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发展历史

社会发展历史

时间:2023-05-29 17:41: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发展历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发展历史

第1篇

教师经过讲解知识,组织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剖析,并掌握好的学习策略,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就要重视更新教学理念,用最新的理念武装自己,组织引导学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已经实行了更为开放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历史小辩论活动,或者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充满历史意义的小话剧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也要教会学生独立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阐发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理解,教育学生勇敢地学会提问,学会质疑,学会探索未知,学会追求真理。教师鼓励学生想别人之所不想,见别人之所不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的潜力,为历史课堂塑造人才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二、运用教材中的知识,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中课本的教材知识有点枯燥难懂,教师要发挥自己的灵活性,将教材教活。教师可以多给学生讲解一些历史典故,给学生演唱一些历史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潜能。教师还要重视学生能够积淀历史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打好学生的能力基础,为学生高中的历史学习做好铺垫。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学会从历史事件中概括出结论,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成长。

三、高效运用历史挂图、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中有着烦琐的年代、人物、地名等要记忆,学生会在记忆中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教师在教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可以充分借助挂图的手段来进行教学,深化学生的知识内涵。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来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帮助学生详细分析讲解事件,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来辩证地看待每一件事。教师结合多媒体的声音和图像进行教学,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运用多重功效的多媒体,将声音传递给学生,将图像展现给学生欣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展现历史事实,让学生学得高效、全面,让学生享受视觉盛宴,发挥多媒体带来的多重功效。

四、教会学生独立思索、自主研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亲自感悟和体验过的事情,就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体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成长,放手学生独立进行探索,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一些知识,勇敢地进行冒险的研究。教师还要启发学生多学会感悟,通过了解历史事件,不断运用感悟的方法发展自己的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也可以善于给学生提供一些错误的案例,让学生纠正,教师给予点拨和指正,激励学生,暗示学生,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帮助学生不断成熟起来,逐渐成长起来。

五、给学生更多自我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动手实践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开展一些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制作历史教学具等,开展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让学生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也在创作的过程中尽情地发挥,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六、运用互联网实现师生一对一互动学习

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变革,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进步和发展,也给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好的教学契机。当前教学改革形势下,互联网给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重大改革,网络功能十分强大。教师要利用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验收和评价,为学生答题解惑,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师教学的创新。因次,新形势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必定要发挥网络的作用,实现互联网下的师生一对一互动学习。

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出发点归宿点都是为了学生

第2篇

摘要:发展是人类面临的永恒主题,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及其发展,提出了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他通过对社会发展问题的原则、主要内容 及与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比较等方面进行阐述,得出探索和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对于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发展;人;当代价值

真正揭开人类历史发展的序幕始于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有了大大的提高,从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人类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乃至危机。这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原则

社会历史观和主体价值观的统一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原则。两者能否统一,如何统一,这是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只有说清楚,才能深刻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

1.社会历史观与主体价值观的对立统一

社会历史观和主体价值观的一般关系,概括地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其一,社会历史观主要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 律,侧重发展中的“真”。主体价值观探求人类社会发展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侧重发展中的“善”。其二,社会历史观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主要是引导人 们的行为。价值观作为一种评价尺度,引导人们在历史发展提供的现实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其三,虽然真是构成善的基础,但当下并不必然善。在历史发展中某些价 值的实现可能会以牺牲别的价值为代价。就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其一,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是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统一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人要生存, 就要生活,要生活就要进行生产。其二,从发展的趋势看二者是统一的。生产劳动实践作为人的对象化活动,它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 程。其三,从两者的内容上看二者也是统一的。从上面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在于问题角度的考察,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目的是为了人们行为的善,而人的行为 的善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真,才是真正的善。

2.发展与批判的统一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第二个本质规定就是发展与批判的统一。这里的批判并不是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而是指他研究社会发展理论所体现的批判功能。

其一,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揭示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活动的发展。人的生存发展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都是一个永恒的过程,而社会发展是一种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过程。

其二,基于实践对各种各样关于社会发展非科学观点的批判。社会发展史首先是人类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它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样就使各种非科学的观点,都在此基础上烟消云散。

其三,在实践基础上的自我批判,对主体所创造的理论自身进行反思、扬弃和超越。时代在前进,马克思的研究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变化,不断地对理论自身进行反思、修正、并达到完善。

3.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所谓科学,是指马克思从客体的角度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揭示。所谓价值,是从主体角度考察不同社会阶段的发展状态对人的发展的意义,具有价值评价的特征。它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和价值取向。

其一,从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来看科学和价值是相互联系的。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内容是通过对资本主义价值评判逐步确立起来的。在当他对生产 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演进关系从质到度都把握住的时候,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就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了。同时,对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也促使他进一步完善和 深化了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其二,从理论内容上看,科学和价值也是统一的。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揭示,是为了说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和途径。而它的说明又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认识基础上的。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从根本上说,是以社会实践论为基础的辩证的历史决定论。与一切旧唯物主义者不同,它十分强调人作为历史发展主体的能动创 造作用,高度重视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严密整体。就其理论中最基本、居于主导地位的部分而言,主 要有以下方面:

1.社会发展主体论。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人的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和逻辑起点。社会发展就是主体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矛盾过程,能否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2.社会发展规律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并不意味着社会发展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认为,经济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 因素。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在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正因为它的推动,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地向前发展,并顺次经过五种社会 形态。

3.社会发展动力论。马克思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需要借助于各种具体的直接动力因素表现出来,而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汇集成一个合力,并对社会发展发挥整体作用。

4.社会发展趋势论。马克思是一个辩证的社会进步论者,认为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的综合作用,社会发展在整体上呈现出前进上升的总趋势。

5.现代社会批判论。(这里的“批判”是指对社会的理性分析与批判,尤其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所开创的现代社会的理性评价)他追求的目标是要****资本主义制度,为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幸福寻找一条现实的道路。当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辩证的、历史的。

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在美国和欧洲的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是一门专门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的兴起与二战后的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密切相关。

1.社会发展问题兴起的原因

二战后,世界整体面临着两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一是东西关系问题。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60年代后社会主义阵营 破裂,形成了以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实质是世界和平问题。二是南北关系问题。二战后,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形成世界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与 少数发达国家相对的南北关系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东西关系、南北关系相互交叉的复杂局面。

在这种格局下,各国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发展的问题。战后新兴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抉择,是走西方现代化发展的老路,还是走别的什么道路?所以,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就是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的理论,其重点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的问题。

2.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区别

就二者的比较来看,最根本的是他们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角度、方法的不同。

(1)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以唯物史观作基础的,它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尺度,考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上的连续性和动态趋势,这就科学地揭示了人类 社会发展的过程及方向。并且他还从经济角度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分析,得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而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没有马克思的宏大的历 史观作基础,他们对社会发展的论述,不管是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对不发达国家的未来设想都只是浮于表面,没有从本质层次上探讨不发达国家的出路问题。

(2)二者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把资本主义现代化放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去考察,既肯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和人类历史进程的一致性,又指出了要将社会主义现 代化超越的可能和趋势。而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把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现代化进程就等同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否认资本主义现代化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转变的趋势。

