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自由的风

自由的风

时间:2023-05-29 17:40: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由的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由的风

第1篇

大自然有飘飘洒洒的细雨,有无比美丽的雪花,而我是那自由自在的风。

在世界上,我无处不在,为了实现我的理想和目标,于是,我也得决定出去走走。

春天,我来到小溪边,帮助溪旁的柳树脱下那白花花的雪袄,我带来的“暖气”帮助溪里鱼儿打开一扇天窗。我来到孩子们的窗前,听见风铃“叮当——叮当”地与我歌唱,看见他们对我微笑!来到草地上,万物复苏,生机昂然,小草和花儿对我打招呼,小鸟对我歌唱,而我却帮助在草地上玩耍的孩子们升起了风筝。这时,春雨来了,细细的雨丝在我的吹拂下,变得若隐若现。

一眨眼,夏天到了,太阳公公特别有生气,把马路晒得直冒烟,当他在左顾右盼的望来望去时,他似乎看见了我,把我追得团团转,因为太阳把我都烤热了,即使我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也无法使人们凉爽起来。即使我在空中飞驰着,在白云间穿梭着,却被太阳刺得睁不开眼。

跑呀跑呀!就跑到了凉爽的秋天,我来到田地间,玉米露出了金黄的牙对我微笑,高粱舞动着自己红色的身躯,跟我一起舞蹈,我却为辛苦的农民伯伯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当农民伯伯在田地里干埋头苦干时,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他们的额头上掉下,看见他们辛劳的身影,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一下就从他们身边飞过,给他们带去了凉爽,草帽下我却看到的是惬意的微笑。

冬天来了,大雪飘飘,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我一路疾驰,冲向远方,落叶被我吹了起来,像是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在空中舞蹈,河水被我冻成了一面面透明的镜子。这时,小雪人却很不友好地看了我一眼,原来是我不小心把它的鼻子吹歪了,我不好意思地对它道歉,然后把它的鼻子扶正,才继续奔跑向前。

通过反反复复的体验,我才意识到大自然中有我们许多的好友,需要我们互相保护,才能相依作伴。

第2篇

关键词:诗歌 自由 巴尔蒙特

俄国诗人巴尔蒙特说:“现实主义者永远是简单的观察者,象征主义者则永远是思想家。象征主义者远离现实的存在,只在其中看到自己的理想。”[1]

诗人在诗歌中蕴涵了他的什么理想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巴尔蒙特诗歌中最本质的部分就是追求自由。

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和形态。自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代表孔子的自由观念重在行为 ,不在于思辨 ,个体的人经过长期修身养性 ,把仁和礼变为自身自然而然的行为――克服和控制 ,处理好己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也就获得了自由。[2]因此 ,孔子的自由是个体对仁和礼的修养的最高境界。这种自由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高度自觉。这种人自信而又自尊,没有任何功利化的考虑。

自由也是我国道家代表庄子的追求的目标,这种自由是超越时空和礼法的,潇洒而又自在,追求一种诗意般的情感自由。

匈牙利的诗人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总之,古今中外,自由是人人向往的。

所以张扬这种自由的精神对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巴尔蒙特诗歌中最本质的部分就是追求自由。诗人张扬的个性在其的作品得到极力的表现。下面分析诗人的三首有一定代表性的诗歌,来说明这一观点。先来看看巴尔蒙特的《生活的格言》:

我问自由的风,

我怎样才能年轻。

嬉戏的风儿对我说:

"像烟和风一样轻灵!"

我问广袤的海,

什么是生活最伟大的格言。

喧闹的大海对我说:

“要像我一样永远奔腾澎湃!”

我问高天的太阳,

我怎样才能发出比朝霞更明亮的光。

太阳没有回答我,

可我的灵魂却听到了它的回答:"要发光!

诗人的理想就是要追求自由,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与“佛家主张通过修行和修心,放下分别和执著,转业力为愿力,破除一切无明的束缚,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3]这种境界和诗人有相似之处。

诗人在《我是自由的风》这样写道:

永远吹拂,我是自由的风。

我激起波涛,我亲近柳丝,

在树枝间呼吸,默默叹息。

愉悦着青草,愉悦着庄稼。

在美丽的春天里,如五月的信使,

我迷恋上幻想,亲吻着铃兰,

沉默的蓝天谛听着风声,

我紧偎树干,在田野上呼吸,

忘情地飘拂,永远地自由。

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如此热烈。诗人认为:生活的快乐是无法抗拒的。他宣布:人应该获取摆脱尘世各种羁绊的充分自由。[4]我认为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和这位俄国诗人有共通之处。中国道家的庄子的追求的自由和诗人也有实质的相通,就是人的情感自由并快乐着。接着再分析诗人的另一首代表作《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蔚蓝色的田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连绵的群山。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大海,

和百花盛开的峡谷。

我与世界签定了和约,

我是世界的真主。

我战胜了冷漠无言的冰川,

我创造了自己的理想。

我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启示,

我时时刻刻都在歌唱。

我的理想来自苦难,

但我因此而受人喜爱。

试问天下谁能与我的歌声媲美?

