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我国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

时间:2023-05-29 17:40: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我国传统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国传统文化

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著作权;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29-02

从秦皇称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千年来的文明汇聚成了各朝代、各民族无数的中华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经过世世代代的努力、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创造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借助着木偶、皮影、戏曲、杂技等民间技艺认识了我们的民族历史和文化,从而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中华的悠久历史文化发扬光大。

而现今,由于人们对于相关文化保护的认识不足,相应职能部门的缺失,相关法律机制的不完备,以及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我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危机。因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一、传统文化著作权保护的现状、意义

中华民族是拥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皆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点;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拥有着约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每个地区亦存在着自己的特色文化传统。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形象生动、具体、全面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思潮,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对于传统文化的改编现象日益加剧,孙悟空成了混血儿,唐三藏与观音谈起了恋爱……从美国的《the monkey king》到日本的西游漫画,人们对于以包括《西游记》在内的中国古典名著的篡改也似乎已经成了稀松平常的事情。虽然有关部门近年来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逐渐加强。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许多企业、组织对于知识产权的了解还很有限。同时,由于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的机构建设、队伍建设、资金投入、政策法规等基础工作显得薄弱,认识模糊、观念滞后、体制障碍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并制约着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如今,如何保护、传承、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是我们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能促进人的世界观发生转变和提高思想意识。它们将成为中华民族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浑茫厚重的精神动力,保护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著作权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法律视角下的传统文化保护模式

《著作权法》第六条“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迄今为止,关于“如何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的“另行规定”至今未出,人们无法依法行事,而相关部门亦无法依法行政。例如,在一些动漫中:孙悟空成了混血儿,唐三藏与观音谈起了恋爱,这明显是与《西游记》原著所要表达的本意完全不同,这是对名著的一种破坏。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条明文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很明显,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是不受限制的,故对于随意改编国内的名著、破坏作品完整性的行为是绝对应该受到处罚的,但是,相关的职能部门及相应处罚程度,我国法律尚未明确,导致了如今市场上“唐尸三百”、“The Adventures of Super Monkey”的现象比比皆是,十分令人担忧。

由此可见,我国的传统文化理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但由于我们法律指定的不明,导致了传统文化受到破坏的现象出现,从而不可避免地歪曲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形象。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管理。

(二)现实视角下的传统文化保护问题

1.进行传统文化宣传的场所少,设备短缺,经费严重不足。以承德市为例,其中,丰宁、围场、宽城3个民族自治县以及滦平、隆化和平泉3个民族县都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扶持贫困县,每年每县收到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都达4000多万元。但各县财政对文化方面的投资依旧寥寥无几。据统计,6个自治县、民族县的127个乡镇,30%的乡镇没有文化站,没有工作人员,没有业务经费。如丰宁满族自治县26个乡镇,有南关蒙古族乡等8个乡没有文化站,没有工作人员,没有业务经费。乡镇文化业务经费每年只有500至1000元。有文化站的乡镇大多没有电脑、电视,乐器道具短缺、陈旧,科普图书少。

2.缺乏传统文化管理或专业人才。国家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人才同样是关键。可是,“目前只有少数老年人通仡佬族语言。”贵州民族学院文化学院院长龙耀宏坦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两个自治县的仡佬族已基本没有会讲仡佬族语言的人。”由此可见,现今拥有传统文化人才极度缺乏。著名的乌苏里船歌案,也是同样是政府没能较好的管理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体现。

无论是民族民间文艺人才,还是对这些资料整理人才和管理人才,我国都是极为不足的,这也严重制约着对传统文化著作权的继承和创新。

3.忽视传统文化著作权商业化的可塑性。不可否认,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提出至今,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那么,现如今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是否也能有这样一条商业化的道路呢?《蓝色生死恋》赚够泪水;《大长今》又把观众的目光吸引到韩国历史第一女御医身上。为什么荧屏“韩风”越刮越猛?稍加留心,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韩剧都充分的表达了传统文化对儒家思想、家庭观念、协作意识的肯定,对自律自立、坚韧上进、务实诚信等民族精神的推崇,对仁、义、礼、廉等品性的张扬,在韩剧里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而这些恰恰是一些国产剧所欠缺的。因而,虽然我国蕴含着丰富传统文化,但是我们并没有较好的将它们塑造成为我国的“品牌”,例如:将富含传统文化的历史故事等利用《著作权法》予以保护,对于改编或使用我国传统文化,并将其运用于商业经营性活动应收取相应的费用。

笔者认为,在新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传统文化的传播是需要依靠商业的力量的,而现如今,人们很少将目光投放于传统文化的整合、传播,并将其投放于市场。由于没有市场的推动,从而,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传统文化传播速度慢、效率低的现象。

三、完善我国传统文化著作权保护的对策

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机构建设、队伍建设、资金投入、政策法规等基础工作仍然显得薄弱,在文化遗产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传统文化和区域特色文化在迅速消失。科学建构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确认和保护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可以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培养传统文化自身的造血功能,对促进我国各民族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我国及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赋予传统文化特殊权利

笔者认为,可以利用我国的著作权法开展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种权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乏一定的传统文化形象被侵害的实例,例如:六小龄童网游侵害孙悟空肖像权案,利用《著作权法》保护作品完整性的相关法条来保护这类具有标志性的角色一定的权利,这样在我国传统文化形象受到侵害时,即能够运用相应法律法规予以处罚,保护传统文化的权益。另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样应该包含其他的权利,例如:改编权、摄制权、翻译权等,所以,在立法完善对传统文化著作权保护后,也能够起到对于传统文化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设立相关传统文化保护的职能部门

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我国现今是由多部门协作管理的,但是,从更好、更有效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展工作的方面来看,设立一个专职的国家传统文化保护主管部门仍然是必要的。“音著协”,是专门维护作曲者、作词者和其他音乐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非营利性机构。同样,为了应对传统文化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开展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需要一定的职能部门的,建立一个长期、全面、行之有效的保护机制,用系统的观点提出一整套现实有效的措施,用于维护我国传统文化的合法权益,防止其被不法侵害。

(三)建设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

保护我国传统文化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部门,更需要的是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用以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权益。一个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法律作为保障。通过制定中国传统文化保护法律法规,可以用国家的意志强制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相应的法律地位、确认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体系内各项制度的普遍法律效力、信息的权威性和指导作用。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体现传统文化的著作权的保护,无论在总体上的还是在知识产权专门领域都偏少,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四)加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知识产权”、“著作权”是近年来,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新名词。因而,为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加强相关法律的宣传力度与引导,宣传传统文化具有著作权,引导以民族艺术家为代表的相关人员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和管理,营造传统文化流传的良好氛围。主要有以下几种建议:第一,针对人们对于知识产权了解薄弱的情况,在学校、社区、公司开设普及班,加大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了解。第二,派遣专家、学者前往偏远地区、民族民风丰富之地,开设省、村学习班,普及知识产权,并收集传统文化,汇编成册,同时,鼓励相关的权利机构或组织,运用一定的法律知识保护自身权益。

四、结 语

综上,由于人们对于相关文化保护的认识不足,相应职能部门的缺失,相关法律机制的不完备,以及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我国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危机。因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我国传统文化的著作权保护,已刻不容缓,我国需尽快立法,并及时采取行动对此进行弥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梅颖.弘扬传统美德 铸造民族精神[J].中国统一战线,2003(5).