(3)二者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同

现代化理论给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开出的药方是照搬西方的模式,想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不发达国家走向发达。而马克思的理论,在以民族利益 为出发点的世界整体关系中,必须扬弃私有制,通过发展生产力、政治革命等的形式,来改变世界整体发展格局,建立一个合理、公平的世界。

四、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探索和彰显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有利于突出社会发展中人的发展这个主题。同时,有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及其社会发展理论的本真精神。在实践层面上,有助于我们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和意义,

第一,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人作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质。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取向看,和谐社会的实质也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二,准确理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树立辩证的发展观。马克思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们的主体能动性 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同时,马克思也明确指出,现代社会发展理论把人看作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绝对至上主体。从而陷入了理性至上主义,招致了越来越严重的自 然灾难。

第三,明确社会建设的目标与方向,加快新时期社会建设。马克思要求从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意义上理解人的本质。可见,马克思显然是要构建一种不同于传统市民社会的新的社会生活样式。

当代世界历史的发展与马克思在世时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掌握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将其贯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全面实现中国新时期社会建设的伟大任务。

参考文献:

侯衍社.《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4

吕世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9

刘新刚.《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维度》 [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3

第3篇

关键词:社会发展评价标准;人的全面发展价值

社会发展可以有多种评价尺度: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为物的、为人的等等,社会发展的价值最终应体现为有利于一切人全面发展需要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尺度。

一、何谓发展,发展的本质及社会发展标准

发展指的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更替、生成过程。发展又总是通过如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生产发展、认识发展、社会发展等具体形式体现出来。社会发展,是世界发展总图景中最生动的一幕,具体表现为社会形态内部的革命性变革及社会形态间由低级向高级的更替过程,表现为人类的进化、文明的累积和社会的进步。在社会历史领域,发展与进步、进化、文明永远是相伴生的,因而是同义的。社会由经济、政治、文化基本领域构成,并与自然互为矛盾同一;社会又由人这个基本细胞组成,并以人及其素质的提高为其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社会发展,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素质提高的综合反映,社会发展标准评价是一个综合指标体系。以人、自然、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为价值尺度,突出强调了人的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综合指标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人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根本价值尺度作用。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是对社会综合发展观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而更趋成熟的理论形态。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佩鲁在《新发展观》中不但指出了发展应当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应当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价值观念变迁、社会转型、生态自然平衡协调,还指出了发展应当适应和满足人的价值、促进共同体内每位成员的个性全面发展。

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分析

发展目的论问题,是任何一个理论形态的社会发展观所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在社会发展的价值关系中,主体对客体的效用性衡量,即对社会发展综合指标的评价,离不开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类概念的人自身的需要这一尺度。社会发展的元价值和终极目标,应是为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由传统向现代转化并升华的标志。现展观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不但看到人对物的依赖,更看到了物于人的最终效用关系。物作为实现人的需要的手段,是最终于人的需要服务的,只有人才是目的。这种人本主义的发展观,亦即社会发展问题上的“人类中心论”,它强调社会发展应“绕人而行”,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从人的需要、利益和发展出发,人是最高目的。佩鲁在《新发展观》中指出“发展同作为主体和行为者的人有关,同人类社会及其目标和显然正在不断演变的目的有关”。

三、社会发展方式的理性选择

社会发展方式问题,是社会发展观由理论形态转化为现实形态,实现其价值取向的关键。马恩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观点出发,揭示了唯物史观得以真正创立的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这就是:生产方式、生产力、先进的社会意识、政治革命、人民群众等在一切社会形态或一形态的不同阶段不同层面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物的因素、经济的原因虽然是终极性的,但人的主体性作用却是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的。因为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同,“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这一点,在佩鲁的《新发展观》中明确得到表述,即“必须牢牢记住,个人的发展,个人的自由,是所有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社会发展依赖于人的全面发展。首先,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化的。但同时,任何个人又总是处于特定社会关系之中的,特定社会关系中培育出的个人,必形成其各自个性化的人格和品质。全面发展的个人作为历史的产物,必体现为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抹杀人的个性,不可能有个人的全面发展,而离开个人的全面发展,也不可能有一切人的全面发展。“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的发展的条件”。其次,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又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影响作用。社会历史的每一步发展,都同以劳动者为主导因素的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同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紧密相联的。因此,社会发展的实现,根本上还在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社会发展的实现,还涉及一个发展方式的选择问题。发展方式的区别,集中体现为发展中主客体间关系模式,亦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间关系的处理方式的区别。人类相当长时期对社会发展方式所持的感性、自发、盲目状态,迄今人们对社会发展理性自觉的选择集中于新旧发展观这两种基本的发展方式上。我们应坚持以人为中心,从而追求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第一,在发展主体与自然客体的关系上,人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呢;第二,在发展主体与社会客体的关系上,是每一个体、每一时代的人既实现自身的、当前的发展,又重视他人的、长远的发展,实现人类发展权利上的平等。第三,在发展与代价的关系上,是既追求发展又考虑代价,认真权衡每一发展之利弊,力求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佳发展,还是只讲发展而不讲代价。只有“以人为中心和目的”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的 “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方式,才是我们的科学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社会发展

一、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关系的历史演变

1.长久的疏离。纵观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可以得出两者不是一直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疏离状态。传统大学也就是中世纪时期的大学被视为象牙塔,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的发展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中世纪的大学源自于学者行会,在那段时间里,大学长期受到宗教的制约和限制,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播教义,在整个中世纪时期,西欧大学由于自身带有浓厚的宗教性,不仅使大学与世俗社会发展相疏离,而且也不能因为大学中有代表社会进步的因素而受到庇护。

2.近世的保守。在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教育得到了传播,但大学与社会的发展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大学教育脱离于社会这一本质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以牛津、剑桥大学为例,十七、十八世纪,神学依然在众学科中占主导地位,这一时期,虽然大学中进行了课程改革,但由于大学宗教势力强大,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并没有给大学课程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欧洲主要大学直至近代,仍然保留着较强的宗教性,并没有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3.初步的融合。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初步交融始于德国和北美大陆,最有代表性的是德国的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在办学理念和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改革,开始与社会相结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别于传统大学,并对19世纪初期创立的柏林大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课程内容由传统的“七艺”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改为更实用的学科。而北美大陆是以哈佛大学为主要代表,在刚建立时就带有浓厚的世俗性,并建立了董事会作为其管理机构,这与西欧传统的大学理念截然不同,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从而使北美殖民地学院具有服务社会的发展趋向。

二、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状态

1.高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首先,传统大学具有独立性,它与社会的发展相脱离。传统大学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知识探索的场所,不应受到外界的干扰,应成为与世隔绝的修道院式的机构。然而,正是传统大学太过独立,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走向衰败。事实上,现代的高等教育完全独立于社会而存在已经成为不可能。其次,高等教育的完全独立将会导致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象牙塔,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彻底脱轨必然使大学拥有绝对的学术自由权,而这是不可能的。学术自由是自由的一种,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自由,来源于“思想自由”,只有保障学术自由,学者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创造出新思想、新文化。但这种自由是相对的自由,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再次,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完全脱离会减弱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学的大门已经不能不向社会敞开,在与社会保持清晰思维距离的同时适当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社会大发展服务。

