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珍稀树种

珍稀树种

时间:2023-05-29 17:40: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珍稀树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珍稀树种;南方红豆杉;种植模式

前言:南方红豆杉是一种常绿乔木,其是国家的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南方红豆杉不仅外形和色泽美观,而且材质非常好,在园林布置与经济价值上有着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多种多样的因素,使得南方红豆杉逐渐处于灭绝的状态,严重影响了物种的平衡。为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

1、南方红豆杉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南方红豆杉是一种重要的植物,含有较高紫杉醇,具有极好的抗癌效果,我们知道紫杉醇已经被公认为一种最好的抗癌药物。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我们会发现,紫杉醇抗癌的副作用很小[1],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抗癌药物。虽然其价格非常昂贵,但是其依旧畅销不衰,其已经成为了医学界非常紧缺的药物。紫杉醇的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南方红豆杉的价值,其已经成为集药用、经济以及观赏于一身的重要物种,因此,具有较高的价值。

但是,正是因为南方红豆杉具有如此高的价值和作用,人们常常会受到利益的驱使,而对原始野生的南方红豆杉资源进行大量的开采和掠夺,这就导致南方红杉,大量的减少,甚至达到灭绝的地步。而其灭绝的原因既含有人为的因素,也含有其自身因素的影响,南方红豆杉属于雌雄异株,雄多雌少,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降低了种子的发芽率,从而使得树体的生长非常的缓慢,其需要经过很多年才能够成才,而且其对于生存环境也具有较为苛刻和特殊的要求,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其灭绝的危险。

2、南方红豆杉的种植技术研究

2.1规范种植条件

我们在对南方红豆杉进行造林的过程中,应该对相关的苗木的年龄以及其种植的距离,进行具体的和严格的规定,我们要选择对其最有利的时间来对其进行种植,这样就能虼蟠筇岣吣戏胶於股嫉拇婊盥剩并且我们在种植前还要意识到生根粉对于苗木的缓苗和成活率具有较大的影响,为此,我们可以适当的对其进行应用,更好的促进南方红豆杉的繁殖和生长。

2.2加强日常管理

我们对南方红豆杉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调查后,不难发现,南方红豆杉在移栽后需要用遮阴网来进行遮阴,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防止苗木被日晒而导致水分的散失,这样会对南方红豆杉的存活率造成显著的影响。虽然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南方红豆杉的抗虫性比较强,但是我们依然要对其采取一些病虫害的防治措施。除此之外,当红豆杉的苗木得到定植之后,我们还要定期对其进行追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幼苗健康的成长。

2.3要给予合理的施肥

南方红豆杉在整个生长的期间都需要较多的氮磷钾,为此,我们要想有效的促进其生长,可以将农家有机肥作为基肥来进行使用[2],N、P、K可针对于其不同生长的阶段,对南方红豆杉进行不同程度的追施,以勤施薄施为主,对不同种类的肥料的施肥方法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这样才能够更好提高施肥的效果.从而实现南方红豆杉持久和有效的生长。

3、南方红豆杉种植模式研究

3.1采用集约化的人工种植

我们可以针对于南方红豆杉的生长习性以及其对自然环境的要求,来对其进行有效的集约化种植,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市场对于南方红豆杉的需求,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森林的覆盖率。通过大量的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南方红豆杉在一定的遮阴条件下可以实现有效的生长,为此,我们要对这种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其对气候和地理条件的要求上,进行合理和有效的甄别,从而对其进行集约化的人工种植。

3.2将南方红豆杉与其他树种进行混合栽培

利用南方红豆杉与其他的树种进行混合栽培的优点在于其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土壤肥力的退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拓展南方红豆杉栽培的范围,并且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为此,我们可以利用小气候和小地形,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采用合适的植物种子来实现混交林的栽培,我们可以在土壤深厚肥沃、水土资源较好的地方来作为造林地,利用水汽集结的效果,能够选择合理的位置,来对其进行栽培和种植。这种混交林的树种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同科的杉木来进行混合种植,这样的树种都较为高大,其能够为南方红豆杉提供良好的庇荫生存环境,非常适合红豆杉的正常生长。而其它的树木虽然也可以与红豆杉进行混合,但是其不能够充分的满足红豆上的生长条件[3],只有杉木能够有效为红豆杉提供更为合适的光照和湿度条件。

因此,我们在进行混交林进行造林的过程中,要能够对树种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对造林的混交密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对其混交的比例也要给予合理和有效的安排,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为南方红豆杉的生长创造积极的因素和便利的生长条件,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营造混交林的重要作用。

结语:珍稀树种南方红豆杉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使用价值、经济价值以及观赏价值。为此,我们要能够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为其提供更为合理和有利的生长环境,通过规范种植条件、加强日常管理、给予合理的施肥,采用集约化的人工栽培以及将南方红豆杉与其他树种进行混合种植等多种方式来促进其有效繁殖,更好地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兵,张维康,牛香,王晓燕. 北京10个常绿树种颗粒物吸附能力研究[J]. 环境科学,2015,02:408-414.

第2篇

摘要:平泉县地处冀辽蒙三省交界处,大石湖林场位于县南部,是平泉的南大门,辖(党坝、道虎沟、郭杖子、南五十家子和小寺沟)5个乡镇,林区总面积达96万亩,地貌为七山二水一分田,属冀北山地类型。年降雨量500-700毫米,昼夜温差大,日平均气温7.3度。林区内除有油松、刺槐的主要树种以外,还拥有珍稀树种侧柏、黄柏和核桃楸。

关键词:林场;珍惜树种;有效保护

1 引言

年初,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林区森林资源,大石湖林场生产科技术人员在场主管领导的带领下对整个林区资源进行详细清查。在调查中发现了已被列为珍稀树种的黄柏100余亩,主要集中分布于党坝镇四家村四耳山、大石湖村大山、党坝村刘虎沟、付杖子村上窝铺万人愁梁和郭杖子乡毛家沟村大阴沟,总计2000余株。其中:林龄在50年以下的约占30%,50-80年之间约占60%,100年以上约占10%,大部分黄柏生长态势良好。

据了解,黄柏木又名黄菠萝,芸香科落叶乔木植物,是我国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树皮是名贵药材,具有凉血、消炎、温肾之功效,其木材有吸毒、做家具,经济价值高。但因气候原因,该树在全国各地已所剩无几,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的大规模建房、扩城及其他建设工程的开发,加上外来物种的入侵,我县森林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流失,形势十分严峻。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后,一些利欲熏心的黑手开始伸向了珍稀树木资源,因其珍贵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导致不少非法商贩唯利是图,为牟取暴利,他们偷砍盗伐、乱挖乱采,并通过汽运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和木材加工企业,一些珍稀树木在垂暮之年已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2 珍惜树种的有效保护

2.1 面对这一社会现象,大石湖林场加大宣传力度,林区护林大队与生产科人员配合 前往珍稀树种集中分布的党坝镇和郭杖子乡,深入各村各户发放宣传单,为老百姓讲解珍稀树种有关知识;让群众了保护珍稀树木资源重要性和必要性;还为群众解读《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使广大群众增强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让全社会都来关心、主动参与保护,树立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生存观。

2.2 在大力度宣传的同时,加大保护力度 大石湖林场采取“建档、明责、严管”三项措施,加强活体树木移植管理,建立和完善珍稀树木电子档案,为所有的珍稀树建立“身份证”,电子档案逐一记录树木的生长地点、生长状况及树种、树龄、树高、胸径、树冠、管护人员姓名等基本信息,并附上树木照片。在建立和完善电子档案的同时,还对每株珍稀树木明确专门的管护人,签订管护合同,制定管护责任和奖惩措施。

