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

时间:2023-05-29 17:40: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俗博物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民俗博物馆;传承;地域文化

民俗是一个国家长期发展以来形成的一种民间风俗,它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凝聚着人民群众的信仰。改革开放以来,民俗文化在我国各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也有一些地区民俗文化逐渐流失,这对于地域发展来说,十分不利。随着我国关注于民俗文化建设事业,各地地域文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何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使之与民俗博物馆建设进行有机结合,成为地域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在对该问题研究过程中,探究了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域文化中的重要性,并注重探究在地域文化影响下,如何更好地促进民俗博物馆发展。

一、民俗博物馆建设问题

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本身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性,随着当代社会兴起的民俗文化复兴运动,民俗博物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民俗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民俗博物馆建设,使民俗博物馆建设更加合理,能够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反映和突出,是当下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民俗博物馆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一些地域文化特征得到了有效显现。但是民俗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民俗博物馆本身特性的考虑,导致在建馆过程中,缺乏针对性,使其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针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以下问题进行把握:

1.民俗博物馆建设要注重立足于地域文化进行宣传,能够实现地域文化传承功能。民俗文化与实体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其本身不具备实体形态,但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积累的风俗习惯,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性,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民俗博物馆建设,要注重对一些积极的地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体现出民俗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性和功能性。

2.加强对地域文化的有效保护。民俗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保护和宣传,体现出一种活化的传承特点。民俗博物馆在对地域文化展现过程中,要注重利用丰富的陈列手法,将地域生活特征进行有效表现。

3.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立足于地方特色。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整体规划要从地域特征进行考虑,其本身就是一种地域文化象征,建设的外观,要注重立足于民俗文化自身特点,这样一来,才能够真正地突出地域文化特征。

二、民俗博物馆在体现传承地域文化重要性的对策

民俗博物馆在新的发展时期下,要想更好地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更好地适应地域文化传承和发展实际需要,这样一来,才能够体现出其在传承地域文化中的重要性。

1.挖掘民俗资源。民俗博物馆的特点在于“民俗”上,而民俗本身,是一种地域文化资源。所以说,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域文化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进行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地域优势,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并将文化资源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现况进行结合,将民俗文化更好地展现在民俗博物馆当中。传承地域文化过程中,要将民俗文化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有效体现,在民俗博物馆陈列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将民俗文化景象进行活化,使其具备较强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发展特征。

2.体现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资源地位得到了突出显现,它不单单是民族l展的重要文化遗产,对于人们日后的发展和进步来说,也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地域文化体现在了发展的基础上,如何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需要利用到民俗博物馆的展示和宣传作用。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域文化过程中,要注重将特色的民族文化进行展示,并注重结合地域特征,将多种文化进行全面地体现,突出“多样性”这一特征,提升民俗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这是地域文化发展的关键。

第2篇

现如今,基于网络通信技术与旅游业的结合,全球掀起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智慧旅游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受到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欢迎,很多旅游目的地已开始智慧旅游的规划与建设,旅游业的发展进入智慧旅游时代。智慧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形态,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以互联网为载体,高度整合和激活旅游资源和信息资源,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

2011年,南京“智慧旅游”建设仪式的正式启动,标志着南京智慧旅游应用的开始。南京民俗博物馆是南京老城文化的见证和缩影,是南京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的重要展示地,在智慧旅游建设的背景下,南京民俗博物馆应如何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发挥城市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如何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营销角度出发,提出智慧旅游背景下南京民俗博物馆营销的一些具体策略,旨在为博物馆的智慧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一、南京民俗博物馆概况

南京民俗博物馆,又称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研究、展示和保护南京民俗文化及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性博物馆,其馆址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宅第。甘熙宅第是清代著名文人、方志学家甘熙的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俗称“九十九间半”,是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南京民俗博物馆在展陈上主要有《一脉文心、千古流传――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金陵工巧――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展演》《南邦巨族、江南甲姓――金陵甘氏家庭历史陈列》《榴开百子、百年好合――南京育儿、婚嫁习俗展示》《梨园雅韵》《金陵十八坊》等六个专题陈列,内容丰富,蔚为大观。

在南京民俗博物馆游客可以领略传统民居建筑的优雅精致;阅读一个千年家族的兴衰历史;感受南京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了解南京一百多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基本情况;还能近距离观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精彩表演,在动静结合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南京民俗博物馆营销现状及智慧旅游营销的要求

南京民俗博物馆的旅游资源价值高,发展前景被大众看好,但目前在营销策略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知名度不高、客源不足,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门票价格缺乏弹性等问题。知名度不高和产品缺乏吸引力导致很多游客将其作为旅游的副线而非主要线路,这也是造成其客源不足的主要原因。此外,博物馆在节假日和平时客流量差异较大,游客大多集中在节假日,这也对博物馆的发展形成了阻碍。

随着智慧旅游应用的不断深入,也对南京民俗博物馆提出了新的要求。南京民俗博物馆的智慧旅游营销建设主要分为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宏观方面,一是要建设统一的旅游目的地营销或服务系统,这个涉及到应用系统、基础数据及集成标准问题;二是在全国推行统一应用系统的建设,这些应用系统涉及行业管理与公共服务两大类;三是标准规范制定及推动工作;四是与标准规范制定及推动相关的智慧旅游试点工作。微观层面主要是指博物馆在智慧旅游发展的宏观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本企业营销的行为。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层面的智慧旅游营销,都应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目标,以顺应游客消费需求,带给游客全新体验为宗旨,本文主要对其微观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智慧旅游背景下南京民俗博物馆的营销策略分析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营销

目前,国内用户量较多的网络互动论坛,主要有人人网、天涯和西祠等。南京民俗博物馆可以利用网络论坛强大的互动性,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定不同的旅游方案和攻略,图文说明,对此赋予不同的意义。也可以听取不同用户互动的意见,不断改进。另外,网络上会有游客发表点评、写游记、晒照片等,这些行为也给其他即将出游的潜在游客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南京民俗博物馆也可以通过专业旅游网站,如携程旅行网、途牛旅游网等开展互动宣传,也可以选则在这类旅游网站上出售景区门票,这是一条很有效的途径。网上预订门票不但可以享受价格的优势,也避免因排队浪费时间。在网站上,游客也可以看到其他游客的点评及网站提供的参考交通信息。

南京民俗博物馆在制定营销策略时,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这对营销起有重要意义。例如,澳门地区在2012年共接待内地游客1 000多万,它的信息平台能够体现各省的具体人数及排名。而在国内许多其他的旅游城市,虽然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远高于澳门旅客人数,可他们分别都来自哪里,各有多少人并不清楚;客源地构成情况、游客指向及发展趋势不明朗,这样就很难制定出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和具有针对性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二)改善电子信息服务,增强游客体验

随着智慧旅游的不断应用,南京民俗博物馆要想在这种大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就一定要有良好的宣传营销策略。在宣传营销中要注意重视自己清晰的品牌定位和特色品牌形象。一个优秀的品牌能为消费者带来独特而又丰富的品牌联想,这种联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和购买决策。例如,南京民俗博物馆中的文人书斋展室就是按照原甘熙书斋的格局,布置陈列甘熙的主要著作、画像、书斋家俱及文房四宝等,介绍甘熙的身世和故居的格局、使用情况;而食俗展厅则是主要展示南京历史上的各种土特产及风味小吃;最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和民俗物品的展品内容丰富,有云锦、剪纸、彩灯、风筝,各种砖雕、石雕、竹编、木刻,还有民间刺绣、染织、瓷器等,并在节假日专门组织各种工艺匠师,现场进行各种工艺品制作表演。文史资料馆为复建后的津逮楼和书舍,陈列各时期南京及外地名人描写南京的书籍、刊物和历史文献,将其作为研究南京地方史志和风土民情的主要场所。此外还设有婚俗展室、金陵名胜展室、音乐茶座、南京风光、南京民俗专题电视录像室等。对此,南京民俗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可有序、有效整合本馆的各类旅游信息资源,为游客提供全面、权威、及时、准确的“一站式”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有效突出清晰的品牌定位和特色品牌形象,从而全面提升游客人性化的旅游体验。

(三)重视移动终端开发和推广

南京民俗博物馆可以开发属于自己的应用程序,普及、推广南京民俗博物馆自身的产品和文化。南京民俗博物馆的客户端对景区的历史、概况、展厅分布、民俗艺术等有一个详细的设置,将若大的景区的装在小小的手机中,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资讯服务,包括电子导游、天气预报、导游信息查询、在线预订、在线投诉、一键报警等功能。游客抵达南京民俗博物馆后,可以借助馆区的无线网络,充实本软件的信息,根据软件提供的各项功能,自助享受一次完美的民俗文化之旅。

(四)智慧旅游产品创新

智慧旅游背景下,南京民俗博物馆要善于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把一些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然后为广大游客量身定做,提供适需对路的旅游产品。智慧旅游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

民俗旅游资源比其他人文旅游资源更适合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南京民俗博物馆需梳理可以信息化的旅游资源,然后进行信息化处理,如再现和模拟甘熙故居的建筑过程和民居发展史,制作剪纸、提线木偶表演、南京小吃制作工艺等专题片,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循环播放,配合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的现场绝活表演,通过这种互动式的参观体验,可让观众收获亲身参与的乐趣,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对民俗、非遗文化的求知、鉴赏、娱乐等需求。此外,在解说服务方面,除了讲解员的讲解外,智慧旅游可以提供多种语言的电子讲解装置,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总之,需充分了解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利用信息技术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智慧旅游产品,以带给游客全新的旅游体验。

(五)积极开展微营销

以开放和共同发展的方式与更多旅游供应商、旅游产品分销商建立“旅行联盟”,进行合作发展。建立、发展、经营在线旅游电子商务分销体系,进而发展成国际GDS(全球分销系统),在统一数据中心的基础上,采用“云”模式,快速搭建微营销平台,实现微信、微网站、APP有机整合,希望借此引入更多与旅游相关的产品、分销商在该平台经营,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共同打造一个共荣的旅游电子商务生态链。

四、结语

面对越来越大的体量和越来越多的旅游产品,越来越高的需求水准和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把旅游产业做强,使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依靠现代科技的力量,采用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联合服务模式,用网络把涉及旅游的各个要素联系起来,从而为游客提供智慧化的旅游服务;为管理部门提供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为旅游企业提供更高效的营销平台和广阔的客源市场。

第3篇

关键词:民俗文物 ;保护 利用 ;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C28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135-02

我国是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自然环境殊异,因而具有丰富的民俗文物资源。长期以来,我们对民俗文物的内涵和价值认识不足,民俗文物未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上社会飞速发展,许多民俗文物正趋于消亡和流失。所以,如何理解民俗文物的概念和价值,如何加强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力度,仍是我们博物馆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民俗文物的基本概念