2.高等教育的主动适应性。社会发展取决于综合性因素,比如经济、科技、教育、环境等,高等教育作为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并且作为一个目的性系统,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的变化,才能适应大系统的总目的和本系统的分目的。工业社会促使传统大学进行改造后,大学开始与社会发展相融合,高等教育担负起促进人发展的内部规律作用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外部规律作用。如今,知识是社会的核心,大学逐步成为人们所说的社会发展的“服务器”,不可避免地要服务于社会,完全脱离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将会失去发展的活力,也是无前途的。但高等教育如果一味地适应社会、迎合社会,将会使自身陷入“被动”局面,沦为社会的工具和附庸。中国高等教育创始人潘懋元先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这种对高等教育外部关系的表述在今天仍然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

3.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性。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使人们在历史的新阶段接受具有较高层次的教育,是人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日益进步,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愈加凸显,但是由于高等教育见效的周期性较长,决定了高等教育要适度超前于社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如果高等教育一味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服务器”,必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社会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在新时期,随着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高等教育发展应充分发挥对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不能仅仅停滞在当前社会提出的要求,更应该成为社会的助推器,承担起推动社会发展的角色,科学地估计未来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是一个历史范畴,正如克尔所认为的“高等教育的漫长的历史,包括一个从少数职能到很多职能的延续几个世纪的运动,最初缓缓地增加,但是比较新近,迅速地增加”。今天的高等院校,除了具有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促进科学的发展和服务于社会三大社会职能外,还应该担负起引领社会变革的职能。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高等教育只有不断地适度超前发展,领先于当前社会发展,才能体现高等教育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使之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

三、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关系的启示

高等教育由与社会发展完全脱离开始逐步走进社会、关心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等教育融入社会的同时对于改善自身的发展条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社会发展的同化力量可能会使高等教育发展迷失自己的方向,如果高等教育在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同时,不能坚守自己的追求,只是简单地服务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服务器”,必将失去对社会发展的一些特有影响,成为社会生产所需人才的制造厂。高等教育应该在与社会发展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坚守自己的理想,不仅仅把关注点放在社会的需求上,而且要关注个体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不能仅仅传授学生一些专业性知识,还要发展人的特质;不单为所处社会现实服务,还要把眼光放远,高于社会,引领社会的发展。正如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所说:“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完全或哪怕是最主要对现在负责。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也应该———与大众当下所关心的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因此不论社会发展到哪种阶段和形态,大学都应该保持自己的理想,成为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不带有功利性的文化追求。从社会看高等教育,应该能够看到一些不可亵渎的东西,应该能够看到社会发展希望的终极所在。弗兰克斯纳对大学有一种整套的看法,他以为大学必须是一个“有机体”。他赞成大学应该探讨“物理世界”“社群世界”及“美术世界”的种种知识,但他反对大学训练“务实人才”,反对大学开设职业训练之课程,他也反对大学无限地扩大以破坏它的有机性,他更极力反对大学成为社会的“服务社”。他强调大学应该成为“时代的表征”,但他不以为大学应该随社会的风尚、喜恶而乱转,他并不以为大学应该成为“象牙塔”,但他强调大学应该严肃地、批判地把持一些长久的价值观。一所大学,如果只是服务于社会发展,不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就不能成为一所真正的大学。高等教育必须保持其相对独立性,才能冷静地应对社会的变革,更好地引领社会的发展。综上所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具有复杂性,但是又有其自身的规律。要想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必须正确认识其规律。高等教育必须本着教育先行的原则,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作者:王娜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克拉克•克尔(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郭英剑.是大学改变社会,而不是社会改变大学[N].中国青年报,2007-12-19.

[3]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展立新,陈学飞.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01).

[5]潘懋元文集(卷一)[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5篇

1、文化是历史文明的积淀,是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

文化具有的认知、教化、沟通、凝聚、传承、娱乐等方面功能,决定了它在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中的重大战略意义。

2、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

一般来讲,广泛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3、文化是表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内涵,社会发展过程就是文化创造的过程。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不可轻视的巨大力量。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

1、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2、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关键词]中国北方少数民族 文献 社会价值

[分类号]G255

当前学界对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价值的研究,更多地偏重于其历史文献价值,而对其在国家发展、民族融合、民族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价值关注较少。因此,以文献价值学的理论和知识体系为主,通过多学科交叉和相关理论的运用,研究并揭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对于拓展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传统价值,为当今民族融合与和谐相处提供文化传统方面的经验借鉴,促进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1、文献学的发展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社会发展价值研究的提出

研究并揭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首先与我国文献学界关于文献价值的讨论有密切关系。

我国文献学发展到现代,最突出的变化体现为:在继承中国古代文献学传统的基础上,借鉴与吸取了现代西方文献学的理论方法。众所周知,现代西方文献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38年国际文献联合会(FID)将documentation定义为:对人类各活动领域的文献的收集、分类载录和传播的文本和载体来源。显然,当时的文献学还没有涉及文献价值研究与判断。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现代文献学逐渐转向技术系统的开发,并将文献工作与情报工作交叉结合发展,文献价值,尤其是其社会发展价值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文献价值研究开始起步。当前学界对于文献价值主要是价值学角度的研究,即通过学科交叉将文献学与价值学嫁接起来,用价值学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对文献加以分析和评价。同时,信息方法的引入,也为文献价值分析提供了新的视野,而国内价值哲学的研究和逐步确立,又为文献学界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反思文献价值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理论方法,开辟了更广阔的研究视野。贺巷超的《文献价值论:现代文献学的价值论解读》是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该书从价值和价值规律着手,逐步切入到图书馆学与文献学领域,并提出了文献价值是指文献作为客体对主体人需要的满足关系,而保存人类认识成果和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是文献的核心价值的观点。文献学界关于文献价值的另一方面研究是对作为情报源的文献之价值的探讨,这就是“情报延伸”、“实物情报”、“动态情报”、“活情报”等概念的出现和普及,此种情况尽管引起了传统文献学界的关注甚至重视,却一直未得到学界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此外,新的文献类型研究,如非纸质文献的介绍与评论,新的文献类型对图书、情报、档案界的影响,电子图书的出现,以及网上购书、网络出版、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问题等,也被文献学界纳入研究视野。与此同时,对于文献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特别是当代信息社会中文献的传递与信息传播、交流的关系等,文献学界也都逐渐形成共识。因此,文献与社会发展关系成为文献研究的重大课题。上述几方面在彭裴章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十五”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草案)》中有很好的综述。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研究就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提出并展开的。

当前,一些政府部门、有关高校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对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价值,尤其是其社会发展价值加以关注或研究。比如:国家《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在提出切实加快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推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少数民族文学、戏曲、音乐、舞蹈、美术、工艺、建筑、风情、服饰、饮食等文化艺术品牌,制作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广播影视作品等要求的同时,在文献方面更强调征集和收藏少数民族文物,建立少数民族实物资料数据库。而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北方民族研究中心的一些学者所提出和实施的《汉文史典籍述录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资料汇编与研究》项目,也在这方面作了较好的示范。

这说明,政府和学界对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已经有所认识,但是随着社会和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仅仅有这样的认识和关注是不够的,因此,要进一步明确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还需要强化研究和具体揭示。

2、文献价值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价值研究的必要性

为了明晰地揭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这里先就文献价值及其概念的延展进行一定的梳理和阐释。

