到由于工业革命导致自然系统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浩劫,人类正面临着自我困扰,自我毁灭的危机,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经过若干年的探讨和发展,生态居住区正在成为 21世纪人类居住环境改善与发展的方向,世界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都在探索适宜本国和本民族特点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居住环境,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且较适宜人们居住的地区人口密度很大,绝大部分城市和居住区都超出了自然系统原有的人居承载能力,根据我国的实际,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的恢复自然系统的生态功能,在现有的条件下使人们居住的健康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趋于合理,这是我国下阶段城镇居住区建设发展的总趋势。

从上世纪末到今天,我国生态居住区的建设正经历着由概念到实践、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到理性的跨越式过渡,居住者在选择自己理想的居所时开始对居住区的健康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有较高的要求,发展商也开始积极打造相应的品牌与产品,以满足居住者的需求。但由于很多人对生态居住区的认识还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在生态居住区的建设、营销、宣传、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误区。

二、 把握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房地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以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人居特点的规模化居住社区建设模式,中国人从追求简单居所、居住面积、居住环境到需要居住的健康、舒适和可持续性,短短的十几年,我国许多居民的居住需求已跃升了四个台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居住观念的改变,全面建设生态化居住社区将是我国社会生存发展的理性选择。

我国生态居住区的建设首先必须依照中国的国情,按照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因地制宜的建设生态化居住社区,从了解生态资产,挖掘生态资产,利用生态资产、恢复生态资产、发展生态资产入手。任何一个生态居住区都具有其生态系统的特点,充分利用和展示生态居住区的生态系统特点是建设好生态居住区的关键。

几年来,生态居住区的建设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和地区都有着快速的发展,尤其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市场的需求和开发商的超前意识给生态居住区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些开发商在项目开发的前期就按照生态居住区的建设理念和标准进行系统生态建设规划,并以生态建设规划原则指导和控制建筑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如广州的汇景新城、珠海的华发新城、扬州的海德公园、上海的安亭新镇、厦门的长泰翠溪山庄等,这些项目虽然其地理位置、建设规模、建造成本、市场定位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但发展商能按照生态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实际修改与调整建筑规划和景观规划,并按照生态规划的要求指导和控制居住区开发建设的全过程。在了解或掌握项目的生态系统特点和优势后,能积极配合,利用该项目的特征和优势,创建生态建设品牌。广州的汇景新城在生态居住区建设中,注重自然资源的恢复和利用,首期便建设了具有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的生态景观湖,并根据开发进度逐步实现居住区生态系统的各项功能;珠海华发新城依据开发区域尚无市政排水配套系统的实际和居住区内景观生态系统功能匮乏的特点,实施了居住区生活污、废水的零排放规划建设方案,并对已丧失自然生态功能的沿河生态系统进行功能性的景观创造与恢复;扬州的海德公园建设强化了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有机整合,利用目前成熟实用的生态工程技术与产品,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低密度生态居住区,并对周边的水环境进行生态功能恢复;上海安亭新镇的生态建设,则以实现中西方现代文明的交融为主目标,将能展示中西方文化的景观生态系统进行了功能性规划,并对具有江南水乡自然生态特点的大面积水体保洁进行了生态净化系统规划与设计;厦门长泰翠溪山庄的建设明确提出以生态建设规划为该项目总体建设目标的控制性规划,将建筑规划、景观设计、营销策划的定位与方向,有目标、有标准、有计划、有条件的系统纳入到该项生态化的休闲、旅游、度假居住区建设中。实践证明,只要准确把握待开发的生态居住区的生态系统特点,就能挖掘该生态居住区生态系统中显著的创新和发展潜能,并能给建设者和消费者带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 我国生态居住区建设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实施尚处在初期阶段,根据我国居住区建设的特点与规模,我们曾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我国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许多理念与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但要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居住区建设,目前仍面临着许多困惑和障碍。仅技术和产品市场就有三种现象让人担忧。

