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0: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窃读记课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今天,我们学习了窃读记这篇课文,学过这篇课文之后,我有了深深的感受和体会,也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刚刚打开书的时候,我看到了题目《窃读记》我心想,窃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窃读,她为什么是窃读而不光明正大的读?于是我带着第一个疑问奔向了字典公公,想从它的身上找点线索,字典公公告诉我:窃是贬义词,有四种意思,分别是偷东西,私自,暗中,偷偷的,统称。我想,我已经找到字义,但不知道是那个意思,那我把课文读读,或许能从课文里找到答案。我知道了本文的窃是偷偷的读。第二个问题我根据辅导书也找出答案了,原来作者是在旧中国私人开的书店里读书。在这里读书要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还要经受饥饿和腿酸脚麻的煎熬。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是窃读滋味的集中概括,说明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这正是作者窃读得滋味。
同学们一整篇文章都是作者自己在说自己,这恰好运用了自语式的独白,这是心理描写的一种表达形式,它是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境。恰当的独白,能够更真切地表露主人公的心理,让我们读起来倍感真实,亲切。
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莎士比亚说过饭是指身体的物质需要,读书长大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光靠饭长大的是,成长之道上要的是不要饿着肚子,也不要饿着精神和心灵。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窃读记》,我深受启发。
课文写的是作者林海音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买不起书,就去书店窃读。读书的时候,怕书店的老板发现她只读书、不买书。晴天的时候她把自己隐蔽在一个大人的身边,雨天又要装着十分着急的样子给老板看。书店没有地方坐,时间一长,腰酸背痛,饥肠辘辘。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只饿狼,贪婪地读着……”林海音将满怀读书渴望的自己比作一只饿狼,一页页贪婪的阅读,犹如饿狼扑食,写出了林海音强烈的求知欲和对读书的渴望。
作者家里穷买不起书,就去书店窃读,十分辛苦。而我们呢?有哪位同学能说,你要买对学习有帮助的书而家长不同意呢?没有。家长一听,就会立刻去买,一分钟也不会耽误。可我们有林海音那样热爱书籍、渴望读书马?看书,有的同学是走马观花,简简单单看一看,有的同学是只看头、不读尾,还有的同学是书买回来后,连翻也不翻;甚至有的同学是家长逼着看书,我们与林海音的差别多大啊!
让我们记住课文中国文老师的一句话吧!“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是啊!吃饭能提供我们物质营养的,而读书是给我们提供精神营养的。这两种营养都不能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一、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少教多学迈出的第一步。
1.教给预习方法,预习可分为五个步骤,即看、查、读、摘、想。“看”就是默读课文找出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查”就是通过查字、词典掌握生字词的音、义;“读”就是大声朗读课文;“摘”就是把好的词句摘抄下来;“想”就是做预习小结,想一想课文的特点、重点、难点、疑点和对自己的启发,这些应要求学生写在预习本上以便上课用。
2.预习形式多样化,每课预习教师都要提出明确要求,所提的要求既有共性又要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有所不同。如预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我要求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理解其意思,为理解全文打下基础。预习《麻雀》一文时,我提出如下问题:课文写了几只麻雀,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课文中是怎样交代的?这样为理解课文中心做好了铺垫。
预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如预习《景阳冈》这篇课文时布置阅读《水浒传》,预习《猴王出世》这篇课文时布置阅读《西游记》。由于学生预习充分,上课都能积极参与,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综合能力。
3.分层布置预习,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一样,学习要求也就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科学设计。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让他们把课文读熟,标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搜集有关资料,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
二、教给学生质疑方法以实现“少教”
俗话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但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很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课标指出:“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主动进行学习”。让学生会质疑,就必须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如学习《窃读记》一文时,我引导学生通过题目进行质疑。学生都纷纷提出问题:谁在窃读?为什么要窃读?在哪窃读?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逐步懂得如何质疑了。在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质疑应由简单就课文内容提问,还要逐步教会学生从难点处求疑,矛盾处求疑,模糊处求疑,困惑处求疑,关键处求疑,易错处求疑等。学生有了质疑的能力,探究的欲望就得到维持。学习的兴趣也自然提高了。要想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课堂中来,使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研究的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敢于质疑,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启迪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语文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它是一种自感、自悟、自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产生感情的飞跃,才能产生知识的渴望,才能产生对知识探究的欲望,他也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
三、教会学生合作学习是少教多学的有效途径
文章里令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仔细想想,这句话有着很深的含义。老师告诉我们,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对我们来说,书籍和粮食同样重要,因为书籍就是我们的精神粮食,它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可见,读书是多么重要啊!
