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战争

关于战争

时间:2023-05-29 17:40: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战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战争

第1篇

1、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2、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3、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

4、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5、介胄之间:介胄: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借指在战争中或战场上。

6、金戈铁骑: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7、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8、以战养战: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

9、首唱义兵: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

10、汗马之功:指战争中立下的功绩。

11、戎首元凶:戎首:挑起战争的首犯;元凶:制造祸端的大头目。指挑起战争的罪魁。

12、倒戢干戈: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同“倒载干戈”。

13、散兵游勇: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14、构怨连兵:构怨:结怨;连兵:交战。因结怨而发生战争。

15、兵拏祸结: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16、师老民困:师:军队;老:疲惫。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战争使兵疲民苦。

17、有事之秋: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

18、启羞兴戎:启:开;戎:战争。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

19、大动干戈: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20、金戈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21、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22、连天峰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23、诉诸武力:诉:诉讼。武力:军事力量。指用战争来解决冲突。

24、犄角之势: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或分出兵力牵制敌人。

25、祸结兵连: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26、轻动干戈:轻:轻率;干戈:古代兵器。轻率地动武挑起战争。

27、止戈兴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28、战争贩子:挑起战争的人。指依靠煽动战争而从中牟利的人。

29、烽火连年: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30、风尘之警:指战争或骚乱的警报。

31、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32、白骨露野: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33、甘为戎首:甘:情愿,甘愿;为:做;戎:军事,征伐;戎首:挑起战争的人。甘愿当战争的主谋。

34、金革之声: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

35、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36、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37、兵革互兴:兵革:兵器衣甲,比喻战争;兴:发起,发动。互相发动战争,战乱相继发生。形容时局不安定,战乱频繁。

38、久经沙场:指长期经历战争的考验。

39、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40、干戈满地: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41、刀痕箭瘢:刀砍箭击的伤口治愈后留下的疤痕。形容战争留下的创伤。

42、兵连祸深:兵:指战争。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43、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44、楚河汉界:楚(项羽)、汉(刘邦)相争时,双方对峙的河界。后来中国象棋盘的双方分界处写有“楚河汉界”。也比喻一般战争的前线。也作“楚界汉河”。

45、载戢干戈:载戢:装运收藏;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引申为战争。将武器收藏起来。指不再诉诸武力。

46、刀枪入库:没有战争,不用武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47、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48、罢战息兵:停止或结束战争。

49、来好息师:招致和好,停止战争。

50、锋镝之苦:锋:刀或剑的尖端;镝:箭头。指刀砍箭射的痛苦。形容遭受战争的苦难。

51、非战之罪:不是战争本身的罪过。()一般用来作为战争失败开脱罪责之辞。

52、铸甲销戈: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53、烽火四起: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54、勤兵黩武:黩:轻率。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55、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战争。

56、伐罪吊民: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57、矢石之难:矢石:箭与石,作战的武器。指在战争中受到矢石的袭击。

58、减灶之计:在战争中隐瞒自己军队的实力来麻痹敌人。

59、黩武穷兵:黩:随便,任意;穷:竭尽。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60、手中败将:在战争中被自己打败或在竞赛中输给自己的人。

61、风尘之变: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62、伐罪吊人: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人”当作“民”,因避太宗讳改。同“伐罪吊民”。

63、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64、鼓衰力竭: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第2篇

1、战争是一种集体、集团、组织、民族、派别、国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击、杀戮等行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由于触发战争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军人,因此战争亦被视为政治和外交的极端手段。

2、据统计,朝鲜战争3400亿美元,越南战争7200亿美元,波斯湾战争1020亿美元,第四次阿以战争210亿美元,阿富汗战争1160亿美元,两伊战争1500亿美元,美国对南斯拉夫科索沃空袭费用是250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15亿人口卷入战乱,战场上双方伤亡人数达3000多万。第二次世界大战: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1亿人,大约9000万士兵和平民伤亡,3000多万人流离失所。战争中没有完胜的一方,战争对于哪一方都是灾难。战争会使人们流离失所。战争的灾难是无法去估摸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势如破竹】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 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如火如荼】

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

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领军队一直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

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说,现在退回去等于两关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经拿定,当务之急是尽快征服晋国。考虑再三,决定出奇制胜。

一天傍晚,吴王下达了命令。全军将士吃得饱饱的,马也喂足了草料。从全军中挑出三万精兵强将。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共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横竖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头的都是军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个大夫负责。每项一个方阵由一名将军率领。中间的方阵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由吴王自己掌握,称为中军;左边的方阵,红盔红甲、红衣服、红简直就像深不可测;右边的方阵则一水儿黑色。半夜出发,黎明时分到达离晋军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刚刚显出亮色,吴军鼓声大作,欢呼之声震天动工地。

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势,简直都惊呆了: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象深不可测的大海。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一夫当关】

故事:《史记》载:公元前207年刘邦入咸阳,“守函谷关,项羽至,不得入。”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形势,由此可见。古代,还有几个与函谷关有联系的成语故事。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出奇制胜】

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出击燕军,使燕军大败。这就是孙子兵法势篇中“凡战者,以奇胜。”

【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儿,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马革裹尸】

东汉马援自南方还军,故人多迎劳他,号称有计谋的孟冀也向他祝贺。马援说:"你怎么也同一般人一样呢?方向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我想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死在儿妇女婢中呢?"见《后汉书·马援传》。后以"马革裹尸"等指为国而战死沙场。清张贷《西湖梦寻·岳王坟》:"但恨和一成,国家日削,大丈夫不能以马革裹尸报君父,是为叹耳!”

第4篇

[关键词] 《特洛伊》;《新木马屠城记》;电影对比;电影评论

木马屠城的故事最早源于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记载。电影史上关于特洛伊战争改编的最早的一部电影是1924年德国导演曼弗雷德・诺亚的《海伦》,而在好莱坞,最早是华纳兄弟公司于1956年将特洛伊的故事搬上银幕,取名《木马屠城》(Helen of Troy)。随后1962年曾经出现过《特洛伊木马》和《特洛伊的最后辉煌》(有待详考)。[1]2003年,环球电影公司投拍了《新木马屠城记》(Helen of Troy)。2004年,华纳兄弟公司再次将特洛伊的故事搬上银幕。本文着重对本世纪的两个版本,即2003年环球电影公司发行的《新木马屠城记》和2004年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推出的《特洛伊》,从故事改编、演员阵容及演绎、艺术表现形式三方面进行比较,评论其观赏价值。

一、两部电影的故事改编

影视剧本的来源有两类:一是原创,二是改编。改编文学名著不仅为电影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剧本资源,也有助于提升电影的艺术质量和文化品位。经典著作因经受了时间和读者的检验,享有广泛的知名度,一旦改编成功,电影会由于原著而使自己成为经典。优秀的电影作品总是试图在电影的题材、内容上尽可能追求文学性、艺术性和通俗性、娱乐性的统一。[2]

(一)2003年环球电影公司的《新木马屠城记》

这一版本除了荷马的《伊利亚特》里的情节外,还涉及了大量相关的希腊神话: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出生、评判三女神谁最美、海伦的身世、特洛伊战争的起因、阿伽门农用女儿祭奠狩猎女神等。改编的剧本加大了海伦和帕里斯的爱情戏,在情节安排上使帕里斯带走海伦变得顺理成章,寻求了道德上的支持。在战争之外多了浪漫主义色彩。