无人、无人媲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而一旦天光熄灭,

我也仍将歌唱……我要歌颂太阳

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

诗人直接独白,大声宣言: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也就是说我来这个世界是为了追求美好、光明和自由的。生在这个世界上,我不是来受苦、受压迫、受欺负的。因为太阳在诗人心里如情人一般,是他最喜欢的形象。许多人把“太阳诗人”的称号送给他。在诗人眼里,太阳是强有力的、高傲的、拥有自由的生灵。[5]我觉得诗人充分张扬的个性,追求自由的精神,豪放真诚的语言,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诗人在这首诗如此直白而又真诚地赞美着太阳。

综上分析,我也被诗人的真诚与勇敢的独白打动。我写一首诗,来赞美诗人的这种热烈追求自由的精神。

挺起你的胸膛

――读巴尔蒙特《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有感

你总是弓着背、塌着胸膛,

你总是愁眉不展、郁闷地活着

为何不挺起你的胸膛

自信而又快乐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

为何不挺起你的胸膛

勇敢地面对人世间一切风雨雷电

你总是唯唯诺诺、胆小虚伪地奉承

为何不挺起你的胸膛

把尊严和自由融入生命

想一想你为什么如此窝囊

是外在的压迫

还是你内心的纠结?

想一想你来这个世界的价值

是做别人的奴才

还是做自己的主人?

因为你缺乏担当

和那给人带来无上荣光的勇气

所以你才如此萎靡

挺起你的胸膛

即使一切都毁灭

也绝不害怕

总之,我认为巴尔蒙特诗歌中最本质的部分就是追求自由。他的诗歌充满了自由的因子,最打动人心的也是这种自由精神。这样的自由因子使他的诗歌美丽动人、自然自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因为畏惧和自卑,而失去了身体和灵魂的自由。所以现代人从诗人的诗歌汲取这种自由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注 释

[1]赵晔.论康斯坦丁・巴尔蒙特诗歌中的象征主义[J]《吉林大学》2011年11期

[2]李蹊.论孔子的自由观[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第一期.

[3]于海东.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角度看世界《安徽文学》,2013年第11期.

[4]张冰.论白银时代俄国文化的超时代性[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第3篇

自由的小鸟,

你飞走了,

不曾流连,

只留下一隅悲漠的谎言。

柳条上短暂的歇脚,

注定没有太久的留恋,

只是微风飘摇的忆念,

不留一丝惊悸。

自由的小鸟,

你瞧见了么?

那远走的飘云,

城外山川的阻挠

却也义无反顾。

难道只因为,

那仅存的梦想?

自由么?

或是别的什么?

自由的小鸟,

你歌停了,

却也不带半点忧伤。

这是为何?

也不曾恐惧,

难不成这就是梦?

只留下那异域,

悠远的回响。

自由的小鸟,

你飞走了,

请不要抛下,

那虔诚的守望者,

第4篇

风,无拘无束,自在逍遥,轻轻的来到你的身前,悄悄的的从你身边飘走。。。。。

风,从来都是自由自在的飘荡着,从来都没有在那个地方留下你的身影……

清风给人清爽的感觉,微风给人向往自由的感觉,狂风给人一种傲气凌人的感觉。。。。

春天里的风是生机盎然的,夏季里的风是狂热的,秋天里的风是凄凉萧瑟的,冬季的风是寒气逼人的。。。

风儿喜欢自由的潇洒,向往无人拘束生活,我愿做风的影子,有风的地方就有我的身影,随着风的脚步走遍天地,

看遍世间百态,看见人世间的真情爱意我会化做一阵清风,祝愿真情永留,看见人世间生灵涂炭我化做微风,指引着人们有着自由的梦想,看见世间的不平事我会化做一阵狂风,犹如神鬼降临吓走一切心虚的人,看见。。。我会。。。。

