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0: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马说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原文】
王令
东郭之儿,生而未尝逢马,意其四足而甚大者皆牛也。他日,适市而逢马焉,惊而呼曰:“是牛,何以是班班也?”其闻者笑之。语诸市人,而市人笑之。东郭之儿自失焉,归而语诸长者,则马也。以是不语者三日。
东郭之先生,闻而过之曰:“孺子亦有所失乎?”曰:“非也。吾常以马为牛,既知其为马矣,吾惭而未言,将无以见市人也!”先生曰:“噫!马信为马矣,孺子以为牛,孺子之过也。市人乃能笑孺子者,是以马云也。苟不以马而以他使是非,几不能不以牛为马,其于孺子有间乎?孺子殆未之学耳,市人固不足惭也。”
【译文】
东郭(地名)的一个小孩,有生以来未曾见到过马,心想四条腿很大的动物都是牛了。一天,他到市场上碰见了马,惊呼道:“这头牛,怎么端庄强壮啊?”听见的人们都笑他。传扬于市场的人,市场的人全笑他。东郭的小孩茫然失措,回家说给长者听,原来是马啊。因为这事他三天没有说话。
东郭的先生,听说后责备他道:“小孩也有觉得难为情的事吗?”回答说:“不是。我一直以为马就是牛,已经知道那是马了,我惭愧得没什么说的,今后没有脸面见市场上的人了!”先生说了:“唉!马就是马,小孩以为是牛,是小孩的错。市场的人们可以取笑小孩的,是就马这件事。如果不以马的事而以其他的事来分辨是非,(他们)几乎连指牛为马都做不到,他们和小孩又有什么区别呢?小孩只是没有学到而已,所以不必在市场的人们面前惭愧什么。”
一、保留
文言文中凡是古代的专用名词,如国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物名等等,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加翻译。
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文中的时间“庆历四年春”、人名“滕子京”、地名“巴陵郡”都可以保留下来。
《核舟记》中“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鸟兽以及木石”中的“宫室、器皿、人物、鸟兽”都可以不译。
二、替换
1.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代词语
如,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2.古今异义的词语替换
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在这里是两个词,翻译为“更不用说”,与现代汉语中的连词“无论”是不一样的。
三、增补
文言文语言很简洁,如果不补充出来就会影响句子的意思或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古汉语单音节词语较多,翻译时需将它们增补为双音节词语。
如,《童趣》中“能张目对日”“能”增补为“能够”,“张”增补为“张开”“睁大”,“对”增补为“对着”。
另外,文言文省略句子成分的时候也较多,翻译时也应将它们补充出来。
如,《桃花源记》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要翻译为“(村中人)看见渔人,于是非常惊讶,(村中人)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他们”。
《口技》中“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需将量词增补出来,“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抚尺罢了。”
四、删减
文言文中有很多虚词,它们一般起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或表停顿、或舒缓音节、或起连接作用,翻译时可以将它们省略不译。
如,《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需翻译。
再如,《曹刿论战》中“夫战,勇气也。”“夫”和“也”分别是句首和句尾的语气词,无需翻译。
五、调整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句子词序多数相同,但古代汉语中有些特殊的句式,如倒装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翻译时应将句子做适当调整,使它们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甚矣”是谓语,这里是主语和谓语倒装,翻译时应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你太不聪明了)
又如,《陋室铭》中“何陋之有”,“何陋”是宾语,翻译时应调整到谓语“有”的后面,“有何陋”(有什么简陋呢?)
再如,《马说》中“一食或尽粟一石”,“一石”是定语,修饰“粟”,翻译时可调整为“一食或尽一石粟”(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六、意译
初中文言文翻译应遵循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但有些文言文如果直译,就会出现意思表达不准确、上下文不连贯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在不影响原文表达意思的基础上加以变通,用意译的方法。
如,《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译为:将士们征战多年,经历了很多战斗,有的战死了,有的归来了。
《陈涉世家》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为:见识短浅的人怎么知道有远大抱负的人的志向呢?
