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诸葛亮的事迹

诸葛亮的事迹

时间:2023-05-29 17:43: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诸葛亮的事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诸葛亮的事迹

第1篇

我:诸葛亮先生,我是从21世纪特地赶来采访的。喂,诸葛亮先生,您在家吗?

诸葛:嚷嚷什么,我昨天刚刚机收完采访,怎么又来了!

我:诸葛亮先生,请开一下门好吗?

诸葛:好吧好吧!(接着是一声叹气)……

我:您一生中有过许多的英勇事迹,其中“草船借剑”令世人敬仰,请您谈一谈好吗?

诸葛:说实话,我为我的对手感到惭愧,他真不愧为我的对手,实在太笨了。

诸葛:他没想到我有这么聪明吧!可能,嘻嘻!!

我:诸葛大人,请入正题。

诸葛:我在这次争斗中,提醒了他好几次,可他都没发现,笨!

我:比如呢?

诸葛:比如我以说我这次造剑不用任何材料,可他都没发现,实在是王非天下第二的美称。

诸葛:在比如说,他周瑜派了鲁肃来侦探情况,鲁肃人老实,好说话。

诸葛:还有,我提醒了他到江边来取剑,他也没发现,造剑既不用材料,又到江边取,他都发现不了什么破绽,嘿嘿,他,就是笨。

第2篇

关键词:《三国演义》;诸葛亮;人物形象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几乎达到了“神化”、“妖化”的地步,不但能谋善断,还能够呼风唤雨,赤壁之战借东风就是明证。在一定程度上看,《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足以能蚝汀段饔渭恰分械乃镂蚩障嗥サ小SΩ盟嫡庑┮人入胜的形象展现只是作者文学人物塑造的一个引子,作者对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更深刻的意图。因此,对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解析才能够全面地把握住作者更深刻的意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住作者在人物塑造中包含的诸多思想。应该说在相关的学术研究领域,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数不胜数,并且也不断出新。而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则另辟蹊径,重点对于一些没有挖掘到的东西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人物形象塑造的核心意图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人物,他正生活在“民族光复”时期,从那个时候的主流思想看“光复”华夏民族的政权是大多数汉族人的希望。[1]生活在这一时期的罗贯中深深受到这一大背景的影响,故而在他的文学人物塑造中注入了太多“光复”的思想。

我们知道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是以“蜀汉”为正统的,且在罗贯中对刘备政权进行描绘时完全没有出现“蜀汉”这一概念,而是用的“汉”。应该说其中有着巨大的区别,用“汉”则表明是延续的是西汉和东汉,是一个正统的政权。这样的定位也影响到了诸葛亮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后期的身份是“汉大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这样的官衔叙述与历史上真正的官职符不符合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一个官衔中给诸葛亮赋予了“光复汉朝”的使命,故而诸葛亮的整体定位就是“光复事业”的英雄。所以,我们纵观诸葛亮一生的事业,基本上都和“光复”汉朝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说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语言都带有“光复”英雄的味道。

所以说我们把握住罗贯中的这一核心意图,再去从细节上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一形象和历史上真正人物的差别。

二、诸葛亮“忠臣”形象的解析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以一个忠臣的人物形象出现的,无论是对于刘备还是对于后主刘婵,他都是忠心耿耿,丝毫没有逾越一个臣子的界限。我们看“白帝城托孤”这一事件,刘备在临终之际将蜀国和后主刘婵托付给诸葛亮,并且说道如果刘婵不行可以取而代之。很多人认为这是刘备在试探诸葛亮,刘备是否有这样的动机我们无法去探寻,但是纵观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的作为可以说真的没有辜负刘备所托。无论是平定南蛮,还是北伐曹魏,诸葛亮一直都在为刘备未走完的“光复汉室”事业在奋斗,也一直为弱小的蜀汉争取生存发展而呕心沥血。

应该说这样忠臣的形象是罗贯中心目中“光复英雄”的一种表现。为什么一些人要为“民族光复”而奋斗?因为他们心中秉持着忠义的概念。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这份责任感、这份忠义才有千千万万个人为了“民族光复”而前赴后继。所以说很多初读《三国志》的人往往会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符合历史事实,不科学。[2]不符合历史事实自然是对的,但是文学人物塑造就是这样,如果完全和历史人物一模一样,那么罗贯中的“光复”思想也就无处寄托了,也就失去了文学意义。

三、诸葛亮“事功”形象的解析

“内圣外王”是中国历想中完美的人物,在人们的意念中这样完美的人物才能担当起大任,“忠臣”形象可以说是诸葛亮“内圣”方面的表现,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流露。应该说罗贯中对诸葛亮人物形象的塑造既有“内圣”的一面,又有“外王”的一面。“外王”的一面体现在罗贯中对诸葛亮“事功”形象的塑造,那就是在罗贯中的笔下诸葛亮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人物[3]。

运筹帷幄、能谋善断是诸葛亮的外在标签,“用计”虽然在《三国演义》中并不是诸葛亮的专属,曹魏的曹操和司马懿、东吴的周瑜和鲁肃、蜀汉的庞统和姜维大都是“用计”的高手,但是这些人跟诸葛亮相比却是相形见绌,诸葛亮在智谋方面可谓技压群雄。

在《三国演义》中似乎正是诸葛亮的这些智谋才使蜀汉能够维持多年,这说明在罗贯中的心中“事功”性的人物应该侧重在智慧而不是力量,并且罗贯中也认为只有“智慧”的“事功”型人物才能担当起“民族光复”的大任。我们看《三国演义》中每次蜀国取胜的大战往往依靠的是诸葛亮的智谋,而不是武将的拼命,这些都是罗贯中思想倾向的明证。

四、结语

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罗贯中在文学人物中注入“民族光复”思想的重要表现,可以说塑造出来的诸葛亮这一形象正是罗贯中心中的理想英雄人物。 在“民族光复”思想的注入下,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完全被塑造成了“内圣”和“外王”合一的人物,那就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既是道德型的“忠臣楷模”,忠于先帝、忠于后主,又是“事功”型的人物,能够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更创造了“七擒孟获”的事迹和“六出祁山”的“北伐”伟业。

参考文献:

[1]陈柏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影子艺术[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35-40.