风儿有影,在风就要飘过的时候会有他的出现……

风儿有影,他会化做一种种形态表现出来……

风儿有影,影子还是风,只是比风更会隐藏,更难以发现罢了。

第5篇

我是一个自由的女生,从来不受拘束,也不会轻易屈服。正因如此,我才活得快乐、潇洒、无忧无虑。

自由的我敢做敢当,绝不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次,我与小伙伴们在院子里骑自行车。我正骑在兴头上,一个不小心,撞碎了吴阿姨放在院子里的花瓶。小伙伴们见状,一溜烟的全跑了,我顿时也不知所措。我想了想,老师不是说过做人要勇于承担责任吗?于是,我鼓起勇气,跑去向吴阿姨承认错误。谁知道,吴阿姨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表扬了我做错了事勇于承担,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我听了,心里乐开了花。

自由的我敢于冒险,决不做“缩头乌龟”。记得前年和表姐去沙滩烧烤,表姐去河边取水,我在沙滩上生火。突然听见表姐一声大叫,我便以每秒10万千米的速度飞奔过去。到了目的地,发现那里的水面上有一团黑糊糊的东西,还发出一阵阵腥臭味。我捏着鼻子,探头去仔细观察,才知道原来那是一只高度腐烂的死老鼠。于是,我找来一根木棒,把它从水面挑起来,一下子把它摔倒了距离我们N远的地方。

自由的我大方真诚,决不做“吝啬之徒”。上星期春游时,我带来了一大堆零食和饮料。同学们见到此景,都拥了过来,我大方的把东西分给他们。我们玩得可高兴啦,一会儿玩踩影子、一会儿玩纸团大战、一会儿玩背新娘......我们唱呀跳呀,那欢乐劲儿充满了天上,人间。

自由的我像一只快乐的在天空翱翔的小鸟,拥有美丽的翅膀与金色的梦想;自由的我像一条无忧无虑地在水里漫游的鱼儿,拥有漂亮的鳞衣与明亮的“水晶球”;自由的我像一缕潇洒清新的春风,拥有甜美的微笑与不变的真诚。

我,一个平凡的我,因为拥有自由而快乐、潇洒、无忧无虑。我,正因为拥有了自由,所以生命才放射出自己理想的光芒!

第6篇

这是一颗枣红色的流星,它没有自由却向往自由,为自由而奔跑。追逐着风,它是那么洒脱,使人叹为观止。

当它突然挣脱缰绳,向远方跑去的时候,是自由的使者在召唤它。这匹枣红马奋力追求自由,它敢于去追求.就在那一刻,让自己爆发,让自己超越。它放任自己,是因为他想去追求。

追求是一种力量。自由将属于枣红马。枣红马没有自由,它为自由而战。它渴望自由达到极点,使自己疯狂。这便是境界,追求的境界,自由的境界。不追求的人,一生永不会感受到枣红马的惊天动地。追求就像是深埋在我们心底的种子。它随时生根,随时发芽,随时开放出朵朵胜利之花。当它根深蒂固的时候,就会驱使我们去飞奔。

枣红马为了追求自由,它会奔跑,当它用力追赶风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枣红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花开的道理。为自由而战的枣红马和我们恰好相同。我们就是要给自己的人生一片追求,让我们为自由,为生存的自由而奋斗!期待永远的美丽的一瞬间,期待追求的梦想成真!

追求是含苞待放的花蕾,只要再去努力一点点,生命之花就会绽放。有的人追求肤浅,因为他不懂得追求的真谛。有的人追求高贵,因为他探究了人生真理.

好一个懂得追求自由的马儿,耳畔传来一声清脆的马蹄声!

第7篇

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学生,都获得了更为广泛的与外界交流联系的机会,更为自由的发展自我,支配自我的空间和时间。大学区别于中学的特征之一就是大学的开放自由程度更广更深。在开放自由的大学里,充满了年轻奔放的气息,没有僵化的中学式教育,一切都是弹性的。试想一下,校园人声鼎沸,不时掺杂着吉他的演唱和悠扬的乐器旋律。大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自由的参加各种社团、自由的运用时间。可以说没有一所大学不是开放自由的,只是各所大学受其自身条件的制约,开放自由得程度不尽相同。就我们海大来说,其开放自由得程度与一流的大学有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由学校的历史、学校的自身条件,甚至人文环境、地域等各种因素综合产生的。因此,我们学校需要更为广泛的开放自由,但又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海大的师生们,我们都来共同努力吧!使我们能够更早的沐浴在更为开放自由的校园阳光中。

