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0: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牛的成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鞭打快牛: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打它,让它走得更快。比喻赏罚不明,奖懒罚勤
孺子牛:孺子:儿童。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横眉:怒目而视;千夫指:众人都指责;孺子牛:甘为为人服务的人。指对待敌人决...
黑牛白角:形容办事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抓牛鼻子:比喻抓工作能够抓根本、抓重点
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老牛拉破车:形容人做事就像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不讲究效率
牛皮大王:牛皮:指虚套的话。指会吹嘘而不干实事的人
水牛过河:指出露头角,出头露面
小试牛刀:稍微用一下宰牛的刀。比喻有大才的人在小事上试一下身手
吹牛皮:说大话,闲聊天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气壮如牛:气很盛;但使人觉得笨拙。
气喘如牛: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
牛骥同槽:见“牛骥同皂”。
牛高马大: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吹牛拍马:吹嘘奉承。
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
以羊易牛: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一牛九锁:比喻无法解脱。
蜗行牛步: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土牛木马: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如牛负重:像牛负担着沉重的东西。比喻负担很重。
蹊田夺牛: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气冲牛斗:牛:牵牛星;斗:北斗星;指天空。原指宝剑的光气射入天际。形容气势极盛;直冲星空。有时也指怒气极盛...
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李贺诗的想象奇特、虚幻怪诞。后多用于比喻形形的坏人。
2、牛溲马渤: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马勃,一名马牷,一名屎菰,生于湿地及腐木的菌类。均可入药。比喻虽然微贱但是有用的东西。渤,通勃。
3、汗牛塞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非常多。
4、目牛无全:比喻技艺纯熟或谋划高明。
5、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6、壮气吞牛: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7、扛鼎抃牛: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8、目牛游刃:游刃:游刃有馀。指技艺精熟,行事胜任轻松。
9、老牛舐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10、充栋汗牛: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着述之富。
11、老牛舐犊:舐:舔;犊: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12、牛口之下:喜事从天上掉下来。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13、气吞牛斗: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14、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15、充栋汗牛: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
16、牛高马大: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17、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18、牛眠吉地:吉:吉祥。指有助于后代升官发财的坟地。
19、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20、牛刀小试: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21、抓牛鼻子:比喻抓工作能够抓根本、抓重点。
22、牛眠龙绕:形容坟地风水好。
23、卖刀买牛:刀:武器。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
24、气冲斗牛: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25、牛刀小试: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26、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27、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28、椎牛飨士:椎牛:杀牛;飨士:犒劳军士。指慰劳作战的官兵。
29、函牛之鼎:函:包含,包容。能容纳一头牛的大鼎。形容气势宏大。
