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秋天何其芳

秋天何其芳

时间:2023-05-29 17:40: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秋天何其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秋天何其芳

第1篇

【关键词】《画梦录》;艺术;语言

《画梦录》是何其芳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也是上个世纪30年代散文领域的杰作。它在1937年与的《日出》,芦焚的《谷》一起,获得《大公报》的文艺奖金,它得到的获奖评语为“是一部独立的艺术制作,有它超达深远的情趣”。全书收录的散文共17篇:《扇上的烟云・代序》、《墓》、《秋海棠》、《雨前》、《黄昏》、《独语》、《梦后》、《岩》、《炉边夜话》、《伐木》、《画梦录》、《哀歌》、《货郎》、《魔术草》、《楼》、《弦》和《静静地日午》。在这部可以算是成名作的作品中,年轻的何其芳以自己孤清的笔调写出了那个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却找不到现实出路的寂寞、孤独之情和有所期待而又无从追求的苦闷心理。可以说《画梦录》在内容上首先是一个时代一个阶层的心理缩影,而它留给后人更多的是它在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何其芳的独语,是在倾诉边缘知识分子的孤独灵魂,也是他在自己的散文创作中努力向着诗的方向,向着纯文学的方向靠近,因而可以说《画梦录》是一次文学本体的艺术实践。《画梦录》中营造的艺术世界美轮美奂而又严密精巧,这得益于作者多方面多角度的大胆尝试。

一、多体裁的散文实践

《画梦录》虽然是一部散文集,但是诗歌、小说和戏剧的形式在其中影影绰绰。开篇《扇上的烟云》就是戏剧似的的对话经纬全篇:

“你说我们的听觉视觉都有很可怜的限制吗?”

“是的。一夏天,我和一患色盲的人散步在农场上,顺手掐一朵红色的花给他,他说是蓝的。”

“那么你替他悲哀?”

“我倒是替我自己。”

这既像对话,又像是作者的独白。独白自然是戏剧写作的传统手法,用在小说中已经习以为常,但使用在散文创作中不得不说是《画梦录》的独创。内心的独白在《画梦录》中广泛使用,另一代表就是《独语》,作者在文中坦率地表白自己的矛盾与思考,他问:“这是颓废吗?我能很美丽地想着‘死’,反不能美丽地想着‘生’吗?”又说:“唉。我尝自忖度:那使人类温暖的,我不是过分的缺乏了它就是充溢了它……”凡此种种“独语”,在《画梦录》里俯拾即是,这也成了作品的一面卓然而立的鲜明旗帜,“独语体”的散文创作是《画梦录》的一个标签,由于作者这种心灵剖白的独特方法与其鲜明的艺术个性,建立了时人所谓的“何其芳体”。

和戏剧类似,小说是《画梦录》的另一尝试,关于这一点何其芳写到:“我企图以很少的文字制造出一种情调:有时叙述着一个可以引起许多想象的小故事,有时是一阵伴着深思的情感的波动。正如我写诗时一样着迷,我追求着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丽。”这些引起想象的小故事就像小说,代表作就是《静静地日午》,用散文的笔触叙述了一个寂寞的故事:在寂寞的乡间,住着一位寂寞的老太太,她过着“静得可怕”的生活。她在等她的孩子,可孩子迟迟不归,而她寂寞得不得不只能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的女佣进行一段听不懂的对话。虽然用了小说的写法,有简单的故事情节,有环绕人物的具体环境的描写,还有人物对话,但不要忘了它始终是篇散文,因而全文写意似的轻描淡写,只有已经定型的环境和氛围,没有矛盾的情节推动。这样小说似的写法,还用在了《货郎》中。

二、以诗入文的意境营造

《画梦录》的意境营造被公认是杰出的,而这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是通过繁复优美的意象组合而来的。何其芳寻求散文的独立创作,认为散文不应该是充了气的诗歌,但是他坚决主张用诗歌写作的理念去营构散文。

人常说“诗言志”,就是说诗并不是以叙事见长,而尤其适合抒情言志。《画梦录》以诗入文首先表现在散文意境营造的目的就在于抒情。《黄昏》《独语》《岩》等篇都在涂抹清冷的气氛,寄托作者的某种幽思和情绪,以《黄昏》为例:

这沉默的街,自此再没有那温柔的脚步,遂日更荒凉,而我,竟惆怅又怨抑地,让那亭子永远秘藏着未曾发掘的欢乐,不敢独自去攀登我甜蜜的想象所萦系的道路了。

整篇文章描画的古城残堞、荒街空车,辅以寂寞光阴、惆怅心境,形成了一个衰颓落寞的意境。与其说这是作者在描景,倒不如说是自己心境的描画。而“我”在这样的氛围中,从寻找到不敢寻找,更是一种心理状态的流转。所以说,以“独语”抒情的《画梦录》,成功的一个原因就是将“诗言志”的特点发挥到极致。

其次,诗歌意境营造的关键在于意象的拼合,何其芳在《画梦录》中实现了意象的采摘与重组之后无与伦比的美丽。有人曾经将《画梦录》意象的特点归纳成:细微,柔滑,幽深,曲折。在我看来,《画梦录》里所有的意象都像是月光下的花园,百花齐放,暗香浮动,可是这颜色有冰冷的镀银,这芬芳有清凉的触感,而这些花儿的明天,不知是开还是败。以《秋海棠》为例,其中一段描写:

景泰蓝的天空给高耸的梧桐勾绘出团圆的大叶,新月如一只金色的小船泊在疏疏的枝桠间。粒粒星,怀疑是白色的小花朵从天使的手指尖洒出来,而遂宝石似的凝固的嵌在天空里了。但仍闪跳着,发射着晶莹的光,且从冰样的天空里,它们的清芬无声的霰雪一样飘堕。

这一段描写秋日的夜空,色彩斑斓而又不繁杂,姿态清寂却不失生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在《画梦录》里可以说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文”而且“文中有梦梦中有文”。如同《黄昏》里写到的:“我曾有一些带伤感之黄色的欢乐,如同三月的夜晚的微风飘进我梦里,又飘去了。”其中还有许多篇散文意象的选择都带着很强的色彩感与画面感,同时又涂抹上作者本身的情感体验,对意象进行精挑细选过后,通过构思生动精美的画面,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意象架构体现在《墓》,《黄昏》《岩》等篇中,极力通过复合、交叉、叠加的意象来传导,这才有了《墓》中绿色的小清新,《黄昏》里凌乱的街道,和《岩》中悲怆的山间青松。