文明礼貌

在校园里如果人人自觉讲文明、讲礼貌,形成文明礼貌的校园风气,那么,生活在这种和谐的校园中,怎能不叫人心情愉快呢?文明礼貌还能很好的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如果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的程度,试问:怎么会有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学术文章抄袭时见报端这一系列低素质、低修养的现象发生在校园里呢?然而,我们作为教师更要讲职业道德,它是我们应遵循的行为准则。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那么,在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上对我们这些职业传播者要求就更高了。一名优秀的教师绝不是简单的“教书匠”和传授知识的“工具”,而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生活的导师,是道德的领路人。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让我们为树立文明礼貌的海大形象而共同奋斗吧!

尽职尽责

这是针对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管理基层这三个要素而言的。

教师应做到为人师表,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大学校风、大学精神的直接体现。因此,良好的校风必须倡导“师道”精神、健全“师德”意识。

学生应做到“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在学校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应该更多的联系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做到学以致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而学校管理层应始终贯彻“环境育人”的理念,这里的环境指校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学校应设法改善、优化和控制这三个环境,使学生在这三个环境中实现主动、和谐、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求实创新

大千世界有太多的斑斓浮华,让人一不小心就乱了方寸,这更需要我们屏除心中浮躁,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学习和做人。我国为和国际接轨,正在大力提倡“诚信”,其实,华夏民族自古就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的古训。在我们发展市场经济的时代,更是要把诚信放在首位。学生以诚信为学习之根本,教师以诚信为育人之根本。

第8篇

关键词 自由观 存在主义 哲学 叙事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约翰・福尔斯是当代英国文坛享有国际声誉的重要作家。他在小说发展处于“十字路口”的尴尬之时,展示了小说家的犹豫不决以及最后的抉择,其在现实主义与实验主义之间的垦拓为小说的未来增添了无限活力。基于对人类境况的深刻思考和敏锐把握,福尔斯将追寻人类的永恒自由作为自己一生不懈的理想和探索。除了对自由问题的哲理性思考外,福尔斯还以其相对自由观为根基,探求用审美来思考和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在对自由的不断求索中,福尔斯的相对自由观已经演化为其文学创作的的深层内核。他对自由的存在主义式关照不仅体现在其小说主题上,而且融汇到创作手法中去,以自由给与自由,形成了自由的叙事形态。“自由”成为贯穿福尔斯创作的生命线,在主题与叙事两个层面上完美体现了福尔斯对人类自由的理解和求索。

1 福尔斯的哲学思想――哲学小说家

“自由”既是福尔斯哲学思想的核心,又是福尔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其作品中对人类自由的思考处处映照着哲学家的睿智。用文学形式来传达哲理是哲学家们常用的手段,自柏拉图开创典范以来,哲学家们往往乐此不疲。福尔斯不是哲学家,但其作品透射出浓郁的哲学气息,这与其所处的存在主义氛围不无关系。正如加缪所说:“伟大的小说家是哲学小说家……他们选择形象而不是用推理来写作,恰恰揭示了他们共有的某种思想,这种思想确信一切解释原则都是无用的,深信感性的表象所富有的教益信息。他们把作品既看做一种结束,也看做一种开始。作品是一种经常意在言外的哲学终点。”存在主义哲学与文学的特殊依存关系使得哲学命题同时也是文学主题。对法国语言文学的爱好和研究以及年轻时代在法国的执教经历使福尔斯不可避免地受到存在主义的熏染。而对加缪和萨特等人作品的推崇和迷恋更使其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打上了存在主义的深刻烙印。其中萨特的自由观对福尔斯影响尤甚。作为存在主义集大成者,萨特理论的最大特点和贡献是其思想探索与追寻始终围绕“自由”问题展开。其他存在主义思想家对此虽有论及,但都不如萨特把这个问题放在如此核心和首要的位置。而“自由”同样是福尔斯生命中的主旋律。他一生的追寻与探求无论是哲学的思考还是文学的创作都充满了自由的气息。

