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病人心理护理的措施

病人心理护理的措施

时间:2023-05-29 17:40: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病人心理护理的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病人心理护理的措施

第1篇

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处理好晚期和临终病人心理问题,帮助病人恢复良好心理,使病人从思想上真正接受事实,使癌症病人得以轻松愉快,使他们在精神上及心理上树立正确人生观,增强生存信心,是医护工作者的职责,又是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课题。我们根据急诊和晚期临终病人所表现出来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急诊临终病人心理特征和护理

1.1急诊临终病人心理特征

急诊临终病人具有就诊时间短、病情危重且变化快、尚未明确诊断、无亲属陪伴、很快进入临终状态等特点,在其短暂的弥留之际,不仅受到疾病的折磨,自理能力丧失,存在恐惧和焦虑的精神压力,极大的身心痛苦使临终病人心情十分复杂。深受疾病的痛苦和心灵的痛苦困扰的他们需要承认和面对现实,更需要全身心的护理关怀。在应用药物不能奏效的情况下,护理关怀往往可以起到对病人身心痛苦的安抚作用,使病人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自己。急诊危重病人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临终病人把自己临终前自尊愿望的实现寄托在守护他们身边的护士身上,他们需要关怀、爱护和帮助。护士用抢救护理技术和技能、用对病人的照顾关心和心理护理,解决病人的生理需要,达到减轻痛苦、生活舒适,正是临终病人需要的关怀。

1.2急诊临终病人护理

1.2.1 急诊临终病人需要人性化护理

急诊临终病人的护理应做到:言谈话语、举止表情一切从临终病人的实际需要出发,了解病人临终前的愿望,帮助解决急需解决的要求,消除不适心理,满足生活需要以及情感需要,用亲人般的服务做好临床护理,使其在短暂的人生弥留之际得到更多的关爱,使其在有限的人生路上、在短暂的抢救中,得到更多的人性化的护理。

1.2.2 临终病人需要理解、尊重和优美的环境

尽管临终病人极度垂危,且生命是短暂存在的,但仍然需要得到尊重、理解和交流,需要得到人间的温暖。整洁安静的环境是临终病人精神心理的需要。舒适的卧位、和谐优美的环境和整洁的床单,体现了对临终病人的尊重,是对临终病人心灵的安慰,可减轻对死亡的恐惧。

1.2.3 临终病人需要家属亲友的陪伴和守候

临终病人多具有需要家属陪伴的心理,渴望见到亲人,希望得到亲人的安慰和守候。同样家属也有为临终亲属尽义务的心理需要,哪怕为他们做一点点事,哪怕说一句安慰的话、看一眼容貌,摸一摸手和头,缓解焦虑和不安,希望不留遗憾。护理人员要格外理解临终病人的需求和家属的心情,安排他们相见和守候,倾听家属内心的忧伤,安慰家属或亲友在承受悲痛和精神打击时,要节哀,要注意保重身体。接受家属的询问时,不计较语气和态度,耐心解释,注意沟通方法,嘱咐要准备的事宜和注意的事项。用优良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对临终病人的关怀和周到的护理服务,感动家属、安慰亲友,支持他们克服眼前的危机,在悲痛中得到安慰。

临终病人需要整体护理:

临终病人希望延续生命,希望得到心理支持,需要内心的安抚。在人生的规律面前,护理人员需要对临终病人身心进行整体护理,帮助临终病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信息交流,视临终病人为整体的人,减轻其身心痛苦,给予心理支持。

晚期临终病人心理特征和护理

2.1晚期临终病人心理特征:

大多数晚期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可分为以下五期:

2.1.1否认期:肿瘤病人在被告知自己患上癌症,即将离开人世时,不能接受现实,通常采用否认机制来应对这一消息所引起的惊恐。过时病人表现为焦虑和忧郁。

2.1.2愤怒期:当病人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时,常常表现出愤怒,愤怒可指向周围环境和所有人,包括医护人员。

2.1.3服从、讨价还价期:处于极度痛苦中的晚期病人,为减轻疼痛、痛苦、延长生命,常表现为一个服从医疗的“好病人”,要求任何检查,寄希望以此来换取痛苦暂时解除。

2.1.4抑郁期:当疗效不满意、病情不断恶化,继而情绪沮丧,对事物淡漠,心灰意冷,需要亲人在身旁,以免孤独地离开人世。病人常表现为焦虑、恐惧、悲观、失望、消极抵抗的心理。

2.1.5接受期:病人从恐惧、焦虑和不安中解脱出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此期受病人个人修养,文化程度的影响,是我们医护人员对临终病人护理的最高理想。

2.2晚期临终病人的护理措施

根据晚期和临终病人所表觋出来不同心理状态,我们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

2.2.1 心理护理与干预

心理护理与干预是晚期和临终病人的首要护理。心理护理与干预是指护理人员通过采取护理方法和技能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行为指导。其主要干预方式是提供心理支持、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病人提高对疾病治疗及自身情况认知水平。这要求护理人员充分理解病人,满腔热情地对待病人,用自己美好的态度、情绪、行为、动作去影响和改善病人的心境,帮助病人从对死亡的恐怖与不安中解脱出来,使病人正确认识及对待疾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增加病人的信任感,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 躯体护理

尽可能使病人处于舒适状态,帮助解决好病人的饮食、睡眠、排泄及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要求护理人员操作熟练,多方面满足病人的需要,以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2.3 疼痛的护理

尽可能多为病人寻求减轻及控制疼痛的方法,以降低疼痛的阈值。

2.2.4 做好家属的护理,给予心理疏导,以配合治疗

第2篇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心理健康;护理

[中图分类号] R395.2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人口HBsAg携带率约10%,心理因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程及愈后的影响至关重要。现将对50例慢性乙肝病人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系统对慢性乙肝病人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我院肝病三科已确诊为慢性乙肝患者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25~55岁,符合以下条件的全部调查对象:住院24小时以上,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能自愿配合答卷者;意识清楚,无精神病史者。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中采用问卷包括:乙肝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100%。全部调查资料整理后,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及相关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慢性乙型肝炎住院病人SCL-90调查结果:慢性乙型肝炎住院病人各类症状因子分数与国内健康人常模,评分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明显高于健康人;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低于健康人。

2.2 慢性乙型肝炎住院病人心理状态受社会支持程度的影响调查结果:SCL-90总分与支持系统呈显著性负相关。也就是说支持系统越强大的病人其心理状况越好。

3讨论

本研究证实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症状明显高于健康人;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低于健康人。国内针对此病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这些都是造成病人心理不良的直接因素。另外,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传染性,大部分人对此病缺乏全面的了解。对病人有恐惧感,歧视他们,不愿和他们接触,使病人产生自卑情绪、人际关系紧张[1]。

