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形测量

地形测量

时间:2023-05-29 17:40: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形测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形测量

第1篇

一、目的与要求

本次实习目的与要求就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掌握导线控制网的布设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分发仪器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先进行水准测量。在校内选择地籍井盖内的水准点作为起始点(已知其高程),再校绕学校布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水准点选在道路路边(不得将点选在道路中间,以免发生交通事故),点位确定后做好标记并编号。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每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并且观测的测站数为偶数。

二、水准仪的使用

1:安置仪器 2:粗略整平 3:瞄准水准尺 4:精确整平? 5:读数

在平时的日常学习中我已经对ds3水准仪的使用有过实际操作,这次所使用的水准仪是自动安平水准仪,又比之前所试用的较之先进,每次读数都省去了精平的操作,使我们的每次观测都能顺利的快速完成,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测量速度。这次实习我们首先做的是从水准点出发再回到已知水准点的水准路线,在这第一次的校外实习中我们就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出了学校我们主要在人行道上进行设站,过往的行人直接影响了我们测量的正常进行;现在正值夏天,炎热的天气、刺眼的阳光,不但影响着仪器的读数还考验着我们同学门的耐力。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我们保持平静的心态来寻找合适的机会,用坚强的意志接受阳光的考验。在检验所测数据的时候,做到发现错误立即解决对读数结果超限的时候立即返工,同时还发现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a一∑b=∑h,这只说明计算无误,但不能反映测量成果的优劣。外业测量结束后,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若超过限差,必须重测,直到合格为止。水准测量完成后,我们又领取了新的仪器:j2经纬仪,准备进行导线测量。在校内选择三个已知坐标点作为控制点,在校外选取控制点布设导线(控制点由邓老师选取),将所有控制点连接成一条闭和导线,每个控制点都钉有钢钉并编号。

三、经纬仪的使用

在导线测量中的水平角角度测量对于我们来说要求非常高,我们用的是j2经纬仪。由于我们在平时的日常学习中没有接触过j2经纬仪,高长年老师又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们明白了j2与j6的区别,还有j2每一站测量后数据3 8 13 9的限差要求。j2经纬仪的精确度很高,这就要求我们一直都秉着做事严谨的作风,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在每一站上都要对旋进旋出读数、2c等数据是否超限进行检验,如果超限立即重测,直到符合限差再进入下一站。 在实习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换进行配置。在角度测量时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仪器下沉和路边行人带来的影响。由于做导线的时候选点都较远,且都在马路旁边,过往的车辆行人都是很大干扰,特别是南昌北路到北园春的拐弯处的控制点,它在北园春十字路口旁,面对川流不息的车辆,想瞄准点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能抓住任何机会的能力。为了避免行人和车辆的干扰,所以我门每天都很早出门,必须在人少的时候抓紧时间干;还有在阿勒泰路向南昌路的拐弯处,由于地势、地物(路边垃圾箱)等影响,测量人员观测不清楚测钎,经过全组人的商讨后,提出了二个解决方案:a.利用长的标杆代替短的测钎;b.利用铅垂线代替测钎。在考虑了所有因素,进行尝试后,我们用标杆顺利的测完了这一站。角度测量过程中,让我们都看到了严谨作风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在实际问题中成长起来,经过这一项目的实习测量后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团结的力量是伟大的。

四、实习认识

通过这次测量实习,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习中,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任务,来不得半点推委和逃避,野外作业也没有给你回去翻书的时间,一切都必须在现场解决。因此,这让我深深明白理论知识的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安心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做到胸中有沟壑,一目了然。为以后实际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次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提高了我组成员的默契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每个组都像一个大家庭,遇到问题都会集所有人的智慧一起解决,虽然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些实习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面红耳赤,但大家都想着把要完成的这次实习完成的更加完美。在以后的学习、实习、工作中我都要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学会和同伴和睦相处,学会宽容。地形测量实习就这样圆满的结束了,现在回想起来,收获不小。同时,让我们体会到了测会工作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也让我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让我们了解到了团队工作的重要性。再者,测量中还要注意仪器的保护工作。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实习的机会,让我们体会现实,体会生活。这次测量实习定会对我们的未来走向社会有很大帮助,并且为今后我们完成后续相关课程和面向社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经验教训

第2篇

【关键词】GPS-RTK技术;地形;测量

常规的GPS测量方法,如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Realtimekinematic)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一、RTK定位技术的原理

RTK定位原理: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接收机设在具有已知坐标的参考点位上,连续接收所有可视GPS卫星信号,通过数据链,将测站点坐标、载波相位观测值、伪距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及接收机工作状态等“载波相位测量校正值”一起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接收机先进行初始化,在完成整周未知数的搜索求解后,进入动态作业,其在接收来自基准站的DGPS数据时,同步观测采集GPS卫星载波相位数据,通过在系统内差分处理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依此改正移动站接收机所地坐标系坐标)。基准站接收机和流动站接收机滞后载波测得的载波滞后相位,得到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坐标差值X、Y、Z,坐标差加上基准站坐标就可以得到流动站点的WGS84坐标,通过坐标转换参数转换得出流动站每个站点实用的三维位置。

RTK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1)基准站部分、接收GPS信号,包括:导航信号、 信号;提供差分坐标,星历等信息。(2)差分传送部分,将基准站差分数据传输给移动站包括测站坐标、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等数据。(3)移动站部分,接收GPS信号及基准站差分信号、并进行解算,得到实时的高精度定为结果。(4)手簿终端控制器。内置RTK测量软件,可设置基准站,移动站的工作参数,显示运动站实时坐标成果,技术测量参数,进行辅助线路设计等功能。(5)RTK工作原理。(6)RTK系统正常工作要具备一下三个条件:一是基准站和移动站要同时接受到五颗以上的GPS卫星信号;二是移动站要同时接受基站发出的差分信号和卫星信号;三是基准站和移动站要保持开始同时接受卫星信号,移动站在移动的过程中也要接受基准站信号

三、GPS RTK 在地形测量中的主要优点

1、实时显示仪器(天线)当前的位置

只要仪器各种数据设定正确,并正常运行时,就可以实时显示仪器所处的地理位置,工作人员可按照所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出要设置的物理点所在的方向、距离等具体事项,从而便于指导作业,大大提高了野外测量工作的效率。

2、定位精度高

只要位于仪器 15km 的工作范围内测量,精确可以到厘米级(仪器标称精度一般为 10mm+2ppm,根据这样计算,在距参考站 15km 处相对于参考站的精度为 40mm),这样的精确度可以直接采集碎部点。

3、操作方便,容易使用

随着 GPS 接收机不断改进,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有的已达“傻瓜化”的程度;接收机的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极大地减轻测量工作的工作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数据输入、存储、处理、转换和输出能力,能方便快捷地与计算机、其他测量仪器通信。使野外工作变得轻松愉快。

4、事先输入测量点坐标,采用导航方式引导放样

根据测线设计方案, 将需要放样的物理点导入到 GPS 动态测量流动站仪器当中,然后通过仪器的导航方法引导,便于迅速找到放样地点,根据仪器的显示数据得知放样地点的具体方向、距离、时间等有效信息,甚至还能知道当前的前进方位和速度。 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实地放样的效率,杜绝出现有些点的漏测现象,确保了测线的全面性。

5、作业效率高

在较为平坦的地势情况下, 高质量的 RTK 设站一次就可以一次测量完 4km半径的测区,极大减少了常规测量所需的控制点数量和测量仪器搬站的次数,仅需要一人操作,在电磁波环境下几秒钟就可以测量出一点坐标,比如对于地形测量来说,每小组每天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一天可以 0.8-1.5km 的地形图测绘,其精度和效率与常规测量是无法比较的,运作速度快,劳动强度低,节约了野外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6、降低了作业条件要求

RTK 技术不需要满足两点间光学通视,只要满足“电磁波通视”即可,与常规测量相比,RTK 技术受通视条件、能见度、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较小。 常规测量系统常常受到地形复杂、障碍物较多的影响,只要满足 RTK 的基本工作条件,它就能进行快速、高精度的定位作业。

7、可全天候作业

目前 GPS 观测可在一天 24 小时内的任何时间进行,不受一般天气状况的影响,因此,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是对经典测量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 一方面,它使经典的测量理论与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强了测绘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促进了测绘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

四、RTK地形测量

1、测前准备

在取得了可靠的平面及高程成果后,在流动站仪器中建立可靠的平面及高程转换关系。通常采用内业和外业点校正求得转换关系。在进行测量前要校核部分控制点的静态平面成果及水准高程成果,在误差范围内即可进行图根控制点加密及外业的碎部测量。RTK校核其他已测量水准高程的控制点,平面误差和高程误差均小于1cm 由此可见整个测区的拟合成果是可靠的。

2、数据采集

建立控制网后即可根据获取的控制点数据成果进行地形测量,通过流动站在测点上的移动来完成数据的采集。由于基准站外置电台信号覆盖范围一般可达10km,符合RTK测量原理的可靠性要求,只要移动站在基准站辐射范围内都可以快速获取稳定的固定解,测量精度都可达厘米级,能满足测量精度要求。为保证RTK测量成果,测量前校正好移动站,确保三维测量精度均达到厘米级,在误差范围内即可进行图根控制点的加密和碎部测量。进行RTK图根控制测量,注意确保其输入转换参数的正确性;点位布设要均匀,保证几何强度,避免误差积累。然后就可以根据地形特点,流动站一人拿着RTK测量仪器,根据测区现场的地形地貌边走边测边绘草图,并把所有数据全部存储在电子手簿,避免了以往报、 听、 记录数据中可能出现的差错,保证了数据采集的正确性。RTK技术碎部测量无需通视等,利用效率比全站仪要高2~5倍,同时在空旷的区域信号强、精度高、耗时短、受地形地物影响产生失锁现象少,地形地物密集的情况下可通过升高天线的方式来提高信号接收强度,测量所需人员少,因而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

3、数据处理和内业成图

RTK测量的数据格式为*.RTK,还不能直接为CASS软件所识别,我们可以通过转换,使之成为CASS软件所能识别的*.dat格式。 转换后就可以方便地编辑和处理,之后,适当删除误差大或错误的碎部测量点并导入数据到CASS软件,进行漏(错)测检查,当天测量成果当天检查,这样就有利于及时对其进行补测纠正,减少测量返工风险,确保内业的成果质量,从而实现实时成图,方便快捷,真正实现RTK测量内外业一体化。

综上所述,在当前测量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期,随着用户对各种测绘成果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效率和高质量已成为我们生存的根本。采用RTK进行测量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它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有很多优秀的方面,同时也有些技术限制,只有了解了它的优劣所在,才能避其害,把有益于实际生产的技术带到工程应用中来。总之,随着RTK技术的日臻完善,它必将在各种工程测量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魏二虎,黄劲松.GPS测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 徐绍铨,张华海.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第3篇

关键词:GPS地形测量 应用

Abstract: The GPS technology is undoubtedly a revolution for mapping field, especially applying it in the measurement, bring a qualitative change to measurement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theodolite and tachometer acquisition device, GPS technology is of all-weather real-time dynamic, high efficiency of measurement and cm high plane precision level, etc.

