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0: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提笔忘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广西教育》2012年第2期刊载了杨意行整理、欧金昌编辑的《汉语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文章提到了这么一个小插曲:某大四学生在面试时,在现场写了一份个人情况说明,200多个汉字,他提笔就忘了10个,最后提出要在电脑上完成。而某高校的20名学生能在1分钟内写完“辣椒”“寒暄”“忐忑”“踟蹰”等词的不到一半,有1/3的学生把字写错了。读到这里,我心头一震,我现在不也正是“提笔忘字”这个家族中的一员吗?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学生能提笔不忘字呢?思来想去,我认为用字理引导学生识字是解决提笔忘字的问题的最好方法之一。运用字理来识字的最好的工具书莫过于黄亢美和周瑞宣两位老师编撰的字理书。
事情还得从两年前的一次听课说起。2010年10月17日,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字理识字研究中心理事长、广西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黄亢美先生等一行教育专家莅临平果县给老区的小学教师们传经送宝。我有幸聆听大师的课,感到十分荣幸,收获也颇丰,尤其是黄亢美老师精彩的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与感悟。
那天,首先献技的是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陈建先老师,他教授的是《鞋匠的儿子》(苏教版)。陈老师缜密而灵活的教学思路,高超而精湛的教学艺术,令我十分敬佩。
下课了,当我还在品味这节课的时候,只见黄亢美老师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板写“尴尬”一词,然后有声有色地解说:“‘尴尬’两字的部首都从‘尢’。‘尢’是人跨腿伸臂的象形,与‘大’的不同之处是一只脚向后扭曲,意为跛足之人。一脚高一脚低的人,在正常人面前行走会怎么样?”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尴尬”一词在《鞋匠的儿子》一课中,作为生字只要求会认,不要求会写,作为词语只要求理解,不要求会用。黄亢美老师不愧是字理教学的大师,你看,“尴尬”一词在黄亢美老师的演绎下,是不是变成了一幅画?
紧接着,黄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偏旁串字”的示范课。这节课,黄老师先后用“艹、阝、页”等几个表义的偏旁做字根,引导学生串识同类属的汉字。那时我是以教师的身份听课的,听完课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学生提笔忘字其实跟我这个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有关。
黄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妙识左耳旁的:把“阳”字的“阝”向左旋转九十度,一座拔地而起的高山便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日”画成“”,表示太阳,再将它叠放在“山”上。学生不约而同地说,“阝”表示山,“阳”表示的是太阳从山上升起来的样子。黄老师根据汉字的理据来引导学生识字,学生在运用时就不会提笔忘字了。
从那以后,我便四处打听黄老师编撰的字理著作。2010年12月,学校派我到南宁参加字理课题学习培训,我有幸与《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和《汉字形义详解》结缘,我爱不释手。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是黄亢美老师花了近20年的心血研究编撰而成的,正是这本不起眼的书把3500个汉字演绎成了一首首优美的诗,一幅幅美丽的画。
“安”:“宀”指房屋,“宀”内有“女”则安;“女”指贤妻良母,家有贤妻良母则安。这是《汉字形义详解》这本著作对“安”字的解析。此书是广西师范大学教授、文字学家周瑞宣先生编撰的。该书收录常用汉字3276个,其中基本字有435个,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字之顺序编撰,所释之字皆按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繁体字、楷书简化字的顺序解说,兼举名言名句、成语俗语、民俗科技、人文历史等来加以佐证。这本普普通通的书和《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时时在提醒我: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
如今,记忆的最好阶段已离我远去,对这两本著作的感觉,我觉得是相见恨晚。每每拜读,我都有所收获。我想如果时间能倒退5年,哪怕是1年,那该多好啊!我推崇这两本书,并非要人人购买,只是道出自己的体验: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教学参考书比较匮乏的山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案头备有《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和《汉字形义详解》这两本工具书,闲来翻翻,上识字课前翻翻,课堂上用一用,课后又想一想,这样不但能够解决学生提笔忘字的问题,而且对教师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提升自己知识水平的工具书。
(责编 莫彩凤)
而这是中国语文教育研究绝无仅有的经验。
良方:变拼音识字起步为基本字“读识读”一步到位。
为什么?
