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战争

关于战争

时间:2023-05-29 17:40:48

关于战争

第1篇

1、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

2、枪是杀人的凶器,枪法是杀人的伎俩,战争就是对生命的践踏,无论用多么美丽的词语来修饰,也逃不过这个现实。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战争是死神的盛宴。

5、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

6、那些阴谋家的身后藏满了无数无辜的尸体,而他们就站在这座山上俯瞰这片被战火笼罩的大地。

7、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

8、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

9、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

10、真正的勇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11、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

12、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

13、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

14、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

15、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16、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

17、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

18、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

19、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20、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

21、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

22、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

23、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

24、倒在战争的血河中的人们,还无法看到希望的曙光就被无情地、无辜地、残忍地被抹杀了。

25、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

26、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

27、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

28、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

第2篇

八年级关于战争的作文【1】

战争,是人人都痛恨的一个词语。特别是对于我这种特怕见到受伤、流血的人来说。一见到“战争”,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一具具尸体;那一片片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令人心痛,令人心寒……

可是,尽管人们都痛恨战争,但却无可奈何。看,八年级上册的历史书,几乎每一课都是关于战争的。战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似乎特别“流行”。大家如果要回答“你知道那些战争?”之类的问题,回答应该都会包括“火烧圆明园”“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吧。没办法,谁让他们那么出名呢。

火烧圆明园,多么令人心痛啊!现在,就让我来为大家回顾一下吧。

那是在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以后,进逼北京。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这里富丽堂皇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珍宝让侵略者惊呆了。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又放了把火,使圆明园在大火中“沐浴”了三天三夜。而这场大火,使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作了灰烬。如今的圆明园,只有远瀛观的几根石柱还屹立在那里。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大罪。

虽然我并没有亲眼目睹到现今的圆明园,但仅从一行一行的文字中就可以想象出来了:历时150年才建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就在三天三夜的大火后,只剩几根石柱了,这是多么令人心痛呀!

……

本以为,身为90后的我们已经离那该死的战争很远很远了。但是,之前人们热议的“钓鱼岛事件”打破了我的“本以为”。本来现在的情况,日本和中国相处得多么融洽啊。可是,不知是谁挑起的事端,把这份宁静打破了。

难道和平年代真的要消失了吗?

难道“天下相亲与相爱”只是一个美好的梦吗?

八年级关于战争的作文【2】

我,一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鸟,抱着对外界事物强烈的好奇心,我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树林,独自去探寻一片新世界。

在漫长的路途中,我经受了风吹雨打,在到达一片新的“丛林”--城市时,我支持不住,落了下来,一个好心的小女孩将我带回了家,她十分用心地呵护着我,并且将她的心事都告诉我。

小女孩原来有一个十分幸福的家庭,有十分疼爱她的爸爸妈妈。一天,他们国家与邻国爆发了一场战争,所有的青壮年都要去参战,她的爸爸也因此离开了,两年来,书信全无,她常常在夜里听到妈妈在抽泣着,她知道,爸爸回不来了。但他并没有哭,她十分努力地帮母亲干活,(因为战争的关系,事物渐渐短缺,物价也不断提高,她们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同时也以她那乐观的性格,开朗的笑声,感染着周围同样失去了亲人的人,使他们重新振作,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可是不久,敌军开始侵略这所城市,巨大的铁鸟在上空不断地盘旋,就像一只饥饿的猎鹰已经瞄准了猎物,随时可能对猎物发起进攻。城市中的人们惊慌失措,都开始了逃亡。小女孩的妈妈也匆匆收拾了一些行李,拉着小女孩走,可小女孩还是固执的要带上我。

巨大的铁甲虫,他们称为坦克的东西也开进了城市,沿路对建筑进行破坏,飞机也不断地投下炸弹。小女孩同他的妈妈在路上飞奔着,躲避着周围飞溅出的碎石瓦砾。一个炮弹落在了她们身旁,这位母亲紧紧地抱住女孩的头,扑倒在地上,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女孩,只听见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紧接着,就是一片机警。我从变形的鸟笼中挣脱冲来,在弥漫的烟雾中寻找着这对母女的身影,然而徒劳无功。

我在城市上空盘旋着,看着这已成废墟的城市,我落泪了。有多少善良、勤劳的人们长眠在这里,这就是战争带给我们的!可我能做什么呢?我只能用我的歌声来哀悼他们……

八年级关于战争的作文【3】

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日子,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日子。到现在已经整整六十年了,也就是说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了,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六十六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奋力抗日战争,终于的在一九四五年打败坏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中国人民付出牺牲三千五百万人的代价,仅在长达三个月的松沪之战,中国方面共投入七十多万兵力,死伤二十多万人。

为什么?为什么外国侵略者任意侵袭?中国人民为什么会被别人宰割?我们可爱的祖国母亲为什么被人咬下一块又一块的肌肉,变得血淋淋的?后来我才知道,政治腐败,国家落后。“落后是要挨打的!”当时,日本工业生产量为六十亿美元,而中国工业生产量为十六亿美元。日本生产钢铁五百八十吨,而中国生产钢铁不到四万吨。这样悬殊才给别人欺负,这是血的教训,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牢牢地记在心里。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城内进行了杀光、抢光、烧光“三光”政策,对成千上万个手无寸铁的老百性进行残忍地大屠杀。在日本侵略者屠杀下,南京城内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那滔滔的江水也被血染得红通通,中国人民被日本鬼子集体枪杀和活埋的多达十九万人,被红十字会等收埋的就有十万多人,至于被江水冲走不计其数。这些悲惨的事实,中国人民怎能忘记呢?

一九四五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抗日战争,终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者。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国家主席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正式宣布解放,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告别了战争时期。

第3篇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绝大多数文学家都是“战争协力者”,然而战后关于战争责任问题的声讨和追究却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日本战后文学的总体倾向,实质上不是反对侵略战争,而是反对“战败”;不是反省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而是刻意表现日本人本身的受害。更有一批作家反抗战后的和平秩序,发泄对战败投降的不满和悲哀,甚至公开为侵略战争辩解。而揭露侵华战争罪恶、真诚反省的作家,半个世纪以来寥若晨星。

在日本进行侵华战争及“大东亚战争”期间,大量的日本文学家为虎作伥,或参加“笔部队”充当“从军作家”,或积极参与军国主义政权的各种组织和各种活动,为侵略战争效力,或在炮制的“战争文学”中,鼓吹侵略战争,煽动战争狂热。整个日本文学在战争中整体堕落,成了军国主义的一部巨大的宣传机器。因此,文学界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战争,负有相当重要的责任。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给日本文坛造成了剧烈冲击。美国占领军最高司令部在1946年1月文件,决定凡在侵略战争中负有重要责任的人,将根据其责任程度,区分不同等级(A―G级,依次共7级)进行审查并追究其责任。其中规定:“通过文笔、言论,积极地鼓吹好战的国家主义的代表人物”――实际上指的主要是文学者――也在追究之列。在占领军最高司令部文件的支持下,日本文学界内部也开始对文学者的战争责任进行揭发和追究。1946年1月,评论家荒正人、小田切秀雄、佐佐木基一主持的《文学时标》杂志创刊号,首先打破了沉默,声讨协力战争的作家,呼吁追究他们的责任。在《发刊词》中,他们写道:“阳光终于照亮了令人绝望的漫漫长夜,熬过了痛苦和屈辱的十几年的反动岁月,今天终于站在了自由的阳光下,获得了生机,真感到由衷的喜悦。”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时标》将以纯粹的文学的名义,一个也不放过地追究、声讨那些厚颜的、亵渎文学的战争责任者,并和读者一起,把他们在文学上的生命埋葬掉。这是在文学领域确立民主主义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一切文学上的重建都将是沙上的楼阁。”为此,《文学时标》设立文学检察专栏,渐次点了战争协力者的名字,并列出其种种罪状加以声讨。被点名的先后有四十几人。其中有:高村光太郎、火野苇平、中河与一、吉川英治、芳贺檀、保田与重郎、龟井胜一郎、山一有三、杉山平助、斋藤茂吉、横光利一、岛木健作、石川达三、上田广、佐藤春夫、武者小路实笃、菊池宽、舟桥圣一、丹羽文雄、浅野晃、藤泽恒夫、青野季吉、中野好夫、谷川彻三、盐田良平、冈崎义惠、久米正雄、莲田善明、久松潜一、富安风生、岩田丰雄、神保光太郎,等等。

例如,对于高村光太郎,声讨内容如下:“……本是很正直的人,却变成了人民之敌的赞美、拥护者……诗人们史无前例地堕落,与高村光太郎的行为关系甚大。从‘秉性正直’的高村光太郎那里,诗人们得到了自我堕落的最大刺激。在众多的诗人中,高村光太郎对于人民来说不仅是战争的最大责任者,而且是对于诗人全体堕落的最大责任者。”(执笔小田切秀雄)

对于河与一,声讨内容如下:“自己被文坛冷落了,便怨恨中、咒骂、复仇。在《文艺世纪》的匿名栏,每期都要写文章,说什么:某某是左翼,他是装作转向,对此人要警惕;对于什么什么作品应该禁止发行,那家伙是反国家的,非国民的。以此笔法诬告人,成了他的习惯……”(执笔大井广介)

对于保田与重郎,声讨内容如下:“……在一群自命为文化人的人把日本侵略军的行为合理化,费尽心机地把那说成是‘东亚协同体’、‘共荣圈’的时候,保田明确断言:将那些自称为成吉思汗的民众、其实不过是些蝼蚁之辈的民众征服、杀尽、、烧掉,这都是天皇的威风的体现,也是圣战的目的。保田还对此加以赞美。然而他的最大的功绩,不仅在于他将尼采和折口信夫的东西加以篡改,年年出几十本书,以那种诘屈聱牙的、怪异的美文把年轻人驱向战争。而且,他还如同经济学界的难波田春夫那样是个思想侦探,从别人的书中嗅出赤色的味道,然后向参谋本部某科报告。”(执笔杉浦明平)

这样的声讨尽管用词激烈,但所揭发的却是事实;尽管《文学时标》作为一个小刊物影响有限,但毕竟在文学界内部率先进行了有力的声讨。

成立于1945年底、以战前无产阶级作家为主要成员的民主主义文学团体“新日本文学会”,也对文学界的战争责任问题展开了讨论。1946年3月底,“新日本文学会”东京支部成立大会,在小田切秀雄提案的基础上,通过了“追究文学上的战争责任”的决议。接着,小田切秀雄在“新日本文学会”的核心刊物《新日本文学》1946年6月号上发表《追问文学上的战争责任》一文。小田指出:“说起文学上的战争责任,那首先是我们每个人自身的问题。必须从我们自身的自我批判开始……我们自己在战争中是怎么做的,必须自觉地加以追究、检讨和批判。由此,我们才能明确我们对于近十年间日本文学的可怕的堕落、荒废所负有的责任。”同时,他又指出:“我们不是搞那种所谓‘一亿总忏悔’。那样做是愚蠢的。谁都知道,‘谁都有责任’这种提法,就会使一部分负有重大而直接责任的人蒙混过关。”他指出,“使日本文学堕落的直接责任者和把日本文学引向堕落的领导者”,“充当统治者的麦克风,把人民驱向战争,用欺骗和阿谀充当统治者的奴才”,“把自己文学上的论敌当做‘赤色分子’、‘自由主义分子’而告密、揭发,把他们出卖给特高警察的文学者”,“以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名义粉饰侵略战争,把那些幼稚的年轻人往战争中驱赶的文学者”,都是重大而直接的战争责任者。根据这样的标准,小田切秀雄列举了25个作家的名字。他们是:菊池宽、久米正雄、中村武罗夫、高村光太郎、野口米次郎、西条八十、斋藤浏、斋藤茂吉、岩田丰雄(狮子文六)、火野苇平、横光利一、河上彻太郎、小林秀雄、龟井胜一郎、保田与重郎、林房雄、浅野晃、中河与一、尾崎士郎、佐藤春夫、武者小路实笃、户川贞雄、吉川英治、藤田德太郎、山田孝雄。在这里,小田切秀雄的意思很明显:侵略战争中日本文学的整体的堕落,和每一个文学者都有关系,因此每一个文学者都有必要反省自己的战争责任问题。但是,这不是当时日本政府提出的旨在把战争责任平均摊在国民头上的所谓“一亿总忏悔”,不是要追究每一个人的战争责任,而是促使每个人自我反省。应该被追究的只是少数在战争中起过重要作用的人。(图片由侵华日军随军记者拍摄)