2.3 在加强保护的同时加大打击力度 林区护林大队与森林公安派出所联合行动,把保护珍稀树种同当前的护林防火工作一并来抓,对发现毁坏古大珍稀树木和乱采滥挖的行为,要坚决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3 结束语

珍稀树木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短期内难以再生的生物标本,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绿色文化的化石,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保护森林资源,呵护珍稀树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第3篇

关键词:特殊树种 培育 重要意义

1.缓解木材供需结构性矛盾,保障国家木材安全的需要

当前,国内木材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国防等事业发展,社会对特殊林木材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特殊树种资源匮乏,供应不足。根据我国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硬阔叶树种类面积占乔木用材林面积的14.5%,蓄积占15.1%,其中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面积只占乔木用材林面积的0.31%,蓄积占0.36%,至于楠木、樟树等树种就更少;软阔叶树种类椴树面积占乔木用材林面积的0.39%,蓄积占0.62%;与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相比,云冷杉、云南松等一些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面积蓄积减少,次要树种逐渐占优势,残次林相增多。

我国特殊林木材目前主要依靠进口解决。2009年我国的原木进口量达2806万立方米,占世界原木出口量的比例高达28.93%;但随着世界范围的森林认证制度的逐步推行,以及一些木材出口国家由于自身的利益或迫于国际上环保组织的压力限制或禁止木材出口,从国外进口珍稀树种木材必将遭遇越来越大的阻力和限制。这样的国际环境不允许我国长期依赖国外进口来满足对特殊树种材及木制品需求,只能依靠国内自己培育特殊用材树种,来逐步解决木材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和满足社会对珍稀木材的日益旺盛的需求。因此,实施特殊树种培育项目,对缓解木材供需矛盾、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2. 保护特殊树种种质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我国是森林植物种质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约有9000种乔灌藤树种,居世界北半球地区首要位置,其有的针叶树有水杉属、银杉属、金钱松属、水松属、油杉属等;阔叶树种类更为丰富,特有属主要有杜仲属、珙桐属、旱莲属等。在种类繁多的树种中,有很多珍贵树种,如水杉、银杏等是人所共知的活化石,水曲柳、黄波萝、核桃楸、油杉、白豆杉、柳杉、水松、珙桐、柚木、桃花心木、坡垒、绿楠等,都是我国珍稀树种,具有很高的用材价值。由于乱砍滥伐、过度利用等原因,使珍贵树种资源逐年减少,有的甚至消失。目前,濒危树种占17%,约90%树种呈现出渐危群体与濒危群体态势,而且破坏和侵蚀仍在加剧。近200年来,已有两万多种植物从自然界消失,其中珍贵树种占十分之一左右。此外,由于人们以前对天然林的认识不足,在开荒垦殖、低效林改造、营造速生丰产林等活动中,不注意保护原生植被,一些乡土树种遭受严重破坏,特别是珍稀的阔叶树种种群越来越小。实施特殊树种培育项目,逐步增加珍稀树种种群,对于保护和发展森林植物种质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增加造林树种,优化人工林树种结构的需要

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我国人工乔木林面积近6亿亩,其中按面积比例排名前十位的优势树种(组)杉木、杨树、马尾松、落叶松、桉树、油松、湿地松、柏木、华山松和云南松的面积占74.4%,杉木、杨树、马尾松和落叶松前四个树种面积占55.8%。可以看出,我国人工造林的树种比较单一,北方地区主要以发展杨树、落叶松为主,南方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是杉木、马尾松、桉树等。这样会造成林分遗传结构简单,地力衰退,林地生产力不高,林分稳定性差。而许多乡土特殊树种是经过千万年来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很好的适生性,是我国各种不同立地条件的最佳造林树种。实施特殊树种培育项目,是促进造林树种多样化、树种结构合理化、林分结构最优化的需要,对于推动我国各具特色的区域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加速特殊树种培育,探索发展模式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在特殊树种的良种繁育、栽培技术、混交技术等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条件,已选育出部分以乡土树种为主的优良种源和种源区、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在人工林培育方面,建立了南方红豆杉、花梨木、银杏、榉树、椿树等珍稀树种的基地,总结了一些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并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自2005年开始,国家相继启动了全国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建设示范项目和速丰林工程大径材培育试点项目,中央每年在珍贵树种培育方面安排一定的补助资金。但由于特殊树种培育成本高、生长周期长、短期效益低,中央有限的补助资金难以有效调动各地培育特殊树种的积极性。因此,迫切需要加大中央投资力度,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拓宽特殊树种示范面,加快特殊树种资源培育速度,另一方面,通过示范培育,探索特殊树种培育与发展模式。

5、 提高碳汇贮量,提高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

第4篇

关键词:古树名木;资源现状;保护措施;麻江县

中图分类号:Q948文献标识码:A

古树是指树龄达100a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历史意义或其它社会影响而闻名的树木。古树名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是历史的见证,有“树木中的明珠”的美誉,素有活化石、活文物之称,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保护好古树名木,不仅是保护了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维护了生态环境。由于古树古朴苍劲,姿态奇特,是名胜古迹的佳景之一,这为旅游提供了基础;名木由于具有一定的历史传说,不少文人骚客为之倾倒,为古树名木吟诗作画、题词作赋的极多,这类作品都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是文学艺术品中的一朵奇葩。所以说保护好古树名木就是保护历史,保护未来。

1麻江县自然概况

麻江县地处贵州中部,清水江上游,全县总面积1222.2km2,地势西高东低,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少严寒,自然景观秀丽,风景宜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处于“三市一矿”4大市场之间,高速、高铁均在县城交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其成为贵州乃至大西南南下东进的交通咽喉要塞。

2麻江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

2.1麻江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

麻江县古树共有362株,隶属24科30属38种,其中株数最多、分布较广的是银杏,有59株,占16.3%;枫香,有51株,占14.08%;柏木,有33株,占9.1%,具体树种及数量见附表。

2.2古树名木的年龄及保护级别

根据《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树龄在500a以上为国家一级古树,树龄在300~499a的为国家二级古树,树龄在100~299a的为国家三级古树。

2.2.1一级保护古树105株

分布在碧波乡7株,坝芒乡7株,谷硐镇5株,景阳乡6株,龙山乡11株,下司镇17株,贤昌乡18株,杏山镇25株,宣威镇9株。

2.2.2二级保护古树72株

分布在碧波乡5株,坝芒乡7株,谷硐镇11株,景阳乡6株,龙山乡3株,下司镇9株,贤昌乡11株,杏山镇13株,宣威镇9株。

2.2.3三级保护古树185株

分布在碧波乡29株,坝芒乡21株,谷硐镇25株,景阳乡18株,龙山乡28株,下司镇26株,贤昌乡16株,杏山镇13株,宣威镇9株。

2.3生长状况

全县古树名木平均胸围303cm,最围973cm,其中胸围大于500cm的有9株,300~500cm的有17株。平均树高为21.4m,最高达41m,树高高于30m的有31株,20~30m的有127株,10~20m有114株,10m以下的有90株;平均寇幅最宽的26.8m,枝叶覆盖面积达718.24m2;平均寇幅最窄的7.9m,枝叶覆盖面积有62.41m2。从生长势来分析,生长旺盛的有186株,生长一般的有167株,生长较差的有5株,濒危的有4株,分别占总数的51.38%,46.13%,1.38%,1.1%。

2.4分布情况

麻江县古树名木以散生在农村为主,散生在农村的古树有345株,占总株数的95.47%。从生境位置分析,生长在村寨旁边的古树名木最多,有319株,占总数的88.3%,其余的依次为:路旁27株,占7.63%,水旁12株占3.41%,田旁3株,占0.66%。从海拔高度来分析,生长在600~800m海拔高度上的古大珍稀树种最多,有335株,占总数的92.79%,海拔800~1000m的有24株,占总株数的6.54%,海拔1000m以上的有3株,占总株数的0.67%。