《新木马屠城计》中一号人物为阿伽门农。在荷马史诗中阿伽门农是个好坏参半的人物,他是希腊的王中之王,纵使有不少缺点,但也是个大英雄。作为国王,他渴望财富和权力;作为大英雄,他追求荣誉和地位。为了荣誉他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女儿。作为一代英豪他没有在战场上倒下,却在回到家乡后死于妻子和奸夫的暗算。在《奥德赛》里,荷马对他的结局也深表同情。[3]但在电影的改编里,为了突出阿伽门农这一人物形象,把他完全刻画成了一个反面人物,显得更为可憎,除了他作为男人的各种欲望,特别添加了他对海伦的占有欲的具体情节。

(二)2004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的《特洛伊》

《特洛伊》这部影片剧情的主线基本上依照荷马《伊利亚特》中对特洛伊战争的描述,但省略了原著里众神插手战争的情节,没有出现任何神迹,它表现的完全是战争中的英雄和勇士。剧本浓缩了原著的精华,增添了感情戏,把这场战争的宏伟以及战争所带来的浩劫体现得非常真实。

在片中阿基琉斯和赫克托耳的地位都比较突出,是这部电影极力要塑造的两位古代英雄。阿基琉斯是希腊联军中的第一勇士,桀骜不驯,不打算向任何人臣服,他向特洛伊进发,为自己的名誉而战。影片与原著不同的是,最终决定阿基琉斯命运的是爱。他爱上了天真而倔强的女祭司,即特洛伊的小公主克里塞丝,他被她的纯洁勇敢所吸引,而她也被他桀骜之下的柔情所打动。阿基琉斯为了她与阿伽门农争斗并愤而退出战争,在影片中他们的爱情更能打动观众。同时另一位英雄赫克托耳与妻子安德罗玛开的深挚感情也令人心生感伤。

二、演员阵容及对角色的演绎

(一)2003年环球电影公司的《新木马屠城记》

这部片子制作精良,故事情节丰富,但由于该片的制作费只有6 000万美元,在大场面上无法与《特洛伊》相比。这部影片受批评较多的是男女主角的外表。荷马史诗中的帕里斯和海伦分别是人间的第一美男和美女,但在剧中他们的外表和造型都没有达到观众的期望值。影片中对海伦的美貌描述是“没有男人能够抵抗,连她的哥哥都爱上了她”,但西耶娜・盖尔利在影片中演绎的海伦却只是一个披头散发、懵懵懂懂的女子。影片对女演员的发型和服装设计没有下足工夫,让影片的魅力大打折扣。此外片中的配角阿基琉斯、埃阿斯、奥德赛等在荷马史诗中都是外表非常出众的英雄,但在这部电影里却相貌平常。原著中阿基琉斯是一头秀发,[4]但在这部影片中却是一个四肢发达的光头。因此,影片中的以上几个主要人物的外表均有悖原著和希腊神话。塑造比较成功的只有阿伽门农(鲁菲士・塞维尔饰)。荷马的《伊利亚特》里描述他的眼睛在愤怒的时候会喷出火,电影中演员的表演也特别突出了阿伽门农可怕的眼神。阿伽门农的弟弟即海伦的丈夫墨涅拉俄斯(约翰・里斯・戴维斯饰)也演绎得比较好,符合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与风度。

(二)2004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的《特洛伊》

本片影星云集,投资175亿美元,表现了对这段传奇的最宏大的敬意。片中战争场面壮观,突出体现了好莱坞大场面、大铺排的商业元素。这部影片的演员挑选从外形和气质上都比较接近原著,其中多次获得“全球最性感男士”的布拉德・皮特饰演希腊英雄阿基琉斯。片中他的一头金黄色长发、英武的面孔、健美的身材,还有那傲气和霸气都与《荷马史诗》里描述的形象相吻合。影片中他对克里塞丝的柔情也令人印象深刻。布拉德・皮特因此获得了2004年美国青少年观众选票大奖(Teen Choice Award)和2005年MTV电影奖最佳表演奖和最佳银幕打斗奖提名。德国女星黛安・克鲁格饰演的海伦真让人感受到了“美神”的风采。奥兰多・布鲁姆饰演的神话中年轻懵懂的美男子帕里斯也符合原著中的人物性格。艾里克・巴纳演绎出了赫克托耳的勇敢坚毅,他也获得了2005年MTV电影奖最佳银幕打斗奖提名。老牌影星布莱恩・考克斯塑造了残暴自私的阿伽门农。彼得・奥图尔很好地演绎了普里阿摩斯国王的高贵气质与仁慈。他曾因这一角色获得2004年爱尔兰电视电影奖最佳配角奖。片中只有海伦的丈夫墨涅拉俄斯一角的外形和气质不大符合原著中的人物形象,也许是导演故意安排,令人产生“难怪海伦会跟帕里斯私奔”的念头。但总的来说,众影星在该片中演绎的爱情、亲情、友情交错在冷酷的战争阴云中,平添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

三、艺术表现形式和观赏价值

电影艺术不仅可以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在艺术表现力方面,也有其独特的视觉艺术特征和表现形式。透过其表现形式,我们可以看到其背后反映的文化内容。[5]

(一)2003年环球电影公司的《新木马屠城记》

这部片子在对远古文化的视觉和音乐表现方面获得了行内和大众的肯定。它获得了2003年艾美奖(Emmy)的剧制作奖提名、2004年金卫星奖(Golden Satellite Award)的最佳剧制作奖、2004年美国视效学会杰出造型细致奖(VES Award)和杰出视觉效果奖提名、2004年金卷奖(Golden Reel Award)的最佳声音编辑奖提名、2004年艺术编导行会(Art Directors Guild)的设计杰出奖提名(Excellence in Production Design Award)。影片《新木马屠城记》给予了观众完整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展现了美丽的海景,呈现了特洛伊作为沟通东方和西方的交通要道所具有的繁荣景象。电影渲染了海伦与帕里斯的爱情,同时也让观众对古希腊的神话有所了解。片头的音乐吸引人,随着墨涅拉俄斯的叙事,强劲有节奏的音乐仿佛把人带回了那荡气回肠、属于英雄们的远古时代。影片在叙述中伴随背景音乐是一大特色。在服装造型方面,片中的演员服装简易古朴,但主要人物海伦和帕里斯的造型略显粗糙。

(二)2004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的《特洛伊》

影片《特洛伊》本着再现经典的原则,在表现形式上和原作有很大的融合度。它通过场景、音响、画面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展现了《荷马史诗》这一伟大英雄篇章。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这部影片曾获2005年奥斯卡奖的最佳服装设计提名、2004年美国青少年观众选票大奖(Teen Choice Award)提名、2005年日本学院奖的最佳外语影片提名等。在场景方面,该片借助电影艺术的独特优势,力求写实,给观众以视觉和听觉享受。主题曲中女声悲怆的咏叹如泣如诉,仿佛在演绎着荷马笔下如诗如画的史诗,诉说着阿基琉斯和赫克托耳等英雄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影片的画面色调以褐色为主,烘托出了一种粗莽而古远的氛围。片子以其粗野的古朴之气,无不带给观众神秘、悲凉的感受。[5]影片从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体现了西方电影艺术的写实性追求。在选取拍摄场地、建造特洛伊城布景时都力图精益求精,所表现出来的海滩、城堡、人物服饰都值得称赞。该片获得了2005年美国视效协会奖中的杰出辅助视觉效果奖提名、2005年金卷奖中有外国特色的最佳音乐编辑奖多项提名。

四、结 语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比较,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两部影片在故事改编方面虽然各自侧重不同的内容,但都比较成功。在剧本的改编和创新方面,《新木马屠城记》略胜《特洛伊》。(2)演员阵容及对角色的演绎方面,《特洛伊》明显优于《新木马屠城记》。《特洛伊》在挑选演员时很注意跟原著的人物外表和性格相吻合。(3)两部影片都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音响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观赏价值。由于大投资的缘故,《特洛伊》所展现的视觉效果更加逼真,不论是战斗场景、服装道具和音响效果都给观众以逼真的视听享受,使观众被古代异域文化深深吸引。(4)为了商业票房原因,两部影片都加入了不少爱情戏,但这些情节略显牵强或突兀,没能很好地在艺术方面增添光彩,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当代的观众需要通过感受那些真实人物的生活和情感才能走进远古的故事当中。拍摄精良的史诗片电影有助于观众了解远古的异国文化并感受电影文化的魅力,在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也能促使观众去阅读《荷马史诗》这一古典名著,更深入地了解电影故事的来龙去脉和片中的人物背景。

[参考文献]

[1] 高贺胜,李.神的退位――简述好莱坞对《伊利亚特》的改编[J].中国校外教育,2010(08).

