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1: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然景观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洼池水泛碧波。
春风吹红桃花脸,
疑是血藏嫩叶中。
秋风瑟瑟把叶吹,
一落落下蝶飞飞。
疑是空中花儿开,
此情此景更胜花。
雨
淅沥淅沥天流泪,
滚落天边寻天涯。
无意落入莲叶怀,
它把莲叶当成家。
待到晨曦天破晓,
它才离家去流浪。
来到长江岸边来,
真正找到它天涯。
花
春风又绿长江水,
我亦走过长江边。
万绿丛中一点红,
疑是飞花轻似梦。
春风一吹百花开,
争齐斗艳红黄蓝。
夏雨一洗荷莲绽,
冲出污泥而不染。
秋风吹落花瓣叶,
关键词:作文教学;乡土资源;乡土情结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每读到朱老先生的这两句诗,我便思考我们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的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中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写作题材比较狭窄,他们在写作文时,总会觉得无话可写,内容空洞,缺乏真情表现,有时只有假情假意,语言干巴巴,情思不见影,进而害怕写作文。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之一是学生手头题材匮乏,没有“真事”,也缺乏发现,就很难抒发真情。其次是他们不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其实,他们生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从小就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蓝天白云、落日晚霞、绿水青山、村落炊烟、花草树木……这些都能带给他们美的熏陶,并为他们描写优美的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只要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农村事物入手,他们就不会感到没有东西可写了,也就乐于写作了。因此,我认为,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教学的特定优势――乡土性,努力地培养他们的乡土情结,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乡土”二字,农村作文教学就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新课程标准》指出:当今之急就是要强化课程资源和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在这里,“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主要指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秩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乡土资源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因此,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合理充分地利用乡土资源,实行一套切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欣赏自然风光,激发乡土情感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田园风光美,自然景观美,农家新居美等等都是学生写作的好素材。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罗丹论艺术》)。因此,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学生写作时,要让他们学会多角度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在自然风光中寻找美。例如:水稻、油茶、小麦、桑田、菜地……,无论哪景哪物,均能各见风韵,随着农村四时变化,何时都能组成了一幅幅美的画卷。闹春图、青苗图、丰收图……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事物中,去发现美,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因此,我在作文命题时,让学生能从自己的家乡,从农村中最熟悉的、有兴趣的题材入手,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然后抒发所感。例如:我在教学生写《故乡的春天》时,我便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家乡有的,也能观察到的事物,并且不怕失误,于是学生们便在作文中写进了绿芽、绿叶、柳枝、春花、春草,有些学生甚至把春水和蝌蚪带进了作文中,这些实物也就造就了作文的素材,他们的作文写出非常形象生动,不失为成功的作文,这样就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领略民俗风情,增进乡土情结
孩子们出生在乡村,自有乡村的风俗,成长在农家,自有农家的欢乐。农村情浓、趣浓的题材,很多邻里的、交往乐、纯情美、婚俗寿礼、买船造屋、庆贺开业的规矩等等,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如“清明挂清”、 “冬至祭祖”、 “做寿庆礼”、“母女哭嫁”、“上梁唱彩词”。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它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这些都在学生的作文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增进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深厚情感。例如要求介绍学生写作家乡风俗的文章时,可以先让学生深入农村或家庭,实际体会家乡风俗活动,然后请长辈介绍风俗的源由,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字既有内容,也贴近生活和实际。如果教师加以点拔和引导,学生定会兴味盎然,写作水平会有所提高。
三、搜集民间故事,深化乡土情结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6―0097―01
目前,农村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写”、“言之无物”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农村学生缺乏对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的观察和采撷。那么,怎样使农村学生走出这个写作困境,使学生乐于作文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改革课堂的教学模式
