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1: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绿色环保手抄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这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光说不做假把势”.有的人常说,丢一片纸屑又不会造成多大的危害.但他们可曾想过,如果人人都有他们那样的思想,那么全国十几亿人,不就丢了十几亿个垃圾吗?这样就会严重破坏环境,影响人类生存.相反,一人捡起一个垃圾也就能获得一小份心灵上的安慰,获得别人的赞赏。
2、捡一个垃圾、种一棵小树、保护一棵小草,都是我们作为地球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居住在地球上,就应该为地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同时,也为自己着想着想吧!往河里仍垃圾,等于危害鱼虫的生命,自己的良心能安吗?砍一棵小树,等于危害鸟类的生命,自己又该有何感想?绿色,环保与生命是息息相连的,千万别等到地球上没有了鸟语花香,自己的生命也奄奄一息时才后悔,因为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3、绿色环保,从我做起!快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帮地球恢复原来的崭新面貌。
(来源:文章屋网 )
今天,我们早上升国旗,唐老师说:“学校将举行《创森知识》手抄报比赛,请全校同学踊跃参加......”一听到办手抄报,我头都大了,因为不知从何下手。
第一节课,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张大大的白纸,足有一块小黑板那么大。于是,我拿出水彩笔等工具,开始动手制作属于我的第一张手抄报。我首先在白纸的四周画出一个天蓝色宽约半寸的长方形框框,然后再在框内的空白处画上房子、树、云朵、小鸟等,并涂上与绿色环保生活相搭配的各种颜色,作为《创森知识》手抄报的小版块。再细细筛选合适的文字内容。筛选后,再将创森小知识一一誊写在各个小版块内。然后,我举起手抄报审视了一番,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哦,原来这期手抄报的主题,以及我这个设计者的名字还没写上去呢!于是我在最大的树上写着“低碳生活”四个醒目的大字,再署上我的“大名”。弄完这些,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总算大功告成了。
放学后,我将这张手抄报小心翼翼地拿回家,摆在桌上,让妈妈欣赏。妈妈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夸我的手抄报又简单,又漂亮,还很有特色。看到我用心后的成果得到了妈妈的全部肯定,我真是开心极了。真希望以后学校多开展这样又动手又动脑的主题活动,使我们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我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将低碳生活进行到底,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
“”
在培养学生环保观念,创建绿色学校方面,我们学校脚踏实地的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落实责任。
保持生态环境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由此,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工作,建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把环保教育纳入全校整体工作中,根据青岛市绿色学校标准把创建工作总体规划,学科教育渗透,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校园环境建设,宣传活动等工作,具体落实到各部门。如今当你走进我们的校园,展现在眼前的是四季长青的花草树木,虽不见富丽堂皇的建筑,却透着沁人心脾的清新和典雅。
(二)精心设计,让“创绿”工作蕴涵在各种实践活动之中
1、我们采取了让学生自己教育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小主人翁作用,召开以环保教育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让学生讨论怎样去做保护环境的“小天使”。
2、在每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召开“我们共同的家园”队会,6月5日世界环境保护日,组织开展“环保”绘画比赛、演讲比赛,“我为环保献一计”等活动。还利用学校广播,板报宣传主题内容,举行书画展和环保手抄报比赛;
3、各中队设立“绿色区角”,适时“绿色班级”的评比。
4、开展“弯腰捡”活动,师生们已养成“弯弯腰”的好习惯,学校的环境保持整洁有序。
5、组织队员们利用节假日,走出校门,走入社会,擦洗街道护栏,张贴的小广告等,给花草当保镖;向社会人士发出环保倡议书,使人人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卫生。
6、发动小队队员,利用废品搞小发明、小制作,培养队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分类收集垃圾,拿到废品收购站卖,把所得的钱存在班级的“绿色银行”中,培养队员的爱心,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7、在学校网站上开辟“绿色学校”专栏,宣传绿色环保的有关知识,及时反映学校创建工作的最新情况,接受师生的有关建议。
(三)环保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学校要求各学科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寓环境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上教学中见缝插针,有意识地进行环境教育渗透,加强对学生进行节水、植树、防污染等环境教育。在课外,要求教师每学期针对学科特点写出环保渗透论文,使师生满怀激情地用心用笔去谈环保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
(四)加强环保行为教育,提倡绿色生活时尚。
环保是一场绿色变革,环保是一种自然回归,环保更是一种生活时尚。学校把绿色环保教育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要求结合起来,如教育学生在家中种花种草绿化家园,水的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回收废纸,多使用再生纸,拒用一次性餐具,建议妈妈用无磷洗衣粉等等。在校园,教育学生争当绿色小先锋,课间不追赶打闹,减少噪音。爱护学校一草一木,文明礼貌,也是一种绿色行为。为创造良好的班风校风,为创建绿色学校营造良好的氛围。课堂中的有机渗透,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使学生所接受的环境教育,从表层开始深入到了内心,再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今后的设想:
1、发挥地域优势,配备校外环保辅导员,及邀请有关环保专家到校讲座。
2、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及时了解当前环境教育的现状及趋势。
“和”,即和睦、融合、和谐、统一,就是万物谐和人理畅通;“爱”,仁也(《广雅》),惠也(《史记》),是“和”之基石。“和爱”教育,即以爱育爱,以心育心,倡导和衷共济、和合包容、和而不同,实现学生和谐发展,教师和谐发展,学校和谐发展。