[2] 王宪法.当神引退之后――从《特洛伊》看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J].齐鲁艺苑,2005(02).

[3] [古希腊]荷马.奥德赛[M].陈中梅,译注.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346-348.

[4] [古希腊]荷马.伊利亚特[M].陈中梅,译注.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9.

第5篇

媒体的新闻自由是有限的,国家安全总是高于新闻自由。

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从西方新闻理论来看,关于好事的正面新闻不是新闻,只有“坏”消息才是“好”新闻,如天灾人祸、负面的社会问题、与主流社会不相符合的现象、突发的悲剧性事件等。所以我们在看西方媒体报道的时候,总是看到“好”的新闻少,“坏”的新闻多,包括对中国的报道也是负面内容多,正面内容少,这与西方新闻的理念是完全分不开的。

战争是“坏”新闻中最典型的事件。由于战争非常符合西方“坏”新闻的概念,战争爆发期间以及战争爆发前后的新闻便成为各种媒体新闻报道的主体,人们对它的关注自然就非同寻常。对美国而言,从越南战争到海湾战争,从不久前的阿富汗战争到目前的伊拉克战争,美国媒体对战争的报道一直是热点,这些战争比其他新闻事件更具有“眼球效应”。

当然,在当今全球追求和平、维护和平、珍惜和平大趋势下,毁坏和平、非人道的战争必定会引起关心世界动态的广大民众的密切关注。

战争新闻报道真实、公正、平衡吗?

在关于战争的新闻报道中,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与平衡性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扭曲,这与强国与弱国、强势媒体与弱势媒体的关系是分不开的。政治经济势力强大的国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影响媒体或间接控制媒体,而强势媒体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先进的新闻传播设备与手段,他们对战争新闻的报道淹没了弱势媒体的声音。

这次战争新闻报道中,新闻主体是美伊两国政府、两国军队及两国民众。公正平衡的报道应提供以上双方的对等信息。就当前的伊拉克危机来看,仅仅这几天不平衡的报道覆盖面和内容就能说明战争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公正性值得怀疑。

对两国政府的首脑――布什和萨达姆的报道对布什的报道在全世界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每天几乎都能看到关于布什的报道,那么对于萨达姆的报道显得极为不充分,媒体与公众对他便有了不同的猜测,有的说他的讲话或他的出现是事先录制好的。甚至还有很多人猜测,在电视上发表讲话的萨达姆可能是他的替身。只有当媒体为公众提供较为对等画面、声音等信息时,公众才能了解萨达姆是什么样的人,才有可能做出自己更正确的判断。信息的不足与不对等使民众对战争双方不容易形成正确的判断。

对双方军队的报道记者被安排到以美国为首的联军的许多部分,包括航空母舰和军事基地,他们报道了不少有关联军的情况,而反映伊拉克军队情况的声音就非常弱。另一方面,虽然记者跟随着军队,但实际上关于军队的有实质内容的新闻仍然极少,我们了解不到军队内部是怎样运作的。关于双方战俘的报道更是不平衡,伊军俘虏的消息不断传出,而美军俘虏的消息多数媒体则不许报道,只有半岛电视台传出的消息。

除了信息不平衡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以外,许多媒体前后不一致的报道让公众对其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产生了怀疑。开战这几天的报道中前后不一致的新闻很多,一会儿说萨达姆在空袭中受伤了,过一会儿萨达姆又出现在电视上讲话;先报道巴士拉重要港口已被美军攻下,后又报道出美伊双方仍在巴士拉激战。有些报道比较戏剧化,如当美国士兵进入某个城市后,当地民众表现出欢迎的姿态,热情地与美国士兵握手交谈,和美国士兵一道撕下萨达姆的画像,等等。这些画面符合美国人“解放”伊拉克的说法,但仅凭非常有限的画面,没有民众的声音,公众是无法判断其真实性。

国家安全高于新闻自由

战争新闻报道是报道特殊时期的新闻,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常常受到战争中许多特殊因素的制约。首先,受到维护“国家安全”的军事机密的制约。战争要牵扯到双方国家的某些利益,政治利益第一,经济利益随后;但现代社会中经济利益有可能会先于政治利益,所以很多战争都是人们为了让自己的国家、民众或者政府在经济中享有一些特权而发动的,由此,新闻报道就会受到政府利益的牵动。比如,报道和军事行动相关的内容的稿件,如士兵的伤亡情况、军队的行进情况等,通常需要通过参战国的国防部等机构的审核和批准。这种新闻审查的方式从一个方面揭示了西方新闻报道的“隐型”审查制度。由此可以看出,媒体的新闻自由总是有限的,“国家安全”总是高于新闻自由。

其次,战争新闻的报道受到区域性的限制。如果一旦进入军事,所在国有可能把你当成间谍,马上予以逮捕,那么你就会失去采访的权利和良机。这样的限制使得记者只能将允许他看到的部分区域的情况报道给公众。因此,战争期间的新闻报道总是片面的、局部的。

第三,媒体对权威性信息源的依赖。在战争过程中,一部分新闻来自实地采访,但更多的信息可能来自官方的新闻,而新闻会往往迟于事件的发生并带有浓烈的官方色彩,来自官方信源的新闻报道越多,新闻的可信度反而降低,人们把新闻戏称为“信息”与“谎言”,甚至说战争双方在利用媒体进行的“心理战”。

第6篇

【关键词】美墨战争 领土面积 奴隶制 西进运动

一、引言

1936年,原属于墨西哥的德克萨斯宣布独立,成立德克萨斯共和国并强调格兰德河为其边界。墨西哥不承认德克萨斯独立,更不同意格兰德河为其边界。1845年美国宣布如果德克萨斯愿意加入美国,美国将承认格兰德河为其边界,同年德克萨斯加入美国成为其第28个州。美国的这一举动大大激怒了墨西哥,墨西哥认为美国在干涉其内政,并于1846年4月发动对美的战争。美墨战争持续了一年多,最终以美国的胜利宣告结束。这场战争不仅使美国获得了大片土地,也对美国的奴隶制和西进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主要影响

美墨战争对美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土面积扩大。1847年墨西哥首都沦陷,随之墨西哥投降并开始与美国谈判,双方于1848年签订瓜达卢佩-伊达尔戈和平条约。通过这个条约,美国获得了加利福尼亚州的全部土地,内达华州、犹他州、亚利桑那州的大部分土地以及怀俄明州、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的部分地区;墨西哥同意德克萨斯州归入美国并且以格兰德河为两国界限。这些土地面积占墨西哥全部领土的一半多,大于法德两国的领土面积之和,比1803年购得的路易斯安那还要大,美国从此获得了在美洲的主宰地位。

大片土地的获得不仅使得美国领土面积大大增加,西部广袤的土地也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草地、平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以及广阔的消费市场。加利福尼亚州的获得,使得美国领土扩展到太平洋沿岸,这为其开展与东方的贸易提供了便利并且为美国政治军事力量在亚洲太平洋的增长做了铺垫。