首先要清楚,我们的识字教育对象是汉字,不是西文。西文是“以形示音”的形音文字,因此,学习西文是从音素分析入手,先学拼音字母。但是,它不适用于学习汉字。因为,汉字是“以形示意”的形意文字。两种文字根本性差异的不同,决定了学习方法是不应该相同的。汉字的特点之一是单音节,掌握单音节只需要字音准确、一步到位,而不需要对音节的音素作分析整合。
我曾经到广东惠州听过一年级识字课。由于是公开课,下面坐着四五位国家级语文教育专家和数百位听课教师,显然,具有典型性。当老师教“小”的时候,由于许多孩子总是读“shǎo少”,而教“少”的时候却总是读“xiǎo”,所以,不得不花去长达11分钟的时间纠正。其结果收效甚微。“声母、韵母拼合的音素分析”,对入学之初的儿童来说,不但谈不上理解,就连有没有必要都值得质疑呢。
出现上面的情况,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即识字的教育性内涵是什么?可能绝大多数人会说,当然是识字啦。不错。但是,那是直观、可见的“物化”结果,其内隐的教育却是发展相应的思维。而思维基础在于让儿童掌握认识事物的逻辑方法及其联想。而任何逻辑方法及其联想的起步都是事物的比较,任何比较都是以已有的认识作为“参照”的;参照物品质的正误、高下显然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样,儿童识字起步的“参照”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现在采用的拼音识字入门,先入为主地将认识汉字的“参照”定位于音素分析,即“形音”,而不是“形意”。这样,在儿童脑子里对汉字的认知、辨识的第一反应,变成了“字音”的音素分析,背离了本当集中注意力于“形意”的比较分析!所以,起步于拼音识字是错误的,这一扎根的错位是致命的。一位老语文教育家对此,说过一句生动形象的话:儿童的第一口奶应当是母乳――母乳有抗体!也就是说,告诉大家:学汉字的母乳是形意分析而不是形音分析。
形音分析仅提供了字的读音,并没有提供学习对象――汉字的任何其他信息。对于存在数十种方言和两千余种乡音的汉语环境中,声母、韵母发音的差异,必然导致声韵拼合结果的不确定性。我国东北和两广、海南长期以来分不清“z、c、s”和“zh、ch、sh”以及由此拼读出来的一系列错误读音,就是最为典型的佐证。尽管我们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已经半个世纪,情况依然如故。
识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认字?对,也不完全对。其实,识字本身不是目的,识字教育真正的目的是学习阅读,准确地说是阅读“入门”。注意,我们这里只能说“阅读入门”,因为掌握中文阅读与西文阅读又有其不同之处。中文阅读是需要用一定的时间和适当的方法,进行程序性实习才能够实现的。所以,识字教育只能以“阅读入门”为出发点与归宿。所谓“阅读入门”包括两个阶段:即一是指掌握“读”书,即有声朗读的流畅;二是从掌握读书向“阅”书(无声)的过渡(实际上是“以读带阅”,“带”即“带动”的过程)。关键是“掌握朗读的流畅”,则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字音的正确;另一个是语义理解的连贯。关于学习正确字音,前面已经说明,而解决“语义理解的连贯”则需要相当的识字量。没有足够的识字量就没有语义理解的连贯,语义理解没有连贯性就没有朗读的流畅。
这里必须再做几点说明:
一是长期以来,相当数量的专家教授,总是拒绝接受科学实验证明的识字量。主要理据有三:一是笃定识字难、负担重。2000年以前,一年级识字量456个,仍然高喊负担重!修订版拟再减3个。无奈,在新课改形势的逼迫下,不得不增加为800个左右,有些版本更高些。近年来也有陆续减少的情况,但是,至少没有人敢站出来再说456个负担重。二是专家教授拿出数据,说《选集》也不足2500字,质疑儿童有必要认识那么多字吗。但是,他们不懂得时代在发展,现实社会和生活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不仅仅局限在单一的社会科学范畴。而且也没有看到,当代儿童生活在信息化的社会,他们每时每刻同成年人一起面对相同的内容。识字量同阅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成正比,控制识字量就是束缚儿童认知世界的视野。三是错误地将“识字量的覆盖率”理解为“读懂”,把1000字的覆盖率为80%,理解为“认识1000可以读懂文章的80%”。殊不知,一句话里面有一个字不认得,语义便可能不懂或者理解错误;连续两句话不懂或理解错误,那么,就会索然无味,甚至对整篇文章产生误解,何谈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二是我们讲识字量,是因为认识汉字远不仅限于会读字音!利用拼音读书是不能够保证语义的正确理解的,因为汉字同音字很多,音同可能字不同,字不同则不能保证语义的正确理解。儿童时期,言语(口语)学习可以“习得”,因为儿时的言语学习都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这是汉语的语言特点决定了的,这个特点在于天然地利用语境表达语义,而不需要诸如西语语法式的调控。但是,汉语之文语(书面语)学习只能靠识字和学会识字。即使文章为文语学习提供了特定的语境,这个语境也是通过文字描述的,也只能或曰必须识了字才能够读懂、理解语境。这不是一个学会读拼音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小学低年级教材采用拼音识字入门,实现所谓“提前读写”,在许多情况下儿童读的是拼音,不是文语(中文)本身。当然,把“以拼代字”说成是“提前会写”则更近乎荒唐――说到这里,“错别字连篇”“提笔忘字”的根源不是很清楚了吗?!
三是“阅读入门”不能是空中楼阁,那么,已有的学习基础是什么呢?当然是2~6岁期间发展起来的言语(口语)基础,以及同步的生活经验所积累的3000~5000个词汇。这样,就给儿童识字提供了大脑吸收新知的条件,即“事件、声音、语义、图像、符号”五个要素,这五个要素契合了左右脑协同认知的机制。而汉字本身天然地具备五个要素的方方面面,也就是提供了左右脑直接认识汉字的充要条件:只需通过正音输入就可以轻松“同化”生字。相比之下,“拼音”从拼音字母到声母、韵母的拼合过程,缺乏最重要的“事件、语义、图像”的三个要素条件,仅仅依靠凭空而来的、抽象的“声音和符号”,儿童只好脱离或抛弃已经具备的言语和词汇的基础,不得已而闲置右脑,仅仅利用左脑“语言区”,“顺应”着完成学习――无论你创设多么好的情境,都于事无补。
四是从学习的教养层面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儿童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拼音识字入门这一过程里,“顺应”着教师的说教,于是,从入学便植入并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造成难以挽回、甚至是无法补救的可怕后果!理论上讲,从一开始就没有播种“以人为本、学生中心”“主动探究、生动活泼”的健康良种!身教重于言教――不是说给人听的,更不是说着玩的空话!