2.5古树名木保护现状

古树名木保护好的有2种情况:经济效益高的古树名木,麻江县的大多数古树名木为银杏,况且很多的银杏还能正常开花结果,一株银杏每年仅靠出售白果的价值就高达5000~10000元,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所以群众会自觉保护;有民间传说的古树名木,如离县城6km的贤昌乡高枧村边的兄妹银杏树,传说在若干年前,兄妹银杏变化为人赴京赶考,结果兄弟2人同时金榜题名。至此后,贤昌乡高枧村则在清末出现了状元夏同和,为白果兄点化,又出现了一个姜百万,为白果妹点化……兄妹银杏在漫长的岁月中,越发生机勃勃,果实累累,高枧非常兴旺,百姓安居乐业,兄妹银杏则越发受人尊敬和保护。

3衰弱的原因分析

3.1内因

古树名木树龄大,生活力低,已到自然成熟期,衰弱直至死亡属正常趋势,再加上树型高大,因而抗病虫害能力低,抗风雨侵蚀能力弱,所以如不加以保护,死亡将不可避免。但如果保护得当,管理得力,也能延长其寿命。但麻江县300a以上古树有37株,500a以上的古树有11株,也能够正常生长,说明管护较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古树的自然衰老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

3.2外因

古树名木衰弱的外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2.1自然因素

3.2.1.1土壤营养元素减少

由于古树名木长期生长在同一地方,大树所需要的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消耗掉又没得到及时的补充,致使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土壤板结,营养减少,造成古树生长衰退,长势减弱。

3.2.1.2自然灾害的袭击

由于古树身材高大,如遇风雨雷电的袭击,轻则断枝折丫,重则树体损毁。有的古树由于生境原因,容易受大旱大涝的侵袭,旱时皮开树体开裂,涝时树根被长期浸泡发腐变烂,造成根裸枝残,生长困难。

3.2.1.3病虫害的原因

古树名木历经几百年的雪雨风霜,由于年老体弱,容易受病虫害的袭击。被病虫害侵蚀的古树有的树体中空,有的树体腐朽。由于树体腐朽,适合各种菌类和其它植物的生长,它们开始寄生在大树身上,也想从大树身上分一杯羹,和古树争夺养分、水分,造成大树营养不良。白蚁和天牛对古树的危害几乎百分之百,很难防治。

3.2.1.4鸟兽危害

由于古树的花、果、叶是各种鸟兽类的良好食物,有的鸟兽类干脆以树为家,凿洞筑巢,以古树的花、果、叶为食,年长日久,古树必然受到损害。

3.3人为因素

3.3.1人为损害

3.3.1.1人为造成的直接损害

有的群众祭树为神,常在古树下点纸烧香;有的古树被想流芳百世的游客刻上“××至此一游”的草书;有的大树被群众剥皮、采枝叶入药;有的古树由于人们好心办坏事而被损害,如施肥过多烧根、除虫打药造成药害;在修公路、修水库等工程建设中,为了人自身的方便,过度修剪,不惜对古树断根,断枝,造成树体伤残,甚至死亡。

3.3.1.2人为造成的间接损害

有的旅游景点为了使游人行走方便,在古树周围铺装板材甚至水泥,仅留一个很小的树池;有的虽然没有铺装板材和水泥,但由于游人过度践踏,使土壤板结,密度增大,严重的影响土壤的气体交换、根系的正常生长。

3.3.2环境污染

古树名木周围的化工、印染等工厂,排放出各种废水废气,不仅污染了空气和河流,同时也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更有甚者在古树名木根部倾倒工业废料、有毒物质、各种垃圾等污染物,使土壤周围的酸碱度、重金属离子增加,土壤理化性能恶化,根系受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抑制叶片的正常呼吸,破坏叶绿素的光合作用,使其不能正常生长。

4保护措施及建议

古树名木历经几百甚至上千年生长的结果,与其它文物相比,具有不可复制性,一旦消失难以重现,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加以保护。

4.1加强宣传,杜绝“以树换路”、“以树办村集体公益事业”为借口非法移植买卖古树名木的歪风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地宣传古树名木保护的意义,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的科学意识,结合普法宣传,适当处理和讨论一些典型案例,并对一些重点古树名木试行标明评估价格,努力提高全民对古树名木保护价值的思想认识,加强法制观念,使保护古树名木人人有责逐渐成为社会风尚。有些村、组“以树换路”、“以树办村集体公益事业”为幌子,进行买卖古树名木的非法活动,对此类移植或采伐古树名木的申请,上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批。

4.2制定法规,成立管护组织、落实责任制

麻江县对古树名木保护没有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对古树名木的管理只能凭借国家的“大法”,由于国家对古树名木的管理规定太过于宏观,没有具体的操作细则,在对古树名木的管理过程中,有些细节问题无法解决,对有些破坏古树名木的违法行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建议县里应及时出台行之有效的法规或管理办法,规范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将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4.3调查归档,挂牌保护

麻江县对古树名木的具体数量、分布及生长状况没有进行过祥细的调查,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古树名木资源资料全部来自老一辈林业工作者在工作中积累下来的资料,这次第3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附带进行的古大珍稀树种调查,由于二类调查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保证能及时上交有关材料,对古大珍稀树种的调查没有重视,只把它放在第二位,同时由于没有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和强有力的经费支持,调查所得的材料不完整,有些数据欠准确。为了有理、有序、有力的保护麻江县的古树名木资源,对全县的古树名木进行一次全面的、彻底的调查并进行挂牌保护。

4.4采取复壮措施,重现古树容颜

古树名木历经多年风霜雪雨,如今大都已进入耋耋之年,老态龙钟,如何使这些“老寿星”们“延年益寿”,是我们要开展研究课题之一。为了使这些“老寿星”们重返“青春”,再现往日容颜,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复壮措施:采取安装防护栏,疏松表松在树枝埋树叶,在古树名木周围栽种草皮,禁止游人践踏,解决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养分;防治病虫害,树体倾斜的要建立支架支撑,高大的要安装避雷针,对那些处、空洞等,进行清除腐朽、杀菌、涂聚乙烯树脂漆,视情况还要进行补洞,完全中空的还需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加固。

4.5禁止移植古树名木,防止因移植不当而死亡

随着大树进城之风的兴起,许多地方的古树名木从“农村户口”被转为“城市户口”,但这未必是一件好事。古树名木在原来的生长环境到另一个生长环境,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况且在移植的过程中,需要截断许多根系和高强度的修剪,加之长途运输,成活太难,即使成活,充其量也不过是个“断臂的维纳斯”,失去了古树名木原来古朴苍劲的雄风和仰视苍穹的傲气。这种折东墙补西墙的行为不仅牺牲了当地的原生态环境,而且由于“断足残臂”,树势衰弱,要想让大树在新的环境里重振往日雄风,其路可谓“漫漫而修远兮”,很有可能是“死”路一去不复返。为了防止此类毁树的悲剧不再次发生,必须坚决刹住移植古树名木的这股歪风。

第5篇

重庆市珍稀濒危植物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稀有种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比例都较高,尤其国家一级植物,全国共8种,重庆市就有5种。这些植物分别是桫椤、银杉、水杉、秃杉、珙桐,堪称国宝。

1.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不负蜀中好山水,大峨嵋又小峨嵋”。这“小峨嵋”就是集雄、奇、险、幽于一身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缙云山。它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境内,雄峙于嘉陵江“小三峡”之温塘峡西岸。这里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从东向西拥有九峰,其形态迥异,险峻嵯峨。

缙云山既是风景名胜区,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是重庆市植物园所在地。森林面积达到1300余公顷,生长着1700多种亚热带植物。山中还有世界罕见的活化石树――水杉,此树是1.6亿万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种。