2.南北方关于奴隶制的矛盾激化。美国南北方在奴隶制上的矛盾由来已久,两者不同的经济制度决定了他们对奴隶制的不同态度。南方以发展种植园经济为主,烟草、大米、棉花是其主要作物,需要大量的奴隶作为劳动力来种植这些作物,奴隶制是南方种植园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北方以发展制造业为主,主要包括纺织业、造船业、服装行业等,吸收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大部分北方人对奴隶制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奴隶制是残暴没有人性的,废奴主义者们加入并组织了很多废奴运动。

美墨战争的结束使美国增加了大片的土地,同时也让奴隶制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加入的州是蓄奴州还是自由州的问题成为当时美国棘手的政治难题。南方的极端主义者认为所有从墨西哥手里得到的土地都应该向奴隶主开放。种植园单一的经济作物对土地消耗大,南方土地肥力很快耗尽,因此需要向西扩张,获得更多肥沃土地来发展种植园经济,同时奴隶主希望通过新建蓄奴州来挽救奴隶制;北方则认为新的土地上应该杜绝发展奴隶制,不允许奴隶制扩张,这样慢慢的奴隶制就会减少甚至消失。南北方就蓄奴州还是自由州的问题各持己见,部分温和派认为可以先让人们(支持或不支持奴隶制)进入新土地生活,等到新土地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可以成为美国一个州时,由该州的人决定其是蓄奴州还是自由州。直到1849年加利福尼亚州请求以自由州的身份加邦成为州,经过一番关于蓄奴和反蓄奴的激烈争执,美国通过了1850年妥协案,关于奴隶制的问题才得到暂时的表面的缓和。

3.推动西进运动的发展及西部的开发。美墨战争以美国的胜利宣告结束,尽管战争过程中美国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西部广阔土地的获得,对于推动西进运动的发展,西部的开发及美国经济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西部领土广阔,土壤肥沃,有广袤的平原及大草原,气候适宜,适合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西海岸优良的港口,漫长的海岸线,缩短了美国与东方贸易的通道;投机商和冒险家的宣传,使得人们认为,西部是资源丰富,就业机会多,发展前景好及实现美国梦的无限美好的土地。加上美国政府鼓励性的政策法规,大批美国人举家搬迁,从东部迁入杳无人烟的西部进行开垦开发。

1848年旧金山金矿的发现在美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淘金热的兴起更是为西进运动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大批美国人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加入了淘金热的大军,涌入加州。淘金热不仅在加州,也在西部各州迅速发展,包括内达华州、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州等。1848年初加州外来人口只有不到1000人,到了1849年底,外来人口已达到10万人之多。大量移民的涌入,带动了西部服务业、工业、交通业的飞速发展,也加快了加州加入美国的步伐,1850年9月,加州成为美国第31个州。

三、小结

美墨战争对美国的政治和经济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领土面积的不断扩大,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西进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西部的开发,同时南北方关于奴隶制的问题,也为日后南北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参考文献:

[1]Keith W.Oslon,Wood Grey.An outline of American History,United State Information History,1994.

[2]黄安年.美墨战争简述[J].军事历史,1993(5):27-29.

第7篇

关键词:火 逻各斯 正义 法律 政治哲学

赫拉克利特(HeraclEitus,约公元前540-480),出生于伊奥尼亚的爱菲斯城,是古希腊早期著名的自然哲学家。他在探究世界本原的同时探讨了现实的城邦社会所应追求的价值原则,他关于正义的思想包含了早期政治哲学的萌芽。赫拉克利特的政治哲学思想正是在他的关于世界本原的哲学基础之上形成的。

一、政治哲学的哲学基础

早期的自然哲学家都致力于对世界本原的探究和思考。在赫拉克利特之前。就已经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本原说。赫拉克利特的哲学思想是沿着米利都学派走下来的,提出了“火”本原和“逻各斯”学说。

(一)“火”本原说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即构成世界的本原是永恒燃烧的火。他指出:“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创造出来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他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一切事物都换成火,火也换成一切事物,正像货物换成黄金,黄金换成货物一样。”赫拉克利特将火看成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始基),但他所说的“火”并不仅仅是指单纯的物质实体,而且是构成事物的原质。是具有内在动力的永恒的活火,是一个运动的过程。他认为作为本原的“火”是火是永恒存在的,“火的永恒存在正在于它的生灭即燃烧和熄灭的永恒变换之中。”另外,火还是自我生成的。他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火的运动和转化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赫拉克利特看来,火的运动和转化不是毫无秩序的,而是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即逻各斯。

(二)“逻各斯”学说

“逻各斯(logos)”是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火是永远变动的,而且这种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则进行的,逻各斯就是万物也就是永恒的活火变动的一般规律。在赫拉克利特看来,“万物的运动,无论是火的燃烧和熄灭以及万物的生成和相互转化,都是按照一定的逻各斯进行的:这种逻各斯主要就是一种尺度、大小、分寸。即数量上的比例关系”。这种尺度即是规律,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规律,而是高度抽象的包含宇宙必然性的自然法则。

赫拉克利特所讲的逻各斯是一种自然的必然性,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必须遵循的依据,是宇宙共同的法则,是公共的、共同的,而不是那一个人或物所私有的。人要认识自然事物,就必须按照逻各斯行事。但是,他又认为,只有智慧才能认识逻各斯。他在《论自然》这部著作的一开头就提出关于“逻各斯”的思想,指出:“逻各斯虽然像我所说的那样常在,但人们在听到它以前,或是第一次听到它的时候,却总是不能理解它。万物都是按照这个逻各斯产生的,虽然我已经按照事物的本性将它们加以区别。解释了它们是如何发生的,而且人们也常遇到像我所说的那些话语和事实,但是他们却像从未遇到过它一样。至于另外一些人对他们醒来以后做了些什么也不知道,就像是对他们梦中所做的事已经忘记了一样。”因此,他一再强调人们必须认识它,遵循它去思想和行动。在这里,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不仅是对自然的本质和秩序思考的结果,而且也包含着对社会生活秩序的思考,亦即包含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的伦理意义。在赫拉克利特看来,宇宙是由统一的普遍规律即“逻各斯”主宰的,它既统治着自然界,又统治着人类社会生活;既作为必然性驾驭着自然秩序,同时又作为“命运”支配着人的灵魂、行为、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他认为,一切都根据这个“逻各斯”而产生,又必须遵循这个“逻各斯”,宇宙间的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只有遵循这个“逻各斯”,才能是智慧的,才能避恶趋善。他指出。“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驾驭并贯穿一切的思想”。

二、政治哲学萌芽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早期自然哲学时期,所涉及的政治哲学萌芽思想主要是关于对政治事物中普遍存在的本质性东西的研究。自然正义一直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最高法则,也是哲学家关注的焦点。但是。城邦作为个人生活的载体,自然正义如何在城邦中显现就成了政治哲学家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早期的政治哲学家一致认为,城邦正义应以自然正义为最高原则,正当的城邦秩序应按照自然正义的原则而建立。正是基于此,对自然正义的探讨便转向了城邦正义,而哲学思想也从对自然事物的探讨转向了对政治事物的探讨,赫拉克利特正是自然正义向城邦正义过渡时期的一位重要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作为早期自然哲学家,他本身也是生活在城邦之中的公民,所以他在探究自然本性的同时也探讨了城邦的政治制度,他的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关于正义的理论。

(一)政治哲学萌芽思想的核心——正义理论

在赫拉克利特的残篇中,主要谈到社会政治问题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战争。二是法律。