文献价值主要是指文献信息能够满足社会和人主体需要的属性。一般而言,文献的价值主要有情报价值、科学价值、商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版本价值等。在学术研究领域,人们对文献价值已经形成共识,即一项科学研究的过程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要用在搜求文献资料上,从事某一方面或领域的文化科学研究,主要依托的就是该方面或该领域的文献;文献是寻找研究主题的起点、刺激研究灵感的泉源、比较研究结果的参考、说服研究能力的持据。而如果从满足和推动社会发展作用的角度看,文献是关于某一民族或某一民族群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记录、描述或呈现的载体,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社会发展的文明结晶、载录和表现。因此,文献除了具有很强的社会使用价值和文化保存价值之外,对于一个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如果将一般性的文献价值延展到特定的某一民族文献上,则可以说,某一民族文献可以为认识某一民族或民族地区的历史和现状提供可靠的背景资料和文化传统;可以为民族或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决策规划提供经验借鉴和信息;可以为民族教育、民族融合和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根据。以此推论,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没发展上,少数民族文献则是经济文化发展建设的历史根据、文献依据、经验样本等方面主要的参考源。也就是说,少数民族文献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设和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将起到多方面的作用,体现出很大的社会发展价值。

当前学界对文献价值的研究还较多地倾向于其史料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为了适应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揭示和开发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已经成为文献学与时俱进的目标要求。因此,创新性地开展中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研究,既是出于学术目的,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是一个不同地域的民族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文化发展上,经过长时期融合而形成的国家。在中国和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北方少

数民族的历史贡献和文化贡献是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是一个外向型发展的民族群落,从推动社会发展与民族融合以及文化文明进步的角度看,该民族群落的发展尽管对于古代汉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但另一方面,也同时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简言之,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发展的外向型模式体现出突出的社会发展价值: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发展轨迹,主要是通过文献资料记录和描述、传承下来,这一民族群落的社会发展价值也有很大部分被载录到文献之中。这决定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也决定了研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分析、归纳和挖掘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

3、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

今天,中国的jE方少数民族主要包括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回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俄罗斯族等。他们生活于辽阔广远的漠北高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森林地带、科尔沁草原、呼伦贝尔草原、松嫩平原与东北平原,其生存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主要采取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或渔猎生活方式。这种完全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生产、生活形式,也决定了他们的生存发展必须在迁徙和流动中实现,其发展必然呈现为外向型。另一方面,因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生存地域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再加上气候寒冷、天灾频仍等因素影响,其生存发展资源常处于贫乏状态。这样,出于生存和发展的本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就经常对外进行资源掠取,这也是决定该民族群落的发展体现为外向型的根本因素。

向外扩张的历史形成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并体现出突出的发展价值。以记录和描述北方少数民族外向发展历史为根本内容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也因此承载了多方面的社会发展价值。择要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3.1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贡献的测算和评断的根据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最突出的文化特征在于该民族群落是一个开放性的发展系统,其传承和发展大都是一个动态过程,而非一成不变地封闭增长。在这个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主要与中原地区汉族发生了交融,其总体趋势是前者对后者先进文化的吸收与融合。但是,吸收融合并不仅是单向度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即不仅仅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不断进步、由低级原始发展为高级先进状态,汉族和其他民族在此期间也吸收和融合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魏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以及清朝满族与蒙古族、汉族的融合所构成的大清帝国,都说明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化,这就涉及到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华甚至世界文化的贡献。而这些历史过程大都被记录于《史记》的匈奴列传、货殖列传、骠骑列传、大宛列传、李牧列传、赵世家、燕召公世家等,《汉书》的匈奴传以及《蒙古秘史》、《辽史》、《金史》、《清史稿》等文献典籍中。因此,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是测算、评定该民族群落经济、文化贡献率、对社会和谐影响力的根据。

3.2 中国多民族融合发展的证明

与上一点相联系,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与南方少数民族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非封闭性和动态发展性。也就是说,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不以自己的封闭保存为方向,而是致力于与其他民族的交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之精髓。这些过程和发展情况,也被记载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中,如《满文老档》中关于清前女真族统一的历史文献;《辽史》中关于契丹族辽朝与东丹国关系的文献记录;《清史稿》中关于满族与蒙古族联姻的文献记录。满族入关后颁行的《大清律集解附例》,大体沿用《明律》,并掺合满汉条例而成。清朝后又多次修律,乾隆时期颁行了《大清律例》。清朝以严刑峻法推行政治思想的高压政策,但维护满族优越地位的封建等级制度逐渐削弱,对少数民族的司法管理相对加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大量并比较全面地记录和呈现了该民族群落的交融、吸收、融合,以及他们自身的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交融与互动。因此,收集、整理、编辑、挖掘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可以勾勒中华民族融合的轨迹、描绘中华民族融合的图谱,这是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重要证明。

3.3 文化板块理论价值

民族文化板块是把整体民族文化加以分类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构成层次或构成部分,比如风土民情、宗教文化、历史古迹、艺术体育等。立足中华文化的构成,我们可以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板块,借助一定的地理学、数学模型或理论,从板块生成、板块漂移等角度,推断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这一板块对中华大文化板块生成、发展、冲撞、融合的影响。从更广阔的视角考察,燕山山脉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两大文化板块的交汇点。对此,梁庭望教授也有相关的阐述,他认为整个中华文化是由4个大的文化板块构成的,北方民族文化则是其中的一个板块。类似的观点有美国学者吉德炜教授的文化圈理论,他曾把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西北部文化圈和东部沿海(或东部)文化圈等。依据上述理论,我们可以确定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作为一个文化圈或一个大的文化板块而存在。这个因历史流变而形成的文化圈和因地理单元的独特性所造成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板块,与中华文化板块既具有一致性,又有风格上的特殊性。比如,特定的饮食、服饰、习俗、建筑等,就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突出的文化板块标志。大文化圈或大文化板块之间在技术和审美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差异,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正确认定中国北方民族文化板块的形成与漂移过程以及与中原文化板块的拼接,既可为按民族的文化形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样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又有助于确立具备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特色的经济与文化综合开发模式,从而推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记录和反映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板块生成、发展以及模式化的过程。该类文献可以作为确定或界定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板块的根据,并成为该板块与中原板块的拼接、冲撞及其自身漂移轨迹的最好说明。这种板块说明价值可以为当今民族和谐的发展提供背景参考和文化依据。

3.4 文化博展价值

对于记录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精神传统与品格、风俗习尚以及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风土人情、民族风貌、饮食服饰、建筑和遗址等的纸质文献或“实物文献”,可以进行实物载体博展和旅游观览价值角度的开发。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大文献观念,利用和依据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各种载体性文献,规划建设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风情博展园,如海拉尔市的莫力达瓦旗的中国达斡尔族风情园,就是根据多方面的达斡尔族文献构建而成。在此意义上,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具有博展价值。

第8篇

关键词:离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计;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191-02