在英国人所谓的“严肃的五十年代,动荡的六十年代和经济萧条的七十年代”这三十年中,英国小说呈现出多变的特色,但都把反映人的处境和探索人的自由等存在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作家们把注意力转向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社会矛盾和精神危机,从社会、道德、政治等方面反映了动荡变化中的英国社会。例如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愤怒青年”以及工人小说家,他们以严肃的态度反映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到六七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政治矛盾的激化以及各种哲学思想的冲突,又出现了另外一批“严肃作家”。尽管他们创作的内容不同,风格迥异,但都关注和探索人在社会中所处地位、人的本质、自由等问题,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他们的哲学思想,所以又被称为“哲学家”或“寓言编撰家”。约翰・福尔斯是这批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在一次采访中,福尔斯曾声称他宁愿做“睿智的哲学家”,而不愿做“优秀的小说家”。在福尔斯看来,写作是教育的一种形式,而文学是宣传其人生观的一种手段,这种融哲学与文学于一体的思想显然与存在主义者们不谋而合。因而,福尔斯也常被称为“哲学小说家”。

哲学作为福尔斯生命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与其创作相互应和,是其作品的灵魂与支柱。诚如福尔斯自己所言:“所有杰出著作都是经验的结晶……笔者认为,严肃作家对文学的目的必须有一个绝对明确的认识。如果对文学和人生的认识没有一种哲学作为支柱,你就不可能进行严肃的创作。”哲学是福尔斯创作的根基,也是我们解读福尔斯的重要脉络。福尔斯的创作始终贯穿存在主义式的哲学观照,人的自我、行为、选择等生存问题是他经常探讨的哲理性命题,而其中自由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自然成为福尔斯创作中追寻和关注的永恒主题。福尔斯的作品处处传递和宣扬了其存在主义式的自由精神,在揭示人类生存困境以及求索自由的种种形态中,融入他对自由的理解和追求。尤其是代表作《收藏家》和《法国中尉的女人》以不同的题材和形式表现了作者对人类自由的执著和向往。《收藏家》作为福尔斯创作的先声,通过讲述一个因遭绑架而丧失自由的女性的悲惨遭遇,在揭示人类生存困境的同时,以反面形式批判了不平等状态下对自由的践踏和亵渎。而《法国中尉的女人》则从正面导入,以一个发生在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通俗爱情故事展示一段追求自由、实现自我的光辉人生历程,表现了作者对人类自由之途的不懈求索和美好未来的乐观憧憬。

如前所述,福尔斯的自由观既融合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又有基于个人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和对阶级、社会的不公正、不平等认识所形成的独到见解。同样,福尔斯的创作也不同于一般存在主义作家对文学的哲学图解。其作品中所呈现的自由主题既是存在主义精要的体现,又有英国小说自由主题传统的秉承,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对现代人类、社会的理解。文学的感性形象和哲学的深邃旷达完美融合,给人审美的愉悦和认知的提升。

2福尔斯的自由理念――人物和读者的双重自由

福尔斯以人对自由的执著追求为价值取向,对应于这一审美定位的是其独具特色的自由叙事形态。“自由”不仅贯穿于福尔斯创作的主题意义,而且体现在其叙事意识中,实现了社会层面个体生存自由与艺术层面创造自由的完美结合。在创作中,福尔斯游走于写实与实验之间,既实现了自己作为作者的最大自由,又赋予了人物和读者最大自由,使他们参与到创造中来,成为具有能动性的自由个体,从而在对作者、人物和读者三者关系的根本改造中,有效传达了其自由观在叙事层面的体现,也即在“自由”原则指导下,作者、人物、读者的自由合作。

福尔斯的叙事理念同样表现出萨特思想的印记。萨特的“介入文学”理论认为,作者为自由而写作,但对于作者来说,作品是永远完成不了的,“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读者的阅读行为是作品完成的重要维度。因而,作者必须通过作品向读者的“自由”发出召唤。在自我主观性的创作中,要保持对读者的开放,要“尊重”读者,不能通过强制性的呼吁、请求等主观性的直接表露去影响读者。不仅如此,作品中的人物也是自由的。作家应以一种“陌生的眼光”,客观的眼光去观察人物,而不应该像上帝造人那样,预先有一个模式或本质。尽管在创作的一些具体观点上,福尔斯与萨特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分歧,但在作者、人物和读者的关系上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显然,“自由”是他们的交汇点。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福尔斯对自由的创作原则有过如此论述:“如果我自己想获得自由,我就必须让他,让蒂娜,让萨拉,甚至让讨厌的波尔坦尼太太也都自由。关于上帝的完美定义只有一个:允许别人享有自由的一种自由。我必循遵循这个定义。”人物、读者的自由成为作者自由的前提,但人物和读者的解放并不意味着作者自由的丧失。“小说家仍然是一种神,因为他还在创作(即使是最捉摸不定的先锋派现代小说也未能完全排除作者在其中的影子);已经改变的是,我们不再是维多利亚时代之神的形象:无所不知、发号施令,而是新的神学时代之神的形象:我们的第一原则是自由,而不是权威”。福尔斯在改写传统中实现写作的自由,同时由于不给笔下的人或事下任何定义,这样,笔下的一切像人的“自在”一样毫无本质可言,有着无限发挥的可能性。小说家也因此摆脱了全能的上帝,成为拥有自由的自为者。而面对这样自由的小说,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情感、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进行自由阅读和欣赏,根据小说提供的情况做“自由的梦”。在自由的叙事意识中,作者、人物、读者的关系辩证统一,既相互依存,又彼此独立。作品成为三者“自由”合作的结晶。