第4篇

定义战争是一种集体和有组织地互相使用暴力的行为。广义来说,并不是只有人类才有战争。蚂蚁和黑猩猩等等少数生物都有战争行为。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和文明始终交错,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催化和促进作用,又时刻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战争伴随社会的革(蟹)命,带来新的格局。古代各个部落之间的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形成,也是民族大迁徙直接原因;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促成民族的独立和新生国家的诞生;国家内部政治集团之间的战争,促成政权的更迭,如国共内战。除此之外,在西方,由于宗教信仰而发生宗教战争,如十字军东征、圣战等,也是常见的历史现象。 战争与武装冲突相比,对抗形式,战争表现为,一是残酷性,双方以一切可用的暴力手段攻击另外一方;二是毁灭性,对抗的时候以一方消灭另外一方为代价;三是目的性,直至对方屈服、达到目的;四是持久性,常规战争持续时间长达几年或者数十几年,现代的高科技战争持续数月到几年。任何战争都经过了策划和准备。 战争的定义,战争是有超过一个的团体或组织,由于共同关心的权利或利益,在正常的非暴力手段不能够达成和解或平衡的状况下,而展开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以初期暴力活动为开端,以一方或几方的主动或被动丧失暴力能力为结束标志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精神活动以及物质的消耗或生产共同存在。 另外,由于触发战争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军人,因此战争亦被视为政治和外交的极端手段。由于史前时代的人类是群居生活,以几十人或几百人的部落形式来,而且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交流还不太多,所以当时发生的战争都是十分小规模,与近代的战争相比,简直是天渊之别。而且当时人类除了木材和石块外,还不懂得如何擅用其他存在于地球上的各种物质,以致史前战争使用的武器十分落后,所以很多时候就只是使用木棍和石斧来作战。 后来,人类为了捕杀一些大型和行动迅速的动物来维生,就发明了弓箭、枪矛和弹弓此等的攻击范围较远的武器。这为史前的战争带来了一种新革(蟹)命。中国人民发明了火药也发明了火药武器;在西方学会制火药武器后战争形式又一次发生革(蟹)命。目的战争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任何战争都是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进行的,具体表现为战争的军事目的、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一般情况下,战争的一方达到预定目的后战争即终止;特殊情况下,也可能任何一方都达不成战争的目的,通过妥协停止战争。战争的军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它是战争的根本目的,也是战争的本质。 战争政治目的是进行战争的阶级、民族和国家在政治上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战争的经济目的是为了追求一定的经济利益。战争的军事目的、政治目的、经济目的相互关联,融为一体。战争目的集中地表现为战争的政治目的,但达成战争的军事目的是达成政治目的的前提。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战争的经济目的往往潜在于战争的政治目的之中。不同战争的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可能是各异的,但军事目的都是相同的。一场战争,只有达成军事目的,才能实现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不同类型的战争具有不同的目的。被压迫民族和被剥削阶级进行正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谋求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保卫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进行的非正义战争是为了实行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维护反动统治,为了侵略扩张和争夺霸权。 战争目的制约战争规模、时间、投入战争的力量和结局。战争双方为了实现各自的目的,往往投入尽可能多的兵力兵器,力求在战争过程中转换力量对比,战争规模就可能扩大;如果战争一方迅速达成战争目的,战争时间就缩短。战争目的是主观的,但它必须建立在客观物质条件的基础之上。达成战争目的与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地理条件、国际环境、指挥员的素质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军事目的战争的军事目的是进行战争的阶级、民族、国家及其武装集团在军事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战争的军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它是战争的根本目的,也是战争的本质。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一切战争行动的依据。从古到今,从技术到战术,从战役行动到战略行动,都贯彻战争的军事目的,它普及于战争的全体,贯彻于战争的始终。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不论采取什么作战方式、作战部署和作战原则,运用何种武器装备,敌对双方的一切斗争都是围绕着如何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展开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谋攻》)只是达成战争军事目的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以强大的实力优势为条件,使战争另一方意识到,如果对抗就会被消灭。政治目的战争的政治目的是进行战争的阶级、民族和国家在政治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都具有政治色彩,战争目的集中表现为战争的政治目的。中国共(蟹)产(蟹)党领导的人民革(蟹)命战争,其政治目的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独立、民主、自由、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中国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中国人民进行国内革(蟹)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都有鲜明的政治目的,而政治目的只有通过保存自己、壮大自己和消灭敌人才能达到。经济目的战争的经济目的是进行战争的阶级、民族和国家在经济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战争的经济目的是为了追求一定的经济利益。战争最终是为了达到某个阶级、政党、民族、国家或国家集团的经济目的。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与部落之间进行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生存条件;奴隶主之间进行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奴隶、掠夺财富和兼并土地;封建地主阶级之间进行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掠夺财富,兼并土地,剥削农民的劳动成果;资本主义列强进行的殖民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扩张领土,掠夺资源,倾销产品;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进行的或支持进行的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势力范围,争夺经济资源。分类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这是由进行战争的政治目的决定的。正义战争包括:奴隶农民起义、农民革(蟹)命战争、阶级解放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反侵略战争、自卫战争等等。正义战争是为人民利益而战的,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与此相反,非正义战争包括:争霸战争、反革(蟹)命战争、殖民战争、帝国主义战争、侵略战争等等,是为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和反动阶级的政治服务的,违背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是把人民推向灾难的战争。如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在长达 14年的时间里,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中国军民伤亡总数3500万人以上,中国官方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这是我们对待战争的根本态度。 今后的战争,将以局部战争为主,但世界战争的危险并没有消除。战争样式仍将以常规战争为主,但也不能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战争总的趋势,是在不断向高技术化方向发展。随着高技术兵器不断出现,将会出现新的军兵种,可能出现由“天军”进行的“天战”和由“深海作战部队”进行的深海或海底作战;“机器人装备部队”,智能机器人将参战;电子战、信息战将大显身手;可见光对抗、红外对抗进行激烈的角逐。这种发展趋势,将会改变传统的战争样式与作战方法;战争的突然性、破坏性、残酷性、杀伤力和战争消耗都将空前增大;战争对综合国力的依赖增大,战争保障的任务更艰巨;作战指挥、作战协同、通信保障将更加复杂、艰巨。上述这一切,强烈地要求创造新的战争理论、战略战术。高技术战争,对人的军事、政治、文化素质和科学知识、指挥才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晓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智勇双全的人,将是驾驭高技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世界战争有被制止的可能性,但危险并没有消除。只要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发展和平力量和制约战争的力量,就能够推迟或制止新的世界战争。战争是必然要消亡的。只有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彻底清除战争的根源,使战争消亡,使人类进入永久和平的天堂。 中国古籍称战争为争、战、征、伐、兵等。战国时期的兵书《吴子》中已有“战争”一词。历史上对战争及其产生根源有各种不同观点。自然主义战争学者认为,战争的根源在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物本性,并认为战争是自然的和永恒的现象。宗教战争论者则认为战争是上帝对人的惩罚,并用超自然力量解释战争起因。种族主义者则认为,战争的起因是优劣民族之间差别。近现代地缘主义政治学者则认为战争是基于地理环境,即为争夺一定的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引起的。马尔萨斯主义者则认为,人口过剩和饥饿是战争的真正原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战争既非从来就有,也不是永恒的,战争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私有制产生以后,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形成,出现压迫和被压迫时才出现的。历史上有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侵略战争和自卫战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有传统战争和现代战争;局部战争和世界战争等多种类型。战争的根源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对战争状态的描述也有多种方式,现代国家主要从法律角度对战争进行描述。认为战争是交战国之间的一种特殊法律关系。这种战争状态通常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并伴随着一系列的法律后果。战争状态是法律状态,它往往是交战双方或一方宣战,但彼此之间并不一定有实际的战争冲突。通常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宣布战争状态 。交战国家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它们之间就由和平关系转变为战争关系,战争法也同时开始适用。对战争的描述除从法律角度外,还可以从军事角度、政治角度等方面进行论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随后美国对日本宣战。 当今人类正处于新的技术革(蟹)命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全球社会交往的不断加深和扩大,对战争的发生、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作用。不仅使战争由传统的冷兵器战争过渡到热兵器战争,也使战争的影响范围由局部扩展到全球。与此相对应,制止战争的和平力量和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发展,战争也由纯军事性向政治性、经济性、技术性发展。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蔓延不断,并构成人类历史的一个独特的篇章。据统计,从地球上出现文明以来的5000多年中,人类先后发生了15000多次战争,有几十亿人在战争中丧生,在这5000多年中,人类共有500年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也就是说,每100年中,人类最少有90年是生活在战争状态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发生100多场战争,有90多个国家卷入其中…… 第一代战争的典型——恺撒两征不列颠。其特点是使用刀、箭、矛等冷兵器和笨重盔甲近距离格斗。 第二代战争的典型——拿破仑战争。其特点是进入火器时代,火药、滑膛式器投入战争。 第三代战争的典型——二次世界大战。其特点是坦克、飞机、战舰和现代化运输工具已全部使用。 第四代战争的典型——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其特点是毁灭性的后果。 第五代战争的典型——次时代战争,由各国开发高科技武器的高科技战争(或者电子战),也有僵持不断的武装冲突。书籍世界三大兵法书:《孙子兵法》(孙武),《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分为上卷、中卷、下卷,详细内容如下。 《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作战篇》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谋攻篇》第三、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军形篇》第四、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兵势篇》第五、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篇》第六、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军争篇》第七、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第八、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第九、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地形篇》第十、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第十一、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火攻篇》第十二、讲的是以火助攻。 《用间篇》第十三、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战争论》1、战争只能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克劳塞维茨在探讨战争的属性问题时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战胜敌人、打败敌人,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这三个方面,分别主要同人民、统帅和它的军队以及政(蟹)府有关。他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战争论》,第1卷,46页,商务印书馆,1982,以下凡引自该书只注明卷次和页码) 他在探讨战略和战术区别的问题时指出:"战术和战略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互交错,但在性质上又不相同的两种活动,如果不精确地确定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第1卷,110页)他还在把所谓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联系起来考察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在纯概念的抽象领域里:所思考的对象"是一场自行其是的、除了服从本身内在的规律以外不受任何其他规律约束的那些力量的冲突",(第1卷,28页)因而它导致了战争的行动在经常不断的相互作用下趋向极端。 要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战争,必须依靠情报。他指出:"情报是指我们对敌人和敌国所了解的全部材料,是我们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第1卷,93页)由于战争是一种敌我双方互相欺诈的行为,一方为取胜对方,总要千方百计地隐蔽真实企图,制造出种种假象,互相诱骗,因而使得在战争中所获得的情报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不确实的。 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特性:首先,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战争是充满着艰难险阻的活动,当一个人接触到程度不同的危险时,只具有普通的勇气是不够的。要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泰然自若,就必须具备巨大的、百折不挠的、天生的勇气、强烈的荣誉心或久经危险的习惯。 其次,战争是充满劳累的领域。在战争中,劳累是暗中束缚人的智力活动和消磨人的心理状态的许多因素之一。要想不被劳累所压倒,就需要有一定的体力和精神力量。为此,指挥官应要求军队和部下,在战争中自觉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 其三,战争是充满不确实的领域。在战争中,一切行动所追求的只是可能的结果,战争行动所依据的情况有3/4好像隐蔽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确实的。人们对隐藏着的敌情,只能根据不多的材料进行推测,同时也很难每时每刻都确切地了解自己的情况,从而增加了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的困难。 其四,战争是充满偶然性的领域。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像战争那样,给偶然性这个不速之客留有这样广阔的活动地盘。偶然性会增加各种情况的不确实性,并扰乱战争事件的进程。由于偶然性的不断出现,就会不断发生预期计划与战争实际不符的情况,它直接影响到作战计划的实施。 克劳塞维茨通过阐述战争特性,指出了战争认识的特殊性,他说:"在实际生活里本来很少能做到一切行动都符合实际情况,在战争里,就更难做到了。在战争同人类其他活动中比较起来,人的认识显得更不完善,人们会遇到更大的危险和更多的偶然现象,因此,战争中的贻误……也必然要多得多。"(第2卷,707页) 然而,他又过分夸大了战争的不确实性和偶然性的特性,他说:"战争中的一切情况都很不确实……一切行动都仿佛是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下进行的,而且,一切往往都像在云雾里和月光下一样,轮廓变得很大,样子变得稀奇古怪。这些由于光线微弱而不能完全看清的一切,必须靠才能去推测,或者靠幸运解决问题。因此,在对客观情况缺乏了解的场合,就只好依靠才能,甚至依靠幸运了。"(第1卷,121页) 2、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克劳塞维茨在探讨什么是战争的问题时,仿效黑格尔以所谓'绝对观念'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把战争区分为"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两种形态。并通过分析"绝对战争"认为,不应该把战争看成是一种单纯的暴力和消灭敌人的行为,不应该根据这种简单的概念,按逻辑推出一系列与现实现象不相符合的结论,而应把绝对战争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放到现实生活中去进行考察。 在现实战争中,总是存在着某种足以促使作战的紧张程度趋向缓和的客观因素。这种客观因素在克劳塞维茨看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战争决不是孤立的行为。战争不是突然发生的,它的扩大也不是瞬间的事情,相反,它需要一定的准备,它同战前的国家生活密切联系,是由一定时期内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关系引起的。 第二,战争不是短促的一击。整个战争是由一系列边疆的军事行动组成的,由于交战双方都可以把对方前一行动及其一切现象,作为衡量下一行动的尺度,因而军事行动向极端发展的趋势又会得到大大的缓和。 第三,战争的结局也不是绝对的。战败国往往把失败看成是在将来的政治关系中还可以得到补救的暂时不幸。 为了简要说明战争与政治的这种内在联系,克劳塞维茨明确地做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经典表述。在此基础上,克劳塞维茨进一步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作了具体的探讨。 一方面,政治决定战争,它又表现为如下三点: 其一,政治是整体,战争是部分,政治产生战争。他认为,在考察战争与政治这两个相互矛盾着的因素时,既应注意对它们进行分别的研究,又应善于把它们结合成为一个统一体,进而从总体的意义上认识战争的起因问题。 其二,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或政治是头脑,战争是工具),政治操纵战争,军事观点从属于政治观点。 其三,政治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不因战争的爆发而中断。在探讨这个问题时,克劳塞维茨批判了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战争在爆发之后,就会脱离政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东西,一种按自己路线发展的东西。 另一方面,战争反作用于政治。克劳塞维茨认为,尽管战争是由政治目的引起的,战争必须服从战争意志的支配,但政治目的并不"因此就可以任意地决定一切,它必须适应手段的性质"。(第1卷,43页)因为战争虽然是一种政治交往,但它又是一种与人类其他政治交往不同的活动方式,"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如果说战争有特殊的地方,那只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第1卷,43一44页) 他还在论述战争手段的特殊性时指出:"战争是一种巨大的利害关系的冲突,这种方式是用流血方式进行的,它同其他冲突不同之处也正在于此。"(第1卷,135页) 他论述说,如果政治提出战争所不能实现的要求,就会违背政治应该了解它想使用的工具这一必不可少的前提;如果政治能正确判断战争事件的进程,就会同战争的目标相适应。如果政治期待从某些战争手段和措施中,得到同战争的性质不相符合而又不可能得到的效果时,政治就会通过它的决定作用对战争发生有害的影响;而如果政治与战争的目标相一致时,就能够对战争产生有利的影响。3、消灭敌人军队的企图是战争的长矛克劳塞维茨既认为政治意图是目的,战争是手段,同时又认为,战争的政治目的不能任意地决定一切,而必须适应手段的性质,并由此探讨了战争自身所要达到的目的,亦即战争的目标。他认为,要确有把握地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就必须使敌人无力抵抗。就是说,战争中的目的必然始终而且只能是打垮敌人,也就是使敌人无力抵抗。在他看来,这是从所谓"绝对战争"的纯概念中推出来的抽象的战争目的。 按照克劳塞维茨的看法,打垮敌人这个抽象的战争目的,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消灭敌人的军队;二是占领敌人的国土;三是征服敌人的意志。因为敌人的抵抗力量是由军队、领土和意志组成的,所以不摧毁这三个要素,则不可能将敌人打垮。在三个要素中,首先应消灭敌人军队,然后占领敌人的国土,最后迫使敌人情和。但这个顺序并不是绝对的,因为这三个要素往往是相互影响的。 他还提出,在现实中,并不是到处都有打垮敌人这个抽象的战争目的的地位,因此决不能在理论上把它当作一个定则。也就是说,在战争中可以达到目标的方法很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只限于打垮敌人。如消灭敌人军队,占领敌国领土,占据敌国地区,入侵敌人地区,破坏敌方同盟,消耗敌人力量,等待敌人进攻等都是方法。这些方法都可以用来挫伤敌人的意志,但哪种方法比较有效,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在论述战争目的的过程中,克劳塞维茨突出强调了消灭敌人军队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关于消灭敌人军队的含义,他除在打垮敌人的意义上理解外,还包括以下两层意思:一是消灭敌人的军队,"并不是仅仅指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而且还包括摧毁敌人的精神力量。"