一般来说,人文素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主要依据三种课程理论。一是精义论。主张以经典著作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因为人类的文明在变迁中有其永恒不变的价值存在,这种核心价值尤其保存在经典文献之中,因而经典著作便自然成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二是均衡论。认为知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各种知识都统筹兼顾,均衡发展,才能避免20世纪以来学术过于分化所导致的视野狭窄,心灵缺陷,因此,必须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均衡的视野、平衡的心智。三是进步论。强调教育必须为学生解决问题,对他们的生活有所裨益,因此,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与学生未来的生活相结合,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目前。我国大学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受这三种理念的影响,但主要受进步论影响较大,强调实用性,强调为职业做准备。在具体的人文素质课程内容组织与选择上,则偏重于应用型和专业化,按照学科专业式的思路进行,即基本上就是把某专业的课程降低要求、稀释内容后拿来作为人文素质课程。这种课程所能起到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极为有限。我们认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三种基本课程设计理论各自的优势与不足,结合职业的特色,在强调各个学科之间有机结合的同时,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并以此为原则设计在现阶段和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有明确指向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1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结构与内容设计

从高职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本质上讲,这一课程又是面向所有高职生的、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的文化知识课程,具有人文素质性、广博性和基础性的基本的标准规定性。从这一层面上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为高职生提供。一是使高职生获得认知世界和理解人类及社会发展的方法论,二是为高职生提供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性文化知识。再从高职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价值上讲,这一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不仅具有适应社会主导性文化的功能价值,还具有导领社会健康发展的功能价值;不仅具有使高职生知识结构达至和谐的功能价值,而且还具有营造高职生可能生活的功能价值。从这一层面上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为高职生提供唤醒高职生主体意识、促进高职生自主性、社会性、伦理性和提升高职生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知识。因此,高职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围绕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我国传统思想发展的基本历史概况,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实质,获得思考和表达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二是让高职生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历史,分析我国科技发展的传统思想及时代精神,获得对我国科技发展史的基本认识及我国科技发展的方法论;三是让高职生了解西方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知晓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基本内容,认识和理解西方文化性格形成的历史性;四是让高职生了解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脉络,知晓西方科技发展的阶段性历史与西方哲学发展阶段的关系,认识和理解西方科技发展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论,获得中西比较的差异性和趋同性;五是让高职生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面临的问题及应该急需解决的问题,了解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发展的策略、科技生产力的构成及发展现状,以及公民的生活水平、精神状况等等,获得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全面性认识;六是让高职生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格局,分析造成民族矛盾、种族歧视和宗教冲突、地域性战争、饥饿、贫穷的多方面原因,使高职生认识和理解和平、团结、宽容和理解之于处理国际争端和意识形态及价值论领域的冲突与融合的意义和价值;七是让高职生了解科技发展与人文世界的关系处理问题,认识偏重于科技发展而忽视人文教育所导致的、我们已经有所经历的现状。获得一定的科技伦理性意识和思维;八是让高职生初步了解文学和艺术的审美观,领悟美的真谛,培养和培育高职生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升华高职生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

2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领域的选择

(1)应确定中国文化及思想这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领域,其目的主要是针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高职生缺乏对我国文化传统的整全性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教育思想、儒家“仁”学理论、天人合一、理学思想、道家、墨家等思想学说,这些方面的传统思想,对现代高职生来说。可能存在着疏离和陌生感,所以,加强对我国文化及思想方面的知识教育,不仅有利于高职生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够为高职生的知识获得历史性的时间深度,使高职生的知识结构的构成具有历史发展的线索和基础。

(2)应确定西方文化及思想这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领域,其目的主要是针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高职生缺乏对西方文化及思想的整全性认识和了解。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发展策略的实施,西方多元的文化的价值观、不同主张的自由化思想观念等对我国高职院校高职生有着很大的冲击力,极大地影响着高职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及社会发展的态度和立场。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加强了“两课”教育,但从根源上讲,还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没有能够对西方文化及思想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向高职生做出根源性的分析,以至于高职生只是关注目前我国与西方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差异性,而缺乏对西方文化及思想的历史性发展的整全性认识和了解。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对这一领域的知识做出精要性的选择,以使高职生对西方文化及思想有一个历史的、全面性的认识。另外,也是有意扩展高职生在文化及思想方面的认识及思考的空间跨度,以增加高职生比较研究的意识和提升高职生思维判断的能力。

(3)应确立“人、社会、自然之间伦理关系处理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这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领域,主要是出于如下的思考:其一,我国高职院校的高职生在其知识结构的构成上,更多的是专业性和专门化的知识体系,其思考或认识的视野较为狭窄,所以,从扩展高职生的知识广度和思维视野的角度,也是应该开设专业教育课程与“人、社会、自然找之间相关的课程;其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创造了空前的社会物质文明,但同时又带来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紧张和对立:大气环境的污染、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土地沙漠化、森林及生物植被的锐减等,这些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己经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发展,致使

人们不得不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思考“人类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应该让高职生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局限性,感悟“人、社会、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之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其三,目前,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的领域,让高职生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思考环境问题,以加强高职生环境意识。

第9篇

【摘要】"需要"这个范畴在整个理论大厦中,是考察分析人类历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逻辑起点,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在近几年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需要的根本特征、需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需要理论的现实意义的分析来探讨需要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人;需要;社会发展

