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1: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莱恩斯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A 难捱的坚守
能做到一份坚守,或在太不容易。
联盟的夏天似乎充满了交易故事。能在全美各大城市到处游历,那种感觉当然不错,但如果你必须背着旅行袋,拖家带口地按照交易合同到他乡混口饭吃,味道就不对了。每次在球队迎接新球员的新闻会上,总能听到这样“和谐”的声音:“到这里打球是我的梦想”、“这会是我职业生涯全新的开始”、“天哪,这种感觉简直和拿到总冠军一样美妙”――可是,你大概听够了这样虚伪的外交辞令是不是?
和他们相比,拥有不可交易条款的科比和诺维茨基,无疑很幸福,他们几乎铁定会在洛杉矶和达拉斯终结自己的职业生涯。此外,皮尔斯也和凯尔特人队续约四年,使他有可能追平约翰・哈弗利切克的16年效力记录。而邓肯的合同虽然到2012年才到期,但马刺队要把他交易掉,简直不可想像。韦德目前只有七年球龄,但在迈阿密“三巨头”未来五年打出夺冠模式后,热队恐怕最想留下的人就是他。
不出意外。在现役球员中大概只有这五人不会遭受改换门庭的厄运,其他人就不保了。杰夫・福斯特已为步行者队效力11年。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迈克尔・里德的位置正受到詹宁斯的严厉冲击,基里连科现在还能呆在犹他本身就是个奇迹;吉诺比利虽然刚和马刺续约三年,但实际上他的未来还不如托尼・帕克托底。所以,即使目前有21名现役球员为故主球队效力至少七年以上,但最后能保持未被交易金身的幸存者,可能只是寥寥几人。
能做到一份坚守,实在太不容易。
B 廉价的从一而终
也许,一直为某支球队效力,本身也未必有多么了不起。
很多时候,NBA球员和城市之间的联系纽带非常脆弱,可能一个电话、一次密谈,你的生涯履历就不再单纯。
被老东家踢出门去总不是美事,这至少说明有人比你更有价值。但交易总是常态,能为一支球队效忠到底,就像二十八九的女人还能纤细纯良般罕见。要知道,在NBA史上有球可打的3613名球员中,只有90名非现役球员从未被球队交易过。更令人纠结的是,在“NBAS0大”中,也仅有19人独善其身。
谁是首位为一支球队效力终身的球员?恐怕乔・福尔克斯和乔治・塞纳斯基会为此展开激烈的争夺。因为从1946年开始,两人一同为费城勇士队效力,都是效力了八年之久。和他们相比,效力五年的约翰尼・诺兰德(华盛顿首都)和四年的阿特・斯佩克特(凯尔特人)、巴奇・范布雷德・考尔夫(尼克斯)、鲍勃・费瑞克(华盛顿首都)、唐・帕特南(圣路易斯轰炸机),明显积淀不够。但考虑到福尔克斯的489场出赛记录要比塞纳斯基多七场,福尔克斯应该是我们的答案。
但真正的骄傲并不在这里,斯托克顿为爵士队效力19年,雷杰・米勒则在印第安纳留守18年,他们分别把持了效力时间最长的前两把交椅。有趣的是,他们都没能拿到总冠军,另有50人也是如此。看来,从一而终有时也是执拗的代名词。光环总是把握在少数人手里,伟大的凯尔特人队有16人效命终身,他们竟然11人次拿到了70枚总冠军戒指!比较而言,湖人队的成才率更高。他们虽然只有七人记录在案,但人人都拿到过总冠军。所以说,在NBA史上,只有凯尔特人和湖人这两支王朝球队是货真价实的。看看公牛,他们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拿到两次“三连冠”,但居然没有一人能真正效力到底。而尼克斯虽然曾两次拿到总冠军,也只有威利斯・里德和比尔・布拉德利站出来撑撑门面。但芝加哥人到底还有一个效命十年的汤姆・鲍温可来遮羞。事实上NBA现在的30支球队,有十支居然没有真正忠诚的“家臣”。
即使在我们这份精英名单里,也有不少浑水摸鱼者。因吸食大麻和心脏病猝死过早离开联盟的罗伊・塔普利和雷吉・刘易斯,他们的身份始终相当可疑。考虑到早年有很多球员因为在NBA挣不到太多钱,往往在打了几年球后就会退役另谋职业。所以我们的效力年份限制要宽松许多,剔除“3+1”的新秀合同。能效力四年也算在此列。
