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休闲空间设计

休闲空间设计

时间:2023-05-29 17:41: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休闲空间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休闲空间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环境艺术设计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人们的工作时间较长,休闲时间较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拥有的休闲时间逐渐增多,生活时间结构变化显著。同时,城市的生活成本、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等一系列因素也给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造成较大的压力。丰富的休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2.研究方法

文章主要采取以下三种研究方法:第一,文献归纳总结法,主要总结环境艺术设计和空间设计等方面的资料,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第二,多学科系统分析综合方法,主要从生态休闲的角度,基于其基本的观点与原理,分析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的要素、外部环境和其中关联的系统结构问题等;第三,案例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分析其设计手法与设计风格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二、对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的认知与分析

1.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的概念

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即分布在城市周围的生态区域,如城市湿地、城市生态保护区等。如果将城市的距离范围划分为市区与郊区,显然这一生态休闲空间是分布在郊区的。由于城市化原因,城市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对其原有的生态结构造成了一定影响,尤其体现在城市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等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另外,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不仅具备一定的商业功能,而且可以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化城市周边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2.建设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的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的建立有利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并在城市生态绿地和水源面积日渐减少的背景下,为城市提供功能性较强的生态循环系统,对城市综合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在开放这一生态休闲空间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城市旅游产业。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压力,存在一些环境方面的问题,利用生态休闲空间塑造生态城市形象,能够更好地树立地域文化形象;同时,良好的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也能成为城市重要的地标性旅游景点,提升城市对游客的吸引力。最后,城市边缘生态还可以使更多人了解城市生态休闲空间的价值,通过艺术设计展现生态环境与休闲空间有机结合的面貌,从而使人们感受其生态价值与社会意义。

3.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活动研究

对于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活动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休闲是一种文化特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人们需要采用物质和精神结合的生活方式。第二,生态休闲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且可以满足人们情感归属与自我实现方面的需求。第三,生态休闲理论的研究需要从环境和人们行为变化的角度,分析人们的心理和外界环境变化的关联。第四,对生态休闲空间的性质、特征及功能分析,可通过研究自然景观、景观维护、景观设计等方面实现。第五,对生态休闲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内涵、基本特征、设计原则、构成要素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与论证,重点研究与此有关的内容。

三、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设计的系统分析

1.空间设计的类型

目前,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设计主要有点状空间、线状空间和面状空间三种类别。其中,点状空间的构成单位以小规模的形式为主,虽然整体的休闲功能较为单一,但能以环境衬托城市周围的独特景观。值得一提的是,点状空间一般是以分散式与集中式的设计组合形式,并根据周围的环境情况进行空间协调与组织。线状空间主要是将城市边缘的各种景观,如城市湿地、湖泊、道路等设计为一种布局合理的空间序列关系,其主次关系重点根据人们的游览习惯安排。面状设计主要是将各个点状空间集中且按一定规律分布,对一些功能较为复杂、规模较大的综合休闲中心具有较强的空间设计意义。这一空间设计方法还强调了水域面积的重要性,通过水域面积与独立综合区域之间的空间渗透,塑造出独特的休闲生态文化特质。

2.空间设计的特点

空间设计在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中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空间构造的复杂性。由于环境对生态休闲空间的影响较大,需要重点考量环境生态的多样性特征,从而在构成空间关系的多种要素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第二,空间的多样性。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的结构与类型存在多样性。客观而言,在生态休闲空间联系与功能范围内,空间格局的多样性可以根据不同的空间布局实现聚集与分散。第三,空间的渗透性。基于生态休闲空间功能的复杂性、关联性、整体性,以及消除生态休闲空间压抑感的要求,体现空间设计的复杂性、功能性、目的性、延续性、流动性等方面的特征。第四,空间的地域性。以城市生态休闲空间为载体,将特定的对象划分到特定的区域中,在对该地区的地形、气候、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自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形态研究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空间设计特点。

3.空间设计的层次分析

参照国内某城市的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设计,其将空间层次设计分为水上空间、滨水空间与绿地空间三种设计层次。首先,在水上空间的层次分析方面,如果定位于观光休闲,可以设置以芦苇湿地、荷塘、红树林等为主的水域风光形式,并将其运用在风光带的层次空间;如果定位于度假性质的生态休闲空间,可设计水域面积相对广阔的空间,如休闲湖泊等。其次,滨水空间的设计层次将生态休闲空间重点打造为以湿地、水栈道、观景平台等为主导的固定休闲设施,这样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生态保护作用,而且整体的娱乐效果较好。最后,在绿地空间的层次分析方面,绿地空间主要与生态休闲空间融合,并根据其空间融合度设计绿地空间中的植物配置方式与功能分区;同时,根据绿地空间的生态敏感度与陆地面积可预测生态休闲空间的人流规模,可及时对相应场所进行修改与规划。

四、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的营造与环境艺术设计

1.生态休闲与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包括视觉审美、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元素,不仅涉及空间形态结构,而且涉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材料、地形、文化等方面的风格。同时,设计师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环境组成因素的变化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人游山玩水的休闲传统,这一传统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气质与内涵,而且形成了多种雅致的休闲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国人气定神闲、怡然自得的精神风貌。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设计中,需要秉承合理区分休闲功能、顺应自然环境的基本条件、注重城市休闲心理定位、科学安排生态休闲的活动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延伸城市历史文化特征六个方面的设计原则。

2.生态休闲空间的艺术内涵

在研究城市边缘生态休闲空间的艺术内涵过程中,设计师不仅需要运用艺术设计语言展示环境空间的审美内涵、联想意象等元素,而且需要通过感知生态环境,从而进一步挖掘环境的艺术内涵。在美学特征方面,设计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把握生态环境中的自然之美、动态之美、意境之美等内涵。其中,自然之美是人们在感官的基础上感悟环境中的各种景观,从而使心情更加愉悦。动态之美是指人们在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是一种连续且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意境之美主要是从“意”与“境”两个审美方向入手,设计师将两者融合,不仅可以体现出环境的美,而且能够升华环境空间上的生态韵味,使这种愉悦之情脱离人的感官,萦绕在其精神意志中。

3.空间环境艺术形态的基本特征

城市边缘空间环境艺术形态的基本特征主要以自然生态特征为主。自然生态特征主要体现在生态休闲空间内的水体、植物、土壤等自然生态元素上,再加上以空间设计层次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从而构成一种天然的艺术形态。这种自然的艺术形态,不仅可以使生态环境中的生物群落形成空间上的完整性,而且可以塑造出优美和谐的自然景观。以香港为例,香港由于地少人多,很难在城市内部设计生态休闲空间,因而只能在城市边缘以生态湿地公园的形式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在香港的湿地公园设计中,为了避免地基的影响、保护湿地环境,所有的栈道均采用浮桥的形式建造,虽然增加了一定的成本,但保护了环境与景观的多样性。

4.空间环境艺术形态的构成元素

前文提到生态休闲空间的设计基本是采用点、线、面的形式构成,而点、线、面同样也是视觉空间的基本构成元素。不仅如此,目前世界上多数的环境艺术设计依靠对点、线、面的不同组合,这也是环境艺术中重要的设计内容。点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一些景观上,可以营造出环境的趣味空间。如,在一些视觉的焦点上采用造型丰富的形状提升吸引力,从而达到设计目的;同时,点的设计理念注重自然与环境的变化,设计师需要分析环境的平面格局。在生态休闲空间中,线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通道与边界两个方面,主要以直线、曲线两种形式,分别给予人简洁、动态的设计感,并在一定程度上营造出神秘的氛围。相比之下,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空间界面的装饰中,以营造植物空间的方式,对增强空间的识别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第2篇

1图书馆休闲功能

1.1休闲文化的涵义

休闲,从字面上一般被理解为休息空闲的时间.集休闲与文化于一体才能称之为休闲文化.它是在人们休息空闲的时间内所进行的为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文化欣赏、文化积累和文化创造.那些以休闲为目的文化活动可以简单理解为文化休闲活动.文化休闲活动具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性,强调自我享受,注重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休闲活动的参与度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休闲方式的选择往往也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文化素养,它有时候可能不是一般意义的消遣,而是具有健康身心和激发创造的潜动力.

1.2当代大学生的休闲状态

当今时代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是个“无网不胜”的年代,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网络桥梁的砥柱已经超越了电脑,手机成为上网的主要工具.无形中跃动的信息让交流在指尖上运行,刷微博、炫空间、逛朋友圈,这些都成为一种彰显个性的时尚.网络休闲状态已成为在校大学生课外生活的主要套餐.然而,网络带给他们便利和多彩的同时,也会带给他们一些陷阱和诱惑,以至于有些学生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而无法自拔.据调查,现在在校大学生100%都是腾讯客户,如此状态的存在一方面表明中国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享受生活的方式在进步,另一方面也表明网络阅读已成为年轻人的信息快餐.相反,以往作为学生阅读主要场所的图书馆如今读者寥寥,这种现象督促我们去反思图书馆是不是和学生读者的生活脱节了,少了一些吸引他们的东西,图书馆为何不可以改变自己的形象,调整服务策略,对读者先吸引再指引,提供一些人性温暖的休闲服务.