该组统计结果:社会支持系统与慢性乙型肝炎各项症状呈负相关。病人有严重的自卑,有的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这就更加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许多研究表明:人们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与人们的心身健康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良好的社会支持能为个体应激状态提供保护作用。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网可以帮助生活有困难的人度过困境 能使病人感到温暖,友情,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

4 护理干预

4.1 全面准确评估病人的情况。护士在病人入院后应全面收集病人的主观和客观资料,包括病人的症状、疾病的诱因、饮食、生活习惯、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条件、对疾病的认识及家庭成员情况等。并针对病人具体情况制定系统有效的干预措施,并在护理过程中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不断的总结修正,给予病人适时、合理、周到的整体护理。

4.2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应尊重病人,给予病人更多的关心、爱护,对病人态度和蔼,诚恳耐心。当病人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时鼓励病人讲出内心的苦闷,护士耐心倾听。通过表情、动作等非语言和语言等交流方式给予病人支持和安慰,让病人感到温暖和帮助。教会病人利用移情、升华等心理学方法改善自己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养成乐观豁达的生活习惯。

4.3 突出个体化整体护理。选择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做疾病的主管护士。对不同性别、年龄、病情、心理状况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根据其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4.4 给予舒适、安静的休养环境。护士操作时尽量时间集中,避免在午休等时间打扰病人。这样有利于病人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利于疾病的治疗。鼓励其丰富自己的生活,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并进行适当的活动。和病室内其他病人保持关系融洽。病房定期组织公休座谈会等活动,积极听取病人对病房管理的意见,努力改进。

4.5 从护理方面提高病人的社会支持度。社会支持对慢性乙型肝炎至关重要。要求护士与病人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制定相应的计划使其认识到社会支持对病人心理的影响。并教会病人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充分调动亲属,工作单位等各种社会关系。最大程度的发挥各方面的主客观支持作用。此外,护士应多给予病人心理支持,把自己作为病人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成员。

4.6 开展健康教育,建立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应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细节过程中。总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心理因素,对其病情的转归有着重要意义[2]。开展有针对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病人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急诊手术病人;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97-01

手术是治疗各种疑难疾病的有效方式,不过,很多病人对面手术具有很多不良情绪,恐惧、焦虑、忧虑等等的负面情绪会影响手术的进行和质量。如果不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将有可能导致手术失败,所以,在手术中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非常有必要。按照我院急诊病人手术的要求,采取了科学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护理效果,现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的61例急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患者中,有8名为疝气伤患者,29名剖宫产、24名为急性阑尾炎患者。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将61例急诊手术患者分别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资料方面都有可比性。两组患者都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还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和手术前后的心理情绪稳定情况。

1.2.2心理干预方法

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和患者进行沟通和联系,向患者讲述手术的相关信息,鼓励提示患者要放松心情,避免出现负面情绪,提高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坦然的走进手术室,提升对医院和手术的信任感、安全感,建立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

1.2.3统计方法

将记录的监测数据录入Excel数据库,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X±s),组间差异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的61例急诊手术患者,男性30例,女性31例,两组患者的各方面资料如下表所示。

2.2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情况

依据对手术病人术前和术中生命体征的观察和分析,手术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生命体征没有明显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干预组患者在手术进行过程中的心率和呼吸等等的身体特征比较平稳,和手术之前的干预组患者以及手术后的对照组患者比较之后发现,除了呼吸频率指标,其它指标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

干预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动脉压为t=2.307,P=0.025

干预组术前术中血氧饱和度t=-4.726,P=0.000

2.3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绪情况

干预组患者接受了心理干预后,患者术后情绪相对比较稳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急诊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的困扰,加之手术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他们的身心都承受巨大的压力,在面临手术的时候,患者的心理容易出现波动,各种负面情绪出现,影响了手术的正常进行。当进入手术室后,面对各种仪器和手术护理人员,患者往往会显得更加的紧张和焦虑,这种负面情绪会使神经内分泌变化,患者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情况,使手术更加难以进行。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急诊手术病人这种心理特点,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3.1手术前

依照急诊手术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述手术的相关信息,使用自己掌握的护理知识,积极指导患者放松心情,使患者提高对手术的信心,给患者安慰和温暖。

3.2手术中

在每一个手术的操作进行之前,都主动和患者讲明操作的目的、方法,并告诉患者如何配合,在放置尿管、胃管等特殊的操作开始之前,要向病人阐述插管的目的和效用,让病人明确管道的重要性,做好心理准备。

3.3手术后

使用亲切的语言安慰和鼓励患者,告诉患者手术的效果,病人回房之后,要叮嘱病人好好休息,告诉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告知患者护理人员会经常前来探视,让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心。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急诊手术病人通常会有各种的不良心理和情绪,所以,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对急诊手术病人展开心理干预,进而使患者放松心情,从而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闭芬艳.急诊手术病人的心理应激及护理干预[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

[2]李军.急诊手术病人心理干预的护理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

[3]胡慧.急诊手术病人的心理舒适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12,12:108-109.

第4篇

摘要:随着直肠癌发病率的逐渐上升,要做永久性结肠造口的病人日益增多,肠造口术是外科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由于肠造口者是一个特殊的人群,造口对其本人的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均产生深刻的影响,因而肠造口者的护理及社会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肠造口心理护理社会支持

肠造口是指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为挽救病人生命而暂时或永久性地将小肠或结肠提至腹壁作为肠内容出口的技术。一般在初始阶段病人都难以接受。护理人员应以极大的同情心来做好各项护理措施,恰当地护理对减轻造口带来的不适、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痛苦,协助病人渡过生病康复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1术前护理

由于肠造口者术后身体的外观有较大改变,对其本人精神打击很大,术前常会有抵触、恐惧、绝望、疑虑、紧张、焦虑或抑郁等心理。因此,术前访视并给造口者进行心理辅导是必要的。

1.1定位直肠癌手术肠造口多选择左下腹脐与薷前上棘莲线处中外1/3交界处。最近国内也有主张在脐孔处造口。但应注意一下位置:造口位置应使病人自己能看到,便于护理,同时不能影响病人工作;避开凹陷,爱带线处;远离切口和肿瘤漫润区。

1.2心理护理肠造口虽是治疗措施,但患者接受困难,更有患者因拒绝肠造口而延误直肠癌的治疗。这需要医护人员采取合适的方式,给予耐心地解释及教育工作,肠造口手术只是将排泄系统出口由原处移至腹部,对消化功能无影响。肠造口术后只要学会正确护理,完全可以从事正常学习工作、社会交际等,安排相同患者交流经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术后护理