那么,正确的识字教育入门的方法是什么呢?――当然是在儿童已有的口语基础上,充分满足大脑认识事物所需要的五个要素条件,采用正音诵读的方法输入学习。这样,便于儿童轻松地同化生字。我们将它简化为“读识读”,亦即用诵读的方法识字、识字即在用于读书。这样做使识字与识字教育的过程融为一体,实现“尽早阅读”,以至于“尽早”到开学第一课、认识第一个字。不过,需要着重说明的是:诵读的内容应当是贴近儿童生活的常用语汇,便于学生同化吸纳。但是,现在有一种倾向,其立意很好,但做法不当。比如,诵读古诗、背诵经典之类,尽管行文内容很好,殊不知其中有许多非现代语汇、常用字和近现代伦理道德的内容,在当下作为教育内容是不适宜的。对于尽早掌握阅读来说是远水难解近渴的。
识字教育采用“读识读”的入门之法,在操作过程中有一系列讲究,即所谓学习的策略。要点有三:其一,由于汉字“总量多而常用量少”“常用量少而覆盖率高”,因此,珍惜古今沿用的“相对集中”的策略是极为必要的,即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授之以渔,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早日实现开放阅读,拥抱整个世界。所谓“随课文分散识字”不是不可以,但是,半个世纪、几代人的实践证明,识字效率不高。因此,阅读入门便总有教师卵翼孵化之嫌,授之以鱼,学生视野也长期受制于师,不能不反思其弊端。其二,汉字具有较强的构字、组词的能力。其构字部件500个左右,常用的独体字部件400余个;而构词能力强的500余个却能够组词不少于4万。因此,先学构字、组词能力强的汉字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称之为“基本字”,先学基本字的策略必不可少。其三,汉字“形音义”三位一体,但形音不对应;同音字多的特点决定了汉字“字形示意”的关键性地位。因此,绝不可以照搬西文“听说读写同步”完成的路径,而要实施“读识读”在先、以“识形拾音”为重中之重、书写在后的分步落实的策略。上世纪90年代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大成・全语文教育”课题组反复实验成功,被《人民教育》誉为“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曙光”。新课改以来吸纳此之理念,但没有吸纳配套的书写经验,知其一而不学其二,落实不力,书写效果并不好。
现代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语文教育也不例外。语文技术概念的提出和语文技术的普及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必然。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它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技术。正视语文技术的存在,是指导其健康发展的前提。当全社会进入普及通讯方式的时代,而我们语文教育却视而不见、不闻不问,这是失职,是不可以的。事实上,当中国人自己已经解决汉字数字化技术之后,我们依然任凭西方流入的拼音输入法,甚至专家教授著书立说为其正名,声言“汉语落后、西文先进”“汉语要与字母接轨、拼音接轨”!却不懂“拼音输入”在改变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变“形意联想分析”为“形音分析”,造成全社会的“提笔忘字”和“白字盛行”,以及重英语学习远胜过母语学习的结果!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崇尚殖民文化的价值倾向。全世界在普及保护和抢救稀有动植物的常识,我们却甘愿放弃历史悠久、文化辉煌的伟大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没有了,这个民族还存在吗?!
被一只“癞蛤蟆”打败
在《中国汉字听写大全》《汉字英雄》这两档汉字听写节目中,一些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很高的词却难住了参赛选手和电视观众。如“癞蛤蟆”一词可谓妇孺皆知,几乎不会有人念错,可是却只有30%的人在听写大会上写对了这3个字;“间歇”这个词在生活中很常用,但听写错误率竟高达40%。而更多的,如“貔貅”“簸箕”“桀纣”“甄”“挑衅”“犒赏”“东施效颦”“一瘸一拐”“瓮中捉鳖”等稍显复杂的词,能写出的人就更少了。
八成多大学生曾“提笔忘字”
大众网曾在山东省聊城大学随机采访过100名大学生,其中有86名大学生承认自己曾“提笔忘字”,其中表示经常“提笔忘字”的有13人。但他们认为,这并不能证明自己对汉字掌握得不好。
有大学生表示,明明很简单的一个字,自己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忘了该怎么写;有时候明明写对了,却越看越觉得不像。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表示,平时一些较复杂的字,如“喷嚏”“璀璨”“罄竹难书”……真心写不出来。在课堂上做笔记,忘了字怎么写,只好先写拼音。还有的大学生在写字时把近义词、同音词混淆,如“品位”“品味”,往往用错。
作家、老师都远离书写
有调查结果显示,现在有近43%的人基本全用电脑写字,另有43%的人因工作会手写,但这些人所指的手写主要是指签名、写几行字和填表格数据。绝大多数人平时已不太用笔写字。
不要说普通人,就是人们眼中的“文字工作者”也在疏远手写文字。网络自不用说,像慕容雪村、当年明月、鬼马星这些网上出名的作家一直都是用电脑写作的。即使是传统作家,坚持手写的也属凤毛麟角,“自己平时写诗的时候用笔和用电脑写都有,但会比较多地用电脑写。”著名诗人横云说。而在高校,几乎所有老师都利用电脑撰写论文,如用手写还需二次誊抄,不仅麻烦还不利于修改。手写的录入方式跟电脑打字比起来确实更为费时费力,因此键盘上的“敲字如飞”也就逐渐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
溯源・传统汉字为何遇冷
E时代电脑手机的普及
在不少专家学者眼中,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冲击是汉字书写遇冷的首要因素。《人民日报》也指出,新技术的确给古老的汉字艺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美国学者杰茜卡・贝内就曾把电脑称为“手写体的诅咒”。因汉字象形表意的文字结构十分特殊,电脑输入对汉字手写的冲击尤为严重。如今,通讯,有电话、手机、电子邮件;写作,基本上靠电脑;办公,大多已做到“无纸化”……凡此种种,决定了书写的地位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低,以致无足轻重。
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将汉字手写危机的尴尬完全归因于新技术,乃是推脱我们自身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因为无论电脑怎么发达,它也只是一种技术、一种工具。把汉字书写危机单纯地归罪于电脑,无异于喝酒伤肝归罪于杜康,走路扭脚归罪于马路。
中小学忽视手写教育
近年来,在许多发达地区,中小学生汉字书写量大大减少,学生们平时完成许多作业,动辄递交打印稿;许多老师也喜欢采用多媒体教学。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语文学习中,考试时选择题的题量较大,真正需要学生书写汉字的题型越来越少;而像多年前深受学生们喜爱的书法课、练字课,更是几乎绝迹于课堂。