这里不得不提的何其芳本人意象选择与意境营造中花费的心力。现代文艺评论家刘西渭曾经在《读》中谈到过他对画梦录意境的理解时就写到:

把若干情境揉在一起,放佛万盏明灯,交相辉映;又像河曲,群流汇注,荡漾回环;又像西岳华山,峰峦迭起,但见神往,不觉。他用一切来装潢,然而一紫一金,无不带有他情感的图记。这恰是一块浮雕,光影匀停,凹凸得益,由他的智慧安排成功一种脱俗的境界。

确是如此,《画梦录》的画影都是每一双正常的眼睛可以看到的寻常景象,而作者是用自己的心来润色与描画,而作者的心是什么呢,我觉得可以说是一颗“诗心”,何其芳写诗出身,观察体悟描绘世界的手笔都是出自一颗单纯的“诗心”。无论创作目的还是创作手段,作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诗心”倾注到散文的创作中。(下转第18页)

(上接第16页)何其芳认为在所有的文学体裁当中,诗歌的写作要求最高,而何其芳对散文创作的要求,是用经营诗歌的方式来进行的。他是一个热爱诗歌的人,他创作的散文,自然而然就流露出诗歌的神情姿态。

三、幻化多变的语言技巧

《画梦录》的语言首先是精炼的,这也是由其诗歌简短的特质涤荡而来的。虽然是白话散文,但大多数都如同文言散文一般精炼短小,信息量充盈而丰富。

西班牙女子的名字呢,闪耀的,神秘的,有黑圈的大眼睛。(《哀歌》)

我听见了我那三个姑姑的最后消息:嫁了,又死了。死了,又被忘记了。(《哀歌》)

第一句描写西班牙女子,只画了她的眼睛,只用了三个定语,淡淡几笔,却让西班牙女郎的神韵跃然纸上,放佛她正朝着我们眨着眼睛魅惑一笑。第二句叙述我的三个姑姑的相同命运,只用了三个动词,四句话,十二个字,就说尽了这些女子悲凉的一生,这又何止是姑姑们的命运呢,这就是旧中国那些高屋里所有女子的哀歌合奏。《画梦录》中的句子,常被作者有意分割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简短的,而且不同的部分之间常常还会有重叠,就像波浪一样,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推动着文意朝着作者想到的地方发展。语言的精练,并不影响何其芳在《画梦录》中创造一些徐迂,曲折,缠绕的句子,来仔细描摹眼见之景,心想之情。

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了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雨前》)

而又,在窗格的左角,我发现一个我的独语的窃听者了,像一个鸣蝉蜕弃的躯壳,向上蹲伏着,噤默地,噤默地,和着它一对长长的触须,三对屈曲的瘦腿。我记起了它是我用自己的手描画成的一个昆虫的影子,当它迟徐地爬到我窗纸上,发出孤独的银样的鸣声,在一个过逝的有阳光的秋天里。(《独语》)

《雨前》里开篇的这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眼前一亮,只一句却有图有声,写出的景象是动态地存在过并消失了,在这样一个饱满的句子里,作者的笔力在其中可见一斑。而《独语》最后描述“独语”的我发现一个窃听者,而有些窃喜,接着发现这个长须瘦腿的昆虫,不动也不叫,最后才记起那不过是自己在窗纸上描画的重影,“我”最终还是失望了。作者为了表现人在朦胧梦境中的一种模糊情绪,有意将这个句子的顺序拆碎、打乱、重组、再造,片段似的细节,粘连似的重叠,糊涂似的后置,散而不乱,文句中荡漾的悠悠情思,像是暮色中的日影穿过正在行驶的火车那脏乎乎的车窗落在深色的地板上,轻轻颤动着,似有若无,转瞬即逝。作者正是用这样的句子,营造出了一种萦怀迂回的美的境界。《画梦录》写在上个世界30年代,后的中国文人们试着用白话创作也已很久了,而他们在写作语言的运用中,首先是受到文言句式的影响,其次就是受到外语“欧化句式”的影响,《画梦录》中的一些长句使用较多的定语,这也与“欧化句式”的影响不无关联。

《画梦录》是中国散文卷帙里一副幽魅的图画。首先让人欣赏的是作者的创作态度,给以散文独立的地位并努力向其艺术本体靠近;其次让人敬佩的是作者的创作目的,从书名《画梦录》就可以看出,“为梦作画,集画成录”,而现在坚持梦想的又有几人,为梦讴歌的人有有几多;最后,作者在《画梦录》的创作中展现的“以诗入文”、长短句相间、以及使用多种修辞的写作技巧,值得细细品味与认真学习。何其芳用他轻灵玄妙的笔触,勾画涂抹出一幅幅既是绮丽的,又是轻盈的画卷,美而不艳,而不浊,这就是《画梦录》给人最摄魂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何其芳.何其芳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2]金钦俊.何其芳作品欣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第2篇

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也各有各的特点.

一,春

朱自清说过:春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些对春的比喻,是多么的生动和形象啊!春天迈着她那轻盈的步子,迎着灿烂的阳光,在地上撒下了不少星星点点的小花,还种下了大片大片的小草,染绿了无边无际的草原.河边,一排排柳树越发的碧绿,一阵春风吹来,那细长的柳枝左右摇摆,好象在向春天招手.春啊!你让世间的一切都变得如此可爱,如此美妙.伴随一声蝉叫,夏天来了!

二,夏

著名散文家梁衡说过: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夏天,蝉出来了,站在枝头聒聒的叫着,使心情不好的人听了更烦,但是这声音却意味着夏天的来到.傍晚的夏季,在外面乘凉的人很多,所以夏的夜不像冬夜那样宁静,它是热闹的.可说也奇怪,夏天的夜不像白天那样热,而是很凉爽.一阵清风吹来,凉丝丝的,舒服极了.夏天伴着风儿,落了,秋天到了.

三,秋

何其芳说过: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秋天,一个金色的世界,一个丰收的季节.看!正是丰收的时期,田里的稻子成熟了,一阵风吹来,一片金色的海洋.家里院子的开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都争着开放.伴着一阵寒风,冬天来了.