从前,我们对文物分类通常理解为历史文物、革命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少数民族文物),较少谈及民俗文物的说法及其存在的事实。即便认识到民俗文物存在的客观事实,也因受民族文物概念的影响,习惯上常常将其等同于民族文物,因此出现理论概念上的认识不足的现象。为此很有必要对民俗文物做一界定。

什么是民俗文物?理解这一概念首先要解决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文物的问题。

民俗,简言之就是民间的传承文化。即指人们历代相传的播及于社会和集体的,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经常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表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信仰和游艺等等。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陶立燔先生将民俗归纳为四大类。即(1)物质民俗,包括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交易。(2)社会民俗,包括家族和亲族、村落、各种社会职业集团、人生仪礼、岁时习俗。(3)口承语言民俗,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谚语、谜语、民间艺术。(4)精神民俗,包括巫术、宗教、信仰、禁忌、道德、礼仪、民间游艺。[]民俗是反映历史的一面镜子,又是观察社会的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了解历代人民的物质生活、科学文化和精神面貌,了解每个民族的不同性格和特点。《文物保护法》中对文物定下较翔实的规定,其中一项是:“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这一项可作为定义民俗文物的依据。所以,民俗文物是与人们的民俗活动,即民间的生产、生活、文艺、娱乐、风俗、习惯、信仰等民俗事象有关的富有特色的典型器物。因此,民俗文物与历史文物、民族文物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所以,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的重点恐怕在于近现代民俗文物,况且,民俗文物面临消失的危险性较大,应成为重中之重。

二、民俗文物的科学保护

博物馆它们所遵循的方针和承担的义务是一致的,就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这种变化带来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将是十分剧烈的,因此,民俗文物受到的冲击并面临消亡的危险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博物馆要做好民俗文物保护,必须开展以下几点工作。(1)争取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的强有力的支持和指导,解决专门的经费供博物馆使用。这种经费支持应该长期有续地保持下去。(2)博物馆应该组成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深入民间,调查和征集民俗文物。同时,向群众宣传《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让人们懂得民俗文物的内涵和保护的重要性,防止民俗文物的自然的、人为的流失。(3)在具体工作当中,眼光不能只盯在实物的年代是否久远,物品是否精美。民俗文物大都是制作粗糟,好多还在流传和使用,因而,没有多少年份、多么精美可言。好多物品不出几年就再也见不到了,这就需要调查和征集者们具有超前眼光。这一点,老一辈的民俗文物工作者体会最深,他们常常感叹,当年司空见惯,俯拾皆是的器物,如今已难见踪影。(4)在工作中,不应只满足于获得实物材料。因此,要作好文字记录,并写调查报告,与文物一起入库。另外,在调查和征集中应引入影视记录和电脑数码技术,采录民俗文物在民俗活动中的使用情况,丰富民俗文化内容。(5)民俗文物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牵涉到同一个地区,多个民族的民俗文物,所以,博物馆收藏民俗文物,不应只局限于某几个方面或某一个民族。

三、民俗文物的合理利用

新时期,国家对文物工作提出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明确了保护和利用的相互关系。

第一、利用民俗文物可以开展科研工作。博物馆的专业人员,为了获取民俗文物,需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工作,而所获取的民俗文物又带有大量的民俗学和民族学信息,因此,博物馆拥有着很多的第一手资料,具备着其他科研机构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搞出许多科研成果。这种研究工作,不仅会提高博物馆的专业人员的科研水平,而且对博物馆的收藏、展览、教育等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信息和实物材料,最终促进文博事业的发展。

第二、利用民俗文物可以进行陈列展览。展览是博物馆提供给社会的精神产品,是向大众展示民族文化的最好的方式。博物馆的民俗文物展览应灵活多样,可以就某个民族的全部民俗事象进行陈列,也可以某一特定的民俗事象为题应用多个民族的实物材料进行展览。在具体的展览陈列当中,应尽可能地采用放映电视录象的手段,并邀请该民族群众进行演示,增强视觉效果,活跃展览气氛。因为大多数群众的心理是不仅要知道它为何物,还要知道它怎样产生,如何使用。另外,我们的民俗展览应考虑让观众参与,让观众自己动手,体会其中的艰辛和乐趣。但是,博物馆的民俗文物展览,毕竟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商业性的陈列展示,一定要资料翔实,充满文化气息。

第三、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利用还可以考虑进行民俗商品的开发。许多民间工艺技术如今仍存在,我们可以通过民间调查,发现民间艺人,发挥其技能,仿造工艺作坊,制作原汁原味的民俗工艺品,让观众边参观,边购买,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是我们博物馆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工作任务。博物馆必须根据自己的特性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抢救和保护面临岌岌可危境地的民俗文物,丰富文化宝库,促进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博物馆 非遗 宣教模式

一、非遗发展困境与非遗进博物馆

在我国,非遗传承一直以来面临着缺少总体性、前瞻性、长远定位与规划等问题,传承人人才断档、经费短缺、创新不足等也是非遗可持续发展的硬伤。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我国于2004年8月加入《公约》,2006年6月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个国家级门户网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开通,6月10日举办第一个“文化遗产保护日”。之后,我国首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中国太极拳博物馆(2009年)、北京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宣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2009年)等建立,全国各地纷纷建立非遗数字博物馆和兴建非遗专题性博物馆。博物馆是人类保存记忆的重要载体,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具备强大的人才和科研优势、保护、保存和收藏优势、展示优势、坚实的观众基础等,非遗项目进博物馆,引发了博物馆对自身功能的重新定位,对社会责任的重新思考,对自有资源的重新整合。

二、非遗博物馆的分类

我国目前尚无国家级的综合性非遗博物馆,随着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工作的有力推进,各省市已掀起非遗类博物馆兴建热,有的在原有博物馆基础上加以改造,有的新建专题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名称也很不统一,有专题博物馆、展(览)示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

这类博物馆包括地区性的综合非遗专题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题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展厅。

1、地区性的综合非遗专题博物馆

这类博物馆命名和人员编制都比较规范,以展示地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大多为国有。如重庆巴渝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

2、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题博物馆

这类以某个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展示对象。性质较为复杂。有事业单位,企业自建,个人自建等。如昆曲博物馆。

3、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展厅

指依托保护中心、文化馆、原有的综合博物馆设立的非遗展厅。如北京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示中心……

(二)民俗博物馆

此类博物馆采用民俗博物馆名称。如北京民俗博物馆、广州民俗博物馆等。 在展陈上与(一)类有交叉。

(三)传习所

此类博物馆包括国有的传习所 、私人设立的传习所和教育机构中的传习基地。

三、目前博物馆非遗项目宣教模式

博物馆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宣教模式是展览+教育模式。举办各具特色的展览,是一座博物馆赖以存活的“生命线”。每个博物馆在政府重视程度、资金扶持力度、自身努力程度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博物馆的策展能力、专业化水平及展览条件等也千差万别,因此,生命力强的博物馆,必然是在做好常设展、引进优秀展、与人合办展、举办流动展、开辟出国展方面走在前列的博物馆。除此之外,开发宣传资料、衍生品,设计送展和互动项目,开展各种利民惠民的活动(包括亲子活动、报告会、专题会、知识竞赛等)是博物馆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互联网+博物馆”更是将博物馆的宣传教育推向未来。

(一)展览+教育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一个群体、民族、国家的文化基因,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必不可少的文化信息资源。举办非遗展览对于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保护工作的开展,从而更好地传承、发展、利用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非遗博物馆或民俗博物馆的搭建,一定要根据自身藏品的特点,做好前期市场调研,整合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资源,推出具有厚重的历史感、鲜明的时代感、强烈的价值感、自觉的服务感的展览内容。要充分利用文字说明、实物、图片、图表、照片、拓片、模型及其他辅助展品,采用现代化的声、光、电子技术以及音象系统, 采用系统分类陈列法、复原陈列法(场景复原陈列)、景观陈列法、对比陈列法、集中陈列法、中心陈列法、连续式陈列法等陈列形式, 举办教育性、欣赏性、旅游性、科学性、娱乐性有机结合的精品非遗展, 是非遗博物馆宣传教育的中心环节。2006 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2007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2009 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2010年的“巧夺天工――中国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等,因其展览内容的丰富性,展览形式的多样性,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

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类交流展览是博物馆跨地域对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让不同肤色、不同地域的人群实现时空跨越和时空对话,共享文化盛宴,既体现了文化无边界,又彰显了博物馆的活力。因此,无论是引进优秀展、与人合办展、举办流动展还是开辟出国展,博物馆非遗类展览品牌的定位与策划成功与否,关乎宣传效果的强与弱。目前在我国已建立了中国博物馆展览交流平台,全国各博物馆机构可在平台免费自有交流展览信息,平台将通过网站、微博、微信、APP等多种形式面向全球博物馆机构和推广。

(二)注重与观众互动体验的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与非遗相关的博物馆大多依靠人(讲解员、拥有某种技艺的人、非遗传承人的现场表演)来弘扬传统文化,条件成熟的博物馆还借助各种媒介(虚拟投影、场景复原、非遗展演、手动传感器等)来促成教育活动的推广。具体来讲,有如下互动形式:

1、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非遗研究专家开展讲座

博物馆作为展示、传承、弘扬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性机构,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是其职责所在。公益性的讲座为传承人、专家与公众搭建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观众可以通过现场聆听、提问互动、观看非遗传承人的现场演示等形式加深对非遗的了解。

2、非遗原生态展演

博物馆可开辟一个互动体验区,让某种表演艺术、礼仪、节庆、传统技艺等原汁原味、动态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并有机会上台亲自体验。如广州民俗博物馆每周二、四举办的“粤韵飘香”粤剧互动演唱,只要有粤剧表演能力的游客都可上台合作表演。

3、与学校、社团合作项目

博物馆作为学校教育、社团的有益补充,可通过“走出去”开办讲座报告、曲艺专场演出、民间艺人现场示范表演、开展冬夏令营、举办手工体验活动、智力游戏等形式,发挥非遗类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三)通过虚拟投影、场景复原、幻影成像、手动传感器、视听欣赏、3D与4D影院、“数字博物馆”等方式

2015年,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与2008年颁布的征求意见稿不同,旧版中,博物馆的三大目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新《条例》则变为:教育、研究和欣赏。“教育”目的被提到首位,意味着博物馆在公共教育上将肩负更重要的使命,数字化时代下的博物馆教育亟需转变观念,从多层面营造“学习型博物馆”。 虚拟投影、场景复原、幻影成像、手动传感器、视听欣赏、3D与4D影院等方式顺应了观众特别是年青一代的文化消费需求,增强了观众对非遗知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认知感。

