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波儿童诗

金波儿童诗

时间:2023-05-29 17:40: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波儿童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波儿童诗

第1篇

一、要适当补充篇目

教学场景之一。在学完了《鲜花和星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老师也看到了小朋友们在静静的夜里,举起小手数着满天的眨着眼睛的星星。其实呀,金波爷爷为我们写了许许多多小诗呢!”(课件出示金波作品《长出翅膀的太阳》封面)……

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引导学生诵读更多的富有情趣的儿童诗,但是,纵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诗的篇目显然少了点。于是,作为孩子语文学习过程中,最初接触的文学样式的儿童诗,在一定的时候,已经失宠于儿童文学了,也被阅读教学边缘化了。因此,笔者以为:在儿童诗教学中,千万不能忘却了课外儿童诗的整合,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去阅读更多的童趣小诗。让孩子走进美丽的大自然,让月亮,星星、春风、雨露、雪花、小鸟……走进孩子的视野,与孩子的情感融通。

在这一场景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鲜花和星星》补充《长出翅膀的太阳》。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对儿童诗的好奇心理,以及对金波爷爷无限的崇拜,去与一首首小诗对话,去享受儿童诗给自己带来的诗意世界。

二、要重视诵读训练

教学场景之二。在教学《鲜花和星星》一文第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将教学重点定位于循序渐进的诵读策略。具体分为三个朗读层次:首先,要求学生读准诗歌中需要轻声读的词语,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在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鲜花很多,并且通过朗读找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第三,当学生在感受到徜徉于鲜花丛中的快乐时,再让学生诵读第一部分,读出自己对鲜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思考:透过儿童诗的语句,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诗歌内容的丰富。感受到蕴藏在每一行诗里的意境之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必要的分析思考,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但是,我们千万不可以片面地理解诗歌分析。有的教师引导学生逐字,逐词,逐句地去理解感悟。有的甚至已经将这样的理解,简单为明晰字、词、句的意思。这样一来,诗歌的整体美荡然无存,因为诗歌已经被“肢解”得七零八落。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也在分析理解的过程中被扼杀了。谈何意境,谈何美丽?

在这一教学场景中,教师将教学重点定位于循序渐进的诵读训练。这给我们以启发: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各种策略激励学生大声诵读,在这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有了独特的体验,学生诵读诗歌的热情就会高涨起来,对诗歌浓厚的兴趣就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三、要强化诗歌练笔

教学场景之三。在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儿童诗的创作训练。教师采取了三个步骤: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全诗,找出诗歌两部分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形式一样:这里――,那里――真比 );接着,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将诗歌补充完整:“我喜欢池塘里的荷花,这里――,那里――,真比――。我喜欢草原上的羊群,这里――,那里――。真比―― ”最后,教师提醒学生:“孩子们,除了一池的美丽的荷花,除了草原上的羊群,还有什么呢?大树上有什么呢?小溪里有什么呢?大海里有什么呢?花园里有什么呢?田野里有什么呢?……你能不能模仿书上的样子写下来呢?”于是,学生开始创新练笔……

思考:笔者以为,小学生应该接触更多的儿童诗歌,也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写诗歌的时空。因为,就当下的儿童诗教学现状来看,诵读、理解已经成了儿童诗教学的重点,而儿童诗的创作似乎已经被诗歌教学遗忘了。其实,创作对于儿童来说,与他们的年龄特点与心理更加的匹配。

在这一教学场景中,学生诗歌创作的兴趣得到了很好的激发。作者采取三个步骤,在观察《鲜花和星星》结构的基础上,在学生脑海里形成初步的仿写模式。然后进行练习的迁移,让学生明确怎么样进行仿写练习。接着,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创作。这样一来,学生的创作热情得到了保护,创作的信心也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就会将自己丰富的想象以儿童诗歌的形式融于笔端,表达出对大自然无限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了。

第2篇

关键词:幼儿园;儿童诗教学;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21-1

一、幼儿园儿童诗教学现状的调查

据调查,近年来,国内少儿出版社基本上不出版儿童诗集,少儿报刊杂志也很少给童诗版面,理由是不好卖。书店的书架上,故事、儿歌充溢其中,却很难看到儿童诗集的身影。

在幼儿园,我们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孩子们特别热衷于阅读有情节的故事,越是奇诡的,有趣的,越有阅读的兴致;而那些凝炼、优美、有意境的诗歌却无人问津,原因是觉得不好玩!

多数老师认为:故事、儿歌的活动组织要比儿童诗简易些,如何引导幼儿欣赏诗歌,将诗意融入孩子?大家都有些畏难情绪;还有少数老师认为:儿童诗的阅读和欣赏在幼儿期有些不适宜,认为幼儿的欣赏水平还不能体会诗歌的意蕴。我们同时也发现,在现今的幼儿园《语言》领域的教材里,也以儿歌、童话故事居多,儿童诗的数量可谓拈指可数。

难道儿童诗对孩子真的没有意义吗?难道学龄前的孩子真的不适宜进行诗教吗?是孩子不爱童诗,还是我们不重视诗教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于是,我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呼唤:呼唤儿童诗,呼唤诗教的回归。

二、幼儿园操作层面的改良

(一)选择好的儿童诗给孩子

1.以儿童诗的特点来鉴别。我们认为优秀的儿童诗应具备如下特征:(1)饱满的儿童情感;(2)儿童式的丰富想象;(3)天真而精粹的语言;(4)新颖巧妙的构思;(5)童稚而优美的意境。

如我们为孩子选择的刘饶民的《大海的歌》中《大海睡着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它睡熟的鼾声。”寥寥数语就把静谧安详的大海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准确的措词“抱着”、“背着”、“鼾声”形象地描绘出大海这位“母亲”熟睡时的优美的体态。这首诗以精粹的语言和童稚而优美的意境深深吸引了我们教师的同时也以它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孩子们。

2.以多元开放的理念来选择。首先,选择的诗歌应是多民族、多国家、多地区、多时期的。如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优秀的儿童散文诗,像《金色花》、《纸船》、《花的学校》等。古诗是不可少的,经过岁月的冲刷而留下来的经典古诗,如《静夜思》、《咏鹅》、《悯农》等作品;除了流传已久的经典,我们也选取了许多思想与文笔俱佳的当代作品,如圣野、金波、刘饶民等著名诗作者的名篇;使孩子们能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和欣赏各种社会文化信息,感知和认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事物、环境的差别的同时又产生自我文化的认同感。

3.以孩子的眼光来审视。在对搜集的诗歌资源进行筛选、整理时,我们注意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接近幼儿生活经验及适合幼儿教育特点的内容,并注重突出“童趣”,始终强调从幼儿视角出发,关注幼儿的文化。

(二)选择与孩子相适宜的诗教策略

1.环境和一日生活各环节的诗意熏陶。《纲要》中明确指出:“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环境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资源,它能让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倡把诗集放在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营造一个自在、有趣、丰富的阅读环境。如:我们在一楼大厅创设了“书香大厅”,大厅里的每一个圆柱上都包裹了布制的书袋,下面围着一圈木头凳子;每个活动室均设置阅读区,我们将诗集投放其中,孩子们可以在课间、区角活动时、离园活动等一日活动的各个闲暇之余自由地取放诗集进行自主阅读和亲子共读。

同时,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更是我们进行诗教的重要途径。我们利用集体活动时、饭后散步时等环节亲自朗读诗歌或利用录音机等媒体放给孩子听诗,组织幼儿赏诗;每天来园、离园时我们各安排了十五分钟的“阅读时光”,积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听诗、读诗、赏诗的氛围。

2.“百种语言”的有效整合。(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人们评价好诗是“诗中有画”,评价一副好画时也常用“画中有诗”来赞赏诗的意境如画一般脱俗秀丽、画的景物透露出一股诗意的馨香。由此可见语言艺术和绘画无疑是相融相通的,于是我们在孩子中开展了“给画配诗”或“给诗配画”的活动。(2)为诗歌插上歌声的翅膀。孩子们的童年是在歌声中度过的,而诗歌原本就是富有音律的。我们将孩子们自己创作的诗歌谱上简单的乐曲,或是将适合谱曲的诗谱上曲子,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唱。

3.教师的捕捉、激发和推动。诗教的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学会诗意地生活,丰富幼儿的心灵世界,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善于捕捉、激发和推动幼儿天性的诗意。我们来看一位致力于诗教的专家程丽萍女士精彩的“推波助澜”:

第3篇

    一、诵读优秀的童诗,激发浓厚的兴趣

    1.推荐优秀童诗,开启智慧。开展诗教必须先从引导学生大量诵读优秀的儿童诗人手。课内外,我积极引导学生读诗,让学生从小接受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熏陶。我鼓励学生借阅、购买圣野、柯岩、金波、鲁兵等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的儿童诗作品,订阅各类选发儿童诗的、有一定文学品位的少儿报刊,让儿童诗进入学生课外书的领域中。