【关键词】
和爱教育 学生 生命之花
常州市武进区焦溪小学是一所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普通小学。多年来,学校秉承“竞仁”之校训,坚持“以和为美、以爱为本”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和爱”教育,引领师生健康快乐成长。
一、“和爱”文化――让生命诗意栖居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学校始终将“和爱”文化氛围的营造作为一种重要教育资源和教育途径,强调学生在共同参与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过程中得到熏陶和启发,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学校的墙壁会说话。”在和爱教育氛围的营造上,我们努力把“和爱”元素渗透到学校的每个角落。校门口的电子屏、校园内的宣传标语,走廊、楼梯的墙面,班级黑板报,校园橱窗,处处彰显着“和爱”文化的特质。在每个教室的门口,都有一块醒目的班级介绍牌,上面除了班级介绍,奋斗目标,还有班主任的爱生格言。每个教室的板报上,专门辟出一块作为“和爱”角,布置相关内容。从国旗下讲话到道德讲堂活动,从学生的手抄报到学校的《和爱报》,也都紧紧围绕“和爱”这个主题精心设计,以此让师生沐浴在浓厚的“和爱”文化氛围中。
二、“和爱”课堂――让生命充满活力
“和爱”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学生的自然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轻松和谐、充满愉悦的教学环境,使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充满生命活力,生生、师生和谐相处,合作交流,教学相长,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扎实高效,学生在课堂上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幸福成长。“和爱”课堂的打造,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注重“和爱”课堂的氛围营造
课堂上,教师保持快乐和畅的情绪状态,尊重信任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建立起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我们在倡导课堂环境和谐的同时,也提倡和而不同,课堂上教师要允许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特色、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个性的存在。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自己最美丽的一面,教师要给他展示的舞台,给他肯定和激励,实现人的身与心达到“和”的状态。和爱课堂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体验、关爱、分享,用情感触摸情感,用智慧开启智慧,用灵魂塑造灵魂,用生命激扬生命,孩子们尽情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快乐,尽情舒展着生命绽放的美丽。
2.注重“和爱”理念的学科渗透
学科教学渗透是和爱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科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和爱”文化内容。学校把和爱教育与新课程理念实现最大化融合,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挖掘文本中可融入的教育资源,有机地不露痕迹地将和爱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
三、“和爱”德育――让生命快乐成长
“和爱”德育,就是以主题活动为载体,让德育回归生活、回归本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心学生的心灵需求,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让生命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浸染,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中达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目的,使德育充满人性和和谐的光辉。我们围绕“红色爱国、绿色环保、蓝色爱心、紫色科技、金色幸福”等主题,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不断追逐、践行、展现自己的童年魅力,在“五彩”活动中载梦飞翔。
1.继承传统,点亮红色梦想
通过祭扫烈士陵园,纪念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发扬先辈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刻苦学习,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通过开展“讲故事,学榜样”活动,学习古人勤奋读书的精神,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学习奥运冠军挥洒汗水为国争光的顽强意志。通过开展外出参观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家乡文化,传承圣贤精神,并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参与环保,追逐绿色梦想
阳春三月的“植树活动”,为校园、为家乡添上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四个一”活动――“节约一度电、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张纸、节约一滴水”,使学生们懂得怎样有效节约用电、用纸、用水,怎样文明用餐,焦小的每一位成员心怀绿色梦想,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对绿色环保的理解。
3.奉献爱心,实现蓝色梦想
组织开展“童心相连,爱心涌动”义卖活动,筹得善款捐给需要帮助的人,虽然大家所带的物品有多和少,所得的钱有多和少,但付出的爱心是等价的。开展《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少年梦,中国梦》等主题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明白应该从小树立爱国思想,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中国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4.动手实践,绚烂紫色梦想
以校园科技节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系列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每天早晨和中午开展数棋、航模等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增长了科学知识。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既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也彰显了自己的独特才能。
5.展示自我,成就金色梦想