转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改革旧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作文课堂教学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为此,教师应当从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起草修改成文)中解脱出来,变“教”为“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在教学中提倡互帮互学,把整节课的辅导变为:教师用四分之一的时间指导,启发思路,学生用四分之二的时间动笔写作,留下四分之一的时间点评、修改。这个新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可概括为:导学(群体教学与分组教学相结合)点拨个别指导修改评议再修改润色成文。对于这个优化了的课堂教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均能当堂完成习作。这充分说明,改革旧的教学模式,优化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不但能减轻学生负担,而且还能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二、创造条件,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的“从内容入手”的作文教学法给笔者很深的启示,其基本思路之一就是“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的能力”。因此,教师应采用“组织活动”的方法展开情境,结合农村的自然景观、新人新事、风土人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我们知道,大多数农村学生都有过劳动的经历,有着去山川田野追逐嬉戏的共性,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共性,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劳动。因为在这些劳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内容,而学生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动脑、动口、动手、动感情,让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再去动笔写作,那么学生就能根据眼前的材料想得到、写得出。
三、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加强指导,主要指的是“新、趣、活”方面的指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所谓“新”,就是新鲜或创新。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就是比较新鲜少见的事情。例如,拍电影、电视剧对农村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拍摄队伍驻扎笔者所在的山村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于是,笔者抓住这次机会,组织学生现场参观,让学生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以此使学生明白,作文选材“新”,写出来的文章质量才比较好。
所谓“趣”,是指作文要有童趣、农村味。农村学生应写出具有农村特色,反映农村新变化的文章。作为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独特的农村生活角度去选材、去描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丰富多彩的环境里写出精彩的文章。
所谓“活”,是指作文的内容活、形式活。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作文题目灵活选材,运用灵活多变的表达形式把语句说具体通顺,使笔下的人、物、得有生气,让读者感受到农村的新变化。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内容,读者才肯看。
四、选好题目,开阔学生的写作视野
俗语说得好:“好题一半文。”这充分说明,好的作文题目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思维,使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好的题目与文章珠联璧合,相映成辉,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相反,如果作文题目假、大、空,就会使学生感到“老虎吃天――难以下口”。因此,教师应在相同的材料下,多视角地思考,设计出新鲜生动的题目。例如,六年级上册“语文天地・三”要求写“美好的童年”,这个题目要求所选材料必须是印象深刻的童年往事,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可进行如下命题,《童年趣事》《童年的发现》等。这样的题材来源于生活,是学生熟悉的内容,会使学生的作文写得生动、自如。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和谐人居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记得今年的春节特别寒冷,大雪一场接着一场,但我家却特别喜庆,因为爸爸在平水的金色东江买下了称心如意的住房。我问爸爸:“这地方不在闹市区,用你们大人的行话说,不是黄金黄地段,你为什么怎么钟爱?”爸爸侃侃而谈起来:“金色东江园区,将“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其中,将多彩的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元素融入现代建筑和景观设计中,是“和谐人居”的理想社区……”“爸爸,你这么夸赞,金色东江的老总要请你去做广告形象人了!”我打趣地说,“我们老师讲和谐社会,你这又冒出和谐人居来,倒挺会仿版的!”“呵呵,和谐社会咋是一个空乏的词汇?它是有具体内涵的,和谐人居住就是其中的一大内容。你说人们不能安居?社会怎么和谐?……”爸爸像一个社会学家似的,给我讲了方方面面的和谐,诸如家庭和家庭的和谐,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个体和集体的和谐等等,我虽然不住地点头,心里却是似懂非懂的,不过当爸爸带我去观看金色东江后,我对“和谐”的理解有了突破。
这是一个雪后晴朗的日子,我目睹了金色东江园区的容姿,一条由绍兴北丘陵流入山会平原的最大溪河——平水东江,温柔地相依园区,勾起你对水的无限恋情。江畔植被葱茏,江内流水澄碧,两岸风景如画。沿河长长的绿带,将四季融入其中,“云樱飞霞”樱花烂漫、“柳荫蝉鸣”美不胜收、“秋色嘉实”金桂飘香、“香雪溢沁”景致“乐野”……爸爸说每个季节都有极品,呈现自然、人文、历史的相容与对话,体现了设计者对和谐的努力追求。
雪后的东江,迎面的风夹着江上的水气,有一股凛冽却痛快的味道,但与寒气不同的是,在东江的西面,一个建筑群——金色东江让你全身心的兴奋,明快亮丽的外墙色调、简洁挺拔的`线条、轻盈开畅的的构架、错落有致的布局,完美地构建起清新宜人的家园。午后,一道道金色的阳光照射在东江,瞬间被折射成千万缕耀眼的光芒,洒落在整个小区,温暖而和谐。
从小区的入口处到内部的各点各位遍布景色。主社区入口,黑白相配的形象雕塑,尊贵不凡;整齐的花草树木导引住户进入小区;模拟喷泉倍添生机。次入口处用写意的石块作为社区的形象标志,点缀精巧的植被把路面铺装得趣味盎然。更让人心动的是小区内部特设20xx多平方米的大型中央花园,有百合花雕塑、双层叠水瀑布、艺术浮雕景墙、亲子乐园等等生动的布局。多彩的空间,既是孩子嬉戏玩耍、老人散步健身的好去处,又是邻里沟通的良好平台。
爸爸说,金色东江还有许多特别之处,而所有的设计都体现着两个字——和谐。亲临其间,我服了爸爸对金色东江的选择,它不是简单的景观型小区,既解人们对水的情结,同时平等、自由、质朴的交流空间,营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大环境观把社区周围的交通、景观、建筑情况连动起来,形成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完整的建筑体系,在不断完善中让人享受到合理、舒适的建筑空间,达到人与建筑的圆融、和谐。居住在这样的小区内,作为社会的人心境自然愉悦。
解读了金色东江,让我清晰了和谐人居与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旅游 龙脊梯田 景观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185-04
龙脊梯田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名胜,这里有“天下一绝”美誉的梯田景观,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感受梯田美景。那么,龙脊梯田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将在旅游场域中主要讨论龙脊梯田景观的内涵和意义。龙脊梯田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标示物,作为景观的符号,龙脊梯田还具有更深层的内涵。因为,作为符号系统,一般的旅游标示物都具有两种基本的指示功能: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前者指标示物的物质构成,后者则指符号所表示的概念。依据我们对麦克内尔理论的理解,“标示物”具有指示上的专属性,它可以分为两方面的指喻:一是“内在的标示物”(inside marker)。二是“的标示物”(outer marker)。前者指“真实的东西”(real thing),后者则指“与之相关的东西”(about thing)。二者的意义大致与语言学中的“能指”与“所指”相当[1]。