这种忽视手写教育的行为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学生们对汉字的认知和记忆。古人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拼音输入法的冲击
近年来,中国社会充斥着过多过滥的拼音文化快餐,可谓“拼音风行,汉字式微”。因为英语是拼音文字,拼写单词的过程就是书写的过程。而在使用键盘拼写汉字时,其笔画顺序与字形构造被拼音取代。用拼音的方式书写汉字,很难体会其本身的词汇意义和文化魅力。提笔忘字,看似是忘记了笔画,实则是忘记了这些笔画背后的文化。
美国《洛杉矶时报》曾在2010年就报道过:中国大陆民众由于使用罗马拼音来撰机短信或在计算机上打字,取代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发现,他们已经忘记如何用笔书写汉字。不仅如此,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更是过分抬举拼音的功能,不问青红皂白,强按牛头喝水,拔苗助长,强制学童一律学拼音,不但使之负担沉重,而且疏远汉字。某种意义上说,“汉字危机”可以理解为拼音文化的扩张。
观点・如何寻回汉字的荣光
恢复发扬书写文化
现在亟须在全社会倡导书写文化,通过各种方式,让人们了解汉字,感受书写的魅力和汉字一笔一画间的意蕴。汉字是表意的,包含着许多中国文化的核心。手写汉字是接触中国文化核心的重要方式,因此必须要接触手写汉字,感受汉字。汉字文化的普及和开发需要多方的努力,这就需要社会上多开一些具有公益文化性质的汉字书法课和讲座,把书写文化恢复起来,尤其是大众文化媒体,应该多设置传播汉字文化的节目。
―――节选自《光明日报》
规范中小学汉字教学
重拾汉字之美,仅仅依靠文字测试节目的火暴来激发我们对汉字书写的兴趣还远远不够,化解“汉字危机”,首先应当关注中小学汉字教育,当务之急需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中小学汉字教学行为。写字、练字的使命在学校里就该完成,因此学校要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大学生,无论是作业、笔记都应该手写,少用电脑。此外,键盘时代的高效与用笔书写的乐趣,并非是“二选一”的关系。在速度和效率面前,我们大可以使用键盘,但在不需要过于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候,我们能否拿起久违的笔,写一封信、题几句诗,这不仅是对中华汉字文化的一种传承,或许更是一种获得温暖与真诚交流的方式。
―――节选自“中国广播网”
用一封家书重拾汉字之美
钱钟书习惯给自己的孩子写家书,这是一种很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可以每个星期给子女写一封书信,并让他们回复一封。这就是一种非常有效地、直接地锻炼家长和子女汉字书写水平的方式。文化的承担者是个人,要提高全民汉字水平,就应该先明白为什么会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从自己开始,共同转变观念,重视汉字学习。
―――节选自“新华教育”
把汉字书写落到实处
提笔忘字逐渐演变成了大众的一种通病。用进废退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但汉字的书写和汉字本身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却是我们不能忘记和荒废的。我们提倡一些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投递手写的简历,这或许能让汉字书写这回事被更多的人重新重视起来,展现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文明。
青枫树下送君舟,红豆相寄两不忘。
但凡天涯两相隔,始终两叶共一心。
长夜悠悠思厚颜,提笔忘字字字念。
窗前郁金泪痕纹,晓苏流光幕幕眷。
不知一君何时归,丝丝毫月落满发。
红枫待君携豆归,满腹情纶叙夜明。
日前,在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癞蛤蟆”一词只有30%的人写对。有人感慨:我们的文字书写能力跌得比股票还快。
这让我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当时心血来潮,想收集朋友的手迹,便把这种想法告诉一位回归到书写时代的朋友。现在他除了必要的工作,否则都用毛笔写文章。听完我的想法,他就说:难道你想学黄裳先生,晚了。想想也是,有人在微博上拍卖书法,一幅字都卖到几万元。收藏文化人手迹,也早有人在做。说实话,如今连普通人的书信手迹都不太好找,许多人都藏着掖着等升值呢。
手迹收藏热,对应的是一个手写时代的渐行渐远。从毛笔书写到钢笔书写,再到电子书写,这一路走来既反映了时代变迁,也折射了文化嬗变。我上小学的时候(80年代初),还有专门的毛笔书法课,但练出一手好字的已然不多。当时除了书法帖,社会上热卖的是硬笔字帖。到今天,许多人平时除签字外,恐怕一般都不太用笔了。不信问身边人借支笔,十有八九没有。平时不经常写字,提笔忘字自然成为普遍现象。
手写的陌生化,让这个时代失落了什么?可能不止是书写技能,还有一种文化传承。汉字的拼与写,原本是汉字文化传统的一体化象征。如今拼、写分家,形同双翼折了一只翅膀。只会拼、不会写,汉字的功能被弱化不说,如何传承汉字之美也就打了折扣。还可以说,只能识别汉字、读出汉字,这只是满足了日常沟通交流的需要,而难以进入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哪怕这只是书写工具的改变,也会让人们对理解汉字、传承传统产生无形冲击。试过的人就知道,用笔写文章和用键盘打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书写体验。
当然,书写工具的革新是个无法阻挡的大趋势。毛笔虽是中华传统书写文化的典型代表,但咱们的老祖宗也不是一开始就使用毛笔,殷墟文字就是刻上去的。毛笔本身也有一个演变过程,后来才形成中华独有的笔墨纸砚书写文化。老祖宗的东西再好,也抵挡不住钢笔、圆珠笔作为书写工具的简便快捷。也要看到,从手写到电子输入,会是一个长期的变迁过程。就像毛笔字一样,时到今日也只是退居文化一隅,并非就此灭绝。
面对这个人们已经开始提笔忘字的时代,不必陷入小文人的那种感伤情境。但应关注的是,如何才能在适应时代变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存与传承文化传统。手写文字的工具性虽已大为减弱,其对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却应引起重视。之所以会出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样的活动,本身也已说明问题。当手写汉字正在成为和毛笔书法一样的传统技能,就是到了该考虑如何延续其文化遗产的时候。
至于该怎么做,我那位恢复传统书写方式的朋友,看来这回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本。从哪里丢失的文化,就从哪里找回来。这是最直接可行的文化传承。(摘自《北京青年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是当今“章黄学派”的代表人物。“章黄学派”是古汉语流派之一,以两位治学大家章太炎及其弟子黄侃而得名。王宁的导师则是黄侃的嫡传弟子。
78岁的王宁,从1958年走上讲台,从事文字教学至今已有47年。就当前的汉字问题,王宁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接受了《望东方周刊》的专访。
不存在汉字危机
《望东方周刊》:清末民初,曾出现过废除汉字的呼声,比如钱玄同后来呼吁“废除汉字”,鲁迅不仅赞同,而且有“不读中国书”的说法。你怎么看清末民初的汉字危机?