1 正义是事物之间的对立与斗争

赫拉克利特认为,正义就是斗争。在他的思想中有很多关于正义就是斗争的思想。他不仅论述了对立面的统一。还提出了对立面斗争的思想。他一方面论述了对立面的斗争,认为正是由于对立面的斗争使得万物得以产生。斗争不仅促使对立的双方相互转化,而且能够产生和谐,所以说斗争是万物之父。又是万物之王。正义就是对立面的斗争。是自然的必然性。是普遍存在的,“应当知道,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斗争,万物都是由斗争和必然性产生的”。他还通过对立面统一的思想论述了正义与非正义的相互依存关系。正义与非正义是一对矛盾共同体,正义正是通过非正义来显现自己的,“如果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赫拉克利特关于正义就是斗争的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在面对希波战争和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奴隶主之间的斗争问题上,赫拉克利特积极支持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和进步的夺权斗争。正是从这种政治立场出发,他认为斗争是绝对的,斗争是美是善,斗争产生一切,斗争创造一切。他指出。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斗争。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赫拉克利特认为,“战争是万物之父,是万物之王。因为它使一些人成为神,另一些人成为人;战争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成为自由人。因此。他认为战争是普遍的,一切都是通过战争产生的”但是,虽然赫拉克利特崇尚战争。认为正义就在于战争,但他所说的战争,并不是指侵略战争和贵族奴隶主的夺权战争,而是指反侵略的进步的战争。他所讲的斗争更侧重于对立面的相互作用,这种斗争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必要的。

2 正义就是法律的统治

赫拉克利特重视法律的作用,认为正义就在于服从法律的

统治。他认为,现实的城邦都是由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独立阶层组成的,如富的和穷的、年轻的和年老的、弱得和强的、好的和坏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等。现实的城邦总是带有冲突的特征。那么如何使得对立的双方继续存在呢?如何使城邦在对立中保持稳定与和谐呢?赫拉克利特认为,要在富和穷、年轻和年老、强和弱、好和坏这样的对立阶层中得到一致,在不相同中产生相同,必须南法律来维持城邦的秩序。古希腊人早已从社会实践中懂得法律的重要性。每个城邦都要为自己制定法律,制定法律的人往往是有知识和经验的政治家和哲学家。因此,希腊哲学家都很重视法律在城邦事务中的作用,赫拉克利特也是如此。他认为,“人们应当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自己的城垣而战斗一样”。在当时的希腊,保卫自己的城邦免受外来人的侵犯,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赫拉克利特要求人民要像保卫城邦一样来保卫法律,因为法律是人人共有的东西,一个城邦的人必须遵循这个城邦的法律。但同时他又指出,所有各城邦的法律都必须遵循共同的唯一神圣的法律,这个神圣的法律也即是逻各斯。他认为,遵循法律的统治就是正义,而逻各斯就是自然正义,因此法律必须遵循逻各斯而制定。

(二)正义在政治生活中的表达

1 城邦正义

赫拉克利特认为,城邦正义是以自然正义为向度而建立的城邦正义和法律正义,是城邦政治生活方式的核心价值追求。

根据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正义是城邦政治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依据,而这里所讲的正义就是指自然正义。因此,追寻自然正义的原则是城邦政治生活方式的核心。一个城邦的政治制度是否合法合理。就在于它是否符合自然正义的原则。正义就是斗争,就是法律的统治,服从正义就是服从法律的统治。因此,城邦必须依据法律来实施其统治。而法律因其来源不同可分为人间的法律和神圣的法律,两者具有不同的等级。人间的法律是由统治者制定的,神圣的法律即是逻各斯。是一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自然法则,亦可称为自然法。神圣的法律高于人间的法律。人间的法律只有符合并服从神圣的法律,才是符合正义的要求的。反之,如果人间的法律不符合或者违背逻各斯的原则则是非正义的。“人间的法律是从神圣的法律散发出来的:社会是建立在他们之上的,没有这些法律就不会有正义;所以,国家要为它的法律而战,正像为它的城垣而战一样。他认为,这种服从自然正义的法律,无论对个别统治者或群众的意志,都是平等相待的,因而是正义的。”

赫拉克利特通过对人间的法律和神圣的法律的区分,为城邦政治制度的建设提供了依据,也为考察和审视现实城邦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提供了准绳。他认为城邦应该按照合乎正义的原则建立并运行,一切不符合正义(logos)的政治法律制度都要对其进行修改使其合乎自然的法则。

2 公民个人正义

从公民个人角度来讲。个人是城邦中的一部分,城邦中的公民应以服从和追求城邦正义为依归。城邦正义是公民的价值追求的取向。

(1)城邦中人的价值追求——城邦正义

赫拉克利特认为,个人作为城邦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应始终以城邦正义为价值追求,这表现为一种整体主义的价值观。

城邦的政治生活方式问题是古希腊自然哲学时期的政治哲学萌芽思想中所要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而城邦的政治生活方式归根到底是城邦中生活的人的政治生活方式问题。城邦的居民严格地说是公民不仅在城邦的地域范围之内,而且在城邦中体现出自己的本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是政治动物。不成其为某个城邦的公民不能被归结到人这个概念之中来,他们非神即兽。因此,关注城邦的政治生活方式即是关注城邦中公民的政治生活方式。

他认为,城邦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服从城邦正义,正义就在于服从法律的统治,服从城邦正义就在于服从城邦的法律。因此,“赫拉克利特教导说,在城邦中,人是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他服从这个共同体的法律”。

(2)城邦中的人的政治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第8篇

没有爱国主义,只有女人需要保护

>> 《斯大林格勒》:70年后,他们如何看待曾经的那场战争 斯大林格勒的血与情 被误读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指挥艺术 斯大林格勒战役与战争片的历史重述 斯大林格勒:“普通人视角”的俄罗斯战争大片 《斯大林格勒》中的苏德装备巨型绞肉机的零件 《斯大林格勒》:有情怀 叙事弱的苏俄遗风力作 《斯大林格勒》:和平是需要永远追求和坚守的 浴血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 决战斯大林格勒 如何看待斯大林 俄罗斯首部MAX 3D版电影,《斯大林格勒》血腥鏖战之下的爱情 决胜斯大林格勒(九) 决胜斯大林格勒(十二) 决胜斯大林格勒(十四) 决胜斯大林格勒(十三)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斯大林格勒》:70年后,他们如何看待曾经的那场战争 《斯大林格勒》:70年后,他们如何看待曾经的那场战争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刘倩")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1 如何看待战争的起源

没有爱国主义,只有女人需要保护

影片开头的一系列炮火连轰,伏尔加河岸的房屋接二连三地被炸毁,在IMAX 3D的效果下营造出了一种将要国破家亡的凄凉感。在几乎是废墟的伏尔加河岸之中,出现了一张俄罗斯年轻姑娘平静的和强烈压抑住忐忑的脸,她所在的这所还未完全被炸倒的房子是她的家,她的家人都已经撤到了后方,只有她还在“前线”。她伴随着窗外时不时飞进来的炮灰、碎片,正常地进行着洗漱,她从来没有想过离开家,窗外的战火仿佛与她无关,她的表现更像是自欺欺人地等待着战争结束,不管结果如何,她只要一个家。

相比起对交战场景的描述,导演不太迷恋用可以发挥的投资和3D摄影机设备去实现技术上的炫,他很快转向了对家的尽情描述中,以这个俄罗斯姑娘为代表的俄罗斯百姓对家的留恋,让她们情愿呆在随时有流血死亡的前线。

斯大林格勒战役尾声的“守住房子”(对俄军来说)和“攻破房子”(对德军来说),成为了战争中输赢的决胜点,在百姓的角度上,则是保住家和丧失家的分别,影片开始的这两线,从大背景来说是战争为主、家庭为辅,导演的创新在于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家庭这条辅线上。