因此,通过理解旅游标示物的能指与所指,来深入挖掘梯田作为旅游景观的符号价值是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开发旅游之后的龙脊梯田景区具有以下三种景观共同组成龙脊景区美景。
一、梯田自然景观
对于有“梯田世界之冠”美誉的龙脊梯田景观,无数文人墨客用极尽溢美之辞来赞叹其壮丽秀美,如有人赞叹龙脊梯田:“蜿蜒起伏的曲线,如流动的丝绸,肆意在天地间泼洒奔腾。”“既有大刀阔斧的砍削,又有丝丝入扣的精雕细琢;既显得气势磅礴,又蕴涵着清秀旖旎的艺术情调”[2] 等等。无时不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既能亲眼目睹“只应天上有”之龙脊梯田景观,又能释怀因平日辛劳引起的疲惫身心,陶冶情操。这些体验主要来自于梯田美景的自然景观。
龙脊梯田景观主要可分为平安壮族梯田观景区和金坑红瑶梯田观景区。平安壮族梯田观景区主要的旅游观景点有金竹壮寨、黄洛红瑶寨、龙脊古壮寨、平安壮寨、龙脊梯田;金坑红瑶梯田观景区主要的旅游观景点有金坑红瑶寨群(大寨、田头界、壮界、大毛界、新寨、下布、小寨)、金坑梯田(千层天梯、西山韶乐、金佛顶)、下布茶园风光、下布峡谷、下布瀑布群等。
正如当地旅游部门在宣传单中介绍的那样:龙脊梯田的景色随季节的更替而变幻无穷。开春之际,灌满水的层层梯田映衬着天光,如同根根银带相叠;夏日骄阳似火,绿油油的禾苗随着微风翻卷着道道绿波;金秋流光溢彩,漫山铺金,层层梯田若级级金阶,梯田环绕的山峰又似座座金塔;隆冬,银装素裹,把梯田和山寨都嵌入了冰雕玉砌的童话世界里。在错落有致的梯田间、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在炊烟袅袅的山寨里,偶见瑶女壮妹身背竹篓,款款而行;在流泉飞瀑下,溪水潺潺中,时有红瑶妇女洗梳长发,玩水嬉戏,不时飘来几缕悠扬淳朴的山歌声,令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从这份极具煽情的宣传单来看,龙脊梯田景区之美已经超越了季节,跨越了时间的界限,一年四季尽显出不同的风景。尤其是旅游部门极力宣传的正是梯田的自然景观,也不难看出自然景观给游客带来了愉悦身心的超值享受。特别是在平安梯田景区和金坑梯田景区中又打造出几个景点,如“七星伴月”、“九龙五虎”、“千层天梯”、“西山韶乐”等美景。这些景点名副其实,形象逼真,让人流连忘返,吸引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望和拍照。
其中,“七星伴月”景点中的“七星”指当初开天时特意留下来的七个小山包,七个小山包分别叠立在七块田的中央,远远望去像七颗闪烁的星星,守护着龙脊那块弯弯的月亮田。人们还给它赋予了生动感人的传说故事。据说“七星伴月”景观的形成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相传几百年前有一个叫阿星的壮族小伙爱上了一个叫阿月的瑶妹,按照当时的规矩,壮族和瑶族的青年男女不能通婚,否则要受到寨规的惩罚。为了得到幸福,他们冲破重重阻力和封锁,几经周折,来到这一年四季被云雾缭绕的高山,过着隐居的生活。他们开山种田,生儿育女。然好景不长,瑶王带领着族人,把阿月押回了瑶寨。可怜的阿月天天遭到族人的唾骂,更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和他们的六个儿女,精神饱受折磨,加上饥寒交迫,不久含恨而死,被埋在了现在的“月亮”田里。有一天,阿星带着他们的六个儿女来到阿月坟前祭拜,感物伤人,放声大哭。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声感动了上苍,老天也流下同情的眼泪,刹时间雷电交加、狂风大作,大雨滂沱。待雨过天晴,阿星和他们的六个儿女都不见了,只见七个大小各异的土山包,陪伴在阿月的坟前,形成了现在“七星伴月”的奇特景观 [3]。
同样,“九龙五虎”景点也别具特色,形象逼真。“九龙”指龙脊主脉在这里分出来的九条小山梁,“五虎”指这里五个略微凸起的小山头。“九龙”、“五虎”全部为梯田所盘绕。在平安壮族梯田的一号景点上可以看到“九龙五虎,二龙抢珠”气势磅礴的景观,顺着梯田的走向可以看到有九条山脉的脊背从上而下,像是九条龙从天空中俯身下到金江河饮水,在他旁边的有五个像五个老虎一样蹲在地上,守护着这一方水土。在风雨桥旁边有一个像龙珠的土山包,在它的左右方分别有一条山脉把它夹住,仿佛活生生的两条龙在争夺珠宝一样。当地有一个诗人是这样赞美梯田的:平安二景势峥嵘,五虎奔游绕翠峰,九岭山峦龙戏水,七星伴月图画中。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带给游人们不仅仅就是视觉上的冲击,还有心灵的震撼。
二、农耕文化景观
龙脊梯田之所以受世人瞩目,不仅在于其壮观秀丽之外表,更在于其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是文化与财富接轨的天梯,是古老农耕文化的载体。所以,在欣赏梯田之美后,人们不免疑惑是谁开创了如此壮观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景观。梯田并非天成,原来的群山峻岭如何变成眼前有如波涛滚滚之环山梯田?这就是聚居于此的梯田主人勤劳、智慧的结晶。
龙脊梯田距龙胜县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景区面积共66平方公里,梯田分布在海拔300米~1 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度~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虽然南国山区处处有梯田,可是像龙脊梯田这样规模的实属罕见。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末,成形于明朝,完工于清朝初,距今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4]。在这漫长的梯田拓垦历史中,壮族与瑶族人民并肩协作,在龙脊上“书写”着鬼斧神工般的如诗画卷。
居住在这里的壮族、瑶族人民,祖祖辈辈,筑埂开田,向高山要粮。从水流湍急的溪谷到云雾缭绕的峰峦,从森林边缘到悬崖峭壁,凡是能开垦的地方,都开凿了梯田。这样,经历了几百年、多少代人的努力,使龙脊梯田日臻完美,形成了从山脚一直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成塔”的壮丽景观,由于是依山而建,因地制宜,因此这些梯田大者不过一亩,小者仅能插下两三行禾苗。“月亮还做梦,火把照天红。不等太阳醒,就得上早工。挖山地皮动,挑担脚生风。田往龙脊开,从此不受穷……”的“龙脊开山谣”唱响了壮族和瑶族先民在大山上开垦梯田的壮举。胝手胼足的龙脊先人不仅有力气,更有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他们的先祖从遥远的他乡迁徙来到龙脊这片山区,带来了种植水稻的先进技术,龙脊人世代牢记他们的先祖开垦梯田的艰难历史。
平安壮家的祖先叫廖登仁,怀着对幸福的向往之情,怀着对莫一大王(壮族传说中的英雄)的虔诚之心,他从宜州一路走来。一路摆着罗盘,一路尝着脚下的泥巴,以寻找最后的定居地。他在兴安县小榕江暂时落脚,听说龙脊一带山好水好(当初龙脊还归兴安管辖),几经辗转来到龙脊。他的舌头告诉他,这里泥土的味道就是不一样。白天,他看到龙脊上空云蒸霞蔚,飘荡着缕缕祥云紫气,心中激动无比;夜里。他梦见苍峻的龙脊上鳞光闪闪。他听见了龙脊的召唤,仿佛看到荆棘遍地的龙脊上翻滚着层层金色的稻浪。他激动得不能自已,断定龙脊是值得他和他的子孙们用血汗乃至生命来浇灌的幸福之地。
在反复勘测了水源之后,在锻打和磨砺了开山二斧、开山锄之后,在编好无数的草鞋以后,在向冥冥之中的祖先和天地诸神祈祷以后,千百年来与寂寥云天默默相望的龙脊上,从此踏出了拓荒者的第一行脚印。第一堆开田的篝火燃烧着廖家人气干云天的创业豪情。在周边山民还停留在以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微薄收成的时候,廖登仁开始营造他宏伟的梯田。
壮家和瑶家,平安和金坑,一南一北相互呼应。开拓者在这两块土地上经久不息的征战,合成一曲气势恢弘的天地交响曲。“好个密密村,好个密密垌,种粳得吃,种糯得收……”龙脊开发的初步成功,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进驻龙脊的汉族兄弟也加入了开垦梯田的行列。从此,龙脊的岁月全部刻进龙脊梯田的年轮里[2]。
