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病理学

病理学

时间:2022-08-23 04:43: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病理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病理学

第1篇

英文名称:Acta Phytopathologica Sinica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病理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412-0914

国内刊号:11-2184/S

邮发代号:82-21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5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2篇

原发性腹膜癌(primaryperitonealcarcinoma,PPC)发生于盆腔和腹腔上皮。女性盆腔及下腹腔腹膜与女性苗勒管上皮发生来源相同,都来自体腔上皮及其邻近的间充质,具有向苗勒上皮及其间充质分化的潜能,这部分腹膜苗勒管上皮及间充质称为第二苗勒系统[1]。任何发生在女性生殖系统的肿瘤均可原发于腹膜[2]。而原发于腹膜的肿瘤发病率低,约占同期卵巢癌的7%~13.8%[3]。PPC术前误诊率高,文献报道其误诊率达87.5%[4]。现将作者遇见的1例原发性腹膜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女,53岁,已绝经,因腹胀、腹痛1月余于2007年4月入院。查体:腹腔内大量腹水。CT检查提示:子宫右后方结节软组织影,大量腹水;血清CA125为1494.08U/mL,腹水细胞学检查查到腺癌细胞。临床考虑为晚期卵巢癌,予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大网膜呈饼状增厚、质硬,盆腔多个转移灶,而子宫及双侧附件均为正常大小,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全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阑尾及盆腔转移灶切除)。术后检查血清CA125值降至718.33U/mL。术后以卡铂腹腔化疗及CTX静脉化疗,经多疗程化疗后,血清CA125逐渐降至43.29U/mL,腹水征阴性。于2008年1月(术后8个月),患者出现胸闷、气促。CT检查: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右肺压缩,左肺未见占位性病变;血清CA125为254.96U/mL;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查到腺癌细胞,同时做细胞沉渣石蜡包埋,其肿瘤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表型与腹膜肿瘤表型一致(封3图1);腹部检查未见腹水。以卡铂胸腔化疗,但患者最终于2008年5月死亡。

1.2方法

标本经10%甲醛溶液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同时连续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EnVision法,所用抗体为CK7、CK20、EMA、CEA、CA125、MC。第一抗体及EnVision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

2结果

2.1眼观

全切子宫一个(8cm×4cm×1.7cm),宫颈直径1.5cm,宫颈、宫腔光滑,宫体浆膜见2cm×1.5cm的粘连面,肌间未见肿物;相连左侧输卵管长6cm,直径0.5cm,左侧卵巢2.5cm×1.5cm×0.5cm,切面灰黄、灰白;相连右侧输卵管长5cm,直径0.2cm,右侧卵巢2.5cm×1.5cm×0.5cm,切面灰白、灰黄色,质软;大网膜一块22.5cm×12cm×3.5cm,呈饼状,切面为大小不等的灰白、质硬的结节;阑尾一条长3cm,直径0.3~0.6cm;子宫直肠陷窝组织2块,体积3cm×2.5cm×1cm,切面灰红、灰黄,质中;子宫膀胱腹膜反折组织1cm×1cm×0.3cm,切面灰红,质中。

2.2镜检

大网膜、子宫直肠陷窝组织、子宫膀胱腹膜反折: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大,核仁明显,核分裂易见,可见瘤巨细胞(封3图2),呈实性巢状、团块状、簇状排列,个别实性癌巢中央可见微,可见坏死灶,间质可见砂粒体(封3图3)。子宫体、双侧输卵管、阑尾未见肿瘤,双侧卵巢表面生发上皮可见癌巢,未见卵巢实质浸润(封3图4)。

2.3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CK7(封3图5)、EMA(封3图6)、CA125,CEA局部表达,不表达CK20、MC。2.4病理诊断原发性腹膜低分化浆液性腺癌。

3讨论

3.1临床特征

综合文献报道,PPC的发病年龄是40~74岁(中位年龄为55.7~63岁)[4-7],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临床表现与卵巢癌相似,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腹部包块及腹水,腹水细胞学检查多能查到癌细胞,血清CA125升高。研究指出血清CA125可作肿瘤治疗效果观察的指标或作为肿瘤完全缓解后随访中的肿瘤标志物[8]。本例患者的血清CA125在治疗前异常高,治疗后逐渐降至正常,当患者出现胸腔转移时,又明显升高,故认为CA125可作为肿瘤治疗效果观察及随访过程中监测复发或转移的指标。

3.2病理特征

PPC的组织学类型与卵巢癌相似,其中以浆液性腺癌最常见。王美清等[5]认为,腹膜的原发性肿瘤组织相与原发于卵巢癌分化程度相同的同类型肿瘤一致,单从形态两者无法区别。2003年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及遗传学分类指出,诊断PPC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双侧卵巢大小正常或因良性病变而增大;(2)卵巢外病变比任何一侧卵巢表面的病灶体积大;(3)病变未累及卵巢,局限于卵巢表面而无间质浸润;或累及卵巢皮质但浸润灶小于5cm×5mm。美国妇科肿瘤学小组提出如下病理诊断标准[9]:(1)腹膜有散在结节和(或)腹腔特别盆腔内有局限性肿块;(2)双侧卵巢包括输卵管生理性正常大小或因良性病变增大;(3)镜下卵巢无病变或仅有表浅浸润(卵巢实质内病灶小于0.5cm×0.5cm);(4)病理类型及镜下特点类似卵巢上皮性癌。本例患者的大网膜有弥漫性结节,而双侧卵巢均为正常大小,镜观肿瘤局限于卵巢表面而无间质浸润(图4),符合上述两个诊断标准。

3.3鉴别诊断

(1)卵巢癌腹膜种植性转移:两者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上几乎不能鉴别,主要区别是PPC双侧卵巢大小正常,病变未累及卵巢或局限于卵巢表面而无间质浸润,或累及卵巢皮质但浸润灶小于5cm×5mm。(2)恶性弥漫性上皮样间皮瘤:间皮瘤多发生于男性,患者多有石棉接触史,而PPC几乎只发生于女性。间皮瘤可见双向分化区域,砂粒体少见,而PPC间质多可见到砂粒体。间皮瘤总是表达MC,不表达CEA,而PPC多不表达MC,CEA多为阳性表达。(3)胃肠道癌腹膜转移:CK7和CK20两个角蛋白,前者主要表达于原发性卵巢癌,而后者主要在消化道来源的肿瘤中表达,当CK7阳性、CK20阴性时,可排除胃肠道癌腹膜转移。

