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学艺术常识

文学艺术常识

时间:2023-05-29 17:40: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学艺术常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学艺术常识

第1篇

新近发生的典型例子要数对电影《孔子》和新版电视剧《三国》的批评。如张海鸥批评《孔子》没有严格遵循《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背离了史实;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鲍鹏山指证《孔子》在人物姓名、重要史实等六个方面存在错误;孔子在鲁国推行治国理念受阻,弟子颜回劝解道:“老师您不是说过,‘一个人如果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内心好了’。”遭到两位专家一致抨击:“孔子或颜回说过这样的话吗?”“这话是于丹说的啊,怎么变成孔子思想了?”[1]对新版《三国》的批评,焦点仍是不合史实。不过这“史实”已不仅限于《三国志》,连对小说《三国演义》和94版电视剧的改动,如拥刘贬曹的惯用视角被打破、桃园三结义被淡化、关羽由被杀改自刎等,皆颇受非议。易中天教授的说法颇具代表性:“如果根据《三国志》改编,就是‘历史剧’;根据《三国演义》改编,则是‘文艺片’。”“前者有‘忠于历史’的问题,后者有‘忠于原著’的问题。”[2]这不由让人感叹:当年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并未完全忠于《三国志》,虽说受到诸多批评,如清代章学诚指其“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但也只是提出“实则概从其实,虚则明著寓言,不可错杂”[3]而已,并没有完全剥夺作家的虚构权;而今人拍摄电视剧《三国》,若按易中天教授的要求,则不仅要忠于《三国志》所载史实,甚至还要忠于罗贯中的小说原著,导演创作的自由度不是比罗贯中的年代还要大大缩水吗?

历史题材影视剧为何会丧失虚构权?我以为,主要源于古代文史不分的文化传统。如被列为“五经”之首的《诗经》,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等,都是同时被视为文学和史志的经典的。由于科技手段与传播途径的落后,上古时期的历史传承选择了诗歌等文学形式,使其更易于流传。既然文学中承载的是历史,自然必须忠于史实,不能妄加虚构。及至文字书写与传播途径有了长足发展,这一传统依然传续不绝,如《史记》、《资治通鉴》等,都是文史合一的典范。直到19世纪后半叶,俄国历史文化学派还“将文学研究从属于社会学,将文艺作品视为历史文献、文化实例和个人传记,将文学史等同于社会思想史,而无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规律的全部复杂性。”[4]文学理论家韦勒克和沃伦也曾批评过文学研究被史学等毗邻学科“侵入”的现象:“这种研究无论如何不是文学研究”,“文学中引进了一些无关的准则,结果文学的价值便只能根据与它毗邻的这一学科或那一学科的研究所提供的材料来判定。将文学与文明的历史混同,等于否定文学研究具有它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的方法。”[5]在文史不分这一传统背景下,对文学艺术独立地位的争取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外文学史。

不过当代的情形有所不同。欧美国家在经过20世纪中叶以来后现代主义与新历史主义的轮番洗礼之后,历史文本的真实性受到根本怀疑,在很大程度上被解构,这恰好歪打正着给文艺创作帮了大忙,使之从历史真实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获得空前的创作自由。而在我国,还基本保持原有格局:一部分以历史为幌子实际上高度“戏说”的文艺作品,因其荒诞不经,与史实相距甚远,不至被误读为历史文本,受到宽容而得以生存,如《封神榜》、《七侠五义》、《唐伯虎点秋香》、《戏说乾隆》等;而那些取材于历史而创作态度又比较严肃的文艺作品,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郭沫若的历史剧、电影《武训传》、的《》,到眼下的《孔子》和《三国》,因其承载历史的传统职能尚未成功卸载,其虚构权也就始终没有获得。这似乎已成为我们这块东方国土的一个独特文化现象。

虽说文学曾被历史借用为传播载体,从而形成文史不分的传统,但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区分过诗与史的界限:历史记载已发生的事,诗歌描述可能发生的事。[6]19世纪初,法国作家斯达尔夫人将“literature”一词第一次界定为“想象的作品”,这是西方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literature)概念。[7]到20世纪中期,韦勒克、沃伦更进一步阐明:文学艺术“处理的都是一个虚构的世界、想象的世界”,“小说中的陈述,即使是一本历史小说,或者一本巴尔扎克的似乎记录真事的小说,与历史书或社会学书所载的同一事实之间仍有重大差别。”“‘虚构性’(fictonality)、‘创造性’(invention)或‘想象性’(imagination)是文学的突出特征”,并一锤定音下了断语:“文学的核心性质――虚构性”。[8]可见,虚构作为文学存在的本质属性,是不论何种题材与形式的文学作品都拥有的权利,而对历史题材影视剧中存在虚构进行这样或那样的批评指责,都是无视文学艺术本质属性、违背文学艺术规律的行为。

历史题材影视剧虚构权的被限制以至被剥夺,无可避免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最直接的便是对文学艺术本体的戕害:作家写作的自由度没有了,文艺作品失去了创造性和想象力,而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艺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四大古典名著有三部取材于历史,我们假定抽取其中的虚构成分,使其完全忠于史实,那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一部对陈寿的《三国志》亦步亦趋的《三国演义》,还会有那么多人捧读吗?一部忠实于宋朝皇家正史的《水浒传》,还会有梁山好汉笑傲神州的英雄史诗吗?一部忠实记述玄奘西域取经历程的《西游记》,能塑造出千古一绝的孙悟空形象吗?结果只能是,名著魅力尽失,沦为毫无创造性的庸常之作。也许并非偶然,从近、现代文学史中,我们的确很难找到一部取材历史的文学作品可与这几部名著相比肩,这与历史题材文学创作被戴上越来越沉重的镣铐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呢?

文学艺术的目的不是复制历史。康德美学的“审美无利害”自律论学说,将审美规律视为文学艺术活动最重要的内部规律;人类学本体论文艺美学,则将艺术看做人类生存本体自身的诗化,看做人类重要的本体活动形式,审美既作为人类生存的动因,又作为人类生存的目的。[9]人类就是在这种审美活动中超越物质化生存而走向诗化或曰艺术化生存,并逐渐建构起非功利实用主义的大众艺术精神。然而,历史题材文学和影视作品虚构权的被限制与剥夺,文史不分传统的长久浸染根深蒂固,造成从专家到普通观者对文史界限的模糊,文学艺术与历史现实这两个本质不同的范畴被视同一体,混淆不清,其结果就是功利实用主义盛行,大众生存态度、生命追求停留于物质化生存状态,“审美无利害”的大众艺术精神总是处于艰难建构与不断被消解之中。近年来,黄炎培、梅兰芳、周璇、杨子荣、等众多历史名人的故事被搬上银屏,然而名人后代因不满于情节虚构而接连打起名誉权官司,致使有的剧组干脆聘请名人后代当顾问,以免惹官司,[10]这便是大众艺术精神缺失的典型表现。把文艺作品中表现的历史当作正史或信史,把虚构的情节故事与现实的名誉利益结成因果链条,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大众艺术精神也就失去生存的土壤。

而在当代欧美国家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情形。1984年,好莱坞影片《莫扎特》以独特视角描写不谙世事的莫扎特与平庸善妒的宫廷乐师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该片获奥斯卡八项大奖。莫扎特的后人对影片表现了莫扎特不甚光彩的一面并无任何不适反应。2006年,英国影片《总统之死》虚构了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于2007年被刺身亡的故事。影片在美国公映时,布什还好好活着。2008年布什又出现在影片《W.》里,该片讲述布什入主白宫的过程,片中涉及布什年轻时酗酒闹事、赌博、醉酒驾车被警察逮捕等内容。布什和他的亲属也没有对影片动怒而挑起讼争。[11]为什么?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艺术。

我们现在缺乏的正是这种艺术精神。其实中国文化曾经有过对艺术精神的初步建构。据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徐复观先生的研究,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源于庄子。庄子提倡的艺术精神“乃是要超越世俗感官之乐”,“使人的精神得到自由解放”,这种精神解放的条件就是“无用”,即摆脱功利实用主义,使对“物的观照”成为对“美的观照”。[12]这种艺术精神的内核与康德“审美无利害”的美学观本质相通。历代文艺家中都不乏庄子衣钵的继承者,但由于世俗功利实用主义与文史不分传统的强大合力作用,这种艺术精神只流播于少数知识分子中间,而没有普及成为大众艺术精神。

长久的理论误区与沉重的传统包袱,使得这种艺术精神的建构举步维艰。借用国外后现代主义与新历史主义的方法,对历史真实也来一次全盘解构,显然并不可取,因为那会导向。我以为,真正必须解构的是文史不分的传统,要从根本上进行一次理论反拨,划清文学艺术与历史的学科界线,赋予历史题材文学和影视创作虚构的权利,同时在大众中普及文学艺术常识,让大众掌握审美规律,了解审美距离,用审美眼光看待文艺作品中的历史故事与历史名人,摒弃功利实用主义和现实利害纠缠,充分领略文学艺术的美,体验艺术化生存,经过长期耳濡目染,最终完成大众艺术精神的建构。而眼下,需要找到的一个突破口,就是从理论上为历史题材影视剧的虚构权正名开始。

注 释:

[1] 参见张海鸥:《从看国学的缺失和文化的敬畏之心》,《电影艺术》2010年第3期;张世韬:《专家炮轰六宗罪 编剧陈汗回应》,《重庆商报》2010-01-17。

[2]参见龙玲、展娟娟:《专家点评新版 称英雄观势必多元化》,《潇湘晨报》2010-06-10。

[3]章学诚:《章氏遗书》外编卷三《丙辰札记》,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4][7] 姚文放:《“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再认识――以两种“文学性”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5][8]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20-21页,25-27页。

[6]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8-29页。

[9]张婷婷:《文艺学本体论的建构与解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04期。

[10]参见李文:《名人题材影视剧绕不过“雷区”?》,《中国文化报》2009-03-27;朱玉:《名人题材影视剧成烫手山芋 名人之后纷纷不满》,《黑龙江日报》2006-03-01。