2.1心理护理术后医护人员和家属在心理上要给予造口者支持、关心和安慰,同时鼓励造口者尽早学会肠造口护理方法,促进其心理康复,提高其重返社会的信心;而在造口者学习造口护理的动机方面,有的专家则更倾向于当造口者有主动学习愿望与兴趣时才教其本人学习,可保持造口者的心理平衡,使其对恢复原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2.2造口病人心理过程

2.2.1震惊病人在听到自己即将做造口时,常感到震惊、不知所措。做造口后,拒绝看造瘘口,很难接受它的存在。护士对这一阶段的病人应做好解释工作,以高于亲人的方式来关心病人。对病人表示同情和安慰,使病人逐步接受现2.3造口病人常发生的心理问题

2.3.1自卑、孤独由于造口有时会出现异味,病人会感到自己肮脏,担心别人嫌弃,不愿意参加业余活动,把自己看成是残废人。应鼓励病人多参加联谊活动,互相谈自我护理经验。帮助病人选择合适自己的造瘘袋,最大限度减少异味,减轻病人心理压力。

2.3.2心理性障碍造口病人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关于性生活能否正常进行。医务人员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给予回答,告知病人术后几个月可以恢复性生活。如果病人因自卑和知识缺乏而产生性生活障碍,应通过心理治疗与护理,给予关心与指导,同时,对配偶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得到配偶的理解、关怀和鼓励。

3肠造口病人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属、亲朋好友、医务人员、志愿者、社区服务机构等。医护人员不应该忽视病人社会关系支持系统的作用,应向病人积极了解支持系统的成员,适时做知识宣教工作,使病人、家属共同参与康复计划的实施。学会对病人提供有效的支持,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家属应积极鼓励病人参与社交活动,根据康复程度,共同制定活动计划,调理饮食结构,使病人尽早康复。只有适应社会,病人的心理压力才会消除。

总之,肠造口病人的护理要根据个体差异因人而异,造口病人心理上不要有过重的负担,只要做到膳食搭配合理,营养均衡,使身体营养充分,精力充沛,就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早回归社会,和常人一样生活、工作、社交。

参考文献

[1]马治邦.肛肠疾病问答.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11:210—211.实。挖掘病人自我照顾的潜力。通过知识宣教和指导,协助病人通过自理来满足生理需要,从生理需要来解释造口的必要性。同时,建立生活自信心,使病人通过自行操作改变生活品质的层次,驱除自卑等负性心理。

2.2.2防御性退缩退缩是对出现的危机采取的回避的态度。病人试图躲避现实。以此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护士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帮助病人克服消极情绪,给病人创造宣泄的机会,鼓励病人把内心的痛苦、疑虑讲出来,通过对有关知识宣教进行积极干预,让病人正视现实,多想克服困难的办法。当病人逐渐熟悉自我护理方法时,防御性退缩会被积极应对的态度所代替。

第5篇

【关键词】心理干预;无痛人流;焦虑;疼痛;护理

无痛人流手术是一种以术后并发症少、疼痛轻、术中出血少为特点的补救避孕失败的措施之一[1]。无痛人流术作为手术也是一种应激源,能够影响病人产生生理、心理应激反应,焦虑是最突出的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应激副反应加上术中某些因素共同影响到手术的顺利完成以及术后的身体恢复[2]。本文通过对120例行无痛人流的病人进行分组对比研究,观察其焦虑以及术后疼痛有关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平诊就诊的120例行无痛人流术的女性病人,年龄在21~39岁,平均年龄(24.5±3.5)岁。所有研究对象排除心理精神方面疾病。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接受术前特定的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一般心理护理措施。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身体状态等基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观察组:在手术前进行特定的心理干预措施,干预措施包括:告知手术前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无痛人流术的知识;手术的基本步骤以及;手术麻醉过程、用药及其安全性舒适性;术者、麻醉师的资历;术后可能发生的疼痛、出血等。干预措施实事求是,多使用鼓励性语言,每个病人干预时间大约半小时。测量心理干预后及入手术室前的焦虑值。

1.2.2 对照组:在手术前接受一般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由麻醉护士进行,测量心理干预后及入手术室前焦虑值。一般护理干预措施有:手术所需时间,麻醉方式、术前准备、术后出现疼痛出血情况以及术后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焦虑值:测量采取STAI状态焦虑测量表;术后疼痛:测量采用术后疼痛时间记录。如病人离开医院,电话随访获得疼痛等数据。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行t检验和 2检验,P

2 结果

通过测量心理干预后以及入手术室前两个时间的焦虑值,在手术当天和入手术室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Johnson“准确期待轮”的主要内容指出:当某个个体遇到紧张事情时,机体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同时也会致使机体内分泌激素的分泌而引起生理变化[3]。假如机体在应激事情发生前对这个事情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机体可以相对的缓解在心理以及生理上的应激反应。无痛人流的受术者也了解手术是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但是都未自身经历过手术,对手术总有一定的恐惧心理,担心手术对自己以后会有很大的影响以及手术的安全性,因此会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即焦虑,严重的焦虑会致使病人心理障碍,使得机体内环境分泌失调,调节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加大了手术的危险性和术中出血。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消除病人在术前的恐惧,调节病人的焦虑,增强病人的信心和安全感[4]。能够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顺利的配合手术。无痛人流术后的疼痛是因为子宫收缩引起的,于此同时也会和心理因素有关,如果患者焦虑精神紧张等可能干预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的调节,还可以降低病人的疼痛阈值,最终结果导致术后的心理生理反应[5]。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调节病人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应变能力,是减少焦虑和恐惧心理的有效办法[6]。通过本文研究对观察组心理干预我们也得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观察发现心理干预能够缓解术前焦虑,第一次进行手术的病人焦虑程度很高,还有一定恐惧心理,本研究过程中对观察组采取的心理干预内容大体上让病人了解了手术过程的相关知识,病人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从而病人对手术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术后减轻病人的疼痛时间,术后的疼痛和出血也是应激反应的表现,本文表2显示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这可能和焦虑值得降低有关联。

总之,本文通过对120例行无痛人流的受术者分组对比研究,两组给予不同的心理干预,得出结论观察组焦虑值以及术后疼痛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资料:

[1] 杨小敏, 杨一兰, 姜雄春等. 护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06,21(18):40-41.

[2] LIN N,XIE SF,ZHENG XL,et al.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reduction of fear and pain during operation of thyroid glands[J].Journal Clinical Research,2004,21(8):882―883.

[3] 王双喜, 肖仲萍, 尹桂英等. 系统心理干预对围术期病人心身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04,19(18):59- 61.

[4] WANG SX,XIAO ZP,YIN GY,et al.Influence of Systemic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on Psychosomatic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J].Journal 0f Nursing Science Sept,2004,19(18):59-61.

