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

时间:2023-05-29 17:40: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息化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信息化教育

第1篇

关健词: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 课件 解决措施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正是在这一国家宏观政策下,山东省也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为指导,全面落实《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面向未来、育人为本,应用驱动、共建共享,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深度融合、引领创新”的工作方针。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

一、教育信息化及现状

从国家到地方,都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目标和要求,那么,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呢?通俗地说,就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在这里,明确了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也就是利用计算机所采取的对一切信息的加工、应用。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通过对教育的重视,计算机的普及,教育信息化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主要表现如下。

1.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初具规模。以山东省为例,全省17市、151个县区(含开发区)全部建立了教育城域网;100%的高等院校、87.2%%的普通高中、69.7%的初中、30.9%的小学建成了校园网;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市、区)所属中小学均实现了“班班通”。

2.教育信息资源日益丰富。通过采用引进、整合、研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资源建设,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山东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在各市、县(市、区)和学校中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3.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成效显著。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普通高中教师网络远程研修培训、职业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等普遍开展并形成了长效机制。围绕教育技术发展对教学的支持作用、课程单元层面的教学设计、综合应用各种技术资源创设高效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等开展的各类、各层次培训,大大提升了教师队伍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了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4.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围绕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研究信息化、教育教学信息化等4个方面,建成了多个信息化平台。

二、信息化教学及存在的具体问题

正是有了如此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也将信息化教学提上了日程。那么,什么是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一系列的信息教学设计中,老师们往往存在很多误区和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技术、态度问题

(1)教学手段现代化,但教育思想并不现代化。

(2)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本无必要的章节课堂教学也采用多媒体教学。

(3)课前准备不足,疲于应付。或是多年使用同一个课件,不修改提高。

(4)教学内容太多,教学速度太快,重点、难点、疑点不突出。

(5)缺乏师生交流,录音代替范读,录像代替讲解,视频代替实验,投影代替板书。

(6)滥用多媒体,简单问题复杂化。(多媒体成了“多没体”),有的老师整节课站在讲台前,把要讲的内容展现在屏幕上,手不离鼠标,眼不离屏幕,以 “会议”或“报告”的形式念课件,不关心学生听课的反应,上课也不提问。

(7)上课时忽视与学生思维的合拍,讲解的时间短于学生认知的时间,学生理解不深刻,不透彻。

2.课件的主要问题

(1)画面构图、文字、色彩、配音等方面处理不够恰当,反被多媒体所累。

(2)教学内容主次失调。无关画面占据较大空间,主要内容反而只占界面的一小部分。

(3)字体字号选择不恰当,界面不协调。如字号过小,密密麻麻,学生很难看清楚。文字排列字间距、行间距不当,可阅读性差。

(4)色彩搭配不当,难以辩认。或画面的表现力和清晰度不够。

(5)单个文件过大,打开文件费时不流畅;关注形式甚于内容。

(6)素材收集不够,将课件做成文字教材的简单“翻版”,文本太多,内容枯燥。“照片宣读”,“人机共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7)有的素材与教学内容相关性不强,甚至有的动画等不符合科学原理。

三、信息化教学建设具体措施

1.要引导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堂课教学,努力发挥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室的作用,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堂课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学校应定期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载体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定期组织开展优秀自制课件评比活动,调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加强电子备课的辅导与管理工作,使更多的教师参与电子备课,不断提高电子备课的质量。学校将分阶段组织教师进行电子备课,从而进一步推进教学工作的信息化。学校要在规范电子备课的同时加强必要的指导和检查,以提高教师电子备课的质量。

2.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新阶段。大量的教学实验表明:即使有了合适的软件,教师对技术也比较熟悉,教师也并不一定能很好地应用这些软件来支持自己的教学。因此,如何在教育中适当地使用技术,使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就是又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3.通过多层次培训提高应用校园网络的能力。学校要对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和Internet应用的培训,其目的是通过他们带头进行应用校园网的教学科研活动,为校园网的应用发展进行探索工作;依托校网园,继续加强学校网络资源库建设。要建立学校网络资源库建设工作小组,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收集优秀课件;另一方面通过评优课等收集本校教师的自制课件,使学校资源库的内容更加丰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同时也是对技术环境下教学新模式探索与建构过程。我们要顺应信息时代的挑战,以充满激情的开放心态,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第2篇

 

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成为了共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当然,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仅仅是教育的技术手段和装备的现代化,它实际上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和内容。

 

针对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发展,刘延东副总理在2015年11月的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就是提升教育素质,推进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要取得重要进展,就必须发挥信息化的支撑和引领的作用,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的引擎,全面带动教育现代化。”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内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发展必将加大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和教师信息化培养,必将从以硬件建设为核心转变为以发展应用为核心;必将从注重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为注重信息化设施应用的效能;必将从注重信息技术的表面应用转变为注重各学科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必将从注重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变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规模应用,从而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革命性”的目的。

 

但是,从目前区域地区教育的现状来看,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发展受基础研究、人才编制、师资培训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制约。企业来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由于缺乏标准导致了信息系统之间不能兼容以及大量的同质化重复建设情况,在很多方面难以达成共识。为此,“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这家由国内教育信息化产业内具有一定代表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产学研单位组成的,具有国内社会团体法人资质的“教育信息化产业创新合作组织”和“教育信息化服务机构”的正式成立就成为了一种选择和必然。

 

据了解,该联盟本着“服务教育信息化、服务教育信息化产业”的核心理念,坚持“融合、应用、创新”的方针,依据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组织会员单位共同编制了“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实施服务,为区域中小学用户提供更加数字化、系统化、智慧化的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和服务”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联盟成立后的主要工作

 

1.标准研发

 

目前国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核心是在教学,教学的核心在于资源支撑。鉴于目前各区域使用教材的版本不同,造成了整体上的资源研究不够深入、资源体系性不强。另外资源的颗粒度及标引体系也需要标准,为未来的基于知识服务的知识体系建设及互相连接做积累。为此,联盟成立后的主要工作是:以编制“团体标准”方式,组织研究和制定学校的资源应用参考标准和各企业资源提供的参考标准,通过构建基础资源平台和资源架构,实现初步的资源可管理和资源可交换分享并能做到初步的资源深度应用。

 

2.标准化用户体系平台研究

 

目前由于教育信息化属于战线比较长的产业,不可能由一家企业来完成所有信息化的建设,所以各区域和学校需要多家企业的系统配合来完成教育信息系统的构建。为此,联盟将组织研发统一标准用户接口体系,争取第一步做到联盟内的企业产品之间能统一用户接口,从而为用户无障碍使用各家产品提供服务。

 

3.资源和课程体系研发

 

依据国家三级课程体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联盟将组织业内的产学研机构,根据用户的课程开设需求,研发素质提升类课程,通过为用户提供标准课程,降低课程开设对于教师的依赖,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联盟对区域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服务

 

1.提供教育信息化建设咨询服务

 

针对各区域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少从架构和应用层面进行开放性设计,导致了在区域范围内大而全,反而造成相对封闭的局面,联盟组织业内专家学者和产学研机构,提供开放性平台设计以及相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专业咨询服务,为后续的建设扫清障碍。

 

2.教师、教育管理者信息素养提升培训

 

联盟与区域教育研究部门合作,组织全国一线知名的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专家的专题讲座,为区域教育管理者和中小学教师提供从理论到观摩到实践的培训,帮助形成教育信息化新常态下的教育教学途径,使之乐于、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和管理等。