30、牛郎织女: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31、牛羊勿践: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
【成语原文】:饭牛屠狗
【标准发音】:fàn niú tú gǒu
【繁体写法】:飯牛屠狗
【饭牛屠狗是什么意思】: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饭牛屠狗成语接龙】:漂母进饭 饭牛屠狗 狗仗人势
【用法分析】: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工作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fàn niú tú gǒu】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明·陈子龙《酬吴次尾》诗:“别来落魄吴楚间,饭牛屠狗俱无颜。”
【饭牛屠狗的造句示例】:
黄金浪掷唱呼鹰,饭牛屠狗皆知己。马骏声《醉题酒家壁》诗
【成语原文】:亡羊得牛
【标准发音】:wáng yáng dé niú
【繁体写法】:亡羊得牛
【亡羊得牛是什么意思】: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亡羊得牛成语接龙】:自取灭亡 亡羊得牛 牛之一毛
【用法分析】:作宾语、定语;指损失小而收获大
【读音预警】:注意多音字:得 ① dé 得意洋洋;② de 好得很③děi 得喝水了。
【出处说明】:《淮南子·说山训》:“亡羊而得牛,则莫不利失也。”
【典故】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
【释义】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用法】作主语、分句、宾语;指分居两地的夫妻
【结构】合式
【近义词】牛星织女
【押韵词】零光片羽、祁寒暑雨、千丝万缕、恶言恶语、以冠补履、词秽语、意气相许、欲取姑与、百废具举、箕风毕雨
【年代】古代
【谜语】联
【语文同步】我想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郭沫若 《天上的街市 》小学十一册·诗海拾贝·5
【成语故事】传说古代玉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玉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示例】尝笔唐人《七夕》诗,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殊失命名本旨。 清·郑燮《范县署中寄余弟墨粉四书》
【成语例句】
很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2、吴牛喘月
据说江浙一带的水牛害怕酷热,见到月亮也以为是太阳,因此发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后用以比喻因遇到类似的事物而胆怯。也借指天气酷热。
3、汗牛充栋
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意思是藏书极多,存放时能充满整个屋宇,外运时能累得牛流汗。后以“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充:装满。栋:房屋。
4、牛毛细雨
指细而密的小雨。
5、牛山濯濯
濯濯:光秃,无草木的样子。牛山上光秃秃的。形容寸草不生的荒山。
6、对牛弹琴
1、牛角挂书:形容勤奋向学;
2、牛鬼蛇神: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3、牛头马面: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4、牛马风尘:形容人奔走于道途,风尘仆仆,非常劳累;
5、牛溲马勃:比喻低贱之人或物;
6、牛鼎烹鸡:比喻大材小用;
7、牛头不对马嘴:比喻两件事完全不能凑在一起,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答非所问;
8、汗牛充栋:喻书籍很多;
9、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复返,毫无踪迹;
10、对牛弹琴:比喻不解风情。
(来源:文章屋网 )
“风马牛不相及”常用来比喻毫不相干的事情。出自于《左传.僖公四年》。
春秋初期 ,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是声威大震,中原的诸侯没有不屈从他的。但南方楚国的国力也在不断增强,楚王不但不服齐桓公,还要与他抗衡。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等八国军队攻打蔡国,蔡侯只好连夜逃往楚国,请求楚国出兵援助。齐桓公看到蔡侯逃往楚国,于是率领率领军队长驱直入向楚国进发。楚成王接到密报,一面调集兵将准备同齐国作战,一面派屈完到齐国军营进行谈判。屈完是一位能言善辩的大臣,他对楚国非常忠诚。为了楚国的安危,他只身前往齐国的军营去见齐国的管仲,责问他:“你们齐国住在北方,我们楚国住在南方,齐楚两国相隔这么遥远,即使马牛走失不会跑到对方的国境内。尤其没有料想到你们的兵马,竟然践踏我们的国土。”屈完铿锵有力的言辞,把管仲问得理屈辞穷,无言以对。齐桓公见楚国没有屈服的意思,于是就把大军开进楚国的领地内,楚成王又派屈完前去谈判,齐桓公得知楚国早已有所准备,如果用武力讨伐楚国,势必会落个两败俱伤,只好同楚国讲和,双方言归于好,各自撤军。
宋代著名授国诗人陆游的《短歌行》不有这个典故:“耳边闲事有何极,正可付之风马牛。”
一、 理解成语,感受亲情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对学生掌握词语的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二年级学生学习成语不同于一年级的学生,不仅要能诵读,而且要求能够了解大概意思。上述五个成语都不在具体的课文语境中,如何引导学生了解意思呢?