1、注重局部生态表象,忽视生态系统合理性

一段时期,许多开发商为了适应市场的短期需求,一味追宠居住区的外部环境,以景观代生态,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和建设方面下了一番苦心,在没有对居住区生态系统进行全面分析的情况下,不考虑居住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实际,便在居住区内建绿地,造水景,以此赢得购房者青睐,并以生态居住区的铭牌进入房地产市场,这样不仅会增加投入,误导消费,而且会给今后的物业管理、居住者的长期消费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2、以短期市场为目的,炒作生态居住区概念

为了一时赢得客户,一些开发商利用人们对生态居住区的概念尚不清楚的时机,将开发的项目生搬硬套,标榜自己开发的是生态居住区,进行名不符实的宣传、炒作,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为自己埋下了法律纠纷的隐患。

3、简单的模仿,缺乏适应性和经济性

为了简单追逐生态居住区的理念,一些开发商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开发项目的特点,将一些可在生态化居住社区实施的生态工程技术与项目机械地套用在自己开发的项目中,以达到建设所谓“生态居住区”的目的,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不仅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投入,而且会导致新建的居住区生态系统不合理。

生态居住区的建设离不开市场,但如何建设生态居住区是一件值得开发商、规划设计师、居住者共同努力的事。只有科学的认识、了解什么样的社区是生态居住区,才能理性化的建设、消费、经营、管理生态居住区,综合考虑经济、自然、社会等因素,才能充分发挥生态居住区的特点与优势,使居住者、开发商和社会同时获得最大利益。

转贴于 四、我国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发展趋势

1、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必然方向

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已逐步进入理性化时代,许多以宣传简单概念和特点的房地产炒作营销将成为过去,随着居住者理性化购房群体的增加,对居住区的健康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认可度的人越来越多。生态居住区的建设不仅是为了市场需求,而且顺应了21世纪全球经济、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态势,也符合我国国情,因此,生态居住区的建设将成为我国下阶段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必然方向。

2、生态工程技术与产品的跟进

我们曾经提出生态居住区的建设将会给建筑、建材和相关产业带来一场技术革命和发展机遇,生态居住区的建设需要生态工程技术的支持和相关产品的跟进,由于生态居住区的建设理念是将现代工业文明条件下形成的对自然资源的改造和替代的开发模式转变为生态文明社会利用现代工业文明的技术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补充的发展模式。相应的生态建筑、生态建材、相关的技术与产品都会应运而生,充填新技术市场。

3、特色生态居住区的不断涌现

由于生态居住区的建设成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流,开发商一定不会忽视自己开发的生态居住区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生态功能特点,这种同一技术层面的市场竞争将成为必然,因此,具有生态系统功能特色的生态化居住社区将会不断涌现。

4、国家标准与市场规范的出台

目前,要制订一套既适宜我国各地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特点,技术上又系统全面的生态居住区建设规范确实不易,随着各地生态居住区的建设与发展,国家或地方一定会逐步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市场操作规范,以引导和规范生态居住区的建设。

5、生活意识与生态功能的融合

从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十年内还会有一个快速提高过程,许多人的生活意识与对居住区的生态功能要求也会不断提升。生态居住区的建设虽然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但对具有生态功能的成熟技术和产品的综合应用需要开发商、规划设计师、居住者的配合与协作,只要把握好社会意识与生态功能的融合,就能始终走在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前沿。

五、几点建议

1、发展商是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基石

在生态居住区的建设尚未成为我国的一项国策在全社会推行之前,房地产开发商即成为推进和实现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基石,只有开发商认识到生态居住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设生态居住区才有基础。因此,我们呼吁广大的开发商尽快的了解和掌握建设生态居住区的经济收益和社会责任,走出近年来房地产概念化、价格战的市场误区,立足生态居住区的开发建设,共创美好未来。

2、技术层面急待多学科的紧密配合

生态居住区的建设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紧密合作与配合,尤其在居住区建设的前期规划阶段更为重要。生态规划应该依据居住区生态系统的条件和特点给建筑规划和景观规划以明确的建设规划定位,生态、建筑、景观等相关专业的规划师们应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在技术上、经济上应保证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生态居住区建设有待正确的引导