“从河谷到白云缭绕的山巅,从万木葱茏的林边到石壁陡崖前,凡有土之地,均拓开梯田,凡有水所在,亦开渠道水沟,古人云:‘水为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犹力耕。’”[5] 盘绕四周群山峻岭的龙脊梯田就这样被壮族和瑶族先民拓垦出来,其中,始祖田是龙脊梯田的鼻祖,为了纪念先祖,龙脊人世代膜拜他们的始祖田。在古壮寨有一块名叫“发喉”(壮语,意思是最早收割谷子的地方)的始祖田。同样,在金坑梯田景区(如今大寨学校的大门前),那个过去叫做上八塘、下八塘的地方,也有一块令人敬畏的始祖田,也在默默地接受后人的膜拜 [2]。始祖田是龙脊人的骄傲,是他们对先祖建设家园、开垦良田的纪念之处。
龙脊开山造田的祖先们当初没有想到,他们用血汗和生命开出来的梯田,竟变成了如此妩媚潇洒、壮阔磅礴的绝美景观;更没有想到,他们用以维生的梯田竟然成为世人远离喧嚣和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大大小小的梯田如丝绸般覆盖着村落四周的山岭,令人惊叹的是,在这浩瀚如海的梯田世界中,最大的一块不过一亩。这多如牛毛的梯田,多是只能种上一二行禾的“带子丘”和“蚂一跳三块田”的碎田块。可以想见,这些碎田块凝聚了人们多少血汗,又孕育着龙脊人多少个梦想。即使是“蚂一跳三块田”,狭小的田块也没能阻止人们在此播种梦想,收获喜悦。有个蓑衣盖过田的故事,说是一位长工,早饭后捎上午饭去挖田,田主告诉他,要挖完大山脚那两亩二百零六丘田方能收工回家。能干的长工,不到日头下山就把田挖完了。他从低数到高,又从高数到低,怎么数也只数得二百零五块,怎么找也找不到那块未挖过的田。待他荷锄拾起斗笠蓑衣时,才发现雨具下面藏着一块田……[6]。
如果说开垦梯田是龙脊梯田景区农耕文化得以形成的第一步,那么随之而来的耕种与梯田维护以及围绕梯田开展的一系列农耕习俗活动则是龙脊梯田农耕文化的载体。龙脊地区的农业生产因梯田面积狭窄,地势陡,多采用锄耕、耦耕法,“耦耕”法,即以二人负犁平行,代牛而耕,一人执犁以随其后。另外,与之相应的居住文化、节日文化等都是农耕文化的体现。“壮族50多个节日,近一半源于水稻耕作,节日的主旨在于求得两种生产的繁荣,稻作在各族生活中的分量之重,可见一斑”[7]。因此,农耕文化景观是龙脊梯田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壮族与瑶族文化景观
在龙脊梯田景区里,除了欣赏梯田的自然美景和农耕文化景观之外,人们还可以观赏壮、瑶等民族的歌舞表演;欣赏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品尝民族风味餐;购买当地土特产“龙脊四宝”;宿当地民居可体验壮族、瑶族民俗风情,品味蕴藏在梯田里的壮族、瑶族少数民族文化 [4]。
来到龙脊景区的游客们必定会对身着白色衣服、包着头巾的壮族妇女和身穿红色衣服的瑶族妇女印象深刻,她们是景区里壮族与瑶族的身份象征,更是一道迷人的风景线。其中,一年一度的红瑶“红衣节”也给游客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红衣节”源于龙胜县泗水乡的赶会期。因泗水周边红瑶很多,每年最兴赶农历三月十五的会期。此时是传统的物资贸易交流集会,也是亲朋好友交往及青年男女物色对象的时机。节日活动除了赶会购物,还有唱戏、唱彩调等娱乐活动。那时,红瑶妇女盛装打扮,云集于泗水街。这些穿着鲜艳的红色衣服的红瑶女子,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后来,旅游部门注意到了这一现象,遂把这个赶会的日子运作成为全县少数民族特色节庆,并命名为“红衣节”[8]。这也可以视为瑶族服饰文化在旅游场域中的展现。
位于龙脊梯田风景名胜区内的黄洛红瑶寨,是展示红瑶民俗文化的民族风情景区。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该寨红瑶女子的一头长发。黄洛寨红瑶妇女都留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头发大多数都能垂到地上,头发1米以上的妇女就有60多名,头发最长的有2.14米,因此而获得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群体长发女之最”的证书,具有极高的人文观赏价值 [4]。黄洛寨地处龙脊景区海拔较低的地段,又是前往平安梯田和金坑梯田两大梯田观光游玩必经之地,故而游客不会错过黄洛寨女子在黄洛歌舞大堂的优美舞姿和长发梳妆表演。舞台上的中青年女子一边梳理头上丝丝缕缕的长发一边集体吟唱《长发谣》。长发在红瑶女子的手中缠绕,最后或是平绕头上,或是交叉盘绕于头上,或是在额前扭出一个发髻,盘出龙脊梯田般弯弯曲曲的韵律。盘在头上的发髻由三把头发组成,一把是头上正长着的,一把是18岁成年时剪下来的,另一把是平时收集起来的洗头梳头时掉落的,主人用这三把长发一起盘成独具特色的发式。
经主持人介绍,按照当地风俗,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平时盘出不同的方式,即一是未婚少女除了将秀发盘起来外,还要在秀发外罩上一个黑色的绒帽,不让外人轻易看到她们的美丽秀发,越发显出一种含蓄的美;二是已婚却还未生育的妇女将头发盘成圆形;三是已婚生子的妇女在额前盘一个球状的发髻。所以,走在瑶寨,只需观察她们的发式,就能知道谁是未婚女子,谁是已婚未育的,谁又是已婚生子的妇女。在此,女性头上的发式不仅仅是美貌展现的一部分,更成了她们的身份象征。
此外,景区里的龙脊古壮寨和北壮第一寨――金竹壮寨是集中体现壮族文化的两个村寨。金竹壮寨因金色的竹林而得名,是龙脊十三寨的“第一寨”,有80户人家,450多人口,是中国典型的壮族村寨,号称“北壮第一寨”,1992年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壮寨的楷模”。这里可以看到古朴的壮族民间舞蹈,有庆丰收的“扁担舞”,有象征少女成年仪式的“师公舞”和驱赶野兽的“竹梆舞”,还可以听到优美动听的山歌,即一群着装典雅的壮族姑娘会端起一杯杯龙脊水酒,为游客唱上那流传了几代人的壮族敬酒歌,让游客真实的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壮族风情。
此外,金竹寨里的几棵古树也惹人驻足观望,尤其是其中一棵古树上刻有“莫一大王”头像,“莫一大王”被北部壮族地区的群众作为神灵敬奉。这个景点对宣传壮族文化,保护壮族传统民间信仰起到一定作用。同样,在龙脊古壮寨,游人们还可以看到铭刻在风雨桥石板上的“三鱼共首图”景致,这是壮族人民开垦梯田的历史见证。也是壮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智慧之象征。
总之,龙脊梯田景区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代表,主要体现在梯田美景之自然景观、农耕文化景观和壮族与瑶族文化景观。游客来到景区旅游可以充分感受梯田的自然景观和壮族与瑶族的农耕文化。但是在旅游开发和宣传中,我们发现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重视自然景观甚于人文景观,龙脊梯田景区的农耕文化和壮族文化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和重视。游人们来到景区,主要是感受梯田四季轮回之不同美景,而没能体会到美丽的梯田景观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蕴,无法感受到壮族和瑶族人民开垦梯田、维护梯田的艰辛。二是有关壮族、瑶族的民俗文化景观中偏重于对瑶族文化的宣传,特别是关于天下第一长发村――黄洛红瑶村寨的大加宣传。然而,作为景区最大的民族主体,最早的梯田开发者――壮族的文化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彰显。三是这几种景观没有被很好的结合成为一体。比如在欣赏长发表演的时候,游人无法从中感受到梯田景观,似乎两者是不相干的。另外,在欣赏梯田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没有文字或其他方式对当地农耕文化的介绍,似乎梯田是天然形成的景观。若能在始祖田立一块碑文,介绍始祖田和梯田开垦的历史,或者在相应的地方介绍梯田耕作的文化,则会使人们在观赏梯田美景的同时,体会到梯田来之不易和农耕文化内涵之深蕴,这种结合将不仅仅给游人们带来视觉的冲击力,同时还带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理性思考,并使人们深受农耕文化的熏陶。如此一来,龙脊梯田景观的深层内蕴才得以充分展现和弘扬。
参考文献:
[1]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82.
