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3: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感悟生命的文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38-0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中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畅谈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关键:
体会文章内涵 ,感悟作者对生命所持的态度,能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以读体会情感。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课件展示文字(背景音乐《命运》):台湾女作家杏林子有句名言:一粒貌不惊人 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二)同学们,什么是生命呢 ?这节课咱们和作者一起感悟生命。(板文题:生命,生命)齐读质疑。师在文题上加问号(生命?生命?)
二、初步感知课文
(一)课件范读课文(配乐、配动画图片)
(二)交流,理清脉络。想想课文写了什么?课文写了几个事例?(板书)飞蛾:挣扎求生
香瓜子:砖缝冒苗
我:静听心跳
三、研读赏析
(一)导读:下面咱们研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二)课件出示:自读、讨论:
1.作者从三个事例中分别感悟出什么?
2.作者对生命有着怎样的理解?
3.找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情朗读。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三)归纳总结:
1.三个事例的感悟
事例一 飞蛾求生―― 那翅膀在我手中挣扎的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事例二 瓜子抗争―― 那一股足以惊天憾地的生命力,却令我有种肃然起敬的感动 。
事例三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给我震撼。
(随文评点“对自己负责”的含义。)
2.对生命的理解
思考一: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思考二: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
3.感情朗读重点词句:A、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B、一切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4.课间出示:海伦凯勒简介及名言、张海迪简介及名言、雷锋简介及名言(可讨论自己所熟知的名人名言,并谈谈对生命的理解)
(四)作者由这三个事例引出的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教师引导:
1.在前边的事例中,“有限的生命”指什么?“无限的价值”指什么?从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中体现的“无限的价值”指什么?
2.怎样才算活得“光彩有力”?(板)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说说你觉得哪些人活得光彩有力?哪些人的生命是白白流失的?
3.作者是这样说的,她有没有这样作呢?简介杏林子生平(课件)
师:杏林子,这一位长期处于痛楚中的人,这位只有小学程度,因类风湿关节炎而全身百分之八十损坏的残障者不但没有诅咒生命,反而洋溢了对生命的歌颂和热爱。她写作不辍,出版的书深受读者们的喜爱。为引发社会对残障者的关注,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上街情愿。成立了“伊甸残障社会福利基金会”,为台湾的弱势群体谋福利。他一生积极开朗,淡泊名利,她有一句名言: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作者还有一句名言: 不论你处在怎样一个多变的世界,经历怎样的人生,生命中还是有一些极其可贵的珍宝,需要我们终身护守、珍惜,不容它轻易失去。《自己创造美丽人生》
四、回题解疑
细细品味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会带着怎样的语气读?(赞叹、回味、留念、……)作者在课题中重复两遍生命,你体会到什么?(强调感情)师将文题的问号改为感叹号(生命!生命!)
一、合作探究,认识生命的意义
生命教育的现实目标就是要认识生命的意义。而生命的意义源于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教材不仅是文本性的,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体验。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散落在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内容进行提炼和挖掘,并将生命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教学时可以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分析,对生命的意义有所感悟。如学习《窗》这篇文章时,通过对“靠窗的病人”和“不靠窗的病人”心灵的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使学生明白“靠窗的病人”尽管自己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折磨,但依然把美好的东西带给病友,相比之下“不靠窗的病人”为了能够看到窗外的“美景”,对自己的病友深夜发病见死不救,因个人私欲而葬送良知。当“不靠窗的病人”如愿以偿得到靠窗的位置时,他发现竟然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他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煎熬,结局会怎样呢?假如此时病房里再住进一个病人,他会如何做呢?同学们经过多种结果的设计、讨论,情感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明白了人必须学会关爱他人,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再如在学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名著时,把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面对人生困境的事迹讲给学生听,用真实的人物事迹来打动学生,从而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同时,认真地讲析小说中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让学生学习保尔面对挫折时的坚强意志和对理想追求的坚定信念。这样一来,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了这些不平凡人物生命的独特之处,进而提升了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二、情感激发,懂得生命的可贵
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关键在于对生命的理解及态度,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语文课堂应该为生命教育营造一个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教学氛围,而文学作品中往往暗含着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生动范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所讲述的就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史铁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在这种情况下,“死”似乎成了他唯一的出路。然而,他问:“人应该怎样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文中提到了地坛,地坛很荒芜,却并不衰败,因为有一群卑微的小生物按照自己的生存法则顽强地生活着。正是地坛中蕴含的这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让史铁生对生与死有了深刻的感悟,明白了“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双腿残疾的史铁生在生与死的挣扎中重新唤起生命的意识并成为一名文坛巨人的实例,让学生明白:人应该怎样去面对命运和苦难。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凝重悲壮的色彩,自然使学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激励。语文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去细细触摸人物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生命意识不断得到增强。
三、体验友情,感悟生命的快乐
一个人的一生必然会有一些朋友。真正的朋友不仅可以同甘共苦,而且可以帮助自己解决许多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麻烦。一个人的成功或多或少地与朋友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可是现在常常听到一些老师在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同学之间常常为一点点小事弄得面红耳赤,甚至出手伤人。所以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也很有必要。如《掌声》这篇文章中,同学们的掌声让腿有残疾的小英走出了困境,鼓起了生活的勇气。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了同学之间的友情是那么的美好,也明白了“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又如《番茄太阳》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双腿残疾的人,原本心情无比黑暗,对生活失去了热情,但是在与盲童明明的相处中,渐渐被明明的开朗乐观感染,心一点一点地温暖起来。特别是当明明说愿意把自己的双腿给她时,她的泪哗地一下流了下来,彻底被感动了。可以说是明明的友情让她冰冷的心温暖起来,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通过朗读与感悟,学生体会到了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也极大地增加了生命的快乐。
四、品味赏析,延伸生命的价值
生命是一个过程,自然会遇到许多艰辛、挫折和困顿,这和欢乐、幸福一样,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同学们欣赏生命、体验生命,在烦恼之中关照烦恼,在痛苦之中觉醒痛苦,在悲哀之中超越悲哀,在顿悟之中找到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使生命过程始终保持着坚毅的心情、旷达的气度和庄严的胸襟。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的结尾处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品中的主人公通过对闰土和自己不同人生际遇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旧中国必将走向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小桔灯》一课中,虽然小姑娘目前的生活遭遇种种不幸,但她仍然坚信生活的美好,正是这种人生态度,鼓舞着她勇敢、乐观地去面对生活。教师通过让学生品味赏析文学作品中的伟大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勇敢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失败,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到无限延伸。