第3篇

以前,我把《三国演义》当做历史看待,那些人物在我的印象中是那么活灵活现,老奸巨猾的曹操,忠心耿耿的刘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义无双的关羽,心胸狭隘的周瑜。。。。。。但是,当我得知《三国演义》是一本虚拟的小说之后,我从而认识到了三国时期真正的英雄与小人。

在《三国演义》中改变的最翻天覆地的人物主要包括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周瑜。

曹操,字孟德,是魏国的核心人物,历史上的曹操是三国时期最可以称得上英雄的人物,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使世人都错看了他。

刘备,字玄德,他则是蜀国的核心人物,被称为“真君子、真英雄。”但是在历史上他是否会是这样一位英雄呢?历史上的刘备早期起兵之时,势力渺小,各路诸侯弹指间可另他灰飞烟灭。但是他那时是一位仁义之君,赏罚分明。到了后来,他渐渐的强大了起来,变得凶狠了起来。因为他看关羽攻打樊城,功高盖主,威震华夏,而不救他,想让曹操教训关羽,可是未曾料到吕蒙率领大军“白衣渡江,”关羽被潘璋所斩杀。有人还说“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我觉得这话没有错。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蜀国的丞相,被誉为智慧的化身。但是历史上的他并非那么夸张,他的才能主要在政治方面,“草船借箭”以及“空城计”等都是虚拟的。但是他的确是一位有才能的政治家、军事家,给予刘备很大的帮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

关羽,字云长,蜀国的五虎上将之首,手持一杆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赤兔马,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毒、禽于禁斩庞德。”他武功盖世、勇猛无敌、傲视天下诸侯为草芥。被誉为“关帝、武圣。”但是,经过历史考证,例“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都是取自别人的事迹来突出关羽并美化他的。他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他忠义无双,真可堪称上是英雄。

周瑜,字公瑾,吴国的大都督,文武双全,曾在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曹操。在历史上的周瑜可是一位伟人,而且心胸及其宽广,不可能嫉妒诸葛亮,《三国演义》中写他只是为了做诸葛亮的铺垫,而且在《三国志》的记载中他与诸葛亮根本没有见过。可是他英年早逝,真是可惜。

《三国演义》只是一本历史改编的小说,并不能把它当做历史来看待,所以我不能那么无知,要正确的看待三国时期的每一个人物,不能错看了他。能成为佣兵的人物,并且在乱世中立足的人不是一位伟人吗,难道伟人不值得我们尊重吗?

五年级:孟明烁

第4篇

思维引路

1 故事新编,是借助熟知的情节、人物,进行对老故事的新组合或是新发展。它重在“新”字和“趣”字上做文章。故事新编的魅力,在于每一个经典故事,都会有一种新的演绎,都有一种妙趣横生的表达。

2 这里有一妙招哦,那就是用迷人的智慧,对原有作品的过程与结果重新“洗牌”,要么来一个反其道而为之,要么把人物、情节搅乱进行大掉个,要么笑嘻嘻地借古人说新潮词、讲新奇事、整新鲜味,总之要冲出一条新路来。故事新编的文章达到“三具有”:具有文化符号(对人物性格、事迹添枝加叶),具有奇特的古今联想(时空交错、移植现实),具有新鲜的情境创意(老“名角”塑造新传奇)。

3 比如,你写《新编“白雪公主”》,可以这样想,邪恶的王后死了,总得有恶势力出现,没有矛盾故事就不能编。那么,新的恶势力是谁呢?这回的恶势力,不能是明处的,最好躲在暗处。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对,来一个西域歌舞团,设计一个雪玲的女子,想通过来迷惑王子,达到控制整个王国的目的。这个叫雪玲的女子,原本是王后的随身丫环。她经整容手术,脱胎换骨,成了歌舞团的当红明星。其实,歌舞团只是一个幌子,她所控制的是一个贩卖集团。王子被雪玲的表演迷住了,随着舞蹈的旋律,她为王子送上了注射冰毒的苹果,白雪公主有些疑心。可雪玲却高声大唱:“红苹果是个宝,咬上一口没烦恼。生在深山里,没有防腐剂,味道真是好!”突然,白雪公主怀里,七个小矮人送她的月光宝盒,以低分贝的声音“嘀-嘀-”发出了警报……

上榜例文

新编诸葛亮三气周瑜

付天佑/文

三国时期,诸葛亮笑里藏刀,不费一兵一卒就把东吴大都督周瑜给气死了。诸葛亮只须动动嘴,就除掉了最大的敌人。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获。真是太容易了!

时光倒流返回三国,周瑜吸取了上次教训,心想:诸葛亮,任你怎么气我,我就是不生气,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诸葛亮又开始气周瑜:第一次,用尽浑身解数数落周瑜,周瑜心里一直念叨不生气,不生气……但最后还是生了气。还好,他忍住了,这忍真不容易呀,是“心”字头上悬一把利“刃”呀。第二次,诸葛亮狠劲骂,想把周瑜气个半死,周瑜心里劝自己千万甭生气,否则要气出病来的。同时,在心里不断开导自己:为了这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坏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我若气坏诸葛喜,我若不气诸葛气。

诸葛生气,佛陀乐――噗嗤一乐;佛陀乐来,我学佛――坦然自若。

第三次,诸葛亮放大嗓门,加大力度泼骂,把毕生所学贬人的话全骂出来了,不气死周瑜誓不罢休。周瑜却大大开悟:佛陀的智慧,是把愤怒当作一个小屁孩来养,小屁孩你闹吧,闹吧,闹吧,老子不和你一般见识。用孩子的愤怒,来磨炼咱的品行,或许能开拓出一片内心新天地。这正是――宽大佛心点点亮,人到无求品自高。

而那边的诸葛亮,还以为自己气得周瑜说不出话来了,就把吃奶的劲都用上了,累得气喘吁吁、筋疲力尽,满头大汗。

可待诸葛亮定睛一看,周瑜非但一点儿也没有生气,还在冲自己微笑,诸葛亮顿时火冒三丈、暴跳如雷。诸葛亮想,别急,这惹人发怒的事,要持之以恒,不然就会前功尽弃。于是再接再厉,骂上骂下,骂东骂西,最后骂完了周瑜的祖宗十八代,实在没有骂的了,又胡编了一些话来气他。譬如“你周瑜,不姓周,只是会玩小孩抓周。其实呀,你姓诸葛,是俺诸葛的第十九代玄孙……”

就这样,诸葛亮利用他绝世的口才,生生骂了五个多时辰。再看看周瑜一劝不动,他想周瑜被他骂死了,便哈哈大笑道:“公瑾死矣。”但仔细一瞧,却发现周瑜原来在呼呼大睡。诸葛亮没有料到自己失算了,周瑜非但没有生气,还对他的惊天辱骂不屑一顾,甚至睡着了。顿时,诸葛亮七窍生烟,他受不了这样的结局,遂气得口喷鲜血,气绝而亡。

周瑜一觉醒来,面对躺在地上、已然挺尸的诸葛亮,他不觉一惊:堂堂诸葛孔明,没有气死我,他怎么死了?真是天下无奇不有?!