[2]黄钟警,吴金敏.精彩龙脊[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5:6-17.
[3]李富强.现代背景下的乡土重构――龙脊平安寨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28.
[4]龙胜各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47-148.
[5]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54.
[6]伍发积,龙脊梯田[G]//黄钟警,陈善,等.龙胜风情.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10-11.
激发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
叶圣陶先生说:“把教师的要求转变成学生的需要是改变教学的最高境界。”这句话生动而全面地诠释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在教学中的意义和重要性。即: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呢?结合教材内容和特点可采用多种方法。
一、创设悟境,激发求知欲
因材施教,创设悟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能使学生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在教学《雾松》这一课时,我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然后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四大自然景观,并相应出示了四幅相关景观图,请同学猜一猜,哪一幅是雾松美景?其它三幅各是哪三个景观。同学们纷纷争看答题,几乎不费多少口舌就掌握了四大景观的有关知识。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这时我告诉同学:“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去走一走、看一看,去领略一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吉林雾松奇观,相信同学们都将为之折服,说到此处,班上同学兴致极高,随后请学生观看了雾松景观的录像片,边看边提问:这么美的景观什么时候才有?为什么只有吉林有,咱们无锡却没有?通过引导性提问,激发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看完录像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去寻找答案,引发了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
二、表演课文,达到乐学
修订版“大纲”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后面还附有80首古诗背诵推荐篇目,背诵是吸收语文营养,丰富语文积累的有效方法,但大多学生认为背诵是份苦差事,既费时又乏味,如何让学生从厌背诵到乐背诵呢?根据学生爱模仿、善表现、乐表演的特点,我将部分对话较多、适宜编排剧本的课文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自导自演编排剧本,利用兴趣活动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并评选出前三名颁发“金鸡奖”,学生参赛兴致极高,一下课,他们顾不上休息四人一组进行编排:从课文内容的改编、角色的分配、场景布置、编排时间安排均由学生自行调整和协调,学生自导自演表演欲极高,大有一决胜负之雄心。而要演出高水准,牢记全文熟背台词则至关重要,是取胜的前提和基础,此时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背诵课文内容,一改以往的厌烦情绪,显得不亦乐乎。但小导演们并不满足于死板地背台词,对演员们的表演神态、动作、语气都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远高于背诵要求。学生通过表演课文即牢固掌握了课文内容又受到了情感熏陶,思想教育获得了美的享受,使每个学生都最大限度地有所收获、发展,到达乐学。
三、看看做做,激活思维
习作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强调作文讲究“真实”,但现在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说假话、套话,甚至无话可写,究其原因学生会说:“脑子里空空的,写什么呢?”为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诉。我将学生带出课堂,走向生活体验生活,进而引导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如写《校园一角》一文时。我没有告诉学生今天要写作文,而是一开始告诉学生今天来一次智力测试,看班上哪些同学记性好。比赛要求:每个同学去参观学校门口右侧的小花坛,时间15分钟,看谁记住花的名称最多,其中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花或草,不但能说出名称还要能讲出它各部分的特点,学生的好胜性被激发了出来,他们跃跃欲试、不甘落后,你看他们来到花坛边观察得多仔细哪!有的边看边说,有的虚心地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当交流汇报时,有好多同学竟然一口气报出了二十多种花卉名称,当讲到个别花卉时也是如数家珍,头头是道。此时水到渠成,学生思维被激发了,再让学生把刚才看到的小花坛景色写下来,学生还会说:“无内容可写”吗?
除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巧设问题、游戏启发思维、开展竞赛、做实验等等,总之关心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注意启发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这是时代的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获得探究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创新的乐趣,并将这些乐趣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机,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学最高境界。
关键词:乡村景观;旅游;鄱阳湖流域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131-02
江西省面积的97%属于鄱阳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农业发达,被称为“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农耕文化底蕴深厚,逐步形成了在歌谣、节令、习俗、耕技等方面独具地方特色的古村镇。距今为止江西省有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浮梁县瑶里镇、青原区文陂乡陂村、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江湾镇汪口村、思口镇延村、龙南县关西镇关西村等2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流域内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具有较大的旅游发展潜力。乡村旅游已成为鄱阳湖流域经济开发和旅游研究的热点[1]。笔者试图对鄱阳湖流域乡村旅游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实现乡村旅游景观的生产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完美统一,让农业发展方式与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相协调,维护鄱阳湖“一湖清水”[2]。
一、研究区乡村景观旅游规划的意义
(一)保护文化遗产,丰富旅游资源
鄱阳湖流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丰富多彩,农耕文化与良风美俗交相辉映;茶文化、稻作文化、鱼俗文化、候鸟文化、陶瓷文化、药文化、酒文化、禅宗文化、傩舞文化、庐陵文化、客家文化异彩纷呈[2]。对乡村景观进行旅游规划,开发中国最美乡村游、梅窖三僚“风水文化第一村”、 “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等乡村旅游,对保护文化遗产,丰富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2]。
(二)保护环境,提高旅游资源的品位
由于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滑,因此,城市居民对乡村优美环境的向往油然而生。乡村旅游吸引城市居民的亮点及乡村旅游的卖点都是优美的环境,因此,对乡村景观进行旅游规划,通过旅游业的科学管理促使当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保护环境,提高旅游资源的品位。如都昌古塘村、安义古村群、进贤文港、西湖李家、汪山土库、婺源理坑、永修吴城、浮梁瑶里、新余昌坊、龙虎山上清、金溪竹桥、广昌驿前、龙南关西、贵溪樟坪、井冈山菖蒲、乐安流坑、铜鼓大等乡村环境无一不让行人和游客交口称赞[3]。
(三)振兴乡村经济,促进社会和谐
乡村旅游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带动功能大、辐射能力强、倍增效能高等优势。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能拉动居民消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能增加乡村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调整和优化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让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4],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二、研究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困境
(一)开发与保护相矛盾
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经营者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惜牺牲资源与环境、破坏文化遗产,导致旅游开发与保护相矛盾。如,婺源鸳鸯湖由于水上旅游项目的开发带来的快艇的影响和游客的进入,干扰了来湖栖息越冬的鸳鸯,冬季来婺源栖息的鸳鸯由开发旅游前每年大约4 000对锐减至每年2 000多对[5]。为了经济效益,乡村旅游景区商业气息过重、旅游商品泛滥,严重破坏乡村特质性景观,淡化了乡土文化特色。如婺源不少乡村不少居民为了经营旅社、饭店和小买卖,拆旧房建新房,导致古建筑的破坏和文化遗产的丢失。
(二)缺乏景观资源特质性的认知与保护,导致景观同质化
乡村景观是乡村与其所处的自然、文化、社会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系统与格局[4],不同的乡村文化不同、特征不同。研究区乡村景观规划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往往因为眼前利益,头脑发热,照抄照搬他人挣钱的项目,缺乏景观资源特质性的认知与保护,导致景观同质化。
