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表达爱情的诗句

表达爱情的诗句

时间:2023-05-29 17:40: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表达爱情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表达爱情的诗句

第1篇

关键词:《飞鸟集》;泰戈尔;哲理寓意

【中图分类号】:I【文献标识码】:A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印度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诗人,同时在历史、哲学、政治、文学、宗教以及语言等方面也颇有建树,为近代印度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飞鸟集》是泰戈尔的经典代表作之一,诗句的形式较自由,笔法清秀朴素、语言精湛,诗句像珍珠般闪耀着哲学及人文光芒,唤醒世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及追求,引领人们探索真理,追求梦想。

一、充满着乐趣,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诗集的开篇就以一种轻快的节奏把我们带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似乎要把读者带进那个没有纷争,没有烦恼的快乐世界。这里的语词轻巧,洋溢着青春的气息。难怪郑振铎在翻译完《飞鸟集》这部诗集之后,曾深情地声称其“包涵着深邃的大道理”,并且形象地指出其诗句“像山坡草地上的一丛丛的野花,在早晨的太阳光下,纷纷地伸出头来。随你喜爱什么吧,那颜色和香味是多种多样的”,说明了泰戈尔诗句中充满着青春魅力的语词很丰富,同时也暗示了泰戈尔在创作《飞鸟集》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泰戈尔的诗句中主要抒发的是对人类、大自然乃至宇宙间所有美好事物的歌颂、赞美,在其世界里,并不仅仅只有人类可以说话、相互交流,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有各自的生命和性格。诗中说“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地道谢,浮华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它道谢的”,这些简单的诗句或运用拟人的手法,或运用比喻的手法,或运用象征的手法为我们展示着这大千世界的美好,这些充满着乐趣的语句启示世人对生活点点滴滴的感受,同时带给了人们更多的青春感召。难怪20世纪的冰心拜读了泰戈尔的诗词时这样说道,“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感”,“快”轻快的呼声,“美”审美的视野,这就是这样一位蜚声世界的印度诗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二、深刻的哲理,充满着对人间万物的智慧思辨

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从小接触的宗教思想就是印度古代哲学婆罗门教的教义。其中包括《吠陀》与《奥义书》,《吠陀》的主要思想是对神的赞美和对宇宙及人的本质的一种研究,而《奥义书》则思考的是宇宙的来源并且形成了一种新的概念“我”和“梵”的关系。泰戈尔认为人具有无限和有限的双重性质,无限是指人的精神本质,而有限是指人的肉体受限,人们的实现自我“有限”和“无限”的过程也是自我升华的过程,每个人都不能过分沉溺于自我的世界里,应该努力追求和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毁灭那些与自然相违背的行为,追求精神的无限与真实,才是自我价值的真正实现。同时在泰戈尔的《飞鸟集》中更多表达的是,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现实生活是泰戈尔创作的主要灵感来源,但他的思想及哲学光芒远远高于现实生活,他巧妙地抹去了生活中的一切苦难、黑暗,将缝隙中的光明不断折射,用微笑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其次,是他对爱的思索具有别具一格的思考,包括母亲对孩子无私的母爱,人与自然间微妙的爱,青年男女间甜蜜的爱情……特别是对于爱情,他认为对待爱情必须忠贞,美丽的爱情会给人生增添无限乐趣。泰戈尔说:“我相信你的爱,就让这作为我最后的话吧。”每一个都需要爱,世界也需要爱,对于别人的爱一定是无私的,全部的,我们应该乐于奉献,才能得到快乐。

三、从容的心态,应对世间悲喜祸福

泰戈尔曾在诗句中告诉人们应如何正确地对待人生,对那些无名小卒不要轻视,对于名利不要过分的追逐,他曾说过“枯竭的河床,并不感谢它的过去”,这句话启示我们不管过去条件多么的富裕,环境多么的优越,我们不应该过分计较前后的得失。那些无名的花朵和萧萧的树叶,都是为人类和自然默默的奉献,以它们质朴沉默装点大千世界,给人们带来芬芳,我们也可以做到淡泊名利,不要过分追求表面的华丽,不惧怕外在的平凡和普通,人的内在价值永远显示出人生的光辉。“采着花瓣时,得不到花的美丽”时刻警醒着世人正确地应对世间悲喜祸福。

《飞鸟集》是泰戈尔用来描述其自身南来北往的长途跋涉的漂泊之旅,记录自己的人生旅程,他善于捕捉生活及自然中的每一个美的瞬间,将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白昼和黑夜双方之间合二为一,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蕴藏在这些短小精湛的诗句中,为世人开启美妙生活的大门,积极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文斌:《泰戈尔芙学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CNKI:CDMD:1.2007.113521.

第2篇

告诫学生学无止境,教师要耐心指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谦虚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4.《〈论语〉十则》中,感叹时间流逝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扁鹊见蔡桓公》中表现蔡桓公对医生持有偏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桓公讳疾忌医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反映扁鹊为人机警的语句是:___________。

7.《过故人庄》中描写美丽田园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钱塘湖春行》中写禽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花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归园田居》(其三)中写诗人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书湖阴先生壁》中运用拟人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的矫健雄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2.《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的伟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龟虽寿》中表达诗人要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登高远眺,万物皆于脚下。这时的你心中便自然会涌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迈气概。(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15.《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们在探究问题时,常会出现扑朔迷离的情况,如继续前行,便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正如《游山西村》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西江月》中,作者通过侧面烘托表现农村丰收景象和人们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夜雨寄北》中想象友人重逢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泊秦淮》中表达了作者担忧唐王朝命运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写交往人物来表现室主人高雅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突出主旨而引用的孔子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陋室铭》中用来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爱莲说》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孙权劝学》一文中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李煜《相见欢》中现在用来形容人内心烦乱,或形容某些事物难以处理解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人们常用《观书有感》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达到新境界。

30.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小儿活泼可爱情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传达出作者思想感情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描写月夜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使至塞上》中曾被《红楼梦》中香菱点评过并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春望》中写诗人所望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的拟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思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登飞来峰》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论诗》中作者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反对泥古不化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中正面描写三峡山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侧面烘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8.《三峡》中写三峡悬崖高耸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秋天三峡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9.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文中写作者赏潭的独特感受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过零丁洋》中表明文天祥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1.苏轼在《浣溪沙・山下蓝芽短浸溪》中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积极人生态度和旷达胸襟。

42.秋天总给人悲伤凄凉之感,而刘禹锡的《秋词》最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却表达出了昂扬向上的精神。

43.《别云间》中表现诗人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醉花阴》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魏学的《核舟记》一文中整体介绍核舟体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雕刻者技艺之精湛、手艺之卓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核舟技艺赞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现诗人正言直谏的勇气、忠君报国的坚定信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物寓情、情景完美统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8.《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50.《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远大志向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他敢于挑战封建正统观念,蔑视权贵的大无畏精神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马说》中揭示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孤城被围、将士斗志昂扬坚守城池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李商隐《无题》诗中描写自己无尽相思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天净沙・秋思》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山坡羊・潼山怀古》中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入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8.《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中写作者在西山宴饮之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描写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表达作者喜爱西山景色而不愿离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醉翁亭记》中描写四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朝暮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6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唤,表现了他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情怀。