第3篇

    教材的编写应该有适合留学生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制作英文多媒体课件,自己编写英文教学大纲、实习指导、复习资料、习题集[7];以章节为单位将教材分解,每位教师负责制作所分配授课章节的多媒体课件,并准备该章节的教案、讲稿,编写英文实习指导、复习资料、习题集。这样可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充足的精力进行较少内容的准备。写英文讲稿时查阅大量英语原版专着,同时将经典的病例讨论翻译成英文,通过对临床知识的联系,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改革运用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提问式教学方法

    印度教学条件有限,普遍缺乏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例如在印度学习病理学,几乎所有的切片都要求绘图,学生几乎天天要去实验室。而且印度教育普及程度较低,留学生们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差异较大。所以改革教学方法,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8]。传统的教学方法为灌输式讲解,并不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授课[9]。而现代教学强调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提问式教学方法”无论对中国学生还是留学生都显得尤为重要。病理学作为一门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既要综合基础理论,又要联系临床知识。而且病理学各个章节间相互都存在着承上启下的联系。在实践中发现,教师一味的讲解往往使学生昏昏欲睡,而通过一个个问题启发教学,学生则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而且提问式教学还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就可以直接转到下一个问题;相反,如果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回答,则会做详细讲解。这种方法在实验课中尤为适用,先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出现了怎样的病理改变,正确的病理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然后再系统讲解。尤其使用2个貌似相同的标本为例,要求留学生做出正确的鉴别诊断并陈述依据时,他们也像中国学生一样,争先恐后地回答,正确的一方欢呼雀跃。留学生纪律性差,如果他们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会中途退堂。全英语教学中又不可避免地涉及大量比较生僻的专业词汇。教学中尽量将相关内容和临床病例相结合,留学生课堂思维较活跃,习惯于和教师有积极的互动,教学效果较好。而且,开始上课时专门抽出一定时间讨论复习前次课的内容,解决学生的困惑;快下课时,针对下次课的内容留些与本次课有延续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10]。另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互动教学设备

    随着网络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环境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汲取外校优秀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科资源之间及时交流,也有利于对留学生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完善。留学生教学理论课制作病变典型、清晰的CIA课件;MacromideaFlash、An-imatorStudio、Cool3D及3DSMAX等将难于讲解和理解的知识[11]、跨学科的知识制成动态流程图或形态模式图,用发音标准的英语录音进行解释;实验课采集病变典型的形态图并标注较为简洁的英文解释,同时配备大体标本和切片观察,有助于留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留学生教学对于中国教师来讲,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教师的医学专业英语水平,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知识,加快学术梯队的发展,促进学科与国际接轨。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成功地进行留学生教学,可以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专业知识的过渡打下坚实的基础[11]。留学生教学与一般教学形式相比无疑具有相当的难度,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依托整个教育大环境和师生的全力配合。因此,要想顺利开展每一个学科的留学生教学,必须全校一盘棋,任何一个教学部门都踏实搞好每一步的教学工作。总之,本教研室开展留学生教学的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教学的各个层面还有待完善,故本教研室会不断努力,继续实践,使留学生教学步入健康、良好的发展轨道。

第4篇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a)-090-01

中职卫生学校病理学教学的任务概括起来有三点:第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病理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它的实际应用;第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导教学,教书育人。我们要努力完成这三大任务,实现病理学教学的目标,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病理学知识,认识疾病的本质,为临床医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养成良好的医德,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1掌握病理学知识,了解它的实际应用

病理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病理学知识,并且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那么,什么是病理学知识呢?病理学是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一门学科。就其范围讲它是相当广泛的,但是我们要使学生掌握的是最基本的知识:病理学教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所谓基础理论是指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基础理论知识,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所谓基本知识是指阐明疾病的原因、发生条件、发生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结局等方面的知识,它是病理学知识的核心,对于医学各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必须掌握的。所谓基本技能是指病理学教学内容中有关技术操作方面的知识,如尸体解剖检查、活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特别是大体标本观察、切片镜下观察和动物实验等方面的知识。病理教师要切实地让学生掌握了病理学的这些“三基”知识。

然而,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病理学的三基知识呢?第一,病理学教师在教学上必须贯彻科学的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原则、系统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以及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等,病理学教学别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是上述教学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因为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我们强调指出病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在讲清理论的同时,不要脱离实验教学,不要脱离临床实践,以便使学生深刻地了解病理学知识及其实际应用。第二,病理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必须贯彻多样化原则: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教学法、练习法、阅读指导法、复习法、课堂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和直观教学法等。上述诸法中,讲授法是我们应用最早、最广和最多的教学方法,它可以用来传授新知识,也可以用来巩固旧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进行。但是无论运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启发式教学作为指导思想,坚决反对注入式教学。我们要在病理学教学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和自觉地掌握病理学知识。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当今医学教育中,为了为祖国培养出实用型的卫生技术人才,我们把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得同掌握知识一样重要。从病理教学的角度来讲,分析问题就是指具体分析机体发生疾病这个矛盾的所在,掌握疾病的本质,也就是认识疾病;解决问题是指在对机体发生疾病这个矛盾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矛盾,就是指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培养他们认识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能力。在病理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病理教师首先要选择系统性、科学性和启发性较强的教材,通过对该教材启发式地讲解去培养和训练学生。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适当选用讨论法、阅读法、病案教学法、谈话法等。切实上好实验课,尽可能利用现代化教具,主动地引导学生自读、思考、质疑、病案讨论、仔细观察标本和切片,做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的思维活动在病理教学过程中就会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智能随之而发展,从而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教学,教书育人

以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教学,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的理论与实践而得到的成果。它是一切自然科学的指导思想,病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所以它的指导思想当然是辩证唯物主义。这就要求病理教师首先自己掌握和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把它们具体地、灵活地运用于病理学教学中,用其观点和方法研究病理学教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在病理教学中自觉地应用其观点和方法阐述病理学知识,使学生学会用辩证法看问题,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第5篇

【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采用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病理学课程教学,对两种教学效果及学生反馈进行综合分析,进而进行效果对比。结果:采用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结论:在病理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病理学;PBL教学模式;效果

【中图分类号】R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42-021969年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首创了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即问题中心式学习法,之后迅速在医学教育中施行,现已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是现代医学教育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为了改进病理学教学方法,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我们在病理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并对PBL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现探讨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1.对象