第6篇

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术后病人共有的特征,又是许多骨科病人首发的症状,它受心里 状态和其它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目的:如何有效的止痛、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方法:50例骨折术后疼痛的患者通过一般护理、舒适护理,减少对机体的有害影响。结果:本组病人心理反应正常,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骨科患者; 术后疼痛; 舒适;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59-01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1]所引发的情感经历,或是就这一损伤所作的描述。也就是说,疼痛应该是像病人所说的那样,而不是医护人员认为应该的怎样。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50例骨折术后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50~70岁,平均68岁,治愈后痊愈,没有因为疼痛影响休息、治疗的。

2 护理体会

2.1 疼痛病人的一般护理

2.1.1 主动、耐心与病人交谈,使病人尽快适应环境,增加安全感,减少恐惧和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以减轻疼痛。

2.1.2 倾听病人诉说,了解引起疼痛的原因、性质、部位、节律、程度。观察病人疼痛时的反应和伴随症状,病人自己对疼痛的态度。

2.1.3 认真做好病因治疗,药物技术性镇痛护理并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护理方案。

2.1.4 引导病人放松,使其从精神和身体的紧张中解脱出来,如放松术,催眠、暗示、想象等。

2.1.5 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如看报纸、聊天、下棋等,条件允许时可坐轮椅或扶持到室外散步等。

2.1.6 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肢体移动,如需移动病人,应先征求病人的同意并告知如何配合,对损伤部位行抚肤护理。

2.1.7 保持各关节正常功能位置,用枕垫抬高患肢18-20度。

2.1.8 遵医嘱预防性使用镇痛药。

转2.2术后疼痛舒适护理措施

2.2.1 促进生理舒适的护理:

止痛措施的应用:药物止痛是解除术后疼痛的重要措施之一。有研究表明,除了正确运用镇痛药物以外,以下舒适护理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①分散注意力法。包括视觉分散法(如看电视、读小说、读报纸),听力分散法(如听音乐、听故事)和触觉分散法(如轻轻按摩患肢或伤口周围的皮肤)。②幽默法。给患者讲笑话或让其看幽默风趣的电视剧、相声、小品等。③放松法。在音乐辅助下进行各种放松训练,包括深呼吸、慢节律呼吸,对辅助控制术后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④皮肤刺激法。冷敷、热敷、按摩以及涂皮肤搽剂(如活络油)。

2.2.2 基础舒适护理:①舒适晨间护理:早晨起床时播放一些节奏舒缓、令人心情舒畅的轻音乐,可以使患者感觉美好的一天即将开始。为术后疼痛患者护理查房时,可介绍一下当天的治疗及护理项目,听取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意见。②舒适晚间护理:晚上停止一切不必要的检查及护理。夜间尽可能关灯或开地灯,巡视患者时如用手电筒,不能直接照射患者的头部,应用墙壁反射光观察,这样不会影响患者休息。③舒适的:术中采用腰麻或全麻的患者,术后为防止误吸应去枕平卧6 h,长时间卧床可引起肌肉关节疲乏、疼痛,为减少患者不舒适感,做到勤观察,消除引起疼痛的诱因,在不影响治疗护理的同时,为患者安置舒适。

2.2.3 促进环境舒适的护理有学者认为,病室室温保持在20~24℃,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病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刺激,能提高环境的舒适度,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感觉,使患者缩短环境适应期,提高社会适应与自控能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4 促进心理、社会舒适的护理

2.2.5 建立信赖的护患关系:术后患者往往因疼痛、担心预后产生一定的压力,护士应关心、体贴患者,待患者热情、和蔼,尊重患者的人格,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理解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如哭泣、等,2.3.2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手术后患者对疼痛有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护士与患者做5~10min的必要谈话,可使镇痛效果持续18h,10min的笑能使患者在几小时内不再受疼痛的困扰。因此护士要给予必要的关心,疏导患者心中郁积的不良情绪,以安慰和鼓励减轻其心理压力,使患者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思想轻松,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2.3.3 家属积极配合:术后患者的生活暂时或长期不能自理,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感受需要他人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安慰,但因患者疼痛的表情造成家属的焦虑和不安又不可影响到患者,以免加重其对疼痛的敏感性。因此,要告知家属,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定期与患者家庭、朋友及单位沟通,积极寻求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精神、情感、经济上的支持,提高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度。创造条件让亲友、同事多探视,多给予患者安慰、鼓励,满足他们爱与归属的需要。

3 小结

病人术后疼痛,除了一般护理以外,舒适护理模式作为护理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方法,强调护理人员-患者环境-社会的整体配合,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促进躯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无论患者的疾病是否能够治愈,在护理过程中都应给予积极的舒适护理。有研究表明,护士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不同的舒适护理措施,能及时解除其痛苦,增强其身体的舒适感和自我控制力,减轻其焦虑情绪,可明显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通过舒适护理,还可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为患者解除痛苦的责任感,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第7篇

【摘要】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常用方法之一,化疗药物可抑制、杀死肿瘤细胞、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期,但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大,常引起恶心、呕吐、脱发等,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重者甚至停药,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病人往往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情绪反应,如恐惧、焦虑、愤怒、抑郁、绝望等。对此,作为我们护士,应该给于病人亲切的关怀和体贴,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键字】心理护理 化疗 体会

1 化疗前:护士要经常深入病房,多与病人交流,仔细观察病人的一言一行,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感到安全感,亲切感和信任感,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求知欲望,讲解化疗前各种检查、准备的目的、化疗方案及其必要性,发其化疗健康宣教资料,并介绍一些成功病例,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了解,充满希望和信心的良好情绪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有利于获得最佳疗效。同时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又可增强患者的抗病信心,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最后控制肿瘤而达到痊愈。

2 化疗过程中

2.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要重视语言交流,态度要和蔼,细心,注重细节服务,常接近患者,在其饮食,睡眠方面多加询问,以示关心,且不可说出消极的语言,以免起到副作用,时刻牢记“言语能治病,也可致病”,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力争达到使其心悦诚服地配合治疗,护理的目的。

2.2.2 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为患者治疗时,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取得患者信赖的关键,并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融洽护患关系。在操作过种中,还应重视非语言沟通的技巧,护理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每一句言语都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情绪。

2.2.3 针对患者抗药心理加以心理疏导,及时进行心理上的安慰与鼓励,可与化疗反应较轻,心态较好的病人进行交流,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并做好调养精神与生活的指导,以意志与情绪对治疗疾病的能动作用来排除不利于治疗的心理,社会因素。