随着五个俄罗斯士兵的进入,这个房子变成了一个女主人和五个男主人的组合,这组人物关系并没有受到战争的多大影响,导演在正常描述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互助和磁场。家的概念被越描越重,士兵被更多地还原为男人本身,男人想要保护女人,已经无法回自己家的男人想要实现女人留住家的愿望变得越来越清晰。这五个男人因为女人有过争吵,有过来自生理上的焦躁,最后形成了以女人为重的共同目标。

对于斯大林格勒这场战役的描绘,就从保卫个体的家的情绪走起了。 2 如何看待战争的信念

活下去,只是因为我要生存

让自己活下去,让自己的女人活下去,这种战争中“小我”的生存信念,在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的《斯大林格勒》中无处不在,德国军官看到与自己亡妻十分相像的俄罗斯姑娘,心生情愫,常常给她送来罐头等充饥食物,导演在这位军官身上设置了这么一句台词“这些食物是给你的,不是给她们的(其他俄罗斯女性)”,有意将导演口中“德军的爱心”聚焦成小我情结,回归个体的人性。在德国军官撕开俄罗斯女人的衣服,将其变为自己的女人时,导演让德国军官说出了“我是来打仗的,你却把我变成了禽兽”这种内心带有民族主义煎熬的挣扎,而俄罗斯姑娘也从最初的反抗、欲拒还迎变成帮德国军官脱去清晰有血迹的外衣。一位来攻打俄罗斯这所城市的德国军官,爱上了他所要侵略的这座城市的市民,真爱中没有政治、种族的障碍。

在俄罗斯女人那里,对战争的恐惧、对敌军的恐惧敌不过来自一个男人本身温暖的怀抱和善意的关怀,在一个“侵略者”那里,背井离乡作战的他无时无刻不在渴望重新获得一位伴侣,组成一个家庭。在战火里产生的爱情,在这位德国军官的眼睛里重写了战争的意义,他要活下去,带着他心爱的俄罗斯女人去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即使他并不知道未来的局势会怎样,他会在哪里又以何种身份组成家庭。

而另一边,俄军的最后一线希望,那栋住着五位俄军战士和一位俄罗斯姑娘的房子里,五位俄兵同样有着来自异性的力量,每个人都对唯一的这位姑娘心生好感,这种好感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是个“人”,而不是作为战争机器,“活下去”的动力也日益明显。 3 如何看待战争的意义

没有个体的仇恨,战争只能算一场竞技

影片里有这么一场戏,很明显是用来读解战争的意义:在一位德国军官打水的时候,一位俄国士兵开枪将其击毙,这一行为遭来了身边同盟的质疑“你怎么能在非战时(休息)时期开枪呢?”,当然迎来的是开枪士兵情绪激动的言语“反击”。一位俄国导演能够让这样的对话出现在俄、美联合制作的片子中,是相当有个性的。打仗不是公平竞技,这样的探讨完全是建立在人性之上,是导演为战争中划出的一片“和平时期”,这个“和平时期”没有国界,没有侵略,只有生活。

也许正是因为该片有意想抹去国界的冲突,在对俄军和德军的描绘中,都没有出现指挥部或者司令部这样的角色,俄军的信号台也坏了,联络不上指挥后方,一切都只能依靠仅存五位士兵的个人意志决定。在这样的一个“特殊领域”,俄罗斯士兵和德国士兵展现出了许多共同点,疲倦、随时做好面临死亡的疲惫感,想家、严重的思乡之情,盼望战争结束、不管谁胜谁负。

最后,戏剧性地,五位俄罗斯士兵和那一位有着发号施令权力的德国军官,都做了一件共同的事,不顾自身安危将自己在意的女人藏在安全地带。五位俄罗斯军官为了一个女人战斗,而那位得到德国军官的爱的俄罗斯女人,却因为这个特殊的“妓”身份死在俄罗斯士兵的枪下,俄罗斯士兵射杀俄罗斯百姓,这无疑是一种对战争最大的讽刺。而之前屡次都攻不下那所被五位俄罗斯士兵所坚守的房子的德国军官,他在发动最后的攻令下展现出的精神面貌,完全是一副为自己死去的俄罗斯爱人报仇的姿态。

电影里战争的结局是以那栋五位俄罗斯战士驻守的房子爆炸告终,里边有攻占进来的德军,五位战士与德军同归于尽的方式结束了这场博弈,只是这场博弈没有国界,更多是来自个体的爱恨情仇。 4 如何看待战争中的性

性是爱的需求,并未被战争麻木

战争大片中出现女人的的镜头,这种性元素在影片中作为一种对两国士兵的刺激,是一种重要的存在元素。在以往的战争片中,性作为侵略的一种面貌出现,是残忍的、兽性的、是最极端侵略的一种表象。在《斯大林格勒》中,性所折射出来的美好,则是人性最纯美的意念象征,性的存在,让战争中的人远离了麻木,摆脱了战争机器的称号。

由爱生性,在以往战争片中的呈现都是很小的一个分支,在这部《斯大林格勒》中,却用两条叙事线来呈现,你注意到了吗,影片头尾讲述故事的那个人,一开始就说了“我有五个爸爸”,这段战时故事是由战争中由爱生性的产物所来讲述的,有意思的是,就连导演也不愿意透露俄罗斯女人所剩下的这个孩子,来自于五位士兵中的哪一个?导演说“这是一个谜”。而在电影中的交待,也有镜头引导这位俄罗斯姑娘可能和五位俄罗斯站士中的不止一位战士发生了性关系?这也是个谜。

在另一条“性线”德国军官和另一位俄罗斯姑娘那里,性画面的展示是美好的,俄罗斯姑娘白花花的屁股和细细的腰,都被镜头展现得非常的美,他们的画面在片中出现了有三次以上,重点在于德国军官和俄罗斯姑娘两人语言不通,根本没法知道对方的想法和意图,他们彼此之间正是通过这种肢体接触的信任,在战争的动乱和民族仇恨中,来确定了彼此的关系。

性,是人性,是人在残酷恶劣环境中唯一能够幻想的希望之光,代表美好的一种精神。这一延展在本片中有多重要?按照电影的叙事结构来看,这个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故事得以讲述,就是通过战争中性产物之口啊! 南都娱乐周刊 导演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

“我并不想说我多么爱国之类的话”

南都娱乐周刊:1989年你以演员身份演过一部以斯大林格勒为主题的电影,2013年你作为导演拍摄《斯大林格勒》,你有没有借鉴参演那部影片的经历?

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1989年我演关于斯大林格勒的电影时还是莫斯科电影学院的一名学生,我当时的导师是一个导演,他推荐了我出演,可以说当年的那部电影给了我启发,但我这次拍《斯大林格勒》和那部电影是完全不一样的,时代已经不一样了,现在我面对的主要观众倾向于年轻人比较多。

南都娱乐周刊:选择从平民的角度切入斯大林格勒这场战役,你是怎么考虑的?

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之前就已经有很多表现斯大林格勒这场战争的电影,我没必要再次重复关于战争的场面,战争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输赢,更多是平民百姓在战争中受苦。无论你是战士还是一个普通人,你都有那种要谈恋爱,就是做自己的那种资格,我想要传达这种情绪。

南都娱乐周刊:你似乎在用一种现代的方式来描述战争,和爱国主义无关?

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我电影中的那五个俄罗斯士兵在战争当中不是为自己的国家而奋斗,他们是想要在这个战争当中活下来,所以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拼命去跟自己的敌人战斗。我并不想说我是多么的爱国之类的,我觉得每个人为自己喜欢的人、为自己的家庭付出努力,这是最大的一个爱国主义。

南都娱乐周刊:你让女人最大程度地走进了战争片。不光有洗澡的镜头,还有德国军官爱上了俄罗斯女人的叙事线,这会不会在俄国受到一些舆论的反弹?