第2篇

季风气候与我国传统文化

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获得物质生活所需的一切,人类社会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气候乃自然地理组成要素之一,虽然气候不能完全决定社会的发展与演化。但在今天看来。早期气候对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它与农业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所谓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一种成熟的观念形态。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二千多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颇具特色的文化形态。那么,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制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候背景是什么?气候又是如何影响到我国传统文化的?这些都是今天有待逐步深入了解的问题。

通过比较世界各大洲的气候特征,我们可以发现亚洲的季风性气候典型而又突出。我国恰好处在大陆(亚洲大陆)与大洋(太平洋)的交接部位,季风气候更趋显著。

植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水分的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植物发育节律――物候。与同纬度的气候类型相比,季风气候能较之有效地创造出作物在发芽、生长、现蕾、开花、结实、果实成熟、落叶休眠等各个物候期的光、热、水配合适宜的生态环境。如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式气候相比,前者表现出雨热同期的气候生态,后者则不然。事实上,我国农作物的种植北界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更为偏北,这就是得益于季风气候的结果。

另一方面,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高辐射、高湿和高温集中,这对于发展单季生产十分有利。但气温年变化大则不利于多年生作物或生长期较长的农耕制度。为了经营那些生长期短的作物,只好投入更多的劳力。使社会大量劳动力被牢牢地束缚在耕地上。这又在客观上确立了种植业居于中心的地位。落后的生产方式,亦加深了耕作业对季风气候的依赖程度。历史上我国农业实行粗放经营和广种薄收的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中,气候对收成之丰歉尤为重要。古诗说:“季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说明夏季降水与收成的关系密切。

由上可知,季风气候为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气候环境提供了我国古代种植业持续发展、长盛不衰的客观必然性。从而使中国古代文化成为一种既区别于游牧社会文化,也不同于工业社会文化的种植农业社会文化类型。

“中和”的思想亦称“中庸之道”,它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长传不息。这种思想的形成与特定的气候环境条件有关。首先,农业社会小农经济靠天吃饭的特点,必然使人们重视风调雨顺、天人协调的气候条件。而这种认识和期望正是建立在我国农业气候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等区域自然特征的基础之上。季风气候在给耕作业带来实惠的同时,亦常常因为其不稳定性而伴随有周期性和多发性的农业气候灾害。如旱涝、寒潮、冻害、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都与季风气候密切相关。干旱是我国历史性的、范围极广泛的气候灾害。据记载,自公元元年至1900年全国范围内大旱出现984次,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这无疑给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带来巨大影响。在如此频繁的灾害性气候面前,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把希望寄托于好的年景,但是自然气候也一次又一次地使人们失望。于是,天人一体、天人相与、天人感应等“中和”的思想方法开始进入人们的意识领域。

其次,自古以来的多熟制农业,把春末秋初气候资源不足而又不稳定的部分也利用起来,势必增加劳动投入的风险,人为造成气候灾害的发生和扩大化。在辛勤劳动付之东流和劳而无获的时候,人们总以为苍天不作美,而往往忽视了自身是否按气候规律办事。在这种情况下,对上天恩赐的感激、崇尚和对上天惩罚的痛恨、恐惧之情往往交织在一起。而这种思想感情的理论抽象就必然是“致中和”的思想方法或中庸之道。“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传统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了。

在我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既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又是民族气节和民族文化特点的写照。可以认为,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双重影响不仅给种植业带来创伤,而且又带来了迅速弥补创伤的自然恢复能力。因此,社会经济也具备了一定的再生机能。从而成为我国传统文化颇具顽强延续力的坚实物质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最富有魅力并引起世人赞叹的,不仅在于它的古老,更在于它一次又一次表现出来的顽强再生能力。这种生生不已的文化活力不能不部分地归咎于气候两重性影响下人们的那种矛盾思维和心态。在这种思维结构的支配下,自然萌生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气候的灾难性和资源性的不断交替作用,渐渐磨练出一种坚强的民族意志,最终发展成为民族文化的强大驱动力和再生力。

(责任编辑/韩春萌)

第3篇

商品包装设计对于商品的宣传、推广和销售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包装具有识别功能,一个设计独特,精美的包装能让该商品在琳琅满目的商品海洋中脱颖而出。二是包装具有保护功能,牢固、结实、适用的包装能让商品在长途运输和长期储存中保证质量和维持原状。三是包装具有审美功能,带有艺术性的精美的包装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美的享受,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四是包装具有体现商品价值的功能,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受往往是从商品的包装开始的,对商品核心价值不是很清楚的消费者往往是根据包装来判定商品的价值的。例如,豪华的包装可以体现高档商品的高贵价值。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商品艺术包装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商品艺术包装中可供借鉴的地方有很多,其中书法、图案、色彩就是比较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典范。

(一)汉字

在商品包装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文字,它最为直接地向消费者传递信息,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商品包装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文字,那么汉字就成为中国商品包装中的重要组成元素。汉字起源于图画,它不仅仅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符号,而且在经过一代代书法爱好者的创作后成为一种具有审美和装饰作用的艺术品,恐怕也是世所罕见。中国汉字的构成仅仅是几种简单的黑色线条,然而这些线条经过抽象奇妙的组合再创作之后,就成为动静交汇、寓意深刻的图案造型,所以,把中国的汉字融入到商品包装设计中,既能起到传递商品信息的作用,也能让消费者受到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感染和熏陶。我们以“爱如潮果奶”的果汁饮料包装为例,它是以幼圆的印刷体为基础,取“中国如意结”的构成形式,与“如”字的下半部分相结合,产生流动的视觉感受。另外“潮”字的偏旁三点水,用形象的水滴替换,既增加了美感,也使图画和文字“爱如潮”相互映衬。同时让人感觉到“爱如潮”产品给人如潮水般汹涌澎湃的爱,让人心如潮水,遐思无限。

(二)民间图案

民间图案是各民族的民间生产者创作出的用来表达祝福、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者仅仅是供人欣赏的艺术品,几千年来,中国的民间图案已经成为能为人们带来吉利好运的吉祥神灵物而被固定下来,它浑身上下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而且与民俗活动紧紧相连。比如蝙蝠与寿桃代表着福寿祥;明月代表花好月圆,“鱼”代表年年有余,龙凤图案代表龙凤呈祥等等,这些图案迎合了中国人追求吉祥幸福的心理,如果能用到商品包装的艺术创作中,就能传达出商品被赋予的这种精神属性上的追求。江西樟树药厂出产的阿胶就是运用了由中国民间故事创作的张果老倒骑毛驴的图案。据记载,张果老是八仙之一,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即将驴折叠,藏于巾箱。曾经为唐玄宗演出种种法术,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又回到中条山去。张果老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使阿胶的产地跃然纸上,而张果老的仙风道骨,倒骑毛驴的形象与当下的明星效应又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则商品包装就很好地利用了中国传统的张果老倒骑毛驴的图案,效果非常好。

(三)色彩的运用

色彩的选择、搭配、表达也是一种艺术,中国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色彩艺术。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喜庆、热闹、吉祥,表达一种激情热烈,朝气蓬勃的情感,中国民间历来有尚红的传统,如果把红色用于节日的商品包装,比如月饼、酒、以及一些过节时常送的礼品等,就符合了中国人的色彩心理,能为大众普遍接受。再比如黄色,它在中国是高贵身份和神圣权利的象征,是我国古代帝王的专用颜色。还有橙色的温馨与充满活力,白色的洁白雅致,绿色的生命和青春气息等,如果把这些颜色恰到好处地应用于产品的包装艺术设计,就会和消费者在情感上获得共鸣。这个月饼的包装。在我国,月饼是八月十五人们相互馈赠的主要礼品和品尝的主要食物,八月十五是传统的团圆节,所以设计者选择了喜庆的红色和鲜亮尊贵的黄色,给人们带来的是满眼的喜庆、热闹,就像红色的太阳照到心里,暖融融的。画面上还有象征富贵的牡丹和祥云,象征着吉祥如意,富贵喜庆,而圆圈又象征着阖家团圆,这幅包装设计可谓是综合运用了图案、色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很值得借鉴和学习。同时要注意一点,在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商品包装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和现代艺术,尤其是现代西方设计思潮相结合,做到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找到传统和现代的契合点。因为没有经过现代艺术改造的传统文化往往给人陈旧,俗气的感觉。所以,必须采用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和工艺手段进行改进,要从图形、色彩、造型方面进行改进以适合现代商品包装设计,要在创造中融入现代人的思维和时尚,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做到既质朴生动,情真意切,又富于浓厚的现代生活气息。

三、结语

第4篇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就是一笔财富,她提供给我们许多的资源和经验。从某方面来说,一部民法典的特点,根本上是由它所存在的特定历史文化条件决定的。中国未来民法典,代表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根植于我国国情①。

 

一、我国未来民法典是否需要传统文化?