选择医学院内均经过全国高等院校考试入学的2010级护理专业10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人和对照组50人。两组主要医学基础课成绩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别(P>0.05)。2.方法

2.1教学内容: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6版病理学教材,教学大纲的内容及教学总学时数相同,授课教师均为病理学教研室的同一教学教师。

2.2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即根据教学要求,课前设置一定的问题,要求学生自行在课外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的资源,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并提高解题能力。其实施过程:首先是提出问题积极查阅资料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归纳总结。3.PBL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

3.1实施步骤:

3.1.1课前提出问题:依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内容,教师设计授课提纲,并为学生精心设计问题,提供教材及资源。选择合适的病理学病例,提出问题,于每一次课前布置给学生。学生先对相关病理知识作复习或预习。

3.1.2根据问题查阅资料:学生根据具体问题,结合资料,自己预习教材,利用图书馆或网络等信息渠道查阅相关资料,观看病理学实验标本,得出结论,准备发言提纲。

3.1.3课堂分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分析,围绕病理学问题,解决问题,探讨疾病发病机制与病理临床联系,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活跃讨论气氛。

3.1.4归纳总结:教师综合不同组的讨论结果及时总结,进行小结,并讲解重点和难点,写出讨论报告。

3.2评价方法:

3.2.1考试:比较两组考试成绩。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实行病理学学期统一命题考试。实行教考分离,集体阅卷。

3.2.2问卷调查:无记名式问卷调查,探讨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2.3统计学方法: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4.结果

4.1考试成绩比较:学生病理学考试成绩比较,具体数据,(见表1)。

表1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后学生考试成绩比较[n(%)]

组别N考试成绩PBL教学5098.2传统教学5067.3结果显示:PBL教学模式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

4.2满意度比较: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病理学教学进行PBL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的满意度为98%,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的满意度为62%,具体数据,(见表2)。

表2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后学生满意度比较[n(%)]

组别N满意度PBL教学5098传统教学5062结果显示:PBL教学模式组学生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P

以上结果显示,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无论在考试成绩还是满意度调查等方面,都具明显优势,应用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PBL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1]。应用PBL教学模式可以变枯燥无味的病理学知识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通过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积极主动地运用学习资源完成任务并获得新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为以后工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同时,应用PBL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能够促进教师、学生之间的交互式学习活动[3]。在解决问题的求知过程中,学生不断查阅资料,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小组讨论中形成的合作、互助的友好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具有积极、活跃、主动思维的优秀品质。此外,PBL教学模式充分培养自主学习、动手、思维、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倾听的技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到病理学教学中,从教学效果来看,成绩是肯定的,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并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这正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参考文献

[1]张庆慧,侯建新,周庚寅,等.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系统病理学教学改革[J].医学教育探索,2007,6(4):308-310.

[2]宋晓环.病理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对比[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9,22.

第6篇

医学

【关键词】病理  教学  方法

医学

        病理学是一门由基础医学跨入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不仅在整个医学和医学教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是一门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科,为人类认识疾病、防治疾病开辟了新的前景。因此,如何学好病理学,将直接影响到临床课的学习。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背景下,病理学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向前,这种发展对病理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病理学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病理学教学效率是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笔者谈几点看法:

医学

        1  教师注重自身素质

        1.1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使课堂教学淋漓尽致   教师应具备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最重要的是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水平。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医学理论和专业实验技能,同时要有人文社会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在当今知识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还应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等,使自己的综合业务水平提高一个新档次,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完整性。当一位病理学教师有了牢固的基础知识,丰富的专业知识,实践的临床知识,多彩的社会知识,在授课中会胸有成竹,应用自如,信手拈来,淋漓尽致的发挥,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神圣的崇拜之情,也是能够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的。

        1.2教学中注重语言的艺术性  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   对于病理学这门涉及相关知识较广的学科来说,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自身内在素质的培养,不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精炼性及艺术性,而机械地将书面上的语言搬到课堂上,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既枯燥又难以理解,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学生会心生厌烦,势必给教师的教学增加难度。病理教学中,将病理学中一些枯燥无味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的变化通过形象的比喻、生动准确的描述,严密的逻辑推理,巧妙、灵活、形象的表现出来,使课堂生动活泼,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讲血栓形成的原因时,可以把血流速度的缓慢比作一个水流缓慢的水渠,血流缓慢或涡流形成就容易血栓形成。在讲炎症时,可以把细胞渗出过程比作穿过铁栅栏围墙的小孩,白血细胞穿过血管壁时作变形运动。 2  尊重学生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1尊重每一位学生,使课堂教学平等互助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接纳,民主、平等、协调、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和观察学生全方位情况的眼睛,留心学生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教学过程,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学生主动性会大大削弱,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课堂上获得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2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  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通过这种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教师讲课时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和反应,及时调整讲课方法,补充相关知识,使讲课更有针对性,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1重视实验教学  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科学,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现实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大体标本、病理切片、动物实验的观察,力求融会贯通,使学到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为步入临床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巩固、验证理论知识。

        3.2重视实验过程   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理论知识需要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和充实,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能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善于总结和改进实验方法和结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方法、能力和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在学生的立场上,换个角度思考,换个角色感受,从自身和学生两方面找原因,从多方面、多渠道加以改进,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五彩斑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相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基础更扎实,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参 考 文 献

第7篇

《病理学》是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生物化学》、《解剖生理学》和《兽医微生物学》等为基础,阐述畜禽机体组织细胞因患病而改变了的形态、机能与代谢的状况。这门学科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在基础知识与专业实践之间起着桥梁作用,为诊断与治疗畜禽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因此,在兽医学课程的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在讲授该门课程时,为适应临床的要求和学科的发展,应根据病理学课程特点,密切联系临床实践开展理论教学,既要注意基本理论的讲授,又要十分重视病理学变化的形态学观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病理标本、组织切片,开展以人为方式致动物发病的实验,使微观形态宏观化,抽象理论具体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病理组织观察与分析的能力、运用所学的技能解决临床兽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注重复习,温故而知新

病理学是以生理解剖学为基础的,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都与生理解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讲授病理学时,必须注意引导、启发学生复习、回忆已学过的生理解剖学的知识,然后,导入病理学的知识,引导他们进行生理、病理两方面对比,找出病理方面的形态特点。但病理学又是内科病、传染病等临床课的基础,机体患病所出现的生理代谢障碍和病理形态学变化,就是病理学方面的知识范畴,所以,在这方面又要把一些平时所常见的各种疾病变化特征,结合有关的病理学章节进行讲授,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授“脱水”这节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首先启发学生回忆生理学中“水”在机体中的分布情况和作用之后,再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他们所观察过的急性胃肠炎,痢疾等疾病严重脱水所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使感性知识与理论知识融汇在一起。通过回忆以往知识和临床的感性知识,这样,学生对脱水的原因、类型、表现的认识就明确、清楚了。