而这三个要求中又以“信”为首要。为了能达到“信”,译者多采用直译,直译固然能不同程度保证文章的“信”,但好多情况下也会造成望文生义、表述不严谨的现象,使翻译出来的东西脱离题旨或令人费解。下面仅举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及教参中的几处字词或句子翻译为例加以说明。
苏教版八年级《陋室铭》一文中有一句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课本注释中对“馨”一词的解释是“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粗粗看来这句解释不错,可是细细研读发现还是有问题的,“德馨”一词的解释才应该是“品德高尚”啊,因为“德”是指品德,那么单独解释“馨”应该是一个形容词,解释为“(品德)高尚”才比较准确。
类似的词语注释不够准确的还有不少,比如苏教版九年级《陈涉世家》中有一句话“忿恚尉,令辱之”,对“恚”一词的解释书下注释和教参中习题的答案就不一样。书下注释解释是“恼怒”,而教参习题答案解释为“使……恼怒”,其实,后者的解释更准确,因为这里是一种使动用法。所谓的使动用法,是指具有这种用法的词能使它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产生某种动作行为,具有某种性质状态,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即是主语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或变化,含有“使他(它)那样”的意思。例如:“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这里的“怀”便是“使……归顺”。又如:“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这里的“惊”、 “泣”分别是“使……震惊”、“使……悲泣”之意。
不仅字词翻译存在不严谨现象,部分句子翻译亦存在问题。
比如,苏教版八年级《马说》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文中注解对“等”一词是这样翻译的:“等同,一样。”教参的翻译是:“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这样翻译很是让学生费解,普通马和千里马在哪一方面一样呢?这样望文生义的解释把人讲得一头雾水,结果学生听到这句翻译一个个愁眉苦脸,满脸的疑问,后来有学生提出疑问,大家又争得面红耳赤,课本及教参对此句的理解只字不提,结果教师也不敢轻易地下结论,生怕说错了担不起责任。
这句话必须纵观全文,补全成分。我觉得对于这句话的翻译要联系到“食不饱”这句话,普通马是吃得饱的,千里马是吃不饱的,吃饱的普通马有了足够的力气,能够显示作为马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水平,而千里马因为吃不饱的缘故,所以无论是力气还是速度都达不到应有的水平,甚至于它的表现可能连普通的马都不如。所以这句话应翻译成:“想要让它表现得像普通马一样尚且不可能”,这样既切合文义,又让人易于理解。
再如,苏教版九年级《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句话,“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书中没有翻译,而教参翻译为“男男女女的穿戴,完全和外面的人一样”,我觉得这句话就有望文生义而不顾题旨之嫌。
首先我们可以想到,作者是由于不满现实的社会生活,所以想极力表现与现实不同的美好的社会生活。他所表现的世外环境并没太多地超出现实,但他也还是想尽力地表现得比现实更加美好。比如他所描写的“屋舍俨然”、“阡陌交通”、“怡然自乐”这种情形和环境在当时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不可能有的,这是作者极力想表现世外与世内不同的美好景象的结果。同样讲到衣着,当然作者也是要表现它与世内不同的,如果真如教参所讲的“完全和外面的人一样”的话,那这肯定违背了作者的本意。
其次,东晋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之一,老百姓的生活非常的困苦,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如果说桃花源人的穿着和他们一样的话,那桃花源就不该是陶渊明所向往的了,我们也就不能用“美好”这个形容词形容桃花源了。再者文中说:“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而秦末到东晋末前后相差近六百年,可以说社会生活起了很大的变化,两个不同世界的衣着文化也该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综上所述,我以为这句话应该翻译成“男男女女的穿戴,完全好像是世外的人”比较切合事实和题旨。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留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
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必然会有一些挫折。这些挫折就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就是我们成长的足迹,就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挫折能挖掘深藏于人心的潜能;能磨砺人们创造出更多的力量;能使人逐渐走向成熟。如果人生是一场长跑,那么挫折就是我们的起跑线;如果人生是一棵大树,那么挫折就是树的养料;如果人生是一片碧海,那么挫折就是海中的浪花。经历过挫折的人在生活中会小心翼翼,“夹着尾巴”生存。即使当挫折再一次来临,他们也会泰然自若,从容面对。人生如果一帆风顺,没有挫折,怎么能叫完整的人生呢?