生态居住区的建设是21世纪居住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全社会最终都会了解生态居住区的价值和意义,但在前期发展阶段,对房地产开发商、居住者、物业经营管理者乃至全社会进行正确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可在生态居住区的建设中少走弯路。

第9篇

我镇的造林绿化和森林生态镇建设生态文明和《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要求,以《年度造林绿化和森林生态城镇建设工作方案》和《林业生态建设规划》为依据,以年实现创建森林生态镇为目标,以园林式镇区建设和通道绿化为重点,创新机制,全面推进我镇林业生态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二、建设原则

(一)坚持以成片造林为主,块状绿化和带状绿化相结合的原则。

(二)坚持突出重点,重要区域(地段、路段)重点治理的原则。

(三)坚持新造林和补植补造统筹兼顾,一般造林与精品绿化并重的原则。

(四)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造林,优先发展优良乡土树种,兼顾常绿树种的原则。

(五)坚持部门参与,政府引导,全社会共同投资的原则。

三、工作任务

(一)已建工程补植补造

对20xx年以来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山脉水源涵养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造林中保存率达不到80%的地块和山头进行补植补造,总面积5650亩,其中退耕还林补植补造4150亩。山脉水源涵养林工程补植补造1500亩由相关村负责组织实施。

(二)通道绿化工程

按照新的绿化标准,对全镇村级以上道路进行新造和补植完善。县乡道路单侧绿化宽度在20米以上,村级道路单侧绿化宽度在10米以上,所有道路的绿化,内侧应栽植1行以上的常绿树,由各村负责组织实施。

(三)林业生态镇、村建设工程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林业生态镇规划要求,参照林业生态村建设标准,全面开展林业生态镇、村建设,建成园林式镇区,建成县级林业生态村2个生态景区1个,由镇建办、镇管办、东店村、黄固寺村、超化村负责组织实施。

(四)花园式单位建设

按照创建市级林业生态镇要求,全镇建设花园式单位5个(敬老院、国税所、地税所、卫生院、镇机关),花园式企业5个,由镇管办、镇建办、民政所、行政科、工业办、安全办负责组织实施。

(五)矿山企业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对煤矿、采石场、耐火厂、矿山企业,按照“占一补一”的标准,在企业周围实施绿化,栽植以乔木为主,常绿树木与落叶树木相结合的生态片林,由各村、工业办、安监办负责组织实施,全年完成矿山企业生态修复500亩。

(六)全民义务植树工程建设

充分发动群众,年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到7.9万人次,完成全民义务植树25万株,建立领导义务植树点1处,义务植树基地1处,完善提高境内平原林网,网格控制面积不超过100亩,沟、河、路、渠绿化率达95%以上。由各村、镇直镇办负责组织实施,农业办牵头。

(七)造林管护和资源管理

1、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发生火情及时组织扑救,全年林地受害面积控制在0.3‰以内,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

2、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虫情监测预报,及时报告。防治森林病虫害成灾率低于6‰,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病虫害。

3、加强新栽植林木的管理,不间作小麦和高杆作物,留足营养带,及时做好抗旱浇水,修枝除草和巡护防盗等管护工作,确保造林成效。

四、时间安排

(一)日前补植补造工程全部完成,绿色通道工程规划完毕。

(二)完成全年度造林任务。

(三)年雨季,完成荒山补植补造。

五、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镇党委、政府成立了创建市级林业生态镇工程指挥部,分工程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对造林绿化工作进行全程检查指导,并通过多种形式,及时通报工程进展情况。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二)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要充分利用广播、有线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创建林业生态镇的重大意义和工程造林的各项优惠政策,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植绿、护绿、爱绿意识和积极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自觉性。