2.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金佛何崔嵬,飘渺云霞间”是对位于南川区境内的金佛山最贴切的写照。

古老原始的地质、丰富的自然资源、温润的气候条件,为金佛山创造和繁衍了无数珍贵的生灵,是一座品种繁多,珍稀集中的生物宝库。境内有植物资源5000多种,古生植物250余种,特有植物136种,稀有濒危植物82种,珍稀植物52种。

3.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延绵数百里的大巴山,座落在城口县,山势雄奇,云海茫茫。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悬岩绝壁,峡谷瀑布,幽深秀丽,山花野果,奇珍异兽,无不包罗其中。

该区自然环境复杂,生物区系起源古老,生态系统完整,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珍稀濒危物种多。除世界濒危物种崖柏属此高山林区特有之外,还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珙桐、光叶珙桐、银杏、独叶草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秦岭冷杉、大果青扦、鹅掌揪、连香树、巴山榧、篦子三尖杉等191种及兰科植物112种。

4.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巫溪县的阴条岭,是重庆市最高点,既被称为“三峡第一园”,又被誉为“重庆第一峰”。

保护区内植物种类达1500多种,有多种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且含有大量珍稀濒危物种,常见有珙桐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5种,是难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

5.白马山自然保护区

远望白马山,恰似一匹飞驰蓝天的骏马。山上清泉四溢,冈峦连绵,古树老藤满目,青树翠蔓遍野。白马山位于武隆县境内中南部,与仙女山遥相呼应。

除了美不胜收的景色,白马山更是一处珍稀植物的聚居地,松衫森林面积17万亩,各种植物千余种,原始森林古木参天,遮天蔽日。林中有被誉为活化石的世界珍稀树种银杉,数量多达400多棵。更令人惊奇的是,其中最高的银杉达到18米,直径最大达到40厘米,为世间罕见。

6.四面山自然保护区

因为山脉四面围绕而得名的四面山,拥有世界罕见的“倒置山”地质特征,座落在距离重庆主城10多公里外的江津区。

众多溪流、湖泊、瀑布点染于苍山绿树之间,丹霞地貌丰富其自然色彩,目不暇接的珍稀植物更为景区增添盎然生机。四面山原始绿阔叶林带在同纬度中保存较好,有植物150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19种,其中刺桫椤作为3亿多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现的史前残遗植物,尤为珍稀。

7.雪宝山自然保护区

第6篇

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西省壶关县东南部,距山西省太原市250公里,距河南省郑州市280公里,距河北省石家庄市300公里,旅游区占地面积93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74.9%。境内千峰竞秀,万壑争奇,独特的地形、地貌、珍稀动植物资源造就了太行山大峡谷最为奇异的自然风光。

太行山大峡谷是峰的“海洋”,是石的国度,是洞的世界,是水的宝庄,是植物生长的园地,是动物栖息的天堂。风景区风光旖旎,景色奇异,汇集太行风采于奇峰涧壑之中,林海悬崖、山石、清泉、瀑布、溶洞、庙宇、传说,有虚有实,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险,巧夺天工,共有景观400余处,景点44个。

太行山大峡谷不仅自然风光令人陶醉,人文景观也光彩照人。这里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孔子回车、二仙真人的故事源远流长,曹操北上太行留下的千古悲吟《苦寒行》和“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流芳百世,史迹犹存,特别是坐落在紫团山西南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真泽官,是保存完好的典型道教建筑,始建于庸代,占地6900平方米,有牌坊戏楼、三进院大殿、梳妆楼、钟鼓楼、插花楼、望河楼等,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台理,工艺精美,殿内壁画、彩绘内容翔实,故事性强,雕石画坊精美典雅,有十分珍贵的历史和艺术欣赏价值。是接受古建筑风格和艺术教育的理想之地。

红豆峡是太行山峡谷龙泉峡的一条支峡。因为在峡谷内成片生长着珍稀树种――红豆杉而得名,又因为红豆寓意相思,所以红豆峡又被誉为“中国情峡”。红豆杉原本就是珍稀树种,像这样成片生长更是罕见。另外,据植物学家初步考察认定:峡谷现在生长有330余种植物,其中稀有植物、观赏品位较高的植物颇多。红豆峡的环境、气候、规模、品位都达到天然植物园区标准,是人们在闲暇时光远离城市喧嚣,呼吸新鲜空气的一个好去处。

红豆峡雄奇险幽,集北方阳刚粗犷与南国阴柔之美于一体,这里有雄山秀水,直壁断崖。由于整条峡谷是由亿万年前的造地运动形成的,所以红豆峡绝壁对峙,河谷高断,瀑潭叠出,岩层丰富,化石众多。在河床崖壁的片麻岩、三叶虫、甲胃鱼等130余块古海域生物化石,成为了地质生物科学研究的集中区域,是重要的地质遗产保护区。峡谷里林木葱郁,在峡谷深处,成片生长2万余株天然红豆杉,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仿佛一座天然氧吧。方圆2.5平方公里的石树公园,奇石林立、树木参差、石树相依,浑然天成,独具特色。峡谷内还开发有极具观赏价值的杂果园和植物园。

青龙峡风景区是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区的主要景区之一,位于桥上乡大河村。郊河沟、冠龙溪交汇于此,丹崖碧水,相映成辉。颖缨山、抱子峰海拔1500米,隔河相望,高耸入云。登顶临极,两省三县风光尽收眼底。万里长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谷底仰视,咫尺之间,落差千米。砂岩、硅岩、石灰岩,依次叠高,壁立千仞。山峰矗立,危崖耸峙,形态特异,多姿多彩。林壑之间白云缭绕,薄雾飘渺,变幻莫测。山坡之上花木繁多,争奇斗艳,发而芬香。林木深处,珍禽异兽,繁衍生息,行踪不定。舂来万术吐劳,百鸟争鸣,可品山韭、香椿。夏到满目苍翠,雾绕山林,能尝桃鲜李甜。秋日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柿、枣、核桃、尽兴采摘。隆冬悬崖挂冰,奇异晶莹,峰白畦绿,百步之内天地不同。漫步景区,泉溪叮咚,瀑潭相连,泻玉喷珠,如入仙境。穿丹霞一线,顿生凉意。观青龙飞瀑,涛声震耳。游硕石小园,山明水秀,探岩穴溶洞,神秘幽深。走太行古驿道,认蹄坑千年印,踏曹公上马石,登要隘大河关,抚今追昔,令人怀古思幽,感慨万千。拜慈祥卧佛,焚香献供,祈祷如意平安。坐急水漂游,飞舟,搏击惊险刺激;荡古老秋千,岁月悠悠,寻回童年快乐。

在青龙峡中,清澈的水流从不知名的高处缓缓流出,流成有落差的小瀑布,深深的坠落,发出巨大的空洞的响声……

水,时而清澈见底,时而碧绿深幽……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被大自然深深地震撼……

第7篇

关键词 珍贵用材树种;种类组成;分布;开发利用;黔东南

中图分类号 S7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168-03

珍贵用材树种是指其木材具有硬度高、密度大和颜色深、纹理美观的特点,主要用于制作高档家具、高档乐器、高档工艺品等实木制品及高档装修材料,资源稀有或市场上紧缺、栽培价值和经济价值特别高的树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珍贵木材供不应求,由于培育周期长、用途相对广泛、附加值较高,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笔者通过考察、采集、鉴定,查阅文献、记载、资料,对照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08年珍稀树种培育基地建设示范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中的《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将黔东南珍贵用材树种初步整理为25科45属76种(变种、变型),并介绍其分布。