但不是每个人都如假包换,即使我们会举出一些积极的例子――乔治・麦肯虽然只为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效力七年,却是NBA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巨星;现国王队总经理乔夫・皮特里,在上世纪70年代为开拓者队只打了六年球,而且还没能拿到总冠军(皮特里离开后的第一年,波特兰人就夺冠了),但其场均21.8分的攻击火力,令人无可指摘。
而更多的则是反证。
布莱恩特・瑞弗斯是灰熊历史上惟一的“常青树”,但因为灰熊队历史很短,所以瑞弗斯在多项队史历史统计中均排名靠前,这份考证并不足信。基本上。职业生涯总得分少于3000的,就很难令人信服,但NBA史上足有26人没能达到这一标准,尤其怀特尼・斯库克效力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六年,还拿到两次总冠军,更具有迷惑性。但最令人无法接受的还是基恩・嘉瑞利亚。此人在鼎盛期的凯尔特人队效力四个赛季,总共才拿到413分、194个篮板和36次助攻,却有两枚总冠军戒指在手。看看那些没有冠军加身的球员,即使是里克・施密茨和萨博尼斯,也要比他好上太多了。
也许,一直为某支球队效力,本身也未必有多么了不起。
C 晚节不保
在这个联盟里没有谁是非卖品
有时你必须明白一件事:离奇的结局总有缘由。
我们会看到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本来可以选择在一支球队里善始善终,最终却选择了离开。你很难不为这种晚节不保而扼腕。乔丹在第二次退役后选择在奇才队复出,无意间抹杀了他在公牛队的纯粹履历。但乔丹并非始作俑者,而且他的两位前任都来自波士顿――鲍勃・库西在凯尔特人队效力13年,拿到六次总冠军。六年后身为名人堂成员41岁的库西,却选择在辛辛那提皇家队复出,身兼教练两职,而且只打了七场比赛。
库西这样做是有缘由的,虽然当时皇家队还有奥斯卡・罗伯特森,但时年31岁的“大O”已无力回天,球队战绩非常低迷,事实上第二年罗伯特森就被交易到了雄鹿。为了挽救球市,库西不得不勉为其难。但即使皇家队的季票猛增7.7%个百分点,却大大伤害了库西的一世英名。相比之下,戴夫・考思斯的故事就比较奇特。其实考恩斯早在1976-77赛季就短暂退役过。当时因为凯尔特人队高层把考恩斯的好友保罗・希拉斯交易到掘金,令他意兴阑珊,赛季前30场比赛赋闲在家。虽然后来复出,但竞技水准不如以往。在打了四个赛季后,由于伯德的出现和传奇教练比尔・费奇的加盟,考恩斯再次宣布退役,转而去开出租车。两年后在老友唐・尼尔森的劝说下,考恩斯第二次复出。效力的却是雄鹿――唐・尼尔森就是那支雄鹿队的主教练。在40场比赛中,考恩斯首发34场,场均拿到8.1分和6.9个篮板。当年雄鹿队在常规赛中打出了51胜31负的骄人战绩,并拿到中部赛区冠军。但由于首轮要面对老东家凯尔特人,念旧的考恩斯拒绝出赛,结果是雄鹿队以4比0横扫凯尔特人。
其实无论乔丹、库西还是考恩斯,他们并不是最遗憾的,至少他们没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作为当年乔丹的苦手,西德尼・蒙克里夫在雄鹿队效力10年后,就在鹰队打了一季匆匆退役,否则密尔沃基人的历史也不会像现在这里浅薄。卡尔・马龙似乎想重复卡尔・布劳恩式的传奇――布劳恩在尼克斯队打了12个赛季后,1961-62赛季以自由球员身份加盟凯尔特人,并幸运地拿到了个人职业生涯的惟一一枚总冠军戒指。但在老马龙2004年来到湖人队后,他们最终在总决赛上输给了以整体见长的活塞。
54岁的施密特决定离开苹果董事会这个是非之地。因为他意识到,随着苹果与谷歌之间利益冲突的加深,自己在苹果董事会已经成了不受欢迎的人。