Key words: GPS; topography measurement;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P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地形测量、GPS技术的涵义

地形测量(topographic survey)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地形图的测绘基本上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利用航空像片主要在室内测图。但面积较小的或者工程建设需要的地形图,采用平板仪测量方法,在野外进行测图。 广义上,地形测量是为城市、矿区以及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矿山开采设计以及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美国建立的一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的测绘工具。 GPS定位技术与常规地面测量定位相比,具有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观测时间短,执行操作简便,功能多、应用广,高精度、全天候、全覆盖的特点。

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又称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2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载波相位差分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修正法,另一类是差分法。所谓修正法,即将基准站的载波相位修正值发送给用户,改正用户接收到的载波相位,再解求坐标。所谓差分法,是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送给用户 ,进行求差解算坐标。 二、GPS技术及RTK作用

(一)GPS技术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和地面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测量用户还应有卫星接收设备。

1、空间卫星群:GPS的空间卫星群由24颗高约20万公里的GPS卫星群组成,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各平面之间交角为 60o,轨道和地球、赤道的倾角为 55o,卫星的轨道运行周期为1 1小时58分,可以保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地平线以上接收4到11颗GPS卫星发送出的信号。

2、GPS卫星接收设备: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如计算机、气象仪等组成,其作用是接收 GPS卫星发出的信号,利用信号进行导航定位等。

3、GPS地面控制系统:GPS地面监控系统包括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主控站的作用是根据各监控站对 GPS的观测数据计算卫星的星历和卫星中的改正参数等,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注入站注入到卫星中去。同时还对卫星进行控制,向卫星指令,调度备用卫星等;监控站的作用是接收卫星信号,监测卫星工作状态;注入站的作用是将主控站计算的数据注入到卫星中去。

(二)RTK的作用

RTK技术也同样受到基准站至用户距离的限制。为解决此问题,发展成局部区域差分和广域差分定位技术。

应用 RTK技术进行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及已知数据实时传输给流动站 GPS接收机,流动站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 ,在观测到4颗卫星后,可以实时地求解出厘米级的流动站动态位置。这比起GPS静态、快速静态定位需要事后处理来说,其定位效率会大大提高。故RTK技术的出现和在测量中的应用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地形测图一般是首先根据控制点加密图根控制点, 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用经纬仪测图法或平板仪测图法测绘地形图。近几年发展到用全站仪和电子手簿采用地物编码的方法,利用测图软件测绘地形图。但都要求测站点与被测的周围地物地貌等碎部点之问的通视,而且至少要求 2~3人操作。采用 RTK技术进行测图时,仅需1人背着仪器在要测的碎部点上呆上 1~2秒钟并同时输入特征编码,通过电子手簿或便携微机记录,在点位精度合乎要求的情况下,把1个区域内的地形地物点位测定后回到室内或野外,由专业测图软件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图。

三、测量中动态和静态

GPS测量分为动态和静态,动态GPS测量主要应用于矿山和公路的放样及碎部点的采集;而静态 GPS测量主要应用于工程建设的控制阶段。

由于GPS测量技术要求高,作业周期短,并且要求有几台接收入机同时作业,因此要保证作业的高精度必须在作业前有周密的计划,如在GPS测量观测计划中,每点观测次数尽量保证在2次以上,临近点基本都用直接观测基线向量相连,网的边缘点尽量与内部点同步观测;外业观测时段、观测时间的选取及观测数据必须每天传输存盘等。

基线解算及工作质量评定直接影响到 GPS网的精度,应认真做好当天的基线解算工作及闭合差和复测基线较差的统计工作,正确筛选合格基线。对于不合格基线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或重新测量,这对保证观测精度,提高工作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应用GPS定位技术建立平面控制网,不仅具有精度高、工期短和费用省的优点,而且由于 GPS测量本身的特点,网形构造简单,点的疏密和边长的长短都可适当选取,这样在建立城市控制网时,即使离国家三角点较远,仍可进行连接 ,并进行控制网的定位和定向。另外,还可以解决常规测量中点位之间无法通视的困难,选点灵活,不需要高标,同时还可解决外业施测受天气影响的困难。因此,应用 GPS技术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方法值得推广。四、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组织

数字化地形测量是工程施工与规划的基础,同时由于数字化地形测量需要较高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因而需要良好的组织。具体来说主要包括: (一)测量方案数字化地形测量项目的作业方案根据仪器设备条件确定,仪器设备条件不同,作业方案变化各异,一般可选用静态GPS网作基本控制,导线!动态作加密控制,支导线补充测站点,全站仪!动态碎部数据采集,进而计算机软件机助成图的作业方案。一定条件下,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测量可以一次性全面布网至测站点,并且可以直接先测图而不受先控制后测图逐级加密等测量原则的约束。 (二)测量工序地形测量的工序主要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控制测量与计算机辅助平差计算;二是碎部数据采集与软件编图成图。两个环节间以数据传输为纽带,即可平行施工又可顺序施工,与传统地形测量相比,减少了大量的中间生产环节。 (三)测量方法在生产工序上,数字化地形测量不一定要遵守先控制、后测图的原则,控制测量、碎部测图可以同时进行,甚至可以是先测图后控制,只是后者需将碎部成图以控制点为基准借助成图软件进行测站纠正。在控制点点之记的制作上,数字化地形测量不一定要将其作为一个专门工作来进行,可依据最终成图编绘点之记“碎部测图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只是一个数据采集的过程成图大量的工作已从外业转移到了内业,目前,碎部成图作业方法较多,因人而异。

五、GPS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相关技术中的应用(一)测量范围广。GPS技术由于由高策低,测量范围可以很大。可按需布设控制网,简化加密级别,省去联测过渡点。(二)测量精度高。随着GPS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快速发展,现今,生产性作业精度可达1~Z10-6mm,国外可达零点几10-6mm,可建立比常规测量精度更高的控制网。(三)各个联测点之间不要求通视,不必建造高规标。(四)观测自动化程度高。外业用电纽操作,内业用计算机处理数据,作业时间短,效率高。测量成果可得三维地心坐标,优于常规测量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分离状况,有利于宇航科学、导弹发射等空间科学的应用。星座布置完成后,可24h观测,在雨、雾、雪等条件下亦可全天候作业。

第4篇

实习时间:200*年,7月23日至8月7日

实习地点:满洲里市乌努格吐山矿区

实习报告人:

指导老师: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目录

一、实习目的...3

二、仪器设备及成图软件...3

三、测区概况及外业数据采集...3

1.测区概况...3

2.外业数据采集...4

1)坐标系统...5

2)技术依据...5

3)数据采集作业过程...5

4)图根点的确定...7

5)特殊地物的测量...7

四、内业电子草图的勾绘...8

五、内业成图...9

1、成图软件介绍...9

2、内业成图方法:...10

1)方法简介...10

2)内业成图具体过程...10

3、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11

六、实习体会...12

一、实习目的

掌握数字化测图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与内业作图方法。

二、仪器设备及成图软件

1.全站仪2.GPS3.CASS5.1

三、测区概况及外业数据采集:

1.测区概况

乌努格吐山铜钼矿位于满洲里市南西22km,从满洲里市至矿区有三条草原路,四季畅通,交通十分方便。矿区范围约27km2,行政区划属新巴尔虎右旗(即西旗)。地理座标:

东经117°14′~117°32′;北纬49°22′~49°30′。本区为低山丘陵区,山势走向北东,一般标高为750m;最高约889m,最低约为702m。一般相对高差150m左右。山势平缓、地形开阔。北矿段山脊呈半环形,北东高,南西低,南西为半环形开口处,具有明显的构造剥蚀地貌特征,区内水系不发育,没有形成河流。

矿区处于高纬度地带,属干旱型寒温带,冬季严寒;春季有暴风雪。据满洲里气象站1957-1982年26年资料,年降水量平均为298.2mm,最大448.4mm;最小179.2mm;年蒸发量平均1565.3mm,最大1833mm。气温年平均为-1.2℃,二月份平均气温为-25℃,最低为-42℃;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1℃,最高为37.9℃。绝对平均湿度5.4mm。冻土最大深度为3.89m。风向多为西南风,风速最大达40m/秒。

矿区地震裂度为6度。

区内没有林木,为草原牧区,近处居民点有甘井子、三队、敖尔金牧场三队,达石莫乡等,人口稀少,多为蒙古族。区域北满洲里市、扎贲诺尔区一带有煤矿、水泥厂、热电厂、白灰厂及食品加工厂等重、轻工业。区内粮食及蔬菜多依赖内地供给。

2.外业数据采集

全站仪为日本拓扑康仪器公司生产拓扑康全站仪,以其性能指标如下:

测角精度2秒

测距精度2+2PPM

本测区为主矿区第二测区,野外测量数据编码以B开头。测区接第一组宽从西向东1公里、长从南向北4.8公里。其区域范围坐标值为:

X:5474202—5478922

Y:519104—520104

区域内有山峰一座,其最高点高程860米,山坡沟壑较多。因在主矿区,测区内探槽较多,测区内有居民地一处,以及相关设施,如牲口棚等。整个测区均为草地覆盖。

1)坐标系统

平面采用北京54坐标系3度带坐标,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7度。

高程基准:黄海高程系。

2)技术依据

本工程执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3-19的《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国家标准GB/T18341-2001);2001-03-05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国家标准GB/T18314-2001);地形测量图式执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5-09-15的《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国家标准GB/T7929-1995).