现在,虽然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读书,但是却有些同学不爱读书。想一想从前,作者要读一本书有多困难啊,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我读了窃读记后,很受启发。
本文讲了一个作家林海音,因为家里买不起书,就天天到书店偷偷读书,这种精神令我敬佩,我也有很多感想。我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和作者相似。
我也很喜欢读书,一闲下来,就知道看书,妈妈经常叮嘱我要看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可我就是不听,我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有一次中午放学,我一直在看书,连饭都顾不上吃,看了很长时间后,我想睡午觉,看了一下表,哎呀!不好了,要迟到了,我拔腿就往学校跑。哎,跑到学校时,已经开始上课了,虽然老师说我第一次迟到原谅了我,但我心里还是不好受。唉,谁让我爱看书呢?不过,我还是很开心的,因为我又长了很多知识。
还有一次,我和妈妈去书店,妈妈和我是下午去的,三点十三分到了书店,一排排各式各样的书,把我迷住了,我像一个饥饿的人,坐在一大堆面包里,贪婪地读着。我漫步在书的海洋里,静静的享受着。一本,两本,三本……直到读了十几本,我正看的津津有味,书店的阿姨却说她们要下班了,我没听见,阿姨推了我一下,我才回过神来,急忙跑出书店,呀!妈妈已经等了我好久了,我回到家,已经七点四十了。
我很喜欢读书。这篇《窃读记》给我的启发是:课文中主要讲了放学后作者林海英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件事中作者的许多言行、心理状态都描写得非常详细。如:“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和“我跨进店门,暗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等等的句子,都表现出了作者爱看书的特点。作者借雨天读书的借口可以让她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里待下去。这都生动地表现了“窃读”后的独特知感受与复杂的滋味,突出了作者对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我也要学习作者这种爱书的精神,用无穷的知识来丰富我的课外活动,多看些课外书,就能多写一些好作文,就能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就能丰富我的知识。读了《窃读记》这篇课文之后,我感到与作者相比我很惭愧。
作者每天都去书店里看书,她很快乐也很害怕被店员发现,每次都是提心吊胆的。作者每次读完书之后,精神之田得到了丰收的喜悦,虽然腿站得很累,可心灵也得到了成长。
作者对书的渴望是强烈的,见到一本好书,就像一匹饿狼见到一块肥肉一样,贪婪的读着。把我和作者相比,我是无比惭愧。作者在没有钱买书的情况下偷偷的进到书店去看书。而我家有一柜子的书,买了之后,随便翻翻就散了,跟装饰品一样,锁在柜子里,不读。与作者相比,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我以后也要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读了《窃读记》这篇课文,我明白了:读一本书,要把这一本书读完,不要读到一半,就读另一本书了。
从《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篇文章,他教会我写访谈录。
读了《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课文,我知道了怎样才能读好一本书。读了《我的“长生果”》这篇文章,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写作之前,要记书中优美的词句,这样对写作有好处。
为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本文以读写训练为抓手,立足教材、立足课堂,积累习作素材,发掘习作泉源,重视迁移提升、补白进行主题读写的训练,效果显著。
一、立足课堂,积累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在阅读中进行语言和习作素材的积累,而且提倡对积累的运用。在教学老舍的作品《草原》时,我让学生通读文本,了解内容后,重点品读草原美景,抓主题――“由远及近,由静到动”的描写方法。品读“到处都是绿色――一碧千里”“翠流”,学生体会意境后,抛出问题:看到这样的草原,你想做些什么说些什么?老舍先生有这样的想法吗?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把优美的描写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达到了积累的目的。
这一课优美的描写还有很多,如:“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指导学生体会运用比喻恰当生动地描述出草原人热情好客的特点,让学生反复诵读、感悟,积累语句。接着让学生说一处自己熟悉的美景,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能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生生互评,教师点评后马上让学生动手写写。在课堂四十分钟时间内,通过读与写的训练,使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文字中去,一步一步扎实地提升语用能力。
二、立足文本,迁移写法
许多教材有明显的写作顺序和结构,是主题读写训练很好的蓝本,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或结构学会有条理的表达或描写。如《荷花》一课,可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事物等等。仿写时,低、中、高年级应有不同的要求,要从模仿向创新过渡。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形式的基础上选择新颖的、独具特色的内容写,鼓励学生在习作内容上的求异思维,从而力求在习练中反映出学生的个性色彩和创造精神。
通过情景的渲染,学生自然是我手写我心,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个性特点。学生作文的一大难点就在于无事可讲,无话可说,而这种抓主题的读写训练以文本内容为凭借,为学生习作提供了现成的“下锅米”。而且,这种训练始终紧扣在学生领悟文本的基础上,保证了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和阅读教学的工具性,理解与运用可谓是相得益彰。