第一步,借助工具书,明白成语读音。从图入手,看清“老牛舐犊”画面什么意思后,应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查字典,认读生字“舐、犊”,并借助形旁理解其意思。学生经历了由不知到知的学习过程,既获得了语文实践能力,又为感受老牛对小牛的疼爱之情做了铺垫。
第二步,发挥想象,了解成语本义。“老牛舐犊”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教学时,不采用“直截了当告诉的方式”,而要引导学生猜测老牛舔小牛的原因,启发和引导学生将老牛对小牛的爱在大脑中绘成一幅幅生动的情景,形象地感知成语的意思。但这样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上,如何了解成语的本义呢?可设计学生与小牛对话的教学环节,写出自己对“老牛舐犊”的感受,从而揭示了成语“舐犊之情”的意思。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通过动画演示,呈现小乌鸦反哺老乌鸦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成语“乌鸟私情”的本义。
第三步,结合生活和课文,了解成语引申义。为了使学生对“舐犊之情”“乌鸟私情”等成语的理解不停留在字面上,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父母对自己的爱,学生从多个角度回忆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自然地揭示了“舐犊之情”的引申义。为强化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回忆有关亲情的课文,如《游子吟》《沉香救母》《木兰从军》等,为学生建立起成语与亲情故事之间的联系,加深对“舐犊之情”和“乌鸟私情”的引申义的了解。
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层层深入,丝丝入扣,通过形象、具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意思。
二、 诵读成语,表达亲情
我们知道,成语歌是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根据汉语“音韵如歌”的特点编写的,合辙压韵,朗朗上口,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关于成语歌的教学,张庆先生这样建议:“不要孤零零地解释成语,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首小诗来教,要让学生一边读成语歌,一边借助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力求进入成语歌所描绘的境界中去。读的时候,也不要觉得是干巴巴地念成语,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首小诗来读,要一边诵读一边在头脑里‘过电影’,力求读出感情来,读出韵味来,有一种美的感受。这么一来,儿童凭借语言环境,就能意会到成语的意思。”张庆先生强调成语教学必须诵读。而诵读必须注重一个“熟”字。不是读一遍两遍,而是要读好多遍,做到“熟读成诵”。通过反复的诵读,学生读背能力得到提高,逐渐养成爱读好背的习惯。儿童时代是学习语言、发展记忆的黄金时期。朗读背诵应该说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学生既集中了注意力,也锻炼了记忆力。
三、 运用成语,加深亲情
张庆先生还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家都见过牛儿吃草。它饿了的时候,便大口大口地将草料吞下去。待卧到树阴下休息的时候,再将草料返回到口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去。儿童学习成语的过程也跟这情形差不多。学习成语歌,只是初步的了解。理解活动并未就此结束。在他日后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如阅读、看电视、听广播、与别人交谈,还有可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多次与这些成语见面。每接触一次,他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就深入一步。渐渐地,这些成语也出现在他自己的笔下或口中了。开始时可能用得不甚恰当,乃至用错。渐渐地,用错的越来越少,终于能用得恰如其分了。到了这个地步,成语就消化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了。”成语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学以致用,二年级的学生如何运用学过的成语呢?教学时,可出示三幅图画,第一幅是妈妈给女儿穿衣服;第二幅是女儿替妈妈梳头发;第三幅图画是幸福的五口之家三代人弹琴唱歌。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回忆所学的成语,通过图画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再次将图画和语言联系起来,并完整地连成一段话。还可让学生将学到的成语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加深彼此之间的亲情。
一准确理解成语含义
理解成语含义的方法较多,这里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通晓来源,理解含义