6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作者直抒爱国激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将现实与想象结合起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陶渊明《饮酒》中最能体现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写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一意孤行,宣布终止“”与“”的运作,遭到台湾岛内外的强烈反对,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_______________。(用《岳阳楼记》中两个相连的四字短语填写)

69.《行路难》(其一)中运用细节描写表现内心悲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虽怀才不遇但仍有远大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描写洞庭湖浩瀚气势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观刈麦》中具体描写农民割麦辛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同样是感叹人生,辛弃疾笔下是“可怜白发生”的叹惋,而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将自己头发斑白渐近衰老的现实抛在脑后。

73.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表达其建功立业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中概括全篇大义表现其“舍生取义”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本文用取譬设喻的方法来阐述道理。其中“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则重点从舍生取义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本文“舍生而取义”这个中心论点。

75.王维《汉江临眺》中描绘汉江周围广阔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6.《出师表》中诸葛亮指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述作者临危授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出师表》中,写国势危急时,朝廷内外为“追先帝,报陛下”而竭尽忠诚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中深受后人赞赏也是作者颇为自得的奇偶佳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曹刿论战》中的“取信于民”具体指的是鲁庄公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上枢密韩太尉书》中引用的孟子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君子于役》第一节中勾画农村晚景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82.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和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抒发了边塞生活的寂寞孤独之感。

8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84.建国50年以来,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正如在《沁园春雪》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沁园春雪》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静态为动态,描写了我国北方壮丽的雪景。

86.在比喻人民教师细致的思想教育时,常常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语和杜甫《春夜喜雨》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

87.虽然社会还存在贫富差距,但是很多人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这种现象,就像黔娄之妻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默默地为社会努力工作着。

88.人们往往借草的顽强来表达对生命的礼赞,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就有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89.在《赤壁》一诗中,诗人感慨英雄成败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石壕吏》中的说明兵役之苛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说明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说明战争破坏严重的诗句是:___________;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诗句是:_________;体现诗人对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读书时,既需要字斟句酌的精读,又需要像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主张的那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两句所表现的矛盾心理,正是卖炭翁生活陷入绝境的反映。

93.开发大西北,我们实施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绿色生态战略。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古人吟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生态环境必将在大西北重现。

94.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操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少年中国说》中以龙来比喻中国少年无限生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6.诸葛亮《诫子书》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寡人无疾;已逃秦矣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0.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8.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2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何陋之有

2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5.莲,花之君子者也

2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7.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2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0.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3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37.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8.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39.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身寒骨,悄怆幽邃

4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3.毅魂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4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5.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技亦灵怪矣哉

46.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47.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48.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5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5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5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8.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自余为人,居是州,恒惴栗

59.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不欲归

60.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6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6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8.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69.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7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72.鬓微霜,又何妨

7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7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7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76.亲贤臣,远小人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7.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7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79.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0.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81.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82.春风不度玉门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8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84.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8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8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8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8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0. 三男邺城戍 二男新战死 出入无完裙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91.好读书,不求甚解

92.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9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9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95.潜龙腾渊 鳞爪飞扬

第3篇

一、孟浩然诗词的结构艺术

语言结构的不同是一个作家独特语言风格的重要表现,孟浩然诗歌的语言也有他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孟浩然的诗句中经常使用多个动词构成句子,有时在一句五言诗中会同时使用三个动词。如在他的《早发渔浦潭》中,“饮水畏惊猿”就使用了“饮”“畏”“惊”三个动词,还将“饮水”前置,使用了倒装句的方式。动词在诗句中高密度地使用,充分而又准确地表现出了吟诵对象的灵动和幻化,可以更加细腻而生动地塑造事物形象。使用倒装句也是孟浩然诗歌的一个特点。他的倒装句丰富多样、变化多端。他常常把句中的某些名词前置,而改变成别的假性句式。例如,他在《姚开府山池》的“馆是招贤辟”中将“馆”和“楼因教舞开”中的“楼”字前置,形成了假性句式,让诗句变得更有力量,更具变化性。而将宾语前置,用定语作为宾语的句式更是孟浩然诗句的一大特点。他在《自洛之越》中将“山水寻吴越”中的“山水”提到句首,而将原来的定语“吴越”用作宾语,形成了一个主谓宾完整的假性句式。他有时候会将一句话的某一部分前置,单独成句,然后与剩下的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如《送吴宣从事》中将用作宾语的“平生一匕首”前置,然后与剩下的部分“感激赠夫君”形成一个完整的诗句。而《醉后赠马四》中的“四海重然诺”本来是定语,现在被放在句首,而将主语留下,又省略了系动词和标语,形成了一个主谓宾完整的假性句式:“四海重然诺,吾尝闻白眉”(意思是我听说白眉也就是马良是天下最讲信用的人),这种句式在诗中也很少见到。当然,这是我们按照现代语言的语法方式来进行分析的,孟浩然在当初作诗之时未必是如此构思,我们只是为了把问题分析得更简洁明了。然而,把要强调的部分前置,将其放在突出位置,用倒装句的方式来加强语气,也使诗句更有力量,变化更多。这种句式在孟浩然的诗作中运用得非常广泛、精妙绝伦。

二、孟浩然诗词的创作艺术

语言是思想的传递者,是用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孟浩然的诗句中运用到很多的语言技巧,充分地表达了他的思想和内心,也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运用比兴手法增强语言气势、增加语言的感染力,也是孟浩然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他在《秋登兰山寄张五》中开头就以“北山白云”起兴,进而引发对隐者的描绘。暗用陶弘景“岭上有白云”的意境,又写到隐者的“只可自怡悦”,格调新颖,意境优美,是首难得的佳作。在《赠萧少府》中这样写少府的清明廉洁:“欲知清与洁”,然后用明月比兴:“明月在澄湾”,贴切新颖,歌颂之情流露其中。运用暗用比兴的叙述方式,将正义与比兴巧妙融合,堪称绝妙。他的《临洞庭上张丞相》中,前四句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用洞庭湖的浩瀚与汹涌表达了诗人的广阔胸襟和博大情怀,比兴之妙不言而喻。后面则使用两个比喻句:“欲济无舟楫”和“徒有羡鱼情”,用无船渡河和无钩钓鱼表达了仕途坎坷,为官无门,空怀一身抱负却不能施展,无法报效国家的惆怅与苦闷,也含有希望得到张说的举荐,能入仕为官的意思。比兴,让诗句显得婉约含蓄而寓意深远,是一种巧妙的诗歌语言艺术。孟浩然在诗歌创作中还经常用夸张和想象,寓实于虚,使诗句更加真实,具有感染力。夸张和想象是诗歌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表达方式。夸张和想象一般都是言过其实、虚幻缥缈的,但是孟浩然却将它们化虚为实。“云梦掌中小”是孟浩然在《登望楚山最高顶》中的名句,意思是站在望楚山的顶上,看到云梦泽只有手掌般大小,是为了衬托出望楚山之高。其实唐代时期云梦泽早已经不复存在,那孟浩然又是怎么看到它像手掌般大小的呢?这就是一种化虚为实的手法,用以衬托所描写的对象,加强语气。“鲲飞今始见”是他《晓入南山》中的句子,意思是在南山上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鲲飞。而实际上,鲲只是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现实中根本没有,这其实是孟浩然运用化虚为实的方法把它描绘成亲眼所见,来加强诗句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三、孟浩然诗词的思想艺术

