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3: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关清明节的古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世代相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语文教师,不断挖掘、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并付诸于语文教学实践,使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这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一、古诗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语文教学中,有计划、有层次的把中国古典文学知识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使学生多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备课中有意识的附加一些诗辞歌赋等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添加一些诗辞歌赋及中国古典文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平时语文教学日程安排上,要求学生多看、多读《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传统文化著作,熟记一些传统文学的名言佳句,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
2.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情感在传统文化中表现的最为浓郁和强烈,也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到:“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语文教材中国古典文学内容教学时,注重对作者和时代背景的讲解,在让学生全面理解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同时,让学生撰写诗辞赏析和读后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诗词歌赋)主题的理解、对诗人爱国情怀的感悟。
3.亲情教育。反映亲情及传统伦理道德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及对母亲的思念。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溢与言表,感人至深;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充分体现了对亲人的关切、思念之情以及渴望得知亲人消息、家庭信息的一种急迫的心理。在教学中,结合语文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把倡导家庭美德、学生心理健康、行为规范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育学生尊老爱友、孝敬父母,帮助学生维护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亲情网。
4.友情教育。友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情感,友情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之间的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现了朋友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在语文教学时,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结合教材中有关友情方面的文章进行分析对比,让学生自己归纳主题思想,分析梳理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写出赏析和评价材料。学生在学习诗词、分析归纳主题思想、撰写赏析和评价材料的过程,逐步加深了对友情的理解,增进了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形成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二、传统节日、民风民俗在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中国的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接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情怀。让学生知晓一些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时间的变化以及不同传统节日、节气的来临,对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的民风民俗以及农耕时令等方面的知识,并将有关内容合理充实到备课、教案、课堂教学等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清明节即将来临,在给学生讲解清明节的具体时间、风俗习惯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有关清明节的诗句、典故。有时出几道诗句,让学生回答是什么传统节日。例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各描写的是什么传统节日。有时出几道诗句,让学生回答是什么时令,例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鹃暮春到,哀哀叫其间”各描写的是什么时令。通过讲解和与学生互动,学生对传统节日及时令的时间、风俗习惯及有关描写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语文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遗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要做好传统文化传承的媒介,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和深度融合,促进语文教学工作深入开展,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传统节日 教育资源 德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224-0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传统节日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各种教育活动应运而生,如清明网上祭英烈,重阳节向身边的老人送祝福等。然而这些活动却呈现形式化、低效化、样板化等趋势。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
1 活动低效的原因
1.1 为了活动而活动