四,冬

冬天是个寒冷的季节,但许多花儿则都在冬天开放,梅花--冬天的公主,别人都凋零了,而它却立在枝头.冬天的雪景更美,看!山坡上,地上全都是雪,白芒芒的一片,像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这就是一年四季的景色,每一季都有自己独特的画面,它们就展现在我们眼前.

第3篇

语文,是朱自清笔下《春》的和风细雨,是梁衡笔下《夏感》的热情洋溢,是何其芳笔下《秋天》的清静悠远,是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的温润灵秀。一直崇尚自然,追求在清风明月、山光水色、碧海晴空中领略文字的无穷魅力,感受文学的多姿多彩,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进春的世界。花儿们从睡梦中惊醒,睁开惺忪的眼睛,加入到妆扮春天的行列,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一个个竞相开放,争奇斗艳。鸟儿了都呼朋引伴,齐齐飞上枝头,卖弄起清脆的歌喉,吟唱出优雅宛转的邮子,真是“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春天的妩媚跃然纸上!

踏入夏的殿堂。树木愈加葱茏,枝繁叶茂,树叶一簇拥着一簇,一丛挤着一丛,不留一丝缝隙,放眼望去,那一片绿苍翠欲滴,尽收眼底。蝉儿站上枝头,不厌其烦地欢快鸣唱,日夜不休,响彻整个夏天。真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暗里”,夏天的热烈活灵活现!

驰骋秋的田野。秋风拂过,火红的枫叶如同擦上了少女的胭脂,娇艳的面庞可以媲美春日姹紫嫣红的花朵。那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将枝干都压弯了腰。真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的婆娑栩栩如生!

漫步冬的天地。纷纷扬扬地大雪慢慢落下,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而朦胧的轻纱,银装素裹的世界格外妖娆。曾经绚烂多姿的花朵在寒风中纷纷凋谢,只有那一枝寒梅迎风傲立,透着一丝春的气息。夫是“梦里清江醉墨午,蕊寒枝瘦凛冰霜”,冬天的纯洁惟妙惟肖!

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大自然的幻化无常与文字的无穷魅力相得益彰:“一枝红杏出墙来”让我看见春的希望,“小荷才露尖尖角”让我感受夏的热烈,“稻花香里说丰年”让我体验秋的喜悦,“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我品味冬的严寒。语文的博大精深,在广袤无边的大自然中尽显风采,展露出华夏文明的精髓所在,汉语言文学的魅力所在。

重庆市南川中学初2014级1班初一:冷雨欣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诗歌;阅读鉴赏;意境;情感;音韵;审美能力

诗歌是思想之载体、情感之纽带、精神之寄托,是文学中的文学。现当代诗歌抒彩浓厚、充满丰富想象、语言高度凝练、富有鲜明节奏,是一种适合学生朗读的文学体裁,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审美情操的宝贵资源。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写道:“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是最好从读诗入手……”诗歌中无不凝聚着美的元素与特质,那些清新、凝练、优美的诗行中总是蕴含着一种独特的美感。在诗歌作品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不同方式与方法,引领学生品味诗歌美的语言,感悟诗歌美的意境,体会诗歌美的情感,享受诗歌美的音韵。

一、感情朗读,品味诗歌美的语言

诗歌创作总是讲究语言之美的,诗人比其他文学体裁的作者更需要锤炼语言,追求语言的美感。形象性、含蓄性、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美的特质,都蕴含在美妙的诗篇中,流淌于诗的字里行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能对诗歌的练字进行推敲,品味关键词语的精妙。”在诗歌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诗歌语言这一宝贵教学资源,深刻挖掘诗歌语言的教学价值,注重语言的品味与鉴赏,借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感情朗读是现当代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对诗歌思想内容及语言形式的分析与鉴赏也应建立在感情朗读之上。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感情朗读,诗歌阅读教学应围绕感情朗读来预设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如教学何其芳的《秋天》一诗,就应抓住其中用得富有灵性和韵味的词语,来品味语言之美。例如“秋天游戏在农家里”中的“游戏”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秋天以人的思想、情感,在诗人眼中秋天一如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孩童。这些富有灵性与诗意的字眼与诗句,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才能品味出其中妙不可言的趣味。

二、驱动想象,感悟诗歌美的意境

诗歌将语言艺术与想象艺术融为一体,跟其他文学作品相比较,诗歌特别重视选择和运用最易勾起人们想象和联想的字眼,赋予诗句以形象美和意境美。所谓“意境”,即是诗歌所营造的一种“诗意空间”,其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充满韵味的,是诗人所绘之景物与所抒之情感相互融合的艺术境界。

在诗歌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优化教学策略,驱动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细心品读,感悟诗歌美的意境。如在《秋天》一诗中,诗人何其芳用精粹、精致、精妙的语言来描绘农家生活,在我们眼前展现了“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三幅美妙的图画,通过这不同的场景与画面,为读者创造了一种脱离尘俗而又源于尘世的美妙意境,这种意境是那么清静、清新、清远。教学这首诗,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朗读的时空,给予学生充裕的朗读时间,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集体读、展示读、领读、配乐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的脑海能浮现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能走进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欣赏那一组组多姿多彩、无比绚丽的乡村秋景图,去谛听那一句句发自诗人心灵深处的秋日絮语。

三、披文入情,体会诗歌美的情感

诗歌是诗人“情动而辞发”,从诗人的心灵深处流泻出来的美好字眼,它承载着诗人睿智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思。真挚的情感赋予了诗歌鲜活的生命。可以说,缺失了情感就就无从谈诗,诗人倘若没有真挚、炽热的情感,笔下就不可能诞生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美妙诗篇。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是现当代诗歌使用最多的两种重要的抒情方法。“直接抒情”,乃直抒胸臆,直接针对所描写的人物或叙述的事件表明思想观点或爱憎态度,任凭感情的潮水恣意流淌。袒露直白、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是这种抒情方法的显著特点,因此,这种抒情方法往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在现代诗歌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等多种有效方式,体验诗歌中的情感元素,借助审美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譬如,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诗,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来体会牛郎织女生活的富足;抓住“闲游”,来体会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悠闲、幸福;抓住“浅浅的”,来想象牛郎织女自由地往来、相聚,完全摆脱了神话传说中的“七夕相会”的境遇;抓住“那朵流星”中的“朵”,来感悟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如同花朵一样美好。通过对这些词语和诗句的揣摩、推敲、品味,就可以领悟到诗人心中那份美好的情感——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对幸福的追求与企盼。