8月3日,苹果公司宣布,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已决定辞去该公司董事一职。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在当天的声明中对其竭力称赞,称施密特是苹果的杰出董事,他投入了宝贵的时间、才能、激情和智慧帮助苹果取得成功,“但遗憾的是,伴随谷歌愈来愈多地进入苹果核心业务市场,施密特身为苹果董事能够发挥的作用已经大大减弱”。
施密特在声明表示,他在苹果董事会期间十分愉快,“这是一家很棒的公司”。他说,退出苹果董事会是双方同意的结果,“现在是一个合适的时机”。施密特于2006年8月加入苹果董事会。
今年5月初,《纽约时报》首先披露,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正在就施密特兼任苹果董事是否违反了反垄断法展开调查。业内普遍认为,施密特的离职与此有很大关系。
施密特辞任当天,FTC竞争事务主管查德・费恩斯坦表示,不会因此停止对谷歌和苹果的调查。目前,美国遗传技术研究公司前CEO亚瑟・莱文森仍同时出任谷歌和苹果董事,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则兼任苹果董事以及谷歌高级顾问。
施密特的离开对于那些了解硅谷掌故的人来说是在意料之中。Broadpoint Amtech分析师布莱恩・马歇尔表示,施密特的离开一点都不意外,唯一意外的是他三年前就应该如此,而他一直没有这样做。
导火索
FTC的反垄断调查,无疑对施密特的离开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最近几个月来,施密特曾不止一次就兼任苹果公司董事问题发表过评论。
5月7日,施密特公开表示不会考虑辞任苹果董事,他还驳斥了谷歌与苹果竞争的说法,称FTC找不到双方关系的任何差错。7月初,施密特语气软化,只是说会与苹果领导层协商,重新评估其在苹果董事会中的角色;孰料,一个月后,这位谷歌掌门人就黯然离开。
那么,从拒绝离任到全身而退,是什么原因直接导致施密特态度的大转变?
此前,施密特说,为了避嫌他一直避免出席苹果董事会讨论iPhone问题的会议。在缺乏透明度的苹果董事会里,施密特的存在并不会让别人担心什么,但近期开始,他需要待在走廊里的回避时间确实已经超过了在会议室的时间,这未免有些荒唐。
比长时间等在门外更让施密特恼火的是,自己投入大量时间和财力研发的一项重要应用程序被苹果方面断然拒之门外。
7月28日,谷歌证实,其安装在iPhone上的网络电话软件――谷歌语音(Google Voice)已被苹果从软件应用商店中剔除。苹果给出的理由是,谷歌语音的某些功能与iPhone现有软件过于相似。谷歌语音主要为用户提供免费短信和廉价国际电话服务。尽管仍然处于测试阶段,但该服务受到广泛好评。
此前,外界认为,苹果之所以封杀谷歌语音,是因为iPhone受到美国独家电信运营商AT&T的施压。在此之前的一个类似案例中,苹果公司曾同意使用由Skype所提供的服务,但遭到AT&T拒绝。
不过,AT&T随即与此事划清界线,称苹果对软件的审核过程中,他们没有进行任何参与。而黑莓手机对谷歌语音的认可也让人们相信AT&T可能与此事确无关系。现在,所有的疑问指向了乔布斯。因为此前苹果iPhone客户端应用还拒绝了谷歌另一项具备定位服务功能的谷歌纵横(Google Latitude)软件。
最近一段时间,两家公司潜在的对峙态势已经逐渐明朗化。苹果开始严格审查预装在iPhone中的谷歌第三方应用软件。一位知名软件开发师为此公开抨击苹果,称他们不仅拒绝了谷歌语音,而且移除了软件应用商店中的第三方与谷歌语音相关应用程序,而这些应用程序是早就经过苹果允许上线的。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新任主席朱利叶斯・格纳考斯基对苹果此举表示非常不满,他在7月31日发给苹果的调查函中提出疑问:苹果出于什么正当理由而拒绝为iPhone用户提供谷歌语音并在软件应用商店中将相关第三方软件删除?