五、联系生活,书写人生的乐章
人生的生命价值究竟该如何体现?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思索的问题。教师除了在语文课程中挖掘生命教育的内容外,还可以在课外阅读、写作训练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从而扩张生命的宽度,锻造生命的厚度,挖掘生命的深度。现实生活中,有学生因不忍父母负担过重而吞药自杀,有学生因家境贫寒产生自卑心理而卧轨自杀,有学生因家长禁止玩游戏机而自杀……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报道,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让学生思考信仰与生命的问题,懂得如何尊重生命、对待人生,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价值。作为教师,有责任让学生都能在健康积极、充满热情的学习中丰富生命的内涵,延伸生命的价值,从而书写华丽的人生乐章。
维度一: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
观察是感悟的基础。走马观花,对外界事物没有深入细致的观察,是永远不可能有什么感悟的。指导学生学会观察,通过观察,从事物的表面看到内在风采和神韵,然后在内心深处引起感情的波澜。在一般人的眼里,山是静的,但在南朝文学家吴均的眼里,它“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在这里作者写出了山的内在神韵。同时作者还借助自己的视听感觉,写自己内心的感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这就是吴均在他的佳作《与朱元思书》中的观察和感悟。在有灵性的作家眼中,无生命的事物可以变得有生命、有思想;静止的东西可以活起来,可以与人对话。
维度二:要有一颗真挚的爱心
拥有一颗真挚美好的心灵是感悟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热爱,宗璞就写不成《紫藤萝瀑布》;朱自清先生的笔下也不可能出现那样多姿多彩、充满生机的春天;当然也不会有杏林子由寻常小事中感悟出的《生命,生命》。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世界因爱而美丽,因爱而生动。朱自清的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跨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时的背影;林海音的爸爸下雨天从包袱中拿出来的花夹袄和两个铜板;还有莫怀戚散步时蹲下身子背母亲的动作。这些都是非常普通的人物事情,但是因为渗透着真挚的爱心,文章才非常感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从这些千古名句中,可明显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感悟中的作用,这些都缘自作者的那颗爱心。
维度三:要有一颗敏感的心
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怎样才能有所发现?这就要求我们对外界事物要敏感,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时时注意自己心灵的触动。时间长了,就会注意到那些不经意发生的现象。如:地上的一阵风,天边的一朵云,田野里的一朵小花,朋友的一个微笑,父母的一个眼神,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物都可以训练人的感悟能力。著名词作家乔羽老先生创作的《思念》,被毛阿敏在1988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唱红。主持人马东曾采访乔老,这首歌中的“蝴蝶”是否真的在生活中出现过,乔老回忆:有一天,他坐在阳台上晒太阳,一只蝴蝶落在他的窗前,后又飞去远方的花丛中。于是敏感的他灵感大发,写下了开头两句:“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作家杏林子,夜晚在灯下写作,一只小小的飞蛾让她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所有这些,都是作家们用一颗颗敏感的心灵捕捉到的。
维度四:要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思考就没有感悟。没有深入的思考,对事物的认识只是表面的,肤浅的,是不可能深刻的。如果没有思考,莫怀戚不会在很平常的散步中领悟到自己作为中年人的“责任重大”;如果没有对生命的思考,杏林子就不会对一只飞蛾和一粒香瓜子做那样入微的观察,引起心灵强烈的震动,从而产生对生命的感悟。
可见,善于思考对提高写作能力是多么重要。中学生的作文是习作,但它同样离不开作者的思考、想象,没有思考的作文是苍白的、空洞的、没有生命的,读起来更是乏味的。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平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要经常回味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人和事,从中悟出人生的道理。
维度五:要有一种虚心学习的胸怀
[关键词] 职业教育;生命教育;语文
市场经济环境下,职业教育为了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很多人认为职业学校专业最重要,掌握好专业就能顺利就业,教学功利化色彩越来越浓,文化基础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职生受此影响,重视专业学习,忽视语文基础课的学习。因此,职业学校生命教育缺失,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主张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生命教育应贯穿教育的始终,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从而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生命课程,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渗透是最有效的途径。语文学科的性质为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提供了便利,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科,其根本就是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充分挖掘生命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彰显学生生命的个性,从而提高生命质量。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一、通过品读文本渗透生命教育
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知、认识生命,还要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生命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对语言优美、情感意蕴浓厚的作品,可以让学生运用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积累知识、感悟作者情感,提高对生命的认识;对意蕴丰厚、意义深刻的文章,教师要抓住蕴含生命色彩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在品读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对学生不熟悉的画面,教师要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营造形象可感的画面,感悟生命的美好。如通过《离太阳最近的树》、《森林写意》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感悟自然界的顽强生命,从而体验人类奋发向上的精神;通过《边城》引导学生在对话中感受至善至美的人性;通过《淡淡的深情》引导学生在赏析母爱中体味人间真情。
二、依托教材文本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起点是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是个体在生命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生命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命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中职语文教材涉及的范围广,很多课文都蕴含着作者对自己、对世界观的认识,对生命的感悟等。因此教师要激活教材的生命活力,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但中职语文教材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单元,也不是每篇文章都能用作生命话题。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设计生命教育系列主题,有意识的进行渗透,这样生命话题会变得系统,也有助于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如朗读《像山那样思考》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生命的珍贵,激发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考;朗读《纪念刘贺珍君》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什么样的生命才有意义;朗读《老人与海》让学生认识到不屈不挠精神的伟大,体验生命的顽强。这样教师利用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建立正确的生命观。
三、拓展教学内容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珍贵,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活的道理,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指导学生选择与课文有关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从而延伸生命教育。如教学《离太阳最近的树》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和环保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生命的力量,唤醒学生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意识;教学《走出地平线》时,可以让学生延伸拓展不断突破自己,走出自己,寻找生命的意义,如轮椅上的张海迪、断臂女孩雷庆瑶等,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珍惜生命、不怕苦难的精神。