3)数据采集作业过程:

本组有一名老师和四名学生组成,老师主要负责草图勾绘和控制点制作,学生负责具体测量。首次作业时由于已知的两个控制点不通视,无法立后视,不能进行数据的校核,故由GPS-RTK确定一点。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步步有检核”的原则。每次作业顺序为:

1.确定测站点。确定测站点时,要尽量保证大的可视区域,同时还要保证有可通视的已知点。所以,在实际作业时一般将测站点定在较高的坡或山顶,以避免经常迁站。

2.架设仪器。架设仪器时,要保证仪器架稳,一般是将三脚架的腿间距稍微放大些,保证平稳。角度过大将导致全站仪过低,给观测带来不便,同时也影响观测员的行动;角度过小时全站仪放置不稳,存在仪器损害的潜在危险。观测前要进行仪器的校验,对准已知点,以保证数据均为可信数据。

3.立棱镜,测量读数。立镜时要保证镜竿尽量竖直,每个碎布点保持间距35-45米左右。实际碎部点间距大多在35米左右,符合精度要求。全站仪能够自动保存数据,读数较快。一般有两到三人负责立棱镜,其中两人同时立镜。

4.记录。本次外业数据采集作业采用的是无码作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采集数据速度快,缺点是只能是采集数据,无法对数据的性质进行分类记录,所以在观测同时要进行草图的勾绘,如:山脊线、山谷线、探槽等特殊数据就要在草图上记录下来,以便内业作业。一般由一人主测,另一人勾绘草图

5.测站点检验及校和。在测量一定点数(一般为300点)后或迁站时,要进行一次测站点检和。检和方法为:重测某一已知点(一般为后视控制点),检验两次误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果误差超出范围则所测数据有误。

4)图根点的确定

确定图根时尽量利用已知的国家高级点。也可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定图根点。本测区内利用高级点2个:

V265474579.284519658.205764.47

V185477041.294519822.423758.715

自行定点16个:

BK15474431.133519934.508766.545

BK25475050.627520056.886795.278

BK35474902.681519523.61782.271

BK45475639.852519876.123859.753

BK55475711.29519899.502860.319

BK65475106.569520093.574797.176

BK75475207.041519672.71795.007

BK85475307.254519708.475804.522

BK95475798.629519761.325858.603

BK105475741.046519594.331835.538

BK115476019.869519809.579829.267

BK125476197.752519628.102816.566

BK135476565.462519699.346776.352

BK145476625.622519652.957769.102

BK155476245.824519449.814792.862

BK165476197.447519093.774735.102

5)特殊地物的测量

第二测区内的主要特殊地物有:居民地、牲口棚、探槽、大车道、铁丝网。

居民地:居民地内主要地物为四点民房,可采用测三点法,草图记录点号。

牲口棚、探槽的测法与四点民房相同。

大车道:大车道的方法为测道路中线,量宽度,记录点号。大车道测量时,在直道是可较长距离测一点,拐点处必测。

四、内业电子草图的勾绘

地貌方面:根据测区实地状况应属丘陵地貌,因此地貌应用2米等高线表示。DTM的建立符合地貌的现实性。绘出的等高线平滑自然,等高线拟合步长为2米,等高线注记均匀。在地势平坦地区,应用散点表示地形的变化,散点分布均匀合理。特殊地貌采用正确的地貌符号进行表示。

本测区内面状地物主要包括:各种房屋。

本测区内线状地物主要包括:大车道、铁丝网。

本测区内独立地物主要包括:探槽、牲畜棚。

测区内除以上地物外无其他地物,地貌也较为简单,因此地形图没加图例说明。

每天外业作业完成后,晚上回来后要进行电子草图的勾绘,以防止手绘草图丢失后给成图造成不便。电子草图的勾绘根据手绘草图将特殊地物地貌点相连,并进行一定的修补。

本测区内主要的地物为探槽。探槽的勾绘方法为:根据草图的记录,将每个探槽的三个点相连,再插入探槽的图例。

探槽图例

测区内其他地物还有四点民房、大车道、铁丝网。

四点民房勾绘方法与探槽相似,连三点再插入四点民房图例。

四点民房图例

大车道与铁丝网勾绘方法:先用Pline线将所有点相连,再将Pline线换成大车道和铁丝网图例表示。

铁丝网图例大车道图例

五、内业成图

1、成图软件介绍

内业成图利用南方CASS5.1软件。其具有如下特点:

CASS5.1在数字化成图方面的技术特色:

1)更加便捷的简码用户方案。

2)更加完善、使用的电子平板。

3)更加底层的骨架线技术。

4)更加直观、便捷的图上比例尺更改。

5)更加直观高效的地物遍及。

6)更加丰富的DTM建模与等高线绘图技术。

7)提供了更多的用户化途径。

8)全面采用ObjectARX开发技术。

9)更加集中的参数设置模式。

2、内业成图方法:

1)方法简介

在外业无码作业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内业将利用外业草图,采用南方CASS5.1软件进行成图。成图比例尺为1:2000和1:1000。地貌与实地相符,地物位置精确,符号利用要正确。所成的电子地图进行了严格分层管理,可出各种专题地图的要求。图形格式为DWG格式。

2)内业成图具体过程

1.DAT文件的建立:在Excel文件中首先输入该点的点号,再空一格,在第三格中输入X坐标的值,在第四格中输入Y的值,选择CSV格式进行保存,并将文件的扩展名改为DAT。

2.展点(高程点或点号):在绘图处理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展点”项的“野外测点点号”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件,然后单击确定便可以在屏幕展出野外测点及点号。

3.DTM的建立: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由数据文件建立DTM,输入绘图比例1:2000,选择不考虑坎高,回车以后在选择直接显示建立三角网的结果;

4.三角形的修改: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删除三角形”,“增加三角形”,“过滤三角形”,“三角形内插点”,“重组三角形”的命令,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可以对三角网进行修改。

5.勾绘等高线: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勾绘等高线”,输入等高距2米,选择“张力样条拟合”。

6.等高线的修饰(包括修饰与高程注记):在等高线的目录下选择“删除三角网”,修改不正确的等高线,并沿直线注记等高线或单独注记。

7.加图廓的方法:首先利用工程应用查询图框的长,宽;在绘图处理的目录下选择“加任意图幅”,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输入测图员的姓名、长宽、接图表等与图相关的内容,拾取图的左下角坐标。完成内业地图勾绘。

3、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根据甲方要求主测区共分9幅图,编号从1至9,图幅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地形图(编号),图幅长为1米宽为0.8米。南排土场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南排土场地形图。西排土场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西排土场地形图。炸药库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炸药库地形图。尾矿库两幅,编号为1至2,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尾矿库地形图(编号)。一场区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一场区地形图。二厂区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二厂区地形图。生活区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生活区地形图。尾矿库母坝1幅,图名为乌努格吐山矿区母坝地形图。

六、实习体会

这次暑期实习,没有像往年那样选择康平县,而是不远千里的前往内蒙古区满洲里市,参与到乌努格吐山矿区控制及地形测量的工程当中。相比于以往的教学型实习,真正的工程(实习)显然能够更好的体会所学到的知识。事实也确实是如此,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测区属于呼伦贝尔草原的一部分,动植物种类较少,地势较为平坦,地貌相对简单,但在这实习的十多天里还是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艰辛。现在细细想来,那十多天的经历,虽然艰苦,但却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全站仪的用途,熟练了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了。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在去满洲里之前,所有人的热情都相当高,不仅仅是对测绘的外业感兴趣,更多的是对草原的向往。但在经历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后,我自己的热情已被疲劳所掩盖,虽然第二天不是必须去草原,但我依然坚持上了山,就是想先看看测区是什么样子。坦率地说,在这次实习之前,我甚至连“测区”这样基本的专业词汇都缺乏感性认识。在工程正式开始之后,每个组(全站仪)都有一位老师和四位学生,老师不但要做好小组的管理工作,还要对我们及时指导。在最初几天的新鲜感过后,每天重复而乏味的翻山越岭的体力劳动让很多人怨声载道,说实话,我也是如此。但工程本身的性质又不允许工期的延后,所以不得不继续早出晚归。其实现在想来,也许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如此,这更多的只是从未有过的疲劳所带来的压力。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组很少能够全员的上山,所以工作进度难免有了些影响,但最终也能够正确地完成了任务,看到了自己的成果。对于测量来说,确实没有一个人的英雄,只有做好合作——包括本小组内部和各小组之间,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在草原上,我们经历了阳光的暴晒,带走了黝黑的皮肤,挺过了狂风和冰雹,全部物品和人员均安然无恙。在工程的最后一天(8月7号),我病倒了。发烧和腹泻让我无法坚持到山上,所以只能休息。没有善始善终,让我很是遗憾。但就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外业实习的每个步骤都以了然于胸,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已基本掌握,这样来讲,也就没有太多的遗憾了。从这件事上我了解到,身体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第5篇

关键词: GPS-RTK测量技术;地形测量;应用

Abstract: For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dustry, the emergence of GPS technology is a new reform. Especially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GPS-RTK technology in topographic survey, has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on topography measurement industry. Measurement technology for before compared, GPS-RTK technology has all-weather real-time dynamic and measurement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centimeter-level high height etc.. The GPS-RTK system which uses a carrier phase real-time dynamic difference method, is currently the most widely used for differential system. GPS application for topographic mapping, control survey work has brought new hope, greatly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industr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GPS-RTK technology in topographic survey of measurement.