“数字博物馆”是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摄,综合运用三维图形图像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特种视效技术等,将非遗类博物馆以三维立体方式呈现,随时随地为全球观众提供参观博物馆的便利。

(四)宣传品与衍生品的开发

非遗类博物馆通过编写出版展览简介、画册、书刊等,利用电视台拍摄宣传片、教育片、纪录片、专题片等,联合电台电视台宣传报道非遗技艺、非遗传承人、非遗法规、非遗重大活动、非遗拾趣、非遗保护等,达到非遗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

非遗衍生品的开发是一个争议较大的命题,主要表现在它是为古老技艺注入活力,还是只是把非遗项目推向功利化、庸俗化、商业化而失去了非遗技艺原有的色彩,许多非遗类博物馆运行良好的原因之一恰恰在于非遗衍生品创意开发中“度”的把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 37 条的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创意为非遗产品打开了另一扇窗,传统技艺与挂饰、文具、餐具及其他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相结合,转化为新型工艺品,既满足了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又能在游客的评议中启发传承人丰富非遗主题及表现形式,扩大适用范围,挖掘非遗的多面价值,生产出历久弥新的作品。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播工作的重要一环,博物馆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论是传播内容,还是传播方式,非遗类博物馆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本文所列。不同类型、不同经济实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不同依托资源、不同人才储备的非遗类博物馆,必将呈现不同的宣传教育态势,分化后的整合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黄琛.国家博物馆教育模式的新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1 年合刊:P68-74;

[2] 徐若华.博物馆宣教模式探讨[C] . 赣博论坛――博物馆现状与发展前瞻论文集(一), 2003:P207-212;

[3]汪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博物馆建设[C] . 201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部分),2012:P182-186;

[4]孙霞飞.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宣传[D]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P44-53;

[5]赵冬菊.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J] .广西民族研究,2006(2)P198-204;

[6]刘启芳.关于博物馆互动体验活动的再思考[J] . 中国纪念馆研究,2014(1):P192-197;

[7]伍亚婕.试论博物馆陈列中的互动体验展示[D].上海:复旦大学;2008:P23-30;

第5篇

自1996年中国批准私人建博物馆,各类个性独特的民间博物馆大量涌现。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到偏僻的边疆塞上,从传统的文物大省到民俗奇异的少数民族地区,甚至一些村落,都出现了民间博物馆。

拉风箱、抡铁锤、磨刀刃……在千年古城平遥西大街上的一家私人古兵器博物馆里,游人可以免费体验刀剑铸造的乐趣。

这家古兵器博物馆是平遥铸剑师刘文涛拿出自己的私人收藏,投资上千万创建的,供游人免费参观,还提供义务讲解。博物馆展出了从石器时代到近代的各类兵器600余件,开馆两年多参观人数已达200多万人。

在中国像这样的民间博物馆,已有456个在政府部门注册。据统计,中国现有注册博物馆3589个,民间博物馆占到10%以上。加上尚未注册的私人博物馆及收藏室,中国民间博物馆的总数可达千家。

自1996年中国批准私人建博物馆,各类个性独特的民间博物馆大量涌现。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到偏僻的边疆塞上,从传统的文物大省到民俗奇异的少数民族地区,甚至一些村落,都出现了民间博物馆。

在平遥古城内就有很多民间博物馆,涉及的主题有票号、报纸、家具、民居等。游人随意行走,一不小心就会进入一个博物馆。

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嗣新说:“中国经济崛起,文化繁荣,民间博物馆应运而生、越办越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但是,中国民间博物馆运转经费来源单一,缺乏资金,人才流动大是这些博物馆面临的最大困难。刘文涛的古兵器博物馆一年投入经费100多万元,完全由他个人支付。此外,民间博物馆一般规模不大,工作人员的薪金不高,很难留得住人才。刘文涛说,在开馆初期,他的很多员工“刚培养成熟就走了”。

“中国民间博物馆在发展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也探索出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常嗣新说道。“以店养馆”和开发延伸产品是民间博物馆按市场规律运行的成功经验。“以店养馆”就是博物馆依靠展品的生产店来养活,刘文涛用铸剑收入投到古兵器博物馆上就是一例。还有些博物馆开发延伸文化产品,以此来补贴博物馆运行经费。

虽然生存艰难,刘文涛还是认为民间博物馆会越办越大。刘文涛说:“政府看到了民间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开始采取了相应的扶持措施,我的铸剑坊就接了一些来自政府的订单。”

很多人创建民间博物馆是个人兴趣爱好,更是觉得自己有责任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刘文涛说:“中国刀剑的铸造其中包含的一些老工艺对现在仍有借鉴意义。作为铸造师,我有责任传承好这部分文化。”

第6篇

关键词:深圳博物馆;中国改革开放;社会认同

Abstract:shenzhen is a microcosm of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The high-spee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evitably bring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as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of shenzhen, will be at the forefron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is rapid transformation has created blundering social individual in reality, thus appeared the philosophical "who am I", "where I come from", "where will I go" problem. Shenzhen museum is using its own cultural features, making individuals looking for self-identity and social identity, so as to achieve a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people. Shenzhen museum plays the role of self-identity, will help to eliminate the split of society, in shenzhen will wield a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shenzhen museum;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social identity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5-44-(4)

1 引言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她从一个边陲小镇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是在中国大变革背景下,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它相关因素而担负了历史的使命的结果。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也是中国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践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标志。

2 深圳博物馆的位置

2003年初,深圳成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深圳市委三届六次会议决定实施文化立市的战略。2008年,深圳市委将“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到城市科学发展战略的新高度。作为城市名片的博物馆,担负着记载城市历史文化和展示文明形象的光荣使命。建国六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历史,启迪未来,理应有一座铭记这段历史的博物馆,深圳这个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发展的经济特区,对改革开放的感恩都凝聚在博物馆这座文化殿堂里。

深圳博物馆,不仅是深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更是深圳大力实施“文化立市”战略以来兴建的重要大型文化设施之一,她不仅见证了中国博物馆近30年的发展,还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她是深圳占地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其设计采用全世界公开招标,由美国设计大师李铭仪领衔的廷丘勒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位于深圳市中心区中轴线上,是深圳的标志性建筑,处于中心区的地标。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室内面积3.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9200平方米。建筑形象被喻为大鹏展翅,象征深圳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中的腾飞和发展。深圳博物馆在其东翼,在博物馆与莲花山公园之间,中心书城、图书馆、音乐厅、少年宫、关山月美术馆等众多文化设施形成了一条多彩的文化长廊。

3 深圳博物馆的影响

深圳有独特的人文历史,古代展厅展示的是距今七千年的咸头岭文化,2000年的海洋文化,600多年的海防文化,800年的广府和300年的客家移民文化。近代展厅则展示了封建帝制的第一枪在这里响起和农村近代化的进程在这里的演绎。在改革开放史展厅,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号角在这里吹响,许多“第一”在这里产生。民俗展厅则将人们耳熟能详的19个民俗事像活化,将民俗场景与民俗文物有机的结合,使人流连忘返。

深圳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家以改革开放史为主题的永久性展馆,对于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在国内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或许时间不够久远,并未进入到历史学家的研究视野,更不可能进入到博物馆的收藏展览范畴之中。[1]在挑战与机遇中,深圳博物馆迎难而上,推出了改革开放史展览,并获得了2009年十大展览精品奖,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览“系统、规范、精彩”,把深圳28年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展现给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开馆以后,高峰时期日接待人数达1.2万人次,远超出最初设计的日接待6000-8000人次的接待量。深圳博物馆是深圳改革开放历史的丰碑,也是深圳博物馆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7篇

三坊七巷社区由于规模宏大、内涵丰富,需要通过整体、系统的梳理,以不同的线索组织串联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以更好地发挥其保护、展示、教育等功能。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将由1个中心馆、37个专题馆和24个展示点组成。整个社区博物馆是一部长长的历史书卷,以中心馆为社区博物馆的序言,总括社区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参观者有一个总体的概念,初步了解三坊七巷社区。对外地访客来说社区博物馆是为了让他们了解社区历史文化,对本地居民来说社区博物馆的意义是保护和传承,鼓励他们参与社区博物馆的建设,只有居民的参与才能真正体现“社区”的意义。37个专题馆和24个展示点侧重点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都是反映三坊七巷社区文化和福州文化的具体精髓,是社区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题馆主要分为:名人故居、纪念馆、艺术馆、民俗馆、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小型传统博物馆等几类。如,位于衣锦坊4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榭戏台,现为福州地方戏剧演艺场,定期举办闽剧、唱、评话、十番等民俗戏曲表演;24个展示点侧重展示社区居民生活,主要有饮食、寺庙、宗祠、药铺、琴棋书画等几类。其中有许多与福州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老商铺,如百年老店永和鱼丸、同利肉燕等等。社区博物馆还原了曾经的社区居民生活场景,不仅保护了将要逝去的文化遗产,而且通过“博物馆”的方式展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此外,在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的经营中,积极提倡“体验人文,消费文化”的理念。在博物馆的布局上,按照“商街、文坊、俗巷、杂边”的布局对各种专题馆与展示点进行合理配置。在社区博物馆参观线路上,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有机串联,精心设计。从历史文化街区到社区博物馆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是福州城市历史文化浓缩的精华,在这片区域内具有多样的历史建筑,真实的历史遗存,传统的民居建筑。通过对历史街区复原及综合治理,不仅保留了福州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而且区域内居住环境大为改善,达到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历史的和谐。

同时,根据“整体保护”“原地保护”“活态保护”“自我保护”“开放性保护”“发展中保护”和“可持续性保护”等独特理念,为了保护和利用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在此基础上建设成我国首家社区博物馆,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三坊七巷独特的历史遗存及文化传承,而且能够进一步对古建筑群进行可持续保护。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开我国社区博物馆先河,其模式以及发展方向都在探索阶段。可以这样理解,历史文化街区和社区博物馆的内涵都体现了“活态保护”,但前者注重原住民文化生活的传承,后者则强调原住民的保护与建设。在探索中社区博物馆将结合文化遗产资源与社区文化特色,利用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中众多文保单位和历史名人故居,保护并展现三坊七巷富有地方特色和集体记忆的文化空间,体现着活态的、民俗的、真实的、传统的文化内涵。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载体,正以“引擎”的形式,对福州的旅游和文化产业带来促进作用,逐渐成为增强福州城市软实力的关键元素。2010年,三坊七巷游客量突破800万。