王宁:当时的主要问题是几千年来的汉字垄断。“废除汉字”、“汉字拉丁化”的呼声很高,但并非主流。当时汉字只是在存废之间有一定的争议,还不能简单地说是遇到了危机,最重要的问题是文化普及。章太炎不仅不主张废除汉字,他还认为,汉字不要垄断,关键是要普及教育,普及汉字。
《望东方周刊》:你不认同“汉字危机”这个说法?
王宁:上世纪50年代,我们国家以推广普通话、推行简化汉字、推行拼音方案三大语文政策,初步解决了文化普及和教育普及的问题,汉字的存废之争已经不再尖锐。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之后,计算机网络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汉字能否进入计算机,又使汉字的“存废之争”再起。直到上世纪90年代,王选的激光照排技术发明成功,汉字进入了计算机,成为传播汉语信息的最有效载体,汉字的存废之争画上了句号。计算机在保存汉字,与纸质媒介保存汉字是有效的互补。
我认为现在汉字的问题不能叫做“危机”。汉字进入了电脑,能有什么危机?汉字没有进电脑才有危机;它不能和世界交流,才是危机。
为什么“提笔忘字”
《望东方周刊》:那么当下汉字存在哪些问题?
王宁:汉字是表意文字,内在就有文化问题,构造本身就有文化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汉字在传播过程中并没有传播本体所携带的文化。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只有批判没有保护,大家了解甚少。我们也没有做好对汉字的阐释,缺乏对汉字字理的基本认知以及感情。传统文化缺失的时代,大家都没有写字的欲望。
《望东方周刊》:很多人将“提笔忘字”归咎为信息化。
王宁:提笔忘字是源于书写方式的改变,是文化危机造成的后果。电脑技术及信息化对汉字的传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把提笔忘字简单归咎于此显然是不合逻辑的。
你手写得少,汉字书写就存在问题了,就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比如说大家不手写信件了,也不从邮局寄信了,但是我还在手写文字,比如给我的老师写信,我从不用电脑打字。一是因为用电脑书写我老觉着别扭。另外呢,书写传播的不仅仅是内容和思想,还有感情交流。老话说“字如其人”,文字有情感的交流。
我们要明白汉字虽然没有危机,但是人们不爱写字,所以还是要提倡书写。
《望东方周刊》:但现在如何来提倡书写?是否要重新提倡汉字书写的意义?
王宁:写好汉字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标志。书写对一个人来讲应该是习惯问题。这不是书法教育,让大家都去当书法家,而是要培养一种习惯,怎么去做?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中的汉字教育一定要提高水平,提高它的文化性能。
有没有写字的习惯,有没有对汉字的亲和力,是教育普及阶段首先要完成的任务。信息化对汉字书写虽然有冲击,但是严肃的九年义务教育养成的书写习惯怎么能冲击得了?
而且,我们现在衡量人也需要有一个标准,比如招聘需要填表,字写得好坏,应当成为招聘的一个条件。我的母亲从天津女师毕业以后,去求职前,她就在家里练了半年的字,那时,履历表上字写得不漂亮,根本没法找到工作。现在求职只是问,懂不懂电脑、有没有什么证书……评价体系都变了。
文字携带的是文化
《望东方周刊》:今天的汉字基础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王宁:现在汉字教育的方针是快速认字,识字年龄提前。小学一年级还不到,就要人家认识2500个汉字,但是没有告诉他汉字之美,汉字的文化,汉字怎么构造的。汉字的教学不应该是高速,而应该是高质、科学,有文化地进行。现在汉字基础教育走得太偏,汉字也被称为最难的文字,外国人看见汉字就怕。
此外小学老师讲字,乱讲的非常多。一些老师还编出很多故事来讲汉字,可是这个字不是这样的讲法。我们为什么要普及《说文解字》?因为《说文解字》就在讲为什么这个字这么写。
《望东方周刊》:能不能举个例子详细说说?
王宁:比如,准确的“准”,它的繁体字是“”,在《说文解字》中它是水部,水为什么是准呢?孔子和孟子都讲,水是盈科而进,水永远是平的。所以古人在田里浇水的时候,一定是低的地方得到的水就多,高的地方得到的水就少,因为它要持平,因此你就要平地,地不平,水就不能够均匀,不准。另外,水和准在古代,声音非常接近,在声韵学来讲,水是灰部字,准是痕部字,它俩是阴阳对转的字,这两个字是同源字。这都是《说文解字》告诉我们的。
《望东方周刊》:有没有更为形象的例子?
王宁:“独()”字为什么从犬?“群()”字为什么从羊?
《说文解字》讲得非常有意思。过去的狗有三种作用,守家的、放牧的、打猎的。放牧的狗一定是一只狗带着一群羊,所以说“群”字从羊,“独”字从犬。沉默的“默”为什么从犬?因为这里的犬指的是猎狗,猎狗是不叫的,形容它悄无声息地追逐。为什么突然的“突”字是从犬?这里的犬也是猎狗,因为狩猎的时候,猎狗会先在一个地方藏着,看见猎物的时候,会突然跳出。
所以我们应该讲解字源字理,从文字里面看到文化,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国文化。我现在教汉字构形学,即使是博士,也从这门学科开始讲起,这是汉字的基础。
电视节目在使劲让大家背字典
《望东方周刊》:“汉字危机”说法的兴起,源于两档热播节目――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与爱奇艺联手打造的《汉字英雄》。那么,现在关于汉字的电视节目是不是也有同样的问题?