 

法律是对传统的一种选择性的继承,民法典调整一般社会关系,必然反映社会中的各种因素。

 

第一,从现实来看,传统的力量是巨大的。

 

文化传统影响着我们日常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并且随着现代化建设将进一步发扬光大。我国未来民法典作为我国文化的高峰,必然会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是我们全面把握传统文化和我国未来民法典之间关系的前提。

 

第二,从法理学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国家法律的完善和发展都离不开法律继承,传统文化是应然之意。

 

我国《大清民律草案》的制定,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如草案的第四编和第五编(亲属和继承),不仅这两编由法律馆会同礼学馆起草,而且草案第1323条:凡隶于一户籍者为一家。父母在欲别立户籍者须经父母允许;第1324条:家长以一家中之最尊长者为之。②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些规定当然不合适,但是却反映当时传统文化对民律草案的深刻影响。

 

第三,从现实的民事法律规定看,有些规定极具有中国的传统特色,如《民法通则》中民事责任承担中的赔礼道歉等,其他的如民事习惯等在司法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从民法存在的土壤——民法文化上看,它是民法存在和起作用的基础,我国古代强调宗法伦理,民事方面注重的是“礼”及习惯的运用,并且几千年来也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变动,可以说“礼”及习惯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五,唤起和坚定民众对民法典的信仰,必须要坚持从本土出发,这方面主要是从心理方面进行。一部民法典要获得民众对她的尊敬和信仰,必须在某些方面能够和民众能够达成“一致”。民法典对传统文化吸收与重视,可以调和法律与实践的矛盾,增加人们对民法典的“好感”,从而为民法典的在中国乡情社会中打下夯实基础。

 

第六,从民法的产生上看,习惯是民法的内涵之一,而习惯的产生必然含着传统文化的因素。另外,民法制定者都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未来我国的民法制定者们肯定是具有高学历、丰富的经验,必然熟悉本国的传统文化和法律发展史,这些因素影响着制定者,也影响着民法典。

 

二、传统文化在大陆法其他国家民法典中的影响

 

1、法国

 

法国民法典继承了法国的传统文化,其中有些传统影响根深蒂固。

 

明显的一点就是《法国民法典》的体例,采用的是没有“总则”编的三编制,其显然继承了《法学阶梯》编排体例。

 

“大革命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在第一阶段,法国人似乎要摧毁过去的一切;在第二阶段,他们要恢复一部分已被遗弃的东西。旧制度有大量法律和政治习惯在1789年突然消失,在几年后重又出现,恰如某些河流沉没地下,又在不太远的地方重新冒头,使人们在新的河岸看到同一水流。”③托克维尔的这段话可以清晰的看到法国大革命后传统的巨大影响力和生命力。

 

2、德国

 

《德国民法典》在很多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学派之争”更能说明此点。历史法学派代表人物萨维尼在《论当代立法和法理学方面的使命》一书中对民法典的立法作了相关阐述。他认为法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并由该民族的历史文化决定,他主张制定的法典,必须要饱含德意志的民族精神,历史法学派的该观点对法典的制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理应体现在法典之中。

 

3、日本

 

日本民法典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更为明显,“法典论争”中发出了“民法出,忠孝亡”的悲呼,窥探出传统文化对日本民法典的制定的影响。后来,日本民法典的起草更加重视本国的国情,并且对外国人参与持保留态度,由本国人编纂,传统文化得以保留。

 

4、瑞士

 

一方面,作为瑞士统一私法和民法典的理论基础,胡贝尔著名的著作《瑞士私法的体系与历史》就是对瑞士的传统及历史的一种理论上的把握,同时也体现出瑞士关心本国法律现实,注重法律继承。④

 

另一方面,《瑞士民法典》的一个特殊点就是法典的第五编——债务法,它先于法典产生,并在瑞士实施,人民已经接受,在纳入民法典时只是做了极少的修改,这恰恰表明了瑞士对本国国情和传统的重视和接纳。

 

三、传统文化对我国未来民法典的影响

 

传统文化有巨大的影响力,民法典的制定必受其影响,我们必须加以认真对待。

 

首先,在民法典制定的指导思想方面,我们坚持本土化和开放性的平衡,重视法律的继受。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当具有开放精神。从另一角度看,一个国家民法典重点是调整本国的社会关系,其根本性在于本国的国情,只有尊重历史和传统文化,才能真正的使一个国家的民法典具有实际的社会作用,民法典才会具有生命力和活力,否则,没有文化内涵和传统的民法典就如镜花水月一般,没有实际效果,也不会令普通民众满意。

 

其次,在历史使命上看,我国传统上是礼仪之邦,我国的文明持续时间最长,在我国人民的心中,具有一部恢弘的民法典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一座高峰,在这种传统思想文化影响下,新时代我国的民法典必然要承担起一种象征意义和历史使命,它必须体现我国文明的新高度,进一步增强我国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复次,中国民法典的特色之处在于其具有的民族性。综合分析法国、德国、瑞士民法典,他们特色为世人所称赞。我国制定民法典,必须具有具有中国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会使民法典更具民族特色和鲜活的生命力。

 

再次,在吸收借鉴内容方面,我国未来民法典重点要发掘传统文化中对现代法治建设有用的积极的方面。我国传统上是人情社会,注重邻里关系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在这其中,“家”起了很大的作用。“家”作为社会的细胞和单位,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安宁,更是社会稳定的保障。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维系于“家”。

 

最后,重视民事习惯,科学合理地确定民事习惯在未来民法典中的地位,同时发掘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法律资源和法律思想,充分合理地利用,并在日常生活和争议处理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服装设计创新;整合

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总结、提炼的智慧精华,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与传承性,特别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更是具有强大的丰富性,其融合了道家、墨家等众多学派的文化精髓,儒家的思想至今都对我国社会与各行各业都具有很大的影响,我国从古至今都十分重视以道德为根本的伦理文化的修养,加强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对于文化的追求与审美,因此,针对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对于我国文化与服装行业的共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 加强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结合的主要因素

1.1 设计形式

传统文化是我国众多行业设计灵感的来源,例如广告、服装以及文学等众多领域,尤其是我国的中国画、音乐、建筑以及书法等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结构的设计上一般较为在意其完整性与对称性,并且较为关注格式之间的对应与穿插。伴随着北京奥运会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广泛应用,中国元素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一定的推崇与欢迎,中国的龙、青花瓷等重要标志在世界的服装设计中越来越常见,传统文化与世界服装潮流得到了有效的结合。我国的文化形式丰富多样,这能够对于服装的设计给予很大的启发,在服装设计上适当运用传统元素,并通过现代化的方式,实现潮流与传统的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添衣服的特色,甚至赋予服装新的涵义。