 

3.地方课程体系研发

 

联盟联合相关研究机构,为区域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提供咨询服务和开发服务。力争让每个地方课程能覆盖到每所学校,让每个学校任何教师都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完整授课,降低课程对于教师的依赖。

 

4.推动“区域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

 

“名师工作室建设”是区域开展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举措,借助联盟学术委员会的力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服务区域开发建立“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应用名师工作室”,开展课程研讨,课程听评课及备课服务,建设符合区域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优质数字资源,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针对各学科做针对性的专家咨询服务。

 

5.“区域中小学智慧校园学校”课题服务

 

联盟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应用相关课题研究,给予学校专家指导和技术服务,帮助学校建设数字校园数据中心,实现从环境(包括实验室、教室等)、资源(如公文、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智能化数据采集与统一管理。

 

6.基于出版资源的数字内容整合服务

 

依托国家的出版科研机构,联盟组织集合本联盟的出版企业会员,通过数字资源开发和标准统一,为区域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平台里面注入专业的出版资源,建设K12数字资源管理应用平台,包含“图书资源展示平台、学生个性化数字书房、学校数字图书馆以及教师书店”等四部分,以达到中小学用户学会通过各种客户端等方式,判别、获取、评价和选择所需求的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效果,实现资源精品化,并打通资源和应用之间的鸿沟,为老师快捷应用资源扫清障碍。

 

三、联盟服务单个中小学校用户

 

1.网校通项目

 

可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海量内容资源下载,解决学校在资源建设方面投入巨大、服务器维护不便、教学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目前拥有数百万套教育教学资源,每日可更新资料近数千套,可以帮助学校快速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竞争力。

 

2. e卷通项目

 

可为教师打造的智能在线组卷产品,智能组卷系统与数百万道题库资源的巧妙融合,帮助教师随时随地在线搜题、组卷、出卷,减轻日常教学负担,提升教学效率。

 

3.云服务项目

 

可为教育行业主管部门打造的一套云服务平台,这是一套完整的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和管理应用的服务体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平台级服务。

 

4.精品课项目

 

可为教师、学校提供精品视频课程的服务平台,由中高考研究专家团队参与制作,集合国内百强重点学校一线优秀教师,重磅推出的“微而高效”的精品课程,以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提高授课技巧,让普通中学共享名校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

 

5.酷口语项目

 

可为中小学生提供的移动端口语同步练习及语音评测APP,内置多版本中小学生英语教材内容及丰富的课外拓展内容,通过人机交互式跟读练习,进行发音准确度智能评分,成为中小学生贴身又贴心的口语私人教练。

 

6.直播课项目

 

可为教师提供在线的直播交流分享平台,并结合阶段教育热点,推出了高考改革名家讲坛,共同探讨高考改革方案、学校改革措施和预测高考命题方向。

 

7.智能硬件项目

 

可为学生定制开发的智能手表、手环,可以随时知道学生的具置、健康情况和学习情况等,佩戴时尚、传递关爱,学校省心,家长放心。

 

8.咨询服务项目

 

联盟随时接受区域内的中小学校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咨询,提供“一对一”式的定制服务。

 

面对“十三五”,面对“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秉承开放的姿态,通过“社会组织”的服务模式,整合专家研究,企业开发,资源服务的资源,为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运用、完善机制”建设目标做出贡献。

第3篇

中心机房服务器虚拟化应用思辨

发挥信息技术的建构功能探索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

新校园新技术新平台——苏州市立达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介绍

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与策略

精挑多媒体素材提升美术课堂实效

以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平江区教育信息中心介绍

以人为本有效应用聚焦生态助推教育——平江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应用课题整体介绍

多元模式分步实施深度融合——平江教育资源开发应用经验谈

多“纬度”下的信息化领导力培训——苏州市第二届教育信息化领导力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

初探电子白板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执教《洋流》所感

“点”“化”结合打造高效数字课堂——浅谈当前形势下小学数学多媒体课堂教学

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点睛”

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整合初探

亦情亦趣丰厚习得——谈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辅助效能

浅议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面积教学整合的意义

习作,原来也可以如此精彩——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整合信息技术有效开展班级模块教育

湘教版地理必修1洋流

关于“苏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在苏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试运行开通仪式上的讲话

MOODLE教学平台区域推进策略探析

网络环境下积分式教学评价体系解析

信息化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质量兴校求发展信息技术促成长—苏州市吴中区越溪中学信息化工作介绍

现代信息技术助数学课程教学更有效——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之利弊权衡最优化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英语听力教学实效

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太仓市新区第三小学信息化建设工作介绍

电子白板让低年级语文教学生趣增效

相信学生学会放手——浅谈信息技术课程中践行绿色课堂的一点尝试

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课程的实践与反思——以“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与透析”为例

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塑造素质教育灵魂——浅谈信息课中自主学习的探索之路

运用信息技术,指导智障学生学会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之分层教学策略探讨

让网络化茧成蝶——学校网络育人的新探讨

让快乐在指间穿梭

山脉的变化

让整合走向“教学方式的创新”——《山脉的变化》整合点分析

苏州市召开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小学初中创建大会

苏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启动

教育E卡通运行良好功能逐步扩大

领导力培训班前往东北考察交流

“十二五”研究项目《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昆山市子课题开题论证会顺利召开

同题异构异样精彩——苏州市小学语文专题研讨活动在金阊实小顺利举行

张家港市又有两所学校圆满完成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创建工作

太仓市召开创建苏州市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动员会

以创促建优发展查纠并举保质效—沧浪区开展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小学区级预评估

突出信息化应用加强资源建设—沧浪区召开区电教工作会议

第4篇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着中国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件大事。但是在当前教育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在配套设施采购,特别是在硬件产品采购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教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教育硬件产品采购的症结出现在什么地方?教育行业采购者该如何实施合理化采购?对此,记者采访了河南焦作政府采购中心田鹏玺主任。据田主任介绍,问题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首先,资金不足是目前制约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最大瓶颈。因为教育行业目前还属于“困难户”,中西部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主要是靠国家拨款,资金总量不足等问题还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很多学校忽视了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工作,设备选择缺乏前瞻性和综合性考量,导致了重复购买或购买产品不适当等问题,从而造成了大量资金的浪费。

谈到对应教育行业采购“资金”的问题,我认为解决资金不足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其一是,产品与教育行业“适速”。业内专家姜泰隆在谈到教育行业打印机产品采购时曾经表示:“中国教育行业使用的打印机,我认为应以速度快、质量好最为显著。因为对于学校而言,每分钟打印15张或者20张的打印速度是最适用的。”这一点上国内很多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显得比较欠缺,不如三星、佳能等一些国际厂商。所以选择“适速”产品,对于面临资金问题的教育行业客户而言是十分必要。其二是,“节省”理念。

其次,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推行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时间并不长,整体水平也不高。虽然中国的教育行业信息化目前已经进入相对平稳增长期,但是截至到目前为止,中国教育行业的行业规范尚未形成。

从国家的角度而已,尽快出台针对教育行业的相关政策与标准是十分必要的,对规范行业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而对于现在正要实施或是将要实施采购的教育行业用户,建议选择与一些经验丰富和有良好行业口碑的厂商进行合作。