1.3图书馆休闲服务范畴

高校图书馆的休闲功能是指面向读者所开展的一些休闲服务,旨在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综合需求,突出对读者的人文关怀.大多数图书馆都奉行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推行休闲服务能更好地体现这一理念,提升图书馆的人情味.一些休闲服务除了可以满足读者的生活需要,也能迎合读者的精神需求,解除他们在图书馆的苦读感.休闲功能的拓展具体在工作中可以体现为,划分一定的区域空间,购置一些休闲设施,塑造一种休闲氛围.如在一些开放式的有声区域内设置休闲沙发、吧台、座椅,提供一些无烟餐饮,能够适当满足高校师生讨论交流兼休憩的需求;打造展览厅和多功能厅进行小规模的展览、娱乐彩排表演和影视放映等.

2拓展休闲功能在图书馆创新读者服务中的作用

图书馆的时展性要求图书馆人要对读者服务进行不断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仅体现为技术创新,还包括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的创新.适度拓展高校图书馆的休闲功能,使其更多地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需求,更能体现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以大学生为主,他们年轻、时尚而富有活力,往往在渴求知识的同时也渴望得到舒适的学习交流空间和便利的餐饮服务.拓展图书馆的休闲功能对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有多方面的好处.

2.1开发休闲服务能够吸引读者,平衡上座率

以往的高校图书馆上座率往往出现两个极端,平时阅览室读者很少,一旦临近期末,每天开馆迎来的都是拥挤的人流,抢座、占座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现象不利于图书馆的管理,也使得图书馆在平时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在没有对社会开放的高校图书馆里,大学生读者占整个读者群体90%以上,上述情况的存在是和学校的教务日程安排分不开的,大学生除了完成学业必修的课程,其他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可以自由支配的.人的一生除了工作、学习和睡觉,有1/3的时间是在休闲中度过的.在校的大学生时间富足,他们需要一定的休闲场所进行休闲活动.如果图书馆拓展了休闲服务功能,以其特有的文化氛围满足学生的学习、娱乐和精神需求,即使不是期末,学生也会喜欢图书馆.典雅的建筑、优美的环境、温暖的服务,除了看书和借书,还可以讨论交流及品茶喝咖啡,会让学习生活张弛有度.休闲功能的拓展会让图书馆不再会出现平时人不来、期末人不走的境况,这在无形之中不但缓解了矛盾,也提高了图书馆的使用率.同时,也对学生的创造力起到了推动作用,无目的阅读更能拓宽人的视野,开发一个人的创新潜力.

2.2拓展休闲功能可以提升读者服务的内涵,塑造图书馆的文化氛围

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发展至今,除了大力建设新的馆舍,满足读者信息交流和学习空间上的需求外,都越来越注重提升读者服务的理念,彰显其文化内涵.在创新读者服务的工作中,图书馆人期望在打造读者信息汲取家园的同时,也能成为读者的精神家园.休闲空间更注重人的感受和空间组合,一些零散的、机动的休闲空间,既能满足读者服务功能的需求,又能避免图书馆空间规划上的单调感.学生们的学习场所不再只局限于阅览室、自习室,而是延伸扩展到整个图书馆空间,他们能够在一个充满自由、氛围活跃的空间里学习,并开展各种活动,使得图书馆成为整个校园的精神家园,从而提升了其文化精神内涵.

2.3布设休闲空间可以优化图书馆的空间利用,美化环境

一个图书馆的空间总的来说包括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内外空间汇合处会有过度空间,包括大门门厅、走廊,内部各个空间也会由走廊.楼梯和内部门厅组成.休闲空间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过度空间,或卡座设置于中庭,或展览结合于走廊,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也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赋予了图书馆更优美舒适的环境.休闲功能的拓展能提升图书馆空间规划的灵动性,经过规划布置,往往不起眼的小角落也能成为一个亮点,兼实用与舒适,令读者趋之若鹜.

3休闲空间的拓展方法与设计

开发图书馆的休闲空间,大致可以走两种途径,一是对原有空间进行改造,增加休闲设施,局部营造休闲氛围,借此来提供机动灵活的休闲服务;二是在馆舍建设时就经过规划,单独开辟专有的休闲空间.休闲空间的拓展和设计在细节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3.1利用馆舍内外的过度空间拓展休闲功能

这种拓展方法突出的是对固有空间的综合利用.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大门外都会有广场或者门厅,在休闲空间拓展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场所,增设休闲座椅、宣传栏、资料架、自助还书机等,让学生在舒服等待开馆的同时也能获取一些信息或进行一些自助服务.如美国南方公园图书馆和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图,在图书馆建筑实体增设休闲座椅的方法,不仅仅能够给读者提供便利,同时也能增加图书馆的亲和感.

3.2利用中庭和走廊等公共空间拓展休闲功能

一些高校图书馆是有中庭或者回廊的,这些空间在开发休闲空间时可以得到很好地利用.中庭离阅览区域往往具有一定的距离,可以成为低分贝的有声区.在中庭增添舒适感较强的座椅,并设饮料自助售卖机,在阅览淡季,这种场所可以用来举办一些读书沙龙和小型研讨交流会,而在阅览空间使用的旺季,这些休闲空间也可以成为舒适的学习场所.另外,图书馆的楼梯、通道和门厅是读者经过比较多的地方,也可以稍加利用.如在通往各个阅览室的楼梯通道旁边展出一些优秀的师生作品,这既可以让来馆的读者欣赏到他们平时接触不到的东西,开阔了视野,也使得作品设计者的成果得以展示,有利于加强学校各个院系之间的了解,增加了信息交流的机会.Google总部Googleplex的内部空间设计简洁明快,配套设施齐全,包括游泳池、美容院、高尔夫球场等,员工甚至还可以带着自己的宠物来上班.楼内多处提供有写字板,目的是方便员工随时记录迸发的灵感.图书馆的休闲空间虽然不能做到如此随意,但至少可以借鉴他们在中庭和走廊上设计创意,摆放休闲座椅,展出一些学生的毕业设计等.读者坐在阅览室苦于思考,也许毫无论文和毕业设计的思路,可当他在走廊上踱一踱、看一看,灵感可能就会突然闪现,这就是休闲给予的动力.如果走廊比较宽阔又临窗也可改造为休闲空间,摆放少量座椅或沙发.杭州师大附中图书馆为了让学生更愿意阅读,爱上图书馆,在馆舍的空间设计上下足了功夫,全力把图书馆打造成学生生活的“第三空间”,舒适的环境、温馨的服务,让阅读更加自由.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昆士兰公立图书馆也采用了这样的空间布局.为了避免走廊上走动的声音较大,图书馆铺设了地毯.为了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图书馆还设置了舒适温馨临窗座椅,能让读者在学习之余远眺一下缓解压力.

3.3增加报刊阅览区的休闲氛围

读者对于报刊的阅览和普通图书的阅览有所不同,可能更具有随意性和无目的性,所以报刊阅览室的空间可以设计成亚休闲空间.上海浦东图书馆在阅读区就采用了大空间、阶梯式的空间设计,随意、自然,打造了一种多元、绿色的空间理念.另外,改造小型封闭的空间作为休闲交流区域也有特别用处.美国南方公园图书馆的局部空间设计面积不大,壁挂式的书架、造型别致的吊灯彰显休闲品味,休闲沙发和温馨舒适的茶几则给人以家的感觉.小型空间的相对封闭性也让它有了独到的用途,比如图书馆接待来访客人,或提供给老师进行课题研讨等.小型半封闭的创意空间开发也可以作为图书馆休闲区域拓展的一种方式.这种小型空间更具有相对的私密性,被打扰程度也更小.半开放的空间,不局促又相对隐私,可采用登记预约式的管理.Google总部的小型创意空间设计,充满娱乐性和视觉美感,单是别出心裁的造型都会吸引读者前往体验.