四、激情诵读,享受诗歌美的音韵

从某种程度上看,诗是音韵的艺术,诗歌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韵律方面。读诗也是一门艺术,美的诗歌需要美读,需要激情诵读。《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读出重音和韵律。”诗歌教学不能只满足于学生知道了每一节诗歌的内容,理解了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表达形式,并通过激情诵读来感受、享受诗歌的音韵之美。譬如,《天上的街市》这首千古传诵的不朽诗篇,风格恬淡、语言清新、韵律优美;《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反复咏唱,酣畅淋漓地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现出的是一种节奏美和韵律美。教学这样的诗篇,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时,第一个层次就要读准字音、读正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要达到第二个层次,即读出重音、读出音韵、读出节奏。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诗句的节奏、韵脚与重音,并尝试着标画出来。

因为诗歌有着美的韵律,所以赢得了学生的青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诗,指导学生读好诗,跟诗歌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引导学生徜徉于现代诗歌美的意境与音韵中,借此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与热爱,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第5篇

春秋冬夏,早已不复存在。

哪里还有朱自清先生的《春》?

盼望已久,春天的脚步声呢?挂历上,今天明明是初春,可是,看见的却是满满的尘 。这是哪里啊?四周全是沙漠,怪不得有这么多沙尘暴。南宋志南和尚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中,春风、春雨又在哪里呢?

可悲的人类,自己污浊的土地把自己活埋了。

哪里还有梁衡的《夏感》?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聒聒的蝉儿,你难道不知夏天已到吗?怎么迟迟不来,来唱你的激情的摇滚?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玉米、高粱,那在地上匍匐的瓜秧都已成老农民记忆中的美好。呵,可亲的绿树小草,请你回来吧!不要让这可怕的梦魇,停留在我的脑中吧!

可恨的人类,自己得到的惩罚把无辜的人儿连累了。

哪里还有何其芳的《秋天》?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见肥硕的瓜果。”多么优美的诗句啊,但惜嘴中念,不能嘴中尝啊!青鳊鱼在哪里,渔人又在哪里?清冽的小溪,无边的大海,你们不能不消失吗?我的愿望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恐怕其他有知的人亦是如此。

可泣的人类,自己承认的错误不被上帝谅解。

哪里还有老舍爷爷的《济南的冬天》?

老舍爷爷笔下的北平是寒风凛冽的,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但是,现在的世界的冬天都是火辣辣的,人们居然在大地上跳起疯狂的舞蹈。人类竟然还欢呼雀跃,心想:一定是尊贵的上帝宽恕了我们,今年的冬天不让我们受寒,明年春夏秋冬都会恢复成真正的春夏秋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已经成了人们憎恨的天气,恐怕“她在丛中笑”已变为“她在丛中哭”。

可笑的人类,自己失去了美却把看成上帝的恩惠。

第6篇

一、直接引用课文中的语句

直接引用课文中的语句作为自己作文中的句子,是最直接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比如在写有关“理想、信念”主题的作文时,可直接引用流沙河《理想》中的“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以及玛丽-居里《我的信念》中的“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等,由此写出这样的片段: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追求和向往的目标,这就是理想。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没有理想的人,就像迷失方向的船,找不到停泊的港口。理想是要靠汗水去浇灌的,是要靠拼搏去实现的,也许到了生命的终了,理想还未实现,但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二、由课文引发联想

理解课文后,选择其中一个最为主要的内容或方向加以联想和引申,并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也是―个不错的方法。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谈到父亲教育孩子的方法“鼓励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才能成功”,从而联想到“孩子学走路”、“雏鹰学飞翔”等,并把这些故事进行扩展,来表现主题。在写以“爱”为主题的作文时,就有了下面这个片段:

即将学飞的雏鹰,战战兢兢地耸着双肩,小心翼翼地扇动着翅膀,双脚离了巢,又落下,再一次离巢,再一次落下……鹰妈妈觉得是时候让孩子飞行了,因为天空才是雄鹰的家,于是她猛力把鹰巢打翻,小鹰从巢里掉了出来,它们一边向山谷坠落一边拼命拍打翅膀。渐渐地,它们止住了下降的趋势,歪歪斜斜地飞了起来。而且越飞越高,终于成了真正的雄鹰!

三、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

作文中还可以借鉴某类文章相通的写作方法。如大家都熟悉的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梁衡的《夏感》、何其芳的《秋天》等,它们的共同之处是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进行描写,巧用修辞,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有了这样的认识,在写关于“春”的作文时,就不难写出下面的文字:

温柔的春风暖暖地吹来,轻叩迎春花的闺门,迎春花只害羞地露了一下头。然而,才一天工夫,迎春花就披上了金黄的外衣,随风轻摆,播报着春的讯息。

眷是个急性子,赶得我们也不得不脱下厚厚的冬装,换上五颜六色的春装,轻快地行走于春天的校园。校园里的学生们如花一般活力四射,散发着眷的朝气,张扬着青春的魅力。春光下的少年,意气风发,带来了新一年里新的希望。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对苦于写作时没有素材的同学来说,不妨多翻翻课本,巧用、化用课本中的素材来充实和开阔自己的作文思路。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积累:一、了解课本中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二、掌握课文中提及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名家轶事;三、了解与课文关联紧密的重要文学作品,熟记名篇名句、名人名言;四、关注课本中的人物评价;五、练习将积累的素材用于不同题材的作文中,切实掌握素材的变通方法。

第7篇

一、 大大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提高了课堂效果

我们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一般很重视这节课的教学知识容量,也就是说课堂效果与课堂知识容量有着重要的关系。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授与黑板板书,这两者速度的局限性限制课堂信息含量,使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在初中历史讲到军阀割据时,教师把军阀的名称、割据的地点、主要人物以及依靠的帝国主义列成一张表,通过投影让学生掌握,大大节约了黑板板书时间,让学生一目了然。再比如,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投影组织练习,节省了板书时间,增加了习题量。