最后,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普遍缺乏整体服务,供应商的服务尚未能够充分满足教育产业长期规划发展的需求,厂商与学校用户的关系基本停留在买卖双方的层面。

教育行业用户在实施采购时应对供应商服务和品牌进行重点考量,良好的服务与强大的品牌价值是成正比的。政府采购人员指出,在服务方面三星等一批国外企业率先开通了“400”行业服务专线,进一步提升了行业服务水平。而在教育行业硬件采购过程中更加应当贯彻整体规划的思想,保证采购标准的统一,并在最大限度上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以保障投入效果的最大化。

第5篇

论文摘要:较清楚地分析教育信息化的必行性,并阐述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大作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对教育教学的良好形响.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的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荃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它对于学校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对教育最具革命性影响的技术.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自由探索,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一、井体二技术的引用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开辟了趣味教学的新天地。主要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有交互网络等方式对学生的感官形成多种刺激,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一)传授知识与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教师要创新地教,学生要全新的学,从而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的、民主的、和谐的教与学的环境.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独立自主的获得知识,而且还教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培养学生发现、获得知识的能力,并提高了学生创造个性.在多媒体教学中.留有一些能够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的机会,将知识的学习和知识创造运用于实际。起到启发学生去感知,理解和应用的作用。提高学生创造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不同资质的学生能得到充分发展。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经验水平、知识更新能力与思维方式的不同,在传授与理解教学内容上存在着必然的差异,对全体学生是一个标准、一种模式,很难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一方面抑制学生的智力发展,另一方面使后进生感到学习吃力,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教学信息进行组织管理,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二、理论二实巨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虚拟实验,大多数课程的实验,甚至现实环境难实现的实验项目,都可以用图形、图像等多媒体形式.模拟实验全过程,借助有关的教学软件,学生可以随时在电脑上回顾实验过程.这样不但节省实脸经费.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在多媒体课堂进行教学时,可边讲解理论知识边演示实验步魏:而学生在多媒体课堂中,即能学到“必需,、“够用”的知识,又能掌握操作技能,做到省时、省力、省财。

三、技术的引用

在信息极大丰富今天,学生有获得丰富的知识信息的各种渠道,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自主学习和创造,参与各种活动。为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需要,要加大改革传统课堂教学的力度,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制定措施来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宜中的应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大量丰富的电子图书是教育信息化的前提,要求教师大胆地把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室,开展声形并茂、视听结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学会从繁重的重复的传统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而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如何分析学生、如何优化教育资源、如何诱导组织学生活动、如何发展学生能力上。教学设计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以创设情境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媒体,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倩境,激发学生兴趣,形象直观地表现教学内容。

(二)大胆尝试,不断创新,跪立宪全以,生为主体的教学橄式。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成为意义建构的主体,而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成为一名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课堂中教师主要是利用教学设计方法引导、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老师教学设计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应以创设情境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媒体,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擞发学生兴趣,形象直观地表现教学内容.新型的以学生认知为主体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形成,由传统的内容导向教学逐渐向目标导向教学过渡。

国外研究表明,网络教育将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传统教育是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而网络教育则是以学生为中心,交互性多媒体课件取代了老师的部分作用.网络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的知识海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更为平等自由,有问题随时可以上网交流,学生长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他们对网络的熟悉程度将非常商。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这两种新的技术手段创造出更新的教育模式,它正在掀起一场教育的革命,开创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加大二,t技术知俱幼们力应,.,二的砚代化.,水平教师因素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促进学校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应该加大培训教师计算机知识的力度,同时,从思想上进行发动,使他们愈识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

(一)握高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首先,培训老师计算机的墓础知识,把抓教师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突破口,要求教师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规定所有35岁以下的老师,今年要本到等级考试证书,45岁以下明年要通过等级考试,全校老师要分批分期通过等级考试。其次,要扩大多媒设备的使用培训和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培训。要求,所有教师都要恤得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要学会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教学资料。同时,还要加强课件制作培训,为提高课件制作的数量和质t,适应多媒体教学的需要,应继续培训、提高老师的课件制作水平,对于计算机水平较好的老师,应对他们进行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以此来推动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进步。

(二)教学思想和方法。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分不开的。计算机应用于课堂,不仅仅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固有的教学观点和思想。如果教师的教学思想一成不变,教师就会把计算机当作传统教学方法的附属物,不能很好地发挥计算的独特潜力,只能用它作演示或练习用。这实际上是用新瓶装旧酒,势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应抓好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通过大会的宜传、教研组会的研讨、公开课、示范课的开展来形成一个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氛围和紧迫感.

第6篇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与特征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的系统工程。教育信息化,不只在教学技术和手段的信息化上,更为重要的是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全面信息化,最终实现培养信息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上,这正是教育信息化的实质。教育信息化特征表现为:(1)传统模式是以教师授课为主,新模式是以学生探讨为主;(2)传统教学是说教式的教学,信息时代是交互式的学习;(3)传统教学是分学科的定时教学,信息时代是真实的多学科交叉的问题解决式的学习;(4)传统模式是集体化无个性的个体学习行为,信息化时代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多种学习行为;(5)教师的地位不一样了,传统教学下老师是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播者,而现在不是;(6)教育组织形式变了,传统教学是按年龄成绩分组,新模式是按意愿分组;(7)教育评价也变了,传统教学是对分科知识和分离的技能的评价,新模式是以行为为基础的综合性评价。教育信息化,最根本的是改革我们的教育观念。从教育观念、课程结构到教学模式,从教育评价、考试模式到师资培圳模式、学校管理模式,是一个全方位的变化。

二、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影响和变革是深远的、根本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教育的革命。(1)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传统教育观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课程建设、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都环绕着传授知识这个中心展开。但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

掌握了驾驭知识的能力,就会在现代社会游刃有余.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促使我们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教育的“知识观”、“学习观”和“人才观”上进行根本的变革,将教育从传统的“传授知识”转到“培养能力”这个轨道上来。(2)教育信息化给教育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这主要体现在办学开放化、学习社会化、教学个别化、教育终身化四个方面.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之中。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周期加快,竞争压力增加,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学习,学习将更加社会化、终身化.教育信息化也使教学个别化成为了可能,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新的教育思想的引人,将使得教学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教学计划更加柔性,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将得到更好的体现。(3)教育信息化给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借助于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检索功能和资源共享,我们的每门课程可以吸收本学科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充实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借助网络、多媒体等技术,更好、更便捷、更精炼地表达教学内容,从而增大了每节课的课容量.同时,学科之间互相交叉、渗透,教学内容博收众长,更具综合性.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言传身教,而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突出双向性、参与性、互动性,通过合作、交流、商讨等活动,更多地开展启发式教学和协作式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扮演着“知识传授权威”的角色,知识的传授以单向传输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过程中.教育信息化改变了知识的单向传输模式,学生除了通过教师的传授接收知识外,还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直接搜索和接收本学科最新、最前沿的知识,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学习内容的广泛性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知识的接受方面处于和教师同等的地位,并可以按自已的学习基础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真正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师生间的角色因此发生了互换,学生将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从“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和“高级合作伙伴”。

三、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对策

1、全面地认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拟物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可以用计算机和网络构造便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的情境,如微型世界、虚拟实验室、虚拟学社、虚拟教室等。利用网上资源丰富的特点,我们可以发展基于资源的学习。更自然的做法是让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工具,包括效能工具、认知工具、通讯工具,支持他们教与学的活动。图13较好的刻画了信息技术在基于中的拟人和拟物作用。