[11]夏榆:《到底应该怎么拍?――《黄炎培》引发的名人传记片攻防战》,《南方周末》2009-03-11。

第2篇

文化自觉与教育自省,是2011年10月31日在昆明结束的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上唾金漱玉、妙语连珠背后可以抽取出来的潜在论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仲呈祥先生和曹意强先生在大会主题报告中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举办这次盛会时的两个重要背景:一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艺术学终于从文学的附庸摆脱出来另立门户,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一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强调文化建设、突出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强调文学艺术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为文化的发展繁荣指明了路径。

艺术学的另立门户,所纠正的,其实只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常识”却又错误许多年,错而不知或者知错难改,说明我们认识的混沌和态度的麻木。因此,我们一方面认同仲呈祥先生对“纠正这个常识错误”的高度评价:是我国高等教育史、学科建设史和人才培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艺术自觉、艺术自信、艺术自强的一项重大举措。另一方面,我们也感到社会历史前进滞重缓慢的悲哀与无奈。

但是,无论如何,毕竟回到轨道上来了。这是应该举手加额、弹冠相庆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为主题,说明在社会发展、经济腾飞过程中,执政党充分注意到了文化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建设和追求中的重要意义。这种高调的注意与强调的宣传,一定程度上,对文学艺术发展中一度过于依赖票房、依赖市场、依赖利益驱动的文化生产具有反思意义与调整功能。

可以说,国家意识形态内容里,给了文化重要地位;政府办学的学科建设中,突出了艺术教育的自足体系。这两种现象的内在联系在于,中华民族在越过了温饱线走向小康社会时,有了充分的文化自觉。没有这种自觉,对“软实力”的强调,对艺术学另立门户的理解与接受,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文化自觉,是艺术学自立门户的理解环境与认知前提,这是外部因素。就内在情况看,理性地审视艺术学门类下的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五个一级艺术学科的建立、专业设置、课程搭建和学科框架里的人才培养,不难发现,艺术教育自身学理和艺术知识体系的传承、更迭、创新的办学研究,较之别的门类学科办学,还是相对薄弱、比较苍白的。这就需要潜心研究,埋头耕耘,做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事情。否则,另立门户的艺术学,也有可能在惯性的运动、经验的依赖、无序的存在中陷入混乱,建立不起自己的学科品质与学理品格。尤其是,在全国持续升温的“艺术教育办学热”的今天。我呼吁理性地办艺术教育,我们需要一个教育自省的大环境,就像艺术学自立门户需要一个文化自觉的大环境一样。

艺术学成为门类学科了,但是,艺术办学立规矩、成方圆的学科基础都还不具备。不是没有,是不被承认;不是无法制定,而是不被接受。因为,艺术办学单位、艺术教育专家、艺术行业专家往往没有资格为自己制定标准。应该是让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和艺术教育管理者们为艺术教育制定办学规矩、绘制发展蓝图的时候了。我们的教育发展需要自省,艺术教育的发展亦然。自省,就要回答“艺术教育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什么”“怎样做”“会怎样”一系列问题。

我们有发展得越来越好的《艺术教育》杂志存在,有办了六届、成为品牌的“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延续,有了因之聚集在一起的艺术教育精英们。这是艺术教育自省的窗口,这是通过自省,走向自立、自信和自强的平台,这是肩负艺术教育使命、让艺术学门类学科获得学科品质与学理分量的一群。中国的高等教育强调办学个性、办学特色、提升内涵,实际上已经是教育自省的行动。艺术教育,在艺术学成为门类学科的时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突出地站在了需要“自省”的历史当口儿上。

第3篇

一、寓美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1、音乐教育。音乐是以声音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它以一定的节奏和旋律通过听觉影响着幼儿的情感,同时又使幼儿的听觉在音乐中获得更好的发展。音乐教育对于开发幼儿智力,发展其想象力、记忆力,活跃思维及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通过唱歌、欣赏音乐、游戏和舞蹈等内容教给幼儿有表情地唱歌并迎合音乐做出优美协调的节律动作或舞蹈动作,培养初步的音乐欣赏和唱歌、跳舞的简单技能,发展其音乐才能和音乐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如:欣赏《牧童短笛》时,教师将一组幻灯片放映到荧幕上,孩子们看到荧幕上出现碧绿的田野,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伴随着画面的变换,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幼儿不仅能感受到牧童的愉悦心情,而且对音乐的丰富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在音乐的作用下,幼儿的表演欲也就产生了,当他们随着音乐的节奏作出一定的节律动作时,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就得到了发展。又如《小娃娃跌倒了》这首歌曲,幼儿在学唱歌曲和领会歌曲情感的同时还能受到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教育。

2、美术教育。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包括和欣赏等内容。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由于它色彩协调,线条清晰,形象生动,有助于锻炼幼儿的视觉,又能够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艺术想象力。幼儿对形象美好、色彩鲜艳的玩具和图片能表现出极大的欣赏欲,喜欢用画笔涂画出一些他们想象的图案来,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幼儿对美的追求和创造。所以教给幼儿简单的绘画、泥工、手工、纸工、制作玩具的 技能,使他们能够从事一些简单的美术,可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美术创造能力。如:幼儿最初画花朵时,所有孩子画的花朵几乎一个模样──"五瓣一芯",画面单调。当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并经过对各种花的观察之后,再动笔时,就会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花来,这时幼儿已经进入了创造美的境界之中。

3、文学艺术教育。文学是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和情节的艺术,对幼儿的情感发展有重要影响。幼儿园中的文学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听故事、听童话、朗读诗歌、观看儿童题材的影视作品等进行的。儿童文学作品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艺术,而且可以使儿童受到美德教育,提高幼儿辨别真假、善恶和美丑的能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时要通过自己的表演形象地再现故事、童话、诗歌等文艺作品的内容,使其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如:童话《白雪公主》能激发幼儿的爱心和善良的品质,培养疾恶如仇的情感。又如故事《诚实的列宁》,能教育幼儿做了错事要勇于承认的诚实品质,等等。通过讲、读、看、听等形式,让幼儿多学习一些喜闻乐见的儿童文学作品,既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又能培养做人的美德,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4、体育。体育是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幼儿形体美、姿态美的主要教育途径。黑格尔说过:"通过体育锻炼,塑造一种和谐发展的人体,是同雕塑家的艺术创造相似的一种艺术创造"。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幼儿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技能,使他们能够在简单的体育活动中提高运动能力并促进体质的增强。幼儿园的体育教学还可以结合音乐或模仿小动物等手段进行。如:学免跳动作时,播放节奏强的乐曲,让 >幼儿随着优美的音乐节奏,模仿小兔跳,幼儿不仅跳得认真,活泼,而且都希望自己的动作优美协调,争取得到老师的表扬。而经常开展幼儿体育锻炼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机能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还能锻炼幼儿的坚强意志,提高身体的健康素质。

5、常识教育。常识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综合知识的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使幼儿多了解一些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并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基础知识。由于常识教学中经常与自然界的客观事物打交道,所以应该利用常识教学对幼儿进行热爱科学和爱护环境等方面的科学常识美教育。如游览动物园时,可以让幼儿从观看各种动物的情趣中产生,热爱和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二、日常生活是美育的丰富源泉

创设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园的整体设计及室内外装饰,都应该注意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构思,同时还要注意童趣的特点。如:在围墙上画出形态各异的动物画及卡通画,能使幼儿有生活在童话世界的感觉。又如:在活动室或走廊的墙上画出有故事内容的童话,可以对幼儿进行无声的美育。在美的环境中,幼儿心理上能产生愉悦感,有利于幼儿健康和谐的心理发展。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包括从幼儿入园到离园的各个环节,生活环境包括园舍管理、教室环境管理、寝室管理等各种场所。而每一个生活环节和每处生活场所,都应该重视对幼儿的美育影响,用潜移默化的美育因素 ,使幼儿获得健康和谐的教育是日常生活中美育的主要内容。

三、通过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对幼儿进行美育

第4篇

一、指导学生诵读,提高诵读效益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要反复诵读大量经典的古诗词,在积累中培养语感、提高素养。新课改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曾经一度消失,教师用不厌其烦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权、话语权。新课改后,我们欣喜地听到,校园里再次书声琅琅。但是,在学生朗朗书声的背后,却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首先表现在:教师用播放录音代替教师范读。教师的范读在诵读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录音不能代替的,教师在诵读方面的榜样作用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学生的朗读。但在观摩我校几位教师执教的《唐诗宋词》后,教师或在课前下载了本课的精美课件,或准备好朗读录音,课上轻轻地点击鼠标或按下按键,优美的声音就响彻在耳畔,多媒体课件还同步展现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没有一位教师自己去深情地诵读诗词。教师华丽的课堂使语文课尤其是诵读课失去了原味,教师的诵读能力日渐消退,学生也不能近距离感受诗词和教师的文化魅力。

其次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朗读缺少有效的指导,也缺乏精简的评价。诵读欣赏课的诵读必须有教师的有效的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出声,读出音乐美;读出景,读出意境美;读出情,读出情感美。朗读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循序渐进。没有教师指导的朗读,只是为了识记,朗读肤浅。在我校几位教师执教的《唐诗宋词》时,几位教师在录音播放后也多次让学生大声朗读诗词、背诵诗词,但是没有指导学生注意朗读的重音、节奏、语气、语调等问题,也没有对每一次的朗读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缺少层次性朗读指导。同时,我发现,教师在学生个体朗读后缺少评价。学生一个朗读完了,另一个就接着朗读,没有学生和教师的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和激励,直接影响学生后面的朗读学习,甚至个性的发展。

因此,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诵读应该贯穿在诗歌教学的全过程。同时,高中生还要学会从“诵读”过渡到“欣赏”,诵读更倾向于作为诗歌教学的一种手段,通过诵读,“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要完成诵读的这些目标,没有教师的指导是不能落实的。教师要在诵读的方法研究上下工夫,要探讨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如何让学生的诵读更有效。诵读的形式有多种,教学时,要注意变化,以避免单调带来的乏味。从过程看,诵读也是讲究层次的,比如有的教师总结的的古诗文诵读“三步法”,第一步“知诗人,解诗题”,第二步“抓字眼,晓诗意”,第三步“入诗境,悟诗情”。每次诵读,要达成一个目的,让诵读循序渐进。