(第1卷,61页)二是消灭敌人的军队,主要是指敌我双方在"相互杀伤和破坏过程中直接取得的利益。"(第1卷,255页) 克劳塞维茨还曾对消灭敌人军队和保存自己军队的关系作了精辟的阐述,他写道:"消灭敌人军队和保存自己军队这两种企图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它们是同一意图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第1卷,63页) 他在论及消灭敌人军队和保存自己军队的地位及其作用时说:"消灭敌人军队这一企图具有积极的目的,能产生积极的结果,这些结果最后可以导致打垮敌人。保存自己军队这一企图具有消极的目的,能粉碎敌人的意图,也就是说可以导致单纯的抵抗,这种抵抗最后只能是延长军事行动的时间以消耗敌人。"(第1卷,63页)从行动的表现上看,具有积极目的的企图能够引起歼灭性的行动,具有消极目的的企图则只能等待歼灭性的行动。 但他紧接着又说,保存自己军队这一具有消极目的的等待,"不应该成为绝对的忍受,而且在等待时所采取的行动中,消灭正在同我们作战的敌人的军队,同其他任何对象一样,也可以作为我们的目标。因此,如果认为有了消极意图就只能寻求不流血的方法,就一定不把消灭敌人军队作为目的,那么,他就在根本观念上大错特错了。"(第1卷,63页) 固然,当消极目的占主要地位时,它会促使人们采取不流血的方法。但这种不流血的方法,决非迫切希望保存自己军队时的当然手段。如果这种方法不适合当时的情况,那么,反而会使自己的军队遭到覆灭。实际上,"当消极企图占主要地位时,它的唯一的必然的作用是推迟决战的时间,使人们等待决定性的时刻。(第1卷,63页)也就是说,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推迟军事行动的时间,去变换军事行动的空间。但这种时间的推迟是有限度的,如果无限制的一直推迟下去,就会使保存自己军队这一消极目的的优越性完全丧失掉,继续让位给消灭敌人军队的积极目的。"4、战争理论不是死板的规定而应是一种考察克劳塞维茨通过军事活动的考察认为,军事活动具有自己的特点,"企图为军事艺术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论,好像搭起一套脚手架那样来保证指挥官到处都有依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第1卷,121页)事实上,无论这种死板的理论多么面面俱到,都不可能完全解决战争理论与战争实践之间的矛盾。 为消除战争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理论不应是对战争实践的规定,而应是一种考察。"这种考察就是对事物进行分析探讨,它可以使人们对事物有一个确切的认识,如果对经验进行这样的考察(对我们来说也就是对战史进行这样的考察),就能深入地了解它们。"(第1卷,122一123页)也就是说,理论不应当成为一套供战场上使用的代数公式,不能通过规定死板的原则,为人们指出狭窄的必然的道路。 相反,理论应该"成为通过书本学习战争问题的人的指南,到处都为他们指明道路,使他们顺利前进,并且能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防止他们误入歧途";"理论应该培养未来的指挥官的智力,或者更正确他说,应该指导他们自修,而不应该陪着他们上战场,这正像一位高明的教师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智力,而不是一辈子拉着他走一样。"(第1卷,123页)总之,战争理论主要是帮助指挥官和从事战争的人们"确定思考的基本路线,而不应像路标那样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第1卷,124页) 只有根据上述观点,才能消除战争的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建立一种令人满意的作战理论,即是说,建立一种有目的、切合实际的作战理论。而且这种理论只要运用得当,就会不断接近实际,以致消除理论脱离实际的反常现象。克劳塞维茨认为,要考察战争,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从研究和思考中获得,也可以从战争实践中获得。指挥官应该像蜜蜂从花里采蜜一样,善于从战争生活中吸取精华。 在克劳塞维茨看来,是否运用战争史例是一回事,运用得是否恰当则是另一回事。并认为,能否正确地运用战争史例,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地说明和理解有关的战争问题。还由此扶出了运用战争史例的四个着眼点:"第一,用史例说明某种思想。在论述问题时,当作者的思想不能为人们所理解,或者容易被人误解的情况下,引用战争中的史例来说明自己的思想,以保证读者能正确理解作者的原意。 第二,用史例说明某种思想的运用。既一般地论述某种战争手段有效性的思想,又应注意引用战争史例指明使用手段时的各种具体情况。 第三,用史例证明自己的论点。当需证明战争中的某种现象或某种行动,可能会产生何种效果或结果时,用过去已发生的事实往往更有说服力。 第四,通过详细叙述某一史例或列举若干史例从中吸取某种教训。 5、运用战争史例的两条原则一是必须详举史例。如果叙述某种历史事实是要证明某种一般的真理,那么就必须确切而详尽地阐述同这个论点有关的一切,必须把史实毫无遗漏地展示在读者的眼前。"(第1卷,170页)详尽地叙述一个事件,往往要比简单地提示十个事件更为有用。当然,还应注意在详尽叙述战争史例的同时,把握史实的内在联系,否则,也不可能用史实证明理论上的真理。 二是尽量选择最近的史例。只要最近的史例是大家都熟悉和经过研究的,就永远是选择史例的最好的来源。由于最近的史例往往同现代战争很近似,便于我们从中吸取教训。相反,由于较远的年代的条件不同,作战方法也不同,因而它对现代作战的教育意义和实际意义都比较小,当然,这些较远年代的史实只要恰当,也并非绝对不能用。 克劳塞维茨在考察了鞑靼人出征、古代共和国的战争、中世纪的战争,直到拿破仑的战争的历史后指出:"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战争,各有其特有的限制范围。因此,尽管到处和时常有人企图根据哲学原理制定战争理论,每个时代仍然保留有自己的战争理论。"(第3卷,877页)即是说,根据战争实践而制定的某种战争理论的原则是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但它们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们总会随着时代、国家、军队和作战方式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战争理论的建立"必须考虑各个时代的特点"(第3卷,877页)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克劳塞维茨还看到了战争理论的发展与社会关系变革之间存在着的必然联系。他在分析战争及其作战方法变化发展的问题时认为,法国革(蟹)命战争以及拿破仑战争所产生的令人惊叹的成果,都是"社会状况改变的结果"。"在军事艺术领域内的新现象中,只有极小一部分可以算作新发明和新思想的结果,而大部分则是新的社会状况和社会关系的改变所引起的。"(第2卷,729页) 6、精神要素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克劳塞维茨所说的精神因素(或精神力量、精神要素、精神素质等),主要是指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等。他在"军事天才"一章中,专门探讨了统帅的才能问题。在他看来,军事天才是一种擅长军事活动的高超的精神力量,它不是某一种力量,而是各种精神力量和谐的结合,是各种精神力量的综合表现。 他还概括道,被称为军事天才的人,"与其说是有创造精神的人,不如说是有钻研精神的人,与其说是单方面发展的人,不如是全面发展的人,与其说是容易激动的人,不如说是头脑冷静的人,在战争中我们宁愿把子弟的生命以及祖国的荣誉和安全委托给这种人。" 克劳塞维茨认为,武德是军人在战争这一特殊事业中所应具有的美德,是一种可以单独考察的特殊的精神力量。 在他看来,武德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武德不同于单纯的勇敢,更不同于对战争事业的热情。普通人的勇气是一种天赋的品质,而军人的勇敢则必须服从更高的要求:服从命令,遵守纪律,遵守规则和方法,二是组成武德的晶体,必须依靠军队的团体精神才能凝结起来。所谓军队的团体精神,应是通过从军队这个团体的制度、规章和习惯,把战争中的种种精神要素固定下来。这种团体精神如同是把起作用的各种力量在一起的粘合剂。 他还对武德在个人和军队的特殊表现分别作了阐述"武德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深刻了解这种事业的精神实质,激发、锻炼和吸取那些在战争中活动的力量,把自己的全部智力运用于这个事业,通过训练使自己能够确实而敏捷地行动,全力以赴,从一个普通人变成称职的军人。(第1卷,192页) 他指出:"军队的武德是战争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第1卷,195页)它只有在军队经历了一系列战争并取得很多胜利,以及军队经常经受极度的劳累和困苦的结合中才能产生。一旦武德的幼芽长成粗壮的大树,就可以抵御不幸和失败的大风暴及和平时期的松懈。 针对当时军事理论界偏重物质因素而轻视精神因素的倾向,克劳塞维茨强调了精神因素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精神要素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贯穿在整个战争领域,(第1卷,187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惊人的作用,并对"军事力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第1卷,101页)在战斗过程中,精神力量的损失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双方物质损失相等的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就只是精神力量。 克劳塞维茨也注意到物质因素的作用。在他看来,所谓物质因素,是指军队的数量、编成、各兵种的比例等。他认为,只有在摧毁对方物质方面得到的利益才是确实可靠的,在杀伤敌人、俘获敌人和缴获敌人火炮等方面获得的利益,是"绝对的利益"。 他还阐明了战争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在决定战争胜负中的作用的融合互助性。首先,"物质力量的作用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其次,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是相互助长的。在战斗过程中,"一方面,使敌人的精神遭受损失,可以看作是摧毁敌人的物质力量从而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缴获的火炮和俘获人员的数量也是产生精神效果的一种新的力量。"(第1卷,259页) 尽管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但又过分夸大了精神力量的作用。他曾作过这样的比喻:"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的锋利的刀刃。"(第1卷,188页) 7、民众战是战争发酵过程的扩大和加强克劳塞维茨对民众战争一贯持赞成态度,并对民众战争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 首先,民众战争是不容忽视的战争现象。他认为,"一般说来,民众战争应该看作是战争要素在我们这个时代突破了过去人为的限制的结果,看作是我们称之为战争的整个过程的扩大和加强。"(第2卷,671页)民心和民意是国家力量、军事力量和作战力量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精神力量只有在民众战争中才能充分发挥出效果。 其次,民众战争是战争发展的必然趋势。克劳塞维茨通过战争史的考察认为,早先在鞑靼人出征时,几乎是全体民众参加了战争;在古代共和国和中世纪,同样是多数民众参加了战争;然而,到18世纪,民众却根本没有直接参加战争;法国大革(蟹)命以后,民众再一次大量地参加了战争。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克劳塞维茨曾对民众武装的特点作了十分形象的描述,他说,民众武装如同"燎原之势"的"熊熊烈火"(第2卷,672页),从四面围困敌军,烧毁敌军的基地和交通线,破坏敌人的生命线。而敌人则难以对待这股无形的力量,敌人不可能像驱逐一队士兵那样赶走武装的民众,而武装的民从却可以十分巧妙地向四面八方散开。他们分散隐蔽,突然袭击,机动灵活,时隐时现,神出鬼没地采取一切手段打击和削弱敌人,使敌人所到之地"处处都有抵抗的因素,但是,处处又都捉摸不到。"(第2卷,673页) 但他又认为,民众武装并不是万能的和无法对付的,而是要受到条件限制的,诸如战争须在该国腹地进行,而且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国土须有山脉、森林、沼泽,或耕作地等较复杂的地形;战争持续时间较长,胜负不是由一次失败决定的等。 与此同时,克劳塞维茨还阐述了使用民众武装的原则:第一,民众武装不宜对抗敌军的主力,只能从外部和边缘蚕食敌军。 第二,民众武装不宜凝结成反抗的核心,但必要时可作相对的集中。 第三,民众武装的作战应与正规军的作战结合起来。 第四,民众战争只是战略防御手段,不能用于战术防御。 由于克劳塞维茨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因而反对从政治上把民众战争作为一种斗争手段,未能从性质不同的战争中考察民众武装的作用,并且还把民众武装只看作是用于正规军进行战争的自始至终的辅助手段,最终导致了其民众战争理论的不彻底性。 8、进攻和防御两种作战形式是相互交错的克劳塞维茨注意运用辩证法把进攻和防御联系起来考察,在他看来,进攻和防御是相反相成的。一方面,二者的原则性区别就在于,进攻者希望并采取行动,而防御者则等待行动。另一方面,防御的规则以进攻的规则为依据,而进攻的规则又以防御的规则为依据。 进攻和防御的相反相成在动态上的表现,必然导致二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在战争史上,"每一种防御手段都会引起一种进攻手段",同样,"一种进攻手段是随着一种防御手段的出现自然而然地出现的。"(第3卷,774页)也就是说,当防御的方法"一经确定,进攻就针对它们采取对策;防御研究了进攻所使用的手段,于是又产生新的防御原则。"(第2卷,507页)进攻和防御总是这样相互作用并得到相互促进的。 克劳塞维茨尤其注意从内在矛盾方面揭示进攻和防御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关系。他指出:"战争中的防御(其中包括战略防御)决不是绝对的等待和抵御,也就是说,决不是完全的忍受,而只是一种相对的等待和抵御,因而多少带有一些进攻因素。同样,进攻也不是单一的整体,而是不断同防御交错着的,"(第3卷,775页)"正如没有一个防御战局是纯粹由防御因素组成一样,也没有一个进攻战局是纯粹由进攻因素组成的。"(第3卷,847页) 他更多的是从积极防御的角度论述这个问题的。按照他的理解,所谓积极防御是指目的消极但手段积极的防御,即应在据守中攻击敌人;所谓消极防御是指目的和手段都消极的防御,即单纯据守不进行积极的还击。 克劳塞维茨主张积极防御而反对消极防御,他说:"防御决不能以绝对消极的概念为基础"。(第3卷,1049页)尽管有些防御的主要基础具有非常消极的性质,但它却必须具备一些积极的手段,并通过各种方式利用这些手段去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他还认为,防御的一条主要原则就是,决不要采取完全消极的防御,而应采取积极的防御。 他还阐述说,虽然等待是防御的主要特征和主要优点,但这只是就防御的总的方面而不是各个部分而言的,战争中的防御不能是单纯的忍受。防御应由等待和行动这两个性质不同的部分组成,没有等待,防御就不成其为防御;没有行动,战争就不成其为战争。要想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在防御中决不能没有攻击部分,攻击部分能够而且必然会带来决定胜利的一切。"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决不是单纯的盾牌,而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第2卷,476页) 克劳塞维茨还论述了进攻和防御的地位问题。他认为,进攻是一种具有积极目的的较弱的作战形式,防御是一种具有消极目的的较强的作战形式。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就其本身来说比进攻这种作战形式强。 所谓进攻的积极目的指的是"占领",所谓防御的消极目的则是指的"据守"。而据守比夺取容易。因为防御可以充分利用许多进攻者无法利用的有利条件,例如,进攻者没有利用的时间防御者都可以利用;防御者可以坐得其利等待进攻者;防御者可享用地形之利抗击进攻者;防御者能较之进攻者更好地获得民众的支持等等。因此,假定使用的是同一支军队,进行防御就比实施进攻容易。 克劳塞维茨认为,进攻与防御不仅相互作用,相互包含,而且可以相互转化。他写道:"在现实中,进攻活动,也就是进攻的企图和措施,常常不知不觉地以防御为其终点,正如防御计划以进攻为其终点一样",(第3卷,779页)"如果说成功的防御可以不知不觉地转为进攻,那么进攻也可以不知不觉地转为防御。"(第3卷,780页) 但他又对进攻转入防御和防御转入进攻持不同的态度,他把前一种转化看作是不得已的下策。他认为,还击是防御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而进攻则不同,进攻行动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它本来并不需要防御。进攻行动中的防御非但不是进攻的有效准备和加强,反倒是一种妨碍前进的阻力,是进攻的致命伤。这种看法似乎是有失偏颇的。尽管克劳塞维茨反对进攻过程中的防御行动,但同时又提出了不能超越"进攻的顶点"的思想。 所谓"进攻的顶点"指的是适情停止进攻的时刻。也就是说,进攻者必须掌握时机,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当发现进攻力量已大为削弱,又无法弥补,余下的力量还足以进行有力的防御,而敌人反攻力量还未形成时,就应当机立断,立即转入防御。否则,若错过这个时机,就必然会超过"进攻的顶点",陷入难以挽回的不利境地,招致重大损失甚至失败。 但适时把握"进攻的顶点"又并非易事。由于在很多场合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进攻者往往"会在运动的洪流中不知不觉地超出均势的界限,超过胜利的顶点。甚至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进攻者在进攻所特有的精神力量的支持下,虽然已经精疲力竭,可是他却像拉着沉重的东西上山的马一样,会感到继续前进比停下来的困难还要少些。(第3卷,848页) 要依靠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发现"进攻的顶点",作为统帅,必须不被各种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不因一时的胜利而冲昏头脑,而应力求全面考虑时刻都在不断变化的各种情况,以便及时定下停止进攻的决心,适时转入防御。 与上述进攻中的防御因素对进攻是有害的看法不同,克劳塞维茨把防御中的进攻因素看作是有益于防御的。他认为,防御转化为进攻,"以防御开始而以进攻结束,是战争的自然过程。"(第2卷,477页) 他论述说:"既然防御是一种较强的但带有消极的目的的作战形式,那么,自然只有在力量弱小而需要运用这种形式时,才不得不运用它。一旦力量强大到足以达到积极的目的时,就应该立即放弃它。"(第2卷,477页) 任何一次防御,一旦用尽了防御的目的,就应该根据自己的力量转入进攻。就是说,当防御者取得显著优势时,就等于走完了自己的使命,它如果不自甘灭亡,就必须利用这一优势进行反攻。应该把转入反攻看作是防御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防御发展的必然趋势。"迅速而猛烈地转入进攻(这是闪闪发光的复仇利剑)是防御的最光彩的部分。"(第2卷,495页) 9、战略上最重要又简单的准则是集中兵力克劳塞维茨指出:"数量上的优势不论在战术上还是战略上都是最普遍的致胜因素。"(第1卷,204页)并对数量上的优势作了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的区分。 所谓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也就是把尽量多的兵力投入战争。他认为,在当时的欧洲,各国的武器、装备、组织和编制十分相似,只是军队的武德和统帅才能稍有差别。在这种情形即使最有才能的统帅,也很难战胜拥有一倍优势兵力的敌军。因此,进行战争的"首要的规则应该是尽量多的兵力投入战场",(第1卷,207页)"以便自己在兵力上占优势,至少不能让敌人在兵力上占优势。"(第1卷,207,208页) 他还指出:"如果我们不抱偏见地研究现代战史,那就必须承认,数量上的优势越来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决定性的战斗中尽可能多地集中兵力这个原则,在现在必须提到过去更高的地位。"(第2卷,363页)尤其是交战双方在科学水平、武器装备和训练等方面越是处于均势,兵力的对比就越起决定性的作用。 克劳塞维茨认为,当敌我力量的对比不能取得绝对优势时,就应力求通过巧妙的使用军队,在决定性的地点和时机最大限度地集中优势兵力,以造成相对的优势。他还把数量上的相对优势进一步区分为空间上的兵力集中和时间上的兵力集中。 所谓空间上的兵力集中,应是在主要的方向和决定性的地点上,巧妙地集中尽可能多的优势兵力。克劳塞维茨指出,在决定性的地点上集中优势兵力"是十分重要的,即使在一般情况下,无疑也是一个最重要的条件。" 所谓时间上的兵力集中,就是在关键和有决定意义的时机,同时集中使用全部兵力。在克劳塞维茨看来,虽然在战术上兵力可以逐次使用,但在战略上兵力却只能同时使用。即是说,"一切用于某一战略目的的现有兵力应该同时使用,而且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于一切行动和一个时刻就越好。"(第1卷,227页) 克劳塞维茨由此概括阐明:"数量上的优势应该看作是基本原则,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应该首先和尽量争取的",(第1卷,209页)"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兵力","我们要严格遵守这一准则,并把它看作是一种可靠的行动指南。"(第1卷,219页) 克劳塞维茨还认为,仅仅集中了兵力,构成数量上的相对优势,还不等于有了现实的胜利。在此前提下,还必须进一步找到敌人抵抗的重心。按照他的解释,战争领域的所谓重心,是指为整体所依赖的力量和运动的中心,亦即敌人整体所依赖的核心、要害、关键,及具有决定意义的部位或方面。敌人的重心一旦受到致命打击,其整体就会失去平衡,趋于失败。 对此,克劳塞维茨提出了两条打击敌人的重心必须遵循的原则:其一,不管所要打击的敌人重心是什么,"战胜和粉碎敌人军队始终都是最可靠的第一步,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极为重要的。"(第3卷,880页) 其二,为了"尽可能集中地行动",应尽量"把敌人的力量归结为尽可能少的几个重心,如果可能,归结为一个重心;同时,把对这些重心的打击归结为尽可能少的几次主要行动,如果可能,归结为一次主要行动;最后,把所有的次要行动尽可能保持在从属的地位上。"(第3卷,913页)他还指出:"集中兵力和分散兵力是两种相反的倾向,军队倾向于这一方面和那一方面的程度取决于军队的性质适应于这一方面和那一方面的程度。但是,在最紧要的关头,适于集中的军不能始终集中在一起,适于分散的军队也不能单靠分散活动取得成果。"(第2卷,468页)并且,他既承认分散兵力的合法性,又特别强调分散兵力的条件性。 总之,克劳塞维茨不仅把集中兵力作为战术的原则,而且还从战略的高度,把它作为整个作战指导的基本原则,这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但他为了强调集中全部兵力于主力会战,连战略预备队都反对保留的看法,又是不足取的。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自觉运用辩证法系统总结战争经验的战争理论经典。该书出版后,曾受到各国军界的极大重视。美国本世纪80年代出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战争指导"的条目提出,克劳塞维茨是第一位伟大的战略学家,是现代战略学研究的鼻祖。他的不朽著作《战争论》不愧为全面研究军事学术的最佳理论著作,在某种程度上讲,他的著作就是战略学的"圣经"。 英国军事历史学家迈克尔·霍德华认为,克劳塞维茨的巨著《战争论》,可能在许多年里,将要成为一切认真从事战争与和平研究的人的基本典籍。他的著述深度和创造性把战争研究引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中关于从总体上探讨战略等问题的一些观点,今后仍然是几乎所有谈及此类问题的新理论的出发点。 日本《现代战略论》一书的作者小山内宏认为,克劳塞维茨是近代制定科学战略论、具有军事天才的一个人。他在其不朽的古典战略论--《战争论》中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其战略理论正在成为欧美现代战略思想的出发点。在现代战争中,克劳塞维茨的战略思想仍以其现实意义在向前发展。 在德国,一些资产阶级军事家都把克劳塞维茨看作是他们的"开山祖师",对《战争论》推崇备至。曾任德军参谋长的施利芬,在《战争论》第5版导言中写道,克劳塞维茨的战争学说,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看,都是有史以来有关战争的论述中最高超的见解。从根本上说,我们指挥官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完全渊源于《战争论》这部作品,通过它造就了整整一代杰出的军人。 苏联《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一书的作者米尔施泰因等人评价《战争论》说:"许多年来,直到当代,克劳塞维茨的这本书一直是各国资产阶级军事专家、军官和将军们的必读书。在克劳塞维茨死后,资产阶级军事科学还没有第二部如此完整地阐述最一般的战争原理和战争哲学的著作。"克劳塞维茨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特别是在战争哲学、战争最一般的理论原则方面发展了资产阶级军事科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很重视对《战争论》的研究,并且对克劳塞维茨及其有关论点作了很高的评价。恩格斯称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学术界的第一流人物,"在军事方面同若米尼一样,是全世界公认的权威人士"。恩格斯还在致马克思的信中写道:"目前我正在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哲理推究的方法很奇特,但书本身是很好的。"马克思也认为,克劳塞维茨具有近乎机智的健全推断能力。 列宁称克劳塞维茨是非常有名和造诣极高的军事问题的著作家。并高度评价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一论断的基本思想,在20世纪,已为一切善于思考的人所接受,"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地看作考察每一战争的意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来考察各种战争的。