2、加强教育信息化下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引起了教师角色的转换,而建设一支优良、精干、高效,适合信息时代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是推进技术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保证,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要从自身做起,加强认识,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1)转变观念。了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认识到我们开展的“发展信息化技术教育,深化基础教育的改革”,完成跨世纪的教育变革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认识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文路是发展现代化教育,谁把握了信息科学技术,谁就把握未来教育,谁就能在信息社会立于不败之地。(2)加强自身信息意识。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促使信息需求和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的高度结合,产生良好的利用效应。(3)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实现三个方向目标,迎接21世纪的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科学的超前意识,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合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总而言之,在网络时代,教育具有了新的特征,教师也必将走出结论的角色,继而扮演新的角色,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了时展的必然。与此同时,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新知识、新观点,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并将新知识渗透到教学中,以更好地肩负起辅导的重任。

3、加快教师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和推进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每所师范院校都要能够与中国教育科研网联接,并结合自身条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丰富的教育服务。国家鼓励和支持师范大学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示范性建设。重点支持西部若干所师范大学校园网建设与升级改造工程。依托有条件的师范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建设开放式教师教育网络学院。

第7篇

一、完善硬件建设

一是高起点制定网站规划。确定了以网站为平台,以学校为基点,网络式推进的策略,科学制定《*教育信息网工程项目的建设规划方案》。二是加大资金投入。自20*年*教育信息网工程项目正式启动以来,总计投资1500万元。三是高水平推进网络构架建设。目前*市交易系统已初步建成以电信光纤为骨干、ADSL及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系统等组成的“天网地网”,基于学校、县区教育信息中心、*市教育信息中心的三级网络架构已初具雏形。普通高中联网比例接近100%,初中联网比例达到80%以上,其中城市初中学校联网比例达到90%以上,农村初中学校联网比例达到70%以上,农村中心小学70%以上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

二、加强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一是重视网站日常维护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拿出专项经费,把相关技术人员分期、分批送到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从事技术工作的几位同志先后通过微软认证工程师等相关认证。二是不拘一格从下属学校和县区借调有一定开发和编程能力的同志,进行网站开发创新。几年来已自主开发了网上夏(冬)令营、智慧大冲浪、网上名师课堂、民声通道、教育电子地图等应用模块,大大的丰富了*教育网信息内容,提高了网站的点击率。三是注重在实践中提高。虽然目前所有技术维护人员没有一个是科班出身,但他们注重从网站的软硬件维护、美工设计、信息审核、软件开发工作实践提高自身能力,始终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各施其职、各有所长,为今后*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大教育政务公开力度

一是在*教育信息网上加强了政务公开频道建设,频道涵盖*市教育局主要行政职能。所有全市教育会议通知、教育行政部门公开的发文、上级相关的教育文件和法规都能在*教育信息网上第一时间得到。二是加强网上办事。尽其所能为*市民提供了公开招聘教师报名成绩查询、普通高考外语口试成绩查询、中考成绩查询、普通高考成绩查询、成人高考成绩查询、研究生报名信息、学历在线查询等信息服务。并提供学校基建维修在线申报及审批、*市教育系统政府采购信息等面向学校及企业的在线服务。三是建设*教育信息网“教育民声通道”,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优势,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进一步促进我市教育部门及时倾听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教育的呼声,老百姓可足不出户向我市各教育职能部门反映情况和问题,充分发挥其“集民意、听民声、聚民智、解民难”的作用。

四、充实教育教学信息

一方面及时更新信息。为了发挥*教育信息网在教育新闻信息传播中发挥导向和标杆作用,我局高度重视网站信息工作。自20*年4月开始,*教育信息网共发展信息员100余人,信息员分布于全市各县区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各个市直属学校。一年来已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六次,累计*教育新闻一万余条。*市教育信息网已经成为*市政府市直单位政务网站中信息更新最快,信息更新最多的政务网站之一。另一方面全方位开放教育教学资源。作为教育类网站,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家长是办好网站的基本宗旨。*市教育信息网现开放的应用系统有:电子邮件系统、视频资源系统、K12网格资源库、网上教案中心、7万册数字图书馆、70万题智能出卷系统等。其中视频资源中我们聘请*各科名师制作了初中各学科教学课程。而在网上教案中心建设中,我们每年组织全市中小学各科教师进行教案比赛,将教师的优秀教案选入其中。目前*教育信息网教育资源总量已达到6个T。

五、挖掘网站应用的其它功能

一是举办各类教育专题。根据大家关注的热点变化,及时推出教师、学生和家长感兴趣的栏目与专题。如中考前后我们会推出“中招”专栏;结合*市教育系统的重要活动我们还制作了一些专题栏目,如为连续三年教师节主题宣传活动推出的“教师节”专栏,还有“教育工作会”专栏“党员先进性教育”专栏、每年的“二会”学习专栏等等,我们还定期推出名校、名师专栏,民众不仅可以从专栏了解活动全程,了解名校办学理念和名师风范。通过教育网这些专题栏目扩大了宣传影响,扩大了活动的参与范围和辐射范围,大大提高了网站的点击率。二是开展育教学活动。为改变目前应试教育模式对青少年学生的桎梏,丰富中小学生课外文化生活,创导绿色上网,我们在*市教育城域网上尝试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快乐游戏的同时学习知识。为此,我们自主研发了“智慧大冲浪”教育娱乐互动栏目。“智慧大冲浪”是在网上进行百科知识问答的智力游戏,答题采用闯关模式,“智慧大冲浪”题库资源丰富,涵盖历史、文学、政治、社会、地理、数学、医学、理化等,让广大中小学生在轻松娱乐的同时学习到丰富的知识。“智慧大冲浪”在刚开通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市共有300余所学校,近两万名师生注册参加了此次竞赛活动,智慧大冲浪日均访问量超过3000余人次,月累计访问量高达10余万人次。三是针对中小学生寒暑假开展健康有益的绿色上网行动,20*年初,*市教育城域网适时自主研发出“网上夏(冬)令营”教育活动互动平台,进一步拓展了中小学生网络活动和交流的空间。“网上夏(冬)令营”以“绿色网络行,欢乐任我游”为主题,主要开展了包括“网上作文大赛”、“网上美术作品大赛”、“网上摄影作品大赛”、“网上唱英文歌曲”、“读经典写感想”等丰富多彩的竞赛项目以及“数字图书馆”、“FLASH总动员”等欣赏栏目。“网上冬令营”把网络平台和传统竞赛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校教师及学生的积极性,并向学生提供了数字图书、动画等优秀资源,受到了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欢迎。每年寒暑假都有学生上传作品近万余件参赛作品。

总之,以*教育信息网开发为龙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密切配合,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生动局面已经形成。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继续努力做好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念,突出*教育信息网的管理、服务的载体功能,积极探索在网络和信息化背景的教育教学行为,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与效益,为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第8篇

表1

以上这些特点在英国的教育体系中并不是每项独立存在,而是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层层渗透,形成了整体的风格。

在英国期间所观察到的课堂比较零散,笔者按照国内对信息化工作层面的认识,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生信息能力培养、信息化促进管理、校园信息化配备、总体发展方向几个方面,对这次考察心得进行了重新梳理,以期从中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解决方案。

一、ICT促进教师的“教”