1.2 文化内涵

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创新是必要的手段,在文化上,设计人员需要抓住我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理念,避免表面化地对文化元素进行一味地拼凑与重组,不能仅仅注重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美学效果,而忽视了对于文化内涵的应用。在服装设计中,需要考虑文化的内涵,再进行合理的利用,避免出现闹笑话的情况。另外,由于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这要求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具有必要的文化内涵与修养,设计师需要在长期的培养中建立起文化的修养,实现对文化的合理利用,而不是只重视外表的美观。

1.3 创新能力

对于服装设计的创新,不仅表现在款式、技术以及颜色搭配等方面,还表现为内涵、文化等。对于我国现代的服装设计人员而言,对于服装款式与搭配的设计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在时装秀上,经常能够看到设计人员天马行空的成品,但是其对于搭配方面却缺乏必要的协调。对于文化的展示,不仅体现在颜色与搭配,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款式上。例如,日本的服装设计人员就曾经设计出木板装,主要为了宣传环保、健康的理念,这是因为日本对于木材的需求量较大,其建筑、生活都广泛运用到木材。因此,宣传生态、环保对于日本而言十分重要。中国也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文化内涵,对服装进行必要的改进,这是对设计师创新能力的考验。

2 提升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创新的相关措施

2.1 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改良

设计具有中国文化风格的服装,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于民族服饰的研究,而应该在世界服装潮流的基础上,实现对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服装的创新。所有文化都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与其他文化碰撞、结合,实现对于自身的升级与进步,尤其在当下全球化的潮流下,坚守本国的风格与文化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虽然我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二者并非没有切合点的,对传统元素进行必要的改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对文化的传统元素进行必要的分析,然后根据世界潮流与审美的发展趋势,进行相关的改变,而不是一味地抄袭,而应该通过合理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以更好的方式进行展现,例如旗袍原本是我国古代女性的长方形大袍类服装,近些年,通过相关的改进,例如在腰身的收紧、开衩以及降低领口等变化,体现出女性身材的漂亮线条,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具有吸引力,这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高效结合的成果。

2.2 提取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文化形式的纷繁多样为服装的设计提供大量的灵感与启发,但也对设计元素的筛选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物不计其数,例如唐三彩、国画以及亭台楼阁等都可以成为设计的元素,对于中国元素的应用不仅表现了明显的东方特色,也是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中国文化在服装的设计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例如服装中的刺绣、盘扣以及图腾等设计都是应用了中国元素,现代设计与传统元素的完美融合,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尊重。然而,在对中国元素进行运用时,需要考虑其整体的效果,例如服装的色彩装饰等方面,都需要具有良好的协调,提取合适的中国元素加以利用对于服装的整体效果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3 实现服装与设计的统一

实现文化与设计的统一与协调是展示服装美感的基本前提,设计本身就需要实现技术、设计元素以及材料的良好协调,这些条件之间既存在差异,也具有切合点,因此,设计就是要实现各大条件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在中国的文化中,就频繁出现“统一”的观点,即为儒家所提到的“和”,这是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在服装设计中,运用这一理念,能够很好地实现设计的统一,例如服装可以在整体款式与装饰之间达到必要的协调,然后在颜色与材料的使用方面留存些许的差异,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2.4 对服装设计创新进行必要的美化

在服装设计中,变化元素是极其必要的存在,若服装没有变化,就缺乏了其自身的个性与特点,因此,在服装设计中,需要进行必要的变化,并在变化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美化。在变化中,同样具有众多问题需要注重,例如在色彩的运用、装饰的搭配等方面,若变化不当,就会造成杂乱无章的感觉,反而给人带来更糟糕的视觉效果。例如我国的藏族的传统服装就是具有大袍、大襟等特点,以方便在劳作出汗时,伸出一只手臂来散热,而这种服装特点也在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例如当下十分流行的蝙蝠装等,这就是在对藏族服装进行必要的美化后得到了效果、提取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实现服装与设计的统一以及对服装设计创新进行必要的美化等措施,仅供参考。

3 结语

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创新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增强服装的美感与内涵,目前,该方面的内容已经引起了相关设计师的重视,本文也主要针对服装创新的设计形式、文化内涵以及创新能力等因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根据当下的现状,对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创新中的应用提出了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改良、

参考文献:

[1] 丁楠.刍议现代艺术设计与我国传统文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6).

第6篇

关键字: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传统文化应用能力较差

高中语文教学中,涉及到传统文化内容的主要是古文教学。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功利思想的束缚,古文教学的重心无关传统文化渗透及审美关照培养,而仅仅与考试成绩挂钩。因此部分教师急于求成,在学生缺乏古文必要知识的情况下,生硬的向学生灌输有关古文知识,这样的教学策略必然不能促使学生对古文知识融会贯通,自然的对传统文化的体味也相对不足。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本身就存在局限性,那么我们更不能苛责其对传统文化进行高度的应用。因为对于传统文化缺乏充分认知情境下,责求对其应用与缘木求鱼无异。譬如在学习《兰亭集序》时,文章阐释了大量的传统习俗,所谓“修禊事”、“流觞曲水”等,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不曾接触的,因此学生虽然能根据解释大抵知晓其意,但是也很难保证对其领悟透彻,加之这些本身离生活实际较远,因此对其应用也更难以实现。总而言之,由于缺乏对古文的深入探析,致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较低,因此也就降低了其应用率。

2.教学实际缺乏传统文化熏陶

高中语文想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渗透,需要通过长期的熏陶培育循序渐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功利化教学一味图快,从而忽略了文化熏陶的实效性及具体内涵。急功近利教学思维,驱使部分教师单纯将高中语文视作工具性学科,仅仅以讲解“句读之义”为教学宗旨,在古文教学中片面强调背诵课文的重要性,缺乏对文章的深入透析,导致学生不能充分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只能囫囵吞枣般机械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主观意识上的领悟传统文化精髓。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中做好文化熏陶工作是确保传统文化有效渗透的必要措施。

二、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1.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高中语文除其工具性特点外,其还具备一定的文学性与传统文化性。工具性与文学性职能通过课本教学是可以轻松完成的。但传统文化教育职能,则并不能仅仅依托于课本教育,构建一定的传统文化环境才能有效确保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所谓的传统文化环境,即是能够透过环境因素折射传统文化关照的特定教学环境,简单的讲即在某种环境下能够诱发人的联想,同时进行美感渗透和输出。譬如在高中古诗词学习中,学生可能不甚清楚何为“桂棹兰桨”、“琼楼玉宇”、“玉阶凝露”、“霸陵烟柳”,因为这些都是学生日常生活鲜有接触的,因此很多学生都不能更好的理解这样的含义。为了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应用能力,就有必要营造出一定的传统文化渗透环境,这样才能够确保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2.构建良好的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而校园文化建设也有助于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工作的展开,因为它不仅包含了院校的办学理念、精神追求、文化传统、价值取向等内容,同时也是影响学生内在涵养的重要因素。总而言之,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常常能够潜移默化的矫治学生精神世界的弊病,从而营造出一个积极上进的文化氛围,进而全面提升传统文化渗透能力,由此可见为了保证学生的传统文化应用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首先就应该做好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譬如学校可以定时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比赛”抑或“诗词创造展”等活动,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充分融入到文学世界,从而构建起良好的精神文化,进而推动其传统文化应用能力的培养。