    2.大量诵读积累,厚积薄发。语文课上、诗教课上、社团活动中,我积极引导同学们多读优秀的诗作来积累语言,让诗的情感、诗的语言、诗的艺术一点一点地深入学生的心中,以达到虽未从师,却已潜移默化,学以致用的境界。

    3.反复品读欣赏,激发兴趣。在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我利用校本诗教课、班队活动等,举行诗歌朗诵会、推荐好诗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从艺术水平、表现手法等各个角度去欣赏、理解、读懂每一首诗。对诗歌中的个别字眼进行反复研读,仔细品味。这对激发学生读诗、写诗的热情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4.创设诗意氛围,熏陶启蒙。注重在学生的生活中创造出诗的氛围。例如,用同学们自己创作的优秀诗句布置班级、校诗歌墙等,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诗作品,鼓励其积极投稿。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创作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儿童诗:可以抒情,可以叙述,可以咏物,甚至写童话诗,使创作的儿童诗作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点燃创作的激情,倾听花开的声音

    1.在诵读感悟中迁移仿写。诗读多了,背多了,学生们的口头语言就变得丰富了,语言中的想象因素也增多了。再加上有了诵读的优秀诗篇打底,他们开始摸索、模仿其中一些诗歌的写作套路进行自我创作。从语文教材中的《乡下孩子》《一株紫丁香》到《水乡歌》《雨后》等诗中,他们懂得了儿童诗的格式;从对表达内容的构思中,明白了诗歌要写什么,怎样写;从学习,吸收和方法的掌握中,他们领悟了儿童诗写作的技巧、特点。

    2.在迁移写作中自发创造。最先,学生们只是模仿诗的语言方式,为诗添加另外的意境。熟能生巧后,我开始教他们学会和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对话,把它们想象成如同我们人类一样灵动的生物,渐渐地在头脑里形成一张张色彩鲜明的画卷。

    3.在激情创作中捕捉诗花。写诗不同于习作,两三行也能是一首诗,只要表达出自己的想象和发现就可以了,而学生比成人更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新奇的想象,这些又是写诗的必然要素。学生们一首首稚嫩、新奇、纯真的小诗跃然纸上,如《初雪》:

    雪花落在了冬青树上/冬青树变白了/它在洗发/满头的泡沫/雪花落在了草叶子上/草叶子变白了/穿上了一件白棉袄/雪花落在了汽车上/汽车变白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地毯。

    4.在朵朵诗花中精心润色。写诗和写其他文章一样,也要多修改多润色。修改润色的最好办法是朗诵给自己听。听起来不顺,就修改。改得读起来琅琅上口,自己越读越感动,越读越有味,这样就好了。在引导学生自觉修改的基础上,我和大家一起修改润色,典型的修改处说出修改润色的原因,通过比较,使全体写诗的学生受到教益。其间,修改润色的内容包括语言、形象、押韵甚至立意等。这样,一首首清新隽秀的小诗就会尽情绽放。

    三、引领倾情的品读,润泽心灵的净土

    诗能够对人的精神进行引导、教化,对人的心灵进行熏陶、滋养。通过对同伴创作的儿童诗的赏析、品读,学生由个人心灵的净化、性情的温柔敦厚,进而发展为人与人关系的融合,从而弥漫于家庭、社会以至国家。郑国威是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一年级就与诗歌结缘。2004年2月2日,他投到《京江晚报》的一首小诗——《关爱小树》发表了:

    别揪小树的头发,别折小树的手脚,难道你没有听到小树在哭诉?假如有人揪你的头发,你会不会因疼痛而忍住?

    假如有人断你的手脚,你会不会因伤残而不顾?

    叶子还是小树的鼻子和嘴,枝杈是小树的手脚,在阳光下,它们吸进二氧化碳,把新鲜的氧气儿吐,

    空中的气是多么清新,人的心情是多么畅舒?

第4篇

然而我们还是应该相信,当松鼠已经等得掉光了牙齿,这时候也许就会有人为我们送来核桃。虽然我们每天都被一些平庸的散文和小说包围着,但不少人的内心深处,总还是在牵挂着诗歌。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现在,当我巡礼最近一年多来的儿童诗创作时,这两句唐诗不由得又涌上心头。

抒写中国

“抒写中国”,从来就是中国的儿童诗人们须臾不能忘怀的一个美丽而崇高的“主旋律”。读着这样的儿童诗,我们会相信这样一个真理:世界上没有渺小的体裁,而只有渺小的作家。

高洪波近期发表了《在天文馆感受诗意》等组诗。抒写自豪的中国情感与中国襟怀,张扬人类思想中的浩然正气,也是高洪波近年来的儿童诗中的一个“主旋律”。诗人金波先生在读了这些诗歌之后,认为它们显示了诗歌所应该具有的一种“隐秘的力量”,那是激情的力量、想像的力量,同时也是思考的力量。“这些诗行蕴蓄着诗人心灵上敏锐的感受力,和跳脱的诗的表现力。”(《诗歌的力量――〈在天文馆感受诗意〉赏析》)

对于诗人们来说,“中国”绝对不是一个抽象和空洞的概念,也并非惟有“黄钟大吕”的风格才能表现这个宏大的主题。“抒写中国”也可以写得十分具体而细微:把三月穿在小村身上小村/便开始萌芽今天是语文第一堂课/麦田睁开眼睛很绿//小村三月/你看炊烟正在拄着一棵树爬山/草是新来的考试卷子/把三月的早晨考得满头是汗//先是一朵小野花交了卷子/后面的天迅速都蓝了……(冰岛《三月》)

如此清新和鲜活的形象与表现方式,不也可以呈现“抒写中国”的满腔热情吗?诗人说,给我一片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像,就是一片草原。这样的表现法则,或者说,这样的抒写才能,对于儿童诗人来说,尤其需要具备。毕竟,就篇幅而言,儿童诗是一种形制短小的体裁。也因此,较之一般的体裁,它为创作者们设置了更高的表现难度。

底层叙事

最近几年,在界里,有一个引起了广泛讨论和关注的文学话题,即底层叙事。不同的文化人群面对这一概念时的认知角度,有时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例如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眼里的“底层”,一般都与贫穷、“三农问题”、国企改制以及社会分层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寄寓着明确的“意识形态焦虑”;而人文学者、评论家和作家、艺术家眼里的“底层”,则往往伴随着对社会公正、民主、平等以及苦难、人道主义等一系列历史美学难题的诉求。因此,有的学者指出,“底层”问题在今天的浮出水面,进入更多人所关注的视野,实际上也折射出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复杂形态和思想境遇。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似乎可以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所谓以文学的方式参与或介入底层现实,决不可仅仅理解为将底层和现实题材作为叙述对象,而应该在叙述过程中呈现出作家和诗人们的思想投射与独特发现。

儿童文学作家和诗人们的“底层关怀”和“底层叙事”,也不曾缺席。这一类题材的作品,尤其是具有这一类感情投入和思想投射的作品,明显增多,且大都具有一定的分量。就儿童诗来看,许多诗人写到了留守儿童、打工子弟小学、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生存问题、流浪儿童、卖花儿童等等;还有的诗人写到了对农业生态、农民生活、乡村变迁,尤其是越来越强大的现代物质文明对乡村传统观念的压迫与“话语霸权”等等。于是,我们在今天的儿童诗里看到一些前所未有的、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的景象,如张绍民的《打工子弟小学》《流浪儿童》、张菱儿的《差别》。

我们这个时代,在它盛世繁华的外表下,毫无疑问也会潜藏着一些隐痛、无奈甚至忧伤。许多乡村少年因为生活的驱使,过早地告别校园、告别童年和故乡,到远方的城市去寻找自己的前程。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其实还是一些孩子,还正处在成长阶段。很少有人会去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所幸的是,我们的诗人在关注着他们。他们那孤独、单薄和无助的身影一次次出现在那些真诚的诗歌里,如曾学东的《燕子》、张泉的《栀子花般的笑意》、莫问天心的《公交车站卖艺的盲人》。

在这样的诗歌面前,我们没有必要去要求它在艺术上的纯粹与圆润。不,能够如此直面现实、关怀民生,呈现诗人的道义与良知,才是它最纯粹的质地。这些诗歌里有的地方或许稍嫌直白,有的在语言上锤炼不够,“诗味”有所欠缺,但这些缺点并没有从根本上损伤诗的素质。我们能拥有这样的作品,不能不为儿童诗感到自豪。在底层关怀的主题下,我们的儿童诗人毕竟也能够在场,而没有缺席。诗从生活中来。诗从对于生活的真切的感受和独特的发现中来。只有真实和鲜活的生活,才能够养育出同样真实和鲜活的诗与诗人,这是一个永远的真理。

乡村忆念

加缪曾说:“对大地的想像过于着重于回忆,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么痛苦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其实,对于诗歌,我们所需要、所渴求的并不是太多,也并非多么奢侈。一片青草地,一点来自山谷的风声,就够了,就足以使心灵变得柔软,发出回声。