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注重传承与发展街区活态的历史文化精髓,通过保护街区原有的各项民俗活动、民间曲艺、民间工艺、风味饮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深刻体验区域民俗文化等提供优良的环境、条件与载体。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吸引民间手工艺入驻南后街;以恢复三坊七巷历史风俗为重点,结合福州每个民俗节日,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开展各种特色民俗活动,如:春节卖春联、花灯,元宵办灯会、端午点雄黄、七夕抛花祈福,中秋摆塔、拜月,重阳登高等,使三坊七巷逐渐成为福州传统文化的展示中心和交流平台;同时,南后街原有的街肆繁荣也日渐恢复,米家船裱褙店、青莲阁裱褙店、聚成堂书坊、木金肉丸、同利肉燕、永和鱼丸等原有的老字号陆续回归。外来的游客在社区博物馆里参观这些遗产的同时,还能在其所产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体验到其中的内涵,看到由这些文化流传并发展下来的现在的当地文化。对于街区的原住民,社区博物馆的建立,促使他们对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加深理解,并开始自发保护参与博物馆建设,从而较完整地保留地域社区的自然风貌、生产生活用品、风俗习惯等,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居民共同承担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难题。守望社区价值服务社会发展

国内外博物馆界一直在思考博物馆如何从对物的关注转向更多地对人的需求的关注,如何跟人的发展、居民、社会发展挂钩。生态博物馆以村寨、社区为单元,突出对文化生态的展示和体验,反映了文化遗产保护的趋势,它的目的在于保护和展示文化多样性。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正在对建设城市生态博物馆进行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三坊七巷做的工作与规划体现了社区博物馆的理念、国际先进经验,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

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通过章程明确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在西方国家已经达成共识,博物馆已逐渐从主要为专业人士服务的研究机构演变成了为大众服务的开放性学习、娱乐场所。博物馆与旅游都具有开放性、高效率的特征以及赋予临场感,因而它们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完善的基础。正是基于博物馆的开放性和“活态保护”,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立足于“体验人文,消

费文化”理念,用开发文化旅游产业方式将历史的文化静物通过向社会开放的过程和人互动,满足人们了解历史、社会的文化需求。为此,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形成了两方面的发展目标:一方面居民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与社区联系在一起,通过组织各种民间社团、自治组织以及志愿性活动来参与社区的建设与管理,形成一种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社区治理模式,真正做到共同参与、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置来构建社区的公共空间,为居民商讨社区公共事务、参与社区决策提供渠道,使社区的公共领域向规范化、成熟化的方向发展。在其他国家的社区博物馆实践表明,这种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着力塑造居民的公共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社区治理模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增强居民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和传统博物馆的重要区别是在文化的原生地保护文化遗产,并且由三坊七巷社区居民参与自主管理和保护文化遗产,使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与文化遗产得到一体保护。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不仅保留原住民使其延续社区文化,而且引入新住民进一步充实社区文化。三坊七巷南后街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商业街,经过修复改造之后,引入具有福州地方特色的商家,以便丰富三坊七巷社区商业文化。

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是以原有的古民居作为展馆,将历史文化街区资源重新整合利用,充分发挥其功效。社区博物馆中心展馆是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光禄坊刘家大院作为展馆,专题馆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组成,具有典型福州明清建筑风格。将这些古民居作为展馆不仅可以使经典的建筑艺术展示给世人,而且利用具有福建特色的文化题材来装饰古民居,使其成为独具特色的展示馆。社区博物馆将是各种特色的大小展馆、纪念馆、故居所组成的博物馆聚落。

城市社区博物馆突破了精英收藏模式的传统博物馆保护方式,将文化遗产当做可持续的活态资源来看待。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在千年坊巷空间格局里建馆,继续维系着其与所处城市文化和环境的血肉联系,尽量保持文化遗产中社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让三坊七巷社区的社会功能在今天依然维持。除了原住民的生活娱乐,也给来客提供了感受历史、文化休闲的场所。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正是用综合和历史的方法将历史街区里这些珍贵的包括可移动的、不可移动的、物质的、非物质的遗产原状地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自然环境和社区环境中,并将文化活动整合于社区生活之中,通过鼓励多样化的交流模式,使自身在社区生活的不断进步中得以发展。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遗产保护。

社区博物馆进入历史街区,可以勾起人们对于文化的向往和兴趣。首先,可以满足学校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不仅原址修复保护了珍贵的古代精致文物,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建筑的精美,更可以感受到历史先贤们的“敢为天下先”精神;同时借助于静态复原或者缩微的历史场景、动漫剧院等生动技术,把严肃枯燥的很多历史生动鲜活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社区博物馆适当满足了专家学者对于三坊七巷的研究兴趣和文化向往。对于三坊七巷文化资源新的保护与整合,除了可以为相关专家研究提供更方便和更周全的实地资料外,也可以激起学者们的人文情怀:在小黄楼下避雨饮茶,在水榭戏台里聆听古筝,在福建民俗博物馆里观赏文物,在寿山石雕艺术馆中欣赏石雕,在福州名人字画当铺里品味文化,在林则徐纪念馆里追忆林公,这些都可以让人充分感受到三坊七巷的人文气息。

城市博物馆带来的

社会问题思考

现代社会节奏快,城市化发展迅速,对各方面资源的需求很高、很多,也很即时。城市社区博物馆的发展是渐进式的发展,是文化资源的发展,更多时候是带有潜入性长期效果。这样的一种慢性效应与现代社会有代表性的快速消费需求存在脱节。这种矛盾在社区博物馆的发展中会经常遇到,公众的消费和旅游是带有瞬时性和一定的随波逐流性,社区博物馆的发展如何在实现自身稳健而又富含巨大文化影响力的长期发展与满足公众对文化产品的快速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尝试。

虽然社区博物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的发展是巨大的,没有合适的管理制度和复合型的管理人才难以维持和驾驭社区博物馆的内部运转和对外交流。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作为国内社区博物馆示范点,必须重视制度的创新和人才的培养,这是提高社区博物馆业务工作水平、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建设有中国特色博物馆的根本措施之一。

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在管理上尝试发动居民从更广泛的角度收集藏品,围绕社区与其文化、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组织起来,鼓励搜集视听材料、文件、物质场所、传统仪式、口述史和社会关系等,培养社区居民参与建设和管理到社区博物馆中。

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的前期资源投入比较大,在文物保护、土地利用、商业运作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其更多产出的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效应,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长期性,所以一时并不能带来与投入相当的短期效益。随着福州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西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的提升,势必对文化的需求进一步增大。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还处于探索建设期间,如何在社会城市发展和自身发展之间找到结合点,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

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

的未来之路

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来文教兴盛,有“海滨邹鲁”之美誉。这与它的城市布局有关。自汉始,福州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三坊七巷全貌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城内一般是以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几百年来其主要的文化命脉就集中在“两山(乌山、于山)、两塔(乌塔、白塔)、两街区(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和朱紫坊街区)、一条河(安泰河)”这一段城市区域。这一区域内的建筑与自然景观都有着空间、历史文化脉络上的连续性。

三坊七巷是闽都福州山形水系的连接点,并以其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丰富了城市轴线主脉的内涵,成为实现城市气脉融通的关键节点。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的建设依托这种城市格局,可以从地理上将福州文化精髓不断外延并加以集中完整地展示,形成“两山、两塔、两街区一条河”的文化遗产特征,并充分融入到“两江润城、碧山环城、水链织城、青峰缀城”的闽都山水城市景观之中。

三坊七巷的魅力不仅在于千年坊巷和古建筑的精美,更在于曾出入于此方水土的先贤;萦绕在坊巷间的文化基因一代代地在书墨浓香

和朗朗书声中延续下来。它在中国历史上孕育了一大批优秀知识分子精英,他们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说三坊七巷蓄含的厚重历史与人文气息,已成为福州闽都文化的象征符号。

除了先贤辈出的文化兴盛之外,坊巷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瑰宝。古时在三坊七巷内时有官绅家族组织戏剧说场,有福建五大剧种之首的闽剧、福州评话、福州促唱等;有书市、裱褙等书香文化艺术;有福州“三宝”(油纸伞、脱胎漆器、牛角梳)、寿山石雕刻等手工艺术;有灯市、塔市、花市等民俗文化展示;有国字号福州传统名菜佛跳墙、芋泥、“鼎日有”老牌肉绒、百年老字号同利肉燕、福州鱼丸等饮食文化,更有闽都文化之一的寿山石文化。这些民间艺术在三坊七巷这一社区都能得到集中展现。

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专注于挖掘三坊七巷的人文资源,探索游人与展览物、游人与原住民、原住民与展览物的互动模式,将多个名人故居以及与名人有关的建筑院落充分保护利用,将先贤们事迹和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同时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商业旅游开发适当结合,使这些活态艺术在新的时代下能保留并传承。

第8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 生态旅游 开发模式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假日经济的刺激,旅游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蓬勃发展起来。城市化的不断扩张使原始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城市居民期望从生态旅游,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中获取心灵慰藉,故生态旅游在我国旅游市场上已成为一个热点。

西部地区占全国总面积71.4%,但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到五分之一。自然、历史和社会等多种因素致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包括中国名山资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等。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模式正是响应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基本定义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中形成的,包括建筑、服饰、饮食和节庆娱乐等物质文化和宗教礼仪、传统习惯、公共道德及价值标准等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每个民族都有反映各自民族的起源和历史文化,其独特魅力吸引着广大游客。

生态旅游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认识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而产生和倡导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的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观赏丰富多彩的民俗传说、人文奇观和古今遗迹,见证了民族兴衰变迁的见证,培养着人们高雅的情操,使之获得精神享受,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是原生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生态系统的融合,核心是保护和可持续性,侧重于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尊重与维护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完整性;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西部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是西部地区发展民族旅游的方向,也是一种保护性开发民族旅游的有效模式。

3、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

3.1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实践模式

通过实践经验积累,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逐渐发展出由实践开发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形式包括:

(1)民族博物馆。以为保护民俗文物、丰富收藏和让参观者了解民俗文化内涵为目的建立的民族博物馆,主要发挥传播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对保护民俗文物、传播民族文化和满足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体验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民俗博物馆是一种静态的开发保护,作为旅游产品缺乏生后性和互动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

(2)民族文化村。民族文化村可分为民族文化村寨和民族文化村两种,前者是民族聚集地的就地展示,后者是旅游目的地的异地模拟。民族文化村是一种民俗露天博物馆,保留了原始民俗自然风貌、民居饮食、节庆等民俗习惯,自然朴实,能较好地满足旅游者体验了解民俗文化的需要。

民族文化村寨虽然原始真实,但这些村寨大多以单个民族村落为开发对象,旅游开发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不利于本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民族文化村是运用人工模拟方法从多角度表现各民族文化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可满足旅游者欣赏多姿多彩文化特色的需要。虽然民族文化村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荟萃精华,但是仍缺少真实性,商业化气息浓重,降低了旅游者出游的满意度。

