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0: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后赤壁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再读苏轼的《后赤壁赋》,以往对课后几个注释的疑问以及学生对这几个注释的疑问、理解,作者再次浮上心头进行了阐释。
再读苏轼的《后赤壁赋》,以往对课后几个注释的疑问以及学生对这几个注释的疑问、理解,再次浮上心头。今不揣浅陋,冒昧试解,以抛砖引玉。
一、“曾日月之几何”
课后的注释是:“经过的时间很短。”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意译,而不是注释。注释应该是注重要词语、释句意,最好还能让学生明结构。这个任务虽然可以通过翻译完成,但应是直译。意译不能很好完成这个任务,如这个意译,会使学生误解“曾”。依照课本的这个意译,会有学生把“曾”理解为“经过”,这是误解。古汉语的“曾”和“经过”只怕没有什么联系,“曾”在上下文中只能是一个副词,而“经过”在文后的意译中只能是一个动词,二者不相当。这误解会使学生拿这理解去尝试解其它不解的“曾”,重新导致误解,更多的是困惑《因解不通》。这困惑会使学生认为古汉语词义没规律、难掌握,产生迷惘、畏惧情绪。更有甚者只怕会把“曾”理解为“日月”的定语。因为这是课本的注释,学生不这样尝试对应理解,又该怎样理解。
那么,“曾”该怎么解释、这句该怎么翻译呢?联系文句相关情景,“江山不可复识”是由于这次赤壁游所见的景象与前次赤壁游所见的景象大不同:前次所见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而这次所见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这迥然不同的景象相隔时间仅三个月。由此可见,“曾日月之几何”的“曾”和时间有关,指前次游和此次游相隔时间短。而这个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才”“刚刚”相当。如“才在家里吃过饭,到这儿又吃起来了”的“才”,指两次“吃”间隔时间短。古汉语的“曾”解为“才”,可在“曾几何时”中得到验证。
再查《后赤壁赋》注释翻译的书籍,一九七九年再版的中学语文编辑室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散文选》对“曾”的注释就是“才”“刚刚”,一九九八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唐宋家诗文选》也是这样注释的,都译为“才过了几天哪”。应该说二书的注释翻译较之其它翻译更直接恰当、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如王彬先生主编的《唐宋家名篇赏析译注》《经济日报出版社》译此句为“时间并没过多久”《当然这个意译很好》,有人说“曾”可解为“并”。但现代汉语的“并”要用在否定词之前,而要解释“曾”如何成为“并没有”,只怕难度较大,学生理解接受起来较前困难,不如解为“才”“刚刚”简捷明了。
二、“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
读本对“虬龙”的解释是:“指盘曲而古老的树。虬,古代传说的一种龙。”对“栖鹘之危巢”的解释是“鸷鸟巢居的大树。危巢,筑在树梢处的鸟巢”。未释“登”,也未释“攀”。从“虬龙”解释的中心语“树”及很多译文的翻译,释“登”为“上”“爬”义。考虑相关方面,只怕不行。“盘曲而古老”的树,因其“盘曲”承受力不强,易断;“古老”会有干枯,自然很脆,易断。“盘曲”加上“古老”的树,能爬么?敢爬么?又加上“断岸千尺”这样的地方,即使是爬树老手,树也可爬,只怕也两股战战,不敢爬。让苏轼这样的人“爬”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树,只怕不太可能。第一,从苏轼的身份、地位看,不免会保持“斯文”仪态,爬树这有失斯文的张狂举动,会有么?第二,他饱尝牢狱之苦,出狱后被贬黄州。可以说,生活艰苦、理想成空,身心俱疲、“华发早生”;四十岁时已“齿牙摇摇”,今已四十六岁矣,从年龄和身体状况看,只怕也不会上树的,更何况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树。所以,是“虬龙”为“盘曲而古老的树”。只怕是错的。
那么怎样解释“虬龙”及“登”“攀”呢?
结合文章交待的环境、苏轼当时的情况,参考几种书籍注释翻译内容,“虬龙”应从杜牧《起青云馆》是“虬螭千仞剧羊肠”的“虬”,即引申为“像虬龙那样弯曲、盘曲”(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联系课文解为“盘曲而上的羊肠鸟道”。“登”可解为“由低处到高处”,如《荀子·劝学》中“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的“登”。“攀”应从李商隐《行次西郊作》:大妇抱儿哭,小妇攀车“轓”的“牵”、“拉”义。这样,两句可解为“攀登盘曲的悬崖鸟道,上到高处,手拉着鸷鸟巢居的大树”。拉着大树,才能身定胆大,“俯冯夷之幽宫”,才能气壮有力,“划然长啸”,使“草木振动,山鸣谷应”。
三、“肃然而恐”
1.知识与技能
(1)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融的特点。
(2)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熟读成诵,品味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
(2)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
2.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3.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比较鉴赏。
教学难点
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对字词有了一个简单的梳理。这篇课文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情景理交融,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赤壁赋》,体会这个写作特点。
二.文本研讨
(一)请同学们找出写景的句子,并大声朗读,体会情感。
第一段: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作者仿佛觉得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
“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这里的景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呢?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来说就是——乐。
(二)思考课文里还有哪些情?