张海迪,一位名噪中华的女人。在她的人生历程中,挫折总是和她相伴。她5岁时患脊髓病、高位截瘫,下肢从此失去知觉,生活不能自理。但是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绝顶》等书籍。
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她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功啊。即使是我们这些健全人又有几个能达到她的高度。面对挫折,她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奋斗,选择了拼搏。挫折对于她来说已不再是挫折,而是她成功的动力,在命运的挑战下,在挫折的磨砺下,她一步一步迈向了成功,最终取得了如今的成就。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在他们成长的历程中,挫折总是必不可少的。孟子的这句话也许是一个规律,被古往今来的名人们所践行。
大仲马说过“在人生中总是会有一块顽石,那就是挫折,然而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顽石成为我们登向成功的垫脚石。”挫折人人都会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挫折,我们的人生才变得精彩!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增词技巧 减词技巧 目的化翻译技巧 翻译权衡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英语教学的普及与深入,英语已经成为我国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语言种类。而新闻承载了多种多样的信息,其独特的时效性特点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了国内外资讯的重要传播渠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以英语新闻自然成为了英语爱好者的重要学习渠道。对于英语爱好者而言,英语新闻不仅仅具有独特的观点与看法,还有纯正的英语语法应用,是学习英语的良好素材。但是在英文刊物中英语新闻的标题由于占据的版面较小、短小精炼、简明扼要但是信息量大,往往用几个词汇或者语句就能够概括篇幅较大的新闻,省略的词汇或者语法较多。与此同时英语新闻标题会利用一些独特的修辞手法、创新的词汇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这些修辞手法以及创新词汇会给读者的理解带来不便,往往会导致英语新闻标题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偏差,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新闻的主题。由此可见,对新闻英语标题翻译技巧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从分析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入手,从词汇、短语、结构、形式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英语新闻的标题中与其他英语的书写方式与手段的不同之处,结合一些实例探讨新闻英语标题的翻译技巧。意在提高英语爱好者与编辑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能力,充分领会新闻英语标题的语言规律,为今后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技巧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
1 新闻英语标题的主要特点分析
1.1 新闻英语标题的词汇特点研究
由于新闻英语标题的形式往往以简短醒目、词汇新颖、吸引眼球、标新立异、意义丰富的双重特点,非常追求标题词汇的美感以及信息的功效。所以在新闻英语标题中常会发现一些引经据典、修辞丰富、创新独特的词汇,令读者拍案叫绝,所以新闻英语标题的首要研究对象应当是词汇的应用。现阶段新闻英语词汇选择通常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共性:
(1)词汇精简手法的应用。词汇精简手法指的是在新闻英语标题中能够利用一个单词清晰地表达文章的意思的情况下,不用两个或者能够利用简短精炼的小词清晰地表达含义绝不用较长的单词。尽量节省标题所占用的空间与篇幅,最大限度地提高词汇的信息占用比。所以通常情况下,读者往往发现新闻英语标题中的词汇往往是简短精炼的小词来代替较长的单词等现象。简短精炼的小词往往会传递给读者多种多样的含义。比如:Six die in London bomb blast。其中blast=explosion.利用简短的词汇代替较长的单词来节约版面的空间,从而使得新闻英语标题更加灵活与形象。还有省略标题中虚词的手法,即新闻英语标题中只留有适用的单词,通常会将标题应当具有的冠词、连词、介词等虚词进行省略,从而提高新闻英语标题的可读性以及节奏性。通常情况下会省略“in、an、the、in front of、both…and”等简单介词、二重介词以及并列连词等。比如在Police killer’s jail death.这个新闻英语标题可以翻译为“杀害警察的凶手在狱中毙命”,可以发现在翻译的过程中忽略了修饰名词的数量词,从而避免新闻英语的语句繁琐。
(2)大量地使用缩写词汇以及首字母的减缩词汇。广泛使用缩写词和首字母缩写词比如IBM实际上为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在英语新闻标题中使用IBM来替代,这样就可以使得新闻标题更加明了,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翻译为全称。比如IBM sets wireless web pacts for E-business翻译为美国商用机器公司集无线网路协定为电子商务的发展。
(3)使用创新的词汇。在新闻英语中往往会发现不少的标题使用规范英语中没有的词汇,会根据语境以及新闻的内容创新词汇,赋予这种词汇特殊的含义,以更好表达新闻内容。创新词汇也体现了新闻标题的标新立异、吸引眼球的精髓。通常情况下新闻英语主要利用旧词新义、词性转换、添加词缀等方法进行词汇的创造,创造出新词的意思与词根较为相近。比如The crazy ho1iday bug。可以翻译为:疯狂的电脑病毒感染。其中“bug”原意为“虫”,在此作“电脑病毒”翻译。还有一些比如本身为动词与名人的名字连在一起形成新词汇以吸引人眼球,比如:Linsanity翻译为“林来疯”,利用了有趣的新单词型式,传达了林书豪的成就、个性和其它特质”。所以在进行翻译标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理解文章全意,紧扣新闻的主题,不能仅仅理解表面意思。
1.2 新闻英语标题的语法以及结构方面的特点研究
由于新闻英语标题结构较为紧密,往往在语法方面进行省略、粗放等处理。具体特点如下:(1)过去时一般都改写为一般现在时。由于新闻具有时效性,虽然刊载的信息大多数已经成为过去时,但是为了增强新闻的时效性与新鲜感。比如:United States Talks Fail美国和谈失败。(2)将来时一般用动词的不定式代替。英语新闻标题很少用到Will+动词的形式表达将来时,较常见的方式为(be)to do的形式,这样更加能够直观、有力地表明新闻的含义Peking to fire test rocket to south Pacific。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