四、借助语言训练渗透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言训练中会有一些学生存在自信心不足、自卑、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等心理特征,对此语言训练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中职语文教师在学期开始前设置好语言训练环节,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参与的积极性及语言表达情况记入平时成绩。语言训练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安排,可以是介绍自己喜欢的书,与同学分享其中的精彩片段及体会;可以介绍自己的座右铭,阐释座右铭的涵义及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可以讲小故事大道理,分享小故事带给自己的感悟;可以即兴讲话,针对热点话题、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等。这样会让学生变得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表现自己。
五、提高教师素养渗透生命教育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受教学观念及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很容易消磨教学激情,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学生的热情。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的价值为导向,使教育沐浴在人性中。要让学生由强烈的生命意识,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面对一个个的生命,内心要充满责任感,坚持生命化教育观念,坚持对真、善、美的追求。要树立生命教育观念,教师就要有较高的素养、坚定地人文理念才能构建充满生命气息的语文课堂。
一位教育家曾说:最好的教育,是不着痕迹的教育。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彰显学生的生命意识,绽放灿烂的生命之光。
参考文献:
[1]路秀平.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7)
汉语和西方一些语种的标点符号的发展和变化是有很大差异的,就是由字、词、句的连写,而逐步采用标点或非标点的方式断词断句;由不同地域、不同见解、不同学派采用不同的标点符号,逐步舍异求同,而在一个语种内采取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标点符号体系。这些标点符号被运用于各种文字资料当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011版新课标指出:“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挖掘文本内涵,感悟标点符号在文本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作者及作品表达的情感态度。
一、细读文本,找寻可挖掘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作为书面语言有机组成部分,它能使有形的、散碎的、有限的语言,最大限度地表现无形的、浑然的、无限的情感,起到传达无穷之意的效果。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的课文中:“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找寻可挖掘的标点符号,再让学生读读这句话,然后让学生说说想法,说说想到了哪些词语。学生道:“倾盆大雨,大雨滂沱……”教师再引导学生从句子中发现语言特点,学生仔细琢磨之后,回答道:“一句话两个字,就是一个句号。”教师再引导,这样简短的话有力,到底是表达什么意思呢?学生有的说雨很大、很危险,有的说雨非常凶猛。教师继续引导,这就是短句,用句号把一句话变得如此有气势。这篇课文有很大的特点,因为短,向我们强烈传达当到时雨的肆虐可怕。读完这一句,我们发现这里“像泼。像倒。”句号的特殊作用在此发挥到了极致。
二、细读文本,体会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情感态度
这一设计充分利用省略号这一潜在的、隐形的教学资源,深入地研读文本,强化体验,从而主动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与文本的角色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认同”效应,合二为一,自然交融。例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课文《穷人》一文中多处使用了省略号。弄清每处省略号的用法,有助于我们体察人物的内心活动,了解人物特点,从而更加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文中“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了?……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这里一连用了七个省略号,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表明桑娜的心情很复杂,有惊恐、有同情、有忧伤、有自责,更有为救人之难而勇于承担一切后果的决心。再加上几个问号和感叹号的连用,把桑娜的感情表现得更复杂更强烈,她那纯朴、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也就更好地表达出来了。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这里省略号表示语意的跳跃,先说明了打鱼生涯的艰险,但语意一转,马上问到妻子在家怎么样,也体现了渔夫和妻子相依为命的关系。文中还有几处省略号,有的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表现桑娜的焦急和渔人生活的危险艰难;有的表示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总之,在我们阅读文章,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标点符号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我们细读文本,不仅教师本身能够感悟到文本中标点符号的奇妙用法,也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标点符号的好处。
三、填补标点符号,提高文本细读的层次
在文本细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文章的题目本身极具情感性,既具文本精华的浓缩性,又具自我感悟的延伸性。在看似简单却又充满张力的题目中,我们可以化平淡为神奇,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化作标点,添加在其中,让学生对自己添加的各种标点阐述理由,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度感悟。
如在《生命生命》一课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注意到文章的题目是两个词语的重复,当学生对课文感悟充分时,告知学生:“请你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化作标点,加在课题上。”此时,学生激情万分,有的说:“我在第一个‘生命’后加一个问号,在第二个‘生命’后加一个感叹号。因为这四个字两个符号可以概括全文!作者一开始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后来知道了生命的含义,最后发出感叹!”有的说:“我在两个生命的后面都加感叹号,因为他们表示的都是生命的震撼。”……这样不仅使标点化作了承载生命的符号,更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得到了充分的提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这篇优美散文是对生命存在的诗意表达。台湾作者杏林子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用三个事例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第一个,飞蛾求生的事,揭示了生命既是一碰就碎的美丽纤细之物,又是执著地朝向光明和永恒的伟大个体;第二个,砖缝中生长的瓜苗向我们述说,任何生命都会在冥冥之中坚守着被称为生命的任务,那就是萌芽,成长,向上,向上;第三个,倾听自己心脏的跳动说明每一个“我”都有一份生命给予的独特密码,那就是生命的“独特和价值”。文章境界高远,积极向上,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作者以对生命可贵的感悟,唤起人们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同时抒发了自己将会让有限的生命闪烁出无限价值光彩的情感。
教学本课,一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二是巩固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学习方法。本文思想含蓄深邃,理解内容和感悟其哲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课前可引导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受到一定启示,有助于领悟课文内涵。
二、说目标,缕析备课思路
1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整体感知课文,初步感受生命的内涵;细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精读课文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2 教学重难点:重点:品读课文中三个事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难点:明白生命的意义及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生命。
三、说过程,展现课堂结构
(一)交流激趣,铺垫情感
1 同学们,课前老师要求大家搜集台湾作家杏林子的生平资料,以及有关人生、生命的名言,现在让我们来交流交流吧。(自由交流。)
听了有关人生、生命的名言的交流,你对“生命”是怎么理解的?(学生发言谈感受。)
2 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老师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 生命》(屏幕显示):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叶萧瑟晚来风急 垂下头颅
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
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无论走向何方 我们认识了自己
师:人的生命只有两万多天,我们不禁深深叹息:人生是如此短暂!但是在如此短暂的人生中,我们面临许多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坚强、勇敢和快乐,也可以选择脆弱、逃避和悲伤,甚至是死亡。今天,我们来看看杏林子是如何感悟生命的。(板书课题,齐读。)
3 质疑:你发现这个课题有什么特点?(这个课题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强烈的呼唤。)看到课题,你最想问的是什么?(生命是什么?)