植树节文化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如印度每年7月第一周为植树节;朝鲜每年4月6日为植树节;泰国把国庆节定为植树节;菲律宾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植树节;意大利每年11月21日为植树节;美国各州都有植树节,但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全国无统一日期;巴西每年9月21日为植树节;哥伦比亚每年10月12日为植树节;萨尔瓦多植树节和教师节合在一起,每年6月21日举行;埃及每年9月至11月为植树节……
在这些国家中,美国的植树节最早,已有130多年的历史。1872年4月10日,由内布拉斯加州一新闻记者发起美国第一个植树节。当天,内布拉斯加州全境种树超过100万棵。它正式成立由J. Sterling Morton(J.斯特林莫顿)在1872年的内布拉斯加州。到20世纪20xx年代每个美国公众已通过国家法律,宣布某一天为植树节或植树节和伯德日纪念活动。由于日期不同,建立了根据气候和适当的种植时间。植树节是一个假期,有一个国际遵守和很多国家的认同。在美国,是全国植树节庆祝4月第四个星期五。有些州庆祝选择在不同的日期对应的最佳时机植树地区植树节。
巴西是一个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森林的近五分之三在巴西境内,全国森林覆盖率为52%以上。尽管如此,巴西人仍然不忘植树造林。巴西政府对森林资源采取合理开发的同时积极鼓励人们植树造林。
为了积极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xx年11月8日在内罗毕发起“为地球植树:10亿棵树运动”。这一运动计划20xx年在全球种植最少10亿棵树。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
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
植树的步骤第一,挖坑。根据根系的长、宽挖大小适宜的树坑。深度一般以50厘米为宜。挖坑时要将表面的熟土、下面的黄土分倒在坑两侧。
第二,回填。种树前应该按树根的长、宽及其根系顶端长度的情况,在坑内先回填部分熟土。一般情况下,回填熟土20至30厘米。
第三,栽植。谨记一句话“三二一”——三埋、两踩、一轻提。放置树苗时要将根部扶正、枝要展开,这是前提。栽树时,须分三次填土。第一次填土少许,在距坑顶一定距离的地方先停止填,在已填的土上绕树一周,用均力踩实,然后轻提树茎、抖松,以保证树根的呼吸畅通。第二次填土后,再绕树踩实。在第三次填土后,尽量保证与坑面平齐。树根放位时要与南北、东西方向的树对齐。然后,在坑面上围一个大圆盘,便于日后浇水养护。
第四,覆土、保墒。将树苗栽好后,覆盖一层薄土,以保持水分。
快乐的植树节今年植树节那天,学校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绿色环保活动。我们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有意义的活动。
下午,我们拿着水桶和环境标语牌来到校园内的棵棵小树前。开始浇树了,老师告诉我们:“大家浇水或挂标语牌时要轻手轻脚,小树在睡觉,千万不要吵醒他们。”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纷纷忙了起来,有的给小树浇水,有的在给小树清理垃圾,有的正在轻手轻脚地给小树挂上标语牌,还有的去接水。
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工作遵照上级工作要点和精神,以“新世纪,我能行”为主题,继续深化“雏鹰行动”,大力推进体验教育,开展好“五小”活动,进一步完善队的基础建设,全面提高队员素质,努力造就一代新人。
[工作重点及要求]
一、加强队的基础建设。队的基础建设包括组织建设、阵地建设、信息建设、队伍建设、理论建设,他们都是开展教育活动的有利保障。
(一)组织建设:
1、一年级开学后重点抓好队前教育,建队日组织一年级入队。
2、大队组织队干部进行新一轮竞争上岗。大队部设立多个工作岗位,规范选举程序,创新选举办法,择优录取优秀队员。
3、各中队建立小队、雏鹰假日小队以及各种服务小分队,定期开展服务性和公益性活动。
(二)阵地建设
大队部进一步完善队室建设,训练鼓号队;各中队办好黑板报、队报,建立图书室或科技角。九月份,对班级阵地建设情况做一次全面检查。
(三)信息建设
辅导员老师和队员要树立正确的信息关,搞好队的信息建设,订好队报队刊,继续办好红领巾电视台。
(四)队伍建设
建立中队辅导员、校外辅导员及专项辅导员的工作档案,期末评选优秀辅导员,颁发特别成果奖。
二、加强队活动的开展。活动是向少先队员进行教育的最佳途径。本学期传统性活动、时政性活动和创造性活动要做到有机结合,富有实效。
九月:本月的重要节日是教师节。大、中队要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向学生进行尊师教育,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以“讲文明,守纪律,勤学习”的实际行动向教师节献礼。
十月—十一月:今年恰逢建国、建队五十三周年。要通过组织少先队员收听、收看新闻,查阅资料,调查访问,读书读报,举办手抄报、演讲比赛等了解我们伟大祖国五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特别要结合今年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绿色环保、“崇尚科学,反对”等重大事件向少先队员进行一次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队员热爱祖国,努力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
十二月—2003年一月:重点工作是引导队员以优异成绩向新年献礼。要通过队的活动“学习小窍门交流”、介绍自己一件刻苦学习的事迹等,帮助队员树立为祖国奋发学习的远大志向;引导学生明确在学习上只有讲刻苦,讲方法,才能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大、中、小队做好期末各方面工作总结,评选优秀集体和个人,并做好寒假活动计划。
三、加强常规管理工作。
1、在各中队继续开展“争创星级班级”活动。
2、进一步落实好班级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加强岗位指导,切实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3、改革班级管理,在三至六年级各中队开展“值周中队”活动,让共多的队员参与管理活动,体验管理的苦和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4、继续开展争当“新世纪光荣升旗手”活动。
地球是一个奇妙的星球,山峦、湖泊、森林、原野、鸟语花香……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妙的画卷;为我们的美术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图像世界,这一切均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假如有一天,空气浑浊,满眼垃圾遍地,到处污水横流,我们的美术还能描绘什么呢?所以,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尽自己最大的力量——通过美术教育来预防这个悲剧的发生!《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强调美术活动要关注环境,要使每个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并服务于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那如何通过美术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呢?