亮点评析

1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妇孺皆知;“诸葛亮三气周瑜”,耳熟能详。此文为颠覆之作,形象180度大转弯,诸葛亮用尽毕生才学痛扁周瑜,周瑜倒成了心胸大度、气宇非凡的风流人物。惊叹之余,引入深思。

2 经典的题材、自由的想象力、出奇的描绘,富有新意,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原来诸葛亮三气周瑜也可以反过来把自己气死,原来不斤斤计较可以让自己豁然开朗、让对手无计可施,原来胸怀宽广之人才有畅叙幽情、坐享渔翁之利的美事。

3 文章妙趣横生,语言诙谐幽默,巧妙融入了现代色彩,寥寥几笔,诗意地勾勒出诸葛亮和周瑜的形象,使他们生动地跃然纸上。

思维盲点

第5篇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需要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就像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中的某个情节,在巧妙地设置悬念后就能成功抓住人的注意力,勾起好奇心。关键词:小学语文;悬念教学;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4-0042-01

教学不只是单纯地知识传授,需要教师讲究教学艺术和技巧。尤其是语文作为一门文学性的学科,更容易设置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用悬念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1用抛砖引玉法进行课堂导入

教师可以借鉴电视剧中的下集预告这一模式,把即将学习的新课文中最精彩的部分,用节目预告的形式提前告知学生,使得学生对于课文的内容已有所了解,并产生一种期待之情。这样学生会迫不及待地阅读课文,有的学生会在课下积极地自学,已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但是,并不是多有的语文课文都适合采用节目预告的方式进行设计。一般情况下,像童话、小说或者神话等有故事情节的课文适合采用这一模式进行设计,而散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缺少故事情节的课文就不适合采用这一教学模式。比如,在设计《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时,为了设计课文的悬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情节部分的,或者根据主人公的著名事迹,设计悬念。一种情况是,根据十里长街的人民挥泪送别总理这一情节,渲染当时人民对的不舍之情,或者搜集相关的影像资料利用多媒体播放,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一样感受当时的氛围,从而在动情的基础上产生学习的欲望。另一种是,教师可以搜集与相关的报道,使学生了解的伟大人格和魅力,使学生对产生敬仰之情,并通过提问,这样一位伟大的总理去世,作为爱护总理的人民,会是怎样的悲痛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入课文,使学生学习当时总理逝世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盛况。比如,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语:同学们,有位伟大的人物逝世时,联合国曾为他降过半旗。他就是我们最敬爱的,他虽然贵为一国的总理,一生却没有一个儿女,去世的时候没有一分钱的存款,这样敬爱的总理在逝世时受到黑恶势力的阻扰,导致人们没法前去为总理悼念,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北京的人民仍然自发地前去为总理送行。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对总理的一生有个简单的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爱戴之情,从而感情充沛地学习这篇课文。

2用故作悬念法设计教学过程

小学生对世界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喜欢一切新鲜的事物,喜欢玩一些冒险的游戏。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对课文进行加工,设计成有趣的游戏,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参与课堂中并与学生积极互动。针对文章的逻辑顺序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有些文章的逻辑性很强,教师为了吸引学生兴趣,可以故意忽略事情发展的经过,而让学生根据经验进行思考。比如,在学习《蛇与庄稼》一文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同学们,蛇和庄稼本来是两种毫不相关的东西,本篇课文为什么把蛇和庄稼联系在一起呢?这样学生就会认真阅读课文,并且从文中寻找答案。又比如在设计《草船借箭》一文时,教师针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故弄玄虚,把课文变成一个有趣的、情节紧张的话剧,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抽丝剥茧地分析课文,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和刺激性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如此设计本课的教学思路。

2.1确定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周瑜和诸葛亮。用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在预习本篇课文之后,你们觉得本故事的主要任务是谁?”学生通过浏览课文可以得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周瑜和诸葛亮。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同学们,如果找两个同学来分别扮演周瑜和诸葛亮,你能替他们分析一下这两个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吗?然后给扮演的学生一点建议。这样,学生就会有兴趣阅读课文,迅速查找文中关于周瑜和诸葛亮的描写,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通过踊跃举手回答问题,概括出周瑜和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征。

2.2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斗争是通过哪件事完成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很多同学能够直接概括出“草船借箭”是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为了使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更为详细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解读课文。周瑜是怎样设计刁难诸葛亮的?你能否根据课文还原当时的情况?这样学生酒就会进一步详细阅读课文。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可以请学生上讲台以扮演的方式,表演周瑜和诸葛亮智斗的过程,并且以此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请观赏的学生对他们的表演进行点评,进一步修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3品味语言之美。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构思和思想性都是建立在美的语言基础上的。为了鼓励学生品味语言的美,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写作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分组设计台词,并以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对话更加丰富,锻炼学生的表演和表达能力。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以思想性和趣味性为基础的语文素养的综合训练,教师要善于挖掘各种有效的语文教学途径,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经历中提高语文素养。

作者:王庆伟 单位:山东省邹城市石墙镇湖山小学

第6篇

蜡烛固然不美,但它在人们陷入黑暗时燃烧着自己,给人们以光明的享受;彩虹固然短暂,但它那雨后天晴瞬间的存在,给人们以美好的回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诚谋士们的写照。自古以来,诸葛亮的事迹被广为流传,不仅仅是因为他那出众的谋略,更是因为他有着奉献的精神。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恩情,他“抗吴联曹”,帮助刘备三分天下;为了完成刘备临终前托付与他的重任,他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辅佐刘禅兴复汉室.其中,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更体现他是临危受命,很多人都会有着这样的想法:奉献是可做也可不做的事,何必再去拼命地做呢?为何不直接敷衍了事?可是诸葛亮没有这么做,他不仅奉献了,而且是尽心尽力地奉献;他不仅奉献了,更让奉献二字在他身上得到了升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老师们的写照.还记得那个为救自己学生而被双腿截肢的张丽莉老师吗?仅有29岁的她,是黑龙江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2012年5月8日晚,一辆失控客车撞向学生,危急之下,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人们怎么也想不到,一个看起来文弱的女老师,在关键时刻怎会有那么大的勇气,那是因为,她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她的心在那一刻鼓舞她去做,要求她去做.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英雄们的写照.76秒,多么平凡而又短暂的时间,而一位司机用这短短的76秒保住了车上所有乘客的生命.这个司机叫吴斌,48岁,是杭州长运二公司司机.2012年5月29日,在高速公路客运行驶中,吴斌被迎面飞来的铁块砸中.他强忍巨痛将车缓缓停下,疏散乘客.在告诉大家注意安全后,自己倒下了,后因伤势过重而不幸逝世.在出殡的这一天,全市的人为他送行,“一座城送一个人”,是什么使全市那么多的人为他这么做?那是因为,吴斌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们!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延长它,无法让它永存.但是我们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若如蜡烛长久付出,或如彩虹展现瞬间的美好.我们可以用奉献来体现生命的价值,用奉献来换得生命的永恒.