总结学生的发言,自然引入本课教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用学生自己搜集的有关人生、生命的名言导入新课教学,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讨论与交流能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初步认识与思考,既能放飞激情和梦想,又能有效调动积极的思维和学习态度。)
(二)品读课文,感悟内涵
1 自由读课文,进一步感知。
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最让你震惊的地方,并在课文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2 集体交流,感悟生命的顽强。
(1)学习“飞蛾求生”事例。
出示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①读句子,说说这段话中你关注哪些词语?(挣扎、鼓动、跃动、强烈、鲜明……)这些词语体现了什么?
②再读句子并思考:这只小小的飞蛾为什么要如此挣扎?如果你是那只飞蛾,你会在心里说些什么来鼓励自己呢?如果你是杏林子,看到这只小小的飞蛾,你会怎么想呢?
③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④回扣课题:是啊,飞蛾是弱小的,但是它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的求生欲望却是震撼人心的,这就是――(齐读课题)生命 生命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读、感悟,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品析,理解生命的内涵,这正是汲取语文营养的需要。通过换位思考,述说感受,既训练了学生说话能力,又让学生凭借自己心声的表达,使得文与人,蛾与己相遇交融,从中感悟那强烈的求生欲望,进而知道要善待生命。)
(2)学习“瓜子生长”事例。
过渡:平均寿命只有短短九天的飞蛾,竟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动物对生命的珍爱。那么,普通的香瓜子呢?请同学们自学这部分内容,看看写“瓜苗”的一段与写“飞蛾”的一段,有什么相同或相似之处?(都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欲望。)你又感受到瓜苗有着怎样的生命力?(顽强的生命力。)
出示句子: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①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香瓜子生命力的顽强?(砖缝、掉、竟然、冒出……)
②小瓜苗冒出会遇到什么困难?从它“活了几天”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作者在赞美它的生命力?(多么强、冲破、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③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课文。(想想怎样读出瓜苗的顽强,读出作者的心灵震撼。)
④回扣课题:环境恶劣,困难重重,但瓜苗仍然不屈向上,茁壮生长,这就是――(齐读课题)生命 生命。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和主动自学,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由扶到放,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也体现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品读词句,旨在引导学生在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的同时,品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读出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学习“心脏跳动”事例。
过渡:小小的生灵为了自己的生命做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呀,更何况我们人类!请大家读读第三个故事,看看课文哪些地方令你没有想到,让你感到震惊?请画出来。
出示句子: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①创设情境,感受心脏跳动。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用手摸着自己的心脏部位,静静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
(播放心跳的声音)教师旁白:现在,我们触摸着心脏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从中你感受到什么?你想说些什么?(齐读: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②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把这句话告诉大家?(高兴、自豪、激动……)请带着你的感受读这句话。
③是呀,生命属于我们自己,每个人对待生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出示句子: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糟蹋”是什么意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在“白白地糟蹋”自己的生命?(合作学习,学生说现象。)
④比较句子: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要对自己负责。
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说说“必须”突出了什么?(突出了作者对生命负责的坚定的态度。)
⑤课件出示杏林子照片和作品等相关资料,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一个一生有五分之四的时间都在与病魔作斗争的人会有这样的生命奇迹的出现。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先让学生感觉心跳,再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诱发学生对生命作更深刻的思考;品词析句,有助于加深理解。其间,适当补充杏林子的生平资料,以激发学生对杏林子崇敬之情,进而充分理解作者对生命美丽的崇敬与热爱的感情。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文及人的认识过程,从而提升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深层认识。)
(三)拓展延伸,升华认识
过渡:生命每个人都有,只要能好好地发挥生命力,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奇迹。
1 默读最后一段,联系你以前学过的课文和实际生活中的人或事深入思考,想想杏林子的人生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 引导理解“有限”、“无限”这对反义词在句中的深层含意。(可以联系杏林子来理解,杏林子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她创造出的价值是无限的。例如杏林子虽然去世了,但她的作品还在,人品还在,她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还在。)
3 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杏林子的《向命运求索》。
4 回扣课题:杏林子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创造出无限的生命价值,使她的生命穿越时空,成为永恒。这就是――(齐读课题)生命 生命。
5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中的人与事谈感悟,让学生理解人生真谛,真正懂得应当珍惜美好的生命时光。课末,通过朗读本文的重点段,再次阐释文章思想蕴含。)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8-0043-02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语文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学量的经典作品,就是走近先哲和圣贤,用他们健康高尚的心灵世界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这一载体,通过多种途径渗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把握生命,从中找到生命文化的源头,感受到生命脉搏的跃动,在体味和感悟中获得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一、依托文本,发掘生命之美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文本本身就是一本“生命的教科书”。那些文章,有的揭示宇宙奥秘,有的描写大自然旖旎风光,有的讴歌世间真情,有的阐发人生哲理,处处蕴含着生命情感的信息,不同程度的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它们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灵鸡汤,为生命教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教育素材。