二、 影音媒体的应用使课堂丰富多彩

传统教学中信息的传播依赖于老师的语言和板书,再会调动课堂气氛的教师也有疲惫的时候。而课件教学中影音媒体的应用却大大调动了课堂气氛。

例如在初一政治课学习到《在挫折中奋起》一课时,通过放映贝多芬克服失去听觉而创作《命运交响曲》的卡通片。学生被贝多芬的顽强的精神强烈的感染从而树立在挫折中奋起的意识。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气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 课件教学能有效的解决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遇到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时,单凭老师的讲解会显得枯燥乏味,或有些知识凭老师的叙述,学生无法清晰的理解。这时候课件教学却能收到奇特的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任教小学六年级数学讲到圆锥的概念时,先用课件出示实物如谷堆、铅锤,然后覆盖上与实物相吻合的轮廓线,最后把实物去掉留下几何图形,这样使教学具体、明了、效果好。还有一位青年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讲到光学时,课件显示光的图形有效的解决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等一系列抽象知识点,较好解决一些知识难点。

由于我国很多地区教育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课件教学的配套设备也是有限的。所以课件教学还处于含苞待放的发展阶段,实践中也会出现了许多问题。我在各学校听课时发现一些失误的案例,下面结合这些案例我谈谈课件教学的原则。

一、 服务于教学的原则

多媒体教学在许多地区学校还是刚刚起步,许多老师也充分意识到它的优越性,在实践教学中加以尝试使用。但是无论教育的手段多么先进,其实作用都不过是在教学中发挥着辅助作用,如果过于夸大了其作用,或者不能适时适量的使用,都不可能收到期望的效果。

例如初二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常把一些名师讲解例题的图像片段放映给学生,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教学的对象是不同的,名师的授课对象与本校学生在学习基础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以至于很多学生不能对例题有充分的理解掌握。这位老师使用课件的失败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课件仅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而过于依赖课件教学。

二、 适度性原则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适度的原则。如果违反了这个原则,那么好的事情也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课件教学虽然有一定的优点,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把握适度的原则,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第8篇

关键词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思维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是获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指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展示风度,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课外交谈和日常生活中,给学生展示一个语文教师特有的风度,使学生认识到认真学好语文的极大重要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有文雅风趣的语言,能说善辩的口才,挥笔而就的文才,端庄朴素的仪表。教师是学生的表帅,是学生模仿的楷模,教师的言行仪表常常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化着学生。试想,学生遇到一位仪表端庄、朴素并能用简明文雅的语言,生动有趣的实例有条不紊的阐述道理的语文教师,怎能不油然而生敬意!怎能不对他的语文课感兴趣呢?

二、点拨欲望,引发兴趣

语文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密不可分,要想成为社会的弄潮儿,就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学生明白了这点,就会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这就是心理学中讲的“兴趣与需要密切相关。”同时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作品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美、感染力强。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做到教法灵活,语言生动有趣,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对学生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新学期一开始,教师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灵活的方式,有目的的向学生介绍新书的全册概貌和特点,引发兴趣,使学生自觉浏览全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如在介绍七年级上册散文单元时,老师可以说:“我们将欣赏几位名家的散文,如朱自清的《春》、梁衡的《夏感》,何其芳的《秋天》,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在这些散文中,我们不仅将看到花枝招展的‘春姑娘’妩媚动人的风姿,将感受到整个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我们还将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赏到济南的冬天旖旎奇异的风光。”就这样,用不太长的时间,抓住要点,有针对性地介绍每个单元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有了学好这册书的欲望,于是就产生了学习本册语文的兴趣。

三、关爱学生,唤起兴趣

全国特级语文教师葛朝鼎说过:“教师没有对学生深切的爱的感情,就难以收到教育的效果”。语文教师只有做到了“爱生”,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因此,教师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关心爱护学生,密切师生关系。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微笑鼓励;在学生做作业、办板报时,教师走到学生当中,不时给他们个别指导;重视对后进生书写、写作、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辅导,处处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等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用语文教师诚挚的爱去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讲练结合,鼓励成功

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为学生的主体作用服务的,因此教师的讲,一定要起到“导”的作用,一定要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充分发挥起主导作用。教法要灵活多变,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读、说、写训练。如开展课前五分钟讲演,进行普通话讲演比赛,分角色演小品,召开讨论会、辩论会、编写课本剧等。这些形式的训练,对思考能力、说话能力和论辩能力的培养,对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作用,因而也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夏感》时我先让学生齐读“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充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这个佳句,然后品味,分析这个句式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或发挥想象,写一写“夏之色”和“冬之色”。提问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纷纷回答仿写的例句,学生们取长补短,互相修订,终于仿写出最理想的句子。

第9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自主学习 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获得美好情感体验,塑造良好品格,提升语文素质的学习方式,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时内容,联系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人物、事物,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引导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兴趣世界之中,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先放一段有关济南冬天的画面,明媚的大明湖、滚涌的趵突泉、暖暖的阳光、可爱的小山如此情境,再配上合适的乐曲,激起学生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创造如此意境,使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朗读课文的同时,能自主去体会课文中作者创设的几幅画面所体现出的美妙意境。情境激发了兴趣,兴趣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体验自己潜在能力被挖掘展示的过程,也是体验快乐的过程,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

二、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又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的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与方法。由学生的“学会”变为学生“会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例如,在教何其芳的现代诗《秋天》时,如果所教学生是农村孩子,学生对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如果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他们可能对课文内容理解起来就有一些困难了。教学这首诗歌,重点是引领学生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教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激发学生表达美好感受的欲望。课堂上采用诵读法和品味法,让学生在朗读与品味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延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开展“走近秋天,亲近自然”的活动。学生返校后,创作了很多以赞美秋天为题材的作品,包括摄影作品、散文、诗歌等。然后将学生的作品整理归类,举办一次“走近秋天,亲近自然”成果展。这样,既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又满足了学生心理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须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呢?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应通过适当的启迪,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将学生的思维焦点,引向知识的明处。如教《藤野先生》一文,可提出以下问题:⑴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开头却写“清国留学生”?⑵写清国留学生用“标致”一词怎样理解?⑶作者写“弃医从文”跟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⑷藤野先生听到“我”将不从医,为什么流露出悲哀的神情?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也在讨论中明白: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物性格、文章选材及主题思想几个方面。此时教师可将这样一个问题留给学生:如果要你写自己的老师,你要怎样安排、组织材料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更能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写作,形成自己对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的独立理解。