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三、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四、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⑤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⑥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五、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说》)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六、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摘要: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文言文教学要因文制宜,从学生的语文积累出发,从学生能读懂的地方切入,以“文”带“言”,让“文”“言”同行,方可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关键词:文言文;教法;以“文”学“言”;“文”“言”同行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分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很多学生却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甚至望而生畏。究其原因,是我们教师教不得法。在长期的文言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因文制宜,从学生的语文积累出发,从学生能读懂的地方切入,以“文”带“言”、 以“文”学“言”,进而让“文”“言”同行,既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又极大提高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诵读入文,由文知言
教学朗朗上口的文言文,可选择诵读入手,以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议论类文言文就具有这个特点,这类文言文有很强的思辨性,往往结构严谨,言简义赅,学生对其内容、思想的把握不易到位。教学中,可采用朗读教学方式,让朗读贯穿课堂,在朗读中翻译,在朗读中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教学《马说》,可以“读文”导入新课,教师配乐范读,营造相宜氛围。然后再以男女竞读的方式读出意蕴,读出层次,如“不以千里称也”,惋惜之情;“安求其能千里邪!”愤激之情;“其真不知马也”讥讽之情。这样一读,神韵就出来了,学生就会被作者的才情所打动,激发了兴趣,从而在不自觉的吟诵中领悟了文章的主旨,进而成诵。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出示问题,让学生摘读原句。问题:在文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学生会答:“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追问:伯乐与千里马有什么关系?生答: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作者却用“然/后有千里马”,能说说“然”的意思吗?因为有了先前朗读基础,学生就很容易明白,“然”、“后”是两个词,“然”是“这样”。教师顺势追问:没有伯乐,千里马会怎样?找出文中语句具体解。从而引出“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等马的遭遇文字,完成重要词汇的积累。就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深入,师生在朗读中译文。在朗读基础上译文,学生既掌握了课文的大意,又同步完成了“言”的积累,学习兴趣浓厚,而不感乏味。接着再让学生造出精辟的语句,读一读,从修辞、表意、情感等角度品一品,议一议,悟一悟,从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二、画面再现,赏文品言
教学写景类文言文,可采用画面再现法,让学生熟悉画面,尝试用现代文描绘画面,并且把自己所用的好词列举出来。然后再由教师引导阅读文本,对比一下,自然而然地就把字词教学穿插其中。这样学生就能在由浅入深地感悟过程中实现对字词的理解与积累。并且也能体会到现代文与文言文的差别与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习文言文。例如教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先播放富春江美景的ppt,每展示一幅画面,就找学生口头描述,师生共同探讨用哪些美词描述,列举出来,品味体验。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文言文中描写同一景物用了哪些词,把这些词也罗列出来,对比一下,看看异同。这样学生就会在饶有兴趣中掌握了文言文字词的含义。如果先前列举中没有,再仔细品味全文,想想现代文中哪个词能表达其神韵。如学生选择“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就很容易明确了“缥碧”青白色。又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学生联系刚才所见的水流,就很容易明确“湍”急流的水。再让学生展开联想、想象,不断丰富语句中所出现的画面内容:江水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在这样以“文”显“言”的训练中,学生不仅能准确地理解文言字词,简化文言文的翻译,加深对景物的赏析,还有助于对写景散文的感悟,为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打下基础。
三、创设活动,演文析言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在教学中,我常设计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能让学生消化枯燥乏味的文言知识,还能带领学生进入文学艺术的殿堂,学会欣赏,提升文学素养,并且还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如,上《木兰诗》一课,我就让学生根据文本,把《木兰诗》的内容表演出来。这样学生不仅热情很高,积极参与,主动评价,演得好的地方鼓掌,不好的地方,再把原文读出来,仔细分析,讨论具体的内涵。如演到木兰出征前到集市买东西一节,文本中出现“东市、西市、南市、北市”情况,一一表演,很麻烦,若表演出来就有重复之感,没看头。学生问我怎么办,我说用一个集市场景表现。结果“木兰”一次买那么多东西,东奔西走,很忙碌,表演效果也出来了。然后,我让同学们根据表演的场景,再回头读“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对比一下,学生突然明白了:一是为了诗歌节奏,二是为了表现木兰的忙碌。通过课本剧的表演,以及大家的商讨,终于把文本中的难懂的字词弄明白了,还掌握了不少文言知识。最后配上音乐,演员一起朗诵,再一次感受“文”的魅力,感受木兰的形象。这样将朗诵与音乐,表演等结合起来,由“文”到“言”,使学生在感受“文”的同时,探讨了“言”的含义,反过来加深了对“文”的理解,使学生沉浸在作者的艺术境界里,陶冶了性情,激发了兴趣,轻松地掌握“言”的含义,可谓一举多得,完成了教学目标。
关键词:文言语法;归类复习;必要性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段古汉语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虽然不要求初中学生对古汉语语法知识有系统的掌握,也不作为语法概念纳入中考范围,但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古汉语语法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中考复习阶段,教师对分散在整个初中阶段六册语文课本里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加以归类,初步给学生比较完整的古汉语语法知识体系,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古汉语,鉴赏古汉语,提高古汉语素养都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古汉语语法知识的归类教学,进入高中、大学学习的学生反馈的信息都是比较积极的。