3.全面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元素

上文中,我们已经阐释了教材因素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为了提升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就应该落脚于教材中传统文化美学元素的运用与分析。首先教师应该整合教材内容,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一定的重编,例如将现代诗歌与古文进行交错学习,避免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学习产生抵触情绪。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更加深入的挖掘教材美学元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譬如讲解《荷塘月色》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领会月下荷塘的美感,深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评鉴文章包含的一些传统文化符号,以此提升传统文化的渗透力。

4.利用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在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审美关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通过审美关照,能够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而一般意义的审美即是通过对物体的观摩,深入理解体味其独特美感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审美需要一定实物直观展现,如果缺乏这一必要条件那么这样的审美活动就是虚妄的。那么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中,我们很难保证学生对文章描绘的事物具有既定的直观认知,也就是说由于审美过程受到阻碍,因此也导致传统文化渗透也处于不利形势。譬如在学习《中国建筑特征》一课时,学生对中国古代@林建筑的特点本身就知之甚很少,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是很难理解文章所描绘的意思。因此想要通过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领会我国建筑之美似乎就有点强人所难,为了改变如此的尴尬情形,我们就应该利用好如今先进的多媒体教育资源,收集一下有关的图片和影视资料,为学生直观展现我国建筑的具体特点,以此提高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的认知,从而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好传统文化渗透工作,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必要途径。但是在教学实际中,诸多教师过于重视理论教学,从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渗透。为了提高传统文化的渗透力,教师应该构建好良好的教学环境,并利用多媒体辅助工具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同时也应该深入挖掘教材的传统文化美学元素,确保传统文化强劲的渗透力。

参考文献:

[1]王封.高中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的核心价值[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4).

第7篇

Abstract: For thousands of years, harmonious idea is the main idea that Chinese pursuits. There is a summarization and distillation in Zhang Zai's work of "Ximing".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explored Zhang Zai's harmonious idea and its modern value from two aspects such as theory that ma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nature and people are my brothers and all things are my kinds, in order to provide ideological resources for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关键词: 张载;《西铭》;和谐思想;现代价值

Key words: Zhang Zai; "Ximing"; harmonious idea; modern value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304-02

基金项目:宝鸡文理学院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ZQ03)。

作者简介:苏振武(1952-),男,陕西武功人,宝鸡文理学院哲学系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哲学与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研究。

0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中华文明本质上就是一种“和”的文明[1]。回眸传统,挖掘那些积极的和谐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张载在《西铭》中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如何相处来观察社会,从儒家的本根发生学上为当下社会和个人提供了一个理想范式:如何达到“天人合一”,如何做到“民胞物与”,具有丰富的和谐思想。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西铭》中的所蕴涵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资源。

1 张载《西铭》的和谐思想

《西铭》是张载在学术探索上的思想结晶,不仅代表了其哲学的最高精神境界,而且也包涵了他的全部著作精华。冯友兰在其晚年讲到“张载《西铭》与人的精神境界”时,以他自己的“境界说”高度评价了《西铭》的超道德精神,认为“《西铭》所讲的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一种生活方式。”[3]分析冯先生的阐述,可以看出《西铭》所包含的就是一种和谐思想,精神境界、生活方式就是一种和谐追求。下面就《西铭》的和谐思想逐一论述之。

1.1 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 天人关系是理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天人合一”思想讲的是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人来自大自然,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合一”既是这个体系的起点,又是它的终点,即从天、人开始,经过主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重新实现二者的合一[4],这正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家整体思维的基本特点。

儒家从积极入世的方面提出“天人合一”,注重人在天地中的主体价值,不仅强调发挥人的能动性,而且还认可“天”的超越性。孔子主张多言“人事”而少言“天命”,所以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5];汉儒董仲舒积极宣扬“天人感应”,强调天与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张载则认为:“知人者不可不知天,能知天斯能知人矣”[6],其实,这就分开了天人两知。这是因为,张载要克服和清算秦汉以来的“知人而不知天”之“大弊”[6],将自身的理论任务致力于构建儒家的宇宙论哲学。然而与之相反,佛、道两家大多都是从消极避世的方面表述“天人合一”,即使他们谈“宇宙”和“本体”,然而是在最大程度上否认现实人生的条件下,提出的回归自然。所以张载说:“略知体虚空为性,不知本天道为用,反以人见之小因缘天地。”[6]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传统儒学是“知人不知天”,而佛道两家是“知天而不知人”。对于儒学本身的缺陷以及佛、道的片面性,张载从独特的视角,重建“天”的超越性,全面地、真正地处理了天人关系问题。

张载《西铭》开篇言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貌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6]”显然,张载一开始就把天、地、人三者统一起来。张载以“太虚”之气为天,“由太虚,有天之名。”[6]“太虚”在张载哲学中是一个超实体的终极存在,“虚者天地之祖,天地从虚中来”[6],“万物取足于太虚,人亦出于太虚,太虚者心之实也。”[6]这样以“太虚”为“天地之祖”,自然就会认为万物一体,从而为天人合一奠定了本体论基础。对于“天地之帅,吾其性”,王船山解释为:“帅者,志也,所谓天地之心也。天地之心,性所自出也。”[7]张载言:“合虚与气,有性之名” [6]“性”所涉及“虚”,就是“太虚”。张载从整合虚与气入手进而提出了“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的学说。于是,天与人在张载的“性”论中得到了统一。张载说过,人能“大其心”,则能“合其心”,就是超越自身形体之小,而与天德合一。“天心”即天地生物之心,“天地之大德曰生,则以生物为本者,乃天地之心也。”[6]但天地之心,只是以生物为本,并不是真有一个“心”,心则只有人心。人“为天地立心”,就是以人心为天地之心。“天则无心无为,无所主宰,恒然如此,有何休歇!人之德性亦与此合,乃是己有。”[6]人能大其心,去其形体之小,心便是性。心虽是己有,却能体现天地生物之心,这就是为天地立心,实现了“天人合一”境界。可见这种天人之学是有体有用,体用合一。

《西铭》“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是张载哲学的思想精华,把人与天之间贯通起来,就能达到“天与人”的和谐相处。

1.2 民胞物与的和谐思想 “民胞物与”思想是建立在“天人合一”思想基础之上的,反映了张载对天人关系认识的新的高度和水平,主张万物、万事、人人之间的平等和谐相处。

《西铭》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鳏寡孤独,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6]从以上论述中可看出张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长幼有序、尊卑有等、强弱扶持的和谐的“大同”社会,这是对儒家经典思想的发挥。但张载的“大同”是否会等同于墨氏的“兼爱”?杨时首先提出这个问题,求教于他的老师程颐,程颐曰:“《西铭》之为书,推理以存义,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岂墨氏之比哉?《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8]程颐以为墨氏“二本而无分”即“爱无差等”,故流于“兼爱”。张载虽说过“兼爱”等字眼,如“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6]当然,张载这种“兼爱”思想是基于封建社会而提出的,根本上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作为我们应该继承的则是他所提供的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范式。

张载在《西铭》中构想的社会十分美好。在这个社会中,人人互相亲爱,大家和睦相处,既无等级差别,又无尊贵之分,还能把别人能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这正是从“天人合一”的和谐相处思想进而升华为“民胞物与”的和谐共融思想。