二、让学生观察病理标本是提高其辨别力的重要一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运用语言描述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而且会感到枯燥乏味。此外,教师有时很难用文字清楚地表达一些病变,在黑板上画图不仅耗费很多时间,而且很难真实、全面地将病变演示出来,而挂图又过于模式化。这样,必将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沉闷,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鉴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系统讲授基本原理的同时,要十分注意运用动物病理标本开展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让学生观察病理标本。故此,在病理学理论教学过程中,病理标本对提高学生辨别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让学生观察到更多的病理标本,教师要组织、指导学生利用一切机会采集临床病例材料,制作大体、组织切片和图片等类型病理标本。在采集病理标本过程中,应尽量记录动物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组织学变化。记录的手段可包括摄像在内。

在教学过程中,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应让学生观察到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生前的临床症状,了解动物的尸体剖检过程和注意事项,掌握某一疾病所出现的不同系统器官的病理变化或发生机制,以及动物的罕见病变或稀有动物的病变等。这样,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奠定基础,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性,为培养专业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例如,在肺气肿这一节内容中,包括了肺泡性肺气肿、间质性肺气肿、混合性肺气肿和岛屿状肺气肿等名词。这些名词已使学生望而生畏,加上其发生的机理、特征、临床表现等抽象内容,更让学生难以理解、记忆了。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对比法,根据课程内容,把平时所收集、保存的各种肺气肿的标本,一个一个指给学生认识,讲解其发生机制和病理特点,使理论与实物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学起来有理论指导,又有实物标本验证,看得见,摸得着,因而就不会感到抽象、枯燥和难以理解、记忆了。

三、开展组织切片、绘图实践教学是学生认识细胞病变的重要方法

病理学的内容都涉及到细胞的代谢障碍和形态学的变化,这些内容抽象而乏味,学生听课印象不深、好像水过鸭背,很快就遗忘。例如,在“细胞脂肪变性”中,讲述了“机体受致病因素侵害,细胞脂肪代谢障碍,因而,细胞质内出现正常生理所没有见到的脂肪滴”相关内容,同学们开始认为这纯属理论问题,看不见,摸不着。后来,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组织切片和绘图,把正常肝组织切片和脂肪变性的肝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进行对比,找出病变细胞的特点,把肉眼看不见的微观形态宏观化,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四、注重实验教学,指导学生以人为方式致动物发病,使抽象理论具体化

病理学的特点在于概念多,抽象性问题多。为使同学们对抽象理论形成具体化理解,教师必须注重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过去,教师只注重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只是“授人以鱼”。现在,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授人以渔”,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地开展病理实验,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这样做,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第8篇

病理学;双语CBL教学模式

面对国际医学的迅速发展,培养具有临床综合分析及判断能力的国际型医学人才跟踪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是国内各所医学院校的首要任务。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一门重要医学基础主干学科和连接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桥梁学科,因此推广病理学双语CBL教学模式十分必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病理学双语CBL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1 双语CBL教学模式的特点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指以母语和外语两种教学语言来讲授非语言专业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双语教学中,两种教学语言既传授了专业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双语教学跨越式培养掌握专业知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以迎接中国加入WTO以来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的需求。近年来, 教育部已把双语教学作为高等本科院校教学评估考核重要指标之一,在医学专业课中开展双语教学已成为医学院校的热门话题。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目的是培养既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又有较强的专业英语水平的医学生,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获取国际上相关的最新信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1]。

CBL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2]。“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模拟临床环境,帮助学生尽早建立临床实践思维;“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病例的综合能力。

双语CBL教学模式将双语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即双语教学中引入典型临床病例,课前学生通过上网和图书馆的信息查找有关资料,认真准备,学生在课上进行讨论,老师通过启发式、提问式引导学生从临床症状推断病理变化。讨论结束后,老师再对相关内容归纳总结。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面对具体病例,针对错综复杂的病情做出准确地分析、归纳、鉴别、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去思考和探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双语CBL在英语语境中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比传统按部就班的临床教学模式具有优势,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丰富学生医学专业词汇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2 病理学开展双语CBL教学的优势

病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形态学科,同时作为一门桥梁学科,病理学和临床医学联系紧密。在普通本科教学课程中病理学的设置位于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之后,学生已掌握了相当一部分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词汇,对于涉及临床病例的部分非常好奇,具有探索欲,而且这些学科已不同程度的进行了双语教学,这一阶段学生多数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这对病理学双语CBL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病理学作为一门高度实践性学科,可以发挥实习课的优势,通过多媒体、大体标本、显微镜观察进行辅助教学。经过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相应章节的病理专业知识,通过实习:对大体标本、组织切片进行较直观的观察和临床病例讨论,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同时实习课为小班授课,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采用英语课堂讨论,能够提高师生的医学专业水平和外语应用能力。

3 双语CBL教学模式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双语教学的CBL教学模式成败的关键,应以有国外学习经历的人员和硕士生导师为主导, 带动教研室里年轻教师从事双语教学活动。对教师进行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培训并进行双语教学基本技能的强化培训。

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阅读英文原版教材,查阅相关专业知识参考资料,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同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精益求精,另外也能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紧跟科学前沿,提高了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的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避免医学英语单词发音偏差应多向医学英语教师请教,同时可借助“全医药学大词典”,里面收集的医学词汇较全面,且多数配有发音,是双语教学常用的工具。

4 双语CBL教学模式的教材

教材是双语CBL教学模式的重要条件,以国内统编教材为蓝本,结合英语原版教材。高等院校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适当借鉴国内、外名牌大学原版教材改编成相应的教材,注意应用专业词汇避免表达上的偏差。选用难度适中、内容简练、语言准确的教材,英文与中文教材相互参照补充,从而确保教学效果。

5 双语CBL教学模式的授课方案

教师应在上课前撰写中文、英文教案,制作带有典型临床病例的双语教学专用多媒体课件。坚持集体备课及预讲,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和专业英语教师指导,并通过集体备课统一思想认识,确定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

针对每一章节的具体情况,可在课前给学生印发相关的英文资料,并列出重要而常用的医学英语词汇和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及准备课堂的英文提问及讨论。必要时让学生熟悉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使其对课堂内容有初步的印象。