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以往的电影当中塑造的德国军队形象大部分是又笨、又没有人性的,真实的情况是他们当中一定也是有像这次的德军主角一样非常有爱心的人。以前很多俄罗斯观众对这个非常不肯定,但我想“有爱心的德国士兵”这确实是存在的一个现实,我想当今的大部分人应该能接受的。

南都娱乐周刊:你说你曾与参加过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老战士进行过交流,你得到了什么新发现吗?

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如果我们只是读关于斯大林格勒的历史文件的话,这个战争是非常血腥的,亲历者告诉我,当年很多俄罗斯的战士跟德军有一个非常友好的关系,比如说给他们吃的、喝的之类,这也是我拍的这部《斯大林格勒》和跟之前拍斯大林格勒的电影不太一样的原因,真实的讲述给了我启发。

第9篇

布什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今天我看了关于伊拉克战争的信息,知道了伊拉克战争是您引起的。布什先生,四年啊,整整四年死了多少无辜的儿童你知道吗?现在,我想问您:引起战争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那一块小小的地盘吗?你觉得那样值吗?引起战争好吗?难道你不想让和平之神永驻人间吗?如果你为了地盘儿战争你知道人们是怎样议论你吗?希望您也成爱护和平的人。

祝您

身体健康

舍伯吐镇四年五班韩圆圆

4月21日

第10篇

战争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灾难,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麻烦。今天,我们就看了一个关于战争的片子——纪念片。

这是一部讲述了一些人的真实记忆和日本对南京造成的伤害。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战争对我们人类来说都是一件痛苦的事。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了战士家人哭涕的样子;看着,看着,我仿佛听到了战士们心中的呼唤:我们要回家!看着,看着,我仿佛听到了孩子们心中的呼唤: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我们需要一个温暖、完整的家!我不禁想到:为什么世界上要有战争?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为了一片土地?还是为了得到高科技产品?可是这至于要那么多的人失去宝贵的生命?就要去伤害那么多的人吗?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可怎么也想不明白。

不过,我知道,看这部电影的目的,为的不是激起我们对日本人的憎恨,为的是告诉我们战争的恶果是多么的可怕。战火中的孩子是多么可怜啊!不能和我们一样幸福地生活和学习,不能和我们一样快乐地成长,还可能失去生命……让我们一起呼唤和平,告别战争吧!

广州市越秀区第一小学五年一班 斯婧

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第11篇

如何看待领土价值的历史变迁?在其中能解读出怎样的经济学奥义?本刊记者在会后专访陈志武,对谈领土价值背后国家大与小的逻辑。

《财经文摘》:探讨领土价值问题有何深层意义?

陈志武:因为我们搞经济,就喜欢对什么样的话题都从价值的角度来理解,价值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经济价值、货币价值,也可以是非经济的价值。从小受到的教育告诉我们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为领土不惜一战,这些观念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根深蒂固的,我最早看到一些关于自由和私有产权的书,中间有一些数据,就是说为了让一个人活下去,至少需要多少领土,看到后来的变化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很自然想到以前以为的每一寸地的价值都是无穷的,既然自古以来人类社会为了活下去所需要的地的变化这么大,是不是为了获得一寸领土愿意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也应该要发生变化,不是一味地为了领土牺牲所有的人。搜集很多的数据就是为了从更新的角度,把关于战争,关于领土,关于国界的价值搞清楚,就像滚雪球一样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

《财经文摘》:您当初在想到领土价值时与最后形成的学术观点有变化吗?

陈志武:没有,我当时在看到数据时就很自然地想到每一寸地,一个国家对人类社会来说,它的价值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的,原始社会、游牧游猎时代,没那么多地就必然意味着有些人是活不下去的,是生存的问题,所以那个时候为了获得更多让人去能够生存下去的地,不惜一场战争、牺牲很多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特别是高楼技术(人造土地)的变化,如果一亩地能盖一百层楼,让可居住面积从原来的一亩变成了一百亩,就等于是为整个国家领土的可使用供应量增加了99亩,现在中国这么多高楼大厦,从本质上来说,中国实际的、可供居住的领土总量在过去十几年房地产发展中增加了很多很多。

正因为这种通过人工高层楼可带来的实质的可供居住领土总量,也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的领土当然是十分有价值的,我们没人愿意放弃领土、岛、海域,我个人也不赞成任何国家随意地去放弃领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任何一个国家通过战争掠夺、占领其他国家的领土,这是万万不值得的。因为土地可供生活的面积不够的话可以人为地通过高楼增加供应量,还有就是通过农业技术的进步来弥补,包括工业方面,都会发生很多的变化,从本质来说是降低了对自然领土的依赖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降低了自然领土的价值。更重要的就是全球贸易、全球化的变化,使一个国家用不着全额度自给自足。比如我去过很多加勒比海的岛国,人口都是只有几十万,甚至几万人,目之所及,基本什么东西都不是自己生产的,粮食、蔬菜、制造品都是进口。

《财经文摘》:那么对中国社会来说,18亿亩土地红线成为了悖论吗?

陈志武:这里面的根本差别是在中国社会,我们受到的熏陶没有跟上时代,还停留在农耕社会、前工业革命,但是很多其他国家,觉得日子过得很好,没有压力,有充分的自由就可以,这些国家没有国防的开支,本来就是分分合合无数多次,将国界本身就不是看得那么重,所以说是不是为了防止战争而要做到自给自足,它们是没这个概念的,也没这个必要。本身这些国家的人是爱好和平的,不会跟其他国家去打仗,在我们中国人的概念里,会担心如果其他国家不给它们供应必需品,不是影响生存吗?但前提是,其实只要它们有钱、有资源,只要其他国家的人和企业还有赚钱的愿望,就不用有这种担心。

茅于轼先生讲到了18亿亩土地红线,其实没必要去设置这种红线,因为中国的农业历来不是优势,不适合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一味地追求粮食安全,随时想到战争中占到主动权的因素去保持土地红线,是基于过时思维结论产生的想法。放开心态想,中国对出口贸易依赖度如此高,实际上如果处于与其他国家的战争状态,中国的经济是一定会垮的,因为中国对于外贸的依赖度高,跟其他国家发生战争时会发生非常大的挫折,我们应该更全面地思考,而且是基于继续支持全球化和全球贸易的前提下来安排所谓的粮食安全。

《财经文摘》:以这个观点如何来理解岛屿争端?