冰心的《谈生命》,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这样形象的比喻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朱自清《背影》中对父亲背影的刻画,让学生发现一个普通父亲身上的善良、真诚、伟大,进而感受人间真爱,体味人间真情,感悟人性之美;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在“短衣帮”的冷漠和嘲笑中走向死亡,会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情感和道德的震撼,形成尊重生命伦理的意识,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寓言故事,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出一种超生命力的能量,表现出对生命意识的勇敢追求和对自然的认识与征服精神;《细菌的启示》通过有关病毒、寄生知识的介绍,让学生探索无穷的未知世界,以科学的态度应对人类面临的病患危难;《珍珠鸟》通过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展示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无疑会让世界多一抹温馨的色彩。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受作品的生命情怀,体验生命的丰满与心灵的充实,领悟生命的可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以人为本,构建生命课堂
新课程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从生命的高度,以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一方面,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构建生命课堂的关键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创设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人性、人情、人道的氛围,在民主、共进、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去感受、思考、探究,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验成功,让生命的活水在课堂上自由欢快地流淌。另一方面,语文课堂要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自我,感悟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陶冶心灵,展现生命的活力。
如在欣赏陶渊明的《饮酒》(之五)时,通过诗歌解读,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摆脱世俗功名、消解自我后,与“车马喧”的“人境”(社会)、与“采菊”的自我、与“南山”(自然)的完美融合。让学生明确,个体只有实现了和谐,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我、关爱他人、热爱生活。
再如《“诺曼底”号遇难记》是雨果听说“诺曼底”号遇难,创造了61人中60人生还的奇迹后,被深深地震撼而毅然写下的作品。在这场海难中,有着惊人的沉着智慧、忠于职守品行的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们安全逃生,以个体生命的死换来大众生命的生。这无疑使我们在敬畏生命的同时,产生深深的思索,懂得“具有自制力的人是真正的强者”,表现在哈尔威身上就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妇幼群体的保护,对自己个体生命的付出。
通过这样的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在犹如沐浴阳光似的课堂上接受生命的教育,感受生命的尊严,理解生命的宝贵,体会生命的艰辛,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并深刻认识到,活着是幸福的,生命是美好的。
三、走向实践,书写生命芳华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在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延续,而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又构成了生命丰富的内涵。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记载的是学生心灵的声音,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关注生命。笔者曾以“热爱生命”为内容让学生习作,要求学生寻找身边那些热爱生命的故事,寻找那些热爱生命的人,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抒写自己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认识和感悟。学生笔下有辛勤培育他们的老师,有治病救人的医生,有忠于职守的警察,有身残志坚的大叔……赞美身边许许多多热爱生命的人,他们用劳动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也使自己的生命绽放光彩。也有些学生在作文中发泄自己的苦闷忧伤、写出自己心路经历的喜悦和欢乐,把写作当作抒写心灵,展示个体生命过程的窗口,在化解心结、舒缓压力的心灵体验中激起了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培养了“生命至上”的崇高意识。这样,学生用习作传递着对生命的诠释,在写作中开发了生命的潜力!
感悟和语文素养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是语文综合素养中的核心元素。语文的魅力与最不可捉摸性就在于其感悟性。语文课堂是否高效其实也就取决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另外“感悟”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概念,频繁出现在新大纲、新课标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见端倪,而且会日益显著。所以笔者认为,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不是培养解题能力,而是激发学生自主感悟。
一、优化课堂生态,创设自主感悟情境
创设自主感悟情境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提,因为教学情境对学生来说,是思维的导火线、学习的内驱力。合适的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为被激活的状态。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创设自主情境上的一大差别就是:学生重视自己的个性、情感和需要;而教师则重视学生的学习进程、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显然,创设自主感悟情境的核心就是要将二者有机整合形成合力。化解这种对立关系的注定只能是教师,因此,教师要精心策划,巧妙设计,创设和谐、宽松的自主感悟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也说:“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课改中我们在肯定语文工具性特征的同时,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特征。文本中那些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洋溢着或优美典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这就决定了语文学习活动应该是极具个性的情感体验过程,它包含着想象、审美、冶情等心理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而言,能力在发展,知识在建构,情感在碰撞,思想在生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淋漓尽致地展现着自我风采,迸发着生命活力。不言而喻,良好的课堂生态对语文教学而言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准确感知文本,构建自主感悟平台
语文自主感悟不同于理化生等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理化生学科自主感悟大多可以通过实验、演练等方式充分实现自主,而语文自主感悟基本只能借助于文本来实现。然而,学生只对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感兴趣,而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自主感悟。因此,自主感悟对课堂教学文本内容有较高需求。这就要求教师精选文本时尽可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和现实生活需要。这些文本要么是经过时间证明的具有永恒审美价值的经典名篇,要么是现实感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优秀文章。
教材里的语言作品虽是用文字显现的,但每篇课文的背后都站着一位活生生的作者,其表现的正是作者富有独特个性的思想和情感。所以文本有着鲜活的生命色彩,是作家生命意识的自我投射。文本的解读,正是读者和作家两种生命的心灵对话和生命韵律的碰撞、交流、契合、共振。读者和作者穿过生命的隧道、时空的桥梁,得到整合与交融。作家的个体生命意识和读者的生命意识交叉、融合而产生火花。每个学生带着鲜明的个性色彩,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作家,读懂作家,达到心灵与精神的沟通,巧妙地穿过岁月的积尘,活泼地跳动着生命的旋律。学生将文本的解读作为一种愉快的旅行、体验,去触摸生活,去进行一种角色体验、生存体验、情感体验,去激活他内在的情趣感悟。语文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学生与作者以文本为中介展开的一次情感交流的对话和感悟过程。