2.2.4 积极沟通,提高家属参与率,会影响病人的情绪,如果亲人对病人关心体贴,病人的悲欢情绪会减轻甚至消失。

2.2.5 重视病人在化疗时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主动关心和了解病人的需求,多进行解释,以防止病人情绪波动而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

2.3 化疗后的护理2.3.1 多巡视病人,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关心病人,病人情绪稳定,态度阔达,能调节机体的潜能,增加自身的免疫功能,指导患者规律生活节奏。

2.3.2 告知病人疾病和药物反应给身体造成的不适反应,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内心制订对应策略,始终保持稳定的情绪。使其了解一些必要的医学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就能更好地配合后续治疗,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2.3.3 为病人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适当安排和指导病人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以丰富病人的住院生活,如听音乐,阅读,散步等,以求在娱乐活动中调节其主观能动性,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2.3.4 指导家属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由于化疗药物给病人带来各种不适,医学知识的缺乏,一旦出现化疗后的副反应时,会使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产生不满,这种情绪会导致病人向家属发脾气。这时就需要家属理解和宽容病人,了解引起病人不满的原因,帮助病人减轻愤怒和怨恨,给病人创造倾诉的机会,使其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

2.3.5 为病人提供良好的环境,指导病人进行营养调理,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光线充足;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病人身心休息,增强病人心理治疗效果,使病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配合继续治疗。

2.3.6 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变化,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因人实护,在心理上要根据病人的文化认识,素质不同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对文化层次较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病人采取护理保护措施,对知道知识较高,性格乐观者,进行试探流,要以必要的医学知识,心理知识与他们沟通。通过护理能让大部分病人面对现实,积极地配合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

3 病人在化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也是消除或减轻病人心理障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对病人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也是很有必要的。

3.1 陪伴安慰治疗大多数癌症病人长时间在医院,希望有人在身边陪伴,所以医护人员应尽可能多陪病人聊天,谈病人感兴趣的话题,以分散病人注意力。

3.2 认知行为治疗根据认识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理论。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病人不良认知,从而矫正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疗法。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很容易造成不知所措,思维混乱,增加了护理难度。如果让病人掌握一些相应的护理知识,有助于病人进行有效的自我护理。护理人员通过主动关心病人,从中了解负性想法和行为,并深入浅出给其讲述有关疾病和护理知识,提供治疗信息,从而解除病人因缺乏有关医学知识而产生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3.3 音乐疗法是指利用音乐艺术以调节人的神情,促使疾病治愈,它是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是音乐、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此方法在西方比较盛行,我要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肿瘤病人采用音乐疗法是治疗肿瘤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音乐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唤醒病人愉快的思维联想和情感等各种因素时,唤起同感,引起人们共鸣,达到稳定情绪,防止紧张,消除疼痛的目的。[1]

4 小结

肿瘤病人在接受化疗的过程是复杂的,当中会有多种心理变化和情绪变化,而做好肿瘤病人心理护理的原则是因人而异,因人施护。并要调动家属的能动性,和护理人员一起做好肿瘤化疗病人的心理护理,使其在化疗期间保持良好的状态完成治疗,提高生话质量。

参考文献

第8篇

  医院护士长个人心得1

  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是紧张、焦虑、恐惧、烦躁、反应迟钝、失眠、抑郁等。手术对每一个病人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经历,病人进手术室大多有无可奈何心态。

  在手术麻醉过程中,无论何种麻醉方式都会发生意外。导致心跳骤停是麻醉中最严重的一种麻醉意外,也是抢救中最难的一种麻醉意外。笔者将1998年12月~__年7月对加强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病人的防视护理、配合麻醉意外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并报告如下。

  1.术前的心理护理

  1.1手术无论大小,患者在心理上都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病人进手术室,往往有种“生命掌握在医护人手中”的心理,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结。故手术室护士必须态度和蔼、仪表整洁、举止端庄。注意各方面的修养是做好心理护理的重要前提。

  1.2不断学习新的的医学理论技术,总结经验,充实自己,弘扬敬业奉献的精神,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消除病人紧张恐惧等心理,使病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配合手术。

  2.术前防视护理

  2.1解病人。术前到病房防视病人,用自己的言行与病人沟通,让病人表达自己的担忧,提出各种问题,并用科学诚信的态度耐心的解答,使他们消除顾虑,对手术充满信心。

  2.2大多数患者急于了解麻醉和手术方法,我们就术前到病房防视病人,向病人介绍术和麻醉方法,示范手术时的,使其术前在病房床上预先进行训练,进入手术室后能立主动配合,提高麻醉成功率,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3阅读病历,询问病史,查看病人的一般情况和化验单据等辅助检查,手术名称、麻醉方法,充分掌握病人的病情,预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及时拟定解决问题的措施。

  2.4讲解术前留置胃管、尿管、禁食、禁饮的时间和重要性,并告知有关注意事项,取得病人的主动配合。

  3.术中麻醉意外的配合护理

  4.体会

  4.1随着医学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不但要在外科手术配合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而且还要有心理学知识,掌握术前病人的各种心理状态,总结经验,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技术水平精益求精。

  4.2只有具备丰富的手术前护理经验,才能使手术室护理工作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室内走向室外,才能对病人的各种疑问给予满意的答复,得到病人的信任,更好地做好身心护理工作。

  4.3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麻醉已成为现代医学界所用属目。麻醉意外单

  靠医生的力量往往是不够的,必须有手术室护士的紧密配合。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学习,更新知识,在抢救病人的刹那间,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时刻,与医生配合默契,动作协调,争分夺秒地挽救病人的生命。

  医院护士长个人心得2

  转眼间,来到妇产科当护士已经四年了,每天迎接着新生命的到来,我倍感光荣,看着妈妈们在生完孩子后露出的甜美笑容,我就在想我在累点儿也无所谓,我的努力照顾会赢得一个家的幸福,这是我的荣幸。所以我在护理这方面一定做到认真细致,不能有任何一点儿差错。我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服务于病人”的态度,在这个岗位上获得了在生活上所不能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以下就是我所总结的一些工作内容,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更加完善自己。现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适应新的护理模式,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参加一切政治活动,以服务病人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意为标准,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二、在业务方面:

  在这一年里本人能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科室领导的各项安排,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学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在用心的同时更能细心的帮助病人解决每一件事情,认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认真做好医疗文书的书写工作,认真学习科室文件书写规范,认真书写一般护理记录,危重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对于自己的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三查七对,牢记三基。

  三、增强法律意识

  认真学习《护士条例》及其它法律法规,积极参于医院组织的学习班。意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要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懂法、用法,依法保护自己。