1 黔东南自然条件概况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的东南部,地处东经107°17′26″~109°35′24″,北纬25°19′20″~27°31′40″,是贵州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黔东南州国土总面积达30 301.92 km2,山地面积达22 059.80 km2。土壤资源十分丰富,资源品位和肥力比较高,土壤类型以黄壤为主。黔东南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14.5~18.4 ℃之间,1月平均气温为3.6~7.8 ℃,7月平均气温为23.5~27.6 ℃,≥5 ℃的年积温为4 847.8~6 444.2 ℃,≥10 ℃的年积温为4 403.1~5 749.7 ℃。无霜期为265~337 d,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058.9~1 292.0 h,年降雨量为1 000~1 600 mm,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小为78%~85%。全州已经查明并且鉴定出的植物达3 259种,分属302科1 038属,其中种子植物189科785属2 346种,木本植物有1 585种(含变种)。

2 珍贵用材树种及分布

2.1 种类组成

黔东南具有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导致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丰富和复杂。根据《贵州植物志》第1、2、4、5、6、7、8卷[1]、《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2]《黎平太平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集》[3]《老蛇冲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4]《南宫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集》[5]《贵州省佛顶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集》[6]《月亮山林区科学考察集》[7]等资料记载和实地考察,对照《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珍贵用材树种25科45属76种(变种、变型),具体见表1。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属9种,被子植物20科37属67种。一类材25种,二类材42种,三类材6种,四类材3种[8],红木类有黄檀、花榈木、红豆树、小叶红豆、木荚红豆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3种。从种数分布分析,壳斗科最多,有15种,其次是木兰科14种,樟科9种、蝶形花科5种。

2.2 主要分布

珍贵用材树种属黔东南自然分布的有75种,引种1种。集中分布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太平山、老蛇冲、南宫、佛顶山等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一些村寨风景林。全州分布较广的树种有银杏、柏木、红豆杉、钩栲、香樟、香椿、黄连木、皂荚等,分布较窄的树种有任豆、红豆树、格木、大果马蹄荷、滇楸、乐东拟单性木莲、云南拟单性木莲等。从海拔分布看,1 100 m以上高海拔分布的树种有亮叶水青冈、云南拟单性木莲、黄杨3种,其他树种在海拔900 m以下有分布,具体见表2。

3 保护及开发利用建议

3.1 加强珍贵用材树种的保护

黔东南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种类较多,部分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因自然生境日益破碎化,人为活动过于频繁,生存环境受到较大威胁,加之受利益驱使人为采伐,种类和数量日益减少。应加强各保护区的管理,各县对古、大、珍稀树种进行挂牌,保护好这些资源。

3.2 加强珍贵用材树种的基地建设

珍贵用材树种需求强劲,珍贵木材供不应求,木材市场价格成倍提高,发展珍贵用材树种前景广泛。建设珍贵树种用材林基地,形成珍贵树种资源发展的良好机制,有效缓解珍贵树种用材市场供需矛盾,森林资源结构得到优化,树种结构合理,有效提高森林质量,建成符合市场规律的珍贵树种资源战略储备格局。

3.3 优先发展树种名录

黔东南发展珍贵用材树种对保存珍贵用材树种的种质资源,增加山区农民收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珍贵用材树种市场需求和未来用材趋势、生态习性、经营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提出优先发展的珍贵用材树种,具体见表3。

4 参考文献

[1] 陈谦海,李永康.贵州植物志:第1、2、4、5、6、7、8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

[2] 周政贤,姚茂森.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3] 张华海,李明晶,邓锦光.黎平太平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集[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6.

[4] 贵州省林业厅.老蛇冲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

[5] 贵州省林业厅.南宫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

[6] 贵州省林业厅.贵州佛顶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集[M].贵阳:贵州林业出版社,2000.

第8篇

酃峰,俗称斗笠顶(客家方言:笠麻顶),为罗霄山脉中部万阳山主峰,位于湖南省炎陵县策源乡境内,海拔2115.2米,为湖南省境内最高山峰,罗霄山脉第二高峰。酃峰与江西省遂川县境内的南风面(海拔2120.46米)一体相连,隔谷相望,同为罗霄山脉万阳山主峰姊妹峰。

酃峰所在的万阳山是由燕山期岩体及古生代地层挤压拥起的南北向隆起带,地貌上表现为层峦叠嶂,山岭高大,溪谷纵横。万阳山以酃峰和南风面为标杆,向西北、西南倾斜,在炎陵县境内形成一个大“Y”字形山岭脉象(东南、东北为江西境),并且,在炎陵县境内矗立起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549座(其中1500米以上197座),把炎陵县2030平方公里的土地,演化为90%以上的山地,森林覆盖率达到84.6%!

“山得水而活,水因山更幽”,绵延的山地聚集了丰富的流水,仅发源于酃峰所在山系万阳山群山之间、在炎陵县境内的山谷溪沟就有1000余道。这些溪流山泉,沿纵横交错的沟谷四面奔出,在各种不同地形峡谷的约束下,或激越奔放,或娇羞平静,或在山间宽阔的河床缓缓流过,或在石隙岩缝中奔涌而出。它们变化多姿,节奏生动,分别在炎陵县东部、南部和西部地区行成为沔水(主干流长56公里)、河漠水(长86.6公里)和斜濑水(长92公里)三大水系,然后再一路奔腾交汇而成为滔滔水。

酃峰所在山系万阳山群山,最低海拔(矮基岭)仅116米,垂直高差达到2000米,这就为万阳山的生物多样化提供了良好的立体生态气候条件。酃峰腹地炎陵县大院、桃源洞、策源、下村、平乐一带,水热条件好,气候年均温12.1℃,年降水量为2292.4毫米,相对湿度在80%以上。

区内共有木本植物98科265属748种,其中乔木约有300多种,顶极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区域内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0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有木荷、贵州石栎林、钩栗、青冈栎、木荷林,另外还有马尾松、杉木、及楠竹林。海拔1000米~15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有红楠、山槐、亮叶水青冈林、银木荷、石栎、华榛、交让木林、伯乐树、杨梅、蚊母树林、毛红椿、五裂槭、刨花楠林,山坡、山脊有黄山松分布。海拔1100米~1250米的帼子窝沟谷两侧华榛成斑点状分布。牛屎坪海拔1390米处有一片保存完好的铁杉林。大院农场的上牛屎坪至香菇棚一带海拔1350米~1500米的河谷两侧坡地,有大院冷杉(资源冷杉)呈斑点状分布。区域内珍贵药材30多种,如鸡爪黄连、田三七、川桂等。名贵花卉有100多种,其中杜鹃花有20多种、兰花有103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大院冷杉(资源冷杉)、伯乐树、福建柏、杜仲、观光木,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有南方铁杉、穗花杉、闽楠、白辛树、华榛、厚朴、银鹊树、天麻等。省级保护树种有南方红豆杉、巨紫荆、光叶紫薇、竹节人参等23种。

野生动物也是酃峰的常住“居民”。区域内狮子岩、帼子窝的猕猴总数约为500只,在牛屎坪发现有角蛙,在酃峰至石禾坪一带小溪有大鲵,酃峰西南30公里处的鹫峰(海拔1933米)是候鸟南迁的一个“千年鸟道”。其他动物还有水鹿、白鹇、黄腹角雉、穿山甲、啄木鸟、红嘴相思鸟和画眉等。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的,一级有黄腹角雉,二级有猕猴、穿山甲、水鹿、白鹇、大鲵等等。