第5篇

提起鸦片战争,人们马上会联想起“屈辱”二字。但是,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从这场战争中,除了感受到屈辱之外,我们更该平心静气地反思。

清朝康乾盛世一度昌盛,但那只是没落前的辉煌而已。妄自尊大、闭关守国——“英明”的清君王变得愚昧不已。孰不知,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正进行得热火朝天。

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原料,需要劳动力,需要市场,而处于封建社会状态的中国正迎合了这种需求。清朝重农轻商、封建政权腐朽不堪,思想如死水一潭,于是让西方列强有机可乘,而后出现鸦片战争。

众所周知,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发动的旨在掠夺中国的侵略战争,自从这场战争,中华民族便陷入了灾难的深渊。的确,西方列强那种蛮横的武力手段确实让我们感到很愤慨,但从另一种角度讲,正是这段难以启齿的历史,打开了中国的闭国之门,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觉醒,甚至可以说,我们应该感谢鸦片战争。

“九州生气恃风雷”,当时中国‘厂卫’横行,书生只沉于八股文的死气沉沉的状态,不需一声惊雷来唤醒吗?这样的中国哪有民众自由呼吸自由发展的空间呢?所以说,鸦片战争是给中国带来一些正面影响的。

在《南京条约》中,中国虽然被迫割让香港岛,且被迫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但战后通商口岸的增加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以中国的出口产品茶、丝为例,从1840年开始,茶、丝的出口量迅速增长。

茶的出口量由1843年的1300万多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多万斤:丝的出口由1843年的1000多包增至1855年的5600多包。1899年进出口货植达264748千海关两,出口货值达到195785千海关两。由此看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体制已开始解体,向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靠近。

鸦片战争还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1895年,近代工矿企业总数达200多家,五金钢铁业达58家。许多新兴产业也应运而生,如洋布、西药等。这时,交通业也在逐步发展中,近代轮船公司已达约200家。

以上,都说明了鸦片战争在因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从政治上讲,原本已经奄奄一息的清王朝经不住列强的冲击,在鸦片战争后,封建政权日趋崩溃,近现代资本主义的气息扑面而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的出现,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引进了西方社会的制度,新生产技术,使人们对资本主义有了新层面的了解,从而推动了思想文化变更——在战后,奕祈于1861年奏请设立外国语学校,培养外语人才。1862年,“京师同文馆”除了学汉语外,还主要学习外文。同时,资本主义的近代文化书籍也逐步输入。在许多留学人才的纷至沓来与书籍的影响下,人们见识到了外洋的丰富的文化生活,了解了外洋的历史政治,思想也由封建变得开放起来。

种种因素都影响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中国现在会是什么样子?……中国人也许至今仍在封建专制的黑洞中三跪九叩……如果没有西洋文明的强制性介入,单靠中国人自身的进化是很难走出封建专制的……大英帝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是强盗式的赤裸裸的侵略,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忘记历史等于背叛,我们不能忘却历史,但应该全面看清历史,看清鸦片战争带来的不仅是屈辱,还是一声震耳惊雷,正是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觉醒,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

第6篇

答:毫无疑问,是这样的。

目前国际形势的特点是社会主义阵营更加团结和壮大。亚、非、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汹涌澎湃;而帝国主义阵营则四分五裂,困难重重。东风压倒西风,以社会主义阵营为核心的和平力量,大大超过了帝国主义的战争力量。人心望和,帝国主义也不得不被迫标榜和平;有一切理由认为帝国主义要发动世界战争越来越困难了。

二、问:你说以社会主义阵营为核心的和平力量大大超过帝国主义战争力量,是不是主要指苏联在火箭、导弹技术方面超过美国呢?

答:我说的力量对比包含军事、经济和政治各方面的力量总和的对比。至于决定作用,与其说在军事,毋宁是在政治;决定战争的,说到最后是人心的归向。

就目前形势说,帝国主义所以不敢打,苏联在火箭、导弹技术方面的压倒优势当然起很大的作用。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人类的历史早已证明了这点。列宁在苏联击退了国际资产阶级的军事进攻后,说过:“摆脱了资本家压迫的工人和农民只要把力量团结起来,就能创造真正的奇迹。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实际的例子:革命战争如果真正能吸引被压迫劳动群众来参加它和关心它,能够使这些群众意识到自己是在反对剥削者,那末,这种革命战争就会唤起创造奇迹的积极性和才能。”列宁又说:“谁的后备多,谁的人力多,谁在人民群众中更能支持得住,谁就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拿我们中国人民的亲身经验来说,我们用步枪加小米战胜了和美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

在最近两三年内,国际生活的实践中也提供了不少的例子。美国出兵登陆黎巴嫩,在遭到黎巴嫩人民的抵抗和全世界人民的声斥之后,终于“不光采”地狼仓撤走。英法联合发动侵略埃及的战争不是也在英勇的埃及人民的抵抗和全世界人民对他们抗战的正义支援而告失败吗?

可见是人民抓住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臂膀。

现在,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运动越来越壮大,帝国主义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共同发动战争;亚、非、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帝国主义根本就没,有一个巩固的后方和后备力量;而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壮大的威力则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斗志,我们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持久和平的政策赢得越来越多的同情和支持。

三、问:既然现在由于我强敌弱打不起来;那末,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不是就可以永远打不起来了吗?