  在这3年多的护理工作中,我的体会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于是我越来越能够感觉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曾经有人说过:“拉开人生帷幕的人是护士,拉上人生帷幕的人也是护士。”是啊,在人的一生当中有谁会不需要护士的细致关心和悉心照顾呢?“护理工作是一门精细的艺术”。“护士要有一颗同情的心,要有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我会用我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解除病人的病痛,用无私的奉献支撑起无力的生命,重新扬起生的风帆,让痛苦的脸上重绽笑颜,让一个个家庭都重现欢声笑语。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提高微笑服务,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经常换位思考别人的难处,端正工作态度,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病员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得到各级领导、护士长的认可。

  我觉得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我为自己是护士队伍中的一员而自豪,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为人类的护理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医院护士长个人心得3

  作为一名医院护士长,我学践科学发展观,用发展观指导工作,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努力在管理与服务上下功夫、加强安全护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定期与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半年来工作得到病人的肯定与好评,现将20__半年工作做以总结。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组织讨论学习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3、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同时组织护士认真学习新颁布的gt;

  及gt;的相关条款,以强化护士良好的职业认同感,责任心和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4、加强重点病儿的管理,如危重患儿,把危重患儿做为科晨会及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6、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她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

  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7、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

  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症状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9、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1、办公班护士真诚接待新入院病儿,把病儿送到床前,主动向病儿家属做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

  3、要求责任护士每天与患儿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儿的病情转归、生活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护患沟通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4、认真执行临床处置前后的告知程序,尊重患儿家属的知情权,解除患儿家属的顾虑。

  5、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服务质量高的护士给予表扬鼓励,对服务质量差的护士给予批评教育。

  三、定期与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每周进行质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2、每月对质控小组、护士长质量检查、护理部质量检查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四、严格落实三基三严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对各级护理人员按三基三严培训计划进行培训,每月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

  2、护理查房时提问护士,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等。

  3、利用科晨会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

  五、其他。

  1.配合医院的整体工作,认真完成各项指令性工作任务。

第9篇

【关键词】 骨科;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86-01

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疼痛提示个体的防御功能或人的整体性受到侵害,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害警告,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它受心理状态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如何有效地止痛,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对做好骨科病人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骨科患者病种多、病情急,多伴有开放性损伤,因此,急诊多、各种手术多,护理人员相对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应在思想上重视护理现代化,在实践中注重反馈和调整,才能做好护理工作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1~12月间住院病人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0~86岁。

2 护理体会

2.1 及时解除疼痛

创伤性疼痛:骨折后妥善保护患部,制动肢体,减轻疼痛。炎症性疼痛: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有脓肿时及时切开排脓并冲洗。急性缺血性疼痛:立即除去导致缺血的原因,如去除一切外固定物及包扎过紧的敷料,解除动脉痉挛,改善组织缺血状况。恶性肿瘤性疼痛: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化疗、放疗。神经性疼痛: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手术 、牵引或按摩,并辅以应用消炎药物及理疗,以消除局部组织炎症、水肿,解除神经压迫。

2.2 对症护理

2.2.1 药物镇痛 非阿片制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等。阿片制剂:吗啡、度冷丁、芬太尼等。采用预防性用药、定时用药,有效地缓解疼痛。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口服、肌注等。药物治疗新技术:椎管内注射镇痛药,硬膜外麻醉。

2.2.2 技术性镇痛法 理疗:冷疗、热疗、冰敷、温泉浴、微波、红外线等。针刺疗法:中医针灸。神经外科手术止痛:植入给药泵、神经切除术、神经刺激术。

2.3心理护理

掌握骨科病人的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护理。当患者带着病痛就医时,面对的是医护人员和其他住院的病人,要等待各种检查、治疗、手术,加之大多数生活自理能力差或者已完全丧失,于是表现出烦躁、焦虑、恐惧、激动、多语、失眠等,这些心理状态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为解除病人思想负担,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最重要的是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我们要根据病人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业余爱好、家庭情况及经济状况等,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与病人进行亲切的交谈,护患之间相互沟通,使之信任我们并对自己的伤病有所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对待病人一是要尊重他们,二是要理解他们,三是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要经常与病人进行思想沟通。处处体贴照顾。

2.4. 营养护理:个别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怕给我们增添麻烦,为减少大小便次数,而控制饮食。这样的老年病人应向其说明营养的重要性。鼓励其多饮水、多进食易消化食物。保持二便通畅。避免便秘。同时我们更应周到地做好生活护理,尽量满足其一切所需,不能表现出有任何厌烦的情绪,让病人依赖我们,使其精神上得到安慰,为进一步配合手术、药物治疗打好基础。

2.5 并发症预防护理:长期卧床,截瘫或需牵引病人,由于全身血液循环差,皮肤抵抗力低下,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尤其是骶尾部、后枕部、踝关节、足跟部各骨突处容易发生褥疮,因此病人入院后给予气垫床或骶尾部垫褥疮垫,骨突处可垫海绵圈。不能自行翻身的隔2h协助翻身,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护理上一定要职责到人,每班检查交班。护士长不定时抽查,人人重视,使大家认识到,预防褥疮的发生,不是某个人的事,必须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努力。由于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一年来无褥疮发生。保持会清洁卫生,每天用温水擦洗会2次,尿潴留病人在留置尿管期间,妥善固定导尿管及引流管的位中沉渣,经常变换,以便引流通畅,定时、训练膀胱肌肉收缩。

3 人力资源管理

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护士长排班时,充分考虑每位护理人员的特点,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技术和经验优势,由其担任责任护士。低年资护士电脑操作熟练,动手能力强,责任心较强,可担任治疗室,办公室工作。实行“听班”制度,如遇到突发、重大、抢救事件时,听班护士需在规定时间内到达,这样既满足了工作需要,又满足了护士的休假要求。在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既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又能圆满完成护理任务,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增强了科室凝聚力。

4 物品管理

严格按照现代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物品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病房用物及各种药物均定点放置、定量保存、定人保管,每日清点、交接。物品及药品柜外张贴明显的标签,便于取用和存放,护士长起监控作用,及时督导。

5 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体系

坚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结合本院开展的阳光服务活动,为患者提供一系列人性化服务。摒弃传统的称呼床号的方式,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等采用人性化称谓;发放阳光服务手册;每天提供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实行“首迎负责制”、“首问负责制”,实行陪检制度、出入院迎送制度。提供科普读物;发放出院复诊联系卡,出院后随访工作。护士长利用展会时间加强护士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的教育,积极调整心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使各种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人性化、个性化。

6 加强医护合作

每天由责任护士跟随医生查房,全面了解患者病情,避免医护纠纷、护患纠纷的发生。如部分患者在面对医生和护士时所说的并不完全一致,有的患者。重医轻护“,会把产生的矛盾转移给护士,一起查房可以有效避免这类问题,也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7 讨论