三、升华主题,挖掘泉源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主题,发掘读写训练的泉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在授课时教师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主题,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就十分有效。
学习课文时,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闰土经常劳动,是一个能干的人;从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这时,教师进行点拨,使学生懂得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知道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充分认识文中人物形象后,要求学生以老师为模特,把老师的外貌写出来。让没有见过老师的人,也能通过你的描写认识老师,此时学生思维的泉源一经掘开,就能快乐地接受这一课后作业。通过捕捉文段的精彩描写进行读写训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的兴趣和热情,写出来的文字也是有血有肉的。
四、情景补白,丰富内容
借助文本给意味深刻的情景补白,抓住文中那些概括抽象但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训练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是台湾作家林海音小时候读书的经历。作者买不起书所以只能在书店窃读,辛酸中包含着乐趣。课文中的句子都很有特c,如“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我让学生进行品读体会、补白,丰富内容。
学习了《窃读记》这篇课文之后,我认识了一位读书时如饥似渴的女孩,她就是台湾着名女作家林海音。她成功的道路上铺满了厚厚的书籍。
掩卷沉思,林海音的身影又出现在我的眼前。当时她的家庭不是很富裕,满足不了她对读书,对知识的渴望,所以,林海音只能去书店窃读。她每天一放学,连书包也来不及放下,就直奔书店废寝忘食的窃读。林海音在“窃读”的时候,不仅要经历腰酸腿麻的考验,还要想办法防止自己在“窃读”时被老板发现赶出书店。即使被赶出了这家书店,她也会立刻跑去另一家书店继续读书,这一切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啊!可林海音都做到了,并且坚持下来,她的精神多么值得学习呀!林海音还很盼望下雨,雨越大她就越高兴,因为一下雨她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她为了读书,淋再多的雨、走再多泥泞的路也不在乎。这又是多么令人敬佩啊!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老师说的一句话:人这一生不仅是靠吃饭长大的,还要靠读书长大的。是的,林海音读书给我的启示值得我细细品味。
和林海音相比我有着十分优越的读书条件。爸爸妈妈非常希望我能多读书,因此给我买了许多种类不同的书籍供我阅读。可面对满世界的书,我却缺乏林海音那种读书如饥似渴的精神,读书对我来说是可读可不读的,几天不读书也不会想它;书对于我来说是娱乐用品,有时间了,无聊了,就翻书看看,且很容易就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谁在旁边做什么事情,我立刻丢下书跑去凑热闹。我读书大多是走马观花,所有精力都没有被故事中情节所吸引,合上书,那些优美的词句都似过眼烟云,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林海音能走向成功的道路,靠的不就是多读书吗?她能成功,我也能!今后,要向林海音学习,在书的世界中遨游,做个多读书,读好书的人。
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小学五年级:来毓博
思考往往离不开对于问题的疑问,我们现在的学生他们缺乏思考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质疑的精神,特别是在旧有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往往就是对于教师讲的内容全盘接受,成为了知识的“容器”,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所以只知道结果而不清楚过程,知识并没有学透。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对于学习的内容存在着疑问,才有可能去思考,进而去探究、发现,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高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个重要的手段和途径就是鼓励学生质疑。具体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很快就把结果或者是答案告知学生,而是通过设置教学过程或者是问题来引导学生去结合问题去思考、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对于学生的想法,教师在给予及时、客观的评价的同时,也要对于学生的质疑精神予以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在之后的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才会去坚持,慢慢地就能够养成质疑和独立探究的好习惯。具体来说可以从下面两方面着手。
(一)从题目处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窃读记》一课,课文为什么用了一个“窃”字,能去掉吗?为什么要“窃”?是怎样“窃”的?结果怎样?从标点符号处质疑。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产生探究的动力,同时也能够抓住核心问题,为课题教学效果的实现起到促进作用。
(二)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质疑