一、在美术学习中了解社会环境,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传统的美术学习因过于强调专业性而与社会脱节,漠视了学生的基本特点,使美术的学习走进了一个狭小的空间。因此,新课程标准强调:“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美术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美化环境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强调美术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关系。”所以,教师首先要为孩子精选学习内容,选用反映当代生活环境的内容,如:收集一些反映现在人们生活环境的新闻片段,让学生欣赏、思考、发表见解,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对今天的状况,迎接明天社会发展的挑战。其次,把学生的美术学习与社会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美术的内容、观念、形态特征、创作手段等,无不具有时代的印痕,在美术的学习和传承中,教师要查找一些典型的反映时代背景的图片供学生欣赏、思考,引导孩子从美术中了解社会及其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中与当代社会紧密相连,多表现当今时代的生活和所见所闻,绘画作品力争具有表扬性和批判性。最后,充分了解美术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师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尝试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如: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使学生体会到美术在想象、改善、美化等方面对社会的独特作用。
二、在美术学习中描绘社会环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校周边的环境资源很丰富,也很典型。教师可以带领孩子走出教室去观察小河、田野马路、公园、超市等地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让美术教学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如在教授一年级《好大一幅画》时,我带领学生来到大操场上玩耍,引导他们观看操场四周的花草树木,让其闻一闻、摸一摸、抱一抱,领略大自然的生机盎然。引导他们欣赏小河中的鱼儿,学生诧异地问:“老师,鱼儿在哪呀?”我说:“在水里呀。”其中一调皮小男孩大声说:“没有,鱼儿都死了。”我趁机接上:“孩子们,鱼儿为什么会死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污水”、“有垃圾”……“原来小朋友们都知道鱼儿为什么会死呀,所以我们平时不能乱扔垃圾、排放污水。”接着,我又问学生:“除了刚才看的这些,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呀?”在每个孩子的眼里,观察到的景色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说:“我看到了蓝天、白云。”有的说:“我看到了一群孤苦伶仃的小鸟。”有的说:“我看到了乌黑的河水,河边的垃圾四处飞扬。” ……我表扬了孩子们观察得很仔细,并要求孩子们把看到的景色用手中的画笔大胆地描绘出来。最后的作业令我很惊讶,虽然画儿的线条和色彩很幼稚,但充分反映了操场周边环境的好与坏。最后,我挑出表现环境糟糕的画儿供大家讨论:我们怎么来帮助它们?孩子们一一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大自然的这一切给孩子们提供了绘画内容,同时孩子们身临其境,把绘画内容也表现得更加形象突出。这样的室外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充分地认识了大自然,从而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在美术学习中拯救社会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工业废料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认为: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首先,营造保护环境的氛围,创建一个环保建设小组,要求学生查阅一些保护环境的有关资料,定期布置校园文化长廊和教室;通过手抄报、黑板报等艺术活动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其次,利用废旧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变废为宝。把旧年历,易拉罐,各种纸盒进行剪、撕、折、拼贴……制成《纸盒动物》、《易拉罐花篮》、《撕纸画》、《布贴画》等。提倡每个班级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每个班级准备一个大纸盒,把“有用垃圾”储存在里面,每半个月开展一次“变废为宝”活动,做一些笔筒、花篮等来装饰我们的教室。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亲身体验了变废为宝的乐趣,锻炼了学生积极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
最后,结合思品课、科学课,开展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美术综合探究活动。开展环保主题绘画比赛,如《动物家园》,通过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表现动物们在蓝天白云、茂密的森林里欢快地玩耍,突出主题——小动物们迫切想要一个美好家园。通过这样的绘画比赛,培养了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组织学生叙写环保小知识,以班级为单位出一些宣传海报,到所在的居委会去宣传,争当绿色环保宣传小卫士。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明净的天空,一湾碧蓝的海水、一片绿叶葱茏的森林、一片山花浪漫的原野……孩子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去爱护它们吧!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明天!