第10篇

关键词:接台手术;脆弱性风险;评估;防控

随着本院床位数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手术例数不断增加,接台手术越来越多,而手术间的利用和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病人手术的治疗。定位准确的潜在风险脆弱性的评估及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的制定和有效实施,是保障病人手术治疗安全优质高效的基石。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床位数1300余张,手术室建筑和布局符合国家三级医院要求。年手术例数20000余例。

1.2接台手术风险翠弱性防控体会

1.2.1接台手术风险脆弱性评估及原因分析

风险脆弱性评估:接台手术影响病人心理情绪,增加手术风险。可能性:很少。风险/影响:中小损失。风险发生原因:接台手术病人禁食时间较长,等待增加病人不良心理情绪反应,如烦躁、焦急、饥饿、低血糖等,导致病人配合手术的悦乐心理情绪下降,生理状态最佳状态下将,手术风险增加,不利于病人术后康复;接台手术可致查对制度执行不力,增加手术风险。接台手术时间紧、任务重,护理人员往往会简化护理程序,造成观察病情不严密,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药物剂量不精准,2台手术物品混淆或清点不清、设备准备不齐全、管道连接不牢固,标本丢失、护理记录缺陷等问题,增加了护理风险的发生[1]。可能性:很少。风险/影响:中等损失。风险发生原因:时间(紧)任务(重)两大因素,导致护理人员心理高度紧张,紧张可诱发执行力下降,评判性思维活动敏感度下降,护理决策、判断失误;接台手术环境(混乱)影响个人或集体行为[2],降低工作标准的执行;接台手术可能致工作中执行流程、质量标准不严格,增加对病人伤害的不良事件发生。可能性:可能。风险/影响:中等损失。风险发生原因:接台手术,护理人员无空隙时间陪伴病人,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缺失,致病人心理愉悦度下降而诱发恐惧等心理,接台时间的紧迫,可造成护理人员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下降或病人术中护理疏忽,都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接台手术手术环境准备不充分(污染)而增加院内感染风险。可能性:可能。风险/影响:中等损失。风险发生原因:第一台结束后的诸多因素,可能致自净时间不够等因素,均可造成手术间的微粒数量增加,使空气质量有可能不达标,增加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可能。

1.2.2风险脆弱性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术前访视制度”,术前1日,手术护士亲临床旁访视病人,内容包括:术前病人情况全面掌握(病情生命体征及和心理状态)及手术准备告知和手术视野准备完好等。评估病情(看病历或与患者交谈)了解病人手术需求和心理状况,给予个体化满足或心理疏导;查看手术部位的完成度,告知病人接台手术原因,安慰病人,使其愉悦接受接台手术的事实,同时真诚地表示“竭尽全力,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手术”。提高护理人员接台手术应急能力及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严格执行接台手术流程、手术护理质量标准。护士长做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对全体护理人员分层次进行接台手术应急能力的全面培训。提高“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执行力,加强患者交接、安全核查、安全用药手术物品清点、标本管理等安全制度的执行,遵医嘱正确用药,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模拟演练,具备实践能力;提高术前访视率达100%,手术前环境和物品的准备完成率达100%,认真落实各项核对制度及操作规范,防止手术病人、手术部位错误,确保器械、敷料清点无误,护理记录准确无误,有效杜绝不良事件、差错事故的发生[3],以最大优化接台手术质量和安全护理服务于病人。

1.2.3接台手术风险脆弱性预防质控

一级质控:由护士长和具备资质的护理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质控小组。定期评价接台手术服务质量,促进持续改进。定期开展接台手术质量与安全培训,以提高全体护理人员接台手术质量自控意识和能力,工作中牢固树立“慎独”精神,严格遵守原则、制度、操作规程等。二级质控:护士长日点评接台手术质量和安全,实施全面、全程、节点管理,对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和防御;术后回访患者,客观评价护理服务,对患者不满意的服务方面,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及时整改。三级质控:科护士长(或护理部)定期督查、考核,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指导性改进意见,并追踪。

2结果

3000例接台手术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迎得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对护理服务的赞誉。充分提升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为患者手术治疗(接台手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保障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优质性、高效性。

3讨论

接台手术是手术室护理人员时常遇到的,护理人员在术前进行潜在风险评估,并针对分析发生因素,制定防控措施,并有效组织实施、评价,对评价结果不足的方面持续改进,保证接台手术安全优质高效的保障,实现病人手术治疗顺利进行。接台手术潜在脆弱性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管理法值的探究。

作者:冯永贤 单位:巴彦淖尔市医院

参考文献:

[1]胡洁蓉.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新医学学刊,2009,8(1):157.

第11篇

【关键词】眼科外伤手术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447-02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病患者特别是眼外伤手术患者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为患者的痛苦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更是患者所处的状态抱着强烈不安恐惧心理。进而影响手术治疗及效果。眼外伤[1]是眼球及其附属器受到外来的难忘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伤害而引起的药品各种病理性改变,是造成盲目性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就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眼外伤手术168例,根据患者在手术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状态,进行针对性地心理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入的眼病患者,其中眼外伤手术168例:其中男94例,女74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12岁,左眼70例,右眼96例,双眼2例,伤害主要因素:机械伤92例:主要为穿通伤19例,异物伤30例,挫列伤43例;非机械伤76例,主要为毒气,化学32例,热烧伤12例,168例患者进行手术时,其中采用全麻12例,其余156例均局部麻醉。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

护士在眼科外伤手术前应深入病房了解患者在术前的需求,主动热情,了解病人的心理社会和文化背景,根据不同状况对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其疏导,解除恐惧、焦虑、担扰致残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年轻人被毁容之后自感前途眇茫,而产生轻生行为。这时护士对其进行心身护理,必须与病人及时沟通,耐心倾听,获取患者的信任,并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身心达到最佳状态,才是治疗效果的最佳保障。并向病人说明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的意义、目的、术中的感受。并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完成质量情况。

1.2.2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时由专护人员接送,以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压力,及手术带来的恐惧和陌生感,保持最佳心态接受治疗,嘱患者家属陪同护送患者到手术通道前,可以给患者带来安全感,安心接受治疗[3]。陪护人员亲切温和地与交流,放松自我心态,树立手术治疗康复的信心,消除心理上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适应手术环境,告之患者在不违反手术安全制度的情况下,术中护士会尽心尽责的满足其要求,从而减轻患者对手术室的陌生和不安,提高对手术的信心,消除因恐惧及不安对手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手术得以顺利完成。