如《将相和》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完璧归赵”进行质疑:把什么“完壁归赵”?是怎样“完壁归赵”的?《老人与海鸥》中“纷纷”“肃立不动”“白衣天使”让学生体会说明了什么?《草船借箭》中的“神机妙算”让学生想谁“神机妙算”?怎样“神机妙算”?抓住课文的句(段)质疑。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我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句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如:什么是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体现在哪里?读读最后一句,谁能把“鱼多得数不清”与“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联系起来提个问题?问题源于学生,自然激起学生求解的欲望。让学生讨论,共同寻找答案,学生既学会质疑,又学会排疑,其问题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在教学中,通过开展质疑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刻苦钻研精神,也提高了创新思维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品质,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小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教育的发展。
(一)由题入手,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就以是激发求知为前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同时提问题的语言要巧妙。如我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板书课题后出示实物杨梅果,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它的形状、颜色、特征,再让个别学生品尝并说出杨梅果的味道,然后引向课文:“同学们想更多地了解杨梅吗?请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这样环环紧扣,步步深入,不但形成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而且引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四十分钟的课,要学生安安分分、集中精神地听讲是不可能的。这也是违反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中,如果借助灵活的教法,那么学生学得开心,教师也教得轻松。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如果依照传统的教法,教师一味地讲,那我们可想而知课堂会枯燥无味。但如果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课件,那么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不再是一件苦事,这也激发了他们独立思考的兴趣。
三、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
(一)启发想象,大胆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认知实际,精心设疑,巧设悬念,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进行合理想象。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穷人》《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他们后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我们可以把这些文章的图片通过剪辑整理合并在一个地方,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把它后面的故事虚构成一段文字讲给同学听。此举一方面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思维创造才能。
(二)读写结合,互助互促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提升学生读的能力。这种方法在许多的课文中都可以运用。例如,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后,可让学生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故事;学习了《钓鱼的启示》后,可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事写一写。这样,不仅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这样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水平。
四、结语
一、为教学环节更完美而设计,没有体现出练笔的有效性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常常会看到,阅读课上,教师为了体现出“写”这一环节,在学文后特意安排学生练笔。但有些教师却为了练笔而练笔,导致教学内容重复,学生情感不能提升,教学高耗低效的后果。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窃读记》时,为了让学生感悟到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求知的渴望,不断挖掘“我”在书店窃读时的“动作”及“心理”的细节,通过不断引导,反复朗读,学生已经被“我” 嗜书如命的执著所感动。但教师还是不依不饶,在后来不同层次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依然少不了这样的提问:“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她的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想说什么?”在回答中,学生很自然会谈到:从文中很多处细节描写,如“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可以看出,文中的“我”嗜书如命,是一个热爱读书,渴望求知的人。学生的回答紧扣文章中心,已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然而教师在学文后依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小练笔: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呢?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在短短几分钟的练笔之后,我们发现,虽然表达方式大相径庭,但学生所写的内容与前面的回答雷同较多,整个过程成了一个简单的复制过程。这样看似降低了学生的习作门槛,而事实上,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反而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因为在前面的环节中,学生已经紧扣文章中心各抒己见,再让他们谈感受,就很难再有认识的提升、情感的升华,因此练笔时出现雷同现象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在设计这一环节时,不妨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方法,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仿照课文的写法,讲述自己和书的故事,在交流中情感就会得到有效升华。