(1)开展爱国爱校的教育。学校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学生在国歌伴奏中跟唱国歌,每天都在课余时间播放古今经典诗文及校歌,用以加强学生爱国爱校的教育;每年国庆节举行“红色歌曲”比赛活动,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2)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教育。学校特别主张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节日感恩教育实践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到生活中去学习、感悟、体验,从而得出为什么要感恩、如何感恩。如:三八节“感恩活动”,让学生了解世界妇女节的来历、制作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撰写感恩活动日记;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传承了中国的历史风俗习惯,积淀了丰富的中国传统美德。利用这些节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些传统节日中进行教育活动、举行各种实践体验活动,激发学生自主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锻炼和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让孩子们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感恩。
(3)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录像,每学期邀请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举办法制安全教育讲座,加强法律常识宣传,提高学生法制意识。落实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措施,每周开展“安全劝语”活动,积极创建“平安校园”。
(4)开展“绿色环保”教育。我校在每年的“植树节”、“地球日”、“环保周”大力开展环保教育,组织开展“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为主题的手工作品展览。成立“红领巾环保回收站”,鼓励学生把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分类存放。这样培养了学生保护环境的好习惯,让学生体会到勤工俭学与再生资源利用的乐趣,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注重学生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咨询室,对心理有困惑的学生进行疏导,每位班主任担任本班的心理辅导老师,对自己班级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多渠道了解学生的心理,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心理偏差,解决心理障碍,同时以主题班会“真爱生命,快乐成长”等内容教育学生心理阳光,快乐成长。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他们正确认知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与人交往、适应环境的能力。学校更注重对单亲、孤儿、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教育,学校每年把“六一”国际儿童节定为“爱心日”,党员教师自愿为单亲、孤儿、家庭困难的学生送去学习用品进行鼓励,减轻孩子心理蒙受的压力,为孩子学习、生活带来自信。
2专题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校通过深化各类专题活动,让在活动中受到熏陶与教育,逐步形成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2.1创建“书香校园”活动。近年来,学校围绕“创建书香校园”这一主题,有计划地开展“诵读经典诗文,做美德少年”活动。通过建立并完善班级“读书角”、“红色文化长廊”、设计班级“书香园地”、组织“捐一缕书香,传一份快乐”捐书活动、“书香伴我成长”征文比赛、“经典诗文大朗诵”、“推介一本好书”等活动,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评选“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激励措施,激发师生的阅读热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2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积极与校外教育基地合作,每学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开拓眼界,增长见识,磨练意志。同时邀请团县委、派出所等单位的校外辅导员定期和同学们开展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操。2.3创新举行“亲子”活动。亲子活动以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充满激励的语言让学生们从游戏中获得知识;在回答问题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在联想中获得创意;更重要的是,在互动中引导学生如何把爱给予身边的人,学会感恩。
3成长之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践行“做好自己,快乐成长”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宗旨。主要以教育智慧为学生构建具有童趣、童乐、童真的教育环境,践行体验式的德育教育,少说理,多导行,少用理性,多用感性,让学生体验幸福、快乐的德育教育。我校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拓宽学生成长之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1让学生形成“六种品质”。学校在办学中不仅要对学生一时负责,更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为此,学校对学生提出“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人人成为健康的人”的要求。注重对孩子进行人格、修养、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公民意识的培养,主要指导学生形成“懂感恩、能团结、爱劳动、守纪律、讲诚信、会合作”这六种品质。要求班主任主要围绕这六种品质开展一系列的班队主题活动,落实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践行这“六种品质”,逐步培养学生成人成才。
3.2让学生完成“六项任务”。为了培养生动活泼、充满智慧、洋溢个性的教小学子,我校向学生布置了“六项任务”,致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六项任务”分别是:一项运动强身体、一件乐器陶性情、一张练字打基础、一首古诗丰底蕴、一句格言立志向、一位伟人做榜样。
20xx学校植树节活动总结一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正是植树、种树的好时候,在校领导的组织下,我校开展了以“提倡绿色环保,美化校园环境”为主题的植树节活动。春风洋溢,春意盎然,美好的季节里迎来了美丽的“植树节”。3月12日,官前小学的师生们以“守护身边的一抹绿”为主题,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护绿”行动,为小树小草浇上一点水。
首先,为确保绿化工作和植树节活动有效开展,陈校长亲自布置了工作,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于3月11日中午,为校园的花草树木浇水、护树、给树松土等、清理校内绿化带中的枯草、杂草、杂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渣土乱石等。在这次活动中,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为这次活动作出了贡献。
其次,强化宣传了力度。通过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宣传,在师生中形成巨大的宣传攻势,为植树节活动做好了充分的舆论准备。特别是让学生人人参与主题手抄报的制作,将植树造林的意识深深地根植于学生心中,使学生懂得了植树造林等相关知识,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植树节的了解和植树的热情。同学们做好准备工作后,就热火朝天地行动起来。他们手拿各种工具,来来回回一趟又一趟地为校园内的小树小草浇水,为它们架起了一座甘露之桥。活动后,吕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说:“我每天都生活在校园里,但都没有想过校园里小树小草会不会因缺水而枯萎,今天的活动让我懂得应该保护好环境,也应该注意观察生活。