思想和情感是语言的灵魂。孟浩然在诗作中千锤百炼出语言的新意,那个语言也就容易炼出新意。孟浩然的很多诗句看似语言平淡,但是往往又具有新意,处处透露出新思想的光芒,精练而明了。有时他用平淡而自然的语言,写别人所未写,述他人所未述,优雅而美妙。有时他还将新奇和自然的语言结合起来,拙中见巧,形成了他语言艺术的又一特色。拙,就是在别人认为要着重描绘的地方,他偏偏一笔不提,别人认为不该描写的地方,他又妙笔重描。这种语言在别人看来貌似笨拙,但是他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表达内心的思想,似拙而实巧,他的名作《晚泊浔阳望庐山》就是这样一个特例,一般人写这个题目,都是描写所见为主,所感次之,而孟浩然则完全相反,全文笔力着重描写所感,描写自己千里劳顿,闻钟声而不得,表达自己四处奔波却不得志,殚精竭虑却无所获的苦闷心情,构思新颖,语言奇特。孟浩然善于运用长短句的配合和虚实词的搭配和变化,使诗句随着思想和内心世界的跌宕起伏而时急时缓,时而激烈时而平和,在他的佳作《万山潭》中“垂钓坐盘石”用两个谓语和宾语组成诗句,“水清心益闲”又是主谓句的形式,用形容词作谓语。这两句是写万山潭的清新幽静和闲适怡悦的心情。而“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又是用主谓语加补语构成诗句,描绘了万山潭的景物特点。“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则是用倒装句的方式描写了神女的爱情传说。“求之不可得”,这句又是散文句,表达出诗人欲求神女而未得的失落心情。“沿月棹歌还”则是用两个动宾句作为状语,起到对谓语的修饰作用,描写划着小船唱着歌缓缓归去,诗的意境豁然开朗,由万山潭过渡到汉江,更显得意境深远。语言不拘格调,完全是随着意境在变化。就像是奔流的长江,蜿蜒曲折,变化无穷,却又滔滔不绝,一脉相通。诗文并不长,但是作者却将内容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波澜壮阔,显示出孟浩然扎实的语言功底和非凡的文学才能。自然的语言是语言意识的最高境界,孟浩然就做到了这点。他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对语言进行精练,从而形成了准确生动、简洁明快而又清新自然的语言。这种语言艺术的自然并不是原始的自然,也不是口语的自然,而是经过千锤百炼创造的自然,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境界,达到了语言与思想的和谐统一。人们在读孟浩然的诗句时,完全陶醉在精神的世界里,而忘却了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被作者的思想所感染,而忘记了对语言的思考,最终让人得意忘言。

作者:任雅聪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第4篇

关键词:舒婷;自我;祖国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和同时期的很多朦胧诗人相比,舒婷很少以一种理性的、功利的眼光来审视外部世界,更多的是以一个女性的情怀来感受和体验现实,这就使她的诗带有感性的成分:清丽、柔婉而哀伤。在很多人纷纷为自己筑起一面墙来阻隔自己与他人的距离、封闭内心的情感、对周遭的环境抱以怀疑的态度时,舒婷却选择了对他人敞开心扉,真诚地与人沟通,理解同情他人的痛苦,并尊重个人的自我价值。

有人曾把舒婷的诗分为“低音区”和“高音区”[1],但是不论是“高音区”还是“低音区”,诗中所表现的核心内容还是对爱的讴歌、对美的不懈追求。

一、“高音区”――关注祖国民族的命运

在“高音区”中,舒婷关注的是祖国民族的命运,代表作有《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一代人的呼声》等。这些感人至深的诗篇显然表现出了诗人对祖国无比强烈深沉的爱,抒发了诗人“大我”的情怀。

1979年,让经历过“”浩劫的国人感到身心俱疲,受到的伤害和打击还未平复和消失,对前途的困惑和迷惘使人痛苦、不知所措。但诗人舒婷还来不及抚平内心的伤口,就迫不及待的写下了《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织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膀/祖国呵……”全诗的抒情主体即“我”和“你(祖国)”,诗人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直接倾诉和呼唤,表达了诗人的一份怎样的感情啊,这完全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不离不弃的、深沉浓烈的挚爱,“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感人肺腑的诗句中传递着诗人对祖国的热忱和无私,诗人愿意舍弃自己的肉体去成全、去换取她深深爱着的民族的未来,不愿再看到她沉沦下去。舒婷,这个文弱的女子,用坚强、用大爱、用宽广博大的胸怀来呼唤祖国的沉寂,来融化人们心中的冰峰。《一代人的呼声》同样真挚:“我决不申诉/我个人的遭遇/错过的青春/变形的灵魂”。诗人呼吁:“为了孩子们的父亲/为了父亲们的孩子/为了各地纪念碑下/那无声的责问不再颤栗/为了一度露宿街头的画面/不再使我们的眼睛无处躲避/为了百年后天真的孩子/不用对我们留下的历史猜谜/为了祖国的这份空白/为了民族的这段崎岖/为了天空的纯洁,和道路的正直/我要求真理!”读着这段令人为之动容的诗句,跟随诗人,在脑海中想象着那个时代的种种画面:不幸破碎的家庭,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的孩子,妻离子别的无奈,还有一座座纪念碑下的冤屈……在不幸面前,我们应该何去何从?是逃避?是隐忍?还是让不幸变得更加不幸?然而舒婷用她的“大爱”告诉我们: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我们的幸福,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应该选择包容,应该选择更好的生活,自怨自艾只会让我们错失改变现状的机会。纵然我们是一个个微不足道的个体,但只要我们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就可以战胜一切!

二、“低音区”――普通人的自爱和爱人

在“低音区”中,诗人重返个体,表现的是普通人的爱:自爱和爱人。这一部分的诗篇代表诗人更高的水平。比如《致橡树》、《神女峰》、《双桅船》、《呵,母亲》等等。

首先,作为一位女性诗人,舒婷更加关注女性的命运,这一类诗歌的代表作有很多。以《惠安女子》为例,鲜明深刻地表现出了现代女性的觉醒,诗中的“惠安女子”有着“琥珀色的眼睛”,望着远方的野火,“把头巾的一角轻轻咬在嘴里”,在心中隐藏着对于幸福的强烈渴望和遍体的忧伤,没有人真正想要读懂她的心,也没有人试着去真正了解女子的过去、她的现在、她的明天……人们对她的印象是肤浅的,仅仅停留在那个封面的插图上,她只是人们眼中的一抹风景罢了。诗人借“惠安女子”的遭遇,表达了对她们不幸命运的同情,对她们勤劳隐忍的美好品格的赞美以及为女性命运不被关注而鸣不平。在《神女峰》一诗中,这样的感情表现的更加真挚。“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这是诗人替自己的同胞发自内心的呐喊:“神女”们为了所谓的道德,甘愿在寂寞和痛苦之中挣扎着。与其如此,倒不如抛开道德的约束和捆绑,享受世俗的生活乐趣,向身边的爱人倾诉心事,感受爱人的无尽关怀。不做无用的展览品,做丈夫身边的妻子,随时在爱人的怀中哭泣、释放……