六年级:施娅萱

第7篇

感动无处不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使我感动;项羽铮铮铁骨,宁折不屈,使我感动;西施忍辱负重,为国家效力,使我感动。而这些都是古人的事迹,可望不可即。在生活中,我正在寻觅那一丝丝的感动。

“我多么想拥有一条背带裤啊!”我见到学校有许多同学都穿着漂亮的背带短裤,不由自主地说道,眼里流露出渴慕。一转眼到了星期天,妈妈要领我上街,我不解的问:“有什么事?”妈妈一笑:“你不是要买背带裤吗?”我恍然大悟。我只是不经意间提到的事,妈妈却铭记在心。我心里一热,是因为兴奋还是 ……

结果是没有选到合适的背带裤,夏天过去了,这个愿望也随着我记忆的长河冲走了 ……

今年四月,妈妈去齐市看病,回来时买了许多东西,我迫不及待的打开包。突然,我心头猛地一震,天啊!我看见了一条淡蓝色的背带裤!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时,妈妈对我说:“我在齐市找了好多家,才找到这条适合你腰围的裤子…… ”再以后我就什么也听不见了,我的心,早已被暖暖的感动包围着,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妈妈啊,我就这轻轻地一句话,您却记得这么深,为了我,您拖着有病的身体到处奔波。您付出的太多了!

我紧紧地抱住这条饱含母爱的背带裤,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是爱,是母爱。她很甜,很美。

原来,不只有伟大的古人能使我们感动,生活中处处有感动。一句叮咛,一语问候,一次安慰,都会使感动浸满心田。

第8篇

《三国演义》以“天意”这个概念为构架的悲剧,与古典希腊以“命运”为构架的悲剧作比较,可以显示《三国演义》及中国悲剧的特质。“天意”和“命运”在此具有不等的概念。《三国演义》里的“天意”决定世界、国家、历史的趋向和主要角色个人的命运;“命运”在古典希腊戏剧及神话里,是决定单独个人的生死、升降、荣辱。《三国演义》是境界大的长篇小说,而受演出时间限制的戏剧在主题和结构上必须更集中。我试图探讨的是《三国演义》和古典希腊戏剧决定人物命运的两个相似而又相异的因素:天意和命运。“天意”高于“人意,”近于神意,是超人的,非人的意愿所能左右(但是也有“逆转天意”这个说法.所以中国的“天意”比古希腊的“命运”宽容仁慈些)。这个天意近于神意的特性和希腊神话里的“命运”不完全一样。希腊神话的“命运”是由“非得死(F阿特色)”三姐妹操纵处理,最幼小的妹妹珂珞莎(Clotho)将好坏相缠的命运之丝纺织出来;这些命运之丝在二姐拉可色思(Lachcais)的手指摆弄下,就有的强,有的弱,有好,有坏。显得特别老迈年长的大姐阿托魄撕(Atropos)拿着一把特大的剪刀,不留情的剪断这些命运之丝。以这个神话为根据,古典希腊戏剧中的命运是由神主宰的。此文以《三国演义》的“天意”和古典希腊戏剧和神话中的“命运”作比较。来讨论《三国演义》的悲剧结构和意义。

以古典希腊戏剧作比较,索佛克利斯(Sophocles,496-406)的《依底拨斯王(OedipuSRex)》是一个恰当的选择。《依底泼斯王》是索佛克利斯极为著名并且影响深远的剧作。亚里士多德以此剧的情节作为他讨论悲剧理论的一个模式。佛罗以德的“依底泼斯情综(0ediPus COmplex)”也是以此剧情节为源本。太阳神预告莱兀斯王(Laius),他将被他的即将出生的儿子杀死。依第泼斯一出生,莱兀斯王就命令把这个婴儿送出去杀掉。可是这个使者,一个牧羊人,不忍心下手,就把这个婴儿给了一个外来的牧羊人,这个牧羊人就又把这个“该死”的婴孩给了克林斯(Corinth)王朴历布思(Poybus)和王后茉乐葩(Merope),因为他们没有亲生的子女。依底泼斯自然以为他们是他亲生父母。当依底泼斯听说朴历布思王和王后不是他亲生父母时,他就出走流浪。而后因为猜中了女神司芬克斯(Sphinx)的谜语,继承了已经死去的莱兀斯遗留下来的瑟布思(Tbebes)的王位。同时他娶了莱兀斯王的寡妇优卡丝塔(Jocasta/Iocasta)作他的妻子。优卡丝塔为他生了几个孩子,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孩子是女儿安悌莫妮(Antigone)。

幕启剧情:依底泼斯王(以下简称依王)统治的瑟布思正遭受黑死病严重的祸害,依王派遣他妻子的兄弟克理昂(Creon)到太阳神(Phoebus,Apollo)殿去祈问,克理昂回来说神的指示,必须找到杀死莱兀斯王的凶手,才能消除这个黑死病。依王就开始寻找这个凶手。先知特立司亚思(Teiresias)先是直说依王就是凶手,但是依王认为这是疯话,因为他相信自己是无辜的,因为他根本没见过莱兀斯王,而自己是在莱兀斯王死后,猜中了女首狮身司芬克斯的谜,得到了莱兀斯遗留下的王位。最后受不了依王的逼迫,特立亚斯才直接,不留余地说:“那个谋杀凶手就在这里,他是一个外来人,可是他会发现自己有瑟布斯的血液……他是他的孩子们的父亲,以后他将被称为是他们的哥哥;他是他母亲的儿子,到时他将被称为是她的丈夫。最后他将被判定为是谋杀他父亲的人。”直到两个牧羊人作证,一个供说是依王的母亲,现在是他妻子,优卡丝塔亲手把刚出生的婴儿交给他,要他把这个婴儿弄死,但是这个牧羊人不忍心,就把这个婴儿交给一个外地来的牧羊人。他就是第二个证人,这第二个牧羊人就供说他把这个婴儿给了无子女的克林斯王和王后。在依王自己还未完全明白的时候,他的妻子(也就是他的母亲)已经了解到这个无可避免的悲剧底细而上吊自杀了。依王最后明白是他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而且生了几个孩子,完全如预言所说,无法逃避。就挖掉自己的双眼,永不见天日,永远遭受惨痛的责罚(依王弄瞎自己也具有象征意义。依王先怒讽那个瞎子预言者是个“不能预言”的瞎子,那个预言者回责说依王是“有眼可是看不见”)。