悲情:
1.在第二段中由于高兴而高歌,面对如此良辰美景,见茫茫月色江水,触景生情,产生美人天各一方之叹。情感也进而由“乐”转“悲”。(思考:“美人”指代什么?)
苏轼是一个诗、词、文、书法等各方面都有杰出成就的旷世奇才。他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到排挤,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当团练副使,不得干预公务。
对苏轼来说,“美人”意味着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而此时,在“天一方”的“美人”,成了他可望而不可即的追念,成了遥远的梦想。才华横溢的他,正值壮年,遭此厄运,困守黄州的现实把苏轼所有的梦想击得粉碎,只留下怅然的叹息。
经过吟诗与吹洞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
2.第三段眼前之景激发了联想,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曹操当年志得意满,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
眼前之景引发了客之三悲——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三)这篇课文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情景理交融,那么,哪里是阐释理的?
第四段水风月这些景物阐释哲理。
用水与月作比喻,引发出变与不变的思考。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这是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
由此,苏轼找到了一帖精神解脱的良药:拥抱大自然。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从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可见他旷达的胸怀,乐观的处世态度。
也正是这精神解脱的良药让客人“喜而笑”,第五段最后的喜不是回到了情感的原点,而是在原来情感基础上的一种提升,是大彻大悟的喜悦。
(四)再次朗读第四段,读出慷慨激昂的感情。
(五)总结
有名家如此点评《赤壁赋》:此赋通篇只说风月——金圣叹;以江山风月作骨——林云铭。
的确,《赤壁赋》通篇以景贯穿,全文紧扣山水风月展开,苏子的“乐”和客的“悲”都是由眼前之景生发出的(情由景生),苏子对“人生与宇宙”哲理的阐述也是以眼前之景为喻的(理由景生)。
眼前之景引思,眼前之景触动心灵,眼前之景激发联想,眼前之景阐释哲理,眼前之景预示人生。
二.比较阅读
苏轼在黄州留下了三部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高中课本有两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作品之间有太多的相似,同是以赤壁为题,都写赤壁景色,都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然而细细品味这两篇(首)作品,会发现它们同中存异。
1.都写赤壁景,但景色迥然不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开头一句“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水浩浩荡荡,场面宏大,气势奔放。接着集中写赤壁古战场之景。先写乱石,突兀参差,陡峭奇拔;次写惊涛,水势激荡,撞击江岸;再写浪花,由远而近,层层叠叠,如玉似雪,奔涌而来。气势宏大,境界壮阔。
《赤壁赋》写景则迥然不同。诗人泛舟江上,正是初秋时节,柔柔的秋风徐徐吹来大江江面,水波不兴,风平浪静。诗人心情闲适潇洒。赤壁江景:白茫茫的薄雾浮起在宽阔的江面上,在皎洁的秋月照射下,江面水天相接,晶莹透明。《赤壁赋》所写的赤壁景写得空明柔美,表现出了诗人怡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心境。
2.都写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但人物成败不同。
词和赋,不但写了赤壁景,并且写了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我们知道,赤壁以赤壁之战而闻名,赤壁之战战场上敌对双方的主帅是周瑜和曹操。周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遂成三国鼎立之势。赤壁之战,周瑜功成名就,英名远播;盖世英雄曹操遭到其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词所缅怀的古人,是赤壁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周瑜。诗人通过从不同角度的描写,写出了周瑜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儒将风范和过人的胆识和才智。(少年英俊、从容潇洒、儒雅、指挥若定)
胜利的英雄周瑜,实是以古人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为下文抒情蓄势。
赋缅怀的是被周瑜打败的曹操。诗人先写其势如破竹的攻势,“破荆州、下江陵”,一“破”一“下”,势不可挡;次写军队之多,气势之大,水军船队首尾相接千里,军旗遮蔽了天空;再写曹操不可一世的骄态,面对长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这实在是一个盖世的英雄。诗人在极力渲染曹操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后,最后却来一句“而今安在哉?”来否定虚化。是啊!拥有百万雄兵,视天下为无物的曹操,一样“困于周郎”,一样被“浪淘尽”,何况是被贬谪放逐的诗人呢?故诗人生发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哀叹。诗人写失败英雄曹操,是为了抒发其“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感慨,由败者引发己悲,用得恰到好处。
3.都抒怀,感情基调又各不相同。
词中,“人生如梦”这种虚无的佛老思想仅仅是一闪念,“一尊还酹江月”。诗人以酒祭月,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景仰,更表现了自己壮心未泯,夙志犹存,诗人内心虽有苦闷彷徨,但是思想还是乐观旷达、昂扬向上的。
若从不变的角度看,看似短暂的也是永恒。山间的明月,耳畔的清风,都是造物主的馈赠。诗人发现了生命的价值,凸现了生命的伟大,因而去享受生活,享受造物者之无尽藏。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仕途的逆境坎坷的诗人深知生命的短暂,参透了是非荣辱,但是并没有从万事皆空的角度去放弃和忽略生命,而是对生命充满了眷顾和感激。诗人对永恒执着地追求,这不是消极的颓唐。如果说《念奴娇》更多地借助黄老思想来排遣忧愁的话,那么,《前赤壁赋》则更多一些积极入世的色彩。
三.拓展延伸
1.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是否消极?你是怎样看的?对你有何影响?你是怎样对待挫折的?