通过此次系列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学生在参与护绿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增强了绿化意识、环保意识,提高了个人素质,达到了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植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两天的工程,植树节也只是一个象征,要想真正把植树活动办好,就应该培养学生护树、爱树的意识。此次植树活动是学校开展美化校园,绿化环境的一个起点,今后我校将继续把这种活动精神贯彻下去。
20xx学校植树节活动总结二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给我们的家园增添一点绿色,为给学校发展作点贡献,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结合我校环保教育内容,在本中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全体学生的踊跃参与。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3月1日,在中队活动时号召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然后利用本周课余时间搜集树木的知识,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在3月5日下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召开小组会议。各小组分别围绕“爱绿护绿”为主题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有的小组以“保护树木、人人有责”、“绿色的朋友”、“小树,伴我成长”等主题开展了活动;有的小组组织队员组成义务讲解员,为大家讲解环保植树知识;有的小组则集思广意,发出“植树造林”倡议书。在本中队浓浓的“爱绿护绿”活动氛围中,全体少先队员纷纷行动起来,人人争做护绿小卫士,为美好的环境、祖国的绿化出一份力,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美丽。
利用6日、7日的周末时间,号召学生亲手种下一颗种子,细心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结合我校校园绿化活动,从8日开始,本周进行了集体绿化活动,在同学和老师的共同劳动中,一颗颗小树苗被种在了绿化带里面,看着被同学们打扮得美丽的校园,大家都笑了。
3月18日下午,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认养校内绿化植物,开展拣垃圾、落叶、擦花坛、养护绿化等活动。
3月25日下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植物生长过程我知道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把种植的过程和大家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植物的了解。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绿色畅想”,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植物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提高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为学校和社会增添了绿色。现在,全体学生爱护绿化的风氛蔚然成风,人人争做护绿小卫士,大家都愿意为学校的绿化出一份力。
20xx学校植树节活动总结三
暖风习习,春日和煦,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响应国家植树绿化的号召,使学生充分了解有关树木的知识,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及其远大意义;进一步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保护树木花草的责任感;增强爱护树木的能力,我校在3月10日——16日定为“绿化周”,杜泽镇中心小学组织了“争做绿城小卫士”植树节相关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1、我校在3月8日就下发植树节活动方案到各班,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在11日开展“行动起来,争做护绿小使者”为主题的班队会。会上全体师生根据本校实际,都踊跃的提出了建议,再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后,制定本班级的活动方案。
2、在3月11日晨会还安排了我校的叶晨燕老师开展了以植树节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叶老师给全体师生介绍了植树节的由来,介绍了国外对植树节所开展的相关活动,同学生真是受益匪浅。从而对植树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后叶老师还号召大家人人参与植树,为校园和家乡添点绿。
3、在护绿周期间我校的红领巾广播室也利用大课间进行大力宣传,呼吁我们的同学植树造林,爱惜身边的花草树木,要求我们的同学回家也和爸爸妈妈互动,利用周末时间去野外植树造林等等。
二、合理安排,主抓落实
1、以班级为单位在校内开展植树护绿活动,要求各班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在去年植树节的认领区域内为本班级认养的树木亲自施肥、除草、修理枝条,忙的不亦乐乎,就像是在照看自己的小宠物一样无微不至、关爱有加。
2、各班还要在12号前,同学们亲自出一期以植树节为主题的黑板报,要求全班同学都学习树木的正确种植方法和养护注意事项,更要了解树木的生长特性等等。
3、我大队部还组织一部分学生参加“大手拉小手”带上树苗到中心幼儿园植树护绿,在老师和学生的帮助下带领幼儿开展种树活动,在幼儿园的四周种上了许许多多的树苗,有茶花树、琵琶树、竹子、还有玫瑰花栀子花等等,还手把手的教幼儿浇水,施肥,恰逢此时,天降甘霖,有同学幽默地说:“老师您看,我们给小树苗浇水,老天也给我们浇水了!”浇过水的花草仿佛更加鲜绿,为幼儿园里又增添了一道春天的风景。
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先学后教的学习习惯(先思考、探究、尝试;再小组讨论、探究、练习体验;最后是教师的点评和分层指导,学生再探究体验);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引导学生要有团队精神,学会尊重他人,和谐交流;在评价环节,让学生学会客观进行自评和互评,学会倾听、勇于表达,学会发现不足和完善自我。[2]学生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信息技术使用习惯以及在信息活动中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是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所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学习习惯,有利于养成教育的培养。
二、创设情景,因势利导,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
课堂导入中,我们可以创设情景,向学生呈现蕴含人文、道德、社会矛盾现象的实例、视频,通过头脑风暴,因势利导,以多种方式渗透德育教育。如在七年期上册《WORD图文混排》这一章节内容时,课前我们可以给学生播放CCTV公益广告《FAMILY》,然后老师用富有感彩的语言导入:有这样的一首诗,我想大家可能都会记在心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在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中自觉跟着朗诵)那么,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感谢父母养育我们,陪伴着我们健康成长。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图文混排》的知识,制作一张爱心贺卡送给我们伟大的父母。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感恩情怀和创作的欲望。总之,[3]我们可以结合学科的特点,从社会生活与实践、学习生活、校园文化、当地文化、历史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文化主题的挖掘,因势利导,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以积极健康为主旋律,注重文化主题所折射出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正面发展。