(3)生态博物馆。在西方工业文明背景下诞生的生态博物馆具有人类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把它运用到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建设中即形成一种新的开发模式——民族生态博物馆。它具有原生态性、民众性、原地保护和整体保护的特点。生态博物馆既避免了传统民族博物馆的静态性,也可以消除人工模拟的虚拟性、单一性,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模式。但在实施建设生态博物馆的过程中,被保护的人文遗产的存在的价值也在发生着变化,如何贯彻实施生态博物馆建立的初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2文化生态村落产业模式

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集的村寨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文化生态村落产业,采取文化生态村落产业与旅游对接的模式是一个科学的模式,其具体形式有:

(1)开放型村落。在特色文化生态资源丰富的村寨,积极推广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或民族文化特色的示范型村寨,保证文化资源的“细水长流”。

(2)工艺文化村落。在民族工艺和手工艺品丰富的地区,鼓励民族文化传人的带头示范作用,解决文化传承问题,扶持特色工艺品产销业,特别是注重开发各个地方特色文化产业。

(3)民艺展演型村落。在民族演艺文化多样的村寨,乡村民间文化产品规模小,风险能力低。通过消费调查、市场培育、专利注册、品牌经营和资本运作等,使民艺展演型实现体制创新。

(4)文化养护型村落。重点立足于对文化资源濒危和有重大保护价值的村寨的挽救和研究,援引法律法规和寻求政府保护,杜绝文化资源的消亡。

(5)控制型村寨。在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名村,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把握文化和商业的平衡,限制流量,实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3.3体验向导型模式

在体验经济时代下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的开发是必然趋势。旅游体验划可分为娱乐型体验、教育型体验、遁世型体验和审美型体验四种。立足资源优势,开发可重复使用的生态旅游产品,积极开拓体验旅游市场,实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的统一,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一体,提高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参与性和对生态环境的融入性与自享性。

4、总结

旅游业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但也给独特民族文化的延续带来了冲击。针对我国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不同开发模式,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科学引导,遵循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深层次地、保护性地开发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生态资源,才能够确保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尹宏祯,窦登奎.西部生态旅游模式的市场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3):190-191.

[2]李贵卿,黄萍,王裴等.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策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4):364-365.

[3]王平.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9):158-159.

第9篇

2008年起,中央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各省级综合博物馆,各级宣传和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浙江、福建、湖北、江西、安徽、甘肃和新疆七省(区)为试点省份,先期开展免费开放试点工作。

为了顺利进行免费开放,甘肃首批21家博物馆、纪念馆都在前期进行了充分准备。其中,省博物馆自3月15日闭馆以来,就馆区环境整治、展厅环境整治、安全设施改善、陈列展览提升、服务设施改善等多方面进行了积极准备。免费开放以后,该馆初步将为社会提供基本陈列3个,展现长度1667米,展出文物1100件(套)。

3月27日,甘肃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动员部署会议在兰州召开,来自全省文博系统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和甘肃省博物馆领导分别就免费开放工作做了大会发言,与会代表就免费开放筹备进展情况进行了交流讨论。

28日上午,甘肃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启动仪式在省博物馆举行。全省首批21个博物馆、纪念馆从当天起正式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年内还将有19个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其他博物馆、纪念馆也将力争在2009年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甘肃省首批免费开放的其他20家博物馆为兰州市博物馆 、平凉市博物馆 、庆阳市博物馆 、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瓜州县博物馆、高台县博物馆、秦安县博物馆、会宁县博物馆、灵台县博物馆、环县博物馆、陇东民俗博物馆、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东乡县民俗博物馆、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哈达铺纪念馆、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纪念馆、会宁胜利纪念馆。

西安大唐茶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近日,西安茶文化研究交流的国际学术文化舞台――西安大唐茶文化研究中心宣告成立,中心将以弘扬中华茶文化为己任,开展茶文化的历史、科学、文化、茶道等领域的研究和交流,繁荣茶产业和茶贸易,同时联合有关专家学者,开展历史、佛学、考古、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文化学术研究交流活动,为今日西安的文化建设贡献心智。

大唐茶文化研究中心作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大力支持下的分支机构,由西安大慈恩寺联合社会各界共同成立,名誉主任由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张伟、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宋少祥兼任,中心主任由西安佛教协会会长、大慈恩寺方丈增勤担任,中心的顾问囊括了国内省内的众多文化名流,如季羡林、冯其庸、王家扬、张岂之、黄心川、刘枫、楼宇烈、肖云儒等。

大唐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长安(西安)作为中国茶叶的发祥地,有责任、有能力不断发掘、继承和弘扬中华茶文化,尤其是唐代茶文化和佛教茶文化。

京城旅游业奥运期间服务标准出炉

4月10日,北京旅游业针对奥运期间的旅游接待拟定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包括入住饭店办理手续不能超过5分钟、禁用“小喇叭”、将开通“一日游”网上预订等一系列服务标准。

据北京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奥运会期间北京将在城市范围内的重点景区、主要购物区的休闲场所、主要交通枢纽建设56处旅游奥运信息亭,并在7月1日至9月17日之间开展运营,为游客提供“面对面”的赛事信息和旅游信息服务。为了满足来京游客对于“一日游”的巨大需求,北京在4月底之前开通了“一日游”网上预订,为来京“一日游”旅游者提供方便。 作为直接面对各国游客的“窗口”,北京饭店业也做出了多项具体承诺。包括前台为每位宾客办理入住和离店手续时间不超过5分钟,接待30人以内团体,入住和离店手续时间不超过20分钟,每增加10人再增加5分钟接待时间等。另外,宾客办完入住手续10分钟内须将行李送到客房,宾客提出退房的10分钟内将行李取出送到大堂,团队行李在送达饭店并注明房号后,最长不超过30分钟。正常情况下,总机接线员将在铃响10秒钟内接听。而在餐厅服务中,各星级饭店、住宿达标单位和星级餐馆的餐厅须依照《中文菜单英文译法》提供中、英两种文字以上的菜单,并明码标价。

此外,全市景区自今年6月起禁止使用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干扰的扩音器材进行导游和讲解。

第10篇

【关键词】旅游;博物馆;感知

博物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与人类的社会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博物馆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了至高的位置,成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基地和人文旅游的热点场所[1]。近年来,随着城市旅游的日渐兴起,博物馆的旅游功能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吸引力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博物馆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当代博物馆的工作重心不再停留在对藏品的保存和研究上,而是以人为本,突出为公众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建立一个鲜明、独特而富有吸引力的形象,对于博物馆建立自身优势,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积极引导潜在游客的行为决策来说,都具有推动作用。新时期博物馆旅游的研究既可以丰富我国旅游产品的类型,提升我国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又可以对转型时期文博业的可持续发展作有益探索,因此博物馆旅游有巨大的开发前景和研究价值[3]。

一、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一)博物馆的功能

随着博物馆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从过去的以收藏为主导转化为以社会教育为主,收藏、教育、研究、娱乐并重,今天的博物馆可以是一收藏中心、研究机构,也可以是一个传播知识的学校,或是一个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如常德诗墙)。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博物馆具有收藏、研究、教育的基本功能。欧美比较通行的是博物馆的“3E”功能,即“教育国民、提供娱乐、充实人生”(Education、Entertain和Enrich)。在最近的几十年中,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到空前的发展,特别是在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博物馆成为进行成人继续教育的好场所,同时也成为辅导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生动的校外课堂。博物馆的教育工作是博物馆与观众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从广义教育的角度看,单纯的娱乐几乎是不存在的。而单纯的教育,由于其枯燥乏味和带有强制性的特点也不受人们欢迎。“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已成为众多教育设施和娱乐设施共同拥有的口号与追求的目标。“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已成为众多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共识。许多观众来博物馆是希望凭借赏心悦目的游览消除疲劳、陶冶性情、焕发精神,以获得文化生活享受的满足[4]。

(二)博物馆的旅游相关研究综述

博物馆作为一类旅游吸引物很早就引起了国外旅游学者的注意,上世纪20年代末就有学者对博物馆游客信息收集行为展开研究。早期对博物馆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博物馆游客的行为和心理倾向以及博物馆与旅游的关系上。如Gilman(1916)博物馆经营的不足进行了探讨[5];Robinson(1928)研究了博物馆游客行为以及博物馆经营存在的思想问题[6];Melton(1933) 对博物馆的内在环境、陈列的布局以及游客的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7]。Prince et al(1985)认为潜在游客对博物馆的形象感知是影响其前去参观的重要原因 ;Richard Prentice(1998)对游客参观博物馆后的回忆进行了研究;Roger Vaughan(2001)对游客感知的博物馆形象进行探讨[8]。

国内真正意义上对博物馆旅游的关注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学者们开始探讨博物馆应与旅游业融合能获得更好的效益,张广瑞最早提出博物馆与旅游业携手,以求得更好的发展,之后博物馆旅游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陆建松(1997)认为博物馆作为都市旅游设施有着独特价值和魅力,应从都市旅游的角度来发展博物馆事业[9];海(2000)认为文博事业与旅游业应该通过克服行业隔阂、建立协调机制以及合理分配旅游收益等途径实现两者相互促进、优势互补[10];杨丽(2003)就我国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进行了分析,提出博物馆作为一种高品位的特色旅游资源,应加强人员培训,扩大宣传与促销,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各类娱乐参与式旅游项目[11];周玮、沙润(2006)依据遗产经济学原理,通过分析国内民俗博物馆旅游开发现状,提出我国民俗博物馆旅游开发的原则和建议[12];李伟(2009)则通过研究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结合河南省博物馆资源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博物馆旅游开发与管理的长效机制[13]。陈桂洪等(2010)对国内博物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14];沈艳(2011)提出事业型博物馆要向服务型转变[15];甘露,卢天玲(2012)研究了博物馆解说系统的游客期望、评价和使用 [16]。纵观国内外,发现关于游客对博物馆形象感知的研究鲜见,使得本文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是本文的关键,中文文献主要来源于中知网、万方数据库、百度、谷歌学术搜索等,外文文献主要来源于EBSCO数据库。其次是文卷调查,问卷调查分两步进行:预调研与正式调研,预调研用于检验问卷设计的信度与效度。正式调研通过现场发放方式进行。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100%。

关于调查的说明:第一,调查时段为2012年9~11月和2013年1~2月,这两个时段是基于如下考虑,首先所抽取的样本要实现大黄金周、双休日和工作日之间的平衡,其次所抽取的样本要尽可能涵盖广泛的群体。第二,调查方法的选择。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进入游客中心的游客进行全面调查。为进一步提高抽样代表性,家庭或集体出游只作为一个样本。在每份问卷发放前都向被调查者说明了意图并完全征得了被调查者的同意,保证问卷的质量。第三,调查对象的选择。常德博物馆的外国和港澳台游客占了一定的比例,特别是日、韩等国及港澳台地区。但限于现有条件,这次研究采样的对象为中国大陆及台湾游客。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1.游客性别。调查发现男性、女性游客比重分别为47.7%和 52.3%,女性比重略高于男性比重,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