首先,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实行多元评价,发动学生本人、同学、老师、家长、社会都来参与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关心、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第10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四条基本理念中,第三条中有这样一段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愚公移山》一文,教科书对“杂然相许”的注解是:“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杂然,纷纷。许,赞同。”在教学新课时,我认为这种解释不太合理,认为理解为“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但这时,不便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便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文中两处‘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语气是否相同?”、“愚公的妻子是否一开始就毫无异议?全家人是否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此时课堂气氛热烈起来,学生们纷纷发言:愚公之妻与智臾语气不同,一个关切一个嘲讽;愚公家庭人口多,发表意见的人也多,况且愚公的妻子一开始就提出了疑问;纷纷同意并不等于异口同声地同意,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学生一致认为书中的解释不合理,“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这样,学生学会了批判地接受知识,在问题探究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须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呢?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应通过适当的启迪,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将学生的思维焦点,引向知识的明处。如教《藤野先生》一文,可提出以下问题:(1)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开头却写“清国留学生”?(2)写清国留学生用“标致”一词怎样理解?(3)作者写“弃医从文”跟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4)藤野先生听到“我”将不从医,为什么流露出悲哀的神情?(5)“我”既然“太不用功”,怎么会得到藤野先生的特别关照?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也在讨论中明白: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物性格、文章选材及主题思想几个方面。此时教师可将这样一个问题留给学生:如果要你写自己的老师,你要怎样安排、组织材料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更能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写作,形成自己对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的独立理解。

三、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又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的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与方法。由学生的“学会”变为学生“会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例如,在教何其芳的现代诗《秋天》时,如果所教学生是农村孩子,学生对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如果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他们可能对课文内容理解起来就有一些困难了。教学这首诗歌,重点是引领学生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教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激发学生表达美好感受的欲望。课堂上采用诵读法和品味法,让学生在朗读与品味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延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开展“走近秋天,亲近自然”的活动。学生返校后,创作了很多以赞美秋天为题材的作品,包括摄影作品、散文、诗歌等。然后将学生的作品整理归类,举办一次“走近秋天,亲近自然”成果展。这样,既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又满足了学生心理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第11篇

一、从寻找精神家园到突入人生现实

30年代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以一首《雨巷》名噪诗坛,并获得“雨巷诗人”的雅号,这其中不仅是由于这首诗如叶圣陶所称道的以其独特的音乐美“替中国新诗的音节开创了新纪元”,而且还因为这首诗的寻觅情结以及“雨巷”意象最具象征性地表现了30年代现代派诗人心理意绪,最典型地概括了现代派诗歌的主题精神。由“五四”精神孕育的青年一代知识分子,经历了“五四”落潮与大革命失败的二度苦闷。理想的幻灭与人生追求中的意志衰落、心灵疲惫把其中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引向了疏离于时代主潮之外的精神世界。苦闷、彷徨、惆怅构成了现代派诗歌的抒情主调。而这种苦闷是黑暗环境重压下心灵遭窒息的愤懑,这种彷徨是人生道路迷惘期重新选择、冷静思考的犹疑,这种惆怅是欲有所为而不能的沉重的忧伤。卞之琳在回顾自己走向诗坛的感受时说:“我从乡下转学到上海,正逢‘四·一二’事件以后的当年秋天,悲愤之余,也抱了幻灭感。我彷徨,我苦闷。有一阵我就悄悄发而为诗。”

无论是戴望舒诗歌中“航九年的旱海,/攀九年的冰山”的寻梦者,还是卞之琳笔下的荒街“沉思者”与蜗牛一样的“倦行人”,皆是在人生旅途上理想失落后的心灵疲惫者与前途迷惘者的象征化形象。

然而,这一群知识分子在人生理想与现实环境发生悲剧性脱节时,又不甘随波逐流,与黑暗同流合污。传统的知识分子的耿介狷傲的文化心理与洁身自好的人格意志,又促使他们在自我的完善中,求得人格圆满与精神超越。于是,他们与时代风云、峥嵘的岁月疏离,归向内心世界,咀嚼一己的情感,表现个人的哀戚。他们诗中表现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物质世界的对立,是傲世人格与俗世人生的对立。他们在诗化的精神王国里实现意志的自由驰骋,获得现实世界中无法得到的慰藉。现代派诗人的这种消极遁世情绪中,内含的是一种恨世、忧世的悲愤情绪,仍然是时代所孕育的现实情绪。它从特定的角度,映现了时代的一个侧面,是一部分都市青年知识分子深层的精神生活的影像。他们的精神产品,是我们认识30年代知识分子全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现代派诗人最深层的悲剧感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伤与愁怨,是希望归家而无家可归的惆怅与烦忧。他们绝望于现实,并未完全丧失对未来的信念。因此,执意的寻找精神家园,痛苦的寻找精神家园是现代派诗人的心理情结。这种寻找是人生价值的再度寻求,是自我人格的重新确认。他们希望归家,让孤独漂泊的自我,早日归家。戴望舒诗歌中那个“在茫茫的青空中”飞行,春夏秋天没有休止的“乐园鸟”,正是无家可归的精神流浪儿(《乐园鸟》)。“篱门是蜘蛛的家,/土墙是薜荔的家”,而“游子”却是被放逐了的荒原里的漂泊者(《游子谣》)。卞之琳笔下的“我”,“像广告纸贴在车站旁”(《车站》);归家的路,“伸向黄昏”,“像一段灰心”(《归》)。寻找精神家园成为了30年代知识分子心灵探索的一种特定的时代情结。

40年代九叶派诗人经历了的民族深重灾难后,民族生存的现实危机感则更加强烈。相对而言,20年代造成的文化虚位的失落感,青破碎后的困惑感为现实的生存危机感所代替。个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都直接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联。民族的文化价值的重建与自我价值的归位首先得服从民族生存的根本价值的寻求。30年代大多数现代派诗人纷纷走出精神的围城,从寻找精神家园转向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忧虑。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等诗人的创作道路无不如此。