王宁:对。《汉字听写大会》刚刚开播的时候,我也曾参与讨论并提出建议。但随着节目的深入,我发现已经走偏了,越来越依靠字的难度、生僻程度来取胜。这些电视节目在使劲让大家去背字典。这考的是记性,而不是汉字本身。
西方的字母文字有规则,比如英语单词的复数,有的加“s”,有的加“es”,有的要看词尾,这些拼写规则加在一起有一百多条,并且也没有越来越难的问题。你看我们现在的汉字节目能难到什么程度,难到古代器皿名称等永远都用不到的字,都在考小孩,那小孩只能选择背字典。
《望东方周刊》:当时的建言没有起到作用?
王宁:开始我提过意见,但没有任何作用。电视台主要看收视率,也不会去考虑很多的汉字教育的问题。而且这个事情是社科院在做,社科院研究字的人不是很多,特别是汉字教育他们很隔膜。
电视台的汉字节目在产生“汉语热”后,应返回到基础教育上。虽然说到底汉字节目是一种游戏,但是有关知识教育的问题还是不能太胡来。
《望东方周刊》:当时建言什么?
王宁:我建言这个节目要另设两个奖项,一是奖励书写漂亮的,一是奖励书写笔顺正确的。
当然你还可以考学生字理,考虑到电视语言,不一定要学生说,你可以出一些选择题。比如“太”字和“大”字――“太”本身就是“大”,最大叫做“太”,“大”和“太”在古代是一个音,它为什么要加点呢?就是因为“太”和“大”要变成俩字,这个点其实就是一个区别符号。
你可以考学生,“太”字的一点是干什么的?可以提供答案选项。慢慢地,正确答案越来越多,字理的问题不就解决了?
如果把一些最简单的东西的内涵发掘出来,电视节目就有深度了。关键是要让人们注意到汉字真的很可爱。
再比如说“水”,中国人认为纵的东西就是顺的,所以从川的字,都有顺的意思。顺利的顺,驯服的驯,训导的训,都是这个意思。这样的理念你可以把它变成题目,然后学者可以写点东西以配合汉字的传播。
汉字和拼音文字不一样,它要用意义去理解,而且它是系统的,它里面有文化。但是汉字节目并不往这边走,而是一个劲地增加难度。其实,并不是记住了并把它写出来,你就知道汉字的魅力了。
《望东方周刊》:电视节目也是应试教育的继续。
王宁:比应试还难!汉字传播不可以这么随便开玩笑,参赛学校要做这个事情,就要培养几个死记硬背的学生,就会变成以前的奥数。
把最美好的传统巩固在每个人的血液里
《望东方周刊》:你认为汉字基础教育的理念应该是什么?
王宁:汉字基础教育不能像其他科学那样去改革,一定要继承,有继承才有改革,而我们现在忽略的是继承。对于传统语言文字学来说,它的危机在于,它必须现代化,否则这个学科就完了。章太炎、黄侃都是很现代化的人啊,你看台湾地区使用注音符号,包括ㄅㄆㄇㄈ(同汉语拼音b p m f),其中有11个是章太炎先生设计的,因为如果不用ㄅㄆㄇㄈ,你就和国际接不了轨。
所以汉字基础教育要跟现代接轨,所以我才会去关心汉字规范,去做《通用规范汉字表》,也才会关心小学识字教学。
教师节:回归风清气正之本色
今年教师节期间,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发出了切实关心教师、弘扬师德、家长不送礼、教师不收礼的倡议,希望今年的教师节能够在端正党风、政风,推动社会风气好转的大气候下回归风清气正之本色。
从教师节本意出发,上述倡议是很有道理的。教师节提醒全社会特别是各地各级政府,切实关心教师,弘扬师德主旋律,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这种关心和帮助,不需要锦上添花,而要强调雪中送炭;要捐助困难教师支援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更要从制度上、政策上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教育公平。为政者要审视,本省、本市、本县是否还有常年坚守村小讲台、得不到进修机会、生活窘迫的农村教师。
教师节本应是集中的文化活动,礼物是表达心意的象征。教师节最好的礼物是学生自制的贺卡,写给画给老师的一首诗、一幅画。这些诗、画可能是稚嫩、朴拙的,但它代表的是学生的心声。在很多国家,尤其是文化发达国家,这仍然是教师节百年不变的形式。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送礼过重、超越礼节是不礼貌的行为。借教师节之机送钱、送购物卡、送重礼,有变相行贿之嫌。
教师当然不能收受礼品礼金。教育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只有以情操高尚、作风正派、爱自己所有的学生为自律的人,才有资格站在讲台上,从教者必须有在多元化社会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职业精神的自觉。搞有偿家教,以职责之便谋取私利,不仅违背师德,也是违纪行为,迟早要失去教师资格。作为教师,教师节之际更要“三省吾身”,审视一下自己从教的理想,对学生、对事业是否做到了尽心尽力,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形势,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是否还能适应。
教师节的内容是弘扬、践行教育文化,教师节是学生、家长、社会尊师重教,教师自尊自重自律的节日。其氛围应是尊师爱生,切不可掺进私欲,破坏了教师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陈宝泉)
不要做只会打字的文盲
传承了几千年的方块字,似乎正从“熟面孔”变成“陌生人”。近期,曾经让不少学生头疼的汉字听写测试火了——《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电视节目,不仅将“听写课”开到了电视上,还让告别校园多年的成年人也甘当“陪考”,老老实实地学起了写字。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这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外国人觉得汉字像“天书”一样难以书写,而现在连很多中国人也开始有了同感,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生僻字的时候。首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时,随机选取现场观众组成“成人体验团”,当“貔貅”“攥拳头”“桀纣”“瓮中捉鳖”等词语出现时,“成人体验团”错误频频。
在《汉字英雄》节目中,不少字背后都有一个“千人知晓率”,节目显示,“脱臼”的“臼”千人知晓率仅为23.9%,“舂米”的“舂”仅为20%。其中“熨帖”一词,只有10%的正确率,而“癞蛤蟆”一词则难倒了70%的成年人。“成人体验团”的测试结果,暴露了当下中国人汉字书写能力退化严重。众多汉字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让不少人产生了警醒之心,甚至有网友喊出了“拯救汉字”的口号。
2013年零点指标数据显示,94.1%的人都曾有过提笔忘字,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互联网时代,人们习惯于敲打键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失写症”。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对汉字“敬畏之心”的淡漠。古人常说“一字为师”,而在浮躁心态之下,人们对于汉字书写已相当草率,甚至积非成是、将错就错。不坚持正确书写,谬误就会乘虚而入,这委实是汉字和汉语言文化的莫大尴尬。——莫楠
古人云,一切新事物的产生,都来自于无数传统精华的凝聚与升华,由是观之,今朝虽是拼命进取之时,但其原不可知无。电子科技之星社是提笔忘字,面对端午二考察,学生进步之离骚,其作者姓甚名谁,这一生乃再进去,但那优秀传统文化不该被忘却,忘却的救世主早该来临。