秋天一到/村外河滩上的芦苇/就忙着给我们写信//那些灰白色的小小信笺/落在树枝上/落在屋顶上/落在草垛上/落在行人的衣裳上//收到这样美丽的信/我们该怎么回呢(陶天真《抒情的乡村・芦花》)

读着这么单纯和朴素的诗歌,我想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诗歌命题:乡村忆念。我想到了大地、乡村、田园和种种淳朴的农业文明,所投射在一代代诗人心中的无限的光亮与温暖。

对于许多儿童诗人来说,思绪一旦回到童年的乡村,正如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和帕斯捷尔纳克们回到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列宁格勒一样,真可谓“熟悉如眼泪,如静脉,如童年的腮腺炎”。那些比膝盖更低的泥土,就如一道低低的门槛,横在我们的命运里;而我们的生命和诗意,也注定了会与大地、泥土连在一起,并且从泥土里获得向上或向下的力量。

也因此,对乡村生态的关注,对农民生活的关怀,对逝去的乡村童年的追忆,也成为许多诗歌作者的一个沉重而永恒的主题。他们的诗歌里总是呈现着一种永恒的、挥之不去的“土地道德”的情怀。像土家族诗人谭岷江的《山寨四月・农具和耕牛》,以及另一位同样是生在乡村的土家族诗人谭国文的《石头与村庄》,这样的诗,其实与风花雪月无关。它们具有一种纯粹和朴素的情感力量,足以唤醒那些多年来已经迷失在城市的大街上和楼群里的乡村之子的沉睡的灵魂,使更多的人明白,即使是在灰暗的生活中,毕竟还有一些我们所热爱的事物,是能够用我们的双手和心灵把它们保存下来的,因而,对乡土与生活的热爱也是可以做到始终不渝的。这是许多乡村孩子命运里与生俱来的、与泥土息息相关的生命的隐痛。

艺术本位

现在我们再来看另一类着重于艺术本位的儿童诗。与那些世界一流的儿童诗人相比,我们的许多儿童诗的差距,或许并不表现在语言文字上,也不表现在观念上,而是输在想像力上。

我们很多儿童诗作家和儿童诗作品缺少那么一种大风呼啸般的想像力,或者说,缺少那么一种纵横天地、若气流激荡一般的“天才气”。但近来也有几首诗,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儿童诗的一种充满想像力、充满“天才气”的面貌。

先看萧萍的《四重奏第931号:朋友们》。且看开头的一节:漂浮着的冰,/趴在浅湖妈妈的胸前熟睡。/它们都有着雪白的睡袍,/大眼睛安静的蓝,/爪子很淡很淡,/风吹过来有些微微发抖。/它们清澈的凝视,/用牙齿彼此轻咬,/哈出好多看不见的气。/在清晨的湖面上,/它们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亲一亲浅湖妈妈,/让最小个子的银鱼/缓缓地从身体穿行过去。/它们头挨着头,/想了很久,才害羞地/说出今天的第一句话――/嗨,我喜欢你!

这首不短的儿童诗充分呈现了萧萍与常人不同的想像力,以及凭着敏感的直觉,于细微处去感受事物和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捷克诗歌大师塞弗尔特有言:“诗可以不是思想性的,也可以不是艺术性的,但是它首先应该是‘诗’的。就是说,诗应该具有某种准确的直觉的成分,能触及人类情感最深奥的部位和他们生活中最微妙之处。”萧萍的这首诗可以为塞弗尔特这一“纯粹艺术本位”的观点做出例证。

在儿童诗坛上,与萧萍的儿童诗堪称“双璧”的,是另一位女性诗人王立春的作品。这两个人是一南一北的“双子星座”。她们的诗歌里都有着细腻和准确的直觉成分,都有极其丰沛和鲜活的想像力在纵横运行,也都有语言和表现上的与众不同的创新与探索。《野小河》和《哑巴小路》,是王立春的代表性作品。

我要走了/小河//你贴着山脚玩耍吧/你缠着草坡撒欢吧/枕着小山望天/你亮晶晶的眼睛/再也看不到河沿上/这个整天缠着你的孩子了……

这是《野小河》的第一节。我们拿它和萧萍的“四重奏”第一节相比,就不难看出她们的异曲同工之美。她们仿佛在用各自的想像力和最细微体验互相“致敬”,不约而同地用一种来自女性诗人的直觉体验、想像力、才气和优美的文字,一起推动着中国儿童诗的帆篷,越过浅湖而进入一条新的航道。

读这首诗,使我感到流露在作者笔端的眷顾深情和悲悯情怀,以及直抵人心的温暖力量。它也让读者充分地感受到了诗人独特的才情和睿智的诗心。再如《哑巴小路》,其中所书写的童年体验、乡村记忆,许多人也许都曾经有过。但是如何能够更准确、更逼真地呈现出这些体验与记忆,却是需要才气的。这也正是一位外国著名诗人说过的一句话:题材总是公平地摆在人人面前;主题却只有少数人知道;而如何表现则永远是一个秘密。

四代同堂

长期以来,中国儿童诗坛上,呈现着四代同堂的良好的创作生态。老一代的儿童诗人,如任溶溶、金波等,仍然宝刀未老,继续保持着饱满的创作激情和超凡的创造力,并且时有不俗的新作奉献出来。

且以任溶溶先生为例。他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又有新的贡献。我们先来看这首《书怎么读》:

爷爷读书,一本又一本,/有一些书,厚得像块砖。/我忍不住,问我爷爷说:/“书这么厚,怎么读得完?”/爷爷回答我说:/“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一页一页地读……/很简单。”

这是一首饶有童趣和智慧的儿童诗,带着典型的任溶溶风格:单纯、幽默,凭借着字体的大小改变和诗行排列形式上的视觉效果,营造出一种形象而好玩的游戏味道。任先生年逾八十,还具有如此丰沛的创造力与不俗的童趣,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再如他那首《夜里什么人不睡觉》,带着一定的“认知性”,这也是写给小孩子看的诗歌所应该具有的一种职能。诗中告诉了小孩子一些不同身份的人所从事的不同工作的特点,同时也对这些在夜晚里工作的人们的奉献精神予以了默默的赞美。浅显而优美的诗句里蕴涵着一种老年人的从容不迫和机智幽默。

王忠范是属于中年一代的儿童诗人,其创作活力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一直持续到现在。他继续抒写着他几乎写了大半辈子的内蒙古草原和草原上的事物。他的儿童诗里融进了他对草原的深切的爱与知:草原上的草跟马一样/站着睡觉/只有广阔的夜/才能装下满地的梦(《花季草原・草原的草》)

同属中年一代诗人的王宜振,仍然在不断地探索和攀登儿童诗艺术的新高峰。他近期写出了《悬浮的光芒》等组诗,这些纯粹的儿童诗,无论放在哪个民族或哪种文化背景之下,都不会失去它的光芒和亮度。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那批儿童文学作家,也在不断地奉献着自己的儿童诗新作。陶天真的一组《抒情的乡村》,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意象单纯而想像丰沛,就像他在另一首诗歌里写到的冬天里大雪中的小村庄,“干净得像个童话”。我们很久没有看到这种带着呼呼的风声和飘舞的芦花般生动的诗歌了。

更为年轻的一代儿童诗人,包括一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少年诗人”,在近期发表了出色作品的有:张晓楠、汤萍、冰岛、魏捷、向辉、邵思梦、张牧笛、阮梅等。

无所谓结局。也无所谓开始。除了那深隐在心灵底层的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诗歌的敬重之意,有若不熄的火粒。所幸的是,在儿童诗领域里,我们的四代诗人,仍然在忠诚地、固执地、持续地,一点一点地拨燃那些活着的儿童诗的火粒。

诗歌不朽。儿童诗歌永在。

第5篇

童话大师林格伦也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个孩子能给她灵感,那就是童年时代的“我自己”。童诗的内容极其简单,但它的境界却很高:它离孩子的世界很近,而且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又挖掘得很深。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在《我为什么给儿童写诗》一文中说道:“一个小孩子从小受到诗的熏陶,可以使感情世界丰富多彩,善解人意,与人和谐相处……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学会了欣赏诗,就会欣赏其他文学样式,以至其他艺术形式。”

诗歌语言是最本色的文学语言,它的特殊功能:

A、抒情,接近于描绘功能小的音乐。

B、有机信息系统,一个字能产生神奇效用。如“朱门酒肉臭”中的“朱门”,成了生活浮夸的代名词,有很多含义,还有作者和读者的感受。

C、独立审美价值,可以把玩。小说可以抛开语言,复述故事,而诗歌不能离开语言。

D、总的要求是表现个性的心理感受,具体要求有四―

一是多义性,既有表层义,又有深层义。主要用象征手法。如松梅雪竹、长城、百合花等。

二是跳跃性,表现心理快速活动。不要任何介词、连词等关联词。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还可以逻辑混乱,任意交错,如时间和空间交错。