然而40年代九叶诗人在焦灼于民族前途、人类命运的探寻时,又沉潜于个体生命价值的思索,执着于现代化的文化审美价值观念的重建。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在九叶诗派那里构成了一个包括政治文化、艺术审美价值系统的多元价值观念重构的广阔天地。在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冲突与矛盾互补中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现代化思维的立体空间。

九叶诗派诗歌主题的多向开拓中,最为鲜明的主题就是:突入现实、拥抱时代。他们所标举的诗学原则为:“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并把“对当前世界人生的紧密把握”作为综合传统的第一要义。他们“绝对强调人与社会、人与人、个体生命中诸种因子的相对相成,有机综合”。不像现代派诗人只专注于精神世界,他们坚持诗首先必须介入生活,必须切入现实的肌肤。在污浊窳败的环境里,九叶诗人不甘心“迷失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拾到一枚贝壳,捉到一个青虫”,决心“向自己的世界外去找寻世界”(杭约赫:《启示》)。他们学着那布谷的叫声“一齐宣誓说”,要以全生命一声声诉说“人民的苦难无边”(辛笛:《布谷》)。九叶诗人紧紧感受着时代脉搏的律动,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幅40年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形形的影像。其中,有都市生活的污秽阴暗,也有乡村贫民的凄惨悲凉;有阔人富豪的嚣,也有妇人小儿的啼嚎。像唐祈笔下的城市贫民肖像画有:像“夜一样污黑的一群男人”,“到死,一张淡黄的草纸/想盖住因愤怒张开的嘴唇”(《挖煤工人》)。“早晨,阴暗的/垃圾堆旁,/我将饿狗赶开,/拾起新生的婴孩”(《严肃的时辰》)。九叶诗人以锐利的锋芒,实施着对病态社会与罪恶人生的无情解剖。

二、从情绪诗化到智性诗化

从30年代到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演变,不仅表现为主题的开放性趋势,而且呈现出具有多元化现代审美意义的形式演化特征。现代派诗人在30年代建立的现代主义诗歌形式范式和审美价值系统到九叶派诗人手中发生了一系列更具现代化形式意味的转型。这种演化与转型突出表现在由情绪诗化到智性诗化。

30年代现代派诗人出现在诗坛时,他们提倡的诗学原则具有明显的反拨倾向。一是对“五四”以来坦白奔放的浪漫主义的激情宣泄表示强烈不满,其中较明显的是针对20年代末与30年代初盛行于诗坛的普罗诗潮而发的。杜衡在《望舒草·序》中指出:“当时通行着一种自我表现的说法,做诗通行狂叫,通行直说,以坦白奔放为标榜。我们对于这种倾向私心里反叛着。”二是对20年代新月派倡导的新格律诗运动的反叛。现代派诗人中不少人是受新月派诗风影响而步入诗坛的。但是,他们不久就感受到了为“新格律”所约束的不自由。不仅开始私心反叛,而且公开打出对立旗号。戴望舒的《诗论》在《现代》杂志的发表,代表了现代派同人向新格律诗理论的挑战。《诗论》中开宗明义第一条:“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当去了音乐的成分。”第七条又说:“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为畸形。”现代派诗人所反对的皆是浪漫主义诗派的抒情形式。然而,浪漫主义将诗歌视为情感的表现的诗歌本质观在现代派诗人那里并没有遭致非议。现代派诗人关心的是如何表现诗情。他们正面主张:“新的诗应该有新的情绪和表现这情绪的形式。”现代派大多数诗人在创作上表现出来的融合象征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倾向,是与其诗学观分不开的。

然而,40年代九叶派诗人却与浪漫主义诗潮划清了鲜明的界线,从诗歌的本质观到形式表现论皆从诗学理论上与浪漫主义显现出绝然区别。九叶诗人接受了后期象征主义诗学的影响,明确提出:“诗不再是激情,而是表现人生经验”,并把“诗是经验的传达”代替“热情的宣泄”的这一转变看做是“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诗底发展”的一个标志。因此,九叶诗派提出的着名的诗学原则:即现代诗歌是“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彻底地摒弃了诗的本质是抒情的诗学观点,他们关心的是如何“恰当而有效地传达最大量的经验活动”〔3〕。这种“经验传达”就是用智性的强化取代传统的感性主宰。现代派诗歌注重的是情绪的意象化或情感的诗化,而九叶诗人追求的是思想的感性显现,智性与感性融会,思想与形象的凝合。从30年代到4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由情绪诗化演变为智性诗化,是中国现代诗歌更具有现代审美意义的一次本质性嬗变,它是对传统诗歌本质观念的一次自觉变革。

九叶诗人在智性诗化的实践中初步实现了中国诗歌由感性情绪内质元素的一元化结构向感性、思想、经验内质元素的多元化融合的形式转变。这是一次向传统的彻底告别,是中国新诗的一次更具有诗歌本体意义的现代化转型。

三、从意境化到戏剧化

30年代现代派诗人注重诗歌情绪的感性显现,主张通过意象来暗示情感的诗学倾向,是与现代派诗人自觉不自觉地受中国古代意境美学理论影响相联系的。中国诗歌的传统思维注重直觉感悟与模糊体验,认为诗要表现的只是一种气氛、一种情调或一种境界,忌讳理性分析与直接陈述。在古代诗人笔下的象与境、物与情常常是一而

二、二而一的,将诗歌意境的生成看做是诗美的高格。在意境的生存方式上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范式。诸如意随境生,境从意出,意境相出,物我情融等。我们翻开中国现代主义诗人的作品,恐怕只有现代派诸位诗人的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美保持着最深厚的联系。戴望舒强调“诗本身就是一个生物”,强调意象与诗情浑然的融合。卞之琳自白:前期诗作里也“一度冒出过李商隐、姜白石诗词以至《花间》词风味的形迹”,推崇以含蓄典雅的意境为美。废名崇尚温庭筠的词“不能说是情生文文生情的,他是整个的想象”,“表现着一个完全的东西。好比一座雕刻,在雕刻家没有下手的时候,这个艺术的生命便已完全了。”他肯定的正是艺术浑成的美。像戴望舒的《雨巷》就是一首典型的意境化了的象征诗。悠长而寂寥的雨巷意象与凄婉迷惘的情绪浑然合一,营构出一种特有的感伤而迷蒙的意境。何其芳的诗,用心灵的羽翼在一系列清新雅致的意象中穿行,追逐那如“梦中道路一样扑朔迷离”的诗境,他的诗大都给人一种如月的朦胧、似梦的迷离的意境美感。