二、学生不明“用典”、“互文”等修辞格,影响诗词欣赏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新课改后,语文教师都不再单独讲修辞了,而是放在文章里来学习。修辞手法在现代文中经常出现,学生基本上都能了解、会运用。但是,古诗词中的修辞,学生又了解多少呢?是不是不需要了解呢?很多教师认为,高中学生不需要了解古诗词中出现的某些修辞格。因为,古诗词中的有些修辞格今天已经不用了,这些修辞格对高中生来说太陌生。他们往往忘记了《标准》的建议,“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尤其对农村高中学生而言,古诗词的知识本来就很有限,如用典和互文的修辞格很多学生不知道。教师如果不随文适时、适量地指导修辞知识,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古诗词的欣赏。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修辞知识,不过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教学。

三、单篇古诗词孤立教学,学生不能了解古典文化常识

一直以来,很多高中语文教师都在孤立地教单篇古诗词,没有适时、适量地讲解古典文化常识。所以,高中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常识了解甚少,直接影响他们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第5篇

关键词:文学评价;文学价值观念;文学价值标准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9-0030-04

按通常的理解,文学批评是对各种文学现象(其中主要是文学创作现象及作家作品)的一种评价活动。而一旦涉及到“评价”,问题就会变得十分复杂,因为它关联到各方面的因素。正如有学者所说:“‘评价’是人类实践一认知活动中的一种独特形态,即主体通过实践对于同自身种种欲求和需要有关的对象属性之判断或认知,也就是对价值的认识。评价活动由三大要素构成:(1)被评价的对象——其客观属性构成评价主体关注的要素,在进入评价关系前这些客观属性处于‘价值’的潜在状态;(2)具有一定价值观念或意识的评价主体,在实践中由于自身种种需求而与各种对象处于一个具体评价活动关系之中;(3)在评价的实践认识中评价赖以实行的共同标准。”具体到文学批评这种评价活动而言。“文学批评又是人们在广泛的评价行为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其特殊性首先是一个直接面对文学文本的读者、评论者或批评家,这样的主体具备对文学文本进行领悟、鉴赏、分析与研究的种种素质:其次便是作为对象,具有种种艺术特质的文学文本;再就是主体用以评判对象的带有社会通约性的尺度”。如此看来,文学批评就并不是一种单一性的活动,它关联着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这些环节和因素往往规约着文学评价的功能与特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其一,关于文学评价的特性。

如前所说,文学批评可能具有多重功能,也有多种角色定位及价值取向,但无论什么样的文学批评,其中最本质、最根本的特性应该是文学评价,即对文学对象做出应有的价值评判。如果文学批评缺失了应有的价值评判,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或者说这样的文学批评是缺少实质性含量的。它的效用也将是极为有限的。

在传统的文学批评观念中,往往都把文学评价放在首要的地位来加以强调。虽然在现代文学批评观念多元化之后,对文学评价的强调有所弱化,但也并不意味着文学批评可以回避文学评价问题。如果文学批评回避文学评价,将文学价值归于虚无。那么也就将使文学批评自身陷入尴尬境地。美国批评家萨斯在《文学评价》一文中,在对各种批评理论进行评析时曾感叹:“价值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使有关评价的传统思想陷入瘫痪。”倘若文学评价及其价值系统真的瘫痪了,那么文学批评自身也将陷入无序,这应当说是不言而喻的。

文学评价之所以不可回避和重要,是因为“只有在评价中,现实才表现为道德的、审美的、功利的等等范畴”。从哲学存在论的意义而言,在日常生活中,一切事物都以其自然形态存在着,无所谓应当存在还是不应当存在,它本来就这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地存在着,所谓“存在即合理”,也正是表明,一种事物或现象既然存在着,便自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这种客观存在的确无可回避,抱着“不承认主义”的态度实际上无济于事。而从价值论的意义而言,却又不能说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人的生命活动作为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现实,也不甘于逆来顺受,所以人的生命活动中还有一个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问题,这就关涉到对存在着的事物的评价。这可以说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第一层关系。在此基础上的第二层关系,是文学家以文学的方式对现实存在的事物加以反映或表现,这本身就已经包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并且还融入了创作主体的价值取向与审美理想。再进一步说,文学家对现实存在的反映究竟如何,对生活如何理解和评价,对事物作出了什么样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表现了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与审美理想,以及这一切艺术表现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价值,对社会对民众是否有益,同样需要给予一定的分辨与评价,这就是文学批评的评价功能。当然,这种评价链条还可以继续往下推延。比如文学批评对文学现象的评判分析是否合理、准确与恰当,也还需要得到其他人的评价与检验。总之,在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整个进程中,都离不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在文学活动系统中无疑也是如此。文学批评作为整个文学活动系统中的一个部分或环节,也显然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美国批评家艾略特在《批评的功能》一文中直接了当地说:“我们必须判断什么是对我们有用的和什么不是。”因为只有通过文学评价,才能把存在着的事物(也包括文学),从存在论的范畴引入到价值论的范畴中来,接受价值评判与价值选择。而只有经过价值论范畴的价值评判与价值选择,才能有效推进到实践论范畴,更好地引导实践活动的进程。之所以需要文学批评及其评价,其根源正在于此。

当然,就文学评价本身而言,它也并不那么简单。比如,从文学评价的内在关系来说,评价关涉到价值,但这两者之间又并非天然地融为一体,其中仍有一种相互契合的关系与条件。苏联学者列·斯托洛维奇在《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对此做了很细致的辨析阐述,他认为:“价值和评价的区别在于,价值是客观的,因为它在社会历史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而评价是对价值的主观关系的表现,因而既可能是真的(如果它符合价值),也可能是假的(如果它不符合价值)。只有区分‘价值’和‘评价’两种概念,主观评价真伪的问题本身才能够产生。”既然评价是主观的,那就与评价主体的价值观相关。而评价主体的价值观,则与一定的价值观念系统相关。这样也就自然引出下面一个问题,即文学评价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关系问题。

应当说,凡是评价都具有主观性,即都是由评价主体作出的评价,因此,文学评价首先就具有个体性特点,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评论者的主观兴趣与偏好,正如有的理论家所说:“评价的手段不是别的,而正是主体兴趣的表现。”正如文学创作一样,文学批评也理应倡导个性化,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感悟与判断,有独到的见解与表达,乃至形成独特的评论风格,这都应肖不成问题。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与此相关的另一个方面的问题是,文学评价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社会性。如果我们只承认和强调文学评价的个体性,那么在有些情况下,就很可能导致文学评价的随意性,而众多的主观随意性凑到一起,那就难免带来价值的“不可通约性”。因此,文学评价的个体性与社会性应当寻求和实现一种“视野融合”,否则就难以实现文学批评应有的功能,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那样:“评价虽然是主观行为,但却是受到规范制约的主观行为,随意性的评价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不能与价值潜能沟通,不能引导潜价值实现为价值。”当然,从文学批评的实际来看,没有不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见的个体审美评价:没有离开了个人意见而能够获得实现的社会评价。这里的差别只在于,文学批评主体是否具有这样一种自觉意识,将个人审美趣味与社会价值诉求契合起来,将个体性评价与社会性评价有机统一起来,使文学批评的价值功能得到更为充分有效的实现。

其二,关于文学评价的“效用”原则。

所谓文学评价的“效用”,是指文学评价的有效性,即它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按我们的理解,文学批评不只是为了完成一种言说,甚至也不仅仅是为了对文学现象或文学作品作出某种或好或坏的评价,而在于真正体现出文学评价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功能,在文学的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导向上能够起到切实的作用。换言之,什么样的文学批评是有效的?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就是需要作出一定的价值评判,而且这种价值评判要能够揭示真理,体现一定的价值导向,从而对文学实践起到一定的价值影响作用。否则,文学评价的“效用”或有效性就是值得怀疑的。

其实,在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人们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无不体现一定的“效用”原则,即体现对活动有效性的追求,而这种“效用”原则的内核,正在于真理性的价值引导作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曾指出:“真理主要是和把我们由经验的一个瞬间引导到其他瞬间上去的方式联系着的,而事后足以说明这种引导是很有价值的。根本上,在常识的水平上说,思想状态的真理意味着一种有价值的引导作用。”另一位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也指出:“我们不能把任何享受的东西都当作价值,以避免超验绝对主义的缺点,而必须用作为智慧行动后果的享受来界说价值。如果没有思想夹人其间,享受就不是价值。而只是有问题的善;只有当这种享受以一种改变了的形式从智慧行为中重新发生的时候,它们才变成价值。”这就是说,任何实践活动都有“效用”的问题,而这种“效用”,从其内涵来说,是由其内在的真理性价值含量所决定的;而从实践性方面来看,则是由它的这种真理性价值所形成的导向性作用来实现的。

从文学活动方面来看,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萨特曾明确表达他的文学观念,认为文学的功能与效用就在于介入现实、干预生活、影响人心,否则何以需要文学?看来文学的“效用”大致有这样两个方面:从文学的价值内涵来说,包含着对现实的批判反思性认识,以及对生活真理的理解与把握,具有其特定的真理性价值内涵:而从文学的外向性价值指向来看,则表现出对生活现实的有效介入与干预,显示出价值引导的积极作用。由此而推延至文学批评来看,应当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文学批评不能在文学评价方面作出应有的价值评判。并且以足够的力量影响文学实践乃至社会实践的价值导向,那么它的有效性就是容易让人怀疑的。语义学美学代表人物瑞恰兹在《文学批评原理》中,开篇便指出了现有“批评理论的混乱”,而其中最明显的缺陷。是未能在关于艺术的价值方面提供人们需要的答案,这也使得批评理论“无法令人满意地探讨价值方面更加基本的问题”,同样,“美学中一个比较严重的缺陷就是避免价值方面的考虑”。正是由于存在这种缺陷,就使得此类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如果我们可以确认文学评价的有效性在于其应有的价值判断,以及由此形成的足以影响现实的价值导向,那么如何确定这种文学评价的价值坐标,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按有的批评理论家的看法,文学批评不能缺失文学评价,而文学评价所关涉到的价值判断则离不开比较,文学批评往往在比较中找到应有的价值坐标。如瑞恰兹认为,文学批评不应回避比较与评价,而且这种比较与评价不可能限于个别作品本身孤立地进行,还必须将其置于与之相关的整体环境中。他指出,在文学批评中,要“单独观照一个相对简单的客体本身是困难的,也许就行不通,观照者势必把它置于某种环境,使其成为某个范围较大的整体的一部分”。与此相联系,批评家还理应注重价值评判,而这种价值评判同样也不可能是孤立进行的。它离不开与之相关的价值理论体系。“如果缺乏一个总体理论和一套明确原则,有益的批评就难以存在下去”,“有人相信文学艺术具有价值,他们所需要的是一种可以为之辩护的立场,唯有能够显示文学艺术在完整的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的总体理论才能提供这样一个堡垒”@。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文学评价的效用或有效性,可能既与它的价值内涵及其现实关联度有关,也与这种价值内涵所关联着的文学价值观念体系相关。