二、内容脱离生活,学生无从下笔
一位教师在执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要求学生在了解写信的格式后,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从而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由于学生对课文的时代背景和战争的资料了解得太少,感悟不够,缺乏情感体验,因此在练笔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出来的东西索然无味。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流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流水自然会活泼地流个不歇。”如果在学生动笔之前,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和朋友或家人交流战争方面的知识,了解战争对生活的影响。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下笔,学生至少有话可说,效果自然会好许多。
三、对小练笔的认知存在局限性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文章结尾时让学生交流: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最后在练笔时要求学生把最想说的话写下来。虽然课文形式不一,内容各异,但长此以往,学生已摸清规律、掌握要领——只要紧紧围绕课文中心来写就行。因此,他们在练笔时就会给文章的中心“添枝加叶”,从而缺乏自己的真情实感。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可以在品析精彩句段处练笔。如《巨人的花园》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小男孩没有撒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凝视”一词引发了我们无限遐想,但文章中并没有对此展开具体的描写,这正是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小练笔的空白点。可以抓住“凝视”一词,让学生思考:小男孩此时此刻会想些什么呢?巨人会是怎样的表现?学生在理解上文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出小男孩的心理和巨人的表现。
2.可以在角色体验中感悟文章内涵。如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后,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角色,以《假如我是……》为题进行练笔。在这样的练笔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动态之中,练笔充满了鲜活性和灵动性。
3.可以把写的权利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自主读文时,就像作旁批一样,随时写下自己的读文感受,把自己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地方记录下来。
关键词: 有效导读 辨析 读写结合 高效课堂
立足于语文课程标准深刻内涵,教师要善于解读和领悟课标要求,挖掘文本内涵,优化阅读策略,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语句,利用朗读、对话等研读方式,品味词句,运用文本插图,强调学生强化阅读体验与感悟,着重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熏陶和感染学生的阅读情感,促进学生掌握和提高学习文本内容的能力,深化文本内涵解读,着实建构高效的阅读课堂。
一、品悟文本意蕴,促进有效导读
教师应重视通过多种形式的文本朗读,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让学生沉浸于文本的语言环境,品味文本内涵,玩赏文本语言魅力,懂得文本深刻的意蕴,熏陶学生阅读文本的趣味,掌握文本语言的声韵、节奏美,感悟文本语言创造的意境、形象、情感之美。同时,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利用文本作者巧妙的遣词造句手法,引发学生反复揣摩、品味文本语言,激发学生阅读欲望,使学生多角度研读文本内涵,丰富学生语言储备,提高学生语感和语用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时,教师出示文中语句: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轻柔语气反复朗读,对于句中“轻轻地”朗读得轻而舒缓;对于句中“趁你没留意”应较为快速读过;对句中“开”一词要读出重音,显示出喜悦之情。通过朗读指导,在反复朗读过程中,学生把秋雨那种调皮、喜悦之情感悟了出来,体验了文本语言的节奏美、层次美和形象美,以及语言的诗意美。又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时,教师紧扣文中重点词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文本作者窃读的滋味,部分学生找出文中“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等描述动作的语句,体会出窃读虽辛苦却快乐;部分学生从文中“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等语句,感悟文本作者从书中收获了许多知识,精神上得到了满足、快乐和幸福。通过对文本词句的揣摩与品味,学生个性化地感受到作者五味俱全的窃读滋味,领悟到读书获取知识的真谛,掌握作者如何贴切地遣词造句。