Key words: GPS-RTK measurement technology; topography measurement;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O3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测绘行业的技术手段也不断的更新。我国的测量技术从最开始的大平板侧图到经纬仪侧图,从全站仪侧图到GPS测量技术,测量技术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越来越精准,也更方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使得测量工作的效率较之以前大大提高,而GPS技术的出现对于地形测量工作来说无疑是一场较大的改革,特别是GPS-RTK技术应用在地形测量工作当中,使得测量方法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而对于之前的测量技术相比,GPS-RTK技术具有全天候实时动态以及较高的测量效率和厘米级精度的高度等优点,使得测量工作水平得到提高,也降低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量。

在地形测量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应用RTK测量要求需要得到实时坐标和正常高,而建立平面转换的关系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此外,由于大地水准面高度异常的差异,因此要想获得可靠的高程值,就一定要在联测一定数量的水准点,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要联测三个以上分布均匀的水准点来拟合测量区域。而在地形测量中准确的本地坐标和正常高转换关系是地形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握好GPS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则是为实现上一个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RTK在较小测区范围内完全能满足控制测量和大比例尺测图所要求的精度,只要在地形测量中高程模型选得的合适并且有三个以上分布均匀的高程拟合水准点。

一、 关于RTK的工作原理

基准站接收器,数据链以及流动站接收站是构成RTK实时攻台检测技术的三大组成设施部分。而所谓的实时是指基准站利用无线电将测量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伪距测量值、基准站坐标传送给移动流动站,流动站利用无线电接受基准站发射的信息,将载波相位观测到的数值实时进行差分处理,之后就会得到基准站和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差XYH.坐标差。基站坐标上各点的坐标加上得到的坐标差,利用坐标转换参数转换得到流动站各个点的高程以及平面坐标,之后再通过RTK技术,得到的测量结果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这在地形测量技术的发展史上能够一个较为重要的里程碑。

在应用RTK技术时的关键是进行初始求解整周模糊度。因此,这就需要有足够数量的卫星,良好的几何分布,基站和流动站之间的数据通信良好等条件。 RTK测量是通过在进行测量之前进行预设精度指标来限制实际测量当中的精度,以满足测量要求的需要。测量所需要的数据并记录到笔记本上,最后通过后期处理软件等,通过平差处理以获得所需的三维坐标。GPS具有非常高的精度,而且其性能相当好,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导航定位系统,它的选点方便,可以减少大量的建造高标的费用,而且告诉的数据处理速度以及精确的精度都符合现代测量的高标准。

可以这么说,GPS的出现使得高精度定位坐标快速实现变的轻而易举,尤其是应用了RTK技术后,甚至都不需要通过各级的控制点就能依靠其数据达到快速,高进度的测定界址点以及相应的坐标,然后根据测图软件在野外就能连贯的测绘成电子图,最后通过计算机对其比例计算直接打印出各种比例的图件。应用RTK技术定位时要注意通过基准站的接收机并结合一直数据将这些数据同步传送给流动的GPS接收机,在观测卫星达到六颗星后,就可以得到厘米级别的动态位置,这与之前通过GPS静态、快速静态定位后在对其数据进行出来相比,大大提高了定位效率,所以RTK技术的出现,是基于GPS定位系统的前提下,两者相互结合所达到的效果目前收到了测量界的高度重视。

二、 关于RTK的地形测量

1、 进行RTK地形测量前相关准备

通过流动站仪器可以在得到精度较为准确的平面以及高程以后,建立两者之间的转换关系。常用行业内的转换关系的方式获得业内外的点校正。通常其情况下在进行正式测量之前要校对部分控制点的静态平面以及水准高程的成果,如果检测结果在误差范围之内则可对图根控制点加密以及外业的零件进行测量,反之则不能进行。而就RTK检查其他测量标高控制点,平面误差和高程误差小于1厘米可以看出,在整个调查区域拟合结果是可靠的。

2、 关于RTK测量相关数据的采集

在地形测绘的工作展开过程中,地形测量可以在建立完整的控制网之后对获取的控制点数据成果进行分析。通过流动站在测量点的移动来完成相关数据的采集。外部无线基站信号的覆盖范围,一般最多到10公里,根据RTK测量的可靠性的要求,只要辐射范围内的移动台的基站可以迅速获得稳定的固定的解决方案,测量精度可达厘米级的原则,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在测量钱应校准好移动站,以确保RTK测量结果,保证测量的三维测量精度达到厘米级,这样在误差范围内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控制点的加密和破部进行测量工作。 在进行RTK图根控制测量时,一定要保证输入转换参数是正确的。并且点布局应该是能够相对均匀。然后根据测量工作地点的地形特点,工作人员在流动站手持RTK测量仪,根据现场测绘区步行测边绘制草图,并将所测到的数据存储在电子手簿中,这样能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以前工作人员在测量过程中报,听,记录的数据错误可能发生的错误,以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三、 关于GPS-RTK测量技术应用举例

之前我公司参与了某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该测区面积约2500平方米,这个工程项目部的地理位置处在山区当中,地形较为复杂,这些地势特点均为测量工作增加了较大难度。 而此工程若在之前采用全站仪技术则取法在按照要求在六个月内完成。若此工程测量采用RTK技术进行测量工作,不仅在工期内完成,同时也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准度,并且操作难度也大大降低。并且GPS-RTK测量技术可以和水准仪相结合,各取其优点,使得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地形测量的精准度。通过分析地形特点,以及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我们采用以RTK技术为主,水准仪为辅的测量方式进行测量,不仅保证了工程测量的精准度也保证是工期的完成。

在具体的测量过程中,相关测量人员应该先根据项目的地理位置进行相关的度带选择和坐标换算工作,在这个项目中运用RTK测量技术将已经有的1个B级和4个C级的控制点的基础上建立12个分布较为均匀的控制点,而组成测量控制网。之后相关测量人员进行无约束平差设定工作,根据要求精度设定应满足:点位平均误差mx=±1.1mm,my=±1.3mm,mH=±3.0mm,而平面点位误差均小于2mm,高程最大误差小于5mm,最弱边相对误差1/56.2万,结果表明该控制网内部符合精度良好。

第6篇

关键词:GPS-RTK技术;地籍地形测量;工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地籍地形测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的数据不准确。在测量地形时采用RTK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单位测量准确的数据,制定合理的方法进行测量。

一、GPS-RTK技术的概念

GPS-RTK系统一般由地面控制、空间和卫星星座组成。进行地面控制时,有时把它划分成GPS-RTK信号机、用户设施和地面监测控制系统。空间的组成成分大体是21颗卫星,它们均匀的分布于6个轨道平面上,而且卫星上装有精准的原子钟,故可以向全球的用户给予比较精准和全天持续实时的授时、三维定位和测定速度。在测量地形的过程中,进行全体控制工作时一般用静态的测量方法,同时运用GPS-RTK技术来进一步改善零散的测量项目,并随时记下坐标点。地籍地形测量的过程中,如果运用GPS-RTK技术,各控制点的布设就变得没有必要,然而一定要基于若干基准点来迅速测定地形的不同坐标,并且在野外测定时运用专业测试软件就可以测量绘制电子地图,进而用打印机,测绘仪等明确物件的尺寸和比例。由此可以看出,运用GPS-RTK技术来定位时,一般用基站实时测定基准站、载波相位和伪距等参数,同时借助无线信号实时传播正在运动中的流动站,运用其中的GPS信号接收机接收基准站的信号,同时实时地差分处理接收到的载波相位,得到基准站和流动站各轴的坐标差值,借此运用相应的参数转换,明确每个点所在地平面的坐标。运用GPS-RTK技术在这整个过程中实现定位,所以这一技术大范围的运用于地籍地形测量和工程放样中。

二、GPS-RTK技术在地籍地形测量中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GPS-RTK技术,所以要想强化其实际运用,就应该基本了解其在地籍地形测量中的工作原理,这样才可以进一步提高地籍地形测量的实际效果。

1、降低了测量的成本

由于信息科技的广泛运用,地形测量中的测量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大幅度下降。之前的大部分测量数据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全天不间断的计算,而当今运用计算机能够精确迅速的整理数据,利用相应的图形编辑软件即可完成测量图像的处理;运用遥感技术可以远程探寻和辨识项目的实际情形。这样可以减少人力支出,地籍地形测量工作人员能够节省时间以分析工程的整体数据,进一步得到正确的策划方案。

2、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地籍地形测量要求极高的数据精准度,一旦数据不精确和完整,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技术施工和质量,信息科技尤其是GPS、遥感、图形处理等技术在其中的广泛使用,极大提升了测量精确度,测量数据是全体项目的根基,其精准度的提升可以确保项目的质量,并进一步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

3、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

人类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探索推动了GPS-RTK技术的发展,并且GPS-RTK运用于地籍地形测量更推动了信息科技的进步,科学家经过一直以来的探索和钻研,在测绘硬件的基础上继续改进,提升测绘的精准度。同时革新相应的软件,优化效率。全新的测量观点和方法的使用,提升了测量技术的水平。所以信息科技和地籍地形测量相互促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持续性进步。

三、GPS-RTK测量技术在地籍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1、前期的准备工作

1.1要测量地形需要先到工程现场去观察,了解具体工程情况,然后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汇总,用这种技术去获取准确的工程位置。

1.2 GPS-RTK技术收集到的信息需要进行转换,形成具体坐标位置。可以根据测量位置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保证转换信息不出现错误。用这种技术测量工程项目,要统一坐标,这样测量的数据准确率更高。

1.3 测量需要使用这种技术的基准站,它可以根据测量地点的不同随意发生变化。在测量前需要设置站点相关信息,如果测量地区地形比较复杂,可以选择合适的地点安装基准站的位置。

1.4为保证测量地点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在测量点选择不同的位置进行测量,分析对比相关数据可以了解数据的真实性。