初中语文古汉语语法知识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种类型:实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文言句式等。本文对文言句式归类复习例举。
初中阶段学习的文言句式常见的有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几种。组织学生复习时,可以按照上述四种句式逐一归类复习。
一、判断句
文言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通常情况下不使用判断词“是”。基本形式有:“……者,……也”,“……,……也”,“……者,……”,“……,……者”等。例如:“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句中“……者矣”和“……者……也”都是表示判断的,相反“是”字作为代词使用并不表示判断。有时用“则”“乃”“为”“非”等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句中“则”表示判断。“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孟子二章》)这是一组双重否定的判断句,加上排比修辞的运用,使语气更强。学生全面地了解了判断句的格式,在阅读文言判断句时就能够较准确地把握判断句语气和语义了。
二、省略句
文言文中省略句也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有承前省略,承后省略和对话省略(语境省略)等。省略句顾名思义就是省略了某个词或某一成分的句子。理解句子意思时要联系前后句,否则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省略句通常有:(1)省略主语。如:停数日,(渔人)辞去。(《桃花源记》)(2)省略谓语。陈胜自立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3)省略宾语。如: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4)省略句子。如:“忠之属也。可以(之)一战。”省略的“之”字代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全句。(《曹刿论战》)(5)省略介词:如: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6)省略量词,古汉语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座)山。(《桃花源记》)再如:一(只)狼得骨止,一(只)狼仍从。(《狼》)了解了省略句的特点,学生在翻译时就必须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否则句意就不准确,句子也就不顺畅了。
三、倒装句
句子成分中某个成分没有出现在他固有的位置,出于表达的需要,被提前或移后了,这样的句子就叫倒装句。倒装句常见的有:谓语前置(主谓倒装)、宾语前置、修饰语后置(分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等。(1)谓语前置(主谓倒装)。为了突出谓语,将谓语置于主语前,以增强表达效果。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将谓语“甚矣”前置,就起到了强调谓语的作用。(2)宾语前置:①代词宾语前置。如:“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介词宾语前置。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③依靠“之”字前置,在这里“之”是助词,无实在意义,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如:“何陋之有?”(《陋室铭》)(3)修饰语后置有两种情况:①定语后置。在文言文中,为了突出表达效果,有时将修饰语置于中心词之后。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是做中心词“马”的定语,后置在“马”的后面,突出了日行千里的本领。②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状语都是放置在中心词前面的,如果放在中心词后面,就叫做补语。古汉语中,处在中心词后面的补语必须要按照状语加以理解,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状语后置。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于长勺”是做“战”的状语,按现代汉语语法要求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应是“于长勺战”,但是,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强调修饰语,可以将状语放置在中心词的后面,这就有了“战于长勺”。了解了文言文这种独特的语法现象,在理解、翻译句子意思时,就要按照状语来理解、翻译,绝不可以按照现代汉语把它理解成补语。(4)被动句。主语是接受谓语动作行为的,即主语是受事者。例如:小树被风吹倒了。“风”是施动者,主语“小树”是受动者。古汉语中的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①语义上的被动句,就是不使用被动词的被动句。这类被动句中的动词本身带有被动意味,理解时需联系上下文,翻译时需加上“被”字。如: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帝感其诚”中主语“帝”不是施动者而是受动者,因此应翻译为:天帝被他的诚意(挖山不止的精神)所感动。②有标志词语的被动句,初中阶段常见的有:①用“于”字表被动的,如:“百里奚举于市。”(《孟子二章》)“举于”即“在……被举荐”。②用“为”“为……所……”表示被动。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为”即“为……所用”,其作用是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这样的复习使学生对古汉语被动句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必将对学生准确地理解、翻译文言被动句有很大帮助。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关键词】文言文;元能力;语感;反思
钱梦龙先生说过:“文言文中的古代书面语,对于本国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母语,而不是外国语。”因此我认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激活并利用学生的元学习能力,举一反三,那么学习文言文就会轻松许多,然后在深刻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正确有效的方法进行反复地朗读、背诵,形成文言知识的积累,而量的积累势必会促进质的飞跃,将这种积累再次转化成学生的元学习能力,从而形成学好文言文的良性循环。由此,我们可以把先入的现代汉语知识作为元能力来学习文言文。
一、利用现代语素的某个义项,解释文言词语的意义