答: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首先应该指出,尽管由于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帝国主义要发动战争越来越困难,但是帝国主义并未有放弃他们的扩军备战。相反,他们正在加紧扩军备战。例如最近美国就同日本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在欧洲,美国积极复活德国军国主义;美国还在不断地加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东南亚条约组织、中央条约组织和拼凑其他军事集团。美国一九六一财政年度主要的军事开支就占了全部支出的百分之五十七点一。美国还宣布了随时恢复核试验。这些在实际生活中顺手可以检到的例子都是帝国主义加紧准备新战争的证明。只要这种情况还存在,我们就不能忽视战争的危险。

当然时间是对我们有利的。随着社会主义力量进一步壮大,例如说,苏联完成了七年计划;我国完成了第三个五年计划;整个社会主义世界工业生产超过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在那种情况下,帝国主义要发动战争就要比今天更加困难。这是肯定不移的,也是我们争取的目标。但是,既使如此,也不能说战争永远打不起来了。因为,所谓战争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人民在国际范围内一种阶级斗争的形式,而“在人类历史上,凡属将要灭亡的反动势力,总是要向革命势力进行最后挣扎的”()。中国不是有句俗话:“困兽犹斗”吗?正是因为帝国主义更加不行了,就更应估计到他们有狗急跳墙、挺而走险的可能。说过:“帝国主义者的逻辑和人民的逻辑是这样的不同。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定律。我们说‘帝国主义分子是很凶恶的’就是说它的本性是不能改变的,帝国主义决不肯放下屠刀,他们也决不能成佛,直至他们的灭亡。”

同时,即便帝国主义在一开始的时候不敢和社会主义国家打,他们自己互相打也是可能的;而这种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转化为对社全主义国家的战争。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先从帝国主义互相打开始的。演变到一定程度,希特勒就掉转了枪头,进攻苏联。

说到这里,我们就又回到列宁的老命题,只要帝国主义还存在一天,战争的危险就存在一天。这是真理。一方面我们承认由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帝国主义发动战争越来越困难;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由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帝国主义就会甘心认输 ,放弃战争,从而认为战争就可以永远打不起来。

四、问:我还不大明白你的意思。既然战争对帝国主义一天天更加不利,为什么不可能设想帝国主义采用和平的方法去实现它的目的,美帝国主义不是现在也在宣传和平共处,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吗?

答:帝国主义标榜的和平是假的。事实是最好的答复。除掉他们嘴边上和平,你能够举出一件事情来证明他们确实希望和平的吗?他们说他们也同意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论,而不诉诸武力,但是,他们为什么不把美国武力量撤出台湾和台湾海峡,来表现他们的和平诚意?把刀架在旁人的脖子上,要人家相信他的和平诚意是不可能的。

第7篇

关键词:战争与和平;人物形象;塑造;思考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的一位著名作家,在世界文坛上声誉较高,被誉为“文坛巨人”,其中《战争与和平》作为托尔斯泰的一部极具代表性作品,被誉为19世纪的最伟大文学作品之一。现今文坛上已经鲜少有作家的作品能够超越《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

一、塑造的人民集体形象

托尔斯泰在写作《战争与和平》之前就在内心深处对人民有一个定位,即将人民看成是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不但能推动整个国家命运前行,更能带动整个历史发展潮流。所以托尔斯泰要写一部关于人民的作品,并在作品中将人民的地位凸显出现,塑造伟大的人民形象。通过作品我们看到保卫祖国的战争中人民更多的体现出勇敢和伟大的品质,他们捍卫自己的国家,可以说是真正的英雄。比如,在鲍罗金诺战役中,士兵们就表现出高昂的作战斗志,特别是在游击作战时期,敌占区的民众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击退敌人。通过广大人民的努力,敌人被逐一击退,俄国悲催的命运也得到拯救。在小说《战争与和平》中,将真实的历史全部揭露处理,人民的力量在历史中有着积极意义并能得到肯定,这就客观上说明历史不是只有帝王将相和英雄豪杰改变的,真正的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

在战争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是历史所称赞的英雄,但从作者的角度探寻,可以看到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打破了传统的英雄主义光环,并不是人们经常说的高大、英俊富有的英雄,反而是一些平常人,他们也许外貌很一般,但是他们有着坚强的内心,有着纯良的民风。这些平凡的人民和英雄为了自己的祖国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而这些就是他们表现出来的伟大的英雄主义。在小说《战争与和平》中着重介绍了齐摩亨和屠升这两个出身行伍的军官,他们没有英俊的外貌也没有豪言壮志,但是他们在战争中却有着勇敢的表现,运用自己的智慧在战争中做出贡献。从他们的身上,能看到他们对祖国和人们的热爱,并且他们内心的深厚和淳朴也是他们吸引人的特点。小说中也有一些较为普通的民众,他们也是战争的英雄,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是吉洪・谢尔巴狄,其用手中的斧头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并且带领一对人马俘获百余个俘虏。他们都是平凡的民众,但是他们的行为却十分伟大,作者对这些人物的塑造,没有用太多华丽的语言,反而用朴素的情节,突出事件本身,并在客观上批判那些英雄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

小说中库图索夫被塑造成谦虚的人物形象,他与士兵和人民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并且他能深刻理解士兵的内心想法,不会用军事主官的身份欺压士兵,并愿意了解人民的意愿和想法,按照人民的意愿行事。在她自己的行为中,他很少提及自己,但却愿意与人沟通和交流,更多的表现出他朴实的人物性格,在国家遭受侵略的情况下,他与群众站在一条战线上,并为自己的祖国英勇奋战。在整个战争中奋勇杀敌,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对祖国的热爱,鼓舞疲惫的士兵一次次战斗,最终战胜法国的军队,改变了俄国的历史。在侵略者宣布撤离以后,库图索夫留下激动的泪水,作者将库图索夫描述成一个伟大的人物,并将其看成是整个战争中民族英雄的代表人物。

二、小说中主人公形象的深入分析

(一)娜塔莎的形象分析

《战争与和平》所讲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欧洲,当时的社会背景动荡不安,拿破仑还掌控者整个法国的权利,并对周围的很多国家进行侵略。俄国也在这一时期卷入到欧洲战场上,国家出现政局不稳定的状况,同时面临十分严重的民族危机。小说中塑造的一个人物――娜塔莎,她是一个小女孩形象,这个13岁的女孩在小说中年龄最小,并且有着黑色的头发和大大的眼睛,虽然样貌很平凡,但性格却十分活泼,有着较好的身材并充满孩子气。这个女孩被作者看成是天使,也是一种幸福和美好的象征,这样的女孩被大众喜爱。但战争年代的到来,社会的很多情况也影响着女孩的心态,加之娜塔莎思想的丰富以及阅历的增长,女孩希望参与战争并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特别是女孩在少女时期,还对很多事情存有幻想,甚至心灵也是比较纯洁的,安德烈公爵的出现更是萌发小女孩的这种心态,小女孩在内心深处仰慕公爵。此刻,娜塔莎在思想上面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很难从成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公爵的思想和生活差别考虑不周。小说中,娜塔莎与公爵相遇的初期,他们的内心有着较大的差距,由于公爵历经过战争、婚姻和生死,内心经历种种磨难,可谓千疮百孔,但是娜塔莎却是不经世事的小女孩,思想单纯,很多时候对公爵是敬仰和崇拜。这种复杂的感情不能将其看成是爱情,只能看成是一种英雄主义的膜拜,就如同一个小女孩对一个功成名就之人的欣赏,这种欣赏是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欣赏,很多时候有着盲目性,因而不具可观性,如果两人最终真的走到一起,回归生活后,很多生活的小细节就会暴漏出来,问题也会显现出来,崇拜的光环一旦消失,随之也许就是噩梦的开始。

(二)分析玛利亚公爵小姐的形象

在小说《战争与和平》中,作者塑造了玛利亚的形象。在玛利亚内心深处,被爱强烈的包围着,她相信上帝,心中对爱有着深刻的体会。但是这种爱是一种发自内心,如同上帝爱人类一样的博爱之心。在玛利亚小姐的内心深处能够看到,面对上帝所有的人都将是罪人,所有任何人都无权利指责其他人。如果宽恕别人就是宽恕自己,心中充满仇恨将不会得到与上帝交流和沟通的机会,那样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和罪过就不会得到上帝的原谅,所以就不能进行自我救赎。玛利亚对宗教有着信仰,所有她会向往自己远离尘世的繁杂环境,虽然玛利亚的父亲给予玛利亚很多的折磨,但是玛利亚还是选择原谅她的父亲,记住父亲带给自己的温暖,忘记所有的仇恨,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不要纠结于过往,迎接美好未来。

对于自己的亲人(哥哥、侄儿和丈夫)她内心也是充满着爱意,但在作者的描述中,能够看到玛利亚对他们的爱意还是有保留的,并不是像基督爱人类一样的爱他们的丈夫和子女。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永远有着美好的事物存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玛利亚公爵小姐是一个被具体诗歌化的人物,作者将其内心塑造的十分完美,并且这种完美有些缥缈,而这种内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德报怨”。这对读者而言是一种心灵上的启示,让读者可以审视自己的内心是否也存有黑暗,并应怎样面对这种内心的阴暗面。从玛利亚的视觉考虑问题,能够看到人类是上帝创造的,并且是上帝亲自将人送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类不存在罪过,如果存在罪过,那么应该选择忘掉罪过,并原谅犯错的人,而这是一种最好的处理方式。

玛利亚的这种想法也影响着安德烈公爵对事物的看法,所以他也通过宽恕,谅解了带给自己痛苦的阿纳托尔。在不久之前,安德烈公爵想要与阿纳托尔进行决斗,但是当安德烈公爵看到已经躺在手术台上的阿纳托尔后,心中产生怜悯,并决定宽恕他。其实所有的宽恕都是以宗教中的博爱思想为前提的,这也是玛利亚小姐始终坚持的思想。

三、结束语

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十分经典的作品,在世界文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小说中每一个人物都有着极为鲜明的细节刻画,都是一类社会人物的模板。品读《战争与和平》的时候,不仅需要剖析内容的本身,更要对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观点进行归纳和深入探究,这样才能真正体会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并结合小说的写作特点,对《战争与和平》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客观的体会到这一文学巨著背后的价值。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金本位 货币价值 铸币税

媒体通常报道的“货币战争”含义是指各国之间人为地使本国货币竞相贬值以提高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的行为,《货币战争》把类似的并不常见的现象扩大化为一种广泛深入的阴谋论,社会负面影响较大,存在许多错误观点需要澄清。是以写作本文,以供探讨。

一、金本位制度的优点及其崩溃原因

货币制度历史上的金本位是指,银行有黄金才能发行相应的银行券;储户有权将银行券按照约定比率兑换成黄金。它在源头上,保证了银行或央行发行的每一张纸币,都有相应的黄金,纸币的价值有了黄金的保障。因此,实行金本位制度的时期,有关国家确实长期保持物价稳定,为生产繁荣和发展提供了货币金融稳定的坚实基础(但也必须看到,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带来了产品丰富价廉物美,金本位只是货币制度原因)。

然而,这本书将历史上个别银行为了利润不讲信用滥印银行券的现象,夸大为整个银行家集团蓄意地、有预谋地、系统性破坏金本位,通过滥发纸币掠夺人们财富,最终才导致金本位崩溃。一个集团能整齐划一地操纵货币体系,不符合利益为宗旨的经济人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规律,利益分化使得操纵不可能成功。

而信用货币是指,目前各国货币的发行没有黄金作为准备,纸币不能兑换黄金,人们接受这样的货币是基于信用,相信货币背后的价值稳定性和购买力。

信用的含义很广。它可以指商品的借贷即商业信用,也可以指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乃至我们生活中的网购打白条和按揭购房背后都有信用发挥作用。这种意义上的信用,是因为相信对方未来会有足够现金流和还款的信誉而达成商品交易或货币借贷。这种广义的信用行为导致人们的交易脱离货币也能完成。使用京东“白条”购物不仅脱离了黄金,甚至于脱离了我们实际的货币收入,没有一块现金完全靠信用达成几千块的商品交易。类似的信用工具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种生产和消费的超前性,突破了我们实际拥有的黄金和货币量的限制。

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球的黄金储量已经不足以应付人类交换活动对货币的需求,即使生硬保持金本位,发行的纸币也必然需要贬值才能对应有限的黄金。即使在当今信用货币时代,货币供给并不单纯依赖中央银行“印钞”(作者假想的回到金本位,则需要央行铸币),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机制也发挥着巨大作用。再加上,人们对交易便捷性的不懈追求,对票据和虚拟货币的使用,已经并且必然使货币体系越来越依赖于信用而不是黄金。这些才是金本位崩溃的主要原因。

二、美联储的性质

米什金著名的《货币金融学》等经典教科书对美联储的性质都有充分论述和讨论。美联储是私有股东所有,是一个公开的事实而不是什么秘密。

美储的股东并不能干预美联储的货币决策,只能领取固定股息,美联储具有相当高的独立性。美国金融体系很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发展中国家金融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央行受到政府的重大干预,这应该是学术共识。

美联储是私有的,这个事实其实主要是令不了解历史的中国人震惊。我们习惯了中央银行应当是国家所有的、政府是最讲信用最可靠的这类理念。但在西方历史上,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精神指引下,最早的银行都是和其他绝大多数行业一样是私有的。现代意义的第一家银行英格兰银行就是股份制的银行,后来经王室授权成为第一家中央银行。

理论上讲,中央银行的必要性,是早期的私有商业银行业经常发生经营不善导致的兑付危机,产生了对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的需要,大家同意为了金融业稳定的“公共利益”有必要成立一家中央银行。

三、美联储为什么要持有那么多黄金

黄金虽然已失去货币角色的作用,但毕竟是一种稀有的金属,还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可以储藏价值。除了价值稳定性以外,黄金与白银、铜甚至石油等商品并无本质区别。认为美国可能凭借雄厚的黄金储量进行货币战争恢复金本位击垮它国货币,这是另一大阴谋论的误解。1971年美国宣布美元脱钩黄金以后,目前黄金储量更加不可能支持当今巨量美元的价值了,任何理性的大国也不会做类似打算。如此,则如何能设计这一恢复金本位重霸全球金融体系、打击其他国家货币的阴谋?