其次,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在舒婷的诗歌中也随处可见。一首《读给妈妈听的诗》写得异常动人:“时隔多年,我才读懂了/你留在窗玻璃上的字迹/你被摧毁之前的满腔抗议/呵,无论风往哪边吹/都不能带去我的歌声吗?妈妈/愿所有被你宽恕过的/再次因你的宽恕审判自己”。1957年,舒婷的父亲被遣送到偏远的山区劳动,她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孩子和一个破碎的家庭回到了厦门老家。在这样艰苦的岁月里,母亲义无反顾选择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这个不堪重负的家庭,尽量保护孩子使他们免受摧残。可以说,是母亲的坚强、母亲的呵护伴随舒婷的成长,是母亲的不幸教育着她。母亲是一棵树,她就是这棵树近旁那一方泥土中的一粒种子。没有树的遮风挡雨,哪里有它的发芽成长?舒婷诗里所写的,全是对母亲无声的怀念。在那个荒唐的年代,母亲的心中定是写满了委屈和伤痛,还有堆积在胸中的说不出的抗议和愤怒。但是母亲竟用宽恕和仁爱的心去包容不幸的现实。这首诗里,没有难懂的字眼,没有空洞虚伪的赞颂,有的只是浓的早已化不开的深情,和诗人在失去母亲之后的孤苦伶仃之感。诗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呼唤自己的母亲,我们读出了诗人真挚的感情。这首令人伤感的诗极为准确地描绘出了“润物细无声”的母爱,那不是激流,不是瀑布,而是潺潺的小溪……

最后,是舒婷的爱情诗。“舒婷有着充满现代气息的爱情观”[2]。爱情双方应当是两个独立的主体,相互为彼此留有一定的空间,又要不失柔情无时无刻给予对方关怀。尤其是女性,更应该在爱情中抱有自尊自爱,不能完全依附于自己的丈夫。要有自己的想法,决不能任由他人的操控和摆布。在爱情里,要做自信的人,要追求与男性平等的地位。舒婷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致橡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绝不是“凌霄花”、“鸟儿”、“源泉”、“春雨”,而应该是一株“木棉”,与你平等。“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的“红硕花朵”,你我交相辉映,一起迎接未来。诗人的这种理想的爱情观念是建立在对人的自我价值确立的基础上的。她一改当时社会上延续下来的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呼吁男性应当发自内心尊重女性。同时身为女性,更应懂得要以独立的心态面对生活。

舒婷的诗歌追求深刻而又明确的主题,鲜明的倾向,使她的诗虽给人朦胧之感却也明朗。“‘爱’是自始至终贯穿在她的诗歌中的主旋律”[3],没有爱的表达、爱的抒写,就没有诗歌情感的升华。有人说,“‘爱’是舒婷情感和意识供养的神明”[4]。诗人虽深陷那个缺乏爱的年代,但舒婷却用手中的笔、用笔下的诗毫不吝惜地播撒着爱的种子,让我们的内心从此有了温暖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4]孙艾葵,孙麦青.爱的宣言――浅谈舒婷诗的思想[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10)

第5篇

小窗之歌

舒婷

放下你的信笺

走到打开的窗前

我把灯掌得高高

让远方的你

能够把我看见

风过早地打扫天空

夜还在沿街拾取碎片

所有的花芽和嫩枝

必须再经一番晨霜

虽然黎明并不遥远

海上的气息

被阻隔在群山那边

但山峰决非有意

继续掠夺我们的青春

他们的拖延毕竟有限

答应我,不要流泪

假如你感到孤单

请到窗口来和我会面

相视伤心的笑颜

交换斗争与欢乐的诗篇

(选自《舒婷诗集》)

【赏析】

有人这样评价舒婷:她赋予每种平常的事物美好的生命和情感,让人看到一个温柔如水的邻家女孩,还看到一个倔犟、坚强、满腔热血的战士。不管覆盖多少时间的尘沙,她始终是一块温润如初的美玉。

认识舒婷是通过她表达坚贞爱情的《致橡树》,走近舒婷是通过她热情歌唱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通过诗歌,我们感觉到她是一位细腻善感的多情女子,至真至纯,用画面感极强的语言,为我们描摹青春,歌唱生活。

本诗中“信笺”“窗前”“灯”“花芽和嫩枝”“晨霜”“群山”“笑颜”“诗篇”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舒婷赋予它们灵性、情感,在诗句间穿行,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我把灯掌得高高/让远方的你/能够把我看见。”联想给了诗歌温暖的画面:思念、相见,挥之不去的情感。“风过早地打扫天空/夜还在沿街拾取碎片。”岁月给青春以历练,轻轻擦拭幼稚的脸,伤感、失落,在经历“晨霜”后,变得坚强勇敢――“但山峰决非有意/继续掠夺我们的青春/他们的拖延毕竟有限。”希望在前方召唤,“黎明并不遥远”。诗人喜欢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诗歌灵动,喜欢用意象抒感,含蓄委婉,精致细腻。舒婷的诗歌继承了传统诗歌的手法,即讲究形象和意蕴,大有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风范。如:“请到窗口来和我会面/相视伤心的笑颜/交换斗争与欢乐的诗篇。”写出了经历风雨后的喜悦和超然。

【总结】

舒婷的诗歌结构自由、率真洒脱,宛若潺潺溪流,穿芳野觅蹊径。她的诗歌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虽为“朦胧诗”但并不朦胧。总体来讲,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细腻温婉的笔触,悲天悯人的情怀。

舒婷诗歌特有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即她对爱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人生的苦难的体悟。她在诗歌中叙写人世的艰难、青春的迷茫和爱情等。如《啊,母亲》《墙》《小渔村的童话》等。

第二,浪漫主义风格,理想主义色彩。

她对人生、爱情、祖国、土地的爱,既温和平顺又涌动着激情。她擅长用浪漫的手法、形象的语言,抒写对祖国、土地的热爱与赞美,不着政治的色彩,却有高昂的主旋律。如《祖国啊,亲爱的祖国》。

第三,善用比喻象征,不乏理性思考。

第6篇

关键词:语境差,人物形象,时间

语境差是语境间的各因素内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造成的对语符层面规定语域的偏离。文学作品中的语境差对表达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语境系统内各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对语境因素间的不平衡起了调节作用,使语境差中表层的不平衡转化为深层的平衡,从而传递了美学信息。

《风锁娥眉》是当代作家李萌昀的作品。李萌昀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她的作品完全颠覆了历史人物在人们心中伟人的形象,她以独特的视角重述了三国时期的那段历史。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和面对生活的态度。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作品中的语境差现象。