4结语

第3篇

1外部空间与造型设计

1.1入口设计。1)整体性和协调性。整体和协调意识在当今城市建筑活动别重要,建筑是由多种元素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建筑入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建筑入口空间不论是从功能上,还是从形式上,都要和整体空间造型相统一。入口布局的位置是商业建筑总平面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地周围环境对建筑总体布局的综合影响结果。2)强化视觉形象。入口是商业建筑给予人们的第一印象,良好的建筑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刺激消费者的购物欲望进而引导消费。建筑入口外部空间如果有丰富的层次能给人以充实和深远的感觉,它让视觉不能一览无余,而是给路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从而引导消费者进入到商业场所。丰富的外部空间层次还能增加空间的多样性和充实感。

1.2总平面设计。大型商业建筑应设置在交通枢纽和其他交通方便的地带,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且有不少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以方便商业建筑的流线组织疏散。总平面流线组织布置中,应组织好顾客、货流、员工三者的流线,尽量避免各种流线的交叉。

1.3外部空间设计。在消费行为过程中,人们不仅仅需要一个购物的场所,也需要具有一定品位和特色的环境,在其中进行娱乐、游憩、交往,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开放空间、界面处理、无障碍设计、小品雕塑等方面。

2内部空间设计

2.1商业中庭设计。中庭是商业环境中非营业性的开放空间,但是它对活跃空间气氛,组织和丰富空间层次,调节空气流通,提升整个商场的空间质量和档次,具非常积极的意义。中庭空间结合了游乐活动,文娱设施,文化展示,而成为商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庭空间中,多设置垂直交通工具,从而成为整个建筑的交通枢纽空间。

2.2交通空间的设计。交通空间应顺畅,流线组织应明晰直达,并使顾客顺畅地浏览选购商品,迅速、安全地疏散。交通空间包括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水平交通空间是指同层内的通道,垂直交通空间是指不同标高空间的垂直联系。在室内空间中主要通过框架的布置划分水平交通空间,框架的布置应形成合理的环路。垂直交通工具应与各层通道有便捷的联系,形成整体的交通组织体系。

2.3展示空间的设计。展示空间是商业建筑内部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橱窗设计,广告空间设计,展销场所设计等等。

2.4休闲空间设计。商场中的休闲空间分为休息、娱乐、餐饮、健身、文教等空间。休闲空间在现代大型商场中越来越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丰富了商业业态,以满不同的的消费需求。

2.5商业灯光设计。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灯光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商业灯光设计当中,主要分三个部分:一个是基本照明;一个是特殊照明;第三个是装饰照明。不同的灯光组合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赋予商业空间不同光影效果。夜晚的商业空间最炫目也是最吸引人的部分就是灯光,好的灯光设计已经成为人们走出家门进入商业空间的重要愿意之一,仅简单的白色的灯光强调出了光影,强调了建筑,树上,花池边等景观灯组合变化更能衬托出空间或浪漫或热情或璀璨的。因此夜晚的商业空间也更迷人。

第4篇

1总体布局与空间构成

1.1总体布局我们围绕“茶”主题,确立了点线面结合、直线与曲线配合的布局模式。地块以中央商业街为发展轴,南面临街布置条状商业,以展现沿城市干道的规整性。北面安排3组自由旋转的建筑群。建筑群取叶态造型,隐喻茶叶。另外通过两端超市、办公楼、博物馆、入口广场等元素叠合,提炼出不同趣味的空间,再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群体的布局神韵,呼应了茶文化的内涵(图1)。在功能上,我们精心安排商业格局,将自由店面与大超市相结合,并将上部二层设计为公寓式写字楼。茶博物馆则与西广场相呼应,设计为一扇形,其中亦蕴涵着自然谦和的茶道哲理。东侧布置超市与办公楼,与中央商业街相呼应。

1.2空间构成规划对商业步行街空间的多样性做了探讨,重点塑造以下几类空间。

1.2.1商业空间商业步行街既是购物场所,又是多元化的公共环境。设计应从人性出发,体现对人的尊重。另一方面,步行街区又是城市窗口,因而应继承和延续地方历史文脉,利用现代语汇构筑有地域风情的空间环境。[2]本设计通过曲直对比、廊桥架接、体块穿插等手法,打破纯线态空间,形成了有节奏的点。为体现“逛”的特点,规划尽可能增加沿街面积,建筑立面每隔数个单元变换一个手法,外轮廓避免整齐划一。店面有进有退,时宽时窄,高低错落,街景观在统一中求变化,以形成对人的持续吸引力。

1.2.2休闲空间现代购物行为是与休闲行为结合的,休闲空间品质直接影响着购物心理。我们充分利用狮河景观,因地制宜改造原有地形,将河岸设计为高低错落的景观平台,再布置各类休憩设施。而系列广场则通过形态变化,为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集聚了人气。

1.2.3人文空间成功的设计要体现出较高的文化品位,我们称之为精神文化的“景观物化”,即将软性的精神元素渗入到硬性的物质实体设计中。对此我们深挖茶文化的精髓与地域特色。一方面通过别具一格的购物休闲空间设计,再现茶文化自然持久、平易和谐的中庸思想;另一方面借鉴中国传统院落布局,将不同节点空间设计成各具特色的人文空间,并用“春瓯茗花”、“御花琼芽”等富于茶文化气息的诗词命名,配以雕塑、文化廊、主题喷泉等,营造出浓郁的人文气息。

2环境景观设计

规划将狮河水从西端引入,形成贯穿全局的中心水街,并安排廊桥、亭榭、石路等,以烘托淡淡茶乡雅韵。水体设计还运用了传统园林理水之手法,如“背山面水”、“水随山转”、“曲水流觞”,以展现水景的意趣。绿化设计以深绿和橙黄为主色调,常绿与落叶相结合,注重层次变化。入口广场强调空间前导性,选用色彩明快的花卉与铺地形成质感、色彩的对比,强化主入口的功能。植物力求完整统一,通过开阔草坪、整形灌木,突出简洁明快的特点。沿河植物则注重植被缘线与河岸线的错落变化。整体景观设计以茶文化意境为线索,设置步行商业区、入口广场区、滨水休闲区,三者通过水街主轴线加以联系,实现了一气呵成的效果。

3建筑单体设计

追求“神似”而非“形似”,而采用简洁明快的平顶与曲面组合。借鉴传统建筑的若干细部营造淡淡的茶乡韵味(图2)。如茶博物馆,以扇形为母题,通过圆、弧及波浪形屋顶展示其生动体态;又如商业街,通过一直一曲的形体对比,象征了茶叶与茶枝。而屋面的出挑、大体量的穿插又丰富了建筑立面,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建筑与河面形成有次序的渐变体,建筑间留有充足观景角,使朝向水面的视野得到强化;考虑到与茗阳阁古楼的联系,步行街轴线面向茗阳阁形成视觉走廊,互为因借。另外,精心推敲建筑形态,通过象征,提炼出茶叶卧波的效果,形成优美的建筑轮廓线。

4商业步行街规划策略反思

第5篇

关键词:商业建筑 外部空间

1、现代商业建筑的表现形态

1.1传统商铺

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便利店、饮食店、发廊”等服务于大众日常生活的传统商铺随处可见,这些是商业建筑最开始的雏形,是商业地产的原始形态,其特点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有着比较齐全的服务种类,其出发点在于服务人们的基本日常生活。

1.2专业市场

专业市场是市场细分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从上世纪末开始,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基本的温饱型消费不再能够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的情况下专业市场形成了,该形态以全新的模式将众多的消费者吸引了过来,繁荣的同时推动了数码广场、家居建材城等专业市场的诞生。这一类型的商业建筑对地域性要求不高,通常偏居城市四周,不过特别注重“集群效应”,上规模、有人气、有商气。

1.3大型商业中心MALL

整合区域中心、交通中心、消费中心、娱乐中心、管理中心和集散中心为一体大型商业中心。这种商业建筑可以说是商业综合体,这一形态能够让人们购物、休闲、美食等生活、消费“一站式”配套服务。

1.4社区商业中心

伴随着城市的规模与日俱增,将消费完全集中于一个城市中心商业区是不现实的,根据人们就近消费的原则,在社区、居住小区建设如社区超市、大型购物中心等商业建筑形态。

2、解构――从商业综合体到商业建筑单体设计

2.1当代商业建筑的主要呈现形式:“商业综合体”

商业建筑,狭义上就只从事商品交换或流通的公共建筑。商业综合体是各城市商业建筑和社会经济相互作用发展的结果。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迅速加快了生活节奏,导致城市交通的日趋拥堵,传统街道式商铺的弊端被暴露无疑;另一方面,在物质文明被充分满足后,促进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的提升,人们从单一的物质需求转向多元化、复杂化的消费需求,商业建筑特性必然会体现这种变化,因此商业建筑功能趋于多样化、复合化、一体化方向发展,规模日趋庞大,功能也日趋完善,成为囊括购物、娱乐和休闲等多种业态共存的商业建筑综合体。这是一个受多重作用而形成的特有的组织结构,其内部空间则包括资源配置、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等要素;其外部空间包含经济环境、交通区位、空间感受等要素。

2.2处理好建筑单体设计提升商业敏感性

在大型商业设计中,各功能块联系紧密,业态和功能错乱复杂。“解构”是将“商业综合体”化整为零的过程,在建筑单体设计时,建筑师的首要问题是从商业敏感性的角度分析建筑,解决好业态组合、流线组织和空间设计。