三是可感性,要有色彩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化抽象为具象)。诗中有画。

四是音乐性,既有内在音乐性,即情绪的律动,又有外在音乐性,即声音的回环(押韵、节奏和声调)。

第6篇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诗心,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朱光潜老师在他的«诗论» 中说过:“诗是有音律的文学,是具形的音乐。”诗歌除了可以和画面有效结合之外还具备很强的韵律感,这种特性体现在了它节奏的和谐有致上,使其可以被演唱出来。充满画面感的语言,甚至是充满了乐感的语言,可以引导孩子产生共鸣,感同身受。文字与背景的紧密结合,可以直观、形象地刺激孩子的感官,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孩子们体悟诗情诗意,刺激他们的形象思维,激发想象力。

一、诗歌的格式魅力

诗歌,是一特殊的语言组织形式。诗歌语言是对实用语进行“扭曲”、“变形”等艺术加工的语言,从而获得新鲜的语感。出于对韵律感的追求,生活中的实用语演化成诗行的整齐排列。在近代,这种整齐的排列也开始有了不同的衍生。

儿童诗歌大家,任溶溶老师的«有这样一列火车»中,诗歌的排列出于对动态的追求,产生了一些变化:

你一坐上这火车

沿途就能看见长颈鹿,

企鹅,

北极熊,

犀牛,

袋鼠,

斑马,

骆驼,

和大象……

任溶溶老师的这首诗可以触摸到孩子自由自在的心性,这份自由被充分地体现在了诗歌的排列方式上,竖直向下的诗行令你想象着一字排开,不断映入眼帘的动物,使整首诗充满了画面的动感。

受此启发,我将这首诗搬进了我的课堂。孩子们一下子就对此诗的格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迅速地将这种格式带入了自己的想象:大家坐在环球列车上,列车的第一站去往非洲,接着是南、北极……随之地点的变化,闯入我们视线的动物也像列车的形状一样,呈线状接踵而来。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如果这列车开往了外太空,又可能看到什么呢?我适时出示了太阳系大家庭的图片,播放了一小段太阳系科教片,在引导之下一年级的孩子们写出了稚嫩却充满了想象的小诗如下:太阳系之旅

坐上这列火车,

开往外太空,

沿途能看见太阳的孩子: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月亮到哪儿去了?

原来她牵着地球哥哥的手。

再进一步拓展之后,孩子们将自己小诗格式与不同物体的形状结合起来:

来我家玩吧

来我家玩吧!

你瞧!桌上好吃的很多:

苹果,梨子,

香蕉,菠萝,西瓜,

樱桃,水蜜桃……

还有可口的饮料,

快来,

快来我家玩吧!

小诗的字数不多,也没有使用多少出彩的好词,但这些诗引发了孩子们的共鸣,为他们以后的写作创造了独特的想象空间。

二、诗情画意

诗歌,应该具有语言的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其中,诗歌的视觉形象,可以通过诗句的排列、分行及字体的变化来体现美感,此外,诗歌也可以借助鲜明、直观的图示散发出它迷人的语言魅力。

著名儿童诗大家,金波老师的«洁白的云»充分地表现了这一点。这首儿童诗其实就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是孩子笔下的写生……这首诗是流动的,以洁白的云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怡静的中国水墨。诗文中虽然没有出现多少颜色的词语,但跟随云儿去看,那山林、那小溪、那蓝天……无一不是鲜明生动的,彰显出大自然和孩子的美。

在教学这首诗歌时,我先出示了白云图片,让孩子发挥想象,说说云的特点。再让孩子画出自己见过最美的云的样子。接着,让他们说说,自己在什么不同的地方见过云?适时出示并自读诗句,发现诗中哪句话能体现云的特性?(悠悠地,不紧不慢。)“这朵自由自在的云,他去的地方很多,你们能画出他出现的地点吗?给这首诗配上背景图。在展示画作后说说:那朵一直自由自在,动态的云,最后被定格在了什么地方?(孩子的画中)它为什么这样做?

我认为儿童的语言学习是从句子入手,而不是单个的词语。没有解析诗中的词语,相反利用画面的刺激,使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诗歌云淡风轻的意境之美。

再进入以此为基础的小诗创作,我又接着发问:除了白云,还有谁是自由自在的旅行者呢?讨论之后画出来。说说你们画的旅行家可能会去到哪里?最后又停留在哪?在你们的画上留下它们的足迹吧!根据你的图画内容,仿照«洁白的云»创作一首小诗。择小诗如下:

淘气的雨点

淘气的雨点,直到看见河边玩耍的孩子,

一直下着,他们在奔跑,

淅沥沥,不紧不慢。在欢笑,

落上屋顶,淘气的雨点,

落上树梢,落入了孩子们的酒窝里。

落上稻田。

虽有瑕疵,但以诗入画,以画佐诗。诗画交融,无一不美。

三、诗与乐的交融

“儿童对文本刺激的接受,最初一般也是在语音层面上实现的。”诗歌,除了能契合入画之外,还可以具有听觉形象。这点不仅可以用诗歌背景配乐;教师、学生富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演唱等方式来体现,还可以在诗歌本身的文字上得到证明,所指为诗歌语言的悦耳动听。儿童诗中,动词多,动感强;形容词多,色调美;象声词多,新、奇、巧。尤其象声词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诗歌具有神奇的音乐特质。

任溶溶老师就曾经写过一首会“叮当作响”的儿童诗:«动物的贺年卡»“咕噜咕噜,快得像我跑,我连一百米路,还没有跑到,而你一道算术,哒哒哒哒,却已经做好。”不断出现的象声词,引发了孩子们的浓厚的兴趣。简短的文字,却呈现出了各种音响效果,学过此诗后,我们一起将以前写的一首小诗进行了改编:

来我家玩吧

来我家玩吧!

你瞧!桌上好吃的很多:

苹果,梨子,(卡擦卡擦,)

香蕉,菠萝,西瓜,

樱桃,水蜜桃……(西里呼噜。)

(咕噜咕噜,)

还有可口的饮料,

快来,

快来我家玩吧!

孩子将上诗进行了诗、乐、画的三者整合,这首小诗就更加妙趣横生。

如此“好玩”的诗歌创作也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对诗歌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对诗歌的畏难,不知从何下笔的问题。

第7篇

新教育实验认为:“童年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晨诵的内容选择遵循此浪漫定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按照从浅显到颇具深意的递进顺序选诗,从童谣、儿歌起步,随后是大量优秀的儿童诗和现代诗。低年级诗歌的主题多与喜闻乐见的动物和自然界的事物相关,比如《小老鼠上灯台》《小青蛙》《白云》等;中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开始由浪漫期向精准期过渡,此时可以选择日本的金子美玲和我国诗人金波等的作品,旨在引领学生感受诗中至纯、至真、至美的情感,如《我和小鸟和铃铛》《水城威尼斯》《毛虫和蛾子》等;高年级的学生正在从感性走向理性,此时可以选择诵读一些经典诗作,比如顾城的《一代人》、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还有泰戈尔的《飞鸟集》等,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厚学生的底蕴。此外,无论哪个学段的学生,晨诵诗的选文都要注意诗歌主题与学生当下生命的联结,利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比如:选择与当季物象相关的诗歌,便于学生通过诗歌诵读去领略当季自然与生命的精彩;选择与当季重大节日内容相关的诗歌,利于学生感受特别的节日意味,加强对节日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选择与儿童五彩缤纷、变幻莫测的心理世界相关的诗歌,利于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等等。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执教的五年级晨诵诗《不应当只记得》一课为例,谈谈现代诗歌晨诵课的课堂实施策略。

一、师生问候,开启诗篇

以优美的音乐为晨诵课营造出温馨的诵读氛围,开启美好的一天。

【片段实录】

师:和煦的阳光洒满了教室,新的一天来到了。同学们,露出你灿烂的笑脸,让我们一起用最美妙、动听的声音开启美好的一天吧。早安,同学们!

生:早安,老师!

师: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们,

生:整个早晨,/我们一直看着您,

师:怎样 把每一寸/玲珑的晨光,/变作 七彩的朗诵,/嚼成 书本的芳香。

生:怎样 把每一寸/玲珑的晨光,/变作 粉笔的舞蹈,/嚼成 知识的芳香。

师:晨诵,

生:我们与黎明共舞,

师:晨诵,

生:我们享受生命!