三、紧密联系生活,拓展自主感悟空间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语言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气息在洋溢。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中也指出:“教、学、做合一是创造”。因此,教师要善于了解、发现学生及家长的情况、变化,及时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还可请他们一起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过程成为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由师生甚至是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创造、建构的过程。如教授《项链》时,我就有意识地将问题引入生活(或将生活引入课堂),我提出两个问题:①对玛蒂尔德追求奢华生活,梦想挤入上流社会,你认为正常吗?你有没有这种心理?②作者对玛蒂尔德到底持什么态度?是批判、还是赞扬、还是二者兼而有之或者二者都没有?问题提出后,很多同学积极发言,因为这个问题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学生可以结合当前生活实际讨论,这样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小说的主题,而且还懂得了穷奢极欲、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可耻,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的可贵,真正实现了自主感悟。
《学会生存》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具有培养创造精神和压抑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这就是说,好的教育能够充分施展培育创新的力量,提升受教育者的创新素养,而不当的教育则可能构成对创新的打击与窒息。要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我们就必须去培养创造精神,而创造的源泉理所当然来自于学生的自主感悟。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中学)
【关键词】创新 人性 生命教育 音乐教学
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就是音乐,音乐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使人为之倾倒、为之动情、为之感奋,音乐以其强烈的力量与独特的方式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音乐不仅仅可以陶冶情操,从净化心灵、塑造品格等方面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可以深刻体会到音乐深刻、尽情、充分的魅力。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其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人的心灵深处。音乐教育可以引导学生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还能够唤醒人的超越意识和生命本性。而在音乐教学中实施润泽生命的思想,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启迪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思考。
一、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对人性的思考
( 一)人性思考与个体超越性
人的独立是人自由的基础,而人的自我意识则先依赖与人的独立。对人生价值的感悟与理解就是人性思考,人性思考不但意味着对生命的关怀,也意味着追求人生最高价值。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的确立标志着人精神世界的独立,同时也标志着物质与精神彼此分离。当人具备了内心世界和意识后,才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外界事物。人的生命本性的需要时人生命的超越性,所有价值的真正源泉都是从自足价值、绝对价值、根本价值中派生出来的人本身的价值。正因为有了人性思考,才使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精神寄托和人生方向,才能在芸芸众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
(二)重视音乐教学中的心灵眷注
音乐教育能够将个体审美心理结构变为现实,对培养个体完美人格具有着非常独特的作用。通过对个体健全审美心理的培养,可以体现出音乐教育的人文价值。随着体验音乐的丰富性,学生通过音乐教育,可以逐步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并同时提高和强化想象能力和听觉器官的敏感性,在学生的心理结构上,对没的强烈感受力和准确的判断力都会逐渐沉淀,学生就可以自觉地按照个体审美理想,用音乐审美的标准去对自己的行为与心灵进行审视,并可判断出自然与社会的美丑。
二、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的生命感悟
(一)感悟生命的独特性
每一个人都是不可取代和不可重复的唯一生命体,因此,可以说认识个性和差异的存在,以个体独特的天赋为基础,通过个体的自由发展,完善、形成了自由个性。而每个人都有别于他人,无论是在品质上,还是特征上,都具有着各自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这就是自由发展的结果。因此,在面对个体生命时,教育必须以个体独特的生命为前提,尊重个体尊严、个体价值,正视每个生命的独特性,来创建于学生独特生命相符合的个性化教育,这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心理学概念中的个性并非音乐教育中的个性。
(二)促进个性的发展
音乐教育本质是以学生为本,所以,音乐教育者应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积极确立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应尊重学生生命独特性,而不仅仅尊重任何和道德。对学生个体自我型和独特性的尊重就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而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就是尊重学生的需要,等同于对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存在的珍视,这样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因此,音乐教学应突出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出发点。在音乐课堂中给予学生学习实践的主动权,学习的主体就是学生,可以为学生合作交流、体验感悟、主动探究等留出更多的空间和实践,让学生在属于自身的课堂中充分发挥出气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积极创造、体验、感知、表现。
三、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一) 音乐创新源于个体生命的创造性
人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创造性,而这种创造性同时也是人的生存状态。人对自身活动以及对生存环境的各种创造活动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不同,人类通过主动改造客观环境,为个体提供满足生命所需的精神与物质产品,同时也在不断对个体本质进行丰富与完善,这就是人类创造性的体现。从人思维角度来看,人类智力最集中的表现欲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就是人的创造性。而个体想要发展是需要不断创造的,并非既定的,每个个体生命中都充满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孕育着极大创造潜力。
(二)音乐能够全面地提升个体的创造力
教育的普遍目标在于培养创造性,也就是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而创造性能力分别表现为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敏锐的直觉、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创新意识等等。使人在体验、参与音乐的过程中,更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就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发展学生创造力等方面,音乐教育具有着强大的优势,在音乐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具有着激发创造的作用。音乐欣赏、音乐表演以及音乐创作这3个方面的内容就是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就像音乐创作就是真实、具体的创造性活动,在理性思维的正确引导之下,创作者进行思维实践活动。3方面的内容体现出创造性因素。作者将音乐中所包含的速度、音色、调式、节奏、节拍、旋律等基本要素以无调性或主调或复调的创作手法进行组织。表演者以音乐原作为基础,深入把握、理解了原作的思想及情感内容后,结合自己的联想,通过声乐的、器乐的音响律动将原作在创造性地再现出来,这就是音乐表演。
四、结语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多渠道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并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充分利用已有教学资源。良好音乐环境能够产生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音乐教育可以引导学生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还能够唤醒人的超越意识和生命本性。而在音乐教学中实施润泽生命的思想,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启迪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一座城,一个人;一世界,一杯酒;一首歌,一段情。躲开尘世的喧闹,在无眠的夜里咀嚼这份忧伤。品尝那份凄凉。一个人静静守候这份孤独。文字是我忠实的朋友,在寂寞的世界里,与它为伴。倾诉我的心声。我会情不自禁的拿起笔,抒写着忧伤的心情,用文字去记录幸福的时刻。用文字写下无边的思念。去抒写点滴的生活,难忘的人生。与文字为伴,文字是灵魂的寄托;是心情的放飞,是寂寞的依靠;是心情的释然,情感的寄托!