二、深化文本解读,提升辨析能力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有效阅读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创设性的语言研读环境中积极参与辨析,从而实现文本内涵的深化解读,实现学生阅读个性的开放。善用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因为插图形象地概括文本的中心内容,把插图作为研读文本内涵的载体,引发学生从中进行质疑与释疑活动,拓展学生阅读想象思维,营造丰厚的对话氛围,实现以图促读、促悟,深化学生个性阅读品悟。让学生深入文本研读、探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辨析与交流等感性阅读活动,有利于学生触摸文本作者的心灵,在对话研读过程中形成富有个性的情绪体验、意义感悟或价值判断。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文章中心语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教师紧扣这一中心句,提出父亲到底哪些地方了不起?为了帮助学生深刻解读文本内涵,引导学生了解这位父亲的了不起,教师则借助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活动:“从文中描述结合图中描绘这位父亲的外貌,说明这位父亲没有休息,挖掘的时间非常长。肯定有一股坚定信念支持着他这样做。”“图中这位父亲衣服破烂不堪,满脸灰尘,一方面说明这位父亲坚持挖掘时间长,另一方面说明这位父亲挖掘强度大,从这说明了父亲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坚持不懈地挖掘废墟,直到把儿子救出”。“从这些插图看出这位父亲为了实现自己对儿子的承诺,决不放弃救援,真是一位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好父亲”。学生研读课文第20自然段,教师运用多媒体屏幕出示文中语句并提出问题:父亲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此时此刻,父亲应该高兴才对,为什么颤抖地说呢?教师要求认真观察文中插图,结合文本描述语句,想一想、议一议:“从图上和文中语句可以看到这位父亲挖掘时间长,身心疲惫,所以说出的话自然颤抖。”“从图上想象这位父亲坚守对儿子的承诺,经过自己坚持不懈地挖掘,知道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十分激动,所以说出的话就颤抖了”。“从图上看出这位父亲见到自己的儿子有点担心,所以说话就颤抖了”。学生利用文本插图和语句参与辨析与交流,通过亲身经历、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活化语感,多样化解读、体验文本内涵,拓宽学生阅读想象空间,深刻解读文本内容,开放学生的阅读个性。
三、立足阅读实践,实现读写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实践性的重要性。学生研读文本内涵的过程应重视探究性学习、有意义学习,强化参与,有效体验与感悟文本内涵,积累和运用文本知识。教师要立足和拓展文本内涵,引导学生在广泛的阅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经历阅读过程,掌握阅读方法,学会打开阅读思路,学会怎样阅读思考,生成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文本中的一些空白处可以用来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或用来开展演绎活动,或用来训练学生运用个性化语言填补文本空白的小练笔活动,这些阅读实践活动将有效训练学生阅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个性解读文本的内涵,实现读写结合,提高学生阅读实践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思维;开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在“总体目标和内容”中有这样的叙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思辨性提问,正是根据这一要求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和提出问题以及解疑的过程具有启发性、可思考性和探索性。其中问题的设计是前提,引导解疑是关键。好的引人深思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探索钻研课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解疑,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辩证思维的能力。
一、力求做到精当的提问
“精”指的是精练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要切中重点、难点,还要富于思考,即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理解词句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及其作用;同时,所提问题还要紧随所学的关键内容,紧扣主题,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如:《丑小鸭》可以围绕两个问题展开教学: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遇到了哪些困难?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会想些什么呢?《恐龙的灭绝》可以这样问:关于恐龙的灭绝,课文中提到了哪几种说法?你对哪种说法最感兴趣?先自己读读课文,然后介绍给大家。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深入探究。