把上述古典希腊戏剧和神话的命运和《三国演义》的天意作比较,可以显示出古代中国的天意和古代希腊的命运观念的区别和特征。从天意这个概念说,《三国演义》人物的成败、生死、故事的情节是在天意的合久必分的开始到分久比合的结局的大结构下发展的。诸葛亮和他的“道家”朋友司马徽及崔州平构成人的顺从天意和逆反天意选择的两个典型的例子。

诸葛亮、司马徽和崔州平之追随“道家”的隐退生活,是因为他们了解天意,但是他们基本的意然、志向、抱负是儒家的,人世的。以诸葛孔明为例,司马徽说:“孔明……每常自比管仲,乐毅。”还认为孔明“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第三十七回)由此可见孔明的抱负是儒家的。可是要实现他的儒家抱负,在“合久必分”汉王室的即将瓦解的天下大势的趋势下,是逆反天意的。所以司马徽辞别刘备时“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这是一个智者对孔明的悲剧的预言。孔明自己在对答刘备恳请出山分析天下大势,英豪们的成败得失说了一句:“非惟天时,抑在人谋。”这是道家的智慧“了解天时”和儒家“入世”的抱负的表现。但这两者在此时是对立的。是人愿与天意的矛盾。孔明出山固然是为刘备的诚意所感动,但是他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更是儒家道德勇气的见证。

崔州平对天下大势的了解不下于孔明。崔跟刘备“二人对坐于林间石上”(这是一幅地道的在国画上常表现的道家美学主题),崔对刘备说:“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此正由治人乱之时,未可碎定也。将军欲使孔明干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第三十七回)崔州平将天理、天命的非人为力量所能转变说得很明白。他用“逸”和“劳”而非用“昌”和“亡”讲顺天和逆天的后果,表示出中国“天意”的与西方“天命”或基督教的上帝“意旨”的不同。基督教上帝(也包括伊斯兰教的阿拉)的意旨是绝对的,而且更具有“对”与“罪恶”绝对标准。

崔州平虽然深知天意之所在,不愿过问世事,不过他确有济世之才,也曾有济世之愿。但是他和他的道友们在天意与人愿之间选择了“顺从天意”这条路。崔州平不肯出来帮刘备,也许还有另一层道理,觉得刘备邀请他出山的诚意还不够。崔州平的话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的重点差异是崔的话着重在于对天意与人愿的人生生存的的哲理分析,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地缘政治(geopolitical)策略性的分析。他希望刘备以“人和”来战胜曹操占有的“天时”。从这一点看,诸葛亮的《隆中对》也加重了诸葛亮这个角色的“逆天”的悲剧色彩。

从诸葛亮与崔州平所作的“逆天”与“顺天”的选择可以看出《三国演义》的天意和古典希腊戏剧和神话所表现的命运的差异。古典希腊戏剧和神话中的命运不容人的选择。命运注定一切,没有逃避的可能。《依底泼斯王》剧中的莱兀斯王,王后优卡丝塔,和他们的儿子依底泼思,还有阿克苏思王和他孙子裴尔速斯都想尽逃避已经注定的命运而失败。天命注定的悲剧往往要经过不少年月的复杂曲折才实现于这些无辜英雄们的身上。《三国演义》中的天意比古希腊的天命要宽容得多。它给人以选择的可能。明智之士如司马徽、崔州平可以作“顺”或是“不逆天意”的选择。具有道德勇气的忠义之士如诸葛亮、刘备等则作“逆天”的选择。如果罗贯中免去他的道德成见,曹操应该是一个“顺天”的英雄人物。一天意和命运本身都不具有道德价值标准。《依底泼斯王》的主要角色的成为悲剧英雄是他们与命运斗争失败,并且那种斗争基本上是躲避。这些英雄人物是善良、无辜、高贵的、他们的失败往往不是“好”与“坏”或是“善良”与“罪恶”的斗争的结果。

如果说《三国演义》的天意决定这些主要角色的成败,那么曹操的成功则是天意。事实上,曹操是《三国演义》所有人物中写得最成功的,具有复杂,深度的角色。不幸由于《三国演义》作者的忠义立场、标准、和小说的影响,曹操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奸雄。从《三国演义》曹操出场的第一回到他身死的第七十八回,曹操的一生,从忠义到“奸雄”的演变发展,是小说一个对人性的欲望,对政治上的抱负,对权力的得寸进尺的占有野心极为精彩的叙述。天意使曹操成功,天意使曹操不死于未尽之时(直到完成任务,把基础安定好后才死)。古希腊的天命是神意,由神(Apollo,一名Phoebue,和Sphinx)传达,预告命运。《三国演义》的天意往往以星座转变安排来显示,而由懂天象的智者解答。如侍中太史令王立就“密奏献帝”说“天命有去就……代汉而有天下者,当在魏”(第十四回),再由顺天意的人(曹操,司马)来完成,虽然不肯顺天,而选择逆天的不一定是道德上负面的角色。但是天意可任人选择,因此选择本身就赋有人为的道德意义。人在做选择时就就会有现实的得失衡量和道德的对与不对的考虑。顺天或是逆天在《三国演琴》里,对于具有忠义“道德”的不愿顺天者们的选择,一是如司马徽等人的道家的消极避世;一是诸葛亮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的“鞠躬尽瘁”。

前面说到天意由人来完成,牵涉到天意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希腊戏剧和神话的命运是关系到个人的生死。在《三国演义》里,天命决定“天下大势”,英雄人物是在天下大势的环境和条件下作选择,所以个人命运的生死成败也受决定于由天命安排的天下大势及汉王朝的兴衰。《三国演义》里有一个有关天意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的情节表现在诸葛孔明对华容道捉曹操的安排。曹操在赤壁被诸葛亮的东南风烧得焦头烂额,带领残兵败将没命地逃。诸葛亮悠闲地坐等曹操逃奔过境的安排。安排到最后一关华容道时,他却派了受曹操恩惠极深,而又最重义气(在此应该是个人恩怨)的关羽去捉曹操。连刘备都认为不该如此调遣。孔明解释说:“亮夜观乾象,曹贼未合身亡,留这个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第四十九回)此段情节的“暗讽(irony)”是《三国演义》最表扬的忠义道德在关键之处,却被用为不能勉强天意,让曹里逃生。这是《三国演义》的曹操个人的生死决定于天意与完成天意的安排,也是孔明、刘备的逆天意的人愿不能胜天意的一个例子。(有人说如果孔明派了张飞等在华容道会怎么样?我想也许曹操就会选走另条路——华容有大小两条路。)