1.5如果测量地通讯情况不好,影响设备接收信息,可以重新调整技术设备,让通讯系统能够接收信息。

1.6可以把接收到的信息通过技术与电脑连接,用制图软件绘制成具体图像。渠道测量人员可以根据图像进行测量,方便定位。

2、地籍地形测量要求

地籍地形测量需要了解它的结构,这些结构不规范,要计算出准确的高程信息比较困难。由于测量人员掌握的信息比较少,使用的测量工具受到很多限制,导致很多测量数据不真实。地形测量对于施工建设非常重要,设计人员需要根据详细的信息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财务人员需要根据方案编制项目施工预算,测量工作出现问题,会影响施工程质量和成本控制。在测量时需要设置基准站,它在实际的地籍地形测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设置基准站时需要研究当地的地形,观察周围的交通情况,然后安装相关的设备和装置。在不同的地形区,它的摆放位置也会不同,需要注意其他物品对它的影响。控制好基准站和其他设备之间的距离,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设置完后需要进行其他的操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确定具体的范围和地理情况,然后保证各设备能够接收到信号。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操作,采用正确的测量技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利用相关的软件进行分析。在实际的测量中需要的工作人员的数量比较少,需要根据地形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把收集的信息记录到系统中,利用RTK技术分析这些信息,确定地形的具体参数位置,绘制简单的图形,对重要的地理情况做好相关的标记。

3、测量图形的绘制

收集完成相关的信息,需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然后绘制成图形,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图形了解地形的特征。利用相关的软件绘制,需要掌握熟练的技术和操作流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图形进行调整,做好相关的标记,方便使用者查阅图形。

4、案例分析

采用GPS-RTK测量技术测量渠道,需要了解水利工程渠道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测量工程的渠道,需要了解工程截面和它的具置,合理布置设备的安装位置。工程建设项目比较多,结构比较复杂,要测量它的地形特点,需要详细地分析工程的情况。

4.1合理布置测量点

水利工程的渠道在测量时需要注意设置合理的测量点,由于水利工程水流面积比较大,河流分支也比较多,选择不合适的测点,可能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还会影响高程的测量。测量时要综合分析测量地的情况,检验各地的通讯情况,然后设计测量方案。根据渠道的特点布置GPS-RTK设备,才可以发挥它的作用。

4.2测量渠道截面

测量截面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使用相关设备辅助测量工作顺利进行。在一定的范围内,基准站和移动站的位置关系到数据的准确性。截面的测量工作很复杂,先要选定位置作为中桩,然后根据测量范围和截面情况设定上下边桩,随时记录相关信息。这种技术与以前的测量方法相比,不需要很多操作人员,可以减小人工操作失误,它可以根据测量地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把收集到信息进行处理,绘制成地形图,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图形进行施工,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测量地形时需要分析地形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测量。在测量时运用RTK测量技术,可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安装相关的设备,布置设备的位置,严格控制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按照标准的流程测量。

参考文献:

[1]赵行锋.GPSRTK技术在地籍地形测量工作中的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4,03.

[2]王勇.GPSRTK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测量中的应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3]王永萍,刘树伟,吴博文.GPS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25.

[4]宋洋.GPS-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3,08.

第7篇

关键词:地形测量;水下地形测量;地面地形测量

地形测量包括很多种,其中测量难度比较大的有水下地形的测量、淤滩地形的测量、潮间带地形的测量以及复杂地形的测量。创新地形测量方法,对简化测量过程,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激光雷达技术、海洋激光探测技术和超站仪测量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对地形测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水下测量的网络RTK技术

(一) 网络RTK技术的应用方法

利用RTK技术来进行水下地形的测量的步骤如下:第一,在测量的区域内均匀的布置控制点,通过这些控制点来测量它的坐标成果。第二,将控制点的WGS坐标输入到水上测量软件中,并将转换参数计算出来。第三,将测深仪的换能器以悬挂的方式固定在测量船的一侧的中间位置,测量好换能器的吃水深度,然后调试好测深仪的声速和吃水的参数。第四,安放GPS接收器,在安装的过程中GPS接收机的天线最好能够安装在固定换能器杆的顶部,这样能够很好的保证测量点平面位置的准确性。第五,在导航软件上输入水上测量的范围,根据测量区域的情况与测量地图的比例尺来完成测线的布置,同时设置好数据的采集方式,然后和网络RTK与测深仪进行连接,按照预先设置好的测线来进行导航并且进行数据的采集[1]。

(二)网络RTK测量技术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测量技术,网络RTK测量技术有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RTK测量技术可以通过广域差分的GPS和局域差分的GPS削弱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受到的其他干扰,从而保持测量结果的精准性。第二,网络RTK测量技术和单站RTK测量技术相比,它的覆盖面更广;定位的精度更高,可以实时提供精确到厘米级的定位,定位的精度不会受到距离的影响;同时可靠性非常强。第三,网络RTK测量技术的基准站上配置了双频全波长的GPS接收机,能够同时提供精准的双频伪距观测值。

(三)应用案例

在对钱塘江入河口的水下地形进行测量的时候采用的是卫星定位技术,其中网络RTK测量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网络RTK测量技术从2011年开始被应用在钱塘江河口水下地面的测量中,在使用的过程中提供了厘米级、毫米级、亚米级等不同级别的导航和定位服务。虽然网络RTK测量技术没有覆盖整个测量范围,但是目前也已经成为进行钱塘江河口水下地面测量的主要方法[2]。

二、水下测量的海洋激光探测技术

(一)海洋激光探测技术的应用原理

海洋激光探测技术的应用原理与利用回声进行探测的原理相似,利用飞机装载蓝光和绿光的发射和接收设备,激光雷达从飞机上向水面发射激光,这种激光具有窄脉冲、高频率的特点,发射之后记录水面对激光的反射时间,记录水底对激光的反射时间,通过这两个时间的时间差,结合激光的摄入角度、水体对激光的折射率等因素,获得测量点的水深。然后再根据定位信息、飞机信息、潮汐信息等确定探测点水深,从而根据水深的变化完成水面地形的测量[3]。

(二)海洋激光探测技术的优势与不足

海洋激光探测技术以飞机为载体,具有很好的机动性,通过GPS定位系统,能够满足大面积水域地形的测量要求,具有测量的面积广、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等优势。但是目前由于受到激光的限制,利用海洋激光探测技术只能测量水深在50米以内的水下地形。

(三)海洋激光探测技术的应用案例

在对钱塘江河口的地形探测中使用海洋激光探测技术进行水下地形的测量,和水上测量的激光雷达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探测系统,实现了水上和水下空间的一体化处理,在很到程度上满足了研究过程中对数据的需求。

三、复杂地形测量的超站仪测量技术

(一)超站仪测量技术的流程

使用超站仪测量技术来对复杂地形进行测量的测量流程是:第一,布设首级网点,在布设网点的过程中可以在便利的位置安置仪器,通过GPS来确定布设位置的三维坐标,不需要精准的设置控制点。布置好首级网点之后要进行测量。第二,利用GPS的定位功能来进行图根的测量;第三,利用全站仪的功能来进行碎步测量;第四,利用数字化技术形成测量图。

(二)超站仪测量技术的优势

超站仪是由GPS和全站仪共同组成的一种新的测量仪器,它主要由参考站、碎部点反射棱镜、流动站和其他的附属部件构成,除了具有GPS的功能和全站仪的功能之外,还有具有支持GNSS定位系统的功能。通过流动站与参考站将GPS静态定位功能和快速静态定位的功能相结合,按照椭球面和坐标系统需要来进行投影,完成参数转换,然后依照相对定位原则,计算并显示出用户观测站的三维坐标和精度,而其他的碎部点的获取通过反射棱镜来完成。从而降低了复杂地形的测量难度,节省了测量时间,提高了测量效率,提高了测量精度。

四、激光雷达技术

(一)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原理

激光雷达技术通过用飞机承载雷达,雷达通过一定的位置、角度和距离直接获取被探测地点的三维坐标,从而完成对地表信息的提取,完成探测地点三维坐标的重建,是一种集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惯性导航系统于一身的空间测量技术[4]。

(二)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优势

使用激光雷达技术进行地面地形的探测具有很大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激光雷达技术获得的数据经过综合处理之后可以获得探测点的三维成像结果,它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都很高。第二,因为雷达是由飞机负载的,所以它的动态探测范围很广,并且在探测的过程中可以穿透植物的阻挡,直接获取高精度的探测地的三维坐标。

(三)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案例

激光雷达技术的使用性很强,对环境的敏感度很低,所以在城市建模、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在钱塘江的河口地形探测中被用于进行滩涂的地形测量。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对地形测量的精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在地形测量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技术,比如海洋激光探测技术、超站仪测量技术、激光雷达技术、网络RTK测量技术等,这些测量技术的出现在很到程度上简化了测量过程,提高了测量的精准度,为地形的测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覃行流.浅谈地形测量方法的新进展[J].技术与市场,2011,(6):96-97.

[2]罗晓兵.有关一次GPS地形测量技术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2,(2):104-104+106.