2.2.1 业态组合

城市综合体的商业业态和购物业态模式多且复杂,如何进行商业业态组合、配比和分布是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功能性选择是规划设计业态模式的基础,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业态规划的过程具有动态性,设计时摆在设计师面前的是受到空间资源约束的问题,设计的目的在于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更多的商业价值,因此,在进行业态落位的阶段,建筑师必须提升业态组合的相关性确保分配比例与供求关系相匹配。

2.2.2 流线组织

具备完整清晰的流线在商业设计的初期必须要得以解决。平面组织设计时,合理划分购物区和存储区以及主、次通道,促使人流路线的均衡性实现最大化,保证顾客到达每一个柜台的距离处于最均衡的状态。采用水平流线和垂直交通的结合的流线组织形式,在清晰的分流了客流的同时,也促进了交通体系的多元化、合理化、整体化。

2.2.3 空间设计

营业空间、休闲空间及相互串联是大型商业建筑空间设计的重点。营业空间首先得体现出卖场自身独有的特点,当然也必须与商业整体协调设计,比如灯光设计、流线组织等方面协调设计;休闲空间作为商业建筑一体化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大型商业建筑空间设计中愈来愈受到重视,有时仅仅是一个小景观,也会给购物者带去无限的惬意。商业设计中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如何组织好大且空旷的内部空间,设计可以充分借助高差、凹凸等工艺来引导组织,增强内部空间的层次性和序列感。例如一个好的设计中丰富的休闲空间能给人在购物之余提供了游戏、休息和交流的场所,错落的垂直交通空间与中庭相结合设计,让人感受到其层次深远,商业空间的灵动性顿时增色许多!

3、“整合”――外部环境推动消费意识的设计

大量数据表明,商业环境对消费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商业建筑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引导消费强有力动力所在。考虑外部坏境要素的过程是将商业建筑整合到城市形态的过程,主要在设计上表现为规划选址、交通规划、景观和外部空间塑造等等。

3.1规划选址

每个城市的长远规划和发展在城市的控规和详规中有着明确的要求。商业行为的主体是人,趋于大众化的消费行为,人流量是建筑选址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大型商业中心建筑在规划和选址上,必须被动地适应客流规律,除此之外,选取的地址还要有发展前景,有新的道路系统开发前景,有利于引导新的人流,创造新的商业体系,具有良好的远景规划、商业定位,还要能解决大规模的停车问题。

3.2 交通流线的组织设计

城市的发展,市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成为了比较严重的问题,直接制约了商业行为。反过来,城市商业活动的繁荣也对交通有了一定的作用,致使交通、人与车的矛盾日益复杂。在实际中,商业往往与交通、步行空间紧密相连,这就对流线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理好商业与交通的关系,进行良好的外部流线组织,是商业建筑设计的重点之一。

3.3 外部空间的塑造

“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但是,有活力、人性化的外部开放空间如何创造出来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设计人员进行思考。外部空间的塑造囊括外部空间环境和建筑立面等元素的设计,这几个元素有机的结合形成商业建筑的整体外部形象。商业活动注重人的参与意识的启发,外部空间是人参与消费的过渡地带,能够有效吸引和引导人流,是界面元素组成,那么商业建筑的外部空间就是多重界面的组合,而后,认识才随之产生。吸引和引导人流,就要求界面的连续性和可识别性。外部广场,建筑立面,人流入口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建筑师需要面对的是当问题出来后,如何寻找一种设计上的策略将不同界面很好地整合在建筑外部空间形态上。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要重视商业和娱乐的整合,商业空间和休闲空间结合,商业建筑与景观相融合,多样性和趣味性相协调。虽然建筑内部有相对独立性,但对消费活动的产生,它仍不可能脱离外部空间环境设计而独立存在。外部环境空间需求更加人性化,更需要彰显休闲风情。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 外部空间设计[M ]. 尹培桐, 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2]时匡, [ 美] 加里赫克, 林中杰. 全球化时代的城市设计[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张靖, 任力之. 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开放化设计!以上海西郊百联为例[J]. 城市建筑, 2006( 7): 27~30.

第6篇

关键词:商业建筑设计 特点 要点

一、商业建筑的概述

商业建筑作为一种建筑形态,对反映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商业建筑一般投资规模大,风险大,周期长,经营成功的回报也大,不同商业形态决定不同商业建筑的形式,而商业形态又取决于市场的定位,只有定位准确,建筑师才能对商业建筑的各种功能、设施要求有充分了解并进行有效组织,而且不同的商业建筑策划思路产生不同的商业建筑设计作品,投资产生的经济效益差异较大。因此,商业建筑设计不仅要注重设计内容,更需要设计师不断的从理念上进行创新,以促进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商业建筑设计的特点

1、 商业化特点。当商品质量达到一定程度,包装设计在商品竞争中的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商业建筑也是一种商品,也要通过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引发消费冲动、实现价值交换。商业社会重要的包装意识和包装手法也同样渗入了建筑领域,流行的建材和建筑式样会被建筑师包装进作品里,成为塑造建筑形象、获取大众认可的重要手段。

2、 广告特点。商品的知名度与“时髦性”是创造“附加价值”的关键,而广告恰恰是引导社会审美趋势的重要手段,凭借它可以创造高额的“附加价值”。在这方面,商业建筑能以巨大的形象发挥独特的效果。作为一件商品,它要以新颖的形象向社会推销建筑师的创作;作为一个广告,它又能代表企业的实力,起到招揽顾客的作用。商业建筑广告化的深层动机就是为了被上层阶级主导和被大众口味引导的市场经济服务的。在这种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建筑物自然成了带有商业广告性质的纪念碑,成为建筑师向社会及业主兜售的商品。因此广告性是现代商业建筑的外部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

3、 大众化特点。所谓大众化,通俗地说法就是能够迎合广大平民百姓的口味和喜好,具有人情味。它使得广大平民百姓以大众的口味和喜好积极地参与到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使得最终商业建筑的设计实际上是由建筑师和大众共同完成的。大众化在为商业建筑设计开辟了新领域,促进现代商业建筑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发展。

三、商业建筑设计的要点

1、 商业建筑外部设计的要点。商业建筑外部设计的手法。第一、运用历史的手法。采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建筑造型和细部,能够引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第二、运用个性理念的手法。城市商业建筑外形最重要的是突出商业建筑的个性,有突出的商业气氛。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通过对建筑的比例、色彩、材料、室外环境的使用,创造标新立异的形象,吸引顾客。

商业建筑外部交通设计。好的地理位置是客流的基础,而方便的外部交通流线则会大大提升客流量。在场地内除了设置好人行出入口,还必须处理好出租车和私家车的下客,地下车库的出入口设置,货车的出入口和卸货区设置,非机动车的流线和停放。在一些大城市商业建筑还要和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步行立交系统结合起来。

商业建筑外部开放空间的设计。首先是大型商业的广场设计。大型综合商场的中庭和露天广场最具有代表性,这是一种介于商场购物区和外部街道之间的过渡空间,既像室内空间一样具有安全舒适的环境,又像室外空间那样提供人们无拘无束的使用。大型的广场可以通过地下道、步行街等方式与周围的建筑衔接,有助于解决人流疏散问题。其次是建筑周围的空间设计。建筑周围的空间是指有顶(或局部有顶)的室外空间,如柱廊棚架等的设计,可以达到扩展室内空间的目的。

2、 商业建筑内部设计的要点。流线设计。商业建筑内的商业活动和价值是通过流线设计具体实现的。当商业建筑的设计将参与经营的人和物调动起来,将建筑的商业价值最大化时,才是成功的设计。内部动线的设置原则,则是将店面开设于步行交通量最大的流线上,并使流线形成回路,避免重复,避免尽端商铺。内部流线不宜太长,应合理安排扶梯、休息区,避免一眼望不到头的疲劳感。合理的流线设计可以通过建筑空间、商品、店面展示、音乐等影响消费者的游走线路。

中庭与场景设计。大型商业建筑中会对流线节点做不同处理,形成不同类型的庭。这些中庭、边庭空间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加楼层的垂直可见性,提升了上层商业店面的经济价值;充当垂直交通的中枢;调节平面空间感受,调动顾客情绪;举办表演和展示活动,烘托商业气氛,提高人流滞留率。有的边庭甚至将城市文化、旅游、休闲功能与建筑的商业功能叠加,形成“城市客厅”的效果。

营销空间的设计。营销空间的划分有利用框架设备或隔断的划分,以竖向插入空间的手法划分,利用顶棚、地面的处理划分。营销空间的设计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交通空间的设计。营业厅的交通空间包括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水平交通空间是指同层内的通道,垂直交通空间是指不同标高空间的垂直联系,如楼梯、电梯和自动扶梯,它们都是引导顾客人流的重要功能构件。第二,展示空间的设计。商品陈列是商业建筑内部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重点是橱窗设计。第三,服务空间的设计。营业厅的服务间内设有一些附属设施,分为顾客附属设施和特殊商品的销售需要的设施。第四,休闲空间的设计。商场中的休闲空间分为休息、娱乐、餐饮、健身、文教等空间,休闲空间在现代大型商场、超市中越来越显得重要,以满足功能的需求。第五,营业厅的无障碍设计。商场作为社会服务性建筑,应使所有的群体均能享受服务。