正因为酃峰腹地的银杉群落、大院冷杉群落、南方铁杉群落、福建柏群落、华榛群落和南方红豆杉群落等珍稀树种群落和珍稀树种已成“国宝”,所以,1985年,炎陵县辟出酃峰桃源洞5060公顷山林,向湖南省政府申报,并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到2002年5月,国家相关部委派的专家团实地考察论证,认为:“桃源洞保存了丰富的物种资源,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具有完整的、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区内受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多达103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植物分别为4种、6种,二级保护动物、植物分别为25种、68种。区内保存有中国最大的资源冷杉群落――大院冷杉,是中国目前所发现的亚热带中山针叶林群落――银杉、资源冷杉、福建柏、黄杉等群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地区,科研价值极高。”因此酃峰腹地桃源洞一带23786公顷山林,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酃峰腹地不仅山高林密,物种多样,而且有炎帝神农氏曾到此采药的传说,有位于东坑瀑布附近的古桥、佚名亭,甲水附近的桃源仙寺、龙王庙以及桃源洞村附近的古老仙、七姑仙、云台仙、铁瓦仙等众多古迹,以及坐落于鹿原陂西麓、斜濑河东岸的神州第一陵――炎帝陵。

由于山高,这里还经常沿山脊的两边同时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天气景象:有时山这边大雾弥漫,阴雨绵绵,而山那边却艳阳高照,风和日丽,形成“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观。

在酃峰峰坡上,碧草丛簇,细竹摇风。绵延近千公顷的高山草原,犹如给酃峰披上了一袭浩大的碧毡。而紧缀在高山草原下方山岭上的便是满坡满岭的云锦杜鹃树丛。每年春尾夏初,云锦杜鹃在习习暖风当中纵情绽放,满山遍岭红紫烂漫,那便是酃峰四季当中最俊美的神采。

第9篇

1蟒河自然风景名胜区森林资源概况

1.1动物资源蟒河自然保护区动物种类丰富,有昆虫600余种,陆栖脊椎动物70科、285种,其中兽类43种,鸟类214种。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金钱豹、金雕、黑鹳,Ⅱ级保护动物娃娃鱼、猕猴、勺鸡等28种[3]。特别是保护区内守护太行山的野生猕猴,群居数量已经达到8群近1000多只,每日有专职管护员对其进行喊话和投喂。

1.2水域风光蟒河的主要河流有洪水河和后大河,在黄龙庙汇集形成蟒河,全长约30km,流域面积1203km2,经河南济源,由北向南注入黄河。后大河源头的出水洞每年出水量933×104m3。水质纯净,含有硅、锶等多种微量元素,是矿泉水中的珍品。蟒河风景区水域以蟒河源水、源地资源为载体,依山穿洞顺道而行,有风景河段、漂流河段、湖库、瀑布、潭池、泉、井、溪流等景观资源,悬者为瀑,落者为潭,走者为湍,停者为泓。主要水景有水帘洞、瀑布、二龙戏珠、龟石池、三迭水等,景致秀丽,为黄土高原罕见的一处水景富集区。水的形态、声色、光影及其组合变化,使其成为蟒河风景名胜区的血脉,可开展漂流、划船、垂钓、潜水、游泳等旅游活动,增加景区吸引力。

1.3大气环境蟒河风景名胜区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气温14℃,无霜期200d左右,年降雨量700mm左右,主要集中在每年7月—9月份。空气负离子、植物精气丰富,细菌等空气微生物含量低,霉菌数高,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等污染物少,保持着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是人们旅游、度假、疗养的最佳处所。同时,由于景区地形遮蔽和森林覆盖,区内太阳日照少、日射弱、气温低、气温日差较小、相对湿度大、静风频率大、平均风速小、气象景观丰富、美学价值高。

2蟒河自然风景名胜区森林旅游资源评价

森林能涵养水源、净化大气、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以及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对繁衍生物物种、保护动物栖息地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还能提供干净、舒适、利于人体健康的生态环境,是理想的生存环境,是人类旅游、度假、放松的好去处。蟒河自然风景名胜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科学艺术价值和康体休闲游憩价值,数量多,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旅游区域景观奇特,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适游期长,在我国北方罕见,国际上也有一定知名度,生态环境资源优秀,属一级景观资源。

3森林旅游开发对蟒河生态旅游区森林资源的影响

森林旅游开发对蟒河自然风景名胜区森林资源的影响途径主要是旅游区开发建设活动,如旅游道路、停车场、饭店、宾馆、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如餐饮、住宿、娱乐业所产生的食物废渣、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旅游者的游憩活动,如车辆的噪声干扰、行人对土壤和植被的践踏、薪柴用火等。

3.1对生态旅游区植被的影响森林植被是生态旅游区的主要造景元素之一,但植被也最容易遭到破坏及毁灭。影响森林旅游区植被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有旅游者的践踏、采集、燃烧及旅游设施建设等污染。如,森林地被物易受践踏、火烧、折枝断叶等直接破坏的影响,也易受土壤压实等引起地被物变化的间接影响;灌木和幼树的影响多来自于人类活动有意地伐除,多数幼龄木植物因机械损伤和土壤压实受到的伤害比成龄木要大得多,幼苗受到踩踏可能就无法存活;成熟林主要会受机械损伤的影响,有些是因旅游者欠考虑造成的,如剥树皮、树干上钉钉子、引火、折断树枝做薪柴和做帐篷杆、砍树引起伤疤等,以及森林经营中为营建小径或野营地而砍光沿途及周边树木、除掉对人有危害的树种等种种影响。植被一经损伤和破坏,腐朽、生病、遭受虫害的概率会很高,植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等都会减少,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3.2对生态旅游区动物的影响森林旅游开发及森林旅游活动的增加会影响或破坏野生动物原来的栖息环境、繁衍习惯、生态习性等,尤其是狩猎会使动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灭绝,如果不加以调控则会造成生态失衡。例如,砍去树枝会损伤鸟巢,影响鸟类繁育行为;某些候鸟如果在筑巢地区遭到干扰或惊吓,常会弃巢而飞离至远方;土壤被压实会造成有机质损失,导致昆虫因缺少食物而转移活动区域等。各种动物的耐干扰能力和适应力不太相同,有些动物的容忍力和适应性较强,例如猕猴、松鼠等,可以以游客的丢弃物作为其部分食物来源,但同时也会因食物不卫生、变质等造成消化不良、肠胃不适,甚至死亡。

3.3对生态旅游区水体的影响森林旅游区的水经过森林的过滤作用,水质会更纯净。但是随着蟒河生态旅游区森林旅游业的开发,旅游者、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行社的不断扩展及频繁活动,也产生了很多生活、生产垃圾。如,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地下或蟒河,使河水受到了污染;游泳者会给蟒河水带入磷与氮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体成分含量的变化,导致水体内生物成分的变化。

3.4对生态旅游区大气质量的影响随着森林旅游业的发展,空气中的含菌量和含尘量会随着森林旅游活动的增加而增加: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铅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会造成空气污染;旅游宾馆、饭店的煤气灶、锅炉、小吃摊点等多无除尘设施,其排放的废气等对蟒河生态旅游区的大气质量影响很大;垃圾、厕所等污物排放处理不当会滋生细菌、病原菌。废气、废水的增多将彻底改变空气质量。

3.5对生态旅游区土壤的影响生态旅游区建设不仅占用耕地,还会对地表植被和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土壤失去了保护,容易受冲蚀。同时,游客对土壤尤其是游步道和旅游沿线的频繁践踏,会降低土壤大孔隙的数量,减少空气和水分在小孔隙的流动,增大土壤板结程度,影响植被根系的生长,造成土壤面积增加。地表土层受摩擦会使土质干燥,造成土壤的夹带移动或土壤颗粒粉末化,易被风吹走或形成地表径流,导致水土严重流失。