2.客源结构。常德博物馆以省内其他城市游客为主,其次是本地游客和省外游客。这似乎有悖常理,但却有其原因,其主要是在常德上大学的省内学生,或者是大学刚毕业来常德工作的这一部分人群,构成了省内其他城市游客的主力军。而省外游客主要是旅游团,且以台湾游客居多,兼有少部分韩国游客。

3.游客年龄。常德博物馆游客以16-25岁、26-35岁两个年龄段居多,分别占32.6%和20.9%,可见,中青年游客是博物馆的主要客源。其次就是老年客源市场。

4.游客学历水平。常德博物馆游客的学历水平相对较高,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游客基本上占一半,其次是高中学历以上达到37.2%。这一现象说明博物馆深厚的历史文化特性需要游客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或对文化感兴趣。

5.职业结构。游客的职业结构以学生(32.6%)、企业员工(22.1%)和事业单位职工(16.3%)为主。据笔者了解,常德博物馆经常举办小型展览,活动期间来参观的中小学生较多,但本人在调查期间并未遇到。因此在职业结构上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

(二)游客获取信息的渠道

调查发现选择“别人推荐”、“旅行社”的游客比例分别为61.6%和30.2%。表明口碑传播是游客获取博物馆信息的重要渠道,由别人推荐而来的这一部分游客显然是受到了积极的口碑影响,这种积极的口碑宣传是其他任何媒体所不能代替的,是旅游景点拥有的最宝贵的核心竞争力。但“别人推荐”是个很宽泛的选项,并未说明是自己去了解还是别人主动推荐。旅游团的游客基本上都是选择“旅行社”这一途经。有24个游客选择了“其他”,这些游客基本上都是本地人,自身对当地的旅游景点有一定的熟悉度。而“电视或广播”、“报纸杂志”和“网络”这三个选项无人选,详见表1,说明博物馆未利用好大众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三)旅游动机描述

本研究将游客的参观动机分为9类,游客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多项选择,调查结果如下,见表2。从参游动机来看,游客更倾向于“增长见识,提高修养”比例达到66.3%,其次是“欣赏珍品” 为55.8%,选择“了解历史文化及文物”的为54.7%,选择“打发无聊时间”、“满足好奇心”的游客相对较少,说明有部分游客是在打发无聊时间或者满足好奇心的同时,借机来博物馆参观游览增长见识,在主要动机下有次要动机。需要说明的是“学校组织”选项的百分比为零,是因为在笔者调查期间没有遇到由学校组织的参观活动。“陪同亲友参观”的比重为23.3%,说明有部分游客主要是陪同亲友去参观,自己并无参观动机或曾经参观过。

(四)游客感知描述

根据李克特五尺度量表(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完全同意五个等级,分别计为1、2、3、4、5分)分析游客对博物馆的感知,均值得分4分以上表示游客感知好,低于3分表示游客感知较差。结果如表3所示,游客对“博物馆的环境干净整洁”、“博物馆的展品布置优雅”、“清晰的展现了历史文化和文物”、“博物馆的展览很有教育价值”项的评价较高,说明游客认为常德博物馆能够很好地反应历史和文化,并且认同博物馆的教育价值和环境;游客对“工作人员的服务热情友好"、“博物馆内的藏品十分丰富”、“博物馆的建筑很有吸引力”的评价较低,说明常德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服务还存在很多不足,并且藏品及建筑外形赶不上其他大博物馆。对于“展品解说、标示清晰明了”、“参观博物馆的游客素质较高”、“展品很有吸引力”这几项,游客的态度居中。总体上,游客对“此次参观收获很大”的评价均值为4.10,说明游览博物馆能给游客带来一定的收获,进一步体现了博物馆的教育价值。

(五)总体满意度及重游意愿

统计结果显示:游客对常德博物馆的总体满意度均值为4.05,说明游客感知到的博物馆总体形象较好;重游意愿均值为2.97,说明游客对常德博物馆的重游意愿不强,出现这种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博物馆提供的产品内容单一,难以给游客带来新鲜的旅游体验。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首先根据调查可知,前往常德博物馆参观的省内游客占了很大比重为74.4%,且以16-35岁的中青年游客为主体,说明常德市博物馆游客以省内16-35岁中青年为主。

其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常德市博物馆的营销手段过于单一。游客获取博物馆信息的渠道局限于别人推荐和旅行社,至于如今使用普遍的大众传媒如报纸、电视和互联网等根本未发挥营销功能,究其原因可能是博物馆一直以来都是事业单位性质,员工的工资与业绩无关,游客多或少并未对其工资产生任何影响,导致他们在经营过程中不能像企业一样采取种种办法主动营销,进而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满意度。

再者主要问题就是展示方式过于静态。无论是历史文物、民俗名人等均用实物加图版的形式面向观众,形成的是一种单向型和填鸭式的单向展示方式,展示内容枯燥、展示形式平淡,缺乏能给游客带来视觉冲击效果的高科技手段的应用。

最后是游客低重游意愿低。虽然游客满意度均值为4.05,而重游意愿均值却只有2.97。究其原因可能与营销手段单一、产品内容固定化、服务主动性不强和展示手段落后等综合因素有关。

基于以上对问题的分析,为促进该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尤其注意运用现代大众传媒。博物馆应尽早建立自己的网站,及时各种营销信息。

2.多媒体交互展示。游客的游览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时间内仅靠阅读文字、看图片很难给予游客“感官、娱乐、社交和学习”全方位的体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大大增强游客的参与性和交互性,将触摸屏、投影和计算机问答游戏等丰富的媒介手段应用到现代博物馆的展示中,冲击游客的感官,从而影响游客的心理反应,激发游客的幻想力和好奇心。

3. 硬件与软件提升双管齐下。低质的服务会让游客产生反感,优质的服务可以吸引留住更多的游客,加强对讲解员等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培训,培养他们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和水平。同时在硬件设施上进行必要的投入,使游客能同时感受到优质的服务和高科技带来的震撼。

参考文献:

[1]司莉娜.基于游客感知的博物馆形象研究――以首都博物馆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5):12-17.

[2]唐凯.博物馆国内游客特征探究――以武汉博物馆为例[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4):40-44.

[3]李燕妮.我国博物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11):89-90.

[4]刘芳,盛海涛.博物馆功能与观众[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2):31-34

[5]Gilman, B. I. Museum fatigue [J].Science Monthly, 1916(12):62-74.

[6]Robinson, E. S. The behavior of the museum visitor [J].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Monograph, 1928.

[7]Melton.Som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museum visitors [J].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33 (30):720-721.

[8]高杰,杨翊恺等.西安旅游市场游客需求满意度调查――以博物馆为例[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6):35-39.

[9]陆建松.博物馆与都市旅游业[J].探索与争鸣,1997(11):37-38.

[10]海.文博与旅游关系的演进及发展对策[J].中国博物馆,2000(4):15-19.

[11]杨丽.我国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诌议[J].经济地理,2003,23(1):121-125.

[12]周玮,沙润.中国民俗博物馆旅游开发的遗产经济学研究[J].特区经济,2006(10):240-241.

[13]李伟.免费开放后河南博物馆旅游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J].经济论坛,2009(22):95-97.

[14]陈桂洪,黄远水,张雅菲.国内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2):74-79.

第11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南京城市旅游;创新应用

民俗,是一个地方长期形成的风尚、习惯,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与意识。民俗文化就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的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传统,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岁日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其内容相当庞杂丰富。

民俗文化与一个城市的关系非常紧密。知名城市学学者纪晓岚博士说:“城市不能仅限于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还要具备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的种种条件和环境。人们之所以渴望居住在城市,正是因为城市可以更多地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更确切地说,人类找到了能够满足自身发展(精神)需要的聚居形式――这就是城市。城市的本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2从理论上讲,每个城市,都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察和评价她:物理方面的,即城市的硬件建设的物理特性方面,如道路的合理性、建筑物的技术性、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性等等;文化方面的,即城市的文化底蕴方明,包括建筑物的风格与人文历史、社会风俗等等;生态方面的,即城市的物理结构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融洽程度,是否适合于人类自己生活,是否适应人类未来健康发展,是否与当地生物和谐共存。民俗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塑造着城市的精神和气质;承载着城市人群的情感和回忆;并且规范和引导了城市的生活行为;显现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底蕴。

当今的城市,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民俗文化”似乎越来越稀缺。城市里不是没有民俗的情感,而是缺乏民俗的载体”。 比如,新年的气氛是一年不如一年。中国人几千年来对以家庭为核心的亲情文化的认同,使春节在通过亲人团聚获得精神慰藉中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传统节日日渐式微的堪忧状况,专家们呼吁,抢救和保护民俗文化遗产,迫在眉睫。

东京大学教授陈志勤认为:“愈是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其地方性的文化越淡化,盲目地向城市发展势必造成地方传统文化的消亡。”上海大学的曾军博士说:“在城市文化传承问题上,应当把城市视为文化传承的积极力量来考虑,才能找到破解城市文化传承的钥匙……在城市文化传承问题上,应当把城市视为文化传承的积极力量来考虑,才能找到破解城市文化传承的钥匙。”

城市文化建设作为“软实力”,它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对城市精神的提炼、对城市文化品格的理解正成为各个城市文化建设中重要的方面。而一个城市的旅游文化建设则直接影响了一座城市的形象。民俗文化在城市旅游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如果能把传统的民俗文化和一个城市的现代旅游文化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对一个城市的形象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南京,作为一个著名的文化古都,近几年来在城市建设中加快了步伐,很多专业人士在其中提出了很多创新的设想。本文就民俗文化在南京城市旅游建设中的创新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 民俗文化在南京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1.1 丰富的民俗资源缺乏整合

南京有着是丰富的民俗资源,无论是动态的民俗民风节日,还是静态的民俗遗留物。然而,南京市的民俗资源终究缺乏整合。

首先,传统建筑物规划得凌乱;其次,南京没有利用最有标志性的传统民俗建筑来实现城市的个性;再次,民俗文化缺乏可持续性的引导。

1.2 民俗活动及节日不清晰

南京也曾经出现过一些有意思的民俗活动。2002年4月30日,中新社南京四月二十九日电(记者王国安)今天上午,南京首届中国民俗吉祥艺术节在南京白鹭洲公园开幕,中国旧式婚俗迎娶表演、中国民俗喜庆堂会表演、中国民俗吉祥艺术展览、民俗艺术大师绝活表演、民俗吉祥艺术精品展销、民俗艺术专家学术讲座、抛绣球、放河灯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香港、陕西、贵州等全国近二十个省市的约百位民俗艺术家将在这里献技献艺。2007年02月16日,作为南京首家集中展示民间艺术的场所,南京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昨天正式开园。2008年年初,南京市秦淮灯彩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花灯艺人的保护计划也正式提上日程。但在南京市,并没有标志性的、清晰地民俗活动及节日持续进行,而深入人心。