今日的辛辛学子一齐摇头晃脑的念诵着,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能准确答出其中境界者却寥寥无几,在教育的体制下,他们奋力奔跑,忘却了一路上争妍斗艳的古诗,文化之花。只晓得盲目的前行,这是为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该离我们远去背诗是用不着的,百度一下即可,这是多少人陷入传统文化的黑洞中,文化的学习不仅是通过考试,更多的是提升个人文化修养的必要性。
50应考之人,必定通读四书五经,背着书箱四处,求学,而今朝的我们,虽然不必如此履步艰难,却仍需要向传统看齐,学习古人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精神,由此可见,时代的变迁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文化与精神,否则必将一蹶不振,甚至往后退。
关键词: 文言文 通假字 别字假借字 古今字
文言文里有很多文言现象,理解这些现象,对学好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
其中有一种文言现象叫做“通假字”。“通假字”就是古代汉语中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在文言文中,一个借用的字被赋予了本字的意义,这个被借用的音同或音近的字就是本字的通假字。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音同或音近,指的是古汉语的读音,而不是现代汉语的读音。
一
通假字的使用,既不考虑字的形体,又不涉及字的本身,只是着眼于读音。例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尊”,本字应写作“樽”(盛酒的器具),这里的“尊”就是“樽”的同音的通假。被替代的“樽”,叫本字;用来替代“樽”的“尊”,是通假字。“尊”由于被借用为“樽”,因此就具有了“樽”的意义。
通假现象在文言文中很多,如果不了解汉字的通假,就会望文生义,导致误解。例如:“名列前茅”这个成语,实际上“茅”应是“旄”的意思,一些词书中把“茅”解释为茅草,是不妥当的。
为什么产生通假现象?首先,汉字的性质是表意的,应该是词有本字,字有本义,但古人在写文章时提笔忘字,又没有统一的字典可供查找,暂时就想起了音同或音近的替代字来代替本字。这种用字通假与写别字不同。别字是社会不能够认可的、不符合用字规范的字。而用字通假,则是用了古代社会认可的约定俗成的字。例如:
1.脚著谢公屐。(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宋・李清照,《声声慢》)
上述两例句均是唐宋诗词中的句子,都用了“著”字,而其本字应为“着”。这足以证明不同朝代的人已经把“着”通假为“著”,这样的用法是合乎当时用字习惯而得到社会认可的。因此,通假字不是写别字。
其次,早在秦统一六国前,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汉字,字与词的关系还不十分稳定。当时传授知识全靠先生讲学生记。在抄写书籍时,有不知道或想不起来应当写的本字时,或为了书写方便,或由于时间紧迫,往往采用音同或音近的替代字。一些替代字经常被很多人使用,用得多了,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形成了古汉语中的通假现象。
通假字的基本规律就是音同替代或音近替代。据此,我们可以把通假字分为两大类:一是音同而通假,一是音近而通假。
所谓音同的通假,是指借用声、韵、调相同的字来代替本字的通假现象。如:
师者,所以传道解惑受业也。(《师说》)
“受”通“授”,是音同的通假字。
所谓音近的通假,是指本字与借字之间声、韵、调只是某些部分相同。如: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史记・屈原列传》)
“详”通“佯”,是音近的通假字。
通假字除从声韵方面分析外,还可以从字形本身加以分析。
1.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其人家中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因持女远逃亡。(《史记・西门豹》)
例1中借字“禽”通本字“擒”,例2中借字“取”通本字“娶”,就是这种可以从字形本身加以分析的通假字。
除特殊情况外,通假一般是单方向的。如“信”可以做“伸”的通假字,“伸”却不能做“信”的通假字;“锡”可以做“赐”的通假字,“赐”却不能做“锡”的通假字。
二
为了更好地把握汉字通假现象,还需要弄清通假字与假借字、古今字的区别。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假借”时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借用已有的字表示这个词。如:“来”,本义为“小麦”,借为“往来”的“来”;“族”,本义是“箭”,借为“族类”的“族”。“通假”和“假借”是两种不同的用字现象,因为它们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一种造字方法,即借用同音字来代替有音无字的词。假借字和本字实际上是两个形体相同而意义不同的字。通假是“本有其字,依声托字”的一种用字方法,是文字的一种借用现象。通假字有明显的对立面,而假借字却没有这种关系。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据统计使用汉字和汉语的人数达到16亿以上。
汉字是现在仍在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文字。现在能看到而又能认读的最早的汉字是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这已是相当成熟、相当系统的汉字了。
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字像汉字那样历尽沧桑青春永驻。古埃及5000年前的圣书字是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但它后来消亡了有记载的古埃及文化也被深深的埋藏起来了。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也有5000年的历史。但在公元330年后它也消亡了。历史上衰亡的着名文字还有玛雅文、波罗米文等等。而汉字不但久盛不衰独矗世界文字之林还不断地得以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大。
可是,看现在,由于科学在高速发展,普及着万千家庭,电脑,手机······便捷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忘了每个炎黄子孙骨子里所蕴含的传统----汉字。甚至有人说,只要会打字就行了,还干嘛练习书法,真是多此一举啊!我不禁惊叹,中华民族的传统难道就这样不遭到重视吗?虽然科技便捷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还要坚持把传统延续下去,让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我们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我们自豪,我们骄傲。
如今,中小学生的汉字令人惊讶据教育局统计,全中国中小学生90%的人不上书法课,41%的中小学生达不到写字标准,学生写字的水平越来越差,字迹潦草,错别字更是成堆,提笔忘字非常普遍。我不禁想:话说“少年强,则国强。未来几年后,中国文化就会被我们给糟蹋,中国还如何生存?