4蟒河生态旅游区森林资源保护利用措施

森林旅游活动对森林资源产生的负面作用,如不及时加以调控和管理,带来的破坏将不可逆转。

4.1加强对生态旅游区植物的保护主要是:①加强对景区道路两侧植物资源的管控,通过设立警示牌、隔离带等方式,提醒游客爱护景区中的各类植物资源;②加强对森林资源调查、野生药材采集等活动的管理,限定范围和次数,尽量把动植物栖息环境的破坏程度减少到最低;③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科学养护,选择性地砍伐一些枯树、病树,以及不适宜景区生长的树种,适当增加一些更宜生长、具有更高观赏价值的树种,如蟒河景区可以适当多栽种一些侧柏、山杏等树种;④加强对景区名贵、濒危、珍稀树种的保护力度。蟒河景区中有不少珍稀树种,要为每一个树种设置标志牌,明确其名称、种类、树龄、植物特性等,指派人员定期进行管理和养护;⑤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规划。对一些已经被破坏的环境,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选择增加栽种树种,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的多样性,尽量丰富树种多样性,进行交叉栽种,形成一个贴近自然的、新生的森林生态环境。

4.2加强对生态旅游区动物的保护主要是:①加强对景区游客与动物互动的监督和管理。动物受到伤害最多的时候,通常是在与游客接触时发生的。要充分考虑和预见各种安全情况,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管理,既要保证游客的安全,也要保护动物的安全。②加强对景区珍稀保护动物的保护力度,要采用科学手段(如植入电子芯片)等形式,跟踪观察珍稀动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种群繁衍等内容,便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保护。③密切与公安、司法等部门配合,加大对偷猎野生动物,特别是偷猎珍稀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4.3加强对生态旅游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水资源是森林景区资源中的明珠,没有水的景区就缺乏一种灵气。同时,污水横行的景区更是噩梦。要加强对生态旅游区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人类生活污水要严禁直接排放入景区溪水中,通过警示标志、标语等形式,要求游客把各类生活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不能随意丢弃在水边,造成水资源污染。

4.4加强对景区空气质量的保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太阳能、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进行日常生活,限制使用煤炭、木材、汽油等会产生更多污染的能源。蟒河生态旅游区就可以使用当地储量丰富的煤层气供日常使用,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保护自然环境。

4.5加强生态旅游区病虫害防治森林是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核心资源,要加强对景区树种的病虫害防治,了解景区树种可能会发生的各类病虫害,做好应对处置预案和经常性的预测预报。如,针对侧柏,要做好侧柏毛虫、大蚜、双条杉天牛、红蜘蛛等害虫的防治,预防侧柏叶凋病、叶枯病等病害,通过农业防治(针对害虫的生态习性和发育规律,人工进行干预处理)、物理防治(利用各类昆虫趋光、趋热等特性,用灭虫灯等工具进行灭虫)、生物防治(投放一批害虫的天敌,减慢害虫的繁殖速度)、化学防治(主要是对病虫害比较严重的植物,喷洒化学药品进行治疗)等手段,及早进行处置,减少各类病虫害损失。

第10篇

关键词 枳;基质;种子催芽;出苗率;苗木密度;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 S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176-01

枳(Hovenia acerba Lindl.)又名拐枣、鸡爪梨、长寿果等,为鼠李科落叶乔木。枳的果序轴可食用,富含果糖、蔗糖、葡萄糖和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果实、种子、树皮、枝叶、根均可入药,具有清热、益气、止烦渴、润五脏、舒筋络等功效,并有抗癌等功效。枳木材的材质坚硬、纹理美观、香气宜人,为高级家具用材。此外,枳树体优美、果形独特,枝繁叶茂,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分布广泛,也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和造林绿化树种之一[1-3]。目前,国内在枳的开发利用、种苗繁育技术研究方面已有相关报道[3-11],但未见采用粗河沙、炉渣土、农田土进行不同基质种子催芽出苗率对比和一年生播种苗芽苗移栽最适密度的试验报道。为此,于2012―2013年期间,进行了枳不同基质种子催芽和一年生播种苗芽苗移栽密度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三明林业学校花木中心实训基地,东经117°27′25″、北纬26°9′30″;圃地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水源充足,排灌条件较好;前茬为农作物,病虫害少;土壤酸碱性呈中性,为轻壤土,土质疏松、肥沃,透水、通气性好,适宜苗木培育。

1.2 试验设计

1.2.1 不同基质种子催芽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采用粗河沙、炉渣土、农田土进行不同基质种子催芽出苗率对比试验,每个处理为100粒种子,随机重复3次。

1.2.2 芽苗不同密度移栽试验。采用粗河沙催芽,于出苗盛期将芽苗按不同株行距的密度分区(分畦)在苗床上移栽,3种密度处理株行距分别为5 cm×5 cm、10 cm×10 cm、10 cm×15 cm,面积分别为123、131、118 m2。

1.3 试验方法

于2012年11月上旬,在宁化县林业局长兴林果场采摘枳成熟种子,采回后晾晒3~5 d,搓去外种壳,去杂净种后在阴凉通风处摊晾1~2 d,用布袋小包分装置于木箱中贮藏待播,种子平均千粒重28.2 g。于2013年2月29日,根据试验设计分别采用不同基质进行种子催芽,种子播后在苗床上搭建塑料小拱棚保温保湿,以促进种子萌发。根据不同基质种子催芽试验结果采用粗河沙催芽,于4月1―15日出苗盛期,根据试验设计将芽苗按不同株行距的密度分区(分畦)在苗床上用竹签打孔移栽,移栽后及时洒定根水,并在苗床上盖1层谷皮保温保湿、防草,采用露天全光育苗。幼苗移栽后及时拔草,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追肥,用复合肥按0.2%~0.3%的浓度灌根,之后分别于5月中旬、6月上旬、7月上旬、8月下旬用复合肥按0.3%~0.5%的浓度灌根;雨季及时防涝,夏秋季节防旱保墒,中耕除草等;8―9月,及时做好食叶害虫防治等[12-16]。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于4月30日出苗结束后,对不同基质的种子催芽出苗率进行调查。芽苗不同密度移栽试验的生长量于2013年11月中旬按照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517―200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17]的检测方法,设置0.5 m×0.5 m样方进行抽样调查,每个密度试验处理设置样方9个,对每个样方内的苗木全部实测地径和高度,并结合样方调查,以样方的苗木平均地径、平均高为标准,在每个样方内选取标准株3株(误差±5%),测定主根长度、≥5 cm长Ⅰ级侧根数量。试验数据用dpsv7.55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质催芽对枳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2.2 芽苗不同移栽密度对枳一年生播种苗生长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以粗河沙、炉渣土催芽的出苗率均较高,分别达78.7%和77.0%,农田土催芽的出苗率最低,仅为53.7%。主要是因为粗河沙、炉渣土透水透气性较好,有利于种子萌发。枳播种芽苗移栽不同密度对一年苗的生长量影响极为显著。试验以株行距10 cm×10 cm密度的生长量最大,平均苗高为129.8 cm,平均地径为1.10 cm,平均主根长度为36.1 cm,≥5 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为19.8条。虽然株行距5 cm×5 cm密度的平均苗高也较高,但平均地径、平均主根长度、≥5 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均最低。最适密度有利于形成苗木生长的最佳小环境,提高苗木生长量。而苗木密度小,低于最适密度,则相应的生长指标反而降低,主要是因为苗木密度小,幼苗期苗木空间较大,杂草易滋生,与幼苗争水争肥等,苗木生长环境的空气湿度也降低,土壤易干燥板结,不利于苗木的早期生长,也影响了苗木的后期生长。

4 参考文献

[1] 黄雯,林富聪,张庆美.珍稀树种枳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J].福建热作科技,2010(3):44-48.

[2] 金光,陈志峰,廖汝玉,等.福建野生枳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J].福建果树,2006(3):29-30.

[3] 何涛,杜瀛琨,蓝伦礼,等.枳子的研究概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5):64-66.

[4] 张莹,黎斌,李思锋,等.北枳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种子,2009(12):66-68,71.