2 《西铭》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

《西铭》所蕴含的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西铭》文字虽然较短,但是价值并不齐同。文中由“于时保之”到“伯奇也”,每句都在用典,可谓“名言警句”。 对于熟读经史的古人而言,这些用典之句会让他们有一种亲切之感;但对于绝大部分的今人来讲,若不加注解,难以搞懂。在这些用典之句中,虽然向我们阐述的是“即事亲以明事天”的道理,然而,对于“无所逃而待烹”、“勇于从而顺令”等句,未免有过于严重的封建思想,早已脱离了现实意义。《西铭》的首尾两段则不同,思想精一,立意高远,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要吸收的精华所在。

2.1 人与自然的平等合一价值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它肯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认知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要,甚至破坏自然。

在古代中国,“天人合一”思想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产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论语》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呼,民无能名焉”,意即尧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国君,就因为他能效法天。孔子主张以“仁”对待人、对待物,以至于以“仁”对待天地万物,即“推己及人”、“成物成己”,达到人、社会、自然的平等合一。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是主张对自热界的顺应,尊重自然,不要违背自然。而“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文化,则首先是由张载提出来的。他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而主张“明理尽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实现人道与天道的统一,则是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具有终极关怀意义和永恒借鉴价值。

2.2 “民胞物与”的人际和谐价值观 在《西铭》中,从“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一直到“凡天下疲癃残疾,鳏寡孤独,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6],可以看出,张载强调的是不管是贤人还是圣人,甚至是遭遇各种不幸的人都应该以兄弟相称。即一方面应把他人看成同自己相同的人;另一方面还要将他人看成是自己的骨肉兄弟。这不但是一种美好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怀,更是对儒家“爱人”思想的一种继承。“和为贵”、“泛爱众”,“四海之内皆兄弟”(孔子),他所向往的是“大同之世”,也就是“人不都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友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及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讲“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张载的“民吾同胞”说与它们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其实,儒家所提出的此种爱还要推己及人以及从近到远,这就明显地表现出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品格。此种爱可谓一种人生境界,其意境十分高远,张载在以往圣哲的基础上继续追求仁,追求礼,他所提出的“民胞物与”思想,就是以一种人道主义情怀来观照宇宙,增强了对宇宙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就为我们当今社会提供了处理人际关系的范式,如果能有这种“民胞物与”的品质与情怀,那么,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会更为和谐。

在张载看来,在人伦关系中,自始至终都摆脱不了“人”的存在,“人”既不是分离的个体也不是的独立个体,其所凸现的亲情,最终回到对家和国的责任上。当今世界也已经步入“地球村”,假如“民胞物与”的思想可以成为解决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以及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思想基础,则这个世界就会到处“充满爱”,和谐社会就会终成现实。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2007,(5).

[2]孙玉杰.中国和谐文化的思想资源、重要地位和正确导向[J].新华文摘,2007,(5).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5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38.

[4]汤一介.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真、美、美问题[C]//中国哲学范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3-25.

[5]朱熹.四书章句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3:78.

[6]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8,9,21,62,113,234,324,326,386.

第8篇

[关键词]苔美术设计 创新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073-01

美术设计代表了一种美学,它能给人一种视觉上和心灵上的冲击。我国美术设计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它没有很好地利用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没有展现出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美术设计的发展必须结合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将美术设计提升到新的高度、新的境界。因此,笔者要对我国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方面的借鉴进行讨论。

一、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重要性

(一)传统文化为现代美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无论哪个民族,在进行美术设计时都要将美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更何况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为现代美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设计师的创作空间也变得更为宽广。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现代美术设计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二)传统文化扩展了现代美术设计的思维

现代美术设计师的创作思路和设计内容大部分来自于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元素,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元素能让美术设计师的创作思维得到拓展,变得更广泛、更细腻、更合理;同时,设计师们能在传统文化美术创作中培养发散思维,他们的美术设计创造力也能提高。

(三)传统文化促进了现代美术设计的变革

将传统文化因素加入到美术设计中,能促使现代美术设计发生变革。一方面,传统文化是美术设计创造的源泉,它推动着现代美术设计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是现代美术设计创造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现代美术设计才能进行创新。随着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美术设计重要性的凸显,越来越多的美术设计师意识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重要性。因此,人们开始关注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促使现代美术设计变革、创新美术设计。研究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借鉴与启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方面的借鉴及启示

(一)借鉴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创新中求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美术设计师要对美术设计进行战略性创新,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设计师应当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的优点,一方面,美术设计师要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摒弃不良传统;另一方面,要用创造性的思维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同时发展现代美术设计。设计师们要有效地利用我国有效的传统文化,以此推动美术设计的创新,而不是成为美术设计创新路上的一种束缚。因此,设计师们在进行美术设计的时候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起来,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既能体现时代特征,又能体现民族特征;既不与时代脱轨,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进行创新时,要有效地把握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正确的眼光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美术设计创新的作用。

(二)吸收多元化文化,使我国美术设计具有国际范

在美术设计创新中除了要借鉴我国传统文化外,还要借鉴国外优秀传统文化,并将这两种文化有效结合起来。这样我国美术设计创新就会变得多元化,变得更具有国际范,从而提高我国美术设计在国际美术设计中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使我国美术设计在国际美术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在美术设计新形势的要求下,我国现代美术设计不仅要兼具信息化、视觉化和现代化,还要通过国际交流来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创新。因此,在美术设计创新中要考虑到国际化因素。设计师在进行美术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作品中,体现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同时也要将世界优秀文化融入到作品中去,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能适应新时代美术设计的要求,才能在美术创新中展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三)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多元培养人才

当前,我国在美术设计教育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如果要在设计作品中体现我国文化特色,就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力度,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培养兼具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美术的人才。厚重的传统文化是现代美术设计人才成长所必须的土壤。作为现代美术设计人才,广博的文化内涵必不可少,这就需要美术设计者不断地学习历史、民族等传统文化,只有在丰富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吸收一些现代化先进的设计理念,构建一个既有民族特性又蕴涵时代意蕴的现代美术设计教育体系,多元化培养现代设计人才,使美术设计创新在传统文化的中汲取营养,打造出一支富有现代设计美术的新主流设计人才队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美术设计创新中,要坚持借鉴、吸收我国优秀文化;吸收世界多元化文化、体现中国特色;同时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培养,这样我国美术设计才能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自然平等;价值平等;孟旦

Donald J.Munro,汉名“孟旦”,又译为“蒙罗”,1931年出生于美国,是一位著名的汉学家,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既有“哲学味”又有“中国味”,还渗透着深刻的教育思想。孟旦的著作和论文颇丰,在他的代表作《中国早期“人”之概念》中一反传统的“中国古代没有平等思想”观点,以独特的视角挖掘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平等观念。(Donald J.Munro,The Concept 0f Man in Early China,New York: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本文对这本英文著作中的文字作了大量的引用,所引文字的大部分是在参照中译本[美]孟旦:《早期中国“人”的观念》,庄国雄、陶黎铭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的基础上,由笔者本人作了重新翻译)

他首先区分“平等”的两个概念,即人的自然平等和价值平等。人的自然平等是一个描述性的术语,指一切人与生俱来的共同属性或者性质;而人的价值平等是一个评价性的术语。指一切人都具有相同的“价值”,应当受到同等的待遇、享受同等的权利。(同上,第1-2页)

孟旦研究发现,儒家相信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切人生来都平等地被赋予了能够评价物体、活动、地位或事件的天然差异、是非以及事物或行为合适与否的“评价之心”:同时他们又有着相同的生物特性,对相同的状况(如恐惧、欺骗、饥饿、亲情)也会作出相同的反应,因此他们是自然平等的。(同上)但是,他们却主张现实中的等级制,因为他们认为人的后天是可以不平等的,因为社会等级制是自然的,它并不与人的先天自然平等观念相矛盾。人们虽然都平等地拥有“评价之心”,但因运用评价之心所表现出的程度不同,而显示出等级差别(同上,第115-116页)。