我们要好好热爱这份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汉字。
海南海口秀英区三十三小学六年级:张泽鑫
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心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心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被人关心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关心他人是一种高尚美好的品德。
人的本质是爱的相互存在。人的生活是与他人的相互交往构成的。关心他人,就是要求人们善于理解他人的处境,他人的情感和需要随时准备从道义上去支持别人,从行动上去关心帮助别人。
现实生活中常常会给人带来喜悦或烦恼,带幸福或悲伤,带来顺利或困难,带来成功或失败,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人都需要别人给予相应的理解和关心。
你的父母应该是很关心你的。也许天天向你嘘寒问暖;你生病了,主动侍候;你有困难,主动帮助你;丢三落四时,父母是保姆;提笔忘字时,父母是老师;尽情高兴时,父母是小伙伴;心情烦燥时,父母是心理医生。他们的关心就在一点一滴中,你发现了吗?
那你关心你的父母了吗?你记得他们的生日吗?你在他们劳累时沏过一杯热茶吗?你为他们洗过脚吗?你有静静倾听他们的心声吗?……?……?……?……?……?这些你的父母做到了,你呢?做到了吗?
除了父母,你关心过被儿女抛弃的老人吗?关心过可怜的乞丐吗?你关心过一只受伤的小鸟吗?你关心过……
如果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吧!学会关心,关心父母;关心老人;关心乞丐;关心……,关心一切需要关心的生物。我们需要别人的关心,别人同样需要我们的关心。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你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都需要你去关心。
我认为如果想要得到幸福,那就应该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得到他人的关心是一种幸福,关心他人更是一种幸福。 让我们一起去关心他人,并因此得到幸福。
是呀!正如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温馨美好。
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虽早已落下了帷幕,但仍余音绕梁、令人回味。它一度激起空前的热情,引起广泛关注。它是针对提笔忘字的汉字手写危机应运而生的,它对于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对于书写的文明传递,乃至民族未雨绸缪的意义都毋庸置疑。据说,还要继续举办乃至举办成语大赛。这也是中国好声音。
是的,汉字历史悠久,使用人数最多。由于它读来相对婉转动听、响亮清晰,又字形优美、象形会意而指示易记……因而久盛不衰而独具魅力。而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汉字又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所以,要掌握好汉语言文字,就必须学好汉字。
但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在于运用。如语文新课标所讲:“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在实践中的运用,对于领悟其文化内涵会更有效。事实上,我们在识字教学中,一直是讲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运用中的记忆,能够使之有所附丽,建构在某种生活情境的背景上,形成意义化、形象化的思维语言,而非大多机械的、孤立的语素,因而无疑是符合识记规律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倡导举办写诗、对句的比赛大会呢?有人似乎觉得要翻出这文言的东西与学习形式又是在复古,因为早在白话兴起的时代,仿佛就扫地出门、彻底地摈弃。殊不知,鲁迅也正是得益于这古文化的滋养,才将当时的白话文推至登峰造极。有人更无视社会变革之需与治平守成之不同,以为文言文阻碍了科学进步,有了文化底蕴的积淀反而能使故国积贫积弱,真是无稽之谈、迂腐可笑之至!吟诗、对句,可以记事状物写景,可以抒情达性,且节奏铿锵、简约动听,不比今日不知所云的洋洋万言好么?盛唐未因诗歌而衰,清末多生白话而亡,今日白话、文言、外语兼容,文化多元,难道就有碍于强国兴邦?
读诗使人灵秀,“腹有诗书气自华”。钟嵘在《诗品序》中说:“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叶嘉莹教授也说:“其实诗的好处,你是终生受用的。”吟诗则悦耳铿锵,题联而翰墨酣畅,赋诗则比兴联想,对句而顿挫抑扬。字字珠玑、金声玉振——那是怎样的境界。
诗联,同是中华文明灿烂的瑰宝,它以其凝练的语言、生动的形象、丰富的内涵和深邃意蕴,曾经也必将永远大放异彩。它对于人的超越时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倘能大力推动吟诗对句比赛以及加些语文考试题目,它要比孤立的识记要更要有意义吧。因为毕竟是在具体的、或想象的语境中学习和感悟的,而且,用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更能反过来推动学习者如饥似渴地识字与学习国粹。它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于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对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提高文化品位,对于培养语感、激发学习个体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以及对于学生精神陶冶的意义,都是毫无疑问的。
(1.吉林省蛟河市新区九年制学校,
2.吉林省蛟河市漂河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