其三,文学评价与文学价值标准。

文学评价的价值尺度,过去也直接称之为文学批评的标准,如今在某些情况下也仍然这样表述:“构成文学批评价值体系的核心是文学批评的标准,就是一种文学特有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对一部文学作品的优劣作出判断的依据。”对于一种自觉而理性的文学批评来说,这样的评价标准或依据显然是不可或缺的。

文学批评中常见的问题在于随意性,而文学评价的有效性必然要求避免随意性。仅仅表态性地说明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或者说什么好什么不好,这并不难做到,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也难以起到文学批评的应有效用。真正的文学批评必然要求建立在自觉和理性的价值立场上,有一定的价值标准作为文学评价的基本依据。瑞恰兹将此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要求,他说:“为了使批评家胜任愉快,维护公认的标准而抵制托尔斯泰式的攻击,缩小这些标准与通俗趣味的差距,保护文学艺术而反对清教徒及反常变态者裸的道德说教,必须提出一种总体性的价值理论,它将不会停留在‘这是好的,那是坏的’一类说法上。这类说法不是含糊便是武断,可以说别无选择。价值理论并非是文不对题,脱离了人们想象中的深入文学艺术本质的探索。因为如果说一种有根有据的价值理论是批评的必要条件,那么同样确凿无疑,理解文学艺术中发生的一切乃是价值理论所需要的。‘什么是好的?’和‘什么是文学艺术?’这两个问题是互为说明的。实际上二者缺少任何一个都无法给予充分的解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文学评价本身更为重要和关键的,其实就在于确立文学评价的价值标准。这与文学评奖相类似(其实文学评奖也可以看成文学评价的一种方式)。曾有人说,文学评奖与其说是评价文学作品,不如说是评定文学标准,因为评价标准不同,评出的结果便不同,一旦评定了文学标准,结果也就基本明确了。同样的道理,对于文学批评中的文学评价来说,确立什么样的价值标准,便会形成什么样的文学评价。

当然,按照上面所说的文学评价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的原则,文学评价的价值标准一方面具有个体性特点,另一方面还有社会性或公共通约性的要求。那么作为文学评价标准有没有某种形成机制呢?在我们看来,文学评价标准的形成机制,也许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是文学评价的标准不应当是什么人先验性地规定的,而应当是建立在对文学本身特性与规律的认识,以及对文学价值本身理解的基础上,它应当是从文学中来,再运用到对文学的评价中去。在普希金的时代,那时的文学批评理论远没有后来那样发达,当时对于文学批评还是一种很朴素的认识,所以普希金在论及文学批评时,便朴素地表明了这样的看法:“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它是以充分理解艺术家或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所遵循的规律、深刻研究典范的作用和积极观察当代突出的现象为基础的”,这样当然就要求评论者面向文学存在本身,抱着对文学的挚爱去认识文学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找到进行文学评价的准则和依据,“谁在批评中遵循着除了对艺术的纯洁的爱以外的无论什么东西,谁就降低到盲目地被卑微自私的动机所操纵的人们之中”,“哪里没有对艺术的爱,哪里就没有批评”。现代文学批评家艾略特也同样注重从对文学本身的认识和研究中找到文学评价的依据,然后才有可能对文学进行切实的评价,他以诗歌批评为例说:“我认为批评是思想的一部分,或是在探求诗是什么,诗的效用是什么,诗所满足的欲望是什么,以及写诗读诗或者吟诗的理由;或是在作某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假定,认为我们知道这些,以评价实际的诗。”尽管时至今日文学批评理论已经甚为发达,可供参照的批评方法和价值标准已非常丰富,但直接面对文学本身来认识文学的特点和规律,以此作为建立文学评价的价值标准的一个方面,仍然是值得重视的。

第6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们好,在现今社会,我们的生活有很多美好事情都会在一瞬间发现,而就在这仅仅的一瞬间内,所以,为了记录下我们美好的3年高中生活,我在此申请创立拍客社。

社团成立可行性分析依据如下:

一。社团介绍

社团名称:拍客社

社团目的:繁荣文化生活,让每一位学生有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推广校园文化。

社团人群:在互联网时代下,利用各类相机、手机或dv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摄的图像或视频,通过计算机编辑处理后,上传网络并分享、传播影像的人群。另外,本社团主要招收艺术生。

社团活动:①运动会摄影比赛

②摄影展

③社团组织拍摄dv,微电影

社团口号:小小的镜头,大大的梦想。

拍客定义:拍客是一种眼界,是一种积极、主流、社会公德的态度,这样一种态度比技术更难能可贵。一个对生活和他人充满爱心的人,用自己手中的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记录生活,那么,这就可以称得上是拍客。

二、社团制度

1.个人成员

(1)拥护本社的章程

(2)自愿参加本社的活动

(3)由本人通过面试笔试入社

(4)本社侧重招收艺术生

2.成员权利

(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参加社团活动,领取有关资料的优先权

三、组织职位

职位:社长

社长a:负责策划拍片内容,与团员沟通想法,拍片时需在现场,并负责最终短片审核。

社长b:负责组织团内大小活动,与领导沟通,有较广人脉,负责招生考试。

职位:导演

职责:在拍摄现场对镜头进行指导,负责整片制作的全过程。是片组的老大。

要求:热爱电影电视剧,热爱拍片,有基本的专业知识,敢于创新,冒险,开拓。(艺术生优先)

职位:编剧

职责:编剧主要负责拍客社所拍片的主题思想以及剧本写作。

要求:热爱文学艺术,热爱电影电视剧,擅长写作,敢于创新,有个人主见,有艺术感觉。(艺术生优先)

职位:摄影师

职责:负责镜头拍摄以及担当大小摄影比赛的评委。

要求:热爱电影电视剧,懂得使用dv数码相机等拍摄工具,能掌握镜头,有双发现美的眼睛,敢于发现创新。(艺术生优先)

职位:剪辑

职责:将拍好的片子剪辑连贯成一部具有完整意义的作品。

要求:懂得剪辑技术,会打字幕,添加音乐,处理镜头,会基本的图片ps技巧。(艺术生优先)

职位:配乐

职责:负责添加背景音乐。

要求:热爱电影电视剧,懂得基本音乐常识,对音乐有所了解与认识

职位:播音(记者)

职责:音色较好,容貌较好,面对镜头自然大方,性格外向,普通话标准。(艺术生优先)

(本社团人数不限,只要是有才能的学生,本社希望多多益善)

时间:__.2.24.

第7篇

一、批评的独立与独创

建设现代文学批评的独立价值并尽力厘清一些是非是成仿吾文论的重要努力方向。“没有比文艺批评还容易被人误解了的,它的职务在哪里?它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都是很难解答的问题。不仅我们现在的文艺界因为这些疑问不曾得到正确的答解陷在一种混乱的状态,便是外国的批评家也很少能为正当的解答的”。

他首先是坚持艺术具有社会价值。“如果只就大一点的说,我以为至少有下面两种:(一)同情的唤醒。艺术有它所必有的社会成分,利用人类对于美的憧憬,唤起在人类中熟睡了的同情。(二)生活的向上。艺术由它所反映的生活,提醒我们的自意识,促成生活的向上”,“既是真的艺术,必有它的社会价值;它至少有给我们的美感”。(墨)他将“美感”看作“社会价值”的一部分,同时又强调了艺术的独立性,即“美”与“美感”的独特作用。这与直接将艺术看作生活的反映、可以直接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功利派也是不同的。

成仿吾认为,文艺或者说文艺活动,其实存在两个方面,一是创作,一是批评。两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离的。但是,他没有将文学批评看作其他事物的依附物,也否定了批评是创作的依附。成仿吾看到,对于文学批评,文化现实与传统依然存在很多偏见。批评因为无法摆脱与习俗、与政治、与利益关系的纠缠使批评风气不正,这些问题如果不理清,不仅批评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对创作与风气也是不利的。成仿吾力求通过理论建构赋予文艺批评的合法性与独立性。在成仿吾看来,独立的创造性的精神是批评的一个“常识”,对这种“常识”的背离绝对不能容忍。而一旦实施批评,他认为只要发自内心真实,是无所谓好丑,是超越是非的。

作为一个批评家,成仿吾充分地看到批评的现实令人不满,而批评的正确观念依然没有建立,因此一方面他“奉着良心的指挥,为正义与真理而战”,另一方面,着手批评的理论建设,“所以进步无批评不可,欲求进步,我们应当建设真确的批评”。为此,他不仅探讨了批评的存在性、价值性与独立性的问题,同时探讨了批评的标准、方法和批评家等必然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批评的标准,成仿吾提出,“我们的批评的标准应有以下两种性质:1.超越的。2.建设的。”“超越”是“对于一切既成的思想与见解要能超然脱出”,维护这个标准就是标准建设工程的进步,通过不断的建设的努力,建设一个永远的标准,这是我们的文艺批评所应履行的使命!这个“永远的标准”显然不是指存在一个绝对客观真理,而是去“发现”具有普遍规律性的标准,“从个性中认出普遍性,从小我中认出大我,从小异认出大同”。