在Wanstead High School这所中学里,绝大多数教室都装备了电子白板,教师使用电子白板授课的情况比较普遍。

1.数学课堂的“教”

在一节7年级数学课中,教学内容为“买东西要付多少钱”。教师使用了白板软件,展示内容为数学题目的内容、图片,同时结合了教师在白板上的书写。在书写方面,教师在屏幕上展现一个表格,然后在表格中直接书写数据。表格左边为学生的姓名,学生自述自己每月的电话、短信、上网流量的数据,教师通过书写展现学生的个人信息(如图1所示),然后给出手机运营商的价格表,让学生计算适合自己的价格。

本节课是我们听课中少有的使用较多信息技术手段的课堂,课堂中提供了较多的信息化内容,包括问题的相关知识、评价表格等。

图1

思考:从技术使用方面来看,这节课与国内课堂基本相同。但是整体课堂中,教师、教学内容、电子白板、白板所体现的教学互动融合得非常紧密,体现出了课堂的整体性。我们以往使用ICT手段的教学中,教与学、内容与设施等问题的“两张皮”现象较多,经常会出现“为了技术而用技术”的现象。所以今后应将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有效融合,才能充分发挥ICT设备的作用,促进教学效果的达成。

2.英语课堂的“教”

在一节英语课(相当于中国的语文课)中,电子白板在使用中明显地结合了计算机屏幕和黑板书写的功能,教师在屏幕展示上留有一定的空间,既展示了需要教学提示的内容,又能够通过留白的方式书写进行知识的生成。

思考:我们目前的白板应用中,经常出现教师“炫”技术的情况,应用了较多不太需要的技术环节。在今后的电子白板应用中,我们可以结合屏幕及黑板的双重功能,既不过分使用技术,又在恰当的情况下结合两种媒介的作用,才能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3.技术课堂的“教”

图2 图3

有趣的是,我们在技术类课堂的服装裁剪教室中看到了老式的电视和录像机以及传统的投影幕布(如图2和图3所示)。询问后才知道,现在这类设备已经很少使用了,主要使用计算机和大屏幕投影,但是教师还保存有一些录像带资料,当使用这些资料时就会用到旧设备。

思考:在这所学校中,教师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充分利用相应的设备,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而不是为了专门使用设备等其他目的。反思我们的教学、设备、手段、方法,在今后的使用中不要单纯追求时髦,而应该以一切为了课堂效果和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

4.整体印象

在Wanstead High School中,所看到的教室设备均比较陈旧,如计算机都比较陈旧,投影机灯泡亮度均下降很多。但是在课堂使用方面却比较得体,没有过度使用的状况。反思国内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往往出现“为用而用”“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的状况。今后我们在使用信息化手段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到底有多少促进教学目标达成、利于知识生成的价值。

二、ICT促进学生的“学”和ICT营造的学生自主学习环境

1.技术类课堂学习环境

在技术类课堂中,ICT应用比较丰富,主要体现在学生自主设计方面。学生通过计算机软件设计具有一定意义的图形图案(如图4所示),所使用的软件种类很多,从简单的“画图”到专业软件“TechSoft Design Tools”。在技术类课程中,教师都比较注重实际制作前的设计,学生在有很好的设计情况下才开始具体的动手制作。所以技术的学习本质是什么?具体该如何服务于学生自身和社会?这些都是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图4

思考:ICT在技术类课程的学习中,体现的辅助、推进作用到底是什么?从技术类课程本身来说,设计制造方面会体现很多,在设计方面,除了徒手绘画外,计算机辅助设计也是比较高效的手段。在今后的ICT应用方面,可以在部分专业教室中提供一些不是很高档的计算机,让学生使用简单软件进行设计,并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制作,从而体现ICT促进学生学习思维习惯养成的作用。计算机应该更多地体现学生思维的内容,让学生做事有计划性,计算机提供的是环境、渠道,而不单纯是工具。

2.图书馆和自习室的自主学习环境

在图书馆中,有一些学生使用计算机和看书的空间,学生有的在使用计算机上网,有的在完成作业,有的在看学习资料。

图5 图6

学生自习室面积并不大,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多数学生在做文字性工作,主要内容是设计、论文等作业。

思考:英国学校比较注重在多种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同时均提供个人的信息化环境。这些空间中的信息化设备数量均不多,没有盲目地追求数量、规模的情况,但品种齐全且精致,同时合理地利用了各个空间环境。

3.整体印象

英国学生在学习时,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很明确,学习任务的开放性和探究性也比较强,适合学生自己做一些研究并形成自己的成果,所以学生使用计算机完成作业的需求就比较大,在学校中也没有发现学生上网玩游戏等现象。这一点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开放性的学习任务才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有了自主探究的需求,才能够借助ICT手段进行深入研究。

三、ICT课程培养的学生信息技术能力

1.英国ICT课程的形式

ICT课程是给学生提供系统掌握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课程。英国学校的ICT课程中同样提供了丰富的开放性任务让学生实践,并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工具解决问题。

图7

在英国ICT课堂中经常遇到项目学习的方式,它是普遍应用知识、知识服务于学习、基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所以对活动的设计、布置、组织等都比较细致,要关注所有活动过程的内容,包括过程性评价和评价中每个环节的权重。

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师评价表中,我们看到课堂整体进程的环节分配比较合理,而且模块比较规整。但是每一个部分的权重差异都不会过大。

思考:在ICT课程的基本体系中,侧重于过程,侧重于解决问题的思维,侧重于解决问题和每一个环节,是英国ICT课程所关注的主要内容,也是我们今后要注意的问题。

2.整体印象

英国的ICT课程不同于国内的信息技术课,他们更注重方法和思维的培养,而不是片面追求对技术的掌握。所以经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更适合进行ICT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反思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针对技术的考核评价、侧重于应试方式的学习形式,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选择方法、表现自己等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我们也应该突出思维、方法、能力、表达等方面。

四、ICT在管理层面的作用

1.学生考勤管理

在这所学校中,教师均使用电子化的考勤系统(如图11所示),这是在走班制的教学体系中,保证学生在校的各个时间段都在学习的外部管理方式。

思考:由于英国的中学采用走班制学习方式,学生没有固定班级。开放式的选修方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学生管理问题就会比较突出。ICT技术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优势,这一点也是在我们开设选修课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2.特殊学生诊断、关注的管理

Learning Support课堂是一个关注问题生的环境,里面涉及上一学段的学生诊断反馈、后续的诊断和个别对待(如图8和图9所示),最终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分析,确定此学生的特殊教育方式,都可以利用ICT技术实现,可以高效率地实施个性化培养。

图8 图9

思考:英国教育中关注每个学生是很突出的特点,做法也很具体、很全面,甚至可以说很精致。其中ICT辅助也是非常突出的,使用相关的量规和管理体系,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诊断。整体的软件运行体系实际并不复杂,甚至可以用Excel完成,但是设计量规和团队执行的组织是比较关键的。

3.整体印象

我们的教育中,尽管一直在提分层教学、个别化学习,但是实施中基本都是上课教师自己在设计、掌握这些,缺乏更高层面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设计,这一点也是我们今后要开始着手做的一项工作。

五、校园其他信息技术环境

1.教室与教师办公室

在Wanstead High School,教师没有自己的专门办公室,每个专业教室就是该教师的办公室。教室内除了教师的个人办公用品外,更多的是学生的作业展示。教室内的上课演示电脑就是教师的个人电脑,基本设施以投影机和网线为主。这一点体现了英国学校ICT设施物尽其用的基本观点。