(三)景观类型单一,景点分散
研究区乡村旅游景观类型单一,主要有,一是古村落景观,如安义古村群与2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是研究区乡村旅游主要景观;二是农家乐和采摘园景观,如采梨、采橘、采莲、摘草莓等与品农家菜、吃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研究区乡村旅游景观不仅类型单一,而且景点分散;不仅研究区2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分布在全省各地,而且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东线、北线、西线各景区景点也很松散,通达度不高。
三、研究区乡村旅游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一)生产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鄱阳湖流域是中国水稻生产主区,在鄱阳湖沿岸鄱阳、余干、万年等乡村构建稻、鱼、鸭共栖农田景观;在郊区或城市周边的乡村构建轮作农田景观、间混套作农田景观;在丘陵地区建立“丘上林草建好塘,河谷滩地果渔粮”立体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模式,如婺源篁岭丘底河谷滩地形成稻-鱼和藕-鱼特色水域区,丘上小于5°的缓坡地带种植特种水果、瓜类及蔬菜,丘上5~25°的陡坡种植桃、梨、桔、橙,大于25°的丘顶形成水保林木区,布局上突出春季赏花、夏季品果、秋冬民俗体验的景观特色[2];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去构建“粮(饲)―猪(牛)―沼―稻(果、棉、茶、油、菜)”农田景观[6]。
(二)乡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
鄱阳湖流域乡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依托历史文化名村为龙头的古村名镇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依托陶瓷文化的乡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依托客家文化的乡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依托道教文化的的乡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以婺源为龙头的中国最美乡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
(三)综合性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
综合性乡村景观旅游规划包括自然景观、生产景观、文化景观、体验景观的规划。在规划过程中要保护景观的动态性特征、景观的复合性特征及乡村景观资源的整合,并依据乡村旅游的特点、鄱阳湖流域自然景观、资源环境及目标市场与系统内部空间结构相互作用的关系,按坡度、等高线从低到高进行水域和湿地渔俗文化体验与候鸟观光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平原农耕文化体验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丘陵、盆地特色种养休闲农业旅游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和山地景观旅游垂直开发规划设计(包括山底温泉度假享乐景观构建、山腰认知观赏与休闲疗养景观构建、山顶草甸体验休闲景观构建)[2]。
参考文献:
[1] 大江网.江西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1个数量列全国第4位[EB/OL].http://.cn/o/2013-02-26/175926365729.shtml,
2013-02-26.
[2] 金姝兰,姚宁萍,潘华华.鄱阳湖流域农业旅游垂直开发模式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2,24(5):931-935.
[3] 张香凤,杨光灶,金姝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旅游互动模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2):312-316.
[4] 王娜,鲁峰.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706-708.
关键词:新课标;乡土资源;作文水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直以来,作文是一个让老师学生都感到为难的话题,面对一个作文题目,翻来覆去冥思苦想,东拼西凑盲目模仿,都解决不了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具体问题。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我们,应在教学中努力开发和利用我们农村的乡土资源,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
一、让学生放眼乡村的自然景观
农村没有城市的楼群林立,没有城市的马路纵横,但农村有美丽的大自然,绿野千里,鱼塘点眯,阡陌纵横以及当前农村天翻地覆的变化,都是学生练习习作的素材基地,这是我们农村孩子特有的财富。教师要把学生的双眼从狭隘的课堂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寻找美、发现美,并及时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触来表现美。
美,莫过于大自然。农村一望无际的田野,雪白的棉花,绿油油的小麦,黄澄澄的果子,青青的蔬菜……景色宜人;小河、池塘、沟渠……风韵各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就地取材,去仔细观察平平常常的自然景物,从平常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这种亲身亲近自然的感受比起关在教室里纸上谈兵、舍近求远谈异地风貌,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学生的青睐,也能使这种乡土课程资源更加得到有效利用,不知不觉中,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也会得到了有效地的锻炼。
二、从生活实践中积累习作资源
学生往往对眼前的事物充耳不闻,视若无睹。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走进乡村、走进生活、体味生活,让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捕捉文学、捕捉语文的心灵,让他们用心去体会乡情风俗之变化、劳动之苦乐以及至爱亲情。
家乡有勤劳俭朴的农民,对于农民的后代来说,劳动的机会唾手可得,可是许多学生写劳动,只言片语,写得不生动、不实在,因为他们只是劳动的旁观者,没有跟随大人到田里亲身参加过劳动。翻地、浇水、播种、捉虫、收割等等农活,蕴含着许多农艺农技。教师要鼓励学生去身体力行,去领悟劳动之苦、收获之乐。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就会摆脱“无米之炊”的困境,也就不会为“言之无物”而苦恼。
三、感受生活之爱,获取习作情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让他们深深体会到家庭生活、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满着至爱亲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体会家中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的一举一动,以及他们与外界发生的联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真情。爱是无声无息的,是无怨无悔的,只有用心去体味才能感受得到。
【关键词】 农村中学 作文教学 指导策略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村中学生相对城市中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相对较少,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变小,这是农村学生作文水平普遍偏低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家庭教育的欠缺,父母的文化水平低,不能为孩子的写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如何提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质量,走出农村中学作文水平低的瓶颈,让农村中学的作文写出特色,形成风格,农村语文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1 采集民间文化,培养乡土情结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民俗文化底蕴丰富,涉及民风、岁时节俗、民间花会、民间的音乐、舞蹈、歌谣、戏剧等众多方面,这些极具特色的文化生活,就在同学的身边。在学生采访搜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取精华去糟粕,充分汲取地方文化的营养,获取当地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知识,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拓展写作的范围。
2 利用校本课程,认识乡土文学
常言说:它山之石,可以供玉。教师可充分利用校本课程,有目的的向学生推荐古今中外描写乡土生活的散文,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体会农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犁田放牧等都可以走进作文中,我们身边从来不缺少写作的素材。当然,阅读优秀的散文,其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意境,精巧的布局等无不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 写真事,诉真情,体现乡土特色
亲身经历的事情,直接接触的人,亲自去过的地方,稍加回忆就历历在目,容易写得具体生动。道听途说的材料写进文章,容易露出破绽。农村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农村的世界虽是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发现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因此,农村中学生应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应多观察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
4 观察农村景色,了解自然景观