曹操占有天时,孙权占有地利,孔明希望以人和,也就是用人为的努力联合东吴对抗曹操的天时之利。但自赤壁一战,孔明的联吴政策与蜀的据有荆州不肯让还给东吴的既成事实相抵触。这也是孔明的人为愿望与天意的“偏爱”曹操的大格架之下的不能协调之处。以“逆天意”这个主题来衡量,孔明,刘备是经典型的悲剧英雄。刘备对天时,天意的体会不如孔明,司马徽,崔州平,可是听崔州平说了“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后,刘备答说:“先生所言,诚为高见。但备身为汉宵,合当匡复汉室,何敢委之数与命?"这是《三国演义》悲剧英雄们的敢于逆反天意,作了具有浩然之气的忠义道德的选择。古典希腊戏剧、神话的悲剧英雄在神意,预言下没有选择余地,他们只能想尽方法逃避,可是终于失致。《三国演义》角色们事实上有三个可能的选择。一是加人曹操为首的“顺天”的阵容;另一个是如司马徽等人的道家式的“隐退”,不干预世事,独善其身;最后一个选择是“逆天”,注定失败的一条路。《三国演义》的悲剧英雄,孔明、刘备、关羽、姜维等人,在道家的独善其身和儒家的鞠躬尽瘁两条路之中,选择了后者。这个选择是基于英雄们的有意识的对忠义责任的良心,是一个需要有极大的道德勇气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比较古典希腊戏剧和神话的悲剧英雄和《三国演义》里的悲剧英雄,《三国演义》的悲剧特质是在忠与义的格架下,悲剧英雄作“逆天意”的挑战。希腊戏剧的悲剧英雄和《三国演义》的英雄都面对超人、非人所能左右的情况。前者是企图回避命运而终归失败,而后者的失败是由于对忠和义的责任向命运、天意挑战。他们当然也终归失败。同是失败,同是悲剧,可是两者意义不同。

古典希腊戏剧,以依底泼斯王和裴尔速斯为主角的悲剧英雄的事迹和《三国演义》以诸葛孔明、刘备、姜维为主,及以司马徽、崔州平聪智选择对比的悲剧性的奋斗和失败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悲剧英雄对他们所处的世界的知与不知,与对自我的知与不知。自亚里斯多德起始的一个悲剧论,在现当代戏剧家,小说作者还常采用的,是一个英雄之成为悲剧英雄在于这个英雄在自己生命完结前能够真正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而不是糊里糊涂的死去。《依底泼斯王》之所以被亚里斯多德认为是悲剧杰作,就在于悲剧主角之逐步发现他命运注定的悲剧的因果。莱兀斯王和他的王后想避免既定命运而无法逃避;依王拭父、娶母的悲剧错误是在多少年之后才发觉是自己不可补救宽怒的罪恶,虽然自己是一个悯民,公正的好国王。

《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刘备等人物不是顺从天意,而是有意识地逆反天意,挽救汉室。黑格尔认为悲剧能够抓住悲剧角色的真实内涵在于表现这些角色世界的那些具有本身公认的“真义(force)”,而这个“真义”则通过人类“意志的行为(volitional activity)”得到具体的实现。黑格尔举出夫妻,父母,族亲间之爱,国民的爱国意识等等为例,同时这些“真义(forces)”被认为是积极涉人各类利害关系的必要因素,某个悲剧角色就往往与某一个“真义”因素不可分离的结合着,而且有意识地,不惜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这个理念。“虽败犹荣”这句成语在戏剧实际上表现了这个深刻的悲剧概念。

从关系一个帝国王朝兴亡来说,诸葛孔明和刘备等人置天意于不顾,向天意挑战,而终于失败,他们是为一个更高理念信仰奉献自己的生命。前面提到《三国演义》的人物对天意有三条选择的道路。一是曹操诸人物的“顺天,”篡汉;另一条是司马徽等人的中间路线,基本上忠于汉室,但是知道汉室命运已尽,却不愿作不忠于汉室的事,就隐退山林,洁身自保,不违背“忠”和“义”。最后就是孔明、刘备等人基于“忠”和“义”,这是最高道德原则的选择,但却是逆反天意的一条路。选择这条路的人中,诸葛亮是最具智慧,最了解天意的人,所以诸葛亮是《三国演义》里最具悲剧性的人物。

刘备忠于汉室。因为他是汉王朝的宗亲,比汉帝还高一辈。他个人的悲剧主要的却是“义”的悲剧。赵云等忠臣力劝刘备以“公”,以“国家”为先,但是《三国演义》里的很多动人的细节却表现着“义”的吸引人的力量。“忠”的实现建立在“义”的人际道义关系基础上。所以刘备以“义”为先,举全国之兵为关羽复仇。这是一个经典的悲剧情感的选择,相似安悌茛妮违反克李昂的严令,埋葬她的兄弟。两者都是基于道义上的选择。在《三国演义》里,“忠、义”是相等的,可是在实践中“义”更是“忠”的根本。

诸葛亮对天意的了解,不会次于司马徽、崔州平,所以隐居卧龙。他的出山辅助刘备光复汉室,是“义”先于“忠”。刘备的三顾茅庐的“诚”感动了他。钱穆教授认为“三国士大夫重朋友更重于君臣。追随曹操刘备孙权,造成三分鼎立的,不是君臣名分,而是朋友间的道谊私情”。所以“诸葛亮肯为刘先主鞠躬尽瘁,故可说有汉贼不两立的政治观点,但更主要的是为三顾草庐一段朋友间的肝胆真诚所激动。”依此推论,诸葛亮为“义”出山辅助刘备,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更是“义”先于“忠”的三国时代的特征。只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固然需要相当的道德勇气,但是“不可为而为之”本身是具有矛盾的本质。所以诸葛亮在执行“不可为而为之”,也就是“天意”与“人愿”的矛盾中,取得某种妥协。

古典希腊戏剧的悲剧英雄,在命运主宰一切的现实里,无可逃避。悲剧英雄只在最后才了解天命的意义,而天意在《三国演义》里容许角色们的选择,诸葛亮、刘备有意识地选择了“悲剧”失败的道路。刘备答复崔州平说:“但备身为汉宵,合当匡复汉室,何敢委之数与命?”在《三国演义》的“合久必分”的天意下,“逆天”者虽然具有最高的“忠”和“义”道德原则,他们的选择注定了他们失败的悲剧。改朝换代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平常的事,《三国演义》虽然是以“忠”和“义”为本的一部影响非常大的历史小说,而且作者(们)不似索佛克利斯或是莎士比亚,想来无意把《三国演义》当作一个悲剧来处理。可是一部文学作品常常包含有很多涵义、解释的可能。本篇以古典希腊悲剧及黑格尔的悲剧概念来讨论《三国演义》是在发掘这部具有广大影响力的古典中国小说的悲剧特质,解释《三国演义》是一部有深刻意义的悲剧文学作品。在刘备、关、张、姜维这些主要悲剧角色里,诸葛孔明更是具有悲剧英雄的复杂而有深度的品质。因为他相别于司马徽和崔州平等人物,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在“忠”和“义”的道德原则下选择了“失败”。