对此,《财富》杂志文章分析认为,谷歌语音有可能会最终取代苹果软件成为iPhone的操作主界面,这样的局面显然不是苹果总部的那群官僚们愿意看到的。
这项严厉的联邦调查已经让施密特与乔布斯站到了桌子的两边。有分析师指出,谷歌语音事件并不是让施密特对苹果恼火的唯一因素,但却是迫使他走出苹果董事会的最后一根稻草。
多重竞争关系
苹果和谷歌曾经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比如iPhone的官方授权搜索引擎就是由谷歌提供,谷歌地图也是iPhone核心组件之一。那时候,谷歌与苹果基本不存在利益冲突。相反,它们还有共同的强敌――微软。
不过,最近一年来,它们越来越多地开始互相警惕,两者间的隐形战略联盟因为互相猜疑而开始慢慢解体。《Pc Magazine》专栏作家萨沙・西甘指出,苹果拒绝谷歌语音,施密特辞任苹果董事,这可能不是一次针锋相对的行动,但也非巧合,反映了这两家公司开始视对方为竞争对手。
在苹果的眼中,谷歌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最佳拍档,谷歌正肆意入侵自己的核心业务,胃口看上去也越来越大。
去年9月,谷歌推出了Windows版Chrome浏览器。虽然Chrome最终目标是为了争抢微软IE浏览器的用户,但却不可避免地会蚕食苹果Safari浏览器的一部分市场份额。近日,市场调研机构Net Applications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谷歌的Chrome浏览器已经逼近苹果Safari,Safari和Chrome所占市场份额分别是4.1%和2.6%。
并且,推出浏览器显然不是谷歌计划的全部。7月10日,谷歌公司宣布,他们计划基于Chrome开发的一种操作系统,不仅能支持上网本,还能支持其他互联网设备。该操作系统计划于2010年下半年上市。虽然谷歌刻意淡化该操作系统与苹果Mac Osx操作系统将会展开竞争的激烈程度,但客观上已经使两家公司的关系形同水火。
实际上,操作系统并非两家公司竞争最激烈的领域。科技博客MarketWatch作者Therese Poletti认为,苹果可能担心谷歌的操作系统计划,但更加担心的恐怕还是Android软件,毕竟它是用来运作那些将直接与iPhone竞争的产品的。
目前,苹果iPhone仍然是最畅销的智能手机之一,采用谷歌开源操作系统的Android 手机已经成为iPhone最强劲的竞争对手。6月份,欧美市场统计中,Android首度超越Windows Mobile成为排名第二的手机操作系统,直逼第一位的苹果iPhone OS。
去年10月,谷歌还推出了软件商店Android Market,这是类似于苹果iPhone的软件应用商店,用户可以在商店里下载游戏和社交网络服务等诸多软件。数据显示AndroidMarket的软件增长速度已经与苹果软件应用商店持平。
不仅如此,谷歌还即将进军电子图书领域,业内也盛传苹果正准备自行创办网上书店;苹果拥有自己的办公软件,谷歌也拥有Google文档服务……随着谷歌业务的日益多元化,它与苹果公司之间的业务摩擦将持续升级。
路线的根本分歧
当敌人的敌人不再是朋友时,你也许会赶走他,乔布斯就这么做了。分析指出,谷歌已不仅仅是微软的敌人,而且成为以硬件为核心这一传统模式的公敌,苹果和微软都是该模式的代表。
在此之前,由于施密特兼任苹果董事,两家公司的差异性被遮掩起来。科技博客TechCrunch的作者艾瑞克・舍恩费尔德写道,现在FCC的咨询函让苹果清醒地认识到,在移动网络发展方面,谷歌选择站在了另一边,谷歌希望移动网络与互联网一样开放,“但苹果不喜欢开放,苹果对开放向来不感冒”。
谷歌一向是开源系统的拥趸,其大多数软件都是通过互联网实现共享,用户不需要下载就能使用。在谷歌看来,所有的网络标准都应该是开放的,消费者应该可以在各种计算设备上运行任何软件。谷歌的Android战略就是遵行这一理念:先让智能手机用户用上这种系统,只要用户能进而选择它的搜索、地图等相关应用产品,那么其广告就有着落。
苹果公司的基本态度是拒绝开放,他们正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自己的软件开发者社区,并对应用软件商店采取“围墙花园”的模式,全方位地把控终端、操作系统和应用平台。一位iPhone游戏开发商表示,苹果已经创建了私有的商业生态系统,这种倾向比历史上的任何一家科技公司都要强烈。
苹果和谷歌的硬件策略也不同。《商业周刊》撰文认为,谷歌与各类产品制造商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以便推广自己的Android操作系统,而未来Chrome Os最终也有可能采取同样的策略。苹果则不允许任何人染指其Mac、iPod和iPhone。
不可否认,在硬件销售领域,苹果公司有着很强的自信。这也难怪,作为业界传奇人物的乔布斯总能时不时地从背后亮出新武器,这些新武器还总是那么迷人。下半年,苹果计划在圣诞节时推出一款新型平板电脑,可以为用户提供便携电视以及电子书阅读器等功能,苹果希望这能掀起一场家庭多媒体的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