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历史故事和古代典籍作品,所以平时要注重拓宽阅读视野,强化积累意识,这对理解成语含义大有裨益。如“火中取栗”,来自拉•封丹的寓言《猴子和猫》,说猴子骗猫取出烤在火里的栗子吃,猫不但没吃着栗子,反倒把脚上的毛给烧掉了。该成语比喻为别人冒险,白吃苦头,自己得不到好处。又如“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庖丁解牛》,说有个姓丁的厨师开始宰牛时,看到的都是完整的牛;几年后,已熟知牛的各部结构,动刀时只见到皮骨间隙而不见完整的牛。该成语用来形容技艺极其精湛纯熟。所以有条件的考生应该在复习备考阶段读读《成语故事大全》。
2明确结构,理解含义
根据“二•二结构”方式,或同类合并,或交换位置,往往能够化难为易巧解成语。如“发号施令”即“发施号令”,也就是“命令”的意思;“文过饰非”即“文饰过非”,也就是“掩饰过错”的意思。根据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往往能确定理解重点。如“秋毫之末”即“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细毛的尖儿”,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神来之笔”即“似有神助而产生的笔法”,多指相当得意的作品。
3突破关键语素理解成语
相当一部分成语往往因为其中的某一两个语素而使理解难度陡增,以致望文生义而误解误用,所以突破这些关键语素往往是准确理解这类成语的关键。如“不名一文”(名,占有。形容非常贫穷。)“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不刊之论”(刊,删改。不可更改的言论。)“细大不捐”(捐,舍弃。指所有的都兼收并蓄。)“文不加点”(点,涂抹,删改。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别无长物”(长,剩余。除此之外没有多余的东西。)“分庭抗礼”(抗即伉,对等,相当。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一傅众咻”(傅,教授;咻,喧闹。形容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春意阑珊”(阑珊,将近,衰落。春天将要过去。)。
4利用文言文的相关知识理解成语
(1)利用重要文言实词解释。如“食不果腹”与“腹犹果然”(《逍遥游》)中的“果”均为“充实”之意;“屡试不爽”与“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的“爽”均为“差错”之意;“久假不归”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假”均为“借”的意思。
(2)利用名词作状语知识解释。如“管窥蠡测”中,“管”“蠡”分别作“窥”“测”的状语,依次解释为“从竹管中”和“用瓢”;该成语意为“从竹管里看天,用瓢量海水。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宵衣旰食”中,“宵”指“夜里,即天未亮”,“旰”指“天色晚”;该成语是说“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3)利用名词作动词知识解释。如“膏粱子弟”中,“膏粱”本是名词,指“肥肉和细粮”,这里指“吃肥肉和细粮等精美的食品。”“衣冠禽兽”中,“衣冠”就动用为“穿衣戴帽”。
(4)利用使动用法解释。如“汗牛充栋”中,“汗”即“使流汗”,“充”即“使充满”;该成语是说“书籍搬运能使牛淌汗,书籍收藏使房子充满。形容藏书异常丰富。”“飞沙走石”中,“飞”即“使飞扬”,“走”即“使滚动”。该成语是说“风力迅猛,使沙土飞扬,石子滚动”。
(5)利用意动用法解释。如“乐贫甘贱”中,“乐”即“以为乐”,“甘”即“觉得甜美”。“不耻下问”中,“耻”即“觉得羞耻”。
(6)利用介词结构后置句、省略句解释。如“相濡以沫”即“以濡相沫”,“晓以利害”即“以利害晓(之)”,“不愧屋漏”即“不愧(于)屋漏”。
上述方法是对死记硬背成语的一种变革,相对来讲,它会让我们对相关成语记死背硬而终生受用,而且能将确认、联想、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贯串其中,长期坚持,必将取得词语积累丰富与思维能力提升的双赢。
二感悟成语含义与所供语境的最佳契合点
【关键词】成语 比喻义 释义《现代汉语词典》
一、前言
语言的不断发展,造成词语意义的改变或者增加,而比喻义便是词语增加的新义。借用一个词的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时,所产生的新的意义,就是比喻义。也就是说,比喻义是本义之外的新义,它的产生是通过比喻的方式。比喻义和本义之间,存在着相似性的联系,这种相似可以是外形相同,也可以是情态、用途、特征等相似,通过以甲喻乙,便产生了比喻义。
词语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比喻造词不同。修辞上的比喻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应用的,它们原来的词义并不会因用作比喻而改变。比喻造词是借助比喻用法组织语素造出本义中体现比喻特性的词。比喻造词和词语的比喻义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比喻造词属于“造词法”范畴,而词语的比喻义属于“词义派生”范畴。它们的区别是看词的本义中是否体现比喻特性,体现比喻特性的是比喻造词,不体现比喻特性的是具有比喻义的词语。