用诗一样的朗诵开启互致问候的“对话”诗篇,传达出一种愉悦、饱满的精神,打开师生的心扉,让师生在进入校园的第一时间心灵得到舒展。

互致问候的诗篇往往因晨诵课内容的不同而灵活变化,用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引导学生习惯性地积累美好的诗篇,感悟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复习引入,欣赏新诗

为了让晨诵拥有“无数次打动人的灵魂”的力量,诗歌选题应尽量关联学生当下的生活和人生成长阅历。由于上一节课是春季学期的第一次课,我们选择了《新学期》(内容略)这首诗,诗歌内容与学生开学新愿望有关;紧接着的这节课,因为即将面临三八妇女节的到来,笔者决定结合学生的成长,给他们选择一首引导感恩的诗篇《不应当只记得》。

在这个教学环节,笔者先让学生在音钒樗嫦录体诵读,复习《新学期》这首诗;再由笔者配乐范读新诗《不应当只记得》(见下文)。这首新诗篇幅较长,共有三节,而且诗歌背后的含义深刻,笔者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方式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诗的意蕴。

不应当只记得

金波

不应当只记得,

牛奶是从奶瓶里

倒出来的,

还应当知道,

牛奶是从奶牛身上

挤出来的――

牛从大草原上走来,

草原很辽阔、很遥远。

不应当只记得,

苹果是从奶奶的

菜篮子里取出来的,

还应当知道,

苹果是从树上摘下来的――

苹果树长在土地上,

土地很黑,很肥,

泥土里还有人们的汗水。

不应当只记得,

你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还应当知道,

人人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

这个世界很大很大,

有许多许多人,

共同生活在一个太阳下。

三、读诗悟情,色彩纷呈

晨诵课上的诵读往往更多地把读的机会让给学生,旨在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以读悟情。从教师的“范读”算起,晨诵课上的诵读一般会经历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读准字音,以教师范读、班级里诵读好的学生范读为引子,引出全班学生的自由朗读;第二个层次,读通顺、读流利,变换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包括分角色读、打节奏读、个体读、小组读等等;第三个层次,读出情感,开始与诗意共鸣,读出自己特有的感悟。

在本课中,当笔者范读结束,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个个跃跃欲试。于是,笔者先让全体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诵读,然后自告奋勇展示读,在全体学生经历了一次自读、两次听读之后,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歌文字背后的内涵,笔者开始检测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对诵读目标的关注度。

第8篇

文学是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结晶。文学的价值在于对人的心灵的抚慰,对人的个性与价值的张扬,对人的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导致了科技理性的过度扩张,人文精神的失落,人的心灵的困惑与迷惘;文学教育在于帮助人们找回失去了的,可以妥善放置心灵的精神的家园。现代语文教育最大的不足,就是文学氛围的淡薄。对教学技术的过度追求产生的形式主义倾向,对知识教学的过分强化产生的功利主义态度,使得语文教育的人文底蕴不足。语文教育要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文学教育,对以往纯技术化的知识教学模式予以扬弃。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课程的改革使我们的语文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观点。而实际上,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很难单独量化的。这两者的统一最终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不对如何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做一系统研究,实施起来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而现状是,我们从以往的语文教育倾向于应试环境下的片面工具化,转到的是新课改后的无原则的人文化。而校园文学可以作为一个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切入点。

语文素养不等于文学修养,它是一种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的、一个中国人使用自己母语的整体素质。语文素养应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听说读写思维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情感素养(态度、价值观、文化品味趋向、审美情操)这样三个维度。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开发智力、感受社会文化熏陶和陶冶人格的和谐共振,构成了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校园文学研究不等于单纯的文学教育。所以有必要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校园文学进行系统研究。小学文学教育中的写作实践研究对学生写作素养的培养应发挥其重要作用。首先,文学性的心灵表达容易使学生有主动写作的欲望。其次,文学意义上的成就感可以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其三,与文学写作需要密切关联的阅读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本课题以校园文学为切入点,接合教育文化建设,从物质层次的教育文化和精神层次的教育文化两方面入手,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应有其积极的意义。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探索教育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写作素质发展的语文教育途径、方法与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①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②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④为素质教育注入活力,开创文学写作教育新局面。

四、研究内容、方法和途径

①校本教材引路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课教学模式。

在小学阶段,我们首先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从大众传媒的吸引力中把儿童的兴趣拉回来。在读图、电子传媒势不可挡的时代,且内容丰富,极符合小学生的兴趣,但真正的文学写作传承离不开文学,小学生更需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在写作实践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要将以文学教育为载体的写作实践的各项内容和目标落到实处,真正形成“儿童文学”的特色,增设小学生文学阅读与写作课是必然的选择,要使文学课阅读和写作成为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阵地。 ②让文学魅力充满课堂是诗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A、诗化语文阅读教学。每个语文教师都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引进大量的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经典作品。通过背诗星级评比、读书笔记摘录、读书交流会、诗歌朗诵会、故事大王比赛等各种读书读报活动,将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取得很好的效果。读背大量的古诗词、儿童诗、童话等作品,按计划,有系统地让学生读、背,规定每天背一首。两年下来,学生可能从唐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读到现代著名儿童诗人圣野的诗、金波的诗,从古希腊寓言家伊索的《狼和小羊》读到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再到当代名家名作,学生会积累了成千上万条格言警句、成语、童话故事、经典古诗词、儿童诗,学生们积累着诗的语言,感受着诗的意蕴,过着诗样的生活,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材富。有了这样丰厚的课外阅读作基础,再回到写作实践中来,学生对写作的理解和掌握就显得更加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得心应手。

B、诗化作文教学。 所谓诗化作文,就是让学生将诗的特征,如:优美的意境,丰满的情感,凝炼的语言,创造性的意境,融入到写作之中,让“诗”的元素显现或隐藏在作文中,使小学生的文章有诗一般的美丽,诗一般的凝炼,诗一般的激情……

“诗化”是强调诗意在作文中渗透的过程,也要重视“渗透”后的实效,让诗意在作文中永远保持芳香馥郁。

五、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我们课题组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写作实践尚显贫乏、苍白、贫弱、无力,并不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所谓“人文精神”教育所能奏效的。恰恰相反,越是强化这种政治化的人文教育,学生精神世界的贫乏、苍白、贫弱、无力就越加剧。要丰富学生的思想、强化他们的情感、升华他们的精神,首先要弄明白造成当前小学阶段人文教育贫乏、苍白、贫弱、无力的原因是什么。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一个是“文以交际”“技术化”训练思潮总是千方百计地躲避着、消解着人的思想、情感、精神,使得人文教育变成了某种知识体系的训练;一个是市场经济、商业文化大潮所带来的肤浅、轻飘、颓废的社会人生意识。但还有一个更重要原因,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并不一定意识到。那就是,“政治化”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所谓“人文精神”“教育”(灌输),恰恰造成学生思想情感状况空虚与虚无的原因之一。因为它远离现时代学生的自我身心、远离21世纪的现实生活。学生对此有强烈的排斥倾向。因而,越是强化这种不考虑学生需求与身心发展特殊性的“教育”(灌输),学生就越远离它。从而使得人文教育的目标落空。

六、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行动研究法。根据本校实际,选择班级对具有革命精神的故事进行学习指导。(2)、文献法。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3)、调查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4)、个案研究法。选择个案,跟踪调查分析,了解研究方向及成效。(5)、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课题研究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第9篇

微小学校是教育应该鼓励的方向

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表示,微小学校是教育应该鼓励的方向,中国应该像鼓励微小企业一样,鼓励微小学校的发展。中国的巨型学校太多了,动辄几千、上万学生。俄罗斯的学校平均就是600人,而且是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所以校长基本上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整个学校就像大家庭一样,这种教育环境是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巨型学校是最工厂化、最流水线化的办学模式,不是个性化的办学。

(摘自2014年11月12日《中国教育报》)

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

■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表示,他赞成对孩子要严格。他说:如果老师惩戒确实犯了错的孩子,甚至揍他几下,应该感谢老师。因为,大多数老师是有大爱的。希望老师一手拿着胡萝卜,一手还得拿着大棒。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孩子们知道教育绝不仅仅只是快乐。

(摘自2014年11月13日《吉林工人报》)

核定教师编制要多维度考虑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袁桂林认为,核定教师编制要多维度考虑。从教育规律出发,教师编制除了考虑教职工和学生之比外,还要考虑教育质量保障的需要,教师应保证的工作量,学校课程是否开足、开全等基本前提。农村学校布局分散、班额较小,而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与城市学校没有差异,因此农村教师的需求量应该是大于城市的。

(摘自2014年11月8日《甘肃农民报》)

教科书选用标准回归教育本身

■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周云指出,“课本课本,一课之本。”可见教科书对于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教科书确定了教学活动的内容,明确了教育教学的价值观导向以及方式方法。教科书编写得好与坏,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教科书选用委员会的设立,是一个很好的制度设计,如果真的能够认真实施,将能够有效地抵制商业利益的干扰,能够使得教科书的选用在客观、专业的环境下进行,教科书选用的标准应回归教育本身。

(摘自2014年10月29日《广州日报》)

语 录

早期教育十分重要,但不是对知识的灌输记忆,而是要培养孩子社会情绪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

最好的老师,是既不乏严厉但又随时面带微笑,没有废话,更没有大话。老师应该对每一堂课都认真对待,状态也要保持稳定,不能第一堂课表现得不错,之后就越来越马虎和松懈。

――旅美钢琴教育家茅为蕙

古人说,文饭诗酒。儿童文学,特别是儿童诗就应该是“酒”,让孩子陶醉其中,而不是追求受到了多少教化,积累了多少词汇。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金波