在“自由”叙事原则的指导下,福尔斯的创作体现出传统与革新的交融,现实主义和实验主义在其作品中交叉并置。例如《法国中尉的女人》既是以人物、情节为中心的传统小说,又像是以小说形式写成的论文集;既是对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体制和风格的模仿,又是对它的嘲弄和戏谑。这种新旧交织的典型创作手法正是福尔斯在传承与革新之间寻找的一个平衡点。应该说在传统现实主义和先锋现代主义之间,福尔斯更推崇前者。在一次采访中,他提到:“我追求一种更加维多利亚式的态度。我不喜欢小说被形式充斥。……我不喜欢在小说中滥用理论,21世纪需要更多的现实主义,而不是奇想、科幻和诸如此类的东西。”尽管他生活在罗伯特・格里耶的时代,熟悉巴思、克里斯蒂娃等一些前沿理论批评家,但他并不认为这些人及其理论对自己的创作产生了多大影响。但与此同时,福尔斯又认为维多利亚时代的那种写实主义已经陈旧,根本无法表现瞬息万变、难以琢磨的当代社会,必须在传承中注入新的血液。他认为艺术家分为两类:“以文艺谋生的作家与以文艺为生命的作家。而这两者显然不同。后者是‘动态的艺术家’,热衷于寻找新的意象和新的手法来描绘他们的世界,而前者是‘静态的艺术家’,满足于运用传统技法以确保作品的市场价值”。而福尔斯跨立两者之间,他在僵硬的写实主义和几乎把读者的阅读兴趣完全扼杀的实验主义之间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既保留了传统小说的趣味性、可读性,又借鉴了先锋派的创造成果,在对传统套式、成规的挑战与质疑中大胆革新,通过模仿戏拟、复合式人称和视角、空间化结构等创新手法构造出一个全新的叙事形态。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作者、人物和读者的传统关系-从控制和依附转向平等和独立。在作者自由的实现过程中,人物自由了,读者也自由了,创作成了人物、读者参与其中的“上帝的游戏”。作者、人物和读者的自由合作开辟出一个虚实相生的多重艺术境界,既蒙读者青睐,又受读者好评。福尔斯在传承与革新之间实现叙事自由的同时,也为当代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3福尔斯的人生观――创作理念与人生观的统一

一个作家的创作观念与他的世界观、价值观等密不可分。萨特曾说过:“小说家的美学观是要我们追溯到他的哲学上去。批评家的任务是要在评价他的写作手法之前找出作者的哲学”。作为一位与存在主义渊源甚深的作家,约翰・福尔斯的创作与其哲学思想相依相存。执着于追求人类自由既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其文学创作的总原则和目标。放逐自然的人生和哲学思想的熏染,特别是萨特自由观的影响使福尔斯对自由的哲理性思考充满活力,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相对自由观。以这一思想为根基,福尔斯将审美与人的自由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人类自由成为其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与这一思想和艺术的价值取向相映照,福尔斯的叙事呈现出自由的品质和风格。也即在“自由”原则指导下,作者、人物和读者自由合作的和谐整一。“自由”成为福尔斯创作的聚焦点和主旋律,无论主题和叙事都完美而灵活地体现了其存在主义式自由观。文学的美与哲学的真使福尔斯的创作散发出恒久魅力。

参考文献

[1] 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神话・荒诞创作[A].加缪全集(散文卷I)[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 王倩,王丽丽.存在的意义及选择的自由-论[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3] 萨特.为什么写作[A].李钧.存在主义文论[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36.

[4] 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M]. 陈安全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第9篇

我喜欢白天,在白天会有明媚的风吹动纤细的柳枝.在风吹的时候可以摸到自由的动感,嗅到槐花的清香.白天我是一个很少能安静下来的人,会和别的女生一样唧唧喳喳的吵个不停.