人的需要是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的要求,表现为人的一种特殊状态,即摄取状态。人的需要是复杂的、多层次的,既有衣食住行的物质性需要,又有科学、文化、艺术、道德、信仰等精神性的需要;有的属于自然性、生理性的需要;有的则表现为个体的需要或群体的需要。需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历史观逻辑起点的三个要素之一。在《得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历史观的逻辑起点必须由三个因素组成,一是生产,二是需要,三是人类自身生产。这三者密不可分,离开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能动地,唯物地解释历史。把人的需要作为起点来考察社会历史的思想,贯穿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始终。从马克思《黑格尔哲学批判》到《资本论》,几乎所有的哲学、经济学著作都论及到需要问题。是否从人的需要出发来考察社会和人生是区分唯物观和唯心观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的需要范畴,其特质是超越现实性。需要的超越现实性是对主体自身的超越。需要是主体的人的本质,主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从外界摄取物质、信息来维持自身的生存。这也表明主体在物质、信息上的某程度的匮乏。需要正是为了使这些匮乏得到补充而产生的。主体为了得到物质、信息就必须把意识指向对象物,这时作为主体的人已是"忘我"的,它所指向的是它所要获取的对象物,也就是需要的"内容",而不是"自我的"。只有获取了对象物,主体才能在满足中体会到自身的存在,回到主体自身。需要的超越现实性还是对客体的超越。作为需要的客体,其表现形式有两种:既存的形态和间接的存在形态。从既存物质形态中得到满足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和其他一切有机体摄取对象物所共有的,这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对于第二种形态的需要的满足,则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类所特有的,是人的社会属性在需要问题上的表现,人为了达到对间接存在形态的满足,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取得。但是,不管人的需要客体是既存形态,还是间接存在状态,需要都是对客体的超越。这是因为,主体需要在以一定的手段获得物质、信息、能量之前,已存在这种需要。也就是说,此时主体在没有得到需要的对象物之前,在其潜意识之中,已经超过需要对象物,而把需要对象物"观念化"地存在于主体需要之中。需要的超越现实性是实现历史主体的需要-实践的超越。实践是以需要为出发点的,在历史主体的实践开始时,人们的需要已经确定"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的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1]可见,实践过程不是实践的目的,人的目的在于实践的前景。需要就其根本的特征来说,它是超越现实性的,它决定了对实现需要的手段,即实践活动具有导向。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诚然,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看,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则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但是,从更深层次来看,社会生产力并不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是只由于受到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之故,而是还有着自身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在动力主要就是人的需要。是人的需要,使劳动者产生了劳动的动机和意志,并决定了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现实可能性。人的需要对于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可以归结为如下二个方面:第一,人的需要迫使人们必须进行生产劳动,它决定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由于人类比其他动物有着更多更高的需要,而自然界不能自发地满足人类的需要,所以,人类的需要只有依靠人们自己进行创造性的生产劳动,改变自然物的性质或状态,才能得到满足。而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他们确有改造自然界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他们的体力,也包括他们的智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在尚未通过生产劳动发挥出来以前,还只是一种潜能。那时,人和自然界还未构成现实的生产力,只是潜在的生产力。但是,当人们由于一定的需要和自然界直接联系起来,构成为一对现实的矛盾时,人就会采取生产劳动的手段,来解决这对矛盾。这时,人就成了劳动者,人和自然界中的劳动对象就结合而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可见,"人之所以要进行生产劳动,人之所以会与自然物结合而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完全是由于人的需要。"[2]固然,就生产力之构成的实体性要素来说,只有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并不包括人的需要。但是,从更深层次来看,一定的需要却是劳动者的内在因素之一。劳动者既有一定的需要,又有一定的体力和技能,由此才能真正称其为现实的劳动者,才能既会劳动,又要劳动。过去,我国理论界在分析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时,只讲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事物资资料生产的人,根本不提人的需要使劳动者形成劳动动机和意志的作用。显然,这有失偏颇。第二,人的需要促使劳动者不断提高劳动技能,改革生产工具,改良劳动对象,决定了生产力的活跃易变不断发展。由于人的需要具有历史变动性,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都不断发展和提高,因而,人们就必须要求不断提高自己改造自然的能力。于是,人们在生产中就必然自觉地注意积累和提高生产劳动技能,革新生产工具,改良劳动对象,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更多更好的劳动成果,并使自己的更高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这样,生产力内部的劳动者这个首要因素就因自身的需要而充满活力,并积极地调节和解决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间的矛盾,由此也就从生产力内部决定了生产力的活跃易变和不断发展。人的需要由潜在转化成为现实,并且不断发展,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又会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断变化发展。于是,人类社会也就不断进步了。由此可见,人的需要乃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源。

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问题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极为醒目而迫切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发展是我们现今的实践主题和核心话语,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诸方面的综合发展过程。对于我们而言,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与社会发展理论是一份极其珍贵的学术遗产。弄清人的需要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我们党与时俱进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主要内容和目标就是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所提倡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经典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范畴。"当全世界聚焦可持续发展时,必然也要聚焦人的需要问题。这样就把"发展"与"人"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文关怀的价值纬度。社会发展既然以人的发展为本质和最终目的,那么最后的落脚点理应放在人的需要的满足上。因此,从人的需要的视角对社会发展问题进行有意义的探讨,就成为一种必然。总而言之,一部社会发展史终究是人类需要的发展史。人的需要的产生,才使人类具有了主观能动性,要去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的需要的发展和提高,则促进了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由此也就使人类和社会逐渐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2

[2]王孝哲.论人的需要及其社会作用[J]. 江汉论坛,2008,5

第10篇

关键词:代价;发展;代价意识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011-02

社会发展代价问题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已经出现了,但是我们发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类并未对其加以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社会发展代价问题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沉重的发展代价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等,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研究社会发展代价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发展代价的定义及其分类

代价一词,最早是在经济学中出现的,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以最小的代价谋求最大的利润,这是经济学中一个基本的原则。之后“代价”才逐渐渗透到社会学的其他学科中,如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

本文的“代价”是一个哲学范畴,所谓的“代价”就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和价值追求的活动中,为了实现一定的价值目标所作出的牺牲、付出,以及为此所承担的与价值取向相悖的消极后果,例如由于选择优先发展经济而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等。“具体说来:第一,代价是人们在众多价值目标中,由于选择了优先发展的主导性价值目标,从而导致其他目标被抑制、损害甚至牺牲。第二,代价是人们在追求价值目标的过程中,由于内在矛盾和复杂条件的制约而产生的对人的消极作用。第三,代价是由人的错误、失误所造成的背离自身价值取向的消极后果。”[1]

社会发展代价是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它的类型有多种多样,对于社会发展代价的分类,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把代价划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型,本文根据社会发展与代价的联系程度来划分,可把代价分为必然性代价和人为性代价。必然性代价,是指与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一定要作出的某种投入或者导致的某种损失、牺牲等。没有代价的付出就没有发展。而人为性代价是指这种代价的付出是由于人自身的失误所造成的,这些代价是可以减少甚至是避免的。比如,实践主体由于自身的缺陷,在认识事物发展规律时产生错误,导致代价的产生,决策层的决策失误或执行层由于自身的认识局限,这样也会产生人为性的代价。

二、社会发展与代价的辩证关系

社会发展是指社会有机体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合乎人们主观目的和自主需要的,从而有着特定方向和一定规律的一种运动变化形式。而代价是指发展中的付出、牺牲、消极的一面,从字面上看,二者似乎是相互对立的,但是二者又有内在的统一性。

(一)发展与代价是相互统一的,相伴相随的

发展与代价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发展与代价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发展是事物不断趋向圆满完善的过程,代表了社会进程中“得”的一面,而代价则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所会付出的损失,表现为社会进程中“失”的一面。这个“得”不能完全避免“失”的存在,而“失”是为了更好的“得”,这个过程是人们主动通过付出并扬弃代价,换取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同时前进一步。”

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并且最终是为了改造世界的。但是人类的活动又必须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他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一方面,为了摆脱现有社会条件的束缚,实现突破,这就需要巨大的物质的、精神的和某些既得利益的付出、牺牲,这部分是为了实现发展所支付的成本代价。另一方面,由于主体自身的局限性,在选择发展目标时,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客观规律,作出正确判断,因此造成决策失误、行为失当、价值目标选择错误等,导致人为性代价的产生。

(二)发展与代价之间是相互对立的,相互制约的

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发展与代价间的差异甚至对立都是明显的,这表现在:在特定的时空内,发展与代价是人们价值取向的两个不同侧面:发展是与人们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的积极成果,而代价却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价值目标所消耗和牺牲的一部分价值,以及一些消极后果。发展对代价有克服性、排斥性,代价对发展有限定性、损毁性和否定性等作用。发展与代价之间的相互制约性表现在,发展对代价的克服性、抑制性和代价对发展的生成、反省、约束、激励等作用[2]120。虽然发展与代价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相生相伴,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发展的实质是对代价的克服和扬弃。这就是发展对代价的制约性。代价对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代价对社会发展的生成性——只有付出代价,才能获得发展,这是社会获得发展的首要条件。

(三)发展与代价具有共长性

代价是发展中的代价,它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并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增长”,这种增长表现在,人类遭受代价的范围,随着人们的发展力量及其足迹在社会空间的扩展而不断增大。例如,在生产力不发达阶段,人们改造世界的范围仅限于地球上的某一角落,因此人们所要承受的代价也仅限于地球表面的大自然的制约或报复。但是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现在人们的实践足迹已经踏进了太空,此时,人们受到的制约的广度就随之扩大到太空。由此可见,人的发展足迹延伸到哪里,代价就扩大到哪里。