2.真有这样一场主客对话吗?真有吹洞箫的客人吗?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对《赤壁赋》的内容进行赏析,体会了文章景、情、理完美结合的写作特点。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可以借鉴苏轼的这种手法,而他作品中的精彩语句也可以为我们所用。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挫折和不顺,希望大家能学习苏轼,努力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板书:
赤壁赋
心情变化:乐—悲—乐
写作特点:情景理交融
[关键词]《赤壁赋》;哲学思想;探析
[中图分类号]1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101-01
北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为黄州团练副使,他纵情山水,两赋赤壁。元丰五年(1082年)五月,他的好友,道士杨士昌来黄州看望他,二人携手同游两个多月。夏历七月十六日晚,夜色晴朗,月明星稀,他们相约泛舟长江赤壁,就在这次游览中,苏轼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名篇《赤壁赋》。下面我们就针对《赤壁赋》一文解读苏轼的哲学思想。
一、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铺垫了“静”的写作氛围。继而又在这幽静的环境中写“月”在徘徊,“露”在弥漫,人在冯虚御风、羽化登仙。在静中写出动感,静中的动和动中的静都是永恒的,于是下文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更为难得的是作者又在符合情理的动静中,折射出环境的雅致。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主客才有兴致扣舷歌而吹洞箫;苏轼才能逸趣横飞,千古名篇,挥笔而就。
二、清中有浊,清浊相融
在秋高气爽的月夜里,普洒大地的月辉、拂面不寒的清风、一碧万顷的江水共同溶筑成一个清澈无滓的世界。然而在这个晶莹剔透的大环境下,却充盈着浩淼的白露,使一切又朦胧茫然。这一切把现实与梦境的界限变的很模糊,在这一境界中,作者的思想极度自由,不受世俗的束缚。他可以抱明月长终,可以挟飞仙邀游。这一境界下完成的文章才会恣意,浑然天成。
三、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在文章的第一段,苏轼把叙事、写景、抒情有机结合起来。山、水、风、月、主、客,都融入秋景。明月照人而为景,人诵明月而生情;人在诗中游,诗出人之口。在如诗如画的景中,诗人忘记自己是一个凡夫俗子,精神仿佛脱壳而出:“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情与景完全融为一体,没有了外物与自我的区别:清风明月、秋江白露、舞壑潜蛟、鱼虾麋鹿都有了生命和情意。人与物和谐共存,两者都是精神在飞扬。这一思想就是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四、短暂相比长远,有限寓于无穷
一、问在内容,把握文本,理清文脉
对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当然是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古人高尚的情操。中职学生的情感感悟力和审美能力相对较弱,更需要教师在内容方面多做一些点拨,这自然就需要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那么如何发问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呢?首先当然是让学生把握文脉。笔者认为比较合适的方法是设置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仍以《前赤壁赋》为例,在疏通字词后,让学生进一步自由朗读全文,并思考两个关键的问题:一是本文景、情、理完美融合,全文哪些文字写景,哪些文字写情,哪些文字写理?二是本文一个显著特色是“主客问答”,“客”从第几节出现,哪几节文字都是写“客”的?这两个问题都是从文章的内容入手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中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主客问答”这个写作特色上,引导学生从写作特色的角度去感受文章。从疏通字词读音到了解文章内容,再到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这样的过程符合人的基本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从易到难。
二、问在字句,深入文本,理解文意
文言文的精髓藏在文字之后,想要深入感受古人细腻的内心世界,对文言文的把握就必须细致到字句。想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字句明察秋毫,自然少不了教师的高水平。那么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又该做些什么呢?当然首先得把握段落的关键字词,其次设计相关问题。如《前赤壁赋》中为了让学生把握作者心情的变化,笔者设计问题:作者夜游赤壁时一开始心情如何?从哪一节的哪句话可以看出?这句话中的哪个字说明了这一点?学生通过筛选提取信息,回答“:苏轼夜游赤壁开始时心情非常不错,从第2节的第一句话‘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可以看出,最关键的一个字是‘乐’。”这样的提问能有效提高学生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这一能力对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问在字词“,以文带言”,掌握文言知识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字词,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对学生来说像外语一样,还有一些古代文化知识早已成为历史,但对理解整篇文章却又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就字词提问呢?仍以《前赤壁赋》为例,说说如何“以文带言”,把字词解释等古文知识融入到段落的分析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笔者追问学生具体是什么时候,学生对照注释可以回答“壬戌年秋天,农历七月十六”,由此顺便带出对古代干支纪年法知识的讲授,和对“望”“既望”“朔”“晦”的介绍。“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意思是“苏轼和客人在赤壁泛舟”,让学生比较古今句式的不同,从而判断出该句是倒装句。“以文带言”环节在一堂文言文课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是每堂文言文教学课必须经历的环节。在字词解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古文知识的分析中,既要照顾到知识点的典型性,又忌面面俱到,教师应着重帮助中职学生建构文言文知识系统。