道家认为,万物(包括人)都是由“道”而生,都是遵“道”而出,所以人是自然平等的。可以说,道家将平等主义推向了巅峰。但他们否认儒家的道德观念、等级制观念和社会特权观念;坚持平等不仅存在于人之初,而且存在于所有成人之间。

墨家反对世袭特权,承认人的自然平等。如墨子说:“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有能则举之。”(《墨子,尚贤上》)韩非也说:“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道》)可见,法家也认为人生来是自然平等的,没有人能把特权当作生而有之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由上可知,中国古代思想家大都承认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平等,但儒道两派对后天人是否平等却意见相悖。另外,笔者认为法家的平等观十分复杂,并不像孟旦说的那么简单。人们也许会称法家为现实主义者。因为法家除了主张人的自然平等外,还极力主张在现实生活中或在现实利益面前是平等的。在法家眼里,君臣之间也不过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有着共同的利益罢了。但是,如果从“势”的角度看,法家又认为,君臣之间也是不平等的。当然不仅是道家和法家,甚至就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也承认人的不平等,人有与生俱来的智力差异,人有“上人”和“中人”之别等。

人的“自然平等”思想是理解早期中国人性的基点,对后世的中国教育制度、中国佛教思想以及儒家伦理思想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孟旦认为,人的自然平等思想对中国的教育制度影响最大。他说,中国古代思想家坚信人的自然平等,坚信人的可塑性,因为没有什么人存在先天的缺陷,因此,人的道德发展的方向主要取决于教育。也正是由于这种自然平等的思想,中国人把教育技术的变化当作解决紧迫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锁钥,把教育当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手段。

人的自然平等思想对中国的佛教也有很大影响。大家也许会问:为什么来自印度的某些观念存在下来,而另一些观念则销声匿迹呢?玄奘历经千辛万苦去西天取得大乘佛经,可佛经尚在,影响阙如。因为该宗派坚持认为某些人生来便有不纯的“种子”,所以他们永远逃脱不了轮回。永远不能涅槃;而另一些人则生来具有纯的“种子”,他们便能逃脱轮回。由此可见,这是一种自然不平等思想,与中国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然平等思想格格不入,其灭亡的命运也在所难免。相反,天台宗或禅宗则得到广泛地传播,因为它们强调人生来都就具有“佛性”,这恰好吻合了中国本土的自然平等的思想。

人的自然平等思想也影响了中国的伦理制度。儒家伦理学虽然坚决反对世袭制,可现实中却建立了以“德”为标准的等级制。因为早期儒家坚信人生来平等,没有贵贱,后天的等级分化是根据“功德”为标准来划分的。某些人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是不可能世袭的。

自然平等思想影响中国社会可谓深矣。除孟旦以上所述之外,笔者认为,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时至今日仍令许多西方人叹服的科举制。可以说,在科举制度的作用下,中国建立起了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文官政治。“文官选拔促成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现行欧美、日本等国的文官考试制度,究其根源,是在中国科举制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这是一种不论出生、财产、地位、名望等条件,只凭个人学识进行的平等考试,是受到自然平等思想以及儒家反对世袭制的思想影响。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种自然平等思想的不足。因为“人们在某些方面天然相似而在另一些方面则天然相异。如果强调自然平等,那不过是强调人们某些相似的特征:即所有人都能(以评价之心对事物)进行评价;‘道’存在于万物之中;或所有人都有某种需要、都会经受某些情感等。如果主张人的自然不平等,就会去强调人们另一些相异的特征:如肤色黑白不同、身体强弱不一等。儒家和道家在争论‘人的自然平等’问题时,无非是把他们各自关于什么是重要的标准强加于读者。可见,在他们的争辩中暗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

第10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

随着文化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重要性,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仅能促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与了解,更可以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的文化冲突和失误。目前,许多大学的英语教材都已经被融入了西方的文化与背景,但对于英语教材里的中国传统文化却几乎见不到,所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当中是必然趋势。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1.只注重英语语言教学。在我国,因为大学英语教学属于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必修课程,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够通过“四六级考试”。所以,教师们在教学环节上往往都是对教材中的词汇和词法进行讲解,对于教材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却是只字不提。这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发展非常不利。

2.只注重西方文化灌输。经过对150名教师和6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之中是不必要的。而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和教师认为中国文化融入到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课堂中能够能显著的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播能力,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过分强调了西方文化,却完全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作用。这就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明明英语四六级考试都过了,却面临“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尴尬。我们随便翻开一本大学英语教材,里面的所有英语文章几乎都是讲述西方文化或者和西方文化有关的内容。而在测试和听力上也都被加入了西方的背景文化。在这种单方面的文化灌输之下,必然会造成东西方文化的不平衡,使学习英语的大学生意识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这就会给学生们一种学习英语只是为了了解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却完全不沾边的感觉。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中外文化没有进行比较,也没让学生理解到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3.中国传统文化被忽视。英语教学所造成的中国文化缺失,使学生们在学习英语时只是以单纯的交流为目的,在双方交流过程中只是非常被动地单方面接收英美文化,却不会将自己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反馈给对方,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出现,也是最明显的暴露了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当中的缺失。

4.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差。英语做为全球通用性语言的唯一工具,就会经常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而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这就需要双方将本国文化通过英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传递给对方。学生学习的英语不仅仅要涉及到西方先进文化,还需要将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用英语表达的方式呈现给对方。但在教学当中会发现,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甚少,而且还不知道怎么用英语表达出来,这就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败笔。所以,学生们应通过英语这门语言,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深厚,它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在大学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特色,不仅能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抵御西方文化的冲击,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弥补中国学生本国文化表达能力的馈乏,提高跨文化之间的交际能力。

2.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的必要性。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积极作用,经过实践证明,在大学英语课堂加入一些中国元素的表达方式能使其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课堂气氛活跃,也综合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交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使学生更加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重要性,使学生们产生民族自豪感。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方法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课堂中去,就要结合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现状,对症下药。主要方法有三种,其一是通过文化对比教学,在大学课堂中将中西方文化都融入进去,让学生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不同,加深了解本土文化,有助于提升表达本国文化的能力。其二是词汇联想方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挖掘相关背景文化,然后找到切入点,通过联想方式找到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方式联想翻译,用来增加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这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其三是通过文化拓展方式,在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将一个词汇有意识的进行扩展,变成属于本国的文化表达方式,让更多的学生能通过这些扩展词语表达出来,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将中国的实际情r相结合,更好的发挥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魅力。

四、结语

大学英语不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它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跨文化间的交流平台,在跨文化的国际交流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词汇和内涵既是英语学习中的语言素材,也是学习英语过程中应该探讨的核心。若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彻底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来,传统文化的地位将比西方文化更加成熟,学生在日常表达时,便会更倾向于用传统文化的思想来阐述观点,这样,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将得到大大增强。