但...和白天相比我更爱夜晚.晚上除了安静之外还是安静.我喜欢天黑的感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把窗帘拉开,把手伸出来,清冷的月光照射在分开的五指,然后对自己说:"一天又过去了!"耳朵里又响起那首<<TAKEMEAWAY>>,把音量开到最大.然后就看天,看很久,直到看到脖子酸痛,眼泪以布满面.天空对我而言就是寂寞,它的巨大使它无法把它的伤痛倾诉给谁,偶尔只有闪电雷鸣来发泄一下.

我喜欢在这种环境下写一些妖里妖气的文章,会有感而发,然后记录下来,把它贴在窗户上,因为这样,天空也就可以看到人间和它一样寂寞的人都在等待有一天可以插上翅膀在天空自由的飞,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又拥有一双自由的翅膀,那就请让我自由的飞,飞到那片我以守候了很久的天空.......

第10篇

寂寞361度的自由 寂寞与喧哗是相对的,人可以在寂寞中感受人声鼎沸,在喧哗中迷失自己自己,在寂寞360度时,我还会给自己找事做,而再转1度时,只有通过缠绕在笔尖流动着的文字,我才能释放一下内心深处的思想,表达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寻找到361度中的自由.

我寂寞,但是我不孤独;我寂寞,但是我不空虚;我寂寞.所以我很自由.常常游离于人群之外,沉浸于自由的天堂,主导着一切可以任意支配,任意指使的自由分子,享受着自由赐予的浪漫.文字成为表达的方式,写作成为精神的寄托.

其实写作的动机也只是为了在单调苍白的生活里,留下一丝缤纷的色彩,为了在消瞬即逝的

青春中,捕捉刹那间的永恒.寂静的夜晚,冷冷的风温柔地吻着软软的水色窗帘,它微微地被柔风卷起,乳白色的课桌上,橘色的灯光散发着柠檬的气息.鹅毛笔在洁净的纸上留下缭乱的痕迹,周围所有的自由分子结合在一起,注入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此时的我就是上帝,主宰着整个世界.高兴时,我可以让任何人,事,物陪我一起快乐,悲伤

时,我可以让它们陪我不快乐,成为我的出气筒-----体味着一部部由我导演的戏剧人生.而我

则快乐的躲在自己的幕下,编织着梦想与希望.为了写作,我可以放弃休息的时间,可以放弃学习的时间,可以颠倒生活的顺序,可是这些从来不会让我感到辛苦,反而自由的洒脱,创新的惬意只会让我心情愉快.

爱寂寞中找到的自由只有自己独自享受,而找到自由的决定性因素就是灵感.记录,只是对它的表白.灵感一旦爆发,就像长江决堤一样,一股劲地涌出,这个字还没有写完,下一个字就已经闪现,等待着跳跃到纸上,我只能以最快的速度,抢在它们匆忙地消失之前让它们完整地诞生,在文章中发挥它们的作用.在灵感消失时,咬着细细的笔杆,将装满凌乱思绪的脑海,从地球

的南极飞跃到北极,所有可以想到的材料经过滤,显示于大脑屏幕,偶尔也会带来一些小小的惊喜!!!

褪去城市的繁华与喧闹,撑着闲适的思想,度着自由的时光,保持愉快的心情,达到了世间的梦中天堂.在寂寞中寻求的自由的确很快乐!!

第11篇

真正的奢侈是心灵上的自由和思想上的饭邸

人生无需刻意,一切皆应顺其自然,说宿命太悲观,说是大自然的定律比较好。《老子》有言曰:“万物作焉而不辞。”天地万物都循着自然运动而不推辞,自由与自然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自由乃自然。

其实,我们生下来就是一种自然律,什么形式都叫自然,我所阐述的与追求的自然,不是认识的对象,而是生存环境,是一切生命的自由敞开。骨子里的高贵自是源于对心灵自由的不放弃。

当如庄子,通过对人生困境之生与死、命与礼、情与欲的超脱,达到挣脱命运羁绊,遗世独立的逍遥之境。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看似逍遥,其实大都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时不我与,便深陷禁锢。此时便要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心灵顺应天地之道,跳出万物束缚,无物、无我,无功、无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逍遥自在,心灵之高贵淋漓尽显。