参考文献

第9篇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5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总结其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特征。结果:10例患者经X线片检查显示,1例未出现异常,1例由于病灶部位特殊显示情况不好而未能评价,8例患者共检查出10个病灶,表现出非毛刺状肿块;9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发现11个病灶,其中7个病灶具有丰富的血流信号,6个表现出低和高混杂的回声,2个病灶边缘部位可见高强回声晕,4个病灶后方见增强回声;8例患者经CT检查发现,2例平扫后发现乳腺组织弥漫性增大,6例患者予以增强扫描发现2例图像显示不均匀性的环形强化,4例显示均匀性的轻中度强化;4例经MRI检查发现,3例T2W脂肪抑制显示稍高信号,1例显示高信号,DWI显示出明显扩散受限,3例为不均匀性强化,1例为均匀性强化。结论:原发性乳腺癌其临床影像学表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特殊性,DWI可有助于临床诊断乳腺淋巴瘤。

【关键词】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

恶性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在临床上其影像学诊断较易被漏诊或误诊。术前明确诊断乳腺淋巴瘤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有利于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1]。目前有关影像学诊断乳腺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5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特征,以便为临床诊断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提供参考依据,现将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5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15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5岁,最大75岁,平均(45.7±3.1)岁,病程时长1个月~3年,平均(1.1±0.9)年;临床症状表现:头晕、头疼、癫痫、呕吐、行走不稳及肌力减退等。所有患者均无脾、肝、全身淋巴结肿大,穿刺骨髓均未见外来细胞。1例患者由于分娩后乳腺肿胀予以切开引流后切口未愈合而来院就诊,14例患者体检时发现乳腺肿块;7例患者检查发现病灶部位增长快速,且伴有患侧腋窝中淋巴结肿大,其中3例患者病灶区域内局部皮肤发红,3例患者伴随乳腺疼痛。15例患者中10例患者予以X线片检查,8例患者予以CT扫描(平扫2例,增强扫描6例),9例患者予以超声检查,4例患者予以MRI检查。

1.2诊断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enographeDS系统进行数字化的乳腺X线片检查,检查时予以全自动曝光,照射主要为内外侧斜位和头尾位,必要情况下予以局部加压放大照射以及特殊照射。采用美国GE生产的Logiq400、500、Alokeα10超声诊断仪,探头为9~15MHz,取仰卧位,扫描部位为双侧腋窝和乳侧。采用GE生产的LightSpeedVCT64排CT扫描仪器,扫描范围从胸廓部位到肺底。采用GE生产的3.0T型超导MR成像仪器,扫描序列为DWI(1000s/m2,b=800),T2W脂肪抑制序列以及双侧乳腺矢状位平扫和增强动态扫描。所有影像学资料由两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影像学医生阅片。

2结果

15例患者中检查出17个病灶,其大小为1.2~12.0cm;10例患者经X线片检查发现1例未出现异常,1例患者由于病灶部位特殊显示情况不好而未能评价,8例患者共检查出10个病灶,表现出非毛刺状肿块;9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发现11个病灶,其中7个病灶具有丰富的血流信号,6个表现出低和高混杂的回声,2个病灶边缘部位可见高强回声晕,4个病灶后方见增强回声;8例患者经CT检查发现,2例平扫后发现乳腺组织弥漫性增大,6例患者予以增强扫描发现2例患者图像显示不均匀性的环形强化,4例图像显示均匀性的轻中度强化;4例患者经MRI检查发现3例患者T2W脂肪抑制显示稍高信号,1例显示高信号,DWI显示出明显扩散受限,3例为不均匀性强化,1例为均匀性强化。

3讨论

乳腺恶性淋巴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一般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目前临床上未有鉴别两者乳腺恶性淋巴瘤的形态学标准[2]。所有乳腺恶性淋巴瘤中原发性乳腺瘤的发病率占到0.04%~0.7%。Wiseman在1972年提出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诊断标准包括:(1)淋巴瘤侵入部位及其周边存在有乳腺组织;(2)组织学临床取材十分充分;(3)仅乳腺患侧腋窝淋巴结节受累,未见淋巴瘤和淋巴结节出现;(4)未有其他组织或器官淋巴瘤疾病史[3]。根据上述诊断标准,本文的15例患者均被确诊为原发性的恶性乳腺淋巴瘤。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常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弥漫性的大B细胞瘤。本文中15例患者均表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2例,若不经免疫组化检查发现常规的HE切片会将乳腺恶性淋巴瘤误诊为恶性肿瘤,尤其是较易误诊为髓样或浸润性的小叶癌。乳腺炎症病变会出现类似黏膜相关性的淋巴瘤。研究报道,14例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中11例患者予以术前冰冻或针吸检查发现6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而5例患者被误诊(3例髓样癌,1例浸润性癌,1例反应性淋巴结炎)。Jeon等研究报道,18例乳腺淋巴瘤患者冷冻切片诊断为淋巴瘤患者仅7例,予以细针细胞学检查的19例患者中诊断正确13例,这表明细针细胞学诊断正确率要较冰冻切片诊断率高,由于细胞学涂片可对抗淋巴细胞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查,将有利于评价免疫表型以及提高乳腺淋巴瘤的诊断率。本文中予以穿刺细胞检查患者9例,其中诊断为淋巴瘤患者仅3例,予以术前冰冻切片诊断的5例患者中仅2例显示为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文献[4-5]研究报道,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可发生于女性患者任何年龄段,其中以绝经期女性多见。本文15例患者其发病时平均年龄为(45.7±3.1)岁。与乳腺癌在临床表现上相比,原发性淋巴结未见明显特征,较难区分,多为无痛性的肿块,增长速度较快,少数患者具有弥漫性浸润,导致乳腺变硬,引起局部皮肤受累,同时其炎性变化与乳腺癌的炎性病变相类似。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中约有30%~50%伴随有患侧腋窝处淋巴结肿大[6]。本文14例患者中因发现乳腺具有肿块而来院就诊,其中3例患者伴有乳腺胀痛,3例患者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见肿大,3例患者发现其局部乳腺皮肤变红。原发性的乳腺淋巴瘤其X线片影像学表现主要分为肿块型、结节型及致密性浸润型。肿块型或结节型常表现出边界清晰、非钙化性或模糊的分叶状或类圆型结节,同时可见毛刺或钙化。陈雅玲等[7]研究报道,12例患者(15个病灶)其X线片表现为1个毛刺样,5个伴有钙化。刘佩芳等[8]研究报道,原发性乳腺淋巴瘤14例患者中有12例显示为乳腺肿块,2例患者显示为单侧乳腺致密性浸润并伴有皮肤增厚;发现的18个肿块中5个边界边缘不清晰,均未可见漏斗、钙化和毛刺特征,13例患者边界清晰。本文X线片检查10例患者发现非毛刺样肿块10个,其中4个边界较模糊,6个边界较清晰。超声检查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其影像学图片显示以低、高混合性回声或低回声肿块为主,边界不清晰或较清晰,少数具有高回声晕,未见后方回声较弱,探到的血流信号较丰富。常青等研究报道,13例患者15个病灶的超声影像图中以分叶状(5个)、卵圆形(10个)低回声的肿块常见,少数肿块伴随有后方增高性回声(7个);11个肿块内动脉血流信号丰富,未见到钙化或高回声晕。CT扫描检查不是临床诊断乳腺疾病的常规方法,其主要作用为观察肿瘤病变的浸润范围。本文中CT扫描乳腺淋巴瘤表现多以轻中度强化肿块和结节为主,类似于其他位置的淋巴瘤,少数表现出不均匀性的强化,鉴别上难以与乳腺癌区别。临床上关于MRI检查乳腺淋巴结的报道较少,其鉴别诊断作用尚不明确。Yang等研究发现,1例患者MRI表现为T2WI显示出不均匀性高信号,予以增强后快速强化发现其内部信号呈现出不均匀性。Avcu等报道,其他身体部位的淋巴瘤与癌组织其ADC值之间差异显著,而淋巴瘤ADC值较乳腺癌略低,这可能有利于乳腺癌和乳腺淋巴瘤的区别诊断。