[5] 李英.枳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6] 徐翼虎,谢金华,许斌,等.枳的综合利用及播种育苗造林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3):208,168.

[7] 李斌超,马得草,朱鹏宵,等.枳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56-257.

[8] 孙骏威,陈珍,李素芳,等.枳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10(7):739-740.

[9] 王朝霞.珍稀树种枳的生态习性及繁殖栽培与利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5):105-107.

[10] 王朝霞,杨秀珍,丁向阳.枳幼树生长特性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16-17,20.

[11] 徐辉,赵磊,徐军,等.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149.

[12] 江先桂.枫香播种育苗技术[J].福建林业科技,2012,160(3):128-130.

[13] 张润生.大叶黄杨播种育苗技术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12(1):18-19,40.

[14] 杨鹏.竹柏不同播种育苗方式的生长效果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12,159(2):107-110,27.

[15] 杨鹏.花榈木不同播种育苗方式效果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11, 111(2):26-27.

第11篇

六盘水地处滇、黔两省结合部,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南、北盘江流域两岸,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交通四通八达,是西南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该市炎热夏季月平均气温仅19.7℃,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的天堂,有四季美不同的特色旅游风光。2005年经中国气象有关专家评审,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打造的都市品牌。

生物种类繁多

自然资源富集

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有煤、铁、铅、锌、钻、硫铁矿、硅砂、石灰石、水泥配料黏土等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煤、铁、铅、铟、硫铁矿、石灰石、白云石、萤石、石膏等,其中以煤、铁、铅、锌储量为多。煤储量居全省之首。六盘水煤田可靠储量711亿吨(2000米以内),探明储量164亿吨(普、详、精查),垂深1000米以内可靠储量413亿吨,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市境因此素有“西南煤海”、“江南煤都”之誉。

境内水资源主要源于天然降水。1999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81.4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2.61亿立方米,重复主算量22.61亿立方米,总水资源量81.49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转化频繁。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化学类型简单,以低矿化度重碳酸盐类淡水为主,除局部轻度污染外,大部分地区水质良好,适合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过境客水主要为北盘江及三岔河干流客水。北盘江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23.5亿立方米,三岔河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13亿立方米,总量36.5亿立方米。由于河流切割深,农田灌溉难于利用。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6.65万千瓦,平均每平力公里土地拥有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7.66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70.68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59.84%。

野生果类有刺梨、猕猴桃、棠梨、山楂。其他有用野生植物有毛栗、苦酊茶、八角、花椒、棕榈等。市境乔木树种及竹种223个,分属62种、140属。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秃松,二级保护树种伞花木、香果树、光叶珙桐、鹅掌楸、红豆杉、野茶树,三级保护树种银雀树、黄杉、西康玉兰、木荷等;有省、市珍稀树种木棉、紫树、复叶栾树、黄连木、香楠、毛黑壳楠、红花油茶、灯台树等。具观赏价值的树种有滇杨、杜鹃、大官杨、沙兰杨、木槿、罗汉松等。粮食作物有玉米、稻、马铃薯、麦、大豆、荞等。玉米产量居全市大田作物之首,队以稻产为大宗。经济作物有油菜、烟草、花生、茶、麻类、棉、糖料、蚕桑、芝麻及其他油料作物。所产水果分属12科22属计30余种。

六盘水市的动物。鱼类有35个品种,分属4目8科。其中本地鱼21个品种,分属4目7科;省外和国外引进品种14个,分属3科。两栖类动物共18种,分属有尾和无尾2目7科。其中大鲵(娃娃鱼)属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贵州疣螈、蓝尾蝾螈为稀有品种。

爬行类动物分属龟鳖目、蜥蜴目、蛇目,有8科33种。野生鸟类品种繁多,数量不明,常见50余种,分属13目21科。稀有珍禽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鹳、白冠长尾雉;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三级保护动物鸢、苍鹰等。哺乳类野生动物有52种,分属8目23科。其中珍稀种类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野生华南虎现已绝迹)、黑叶猴、金钱豹(市内也未发现)、云豹、斑羚、苏门羚;穿山甲、林麝;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西南黑熊、大灵猫、豹猫。

文化历史悠

旅游资源丰富

第12篇

一、爱护树木、勤俭节约、发展代用品缓解供需矛盾。

倡导全民植树,科学培育速生丰产林,保护森林资源,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手段研究开发替代产品,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把有限的森林资源真正用在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坚决取缔低值易耗、以资源为代价的眼前利益产品,杜绝木材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环节的浪费和不合理现象,树立全民节约的意识。充分利用现有节约代用途径,拓展新领域,推广新的节代项目,进一步发展木材节约代用品,制定引导限制木材消费政策。既要通过行政方式限制木材消费,更要通过制定政策法规,运用经济杠杆(价格、税收)加以引导,制定和实施木材节约代用的产业政策,对木材节约代用实行政策倾斜。提高全社会对木材节约代用的迫切性和紧迫性的再认识,树立全民节木意识缓解木材供需矛盾。

二、保护现有资源、合理进行木材生产采伐及林份更新

我省林区珍稀树木品种较多,但随着几十年的大量破坏性、掠夺性采伐和盗伐,不仅总的蓄积量严重减少;更使珍稀树种走向了灭绝的边缘,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的实施,需要更加严格对其保护,禁止采伐现存资源较少的针阔名贵树种,对常规的经济树种要实行逐棵森调挂号进行评估,只能对成熟、过熟的林木进行采伐,保护现有资源。利用人工造林技术,对名贵树种进行繁育造林,扩大母树林面积,保证基因库的树木品种,对现有的名贵树木林进行人工促进,保证其延续增长。对薪炭林,水土涵养林进行科学合理的更新造林,按适宜林地条件实行人工更新造林,提高林地的经济价值和林份多样性。

三、发展林业特色经济、搞好几个结合。

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充分考虑市场和资源双重因素以及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加快天然林保护工程,放下伐树的油锯,拿起种树的镐头,这是历史赋予这代人的重任。转变经营机制,减少原木生产的主投入,依据林业特点发展有竞争力的特色经济,转变林区职工的观念,跟上国企改革的步伐,要注意以下几点结合。

1.长远规划与短期效益相结合。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加以大力开发,应用现代生物高科技手段,建立区域性特色产品经济圈,合理布局,规模展开。避免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要搞好整体利益规划的宏观指导,加快生物高科技开发,把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加快科技成果的开发应用和科技资金投入。发展简单的庭院养殖、种植、采植经济,注重集约化深加工,打短平快的资金回收翻身战。

2.依靠科学与发展目标相结合。林区的特色经济发展按经营产业结构布局以经济效益划分为三类:一类是高科技为先导、高产值、高效益型骨干企业,这是振兴林业经济的骨干;二是劳动密集型,以自然山副产品采集业,简单加工业,种植业为主的行业;三是以服务业、旅游业为主的生活型服务业。特色经济发展是一门多学科、多领域、多产业的科学,是业务性、技术性很强的一项工作。这就要依靠科学知识,才能促进发展。要加速对转岗、转业下岗职工的素质技能、知识科学的培训规划,引进相关技术人才,挖掘现有人才,发展科技人员的才能,重视利用人才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与科研院校搞好多项联合,引进技术,把知识变为发展特色经济的效益。在引进新经济技术方面上,应长期与短期结合,并进行可行性多重论证,避免盲目性、随机性,积极稳妥地发展特色经济产业,减少企业间重复建设及不合理、无科学投资等有碍发展的事情再发生。把有限的资源、资金、人才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企业效益。

3.坚持深化企业改革与用好政策结合起来。坚持企业改革,注重研究大中型国企改革的方针政策,把制度创新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把技术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结合起来,把开拓市场与强化管理结合起来,用好、用足国家、政府给林业的特殊政策,发挥林业资源优势,搞好林业的特色经济,真正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