结束语

商业建筑设计的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具有复杂性的一面,为了保证设计质量,需要对商业建筑的外部空间、内部空间、停车场、地下室等多个分项工程进行把关。商业建筑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是承载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商业建筑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JGJ48-2014.商店建筑设计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06-12

[2]王立华.商业建筑入口外部空间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12(32)

第7篇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房地产事业得到了较快的进步,该产业的发展日趋繁荣,这也间接的加大了对建材以及建筑装饰材料的需求,我国城市的大型家居装饰业在城市建筑中的数量逐步增加,而且也发展态势势如破竹。从家居建筑空间设计类型的建筑在城市中的位置来看,我国大型家居建筑空间设计行业的区位选择大多在城郊或者是靠近城郊位置,距离城市中心相对较远,而这也是由于我国家居建筑空间设计行业的商业特点所决定的。家居建筑空间设计行业的目标顾客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其顾客流量相对较少、顾客光顾的频率也相对较低。此外,这类行业的建筑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其一般会选择在低价相对较为便宜的地区。这也是该行业远离城市中心的决定性因素。

由此可以看出,经济性是家居建筑空间设计行业进行区位选择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除了经济性因素之外,家居建筑空间设计行业的区位选择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交通便利、周围基础公共设施完善,也是该行业进行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交通便利的地方,可以为客流、物流以及车流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这对于从事家居建筑空间设计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该行业大多选择在靠近重要的交通要道的主要原因。除了以上几个因素之外,城市的地理机构就和地理条件爱你对于该行业区位的选择也有重大影响。

二、现代大型家居城建筑空间设计研究工作分析

1.家居城建空间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传统的建材市场中,由于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干扰,一般情况下多为粗放模式下的摊位模式,购物环境较差、经营理念较为陈旧和传统、商品的质量问题得不到保障而且售后服务环节相对较差,而这也是大多数摊位式建材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摊位式的建材是市场相对较为分散、很难进行管理,因此对于商店的信誉就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容易产生诸多纠纷,此外,摊位式的建材市场,自身对于风险的抵御能力相对较差,其发展前途令人堪忧,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淘汰的风险。

2.现代家居城建筑空间设计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我国高新科技行业的开发逐步得到进步与发展,人类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就目前来看,多元化的价值观已经逐步形成。一种新的商业建筑的出现和发展,势必会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日趋变化,受到商品经济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的推动力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

(1)现代家居城建筑空间设计建筑的功能特点分析

早期的商业建筑主要分为营业、仓储以及辅助三个主要部分,这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间接的将顾客的流动空间与售货空间区分开来,是一种相对较为封闭的购物销售发展模式。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购物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提高,这种封闭式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有效满足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因此这就间接的出现了顾客的流动空间与营业员的工作空间的交融和相互渗透,甚至一定程度存在着功能重叠现象。自二十世纪就是年代开始,商业建筑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随之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诸如开放化、多元化等等。家居城建筑的功能主要分为一引导空间、休闲空间以及营业空间和辅助空间等等。引导部分主要包括广场、问讯以及门厅等等,这也就是所谓的交通空间;营业部分主要指的是购物的展现空间,这也是该行业与替他行业有效区别的一个主要方面;休息空间主要包括一些休闲时候所需要的基本的构成,诸如咖啡厅、茶座等等;辅助部分则主要包括一些后勤用房等等。

(2)现代家居城建筑空间的特点分析

大型家居城建筑空间设计工作在开展相关的设计工作时,首先需要满足该建筑类型的基本的使用要求,有效保障建筑空间环境与经营模式更好的适应于当前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此外,还要注意营造具有一定的审美要求的建筑空间形象,提高审美层次。最后还需要兼顾生态原则和环境保护原则等等,而这也是有效对现代家居空间设计以重大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空间一般情况下分为内部空间以及外部空间,本文主要讲的是建筑的内部空间。单纯的商业零售建筑的内部空间主要是以地为均等的使用空间为主。其交通辅助空间主要是借助于各个通道来相互联系,诸多的水平交通空间也可以当作使用空间使用。现阶段的家具城空间设计行业的主要的额内部营业空间主要是由维护实体合成的独立单元式,因此可以说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比空间的大小来看,其可以类似于母空间与子空间的关系,这种店中店是一种包容关系。

三、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商业建筑;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防火设计;内外部空间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5-(页码)-页数

一、目前商业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1.外观设计失败。一些商业建筑缺乏特色,呈雷同化趋势,有些则是为了达到吸引眼球和销售的目的,外观形象极尽花哨,忽视其基本使用功能。

2.内部空间处理不当。有些商业建筑的空间处理较为草率,平面局促,不符合商业建筑大开间的使用要求。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商业建筑由于空间结构不灵活无法随着使用需求加以变化,只能闲置或者挪作他用。

3.防火安全设计不完善。防火安全设计是商业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近几年商业建筑火灾频发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商业建筑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寸土寸金的商业价值。很多开发商正是基于这一点,为了扩大商业面积,而更改或减少防火设计或设施的配置。这样势必造成火灾的隐患。

二、商业建筑设计应遵循的理念

商业建筑应以人为本。对于商业建筑及其环境的创造,“以人为本”应该是其设计构思的出发点,也是最终检验商业环境优劣的标准。商业建筑设计并非消极被动地应付居民需求,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需求,使用者可以从设计者提供的可能性需求中去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只有“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只有吸引来更多的消费者,满足他们多元化的需要,才能获得更大的商业效益。成功的商业建筑项目应是一个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建筑物,也是对一个地区、一个时期文化艺术的浓缩,对延续历史文脉、彰显时代风貌、传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到积极作用。

三、商业建筑的外部空间

1.商业建筑的入口设计。建筑入口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反映了建筑的风格,另一方面作为建筑与人身体及心理的直接接触点,它给人以心理暗示从而引导人的行为,若在深层次上研究,它涉及到了建筑美学,环境心理学,形态和视觉关系等众多学科领域,是多种学科的边缘,也是他们的交融之处。

(1)整体性和协调性。整体和协调意识在当今城市建筑活动别重要,建筑是由多种元素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建筑入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建筑入口空间不论是从功能上,还是从形式上,都要和整体空间结构相统一。事物的存在发展是相互依赖的,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同样是需要相互融合的,城市和建筑的发展需要维持着一种互生,互变和共生的动态平衡关系,入口空间作为商业建筑和城市空间的结合点,正是这种融合共生的哲学观在建筑中的集中体现。入口布局的位置是商业建筑总平面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制约因素是基地周围环境对建筑总体布局的综合影响结果,如城市干道的位置,街道界面的连续性和标志性,道路转角的处理方式,城市重要建筑和景观广场的位置,周边己有的建筑和历史文脉的制约条件,日照间距的制约条件等。

(2)强化视觉形象。入口是商业建筑给予人们的第一印象,它影响到人们对建筑以及购物的整体印象。平凡简单的建筑入口,往往淹没于城市的繁华之中,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许多商业建筑都将入口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在入口的形体和装饰上,都进行了强化处理,希望通过入口的设计,吸引更多的人流,带来更多的商机。

一般来说,一个建筑入口只有一处重点,其他的要素主要起着呼应和衬托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要分清主次,对关键的、需要强化的重点突出处理,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入口形式的重点可以是附属物设置、形体组合,也可以是光影关系、色彩等。

建筑入口外部空间如果有丰富的层次能给人以充实和深远的感觉,它让视觉不能一览无余,而是给路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是一种和诱惑。丰富的外部空间层次还能增加空间的多样性和充实感。研究表明,人们更愿意停留在多变的复合空间内。丰富的层次,可以是空间的组合、入口构架的层次组合,也可以是虚实的变换、视觉元素的反复强调等等。具有丰富层次的入口,体现了建筑形式的多样和饱满,给人以一种源自东方哲学的技巧,是一种含蓄的,渐进的对美的体验。需要说明的是,绝大多数的入口形式都是以追求建筑美为最后效果和目的的。

(3)多样性。商业入口空间环境的设计需要遵循多样性的原则,保持功能与空间特色的多样性,强调不同商业功能规模的混合、不同审美意向的混合、多样的商业公共空间环境以及能够积聚各种人和各种活动,恢复自然有机的城市状态。

2.商业建筑的外部总平面设计。大型商业建筑应设置在交通枢纽和其他交通方便的地带,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且有不少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以方便商业建筑的流线组织及顾客从不同方向接近和离开。环形消防通道应≥4m。总平面流线组织布置中,应组织好顾客、商品、员工三者的运行路线。

3.商业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人们不仅仅需要一个购物的场所,更是需要具有一定品位和特色的环境,在其中进行娱乐、游憩、交往,并从中获取信息。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开放空间、界面处理、无障碍设计、小品雕塑等方面。这几个方面都需要建筑师加以认真研究的。