总之,乳腺淋巴瘤其超声和X线片表现存在一定的特征性,多数X线片影像学表现出无钙化和毛刺的肿块组织,而超声检查则表现为高低混合杂回声,未见后方回声减弱,然而特异性较差;乳腺淋巴瘤的DWI表现为明显扩散受限,其ADC值较乳腺癌低,这说明MRI检查可有利于提高乳腺淋巴瘤的诊断,然而最终确诊需通过病理学组织切片检查。

作者:张宇飞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参考文献

[1]史连国.原发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关系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6):127-128.

[2]杨华,郎荣刚,刘芳芳,等.原发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关系的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2):79-84.

[3]王蕾,刘赫,姜玉新,等.原发乳腺淋巴瘤超声表现、临床及病理特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1):91-94.

[4]李万军,年瑞,李维华,等.乳腺原发性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4,21(2):101-103.

[5]韦中玲,黄东平,苏贵平,等.9例原发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23(2):435-440.

[6]敖启林,王国平.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28(9):952-955,962.

第10篇

方法:分析9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腹部B超、CT和MR的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

结果:胰腺内分泌肿瘤为界限清楚的实性肿块,瘤细胞呈小圆形,带状、小梁状、腺泡样或实性混杂排布,对上皮、神经内分泌、激素标记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好。

结论:胰腺内分泌肿瘤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能够提供更多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血供的信息,对于外科手术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胰腺内分泌肿瘤免疫组化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21-02

胰腺是人体内同时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的腺体,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参与消化。胰腺的内分泌部是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内分泌胰腺来源于内胚层,形成集中分布的胰岛和散在于大小胰管上皮、腺泡内的内分泌细胞。胰腺内分泌肿瘤占胰腺肿瘤的1%~2%,估计发病率低于1/10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胰腺内分泌肿瘤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大类,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占总数的80%~85%,患者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胰岛素瘤,占70%~75%,其次是占20%~25%的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VIP瘤则较少见。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常以腹部包块就诊,肿瘤体积常在10cm以上[1]。本研究收集9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影像、病理资料,回顾分析其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并对两者结果进行比较。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来源于2009年10月至2012年5月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9例胰腺内分泌肿瘤病例。包括胰岛素瘤6例,胃泌素瘤1例,胰高血糖素瘤1例,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1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32~61岁,平均(44.5±13.6)岁;病程5天~3月,肿瘤直径1.3cm~15cm。所有患者均行腹部B超、CT检查,6例患者行MRI检查。

1.2影像学检查方法。①腹部B超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检查前嘱患者适量饮水,以胃作为观察窗,再进一步观察深部结构。②CT检查方法:检查前嘱患者饮清水1000ml,以充盈胃和十二指肠。常规先作上腹部平扫,以确定胰腺范围;增强扫描造影剂采用优维显300和快速静脉团注技术,采用三期扫描。动脉期和胰腺期扫描范围覆盖胰腺,方向从头侧向足侧;门脉期扫描范围覆盖胰腺和肝脏,方向从足侧向头侧。采用表面阴影遮盖法、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血管,显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③MR检查方法:T1W、T2W、T2W抑脂和GR-T2抑脂序列,脂肪抑制采用快速扰相梯度回波(FSPGR)、T1W,造影剂采用马根维显,胰腺强化动脉期为注药后20秒,40秒、70秒分别时胰腺期和门脉期增强图像。

1.3病理学检查方法。送检标本经10%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制成厚4μm切片,做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确定其胰腺内分泌细胞来源,然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明确病理学来源和性质,肿瘤的命名以其中占优势的细胞性质决定[2]。肿瘤的具体诊断标准参照WHO 2004年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分类标准进行。免疫组化抗体包括:①上皮标记:细胞角化蛋白(CK);②神经内分泌标记:突触素(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素(CgA);③激素标记:胰岛素(Ins)、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胰多肽(PP)、血管活性肠肽(VIP)、5-羟色胺(Serotonin)、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1.4资料分析。通过比较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定位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评价其临床价值,影像资料由两名放射诊断医生对结果进行评估,病理检查结果也由两名主任病理医生进行分析。患者均具有统一的就诊病历,项目齐全,数据真实可靠。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观察,并按试验设计的要求,设计观察指标量表,以上内容由经过专业化培训的人员进行记录、统计与分析。

1.5统计学处理。所用结果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采用t检验,率采用X2检验分析,当结果P