自由的灵魂永远不会被拘谨的生活所束缚,高贵的意志也永远不会被世俗所困扰。于南山中修篱种菊,在北冥中化为鲲鹏,顺其自然,没有意外,我们都可成为精神富足的绅士、贵族。

关于自由,便不可不联想到霍达的《狼图腾》。狼,这种高贵的生灵是游牧民族千秋万代的信仰,象征着自由与不屈。我仿佛可以看到无垠的草原上像风一般疾驰的狼,寒冷如刀的目光直刺人心。铮铮铁骨,烈烈雄风,他们对于自由的追求使他们高贵得像神灵的宠儿。他们骨子里的高贵便注定了他们永远无法被驯服。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高贵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亦是像风一般的自由。如果想要自由,如果想要安心,就无需在意别人的态度。世间的大多数人在为别人的抱怨、辱骂敌对而活。心灵的桎梏才是痛苦不安的根源。

自由是独立,不依附,不恐惧。

我的心灵因为自由的驻守而变得超脱、高贵,它让我避免沦为世俗枷锁下的卑陋囚徒,让我能够安稳生存,安然生活。

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愿倾其所有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而拥有宠辱不惊的心境,洒脱、自由,缔造高贵的灵魂。

第12篇

但是一百年过去了,我们却仍然不得不面对一个悲惨的现实:黑人还没有获得自由。一百年过去了,黑人仍然生活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锁链之下,寸步难行,悲惨不堪。一百年过去了,在一个物质繁荣的广阔海洋中,黑人仍然生活在贫穷的孤岛上。一百年过去了,黑人仍然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枯萎憔悴,仍然是自己国土上的流放犯。我们今天到这儿来正是要让这可怕的现实引起人们的注意。

我深深地懂得,你们有些人是经历过巨大的考验和苦难才到达这儿的。你们有些人刚从狭窄的牢房里出来;有些人来自提出自由的要求就会遭到迫害的风暴和警察的暴力的地方。你们是为了创造未来而饱经苦难的战士。继续干下去吧,要有这样的信心:遭受到不应遭受的痛苦的人是会得到报偿的。

回到密西西比去吧,回到亚拉巴马去吧,回到南卡罗来纳去吧,回到佐治亚去吧,回到路易斯安那去吧!回到北方城市的贫民窟和黑人区去吧!心里要有一种信念:这种局面一定能,也一定会有某种程度的改变。别把自己埋在绝望的深谷里。

今天我要告诉你们,我的朋友们,尽管有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这个梦的根深深地扎在美国梦里。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起来体现出它的信念的真谛:"我们相信人类天生平等的真理是不言自明的。"

我梦想在佐治亚州红色的山峦上,过去的奴隶的子孙会和过去的奴隶主的子孙一起在兄弟之情的桌旁坐下来。

我梦想,有一天就连密西西比州,那个不义和压迫的酷热的沙漠,也会变成正义和自由的绿洲。

我梦想,我的四个年幼的孩子有一天会生活在一个不按他们皮肤的颜色,而按他们的品格内涵而受到评价的国家里。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会变成黑人的孩子能和白人的孩子像兄弟姐妹一样手挽着手走在一起的地方,尽管那儿的州长今天还是满口拒不服从合众国法令的言词。

我今天梦想着。

我梦想着有一天每一个峡谷会升高,每一个山岭会下降,崎岖的处所会变得坦荡,曲折的地方会变得笔直,主的荣光会显露,让所有的人一起看到。

这便是我的梦想。这便是我回到南方来时心里所怀着的信念。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把绝望的山岩雕刻成希望的石像。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把我们国家的不和的喧嚣变作兄弟之情的美妙的交响曲。怀着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捍卫自由--我们知道有一天会获得自由。

那将是上帝的孩子们能在一起歌唱的日子。在那歌唱的日子,那歌词将带着新的意义:

我的祖国,我歌颂您,

可爱的自由的祖国,

我歌颂您:

您是我祖先逝去的地方,

是朝圣者引为骄傲的地方,

从每一座高山峻岭之上,

自由的声音震响。

如果美国要成为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因此让自由的声音在新罕布什尔的巍峨的山巅上震响吧。

让自由的声音在纽约州的高山峻岭之上震响吧。

让自由的声音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还在增高的阿勒格尼山上震响吧!

让自由的声音在科罗拉多州白雪皑皑的洛基山上震响吧!

这还不够,还要让自由的声音在佐治亚州的斯通山上震响!

还要让自由的声音在田纳西州的洛考特山上震响!

让自由的声音回荡在每一座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