创建文明城市或文明学校,或是其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关的检查,都会涉及传统节日教育这个领域。于是,同传统节日相关的德育活动很多时候都沦为迎检的规定性动作。节日小报,征文绘画,演讲比赛,故事会等活动看似精彩纷呈,可是目的却不是为了通过传统节日这个载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而是为了照几张照片,写一份总结。目标出现偏差,效果就会很差。长此以往,教师、学生一遇到传统节日就感觉“亚历山大”,苦不堪言。
1.2 传统节日教育氛围的缺失
很多有识之士感慨,当下的中国,传统节日静悄悄,反倒是一些洋节日很热闹。圣诞节,万圣节之类的节日,铺天盖地都是媒体或商家的宣传。近年来“光棍节”之类的节日也纷至沓来。而清明、端午、中秋节,媒体关注的往往是高速免费,景区拥挤之类的话题。传统节日仅凭学校深挖其德育价值,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1.3 样板化的活动,无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一到节日就办小报,搜集相关的节日资料。活动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往往是一些样板化的活动。通过调查发现,低年级学生参加传统节日活动的兴趣要远高于高年级学生。
如今的教育现状是,传统节日教育越来越“受宠”,可相关的德育活动却收效不明显。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活动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以学生为中心,是一些“假冒伪劣”德育活动。给予上面的思考,笔者所在学校在挖掘传统节日教育资源,开展德育活动时,努力使活动丰富起来,同时代接轨,同学生的学情接轨,收到了较好的活动效果,并总结出学校挖掘传统节日教育资源的几种有效途径。
2 挖掘传统节日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
2.1 整合资源,把传统节日同其他教育资源结合起来
传统节日的教育资源确实值得我们去挖掘。但教育者要善于运用智慧,把挖掘到的传统节日资源同其他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丰富活动内涵,更新活动形式。
今年清明节,一所小学的几百名学生,开展了“清明远足祭英烈,感家乡之美”主题活动。活动中,学生从学校徒步几公里到烈士陵园。辅导员精心设计行走路线,让学生在途中能欣赏到家乡的新美景、新变化。把爱家乡和祭英烈融合在一起,不进行空洞的说教,让学生用眼睛去看,用心的思考,今日的幸福生活同革命先烈的关系。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受到了教育,还锻炼了身体。在途中,师生在一起讲故事,背诗句,唱歌曲,增进了师生间的情谊。这个活动,就是在挖掘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资源的同时,整合热爱家乡、春游、师生互动等资源。活动自始至终,学生兴趣高涨,收效显著。
2.2 学生主体,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主体已经成为教育者的共识。因此,在开展传统节日类主题活动时,也必须充分体现这一点,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学校在端午节期间,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教育资源,结合端午节的特点和内涵,列出了端午节开展的活动清单。如:“粽叶飘香”包粽子比赛、观看龙舟比赛、端午歌谣传唱、织香袋等。不过有一点不同于以往,就是这些活动如同超市中的商品,是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清单中的某项活动,也可以开展清单中没有的活动。端午节期间,学校的端午节活动精彩纷呈,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活动。有的同学在家包好粽子,送到社会福利院;有的同学上网查阅资料,在班级进行科普讲座,从科学角度分析悬艾草、挂菖蒲、佩香囊、饮雄黄酒等端午传统习俗;有的同学在班级诵读屈原的作品,分享自己的感受。活动形式之多,效果之好,超出了辅导老师的预料。学生在参与自主活动时,体会到端午节蕴涵的意义,激发了爱国爱乡情怀。
2.3 家校合作,让更多的人成为教育者
上文列举挖掘传统节日教育资源的困惑时,有一条是传统节日教育氛围的缺失。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很难去改变社会大环境,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改善学生家庭教育的小环境。要想改善家庭传统节日教育的氛围,就需要家校合作,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在开展传统节日类主题活动中,家长的教育作用要远远大于老师。
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在中秋节时,某班就通过班级家长委员会,给家长布置了一个“作业”:和孩子一起吃月饼、赏月亮、话家常。也可以讲讲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学生一些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在这个家校合作的中秋活动中,学生了解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增进了和家长的亲子关系。这样就把挖掘中秋节教育资源的任务落到了实处。
文化内涵深厚的传统节日,对于教育者来说,确实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教育者一定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主动性,充分依靠家长,只有这样,传统节日才能成为好的教育资源,为教育所用。
⒖嘉南祝
【探寻节日渊源,看中国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这些节日蕴涵着人们特殊的情感内涵和文化价值需求。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厚广泛的民众基础。传统节日的习俗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而这些充分说明了民间崇拜和信仰是民间至高无上的精神情感。
1.春节又叫做过年。民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老百姓个个怨声载道。这惊动了天上的太白金星和地下的地王菩萨。太白金星和地王菩萨一商量,就派神农老祖到大地收“年”。神农手执打兽鞭,对准“年”的屁股就是一鞭。凶猛的“年”竟乖乖伏地不动了。神农奔上几步,一只脚踏在“年”头上,怒吼道:“畜牲,你吃人无数,作孽极深,今天你的末日到了。”说罢,从腰间拿下两片瓜钵,对准“年”就一合。比象还大的“年”竟一下合在瓜钵里了。神农把装“年”的钵埋在地底下,临走时他再三叮嘱说:“这钵埋在地下,将来会长出瓜来,这瓜不能破,一定要说它不破。”后来,那个埋钵的地方真的长出瓜来,百姓就按照神农“不”的话音,把它叫成“北瓜”。神农除“年”的那天正巧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百姓便把这一天叫做“过年”,即避过“年”和除去“年”的意思。这天,北瓜供在堂上,以示压邪,人们还会敲锣打鼓,鸣竹张灯,以纪念神农老祖的功德。