能否有效把握命运不但取决于是否努力,更取决于努力是否符合国家发展的方向,这才是一条真正攸关孩子未来、不能输掉的“起跑线”。

――上海大学教授顾骏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应瞄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的教育,培养能工巧匠,培养地方文化的传承人。

――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调研员刘景忠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去争取那些需要辛勤付出才能够体会到的快乐。在成就感当中产生的快乐才是可持续的。

――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十一学校历史教师魏勇

第10篇

名字:徐毅

学校: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四年一班

年龄:9岁

爱好:写诗、写小说、唱歌

性格:活泼可爱

获奖经历:曾获第13届“中国少年作家杯”二等奖、全国中小学生“小作家杯”银奖、全国青少年简妙作文杯二等奖。6岁开始创作,著有诗集《梦落花》。中国作协主办的《诗刊》重点推介,是迄今国内在《诗刊》发头条组诗年龄最小的诗人。已在《诗刊》《文学月刊》《文学少年》《中国校园文学》《少年作家》《中国少年报》《小作家报》《语文报》《少年文艺》《全国优秀作文选》《青少年日记》《小学生作文选刊》《小天使报》《少年科普报》《学习周报》《教育周报》《重庆晨报》《童趣》《帅作文》《作文大本营》《作文之友》《多彩校园》《少年先锋报》等刊物发表小说、诗歌、童话等近10万字。

徐毅优秀作品

北京雷雨 我在机场呆了一晚

文/徐毅 指导老师:张晓琼

今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雷雨灾害,我也为此吃尽了苦头。

一早,爸爸要带我去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我十分高兴,因为我获得了“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二等奖,我要拿到奖杯和证书,过了暑假可以和同学们分享。

上午11:30分,我们到了重庆江北机场,爸爸先去办了四川航空的登机牌,再去吃肯德基。

中午12:35分,广播里大声说:“因为北京有雷雨,飞机还滞留在首都机场没回来,航班延迟到下午4:35分。”

我和爸爸一听,非常失望。

我们去三楼休息厅,爸爸在那里睡一会儿,叫我看着手机上的时间,4:35分叫他。

快到4:35分了,广播又发出令人失望的消息:“北京还在打雷下暴雨,现在,有两架飞机飞过去幸好没被雷击,因为信号干扰,飞了四五个小时。”

等啊等,一直等到晚上12点,还没有准确的起飞消息,爸爸看我咳得厉害,说要去退票。

我说:“不,不能放弃!我们的目标就是北京。”

爸爸说:“儿子,你长大了,遇到困难也不退缩。”

我们再次来到三楼休息厅,坐凳冰凉冰凉的,我们不敢睡。爸爸发现,一个西餐厅的门开着,那里的沙发正好可以睡觉。爸爸说:“沙发好,软软的,不着凉。”

我一倒下去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6点,爸爸叫醒了我,说飞机终于要起飞了。

我想,人民大会堂的颁奖大会是早上8点开始啊,呜,伤心的一天,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早上7点,我们乘坐的四川航空公司航班终于起飞了,2个小时后,终于到了北京首都机场。

我们赶快坐机场快轨,再转几站地铁,在天安门西站下,上午10:30分,终于到了人民大会堂门外。可是,那里的武警很威严,好像在说:“闲人不可入内!”

我们看到,有一些领了奖的同学陆续出来了,他们穿着印有“中国少年作家班”字样的衣服,手里拿着奖杯,多么神气呀。

爸爸拉着我的手正要挤进去,被两个叔叔拦住了。“你们干什么?”

“领奖的。”爸爸说。

“马上结束了,没有请柬不能进。”一个叔叔说。

我们只好在外面等啊等。

11:30分,一个阿姨出来了,她把我们的请柬拿了出来,“徐毅在哪儿?”

“这里!”爸爸回答。我们终于可以进去了。

我们跟着阿姨走到大会堂门口,阿姨说:“上三楼,那里就是了。”

我们经过安检,坐电梯上去。看到一个会场里很多人在照相,原来,那里是另外一个颁奖活动,我们走错了。

在一个王阿姨的带领下,我们才找到了中国少年作家班的会场。有近300名同学在听课,大诗人雷抒雁爷爷正在讲话。

我领到了金光闪闪的奖杯,上面还刻着我的名字,还有获奖证书和衣服。那一刻,我高兴极了,虽然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但拿到奖杯时,我终于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还剩10分钟,颁奖大会就结束了。我连忙准备好笔记本和笔,跑上去想请雷抒雁爷爷签个名,以后收录进我的诗集。“散会!”主持人一声令下,主席台上的大作家很快就起身从侧门走了,我没来得及冲上去,雷抒雁爷爷已经不见了踪影。“哎,真遗憾!”

因为天公不作美,这次去北京领奖,有苦、有乐、有遗憾、有欢喜,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我的诗意世界(组诗)

文/徐毅 指导老师:张晓琼

《落水的叶子》

一片黄黄的叶子

不小心落水了

它在水池里挣扎着呼救

它一步步往后退

但它努力抓着水

它会被淹死吗?

小小的叶子要哭了

风姑娘飞过来

轻轻地对它说:

来吧,我拉你一把

鱼儿游过来说:

别慌,坐在我的背上

你就得救啦

《书包是个大家庭》

书包是个大家庭

每一本书都是兄弟姐妹

英语书是姐姐

她不懂中文

除了ABC什么都不明白

数学书是天才妹妹

加减乘除所有答案都知道

课外书爱讲故事

他说起话来就没完

文具盒里来了新客人

橡皮、尺子和铅笔

大家忙着给他们找座位

瞧这个大家庭

个个都很开心

《可怜的腊梅》

腊梅啊

你挺过寒冷的冬天

却逃不过可恶的魔掌

他们砍断你的手脚

在街上叫卖

记得人们为你浇水

那样爱你

现在你长大了开花了

却要接受痛苦的折磨

腊梅是很香

你千万别忘了

腊梅的花苞

就是它哭肿的眼睛

徐毅写作经

读书激发想象力,大自然激发灵感

文/徐毅

我的性格活泼,爱读书、爱幻想。我不像天生具有超凡智商的爱因斯坦,也不像七岁写出传世之作《咏鹅》的少年才俊骆宾王。生活中,我爱看动画片、玩玩具、唱歌。

要说写作经,我的感受是:读书激发想象力,亲近大自然可激发灵感。

多多读书,激发想象力

没有好的想象力,根本写不出好文章。那么怎样才能激发想象力呢?告诉你一个诀窍:多读书,尤其是童话书。

我五岁上学,就读的是山城一所百年名校,文化气氛较浓。在语文老师张晓琼的辅导下,我六岁开始写诗,七岁在《少年先锋报》发表处女诗《假如》。

中国是一座诗歌富矿,从盛唐开始,留下了许多名篇。我张开饥饿的大口,不断吸食诗的营养。金波爷爷、雷抒雁爷爷的诗,古今中外的童话,我都爱不释手。至今,我还一直保持着早读诗歌、晚读小说或童话的习惯。

幼鹰站在崖边,扑腾扑腾翅膀,想要试飞;我站在文学的门口,也有了写作的冲动。我要用诗歌发声,先学仿写,再学观察,最后完全靠想象。仿写决不是抄袭,可以是题材、技法的模仿,但不允许雷同。比如读了金波爷爷的《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仿写了《如果我是一片树叶》;读了叶圣陶老先生的《风》,我仿写了《风长什么样子》。

其次,观察,已成为我的一大嗜好。春天桃花李花盛开,我在花丛中赏花,觉得桃花李花都想第一个给春天报喜呢,便写下了《桃李争宠》。一年四季,花儿有不同,我写下了《我和春夏秋冬捉迷藏》。去年五月的一天,山城的雨点,滴滴答答,雨声沙沙,拨动了我的情弦,我格外兴奋,站在阳台听雨。一会儿,一幅《小雨沙沙沙》的诗意画出现了:小雨沙沙沙/鸟儿喳喳喳/快躲雨吧/到屋檐下/小雨沙沙沙/知了哈哈哈/淋浴真好/我要长大……

亲近自然,找寻写作灵感

也许你会问,写作时老是没有灵感怎么办?到哪里去找灵感呢?我告诉你,到大自然中去。

每年,爸爸都要带我到祖国大江南北去旅游,在大自然中找寻灵感。著名诗人、《星星诗刊》常务副主编龚学敏老师评价:徐毅想象力真不错,观察也有他自己的独到之处;就目前文学的发展而言,儿童诗确被人们忽略着,对于儿童本身写的儿童诗,它自然有一种天趣在里面;当下的孩子,关在房子里,失去了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是遏阻其发展的;诗人是通灵的,灵在什么地方?灵就是自然。

从八岁起,我的诗歌创作有了一次飞跃,摆脱排比段,自由舒展。其中的代表作有《夜空的嘴》:月亮/是夜空的嘴巴/月亮像一根弯弯的香蕉/夜空呀/你在微笑吗?/月亮像一个大月饼/夜空呀/你是不是看到好吃的/情不自禁流口水啦?/乌云密布时/夜空呀/你长蛀牙了吗?/如果是真的/回家刷刷牙吧。

我的诗,包含了对大自然的喜怒哀乐,比如《雨是伤心的云》:一朵大大的云/被烟囱的臭气/欺负了/云朵散开了/白云非常伤心/“哇哇哇——”/流下了一滴滴眼泪/雷公公很生气/敲着大鼓/“轰隆隆——”。

写作无止境,我还需要继续努力,我的童诗真切、善美,在诗的表达手法上,没有任何粉饰,纯净得就是一杯白开水,你喜欢吗?