陈志武:我只想以提供理性思考的根本目的,要是谈具体的岛屿就会把这种理性冲淡掉。

第12篇

如同去年开花,今年我们才闻到花香。越南作家保宁先生199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战争哀歌》,直到二十五年后的今天,才被译介到中国,这委实有些无论邻家梨树上多大的果实,我们都只觉得是一颗庸常小枣的感觉。相比欧美文学,即使一粒葡萄,也可以很快在中国放出桃梨之香的景况,这不仅让人觉得可笑,而且也让人觉得无奈后的合理。《战争哀歌》作为一部了不得的战争小说,它能给中国文学――尤其从来都在中国文学中占有重镇地位的军事文学更多指向性的启示;给中国作家和读者,更多的亲近和异样感受。这种文学的迟到,对于保宁和《战争哀歌》,都不会影响其成就与地位,所受影响的,是中国的文学,尤其是中国军事文学的写作。我作为一个有过二十六年军旅生涯的小说家,读完这部小说最为轰然的感受,就是倘若我们可以如1980年代初中国作家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一经发表,就在同一时间被其译为越文一样,若是在1980年代末或稍晚时的1990年代初,就将《战争哀歌》译为中文,那么,我们对越南文学的认识,就将不是今天这么封闭和短视;今天中国极端固步旧陈的军事文学,就一定不会这么保守、裹脚与滞后。甚至说,如果能够及时地译进保宁的《战争哀歌》,中国的军事文学,在那时或今天,都极为可能是一种新的景观和生气。

把《战争哀歌》视为世界文学中的东方战争小说去研读,毫无疑问,就我们可以读到的中、日、韩、印度等国的战争文学来说,它标志了一种新的文学的高度。《战争哀歌》是东方的、亚洲的作家关于战争的描述、认知、审美的批判,对人的理解与爱,对人性的探讨,也是一个作家至关重要的最为个性的艺术表达,这无疑是战争文学中少之又少的罕见品。尤其把它放在中国的军事文学或单纯的战争小说中去比较,会让中国几乎所有热爱战争写作的作家都觉汗颜和唏嘘。原来,当我们把英雄主义奉为军事文学的天神时,越南的保宁,已经把人之本性和生命本身作为了写作之灵神;原来,作为相同制度的国度,都在阅读和汲取俄罗斯(前苏联)军事文学的崇高滋养时,保宁已经在超越这些并试图让其作品和世界文学中的战争写作进行对话和沟通;原来,我们的战争写作,直到今天都还停留在七十年前“苏联革命军事文学”行程的中途,而保宁已经在近三十年前,就从那条路上走过来,又从那条路上一蹴而就地走过去。这种超越的一蹴而就,不仅是故事、人物、情节和对战争的描述,更在于他把战争放在整个人类的命运上来加以认识。对于中国作家而言,关于战争文学的写作,我们缺的不是技巧、技术、经验乃至语言和情感,而是某种关于战争与人类命运的思考;是对战争中包括“敌人”在内的所有人的爱,是文学思维宽狭的心界之本身。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无法真正解开并逃离《三国演义》等战争经典文学留下的传统之锁链,也无法逃离苏联军事文学中崇高意识刺目的光环。也正是这样,《战争哀歌》被译介的迟到,使中国军事文学错过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最为绝佳的汲取期。但它今天的到来,却仍然可以使那些敏感、谦卑的中国作家和读者意识到,越南文学的多样和丰沛;意识到《战争哀歌》作为战争文学的存在,它所标示的战争文学的东方高度和文学的普遍意义。

这个高度,让我们想到近年来自西方与战争相关并又获得口碑与市场的畅销小说《追风筝的人》与《朗读者》。这两部小说,无论就作家个人的写作技巧,还是对战争灾难与命运的体验,都不及《战争哀歌》来得更为丰富和直切。《战争哀歌》最为不同凡俗的价值,也就正在这儿得到了凸显和不惜笔墨的表现:作家无论是对战争戈雅油画般的描绘,还是小说中对越南炎热雨林的大自然细腻罕见的草木感受,再或是对阿坚、阿芳、哑女、护士、阿盛、阿慈、阿乾等一批生命弃儿般的内心抒写,都近乎在为一种战争之下的生命表达着泣血的和哀叹。但令我惊绝的,还不仅仅是小说中战争的残酷和对人之心灵的摧残与叙述,还有小说写作之方法:作家保宁的写作与小说主人公阿坚的写作;保宁所讲的阿坚、众人物的战争故事与阿坚所写小说中的命运故事,以及小说最后真正的写作者对小说中的小说的整理与阅读――所构成的“盒故事”与“叠写作”,使得《战争哀歌》非常成功地获得了“叠盒结构”。正是这种可称为“叠盒结构”的叙述,近乎完美的平衡,挽住了小说故事中过度抒情的冒险,使得这种东方传统文学中舞台剧般的抒情和议论,成为了世界文学中东方写作的一种色彩(川端康成小说的抒情性亦有此色)。

由于对越南文学阅读的匮乏,使我不断去想《战争哀歌》中这种带有极大风险的抒情的来源在哪儿,是因为作家对越南古代文学中诗歌盛世的继承,还是源自这个国度热带雨林气候的地理和天象所滋养,一如中国南方作家的写作都比北方作家更为细腻、婉约和水润,再或纯粹是作家保宁个人气质的诗意和激情?总之,这种常常在阅读的酣畅处漫溢和加剧的抒情性,构成了小说叙述的气质和风险,而在抒情到了可能漫溢的阅读时,又恰恰是这种东方套盒的叠叙述,挽住了抒情的外滑和跌落,从而使抒情有了“见好”的美。也因此,更使我对《战争哀歌》的结构产生了审美的感激心。将《战争哀歌》与《追风筝的人》、《朗读者》的常规叙述相比较,决定了两种小说的阅读接受和艺术品质高下的,也正是《战争哀歌》的结构美。当然,不能否认,《追风筝的人》与《朗读者》在对人的理解与爱上,更有着世人常生共通的情感与温脉。而同样是近年由西方走进中国的匈牙利作家雅歌塔名闻世界的《恶童三部曲》,以及由阿尔巴尼亚移居法国的作家卡达莱在世界广获声誉的《亡军的将领》,作为“战争小说”与《战争哀歌》相比时,我们藉此可看到在东方写作与西方写作的相遇和对话中,我们写作的拘谨和刻意,使得我们失去了结构和讲述上的隐含性与自然感。叙述的自然被讲的姿势所左右,这也正是东方作家面对世界(西方)文学谦卑里的“怯”。当然,这种谦卑的怯,不仅体现在亚洲的越南、中国、韩国和日本(如安部公房小说结构偏“硬”的隔),也是世界各地除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以外的所有语言――语种之“小”,面对语种之“大”的现实之困惑;是边缘语言(从某个方面说,使用人数众多的汉语也是边缘语言之一种)面对中心语言的无奈和困境。在这个角度上,东方文学的“怯”,不仅是在文学上,更在语言之本身。也正是这样,在一口气读完这部《战争哀歌》后,我产生的第一个念想竟然是,倘若这部小说不是降世在越南,给这部小说生命的母语不是越南语,而是英文、法文、德文等,那么它在世界上会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会因为某种写作的超越而被国家禁止吗?会仅仅被当成美越战争中产生在越南本土的最好的小说去评价和狭隘理解吗?会被世界上纷纷的奖项青睐包围吗?所以,把这本书掩卷放下时,我是那么迫不及待地渴望读到这位东方作家的其它文章与小说。想到这位在三十八岁写出《战争哀歌》这样惊世之作的人,他在后来又写了什么呢?以他的才华、经历及对文学的感悟力,就是单纯地一生都如美国作家蒂姆・奥布莱恩一样,把全部的写作都致力于美越战争或说越南的军事题材上,他也是可以轻松写出超越战争、超越东方,而与世界上如如《西线无战事》《第二十二条军规》《潘达雷昂上校与劳军女郎》《北回归线》和《亡军的将领》等名著结构相媲美的小说来。

如此,也就在阅读的等待中,真诚地对译者和越南文学及保宁的写作心生敬意。我想,倘是没有如夏露这样执着辛劳的翻译,我们至今都将对越南文学停留在过往几十年前僵化陈旧的记忆上,会以为世界上除了中国和西域这两宅大户人家的几枝毛笔、众多钢笔外,世界上就再也没有笔墨纸张的写作了。也藉此表达自己为了写作的便利,一样狭隘地把《战争哀歌》放在东方战争小说中比较、叙说的歉疚和愧意。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战争哀歌》都是超越了这些意义的,都是世界文学中亚洲写作的一部罕见之珍品。

阎连科,作家,现居北京。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风雅颂》《炸裂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