2结果

2.1影像学表现。①腹部B超表现为相对于正常胰腺组织的低回声病灶,呈类圆形,边界较清楚,有时可见部分包膜,病程较长的可见有钙化灶。成功定位5例,2例表现为胰体、胰尾部等回声、低回声不均一团块。②CT平扫:肿瘤密度与周围正常组织类似,2病例内出现钙化区。增强:6例病灶在动脉期表现明显。③T1W:4例呈低信号,3例呈等信号,与正常组织难以区分;T2W:3例稍高信号,4例等信号;T2W抑脂:正常胰腺呈明显高信号改变,7例病灶呈低信号,与正常胰腺组织对比清晰;FSPGR:5例行动脉增强扫描病例中,4例肿瘤明显的强化,信号高于正常组织,1例信号无强化,相对于增强的正常组织呈低信号。

2.2病理学结果。①巨检:肿瘤褐色或粉红色,均为实性,直径0.8~8cm,平均2.47cm,界限清楚,5例有完整包膜,1例有部分包膜,3例无明显包膜。切面实性,质软,2例呈囊实性,3例有灶性出血。②镜检:部分肿瘤有厚薄不均一的纤维性包膜,瘤细胞呈带状、小梁状、腺泡样或实性混杂排布,细胞为形态相对一致的小圆形,胞浆嗜酸性或嗜双色性,核居中,染色质呈细颗粒状,4例见瘤细胞向包膜浸润,1例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增多。③免疫组化:CK均为阳性,各例强度不等;各例至少有Syn、CgA和NSE三项中的两项阳性表达;2例Ins表达,1例表达Gas,除1例多项标记呈散在星点状阳性着色,余5例均表达2到5种激素。综合结果为:胰岛素瘤6例,胃泌素瘤1例,胰高血糖素瘤1例,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1例。

2.3影像学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检出和大小的判断见表1。

3讨论

胰腺的内分泌肿瘤仅占胰腺肿瘤的小部分,多见于成年人,一般为单发,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占总数的80%~85%,肿瘤发现时一般较小,最常见的是胰岛素瘤,其次是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3]。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产生无功能性激素或产生的激素量很少,患者无临床症状,肿瘤体积较大。本组检出功能性肿瘤8例(88.9%),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1例(11.1%);均为单发,患者平均年龄(44.5±13.6)岁,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4]。

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呈褐色或粉红色,质软,似肝、脾,均为单发,体积较小,除1例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达8cm外,其余肿块直径约0.8cm到2.1cm。界限清楚,包膜不完整或缺如,体积较大的肿瘤切面可见囊性变,灶性区域有钙化灶。镜下肿瘤细胞大小相对一致,成圆形或多角形,间质有丰富的薄壁血管,并可见多少不等的纤维组织。肿瘤细胞胞浆嗜酸性,细颗粒状,胞核圆形,居中,部分核增大,染色质细颗粒状,可见明显的异型性,但病理性核分裂少见。本组研究经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可以确定为胰腺内分泌细胞肿瘤,然而不能辨别具体内分泌细胞来源,因此我们选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予以鉴别,当肿瘤病灶内可以同时分泌多种激素时,以其中占优势的细胞性质决定其命名。本研究中的所有病例均表达CK,证实其为上皮来源的肿瘤;表达Syn、CgA、NSE和CD56中的两项或以上,说明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各例肿瘤组织对激素的表达也各不相同。本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出胰岛素瘤6例(66.7%),胃泌素瘤1例(11.1%),胰高血糖素瘤1例(11.1%),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1例(11.1%),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不同的影像学检查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各有优势。腹部B超简单经济,表现为相对于正常胰腺组织的低回声病灶,呈类圆形,边界较清楚,有时可见部分包膜,病程较长的可见有钙化灶,但不能发现较小的病灶,不能显示与周围组织的清晰联系,常需做CT和MR。CT平扫,肿瘤病灶密度与周围正常组织类似,增强扫描在动脉期表现明显,能够显示肿瘤病灶密度的强化,与周围正常组织对比清晰,对于体积较小的病灶能够早期发现。MR扫描由于病灶体积小,与正常胰腺组织信号差异不大,肿瘤显示率低;T2W抑脂序列扫描,正常胰腺呈明显高信号改变,7例病灶呈低信号,与正常胰腺组织对比清晰;FSPGR增强扫描,肿瘤明显的强化,信号高于正常组织。MR检出了最小直径0.8cm的肿瘤,图像清晰,组织对比度好,能够反应出胰腺内分泌肿瘤富血管的特点。

无功能性肿瘤发现时瘤体都以较大,影像学需要与肠道来源的平滑肌瘤相鉴别;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虽然体积小,但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并不困难,影像学检查的准确的定位,对于外科手术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帮助。通过将影像学表现与病理镜检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比较,能够更深入得认识胰腺内分泌肿瘤,做到对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1]张蓓,汪登斌,宋琦等.胰腺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6,12(3):179-183

[2]回允中.阿克曼外科病理学(第九版)[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4(1):1083-1091

第11篇

1.功能定位和理论依据: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学习内容和实施教与学活动的网络化学习环境,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知识的建构。目前网络课程种类繁多,涉及各个学科领域,从应用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课堂的教学,网络课程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方式;另一种是网络课程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职教集团培养的是全日制卫生人才,因此教育形式是以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网络课程教学只能作为辅助,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网络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石,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技术手段。因此,《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要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为此,在设计中我们遵循的主要原则是:(1)突出学生为中心;(2)简便实用;(3)利于资源保护与数据安全;(4)具有通用性与拓展性;(5)辅助教学功能较强。

2.系统结构设计:在网络课程内容方面依据《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实际设计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在用户方面设计了学生、教师和管理员3种用户角色:学生通过学号、密码登录后可进行课程理论与实验内容的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在线与同学之间进行学习交流或就疑难问题进行师生交流;教师利用帐号、密码登录后,可进行网上答疑、学生管理、作业布置、题库管理、考试管理及信息等,并通过学生的“网络积分”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管理员登录系统后,可对平台进行技术维护,管理平台的所有用户、公共信息及公共资源,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转。在学生学习过程监控方面设计了网络积分,主要是激励学生学习和方便教师管理和组织教学,积分分值是学生学习网络课程的综合分值:包括学生登录系统次数、学习时长、在线练习成绩、在线测试成绩、主题讨论参与度、知识分享参与度等方面的总和。(1)《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网络课程理论教学架构为充分体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网络课程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并真正实现其是课堂教学有效补充的功能,在其理论教学部分设计了十个模块: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授课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参考图库、视频动画、在线测试、参考文献(图2)。其主体功能框架见下图(图3),其中在线测试模块中含在线练习与在线交流,不同用户进入后拥有不同的权限:学生用户侧重于应用,教师和管理员用户则侧重于管理(作业管理、测试管理、学生管理、题库管理等)。(2)《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架构: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继续和延伸,尤其在培养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提升理论水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验教学部分设计了在线学习、在线练习、在线测试、动物实验、实验室开放管理、参考文献六个模块(图4),其主体功能框架见下图(图5)。