用文字去抒写人生的故事,捕捉人生的感动,记录身边的那份真实。那份美好。记录那份至真,至纯,至爱的情感。文字即有感而发,有感而生。有感而写。没有真实的情感,没有感悟难以写出好的文章。不深入内心又何来的灵感。看似简单的文字,却是灵魂里绽放的花朵。却是寒冬里的一缕阳光。用文字抒写悲欢离合,用文字诉说恩怨情仇。喜欢文字,我们把丰富的情感寄托文字。笔墨飞扬,豪情万丈挥洒与笔尖。万种感慨挥洒于笔下。那是我们灵魂的寄托,那是我们心灵的慰藉。那是我们真情的表白。文字会让你思绪飞扬,魂牵梦绕。
``我喜欢文字‘’,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瞬间,点滴,留下那份真实,那份永恒。用文字去抒写我们悲喜人生。人间冷暖。以文字为友,以文字相守。以文字为伴。一直到生命的尽头。与日月同辉,与天地相伴。让文字永恒。用文字去刻画每一次生命的感动,用文字去记下每一次泪滴。用文字去抒发美好的曾经。文字是真情的流露。文字是内心的独白。文字是情感的描绘。文字是灵魂的舞动。
我痴迷文字,对文字情有独钟。用文字写生命的沧海桑田.用文字写人生无奈,用文字写幸福的甜蜜;写落寞的泪滴,写惆怅的孤寂;写心里的迷茫,写无奈的绝望。文字是多种情绪的缩影。用文字记录我们的真善美,假丑恶。文字是心灵的碰撞。心灵的寄托。
一个个字写成一行行文章。然后沉睡在文字的世界里。有文字的陪伴,心却不觉得孤单。我爱好文字,在情感的世界里徜徉。文字是生活的珍贵,文字是生活的沉淀。爱的感悟,文字是生命点缀.我渴望文字,在孤独的世界里相伴。它是我人生最好的伙伴。我感谢文字,它给我带来的写作快乐。它是我人生永恒的寄托。它是我生命的绿洲。它是我生活的依赖。那是一份永不磨灭的情感寄托,它如同繁星一样璀璨,在生命中伴我前行。生命在文字里漫步,在文字里寻觅;在文字里翱翔,在文字里守望,在文字里享受;在文字里感悟。
喜文之人,一定是重情重义之人。他们把丰富的情感寄托于文字,文字是有生命的,文字是有血有肉的情感。让我们捕捉生命的感动。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谛。
文字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文字是我人生的依赖。在文字里看潮起潮落,看云卷云舒。在文字的忧伤里诉说着一种不忘,一种眷恋;一种心情,与文字倾诉;与文字共鸣,与文字共舞。文字是你忠实的倾听者,文字会倾听你心里的全部。喜怒哀乐。文字是忧伤的美丽,用文字写下我们多彩的人生,五彩斑斓的世界。
手捧着泛黄的日记。一纸忧伤涌在心上。我用文字去祭奠回忆,那曾经的难忘。曾经的美好,回忆是忧伤中的幸福。文字能镶在岁月的流年里,根深蒂固。永不磨灭。能涂抹在我们的记忆里。终生不忘,刻骨铭心。文字会陪我们一起哭,一起笑。会和我们一起成长。文字去记录我们的点滴人生,我们的美好曾经。我们人生的种种不忘。用文字去描绘我们的生活,用文字去表达我们的情感。文字能记载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过去;能抒写我们的未来,我们的美好;我们爱的诗篇。
文字是黑夜里的一盏灯,它永远照耀伴我前行。文字会陪你走过春夏秋冬,文字会陪你走过四季的轮回,文字会伴你走过风风雨雨。记录人生的感动。文字会陪你地老天荒。陪你记下那流年里最美的风景。最美的曾经,岁月中最难忘的永恒。
无论是精美文章,还是无病之作。那都是文字的杰作。那都是心灵的展示,情感的谱写。
我在梦中与文字相约,我在生活中与文字相恋。我喜欢文字,我痴迷文字.我与文字为伴!我与文字缠绵!我与文字相随!我与文字永恒!
【关键词】语文课堂;标点符号;作用;浅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和感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因此,语文教师对文本语言的感悟教学特别注重,课前潜心揣摩教材,细读文本,关注文本的焦点、美点、难点、趣点、空白点等,课堂感悟教学也用尽方式,可谓“百花齐放”。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个现象:众多教师在文本细读时往往习惯走近“沉入词语”,舍得花大力对重点词去仔细琢磨推敲,但却很少有人去关注那不起眼的“末梢神经”标点!它们成为了被老师们遗忘的“角落”。那么如何紧抓标点,与学生一起去亲历“沉入”、达到对文本的深入感悟呢?
1 回读标点的停顿,体会文本的节奏
作为书面语言有机组成部分的标点符号,它能使有形的、散碎的、有限的语言,最大限度地表现无形的、浑然的、无限的情感,起到传达无穷之意的效果。因此,文本细读时我们要更加关注标点的修辞作用,去“沉入”地发现标点上的亮点与深意,以自身的细读体验引领、唤醒学生的细读体验,使学生由浅入深,充分展开,对文本的理解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朦胧走向清晰,亲历整个学习过程,使老师、学生的文本细读真正有效与精彩。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慢慢走,欣赏啊!”丰富华丽的世界需要慢走细赏,优美动人的文本更需要潜心涵咏地从标点开始慢读细赏。用心回读标点的停顿,以从容的心态,不急不躁,慢慢品读嚼赏,引领学生一起体会、感受、欣赏文本因标点带来的蕴味。
1.1 再读再悟,亲历提升
当对两个不同标点的句子进行对比着读时,很多同学发现了停顿上有长短。有同学发现课文中用句号是表示“我等的时间特别长。”“那么长时间等下去,可是爸爸还是没回来。这句体现‘我’内心的焦急程度比用顿号、逗号的句子要深得多。”最后再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来获得内在亲历的感悟、体验,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实”、“有效”。
1.2 于节奏轻缓中体会
很多文本中,我们会发现有些标点它并不一定代表某种特殊的意思,但却向我们传达着言者的当前状况。此时,我们不仅要关注标点的停顿,更要关注因为标点所带来的语言节奏的调子变化。如在《小鹰学飞》这篇文章中:“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在这句话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读出小鹰的探问语气,体会小鹰经过老鹰的几次教育变得虚心了,更要关注这其中的两个省略号。这里的“……”并不表示省略了什么话语,而是表示小鹰的呼吸快而短促。因此,在朗读课文时就要指导学生读出小鹰急促地喘着气的样子。
2 走进标点的背后,倾听文本的声响
常言道:“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对语言的鉴赏,既要赏其美,又要鉴其妙。我们要静静地“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语言如此,作为语言组成部分的标点亦是如此。我们在文本细读时,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标点节奏、色彩氛围、语调语序中推敲品味,体察作者怎样精确、省俭、传神运用语言标点,感悟标点的涵义,倾听文本的声响。当一个标点反复出现在一段文字中时,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拿着放大镜去仔细琢磨、用心体验它。引导思考为什么需要反复使用,这样表达想凸显什么。如: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3 创造标点的生命,提携文本的价值
“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我们的文本细读是亲历思想内涵的厚重体验,一个来回,两重生命。文本细读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标点出发,再回到标点。”不仅与学生一起亲历标点的细读体验,更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文本的精神生命空白处,创造标点的生命,填补添加属于自己的精神理解,从而提携文本的价值所在。
3.1 于标点处添加
文本中有些关键性句子的理解、故事人物内心情感的体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妨借助标点符号的添加,试试朦胧处理的方法。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检阅》这里总共用了5个问号,表达了儿童队员们左右为难的矛盾、复杂的心理。
3.2 于无点处创造