二、 南京城市旅游建设中可创新的民俗文化要素

现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南京市近几年来陆续开发了一些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旅游路线,如:六朝怀古游、大明胜迹游、宗教文化游、秦淮风情游等。在这些旅游路线中,不乏一些具有民俗风情的景点,如:淳化镇附近的六朝石刻、明代朝拜天子礼仪的场所朝天宫、夫子庙秦淮河、老城市、云锦博物馆、甘熙故居等。然而,仅仅有景点的参观时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的一些民间文化的要素,才能够更加吸引人。

2.1 传统小吃、地方特产

早在1987年,南京就推出了秦淮小吃的“八绝”:“一绝”为魁光阁的五香茶叶蛋、五香豆、雨花茶; “二绝”为永和园的开洋干丝、蟹壳黄烧饼; “三绝”为奇芳阁的麻油干丝、鸭油酥烧饼 ; “四绝”为六凤居的豆腐涝、葱油饼; “五绝”为奇芳阁的什锦菜包、鸡丝面; “六绝”为蒋有记的牛肉汤、牛肉锅; “七绝”为瞻园面馆的薄皮包饺、红汤爆鱼面; “八绝”为莲湖甜食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五色糕团。

然而这些小吃现在都深藏在像“奇芳阁”这样的大饭店里,一个普通的来南京的旅游者,不可能顿顿都去这些大饭店里吃饭。而南京的街头巷尾却到处都是“山东杂粮煎饼”“武汉鸭脖”“盱眙龙虾”这些外地的特产、名吃,这种情形很容易给一个外来者这样的错觉:南京没有什么有名的小吃,全是外地的东西。城市的旅游开发者如果能将这些深藏在大餐馆里的南京小吃加以改造,以小吃摊点的形式出现在街头巷尾,并对小吃车的造型进行统一的规划,那将成为南京旅游的一大风景线。

另外,南京可以建设一些小吃一条街,类似于北京的王府井,建设一条步行街,全是卖南京的特长、地方小吃。让每一个来南京的普通人都有机会品尝南京的小吃,这样,南京的民俗特产就自然地为大家所知了。

2.2 传统居住方式――老宅

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有着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除了被保护的历代王陵,被保存下来的普通居民居住的老宅子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泰仓巷39号的晚清民宅,住户顾凯家一进门就是厨房,但是头顶两根4米高的冬瓜梁有合抱粗,上面还有精美的木雕,两边分别是鲤鱼和荷花,精美异常。客厅的小门只容一人进出,包着精美的砖制门套。而客厅顶上安装了“承尘”,意即承接灰尘,是一种木板吊顶,防止房顶落灰。里屋两扇对开小门,门板上刻着楷书“东壁图书”和“西园翰墨”,据主人介绍,他们现在住的,正是原来一套老宅的书房。泰仓巷34号有着漂亮的雕花门楼,南京地方史专家杨永泉指着1米多高的条石墙基说,这个高度表明屋主身份非富即贵。大门砖墙各有一道凹槽,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这是为了方便轿子进入,为轿杠预留空间而凿开的。杨永泉仔细看了墙砖确定地说,这幢房子至少有170年历史,使用的青砖横截面有一道缝,用瓦刀可以一剖为二,这种工艺只在清同治以前使用。绒庄巷58号是有着完整四进院落的江南穿堂式民居,七架房梁保存完好,纹路繁复的雕花窗户保存完整,一些窗板可以拆卸,便于夏天通风。房主郑坚说,据先辈介绍,这里曾经是个镖局,旁边还有一个叫朴园的私家花园,有假山有花有树,后来园子荒废了,假山石被运到瞻园和玄武湖。除以上这些,南市楼2号、升州路216号等30余处均是晚清自民国以来的老宅,结构完好,具有保留价值,

这些民宅,有的现在还住着人家,民宅的存在,很好的保存了老南京人的居住方式、生活习性、爱好。可以将这些民宅加以开发,把民宅较聚集的规划成民俗文化步行街,设一些传统小吃的摊点,供游人观赏、散步、吃小吃,体验老南京人的悠闲生活。

三、 民俗艺术在南京城市建设中创新的方法与思路:

3.1 完整丰富的旅游路线的设计

在南京市的旅游业中,民俗文化虽然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其并不突显,尤其没有形成特色旅游。

在现存的旅游景点中,南京市郊区江心洲的民俗文化旅游显然是经过规划的。高淳县的民俗街不仅让游人可以领略到当地民俗艺术在古建筑中的应用,还可以欣赏到一些民间歌舞,以及品尝到当地的风味小吃。整条民俗街经过设计修复过,似乎有了一种古朴老街的风韵,每当金秋时节螃蟹上市之时,远近的游客就蜂拥而来。其实,高淳县的民俗资源远不止这些,其城外的“薛城乡”,每年都举行“游龙”的风俗。虽然这个风俗已经被人所知,但它始终只成为“薛城乡”本土范围内的习俗,并没有广为流传,甚至成为旅游资源。其实,“薛城乡”这块土地上的风俗本身保存得极为原汁原味,它既有丰富的学术价值,也有浓厚的可开发旅游资源。如果开发得当,将是一笔可贵的旅游财富。

江心洲的民俗村则是经过专家精心策划过的。它有民具馆、风俗馆、鲜果乐园等,是一个集游、玩、吃于一体,融动静结合的民俗村落;它既展现了古朴的农具、民俗,也激发了游客回归的自然果园的娱乐之心。它的婚俗馆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南京市人民传统的结婚仪式过程,游人可以参与其中,一过结婚之瘾。真正让游人做到了“乐于其中”。

位于南京市中心的“甘家大院”也是一个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它浓缩地展现了古代家庭中的各种风俗,只可惜它的展现形式也比较单一,所以并未被人们全面认知。南京市可被罗列为旅游资源的景色很多,但是,有关部门似乎并没有把他们整合起来,形成一条具有金陵风味的风俗旅游一条线。由于它们的分裂及孤立,南京失去了具有城市品牌效应的民俗旅游文化。有关执行部门应与专家更加紧密的结合,建设成一条系列化的完整旅游线路,在这条旅游路线上应注重动静结合、重点突出、打造具有金陵特色的旅游文化路线。

3.2 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形象的建设

在许多游客的心目中,夫子庙似乎是南京城市的一个代表作,其热闹的街市、仿古的建筑以及每年一次的元宵灯会很深入人心。秦淮河边曾经的过往老事以及现代夜市让人留念忘返。然而,夫子庙仅仅凭着这些城市景象并不绝对是一个成功的都市形象之典范。笔者认为,夫子庙还是存在许多以待修正的地方。首先,整个夫子庙的规划,比如商业区和风俗街混淆不清;其次,麦当劳、肯德基、Adidas等外来的国际连锁店参差不齐地拥挤在古朴风味的建筑中,造成了城市形象的整体规划的紊乱。于是乎,夫子庙的城市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含糊不清。事实上,如果把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修复利用得好,它们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符号。

所幸的是,南京市这几年保存下来的老城墙进行了较好的规整,使得它们在南京整个城市形象中熠熠生辉。“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永远比单纯的静态形象深入人心。夫子庙和老城墙虽然足以成为南京城市形象的代表作,但仅仅是这些静态的建筑符号是不足以突现南京市的文化特质的。笔者认为,传统的元宵灯节和过去与老城墙有关的“走三桥”、“除百病”等风俗习惯。如果能始终生动地与之结合,便可以起到更佳的效果。在“元宵灯节”、“走三桥”、“除百病”等这些传统的民俗活动中,如果百姓和游客能参与其中,那么不仅是城市建筑能引人注目,这些民俗文化则更能深入人心。

《南京市2005―2007年明城墙风光带保护与建设计划》中指出:“继续完善明城墙风光带建设,重点实施东水关―长乐路城墙外侧、中华门城堡西侧―中山南路段、太平门―琵琶湖段、定淮门大街―小桃园段城墙维修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月牙湖公园五期工程,力争到年底完成现存城墙外侧95%的保护与建设任务,基本形成明城墙环城绿化带,为明城墙申遗奠定基础。”这里文件的修订,说明南京的市政建设越来越注重城市特质的修护。

3.3 具有权威文化特征的博物馆建设

在南京,目前能领略到较为系统的民风民俗文化的大概博物馆有以下几个,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京博物院的民俗馆、云锦博物馆、甘熙故居等。这些博物馆都是国家投资的,可惜的是南京并没有出现有影响力的私人民俗博物馆。

目前,这些博物馆在展现民俗民风之中明显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1)馆内藏品并不丰富。也许是资金不足,也许是民间用品似乎从来就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这些个馆内的民间收藏品显然品种稀缺、物类不全,并不能真正地展现我们国家的民俗文化。

(2)陈设老套单一。在这些馆内,民间物品的陈列大多以静态为主,没有相应的动态展示或者生动的音像辅助,观者常常觉得平乏无趣。事实上,这个空间完全可以设计得生动活泼,具有立体感,且让观者兴趣盎然。传统的空间未必一定是缺失新意与时尚。

(3)文字说明不详实。在这些馆内,不仅没有文字详实的宣传册,就连标注文字也是简单潦草。一个真正成功的博物馆是一个公共开放的教育基地,文字则是博物馆与游客之间交流的桥梁。如果解说文字不详实准确,游客只能走马观花而无法知晓其中的精髓与内涵。

(4)讲解者专业知识有待提高。由于讲解者对于民俗文化的知识掌握程度的有限及专业化训练的匮乏,馆内的讲解者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能把日常的俗语与专业的术语完好地结合起来,导致了游客对于很多民俗文化知识的误读。

另外,南京市应该鼓励民间博物馆的兴起。近年来兴起的江苏省南通市、昆山市“博物馆群”,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文化现象,仅南通市就有20多家博物馆,而昆山市锦溪古镇区内就有14家民间博物馆。事实说明,民间博物馆将更有力、更生动、更丰富地证明了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它会带动更多的市民来敬仰和保护民俗文化。

3.4 标志性节俗的设计与实现

每一座城市均有它的民俗特质及标志性的传统习俗。南京作为一个古老的城市也有它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其中,有许多节俗是很有城市特征的。比如:元宵灯节、端午节、七夕节…..众所周知,元宵灯节是金陵文化的一个标志,而端午节则受周边地区比如扬州、南通影响较大,也一直成为百姓乐于庆贺的节日。这几年来,有江苏广播电视集团与南京大学社会关系共同策划推动的七夕节似乎一度成为城市的亮点。应该说,这些节俗丰富充实了南京市民的民俗文化内涵。然而,笔者认为,由于这些节俗未被科学合理地策划与应用。元宵灯节虽然每年热闹非凡,深受百姓注目,但它的时间太短,且活动形式单一,没有新意,似乎只是成了一种年复一年的习惯。其实,古时候的元宵节最长时间达半个月,而如今的南京元宵节则只有1天,尤其集中在晚上,观者之多,严重影响了百姓识读元宵文化内涵的质量。端午节,更是活动范围窄,参与人数少。它每年只是在某个范围内、某个集群象征性地举办像“赛龙舟”之类的活动。

“七夕节”,这几年来,则在江苏广电集团的鼓励下,越来目前为止,它是比不上西方情人节那样热闹的。

但是,这些传统的节俗没有真正成为南京城市的民俗文化之象征,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专业人士及专职部门并没有在广度与深度上下功夫来阐释这些节俗的真正文化背景、内涵特质及其现代意义。百姓对它们的认知是模糊的,甚至是曲解的。比如,端午节。

(2)这些节俗的庆贺没有被好好地策划与推动。比如“东方七夕情人节”,笔者记得第二届“东方七夕情人节”在南京举办的当天晚上,南京市的上空居然升起了孔明灯。殊不知,孔明灯是过去军事信号之灯,它怎么与“相思”之情牵强地联系在一起呢?其次,举办“七夕节”必须原汁原味地再现“七夕”的文化内涵性场景,让百姓真正地体会到它的文化定义!百姓实在不知道如何真正地参与到这个突如其来的“东方七夕情人节”之中来!