一、读者与作品的语境差

作品中最突出的,也是最令人震撼的就是人物的塑造,作品与读者产生的语境差就表现在人物的塑造上。作品完全颠覆了人物在人们心中原有的形象,而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来重新描写他们的性格和品性。广为流传的人物,被人称颂的形象在此消失的无影无踪。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成为卑鄙猥琐的小人,才华出众的周瑜,一代帝王刘备,深谋远略的鲁肃成了性格迥异的女人。读者与作品的语境差就表现在这些人物的改变上。

(一)相信生活,追求爱情的周瑜

作品中最令读者大吃一惊的就是周瑜,由历史上的男性变成了女生,由一个纯情的女生变成癫狂的水军都督。十八岁的周瑜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她相信妈妈说的“每个人都是一片叶子,而生活则是永不停歇的风。人活着就像风里的叶子,只要你爱生活生活就会爱你”。此时的周瑜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女孩,对世间的一切都充满了幻想。在她遇到诸葛亮之后,彻底地改变了自己,放弃了自己中文的专业而改为军理,坚持不渝的爱这诸葛亮。直到诸葛亮背叛了她,她才感到生活的无奈和对“爱生活生活就会爱你”的怀疑。“周瑜绝望地哭喊着冲出门去,雪白的长发狰狞地散着,指甲在脸上抠出一道道血痕。她站在甲板上,指天大骂:‘难道你非逼得我死路一条才高兴吗?难道你非得要我开膛破肚才满意吗?’”生活的折磨,爱情的折磨,命运的折磨使得她彻底的癫狂。周瑜在历史中是一个英俊的才华出众的英雄,在这里是一个追求爱情,却又被爱情欺骗的女人。这样极大的反差,在读者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表层的和深层的基础上渗透了作者所要表达的语义上的升华和读者审美体验的结合,是作品话语的价值体验。这种语境内的因素的相互交织,使得处于同一交际界域的语境呈现出复杂性。文章的表层含义是跟读者有很大的冲击,但是历史反应的也是现实生活。生活是残酷的,关键是如何看待生活。

(二)卑鄙猥琐的诸葛亮

在读者的心中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伟大人物,而在作品中他是一个猥琐无赖的小人。在军理系学习的他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流氓,他总是沉浸于女色,没有一点上进心。“四年时间里,周瑜和诸葛亮如胶似漆,无数次小抄,居然让诸葛亮混到优秀毕业证书”。他把周瑜给他的爱情看的一文不值。在毕业前的一天,他和周瑜“统一”之后,第二天就跟刘备私奔了。这就是诸葛亮在作品中的形象,更可恶的是他没有做人的骨气。借东风之时,诸葛亮猥琐的嘴脸让人可恨。诸葛亮为得到周瑜的原谅“二话没说,咧嘴就哭,一边哭一边还试图往周瑜的怀里钻:瑜儿瑜儿,我可想死你了。”当周瑜要试诸葛亮是不是真的回心转意的时候,“诸葛亮泪如泉涌,抖若筛糠,突然一声惊叫,脸上五官挤作一团,双手扭作鸡爪,大白唾沫从口中涌出,双腿编成辫子,不成人形地跳出一套古怪的步子”。作品中对诸葛亮这种情形的描写出乎读者的意料,这种作品与读者的语境差无论是在读者的心中还是作品本身都有很强烈的艺术效果,拓宽了文学语境的审美空间。

一部小说中的关键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传达了作者写作的主要思想。人物是作者在现实的基础上虚拟而来的,但它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这部幽默讽刺的作品,表达了作者的深层的内涵,与读者产生了心里的共鸣。

二、时间的语境差:时间交错混杂

时间是推动事情发展的动力,文章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展开。文章中时间的语境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古与今的交错,古与古的混合。

(一)古与今的交错

时间的混合交错给人扑朔迷离的感觉,把历史中的事情用现在的语气和词语表现出来给读者一个全新的感觉,增强了文章的幽默性。古与今的碰撞产生了一种美的视觉体验。周瑜和诸葛亮考入了水镜山庄这所大学,周瑜念的是中文系,诸葛亮念的是军理系读指挥的。在历史上这些词语是不存在的,用现代的词语来解释古代的概念是别有一番趣味的。另外,“刘备到达江东后不知所措,打电话同诸葛亮商量。”“打电话”同样也是现代用语,这样词语的出现增加了作品的幽默性。作品通篇都是用现代的口语叙述历史事件,这就是作者在时间上创造的语境差。

(二)古与古的混合

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也有许多的文人志士。作品中也有引用的诗篇,但是作者和时代都与三国时期不相符合。作品用周瑜的诗句描写了她和诸葛亮的感情经历。作品中周瑜第一次看到诸葛亮时做的一首诗《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本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刘禹锡的本意是要描写他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是一种昂扬的励志的诗句,表达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而在此用来描写周瑜遇见诸葛亮后产生的情愫,衬托出周瑜对诸葛亮的爱恋之情油然而生。当周瑜思念诸葛亮的时候,也写出了大量被后人广泛流传的爱情诗篇。有的凄恻朦胧,反映了她的相思之情难以排解的幽怨。如《无题》“直道相思了无益,未防惆怅是癫狂”,这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李商隐想要表达是在近乎幻灭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渝的追求爱情。这也正是周瑜的心境,对诸葛亮的深爱之情。借他人之诗来写作品中人物的感受,是作者的巧妙之处。还有缠绵清朗的诗,表现她对未来幸福的憧憬与执着,如《鹊桥仙》,这是李清照的名篇。在周瑜一次次被诸葛亮欺骗之后,心灰意冷临死前写下了《枉凝眉》道出了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这种时空的转变,不但没有让人觉得混乱无序,反而更突显出作品的特点,让人觉得作品在荒诞之余又有所思,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古今的碰撞还是古与古的混合都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对文章的表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用简单明了的语句让人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历史中的人和事。这不仅是历史事件的重述而且还引发了人们对生活和爱情的思考。

三、结语

小说中的语境差是文章更加的生动形象,这只是作品表层的不平衡,实则达到了深层的平衡。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对待生活的态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也不要气恼。阴郁的日子保持心平气和,相信吧,快乐的一天总会到来!”(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英语诗歌鉴赏;朗读听赏;审美体验

一、诗歌鉴赏课的理论依据及教学现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其课程目标中对中小学诗歌教育提出了要求,例如,三级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英语小诗或歌谣;七级能够理解和欣赏一些经典的英语诗歌;八级了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等。

二、诗歌鉴赏课的特点

与传统的诗歌教学课相比,英语诗歌鉴赏课应具有以下特点:

1.诗歌鉴赏课重在体悟文本内涵

诗歌鉴赏课旨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进行诗歌理解,这也是为了克服概念化教学、肢解课文式教学的弊端。学生在整体把握诗歌文学形式的总体特色后再对诗歌的细微之处进行研读,这样既能于整体“观望庐山”,又能于局部“深入桃源”。

2.诗歌鉴赏课旨在产生审美体验

诗歌鉴赏课在生成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审美体验。有了审美的体验,学习就有了兴趣,从而达到好之、乐之的效果,进入忘我的境界。

3.诗歌鉴赏课讲究情感体验

诗歌鉴赏课特别讲究兴趣的激发与情感的沁润。教师必须能够真情投入、激情引导。这些用来赏析的诗歌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当,在于一石能够激起千层浪。