美联储储备黄金,更可能是因为黄金属性的稳定性和稀有性。买卖黄金,可以成为美联储调节基础货币供应的途径之一。即使最差的情况,美国失去“霸权地位”,美元失去“支配地位”,现成的例子是英国,它并没有沦落到要用黄金来支付而不是英镑。

美国储备黄金,我国储备什么?可以储备一切价值相对稳定我国未来长期内又很需要的战略资源,以降低资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率。该书作者鼓吹我国银行应当持有黄金,而我国更加不可能实行金本位,那么这样的论调反而有可能上了国际黄金炒家“阴谋”的当。

四、美债和美元的信用

该书对信用货币制度的另一大错误认识,是对美国国债和美元投放体系的误解。

首先,世界上许多国家央行都持有美元外汇储备和美国国债形式的储备。这是由于美国国债长期以来的相对高度信用,美国没有抵赖过国债。由于这种信用,实质也就是由于美元发行的相对稳健,更由于美元背后的商品后盾,各国央行才在金属、各种外汇中主要选择了美元。这种主动选择,促成了美元在全世界的“投放”。这是是理性的选择,不是中了阴谋。

其次,抵赖国债对美国金融市场是巨大打击,美国各大金融机构首当其冲将处于债务危机的核心。我们或许可以设想,如果美国哪一天也发生国债违约,那一定是因为美国经济发生了重大的比1929年还灾难性的经济危机,不太可能是哪些少数银行家商量出来打击他国的阴谋。

讨论美债和美元信用问题,更有价值的问题是:美国是否会滥印钞票,让国家债务贬值?保持币值稳定和物价稳定,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是资本主义体系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金融动荡可以为少数投机者带来暴利,但并不符合资本主义“金融家集团”的利益。

各国货币的材质没有本质区别。各国央行之所以愿意持有美元外汇储备,是由于相信美元的价值。相信美元价值,是由于相信美国的发达生产力。持有美元的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在美国(或他国)交换到需要的商品。美国“欠”了许多国家美元持有者一大笔商品。正是在这个角度,持有美元的人,支持了美国的低物价和美国老百姓的高消费。(但我们也应看到,只要贸易放开,这些国家也可以大量进口美国货物,降低其国内物价和制造成本以改善公众福利和促进效率。这正是美国政府为了提高其就业率而求之不得的)。

总之,一个假想而空泛的阴谋化的美元问题并不是真问题,美元不是美国的核心竞争力。就恰如,不是纳斯达克指数有什么神秘,而是背后的谷歌、苹果、特斯拉有过人之处。

五、美元的“霸主地位”

表面上美国可以随心所欲印制美元,其他国家还源源不断“被迫”接受美元。背后根本原因是美国的先进生产力,不断创新的科技带来的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产品丰富,需要进口美国货物的国家才不得不出口货物获取美元、储备美元以应付不时之需。

因此,这本书夸大了金融和美元的作用,没有看到货币背后的实体经济和商品后盾,将国际金融和经济的竞争片面看成是货币上的阴谋论较量,也就难免将一国的发展乃至崛起看成是高深阴谋的得胜。高效率的金融和货币体系能促进经济效率提高,但国与国的决胜根本之道还是在产品市场。《国富论》早就论证了分工和自由贸易的优越性,司马迁的《货殖列传》也早就朴素但深刻地论证过,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商品经济是统治者的最佳富国治国策略,司马迁甚至说,“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o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并认为这种自发的市场秩序乃是“道之所符”、“自然之验”,最符合老子所孜孜以求的“大道”!市场经济显然在《货币战争》的作者那里变成了阴谋论伎俩的小道。

六、美元的铸币税利益

古代的王室通过铸币,用以支付国防、建设等开支,由于王室并不提供商品给社会,这种支付确实是平白无故地占有了社会资源和商品,形成了王室所有的铸币税收入。对于美元的发行来讲,如果和美国贸易的它国,两国国际际收支平衡,则并不存在铸币税收益,因为两国互相提供了等值的商品,并没有谁平白无故凭借纸币占有它国资源,纸币在此时仅仅起了暂时的交换媒介的作用。

值得思考的是,实行“重商主义”的国家,由于贸易保护、片面强调出口和注重积累外汇,没有进口相当数量美国货物,实际上暂时被美国“平白无故”地占用了一笔商品资源,使美国收获了铸币税收益(也就是宋鸿兵讲的大白话,美元白条进来,中国货物出去,没有价值的美元纸条获取了中国有价值的商品)。显然,这并不是美联储的阴谋。

七、结论

第9篇

关键词:经济战争;信息时代;对策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逐渐提升,在世界上能够通过军事挑战中国的国家已经越来越少,企图通过军事战争征服中国的想法已变得愈加不切实际了。但是,一场看不到硝烟,闻不到血腥味的战争正向我们悄然袭来,君不见,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日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山姆大叔逼迫日本人签订了屈辱的城下之盟“广场协议”[1],①从而使日本经济一蹶不振;1997年美国金融投机家在泰国外汇市场煽风点火,一场金融风暴骤然席卷东南亚,使亚洲四小龙轰然倒地;近期,看见中国发展势头迅猛,美欧联手不断逼迫人民币升值、中美、中欧贸易摩擦、关税斗争此起彼伏,这一切无不证明:经济战争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国际斗争的主战场,也将成为维护国家安全,拓展国家利益的主要形式。游弋于国门之外的航母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远没有一次次逼迫人民币升值,一次次操纵油价、铁矿石涨价,大量热钱投进来制造房价、股价泡沫那么可怕、凶险。

一、经济战争成为信息时代国际斗争的主要方式

战争是国际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国家利益是斗争的直接取向和根本目的。战争的样式既取决于国家利益受威胁的强度,也受该利益对国家安全的作用程度大小影响,同时,还受战争的得失比较以及战争目的的实现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一)国家核心利益的演变使经济战争成为国际斗争的主战场

维护、拓展国家利益是国家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国家间的矛盾、摩擦直至战争都根源于维护、拓展国家利益的需要。纵观世界国际关系史,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小利小斗,大利大斗,无利不斗。马克思认为,战争或“暴力仅仅是手段”,而“经济利益是目的”[1]。“暴力的‘本原的东西’是什么呢?是经济力量,是占有大工业这一强大的手段。” [1]战争,过去是特指国家间的武装冲突,它是解决国家间矛盾冲突的最高形式。战争从狭义上看,过去它是特指军事战争;从广义上看,战争是指国家利益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一般可分为军事战争、经济战争、外交战争、生物战争等形式。用战争形式解决国际间矛盾冲突大都是国家核心利益受到直接威胁或挑战时所采取的极端形式。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方式也将随之发生改变,国家核心利益的形式和内容也将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而维护国家安全的方式、手段也会出现质的改变。在农牧时代,国家的核心利益是土地和人口。要维护、拓展国家核心利益,通过军事战争的手段能够高效快速地实现;在工业时代,国家的核心利益是资源和人口,要拓展工业资源,掠夺工业发展所必须的人力资源,在没有世界自由市场的前提下,只有通过军事战争的掠夺方式才能快速达到扩张国家核心利益的目的;而在信息时代,国家核心利益已经不再是土地、资源和人口,而是高科技人才。用军事战争的形式掠夺高科技人才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在信息时代,维护、拓展国家核心利益的有效形式不可能再通过军事战争的形式实现,只有通过发展教育,提高高科技人才的政治经济待遇,利用国际市场规则、市场经济自身缺陷或左右市场运行方向、节奏等方法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即通过经济战争的方式达到拓展国家利益的目的。经济战争可以大大降低扩张国家利益的风险,提高国际斗争收益的可靠性。因此,在信息时代,用军事战争方式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已经越来越不可能了,而只有通过发展经济,利用自己有利的国际市场地位、或市场规则的缺陷削弱敌对国家经济实力,提升本国综合国力的方式实现维护、拓展国家利益的目的。

可见,在农牧时代、工业时代,弱肉强食是国际社会通行法则。军事战争成为瓜分国际财富、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手段,国家军事实力强大就会获得较大的利益,国家安全就会得到保证。在信息时代,社会财富来源于社会的创新能力。一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可能被战争掠夺,但它可能被愚蠢的经济政策、侵略性金融炒作所剥夺。因此,信息时代,军事战争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导形式已被经济战争所取代,经济战争已经成为维护发展国家核心利益的主要形式。

(二)核武器和高技术武器系统的发展成为抑制军事战争的重要因素

二战以后,随着核武器的出现,人类把战争推向毁灭自己的边缘。核战争是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在当今世界,仅美俄两国的核武器就可以把人类社会毁灭许多遍。20世纪七八十年代,虽然美苏两家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但冷战双方还是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任何国家都不敢肆意挑起核战争。在冷战中,导致前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不是军事战争,而是美国朋友帮助苏联进行经济改革取得的伟大成果。

由于高科技在武器装备中的广泛应用,武器装备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武器系统越来越庞大,武器装备的研究采办费用也呈几何级数增长。如美军的主战坦克20世纪50年代单价是5万美元一辆,现在是1 200万美元;RAH-66“科曼奇”直升机,20世纪80年代单价是1 100万美元,现在是9 000多万美元一架;战斗机20世纪50年代单价是20多万美元一架,现在一架F-15D/E型单价高达5 000万美元;一架C鹰眼预警机单价高达1.75亿美元。海湾战争耗时42天,耗资仅多国部队就达611亿美元,消耗各类物资3 180多万吨,几乎等于上千万苏联军队在四年卫国战争期间物资消耗总量6 600万吨的50%。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军费开支达到600多亿美元,如果算上占领伊拉克期间的开支,整个费用至少在1 200亿以上,这将比第一次世界大战38个国家参战,总消耗2 060亿美元的50%还高得多 [2] 。这必然大大加重美国纳税人的负担,从而激起国内反战呼声的高涨。

由于高技术战争需要大量技术、物资和资本投入,其经济对战争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即便是综合国力强大的美国也会同样感到十分窘迫。如美国在海湾战争后利用多国部队或反恐的名义向许多国家半是胁迫半是央求地取得外国500亿美元的“援助”。

可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系统的产生和巨大的战争成本耗费使当今的军事大国也不敢冒险为之。通过军事战争实现国家最大利益的可能性正在日益消失。过去,军事战争占主导地位,经济战争占辅助地位的情况正转变为经济战争占主导地位,军事战争将成为最终或最后的选择。

(三)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矛盾调解机制的形成使军事战争受到遏制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间信息传播和各种资源的交流传递基本达到实时准确。经济文化交流走向全球化、自由化、一体化。世界各国生产所需资源完全可以通过世界市场获得,国际间的各种矛盾冲突逐渐形成以联合国为调解主体,以国际惯例、联合国宪章、市场经济基本规范为调节制度构成的调解疏导机制。这种机制虽然达不到完全公正合理解决国际间的矛盾冲突,但它为非暴力解决国际冲突提供一种有效渠道和平台,为通过国际对话、政治协商解决国际矛盾建立了一条可靠途径。随着联合国组织制度的逐渐完善,调解国际冲突能力和权威的不断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间的军事战争必然走向式微。而国家间看不见战火硝烟的经济战争必然从幕后走向前台,成为国际间矛盾冲突的主要表现方式。

转贴于

二、信息时代应对经济战争的决策选择

(一)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国家的中心任务

在世界上,有国家的存在,就必然产生国家间基于经济利益的矛盾和冲突。马克思认为,在战争和经济的关系中,经济是基础,是本源的东西,战争(包括进行战争的物质力量)是由经济决定的,是实现经济要求的手段。军事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拓展国家的经济利益,而经济战争的目的就是更直接、更快速地维护、壮大国家的经济利益。经济战争与军事战争一样,说到底都是实力的较量。军事实力体现在武器装备先进程度和人员素质的高低;经济战实力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能力上,经济发展能力是由自有资本规模和人才的经济科学素养两者决定的。在经济战争中,经济战实力不在于参战人员的数量,而在其经济科学素养的高低。经济科学素养高,就能够以一当十,甚至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功效。一国自有资本规模大就能够以大搏小,以强击弱,在资本市场上,通行着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在经济战争中,集中优势资本就可以兴风作浪,席卷中小资本。这一战术原则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和“香港金融保卫战”中得到有力证明。发展、壮大国家经济利益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始终不渝地把经济建设作为国家的中心任务来抓!正如邓小平所讲“发展是硬道理”[3],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社会制度的凝聚力、向心力才能不断提高,中国经济战争实力才能够大大增强。

(二)创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经济战部队,为打赢经济战争奠定人才基础

要准备战争,必须有一支部队,要打赢战争,就需要创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部队。早在1938年,英国为了应对希特勒咄咄逼人的战争挑衅,率先组建了一支经济战部队。在二战中,这支经济战部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最终战胜德国法西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今天,我们要打赢现代经济战争必须尽快创建一支经济理论素养高、市场实践能力强、经济战略谋划能力突出,思想意志坚定,作风果敢的经济战部队。这支部队应由经济情报分析专家、经济理论研究专家、国际金融、经贸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该部队应直接隶属于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管理。这支部队要具有较高的经济分析头脑,灵敏的国际经济发展态势感悟能力,熟悉国际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制度规范,具有丰富的国际金融、经贸市场的掌控操作经验。这支部队应包括遍布世界各大国的金融、证券、商贸、科技、军事、政治信息搜集分析人员;这支部队,具有严密监视国际、国内各种重要经济运行动态,分析各种政治、军事动态对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带来的影响,评估各种经济、政治形势变化对国家经济安全带来的风险,及时向国家经济发展决策部门提供经济安全预警、防护对策意见,执行国家经济安全决策部门的战略部署、落实经济战战略战术行动、努力实现经济战战略战术目标等职能使命的部队。有了这样一支部队,国家的经济安全才会有可靠保证,国家经济建设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才有了自己的保护神。

(三)加强经济理论研究,为经济战争提供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

经济理论是揭示经济发展规律,谋划经济战争的思想武器。一般地说,经济建设状况和经济战争能力是与一国经济理论研究水平相一致的。比如,十八九世纪,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是英国,而经济理论研究水平、世界级经济学家大都产生于英国;20世纪经济实力最强是美国,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数最多的国家依然是美国。可见,经济科学的发展与经济实力增强具有正相关关系,任何国家和民族的经济科学素养与其经济实力增长都具有正相关关系,一流的经济强国需要有世界一流的经济科学作指导,一流的经济科学人才和一流的经济实力相结合才能构建超级经济强国的实力。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历史很短,国民的经济科学素养普遍较低,驾驭世界市场经济的实践能力比较差。因此,我们在经济理论建设上面临着十分艰巨任务。首先,我们要从思想上拨乱反正,实事求是地承认西方经济学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的科学性,剔除其糟粕,确立它在中国社会科学中的应有地位,为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创造条件;其次,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特殊实践,创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存在一些辩护的成分,但从根本上看,它是一门研究关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在经济理论研究中,我们不仅要继续推进马克思在经济发展中研究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思想方法,解决经济发展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存在的各种矛盾;而且,在社会主义制度根本确立的条件下,应更深入、更全面地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及其基本原理。