三、树立正确的代价意识

我们研究社会发展代价问题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正确理解发展与代价的辩证关系,澄清各种模糊认识,以更加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在种种代价问题,这就需要国家、政府、各部门以及领导干部和国民的共同努力。

(一)客观对待代价,区分必然性代价与人为性代价

如前文中所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代价:必然性代价和人为性代价。要树立正确的代价观,首先就要区分这两种代价,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在实践中减少代价的产生。例如,由于我们对某一领域不是十分了解,事前也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就作出决策,之后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果我们把这个失误归结为必然付出的代价,那么就会导致盲目付出代价。因此就要分清发展中的代价是必然性代价还是人为性代价,要把必然性代价控制到最小程度,尽量避免人为性代价的产生。

(二)合理控制社会发展代价的“度”

我们承认代价的存在,也承认有些代价是必然发生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代价就不可避免,也不是意味着任代价发展,而是应当注意把握代价的“度”以及人们对代价的承受力。因为如果代价的付出过大,就会抵消发展的积极成果,所以,代价的付出不应是任意的,而应被控制在合理的限度之内。当然,这个度的把握十分困难,一方面,度的界限难以准确划定;另一方面,度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确定这个度呢?

根据丰子义先生在《关于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一文中提到的,我们在确定这个“度”的时候应该考虑以下三个问题,以这些因素为准绳。第一是要考虑社会和民众对代价的承受能力。第二是要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第三是要考虑社会的稳定与正常运行。只有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才能更合理地把握代价付出的这个“度”,否则可能造成更大的代价。

(三)提高领导干部和国民的素质

领导干部对实现国家和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负有重大的责任。他们素质的高低更是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代价付出的多少,各级领导干部要对发展负责,尽量使发展代价降到最低程度,这就必须使自己的行为做到:既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既遵循制度的原则规范,又能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既能合法运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作好决策,又能避免权力滥用,最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依赖和拥护。国民素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发展代价的付出,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高,那么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就少,这样付出的代价就相对较少,因此国家的领导干部和国民都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减少发展过程中代价的产生。

(四)践行科学发展观,走低代价的发展之路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精辟地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概括: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减少社会发展代价的根本途径。

所谓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努力提高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以此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能从根本上减少社会发展代价,协调发展归纳起来就是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只有当各个环节有序、协调地发展着,社会发展代价才能降到最低。而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对社会发展代价的选择和调控,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一是自然的可持续;二是经济的可持续;三是社会的可持续。

只有践行科学发展观,才能减少社会发展代价的产生,走一条低代价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24.

[2]邱耕田.低代价发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毛园芳.社会发展与社会代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徐卫国.社会发展代价论与科学发展观[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

[6]范燕宁.社会发展代价问题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1).

[7]袁吉富.为了低代价、高质量的发展——低代价发展论评介[J].学术界(双月刊),2007,(4).

[8]丰子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J].哲学研究,1995,(7).

[9]白臣.社会发展代价理论及其现代价值[J].前沿,2010,(8).

[10]袁吉富.从代价论视角看和谐发展之代价[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11]邱耕田.从高代价发展走向低代价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7).

[12]宋翰雪.社会发展代价及其调控问题研究[J].学理论,2010,(27).

第11篇

一、 卢卡奇物化和异化思想背景

卢卡奇早期物化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写于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全书以卢卡奇对的初步理解为起点,结合一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重重的特殊历史背景,卢卡奇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但是,书中物化理论思想是卢卡奇在没有大量阅读经典著作的前提下提出的,没有建立在马克思关于劳动异化观和历史观的前提下,仅仅从马克思关于商品的拜物教的观点出发结合黑格尔、胡塞尔、韦伯等西方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形成的物化思想。

而卢卡奇晚期比较成熟的异化理论主要体现在卢卡奇晚年写于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二战后,时代主题由“战争和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世界各国进入了发展的稳定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得到缓和,虽伴有偶尔的经济危机但资本主义社会整体呈现繁荣的发展态势。资本主义物化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另外,此时的卢卡奇已经大量的阅读了关于社会发展的相关著作,这对卢卡奇全面认识异化理论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让卢卡奇认清了一切旧唯物主义和黑格尔哲学并对其进行批判,形成比较成熟的异化理论。

二、 卢卡奇早期物化思想

卢卡奇物化理论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中严重扭曲的人的伦理价值观和生活态度进行严厉的批判,但此时的卢卡奇对于物化理论的研究与那些立足于人道主义的起点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和声讨的思想理论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现象进行指控和责骂,而没有找到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更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问题,没有从物质生产支配人的精神状况和社会发展出发。但是,当时卢卡奇已经加入到共产国际,并且在价值观上也树立了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思想。

三、 卢卡奇晚期异化理论

最早使用异化概念的是法国思想家卢梭,他在历史观上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异化阶段是由于私有制的产生而造成人性的堕落和罪恶的时代。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神学的过程中也使用异化概念和理论,他认为异化是人的愿望在世俗世界不能够实现,只能在虚构的理想社会中实现,那里有代表公平正义的上帝和神,但是这种虚构的美好社会和上帝不仅不能帮助实现人类愿望反而使得人们任何事都寄托于神和虚幻世界,造成一种对待世俗生活的消极态度,这就是宗教的危害。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的过程中虽然继承了费尔巴哈关于异化的思想,也把异化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手段,但是马克思已经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分析资本主义的剥削现象,从物质生产实践来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商品拜物教中深入研究异化理论。卢卡奇在前苏联学习马克思理论后,不断的反省自己早期物化理论的不足,并且从唯物史观的前提,用异化理论修正和重新阐述早期物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在《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卢卡奇对哲学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卢卡奇认为劳动是在特定历史时期表现为外在人的活动,也就是异化,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形式不同。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主要表现在人的能力发展同其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抗,要对资本主义舆论及其及其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日常生活的异化和意识形态的异化是卢卡奇理论论述的起点。当今不断激化的社会存在同资本对其控制的企图之间的斗争,正是人类摆脱异化的控制、争取获得自身解放的努力。

四、 卢卡奇早期思想和晚期思想比较

卢卡奇的早期思想是通过黑格尔辩证法的思想来认识研究,混淆了异化和对象化的本质区别,忽视了异化和对象化虽表现为同一过程,但异化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另外,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还混淆了物化和异化。马克思认为异化的结果是人被物化,人与人的关系被理解为物与物的关系,物化和异化从人与它活动对象和产物的角度被区分开了。尽管卢卡奇是从马克思商品拜物教中得到关于异化的解读,但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将物化和异化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没有对二者进行严格的区分。但是在卢卡奇晚年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一书中,却是对与异化范畴相关的外化、对象化、物化的概念进行比较,从而明确了异化的范畴。卢卡奇认为对象化和外化在客观上保持一致,“客体的对象化和主体的外化,这两者作为一个整体过程而构成了人类实践和理论的基础。”[1]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卢卡奇着重强调了无产阶级意识对于消除异化的重要性。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有助于扬弃物化,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活动彻底改造自身和社会,在革命过程中将无产阶级自我意识和理论实践相结合,对于物化的克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此书中卢卡奇过分强调了无产阶级意识在革命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而马克思则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有在物质生产的社会中才能实现异化的扬弃。但是在卢卡奇后期的思想中,卢卡奇关于异化的本质已经从唯物史观的立场出发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超越。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卢卡奇指出异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只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才能加以克服,个人对自身异化的克服离不开个人所处的现实社会。卢卡奇曾明确说过:“脱离自己在其中生存的那个社会而独立存在的个性是不可能有的,因此,这种广为传扬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对立乃是一种空洞的抽象。如果某个异化问题愈是深刻地触及到一个人的真正的个性并引起他的思考,那么这个异化问题本身便愈是具有社会性,便愈是一个合类性问题。”[2]所以,卢卡奇说摆脱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异化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以一种新的社会新式代替旧的社会形式,以新的完整的个性代替旧的局部的个性。