第8篇

关键词:GPS技术; 数字化; 地形测量; 应用

Abstract: GPS technology is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rystallization, it is the satellite technology,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 technology and other high-tech cutting-edge technology integrated products, the appearance of GPS technology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will further promote topography measurement techniques improve, improve and enrich the topographic measurement method. On the basis of developing GPS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n digital topographic survey topographic measuremen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GPS technology; digital topographic surve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 [TU1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地形测量、GPS技术的概念

地形测量(topographic survey)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地形图的测绘基本上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利用航空像片主要在室内测图。但面积较小的或者工程建设需要的地形图,采用平板仪测量方法,在野外进行测图。 广义上,地形测量是为城市、矿区以及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矿山开采设计以及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美国建立的一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的测绘工具。 GPS定位技术与常规地面测量定位相比,具有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观测时间短,执行操作简便,功能多、应用广,高精度、全天候、全覆盖的特点。

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又称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2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载波相位差分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修正法,另一类是差分法。所谓修正法,即将基准站的载波相位修正值发送给用户,改正用户接收到的载波相位,再解求坐标。所谓差分法,是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送给用户 ,进行求差解算坐标。 二、GPS技术及RTK作用

(一)GPS技术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和地面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测量用户还应有卫星接收设备。

1、空间卫星群:GPS的空间卫星群由24颗高约20万公里的GPS卫星群组成,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各平面之间交角为 60o,轨道和地球、赤道的倾角为 55o,卫星的轨道运行周期为1 1小时58分,可以保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地平线以上接收4到11颗GPS卫星发送出的信号。

2、GPS卫星接收设备: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如计算机、气象仪等组成,其作用是接收 GPS卫星发出的信号,利用信号进行导航定位等。

3、GPS地面控制系统:GPS地面监控系统包括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主控站的作用是根据各监控站对 GPS的观测数据计算卫星的星历和卫星中的改正参数等,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注入站注入到卫星中去。同时还对卫星进行控制,向卫星指令,调度备用卫星等;监控站的作用是接收卫星信号,监测卫星工作状态;注入站的作用是将主控站计算的数据注入到卫星中去。

(二)RTK的作用

RTK技术也同样受到基准站至用户距离的限制。为解决此问题,发展成局部区域差分和广域差分定位技术。

应用 RTK技术进行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及已知数据实时传输给流动站 GPS接收机,流动站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 ,在观测到4颗卫星后,可以实时地求解出厘米级的流动站动态位置。这比起GPS静态、快速静态定位需要事后处理来说,其定位效率会大大提高。故RTK技术的出现和在测量中的应用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地形测图一般是首先根据控制点加密图根控制点, 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用经纬仪测图法或平板仪测图法测绘地形图。近几年发展到用全站仪和电子手簿采用地物编码的方法,利用测图软件测绘地形图。但都要求测站点与被测的周围地物地貌等碎部点之问的通视,而且至少要求 2~3人操作。采用 RTK技术进行测图时,仅需1人背着仪器在要测的碎部点上呆上 1~2秒钟并同时输入特征编码,通过电子手簿或便携微机记录,在点位精度合乎要求的情况下,把1个区域内的地形地物点位测定后回到室内或野外,由专业测图软件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图。

三、测量中动态和静态

GPS测量分为动态和静态,动态GPS测量主要应用于矿山和公路的放样及碎部点的采集;而静态 GPS测量主要应用于工程建设的控制阶段。

由于GPS测量技术要求高,作业周期短,并且要求有几台接收入机同时作业,因此要保证作业的高精度必须在作业前有周密的计划,如在GPS测量观测计划中,每点观测次数尽量保证在2次以上,临近点基本都用直接观测基线向量相连,网的边缘点尽量与内部点同步观测;外业观测时段、观测时间的选取及观测数据必须每天传输存盘等。

基线解算及工作质量评定直接影响到 GPS网的精度,应认真做好当天的基线解算工作及闭合差和复测基线较差的统计工作,正确筛选合格基线。对于不合格基线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或重新测量,这对保证观测精度,提高工作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应用GPS定位技术建立平面控制网,不仅具有精度高、工期短和费用省的优点,而且由于 GPS测量本身的特点,网形构造简单,点的疏密和边长的长短都可适当选取,这样在建立城市控制网时,即使离国家三角点较远,仍可进行连接 ,并进行控制网的定位和定向。另外,还可以解决常规测量中点位之间无法通视的困难,选点灵活,不需要高标,同时还可解决外业施测受天气影响的困难。因此,应用 GPS技术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方法值得推广。四、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组织

数字化地形测量是工程施工与规划的基础,同时由于数字化地形测量需要较高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因而需要良好的组织。具体来说主要包括: (一)测量方案数字化地形测量项目的作业方案根据仪器设备条件确定,仪器设备条件不同,作业方案变化各异,一般可选用静态GPS网作基本控制导线,动态作加密控制,支导线补充测站点,全站仪动态碎部数据采集,进而计算机软件机助成图的作业方案。一定条件下,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测量可以一次性全面布网至测站点,并且可以直接先测图而不受先控制后测图逐级加密等测量原则的约束。 (二)测量工序地形测量的工序主要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控制测量与计算机辅助平差计算;二是碎部数据采集与软件编图成图。两个环节间以数据传输为纽带,即可平行施工又可顺序施工,与传统地形测量相比,减少了大量的中间生产环节。 (三)测量方法在生产工序上,数字化地形测量不一定要遵守先控制、后测图的原则,控制测量、碎部测图可以同时进行,甚至可以是先测图后控制,只是后者需将碎部成图以控制点为基准借助成图软件进行测站纠正。在控制点点之记的制作上,数字化地形测量不一定要将其作为一个专门工作来进行,可依据最终成图编绘点之记“碎部测图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只是一个数据采集的过程成图大量的工作已从外业转移到了内业,目前,碎部成图作业方法较多,因人而异。

五、GPS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相关技术中的应用(一)测量范围广。GPS技术由于由高策低,测量范围可以很大。可按需布设控制网,简化加密级别,省去联测过渡点。(二)测量精度高。随着GPS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快速发展,现今,生产性作业精度可达1~Z10-6mm,国外可达零点几10-6mm,可建立比常规测量精度更高的控制网。(三)各个联测点之间不要求通视,不必建造高规标。(四)观测自动化程度高。外业用电纽操作,内业用计算机处理数据,作业时间短,效率高。测量成果可得三维地心坐标,优于常规测量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分离状况,有利于宇航科学、导弹发射等空间科学的应用。星座布置完成后,可24h观测,在雨、雾、雪等条件下亦可全天候作业。

结束语

近两年来相关测绘技术的发展并先后应用于地形测量也为地形测量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供了保障。随着GPS技术的进一步成熟,GPS系统广泛地应用于民用领域,并日益发挥了其卓越的技术优势,文章对GPS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改善数字化地形测量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孟继红,何秀珍.《数字化地形测量的几个问题探讨》,载《地矿测绘》,2005,3.

[2]李元征,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

[3]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第9篇

关键词:RTK 地形测量 应用

地形测量首先离不开控制测量。在城市和区域地形测量中,GPS实际上已成为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一种标准手段。随着差分GPS定位技术(DGPS)的发展与应用,不仅是高等级的首级网和加密网,甚至图根点和航空摄影测量像控点的测定也广泛采用了GPS。在许多地形测量项目中,电子测距导线早已成为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测量方法。特别是当使用全站仪时,可以将低等级的图根控制与细部地形测量同步进行,从而提高总体作业效率。高程控制测量过去一直沿用几何水准测量的方法,这种方法耗时费力,效率很低。

过去测地形图时一般首先要在测区建立图根控制点,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架上全站仪或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图,现在发展到采用RTK时,仅需1人背着仪器在要测的地形地貌碎部点呆上l一2 s,并同时输入特征编码,通过手簿可以实时知道点位精度,把一个区域测完后回到室内,由专业的软件接口就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图,这样用RTK仅需1人操作,不要求点间通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RTK配合电子手簿可以测设各种地形图。

1、 RTK测量的特点

在GPS静态测量中,不同坐标系的转换是在数据后处理进行的。而对于RTK测量,要求实时得到测量点的平面坐标和正常高,需要预先建立WGS一84坐标系与地方平面坐标系和高程系统的转换关系。对于平面坐标转换关系的建 ,可以通过联测测区及周边的国家三角点,求取三参数或七参数。对于高程系统的转换关系,由于大地水准面的差异,各点高程异常不同,需要联测一定数量的水准点,选用适当的函数拟合方法进行测量区域的大地水准面拟合。为获得可靠的高程值,一一般要联测三个以上水准点,而且分布均匀。获取优良的平面坐标及正常高转换关系是进行地形测量的重要环节。而实现这个环节的重要一步是GPS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2、 RTK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

2.1 图根控制测量

大家知道,常规控制测量如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均要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不但费工费时,而且精度不均匀,外业测量中不可能知道测量成果的精度 GPS静态、快速静态定位测量虽然无需测站之间通视,但要经过事后处理,才能得到测量成果及相应的精度,一旦发现精度不合乎要求,只有进行返工。用RTK技术进行图根控制测量,既可以实时知道定位结果,又可知道定位精度,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以下简称《规范》)规定:图根点的精度,相对于邻近的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就1:500地形图而言,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限差为5cm,高程中误差限差也为5cm。从RTK精度分析可以看出,在15km测程范围内RTK的测量精度是可以满足这一要求的。也就是说,RTK的测量精度对于一般图根控制测量的精度是完全满足的。

2.2 定位精度和可靠性检查

在系统设置及初始化完成进行测量之前,要进行必要的测量检核,以便确保基站设置正确,测量数据可靠。常用的检核方法有几个方面:1)用已知点检核比较,即用RTK测量一些控制点的坐标,把它与已知坐标进行比较检核,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改正。经过实践表明,这种方法比较可靠。2)重测比较,设置完成后先测几个固定点坐标,如果测区已有RTK点,即重测已有RTK点坐标进行比较;如果没有,可重新设置仪器,重测刚才测过的RTK点进行比较,同时可用全站仪测量各测点问的距离和高差,用距离反算和高差较差来检核成果的精度。

2.3 碎部点测量

对碎部点的测量,手持安置流动站天线的对中杆在碎部点上即可。RTK在空旷的地方采集速度较快,一般几秒钟内可达到固定解,完成1个点的采集工作。用RTK直接测量地形特征点,由于RTK采集的数据转入数字成图软件后,所有的测量点均为高程点,所以采集时要一边画草图,按碎部点序号记录。到内业时,先把观测数据文件转换成成图系统需要的数据格式文件,然后,在数字成图系统中依据展绘的点位,用相应的线型或符号绘制地形图。

对地物点的采集,根据数字成图系统的特点,在一定范围内最好按地物分类测量。比如测一条水渠,先按顺序把它测完整后再测另一种地物,这样便于画草图、记顺序号,内业编辑也更方便。对于一些圆形地物,如电信杆等,可沿线路走向,把RTK天线分别紧贴电杆前后,采集两点坐标或量取偏心距,内业时把两点连线再取中点或利用偏心距改正即可得到电杆的实际位置。