三、默化潜移,在任务驱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现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法。在任务设置前,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把德育教育的内容灵活地融入任务中,让学生在“做任务”中体验和感受德育教育,实现教学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大丰收。例如在WORD或POWPOINT的任务驱动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我爱我家”、“校园小报刊”、“节能环保”、“读书乐”等任务从中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热爱集体、保护生态环境、热爱读书的情怀;在EXCEL与VB授课内容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开发小程序管理自己的生活账单,从中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学会自理的能力;在PHOTOSHOP中设置设计环保T恤、班徽、公益活动LOGO,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在讲授FLASH的引导层、遮罩层动画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设置飞机、军舰在周边进行日常巡逻的动画,培训学生热爱祖国、保家卫国的情怀。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德育专题的项目制作,如《拒绝电子垃圾,保护生态环境》宣传报刊制作,让学生通过环保卫士的角色扮演,对自己周边的电子垃圾现状调研、采访、分析、找到如何解决电子垃圾污染的处理方法及途径,形成报告。并对此次活动进行成果宣传、展示、评价、反思,从中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与持之以恒的毅力培养。通过围绕德育教育为主题的任务驱动,学生经过耳闻目睹、亲自体验与实践,不仅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能技巧,同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修养,使他们逐步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课堂小组合作探究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当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人人都从中受益时,小组合作程序是非常有效的。在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里,也明确提出了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合作探究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了组员的分工和职责,使得组员之间各有所责,各尽其能。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通过相互的交流、互助,还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乐于助人、与人共事的交际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并从中收获了友谊。
五、开展多元性评价,尊重个性发展和渗透人文关怀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并不仅仅意味着结果的呈现或等级划分,除了诊断、导向和激励功能外,更要着重于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渗透人文关怀。例如在《中国好声音—声音的获取与加工》主题创作中,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除了对作品本身(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技术性、艺术性)进行自评、生生互评、小组互评、他评之外,还可以对学生在作品制作中参与的态度,资料收集、整理能力,承担的任务,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交流、协作能力,作品展示时的表达、交流与反思等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价。评价既有终结性的评价,又有过程性的评价;既有定性评价,也有描述性的评价。在多元评价体系中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与优点,让所有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收获自信。并在活动探究中学会相互尊重,善于挖掘长处,发现不足,乐于分享。“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德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而人是有理性、有情感的。在评价中,做到以人为本,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点欣赏、宽容、激励与启发,多一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一份评价的标准,教育就会多出一批优秀的人才。
六、移花接木,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和品格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在学生思想品德培养方面的潜能,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理想道德教育、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中英文打字比赛、以“保护地球,倡导绿色环保“为主题的电脑绘画、电脑手抄报活动;以“读书乐、乐读书”为主题的网络搜索比赛、读书节FLASH比赛;“网上祭先烈”的爱国、感恩等一系列的德育渗透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精神生活,又陶冶了情操。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印象,我们还可以设置作品展示、成果展示等活动,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移花接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无形中受到启迪和教育,更好地做到寓教于乐,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性和品格,从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本文来自于《福建电脑》杂志。福建电脑杂志简介详见
七、加强师生心灵的沟通,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孙云晓曾说:“良好的师生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手段”。在课堂中,营造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融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和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从而营造一个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氛围,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要以生为本,用爱心、细心、耐心、精心、恒心对待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以赏识和宽容对待学生的成长。“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动作,一句真诚的表扬,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平等、尊重,从此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八、利用学科优势,开展学科特色教育,做健康之友
关键词:学生自治;能力提升;策略
中学班级建设中,学生自治能力提升的策略,立足于在自治的过程中培养自我约束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全员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发挥每个人的作用。群策群力,共同解决班级问题,真正把班集体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把班集体的荣誉当成自己的荣誉,从而减少班主任及班干部超重的、不必要的负担,保证高效课堂的顺利进行,创设温暖、自律、互助、和谐的大家庭。下面是具体的做法及反思:
一、具体实践过程
(一)学生亲自参与,考核综合素质
由学生亲自参与,当场算出每人每周的综合素质评定分进行量化考核,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不仅表现在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性上,还表现在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上,一个善于进行自我评价的人,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每名同学具有一样的基础分(100分),分两个方面进行考核。
加分方面:优秀纪律个人,绿色环保员,学习有毅力的学生,文明学生,三好学生,学习标兵,优秀班干,优秀团干,参加校内外不同类型活动,取得进步,获得小组竞赛优胜,做好人好事等诸多方面,进行量化考核。
扣分方面:迟到、未交作业,有一定的退步,违反课堂纪律,打架斗殴,不尊敬师长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
为了使每名学生更加重视这样的评定,我会分阶段(即寒、暑假)对同学予以奖励,奖励的方式要常变常新,让学生充满期待,使之成为其行为动机,从而积极地参与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教育中。寒假的奖励方式可是一张来自于全班同学写满贺词的贺卡,也可以是老师和同学们制作的光碟,还可以是装满同学们祝福的许愿瓶等等,总之要别出心裁,富有新意;暑假前与该考核挂勾的一项活动是校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按照平常的量化考核得来的分数进行评定, 以30%为A档、50%为B档、20%为C档的标准与考核分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本班A档、B档、C档的同学名单,用以上方式可激发学生情感。情感在学习中有重要作用,即要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我管理的教育中。
(二)细化班干部分工,能力与个性结合
将班干部仔细分工,分项培养,使每个人的能力与其个性相联系。每个人的能力都带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我主张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对其培养、分工:班长统筹分派学校、班级所要举行的活动;纪律委员负责课堂纪律、课间活动秩序及政教处所布置的工作等;学习委员负责解决同学们学习上所存在的问题,比如上课发言不积极,作业收交不按时等,及时解决多数同学不能解答的问题及教务处布置的工作;卫生委员负责室内、外卫生检查,领取、整理卫生工具和教师用品,维护电教设施等;文体委员则负责运动会、文艺表演、联欢会的组织与安排;组织委员负责布置及吸取手抄报、黑板报,收取书费,组织各项活动(比如联唱大赛、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如此,群体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活动上有相应的分工,紧密合作,亲密无间,包含一种相互促进的利益关系。很早就有研究发现,单独一个人跑步,没有几个人一起跑时速度快,所以,我们要大力发挥群体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服务岗位,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业可为,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也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三)增加学生组织、参与活动机会,提高主人翁意识
市教育局、学校、班级所举行的各级各类活动,比如"校歌大家唱"、"阳光大课间"活动,均由学生组织、全员参与,自主评选候选人及评委,再通过比赛选拔出最终参选人。这样全方位的参与活动,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主人翁的意识,对于责任感的培养和学习态度的改变等方面具有较强影响。
(四)开展合作学习,带动能力发展
开展学生合作学习与共同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兵救兵、一带一的方式,弥补大班教育不能面面俱到的缺陷,也使同学们深深地体会到老师的辛苦与艰难。同时把竞争与合作机制引入到小组竞赛中,开展小组"人平分"竞赛、达标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其竞争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自立自强、自信向上、坚韧顽强的品格。这种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民主、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加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实践意识,使其认识到:只有合作,才能强大;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相应的能力,才能提高实践活力,从而带动能力的发展。
(五)每周组织评价,以先带后,增强学生积极性
每周五下午,由每组1号同学对本组每名同学进行一周等级评价。遵守课堂纪律,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者,可被评为A档;遵守课堂纪律,基本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者,可被评为B档;其余表现一般者,则被评为C档。通过家长联系本、校信通等方式表扬先进,树立学习典范,从而用先进带动后进,使班级向好的方向发展。
每周一下午的班会,要依据上周纪律表现评选出"纪律优秀小组",从每周的周考中评选出"学习优胜小组",从每周各组同学在上课中的表现方面、卫生方面、佩戴红领巾等方面评选出"最优小组"。对于优秀小组的成员,均由班委组织给予相应的奖励:可以是加分奖励,也可以让优秀小组成员优先挑选座位等。利用集体压力、集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来调动学生,自觉、自主参与到本班的各项管理中。
二、几点反思
第一,大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及创新意识,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比如:对于本班所存在的典型问题,由同学们共同协凋、共同解决,在他们争先恐后出谋划策之时,很有可能出现灵感,好的教育方法随之产生。
第二,学生所发现的问题要分两种情况进行处理: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没有必要汇报,由学生自行协商解决,帮助其树立自主意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求助老师,老师引导、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三,提倡班级自治,并不是一切任学生说了算,放任自流,教师必须发挥统领作用。因为中学生年龄尚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养成,处理问题的经验尚浅,所以教师必须起到引导、协助、统一思想的作用。
第四,加强班级间的合作交流。例如,卫生检查可以实行班级轮换制;各年级也可组织各班代表交流、座谈,总结本班学生自治所取得的成绩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这样既有利于互相吸取先进经验,也有利于共同解决问题,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学生自治,旨在把老师带、学生跟的教学管理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的新型班集体建设模式,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服从,转变为主动参与,遵循和把握中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发展需求,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责任感和荣誉感,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意识,合作意识,良性竞争意识。学生自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协作能力,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班级管理和学习实践中得到锻炼,重新认识自我,发现并实现自身价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守珍,黄知荣.心理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