他坚持“有话直说”,“不合理的独断与浅薄的印象”也应当屏绝,要“追求更真实的基础以至于无穷”。“我们要更忠于文艺;不要颠倒是非,尤不可冤屈作者”,以“自己的人格做后盾”“维护批评的尊严”。为此,“为文艺批评的人,应该还要冷静一点,应当还要严肃一点,应当深就全体的效能与艺术观察——用冷静严肃的态度观察,也用冷静严肃的态度表现出来才好。”

在成仿吾看来,“主观”与“客观”并不是二元对立的。“主观与客观是相对的,有此必有彼”,都是人精神世界的存在方式,“主观”即直观的、经验的,是客观的基础与前提,“客观”是在直观发展途中,统一、区别而固定自己的普遍即是对象(客观)。他强调了两者的联系,但区别了两者的不同,批评应该是在“主观”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悟性、理性之后做“客观”的判断。虽然成仿吾并没有真正揭示衡量“客观”的标准是什么,也没有揭示“主观”如何作用“客观”而“客观”如何超越“主观”的内在关系,但是,他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对批评标准认识的思路是正确的。“我们应当超越一切偏执的见解……所以为文艺批评时,如果想捉住作品的全部,我们非囊括一切部分的知识不可。总而言之,我们如果想捉住作品的实在与全部,我们的心境当如一碧的澄空,没有丝毫云雾,而又能把一切的个体包涵。要这样我们才能给各作品以相当的评价。”“我们承认作品的世界之独立性……批评的主要的工作既是随作者的指导,由部分的感触构成一个具体的整个,那么,这种工作之前,却有两个困难之处:我们要有十分的感触力,来捉住作品所描写的对象。我们要有十分的想像力,来构成一个具体的整个。”

二、全而美的文艺观

成仿吾的文艺观与他的“使命”感密切联系。面对新文学,我想我们的新文学,至少应当有以下三种使命:“对于时代的使命”、“对于国语的使命”、“文学本身的使命”。那么,什么样的文学艺术才是他所认为的理想的文学艺术呢?成仿吾充分认识到文学独特性的一面,确立了文学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的思想载体,而这种载体应该是“全”与“美”的统一体。

他强调指出:“至少我觉得除去一切功利的打算,专求文章的全与美有值得我们终身从事的价值之可能性。而且一种美的文学,纵或他没有什么可以教我们,而它所给我们的美的快慰,这些美的快慰与慰安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更新的效果,我们是不能不承认的。”“我们要追求文学的全!我们要实现文学的美!”成仿吾认为文艺形式所以要美,是由内容的“全”所决定的,也是文艺的功能目的所要求的。文艺要表现时代、社会、历史、个人相互融汇的完整内容(全),必然要借助美的形式作浮雕式的表达,否则内容再“全”也会变得残缺不全。文艺要“给新醒的民族以精神粮食”,对人形成“震撼的热力”,引人产生美感,让人感到“生的欢喜”和“生的跳跃”,也必须要求美的形式,否则,再好的内容也不能动人,甚至难免“被时辰的潮汐淘汰得无影无踪”。可见,成仿吾认为艺术是“全”与“美”的统一,思想情感与形式的统一。

成仿吾强调来自内心自然、纯沽、鲜美、真实乃至博大在美感中的重要作用,肯定作品由这种情感组成的一个以艺术的方式存在的独立完整的世界。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进入艺术的最高境界——“没入”,既作品能让读者不自觉处于沉浸与共鸣的状态。成仿吾艺术观的独特性,在于他认为,个人情感有向社会渗透、扩张的功利性作用,是一种矢志改造社会、抗击时代昏暗的热情,一种唤起人类良心、引导人类解放的真情,一种具有启蒙特性、自由气质和狂飙突进色彩的激情,一种关乎人类“终极关怀”追求的热情。

当然,这个境界是一个“伟大而神秘”的状态,成仿吾并没有真正解决“全”与“美”如何统一的问题,也没有更细致具体解决“全”与“美”在作品中如何具体体现的问题,他只断定艺术表现应该是“暗示”的,是“浮雕式”的,是“具体的”同时又是通向“普遍性”,是“情感的”又是“社会”的,是“真实主义”而不是庸俗的“写实主义”。他尝试着想从七个方面加以具体说明:(一)“艺术的世界”。排斥作者“无端的跑出来,妨碍我们的没入”。(二)容量。以事实的个数除篇幅所得之商,即这篇文的容量。所以篇幅要恰到好处,避免庸俗又避免稀薄。(三)追怀。直接是生命的和诗美的。(四)暗示的推移,“一字一句能在读者的想象中,诱起不断的预想”。(五)效果。注重全体效果与部分的效果的技巧。(六)音乐。可以增加美的效果。(七)美文。文字的简洁优美,亦全体的生命所系。这七个方面都力求用相对实用的技巧与策略来实现“全”与“美”统一的艺术理想,虽未必准确清晰,但是具有针对性与启发性。

三、真而勇的主体精神建构

重视主体精神建构是成仿吾文学批评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仿吾将“艺术人生”和“人生艺术”实际上是等同起来看的,艺术的“全”“美”与“人”的“全”“美”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要追求艺术的“全”与“美”,自然要重视主体的批评。

这当然是一个复杂博大的问题,对此,成仿吾其实是深有所感的,譬如,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的艺术家”,他强调了知识、心情、修养、道德等重要性,在知识上又强调科学知识等广博知识的必要储备,实际上,依然只是一个笼统而空泛的观念而已。但是,他建立了一个逻辑基点,即着重强调了“内心要求”即主体内在精神的重要性。它的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同情心。它是人性的普遍性即“全”与情感性即“美”的统一。在他看来,社会的堕落与混乱都是“同情心”丧失的结果,所以,文学要承担唤醒“同情心”的责任,要传布“爱”的宗教。二是伟大的心情。“一个真的艺术家当真是一种真的心情的伟力之所有者,而且他如要成为伟大,他也必定要养成伟大的心情。这便是真的艺术家与他的修养的要点。”“所以真的艺术家,我们可以简单地说,他是有伟大的心情而能以人生为艺术的人,他是超人,他是人而神。”三是勇气心。“积极的表现”,“不顾一身的利害”,“为高尚的目的苦战”。

成仿吾从一些历史英雄人物那里汲取了伟大传统的启示,将它们与时代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充满着知识分子返观与重塑的价值立场,显示出超越性的一面。正因为如此,他坚守“真”、“勇”、“美”的精神,坚持独立且特行的批评风格,用批评实践自己的艺术人生与人生艺术,自觉担当建设新文学的使命,他批评态度严肃、求真,力求学风严谨、以理服人,并没有帮派作派和浅薄愤青的倾向。

成仿吾评论《呐喊》,是颇下了一番决心的。“我是个不能说趣话的人,我的笔偏是我的叛逆者。世人的批评没有比对于我更不公平的,然而我颇自知这是我自己性格上的缺点,也是我自己的将以悲剧完结的命运”。所以,决定来一次“灵魂的冒险”。可见,成仿吾评论《呐喊》有一个动因是对反击文坛上《呐喊》评论“不公平”,这可能是针对茅盾的评论或者可能是对《呐喊》评估过高、赞美一片的现象,这种过度敏感的叛逆与针对性自然会影响这篇评论的客观性,似有过犹不及的嫌疑。但是,他没有“为尊者讳”,坚持用自己的标准对《呐喊》加以评判,批评《呐喊》过于写实、重再现与描写,转而推崇重暗示、表现作品,这些结论非有人身攻击的动机,亦无刻意贬低之嫌,至少算一家之言。其实,他并没有一笔抹杀《呐喊》的价值,而是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辩证的评判,对《呐喊》做了类型划分并逐一评析,具有侧重“形式”分析的新意。他肯定了鲁迅写实性作品的“高超的手腕”,他承认“《风波》、《故乡》是不可多得的作品”,总体而言,《呐喊》的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批评的多样性存在与可能,也暗示出《呐喊》思想艺术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第8篇

,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健康审美态度的教育。美育在提高幼儿素质,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有着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寓美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幼儿园的各科教学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

1.音乐教育

音乐是以声音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它以一定的节奏和旋律通过听觉影响着幼儿的情感,同时又使幼儿

的听觉在音乐中获得更好的发展。音乐教育对于开发幼儿智力,发展其想象力、记忆力,活跃思维及培养

良好的道德情操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通过唱歌、欣赏音乐、游戏和舞蹈等内容教给

幼儿有表情地唱歌并迎合音乐做出优美协调的节律动作或舞蹈动作,培养初步的音乐欣赏和唱歌、跳舞的

简单技能,发展其音乐才能和音乐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如:欣赏《牧童短笛》时,教师将一组幻灯片

放映到荧幕上,孩子们看到荧幕上出现碧绿的田野,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伴随着画面的变换

,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幼儿不仅能感受到牧童的愉悦心情,而且对音乐的丰富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在

音乐的作用下,幼儿的表演欲也就产生了,当他们随着音乐的节奏作出一定的节律动作时,其想象力和创

造力也就得到了发展。又如《小娃娃跌倒了》这首歌曲,幼儿在学唱歌曲和领会歌曲情感的同时还能受到

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教育。

2.美术教育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包括和欣赏等内容。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由于它色彩协调,线条清晰,形象生动,

有助于锻炼幼儿的视觉,又能够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艺术想象力。幼儿对形象美好、色彩鲜艳的玩具和图

片能表现出极大的欣赏欲,喜欢用画笔涂画出一些他们想象的图案来,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幼儿对美的

追求和创造。所以教给幼儿简单的绘画、泥工、手工、纸工、制作玩具的 技能,使他们能够从事一些

简单的美术,可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美术创造能力。如:幼儿最初画花朵时,所有孩

子画的花朵几乎一个模样──"五瓣一芯",画面单调。当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并经过对各种花的观察之

后,再动笔时,就会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花来,这时幼儿已经进入了创造美的境界之中。

3.文学艺术教育

文学是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和情节的艺术,对幼儿的情感发展有重要影响。幼儿园中的文学

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听故事、听童话、朗读诗歌、观看儿童题材的影视作品等进行的。儿童文学作品内容

丰富、语言优美,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艺术,而且可以使儿童受到美德教育,提高幼儿辨别

真假、善恶和美丑的能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时要通过自己的表演形象地再现故事、童话、诗歌等文