二、和《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相比,05版《现汉》在成语比喻义释义方面的改进之处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称05版《现汉》)所收录的成语共计4202条(统计的主要是成语,包括有限的俗语、谚语)。而具有比喻义的成语共计1089条,占成语总数的25,92%。将05版《现汉》与《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以下称02本《现汉》)进行对比,在成语比喻义释义方面,05版《现汉》在很多地方做了改进。改进之处如下:
第一,新增了具有比喻义的成语。
经过对比,05版《现汉》新增的具有比喻义的成语一共有41个。例如:
【称王称霸】比喻飞扬跋扈,胡作非为。也比喻狂妄地以首领自居,欺压别国或别人。(05版《现汉》170页,以下只标页数)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就能想处好办法来。(1171页)
其他的成语还有“爱惜羽毛”、“本末倒置”、“必由之路”、“鞭打快牛”、“表面文章”、“冰山一角”、“不打自招”、“打预防针”、“打肿脸充胖子”、“弹无虚发”、“刀子嘴,豆腐心”、“点石成金”、“丢卒保车”、“反戈一击”、“非驴非马”、“锋芒毕露”、“黄金时间”、“金玉良言”、“举步维艰”、“举重若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李代桃僵”、“漏网之鱼”、“蔓草难除”、“擒贼擒王”、“轻装上阵”、“曲终人散”、“如梦方醒”、“手眼通天”、“束手无策”、“速战速决”、“天方夜谭”、“无声无息”、“小打小闹”、“羊毛出在羊身上”、“游戏规则”、“原汁原味”和“众星捧月”等等。
第二,新增了一个比喻义的义项。
A类:02本《现汉》只有原义或字面义,05版《现汉》增加了比喻义的释义。只有成语“草台班子”的比喻义释义分列一个义项。其他的成语都是紧跟在原义后面。一共有6个这样的成语。
【草台班子】①演员较少。行头、道具等较简陋的戏班子,常在乡村或小城市中流动演出。②比喻临时拼凑起来的水平不高的团体。(05版《现汉》,136页,以下只标注05,页数)
【草台班子】演员较少,行头、道具等较简陋的戏班子,常在乡村或小城市中流动演出。(02本《现汉》,125页,以下只标注02,页数)
另外的成语是“起死回生”、“上方宝剑”、“峰回路转”、“顺理成章”和“严丝合缝”。
B类:02本《现汉》成语的解释有一个或两个比喻义,05版《现汉》又新增加了一个比喻义。这类成语一共有4个,它们是“鸡零狗碎”、“钻牛角尖”、“空穴来风”和“坐冷板凳”。
例如:【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的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比喻固执地坚持某种意见或观点,不知道变通。也说钻牛角、钻牛犄角。(05,1821页)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的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说钻牛角、钻牛犄角。(02,1680页)
第三,05版《现汉》较02本《现汉》的成语释义,明确指出了比喻义,写上了“比喻”二字,成语“九九归一”还解释了原义。例如:
【狼狈为奸】传说狈是一种兽,前腿特别短,走路时要趴在狼身上,没有狼,它就不能行动。比喻互相勾结做坏事。(05,813页)
【狼狈为奸】互相勾结做坏事。(02,752页)
第四。05版《现汉》较02本《现汉》的成语释义,增加了原义或字面意思的解释。例如:
【叠床架屋】床上架床,屋上加屋,比喻重复累赘。(05,317页)
【叠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02,292页)
第五,05版《现汉》较02本《现汉》,新增了成语释义的内容或举例。例如:
【头重脚轻】上面重,下面轻,比喻基础不稳固,也用来形容眩晕的感觉。(05,1374页)
【头重脚轻】上面重,下面轻。比喻基础不稳固。(02,1271页)
第六,05版《现汉》的释义是先原义,后比喻义,而02本《现汉》的释义是先比喻义,后原义。释义的顺序发生了变化,这样的改变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也使解释的顺序与其它成语的一致。例如:
【铁树开花】苏铁原产热带,不常开花,移植北方后,往往多年才开一次。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05,1359页)
【铁树开花】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苏铁原产热带,不常开花,移植北方后,往往多年才开一次。(02,1256页)
第七,和02本《现汉》相比,05版《现汉》不仅指出了成语典故的来源,而且还指出了具体篇章,更加全面地解释了成语。
A类:指出了成语典故的来源,有的还进行了解释。例如:
【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上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见于《晋书・谢安传》)。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05,325页)
【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上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02,299页)
类似的成语还有“毛遂自荐”、“退避三舍”、“数米而炊”、“众口铄金”和“投鼠忌器”等等。
B类:指出了出处的具体篇章。例如:
【狐假虎威】(见于《战国策・楚策一》)(05,574页)
【狐假虎威】(见于《战国策・楚策》)(02,531页)