第9篇

我们都知道课文是范例,而小语是最基础的学科,不抓好教材文本这个例子,又怎能让学生举一反三,为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呢?语文课堂就要紧扣文本这个重点,扎扎实实地教,给学生充分的识、写、读、背的时间,让学生理解、掌握、积累和运用字、词、句、段等最基础的语文知识技能。在此基础上还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下学语文。然而,当下语文课仍有不少教师是脱离文本的教学,偏离主题,漫无边际的拓展,形成了许多非语文的东西。出现了轻视“双基”的现象,尤其是轻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小学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基础,无知即无能,没有知识就没有创造。我们过去所否定的是烦琐分析,新课标明确提出:“不应完全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说明部分的分析还是必要的。比如说,面对文章整体要找一个切入点,当然要分析;在具体形象的描绘后,或在情感活动的熏陶后,教师以简明的语言,对文章某部分进行分析、讲解、提炼、归纳,做出小结,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当然要分析;对段意的归纳,对中心思想的体会,都离不开必要的分析。

再者,由于语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因此要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尽量让学生去感悟、体会、揣摩、体验。有位教师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时,对课文内容匆匆一读而过,让学生大致说说霍金哪些地方很感人,然后补充介绍霍金的其它事迹,再让学生介绍其他科学家的故事,最后让学生谈感想。这一课脱离了文本,上成了品德课。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必须贴近文本适度拓展,把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薛法根老师教学《祖父的园子》时,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在指导学生读懂文章写什么之后,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借鉴课文“想怎么就怎么”的句式进行语言训练。学生放飞想象,把情感融入语言,写出了许多精彩的语段,取得了极好的表达效果。这样的课堂教学抓住了语文的“本”,体现了语文的“色”。

二、重视读书,尽现本色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手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读,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关注,这不仅仅因为读是学习语文的有益方法,更因为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的主体是学生,读书是阅读教学的主体环节,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本”,应该占有课堂教学的主要板块。新课程标准中就阅读还要求我们做到这样几点:一是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尝试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二是重视默读,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三是对部分诗文还应该做到诵读。因此,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读书的训练。既要通过阅读培植自我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又要在阅读实践中体验语文情感,丰富语文积累。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备“读”时,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做到:

1.有明确的目标。读书的方法很多,什么时候该用哪种,教师应给予引导。

要训练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培养语感,受到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即“初读感知――精读领悟――品读玩味――诵读积累”。

2.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读书时间。一般情况下,时间和效率是成正比的,阅读教学的质量,往往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读书时间的多少,英语论文所以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切忌“走过场”。

三、加强听说,突显本色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间处在听的状态。会听的人也是会学习的人。学会倾听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品质。所以,语文课堂应该加强“听”的训练。一方面,既要倾听教师的课堂讲解,又要倾听同学的课堂发言;另一方面,既要听得到,听清楚,听完整,又要听得懂,听出重点,听出实质。同样,乐于倾听,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这不仅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体现,更是语文学习的必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安排听力的训练很有必要。如:生字词的听写,课文内容的听写,听记作文的训练等等。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做法值得提倡,每每课始,薛老师总会读一两段与文章关联密切的语段,读完之后他必会提一到两个问题。不仅如此,薛老师的词语听写也“别具一格”,他坚持听写时只读一遍,且速度较快。这样学生的听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提高。

说的训练应该是自始至终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的。说是言语的表达,它不仅是语文实践运用能力的再现,而且借助说的实践可以熏陶情感,享受乐趣,形成价值观念。“敢于表达,表达有条有理”,这既要求学生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大胆、自信、乐观,又要求学生在口头表达时做到认真、清楚、得当。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营造敢说的氛围。可以采用小组发言竞赛机制,激励学生主动发言;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然、大胆地说出心中的话;教师还应打消学生的顾虑,用“说错了没关系,参与就很了不起”“举手是积极勇敢的表现”等语言激励学生。

2.营造练说的机会。可以采用晨间新闻直播、课前2分钟演讲、每堂课上每人至少发言一次的惯例、根据文本设计练说环节等方法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3.教给练说的方法。我们要抓好每一堂语文课,要求把话说完整;要学会用几句话阐述自己的某个想法或观点;课上,教师要适时地传授口语交际的方法并在训练中不断强化。

四、引导精思,更现本色

古人强调:“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指出“学而不思则罔”。语文学习离不开感悟,这个“悟”就是一种思考。《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目标中,首次提出了“感悟”这一概念。笔者认为,所谓阅读中的“感悟”,是指学生凭着对语言和语境的直觉,获得一定的印象和意义的心理过程,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为此,课堂上应该注意:

1.提出的问题要值得思考。当我们的一个问题提出来,学生小手如林未必是件好事,也许问题太简单。反之没人举手发言也是有问题的。因此,所提出的问题要精心筛选,答案不能一伸手就摘到,也不能高不可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首先,创设的问题要紧扣内容。任何问题的提出和设计要紧扣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有针对性地设置。其次,创设的问题要新颖。“求新求异是所有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共同特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新颖,能激活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求问题。再次,问题的提出要注意难易适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因材施教”。

第10篇

弘扬民族精神,爱我们的国家,这句话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又多少人能做到呢?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人文出祖_黄帝,到尧舜禹的克己爱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每次在外国人面前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不由得感到自豪起来,滔滔不绝的说着祖先们的那些精神,说什么要向他们学习,可是谁又做到了呢?没有,都没有,我们是那些说话不算数的人,但也有些人在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建设我么的国家,我们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不必做的那么大,不用做的要人人都知道你在弘扬名族精神,可以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给那些老弱病残孕让位,过马路时,可以扶那些老人过马路,还可以不乱丢,乱涂,乱扔……那不就没有什么人得病了吗?不就使得环境受到了保护吗?不就使得我国变得更美好吗?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蛋顶一个诸葛亮”的彦语吗?连三个臭皮蛋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这不就说明团结力量大吗?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名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任命弘扬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在我们身边不就又很多这样的例子吗?如在1988年的奥运会上,我国乒乓球队的队员们战胜了对方后,使我国获得了参加奥运会以来的第一块乒乓球金牌,也使得乒乓球成为了我国的国球,这不就是在建设祖国吗?还有就是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在男子110米兰冠军刘翔在直径跑道上战胜了黑人,为我们全亚洲争了光还为我国争了光,这不也实在建设祖国吗?……

弘扬民族精神,全国人民人人有责,谁都不能丢下这个责任!