资源建设

网络教育有三大基础:硬件、软件和网络教育资源。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弱化了硬件和软件,教育资源越来越显得重要。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好坏是制约教学应用的最为关键环节,职教集团各成员单位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均衡等现实问题。为此,在本网络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从立足服务师生的角度出发进行网络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建设。为了提高资源建设的质量,我们成立了职教集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校际教研组,加强了组织建设;利用校际教研组平台对职教集团各成员单位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师进行了教育技术培训,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同时申请了职教集团的经费支持,保障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另外,成立了课题组,申报了安徽省教育厅2010年省级一般教学研究项目《构建基于web的安徽卫生职业教育集团形态学实验开放管理平台》并获批准,申报了安徽省教育厅2012年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及理论与实验一体化的形态学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构建》并获批准,从科研的角度对各类资源设计了统一标准。

1.《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网络课程理论教学资源建设本网络课程的理论教学资源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授课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参考图库、视频动画、试题库等。其中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这些纲领性资源由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承担,授课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参考图库、视频动画、试题库按照章节结合各成员单位的实际,分配到各单位协作完成。

2.《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网络课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实验教学资源包括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考核大纲、图片素材库、多媒体课件、经典动物实验录像、试题库等。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对现有的实验教学大纲及实验考核大纲进行修订,修订的原则是以卫生部颁布的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安徽省疾病发生情况及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力求科学,满足实用型医学专科人才培养要求。再以实验教学大纲为依据组织图片素材库的建设工作:利用职教集团各成员单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现有的大体标本,选取典型大体标本用数码像机进行拍照,用photoshop7.0等软件对图片进行处理;利用职教集团各成员单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现有的组织切片,选取典型组织切片用SpotAdvanced显微摄相系统进行拍摄,应用Adobephotoshop7.0和ACDSee7.0等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选取经典动物实验(如空气栓塞、休克等),由教师操作并录相,应用相关软件进行处理制成avi、mpg视频文件;运用Flash制作多媒体动画;利用互联网上的形态学相关网站,收集下载一些典型病例及罕见病例的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的图片等资料,根据需要用相应的软件作处理;收集国内外新的、可适用于教学的图谱和相关书籍,对图片进行扫描、编辑、整理、分类等处理,制成教学图片存入图片素材库。教学资料中的文字资料主要来源于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等权威教科书、专著以及相关权威杂志。文字资料包括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的诠释、经典病例等,整理后存放于相应的文档内。最后用图片素材库中的素材,组织骨干教师以集体备课的形式进行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的制作,要求界面简洁、友好、标示准确,超级链接科学、醒目,方便教师及学生使用;另外还利用图片素材库中的素材,编制可供学生练习和测试的实验考核题库。

质量控制

网络课程质量控制有四个方面:硬件、软件、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过程的监控。职教集团是以契约(集团章程)为联系纽带组建起来的教育集团,在集团章程里明确提出加强网络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在制度上保障了经费的投入,保障了网络课程运行硬件设备的质量。软件方面用于网页制作的开发工具主要有HTML编辑器、Dreamweaver、Frontpage、Flash等,采用.NET平台部署,由WEB展示层、逻辑事务层和数据服务层构成;在WEB展示层采用Photoshop、JavaScript、Flash等技术美化用户界面,在服务器上利用ASP.NET技术实现全部功能;另外,课题组还有一支专门从事网页制作的团队从技术上负责网络课程的建设与维护,并请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专家进行了审校,软件方面的质量控制有保障。

教学资源的建设是由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牵头,先以职教集团校际教研组为平台对职教集团各成员单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教师进行了培训,之后分工,要求职教集团各成员单位以集体备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资源的建设,按规范如实标明参考文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按照规定的标准格式进行理论与实验教学资源的提交,验收时请了安徽医科大学的病理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专家审校,保障理论与实验教学资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教学过程监控是通过“网络积分”功能来实现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并记录教师的教学过程。另外,职教集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校际教研组还制定了章程和实验室开放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得质量控制有制度保障。

网络课程建设成效

1.在线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在授予权限的基础上,是不受区域和时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在线学习随时、随处可以进行,学习的内容体现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内容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现在手机可以上网,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已经没有障碍,使得“教”与“学”的时空得以延伸,学生课堂上没有消化的内容,课后有充足的机会进行弥补。

2.在线答疑解决“教”、“学”难题: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没有理解的内容,还是在进行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都可通过实时在线答疑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在线答疑可以是在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也可以是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这样就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

3.在线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练习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学习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在线练习功能的实现,主要是依托于后台题库的建设,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后台题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知识内容的题库,一部分是实验知识内容的题库。学生通过身份验证后,可以自己组卷进行练习,或依据章节逐题练习。教师题库的录入可以批量导入,也可以逐题录入,对已经完成的题库可以进行远程修改和删除,题库的更新和维护便捷。

4.在线测试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学生可进行理论与实验内容的在线测试,在线测试的后台设置主要是授课教师或管理员来完成,作为用户的学生从前台页面进入考试系统界面。授课教师或管理员通过后台管理可以设置考试的时间、题型、题量(根据知识点和难度系数抽题)、分值等考试参数,考试完成后,系统自动评阅并分析学生的成绩,生成Excel汇总表供授课教师参考。学生结束考试后可以看到自己答卷的整体分析,供学生本人了解自己对各章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省去了阅卷、登分、统计分析等烦琐环节,减轻了工作量但提高了工作效率。

5.网络积分监控学习效果:网络积分汇总的是学生登录网络课程的次数、学习时长、在线练习与在线测试的效果、学习交流及网上讨论的参与度等等,及时监控学生的在线学习的情况及学习效果,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与管理。

6.实验室开放管理平台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网络进行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既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又提高了现有硬件资源的使用效率,为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对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7.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弥补职教集团内部发展不均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网络课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之后,在职教集团各成员单位之间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也给各兄弟单位师生之间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目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网络课程的网站访问量已突破2万人次,有效弥补了职教集团各成员单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资源配置及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第12篇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安微医科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安徽省合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7399

国内刊号:34-1073/R

邮发代号:26-5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