三、诗歌鉴赏课的实践探究

笔者将结合人教版选修六Unit 2 poems自己的一堂英语诗歌赏析课,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英语诗歌鉴赏。

1.在朗读听赏中玩味诗歌

朗读听赏是学习的一扇窗户。在听赏的基础上,朗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运用各种感官活动对诗歌的节奏、韵律、语调、重音、句子的停连等做出判断,并用有声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将诗歌中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志趣表达出来。

(1)听音乐,感受诗歌的节奏美

笔者以一曲Jingle Bells的英文歌曲作为导入,这首歌改编自英文诗歌,所以,将歌词呈现的同时配以音乐的伴奏,学生能够非常直接地感受到诗歌的节奏,英文歌曲的强弱节拍也直接让学生听出了诗歌中语音语调的强弱变化。

(2)巧用各种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在引领学生赏析诗歌的同时,一定要让学生亲自朗读,才能真正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魅力。在欣赏雪莱著名诗句时,让学生单个朗读,尤其是一名平时具有朗读功底的学生来读,同学们都会感受到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带给他们的正能量。可以让男同学来集体朗读莎士比亚著名的十四行诗。十六七岁的孩子们,正处于激情四射的青春期,在他们高声朗诵爱情诗句的同时,他们那压抑许久的荷尔蒙释放出来的神秘力量真的向在座的女同学展现出了男声雄厚的力量和充满磁性的声音,诗歌背后的情感自不待言。

(3)展开想象,领略语言的意境美

在诗歌创作的环节,可以让学生通过听一段音乐后展开联想,创作一首五行诗。学生靠想象力创作出来的诗歌居然和歌曲所传达的意境是如此贴切,让教师生出一番感叹:不是学生没有能力,而是我们不给学生展示能力的机会!

2.在丰富的活动中分析诗歌

(1)诗歌与音乐相结合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埃・爱伦堡在说明诗歌的特征时说,诗是“音乐和有趣思想的结合”,在朗读泰戈尔诗的同时,配以著名的轻音乐kiss the rain,可以让学生更感动于诗歌的情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诗歌与图画相结合

刘易期在《诗的意象》中是这样定义意象的:“就是一幅以词语表现的画。”组织诗歌欣赏的时候,笔者在难以理解主题的诗歌旁边都配备了帮助学生理解的画面,如“O Wet Pet”世界上最短的诗,三个单词学生很难想象描述的主体,如果配以鱼缸里悠游的金鱼图片,难点便不攻自破。

(3)诗句翻译

诗歌以最精练的语言表达了最丰富和微妙的情感,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先由简单的英译汉开始,逐渐增加学生学习英语诗歌的信心。课后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还可以让其试着将中文经典诗歌翻译成英文。

(4)诗歌写作

诗歌鉴赏作为语言的感知和输入,务必要设计相应的活动进行产出。将诗歌鉴赏和诗歌写作适时结合,不外乎是理想的选择。笔者在赏析完若干首诗歌后,随即挑选了简单的五行诗让学生将所学应用起来,并将之前赏析诗歌调动起来的热情充分释放。

3.在近距离的真实中感知诗歌

在学生的印象里,英语诗歌似乎离他们很遥远。笔者为了帮助学生改变这一印象,提高他们对英语诗歌的兴趣,在诗歌鉴赏的选材方面选择了离学生生活比较近的一些诗歌素材。如,学生生活话题、励志话题等。在诗歌写作部分,更是围绕学生身边的话题展开,如结合学校的图片、班级里有特色的学生照片为素材进行诗歌格式展示。

著名美学专家朱光潜说:“诗比别类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可以说,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英语诗歌也是一样,以其高度凝练的语言,细致严谨的结构,描境状物,抒情言志,赞美讽喻,达人策己。在或唱或吟中,师生的意志得到磨砺和完善,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

第8篇

一、注重诗词中的提示性信息

1.诗歌题目的提示性作用。很多诗词的题目对诗词的内容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送”字,表明该诗的内容与送别有关,此诗虽述离情,但却一反以往悲苦缠绵之绪,在赏析的时候应在离情别绪的情感基调下来对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做具体的分析。在杜甫的《咏怀古迹》中通过诗题就不难明白诗歌的内容应与“咏史”、“怀古”有关,对诗歌情感加以分析时就应围绕借古讽今方面的情感内容来进行。明确了诗词题目的提示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赏析诗词时就能对其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做有目标性、有针对性的分析,而不至于盲目联系。

2.诗词作者的指向性作用。首先,通过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主张,我们可以确定时代背景和特征,如李白的诗歌以风骨、神韵见长,而朱熹的诗词多以思想、理趣见胜。相反,通过时代的背景和特征我们也可以反观作者。其次,通过作者的创作风格我们可以了解其作品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如李白的诗歌以浪漫为主,而杜甫的诗歌多以现实为主;是豪放风格还是婉约格调,如苏轼的诗文以豪放著称,柳永的曲辞因婉约闻名。每位诗人的写作风格总体上说是固定的,但也不能全都一概而论,如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此诗便一反作者的婉约风格,以豪放见长。所以在分析鉴赏诗词的时候,还需叮嘱学生学会变通,要就诗词的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关注诗词后面的注释。在高考古诗鉴赏题中出现的所有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要注重诗词后面的注释,有的注释提供了背景材料,有的注释介绍作者所处的朝代,有的解释词语,有的甚至还暗示题目答案。如晚唐薛媛的《写真寄外》: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注:薛媛是晚唐人南楚材之妻。楚材离家远游。颍(今河南许昌)地长官爱楚材风采,欲以女妻之。楚材欲允婚,命仆回濠梁取琴书等物。“善书画,妙属文”(见《云溪友议》卷上)的薛媛,觉察丈夫意向,对镜自画肖像,并写了上面这首诗以寄意。

此诗的注释十分重要。通过阅读,我们自然就会明白此诗写作的原因,知晓了写作原因,自然也就知晓了作者的抒情指向,即作者想要表述是对离家在外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她忧虑丈夫移情别恋的苦痛,委婉地提醒丈夫应忠于爱情。学生了解了这些重要的信息,对“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的设问便不难作答了。

二、通过分析写作手法、诗歌意象把握情感

诗词的写作手法有时也是鉴赏诗词情感的一种手段。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下阕: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半阙词中连续运用三个典故,在阅读诗词时这便是应引起注意之处。通过典故内容不难分析出运用典故就是要为词的表情达意来服务的,借典的目的就是为了抒情。借用张翰、许汜和桓温的典故,通过描写自己欲挥吴钩、杀敌虏、收失地、报国家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杀敌无路、报国无门的悲愤、无奈之情。通过对作者写作手法的分析,我们可以感悟到作者在忧国忧民的悲愤之中所传达出来的深厚的爱国情怀。

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有很多富含深意的意象。如: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流水往往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或多表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慨与哀愁;斜阳多表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在分析诗词时,只有以诗歌意象作为情感分析的切入点,联系诗歌内容与写作手法,才能准确地提炼出诗词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三、通过诗词中关键的词语、句子赏析情感