类似的成语还有“画蛇添足”、“鸡口牛后”、“老马识途”、“图穷匕首见”、“揠苗助长”、“一毛不拔”、“一曝十寒”、“刻舟求剑”、“一叶蔽目”和“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等等。
第八,05版《现汉》和02本《现汉》相比,指出的成语出处各不相同。例如:
【吴牛喘月】(见于汉代应劭《风俗通・佚文》:“吴牛望月则喘,使之苦于日,见月怖,亦喘之矣”)(05,1442页)
【吴牛喘月】(《世说新语・言语》:“臣犹吴牛,见月而喘”】(02,1332页)
类似的还有“天马行空”、“请君入瓮”、“高山流水”、“解铃系铃”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等。
第九,少数成语可以变换个别语素,或变更语素的次序。这在词典的注释中,会用“也说”来表示。比较05版《现汉》和02本《现汉》的成语释义,可以看出在这方面的不同之处有如下三种情况:
A类:在05版《现汉》中,没有“也说”,02本《现汉》有“也说”。例如:成语“独木不成林:也说独树不成林(02,310页)”、“紧锣密鼓:也说密锣紧鼓(02,657页)”、“太阿倒持:也说倒持太阿(02,1219页)”、“讨价还价:也说要价还价(02,1233页)”和“投井下石:也说落井下石(02,1272页)”等等。
B类:02本《现汉》没有“也说”,在05版《现汉》中,有“也说”。例如:成语“发聋振聩:也说振聋发聩(05,367页)”、“精雕细刻:也说精雕细镂、精雕细琢(05,720页)”、“生花之笔:也说生花妙笔、梦笔生花(05,1218页)”和“不见棺材不落泪:也说不见棺材不掉泪(05,113页)”等等。
c类:05版《现汉》和02本《现汉》都有“也说”,但说法不一样。成语“星移斗转:也说斗转星移(05,1521页】;也说星转斗移(02,1406页)”。
第十,05版《现汉》和02本《现汉》相比,在成语释义方面有所改进之处的其它方面。
A类:02本《现汉》成语的两个比喻义的释义在同一个义项内,05版《现汉》分列为两个义项。例如:
【问不容发】①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指事物之间距离极小。②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05,662页)
【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02。613页)
B类:02本《现汉》成语的义项释义是“形容”或“指”,在05版《现汉》中,改为“比喻”。例如:
【披荆斩棘】①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②比喻克服创业中的种种艰难。(05,1035页)
【披荆斩棘】①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②形容克服创业中的种种艰难。(02,963页)
【一朝天子一朝臣】比喻一个人上台,就另换一班人马。(05,1594页)
【一朝天子一朝臣】指一个人上台,就另换一班人马。(02,1472页)
c类:比较05版《现汉》和02本《现汉》的成语释义,义项内容或修改或增加。相同之处可以省略的内容省略不写,不同之处用黑体来表示。例如
【摧枯拉朽】摧折枯草朽木,比喻迅速摧毁腐朽势力。(05,234页)
【摧枯拉朽】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打垮。(02,216页)
【空头支票】②比喻不能或不想实践的诺言。(05,780页)
【空头支票】②比喻不实践的诺言。【02,721页】
【暗度陈仓】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05,ll页)
【暗度陈仓】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02,lO页)
【虾兵蟹将】神话中龙王的兵将,比喻不中用的兵将或帮凶、爪牙。(05,1465页)
【虾兵蟹将】神话传说中龙王的兵将,比喻不中用的兵将。(02,1354页)
【牵线搭桥】比喻从中撮合,使建立某种关系。(05,1085页)
【牵线搭桥】比喻从中撮合。(02,1008页)
D类:05版《现汉》写作成语“网开一面”,02本《现汉》写作“网开三面”。
【网开一面】把捕禽兽的网打开一面,比喻用宽大的态度来对待。本作“网开三面”(见于《史记・殷本纪》)。(05,1408页1
【网开三面】把捕禽兽的网打开三面,比喻用宽大态度来对待。(02。1302页)
E类:成语“八字没一撇”和“溜须拍马”在05版《现汉》中,标明口语的语体特征,而02本《现汉》没有说明。
【八字没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05,17页)(02,没有)
【溜须拍马】比喻谄媚奉承。(05,872页)(02,没有)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05版《现汉》成语比喻义的释义,更讲究科学性,更臻完善。
三、结语
总之,05版《现汉》将现实语言中成语的丰富存在状态通过不同的释义方式反映了出来。把比喻义概括为独立义项还是义项中的部分成分,把比喻义放在释义中还是在括号中来解释,四种释义的方式是《现汉》独具匠心的地方。通过与02本《现汉》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汉》在成语比喻义释义方面所做的改进之处,反映出了编纂者深厚的语言学理论基础。他们的编纂丰富了词典的编纂技巧,加强了词典的表现功能,使《现汉》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刘中富,《现代汉语词典》(05版)成语注音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刘中富等,对比描写与统计分析――《现代汉语词典》专题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90―191.