四、商业建筑的功能与内部空间设计

常见的商业建筑有小型综合商店、百货商店、大型购物中心、专卖店、超市等。它们各有独特的属性,但在某些方面又有共同之处,如小型综合商店在规模,商品种类上小于百货商店,但在框架的组织布置、营销方式上却有某些共同的处理;独立的专卖店与购物中心的店中店及百货商店中围合除的半开敞的品牌空间,具有相同的经营理念和设计方法。

商业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别要注意营销空间的设计。营销空间也称营业厅,是整个商店建筑的核心。销售是营销空间最基本的功能,营销空间又可细分为:购物空间、交通空间、展示空间、休闲空间、文化教育空间和服务空间,各空间的组织应使顾客流线畅通,通道出入口明确,利于商品的陈列和促销及营业员的销售服务。就营业厅的空间形式一般有长条形、大厅式、中庭式、单元式和错层式。营销空间的划分有几种方法:(1)利用框架设备或隔断划分。(2)以竖向插入空间的手法划分。(3)利用顶棚、地面的处理划分。营业厅柱网的布置一般有8400*8400、8000*8000、7800*7800、7500*7500等几种。营销空间的设计包含以下内容:

1.交通空间的设计。营业厅的交通与流线组织密度有关,室内空间的序列组织应清晰有次序感,交通空间应顺畅,流线组织应明晰直达,并使顾客顺畅地浏览选购商品,迅速、安全地疏散。在满足正常经营次序的需要外尚应考虑应急的消防、地震等安全疏散的要求。营业厅的交通空间包括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水平交通空间是指同层内的通道,垂直交通空间是指不同标高空间的垂直联系,如楼梯、电梯和自动扶梯,它们都是引导顾客人流的重要功能构件。在室内空间中主要通过框架的布置划分水平交通空间,框架的布置应形成合理的环路。垂直交通工具应与各层通道有便捷的联系,形成整体的交通组织,符合国家有关规划的要求。

2.展示空间的设计。商品陈列室商业建筑内部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的重点是橱窗设计。

3.服务空间设计。营业厅的服务间内设有一些附属设施,分为顾客附属设施和特殊商品的销售需要的设施,它们在商品销售及提高环境质量、满足顾客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休闲空间设计。商场中的休闲空间分为休息、娱乐、餐饮、健身、文教等空间,休闲空间在现代大型商场、超市中越来越显得重要,以满足功能的需求。

5.营业厅无障碍设计。商场作为社会服务性建筑,应使所有的群体均能享受服务,残疾人体为特殊群体,应与正常人有同样的地位和平等的社会服务。

五、商业建筑的结构设计

商业建筑结构设计是工程成败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结构作为建筑物的骨架是建筑物安全的可靠保证,如果设计不当房屋会出现裂缝、倾斜,甚至倒塌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因此结构设计不但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与造型美观,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顾客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商业建筑的类型多种多样,按承重结构的材料不同可分为网架结构、框架结构,底层框架上部砖混结构以及纯砖混结构等。多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布置灵活,使用方便。大跨度结构,多用于大型的批发零售市场、大型批发市场以及大型综合性的集购物、休息、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百货商店的顶层或中庭的采光顶层等。由于这一类商店要求的使用跨度较大,所以多采用网架结构形式,轻型钢架结构形式等,它的特点是自身轻、跨度大,能满足大跨度的使用要求。

六、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

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是消防重点,商业建筑具有以下特点:1.建筑空间大,管井纵横,火灾蔓延速度快。2.可燃物品多,燃烧猛烈,对建筑物破坏力大。3.人员聚集,疏散困难,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4.功能复杂,用电设备多,起火隐患多。5.内部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灭火力量弱,扑救难度极大。商业建筑防火设计要点及措施:1.正确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选择达到一定耐火极限的构件。2.合理确定商业建筑的总平面布局。3.在平面布置时考虑重点部位的防火。4.合理划分防火、防烟分区,正确设置防火分隔。5.采取必要的安全疏散措施。6.采取排烟技术措施,有效地减少并控制烟气危害。7.设置必要的自动消防设施。8.室内装修防火设计。9.集贸市场防火设计。商业建筑防火设计上国家有非常明确的法律法规,在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疏散、安全出口、防火设备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耐火等级分为四级,一级最高四级最低,耐火等级越高防火要求也越高。商业建筑一般都为一、二等级,耐火要求较高。多层商业建筑地上部分一个防火区间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设置自动报警与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可增加到5000平方米,底层可增加至10000平方米。高层建筑内的地上部分商业营业厅,当设置火灾自动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高层裙房依据高规第5.1.3条,当其与高层建筑之间设有防火墙等分隔措施且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地下商店设置自动报警与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且建筑内部装修符合GB50222-95规定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到2000平方米

七、商业建筑的通风空调设计

第9篇

1.1开放化趋势

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大多采用大开间设计,不同功能区域间使用软隔断加以区分,如使用低矮屏风、植物、透明物等半隔断不同的使用空间,或是通过赋予不同功能空间相异的色彩基调进行空间的软隔断。

1.2一体化趋势

一体化主要是指空间功能的一体化。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相近或相类似的空间功能进行合并,通过综合服务台为读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二是在相关空间布局过程需要考虑读者具体活动的规划,如读者在展开小组讨论的同时需要检索或独立思考时,希望能够迅速位移至相关区域。图书馆应在考虑到读者具体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相关区域,以模块化形式呈现,以此来提高用户的空间使用率。

1.3灵活化趋势

灵活化是指图书馆空间布局及使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用户可以根据其使用情境的需要,对空间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其当下的需要。为实现用户空间使用的弹性化,图书馆通常配备一些可移动桌椅、可调节家具等,方便用户通过桌椅、家具的排列组合设计相应的使用情境。

1.4多元化的趋势

多元化是读者空间需求的必然结果。调查表明,读者需要图书馆提供多元化的空间,包括自习空间、小组协作化学习讨论空间、高科技网络交流平台、娱乐休闲空间等。

2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原则和流程

2.1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原则

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交流学习的殿堂,必须是一个能够让读者产生轻松感、愉悦感,激发学习兴趣及创意热忱的空间,因此图书馆空间设计必须掌握以下原则。

2.1.1亲近感

图书馆空间能够让身处其中的用户体会到自己是空间的主人,徜徉在图书馆空间内,用户能够全身心放松,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开展阅读、交流、学习活动,从而找寻到感官体验、心灵体验的内在归属。

2.1.2便捷性

图书馆空间设计布局合理、运作高效,一站式服务便是图书馆空间便捷性的最好体现,用户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基本的综合服务,免去了奔波的劳碌和束缚。便捷性的另一体现便是自助式服务的开启和普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开展书籍借阅、归还,方便快捷地使用图书馆内的各类资源。

2.1.3人性化

我们应将读者需求作为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评判图书馆空间设计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在采光设计中,尽量使用自然光,室内放置多种绿色植物,让读者感受与大自然的贴近。此外,还可通过一些卡通装饰的迎接牌、标语牌或温馨提示牌,让用户感受到图书馆空间设计细节处的人性化。

2.2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流程

图书馆空间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同于一般简单的建筑物空间设计。用户群构成的复杂性及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图书馆空间设计必须遵循相应的科学流程。首先,图书馆空间设计必须有严格缜密的规划过程,即用户空间需求调研活动。图书馆应通过问卷调查、馆内实地观察、小组访谈、一对一访谈形式,收集用户使用图书馆空间的相关数据,开展分析,深度挖掘用户各类空间需求。其次,规划者应该以图书馆用户需求调查分析结果为基本出发点,通过与建筑师的合作,将新技术的预期影响融入至馆舍规划设计中,形成若干空间规划设计方案;将设计方案在用户群中公布,邀请用户对不同方案做出相应的评价和决策。以宁波市图书馆为例,其“第三空间”项目规划设计了6个方案邀请市民朋友参与现场评选。该方案竞赛评选由市民投票评选和专家会议评选两部分组成,其中市民投票评选权重为20%。最后,图书馆还应根据用户的评价及反馈意见对所选定的设计方案做出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即使是在规划设计实施过程及项目完工后,图书馆仍应积极地收集用户对于空间的反馈意见,通过适时的持续性评估,不断完善和发展图书馆空间功能。