通过诗句分析情感,就是通过概括诗句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来鉴赏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这种句子往往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诗词中的某些词语、句子往往能够生动传神地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如王昌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此诗第二句“江风引雨入舟凉”中的“凉”字便是本诗的诗眼。因为“凉”字通过江风夹杂着雨水吹入船中给人的感觉,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抒发了一种凄凉、感伤之情。

第9篇

青春年少时是样样懵懂,可惜太匆匆。青年时对爱情的追求、对事业的向往,有时失落,有时迷茫,但总不失纯真。是啊,少年情怀总如诗。难得的是还有那诗一般的记忆,被作者用华丽的词语刻录下来,永久回味。

作者也时常随着火车四处游荡,时而对大山歌唱,时而对大海沉吟,时而为劳动者呐喊,更为曾经的际遇感叹!那艳丽浓重得令人眩目的词藻,那凝重得沉甸甸的诗句,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情感。

就算没有月亮,你仍然看到星光;失去星光,还有温暖的眼光;抱着希望,等待就少点忧伤;寒夜就不会太无助太漫长。你总是这样想。

虽然也遭遇过重重迷雾,也曾乌云当头。可看哪!我们这不倒的战士,即使干粮已尽、箭袋已空,仍然挥戈向前,朝着胜利勇敢前行、再前行!这是怎样的豪情!怎样的气概!

既有柔情似水,又有豪情万丈,虽孤傲却不轻狂,这样的智者是值得敬仰的。为钟源干一杯!

有人说,要把记忆收集起来风干,然后装进坛里、密封,深深地埋入地下;等到老的时候再挖出来,摆上桌,慢慢下酒,慢慢品味。唉,可惜我等没这能耐,看来只好到钟源那蹭酒喝了。

又有人说,诗人是孤独的。可我要说,诗人是幸福的!因为诗人可以用如此优雅的方式去表达他的情怀和感受;即使那首诗是灰色的,那也是诗人在优雅地疗伤。有几人能做到?

其实,我们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有钟源先生这样会写诗的朋友。

光福:品读钟源的诗歌,我开始了一场盛会:伴着“诗”与“哲”的和弦,畅游于心灵荡涤的画卷。是他,用每一个跳动的字符思维,启迪出生活的哲学与美感。

钟源的诗歌深邃而洁净,饱满又没有多余的杂色,总带着睿智的哲思和刺眼的真诚。如清晨跳跃的太阳,又像那尖尖屋顶上白鸽欢喜的翅膀,在尽力升腾的瞬间,又带着羞涩的含蓄,浅浅、点点、轻轻,沁人心脾。不经意间,滑进诗的涟漪,我便真诚地欢呼和喜悦。

每每品读钟源的诗,我总能感受到他的身影,穿越时空,浮动在希腊后古典时期诗人的行列中。然而,这绝非他临摹希腊诗歌大师们的作品,他传承的是千百年来诗歌的气质:意志和命运互搏的纲旨;英雄主义的语气;圣徒般的祈祷与信仰感。

在今天,要背离当代大多诗人无病的格调,诗者好似逆途而行。求索,成为孤独的坚守。但,钟源从不曾放弃,一直坚持着师法经典、坚持着崇高价值、坚持着时代怀疑,坚持着智性思索。

久熟于他默诵诗歌的模样,虔诚无比,全然不为外界所扰。于是,我感受到他心底澎湃的“诗欲”——激情是自发的,诗歌是神圣的,心灵是纯洁的。

祝愿这位诗坛智者,漫撒一路缤纷。

雯宇:钟源老师既有豪放派诗人的宽广豪迈,又有委婉派诗人的温婉柔情。

读钟老师的诗就仿佛置身于一个由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荒原旷野所组成的宇宙意象系统,诗的视野是开阔的,它以整个地球为感情驰骋的场地,让人感觉到诗人是一位充满理想、顽强拼搏的创世者的形象。

读钟老师的诗就仿佛置身于远古宏大、气势恢宏、连绵不绝的历史洪流里,时间变得异常空灵,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让人感到诗人那种容纳百川、宽广浩渺的胸怀,这些都是诗人不断追求、不断抗争、乐观豁达的人格体现。

第10篇

古典诗歌意象可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

中国古典诗歌中植物意象丰富,如杨柳、梧桐、梅花、、竹林等,在诗歌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蕴。下面试浅析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植物意象。

杨柳。属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 “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 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 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 “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梧桐。属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芭蕉。属愁苦类意象。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属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梅花。属抒怀类意象。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松柏。属抒怀类意象。《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竹。属抒怀类意象。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黍离。属抒怀类意象。“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典出《诗经王风黍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红豆。属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莲。属爱情类意象。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例 1: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 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例 2: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 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 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连理枝。属爱情类意象。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1)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 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2)草木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 路,如今长满了青 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第11篇

在教学高一语文(必修1)(粤教版)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中《诗经》之《静女》《氓》时,我本着新课程标准的实验精神在教学中进行了新的尝试,发现这两首诗歌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积累、情感体验、迁移写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首先,完成文本的解读应着重解决好两个问题,其一是熟读诗句,能背能诵;其二是把握文本承载的诗歌内容与诗歌思想。文本的解读由师生共同研讨来完成,由于古典诗歌距今时间久远,学生对其解读存在障碍,因此,在解读诗歌内容与思想时,采取了教师点拨,学生接受体会的教学模式。教师提示学生:诗歌属于叙事诗,以古代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生活为写作题材,反映古代年轻人的爱情、婚姻生活。然后引导学生由身边存在的爱情、婚姻生活实例,切入对文本内容的解读。这样处理,学生能较快掌握诗歌的内容,领悟诗歌蕴含的思想,明确诗歌刻画塑造的人物形象。

其次,进行情感体验与教育。文本解读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教学工作的结束,依照新课标改革实验的要求来说,这只完成了教学的初级阶段,接下来还需借助文本承载的内容和思想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教育,这是教学工作的高级阶段。初中生进入高中以后,生理与心理要面临青春期的考验,在此阶段接受的教育,受到的影响,将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生活态度、性格品质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课本内容对学生施加积极、健康的影响,将有利于其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发展。现实中,高中生比较反感生硬的说教,通过课文教学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则成为理想的途径。《静女》《氓》两首诗歌论及的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课题——爱情、婚姻生活,这对高中生来说,是一个既敏感又神秘,既有诱惑力又富有挑战性的话题,需要他们正确地认识,积极地面对。