二、提供思维线索的提问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知识来源于客体的相互作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因此,在教学这种叙事性强的文本时,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以问题创设恰当的对话情境,构建一个发散性的对话情境,就能激发起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调。教师应当积极地从学生的认知实际以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切入,设计问题,这样构建的课堂将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与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悲欢,学生在无尽思索的同时,丰富了自身的情感体验和人生阅历。在导入《窃读记》时,我创设了这样的对话情境:同学们,如果把自己比作某种动物,你会把自己比作什么动物,请说明理由。学生马上就被这个奇特而带有童趣的问题给吸引住了,产生了强烈的“对话”欲望,畅所欲言,纷纷介绍自己的特点。之后抛出问题:“有一个和大家同龄的美丽小姑娘却把自己比作了一匹贪婪的恶狼,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在《窃读记》中寻找答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们兴奋地阅读课文,自觉与文本“对话”,从而很快从字里行间品悟出林海音的这份贪婪源于对读书的渴望,她这份求知若渴的情怀深深感动了每个学生。这样,为下一步深入学习文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拓展学生思维的提问
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在矛盾、疑惑、惊讶中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为使学生能顺利地回答问题,教师要提供学生必要的智力背景,给学生创造一定的作答条件。或做知识铺垫;或启迪学生根据已知的去开拓未知的;或进行示范讲解,教师“举一”,令学生“反三”,实现学习的迁移。
对于学生自己能读懂、能理解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向学生进行必要的提问,因为这些简单之处常常隐藏着疑难问题,抓
住这些地方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向课外迁移、拓展。如:《草船借箭》阅读中,提问:“这箭根本不是借的,为何课文以‘草船借箭’为题呢?”学生一时答不到点子上,可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你们平时借东西有何特点?学生回答:“借东西方便,借东西要还。”接着追问:“课文中的箭有这些特点吗?”学生明白:这十万支箭不用材料且仅三天就到手,这无异于借;这箭与曹操交战时便要回到曹操那儿去,这又类似于还,以“草船借箭”为题,既合情合理,又耐人寻味,从而达到了思维目标。
四、注重广度,开放性的提问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变过去“领着学生走向预设的教案”为“引着学生走向预设的答案”“设笼子”“下套子”,引着学生“钻圈子”,为学生设计一条通往已定答案的途径,想方设法让学生沿此路径去获取答案,让学生为认同答案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开放性,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束缚,让答案具有多元性,力争引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年级《掌声》课文中有两处写到“掌声”,我启发学生思考:这两处掌声包含的意思相同吗?假如你是当中的一名同学,这两次鼓掌分别是想告诉小英什么?引导学生读这部分文字,揣摩人物心理,展开想象。“两次掌声后小英又会怎样想?”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创造想象提供了有利空间,有效挖掘教材空白,对文本意义展开创造性建构,丰富了课文内容以及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只要我们深入了解学生,努力吃透教材,把握好提问“度”,注重趣味性,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愉快,做学习的主人,就一定能让课堂提问实现高效,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万淑红.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策略[J].江西教育,2011(Z6).
[2]黄秀专.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新课程:下,2011(7).
【关 键 词】 潜心阅读;有字处;无字处;感悟
叶圣陶老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字韵》里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他强调的是潜心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潜心阅读文本,仔细品味,悉心感受,反复推敲,才能让学生体察到作者的心声,感悟文本的精彩,从而提高语言感悟水平。
一、抓有字处之关键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可见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文本,不能舍本逐末。学生须学习的语言知识很多,远非课堂教学内容所能包揽,因而我们要删繁就简,抓住文章的重点,潜心解读文本。
(一)抓题眼
文章的标题涵盖着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文章的主要思想。围绕课题展开阅读,与文本对话,既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在读中深化和感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如能首当其冲抓住课题中的关键字,必能达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王崧舟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成功地扣住课题中的关键字进行教学:请举起你写字的手,一起来写《圆明园的毁灭》。这里的“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读“圆明园”;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紧扣“富饶”一词导入:“请同学们一起写课题。这里‘富饶’是什么意思?能用什么词代替?自由读课文划出能体现富饶的语句。”
(二)抓关键字
有的文章语句优美,用词准确,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细细品味,让学生品味语言的美,品出用词的精妙。