图10 图11

教师休息室内除了茶歇外,主要以公共座位和公共电脑、公共打印机为主。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比较人性化地进行公共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2.艺术类教室

在ART课堂中,信息化手段使用增加了扫描或透射式照明系统,方便学生绘制油画底稿。

在音乐课堂中,学生使用计算机和专门的MIDI设备进行作曲、编曲(如图12所示),课堂展现比较充分。在看到的教材和评价指标中,音乐课在这里比较侧重于分析音乐中的乐器,如乐器的音色、音调等,通过了解乐器,让学生知道作曲、编曲中的乐器使用等。这一点体现了ICT手段在专业领域发展学生特长的优势。

图12

3.其他信息化环境

Language Support专用教室是为母语为非英语学生提供的学习支持场所,教室中配备了桌子和为数不多的计算机。在学校中,多媒体设备并不多,甚至耳机都很少。学校的网络布线基本都是应用现有的空间或角落,从而实现在现有的楼宇中进行信息化改造。

图13

4.整体印象

在英国学校的ICT设备使用中,总体感受是门类齐全,常用的各种设备基本都能找到,但是数量都不是太多。一部分设施相对显得有点落后了,但是使用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可见英国学校在物尽其用、广泛使用等方面做得比较到位。

六、英国政府机构在ICT发展方面的方向

1.促进学生全球性的跨地区交流

从英国教育资源管理局David Mason先生的讲座中了解到,目前资源管理部门比较崇尚在不同区域进行视频连接。笔者感觉这并不单纯是为了连通英国本土不同区域的学生,更重要的目的是让自己的学生了解别的国家,了解全世界,融入全世界。这不是单纯的展示,更多的是学习和交流。

思考:通过ICT手段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外界,发挥计算机信息获取工具的作用,让ICT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了解世界的工具,才能让其真正在各个层面发挥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

2.视频课堂的形式与内容

在Jeff Hawthorne先生的国际视频会议讲座中,介绍了学校之间的视频课堂。在英方主要解决专家授课资源共享的问题,不同地理位置之间的视频研讨。如:将社会上比较有吸引力的作家引入课堂,以视频会议方式让更多学生收看作家的演讲,从而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有限资源内容的传播。连接后除了课堂内容的呈现外,还有学生课余活动的交流,如唱歌等。连接软件多为开放软件,如skype,且通过技术公司进行物理连接。

在视频会议内容方面,引入了大学、企业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今后大学专业和职业的选择。英方在经济课程方面有比较成功的案例和经验,且有比较多的吸引学生读经济专业的案例。

视频会议方面的经验:要有比较明显的学校名称标识;有比较全面的学习环境展示,能够展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注意窗户、灯光的影响;注意声音传播的内容;注意要展现哪些内容。此外,注意视频过程中内容不要中断,为避免冷场,要提前准备很多问题和内容。

图14

思考:为什么英国教育家比较热衷于教育中的视频连接呢?笔者认为视频课堂比较容易呈现两方面内容:一是展现专家等有限资源的共享,二是进行远程现场交流。其意义在于将不同地域范围内的学习进行连接,以方便资源交换。视频网络连接可以更多地采用公共方式,采用公网网络,采用公共视频连接软件,可以让视频课堂进入学生的家庭,从而达到课堂的延伸。

3.整体印象

从观察到的英国网络视频会议,无论硬件条件还是软件环境,都比国内的技术水准差一些。国内新技术投入较快,所以在软硬件技术方面基本与国际接轨。但英国在使用时能够在更多的环境中将更多的内容渗透到实际教学之中,应用较为深入。我们在今后的网络应用中,可以在现有的软硬件环境中更多地引入现有课堂中的内容,增加学生交流的空间,从而将学习开展得更深入。

我们今后在设计视频连接教学时,可以在大学和企业方面进行一些渗透。如联合高校不同专业的教授、学生,通过网络视颇连接,在各自的场所进行交流,方便学生了解大学和专业,也可以联合企业进行企业经营内容和发展方向的展示。

七、结束语

通过以上方面的观察和思考,信息化应用应该结合教育改革的整体方向,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以提升学生的素质;教师在利用信息化环境教学时,要在各个使用环节中贯彻教学理念中的内容,避免为使用技术而用技术。

第9篇

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5年来大赛逐年完善、不断创新,由最初的中职赛事发展为一年一度、中高职全面覆盖的职教盛会,在职业教育战线形成了“学生有技能大赛,教师有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可喜局面。今后一个时期,要贯彻落实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决策部署,按照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要求,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为抓手,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工作,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坚持育人为本,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不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要摒弃唯技术论、唯设备论等错误观念,树立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熟练掌握技术技能,具备良好文化修养和终身成长能力为目标,开展信息化教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到人人尽展其才。

二是坚持学生中心,创新教学模式。随着信息化发展的加速,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教与学的需求。职业院校、教研机构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信息化条件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用好以Mooc(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为代表的资源和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实时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的作用,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泛在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坚持教师主体,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我们要抓紧着手制定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搭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框架,组织课程专家设计相关培训课程和能力测评指南,进一步规范培训工作。今年启动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万里行活动”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尤其是重点面向中西部地区开展送教上门的免费公益性培训,对缩小地区间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坚持应用驱动,探索优质数字资源开发与应用机制。各地要探索贴合职业院校实际教学需求开展资源建设的新机制,将资源开发与应用紧密结合,引导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共同开发优质资源。今年中央电教馆和职成司引入机械、交通、住建等行指委参与数字资源建设,根据行业发展的最新进展解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便于拆分重组、能够在课堂教学即插即用的课程教学资源包,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职业院校要探索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机制,鼓励教师、学生利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教育行政部门要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为中西部地区师生提供优质数字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是坚持科研先行,做好课题研究。教育科研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性工作,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科研先行”和“抓科研就是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抓科研”的理念,做好信息化教学领域的科学研究,结合热点问题,积极探索,形成理论研究成果,指导职业院校教学实践。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经做了有益的探索,2013年组织开展了多项研究,立项课题64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后在行指委、教指委的专项中,要重点支持信息化领域的课题研究。各地要用好这些研究成果,服务于职业院校的教学实践。

六是坚持服务教学,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大赛是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推进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抓手。大赛组委会要进一步完善赛事方案,突出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的改进,凸显大赛的实效性,服务一线教学。要建立健全大赛机制,改革创新,办出特色,以大赛为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配套活动,广泛共享大赛成果。中央电教馆制作的信息化教学大赛示范课就是一种很好的成果共享形式,各地职业院校要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学习、观摩,切实改进日常教学。各地还要办好、办实省级选拔赛,建立省、市、校多级选拔体系,进一步拓展参赛面。要积极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宣传推广优秀获奖作品,进一步提升大赛的影响力。

(本文为鲁昕副部长在“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闭幕式上的讲话节选,题目为编者所加)