3图书馆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近年来,国内图书馆纷纷通过实施空间再造及服务转型,积极为用户打造无可替代的具有时代元素、充满活力的空间。以浙江大学图书馆为例,其空间再造工程始于2009年,经过3年的规划设计,浙江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正式对外开放,形成多媒体空间、知识空间、学习空间、研究空间、文化空间、系统体验空间、创新空间及社交空间等功能区域,为用户营造了一种分享的文化和分享的环境。它既是一个用户的信息社区,又是一个打通的空间,将图书馆过去传统的一对一服务模式变革成为双向的、互动的空间服务模式。在公共图书馆空间设计领域,上海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别具特色。上海图书馆的“创•新空间”为未来图书馆空间定义了一种新可能。“创•新空间”像一个充满现代设计元素的创意工作室,为读者提供智能化、全媒体的专题信息服务,为创客及专业设计人员搭建主题服务的知识平台和体验艺术创意的智能化空间,体现了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使图书馆突破了从前只提供书籍、资讯、信息的传统空间角色,通过为用户提供创造工具,激发其创意灵感,引发其思维变革,而真正成为了学习、探索以及开创思维的场所。

4结束语

第10篇

关键词:商业建筑;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商业建筑在功能、设计风格、科技应用等方面都有了飞跃发展。大众对于商业建筑的认识也更加专业和科学。但人们对于商业建筑设计的了解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与技术手段,都需要被大众正确地理解。

1、商业建筑设计理念

对于商业建筑及其环境的创造,“以人为本”应该是其设计构思的出发点,也是最终检验商业环境优劣的标准。商业建筑设计并非消极被动地应付居民需求,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需求,使用者可以从设计者提供的可能性需求中去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只有“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只有吸引来更多的消费者,满足他们多元化的需要,才能获得更大的商业效益。成功的商业建筑项目应是一个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建筑物,也是对一个地区、一个时期文化艺术的浓缩,对延续历史文脉、彰显时代风貌、传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到积极作用。

2、商业建筑外部设计

2.1 商业建筑外部交通设计

外部交通流线关系到客流量的来源。在场地内除了设置好人行出入口,还必须处理好出租车和私家车的下客,地下车库的出入口设置,货车的出入口和卸货区设置,非机动车的流线和停放。在一些大城市商业建筑还要和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步行立交系统结合起来。

2.2商业建筑外部开放空间的设计

(1)大型商业广场

大型综合商场的中庭和露天广场最具有代表性,这是一种介于商场购物区和外部街道之间的过渡空间,既像室内空间一样具有安全舒适的环境,又像室外空间那样提供人们无拘无束的使用。大型的广场可以通过地下道、步行街等方式与周围的建筑衔接,有助于解决人流疏散问题。

(2)建筑周围的空间

建筑周围的空间指有顶(或局部有顶)的室外空间,如柱廊棚架等。这种空间兼有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的特点,既和室外的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有联系,有一定的开放性,又有一定的隐蔽性,能增加空间的层次感。

3、商业建筑内部设计

3.1 动线设计

内部动线是指人在室内移动的点的连线。。动线设计是商业建筑设计的灵性所在。当商业建筑的设计将参与经营的人和物调动起来,将建筑的商业价值最大化时,才是成功的设计。内部动线的设置原则是将店面开设于步行交通量最大的动线上,并使动线形成回路,避免重复,避免尽端商铺。

内部动线不宜太长,应合理安排扶梯、休息区,避免一眼望不到头的疲劳感。合理的动线设计可以通过建筑空间、商品、店面展示、音乐等影响消费者的游走线路。

3.2中庭与场景设计

大型商业建筑中会对动线节点做不同处理,形成不同类型的“庭”空间。从功能上,这些中庭、边庭空间有几个作用:增加楼层垂直可见性,提升了上层商业店面的经济价值;充当垂直交通的中枢;调节平面空间感受,调动顾客情绪;举办表演和展示活动,烘托商业气氛,提高人流滞留率。大型商业建筑往往由多个不同的功能体块组成,中庭则成为这些功能体块黏结的中枢,构成整个空间序列的空腔(虚的部分),充分体现了节点空间的汇聚价值。有的边庭甚至将城市文化、旅游、休闲功能与建筑的商业功能叠加,形成“城市客厅”的效果。

3.3营销空间的设计

营销空间的划分有几种方法:

a.利用框架设备或隔断划分。

b.以竖向插入空间的手法划分。

c.利用顶棚、地面的处理划分。

营销空间的设计包含以下内容:

a.交通空间的设计。营业厅的交通空间包括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水平交通空间是指同层内的通道,垂直交通空间是指不同标高空间的垂直联系,如楼梯、电梯和自动扶梯,它们都是引导顾客人流的重要功能构件。

b.服务空间设计。营业厅的服务间内设有一些附属设施,分为顾客附属设施和特殊商品的销售需要的设施。

c.休闲空间设计。商场中的休闲空间分为休息、娱乐、餐饮、健身、文教等空间,休闲空间在现代大型商场、超市中越来越显得重要,以满足功能的需求。

4、商业建筑的结构设计

商业建筑结构设计是工程成败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结构作为建筑物的骨架是建筑物安全的可靠保证,如果设计不当房屋会出现裂缝、倾斜,甚至倒塌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因此结构设计不但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与造型美观,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顾客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商业建筑的类型多种多样,按承重结构的材料不同可分为网架结构、框架结构,底层框架上部砖混结构以及纯砖混结构等。多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布置灵活,使用方便。大跨度结构,多用于大型的批发零售市场、大型批发市场以及大型综合性的集购物、休息、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百货商店的顶层或中庭的采光顶层等。由于这一类商

店要求的使用跨度较大,所以多采用网架结构形式,轻型钢架结构形式等,它的特点是自身轻、跨度大,能满足大跨度的使用要求。

5、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

近年来,各地相继建成了不少大型商业建筑,这些大型商业建筑不仅功能齐全,而且形式多样:有的是集购物、休闲、餐饮、文化、艺术等消费功能于―体;有的是经营品种相对单一,但体量较大的专业市场,这些商业建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商业的功能和形式,丰富和满足了人们日常消费与生活多样化的需求。与此同时,这类建筑面积较大,人员密集,建筑分隔和商品布置复杂,装修和商品可燃物多,发生火灾时蔓延迅速,给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此类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及日常管理十分重要。以下是商业建筑具有的特点:

(1)筑空间大,管井纵横,火灾蔓延速度快;(2)可燃物品多,燃烧猛烈,对建筑物破坏力大;(3)人员聚集,疏散困难,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4)功能复杂,用电设备多,起火隐患多;(5)内部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灭火力量弱,扑救难度极大。

商业建筑防火设计要点及措施:

(1)正确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选择达到一定耐火极限的构件;(2)合理确定商业建筑的总平面布局;(3)在平面布置时考虑重点部位的防火;(4)合理划分防火、防烟分区,正确设置防火分隔;(5)采取必要的安全疏散措施;(6)采取排烟技术措施,有效地减少并控制烟气危害;(7)设置必要的自动消防设施;(8)室内装修防火设计;(9)集贸市场防火设计。

商业建筑防火设计上国家有非常明确的法律法规,在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疏散、安全出口、防火设备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耐火等级分为四级,一级最高四级最低,耐火等级越高防火要求也越高。商业建筑一般都为一、二等级,耐火要求较高。多层商业建筑地上部分一个防火区间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设置自动报警与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可增加到5000平方米,底层可增加至10000平方米。高层建筑内的地上部分商业营业厅,当设置火灾自动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高层裙房依据高规第5.1.3条,当其与高层建筑之间设有防火墙等分隔措施且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地下商店设置自动报警与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且建筑内部装修符合GB50222-95规定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到2000平方米

第11篇

关键词:室内空间; 设计; 家居艺术

中图分类号:[G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空间作为人们生理与心理的共同感触,可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等日常基本需求;通过室内空间的优化设计,进一步丰富了建筑的空间,而家具作为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一部分,与室内环境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室内空间的重要构成物。科学的家具形态和布局设计,是合理组织空间的重要保障,充分体现了室内空间的空间氛围、舒适性及实用性,营造一个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

1、现代家具对室内功能的延伸

对于室内空间设计来说,其结构、比例、造型等参数都对家具设计产生直接影响,当同一类别的家具位于不同的空间内,将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如果室内空间较大,则可选择造型丰富、尺度大的家具,产生大方、沉稳的感觉;如果室内空间较小,则选用的家具数量不能过多,以简约造型为主,产生亲切、舒适的感觉。家具分隔空间的范围非常广泛,如过道、客厅与卧室之间等,还有一些空间场所的交界线,如室内地坪的高差交接、室内外之间的连接等,都可以利用家具实现排列组合,分隔出二次空间,满足不同的环境功能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空间使用功能的合理性、方便性,增强空间的层次感。

家具在对室内空间起到分隔作用的同时,也限定了空间属性。例如,在室内放入一张床,则该空间就是卧室;在室内放入一张书桌,则该空间就是书房。在同一个空间内,家具也可以划分若干功能区域,以更好满足人们生理与心理需求。例如,在客厅内,通过沙发、茶几、餐桌椅、躺椅就可以划分会客空间、就餐空间以及休闲空间等,提升生活品位。另外,在现代住宅空间设计与利用中,多功能、收纳型的悬吊家具使用也非常多,如整体衣橱、厨房吊柜等,既方便使用,也可节约空间、利用空间,显得整齐而简单。随着现代住宅设计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各种户型涌现出来,但是在使用功能方面往往欠缺考虑,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那么在今后“轻装修、重装饰”的观念引导下,人们将更加关注现代家居艺术的魅力,以家具设计弥补户型设计的不足。