纵观古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四法,汉语字形与字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分析某个字的造字方法,往往可以了解这个字的本义,这本义又往往是文言文中这个字的意义。如“本”字,从构字法看,属指事字,义为“树木的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中的“本”即是此义。成语是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固定结构,其中某些语素的含义基本没变,其往往就是文言文中这些词语的含义。
如下列文言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成语中加点的语素的含义是相同的: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不速之客”
②“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腾王阁序》)——“居高临下”
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贻笑大方”
④“学不可以已”(劝学)——“争论不已”
依次可解释为“招致”、“面对”、“有见识的人”、“停止”。
也可以利用现代汉语中一个语素的多个义项来解释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如“道”可解释为“路”、“说”、“道理”、“主张/学说”等,文言文中也分别有这些义项的运用:
“任重而道远”(《论语》)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懂得了这些,我们在学习文言文中就可以驾轻就熟,凭借已掌握的语义知识,依据具体的语境,推断文言文的词义。
二、利用语感能力,学习文言文特殊句式
如果以理论为先导,讲解有关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文言特殊句式的知识,即使教师花费不少时间,讲述大套理论,恐怕学生也会糊涂地牛头接上马嘴,令教师哭笑不得。叶圣陶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课本中的文言篇目,大都要求或全篇或部分背诵。其意在熟能生巧,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尽管初中文言文大都浅易,但基本的文言句式已经接触,若能在高中学习中,有意识地串联一些同类句式,加深印象,加强语感,这对学生掌握并识别文言句式非常有效。
例如在必修一《始得西山宴游记》里学到“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一语时,教师可提醒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韩愈《马说》中结构相同的语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一石”,然后提示学生比较翻译时的相同之处。
当学必修三《五人墓碑记》,读到“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一语时,再让学生回忆上面提到的两个句子,从而比较句式结构及其翻译时的相同之处,再次加强语感。
这样,在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下,让学生直觉地进行效果评价,形成对这种句式的总体印象,在无意识中熟识这类句式,在无意识中发展了自己识别这种句式的能力,然后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掌握这种特殊的句型。于是当学生在必修五《渔父》中读到“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时,就能自主判断出这种定语后置句。
三、运用反思能力,学习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
不管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语言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无非是话语的表达与理解。我们凭着语感能在不假思索中驾驭语言的各种要素,能对话语中各种微妙复杂的含义及表达效果进行直觉性领悟。然而当语言的表达或理解遇到障碍时,注意力就会转而聚焦到语言上,这时对语言的反思能力也就加了进来。文言文对于习惯于阅读现代文的高中学生来说,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文言文词语的用法很多,有活用、通假、古今异义等。光活用就有作动词、作名词、使动、意动等。这些用法给学生流畅阅读带来了许多障碍。所以我们就需要将文言表达的每一重要环节都置于意识的明确控制之下,“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宋陆九渊语),从而才能在翻译理解的同时,对这些环节进行构思、监控、分析和评价。这就是反思能力的运用。它是以反馈信息对下一步的话语措施作出设计、调整和决策,其间伴随着反思活动的分析比较、选择排误等一系列认知环节的活动。在文言文学习中,我们若能经常地进行反思活动,就必能找到一些规律性的用法,轻松自如地学好文言文。如“名+名”的结构:
①“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军”解释为“驻军”
②“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衣”解释为“穿”
③“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王”解释为“称王”
④“孔子师郯子”《师说》)“师”解释为“以……为师”
⑤“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侣、友”解释为“以……为侣、以……为友”
⑥“襟三江而带五湖”(《腾王阁序》“襟、带”解释为“以……为襟、以……为带”。
把以上句子逐一加以反思分析,便可找到规律:在“名+名”的结构中前一名词必活用作动词。
激活元能力,学习文言文,以先入知识为基础,利用语感,不断反思,举一反三,进而又不断地增强着语感,这样循环往复,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必能提高。而语言文字理解得越深、越透、越准,思想感情就能激发得越充分,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程度,因此也就能更好地使学生全方位、多视角地领悟优秀作品中反映的真实情感、深刻哲理、思想火花,更能使其受到思想上的感染、情感上的陶冶,进而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体现素质教育的优越性,将教育的着眼点和归宿真正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合作探究 高效 课堂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75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有许多文言文名篇。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今天,教育部门更加重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学习与掌握文言文知识,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更能促进学生个人素养的提高。但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要构建高效的文言文课堂,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动脑筋。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问题