2.据史料记载,秦末就有 “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 (太乙:主宰宇宙一切之神)之说,可见元宵节是从“敬神送年”这一民族风俗演变而来的。汉武帝时,“太乙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3.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传说最早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4.端午节的渊源有好多传说,但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开始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5.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祈求平安幸福、以月寄情的一种形式。
【探寻节日文化,看中国民俗魅力】
活动一:对联
在我国许多传统节日里都有对对联的活动。节日期间,我们到处都能看到那充满祥和喜庆气息的对联。对对联,春节最为壮观。有一个故事就是讲春节写对联的:
清朝某年除夕晚上,乾隆脱了龙袍,换上便服,走出皇宫禁院,到三街六巷看老百姓怎样过年。他走在大街上,只见家家户户挂彩灯,贴对联,放鞭炮,人人穿新衣,戴新帽,一派升平景象。他走着走着,只见一户人家门口没有贴对联,于是便轻轻敲开门。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儿,手里拿着一只正在纳底的鞋子。乾隆没客气就进去了。原来这是一个小鞋铺,炕上放着几双鞋,桌上放着大大小小的鞋楦,墙上挂着粗粗细细的麻绳。乾隆在炕边坐下后,问:“老人家,生意不错吧?”老头说:“我是一个老头子,挣得那几个钱混住嘴巴就行了。”乾隆又问:“过年了,怎么不在门口贴上一副春联呢?”老头儿说:“红纸是买回来了,但箩筐大的字认不得一担,自己怎么写?”乾隆一听,忙说:“你要不嫌弃,我就给你写一副吧!”“那敢情好!”老头儿说完,忙到隔壁借来笔墨纸砚,又拿出买回的大红纸,裁了裁,乾隆提笔蘸墨,一挥而就:
大楦头,小楦头,乒乒乓乓打出穷鬼去;
粗麻绳,细麻绳,吱吱嘎嘎拉进财神来。
横批写什么呢?乾隆帝一时没有想出来,老头看着对联十分高兴,说:“如今乾隆当朝,天下太平,百姓都托皇上的福,安居乐业,横批就写‘天下万年’吧。”乾隆听了龙颜大悦,挥笔又写下了这个横批。老头儿当晚就把对联贴了出去,乐得一夜没睡好。
【请你参与】
1.请你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王羲之巧防“盗”联
据传,某年腊月,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由山东迁居浙江绍兴。春节将至,王羲之挥毫写了一副门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让儿子贴于门口。不料刚贴出去就让人悄悄揭走了。王羲之只好再写一联:“莺啼北里,燕语南邻。”他又叫儿子贴上,不料又被一位酷爱他手迹的当地书法爱好者“盗”走了。眼看要过节了,门口仍空空无字。王羲之的妻子很着急。王羲之略一沉思,笑着取过笔墨,又写一联。写好后,他让儿子将对联拦腰剪开,各先贴上半截:“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两纸“半联”贴出后,果然没有人再来揭了。初一黎明,王羲之亲手将春联的后半截贴在下面,结果成了“ ”,“ ”。街坊看了,无不称妙。
2.下面是有关端午的对联故事,请你做简要分析。
明太祖朱元璋擅长对联,一年端午节,他赐宴群臣,席间出一上联,联云:“端门北,午门南,朝廷赐宴于端午。”要续下联有一定难度。此时,群臣中的沈应思索片刻,对道:“春榜先,秋榜后,科场取士在春秋。”
3.(2012年湖北咸宁卷)
同学们,你知道吗?今年中考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按要求完成①②题。
①有位同学为纪念活动写了一副对联,请把下联所缺词语补充完整。
插艾叶 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 传四海
②有同学不喜欢过端午、中秋节,而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为此,班级专门召开一次“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你为主持人设计2—3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揭示主旨的开场白。
活动二:猜谜语
猜谜是中国节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娱乐活动。大家在猜谜的过程中,开发自己的智力,同时也享受猜中谜语后的快乐。特别是在节日里猜谜语,会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传说,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命随行的大臣们也出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
活动三:诵读古诗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词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可谓雅俗共赏。
1.写春节的古诗首推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在元旦之日的感怀之作。当时他位居宰相之位,正在全国推行新法,此诗正是以欣喜的心情,描绘了新法实行后万象更新、喜气洋洋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他那踌躇满志和志在必得的心态。它既写出了元日的民间风俗,又通过对风俗的描写语义双关地表达了他对新法的评价,并反映出一个政治家的观察视野。
2.最能够表现出元宵节热闹非凡的诗应该当属唐代大诗人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这首诗描述了元宵节燃灯的盛况,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尽情歌舞游戏。青年男女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3.杜牧的“清明”诗可称为清明节祭祀扫墓的经典之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明生动的形象、优美含蓄的意境,再现了清明时节扫墓时的雨中景、雨中情;抒写了清明时节行旅之人的情怀。诗画合一,清新自然。
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则记述了清明无人扫墓的情形: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
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
这首小曲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凄凉情景和氛围。
4.唐诗中吟咏端午节盛况的也有不少。文秀的《端午》一诗,不仅反映了端午节的由来与悼念屈原挂上了钩,还表现出诗人对屈原的同情和对昏君奸臣的鞭挞。其诗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屈为屈原。堪笑汩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读后不能不使人感慨万千!