四、问在修辞,把握文章特色,体会语言之美
文言文言简义丰,充满语言的魅力,有的文言文大量运用了修辞,非常值得今人借鉴。如《前赤壁赋》因为是赋体文,很多地方都采用了对偶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从对偶的角度去朗读分析文章,可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而且也能更快成诵。如该文中“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又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教师通过这样的提问,利用中职学校课时安排宽松的优势,引导学生不断地朗读体会,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修辞美和语言美上来,让其进一步领略文言文的魅力。当然,文言文课堂究竟该“问”在何处,也要依据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段落、不同的写作风格而有所不同。以上的讨论主要以《前赤壁赋》为例,因为这篇文章在中职文言文教学中可以算是难度最大的了。如果能够理解这篇文章,理解其他文章就不在话下了。其他文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赤壁之战》等,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教师提问要注重引导学生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而学生对此也很感兴趣。又如《师说》《劝学》这样的议论文,则应从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发问,并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比喻论证。中国古代文人特别善于运用比喻论证,引导学生体会古人的思辨方法,有助于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养成。
作者:郑燕 单位: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赤壁赋》 情感转换 乐——悲——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56-01
著名的赤壁之战,使得“赤壁”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名,也不是一般的风景名胜,而成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尽管苏轼所游览的并非当年“孟德之困于周郎”的历史遗址,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兴会所至,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吊古思今,借题发挥。苏轼描绘秋江夜月景色,叩问自然的奥秘,探讨人生存在的价值和哲学的意蕴。
在《赤壁赋》中,苏轼是怎样完成一次思想情感的突围和升华的历程的呢?我们将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比较深入的去探讨这一情感转换。文章有五个自然段,按照情感起伏可分为三个部分,用赋中语言表达为:“乐”(“于是饮酒乐甚”)——“愀”(“苏子愀然”,愀,脸色改变,多指悲伤、严肃)——“喜”(“客喜而笑”),即乐(一)——悲(二)——喜(五)。其中第三自然段解释“乐——悲”这种巨大的情感转换的原因,第四自然段则是苏轼内心自我的调整,怎样由“悲——喜”,文章情感圆润因而显得博大厚实。
第一自然段,“乐”,描绘秋江夜月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清的江风,吹不起涟漪,吹不起心头的纷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从容淡静洒脱跃然于眼前。“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出了白茫茫的雾气弥漫江面,月关波影充溢于天地之间,描绘出秋江月色全景描写,是大写意画,非心胸旷达宁静快乐者不能为也。秋江夜月美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此酒非何以解忧的杜康,非与尔同消万古愁的寂寥,而是举杯邀明月的放松,是白日放歌须纵酒的豪迈,歌诵的是“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窈窕纠兮,劳心悄兮”, 佼人、窈窕——“美人”。“美人”啊,暗合第二自然段“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秋江月夜畅想,“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笔触与意境同庄子笔下 “翕然往来”的境界何其相似。我们仿佛看到作者衣带飘举、乘风而行、遗世独立、陶醉于自然的形象。
良辰美景赏心事,这种“乐”之下却隐含着一种“悲”,是春花秋月的悲,永恒的明月清风,永恒的仙,苍茫的天幕下,飘荡是无限渺小的主于客。
第二自然段,是由乐转悲的因由,悲的是客的那支箫,“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倚歌而和之”的凄凉的箫声,实际上正是苏轼的心声,故能引起他的共鸣。那么,他在哀怨什么?眷恋什么?为何哭泣?又在倾诉什么呢?悲的是那支曲子,“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桂棹兮兰桨”表明自己志洁行芳; “击空明兮溯流光”表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品行。他 “砥砺名节,正色立朝,不务雷同以固禄位,因此被新旧两党排挤而屡遭打击,但他始终“不改其度”表现了屈原式的执着与节操,上下而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则表明苏轼“尊主泽民”的儒家济世思想和壮志难酬的惆怅。“望美人兮天一方”,实乃领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关键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思念心中的君主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心为君为国却应才华盖世被宵小构陷,于是乎,就悲得一发而不可收拾,渐渐弥漫开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那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悲,那是一种无边苍凉的悲。
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悲哀中,他思考,他发问“何为其然也”,为什么会这样呢?喝酒喝得好好的,唱歌唱得好好的,怎么会这样子呢?