弘扬名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2.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还记得十六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

让我们一起为民族精神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065-01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多样,新课导入应该各具特点。模式化的导入内涵浅,不能很好体现各类教材的特点,形式单一乏味。长时间运用某种导入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产生不良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多种方法导入新课。

一 用课题导入

利用课题导入,是指利用课文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或根据课文题目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一些题目直接点明中心或直接交代事情的课文。

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设计: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课文的题目,你认为哪个是中心词?(天堂)天堂是什么意思?(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你们想知道鸟的天堂是怎么美的吗?现在我们一起跟着作者来游览一下鸟的天堂吧。

这样一来,既可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中心,又使学生的兴致一下子高涨起来,大家都急于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鸟的天堂的。那样,这堂课就能顺顺利利地完成,收到极好的效果。

二 联系旧知导入

借助与新教学情境密切相关的旧知识,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预测、设想,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一般来说,学生对新的教学情况能产生好奇心,但要转化为学习兴趣,则必须借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面对新奇的信息,学习者一般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选择,只有与旧知识建立起联系的新信息,才能引起学习的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

例如:《草原》一文编排在课文《鸟的天堂》之后。这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教学这篇课文,可以这样导入新课:“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了解了什么是事物的静态描写,什么是事物的动态描写,今天来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找出课文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三 质疑设问导入

学贵有疑。运用质疑的方式,提出疑问,促使学生探求答案,开动脑筋,活跃他们的思维。

一位教师教学《蛇与庄稼》,在板书课题后,学生意想不到教师这样发问:“你们怕蛇吗?”大多数学生作出肯定的回答之后,教师把话题一转,又提出新的问题:“课文里写有个地方没有蛇,农民特意去外地买蛇养,这是什么道理?”学生怀着好奇的心情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质疑设问,目的是以“疑”作为学生“思”的先导。所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的重点,能激发学生动脑思考,引起学生探新寻胜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学《乌鸦喝水》,有的设问:“谁见过乌鸦?它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的回答各异,却无助于阅读理解,效果适得其反。

四 设置悬念导入

根据教材内容的性质,提出问题,揭示矛盾,造成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悬念的设置,一般要通过一定的情节或某些事例,不是简单直接的提问,犹如讲故事,说到紧张、激烈、热闹、扣人心弦之处,戛然而止,从而引起听者的强烈兴趣和好奇。

例如,有一位教师教学《草船借箭》是这样设置悬念,导入新课:《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写的。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和孙权各据一方,称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攻打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抗曹操,刘备派杰出的政治事、军事家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诸葛亮是怎样对待的?最后的结果怎样?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五 创设情境导入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挂图或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更好地进入新的教学情境。

例如,教学《瀑布》,先让学生观察黄果树瀑布的画面(挂图或幻灯片),感受到瀑布的雄伟气势,再学习新课。又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先播放歌曲,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再引入新课等。

创设情境的基本要点是“情”与“境”,通过“境”来表现和感染“情”,通过“情”来深化“境”。因此,使用这种方法,最本质的要求是根据“情”来创设“境”。

六 利用游戏或实验导入

利用游戏或实验导入是低年级进行课堂导入地最佳方法。让学生通过做游戏或小实验,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游戏中弄清课文内容。

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同学们,有一只乌鸦,它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终于让它找到了一个瓶子。可是瓶子里只有半瓶水,它喝不着,怎么办呢?请你们给它想一个办法,并试一试这个方法行不行。(接着,给每个小组发一个装有半瓶水的瓶子,让他们自己动脑、动手做一做。)

师:你们是怎样让水升高的?(请小组代表发言)你们都很聪明。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吗?

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而且对乌鸦是怎样喝着水十分感兴趣,听课也很认真。

七 利用文中的中心句,重点段或人物的语言导入

这样的导入,能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地学习课文,围绕着中心思考问题。

例:在教学《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过课文,请同学讲一讲你认为课文中哪句是中心句?它起什么作用?

生:课文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

师: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句话学习课文,看看桂林山水究竟是怎么样的?作者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经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就能明确中心,能带着问题去思考,对课文的理解也容易了。

八 补充介绍导入

有些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认识有一定的距离,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适当补充介绍一些与之密切相关的知识,如时代背景、人物事迹,作者生平等,能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减低理解课文的难度。

第12篇

一、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预习习惯的培养。要讲清各年级的预习要求,指导预习方法。如三年级学生预习的要求主要是自学生字、新词,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四年级预习要求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初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及每段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圈画重点内容。五六年级的预习要求,除了三四年级要求外,主要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心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标记精彩内容,写简单批注。预习要求明确后,就要建立检查机制,确保预习质量。生字词的检查主要通过抽读、听写的形式完成字词句的理解。问题的提出,可通过质疑问题环节表现出来。这样,每节课都要检查预习效果,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学生的预习习惯就可以得到培养。

2.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习惯包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会默读、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等。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他们喜欢读书读报,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书边做记号,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也可以摘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和有关知识,也可以写读后感。

3.良好的习作习惯的培养。习作习惯是指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自己去观察,并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把握事物的特征,比较事物的异同,发现事物的联系。还要养成认真修改初稿的习惯。

二、改革作业布置的方式、内容

要改革机械、繁琐的作业形式,布置一些少而精的作业。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多实践、多运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可以布置一些自主性、开放性的题。可以让学生背一些精彩片断,好词好句,写读书心得;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观察所得;可以结合语文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可以对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或电影、电视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或辩论,以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学了《三顾茅庐》,读成语歌“初出茅庐 才华横溢/料事如神 胆大心细/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独木难支 回天无力”,就布置让学生课外阅读《诸葛亮的故事》。学生读了这本书,不仅知道了诸葛亮的一生事迹,也加深了对成语歌的理解。

三、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如《穷人》一课,教师可以这样引导:“我们知道桑娜一家生活穷困,但她心地善良,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看看列夫・托尔斯泰是怎样刻画这个人物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认真体会课文哪些词句表现桑娜的善良,读完之后组内交流。”(学生或默读或朗读或勾画)当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方式读完后,在小组内交流,“我认为这一句最能表现桑娜的善良,我愿意为大家读一读。学生动情地朗读: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学生各抒己见,把体会到的,找到的句子拿出来共同体会、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增强,学习方式在逐步转变。

四、切实开展好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语文实践活动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还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各种各样,活动的开展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区资源、校园文化等紧密结合。如召开故事会、新闻会、朗诵会、辩论会、办手抄报、展评手抄报、社区用字情况调查、车流量调查、名字由来调查、评论足球赛事、收集资料要闻等。活动主题的确立应该基于学生的“内需”,源于学生的兴趣。如:学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三味书屋》等关于鲁迅的文章,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将这些课文课后联系起来,提出研究专题,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它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将静态的接受学习改为动态的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