艺作品的内容,使其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如:童话《白雪公主》能激发幼儿的爱心

和善良的品质,培养疾恶如仇的情感。又如故事《诚实的列宁》,能教育幼儿做了错事要勇于承认的诚实

品质,等等。通过讲、读、看、听等形式,让幼儿多学习一些喜闻乐见的儿童文学作品,既能增长幼儿的

知识,又能培养做人的美德,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4.体育

体育是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幼儿形体美、姿态美的主要教育途径。黑格

尔说过:"通过体育锻炼,塑造一种和谐发展的人体,是同雕塑家的艺术创造相似的一种艺术创造"。在体

育教学中要根据幼儿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技能,使他们能够在简单的体育

活动中提高运动能力并促进体质的增强。幼儿园的体育教学还可以结合音乐或模仿小动物等手段进行。如

:学免跳动作时,播放节奏强的乐曲,让 >幼儿随着优美的音乐节奏,模仿小兔跳,幼儿不仅跳得认真

,活泼,而且都希望自己的动作优美协调,争取得到老师的表扬。而经常开展幼儿体育锻炼活动,可以提

高幼儿的身体机能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还能锻炼幼儿的坚强意志,提高身体的健康素质。

5.常识教育

常识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综合知识的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使幼儿多了解一些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

,并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基础知识。由于常识教学中经常与自然界的客观事物打交道,所以应该利用常识

教学对幼儿进行热爱科学和爱护环境等方面的科学常识美教育。如游览动物园时,可以让幼儿从观看各种

动物的情趣中产生,热爱和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二、通过日常生活是美育的丰富源泉,起着重大作用是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无知无觉"

创设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是幼儿学

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园的整体设计及室内外装饰,都应该注意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构思,同时还要注

意童趣的特点。如:在围墙上画出形态各异的动物画及卡通画,能使幼儿有生活在童话世界的感觉。又如

:在活动室或走廊的墙上画出有故事内容的童话,可以对幼儿进行无声的美育。在美的环境中,幼儿心理

上能产生愉悦感,有利于幼儿健康和谐的心理发展。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包括从幼儿入园到离园的各个环节

,生活环境包括园舍管理、教室环境管理、寝室管理等各种场所。而每一个生活环节和每处生活场所,都

应该重视对幼儿的美育影响,用潜移默化的美育因素 ,使幼儿获得健康和谐的教育是日常生活中美育

的主要内容。

三、通过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对幼儿进行美育,可以培养幼儿美好的道德情操

参观工农业生产,可以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听英雄模范的事迹介绍,可以培养向英雄人物学习的品

德。在公共场所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可以培养幼儿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的美好行为品质。参观天安门、游览

长城等人文艺术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大自然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极好教材。

黎明的朝霞,黄昏的落日,夜空的星斗,都会引起幼儿美的想象。地上的小虫,空中的飞鸟,水中的游鱼

,花间的蝴蝶,对幼儿都有极大的吸引力,使他们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爱。经常带领幼儿到千姿百态、

气象万千的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呼吸新鲜的空气,领略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色,有助于陶冶幼儿的情操,增

强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第9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经典诵读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64-01

在世界各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中,中国传统文化迎来了新的生存环境和考验,促使人们对其命运进行新的思考。2007年起,教育部等启动了“中华诵”系列活动,旨在借此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此后,全国掀起了学习中国经典的热潮。为进一步推进经典诵读活动,2009年5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与思想政治工作司联合启动“中华诵”进高校校园工作。“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官方网站强调,此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利,能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契合高等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引领校园文化;也能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提升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

从开展方式、参与主体及范围上看,经典诵读活动在高等教育层面所取得的反响与成绩远不能与初等教育层面相比。中小学生正处于积累知识、锻炼技巧的重要阶段,“中华诵”系列活动的开展能引起中小学师生和初等教育部门的重视,并及时改善相关教育环境条件,易于收获教育效果。同时,中小学生的爱好兴趣容易引导和塑造,经典诵读大赛、中小学生夏令营、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古辞新韵创作大赛等系列活动与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更为接近,易于激起中小学生广泛参与的热情。以经典诵读为例,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认为,要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绝,保持诗文吟诵的传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工作。因为如果只是应付考试,只是写论文、敲一敲电脑,搜集很多资料,它与你的生命不发生真正的关系。可是吟诵就不一样。中国的语言,它有一种节奏,特别是诗歌的语言,它有平仄、格律、韵字,而声音能够感动人、打动人的心灵,你如果透过这种声音,是可以跟生命结合起来的,所以我觉得要从小养成吟诵的习惯,这样才能与古典文化真正接轨。她指出,诗歌吟诵的重点在于诗歌本身情意的感发,从小让老师带着这样吟诵,我觉得是最简单可行的办法。这样,将来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才不是肤浅的,而是有修养的。这才是重要的。很多人认为自己现在仍能背诵一些古诗词文章得益于早年的背诵,这些记在脑中的诗文会时常给自己带来新的领悟,让自己对生活有更美好的感受。可见,经典作品的诵读,尤其是古典诗词的吟诵,是初等教育阶段打好中国语言和传统文化基础的重要方法。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在初等教育层面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预料中的。

在高等教育层面上,经典诵读活动的优势并不突出。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思想性格、文学素养、书写习惯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已定型,且重新培养文学艺术兴趣直至有较高水平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在大学,非专业学生,除了自学,一般能通过文学艺术类通识教育选修课来提高自己的相关素养。但是选修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是自选课,那要以兴趣为前提,如果是必选课,没有兴趣的学生则以得到学分为学习的最低限度。有的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讲文学作品和文学及写作常识,大多数时候也只是在补课。另外,由于手机、电脑的普及,用纸笔写信、做记录的方式慢慢淡出了中国人的生活。大学生用钢笔写字的机会也不是很多,即使是做课堂笔记,很多大学生都选择拍照或直接拷贝课件等新方式,与传统以纸笔抄写笔记的方式相比,各有好坏优劣,但对汉字书写来说,基本没有益处。这导致大学生在规范汉字书写方面,不仅达不到书写美观,有时连正确书写都做不到。事实是,相关专业之外的学生,对学习由古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和经典作品,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缺乏动力和兴趣。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的压力,对与自己就读专业、就业无关的事物不大关注的现象较为普遍。

还需注意的是,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往往采取比赛的形式,但激发学习兴趣要比参赛或获奖更重要。一般而言,各个学校会为自己最好的选手提供训练指导,而忽略条件水平一般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另外,一些普通院校或各类职业院校,意识到自己的水平不足以在全国或省内大赛中获奖,往往只在本校内作一般宣传,不组织相关系列活动或消极参与。总之,“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在高校存在形式化、成效小等问题,经典诵读进高校的意义未能很好地体现。

国家教育部门在让经典诵读起到亲近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引导作用的同时,急需早早营造社会氛围,进一步积极谋划汉语文化在中国初等教育中奠定坚实地位,确立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对在校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等方面兴趣薄弱、缺乏基础的情况,高校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倡导经典诵读活动的契机,采取补救措施,提供多样化学习途径和有效的考核办法,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通过标本兼治,让年轻一代的大学生,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并成为其真正的精神需要。

参考文献

[1]赵贤德.大学生坚持诵读经典名篇有利于培育健全人格[J].商业经济,2009(5)

第10篇

4月15日,琼瑶通过《花非花雾非雾》官方微博发表了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领导的公开信,举报由于正编剧、湖南卫视播出的《宫锁连城》(《宫》3)严重抄袭其著作《梅花烙》,并列举其抄袭的几个部分。当日下午于正在其新浪微博(@于正1978)给琼瑶公开回信称:“请相信这绝对只是一次巧合和误伤,我们没有任何恶意借助您的作品进行炒作,更不用说冒犯。……您对中国编剧技巧和故事架构的创新和发展无人能及,甚至早期的韩剧也有很多对你的模仿”。本文就此番回应中两个关键词“巧合”与“模仿”,从著作权法理角度进行简要的评析。

根据新华词典释义:“巧合”是指“恰好相合或相同”。(明)凌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可见天意有定,如此巧合。”(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戒讽刺》:“幻设一事,即有一事之偶同;乔命一名,即有一名之巧合。”简而言之,巧合就是两起事件或者两种现象雷同,这种事例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不胜枚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陆放映的港台影片中,偶尔出现诸如此类的片头字幕:“本片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从著作权法理角度来看,无论客观上讲雷同还是主观上讲巧合,艺术作品雷同或称巧合并不一定构成著作权侵权。原因在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是具有独创性的作品,而非唯一性的作品。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著作权法遵循《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确立的“自动保护”原则:即作品一旦产生便自动受到保护,不必登记注册和送交样本,也不必在出版物上刊印标记(美国等少数国家例外)。所以,当两位作者在不同的时空独立创作出故事内容、人物情节雷同的两部文学艺术作品,他们分别依法享有各自作品的著作权并受法律的保护。但是,在先发表作品的作者指控雷同作品属于抄袭之作时,雷同作品作者须证明自己从未接触过被雷同作品的条件和机会。否则,即使雷同作品作者声明“实属巧合”,也无法排除抄袭侵权的嫌疑。再有,任何作者在未接触过被雷同作品的前提条件下独立创作出故事内容、人物情节雷同的作品,不应称之为“误伤”。既然世界上客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巧合”事件,那么雷同作品的作者无须抱有所谓“误伤”的内疚心理。

根据新华词典释义:“模仿”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宋)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仿他人,谓之奴书。”民国时期丁玲《梦珂》:梦珂“常常整天躲在房子里照着那些自己所爱的几张画模仿着。”模仿是人类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儿童方面,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模仿可分为无意识模仿与有意识模仿、外部模仿与内部模仿等多种类型。从著作权法理角度来说,下列两种模仿他人作品的行为被称之为“合理使用”,并不构成侵权:一是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二是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和录像(第二十二条第十款)。在第一种情形下,模仿者“合理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再创作行为,是以“不以营利为目的”为前提要件的。倘若模仿者再创作与他人独创作品故事内容、人物情节雷同的作品并且以其作者身份发表,无疑构成了对他人独创作品著作权的侵害。