农村孩子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一切无不烙上了农村的印记,又无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如:大诗人陶渊明能在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中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传千古的佳句,足以说明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可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抒写真善美的基础。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独特的发现不会送到你的身边,而是用“心”观察,用“心”感受和体验。所以,为了配合写作教学,教师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走向生活的活动,如到工厂参观,到野外踏青,到田间采访,到菜场、乡下观察,然后组织笔会,互相交流习作。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了生活积累,自然也产生了许多佳作。
5 体验农村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农村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上树摘果、下河摸鱼、爬树粘知了,这些趣事会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印象;拔草喂兔、放牧牛羊、锄草间苗、插秧施肥等劳动实践也将给学生带来深切的感受。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方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这就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农村中学生在节假日常要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就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谈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学到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范围。
总之,要走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并非易事,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师们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村中学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写出特色。同时,广大农村中学生也应自觉地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拓展写作题材,勤于练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只有这样,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才会创出一番新天地。
参考文献
关键词: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旅游开发
一、元阳梯田生态系统特征
元阳位于哀牢山脉南段,其梯田生态系统属于哀牢山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一)哀牢山山地气候多样性
哀牢山山地气候条件复杂多样。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从山麓至山顶依次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气候.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规律依次为:海拔1800m以上的高山区,年平均气温为11.6℃,全年日照1000h,这类地区多云雾阴雨;海拔1400~1800m的上半山区,年平均温度15℃,全年日照1630h,这类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海拔600~1400m的下半山区,年平均温度18℃,全年日照2020h,无霜期,这类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海拔600m以下的河谷,年平均温度25℃,全年日照2430h,无霜,雨量较少,气候炎热,蒸发量大。
(二)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由于哀牢山独特的山地气候,使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点。西南坡垂直分布由阿墨江河谷开始:海拔1100~1800m思茅松林及季风常绿阔叶林带,1800~2200m为云南松林及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带,2200~2800m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带,2800m以上为山顶常绿阔叶矮曲林及灌丛带。东北坡植被垂直系列从元江河谷起:海拔500~1000m为干热河谷植被带,1000~2400m为云南松林及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带,2300~2900m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带,2900m以上为山顶常绿阔叶矮曲林及灌丛带.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是云南乃至中国少见的特殊植被类型。全区面积50316kO,森林覆盖率达85%。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面积占保护区面积的66.3%,以保护水源林为主。
哀牢山南段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整,主要为常绿阔叶林,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物种基因库之一。山上林木葱郁,植被种类繁多,有青枫树、双扇蕨、黄心树、藤条、灰竹等珍稀树种,种子植物有229科、1530属、5667种;还有野三七、杜仲、重楼、砂仁、山乌龟、香菌、木耳等林特山珍和药材。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有金丝猴、懒猴、长臂猿、棕熊、黑熊、穿山甲、蟒蛇等珍稀动物。鸟类繁多,每年秋季都有难以计数的大量候鸟从哀牢山东坡向南迁徙。
(三)梯田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
哈尼梯田生态系统与山地自然生态系统构成的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包括高山底部季雨林和顶部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中部梯田和村落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哈尼梯田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海拔144~2000m之间。一般坡度大于18°的山地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而哈尼梯田分布在坡度15°~75°之间。在元阳境内,有440多公顷梯田分布在坡度15°~25°山地,有130多公顷分布在坡度25°~75°山地。
(四)梯田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
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组成和结构主要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其中生产者由农作物组成,主要是水稻,还包括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大豆、蚕豆等经济作物,香蕉、菠萝、荔枝等果树以及各种蔬菜等。消费者包括人类和家禽畜等,其中家禽有鸡、鸭、鹅等,家畜有牛、猪、羊等,还有稻田养殖鱼类,人类是顶极消费者。在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为水稻)和消费者(主要是人)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哈尼族经过近千年的历史过程,将野生稻驯化为陆地稻,进而根据不同的气候、地形和海拔等环境条件,驯化了大量的水稻品种。
海拔是影响水稻品种选择的主要因素,哈尼族水稻的种植管理方式随海拔呈现垂直分异性。海拔1600~1900m、气候温凉的上半山(北亚热带中山梯田湿地、南温带山区梯田湿地),一般使用小花谷、小白谷、月亮谷、旱谷、冷水谷、抛竹谷、冷水糯、皮桃谷、雾露谷、皮桃香等耐寒稻谷品种;海拔1200~1650m、气温温和的中半山(中亚热带中山梯田湿地、北亚热带中山梯田湿地),使用大老梗谷、细老梗谷、老脚红梗、老梗白谷、大白谷、麻车、蚂蚱谷等温性稻谷品种;海拔800~1200m、气候温热的下半山(南亚热带中山梯田湿地),使用老皮谷、老糙谷、大蚂蚱谷、木勒谷、猛拉糯、七月谷等耐热品种;海拔150~800m的炎热河谷(北热带河谷梯田湿地),使用麻糯等耐高热稻谷品种。大多数稻谷品种的适应面积往往不超过几百公顷,不少品种只在几公顷甚至不到1公顷的面积内种植。
(五)梯田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
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以水分和养分流动为主。从山地整个生态系统的顶部―森林生态系统开始,流向梯田生态系统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生产者和人、家禽畜等消费者;在梯田生态系统中层层重复利用后,流入河流。
整个生态系统最基本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光能,通过森林生态系统和梯田生态系统内的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可供动物和人利用的有机物质和能量。在梯田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以稻米、鱼虾、禽畜、水果、蔬菜、木材等形式为人提供生活和生产样品;人又通过输出人力、畜力等辅助能和各种技术,施用农家肥和化肥等物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等,对梯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使梯田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持续地提供其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从而形成了独特梯田生态系统功能。
在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水分和养分是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的主要载体。除降水外,梯田生态系统的水分主要来自山地上部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分则来自河流水分蒸发后冷凝形成的降水。元阳山地河谷蒸发强烈,水汽随热气团层层上升,在高山区遇到冷气团而冷却凝聚成浓雾和充沛的降水。