经济全球化实际是全球经济市场化。中国经济发展不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必须融入其中,并与之接轨,我们的经济才能发展壮大。要融入,要接轨就必须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遵循经过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几百年实践积累总结的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和规则。西方经济学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创造的伟大成果之一,在与发达国家共处的世界市场中,学习、熟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遵循固有规律和共同行为规范,结合中国经济实际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理论,这是我们面对发达国家经济挑战,打赢世界经济战争应有的科学态度和思想观点。

(四)加快经济信息网络建设,为打赢经济战争准备可靠的物质技术条件

信息时代,经济信息网络是连接各经济部门、营销单位、供需双方的纽带,是查询、交流、存储各种经济信息的有效途径,也是调节、配置各种经济资源、开展经济战争的指挥控制中心。国家经济信息网络建设既对社会日常生产、生活发挥重要作用,也对经济战争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强化国家经济网络建设是我们进行经济战争准备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加强国家经济信息网络建设,首先要加大国家对经济信息网络的资金投入,在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网络技术的同时,集中发展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技术和信息产品,避免在战时因使用外来信息网络技术,而给本国经济信息网络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经济网络战是经济战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经济网络攻击战和经济网络防御战两部分。经济网络攻击战又分为硬攻击和软毁伤两种形式,硬攻击就是运用武器(如火炮、高频脉冲等)破坏、摧毁经济网络设备设施以使其失去功能作用;软毁伤指通过网络病毒、制造网络垃圾或修改网络信息等方式使其失去网络功能作用。网络防御就是通过物理、技术、谋略、软件等措施防范对我方经济网络的各种攻击和破坏。经济信息网络战既是经济战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战一项重要内容。在信息时代,信息攻防战渗透于国家安全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在经济战争准备过程中必须强化经济网络战意识,积极开展经济网络攻防战训练,大力培训经济网络战高级指挥人才和网络技术人才,为打赢经济网络战提供充分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75-189.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蓝海战略 提升 大学竞争力

笔者认为,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蓝海战略理论将对我国大学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一、运用蓝海战略提升大学竞争力的必要性

(一)蓝海战略的提出及其内涵

蓝海战略(Blue Ocean Strategy)最早由W. 钱·金(W. Chan Kim)和勒妮·莫博涅(Renée Mauborgne)于2005年2月在二人合著的《蓝海战略》一书中提出。与其对应的是“红海战略”,“红海”是指竞争极端激烈的市场,聚焦于红海等于接受了商战的限制性因素,即在有限的土地上求胜,却否认了商业世界开创新市场的可能,红海战略是基于竞争的战略思维,其竞争结果是“零和博弈”。而“蓝海”是指通过差异化手段得到的崭新的市场领域,蓝海战略是不断建立具有自身特色、显示自身独立价值的战略,其端启于重建主义,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关键点是如何运用知识和思维推动创新,以促进企业内生增长,强调如何开发需求,把重点从竞争转化到价值创新上,系统地跨越现有竞争边界,进行现有元素的重新组合,构建新的市场空间,创造新的需求。

(二)蓝海战略对大学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启示

第一,蓝海战略的核心思想是开辟一片属于自身的发展天地,是具有创新价值的战略。大学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过程中,可运用蓝海战略的核心理念,确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发展战略,制定符合办学实际和具有自身特色的战略规划。

第二,蓝海战略的基本宗旨是突出强调价值创新,而价值创新必须从自身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着手,努力创造属于自身的市场空间,从而摆脱竞争。

第三,蓝海战略的目标是取得高效益,建立独具特色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在竞争市场上取得先机。提升大学竞争力的目标是使大学获得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使大学更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运用蓝海战略提升大学竞争力的紧迫性

运用蓝海战略提升大学竞争力的紧迫性基于对制约因素的考量。制约和阻碍大学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有:

(一)办学定位不明确和特色弱化

建国以来,我国大学长期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实行的是“刚性”计划模式,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几乎“千校一面”,大学优势特色不突出,整个大学体系的竞争处于“红海”之中,即在有限区域中对有限资源进行竞争,多数大学没有发展“蓝海”的意识。

(二)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缺失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是历史的沉淀与传统的创新,具有特色性,排他性,是难以复制和模仿的,是大学竞争力的重要因子。我国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缺失,使得我国大学缺乏培养大师的学术氛围,也使我国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变得“世俗化”。现代大学应凝练自己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形成独特的大学氛围,创造属于自己的“蓝海”文化。

(三)组织结构行政化和低效能

现代大学经营强调机构精简,运作高效。我国大学的组织结构行政化,层级结构臃肿,运行效率低下,不利于大学竞争力的提升。

(四)学科专业结构单一和趋同化

一所大学的生命力系于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而质量则主要取决于学科专业的设置和建设,学科专业是大学生命体的骨架。大学竞争力也包涵学科专业的结构优势。目前,学科专业结构的单一和趋同化现象,学科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和“跟风”现象都比较明显,严重影响了大学竞争力的提升。

(五)拔尖人才和人才团队建设滞后

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就拥有了竞争制胜的法宝。世界最典型的案例是加州理工学院,请到了包括冯·卡门在内的大师级人物,通过大师又吸引了一批优秀教授,使得只有2000名学生的加州理工学院成为知名度很高的一流大学。我国大学人才队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健全,特别是拔尖人才的匮乏和优秀人才团队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大学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三、运用蓝海战略提升大学竞争力的新对策

(一)凝练彰显自身优势的大学特色

蓝海战略注重创新,在提升大学竞争力上的突出表现就是教育改革的创新,创新定位大学办学发展的目标,改变“千校一面”的局面,结合自身优势,突出大学自身特色。国家制定的教育政策,要为我国大学教育创新创造有利条件,为特色大学的建设创造便利环境。“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因此,大学在提升自身竞争力中要注重内涵式建设,彰显自身优势,凝练自身特色,开创自己的“蓝海”。

(二)培植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蓝海战略强调价值创新,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是大学价值创新的内核,文化与精神是塑造大学个性、产生大师、大家,凝聚师生力量的核心。所以,大学要想办出水平与特色,在竞争中长盛不衰、百年永续,必须培养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继往传承、与时俱进的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大学应该注重培养、沉淀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总结发展历程中的优势传统资源,积极创新新的优势特色,在传承中培植形成独特的文化与精神。

(三)提升大学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学科与专业的设置与社会发展需要、市场需求的脱节会减弱大学学科专业发展的生命力,使得大学的竞争力下降。因此,大学学科专业建设应注重调研,科学论证,应以价值创新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结合自身优势、区域特色,致力于提升学科专业水平。

(四)打造大学拔尖人才和人才团队优势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因此,大学提升竞争力就必须优化师资结构,引进大师级人才,营造适宜大师大家成长发展的环境。如健全教师培训、研修机制,为教师的再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建立积极的激励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设立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措施,为引进的优秀人才积极创造更好的环境与发展空间。

(五)优化大学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从提高组织内部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大学首先需要建立起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内部管理成本和有效调动积极性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分权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可以减少管理层次,促成权力结构与人员角色的转换,具有更低的组织运行成本,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需求的变化,提高管理弹性、人员积极性和组织亲和力,是大学组织新的“蓝海”。大学应突出学术共同体的属性,按照分权化、扁平化原则推进组织结构的优化,发挥制度的作用,激发大学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大学的运行效率。

(六)增强大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

第11篇

(一)世界电信业增长趋缓

作为基础产业的电信业在二十世纪的发展中,形成了高收入、高增长率和并购频繁的行业特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电信行业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

据有关部门市场调查估计, 2003年电信设备制造行业的收入将下降5%到10%。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更广泛的电信业务进入其历史上最混乱、最严酷的时期,2004年该行业的收入将是持平或下降。

但是,信息社会要求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融合的趋势也为全业务提供者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开放的国际形势将会促进网络拓展空间,并且加速终端业务上的竞争与合作。这些形势一方面将导致一些不适应市场竞争的电信企业退出电信产业;另一方面,将造就出众多主导电信市场、具有活力的企业,并且在行业增长率等于或略高于总体经济增长率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

(二)国内传统电信市场趋于饱和,新业务拓展仍有空间

在世界电信业剧烈动荡,由持续十多年的快速增长滑向萧条的时期,中国电信业却始终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2001年以来,中国电信业一直保持了15%以上的增长速度。截止到2003年6月,全国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38亿户,移动电话用户达2 34亿户,全国光缆总长度达到236.6万公里,网络实现了数字化,数据与多媒体通信网覆盖全国,互联网用户达 6,650万户。在整个国际电信业处于低迷的状态下,中国电信运营业持续保持两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成绩斐然。

但是,就目前来看,中国的电信市场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品或者服务结构趋同。从各电信运营商的业务结构上看,传统电信业务的争夺仍然很激烈,但很难再有整体上升的空间,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市场占有率上。在数据、视频及一些增值业务上,运营商间的争夺更加激烈,基本形成了有效的竞争,但避免不了的是产品或服务结构的趋同,致使电信业总成本上升,电信企业盈利区间缩小。

但是,市场有效竞争的形成也给主要经营电信增值业务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商机。入世使电信增值业务门槛降低,开放程度提高, 中小企业进入电信服务中最活跃的增值业务领域,将以更加灵活多变、更加贴近消费者实际需要的服务方式与业务内容, 为消费者提供各种个性化的服务。这都将对我国电信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电信业政策导向强调企业自主创新和加强行业监管

创新作为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在开放,的电信市场上已经为大多数运营商和消费

者所接受。电信企业自主创新在国家电信政策的引导和经营目标约束下主要寻求以下突破:第一,强化呼叫中心的拓展。随着电信技术发展和服务观念的变化,该市场日益被激活。市场总量达到 83.59亿元。第二,加强客户关系管理(CRM)。第三,开拓用户驻地网。用户驻地网属于基础电信服务的范围,但由于它处于网络末梢,容易形成竞争,在管理上不同于基础业务,比照增值业务的做法可以赢得更多的利润,所以,各运营商十分重视这一业务的创新。第四,大力开展虚拟运营。即虚拟运营商租用和购买其他运营商的网络设施和产品,然后对这些产品包装,打上自己的品牌,也可以不另包装,推销给用户,从中获利。第五,发展因特网服务。

在行业监管方面,我国前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曾在“2002亚洲电信展”开幕论坛上表示,电信业必须引入竞争机制,成为在政府管制下有序竞争的行业。中国正致力于建立集中统一,有权威、高效率的管制机构,吸收国际上有益的立法和管制经验,按照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进一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电信监管体系,以促进有效、有序的竞争。

(四)电信业的风险性供给与顾客潜在需求并存

电信产业经过了重组以后,主导运营商除了掌握和经营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本地网和接入服务以外,还包括竞争性的长话和数据业务,这种混合经营模式给新进入者在竞争性业务上与其展开竞争带来很大困难。尽管各国制定了纵向切分电信市场的政策,即把自然垄断业务(市话)与竞争性业务(长话或数据)分开,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主导运营商和新进入者竞争不充分的问题。从动态角度讲,电信业是一个技术加速进步的行业,因此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政策的改善,运营商的经营战略与策略的较小失误,也会带来范围收益以及交易成本等方面的损失。也就是电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风险性供给特征。但是,顾客也存在着对电信产品或者服务的潜在需求。例如,对电信服务资费降低的需求;对电信产品保密功能的创造与升级的需求;在居住环境内电信服务的整合的需求等。这些需求都可以成为运营商利润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经营战略的构建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是电信企业的第一要务

(一)单纯战术性竞争使企业在价格战的泥潭中举步维艰

曾经有人认为,战术性竞争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非常实用的、并且能够获得较高利润的竞争方式。并且在竞争时往往多采取价格战的方式。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战略选择失误往往会导致全盘失误,甚至使企业被迫退出原本实力很强的市场。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必须着重解决战略选择问题。通常要关注五个方面:一是产业战略,产业战略必须在产业分析师的帮助下进行制定和实施,这种必要性在WTO框架下会逐渐凸现出来;二是市场战略,就是如何利用市场机制,来争夺自己的市场份额,最高层次是企业品牌的塑造,;三是要素战略,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战略,技术发展战略和资金流通战略;四是资本经营战略,资本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不仅仅局限于上市方式的资本经营,还包括多种融资和运营方式。

(二)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是电信企业不能摆脱价格战怪圈的根源

电信企业不能摆脱价格战怪圈的根源主要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培育核心竞争力必须要重点培育以下竞争力:一是产品力,自己的产品要比别人的强,包括服务力、市场力和消费认同力;二是生产力,要有设计能力(将市场需求转化成产品的能力)、生产制造系统和企业的管理体系(建立企业的管理模式,加强人力资本的管理);三是知识力,创新力 (要有相当数量的技术创新人员)和人力资本运用;四是文化力,文化力是产品力、生产力及知识力的集中表现形式;五是执行力,执行力是电信企业发展的保证。

(三)不仅要有战略目标,还要有战略行为

我国电信企业经济、技术实力弱,在经营中实施战略管理尚属初始阶段。所以,电信企业既要制定战略目标,又要为此采取适

宜的战略行为。具体应该做到:利用国内和国际上的研究力量进行研发合作及技术创新,在满足现实或者潜在的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获取合作利润; 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目的,以分担市场份额为条件, 以许可证方式为手段实现高新技术的转让,或者与跨国公司组建松散或实体型跨国经营集团, 以联合开发生产某些现在看来是幼稚的电信项目,但将来会成为主导的产品, 为进一步开放国内电信市场作必要的前期准备,并实现逐步扩展到国际市场的战略构想。在电信运营商社会化过程中延长电信市场价值链,构建核心竞争能力较强的“大电信”,从而实现电信企业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电信企业加强战略管理的对策

(一)制定战略目标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电信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导产业。在业务开发、市场开拓、品牌创造与宣传和互联互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积极努力,以信息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契机,把企业建设成为精干高效、品质卓越、挖掘潜在需求、战略优势明显的一流电信企业。

(二)强化战略重点

1.差异化战略为核心,成本领先为基础,建立中国电信业强势品牌

差异化经营战略应该作为电信企业的主导战略,这包括目标市场的差异化、需求相应的差异化、品牌内涵的差异化、运营机制的差异化等。只有这样,才能在电信产品同质化竞争中获得较高收益。

电话初装费的取消,电信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要求电信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精心选择项目、增强决策科学性,将有限的资金投放到利润率高的项目是控制建设成本的重要措施;构建精干高效的领导队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强化服务就是效益的意识以及低价开拓市场是控制运营成本的重要方法。改变自建常规,通过租赁、购买以及合作开发等方式,以“市场需求拉动网络建设、网络建设推动业务发展、新技术和新网络创造新的需求”为指导原则进行网络建设,通过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形成综合通信能力。