(三)科学组织,提高质量

各村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精心组织,开展各种造林绿化工作。

第10篇

近年来,xx县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以拓展林木绿化为核心,以林改和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实施多种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林业发展工作,大幅提高了全县林业生态建设规模和质量。2011年,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近50万亩,其中:胡杨5万亩,梨树4.9万亩,枣树10万亩,农田林网及治沙造林近4万亩,淮河沿岸防护林0.5万亩,大山北水生态及其它造林约20万亩。水坡头区共完成人工造林10万亩,这其中有经济林5.5万亩,农田防护林及治沙造林4万亩。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的林业生态建设进度,我县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未来中国林业发展行动计划的部署和要求,精心编制完成林业生态建设十年规划,未来十年内,水坡头区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新增造林面积70万亩,林木覆盖率由2011年的11%提高到20%,争取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加快建设具有特色的林产品基地,推进特色经济林、速生木材林、家具专用林、森林旅游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到2020年水坡头区实现林业总产值25亿元;张庙镇以北部干旱带退牧还林、封山育林、甜梨经济林为重点,孙庒镇以小背山生态造林为重点,逐步加强造林力度,实现林业生态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在未来几年内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林权改革,促进林业发展

坚持“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和“平等、公开、自愿、互利”的原则,按照县、县直接指挥,镇(乡)组织实施,村队具体操作,农民直接参与,部门搞好服务的组织形式,立足现实,求实创新,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采取林地承包、土地流转、租赁、招标、拍卖等多种形式确定经营主体,放活林地经营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切实让林地经营者得到实惠。保持政策的长期性、稳定性、连续性,以改革促进发展,在发展中逐步深化改革,从而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加快宜林荒山、荒地绿化步伐,增加森林覆盖面积,增强林产业发展后劲。

二、建设重点工程,扩大造林规模

从2010年开始,水坡头区重点打造四个产业带,即:围绕香山地区油三路和香山北麓永大线两侧打造压砂地红枣产业带,红枣经济林面积扩大到15万亩;围绕南山台子扬灌区打造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带,苹果经济林面积扩大到15万亩;围绕北部沙漠区及沿黄灌区打造林纸一体化产业带,生态林面积扩大到50万亩;围绕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打造以沙漠湿地保护与恢复、经济作物种植、沙漠温棚、生态旅游、风能和光伏发电为主的沙产业带,构筑北部沙产业生态体系。全面实施六大工程:即围绕压砂地资源后续利用,沿永大线两侧在硒砂瓜压砂地内,建设高标准的节水示范区,栽植红枣4万亩;在北部沙漠设施蔬菜园区,引进以色列节水技术,建设高标准的沙漠节水示范区,营造防风固沙林、生态经济林2万亩;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打造黄河金岸的整体部署,在滨河南、北路两侧各80米的范围内营造生态防护林0.7万亩;实施以腾格里湖区为主的1.2万亩湿地绿化工程;在美利工业区绿化造林1.4万亩;全面实施农田林网建设及城县和村镇绿化美化工程。2010年,水坡头区完成人工造林10万亩,其中生态经济林4.8万亩,治沙及其他造林5.2万亩;完成封山育林5万亩,其中新封育2万亩、续封育3万亩。张庙镇在大青山、撒不拉滩等地区栽植红枣4万亩,在大战场、红梧特色农业示范区栽植苹果2万亩,退耕还林及其它造林8.5万亩,全县造林14.5万亩。孙庒镇以南华山、月亮山、西华山为核心造林15万亩,栽植红枣、枸杞等特色经济林5万亩,其它造林1.7万亩,全县造林21.7万亩。

三、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建立“政府主导,林业部门规划,相关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林业生态建设机制。按照“谁造林、谁投资、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和大户参与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造林,向社会公布建设内容、国家补助投资数额,鼓励国有、集体、私营、个体等多种所有制林业经营主体参与建设;进一步明晰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水务、教育和政府其他部门(单位)、镇乡及企业在城镇、水利设施、道路、办公区、厂区、校园绿化中的责任,形成职责明确,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的造林格局;强化“义务植树人人有责”的意识,确定义务植树区域,激发全民义务植树热情。

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其它渠道投入为辅的林业投入保障体系,确保林业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投入。一是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对重点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资金扶持;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鼓励机关、单位、企业及社会各界投资林业生态建设;三是通过合作造林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林业生态建设;四是落实林业生态建设的长期限、低利息信贷扶持政策,争取信贷支持。对规模造林大户以及带动林产业发展的制浆造纸、果品加工、储藏、包装、流通等龙头企业,加大政府贴息贷款扶持力度,使经营者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林业生态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五、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奖惩考核