爸爸妈妈的评价

灵性活泼

淡泊名利

九岁的徐毅是个活泼、灵性的孩子。

在我们的眼中,他还很稚嫩,就像一棵幼苗,迎着风儿的节拍,左一拍,右一拍,他把这种感受写成了分行文字,就是诗。

第11篇

【关键词】电子白板;激活;小学语文;课堂导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9-0097-02

俗话说:“戏未唱,先来一段锣鼓声,调声缓缓传出。借调之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促使人们深思、遐想,把人们的胃口吊足,再慢慢引人入戏。”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有情有境,教师一定要抓好导入部分,唱好“前奏曲”,引领学生有滋有味地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而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形象直观、互动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能够把学生的视线集中到特定的学习对象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学习活动。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要根据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多角度、多样化地利用电子白板巧妙设计不同的导入,紧扣学生心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活动提质增效。具体如下:

一、音频导入,渲染气氛

优美动听的音乐能放松学生紧张的神经,调解学生的心情,缓解学生的疲劳,营造活泼、欢快的气氛,非常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笔者先利用电子白板中的资源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学生一听到这首歌曲就跟着唱起来,猜测今天会学习关于雷锋的文章……笔者提醒他们仔细听,并想想歌曲中要我们学习雷锋叔叔的哪些精神?选择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的歌曲作为导入手段,在情感上激起学生共鸣,又可活跃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愉悦地学习。

二、视频导入,再现场景

对于与小学生现代生活较为疏远的课文内容,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搜索、储存、编辑功能,辅助教师制作与之相关联的视频资料。因为电子白板有其独到的鲜艳养眼的色彩、动听悦耳的声音,以及多变的图像、色彩、标注、画面截取、隐藏、动画等功能,能极好地迎合小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主要描写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后,北京人民甚至是全国人民涌上街头欢庆这令人难忘的历史瞬间,中国人终于圆了一个期盼已久的世纪奥运梦的场景。课文文字虽少,但所呈现出来的场面是宏大的,气势是雄伟的。可学生没有亲身经历,也没有目睹过,在他们的脑海中只有课文中抽象、空洞的描述,至于人们为什么会如此激动?场面为什么会如此热闹?他们难以想象理解。所以,笔者利用电子白板中的媒体资源库搜集整理有关北京申奥的资料、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申奥成功的剪辑视频以及全国人民涌上街头欢庆梦圆世纪奥运梦的新闻视频,充分展现当时欢乐的场面。课前导入时先播放视频资料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看着视频情不自禁地击掌欢呼,激动拥抱,北京申奥成功的历史瞬间永刻学生的脑海,使他们体会到人们欢庆的意义。学生的思绪一旦被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就会自觉地去学习,教师只需做好引导、辅助工作。可见视频导入的影响力多么令人震撼,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窝,再现情景,实现时空对话。

三、动画导入,图文对话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具有一定抽象的成分,但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低年级的一些课文要求教师事先收集整理教学素材,结合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来设计文本动态图示课件,并将其内容隐藏,指导学生上台来拖拉演示,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围绕演示的图片提出一系列与文本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一课的导入,笔者指名让学生上台滑动电子白板的屏幕,拖拉出一张张有声有色的画面,屏幕上随即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红红的苹果像灯笼似的高挂枝头,绚丽多彩的在阳光下欣然怒放,金黄的稻田像泛着金波的大海,火红的高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一张张逼真、直观的画面让秋天美景无声滋润了学生的心田。笔者提问:“孩子们,秋天美吗?你们喜欢秋天吗?”学生不约而同地高呼:“美!我们非常喜欢。”动态演示的画面配以悦耳秋韵之声,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知秋天之美,领阅秋天的神韵。同时让学生敢于大胆质疑,从而极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新知识潜移默化地融合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也就水到渠成。

四、故事导入,趣味横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的教学目标是:阅读浅近的童话、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但低年级学生社会生活经验缺乏,想象不够合理、生动。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利用电子白板,把童话、儿童诗和古诗类型的课文编辑成画面变幻、声情并茂的小故事来导入文本的学习。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主要讲小壁虎被蛇咬住后为了逃命而挣断自己的尾巴,之后分别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终因他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借不到的故事。笔者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一个以“小壁虎”为动漫主角,讲述他借尾巴的小故事,并提示学生仔细听故事,想想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尾巴?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学生兴趣盎然,端端正正地认真倾听。听后能积极发言,并能发散思维、延伸想象:小壁虎又向谁借尾巴?拓展文本信息。借助电子白板创作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漫角色讲述故事的导入,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想象,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教学活动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让教师用更感性、更直接的方式授课,也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极大提高了师生交互的机会。利用电子白板创设新颖灵活、别具一格的导入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又发挥了教师的教学潜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精心设计好课堂导入,把课堂教学的先声夺人之“调”敲在学生的心弦上,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启智慧大门,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耀眼的火花,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韦兴魁.未成曲调先有情――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J].金色年华:下,2011,(8).

第12篇

2006年年底,看到了吴其南的新著《守望明天――当代少儿文学作家作品论》(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方卫平的《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明天出版社出版)、朱自强与何卫青合著的《中国幻想小说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舒伟的《中西童话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可以说,整个2006年(连同2005年末)出版的儿童文学理论著作毫无疑问成为这一年儿童文学界不可错过的风景。这些著作还包括《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张之路著,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儿童文学论》(朱自强著,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儿童文苑品评录》(张美妮著,新世纪出版社出版)、《能歌善舞的文字》(金波著,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为了儿童的文学》(金波著,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王泉根、赵静等著,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重绘中国儿童文学地图》(谭旭东著,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彭懿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童话创作散论》(谢乐军著,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儿童文学创作论》(王瑞祥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等等。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很多问题在这些著作中得以阐释或被提出,甚至这些著作本身又隐含或生成了很多问题,儿童文学研究正是在对于各种“问题”的思考过程中越行越远。可以说,儿童文学研究在今年的确出现了“新的拓展”,而非重复性研究。

儿童电影有了“历史”

首先是张之路的《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给了儿童文学界一个惊喜:是啊,早就应该有这样一本书了!在中国电影百年之际,儿童电影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历史”。从1922年算起,中国儿童电影已经历了80余年的历程,虽然几十年来也有不少关于儿童电影的论述,但大多零零散散、只言片语,即便偶有富有见地的研究也被淹没了,在大量的史中又难见儿童电影的踪影。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史论可以说是在这块空白之地上砌下了第一块砖。它不但留存了许多史料,而且梳理了学界对“少年儿童电影”的种种定义和印象,尝试着对中国儿童电影进行了最初的阶段划分和分类。虽然,像作者所说,由于“在电影理论上既孤陋寡闻,又缺乏理论素养和训练”,“书中一定有不少疏漏和错误”,但是,无论作者本人和后来人对这块砖是多么地不满意,他们都要在这块砖的基础上往上垒,这个领域的研究也才能向着系统、严谨并极具学理性的方向发展。

图画书的“狂飙突进运动”

整个2006年的下半年,儿童文学界甚至是所有关心儿童文学的人都被彭懿带着图画书从南到北、从北到南的宣讲激荡得热血沸腾。彭懿的研究经常是走在本土创作的前面。虽然最近几年,儿童文学界和出版界都相当关注图画书,但是能够熟悉图画书的历史、图画书的文本特征的人,却没有几个,原创图画书的创作仅仅处在起步阶段,因此,这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对很多人来说便是一部迟到的教科书:从结构到方法,从史料到评析。同时,在铺垫基础、展现图画书魅力的同时,彭懿也告诉了我们研究图画书的难度:从他对封面、环衬、扉页、封底、拆页与散页、色彩、节奏、方向等方面的介绍便可看出,图画书的阅读和研究绝对绝对不是我们惯常的文字阅读和研究,它需要新的学术素养和知识储备。但是,就研究来说,彭懿的著作还仅仅是个基础,不过,是一个铺垫得比较规范、踏实的基础。