1.2.3术后护理

术毕,将患者安全平稳送回病室,病室温度、环境、光线应适宜,为了有利病人回病室安心休养,应告之患者手术非常顺利,使其放心,消除患者的担扰。与患者的谈心,释疑、讲解。讲解术后健康饮食和意义,解释疑问要专心、耐心及相关的生活中注意事项,在术后24-48小时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病体征及眼部情况,并及时做好记录。尽量减少术后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生特殊情况时,必须冷静沉着采取措施,当患者有疼痛感时,应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与病人交流其感兴趣的话题,转移注意力,减轻病人的疼痛感,熟悉病人的心理特性,特别对有孤独感、恐惧感、焦虑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给予亲切的关怀和安抚,让其心理有温暖安全的感觉。

2结果

本组162例患者经针对心理护理后,在手术治疗中均处于最佳状态,手术顺利完成,同时在治疗时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治疗的费用,并康复出院。同时采取的针对性心理护理,得到患者广泛认可和好感。

3讨论

本次我院将眼科外伤手术和心理护理相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心理护理亦称精神护理[2],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知识和方法,探索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后,以科学态度,恰当方法,美好言语对病人的精神痛苦、心里顾虑、恐惧、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解答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其走向健康的过程。心理护理的目的是满足病人心理要求、心理满足,调整病人的社会角色,调节病人的情绪变化,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善于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忌紧张、发怒、学会自我调解,自我控制,保持心里健康,缓解病人的社会心理压力,帮助病人疏通心里障碍,使病人增强及对应能力,处理病人的身心反应,使病人心理无忧虑。

本组患者大多存在恐惧、紧张、消极、忧虑等不良情绪,我院对本组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里状态都有良好的改善,使患者在手术治疗时都处于最佳的心里状态,也缩短了住院的治疗时间,减少了人力,物力,节约了经费,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因此,眼科病患,特别是外伤手术中采用的心里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心里问题的发生率,有利手术患者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艳华.眼外伤儿童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1):313-314

第12篇

1冠心病心理分析与护理

根据临床观察,将70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归纳以下三类:

1.1焦虑恐惧心理:该型患者共34例,占48.6%。此类病人由于长期治疗效果不佳,自觉症状明显,如胸闷,心前区不适和心绞痛频频发作,或病人对治疗丧失信心,或看到同类病人的死亡而感到预后严重。由于上述种种情况,均可导致病人焦虑不安,病人焦虑心理的发展又可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自身体验阈值,从而夸大了对疾病的感受,使病人产生无惧心理。其表现为烦躁不安,对周围人与物十分淡漠,对原来喜欢参加的文娱活动也索然不味。针对本型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应设法安定患者情绪,对患者高度同情、理解和帮助,态度诚恳和蔼,关心他的起居,对他的要求尽理给予满足,使他们感到护理人员随时都在关心他的健康,消除患者种种疑虑,并应用典型病例向病人说明冠心病的良好预后以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处理各种紧急情况时,护理人员的态度应镇静自若,成熟教练,以减少病人的紧张情绪。

例1:关**,男,69岁,患冠心病已27年,合并糖尿病和脑血栓后遗症。由于久治不逾,再加上二次脑血栓,使其对疾病康复失去信心,同时也非常恐惧。入院近一个月,病情未见好转,情绪变得异常急躁,医护人员的所作所为只要不顺他意,就发脾气,由于病情需要反复查尿糖,开始时还配合,后来索性拒查,当问到他时,他不耐烦地回答,查不查都一样,反正好不了。患者血压不平稳,为避免加重患者的思想负担,有时我们向他本人隐瞒病情,当他查觉到时,跟家里人说,医护人员总是骗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耐心地疏导护理方法,对他总显示出其他病人特殊的关心,让他切身体验了医护人员处处为他着想的服务态度。我们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他受到了感化,情绪逐渐安定,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1.2麻痹大意心理:该型患者共24例,占34.3%。该型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表现无所谓态度,有一种不在乎的心理,往往否认或缩小自己的病态感觉和体验,对自己病情缺乏足够认识,有些症状常被忽视,即使有所察觉,也认为不久会自然好转,病人角色难以适应,在住院后症状稍稍有改善就认为痊愈了,因而常不听医护人员的劝阻而擅自做过重的活动,外出回家也不请假,不能自觉配合治疗。

例题:张**,男,62岁,冠心病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来我院的第二天就私自回家住,第三天又回去和亲属打麻将。当我们劝阻他时,他笑着说:“我知道自己的病情,不会有事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将三级护理改为二级护理,限制他的活动,每次查房时都反复给他讲,我们这样要求是为他着想,平时不发病不要紧,可一旦发病是很危险的。在患者出院前,我们派有经验的老专护,向他详解了该病的危害及注意事项,使他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1.3忧郁绝望心理:该型共12例,占17.1%,多见于原来心胸狭窄者。该型患者由于长期疾病缠身,久治无效,对康复失去信心,感到自卑、失望、精神萎靡不振,朝夕闷闷不乐,性情孤僻对周围人与物淡漠,自我离异人群,不愿亲朋探望。这类病人常产生绝望的消极情绪,甚至性格上也有所改变,时而表现为暴躁,常为琐事而大发雷霆,时而表现为忧郁,终日不语,有的病人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甚至产生轻生厌世的念头而拒绝治疗。针对此种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关心,体贴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和谐的病友关系,鼓励病人树立积极情绪以解除抑郁心理,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多接触他们,以消除其孤寂感,对他们的病情则采取保护性医疗制度以减少心理负担,多介绍一些危重冠心病康复的病例,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希望。

例外:王**,男,67岁,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2010年5月住院。住院后一个月中几乎每天都有心绞痛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长达10几分钟,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在发作期间心电图多属正常。我们通过观察、谈心,发现病人心绞痛多出现在心绪忧郁情况下,而在家人来探望情绪好转时,病人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由于我们针对心理特点进行护理,消除其忧郁心理,鼓励病人投身于集体之中,多参加娱乐活动,心绞痛发作也明显减少。

2开展心理护理的体会

2.1加强护患关系是开展心理护理的关键。通过开展心理护理,密切了护士与患者之间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赖程度,患者对疾病的焦虑随时向护理人员及时反映,为护理人员及时、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思想和心理状态提供必要条件,同时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友谊,使患者有一种满足感和信任感,从而有利于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

2.2分析影响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是心理护理的主要任务。通过我们开展心理护理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影响病人心理状态因素较多,病程中出现特殊症状,同时疾病的不同治疗效果和对预后的设想,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病室环境及护理人员的神态,举止及情绪变化等。因此,护理人员必须重视从心理、社会及疾病等方面全面观察和估价病人,以排除或尽可能减少不利因素的干扰。

2.3护理人员的丰富的心理护理知识和良好心理品质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必要条件。护理人员在拖护过程中要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接近病人,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病人的依赖和配合。为了做好护理,还需要不断丰富心理知识和经验,做到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方能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