县人民政府按照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分解落实年度目标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年度实施方案,创新经营机制,强化保障措施,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建立县(区)、部门、镇(乡)工作责任制,按照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目标任务、定工作时限、定奖罚措施的“五定”要求,严格考核奖惩措施,健全督查催办机制,确保全面完成造林任务。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森林化;雾霾;生态;内涝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222

1 建设自然生态城市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频发的雾霾天气,应客观反思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尽快将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快城乡绿化步伐,提升城乡一体化绿化建设水平。

城市园林绿化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持树种的多样性,大量的多功能综合型绿地,不但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而且能防风固沙、减轻PM2.5的危害,减少扬尘和降低噪音污染,提供人类呼吸必需的氧气、缓解视觉疲劳、提供自然、健康、生态、宜居的环境。

2 自然生态城市构建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城乡一体化”应把生态建设放到首位,坚持绿色生态、健康宜居、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在公园绿地建设和养护中积极倡导海绵、自然、生态、节约理念,建设雨水花园和下凹式绿地建设,使用透水材料;营造道路绿化景观,应注重选择乡土植物,科学配置园林植物群落减少投资和后期养护成本。建设多功能苗圃型生态景观防护林带,营造碳汇林,打造“城乡一体化”景观,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森林式家园。

在城市建设中,要把园林绿化生态功能放到首位,但现在大多数城市建设,还存在着对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认识不够的问题,这样影响了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综合效果,尤其是越来越严重的雾霾问题,城市园林绿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现在有些城市中园林绿化缺乏自然生态意识,单一注重景观效果,忽视了生态功能。而自然生态确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繁衍的重要指标之一。现在国家园林生态城市考核指标不但要考察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同时应考虑园林绿化在城市环境中的降尘除霾、净化空气的作用效果。

调整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方向,将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提升到首位,从传统的“景观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转变为“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制定生态远景规划,划定城市生态“红线”,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功能建设为依据,大力发展自然生态工程建设,解决建成区环境质量差、居民游憩困难的问题。

以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功能为重要抓手,推进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建设规划,扩大城乡森林化进程,扩展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空间,将城市中的公园、街头绿地、水系、景观绿带、道路建设等纳入海绵城市建设生态网络,使城市建设自然生态化,材料低碳环保节能,便道、广场绿地推广吸水透水蓄水功能,建成自然、多样的绿色景观体系,形成自然生态节能环保宜居的园林空间,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系统自身潜力,净化空气、防御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等功能。

把森林建设理念注入城市建设中,让森林的生态功能发挥到最大化,立体种植:上层有高大的乔木,中有低矮的灌木,地表有草本地被植物群落,立面有垂直绿化(藤本),屋顶阳台也要充分利用,拉伸绿化纵深,增加绿量,用以改善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加快旧城改造,棚户区建设,解放部分建设用地。疏通城市水脉,增加水源涵养区面积,走出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瓶颈。

3 海绵生态城的未来发展战略

以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功能为重要抓手,推进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建设规划,扩大城乡森林化进程,扩展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空间,将城市中的公园、街头绿地、水系、景观绿带、道路建设等纳入海绵城市建设生态网络,使城市建设自然生态化,材料低碳环保节能,便道、广场绿地推广吸水透水蓄水功能,建成自然多样的绿色景观体系,形成自然生态节能环保宜居的园林空间,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系统自身潜力,净化空气、防御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等功能。

海绵城市建设逐步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3大领域;投资方向有小区、城市道路、绿地、湿地、公园、城市水系等领域的生态功能的恢复和建设等。海绵城市建设会对城市建设森林化,园林绿化的生态修复,市政管网、便道、广场等蓄水、渗水环保材料的生产;公园、绿地、水系、湿地的自然生态建设;雨污风流、污水处理、中水利用、防洪排涝等相关产业要求更高,更加严格。