在文本细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文章的题目本身极具情感性,既具文本精华的浓缩性,又具自我感悟的延伸性。在看似简单却又充满张力的题目中,我们可以化平淡为神奇,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化作标点,添加在其中,让学生对自己添加的各种标点进行理由的阐述,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度感悟。如在《生命生命》一课中,先引导学生注意到文章的题目是两个词语的重复,当学生对课文感悟充分时,告知学生“请你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化作标点,加在课题上”。此时,学生激情万分,有的说“我在第一个‘生命’后加一个问号,在第二个‘生命’后加一个感叹号。因为这四个字两个符号可以概括全文!作者一开始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后来知道了生命的含义,最后发出感叹!”有的说“我在两个生命的后面都加感叹号,因为他们表示的都是生命的震撼。”有的说……这样不仅使标点化作了承载生命的符号,更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得到了充分的提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3 于浓情处升华
《木笛》一文中,朱丹为了纪念纪念日,放弃了演奏欢快的曲子,也放弃了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机会,而在南京城寒冷的雪夜,他却拿出木笛演奏着如泣如诉的笛声,最终他感动了主考,被录取了。当学生读到这里,感动、激情涌在心中,此时,引导学生将情化作标点进行释放,将课引向。师:“是这一曲笛声,一腔倾诉,音乐大师反常录取了朱丹,音乐大师为何录取朱丹?请你把大师录取朱丹的理由化作一个标点,加在朱丹的名字后,你认为加哪个标点最合适,为什么?”
关键词:新课程 人文性 生命状态 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100-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材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时代,为了追求升学、升学率,这些很少做到或没有做。
1 对待生命态度现状决定教学中要注重生命教育
近几年,见诸报端的自残、伤人甚至自杀、执法人员对生命的漠视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生命的主要的威胁。要改变现状就要从源头做起:改变青少年改变对生命的看法。我国的教育目的是 “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学生连生命都无法保证,连生命都不尊重,又何谈建设国家,做出贡献?
那么,为什么生命如此脆弱?为什么人们视别人的生命如同草芥?从生命意识的角度看,这是生命意识淡薄的表现,他们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极易轻易处置自己和他人(物)的生命,他们或把它作为逃避挫折的应对方式,或把它作为报复别人的手段,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所以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生命价值势在必行,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2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一,在听说思索中感受生命的珍贵,关注对生命的认识和珍视,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在讲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先从海子的人生经历讲到海子的卧轨自杀,海子的死是一个社会的痛更是海子家人永远的痛。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却在25岁时自杀了,他为什么会自杀?我引导学生读出了海子面对生活的无奈和自身的人格缺陷――性格的孤僻和心灵的脆弱。学生感悟到这一点的时候,我追问道:“那么,怎样的人格才是健全的呢?”学生结合海子的经历,都认为应该直面挫折,学会坚强。正如有的学生在回答中谈到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好好活着。”是呀,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旦逝去,便无法追回,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第二,在朗读品味中感悟生命的灿烂,关注对生命的敬畏和欣赏,如《斑羚飞渡》。本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品味片段,“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想不到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的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它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让学生感动,让学生从中受到精神的震撼。产生对自然中生命的敬畏和欣赏。
第三,在阅读教学中咀嚼生命的价值,关注对生命质量的提升,如《我与地坛》。史铁生在他20多岁时,正值年少,灾难突然降临到他的身上,他残废了。维纳斯双臂的失去,引来无限遐想,但是史铁生,这个生活在现实里的活生生的人,他突然双腿残废,却并不是那么容易面对的。可让大家看史铁生的照片,他是那么的平静,那么的开朗,他究竟是如何走出这一条隧道的呢?史铁生的母亲为了能让他活下去,究竟是怎样做的呢?除了课文中的语段,我们再来欣赏同是史铁生的作品的《秋天的怀念》。有感情地朗诵后,学生好好地体味作品中的深情。母亲的肝疼早已经到了极限,可是,她从不把自己的苦痛释放出来,她从不想让那个被折磨着的儿子再为她操心,她一直坚韧地坚持着,用她的守护之心支持着自己。母亲的坚忍即使是原野也盈溢不住,即使是大海也包容不下,即使是天空也承受不起,只有人心,只有母亲的心方可盛下。所以作者在《我与地坛》里如此形容他的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就是这样的母亲让他懂得了活着的含义。作者在宁静中发现了生命的含义,只有活着,并且让活着的人感觉到他活的气息,才能不被命运征服。
第四,在作文训练中提升生命的内涵。高考作文要求学生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情感倾向健康积极。平时作文训练多要求学生关注对生命思考,挑出一些有启发性的作文范文朗读。如关心小动物的、关注植物的美文。这样的文章不难发现。
第五,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生命的真谛。教学中可以就近取材。如四川地区的学生可以在汶川地震事件中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从一些人事迹中感受到生命的可歌可泣。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多少人本来能逃生却为了救别人而牺牲。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谭千秋老师。这是一位英雄的教师,当救援人员发现他时,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下来,他却永远离去了。从中让学生感受生命的重量。
初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与“生命”的主题有关,经过系统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课文有的关注人类自身个体的生命,有的是关注宇宙、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现象。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有关生命的话题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心生存质量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