如教学《颐和园》,“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个句子中,作者用镜子和碧玉来比喻昆明湖水的静和绿,还用一个“滑”字衬托昆明湖的静,意味无穷,颇具匠心。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说说句中的修辞手法,然后让他们再读,想想哪个字用得特别准确。没想到,有位学生提出:文中的“滑”字用错了,游船、画舫在水中行走应用“划”字。我首先肯定了这位同学很爱动脑筋,然后让大家结合上下文读一读,联系生活经验想一想,再谈自己的看法。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后,开始发言。有的说:“滑”字是用在平滑、光滑的地面上或者是冰面上,船在水上行走,这里应用“划”字;有的说:如果用“划”字,船过去后,水面上就会出现痕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过去后,不留一点儿痕迹……最后学生通过讨论明白:虽然用“划”也可以,但用“滑“字就能使昆明湖显得更静、更美了,让人回味无穷。就这样,学生通过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感悟出了用词的精妙,把书读活了。
(三)抓关键词
文章的中心段是对整篇文章的概括,中心句是对整段话的概括,而从中又能找出一个对这段话或这篇文章高度概括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心句中找关键词,然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联系具体的语境以获得对词语的整体感悟,从而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和所营造的意境。
《再见了,亲人》一文中“雪中送炭”是重点词。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以下步骤:①找出文中描述大娘带领全村妇女送打糕的场面。②展开想象说说“雪中送炭”的意思。③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雪中送炭”的事情。④用“雪中送炭”造句。通过四个层次对“雪中送炭”的到位解读,引导学生潜心读透文本,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透彻。
(四)抓重点句
句子也是重要的语言材料。课文中有许多语言优美、表现力强的句子,需要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品味――或侧重于语言的积累,或侧重于写法的迁移,或侧重于含义的剖析理解,或侧重于逻辑思维的训练……
如《窃读记》中“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个句子对全篇内容来讲非常重要。第二句是“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如果读懂了这两句,那么整篇文章就基本上读懂了。教学时应着重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滋味的,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抓住主要句子“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体会。学生从句子中读出了物质(粮食)的重要性,但是精神(读书)的食粮也很重要。
二、品无字处之余味
(一)品省略之意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读者分清句子的结构,辨明不同的语气,理解语言的意义。在教学时,千万不能轻易放过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标点,因为在这些看似“无”的空白之处,实际上却存在着极其丰富的“有”的无声语言。
如《穷人》一文中许多处用到省略号,尤其是描写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连用了七个省略号,留下了需要读者去仔细品味的七处空白。我们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把文中空白处合理、恰当、具体地填补出来,再想象主人公此时此刻内心的矛盾,以揭示这些空白的蕴含,发掘文章的艺术美和人物的内在美。教学时设计了这样几个步骤:①让学生找一找桑娜想的这几句话中,哪一句最重要,是使桑娜不得不考虑的、造成她忐忑不安的主要原因?②让学生试着用反问句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这样,学生在想象补白的过程中,求异思维得到训练,思想感情得到陶冶,不仅理解了省略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而且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同时也学习到文章中独具匠心的语言表达方式。
(二)品补白之韵
教材中的不少课文都有留白,“补白”能让学生充分解读文本。作者没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学生把它合理想象、补充,达到读透作品,读“破”作品,倾听到美妙的弦外之音。
如《凡卡》的结尾,主要写凡卡做梦,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待凡卡醒来后,又会发生些什么事呢?可抓住这一空白点引导学生续写,使思想与语言得到统一。类似这样的文章,诸如《穷人》,两个孩子醒来后,会发生些什么呢?《小摄影师》的结尾:小男孩子还会再来吗?如果他来了,又会发生些什么事呢?像这类抒情的文章,都可以通过续写的方式进行补白训练。
(三)品修辞之妙
修辞是语言学的一部分,它讲求词语的精选、句式的锤炼以及选择恰当的修辞方法表情达意,把话说得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一些修辞方法进行品味,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如教学《匆匆》一课,笔者为了让学生品味文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可以让人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的优美语句,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到作者运用了设问、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唤起我们的联想和想象,还悟到了用上精妙的修辞手法会使文章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能打动读者。
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目标的实现过程。教师引领学生研读文本,在文中找到有效的资源,并在课堂上有效解读和利用,可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