成语是汉语语汇宝库中璀璨的明珠。由于成语有较强的表现力和较好的语言表达效果,近年来的高考语文科,在正确使用成语上占有一定的比重,而许多学生在成语复习中也感到无所适从。或死记硬背,或弃之不顾。在人们的书面语言中,成语也是运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语汇之一。但是,随之而来的成语误用现象也渐趋严重,往往以讹传讹,流传甚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为此,山西师大文学院辛菊教授和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温端政先生组织高校部分语言学老师编写了《学生成语辨析小辞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该辞典通过例举学生误用成语的实际,剖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提出纠正的意见,示范正确的例句,从正面加以引导,是一本规范实用的成语辨析辞书。其辞典的编写原则是:
(一)反面纠错与正面引导统一
纠错,是本辞书的难点。因此作者先列举出用错例。但在纠错的同时,还说明如何正确运用,举出正确使用例,把反面纠错和正面引导统一起来。
如“炙手可热”条,先举出误用例:
(1)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2)眼下,和炎热的天气一样炙手可热的恐怕是大中小学校的校长了。
辨析之后,再举出正确使用例:
(3)亲眼看见他成了这镇上炙手可热的红人,而且目空一切。(沙汀《淘金记》一七)
(4)杨贵妃得宠后,杨氏兄妹数人炙手可热,朝败到了极点。
这样把反面纠错和正面引导统一起来,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二)指明表现与探析原因统一
举出误用例,只是指明现象。通过辨析,分析误用的原因,让学生知道在运用成语中错在何处,怎样才能更准确地运用成语来表情达意,这是本书的重点。
如“炙手可热”条,在“辨析”里指出:这两个误用例都把“炙手可热”这个成语里的“热”误解为“热门儿”“吃香”的意思。这个成语出自唐·杜甫《丽人行》诗:“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炙,烤,烧。丞相,指杨国忠。嗔(chēn),生气。“炙手可热”的意思是,手一接触就感到热得烫人,形容权势大,气焰盛。和“热门”“吃香”没有关系。
通过这样的辨析,找出了误用的原因,把纠误与传授成语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成语的实际意义和用法。
(三)治标与治本统一
本书逐个列举成语误用的现象并加以纠正,看起来似乎只是“治标”,如果只是这样,就不容易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和水平。这里的关键在于,作者从个别里找出一般,发现并归纳出误用的规律,以便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据此,作者还把学生运用成语时比较常见的误用现象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并在“辨析”里加以提示。
1.望文生义,故意曲解
这是最常见的误用现象,是由于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只是牵强附会地从字面上理解造成的,如:
“文不加点”条的误用例:
(5)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6)在语文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作文成绩提高很快。
(7)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辨析:误用的原因都在于没有理解语素“点”的本义。古人写文章在字的右上角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不加点”,表示文章不用涂改,一气呵成。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熟练。上面误用例,都把“点”误解为标点,结果把“文不加点”误解为文章不加标点。
2.张冠李戴,对象错配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就要出差错。如:
“汗牛充栋”条的误用例:
(8)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9)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10)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辨析:误用的原因在于使用对象的错误。此语出自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又作《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例(8)用来形容“刻苦学习的楷模”,例(9)用来形容金玉之多,例(10)用来形容电脑学习班多,都弄错了对象。
3.情感混淆,褒贬失当
许多成语有鲜明的褒贬色彩,不能混用。如:
“无所不至”条的误用例:
(11)老师无所不至地爱护我们,我们再不好好学习,真是说不过去啊!