5.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不胜枚举,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大家所熟知的诗词之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从中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代表意象,展示出一个颇有情趣的兄弟共乐的场面,从而把“共乐而缺一”的人生缺陷感,写得令人心颤而余味无穷了。
【请你参与】
1.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中秋月》作于熙宁十年(1077)中秋。当时诗人任徐州刺史,见到胞弟苏辙,方作此诗。请对该诗做简要分析。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中秋咏月的诗句经常出现在中考试题中。
(2009湖北荆州)中秋赏月(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面各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①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 “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 ,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②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理解。
【品读节日美文 传承民俗文化】
在节日里徜徉
有的日子,值得庆祝它,纪念它,这就是节日。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境,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放。节日,给平淡的日子打上一个漂亮的领结。有了节日,日子便有了起伏。
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它们的意义不同寻常。因某一年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重大事情,一个本来很平常的日子,便成为365天里的一个亮点,具有巨大的穿透力和辐射力。譬如l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发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其后的一个多月里,运动迅速席卷中华大地,5月4日这个日子后来成为青年节,打上了爱国精神的烙印。又如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了,10月1日这个日子从此成为国庆节,凝聚了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新生与振兴的希望。这类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年一度举行庆典的缘由。每逢这些节日,人们或举行盛大的聚会,或召开庄严的大会,或举办载歌载舞的晚会,用以歌颂人民、礼赞祖国,充分感受节日的分量和意义。公共场所则彩旗招展,彩灯高悬,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这些庆典,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回眸和眺望的机会,成了人们保持意义记忆的一种基本方式,更是人们生命智慧的一部分。
一、学校资源的利用
学校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学习用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教师、图书馆、文化环境等等,教师针对资源来源的不同,应进行有选择地利用。
(一)凭借语文教材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资源结构单一,一直视教材为课程惟一资源。事实上,尽管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载体,但课改以后,它们已不是惟一的神话,教师应该扩展语文教材的使用空间。新教材有较强的整体性,编写的内容注意整合。如第二册围绕专题组织内容加强整合,第一组围绕“美丽的春天”这个主题,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这一组的学习,学生积累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而是从课外寻找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如春天的美丽、诗歌、曲赋、歌曲等,教师把它们重新整理,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读读、背背,使学生从课本外的资源中领略到春天的美好,这一切激起了学生对春天浓厚的兴趣。课后我发动他们自己找找有关春天的资料。为此,我们班特别开展了一次“春天就在我们身边”的队会,用学生搜集到春天的图片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春天”的会场,在会上学生们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有的同学背诵了有关春天的诗句;有的学生绘画出自己眼中的春天;有的同学拿出自己拍下的春天的照片,学生们的创造欲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这一刻被唤醒。新教材最大特点就是体现了弹性,拓宽了教师的创造空间。凭借教材,教师开发了校本课程,拓展了教材使用的空间。一年级教学任务的重点是识字教学。为了激起学生对单调枯燥的生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把生字编成了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句子、儿歌或故事。例如第一册《雨点儿》我把12个生字编成儿歌、句子:“黑夜中,朝天望,太空中,点点亮”,“数不清的星星在夜空中一闪一闪”等。学生在饶有兴趣地阅读这些句子、故事时,生字得到了巩固,阅读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凭借实践活动