《静女》《氓》这两首诗歌的内容反映的是古代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生活。爱情这一话题,古老而又年轻,对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有着无穷的吸引力,今天的高中生也不例外。当今,早恋现象的普遍化和低龄化牵动着广大教育者的心,这一社会化的课题正式进入了课堂,教育工作者自然有义务、有责任去教育好、引导好自己的学生。就爱情生活而言,高中生已经开始了青春期的萌动。《静女》中描绘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见面的过程,表达了爱情的美好,并且在诗歌的第二、三节中有“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的诗句,它表明爱情的可贵,精神生活的崇高,正暗合今天生活(尤其是感情生活)中应该重精神轻物质的生活观念,这既是一种积极健康的情感教育,也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教育,正确地引导对学生成长非常有益。就婚姻生活而言,《氓》中描述了一对男女相识、相爱、结婚、共同生活、决裂的生活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爱情生活的美好,也有婚后生活的平淡和艰辛;既有女子对爱情的坚贞、忠诚、奉献(“女也不爽”“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也有男子对爱情婚姻的负心、薄幸(“士贰其行”“二三其德”“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借助其内容,教师可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就爱情生活的美好来说,可以引导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奋斗精神。婚后生活的平淡与艰辛,则可以教育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要使学生明白,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而使学生对将来面临的生活有心理适应的准备,明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通过对这两首诗歌的教学,有利于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这也是语文的德育功能与美育功能的体现。

再次,实施学习迁移与写作训练。学以致用是对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一个要求。《静女》《氓》这两首诗歌在事件叙述与场景描写方面都有值得学习、模仿、运用的地方,并且诗歌的内容还能成为作文训练的写作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完成对诗歌文本的解读、诗歌情感的体验教育之后,可以这两首诗歌的内容为素材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要求学生用描写性、记叙性的语言再现《静女》中男女青年约会的全过程,以及《氓》中第二节中女子等待“氓”来迎娶自己的场景,要求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尽可能地运用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等一切描段来再现其过程、场景。这样做,既能使学生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对诗歌蕴含的情感进行再体验,同时也是对写作能力的考查、提高,一举三得。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实验的理论框架下,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从而真正对学生实施“和谐的教育,全面的提高”。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作文训练的情况来看,这样做的教学效果非常显著,他们乐于学习这样的教学内容,也乐于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

【责编 冯立伟】

第12篇

关键词: 古诗词语言鉴赏题 诗歌语言 肩上要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是鉴赏诗歌的关键,因为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品的观点态度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近年来高考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侧重于考查词语的准确使用,意象内涵的揭示,重要语句的理解赏析,修辞句的表达效果,以及诗歌的语言特色等几种。下面以几道题目为例,就常见古诗词语言鉴赏题的鉴赏要点进行简要的梳理分析。

一、鉴赏“妙字”的巧用

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力争一字传神。许多诗中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妙字,使全诗增色不少。如:周邦彦诗句“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中的“老”“肥”,蒋捷诗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的“红”“绿”,张先诗句中“云破月来花”的“弄”,都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炼字”题是高考古诗语言鉴赏题中主的打题型,考查最多的为动词、形容词。从设问的角度来看,一般会以这两种形式来考查:“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针对诗句中的某一个字或某一句诗,给出两种说法,问:你认为哪一种好?为什么?”

对于这种考查方式,我们一般从这几个角度考虑:①辨析词义、词性、用法(修辞手法、语言技巧等),要求从诗歌的整体内容来观照具体词句,结合全诗来理解该词句的意义指向;②分析描摹物态抓住了事物什么特征,描摹心理传递了什么心绪,描摹情景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③品味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特别要注意的是炼字炼句类考题作答时要重点着眼于分析字句涉及的修辞或手法,要通过分析字句意思来展示意境,联系主旨。例如:

江 上

葛天民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问:作者在这首诗中“扑”和“护”字用得很巧妙。你认为巧妙在哪里?

有了解题思路,我们不难得出本题的答案:一个“扑”“护”字,把“风”“花”人格化,写得很有情意。花落时,风去扑救,柳絮有情护春寒,却绵软无力,寄寓了诗人想要留春而不得的无奈与惆怅之情。诗人正是通过炼字来寄寓情感。

二、赏析“特殊词”的妙用

诗歌的语言在强调字句锤炼的同时,还讲究音韵的和谐。而诗歌的音韵之美离不开拟声词、叠用词。如古诗中常用表示时间的叠音词“年年(岁岁)”、“日日”、“朝朝”、“暮暮”、“夜夜”、“时时”等抒发强烈情感。如柳中庸《征人怨》中的“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和“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不尽无穷之感,从“岁岁”说到“朝朝”,着重从时间上倾诉征人的怨苦无时不在。还有许多形容词性的叠音词,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写出相隔很远的村庄模糊不清的样子,“依依”写出了炊烟轻柔缓慢地向上飘升之态,画面给人平静安详之感。

因此叠词、拟声词等这些特殊词成了诗歌语言鉴赏的一个重点。分析这类词,我们尤其要关注叠音词对句的使用能增强诗歌语言的韵律感,起到强调语意的表达效果。例如:

杳杳寒山道

寒 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问:叠词运用是本诗的特点。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通过分析诗歌我们发现:本诗通篇都用叠字,能获得整齐的形式美,同时增强了感情。诗中的叠字,大都带有一种幽冷寂寥的感彩,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氛围。此外,叠字还增强了诗的音乐美,使人读起来和谐流畅,并借助于形式上的统一,把本来分散的景与情组织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连绵不断。特别是最后一联:“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朝”“岁”是单个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出时间之悠长。写出了诗人年年岁岁置身于深山密林中,不知时序变化、岁月变迁的孤寂心境,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融为一体。

三、述评“诗眼”的作用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这个字或词,就是“诗眼”。如宋祁《玉楼春》的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王国维),“闹”在诗句中起到画龙点睛传神的作用。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中的“喜”便是诗眼。八句诗中未用到一个“喜”字,但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喜”意。一个“喜”字就起到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抓住“诗眼”来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考生对全诗的整体把握程度。所以鉴赏诗歌语言,“诗眼”题,备受出题者青睐。那么这类考题该如何作答呢?例如: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问:三、四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两个词?为什么?

答案:三、四句的诗眼分别是“护”和“送”。绿水护田,青山送色,这一“护”一“送”,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得极富感情,水“将绿绕”,山“送青来”,化静为动,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诗人寄情山水的性情也体现其中,也表现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

从该题答案可以看到,答“诗眼”题时首先要先找准“诗眼”(一般为动词、形容词),然后说明“诗眼”在诗句中的运用特点,在说明时要结合诗句描述诗人营造的意境,要体味这种意境中诗人的情感内涵,还应重点考虑该字或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及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这样答案才不枝不蔓,鉴赏才会恰到好处。

四、评析语言风格特色

语言特色指的是一首诗从整体上体现出来的语言风貌,或一个诗人整个创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语言倾向,常见的语言风格有含蓄/明快、简洁/细腻、冷峻/热情、婉约/豪放、朴实/华美、工稳/泼辣、典雅/俚俗、精细/粗犷、用典/平易。如李白诗歌语言特色是清新飘逸,杜甫则是沉郁精练;白居易通俗晓畅,李商隐则是绵丽典雅;陶渊明的诗风朴素自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语言则为“含蓄”,意在言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诗歌语言讲究含蓄婉曲之美,常常言有尽而意无穷,需反复咀嚼,品出“言外之意,弦外之响”。

因为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是较高的要求,历年高考中只是偶尔涉及,考到的也是常见风格,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往往只是点到为止,一带而过,学生接受的只有零星的认识,所以有必要集中梳理一下常见的诗歌语言的类型,明确答题要点。下面以一首诗为例,看答题要求:

长相思

林 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问:分析本诗的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