2、现代家具对室内审美的需求

家具审美作为一个复杂性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每个人针对家具都能提出一定的审美见解,但是个人眼光不同、欣赏水平不同,在评价中往往带有个人情感色彩,因此无法从客观角度把握,不利于在具体设计中的借鉴与应用。对于室内空间设计过程的现代家具设计,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其一,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因素,在审美中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差异,符合家居艺术的多样性、丰富性,如在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要素、民族特色装饰等;其二,具备基本的艺术美知识,如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平衡、色彩与装饰、比例与尺度等,以更好地了解家具,富有审美性;其三,提高家具设计的时代性,考虑不同时期、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等,个人审美有所区别。

同时,家具的审美也体现在室内空间的优化;从设计学角度来看,家具属于三维实体,可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有关室内空间的布局,对各种陈设关系进行协调,进而形成空间美;而家具作为室内设计的重要一部分,也更好地展现了室内功能与艺术效果,体现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思想,实现家具设计造型、材质、色彩以及其他基本要素的统一呼应。

3、室内空间设计与现代家具的关系

家具对室内空间环境具有直接影响,利用家具的布局、设计等实现了空间环境的二次划分,提升了空间的实用,并可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通过家具的设计,实现了与空间设计的相互统一、相互制约,二者密不可分。

3.1 室内空间与家具设计的相互制约

建筑中的户型既定空间已经对家具设计产生一定限制作用,但同时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空间关系。一方面,户型空间大小受到环境、结构等因素影响,家具设计师无法以家具的造型来更改空间结构;另一方面,当前普遍采取家具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对空间的组织结构产生限制,批量生产的家具无法适应所有空间。

3.2 室内空间与家具设计的相互独立

虽然家具设计和空间设计密切相关,但是二者具有相互独立的特征;对于空间设计师来说,无法按照已经存在的家具来限制空间,这与设计原理不相符;但是家具设计师可以针对空间形式进行设计,除了满足空间需求以外,还考虑审美、实用等更多要素。因此,家具设计与空间设计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4、室内空间设计中家具的选择与布置

4.1 家具的选择原则

有关家具的选择,应结合室内空间设计的实际情况,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注意家具的比例、尺度、造型等与室内环境保持统一;在选择家具时,尽量符合室内空间的体量大小,包括门窗、墙裙、窗台线等尺寸;如果空间较大但是选择的家具体量偏小,则过于空荡和小气;反之,如果空间较小但是选择的家具体量偏大,则空间过于拥挤。

(2)家具的造型风格应该与室内装饰设计风格保持一致。关于室内设计风格,除了对界面进行美化以外,家具的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体现了室内的风格;对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来说,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因此正确选择家居风格,更利于突出室内空间氛围与品位。

(3)在不同的空间面积、空间使用要求中,家具的数量也有所区别。一方面,考虑需要容纳的人数,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另一方面则增强空间舒适感。例如,在体育馆、报告厅、餐厅等空间内,人员活动较为密集,需要的家具数量也很多;住宅卧室、接待室等空间内,也要留有充足的空间,保证人们活动。

4.2 家具的布置方法

家具的选择是基础环节,如何实现家具的优化布置,发挥家具应有的审美价值,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结合空间的性质、使用功能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家具的数量与类型;考虑到室内空间大小、体量大小等;

(2)合理组织室内空间的活动路线与交通路线,确保功能的明确分区;以区域摆放形式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同时带来舒适感;所谓交通路线,主要指人们在室内的行走通道,是沟通不同室内空间的重要纽带,应注意通道不能设置障碍,保持足够的宽度。

(3)考虑室内空间的景观、形象等,提高家具布局的间接性、清爽性、规律性,以增强一定的视觉效果,满足心理效应。注意高大家具与低矮家具的搭配布置;否则家具的高矮一致,显得组合过于严肃,缺乏变化;同样,如果家具起伏过大,则产生凌乱感。例如,床、沙发等低矮家具尽量不要靠近衣柜,否则可能受到不平衡感的影响;将食品柜、床头柜等作为高矮家具之间的过渡点,给人们带来视觉由高向低的过渡,体现韵律感,提高视觉效应。

总之,室内空间设计与现代家居艺术具有一定关系,二者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只有从空间的整体为出发点,才能提升家居艺术的合理性、规律性,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工作、休闲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文权.家居空间设计中的形式美与旋律[J].美术大观,2009(8)

[2]孔丹清.浅谈小户型如何巧变大空间[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1(1)

[3]宋迪.人体工程学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1(11)

[4]朱胜甲.浅谈小户型住宅家居设计的时尚理念[J].住宅科技,2008(2)

第12篇

关键词:校园景观;生态;更新;历史保护;华中师范大学

Abstract:The Renewal Design of Campus landscape relates to many disciplines, such as architecture,landscape, Heritage Protection. The Renewal Design of Campus landscape should continue the history, satisfy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modern society. Taking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renewal desig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the campus landscape renewal design.

Keywords:campus landscapes;ecology;renew;historic preservation;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7-0117-03

1 引言

现代社会经济日益复杂化,很多城市将大学城建设作为城市发展和产业调整的动力机制,期望其能成为推进城市发展的良方。高校扩招现象普遍,校园人数和规模的不断增大迫使大学陆续在校园周边征地扩建或建设新校区。

大学校园已有景观缺乏内在生机活力是目前校园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缺乏足够重视,缺少人性化的空间,景观设计忽视大学校园所处的地域文化差别,使景观空间设计模仿抄袭风严重,不能体现校园文化特色。

怎样的规划才能满足校园的新旧更替,和社会发展同步,适应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的追求,已成为当代校园空间研究的当务之急。

2 研究背景与意义

校园景观是大学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而且还能对学生精神层面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性化的校园空间能激发好奇心,增强学生求知欲,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怎样建设好新校区的校园景观空间设计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景观更新设计为例,通过对大学校园景观空间与校园户外生活作深入调查研究,探索促进、激发大学校园户外生活的校园景观空间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和可操作的方法。

3 研究地概况

华中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占地面积157.6hm2(2364亩),09年校舍建筑总面积约85.77万m2,现有24个院系,全日制在校生27000人,教职工3800余人,教学楼十余栋,图书馆两座。校内有桂子山、元宝山,南与南湖相接,北与东湖相对,东临风景秀丽的卓刀泉公园,西望享誉中外的长江和黄鹤楼,是读书治学的胜境。

4 校园景观更新设计意象分析

4.1塑造自然生态校园景观——校园绿化系统规划

结合已有生态绿化基质,梳理绿化脉络,增加绿化面积,通过点——景观节点、线——景观轴线、面——各主要景观区域构成点线面结合的校园景观结构,渗透到校园的所有部分(见图1)。

4.1.1面状绿化

面状绿化包括自然山体、生态绿地、体育绿地、休憩绿地。对自然山体进行合理保护,形成校园内的生态斑块。合理利用现有植栽及植物园,形成生态景观片区,优化校园环境。结合体育用地布置绿化,使运动空间更具可用性。

4.1.1.1保护桂子山和元宝山的自然山体绿化,增添游览设施;

4.1.1.2对元宝山北侧的水杉林和音乐楼北侧的树林,增添游览设施,注重绿化层次的变化;

4.1.2点状绿化

点状绿化包括广场绿地、普通绿地。广场绿地分布在教学楼四周空地,为师生提供绿色休闲空间。普通绿地为居住区及学生宿舍周边小型绿地,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4.1.2.1教学楼周围的休憩绿地要适当增加开敞性,同时布置小品景观,结合广场铺地设置绿化,增添游览设施,提升人气;

4.1.2.2完善运动场周边的绿化布置,为锻炼的人提供休息放松和交流娱乐的场所;

4.1.2.3在教工和学生生活区布置形式丰富、尺度宜人的绿化,改善提升这一地区的绿化水平;

4.1.2.4提升梅园、牡丹园、梧桐大道、桂花大道等主题种植的空间品质,打造出华师的绿化名片;

4.1.3 线状绿化

行道树种植随道路不同富于变化。在树种的选择上注意季节、高度和色彩的搭配。丰富绿化层次,延长观景时间。

4.2提升校园景观活力——校园景观系统规划

规划设计景观轴线、景观廊道、景观片区、景观节点,做到点线面结合,组成丰富的景观体系 (见图2)。

4.2.1景观轴线

在本校区打造一横三纵的景观轴线。

“一横”为桂中路,规划在原有景观及绿化基础上整治提升,改造环境质量,增加绿化层次,提升轴线两侧景观价值。修缮桂中路西侧牡丹亭,使原有的端景功效得到更好的发挥,并作为景观转折点重点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