第三自然段则是解释这种巨大的情感转换。客人洋洋洒洒,侃侃而谈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操在《短歌行》中抒发了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感叹,充满功业未就的急迫感及求贤若渴的心情,这种情与苏轼此时的心情暗合。苏轼也胸怀大志,但壮志难酬;他也感叹时光易逝,但只能“举匏樽以相属”。然而借酒并不能真的消愁,苏轼希望能遇见求贤若渴的贤君,希望能成就功业,因此,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赞赏、倾慕,然而当年是何等才华横溢,何等义气奋发,何等锐不可当,“固一世之雄也”的曹操“而今安在哉”?在哪呢——死了!由对千古英雄的追思转为对人生苦短的感叹。更何况你我渔樵于江渚,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呢?将朝生暮死的蜉蝣与永恒的天地对比,发出人生苦短的感叹,我们结果也是化为天地间的尘埃,亦即,我们活着的终极意义?在永恒的清风明月,永恒的仙面前,我们是那么的渺小和短暂——“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对于人生苦短、壮志难酬、梦幻破灭的现实,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之惆怅、感叹,苏轼也不例外。我们渴望永恒,渴望不朽千古,而追求“望美人”的道路则是实现这种不朽的途径,如今这条路却“天一方”,所以悲从中来。
他追古思今,心骛八极、神游万仞、在希冀与现实、理想与挫折的冲撞中,将何去何从?能否释怀? 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以宏博开放的胸襟,对儒释道精神兼收并蓄、灵活运用,以乐观洒脱的情怀,圆满地回答了困扰了人们千百年的问题,得到解脱。
第四自然段则是苏轼内心自我的调整,由儒家的积极入世的所遭遇的“悲”转向道家自我宁静的避世的“喜”。同样是永恒水与月,引发人们对时空及宇宙人生的思索,“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上善若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我们选择什么样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变”则短暂则“悲”,“不变”则永恒则“喜”。曹操是不在了,但千百年后人们依然记得他的名字和事迹,你我渔樵,多少年后还有人记得你我的存在?从积极的角度看,我们要去追求这种“不变”,去追求“美人”的道路,从消极的角度看,我们渔樵,我们傍山间依明月,天地万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摆脱尘世的喧嚣,追求心中的永恒。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合为一体,形体会变化而精神不灭,能代代相传,那么,又谈什么寿命长短呢?既然“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至此,苏轼解决了人生不能永恒的烦恼,应安时处顺、融入自然、物我两忘。
在此,对古诗文起笔艺术作一些评鉴。
一、开门见山
这种方法,与八股文的破题有近似之处。文章一开头便托出全文的旨趣,往往有高屋建瓴的破竹之势。唐宋家中,韩愈最擅用这种方法。他的名文《送东野序》。首句变不同凡响:“大凡物得其平则鸣,”紧承首句,他从草、木、金、石之“鸣”谈到人之“鸣”从咎陶一直谈到当代之善鸣者,最后落脚于孟东野,洋洋洒洒,势如破竹,这“势”便是有首句从高处落笔所形成的。
开门见山,如大丈夫会客,直须阔步而出,不必忸怩,这是要点。
二、平缓起笔
这种开头的方法是,不以惊语惊人,却从低处入手,平平开始,看似不奇,实则如游名山胜景,在初入处,倒也平常,可越走越见其奇妙,步步诱人,层层有新意。通常,游记之类的文章多用这种方法。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正是如此。这种方法,多用实事的叙述,少用概念的议论。
《醉翁亭记》的开头是这样展开的:
“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酿泉”――“醉翁亭”
它不是一开始就把“亭”亮出,而是一层层地推进,好像拍电影一样,从远景的概貌,到中景,再到局部,由面至点,诱人去关注只要之点。
叙事性的文章,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传记,常常从时间地点人物写起。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这样开头的:
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苏轼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承袭了这种写法。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
司马迁的传记体,开头多从传主姓名介绍起,一开始便简明地介绍:某某,某某人也。如《项羽本纪》: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这种史传笔法,后来为传奇、小说所继承,如清代的蒲松龄,他的作品,也多这样。如《席方平》:
席方平,动感人也。
这种写法,先介绍姓氏、籍贯、性情如何,先给读者一个轮廓的介绍。中国的读者,很习惯于这样的写法。
三、反面起笔
古文里一些辩论性的文章常用这种写法,请看《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作者王安石本是要说孟尝君不仅谈不到得士,倒是只配作豢养“鸡鸣狗盗之徒”的头儿。可是,他先不说自己的观点,却从对立面着手,先扬后抑,欲擒故纵。所以紧接上文,笔锋一转,便力加反驳: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原来,孟尝君被秦昭王囚禁时,昭王想杀他,孟尝君找人到昭王的宠姬那里去疏通,谁知道这个女人趁人之危,要孟尝君将自己珍藏的一件很名贵的白狐皮衣送她,可是这件皮衣已经在孟尝君入秦时献给了昭王。这时,孟尝君豢养的一个“士”,便在夜里装着狗潜入秦宫中,偷得了皮衣,便献给了昭王的宠姬。经这个女人的求情,昭王终于放了孟尝君。孟尝君逃走后,昭王后悔了,派人去追捕。孟尝君逃到函谷关,按照有关法规定,要到鸡鸣时才准放人。这时还是深夜,恰好孟尝君手下有一个“士”能学鸡叫,他一叫,周围的鸡跟着叫了起来,孟尝君便得以逃走了。这便是王安石据此作翻案文章的史实。
这样的开头,匠心独运,对读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开头不到一定功力者,不可盲目模仿,因为,这种开头,起笔不易,铺衍也难,是很难驾驭的。
四、比兴开头
这是一种古老而很有艺术效果的方法,在《诗经》中就被广泛运用。
《诗经》魏风的《硕鼠》,共三段,每段都是用“硕鼠硕鼠”开头。这首诗,是讽刺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的,诗歌用大老鼠来比喻剥削者,说大老鼠,等于就是说剥削者。
《诗经》的第一首诗歌《关雎》,是一首情歌,写一个男子思慕一个女子的情思。它是以啼叫的水鸟为开头,引出下文的。在第一二句用以起兴的事物(水鸟)与三四句的本事(淑女、君子)之间,虽然有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就不像上一个例子那样紧密了。
这类方法,在韵文中最为常见,但在散文中也不乏其例。先秦诸子很擅长于用比喻论事理,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通俗化,有时候,比喻本身隐寓着哲理,运用这种方法的能手,尤其要推孟子和庄子。
庄子内篇的《逍遥游》,要讨论的是很抽象的哲理,文章却用比的方法开头: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这是庄子所说的“寓言”。