养分是维持梯田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的养分来源主要为人生产生活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粪便,以及家禽和家畜粪便等。哈尼族利用村寨在上,梯田在下的地理优势,发明了“冲肥法”。每个村寨都挖有公用积肥塘,牛马牲畜的粪便污水储蓄于内,经年累月,沤得乌黑发臭,成为高效农家肥,春耕时节挖开塘口,从大沟中放水将其冲入田中。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不仅使梯田肥力增加,提高地力,还减少了人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形成一个自净系统。
二、哈尼梯田的旅游开发
哈尼梯田作为哈尼人世所依赖的农田,为哈尼人提供最为重要的大米和鱼虾、蔬菜等食物来源,其经济效益与一般稻田相比,它还蕴藏着巨大的旅游价值,旅游收入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哈尼梯田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有赖于梯田所形成的独特哈尼民族文化,作为哈尼民族文化核心之一的稻作文明,对哈尼梯田具有极强的地缘依赖性,作为哈尼民族文化发源、成长的沃土,哈尼梯田的保护与哈尼族民族文化息息相关。
(一)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针对传统旅游产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逐渐产生和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它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强调发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让旅游者更愿意到大自然中去游览的初级阶段到现在提出的“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的阶段,它贯彻在生态旅游过程中不损害当地现有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的原则,提倡保护与开发并重,在保护的基础上有选择、有节制地开发。
(二)哈尼梯田的生产性与审美性
梯田首先作为生产性的用地,给人们提供了衣食之源,这是它的本质特征。哈尼族的辛勤耕作是为了让梯田收获更多的庄稼,生产更多的纤维,而其世世代代的辛勤耕作使得其愿望得以实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梯田景观又是一种生活体验,但哈尼族进行农业生产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种族得以繁衍,人类还有超出这些较低目标之外的需求,如审美的需求,正是这类需求体现着人类的本质。人们不只把农业环境当作是进行劳作的对象,还把它看做是人类本质的重要力量的象征。因而,梯田景观不仅具有生产性,而且具有审美性。其生产性是审美性的基础。梯田中的乡土材料传达出新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体现了自然与朴素之美,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的尊重。
哈尼族既按自然规律,也按美的规律塑造梯田。梯田景观由通过人为耕作而保留下来的树林、蘑菇屋及其周围的水田等景观要素组合而成。由于各个景观单元以相互镶嵌状结合在一起,具有视觉美的价值。可以说,梯田景观是具有快适性和颐养身心功能的自然空间,是符合现代人愉悦的精神家园。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类不仅注重梯田的生产性,而且已经开始注重生态的保护,并且越来越重视农业景观的审美。
三、结语
城市化的扩张,特别是全球化的出现,为当代的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梯田耕作同样也不例外。但是,民族的传统性不仅不会因此消除,反而可以彰显出其新的文化意味和现代价值。
作为云南哈尼族乡土文化典型代表的梯田景观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生存与生活的需求,而且具备很高的农业美学价值。与纯艺术性的审美标准不同,作为一种典型农业景观,梯田的美学价值并不完全由外在的形式美所决定,而在于梯田内在的生产功能和深厚的梯田文化。这种功能外化于形式的美感是梯田美学价值真正所在,也是其作为生存艺术的体现。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的统一在哈尼梯田,作为一种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必须要通过保护来促进开发,因此,建立和完善哈尼梯田的保护法规,依法保护哈尼梯田,是哈尼梯田能够可持续的首要条件。
哈尼梯田作为不可再生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只有通过政府的大力投入和科学规划,着眼于长远,才能使梯田得到永续利用和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山,杨军.生态农业与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论[J].云南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报,2000(26).
[2]冯金朝,石莎,何松杰.云南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17).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民间工艺品陶瓷,民族艺术戏曲,国画,端午赛龙船,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了。
剪纸是中国的瑰宝,是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厚的气息。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帧薄ⅰ靶ⅰ钡忍?诖盎?稀⒚派侠幢硎厩旌亍!?BR>
瞧,这幅剪纸作品多有趣呀。一只穿彩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他的眼睛圆溜溜地搜索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发现它在偷灯油。可是老天像和它作对似的,葫芦里的灯油全流到了地上,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从灯台上跳下来趴在地上,伸出那尖尖的舌头贪婪的舔着灯油,那滑稽的样子真是逗人喜欢!
剪纸艺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深的剪纸文化。
剪纸体现出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也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也想像民间艺人一样剪出一副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送给外国的小朋友,让剪纸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本文是搜集材料作文南开小学
在写作上,“新课标”明确地提出了初中阶段的作文要求:1.表达真切体验,习作要感情真挚;2.表达独特的感受;3.力求有创意的表达;4.实现独立写作,注意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那么根据这些要求,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作文呢?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平时作文,绞尽脑汁,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希望通过老师的肯定来证实自己的能力,学生有了自信,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作为老师,如果能从学生作文中竭力去找优点,对学生的作文多加以肯定和鼓励,就能保护和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假如你能针对一位作文信心不足或书写不工整的学生抓住其优点来评价,那对他该是多大的鼓舞和激励啊!你可以这样写:“看了你的作文,你是否觉得自己比以前进步了许多?我真为你高兴!”“你的作文写得这样好,如果书写再好一点,岂不是锦上添花吗?”……别小看这么几句鼓励性的话语,说不定真能造就出一个未来的作家呢。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学生作文时恰当运用范文,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一点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新题材、新手法、新构思。学生的思维应该有所突破,因为他们的思维是最活跃的,眼界是最开阔的,个性是最独特的,生命意识是最鲜活的。教师只有创设民主化、建设性的思维场合,学生才能从周而复始的自然景观中寻找与人类精神现象的契合,从貌似平凡的社会现象中提炼出振聋发聩的启迪。总之,作文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有张力的思维空间,真真切切地让其彰显个性。
三.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写作的本源
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国际化,生活的多元化,都应撼动学生的心魄;生活中缤纷的色彩,交织的音响,多彩的图画,都应涌上学生的心头,涌上学生的笔端。为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创设条件让学生走进社会,投入生活,拥抱自然,深入社区,走进工厂农村,参观学习,调查研究,收集材料,采访人物。学生面对沸腾的社会生活,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嬗变都有了直接的印象,深刻的体验。一旦对生活有了独到的发现,有了深刻的领悟,便能信手拈来,写出原汁原味的好文章来。
四.指点迷津,让学生写出文章的亮点
时下学生的作文,从词语选择、句式结构到语气语调多数大同小异,呈现出很大的趋同性。他们习惯了以“成人化”的口吻空发议论,他们习惯了套用、滥用信手拈来的背得滚瓜烂熟的哲学原理、人生信条。他们的语言不再负载个性,不再负载情感,不再负载人格。我们应指导学生写出自己个性化的语言,它体现在遣词造句及文体的选择与语调、态势和韵味上:或细语潺潺,或浩气磅礴,或明快活泼,或深刻练达,或质朴清新或华美高昂。凡率性而为,凸显生命本色,随性而发,一任才情的作文语言才能克服虚弱之风而形成刚健之气。
五.民主开放的教学评价
因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教师在给学生评分时,就应该本着“因材评分”的做法,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凡真正下功夫写作的学生,都会产生一种期盼心理,即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老师的肯定。批改作文时,应十分注意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哪怕是微小的突破,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在设计评语时,应遵循指导作文与冶情育人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善于写“溢美”之辞,让评语尽量具有语言表达形式上的美感,具有语言传情方面的亲切感、幽默感,以及鼓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