学生的语文知识不止来自书本教材中,更多的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语文课程课标》提出第一阶段“学生阅读背诵优秀诗文50篇。”为了激起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教师就可利用多种实践活动。我利用队会分阶段地开展了“我爱读诗”的活动。学生刚入学时,为了摸清学前掌握古诗的情况,就举行了第一阶段“我爱读诗”比赛活动。活动中同学们把在幼儿园或从书本中学到的诗展示给大家。虽然同学们知道的不多,但这次“热身赛”激起了学生学古诗的浓厚兴趣。通过第一阶段的比赛,每天早读、自习时学生都会自觉地背古诗。为此,我又举行了第二阶段“我爱读诗”的活动,活动中平均每位同学会背8、9首诗歌,最多的会背20首左右。如果说第一阶段是热身赛,那么第二阶段就把读诗活动推向了一个。一个学期结束,每位同学会背30首左右,其中有些同学不仅会背,甚至在自己写话练习中运用到古诗。例如张路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昨天刮了一夜的风,早上起来凉凉的,满地都是叶子,真是‘解落三秋叶’。”看似有些蹩脚的运用,但却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在学生身上的闪现。
(三)凭借教师多元化角色的特点
在学校,有的教师不可能只是一门课的执教者,我在学校就不只是语文教师,同时兼任着写字教师和辅导员的角色,我就利用教师多元化角色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多元化教育,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各个方面得到延伸。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都体现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通过写字的学习,我不仅使学生了解每一字如何运笔、收笔及字的间架结构等知识,同时还给学生讲解一些汉字的演变历史,在汉字中蕴藏着的历史典故及做人的道理,这种熏陶使学生在写好每个字的同时从文字中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到民族的智慧。作为班主任,教师不仅要管理好学生,更主要的是打开学生的视野。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中国,生活在21世纪的学生,应该具有开放的视野,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因而,我常常给学生讲一讲国外的风土人情,地理知识;组织学生听一听外国音乐,看一看外国的电影,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认识世界,认识这个越来越小的“地球村”。学校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仅是以上几个方面,它还反映在各个不同层面,教师只要合理地开发,就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
二、社区资源的利用
“关心社会”是人类发展的重大主题,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小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社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语文教育人才资源、社区文化艺术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社区文化艺术活动、社区文化艺术环境(建筑雕塑、园林花卉、标牌广告、书画走廊)对于社区语文资源的利用,主要是使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在生活中得到锻炼。
(一)联系生活学语文
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拓展与丰富教材,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例如清明节时,我校组织去牛驼寨烈士陵园扫墓,在途中,听导游介绍市井概况,市容市貌,使学生对自己的城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参观陵园纪念馆时,学生知道了很多有关太原解放的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又如带领学生去汾河公园游玩,汾河公园作为太原市一大绿色景观,每天吸引了很多游客,来到公园,听着哗哗的汾河水声,看着绿绿的草坪、美丽的花卉,闻着清新的空气,同学们激动不已,当导游一一介绍园中建筑雕塑的故事、含义时,同学们倾听得非常认真,仿佛他们的思想也随着典故飘向遥远的地方。当他们看到公园四周的标牌广告上的字时,又兴奋地告诉老师这个字他认识了,那个字他也认识,在这“边走边看”“边玩边学”中学生认识了更多书本外的生字,学习到更多课堂中无法涉及到的知识。除此之外,作为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种读书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绘画比赛、书法比赛……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各种语文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服务社区用语文
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为社区服务,如当读报员,为身边的小朋友、老人读书报。上街纠正身边的错别字……,使学生充分地读书交流,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当小主人的责任感。学生在社区资源中不仅使语文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他们在与社会接触中获取到各种信息,并做出反馈,从而锻炼了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更进一步使学生从小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
三、家庭资源的利用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各自不同的家庭。如果充分利用家庭这块丰富的资源,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对语文知识的获取将受益匪浅。家庭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家庭交往、学生学习习惯等,那么怎样利用家庭语文课程资源呢?
(一)在关爱中利用语文资源
家庭教育是亲情教育,即被人关爱,关爱别人的教育,这种“爱”与“被爱”的过程,就是亲情教育的主要内容。如第二册《识字》,学习了课文中的三字经后,我拓展教材,把传统的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等故事讲给学生听,听后他们很为故事中的人物感动。有的同学回家后,当晚就给爸爸妈妈暖被子,并且在日记中写:“平常都是妈妈给我暖被子。今天,我来给妈妈暖被子,被子里很冷,可想想黄香,我就不怕冷了。”家庭的温情就是在相互关爱中得到了升华,而这种爱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