我们可以空间或时间为线索,推出系列民俗节日、庆典活动、线路,使旅游者从民俗节日活动中欣赏和了解南京市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体验当地人在节日期间那种奔放、狂欢的情绪情感。民俗节日是该民族民俗生活的一次集中演练,是民俗活动的大展示,旅游者可以直接地了解和考察该民族或地区的民俗生活,不仅使他们在群众性的狂欢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增长了见识,而且得到休息、娱乐,使身心愉快和松弛。利用节日庆典活动,繁荣民俗风情旅游市场,有很多课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3.5 新的文化品位和风格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

民俗文化的传承,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应只是整理收藏如此简单。专家呼吁,只有为传统文化注入活力,使其在新的土壤里继续生存,才能让传统文化的生命生生不息。在旅游路线的设计过程中,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是一个重要的事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起到了宣传烘托民俗旅游的作用。

然而,目前市场上好的民俗旅游产品并没有好好设计。从产品本身到外包装,市场上见到的旅游产品都显得媚俗和粗糙。同时,过分商业化的传统民俗物品,即失去了历史文化的底蕴,也失去了文化传承的意义。

从美国回京的旅美花样设计师黄素宁认为:真正对民间艺术保护,应该是保持它的原生态,真正的民间艺术应当扎根民间。现在一些所谓“作品”,比起她18年前在国内看到的水平相差许多,粗制滥造、质量差强人意,其实是对民间艺术的玷污。最可怕的是它的自然的淳朴性和粗犷性的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两个最不能被容忍的缺陷:虚假性和肤浅性。大多只在感性的器物的层面上下功夫,没有自觉地去追求一种新的文化理念,确立新的文化品位和风格。这种人为炒作起来的所谓民俗、民间文化热并不是传统民俗、民间文化中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的伟大复兴。

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确立产品定位,这是开发民俗文化产品的先决条件;进行市场分析,这是开发民俗产品的必要步骤;系统规划,它使民俗旅游产品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其次,还要处理好民俗产品开发的经济效益问题;要处理好保持原汁原味的问题;要处理好利用、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问题。

南京有很多可以开发的旅游产品。比如:云锦。它的用途之广完全可以形成一个丰富的产业。它可以做成现代装饰品、首饰、服饰,还可以做手套、笔袋等。虽然这些物品在市场上也可看见,但是,它们显然缺乏时尚与创新元素,依然只是做了简单加工而已,工艺也显得粗糙。如何用本土化原材料做成即时尚流行,又具有地域特色的物品,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向日本的现代设计学习。

四、 结语

总体说来,民俗文化在南京城市建设中创新的方法与思路有:在政府的可持续性及开放的扶持政策下,切合南京民俗文化背景,充分利用本土民俗资源,继续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民俗文化,深度开发具有金陵风采的民俗旅游节,突出南京市的城市个性。

【参考文献】

[1]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州:广东出版社,1999:163-168.

[2]张河.清区域民族旅游开发导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59-64.

[3]刘锋.全球化时代中国旅游的“形”与“神”.旅游学刊,2009,7:5-6.

第12篇

[关键词]博物馆 纪念馆 群众教育 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 G269.2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292-1

1充分认识博物馆在群众教育中的重大作用

博物馆、纪念馆作为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主要展示场所,对大众进行教育是其一重要功能之一。博物馆、纪念馆能够以有形的物品向民众直接展示历史与现实的变迁,展示党的发展历程,这是一种形象与鲜明的展示方式。在群众教育中,博物馆、纪念馆具有以下功能和作用。

(1)帮助群众了解党的历史。博物馆、纪念馆陈列有党史的重要资料,有我党革命战争时期的实物和照片,群众通过观展这些实物和照片,对党的历史会有着深层次的理解,对党的光辉传统和光辉业绩有着全面的认识。目前,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博物馆、纪念馆,地方博物馆、纪念馆珍藏了地方文史资料,,可以让地方群众了解当地的历史,增强群众的爱国热情。1840年以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个深渊里,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整个探索的历程都以实物形式留存在博物馆内。群众可以通过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全面而系统地了解中华民族近代的抗争史。参观博物馆展览,就仿佛是行走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以全方位地接受历史观念的熏陶。

(2)丰富群众的文化素养。博物馆、纪念馆是直观展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最好场所。在一些地方博物馆、纪念馆中,陈列着地方民俗文化实物。这些实物展览既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示,同时也是对这些民俗文化的一种保护,更是对群众的一种文化教育。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实物展览,能够使群众地区文化有深刻的认识,从而促进了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3)提升群众的艺术修养。一般而言,博物馆、纪念馆都是当地收藏文物及艺术品最丰富的场所,而且馆藏的艺术品大多为精品,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或者一种艺术品的类型。博物馆、纪念馆艺术教育资源的优质性和丰富性都是一般学校无法比拟的。馆藏文物比在教室里欣赏纸质印刷品、电脑幻灯片、石膏模型等更能体会到艺术的强大魅力,也更能激发群众热爱艺术、欣赏艺术的热情。

2博物馆、纪念馆群众教育的特点

运用博物馆、纪念馆珍藏实物对群众进行教育,与普通学校的教育不同,因为这里陈列了大量的实物,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能起到更纵观博物馆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博物馆、纪念馆群众教育具有广泛性。博物馆、纪念馆是面对群众开放的教育场所,来这里参观学习的群众不受身份、性别、职业、年龄、国籍、民族、文化的限制,只要愿意学习,在规定的开放日内,随时可来博物馆参观接受教育。在群众教育中,无论是少年、青年、中年,或者老年人,无论是工人、农民、干部、军人,或者知识分子都能够在这里接受教育。

(2)博物馆、纪念馆群众教育具有无序性。博物馆、纪念馆不象学校那样是对青少年进行集中教育的场所,它是向全民开放的群众性文化机构。社会公民都有前来参观的可能性,而且往往受偶然因素的影响较多。所以,前来参观而成为受教育者的人是随意的、不确定的,百且多是无组织的,无序的行为。

(3)博物馆、纪念馆群众教育具有自发性。与学校教育不同,来博物馆、纪念馆参观的群众都是自发自愿的。参观学习,不受任何人的强迫,也不是哪个人应承担的义务,完全出自个人的意愿。因此前来参观的观众都是自发的,或出于好奇,或出于兴趣,或出于学习目的,具有自愿自发性。正是这种自发自愿调动起群众参观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的良好基础。

(4)博物馆、纪念馆群众教育具有自由性。为群众学习提供服务场所是博物馆、纪念馆的重要职责之一,为此,为了方便群众参观和学习,长期对外开放。来这里参观的人可以是集体,也可以是个人。他们不受课堂教学形式的限制,没有合格与否或竞争与淘汰的外在压力。这种形式正好符合了群众教育的特点,因为群众是一个广大的集体,他们来博物馆学习受工作和生活时间的限制,所以他们只能选择这种自由的学习空间,来这里接受教育。

3博物馆、纪念馆群众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博物馆、纪念馆在群众教育中有如此大的作用,而且教育形式又符合群众学习的特性。为此,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应积极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满足群众的学习需求,在群众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增加展览,丰富展品。对于博物馆、纪念馆来说,加强对群众的教育,需要通过举办展览与群众进行沟通,施行公共服务。一方面要丰富展品,特别要对党史资料进行补充完善,以利于群众在博物馆、纪念馆了解更多党的知识。另一方面,博物馆、纪念馆在多开展展览活动的同时,把展品送到群众的面前,把教育送到观众的家中。

(2)寓教于乐,形式多样。随着社会大众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群众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群众对博物馆、纪念馆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博物馆、纪念馆在教育形式上必须更加多样化,或观赏、或讲解、或寓教于乐,形式不一,灵活多变。这些形式要符合群众的口味,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

(3)发挥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作用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纪念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实现其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要达到向观众传播信息的目的,就必须最大限度的与观众的认知结构相吻合。不论陈列内容的学术层次多高,文物展品的内涵何等精深复杂,其展示内容都应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并产生兴趣与共鸣,在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焕发自身的活力。

(4)博物馆、纪念馆要突出馆藏特色

博物馆、纪念馆的实物展示与文化传播都离不开藏品,尽管博物馆、纪念馆展示的手段不断发展和提高,声光电等现代科技辅助,数字化关联和延展,但最终离不开实物。所以,博物馆、纪念馆一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一定要突出馆藏品的特色。根据群众教育的宗旨,充分发挥其馆藏资源的特性和优势,注重其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群众教育向纵深处发展。

(5)博物馆、纪念馆群众教育要推行人性化设计

博物馆、纪念馆在开展群众教育活动中,应该关心群众,人性化设计教育方式和形式,使群众愉快的在博物馆、纪念馆参观、游览和学习。在博物馆、纪念馆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进行人性化设计,以利于群众在这里参观学习。

总之,博物馆、纪念馆作为一个公共学习场所,一定要加强自身建设,满足群众参观学习的需要,在群众教育中发挥自身作用,推动群众教育走向。

参考文献

[1]曹兵武,李文昌:《博物馆观察:博物馆展示宣传与社会服务工作调查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年.

[2]马自树.《保障公民文化权益 实现文化公平》,《中国博物馆》,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