总之,“稳增长、保生态和惠民生”,向绿色生态,节能环保,健康宜居,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并赋予城市灵魂符号,让生活远离雾霾。把城市建在森林中,让绿化森林化成为城市绿地建设潮流。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 生态建设 问题 对策

海原县除南部半干旱山地丘陵区外,中北部绝大部分属宁夏中部干旱带,该地区是我区自然灾害频繁,水资源极度短缺,土地荒漠化严重,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带,也是国家环保局、中科院确定的我区沙尘暴源区之一。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制约该区乃至全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加快当地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及生态条件,事关全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整个西部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改善的全局。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海原县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一、海原县概况

海原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六盘山余脉(南华山、西华山、月亮山等)以北,东经105°09′41″~106°10′00″、北纬36°06′40″~37°04′45″,东连同心县、原州区,南接西吉县、甘肃会宁县,西邻甘肃靖远县、平川区,北靠中卫市城区。土地总面积4989.44平方公里。海原县地跨中部干旱台地丘陵区和南部黄土丘陵山地区两大地貌单元,全县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年平均年降水量389.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142.8毫米。农业资源相对丰富,属绿色农业,产品无污染、无毒害。盛产马铃薯、油料、玉米、蔬菜、瓜果、紫花苜蓿、小茴香、葱韭蒜、牛羊肉、羊绒等。全县总人口46.5万人。非农人口4.58万人,占9.8%,农业人口41.92万人,占90.2%。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6亿元。

二、海原县生态环境建设状况

(一)生态环境现状

海原县绝大部分地处中部干旱带,农业生产条件差,长期以来靠天吃饭,植被稀疏,加上人为乱垦滥挖,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和草原退化现象严重,因此加大治理难度,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迫切而艰巨的任务。西部大开发以来,全县人民在国家和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充分利用生态退耕、以工代赈、国债、“三西”扶贫资金、支援不发达资金等建设资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改善全县生态环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先后组织实施了以园河流域综合治理、高崖李旺扬黄灌区基地开发,苋麻河流域综合治理、水源涵养林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旱作基本农田建设、病险水库加固改造、人工种草、草原围栏、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通过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生物治理措施,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有了一定改善,对全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海原今后组织实施生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土地生态建设状况

1. 土地生态建设的政策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作为生态建设核心内容之一的土地生态建设也开始被社会重视,并被列入优先发展领域,这为土地生态建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除了各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外,自治区人大和政府还先后颁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宁夏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办法》、《宁夏征收排污费暂行实施办法》等地方法规; 同时《海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海原县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海原县生态建设规划》、《海原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等都为海原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措施、奠定了法律和政策基础,使海原县土地生态建设有了法律保证。

2. 土地生态建设的组织基础。跨部门、跨行业的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发展计划,各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海原县在土地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发改、农、林、牧、水利、城环、国土等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土地生态建设的实践。

3. 土地生态建设的经济措施。从财力有限、劳力资源丰富的县情出发,海原土地生态建设在资金投入上,坚持国家拨一点,银行贷一点,财政挤一点,单位拿一点,群众集一点的政策;坚持群众投工投劳、地方投入、国家补助三种方式并重的办法,在农村广泛推行义务工制度,使土地生态工程建设有一定经济保障。

三、生态建设存在问题

由于受历史、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当地人口素质以及人为等因素的制约,全县生态环境仍未得到全面恢复,与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地威胁着农业生产。以干旱为主,洪涝、晚霜、冰雹、风暴沙尘等五害频频发生,尤其旱害,据40年来的气象资料,大的干旱发生过10多次,每次都造成受灾面积少则三、四十万亩,多则百万亩以上,有时连年发生;另外风沙危害也十分严重,雹灾年年发生,霜冻频繁,制约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水土流失严重,改造利用困难大。海原县属黄土丘陵沟壑第五副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4,006.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31%, 水土流失一方面冲走表土,将土壤中有机质、全钾、全磷大量带走,导致土地肥力下降,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破坏土地资源,劣化土质。另一方面恶化了环境。使生态平衡失调,也使洪涝灾害加剧,影响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不少水库受到了淤积灾害。