新课程标准中不仅提出有关于文言文教授数量的要求,更提出了教授质量的要求。当代初中学生不仅需要扩大文言文阅读量,还要建立自己的审美观念,具有一定的审美水平。在高要求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问题暴露出来,具体如下:
(一)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不足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字词使用、句型结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初中阶段,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文言文,会产生不适应的问题,甚至出现语文学习障碍。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与考试的重点,这就迫使一部分学生为了得到考试分数而被动学习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许多文言文都是要求全篇背诵的,这无疑加大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心理负担。许多学生在不理解文言文内涵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背诵,可谓是一种折磨,久而久之,产生了文言文学类心理。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学生会借助于现代汉语与文言文的翻译软件去翻译课本文言文,在缺少科学学习思维的情况下寻找现代技术的帮助,会让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导致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不足。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文言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效率有直接影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要利用传统的逻辑去讲解文言文,首先先将文言文的重点字词提取出来进行讲解,之后,让学生根据重点字词的意思去理解句子,从而实现全文翻译。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了解文言文的核心思想,也不能理解作者的情感。落后的教学模式,会让初中文言文教学目标变得模糊,不利于学生文言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在初中语文课堂中,一些教师只重视表面内容的展示,一味地要求学生背诵和默写,忽视了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方法落后,影响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突出,让课堂成为了教师的课堂。
二、构建高效文言文课堂的有效方法
(一)重视诵读教学,促进文言文教学开放化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较远。因此,只有让学生大声去朗读,才能让学生了解文言文中隐藏的气概,了解文言文的魅力。文言文是精炼的语言,在诵读中,学生会了解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正如朱熹所说,不可多字或少字,准确地诵读会让文章的原意得以呈现。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诵读,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来。文言文篇幅一般比现代文短,每一个字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学生对进行进行诵读,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意义与作者情感。
比如,在讲解《与朱元思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书信中所描述的情景,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边读边画”的任务。让学生集体大声诵读,对文章有整体把握。再利用同桌之间的互相诵读,去画下自己头脑中想象的画面,二人交换找寻不同之处。用小小的活动与合作让学生参与到诵读中来,能够促进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重视合作探究,促进文言文教学高效化
合作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将合作探究方法应用到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能够提高课堂活力,更能够促进初中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体。文言文的内容需要深入挖掘,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感。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设计一个具有合作探究意义的主题与问题。合作探究的主题设计得合理,才能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文言文学习中。
比如,在讲解《送东阳马生序》时,教师可以提出“找到你认为最能描述马生求学艰难的句子”这样的合作主题。“你认为”与“最”让这个合作探究主题具有开放性与个性化特点。没有唯一答案的束缚,学生的学习更加自由。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给予学生及时帮助,能够促进学生深入探究。一些小组提出“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一些小组提出“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教师可以组织小组间再合作,再探究,促进文言文学习的深入。
(三)重视现代技术,促进文言文教学现代化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强对现代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让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简单。文言文具有抽象化特点,这也是初中学生不愿意学习文言文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对文言文进行形象化处理,让文言文成为一种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的学习资源。
比如,在讲解《马说》时,教师就可以从网络上寻找一些搞笑型、讲解型与讨论型的视频,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文言文,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快速实施,让文言文教学再次引发了教育界的热烈讨论。学习文言文,能够促进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教授文言文知识,能够让初中教师意识到语文教学的价值。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高效学习文言文知识,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会让文言文教学与众不同,也能让学生认可文言文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峰. 高效文言文课堂教学构建策略[J]. 语文学刊,2015(1).