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李定等人抓住苏轼诗歌中一些批评新法的内容,罗织罪名,说他“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将他从湖州拘捕入京,投入御史狱,酿成了著名的“乌台诗”案,诗人由此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应该说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文字狱之一。它的出现,说明封建制度为了巩固和加强皇权统治,开始实施了文化上的黑暗。作为案件当事人的苏轼,当然会比别人有更为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诗案对诗人的思想和创作不能不发生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苏轼由当初的“奋厉有当世志”、“致君尧舜”,转变为“聊从造物游”的艺术人生。案前,诗人主要是深刻地反省仕宦人生,其后,他痛苦的心灵在自然的天地里找到了归宿,发现了新的人生境界。正如有人所说:“黄州时期苏轼精神寄托的对象,从名利事业而暂时转移到东坡,转移到大自然。这是对统治集团的一次疏远,这不可能无它的积极意义。”它使苏轼从此前时期具体的政治哀伤中摆脱出来,重新认识了社会,重新评价了人生的意义。在经过痛苦的心灵挣扎后,终于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归宿。苏轼的这种变化可以较清楚地从贬谪黄州时期创作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散文名篇《前赤壁赋》中体现出来。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春秋”,诗案对于苏轼,浑如一场恶梦。他对前期的生活道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但这种反省,只能说是在黄州痛定思痛,对时代和社会的黑暗有了深刻的认识后,由前期“具体的政治哀伤”发展为“对整个人生、史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李泽厚《美的历程》)这是诗案后,苏轼思想中所发生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飞跃。这一时期,苏轼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可以用“人生如梦”四字概括。
“人生如梦”是苏轼在黄州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主旋律。无论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雄浑壮阔的如画江山,还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英雄事业,都无法使诗人摆脱对人生、社会、时代的深刻哀伤与内心的灰暗心理。江山的雄伟与古代的英雄,恰恰使词人感受到自己“奋厉有当世志”的雄心抱负的破灭。所以,“人生如梦”成为这首雄放千古之词的必然归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我们可以说,批判现实,为补天之欲坠,固然是东坡精神;深深叹惋天之不可补,从而发出“人生如梦”的那种对时代、对人生的深深哀叹,则是诗案后苏轼词风的本质特征。此时苏轼人生观中的“人生如梦”的哲学思想,从绝对意义来看,当然是消极的,但是,从其相对意义来说,却又具有积极的因素。他汲取了儒、道、释三家思想中对封建制度破坏作用的因素,把老庄“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哲理运用到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既然一切凸的事物在经过厉风荡涤之后,势必冲决而散,那么封建社会的盛世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反面了。苏轼作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封建文人,他感受到了时展的这种趋势,但又无力挽狂澜于既倒,于是才产生了“人生如梦”的感叹。所以,我们大可不必遗憾“大江东去”这首雄放千古的词作有“人生如梦”这个灰暗的尾巴。因为,它不仅是苏轼“野性”的真实表现,而且也在客观上宣告了封建制度强盛的黄金时代业已过去。所以,与其说这是苏轼的历史局限,毋宁说是苏轼真实地反映了历史。
写于贬谪黄州的《前赤壁赋》,也是苏轼在经历一场生与死的磨难以后对人生、生命、功业的顿悟,是苏轼的人生境界升华的产物。他将这种顿悟的深邃哲理与诗意的境界、无限绵亘的时间长河及浩渺茫然的空间四维融为一体,从而在艺术上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在《前赤壁赋》这篇名作中,人物个体在其中是何等的渺小:“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然而,人类在浩渺宇宙中却又是主宰万物的主体,“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都是为“我”所“取”、为“我”所“用”,是“吾与子之所适”。
《前赤壁赋》中的景物、人等一切物象,几乎都是含有象征意味的意象,从而构成了一幅具体而又抽象的图画。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何等美丽的情境,主客诵诗歌章又是何等的欢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似乎这世界、人生都是无忧无虑。然而,这只是人类世界的表面现象,很快,这种欢愉就被客人的洞箫与客人的发论引入了悲哀深层的内心世界,作者借客之口阐发了士人的悲哀。客实际上是苏轼人生观的另一个侧面,主与客既是二,又是一。“客”的阐发不仅是他个人的思考,而且是苏轼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思考,其思考的主要内容即是对功名、文名与生命短暂的迷惘。苏轼经历了对生命理想幻灭的切身体验,故尤为深切,而于文赋中写出了诗境、理境。如果说客人的悲哀,代表了苏轼诗案前后的灰暗心理,是从前之我;而苏子正面阐发人生妙理,则代表了他对生命、功业认识的升华,是今日之我,是面对此时长江万顷、清风明月而胸中一片顿悟的“自我”。这种顿悟的核心,就是要享受生命,是生命与整个自然、整个宇宙结为一体,从而得到无尽。
从这一词一赋中我们不难发现,苏轼在黄州时期形成的是与“仕宦”对立而又与“隐居”有别的人生观念,具有反污浊尘世束缚、雍容旷达、与大自然打成一片的情怀,注重自我心灵的释放,是主观精神上的自我与大自然的统一,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决了“进取与归隐”的矛盾。正如李泽厚所说:“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表达出来的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王建军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学746010)
但苏轼走向黄州又何尝不是带着渴求走来,带着超脱走来,带着重生走来,带着辉煌走来。“二律背反”、“穷而后工”、“史家不幸,诗家幸”在苏轼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即创作于此。如果说黄州带给了苏轼创作的辉煌,那么赤壁无疑是辉煌中的巅峰。苏轼神游赤壁,灵魂在矛盾中挣扎,生命在超脱中重生。
一、在凄苦中挣扎探寻灵魂的归宿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父洵虽大器晚成但饱读诗书,其母深明大义兼以忠义礼智信教之,可知儒家文化在他的思想中早已根深蒂固。“奋厉有当世志”的淑世精神必然是他生命的精魂,可是“乌台诗案”打碎了他的“忠君报国”梦。“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继承了《楚辞》中用“美人”隐喻君主的传统,“美人”指当朝神宗皇帝。遥望天一方,“山高皇帝远”,山水渺渺,我心渺渺,我梦亦渺渺。“一尊还酹江月”,苏轼祭奠的何止是江月而是自己的“忠君报国”。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放任小舟随它飘零,正是苏轼“灵”与“肉”、理想和现实失重的外化,残酷的政治迫害让他失去了归属感。“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箫声凄凉,歌声幽怨,潜蛟起舞,嫠妇夜泣,此恨绵绵,我心何往?种种意象无一不是对苏轼“灵”与“肉”的撕扯,他被折磨得痛苦不堪。“穷则思变”,他在纠结中寻找出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入世”之路既然如此艰辛,为何不“乘风归去”走向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出世”之境?