第1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就我国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承担着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的内容和责任,这是我国的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除了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手段上要积极改变,以适应当前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外,还要在教育内容上进行拓展和延伸,特别是要引进和利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服务。“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德治、讲礼仪,重伦理、讲道德,重理想、讲休养,重整体、讲和谐,重内在、讲人格的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与西方国家讲法制、讲规范、重外在、讲行为的传统是有区别的。正是这种文化传统,不仅留下了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铸造了国民的深层心理,形成了民族的习惯,它的合理成分和精华因子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发展奠定了浓厚的文化基础,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巨大作用提供了条件。”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专门研究了文化改革发展问题,并确定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首次。这也更加要求大学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有这种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动整合和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其中儒家文化的发展及演变是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主线。就内容上说,儒家的仁政王道,道家的清静无为、以退为守,法家的循名责实、信赏必罚,这三者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的三位一体的基本要素,浸透于民族的性格和心理中。其基本价值系统是以儒家体系为主干,同时又兼容道、法、墨等诸子百家之长。这些文化体系对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传统文化资源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内容素材。我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仁义”、“中庸”、“尚和”等,这些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资源,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思想基础,对于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有助于陶冶大学生心境,塑造理想人格。其中许多传统文化著作如《论语》、《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等,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规范价值。这些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开发和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按余秋雨先生的说法,“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②这种集体人格的形成过程是在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过程逐渐形成的。对我国传统文化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归纳,如有学者把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概括为四点:“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③笔者认为这种归纳是比较全面而准确的,而这些精神可以让生活在其中的人通过长期的熏陶,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精神激励功能,促进学生自觉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各国一向都非常重视利用本国传统文化对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根基深厚,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显得格外重要。在当前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切入点。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知识结构,丰富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而且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教育不但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会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

(三)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方法借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规范、道德要求,并最终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和品格。而我国传统文化重视“慎独”、“内省”的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方法,也使大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思想政治觉悟的主体。

二、辅导员如何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开展传统文化宣传。让大学生经常接触和了解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是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如果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不了解,就谈不上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也就更谈不上心理上接纳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所以,要想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始,辅导员就要有意识地让其接触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利用周末教育时间,为学生集中讲解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并开列必读书目给全体大一新生;举行传统文化有关的学术讲座,让大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组建传统文化的学生宣讲团,营造“人人学传统文化、人人用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开展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征文活动、演讲活动、竞赛活动等,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播;积极开设选修课,通过课堂系统学习的方式让一部分学生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总之,文化都是在交流传播,在传播中发展的,因此,大学校园一旦形成这种氛围,全体大学师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二)提高辅导员自身的文化素养。大学辅导员既要懂思想政治教育,又要有较深的传统文化素养。要让大学生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辅导员自身首先要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能比较自如地运用传统文化资源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这样,既能增强辅导员工作的魅力,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因此,大学辅导员除了要利用学校的资源积极进行传统文化的培训外,还要自觉研究和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增强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在传统文化中借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前面已经提到,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中本身就有非常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继承和发展这些有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教化示范法”就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古代的道德教化特别重视以身作则的榜样示范作用,孔子就认为社会道德风尚的好坏决定于统治者自身的道德面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代树孝子、贞女形象,挂牌匾、竖牌坊,这些行为只要剔除其不合理的部分,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塑造榜样、如何利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大学生走向积极健康的一面,无疑具有极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又如传统文化中关于“内省、自省、反省、慎独”等方法与当前所强调的“自我教育、内化、自我批评”如出一辙,在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都强调个人内在的思想控制,都是提高个人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一方面辅导员要灵活运用到自己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间去,一方面要则要从不同角度让学生自己掌握这些方法,使其成为大学生自我发展路上的一种有力的工具。

(四)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必须做到推陈出新。一方面,辅导员在引进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时,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做到革故鼎新,融入时代精神,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也才能更加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借鉴传统文化知识的时候,必须与当前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把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运用到当下的社会生活中去检验和完善。

总之,文化本身就是“化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关于如何“成人”的教育,二者在这点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大学辅导员应该自觉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作出大胆的尝试,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注解

①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版。

第12篇

档案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载体,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财富,对当代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文化体系的构建具有极大影响。我国当下的档案文化,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记录,利于后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忆和学习,增加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加自身的文化修养。本文主要就档案文化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历史地位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档案文化;传统文化;历史地位;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盈,进而人们对于自身的发展提出严格要求。当代群众不断的参加各类的艺术培训活动,看不同的技能书籍、掌握不同的语言交流技能等等,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依据于档案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知识魅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档案文化的意义

档案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主要特点包括档案的主要理念、行为活动、物化的整合效果等等。档案把不同的环节进行整合的构建,进而产生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在这一文化体系中,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档案文化可以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的文化的传播和精神文明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档案文化可以展现我国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对于不同时期的文化和、民族风俗的有效展现,充分体现了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背景,和当时时期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具体来说,档案文化体系是社会文化的主要体现,对于促进不同时期的发展和文明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档案文化的传播,利于不同时期群众自身的良好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程,满足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目标[1]。

二、档案文化在传统历史文化的地位研究

1、奴隶和封建体系的地位展现

在传统的封建和奴隶社会环境下,其对于社会文化的主要体现,是在价值理念方面。当时社会发展形势下,档案文化的建立主要是基于当时的管理人员对于文化的关注程度,依据于当时管理者的社会位置,强制的进行档案文化的构建进行文化的传承活动。因此,在当下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对于不同形式的社会文化体系,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极大的阻碍,降低了档案文化在社会中的位置。传统形势中的档案文化,是在唐宋阶段渐渐离开管理者,脱离了档案文化单一性特性,规避档案文化专制现象的发生,被合理化的记载和传播。清朝时期,我国的档案文化对于社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包括促进了编辑史体系的形成,极大的促进了档案文化的发展[2]。

2、从近代到现代,单一价值向多样价值理念的过渡

档案文化,对于社会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近现代时期,其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极大的促进了以往的文化发展,向现代化的过渡,从单一的文化价值理念,过渡到多元化的文化价值体现,促进了当时社会环境下新型的档案文化载体的形成,对当时的文化进行良好的记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国外的文化体系不断流入我国,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相应的影响。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当时并没有受到过大冲击,仅仅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方文化体系的优势,弥补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足和发展弊端。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播,我国的思想解放活动不断展开,当时的档案不断在社会广为流传,当时的管理人员也开始极为重视。这一时期,我国的档案文化处于高速的发展阶段,其在社会活动中不断的被管理者和百姓认可,形成了具有当时特色传统文化体系,对于档案的发展具重要推动作用[3]。

3、双元理念和当代的发展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其是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活动中,逐渐的积累而形成,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精神财富,极大的促进了当今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立。从传统文化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改革初期,面临了极大的弊端[4]。其主要是对于当下文化体系和传统文化体系的发展矛盾,在当今社会不断变革和发展的形势下,面对传统文化和当下的矛盾,我国对于传统的文化进行了传承和创新,在吸取了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又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元素和内涵,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文化体系。例如我国的十七届会议的展开,确立了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作用,明确了双元理念的重要性,把当下文化体系和传统文化进行极大的融合,把档案文化载入我国文化战略的重要位置,增加了档案的多样性和管理灵活性。我国的档案运作人员,也继承了传统良好的管理理念,基于传统良好的管理体系下,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增加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元素。从运作形式上来看,我国当代的档案文化和以往的档案体系,更具人性化和智能化。丰富了档案的获取形式,增加了档案查阅的灵活性,极大的促进了不同时期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的传播,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走进教育教学活动中。传统文化走进教学活动中,是档案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也进一步展现了传统文化体系,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5]。

三、结论

档案文化和传统文化在其产生以来,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价值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尽管我国的档案文化和传统文化,在以往时期有过发展局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管理人员的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播至今,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满足当下人们群众对不同文化的需求,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程。

作者:包蕊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才流动人事考试中心

参考文献

[1]陈莉萍,张琴.档案文化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历史地位[J].兰台世界,2015,20:15-16.

[2]张艳华,张伟夫.地名档案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和应用研究[J].中国地名,2015,05:9-12.

[3]李艳.谈谈档案文化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黑龙江档案,201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