[2]王雄.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初中文言文课堂效率[J]. 新课程:中学,2014(8).
[3]陈银娟. 文言文:以趣激效 构建高效文言课堂[J]. 教育教学论坛,2010(32).
[4]宋辉. 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 文学教育:中,2012(9).
[5]张海侠. 中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
聂绀弩曾经作诗一首云:“陈公破折黄惊叹,张老文成句句圆;自注自疏周氏括,舒分王逗各谋篇。”意思是:“陈公破折”是说陈迩冬文章里破折号多;“黄惊叹”是黄肃秋文章里惊叹号多;“句句圆”是张友鸾文章里句号多;“自注自疏周氏括”是周汝昌文章里括号多,大括号里面又套小括号,好像自己加注而注下又自己加疏;“舒分”是舒芜文章里分号多;“王逗”是王利器文章里逗号多,很像日本文章那样每段一逗到底,段末才有一个句号。
以舒芜校注古典作品为例。他不爱句号,爱用分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胡乔木语,意思是应该用句号隔开,却用分号,反而搞不拎清。而汪静之校注《红楼梦》,因为沿袭程乙本的错讹,更被俞平伯的弟子做长文批判。
记得郭沫若强调写作也必须正名,而正名的首要事情就是正标点。不同的标点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前几年,对句子“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语文教育界展开了热烈讨论:不同的标点符号,就有不同的含义。
所以说,关注标点,不仅是治学者一种严肃的态度,而且是一场深层次的学术理解。
现行语文教材中,李白的《行路难》中,初中教材标点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和张式铭标注的相似:"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李太白集》岳麓书社)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相同的句式,标点一样,都连续使用感叹号。但是看着标点,我就觉得李白是个饶舌的小老头,多感叹,啰嗦,重复,不像是个豪放的诗仙。
小学教材标点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和喻守真编注的相似:"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书局)这里,标点符号的作用,仅仅作为隔开符号,表示说话停顿。诗句给人的感觉,平贴,没有激情。
而如果改作:“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前面句号表示陈述,讲述生活现状,叙事性强。后面感叹号,针对生活,发出自己的意见,感叹生活的无常,就不仅富有情理,而且显得行文富有变化。
文言文语句简洁生动,哪里会出现重复的低级错误。句子相同,标点不同,行文就摇曳生姿,富于变化。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论语?雍也》)相同的句子,很多专家用两个感叹号来标注,大概以为重复,就能增加语意的强调。
弟子伯牛生病,孔子去看望,隔着窗户,握着他的手,不胜悲伤。他说:“失去生命,是命啊!你这人生了这种严重的病。你这人竟然生了这种病!”
前一句“斯人也有斯疾也”,因为大概孔子懂得医学,一把脉,就说出了诊断,伯牛染上的严重的疾病,是陈述句。后一句,不胜感伤,禁不住加了一句感叹,语意强烈。所以我以为正确的标点应该是: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看到当时周道衰落,周礼败坏,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孔夫子喝酒也会触景生情了。有一次,他端起酒杯,不胜感伤地叹息道:“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
翻译成现代语言:酒杯啊,酒杯,你不像个杯子,那么还能称作杯子吗?意思是:君主啊,君主,你不像个君主,那么大臣还能像个大臣的样子吗?从现代修辞学上来说,特指比喻义。
很多专家都喜欢前后用相同的标点。要么是“觚哉?觚哉?”要么是“觚哉!觚哉!”有的甚至是“觚哉觚哉。”语意明显不同,怎么可能如此处理呢。
有一种说法是:“觚不觚。觚哉?觚哉。”相比较而言,还是可取的。直译成:“酒杯不像个酒杯的样子。算是酒杯吗?马马虎虎也算是酒杯吧。”那种自言自语的无可奈何样,倒是和孔子一直以来落魄的样子相吻合。反复读了几次,眼前忽然映现出他的徒子徒孙徒孙孙孔乙己的样子,他不是也念这样的话吗?“多乎哉?不多也。”原来文化传承中也有DNA因子,相隔几千年,还是变不了。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封禅泰山,太史令司马谈因病留驻洛阳,不能参与“大典”,遗憾至极,竟然抱恨而卒。临终时,对儿子司马迁哀叹道:“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史记?太史公自序》)
因为是历史性散文,容易理解,句式变换又很明显。前一句“是命也夫”,主谓语并存,是典型的判断句。而后一句,语意加强,感叹人生无奈,不得不抱憾终生。所以后人标注的符号大都是有区别的。列举在这里,也可以作为附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