第10篇

一、教育网络信息化引发了院校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信息革命的大潮冲击着教育领域,首先对传统的院校教育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在传统的院校教育中,人们总是认为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决定着教学的方法和技术,而认识不到教学方法尤其是教育网络技术的能动作用。这实际上是由于过去教育技术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往往落后于理论的更新速度,常常是理论更新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因而技术对理论的反作用没能充分体现出来。然而自从计算机出现以来,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和对社会、教育的影响之深刻,其程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现在网络信息技术不仅大量应用于教育领域,而且在很多方面超出了原有的理论范畴,对理论的能动作用越来越突出,甚至对一些传统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使阅读方式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多媒体和高效检索式阅读,使写作从单纯的文本和手工写作转变为多媒体写作和各种自动化输入方式,使计算从纯数学计算扩展为多媒体信息的综合处理,这一切导致院校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新的变化,使得教育教学的形式、手段、方法、环境等得到更新,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扩展了教育教学领域,还使得传统的教育理论、课程结构、师生关系、人材培养模式等都面临根本性变革。新的教育实践需要新的教育理论,同时,新的教育实践也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正是在教育网络信息化的推动下,诸如素质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超前教育、活化教学和发展个性等等,许多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正逐步确立,这些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为院校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教育网络信息化对院校的“教”与“学”赋予新的涵义

教育网络信息化突破了原来意义上的教师和学生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首先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专家”和信息提供者变为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合作者与引导者。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模式,使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能动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上。教师的角色已由“独奏者”向“伴奏者”转变,在网络信息化教学条件下,教师的职责将会发生两方面的转变:一是对学生学习的监控、评估和指导作用加强。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那些有价值的信息或课程,合理调动、组合各种教学资源,使其发挥各自优势,把注意力集中于解决问题而不是讲课上;二是教师将成为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人员。课程软件的质量及适应性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直接参与教学实践的教师应是课程开发设计的主要人员,这是因为它们长期在教学一线实施教学,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学经验,通过他们来制作课程软件,针对性强、适用性广、教学效果好。另外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还可以使教师与学生构成一种伙伴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其次是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学”。现代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使教学过程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和个别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地位,使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因素所占比重下降,减弱了学生学习上的被动感和被支配感,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能力状况,决定学习内容及其顺序、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次数、复习时机,以及是否需要补习、回答问题时是否需要反馈、教学内容呈现的速度等等,进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自主学习、充分学习和有效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大规模的各取所需的学习过程。这种建立在学生兴趣与自觉性上的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将会更加深刻、巩固。

三、教育网络信息化促进了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教育网络信息化时代,教育发展对信息资源的依赖显著增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院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在传统教育中,院校教育的发展表现出对物质资源的依赖性,随着院校教育的发展,其消耗的物质资源就越多。因此,院校教育要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就需要寻找新的途径,突破对物质、资金、人力等资源有限性的限制,以新的持续发展的教育资源拓展传统的教育资源,弥补传统教育资源的不足。教育网络信息化正在使之成为可能。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物质资源经使用即在不同程度上被消耗,而信息资源却可多次无损使用、无损分享;物质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因使用而减少,或者在确定的时空内受到明显的量的限制,而信息资源因无损使用和无损分享,能被广泛使用而同时保持原值不变,并且只会随着信息的生产而增加;从技术角度来看,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相比,其获取方式简易,因而更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在教育网络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虽将与传统教育资源并存,但信息资源地位与作用必将显著上升。虽然从短期来看,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成本较高,但从长远来看成本还是低廉的,这对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实现院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特殊意义。教育网络信息化不仅大大拓展了院校教育资源的范围,而且将突破了对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时空限制,从而大大拓展院校教育的时间与空间。传统院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通过控制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来控制教学活动和配置教育资源。就时间方面看,通过“学制”明确安排每日、每周的作息时间表,以学时、学期、学年来度量学校的时间配置,以升级、降级决定学生的时间流动,并且以入学与毕业来决定学生享有的学校时间总量等等,使得学生只能在特定的有限的时间内接受教育。就空间方面看,专业化院校及班级授课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院校教育的发展,但院校的围墙、班级、教室的空间条块分割,使得学生只能在特定的有限空间里发展。由此,学生也只能与特定时空内的教育资源发生联系,只能接收特定时空范围内特定的教育资源的配置架构,从而只能接受特定的教育内容。而教育网络信息化将大大拓展了教育的时空,这主要得益于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技术优势。信息化的教育技术,能把图、文、声、像等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进行大容量储存,从而积累教育成果,且成本低、信息量大、检索速度快,然后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输,使得教育教学信息的传递的形式、速度、距离、范围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从教育者的角度看,其可以累积前人的优秀教育成果,极大地提高教育信息传递的速度,在广泛的空间范围内实现教育资源优化,从而形成一个超越时空限制的教育空间。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其可以更加贴合自己的实际选择教育资源,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真正实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网络信息化借助其特有的优势,使得院校教育可以在院校内外、学科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的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教育网络信息化促进了院校教学的全面优化

在院校教育教学中发挥教育网络信息化的优势,在微观层面上还是要落实到其对院校教学的促进作用上。教育网络信息化对院校教学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教学内容的优化。具体表现在教育网络信息化的应用使教学信息资源极大丰富,提供大量最新、最好的教育资料供广大教师、学生共享,解决教学改革中内容的高需求与信息资源不足的矛盾;多媒体网络上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使学生能从网上各取所需,充分选择知识内容,在总的教学设计的前提下实现个体知识结构的优化,解决班级教学的高效率与个别化教学原则之间的矛盾;通过教育网络信息化实现对教学信息的有效组织与管理,以超文本方式把各种相关知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实现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结构的优化;适应新世纪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通过发挥网络的整体优势,使各门类之间单一封闭的信息网络化、系统化,促进各门类知识的学习、借鉴、整合,从而促进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整体化。二是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具体表现在充足的教育信息资源,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富于联想的知识链体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掌握;通过对多媒体网络技术对教学信息有效地组织与管理,把不同教学要求的内容如提示、案例分析、内容讲解、作业、习题等组合成一体,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佳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进度调整自己的学习,实现班级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因材施教;信息网络技术连结教学双方,为教学双方提供了便利、快捷的信息交流渠道,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和指导;院校教、学、管、保等各方面都以高速信息网络为平台,有利于教学质量及其相关工作质量的评估和信息反馈,促进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三是促进教学手段与方法的优化。教育网络信息化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条件。具体表现在:1、教学媒体多样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媒体的发展趋向以计算机媒体为核心,包括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机、电视机、摄像机及网络等媒体等并存发展的趋势;2、教学手段先进化。教师可以运用数字视频展台把文字、图片或实物模型通过投影仪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直观化;可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使枯燥、单调的理论学习形象化;也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模式,使舞台设计与灯光、音响的组合直观、完美,使教学简捷化。3、教学方法多样化。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出现了演播法、发现法、探究法、合作法、解说法、综合法、个别法、小组法、微型教学法、网络教学法、远距离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各种方法,从而使得手段—方法—效率三者形成良性循环。

五、教育网络信息化促进了院校教学模式的创新

第11篇

关键词:世界大学城;高职教师;教育信息化

随着我国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世界大学城是以云技术为支撑,依托云平台和云空间,借助当代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发展新趋势,迅速发展起来的网络教学公共服务平台。世界大学城为每个居民建立了一个功能强大的终身学习空间,也为每个机构建立了一个资源共建共享型、交互式的教育学习平台,平台用户能够有效围绕教与学开展各种活动,从而构建良好的教育服务可持续发展生态圈,有利于实现泛在学习。2010年,湖南省依托世界大学城网络教育平台,在全省高职院校开展了空间教育教学,对高职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出了全新挑战。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课程教学领域中,提升高职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育信息化能力,对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与发展意义重大。