此时儒与道的矛盾也让苏轼陷入两难的境地。这一点在苏轼的《后赤壁赋》中也有所体现:“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既然不能“兼济天下”,也只能“独善其身”,这是古代士子的两重境界。苏轼也不能免俗。在“灵”与“肉”焦灼之时,在心无所属之刻,在灵魂深处他听到了隐者的召唤,苏轼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想要遨游仙境,但终究知道“不可乎骤得”,真是恍然如梦。他在《水调歌头》中也写道:“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想早登仙境可是又难耐寒冷、凄清,还是人间好。“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后赤壁赋》中在道人向他抛来橄榄枝之时,却大梦初醒。可见苏轼最后还是摆脱了纠结,最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对“忠君报国”、积极入世至死不渝。他是独一无二的苏轼,他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的陶潜,也不会成为“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王维。苏轼在苦痛的挣扎中最终找到了灵魂的归属。“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苏轼这位先哲自有他的“移山之法”。
二、以哲学之思走出生存之惑
苏轼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与心灵对话,观照自我。“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在倾尽心中苦水之后,苏轼尝试以哲学之思解开生存之惑。江水日夜奔流, 却永无止境;月盈,月虚,却始终无消无长。从“变”的角度看,天地无时不刻不在变化,“人不可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可见变是绝对的;反之,从“不变”的角度看宇宙万物皆是永恒的,人类更是生生不息,繁衍万世的。个体不过是“沧海一粟”,但人类的发展长河却是源远流长的。如果说吾生是须臾的“小我”,那么整个人类的繁衍生息就是永恒的“大我”,必将与天地同在。因此苏轼释然了,发出了“而又何羡乎”的感慨。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的曹操,“而今安在哉”?倒不如“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珍惜拥有,把握现在,活在当下,放下姿态,留心身边的美景,岂不乐哉?苏轼重新审视着自己生命的价值正像林语堂在《坡传・序》中说的: “人生的每一刹那,只要连绵不断,也就美好可喜了。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以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闪亮照明,可以滋润营养。因而维持众生万物。”苏轼被贬到黄州以后,完成了“忠君报国”理想与个人价值观的重建。
其实,“大我”和“小我”并不矛盾。珍视自我,重新发现自我价值,心系苍生为百姓多做实事。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 把忠君梦与个人梦有机结合,把“达则兼济天下”与“穷则独善其身”的士子两重境界合二为一是苏轼的一大超越,不仅超越了梦想更超越了生命。想清楚了这些,苏轼与客又“添酒回灯重开宴”:“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如果说文章的开篇他与客在借酒浇愁,那么结尾走出生存之惑的苏轼在以酒庆祝,庆祝自己的新生。正像余秋雨在《坡突围》中所说,他“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得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而苏轼在被贬黄州后的作为更是为他这种超脱、豁然的心声提供了最好的佐证。他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建造堤坝,成立“救儿会”布施慈善,惠泽一方百姓。
1、不时之需,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shí zhī xū,意思是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需要。
2、成语解释:不时:不是预定的时间。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需要。
3、成语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来源:文章屋网 )
1、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登表海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3、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
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
5、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
6、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游金山寺》
7、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晁错论》
10、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浣溪沙》
11、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浣溪沙》
12、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江城子》
13、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1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15、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陌上花》
16、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
17、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
18、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19、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20、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21、请得一日假,来游半月泉。何人施大手,擘破水中天《半月泉苏轼、曹辅、刘季孙、鲍朝懋、郑嘉会、苏固同游,元祐六年三月十一日》
22、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23、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2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25、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26、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陌上花》
27、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28、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西江月》
29、人生如梦,一尊(通“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3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31、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吉祥寺赏牡丹》
3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晓景》
33、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35、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庐山烟雨》
36、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
3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38、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
39、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
40、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西江月》
41、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42、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4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4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45、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澄迈驿通潮阁》
46、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春夜》
47、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东栏梨花》
48、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西江月》
49、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一、而
“而”作代词,通“尔”,用作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偶尔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二、何
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为“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等。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或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等。如豫州今欲何往?(《赤壁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⒊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等。如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三、乃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如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不能作宾语。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四、其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她、它)”、“他(她、它)们”;或表领属,可译为“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如:
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⑶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的”、“我”、“自己”。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⒊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作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⑴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⑵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个”、“这些”、“这里”。如:
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⑵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6.表“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⑴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⑵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五、若
⒈表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们”,“你的”、“你们的”。如:
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⑵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⒉表近指,可译为“这”、“这样”、“如此”。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六、焉
⒈作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如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⒉作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里”等。如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
⒊作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怎么”。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七、之