教育的文学与文学的教育

最近几年,随着语文教改的推进,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成为儿童文学界和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及新课标全面实施的重要举措,就是使儿童文学重新走进语文教材和校园文化建设”(见《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我注意到王泉根教授在此用了“重新”一词。“重新”针对的是上世纪后半叶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分家”。这个现象很有意思。恰恰是从上世纪后半叶开始,文学的教育功能被空前看重,儿童文学被直接表述为“教育儿童的文学”,也正是从这时起,儿童文学被从语文课本中剥离,也就是说,加强了文学中的教育性,削减了教育中的文学方式。所以,在今天,一批学者强调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结合,不是儿童文学教育工具论的死灰复燃,不是号召作家本着“教育儿童”的目的去创作,而是正视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亲缘”关系(而非同一关系),二者携手面对他们共同的对象――少年儿童。 王泉根、赵静等合著的《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在这项工作的学理依据、途径和具体方法上都提供了一些参考。

现在,很多儿童文学研究者都注意到了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朱自强、周晓波都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做了很多尝试,方卫平也因为参加《新语文读本》的编选,学术思路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我对儿童文学的思考开始与当代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与少年儿童的实际阅读生活之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而我业已形成的儿童文学阅读趣味和评判尺度也经受了一次革命性的打击和洗礼。”

幻想文学备受瞩目

在幻想文学这个称谓尚未流行,甚至这个文体的独立性尚未被意识到的时候,朱自强便在1992年发表了《小说童话: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敏锐地发现了童话大家庭中的异己分子,并将其命名为“小说童话”,对“小说童话”的语义、本体及艺术风格都做了一些探讨。1994年,他的《人类幻想精神的家园――论童话的本质》再次考证童话和幻想之间的关系,仍旧使用“小说童话”的称谓。但是在这之后,他已经明确使用“幻想小说”一词,如《论幻想小说与童话的文体区别》、《中国大陆幻想小说的沿革》。这种变化体现的正是我们对“幻想小说”(幻想文学)这种文体的认识和接受过程。在幻想小说大行其道并成为阅读宠儿的今天,朱自强、何卫青在新著《中国幻想小说论》里,对幻想小说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文体的“正名”和辨析,而是对这个文体在中国的源头、发生及其流变进行了考察,并直接进入到具体作品的分析当中,以“幻想小说”的角度重新解读了很多作品,包括许多被作为“童话”阅读的作品,新的角度展现出作品新的内涵。这部专著和彭懿的《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以及刚刚出版的舒伟《中西童话研究》,构成了目前对童话本体和幻想文学研究的主体,他们的学术观点各不相同。

作家作品研究有了新收获

说儿童文学缺少有分量的作家论,应该不会有很大的疑义。作家研究,特别是对与自己同时代的作家的研究,经常是件费时、费力却不讨好的事,但它又是最为基础和根本的研究之一。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看到的多是印象式的评论,或者与新书有关的时评,真正富有学理性、方法独到而得当并探究到作家心灵深处的研究并不多,吴其南扎实、恳切的著作《守望明天》在作家作品研究方面有了新的开拓。在对象的选取上,作者兼顾了小说、散文、童话和诗歌等不同的体裁,达到了“作者希望,本书虽只是一本作家论,但合在一起,能对这一时期儿童文学发展的总体面貌有一个大致的描绘”的目的。他所说的“这个时期”,也就是他一向关注的“社会转型期”。作为一部作家论,必然要有对作家和作品的新发现、新阐释,吴其南抓住了韦伶写作中的“少女”,发现了《男生贾里》系列作品中“叙述者和人物的分离”,关注到“结构”在周锐童话中的重要性,等等,都显示出他丰厚的文艺理论储备,摆脱了印象式的批评,切入到了作品的细部。在著述中,能够感觉到吴其南对研究方法的注重,特别是在《班马:一个任命地走向儿童文学的东方精灵》一章中,面对班马这个特殊人物,他绕开生硬的切割,而是以札记的方式、对话的态度试图走进班马的精神。

重新认识“童话”

2006年岁末,舒伟的《中西童话研究》对童话进行了追根溯源的研究,它在童话本体论和儿童文学比较研究两个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不容忽视。对于童话本体的考察、童话与幻想小说(幻想文学)的异同、中国古代的童话存在等方面的研究,在整个儿童文学研究中是比较零散和薄弱的,朱自强、方卫平、彭懿在这方面有一些研究成果,舒伟的研究是一个继续,但却不是观点上的继承,这部专著使得之前几位的研究不再孤伶冷清,缺乏参照、对话和争论。舒伟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托尔金的童话观,在中与西、童话与神话之间做了深入的比较,并用托尔金的童话观来求证中国童话的源流。“人类基本愿望和愿望的满足性”,托尔金的这种童话观更趋向人类学的、统括的定义。但它是一种“童话观”,绝非是童话的“定义”。

舒伟对于童话和幻想文学的讨论有点“逆时而动”,如果他的这些考察成立,特别是对于托尔金的童话观和作品的考察,那岂不是有些“拨乱反正”的意味?但是,我相信,在今天,每个人的研究都是对答案的“寻找”,而非盖棺定论。观点的分歧恰恰证明了问题的重要性。彭懿在《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中,也以很大的篇幅阐述了托尔金的思想和作品,特别是他的“第二世界”,连同《中国幻想小说论》一起比较阅读,想必会生出很多话题。

舒伟对《山海经》和《西游记》的研究,不但是童话本体研究的深入,也延续了儿童文学界很久以前即有直到现在也没有解决的问题:中国古代有没有童话(儿童文学)?很多人也会顺口说一句《西游记》是童话,但并非言之凿凿,似乎只是为争得个“祖上既有”的英名,舒伟在对《西游记》的“童话性”和“成长性”认定上却是认真而严谨的,那这是否是对《西游记》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就像很多人注意到了《西游记》的成长小说特质一样?(见施战军《论中国式成长小说的生成》,《文艺报》2006/12/21)这本身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西游记》在文体上是“童话”还是“小说”?舒伟对中国古代作品的这些阐释,其实也是他在儿童文学史观上的选择。这部著作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生成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将带来的讨论也是很有价值的。

面对这些著作,我想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做了这么多的努力之后,我们的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梅子涵认为,“我国的现代儿童文学理论应该说已经成熟了。几代人的相继努力,终于在今天,开始更为科学和完善”(见《中国儿童文学》2002年第1期)。在这个问题上,王泉根教授显出他乐观而实干的性格。他认为目前的儿童文学研究正在向着深度和广度发展,儿童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都出现了新的成果,在图画书、童话、幻想文学、科幻文学的研究上不断拓展。面对儿童文学研究还存在的不足,他更愿意去以实际的行动去填补。这是事实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目前的儿童文学研究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批评的问题。方卫平认为现在的儿童文学批评真正富有批评锋芒和批评勇气的声音实在太稀缺、太微弱了。仔细想想,雷达在《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中对于文学创作的批评,何尝不适宜于当前的文学批评呢?但是,相比之下,儿童文学界显得更为严重。儿童文学理论资源的匮乏也是个时常被讨论的问题,在这些著作当中,我们再次面对这个问题。吴其南在写作这部作家论中坦言:“近年虽也读过一些学术前沿的理论,尝试过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但画虎类犬,感到还是在原来的思维轨道行进方便些。”王泉根认为,儿童文学研究的一个薄弱之处就在于理论视野的封闭,我们经常是自说自话,缺少与西方的交流;二是在儿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上也亟需突破,目前关键要有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

最近两三年,两本西方论著――《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和《童年的消逝》中的观点不断地出现在各种儿童文学论文中,明显地感觉到它们对于儿童文学研究者的启发。这么反复地引用是否恰恰印证了我们在理论资源上的匮乏?其次,为何我们已有的儿童文学理论没有这么强大的思想能量?我们已有的这些著作当中,有哪些能够成为我们长久的理论资源?

其次,在最近几年出版的各种论著中,可以说没有一本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儿童文学史,哪怕是当代儿童文学史,原因何在?有没有必要?王泉根教授认为,这种现象很正常,正说明了研究者们的严谨。他认为,写作文学史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深厚的学术能力,要对历史负责,对文化负责,对作家负责,不能随便动笔写史。如果是就个人学术风格而言,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一个学科,如果没有几本有分量的文学史或教程、概论,那也是很成问题的,毕竟,每个初学者都有这样的需要。王泉根教授介绍说,现在全国的初等教育学院就有80多所。我听到这个数字后想到的是,这么多学生在学习儿童文学,他们不需要较有权威性的文学史吗?初等教育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这么多从业的儿童文学教师依据什么来教授这些学生?

但是对儿童文学研究的抱怨,并非是对研究者的抱怨,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之责任与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之少也有很大关系。专业人士的缺少便容易造成自我重复。每个人的学术思维是较为固定的,学术资源是有限的,精力也不是用之不竭的,这便使得很多理论问题的探讨上气不接下气,没有形成对这些问题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认识。比如,关于儿童文学的幽默问题和少年小说的问题,几位研究者的早期论文中都有一些思想的灵光,但是随着个人研究兴趣的转移,很快也就中断了,没有人续接上,当娱乐的、搞笑以及真正幽默的儿童文学大量出现的时候,当青春文学、成长小说和伪成长小说大量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研究和讨论要从头开始,而不是在已有的高度上继续走高,这些都是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