与现代派诗人多在意象与情感的融合中创造意境美不同,九叶诗人主要追求的是意象与思想的凝合,他们的诗给人不是感性美的回味,而是智性美的思考。九叶诗人比起现代派诗人来,古典主义的诗情与传统审美观念的感染要薄弱得多,而对西方现代主义特别是对后期象征主义诗潮更具兴趣。

九叶诗人在诗歌的形式上的一个突出探索便是新诗戏剧化的尝试,这是对中国诗歌形式的一个全新开拓。九叶诗人兼诗论家袁可嘉的《新诗戏剧化》、《谈戏剧主义》不仅公开亮出了新诗戏剧化的旗帜,还探讨了新诗戏剧化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提出了实现新诗戏剧化的具体主张。他们把“客观化”与“间接性”作为新诗戏剧化的两个主要原则,将传统的主观抒情变为戏剧性客观化处境,主张用第三人称的单数、复数取代第一人称的单数、复数等。这样一种戏剧化方法彻底地摒弃了浪漫主义的主观说教或感伤的抒情。九叶诗人戏剧化呈现出两种基本方向:一是里尔克式的,“把搜寻自己的内心所得与外界的事物的本质打成一片”,由理智向外界物象凝聚;二是奥登式的,把对象写得栩栩如生,诗人倾向不作袒露。里尔克式的以穆旦、郑敏、陈敬容、唐祈为代表,奥登式的以杭约赫、杜运燮、袁可嘉为代表。比如,陈敬容的《力的前奏》,将“力”在爆发前的内心体验凝聚为“蓄满了声音/在一瞬间的震颤中凝神”的“歌者”,“为了一个姿势/拼聚了一生的呼吸”的“舞者”,将智性思考凝聚为一种里尔克式的雕像美的形象。郑敏的《金黄的稻束》,写“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像是“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在“低首沉思”。一种生命创造者的凝重的精神体验化为一幅庄严静默的雕塑。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

审美教育,简言之即美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美育的目的作了十分明确的规定,初中阶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的。

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

在现行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散文、诗歌、小说、童话、等文学作品占大多数,它们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佳作。即使是议论文、说明文,也多是思想性、艺术性强的上乘之作。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并感受文章的形式美。在学白的《峨眉山月歌》、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等经典诗篇中去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炼、含蓄,以及跳荡的“音乐美”;在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美文中去欣赏散文的清越、隽秀、玲珑的“神韵美”;在学习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都德的《最后一课》、鲁迅的《社戏》等精彩小说中去领会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构成的“整体美”。同时我们要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上发现美、感受美。从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中感受作者的人生感悟;从朱自清的《春》、梁衡的《夏》、何其芳的《秋天》等文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从乐府诗《木兰诗》、杨振宁的《邓稼先》、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等文中去学习歌颂可歌可泣英雄人物……语文教学中出现的美,像珍珠一样散落,在教学中,我们要住那体现形式美与内容美统一的关键的字、词、句、段,让学生感受到美感。

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成为审美教育的主体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用教师的鉴赏代替学生的鉴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成为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主体。在课文讲解过程中,要让学生多思考,自己发现美,感受美。

如在分析朱自清先生《春》一文中对“春花图”的描写时,教师可以抓住“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语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象那春花争芳斗艳的美景,再由“闭了眼”、“仿佛”、“满是”等词语展开想象,由春花联想到秋天的累累硕果,使人看到希望,加上蜜蜂“闹”、蝴蝶“飞”,衬托出花美、花香,“树上”、“花下”,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就充分地展现出来了。使学生充分感知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直觉感知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又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欣赏玲珑剔透的结构美。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其次欣赏表现角度的独特美。作者选择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力描写父亲的背影。通过背影,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的忧伤,真挚的父爱,都真真切切地表达了出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再次欣赏朴实无华的语言美。一千五百字的文章,仅写了父亲极其平常的四句话,但爱子之情却感人至深。全文描写父爱,却不见一个“爱”字,可又把父爱描写得那么形象传神。最后欣赏文章的内容美。《背影》写出了至情至善的亲子之爱,写出了父慈子孝的家庭生活,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这样条理清晰地分析课文,易于为学生融会贯通,既掌握课文内容,又学会鉴赏方法。因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过程是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也是创造美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创造美但不要代替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学生真正地成为审美的主体,才能更好地实现审美教育的内化。

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审美教育成为完成德育任务的有效手段

“美”本身是一种“善”,美育中包含着德育的内容,美是以善为前提的。美的事物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外层(形式美);一个是内层次(内容美)。人的美也有内外两个层次,内层次的美就是“善”,也可以叫作“美德”。对自然美的审美评价,以形式美为主要标准,对对称、均衡、和谐、变化等;而对社会美的审美评价,以“善”为主要标准。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写道:“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放在讲台上,便用缓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看来,藤野严九郎不是一个美男子,而样子有点滑稽,怪不得“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那么,藤野先生有什么值得鲁迅尊敬和怀念呢?当然还是“善”,即藤野先生治学、工作的严谨态度,对中国留学青年的友情。在对社会美的审美评价中,道德评价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在阅读、欣赏描写社会美的课文时,必然要受到思想教育,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深刻地揭示了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美好心灵。这种爱最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上这一节课,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心灵美,更要让学生把这种心灵美带入自己的习作中,自然而然地创造美。

由于美育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等特点,寓教于乐,教育能为人们所接受。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如《枣核》中美籍华人朋友的乡国之思;《这不是一颗流星》中小浩波和阿婆之间真挚的爱;《背影》中真挚深厚的父子亲情;《小桔灯》中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敬畏生命》、《热爱生命》中对生命的珍惜和执著追求;《安塞腰鼓》中年轻后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的激荡的生命、磅礴的力量,无不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启迪、美的熏陶。以美诱人,以情动人,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就像杜甫描写的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自由自在的状态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应该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在教材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美、创造美,以美启迪学生的心灵,有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美、内化美,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