⒈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事、物等,译为“他(她、它)”、“他(她、它)们”。如:
⑴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⑵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⒉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我”。如:
⑴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⑵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作指示代词表近指,指代内容视上下文而定。可译为“这”、“此”、“这些”、“这里”等。如:
⑴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⑵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⑶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名句名篇默写
(时间:40分钟 满分:120分)
1.(2015·郑州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中“ , ”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2.(2015·陕西西安二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等,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2)《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
(3)清中后期,进步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 ”两句,常被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雄辩家引用。
3.(2015·昆明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 ,”写出了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心理矛盾。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3)韩愈在《师说》中点明老师的职责或作用的句子是“,”。
4.(2015·辽宁五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作者自问自答,表明自己听完琵琶曲后泪水湿透青衫的句子是“ ? ”。
(2)古诗词善于运用联想,李煜《虞美人》中“ ? ”两句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3)生活中表达既善于从正面学习,又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常引用《论语》中的“ , ”一句。
5.(2015·山西四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 ,”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 , ”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家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借此寄托自己对家人的思念。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辙的句子是“,”。
6.(2015·大连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的两句是“ , ”。
(2)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女弹奏时有拢、捻、抹、挑四个动作,弹奏的曲子既有《霓裳羽衣曲》又有《六幺》的句子是“ , ”。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了边塞的悲凉,相应的词句是“,”。
7.(2015·石家庄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荀子的《劝学》篇中,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句是“,”。
(2)李白《蜀道难》中,以侧面描写来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
(3)《出师表》中诸葛亮建议后主凡事宜多征询侍中、侍郎的意见,并陈述了这样做的效果。表现这效果的话是“,”。
8.(2015·东北三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2)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句子是“ , ”。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的温暖的名句是“ , ”。
9.(2015·沈阳高三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说明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十分宏伟的句子是“ , ”。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句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景象美丽而广阔、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的句子是“ , ”。
10.(2015·哈师大附中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 , ”。
(2)杜牧《阿房宫赋》中形容“秦爱纷奢”时,说钉头多于谷仓中的谷粒的句子是“ , ”。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 ”。
11.(2015·河南平顶山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 ”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感慨当年的英雄豪杰们,经过风吹雨打,现在也成了历史。
(3)屈原《离骚》中表现诗人崇尚高洁、虽死无悔思想的诗句是“,”
12.(2015·河北保定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师说》中说明自己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赞扬李蟠能行古人从师之道的句子是“ , ”。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的结局是被项羽一把火烧掉的句子是“ , ”。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 ? ”表现了作者认为环境的喧闹与否与做学问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观点。
13.(2015·河南洛阳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用对偶句“ , ”描绘出两幅山间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
(2)苏轼《赤壁赋》中写箫声让深潭中潜伏的蛟龙起舞,让船上的寡妇哭泣的句子是“ , ”。
(3)屈原在《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14.(2015·辽宁实验中学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2)苏轼《赤壁赋》中“ , ”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在夜空中令人不易察觉的缓慢移动的状态。
(3)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为喻,回忆已逝的青春年华,表达百感交集的情感的两句是“ , ”。
15.(2014·辽宁马鞍山质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一致的。
(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既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歌咏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又用“ ,
”表明了身处逆境时应有的人生态度。
16.(2014·云南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骐骥一跃,;,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17.(2014·东北师大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孟子《鱼,我所欲也》)
(2),任重而道远。,不亦重乎?(《论语·泰伯》)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18.(2014·吉林调研)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2),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6)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19.(2014·陕西六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2)多歧路,今安在?,。(李白《行路难》)
(3),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2014·山西太原二模)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靡室劳矣。,靡有朝矣。(《诗经·氓》)
(2)问之,则曰:“,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韩愈《师说》)
(3)凄凄不似向前声, 。座中泣下谁最多?。(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
1.(1)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2)飞湍瀑流争喧 砯崖转石万壑雷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层
2.(1)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3.(1)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3)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1)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5.(1)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1)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2)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3)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7.(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3)必能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8.(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1)骊山北构而西折 直走咸阳 (2)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3)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10.(1)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2)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3)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11.(1)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12.(1)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2)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3)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13.(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3)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14.(1)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2)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3)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15.(1)浩荡离愁白日斜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16.(1)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3)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17.(1)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2)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 (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8.(1)连峰去天不盈尺 (2)万里悲秋常作客 (3)同是天涯沦落人 (4)赢得生前身后名 (5)寄蜉蝣于天地 (6)金就砺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