(12)我们来到实习工厂后,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辨析:误用的原因在于没有把“无所不至”和“无微不至”区别开来。“无所不至”,字面上指没有不到的地方,实指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无微不至”指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考虑到,形容关怀或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前者是贬义成语,后者是褒义成语。例(11)(12)里的“无所不至”都应改为“无微不至”。
4.不知本义,不明谦敬
汉语成语,除了上述褒贬之分外,还有谦敬之别。由于不明谦敬而出现的成语误用现象,也不在少数。如:
“蓬荜生辉”条的误用例:
(13)用这个厂家生产的涂料装饰你的新居,保证你蓬荜生辉。
(14)昨天,那么多人去你家做客,你家里一定蓬荜生辉。
辨析:“蓬荜”原作“蓬门荜户”,指用蓬草、荆条、树枝等编制成门户的一种简陋的房子,用来谦称自己的住房,不能用来指对方的住房。这个成语多用来表示对别人来访或赠送诗文字画的谢意。
5.不明出处,不知语源
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典籍,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即所谓出处。有许多误用现象是由于不明出处所造成的。如:
“当仁不让”条的误用例:
(15)这人一贯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伙都不怎么喜欢他。
(16)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辨析:误用的原因在于不明这个成语的语源。“当仁不让”出自《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意思是面对着“仁”,即使是老师,也不能谦让。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承当,不退让。例(15)中占便宜,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不属于应该做的事情,不能用“当仁不让”;例(16)中对于奖项的角逐,也不宜用“当仁不让”,可改为“众望所归”或“不负众望”。
除了上面所列举的几种情况外,还有语法误用的、语义重复的、语体误用的、修辞误用的、不合逻辑的等等。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加以点评,才能标本兼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学生成语辨析小辞典》一改过去重学习、重查考而忽视对用法的讲解的做法,重在应用恰恰是人们遇到的重要问题。吕叔湘先生说过:“成语之妙,在于应用。”当前成语误用现象比比皆是,成为汉语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本辞典正是适应了这种形势,有其明显的编写特点:
(一)收条以中学语文教材出现的成语为主,注重语形规范但不教条呆板。
编写者先收集国内有影响的语文教材中的典型成语条目,而后补收学生常见读物和从语料库词表中选取的高频成语。应该说,收进辞典的都是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或社会使用频度较高的成语。在进行条目筛选时,最难处理的是异形成语。如果将异形成语照单全收,会让学生感觉成语没有定形,无所适从;如果一概拒之门外,又使学生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并且语文教材中也使用了不少异形成语。还有一些含有文言成分的成语,早已被今人进行了局部“加工”,替换以通俗易懂的字词,比如“揠苗助长”改为“拔苗助长”,“白头偕老”改为“白头到老”,“相机行事”改为“见机行事”,等等。这些新改造或仿造的成语在使用频度上并不低于原形成语。根据它们的使用情况给这些新造的成语一席之地,甚至将其定为主要语形,是这部辞典也关注到的一项工作。
(二)借鉴国外工具书的成功经验,解释浅显易懂,例句典型实用。
由于使用对象主要是学生,因此绝不可以将面对成人的词典略加改造就滥竽充数。英美国家的学习型词典,释义通常都有一定量的词汇控制,像朗文公司出版的《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仅用2000个基本词释义,麦克米伦公司出版的《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使用了2500个基本词释义。出版者在一些国家进行过实验,他们让学生阅读这些释义,而学生基本上都可以正确地将其还原成母语。本辞典在编写中吸收国外工具书的成功做法,尽量避免成人化的释义语言,使之符合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详细讲解妨碍学生正确理解成语的难懂字词;注重交代成语的不同用法,避免不分场合、不分对象的误用或滥用。另外,在例句方面,编写者们从语料库中提取例句并加以改造,做到语境清晰明朗,对释义的理解有帮助或补充作用,使之完全适合学生的接受层次。这些做法都值得肯定。
(三)成语辨析简洁明晰,分析到位易于掌握。
本辞典辨析了意义易混、用法相近的成语。这些成语的用法差别即使是成人也未必能分辨清楚,何况是还在积累词语的学生呢?由于学生头脑中的词汇系统尚处在形成过程中,他们对词语的掌握往往是整体认知,对相近的词语间的细微差别认识不是很清晰,因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分辨。如“爱不释手——手不释卷”:它们都含有因喜爱而不肯放下的意思。“爱不释手”重在指因喜爱而不肯放手,喜爱的对象可以是拿在手上的一切东西;而“手不释卷”拿的对象只能是书,多用来比喻勤奋读书或专心读书的样子,这样让学生运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四)强调学生自主快乐学习,注重例句的趣味性。
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在成语与材料的选取上力求准确典型,尽量结合学生的实际,列举有趣味性的例句,以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成语辨析小辞典》是一本重趣味的学习型工具书。
三
正确使用成语,要重视平时积累。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在整体把握成语的意义和了解成语误用类型外,还要掌握成语误用的辨析方法,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其方法有:理解关键词的涵义,不可望文生义;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如形相近而义不同的、意义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褒贬色彩不同的;符合语法规范或逻辑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