从世界电信业务发展的经验来看,创造和维护品牌是提高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对于提高顾客认知度和忠诚度,从而提高所属企业效益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2.业务创新与服务创新并举,把握潜在需求,开发显在需求,满足迫切需求

创新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业务及服务部门代表整个公司的形象,直接与用户进行接触;网络建设与技术部门不断进行网络质量、技术和规模的升级,根据经营及服务部门传达的用户信息及时地开展网络维护、网络提高工作和提供相关网络信息。在此基础上,针对市场需求来设计和提供有竞争力的新业务,同时提供贴近用户需求的各种服务,创造用户的价值感。这种业务创新与服务创新并举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公司的服务理念和优质的服务行动带给整个服务体系的核心――用户,通过客户关系管理达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把握潜在需求,开发显在需求,满足迫切需求。

3.在利润区分析的基础上,以强势业务争夺集团用户与小区用户

从利润区分析的观点,结合 2:8原理,企业应该重点开发中高端用户,在中高端用户中培养忠诚用户,吸引游离用户,形成高、中、低端结构合理的稳定而具有创效能力的用户群。从电信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面向企事业用户的、最大可覆盖城市及其郊区范围的、可提供丰富业务和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的公用网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局域网和城域网的建设满足集团用户严格的要求。在为这些集团用户提品或者服务时应该着重促进数据、语音和图像等全业务的网络化、一体化。

(三)采取战略性的措施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客户关系为依托、追求效益为宗旨的企业发展原则

CRM系统作为一种以“用户为

中心”的设计, 它的强大功能在于:集中管理用户信息,达到用户信息共享;保证对外咨询服务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提高企业内部协调工作的效率;开拓新的用户接触渠道;对用户进行细分。

公司利用CRM系统,可以横向把各项业务之间的用户信息共享,纵向使各部门、地市分公司、营业厅及经销商之间的用户信息共享,它能够有效地对省内用户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突破地区和业务范围的界限。将公司的各种信息分类、集中管理、统计、分析,经过规范化处理,便于各服务窗口人员科学决策,降低解答服务问题误差率,降低培训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公司可以据此提升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2.把保留客户计划做在市场开发之前,用足lT产业的技术优势

随着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信息化建设速度会不断加快,这必将拓宽电信市场。只要利用发达的电信技术和设备以及优质服务策略,就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下找到目标消费群体,诸如城市的集团客户、小区用户和农村用户,在市场开拓之前制定相应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就能够获得较高的市场地位和发挥市场价值较高的品牌优势。

3.从客户关系中寻求业务增长点,促进品牌价值提升

针对大客户的特点采取与地

产开发商社会中间力量合作的方

式,重点开发高档社区、写字楼、大专院校、政府机关、宾馆饭店等大中型企事业;在主要城市入口处和重要过街桥涵处设立永久性广告牌,积极宣传电信品牌,同时与广场文化创新活动的有效结合,增加电信的品牌价值。

4.建立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成本控制机制

要全面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深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认真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按照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标准进行会计和审计工作。主要是建立电信预算管理委员会为核心、以预算工作组为具体执行机构的财务组织和控制模式。通过各种模拟市场核算的预算标准的制定,使财务报账制度具有满足市场和网络发展需求的、集中式的计划财务体制得以建立,通过资金、资产集中和灵活调度,发挥其盈利功能。对于因成本超支的部门负责人,在其选拔的过程中实行成本否决制,以激励其改善成本控制机制。体应该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第一,加速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的转变。交换技术是电信业的灵魂,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逐步转向分组交换技术,特别是无连接IP技术为基础的整个电信新框架将是历史的必然。

第二,加速窄带接入业务从铜线接入向移动接入转变。

第12篇

一、滚动式传播:中国新闻从业人员思想大解放的一次凸现

从新闻传播的规律看,大凡涉及题材重大的新闻事件,媒体都会集中人力、物力,最大程度地调动新闻报道的一切手段与方式,对其进行具有一定规模和强势的连续、滚动式传播。中国媒体对新闻事件作连续、滚动式传播,并非是这次对伊拉克战事报道中首次使用,以前在香港回归、抗洪救灾、“十六大”会议、申奥与申博成功等报道都使用过,但这些均属国内题材,且报道规模、声势、手段等也远不及对伊拉克战事的报道。以往中国媒体对世界上发生的事件,则更是小心翼翼、讳莫如深,能不报的尽量不报,能小报的尽可能不大报,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央电视台只是在每天《新闻联播》的最后6分钟才报道一些概况,即便是“9・11”和美国航天飞机失事这类被国际公认的天字第一号新闻事件,《人民日报》等我国主流报纸也只是在2001年9月12日和2003年2月2日的头版作了轻描淡写般的报道,令人百思不解。然而,这次伊拉克战事报道,中国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人民日报》及各地报刊关于伊拉克战事的报道每天占据绝对版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各地方电台的新闻节目都是伊拉克战事唱主角;网络更是24小时对战事持续不断地予以追踪报道;中央电视台及各地电视台也在第一时间报道最新战况。尤以中央电视台最为突出,一、四、九共三套节目除在正点新闻播出时段报道最新战况外,还打破常规,将每晚的黄金时间几乎全部用于对伊拉克战事的直播,现场画面、同声传译、电话连线、专家评析、字幕滚屏等手段、方法应有尽有,3月28日起,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还增设短信互送服务项目,鼓励观众及时发电子邮件参与直播活动,真可谓新闻十八般武器全部用上。中国亿万受众充分享受了公民的知情权,他们对新闻的渴望从未像这次这样得到满足。“这是真正按新闻报道规律办事”,这既是主持人白岩松的真情告白,也是亿万中国受众的共同心声。

中国媒体这次对伊拉克战事的重视并非偶然,WTO的加入、党的十六大的成功召开,使中国新闻从业人员的思想空前解放,加速发展中国新闻事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比以往任何年代显得成熟,中国新闻大军早就跃跃欲试,意欲在国际新闻大战中一显身手,伊拉克战争的爆发正好是个契机,使中国新闻从业人员的思想解放在这场战火中真正得以迸发和凸现。

二、“地球村”实现:先进的现代传播技术是重要保证

人类社会发展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地球村”概念逐步形成,世界上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新闻,只要是媒体愿意传播,“村民”们都能及时获得。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受众以往没有太多这样的“福分”。但这次伊拉克战事不同以往,几乎在第一时间里,通过现场直播、同声传译、电话连线等技术运用,中国亿万受众同世界发达国家受众一样,都能看到、听到战场的实况。这是有战争史以来中国媒体首次达到的传播效果。人们由衷惊叹:现代传播技术同现代军事技术一样,已发展到空前先进的阶段。唯有不断改进和提高现代传播技术,“地球村”概念的实现方属可能,新闻现场与受众之间近距离甚至零距离的传播才能实现。

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设备和技术等原因,我们的新闻来源一半以上都不是第一手的,许多信息还是转引美国、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等媒体,或就是依靠美、伊的有关新闻会。相信中国媒体和新闻宣传主管部门会认真总结、反思,在制定日后中国媒体发展战略时,把迅速提高我国现代传播技术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三、白、李组合:当代节目主持人全面素质的展示

中国媒体若要实现与国际新闻界的竞争,除了要有素质良好的大批记者编辑外,更要有一批素质全面与优秀的能统率三军的领军人物。伊拉克战争已逾半月,笔者由衷感到,白岩松式的“帅才”太少,新时代的新闻传播向节目主持人及所有新闻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提出了全面的挑战。伊拉克战事的报道已证实,节目主持人需要的决不是只会念稿子而不会说新闻的人,更不是那些漂亮脸蛋加庸俗无聊的插科打诨的帅哥靓妹,真正能吸引并征服亿万受众的节目主持人,应该更需要一种大气,一种在具有新闻工作者全面素质基础上展现的外在魅力。白岩松称得上是这样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从他每晚主持的长达三个小时的“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来看,有张有弛、有条不紊。在精心策划、准备的基础上,他与李庆庆可谓是黄金搭档,通过电话连线、现场画面和编辑提供及时向受众播报最新信息外,每天还紧紧扣住一个主题,或自己作精辟且通俗的综合点评,或请到场的军事专家和国际问题专家作深入且详尽的分析解释,在接近零点时,白岩松又用几句话,提纲挈领地将当晚的战事作一高度概括,又高屋建瓴地将第二天的战事趋向作一预测,令受众在依依不舍关闭电视机后,仍久久回味“直播报道”的一幕幕。例如,3月26日晚,集中探讨“现代战争如何解决城市巷战问题”,白岩松用“破密集防守”是世界现代足球共同面临的难题作比喻,引出“城市战犹如在电话亭里用匕首作肉搏战”等论述,让人们认识伊拉克战争可能出现的艰巨性;27日晚,又针对美英首脑“两布”在戴维营会谈,讨论战争会不会升级问题;28日晚,又以美英联军接连不断的“误炸”现象,探讨美英两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利益的同与不同问题;到了4月2日,又不失时机地谈论“进攻巴格达”主题。白岩松每晚也分别请张召忠、宋晓军、朱锋、金一南等军事、国际问题专家到场,但这些专家的到来只是为新闻现象的解释、新闻背景的提供和主持人引导的话题服务,换句话说,主持人是跟着新闻跑,引着专家跑,而不是主持人被专家牵着鼻子跑。据粗略统计,白岩松在每晚三小时的战争直播报道时间里,他个人的新闻播报和分析评论时间占到一半以上,每晚向在场专家和分布在联合国、美国、英国、伊拉克及中东地区国家的前方记者要提出近百个问题,循循善诱、丝丝入扣,显示出高超的节目主持人的全面素质。相比之下,包括上海在内的不少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或是被专家牵着鼻子跑,将自己混同于一位普通受众,或是东一头西一棒,整台直播被弄得杂乱无章。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每晚与白岩松共同主持直播报道的李庆庆,始终显示温文尔雅、落落大方的风格,在不紧不慢、不急不躁之中,及时向受众传出大量信息,其外语水平和电脑操作能力,不仅征服广大受众,也一定征服无数同行。虽属配角,但她也常常对白岩松的新闻评价及时给予补充和修正,如4月2日晚,当白岩松讲到70年代就开始动工的巴格达地下宫殿如何如何,消息来源是当时参与建造的一位德国工程师提供,讲完后正欲转到另一话题,李庆庆及时补充:这位德国工程师现在还拥有地下宫殿的设计图纸,二十多年里,美国方面从未有人找过这位工程师,顿使这则新闻添加不少意味。笔者先后听到不少受众议论:这次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如果缺了白岩松和李庆庆,将会逊色许多。

四、置身炮火之中:中国新闻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

记者肯流血,才敢叫新闻报道发光芒,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敢冒风险、不畏牺牲的精神。我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都具有这种精神,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有着这方面的优良传统。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精神和传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在这次对伊拉克战争的采访报道中,人们欣喜地看到:这种精神回来了!这种传统继承并得到发扬了!无论是《人民日报》还是新华社,无论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还是中央电视台,包括上海等地媒体派往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的战地记者,可以说一个个都是好样的。上海文广集团派出的沈立炯、陆伟等记者,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新华社派往“小鹰”号航空母舰的胡晓明记者,几十天来缺吃少喝,但坚持源源不断地发回高质量的稿件。在前方的众多优秀战地记者中,尤以水均益最为突出,他3月22日晚站在科威特某建筑物的顶端,通过电话连线向国内观众新闻,骤然间,科威特上空响起警报,这是自伊拉克战争打响后科威特上空拉响的第一次空袭警报,此时此刻,观众看到的水均益,仍然是沉着冷静、不慌不忙地在口播新闻,急得坐在北京演播室的白岩松连连催他撤离,但水均益从容不迫、一字一顿地将新闻叙述完后才心有不忍地说:“小白,现在我应该赶快去大楼地下室避一避并戴上防毒面具了。”面对这般置生死于不顾、唯新闻为重的战友,白岩松深情地向水均益吐出了两个字:“当心!”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此时此刻的白岩松,双眸已噙满泪水。3月26日北京时间傍晚7时左右,水均益与战友进驻巴格达,白岩松在11点20分通过电话连线接通水均益,两位老战友开始的一番对话,颇耐人寻味:

白岩松:“水均益,按照中国人见面的习惯,得先问一声吃了吗?”

水均益:“还没呢,哈哈。”“我请这里的雇员刚上街给我们买上了盒饭,还没顾上吃。”

接着,水均益用了20分钟时间向观众详细报告了巴格达的情况。观众清晰地看到,水均益背后是硝烟弥漫的巴格达城,空袭正在进行,而水均益新闻的现场与美军轰炸的主要目标伊拉克新闻中心大楼相距竟不到两公里!目睹此情此景,有谁不为水均益同志忘我工作的精神所折服。如果说,过去我们为拥有范长江、陆诒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而自豪,今天,我们则更为拥有水均益、胡晓明等一大批中青年记者而骄傲。

五、东西方新闻战的较量:西方标榜的新闻自由不攻自破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新闻界,历来标榜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要体现新闻自由,等等。审视美、英媒体这次对伊拉克战事的报道,对其一贯标榜的新闻自由理念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战争刚刚打了一两天,美、英众多媒体就纷纷报道:“萨达姆被炸得浑身是血,被人从他的总统寓所里抬出送往医院,目前是死是活尚不得而知”,“萨达姆身边的三位高级将领已被炸死”,美军中央司令部新闻会也向世界宣布:“美英联军已攻占巴士拉,伊拉克第51机械化师师长率全师将士向美英联军投降”等等,不一而足,一时间,弄得全世界都相信伊军不堪一击,伊拉克战争用不了一周就可以结束。谁知,萨达姆总统及其被“炸死”的三位助手随后纷纷露面,第51机械化师师长也在巴士拉城公开表示誓死守住巴士拉。与此同时,为了配合媒体的报道,美英联军还采取发传单和喊口号等手段,还美其名曰“先打一场心理战”。美国派往伊拉克战场的五百多名记者,均领有五角大楼制定的长达12页纸的《战地采访须知》,包括美军伤亡人数不得报道、美军军事调动不得报道等规定。更有甚者,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资深记者彼得・阿内特因为“只是说了一些自己的感想”,4月3日竟被解雇。人们不禁要问:信奉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卢因创立的“把关人”学说的美国媒体的“把关人”,此时此刻一个个都跑到哪里去了?历来标榜“新闻自由”的西方媒体这次对伊战争的报道为什么这么不自由?难怪许多国家的报纸都刊登评论文章,批评美、英两国媒体对战争报道片面,连《纽约时报》都认为美国媒体已成为“美国国防部在宣传中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