用RTK直接测量地物及地形点,在开阔地有很大的优势;但在另外一些地方也有它的局限性:对建筑物无法直接测量屋角坐标,在地形起伏高差较大的山区或树木较密的林区,GPS卫星信号被阻挡机会较多,RTK数据链传输也受到极大的干扰,这样要等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固定解,严重影响作业精度和速度。对这些地区,一般用RTK在稍开阔的地方测一些点作为图根点,再用全站仪采集碎部点坐标,这样可以提高成图速度。

3 、RTK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 作为基准站的控制点必须与两个以上其它控制点联测,以避免因控制点粗差而影响到碎部点测量;② 流动站宜采用三脚架或带支架的对中杆,特别是在布设图根点时。这样流动站天线稳定性好,对中整平误差小,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③ 开始观测的第一个测点应该是控制点或已知坐标点,以检测第一个RTK测量结果是否精确。实践证明:开始RTK测量的第一个成果校核很重要,如果忽略了这一步,很可能造成一整天的测量成果作废。

事实上,用RTK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大可不必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图根控制测量与碎部测量完全可以同步进行,只有在GPS卫星受遮挡的地段(如高楼密集区、高森林区等),在适当位置用RTK施测成对的图根点,以便使用常规方法(如全站仪配合电子手簿)采集碎部点。因这种方法图根控制测量与碎部测量同时进行。

另外,这种方法不受图幅的限制,作业小组的任务可按河流、道路等自然分界线划分,便于进行碎部测量,也减少了图幅接边的问题。

4、结语

应用RTK技术,可以高精度且快速地布设图根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进行碎部点采集,既能实时知道定位结果,又能实时知道定位精度,大大提高了地形测量的作业效率。实例证明,RTK 的测图精度完全可以满足《规范》的要求,如果能够将RTK测量数据处理灵活方便的特点很好地运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再加快工作进度。建议有条件的单位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武汉大学测量学编写组.测量学[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3

第10篇

关键字:数字化;地形测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19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设备的普及,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形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全球定位系统(GPS)、摄影测量与遥感跟地形测量的结合,使地形测量的方法和手段都产生了质的变化,并朝着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数字化、实时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势

数字化测绘技术主要应用机助成图和全解析的方法。数字化测图能够使高精度外业测量得以实现。和传统的测图技术相比,数字化测图技术有很大的优势,具体有如下几点:

1、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在地形图的绘制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自动识别、自动计算和自动选择图示符号等,这比传统的平板测图快捷的多,而且所得到的数字地形图也要比手绘的地形图更加的规范、美观、准确。

2、对图形的编辑有利。在进行数字化测图时,可以分层存放成果数据,这样图面负载量不受限制,可以进一步运用和加工成果,避免一些传统的测图中存在的弊端。

3、精度高。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一个很显著的优点是测图精度高。在地图测绘中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使其精度有了质的改变。在输入到成图的整个过程中,其他方面的误差可以避免,测绘成果的精度得到了保证。

4、图形属性信息丰富。使用数字化测绘技术绘制的地形图能够确保坐标位置准确性,并展现丰富的属性信息。

5、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等的数据源。在完善地理信息系统时,数字测图不但能提供地理信息系统很多方面的源数据,而且对后期建图过程中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信息有利。

二、基本精度要求

1、按《工程测量规范》,地形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下表要求:

区域类型 点位中误差

一般地区 0.8

城镇建筑区、工矿区 0.6

水域 1.5

注:1)隐蔽或施测困难的一般地区测图,可放宽50%。

2)1:500比例尺水域测图、其他比例尺的大面积平坦水域或水深超过20米的开阔水域测图,根据具体情况,可放宽至2.0mm。

2、等高(深)线的插求点或数字高程模型网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下表要求:

注:1)hd为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m)。

2)隐蔽或施测困难的一般地区测图,可放宽50%。

3)当作业困难、水深超过20米或工程精度要求不高时,水域测图可放宽1倍。

控制测量方面,无论是采用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数字摄影测量或遥感测图,只要认真执行相关的测量规范,都能达到要求。

三、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1、模拟地形图数字化

它能充分的利用现有地形图,只需要配备绘图仪、扫描仪、计算机和数字化软件等就能够开展工作,而且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数字化的成果。其工艺流程是:准备工作、图纸定向、数据采集、数据编辑处理。其中数字化仪分为两种:扫描数字化仪和跟踪数字化仪,前一种的速度快但精度低,后一种的速度慢但精度高。模拟地形图数字化不足之处是:1)运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数字地图的精度受原图的精度影响,而且数字化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其它误差,所以其精度要小于原图的精度(即m模拟﹤m原);2)它只是反映了在成图时的地物地貌,其现势性差。3)数据属性差,对后期信息建库不利。

2、全站仪数字测图

结合不同的电子设备,全站仪数字化测图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1)全站仪结合电子平板模式

以便携式电脑作为电子平板,通过通讯线直接连接全站仪,实时记录数据成图。具有图形直观、准确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

2)直接利用全站仪内存模式

使用全站仪内存,把野外测得的数据通过一定的编码方式直接记录,同时现场绘制草图,供室内成图时参考对照。具有操作过程简单、无需携带其它电子设备、纠错能力强等优点。

3)全站仪加高性能掌上电脑模式

通过通讯线将全站仪与高性能掌上电脑相连,把测量数据记录在电脑上,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并绘制草图。内业时把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成图。具有携带方便,内业工作量相对较少等优点。

以上三种模式常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这几种数化字测图方法在我国各个测绘单位中是用的最多的。

3、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测图

利用航摄影像、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或机载激光雷达扫描系统获取数据,经过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或遥感影像处理系统处理,生成数字线划图(DLG)等。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测图是数字化测绘技术的高度集成,可以节省大量的外业时间。此方法常用于大面积地形图测绘,是测量发展的方向。

四、容易出现的问题

1、等高线处理不当

在地形测量中,并不是野外采集的所有地貌点之间都可以进行等高线内插,也就是说靠全自动建立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有失真的可能(见下图),因而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删掉自动组网中那些不能内插等高线的三角边。

2、野外数据采集不准不全1)地形变化处地形点不全面,坎(沟)上有点,下面无点或少点,这造成绘制的等高线可能失真,从而难以准确反映实际地形。2)有些线状地物如小沟(特别是暗沟)、电力线等各种管线在图内应该有始有终,而拾取地形点时往往容易忽略。(3)野外草图绘制不全、不细。野外绘制草图人员是现场跑路多且较忙,而且技术要求很高。如果现场绘制草图人员不细心,则会造成地形地物表示不清楚,影响地形图质量。3、自检工作不力

相对于常规测图,在图纸审核中,数字化成图的过程发现的缺陷要多一些。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有如注记或植被符号压线或覆盖地物、坎(沟)上的高程注记在坎下或坎(沟)下的高程注记在坎上的;图式符号使用不正确等等,这些现象只要经过仔细自检,应该都能够避免。

总结:随着全球定位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等各个测绘学科的发展,地形测量朝着高度自动化、实时化、大面积作业方向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各个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学科之间的融合。反之,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广泛应用,也为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等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源。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第11篇

[关键词]RTK技术;矿山;地形测量

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305-01

1.RTK测量技术的概述

实时动态测量(Real Time Kinematic,RTK)定位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差分GPS定位技术。GPS测量模式可分为静态、快速静态、准动态和实时动态测量4种模式。但是,利用这些测量模式时,如果不与数据传输系统相结合,其定位结果均需通过观测数据的测后处理才能获得。由于GPS的观测数据需在测后处理,所以,上述测量模式不仅无法实时地给出观测站的定位结果,也无法对基准站和用户站观测数据的质量进行实时地检核,因而难免在数据后期处理中发现不合格的测量成果,出现需要返工重测的情况。RTK测量技术的基本思路是,在基准站上设置1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的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计算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2. RTK测量与全站仪数据采集原理的分析

2.1 RTK数据采集工作原理

从测量的基本原理来讲,RTK测量技术是指将载波相位观测值作为测量对象,实现实时差分的一种GPS测量技术。整个测量系统主要三部分:GPS信号接收设备、数据传输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软件操作系统。其中数据传输设备是测量设备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由基准站的发射基站以与测量流动站等关键设备构成的数据传输系统。而软件操作系统主要是为测量提供一个人机界面,能够实时的显示出所测站点在所指定的坐标系当中的三维结果。

RTK测量技术的基本测量原理是:在基准站处设置一台GPS 接收设备,然后连续的观察所有可见的GPS卫星,之后通过数据链将其从卫星获得的观测值与测量站的坐标信息都传递给流动站。而流动站接收到测量卫星的GPS信号的同时,还通过无线电设备从基准站处接收观测数据,在相对定位的原理上,实时的对整周模糊度进行求解与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以图形、曲线等多种显示方式显示到用户基站的三维坐标上。通过这种实时定位与计算的方式就能够对基站和用户站所获得的观测数据的求解收敛情况进行观测,进而对数据的解算是否成功进行实时的判断,进而有效的减少存在的冗余观测值,提高观测与测量效率。

2.2 全站仪数据采集工作原理

全站仪就所说的 “电子全站仪”,属于一种自动测距、自动测角、计算以及数据记录存储兼具的一种三维坐标定位测量系统。其应用广泛,如应用于地形测量、控制测量、房产测量、工业测量以及近海定位等领域。在测量的过程中,将仪器照准棱镜,然后通过在望远镜上成像,利用在仪器中内置的识别仪器,将信号进行放大、数字化操作后,会得到相应的数值。

3.RTK技术在矿山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3.1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测量工作开始之前,收集测量矿区1:10000土地利用情况分布图,作为野外测量前的参考。所测矿区中及其附近已经有GPSC级控制点,其基本的精度满足当前测量要求。因此,在测量时以这3个C级点作为起算点,建立起首级控制,之后布设整个控制网点。本次测量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南方GPS接收机,用于前期碎部数据的收集以及首级控制点的布设;南方GPS三套,主要用于碎部数据的收集,并根据所布设的控制点设置次级控制点。在进行测量前,所有的设备都通过了相关部门的检测和校正,精度都达到了相关的要求,能够满足本次测量精度要求。