一、高职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内涵

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要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力度,关键是要提升高职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能力。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这一背景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能力,其信息化能力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能力。教师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进行全面改革,使学生在获得课程知识的同时提高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创建与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教育形态。二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每位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和基本能力,教师将教学课件、题库、案例等资料,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环境等开发出满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并有效利用软件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三是信息化教学管理和评价的能力。教师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在线学习、下载课件、提交作业、在线答疑等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信息化教学管理,再通过有效评价不断改进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实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与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

二、基于“世界大学城”的高职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现状

为全面准确地了解湖南高职院校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现状,采用世界大学城的教师展示空间平台,针对课程教学内容资源和课程教学方式交互两方面,进行教学相关资源查阅,搜集资源浏览数据和评价信息。根据高职教育教学注重学生技术技能实践培养特征,参照《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中高校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从意识与责任、知识与技能、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科研与实践五个维度,综合探讨湖南高职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目前,高职大多数教师已经具有了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但在网络教学空间模式、空间优质资源共享、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教育信息化意识与责任认识有所欠缺

良好的教育信息化意识与责任是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前提条件。部分教师的课程空间仅仅只有课程介绍、教学课件和作业布置,没有积极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活动,忽视了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最优化,未全面意识到教育信息技术对高职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性,限制了信息化时代自身专业发展。

(二)教育信息化知识与技能应用水平不高

大部分教师在世界大学城中能对文字、图片这种简单的信息进行处理,但对数据、音频、视频这种复杂的信息处理束手无策,还有部分教师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处理信息可能更困难。在世界大学城展示空间中,高职教师的课程教学资源主要是通过MicrosoftOffice中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来制作,而很少利用Flash、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Premiere、CamtasiaStudio、格式工厂等视频处理软件来制作丰富的教学资源。由此可见,高职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理论知识不足、技能应用水平不高,不能有效运用相关信息技术来处理日常教学信息和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源。

(三)教育信息化设计与实施并不乐观

高职教师可以通过世界大学城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开发,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轻松获取所学知识。但大部分教师在世界大学城创建教学资源还停留在课件共享阶段,内容相对比较陈旧,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没有与相关专家进行沟通和交流,也没有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科特点、学生特点等方面进行教学资源开发与设计,加上教育技术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硬件配置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要,直接影响信息化教学开展。

(四)教育信息化教学评价流于形式

高职教师在世界大学城的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引进了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方式,但教学评价很多都是空白文档,说明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处理数据的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过程性评价(如学生互动情况、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测试)等可操作性不强,不注重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来体现课程教学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只是流于形式。

三、基于“世界大学城”的高职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对策

(一)更新理念与观念

一是加强高职教育信息化能力培养的领导力。高职院校领导可以通过成立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从认知能力、调控能力和评估能力三方面,培养教师应用世界大学城网络教学平台的能力,统筹规划和落实高职校园信息化工作,为教师创建良好的教育信息化氛围,使高职教师信息化能力得以可持续发展。二是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教师信息化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学科教师应从了解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内涵出发,充分认识到提升教育信息化能力对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运用世界大学城将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加自身教育信息化能力发展的内部驱动力。三是增强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发展的感召力。高职院校要树立“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观念,大力宣传高职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发展的必要性。在院校内对中老年教学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开展世界大学城网络教学应用讲座、培训,帮助其克服教育信息化改革中遇到的困难,逐渐缩小学院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差距,促进高职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教学实践

一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能力培养的基础能力建设。高职院校软硬件设施配置是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技术终端设施普及,配置满足信息化教学实际需要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虚拟实验室等,为教师提供应用教育信息化硬件的良好教学环境。同时,优化配置实用教学软件资源,营造良好的世界大学城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环境,为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二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能力培养的资源和平台建设。高职院校加快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库、示范课教学资源、微视频教学资源和数字化图书资源库等,鼓励教师运用世界大学城网络平台进行课程教学、教学互动、考核评价和课程开发,支持教师应用优质数字化资源开展项目教学,从根本上促进高职教师有效运用世界大学城实施信息化教学。三是加强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开展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是全面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不同专业教师的不同信息素养,可以从世界大学城网络教学平台的信息技术基础理论、教学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等方面,设计不同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内容,并采用集中授课、分组指导和网络授课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使教师自觉、积极地参加相关教育信息化培训项目,认真学习教育信息化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三)健全保障机制

一是健全合作交流机制。依托教育行政部门,完善“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区域合作”等多种合作交流机制模式,开发校企合作优秀网络课程,丰富世界大学城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在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区域产业信息化服务。二是健全监督评价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评价制度,组建公平权威的评价队伍,对学院教师应用世界大学城网络教学平台的水平进行科学评价,检验教师教育信息化效果,保证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质量,促使教师形成自觉运用世界大学城信息化教学的良好习惯。三是引入长效的教育信息化激励机制。学院定期开展基于世界大学城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课堂、信息化教学课件评比活动,并将比赛结果列入年终优秀教学成果评定、教师业务考核、职称评定、年终考核中,鼓励教师强化课堂教学信息化应用效果,监督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化应用行为,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键.运用云计算探索新机制开创教育信息化建设新途径——湖南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展望[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1,(17):12-13.

[2]于江德.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教育信息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5):134-137.

[3]范运祥,舒根,马卫平.教师教育信息化与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57-62.

第12篇

首都信息产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中职A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互动教学在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实践

本科教学中人才培养理念的凝练与实践

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思考

面向计算社会的计算素质培养:计算思维与计算文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高校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应用导向下高等职业院校资源建设策略浅析

科学合理地谋划研究生培养过程,提高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职业本科集成化教学模式探讨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究与思考

2012年全球ICT增长趋缓

2012年NANDFlash需求更多元,产业稳健增长

面板重组大者恒大单打独斗必遭淘汰

Google专利大进补再巩江山无所惧

2011年将有8000万以上的应用装置搭载超高速USB

IC产业在智能型手机与平板电脑市场之KSF分析

2010年全球内存模块厂营收排名

2014年联网电视出货量预估将超过1.23亿台

全球LED产业特快车2011年持续飙速

价格策略成壁垒Apple稳坐2011平板龙头

MacbookAir引领NANDFlashStorage新潮流

11月北美半导体设备B/B值为0.96

2010全球手机业入门级智能型手机锋头健

CES薄型电视独领四大趋势更添魅力

中国台湾地区2009年产业回顾与展望

2010年的电子书阅读器趋势

全新蓝牙4.0版本即将问世

NANDFlash品牌厂首季营收季度增长11.6%

2010下半年全球手机出货旺智能型手机抢市

云计算为企业储存服务敞开大门

第二季全球半导体硅晶圆出货面积年增40%

8月北美半导体设备B/B值为1.17

2011年NB出货增长仅15%看好平板新星窜起

10月北美半导体设备B/B值为0.98

10月北美半导体设备B/B值为1.10

PC制造商看好智能型手机市场

2013年e-Reader出货规模将逼近2000万台

价格策略群雄争食中国笔电市场

康宁宣布第二季LCD产量表现改善

中国内需带领下半年产业增长

2009年DT出货规模仰赖商用市场

多点触控战国时代掌握良率掌握胜利

2009年LinuxNetbook市占率将下滑

2008年第四季台湾地区平面显示器产业分析

DDR3迈入主流将递延至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