五、 结语

异化理论作为卢卡奇重大理论创新,最先反对降低异化在理论中的重要地位,从卢卡奇最先的物化概念到从唯物史观的视角赋予与异化新的内涵,是其理论的支撑点之一,也是理解社会存在的切入点之一。卢卡奇晚年的异化理论对于我们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研究个人在人的发展困境和前景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参考文献]

[1]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卷[M].白锡塑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132页.

第12篇

摘要:“剩女”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现象之一,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和现实依据,本文拟从探析“剩女”现象的背景出发,通过层层剖析,探讨“剩女现象”产生的根源和本质,并提出个人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剩女 高知识女性 社会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社会中的女性高知识分子也越来越多,并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因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女性在择偶条件上也越来越挑剔,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大龄、高知识、高收入的“剩女”。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主要有女性主义、社会学、伦理学和社会文化认同等方面来对“剩女”这一现象来进行研究。社会学研究者们主要考察“剩女”这一人群的婚姻观,后现代主义者考察其概念产生的原因,“剩女”的婚姻社会价值观念等。但大都没有注意这一特殊社会想象的出现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很少有人从历史学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本文的目的就是从历史学的观点来看待“剩女”这一现象的出现,并就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和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一、“剩女”现象的探析

探讨“剩女”现象这一问题具有极其广泛的社会意义,尽管相关的学术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是这些俨然不足以使我们更准确的了解和看待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大多数国家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求在男女比例不均日益严重的今天可寻求到更好的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社会各界也体现出了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作为高知识分子的“剩女”们也竭力解决和避免这一问题,参与了各式各样的相亲活动,或是改变自己的某些观点以期迎合现代婚姻观。然而这一问题依然广泛的存在并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遍发展。尽管我们的婚姻观差距甚大,但是“剩女”却是全世界都有。

“剩女”一词最先出现在网络,是当下年轻人对一些未婚高知识分子女性的简称,意思是指现代都市女性中的有绝大一部分女性不仅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18世纪以来,“女性不断的通过斗争取得了平等的教育权,使其有了自我决断的能力”[1]。19世纪开始,女性希望得到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机会。在穆勒的作品《妇女的屈从地位》一书中,他就认为“妇女有理性并且值得享有同样的公民自由和经济机会。”[2]正是在不断的斗争与社会发展中,女性才得到了同样平等的教育权、政治权利和经济机会,才使得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收入女性。这些由于各种原因而婚姻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或是婚姻没有理想的归宿而成为大龄的高知识未婚女性。被现代人称之为——“剩女”。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剩女”不是女性在数量上的绝对过剩而是指在适婚年龄阶段没有结婚的相对过剩。换而言之,一段特殊社会现象的产生必然出现于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只有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中,这样的现象才使得研究具有非常的意义。

二、“剩女”的特定历史阶段探究

“剩女”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产物,要探究“剩女”为何在这个阶段产生,就必然要考察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之间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以群居的方式联合集体力量来避免因个人力量单薄而不能抵御自然界或是对凶猛禽兽的防卫不足。男女的搭配比例并不因观念等而存在绝对或相对过剩的问题。因而恩格斯认为“我们发现历史上可以确切证明并且现在某些地方还可以加以研究的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什么呢?那就是群婚,即整群的男子与整群的女子互为所有,很少有忌妒余地的婚姻形式”。[3]可见,原始社会状态下的婚姻状态上的关系是平等的,群婚的婚配形式下也绝不会产生“剩女”。

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封建社会。此阶段人类进入农业文明时期,男性通过生理上的优势在农业的各种生产部门占主导,女性被局限于家庭的生产中。恩格斯认为:“这一变化对于妇女社会地位所产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母权制的被’构成了‘女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4]。群婚瓦解,对偶婚过渡为男性为主的一夫多妻制。这一状态下女性地位随封建制度的逐渐发展而日渐低下,恩格斯甚至说:“在生产并谋取了对财富的占有权后,男人取得了对家庭的控制,女人沦为满足男人欲的‘奴隶’和生孩子的简单工具’”[5]。女性被剥夺了教育权、政治权和婚姻自,使其完全成为男性的附庸。此间男性可以有多位妻子,而女性必须在一定年龄出嫁。这样的社会观念及社会发展中出现“剩女”也是不可能的。

时至今日,人类文明高度发展,女性通过斗争取得了独立地位、平等的受教育权、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机会。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再是农业社会的生产占主导,脑力劳动取代了体力劳动,除了一些特殊行业外,男性的生理优势不再是决定其生产地位的必要条件,生产模式的变化使得男人不再是家庭经济的主导,女性不再作为男性的从属。在这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社会中,女性地位得以改变,越来越多的高知识、高收入的女性出现,也就是有了婚姻的自由选择。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产生高知识、高收入的女性,才会有“剩女”的出现。

由此,“剩女”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不仅仅是女性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美国有关专家称:“‘剩女’现象现在已不单纯是女性本身如何对待婚姻的问题,它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而这种社会的压力也被媒体强化了。”[6]那么我们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呢?

三、如何以历史观来看待这一现象

以历史发展观来看待“剩女”这一现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野。“剩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发展阶段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现象,通过对其的研究可以使高知识分子的“剩女”得到社会的认可,挑战我们现阶段偏见与某些陈规陋习,通过正确的认识这一历史现象,作为“剩女”的高知识女性可以得到人们更多角度的理解。

我们必须意识到这既然是一历史阶段的特殊现象,那么它就必然随历史的发展而消亡,不管其是渐变性还是革命性的,它都必将故去。只有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现象我们才不会过多的陷入各种追求绝对男女平等的怪圈中去。绝对的平等是不符合现阶段历史的。“剩女”也不是整个社会的主流,它作为一种潜流是主流的补充。我们更应该去让“剩女”得到公正合理的看待,意识到整个社会的结构并非是单一的一元,而是一个多元的文化结构。它给社会结构和个人的变化提供了认识平台。用历史观来看待问题是给人们提供一种看待问题的方法,让人们对待“剩女”问题更为理性。不要过多的关注她们的问题,给予她们更为宽容的社会环境和自由,因为这不仅更利于我们的社会发展,也对于“剩女”身份和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发挥影响。(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伊曼纽尔·康德著.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M].北京市:九州出版社,2007:79.

[2]约翰·斯图尔特·穆勒著.妇女的屈从地位[M].北京市:商务印书,1995:105.

[3]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3:68.

[4]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