(三)草场质量不高,载畜量低。海原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干旱、半干旱过渡地带,现有天然草原187,216.85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7.52%。草原类型以干旱为主,由于长期过度放牧等掠夺式经营利用,97%的草原已不同程度地退化,生产力逐年下降,牧草品质差。

(四)土地沙化形势严峻。海原县沙漠化严重区域主要为西安镇和关桥乡。农业区划为北部风沙干旱丘陵农牧林区,该区以丘陵地貌为主,沟、壑、梁、塬明显,地形破碎复杂,土壤因侵蚀严重,大多为潮黄土和侵蚀灰钙土、瘠薄,自然植被差,主要以荒漠、旱生群落为主,川区仅有少量人工林分布,林业生产主要以杨树、白榆、沙枣、刺槐为主的农田防护林带,荒山以柠条为主的灌木林和库井灌区小面积庭经果林种植等。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荒地造林、防风固沙、村镇绿化、生态经济林、封山育林等项目,全县沙漠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土地沙化形势严峻。

(五)防洪安全保障程度低。海原县虽降雨稀少,但每年70%的雨量以暴雨洪水形式集中在7―9月,山洪历时短、来势猛、易成灾,加之库坝淤积严重,功能衰退,安全隐患严重,一些村庄仍未摆脱洪水威胁。固海扬水、库井灌区等傍山渠道及交通等公共设施经常受到洪水袭击。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现有防洪体系不能保障。

四、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战略的对策措施

(一)树立土地生态经济思想,促进生态建设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

土地生态建设是牵涉到自然、经济和社会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以纯生态观点指导这些重大的生态工程建设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海原县只有从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出发,追求综合效益最佳,才能既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又能在生态环境的改善中促进经济的发展,达到生态经济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协调,又要考虑有利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效益。

(二)科学规划土地生态建设工程。

土地生态建设的总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国土综合整治,促进持续发展,参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各区域土地生态建设必须服从全国的总体利益,在总体宏观规划调节下,区域间相互协作,既有分工,又密切联系。实现总体利益最大化、长远化。土地生态建设的布局和规划必须建立在对区域有关生态和经济方面众多因素进行综合生态经济评价的基础上。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依据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建设的总体规模、具体类型和空间格局,其次根据各地区的条件,因地制宜,从而形成区域最佳用地结构格局。

(三)加强制度建设,重视宣传教育,确保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积极搞好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土地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土地利用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完善。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做到“地有主、主有权、权有责、责有利”;坚持和完善“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政策,完善各种形式的责任制,通过联营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兴办绿色企业。充分调动各行业各部门的积极因素,按统一规划,协同共建的原则,实行“各负其责,各付其费,各受其益,限期完成”的政策,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实行护、造、育、用相结合,坚持多品种多功能的经营方向,给经营承包者以真正实惠。坚持和完善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坚持领导包点,以点带面;严格执行检查评比和通报制度,强化政府职能,坚持依法用地,确保土地利用生态协调发展。

(四)积极争取项目,拓宽投资渠道。

动员社会力量,广开渠道,建立土地生态建设基金制度,分级管理,专项使用,确保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一是增加国家对土地生态建设的投资比例,同时在工程建设区进行的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农田和水利建设、环境保护项目中规定土地生态建设资金所占份额;二是实行配套投资,在国家专项资金基础上各级财政应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工程建设;三是坚持以地方集资和群众投工投劳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方针,坚持和健全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制度;四是实行长期无息贷款,鼓励群众投劳造林,对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等,要合理确定有偿投入比例;六是实行减缓免税的政策。

(五)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科技兴县,也是搞好土地生态建设的基本保证。在工程投入上增加科技含量,把实用技术推广纳入工程建设计划。要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稳定科技推广队伍,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抓好各层次的技术培训、科技信息传递和应用,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科技队伍。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投身生产第一线,努力提高科技兴林水平;组织多学科综合研究,组织实施土地生态建设技术研究的国家攻关项目, 坚持技术标准,强化技术管理;利用生态经济技术指标指导、验收、考评工程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