3.2 野外测量

3.2.1控制点的测量

采用GPS静态定位的方式布设首级控制网,并且在整个测量区域内进行布设,这样便于对整个控制网进行加密以及数字化等操作。由于当前测量区域较大,为了便于后期工程施工以及精度处理需要,在整个测量区域一共布设了六个GPS点作为首级控制测量点。然后利用RTK技术来对图根点进行测绘,并采用全站仪对部分导线进行测量,这样有利于对碎部点进行检查和测量。控制点的设置除了要满足测图的使用以及操作的方便性之外,还必须满足RTK测量对相对应的测量条件的特殊要求。在设置基准站时,还应该尽量避开建筑物、大面积的水域以及强电磁波发射源等障碍物。

3.2.2碎部的测量

由于在测量的实际区域内存在大量的农田玉米和树林,且村庄中有大量的温室大棚和养殖场等,导致整个区域的通视条件相对较差。加之由于项目的时间比较紧张、工作任务繁重,若采用常规的全站仪式测量施工,则会导致项目的施工效率过低,而完全采用RTK来对碎部进行采集,虽然效率会较高,但是由于工作环境的要求而导致部分地区存在信号盲区。

在同一区域采用RTK与全站仪联合测量的方式时,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碎部点的信号数据进行测量和采集。例如,在对河流、道路以及高程点等进行测量时,可以充分的利用RTK技术在这方面的技术优势。而在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时,可以完全利用首级控制点和RTK技术加密的图根点来测量那些对RTK信号质量影响较大的区域,诸如包括有大量树林、信号盲区以及地类界线等的区域。同时,在每天的野外作业结束之后要将RTK和全站仪所采集到的数据都进行备份,并转换成*.dat的数据格式。

3.3 精度分析

为了对RTK的测量精度进行检测,可以将其和静态的GPS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将首级GPS控制网的平面点位和GPSC级点联合测量的作为真值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数据精度的进行分析之后,应该保证所测图根控制点能够用来参考作为全站仪的碎部测量资料,且其精度要完全满足测量绘图精度的需要,且测量误差分布要均匀、不存在累积误差。

4.结束语

RTK技术是GPS定位技术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应用前景良好。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RTK技术在矿山地形开采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有利于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同时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推动矿山测量事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俊:《RTK结合全站仪的矿山地形测量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0年第24期。

[2] 陈强文:《RTK技术在矿山地形测量作业中的应用探析》[J],《北京测绘》,2011年第3期。

第12篇

关键词:GPS-RTK;数字测深仪;水下地形测量;数据采集;基准站

中图分类号:P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7-0051-02

一、概述

在水下地形测量上,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全站仪结合测深仪进行测量,即在岸上架设全站仪,在船体上固定反光棱镜,通过全站仪测量即时点位坐标,船上作业员同一时间记录测深仪中所测水深值,内业处理时再将两份数据统一。随着GPS技术的兴起和发展,打破了这一传统方法,采用GPS-RTK结合数字测深仪的方法进行,即采用GPS-RTK技术获得测点点位坐标,数字测深仪获得水深值,通过软件实时同步的记录点位坐标和水深值,再根据实测值进行数据处理和地形图的绘制。

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右岸三期下游围堰拆除工程中,就采用了这一方法进行水下地形测量。GPS采用的是南方灵锐s82GPS-RTK测量系统;数字测深仪采用的是无锡海鹰公司的HY1700型测深仪;软件为南方海洋自由行测量导航软件。作业过程即通过导航软件实时同步的自动记录平面点位及其水济值并存储到相应文件中,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后再利用成图软件自动建模并生成数字化地形图。

二、GPS―RTK工作原理

RTK(RealTimeKinematic)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RTDGPS)技术,它是测量技才发展里程中的一个突破,它由基准站接收机、数据链、流动站接收机三部分组成。基准站实时地将测量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伪距观测值、基准站坐标等用无线电传送给运动中的流动站,流动站通过无线电接收基准站发射的信息,将载波相位观测值实时进行差分处理,得到基准站和流动站坐标差X、Y、H。坐标差加上基准站坐标得到每个点的WGS-84坐标,通过坐标转换参数转换得出流动站每个点的平面坐标x、Y和海拔高H其精度可达cm。如图1所示:

在水下地形测量时,基准站一般架设在固定的高等级控制点上,而移动站则与测深仪的换能器一同固定在船体上。

三、三峡三期下游围堰拆除工程中GPS-RTK水下地形测量

(一)准备工作

1、收集测区控制网成果,包括控制点的坐标,等级,中央子午线等参数。同时明确测图区域及测图比例,将测图范围输入笔记本电脑,选择合适图幅,建立导航图。

2、求定测区坐标转换参数。因为三峡工程采用的是独立大坝坐标系,而RTK得出的坐标为WGS-84坐标,所以必须计算出两个坐标系的转换参数。根据转换参数将WGS-84坐标转换为三峡大坝坐标系。方法是:(1)将GPS基准站架设在已知点A上,设置好参考坐标系、投影参数、差分电文数据格式、发射间隔及最大卫星使用数,关闭转换参数和7参数,输入基准站坐标(该点的单点84坐标)后设置为基准站;(2)将GPS移动站架设在已知点B上,设置好参考坐标系、投影参数、差分电文数据格式、接收间隔,关闭转换参数和7参数后,求得该点的固定解(84坐标);(3)通过A、B两点的84坐标及当地坐标,求得转换参数。

3、选取合适高等级控制点作为基准站。GPS-RTK定位的数据处理过程是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单基线处理过程,基准站和流动站的观测数据质量好坏、无线电的信号传播质量好坏对定位结果的影响很大,基准站位置的有利选择非常重要。RTK测量中,流动站随着基准站距离增大,初始化时间增长,精度将会降低,所以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距离不能太大,一般不超过10km范围。同时要考虑基准站上空无卫星信号的大面积遮盖和影响RTK数据链通讯的无线电干扰,以及提高基准站无线架设高度。因此该次基准站选在距离测区2km的首级平面控制点“测绘楼”。

(二)外业数据采集

1、基准站设置。将基准站架设到控制点,并将电台等连接到位后,打开主机和电台,当主机和电台的显示状态正常就表示基准站开始工作。灵锐s82采用全内置―体化工业三方设计,将数据链、蓝牙、双频天线整合成小巧的全无线一体接收机单元,只要打开主机,其就能自动完成初始化和搜星工作,简单方便。

2、移动站设置。将移动站连接完成后打开主机让其完成初始化和搜星。待显示状态正常时表示移动站开始工作。

3、校正。南方灵锐S82提供了强大的手簿功能,在通过手簿输入基准站坐标及坐标转换参数后,可以对移动站进行校正。校正方法有两种:(1)利用2个以上控制点建立坐标库从而求得四参数(在四参数未知情况下);(2)通过手簿上“校正向导”功能,根据基准站已知坐标进行校正(在四参数或七参数已知情况下)。灵锐$82也能在基准站未知的情况下,通过移动站架设已知点来进行校正。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GPS解算状态必须是固定解时校正才正确,否则必须停止。校正完毕后,就可以开始数据采集了。

4、数字测深仪。数字测深仪采用的是无锡海鹰公司的HY1700测深仪,是一种用于江河、湖泊、浅海及水库进行水深测量的便携式测深记录器,适用于水文、勘察、航道及码头疏浚等行业的精密测量及水深数据输出,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水底跟踪门技术于一体,使仪器能在恶劣的水文环境和地貌情况下,得到精确、真实、稳定的水声数据。标准的RS232/RS485串口使仪器能和计算机通讯。

5、数据采集。将移动站和测深仪的换能器固定好,将移动站和测深仪通过串口与手提电脑连接,连接好后可以开始采集。根据测区范围选择合适的点位密度,因为三期围堰所在测区范围不大,且要涉及工程量,所以采集时按每3~5m布设一测量点。南方自由行导航软件实时同步的记录测点坐标和水深值,并显示在导航图上。由于是实时记录,所以要注意GPS的解算状态,应为固定解,否则其测点精度不高。

(三)将外业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将水深值结合其统一到基准面的改正数、根据相关水文部门各水文站提供的水位观测资料综合计算获得点位的高程值,与平面坐标组合成该测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并存储于文本文件中,利用南方CASS成图软件绘制地形图。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1、基准站一般应选在周围视野开阔,避免在截止高度角15°以内有大型建筑物;避免附近有干扰源,如高压线、变压器和发射塔等;不要有大面积水域;为了让基准站差分信号能传播的更远,基准站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点位稳定、易于保存的地方,同时顾及施测的便利,尽可能利用原有的标石观测墩。

2、考虑到测点平面位置与测深仪水深值的同步问题,以及GPS所测的水面点与测深仪所测水下点是否重合的问题。因此,要求GPS接收天线和测深仪的探头安装在一条垂线上,而接收GPS的定位信号和测深仪所接收的测深信号必须同步,否则都要进行相应的改正。探头一般要求安装在船的侧边,以免后面的浪花影响测深的精度。

3、测船速度的确定。测量船的航速是一个直接影响测量成果的重要因素。航速过快,会造成接收GPS的定位信号和测深仪所接收的测深信号同步性减弱,点位坐标精度急剧下降,从而影响水下地形测绘的精度,而过慢时,会造成测量数据过多过密,使后期数据处理过程过于繁琐,影响效率。所以船速要选择合适,既要保证测量精度,又保证采集数据真实有效的反映实际地形。

五、结语

GPS-RTK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方法,不仅减少了外界因素对作业过程的过多干扰,而且降低外业数据采集的劳动强度和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更重要的是大幅提高了测量点位的精度,使得水下地形测量这项工程变得简单、方便、快捷、轻松、高效、经济,可以全天候的实施测量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RTK技术将会更加完善,给包括水下地形测量在内的各种工程项目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徐绍铨,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