于正公开回信声称:“早期的韩剧也有很多对您的模仿,如《我的女孩》的架构类似《梦的衣裳》,《人鱼小姐》跟《情深深雨蒙蒙》又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小辈,我们一直在学习,也希望能继续仰望您。”首先,任何人均有权利模仿学习前人的作品,但是此类“习作”应当“不以发表、营利”为前提要件。其次,模仿者将其“习作”署名发表并获得报酬,那就构成著作权法范畴的抄袭、剽窃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再次,当代社会由于人们知识财产观念淡薄,知识窃贼随处可见、见怪不怪。然而,此类丑恶现象的存在,并不能成为名为模仿者、实为抄袭者的抗辩理由。

事实上,通过琼瑶的公开举报与指证,九成以上网友对于正抄袭行为谴责的旁证,尤其于正本人回应使用“巧合”、“模仿”、“误伤”等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托词,足以证明了“此地无银三百两”。

值得一提,据《华商报》报道曾与于正合作过的编剧李亚玲在转发琼瑶微博后发文爆料:“早在2009年合作《大丫鬟》时,于正就要求我把《胭脂雪》副线和《梅花烙》主线结合起来写成一部戏给他制作,被我拒绝。后来我另创作了《大丫鬟》给他。他说我这样自命清高成不了大事,还说抄袭只要不超过20%,比如你把20集戏全抄了但只要扩充到100集,法院就不会追究。五年后他编剧的《宫锁连城》终于问世。”编剧“瞬间倾城”(系电视剧《美人心计》原著作者)在微博上回应李亚玲说:“20%理论也跟你说过?他也跟我说过。”如果两位原创作者所提于正编剧宣扬“20%理论”属实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在文艺圈内浑水摸鱼的江湖骗子。在世界上已建立著作权保护制度的国家,并无抄袭侵权的数量限度的明文规定。但在许多国家的司法实践中,对一般文字作品而言,抄袭内容达到原创作品字数10%以上的,通常会被法院认定为侵权行为成立并被追究法律责任;对戏剧影视文学作品而言,判定抄袭侵权并不取决抄袭字数的多少,关键在于是否剽窃了他人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主要情节(行话“桥段”)。

4月26日,适逢第1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笔者建议:琼瑶女士应尽快委托律师在北京法院编剧于正和湖南卫视,并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五十条规定(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权利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前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向法院提交责令湖南卫视停播电视剧《宫锁连城》的书面申请,由法院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函责令停播,以制止其合法权益正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害。同时笔者也奉劝编剧于正先生一句:抽些时间恶补一点著作权法常识,别再如此表演、百般抵赖、丢人现眼了!

第11篇

一、历史元素的素材选取

从选取视角上看,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在选取历史素材时,并没有过多地拘泥于历史学科本身的系统性和顺序性,而是以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围绕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目标,从历史元素与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启迪角度来取材并展开叙述,如五下第四单元第11课《李奶奶身上的伤痕》和第12课《筑起血肉长城》集中介绍了日军侵华和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历史,教科书除了选择一些描述性资料、历史图片、历史地图、统计数据、历史故事等具体叙述相关史实之外,还链接了当事人证词、新闻报道及一些诗文、歌曲等予以佐证、补充和强化。

从选取范围来看,教科书也并非完全遵循历史学科的逻辑体系,从古至今面面俱到地展现,而是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分别有所侧重。以国别而论,中国史远远多于世界史,教科书中较为集中反映历史内容的五上第四单元,五下第三、四单元都是介绍中国的历史,间接涉及到中外历史知识的其余各课也是以中国历史的内容居多;以时间而论,五下第三、四两个单元较为集中地介绍了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呈现的历史元素也比较多,其他散见于各课的中外历史内容都以古代史为主,现当代史略有涉及。

从选取内容来看,教科书中的历史元素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而尤以文化史内容居多。散见于各课的历史元素,大多与传统节日、民风民俗、名胜古迹、文学艺术、宗教习惯、价值观、伦理道德等文化遗产有关。而较为集中地介绍政治、经济、军事史时,也会有目的地渗透一些文化元素,如五下第三单元第8课《鸦片的背后》主要介绍了近代列强侵华的历史,其中就节选了卓然《秋谒圆明园》的部分内容和闻一多《七子之歌》中的三首,来渲染那段屈辱的历史给中国人民心头留下的沉重伤痛。

二、历史元素的形态分布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的历史元素主要分布在高年段,高年段4册书中有4个单元相对集中地呈现了历史内容,五上第四单元集中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成就,五下第三、四单元集中介绍了近代中国遭受的屈辱和中华民族的不屈抗争,六上第三单元集中介绍了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和古代希腊的文明成就。其余的历史元素都是散在地分布于各个单元,总体上呈现出“散点式”分布的形态,历史元素呈现的重点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历史知识,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强调借助这些历史元素加深学生对当今社会生活的认识。

这些历史元素往往以古典诗词、格言警句、传统节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历史叙述、历史照片、历史图画、历史图表、历史回忆等多种形式广泛分布于各课之中。从年段上看,中年段多以古诗格言、节日来历、历史故事和历史图画等形式呈现,往往借助一些有明显教育意义的历史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彰显本门课程的本质特征,如借“一诺千金”、“曾子杀猪”的故事来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借《弟子规》来介绍尊敬长辈应有的礼节,借各类实物图片来展示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高年段则多以历史故事、历史资料配合历史照片、图画、图表等相对集中地反映历史内容。大量生动翔实的文字材料和丰富直观的图片配合出现,使历史显得有血有肉,对于达成课程的培育目标有着较好的作用,也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求知识的系统与全面,只求其与生活的连结”,强调历史学习的感受和体会,注重借助历史学习加深学生对社会生活认识的特点。

三、历史元素的呈现方式

(一)图文并茂

教科书在以文字描述各种历史现象时,不管是历史传说、神话故事、传统习俗,还是考古资料、历史遗迹、实证材料,都配备了大量相关联的图片,图片是文字的一种形象化表达和佐证材料,文字则是对图片的阐释和进一步说明,图文两相对照,互为补充和印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二)同一页面中的文字往往使用不同字体、不同颜色和不同的背景图案,视觉上较为活泼

在表述方式上,有些文字材料直接以第一人称叙述,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如六下第三单元第10课《战争何时了》开头,以一名伊拉克儿童对自己悲惨经历的自述来控诉战争给儿童带来的伤害,第11课《科学技术的喜与忧》以一名俄裔美国人在原子弹爆炸3周后到广岛的见闻来突出核武器的可怕。涉及到需要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时,往往采用第二人称,以学生和文本对话的形式展开,如五上第四单元第12、13课《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上、下),多处出现询问的表述语气:“你知道在没有纸张的时候,人们书写文字用的是什么材料?”“你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名医?”“你所知道的孔子的得意门生有哪几位?”“咦,这么漂亮的艺术品你知道它们出自哪里吗”等等。有时还以学生同龄人的亲身经历来导入历史内容的学习,如六上第三单元第8课《金字塔下留个影》,从放暑假了,李小佳要去探望在埃及工作的父亲,她对金字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入古代埃及文明史的学习。

(三)历史图片类型的多样化

教科书中的相关历史图片有实景照片、艺术作品、漫画、卡通画、历史地图、历史示意图、统计表格等多种样式,照片使学生感到真实,艺术作品能让学生获得形象的感受,漫画使学生印象深刻,卡通图片让学生感到有趣容易接受,历史地图、示意图和统计表格则让学生学习的思路更明了,条理更清晰。

四、几点思考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编写以种种方式着力体现了诸多的历史元素,充分显示了历史教育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培育未来公民素质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然而,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元素应如何定位才能与课程理念实现更加密切的契合?如何呈现才能更加合理地实现课程的培育目标?历史元素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结构中的形态分布、内容选择和结构配比如何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这其中仍有不少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一)历史知识的学习问题

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历史知识更多时候不是作为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而是作为学生的学习媒介和体验材料而呈现的。历史知识的这样一种定位表明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学习与系统的历史学科课程学习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也体现了本门课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特点。然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它却可能会带来师生认识上的困惑和实践中的错位。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仅仅将教科书中出现的历史知识视为学生道德学习的媒介和情感体验的材料的话,那么在课堂上就往往会将其处理为渲染课堂气氛、完成道德塑造和达成体验目标的工具,而忽略了历史知识本身的价值及其应有的科学性。据笔者在小学听课所见,日常教学中,即便是很优秀的老师,也常常会犯许多常识性的错误。这固然与老师的知识储备和课前准备不充分有关,但与一些老师对于品德与社会课上知识学习价值的认识偏差恐怕也有着莫大的干系。在一些一线教师的眼中,历史不仅是可以在课堂上被改造的,甚至讲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如果教师课堂上不能清楚准确地讲解,则学生的理解也可能会出现偏差,甚至把道听途说得来的知识或影视媒体的戏说和网络的歪曲大量搬到课堂上来,从而把历史变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任何学习都不可能离开正确的知识。没有正确的知识,何来正确的道德认知和恰当的体验感受?又如何能够达成课程的理想目标?道德教育不应是无知的教育,道德教育也必须建立在丰厚的社会科学学习的基础上。如果作为一个国民连起码的历史常识都不懂,何谈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又何谈各种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历史知识本身既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素材,又是培育学生历史地、辩证地、发展地、多角度地进行思维的根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没有历史知识积淀,教学起来就会言之无物;而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则也很难空穴来风地进行课堂创造和意义生成。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的历史知识究竟应该以怎样的一种面貌呈现在师生面前?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好历史知识教学与课堂体验创造生成的关系?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

(二)历史元素的分布问题

历史元素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的分布十分广泛,但又相对集中,主要在五、六两个年级予以了较多的呈现。但这种分布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教科书在以下两个方面就有值得商榷之处:

一是与中国古代历史有关的元素,教科书在各册均有散在的分布,均以文化史为主。即便是在集中介绍中国古代历史的五上第四单元,也主要是简介了中国早期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展示了中国古代的部分历史文化成就。这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有距离的。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应“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那么,这个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大致是个什么样子?为什么说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文明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究竟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要回答这些问题,仅仅列出几处考古发现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部分成就似乎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按照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来衡量,则历史常识肯定也不能理解为仅仅包含几处原始人遗址、两个历史文化名人、汉字和部分科学技术成果、文学艺术作品和几处名胜古迹,仅靠它们也实在无法证明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二是与世界历史文化有关的元素,教科书相对集中在六年级呈现,其他年级也稍有涉及。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围绕着学生的社会生活,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将视角延伸到更加宽广而深远的世界,它带领学生去欣赏世界文明的辉煌遗产,感受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以历史的眼光去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审视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这些都是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契合的。然而,面对日益开放和多元的世界,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教科书呈现的世界历史元素显得越来越单薄,尤其是与世界近代史有关的历史元素,本是历史学习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与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重大现实问题都有着莫大的关联,学生要了解当今社会,就无法也不应当避开世界近代历史。然而,苏教版教科书中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外,其他相关内容几乎是空白,与世界现当代史有关的历史元素也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因此也有增加的必要。

(三)历史学习的梯度问题

第12篇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文学;文化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普及,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文学形式得到蓬勃发展,在丰富文学艺术形式的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纷纷投身网络文学创作领域,相对应的专业性的网络文学网站也发展逐渐兴盛。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许多网站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形成自身独特的运营特色,诸如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晋江文学城等文学网站逐渐发展成为国内网络文学网站发展的优秀代表,再加上用户数量的不断攀升,网络文学占据了当下文学阅读市场的半壁江山。

一、网络文学发展态势良好

(一)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再加上中国人互联网化的生活方式的逐渐养成,网络文学从最初的饱受争议逐渐成长为当代中国年轻群体进行文学作品接受的主要渠道。据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已经超过2.9亿,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高达2 5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较前年用户规模增加了8%。随着移动互联网生活的便捷化,碎片化阅读方式逐渐成为当下文学阅读的主流形态,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互联网接收设备进行阅读,我们甚至可以预测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碎片化阅读趋势的冲击,网络文学阅读会在未来成为人们进行阅读的主要形式。文学网站作为文学作品在市场流通中的重要中转站,将会成为文学作品的提供源头以及作品输出的重要平台。

(二)网络文学逐渐成为当下IP资源的开发热门

由于网络文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用户对于文化产品的接受形式逐渐被网络资源开发者所重视,网络文学作为IP资源开发的最上游,优质网络文学IP背后的商业价值逐渐成为当下内容竞争的重点。2014年以来网络文学作品不断被搬上荧屏改编成影视剧,逐渐成为当前影视市场发展的新趋势。例如2014年热门的电视剧《匆匆那年》、《古剑奇谭》,2015年热门电视剧《花千骨》,《琅琊榜》,电影《寻龙诀》以及2016年热门电视剧《欢乐颂》等均来源于网络文学作品。据统计,仅截至2014年便有114部网络小说被购买影视版权,其中90部计划拍成电视剧,24部计划拍成电影,而这个数量还在不断攀升。除了进行影视资源开发外,网络文学作品也逐渐成为游戏资源开发的“宠儿”,《花千骨》、《琅琊榜》、《斗破苍穹》等热门网络文学作品已经被开发成网页游戏,随着网络文学影响力的不断增加,网络文学作品逐渐成为当下IP资源开发的最大源流。

(三)版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盗版一直以来是网络文学管理的难点,也是对网络文学的作品版权构成侵害的重点。近年来网络文学作品价值的不断凸显,出于对其商业利益的保护,原创网络文学作品的版权保护不断受到重视。在政治层面,我国针对网络文学的保护加强了监管力度,在严厉打击侵权盗版的同时,出台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同时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强化网络服务商的举证责任。在技术层面上,网络文学网站开始实施作品内容无法进行简单复制的技术保护,尽量在传播过程中避免网络文学作品的盗版传播,目前该种技术手段已经在红袖添香,起点中文,云起书院等主流网络文学网站被普遍应用,有效的遏制了盗版复制的肆虐。在网站管理与联合打击方面,网络文学网站联合同类文学网站共同抵制盗版传播行为,还与搜索引擎网站加强合作,共同抵制盗版传播行为。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的保护了网络文学作品的版权,虽然就当下版权保护的现状来看,盗版形势依然严峻,但是各方的努力最终会为网络文学作品的发展创造最大的保护环境。

二、网络文学发展的“忧虑”

(一)网络文学整体质量堪忧

传统作家麦家曾说“我认为,现在的大部分网络文学99.99%都是垃圾,只有0.01%是好东西。”作家之言虽然言过其实,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网络文学作品质量的确存在很大的问题。

首先,文学作品字数过多,内容逻辑差。通过对国内重要的几家原创网络文学网站的抽样观察来看,众多作品字数动辄达到百万字以上。根据预估来看起点中文网玄幻类作品100万~200万字达到1000多部,200万以上达到600多部,但并不意味着字数多便是精品。各网站点击量靠前的作品大部分均在30万~100万之间,为凑字数牵强的创造新的故事情节,导致许多作品章节内容逻辑结构混乱,致使小说本身的文学性丧失,同时也流失了读者群。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便在于当下网络文学网站基本采用章节收费的方式来盈利,这就造成了创作者为获得更高利益故意增加字数,为了增加章节而忽略章节逻辑。

其次,错别字与常识性错误频发。超长化的字数追求,便捷的输入方式,高强度的工作量,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错别字频现,通过对网络文学作品的抽查来看,错别字现象存在于大部分的网络小说中。此外许多文学作品在情节设定中为了实现情节的顺承,肆意进行历史事实拼接以及描写一些不具备科学常识的情节描述,这些情况的存在极易对一些历史知识和生活常识尚不成熟的未成年读者造成严重的误导。

(二)优秀创作人才缺乏

目前在国内进行网络文学创作的人员被成为网络,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4年统计,在我国以各种形式在网络上发表过作品的人数高达2000万,但真正在万千网络中脱颖而出的少之又少。

首先,网络整体文化质量偏低,原创能力较差。网络文学创作门槛低,在我国网络文学发展火热之后,大量的创作人员开始涌现,这也包括较多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的创作者,许多网络文学作品中错别字与常识性错误频发、故事逻辑混乱的通病也充分说明了该问题的存在。另外网络原创能力较差,通过阅读文学网站的作品发现,许多点击量排名靠前的文学作品在桥段上大都模仿一些经典作品套路,甚至有许多故事情节直接“翻版复制”影视作品的情节,另外当下网络文学网站中“玄幻修仙小娇妻,盗墓穿越霸总裁”类的文学作品数量占据当下网络文学作品数量的主流,作品同质化的现状充分表明当下网络原创能力亟待提高。

其次网络文学创作人才培养的断层。当前我国网络文学庞大的产业链条与用户规模并没有权威人才的培养机构作为支撑,网络基本处在“自我创作”的状态,导致人才培养的断层。另外当下网络的生存状况堪忧,据统计中月薪万元以上者不足3%,超九成网络几乎获不到任何收益。许多网络为了生存在透支自己的生命状态,辛劳的付出加上低微的回报导致众多网络转向其他工作,长此以往会造成网络文学产业链的断层。

(三)网络文学作品价值观导向存在很大问题

通过浏览目前国内几家主流的文学网站的网络文学作品,大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中含有、恐怖、暴力等情节的描写。甚至部分网络文学网站,专门以品质不高的低俗作品作为盈利方向,为了满足读者猎奇、宣泄式的欲望而罔顾文学作品本身应有的社会教化与社会价值导向的功能。另外当前许多文学作品将主人公描绘成一个超人式的人物,而成为“超人”的过程便是通过一系列的暴力来实现,不仅如此许多故事的主人公还设定为青少年以及学生群体。目前我国网络文学的受众以青少年群体居多,这些情节的大肆宣扬无疑会对校园暴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网络文学发展的提升路径

(一)完善作品评级制度,提升网站文化内涵

为了提升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网络文学网站内部可建立完善的作品评价等级制度。首先网络文学网站应完善读者反馈与评价机制。读者是作品的最终接受者与消费者,因此读者的评价与反馈对于提升作品质量至关重要,网站可适当通过奖励机制鼓励读者积极反馈与评价作品,可借鉴淘宝式的评价机制建立评分等级,这样无论对于读者的选择以及的创作均是一个良好的引导。此外除完善读者评价机制外还应该聘请部分专业人±进行作品评价,网络文学网站可建立不定时的抽检与专家推荐制度,从更高层次完善作品质量。读者的评价有时可能会受价值观导向与作品本身对读者内心欲望诱导的影响,使得读者在沉浸故事情节中忽视作品本身的文学性,因此不定时抽检评价优秀作品,让业内相关专家进行评定,能够保障文学作品的人文艺术性,避免使网络文学不断走向低质化。

随着网络文学影响力的不断提高,网络文学网站担负着未来社会文化品位的保持与文学创作价值提升的重任,作为网络文学网站而言在追求市场利益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社会责任的担当。网络文学网站可开辟经典作品专区,宣传文化经典数目,不应该只局限于快餐化的文学消费作品,更应该适当的封推部分名家经典、励志、社科和教育类等文学资源,以满足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年龄段、不同阅读目的的读者用户需求,进而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品位。

(二)完善作家培训体系,积极培养优质作家

首先,针对网络文学作家断层的状况,网络文学作家协会应该肩负起网络文学的培养重任。作家协会可联合网络文学网站,由网站提供技术支持,协会提供师资力量与培训课程。在培训体系中网络文学网站可采用远程培训的方式,鼓励引导网络参加课程培训,针对当前创作质量低质化与价值观导向错误等问题进行规范引导,实现创作质量的提升。

其次,网络文学网站应积极挖掘优质作家,培养优秀网络。网络文学网站可适当举办文学创作比赛,发掘优秀的网络文学创作者。与网络作家协会合作定期召集职业作家开展交流,邀请优质文学作家对签约进行适当的课程培训与指导。这样一方面能够激发作家的创作灵感,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文学作品的创作质量。另外网络文学签约方可与行会组织合作尝试建立作家评级制度,鼓励优秀作家进行创作,致力于培养作品质量高,价值导向好的职业作家群体。随着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网络文学影响着未来整个国家文学创作的价值走向,而决定走向的关键在于作家本身的创作。

(三)完善用户注册制度,尝试建立作品分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