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7 08:26: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三数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用真爱滋润学生心田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孩子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作为他们的一名数学教师,真心爱他们,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偏心,不歧视,尊重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教育不一定要逼着学生全优,而是要真心关爱,因材施教。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对他们付出真挚的爱,使他们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学习。
2、提高复习兴趣。克服“高原现象”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对数学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数学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而感到“枯燥无味”,又烦又累而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反之,如果他对数学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就不会被动的接受知识,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在数学复习期间,除提高复习兴趣,还要克服“高原现象”。所谓“高原现象”,例如,一名射手在进行一系列射击训练时,开始成绩逐渐上升,但到了一定程度后,成绩却不在上升,甚至下降,我们又把这种现象叫做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在数学复习阶段表现得十分明显。因为平时授新课,新鲜有趣;搞复习,要重复已学的内容,有的同学会觉得单调、枯燥无味,致使成绩提高缓慢,甚至下降。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让同学们从思想上提高对复习的认识,主动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要以“新”提高复习的积极性。诸如,制定新的复习计划;采用灵活的复习方法;抓住新颖有趣的内容和习题,把知识串联起来,使书“优厚变薄”。
3、加强双基,全面复习
在初三数学复习中,教师引导好学生,在复习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规律。在进行概念复习时,应当从实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加以抽象,弄懂概念的含义。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数学规律,应当引导学生搞清楚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复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
4、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在数学复习中,突出重点。复习教材中,突出不易理解或尚未理解的重点知识,突出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精髓,是联系数学中名类知识的纽带,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思索问题,由此探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一题多用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地把日常语言。并逐渐掌握听、说、读、写、译的数学语言技能。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培养学生解题思考能力时,还要讲究设问的艺术,多在思考的转折点上设问,在理解的疑难处设问;在规律的概括时设问;从旧知引入新知时设问;在有比较、有联系时设问;在学生练习时,发现带有普遍性错误的问题时设问。这样学生就会提高很快。
5、注意模拟考试和试卷的评讲
每届初三学生复习都要做大量的习题,教师和学生都希望通过题海战术解决问题,达到中考考个好成绩的目的。但实际看来效果却不尽人意,中考要严格遵循考纲,在立足基础的同时,重视应用,突出能力,这样有助于成绩的提高。在认真分析每年的中考题的特点之余,谈几点我的复习策略。
一、研读考纲,侧重基础
《考试大纲》是中考的指导性文件,在进行复习之前,全面的研读考纲,结合考纲中对知识的要求程度,有的放失的进行复习。对掌握的、了解的部分做到心中有数,不仅要熟悉而且要研究考纲对今年的侧重点。明确学生的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立足基础试题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应该全面抓基础落实。首先,中考的首轮复习中必须真正的回到课本中去,引导学生在复习教材的同时,帮助学生建起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网络,让学生头脑里形成对以往所学知识的总体认识。对概念、定义、定理的透彻理解,对图形、性质的灵活变通。使其常识化,数学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思维结果。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认为,数学知识的大树源于普通的常识,数学是系统化的常识。纵观数学发展史,这种精微化的过程经历了两个认识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侧重基础是在感性认识阶段的基础上借助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的基础上,达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其次,以课本的习题为题源,深入浅出,举一反三的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的变式,形成典型的基础题型,形成一个知识链条,环环相扣。与此同时要借助于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以讲练相结合、建立就近发展区、激发学生兴趣,把基础打好。
二、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在初三将近半个多学期的复习过程中,我们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要注重方法,有意识的把数学教学过程实施为数学思维过程,解题时增强交互性,充分调动和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因势利导,避免眼高手低,克服教学过程中的难题、偏题、怪题,让学生感觉到跳起来可以够得见。同时,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如函数思想,方程思想等。采取反复式的练习。分组做同类变式题,一个小组给另一个小组判题,在合作中交流,在讨论中提高。以专题的形式在复习过程中概括数学思想方法,以此不断的巩固和深化数学思想方法。这样让学生掌握其学习的思想方法,不过分的单纯的追求所谓的方法,技巧化。同时避开难题和怪题将精力放在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上来。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提高,查漏补缺
综合训练对提高初三学生的成绩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在综合训练阶段,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强综合解题能力的训练。注意培养学生在综合练习的速度和准确度,一套题所用的时间,还有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的不好,一定要抽出来专门进行练习,狠狠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求打破学科化的界限,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生产、生活及其他学科的具体问题,以提高其综合解题能力。逐步学会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探索新问题。与此同时,要进行查漏,在前几轮复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遗漏的知识点,要及时补上。如一次函数中y=kx+b中,自变量x发生变化时,其y值发生变化,如果x是一个范围,如何求y的范围,结合图像进行计算。这样加深了学生对函数值求法的练习,也为初高中数学的定义域和值域问题奠定了基础。所谓的不缺,就是在做题过程中的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这是学生在综合练习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在综合练习之后学生的基础能力有所加强,学习的信心也很强,但有时不能得满分出现一些会但做不对的,对又做不全的问题,影响了得分。基于此项练习,会增强学生的去昂面考虑问题能力,体现了数学思想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做题,学会如何全面考虑问题,既要顾全大局,又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精雕细作,认识到知识的本质是什么。提高在中考中的解题能力。如一元二次方程中根的问题,若x1, x2是方程x2+2x+7=0的两根,则x1+x2=—2 是否正确.若在解题只考虑根与系数的关系的话,此题定会出错。原因不是不会,会但是不对。原因是在考虑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前提是先考虑方程是否有根,即先看的是判别式的正负。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是错误的。还有一类是对而不全的问题,许多同学在做题中经常出现结果是对的,但不全面。不能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要求作出正确的判断。有些要进行分类讨论的,或根据实际问题对跟进行判断。再如在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问题中有这样题目要求:为了增加利润减少库存,采用降价措施的实际问题,结果算出了两种10元和20元。但从解题的角度两个值都是对的,从实际考虑确实要20元。理由是减少库存,有理由相信降价越多,销售量就越大。更符合实际的要求。因此,在综合复习阶段一定要查漏补缺。
总之,初三复习是至关重要的,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我们既要知道“纲”更要懂得“法”,帮助学生搞好初三的复习,使其认识到只要方法得当,策略有效,是可以学好的,也可以考好的。
关键词:自主性;针对性;限定性;高效率
如何复习初三数学,是摆在即将进入复习阶段的初三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其实,复习好数学并不难。我认为复习好数学要掌握下面几招: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
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不要用教师的归纳代替学生的整理。在复习中要体现:知识让学生梳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判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要重点突出,有针对性
复习必须突出重点,针对性强,注重实效。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全班学生的薄弱环节,其次,是要针对个别学生的存在问题。要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复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必要时还要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单记概念、定理,公式背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练来减少运算中出现的错误。
三、要认真审题
审题是我们解题的关键,不可忽视,在解题前必须审清题意,分析条件和结论,并且根据条件和结论进行联想;以前遇到过类似或者部分类似的问题吗?当时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在这里还有效吗?等等。通过联想构建解题思路,设计解题程序,把握解题要点,为正确快速解题扫清障碍,奠定基础。
四、限定时间,一气呵成
常听同学抱怨我会做,就是没有时间了。了解下来,问题大多是想做就做些,不想做就玩会儿;或者慢条斯理,认为时间还有的是,等会再完成。有一次,作业量并不大,可是有位同学居然没完成,他坦诚地说,晚上应该花上半小时就能完成,可是当走到电视前时,就自我安慰,看会吧,睡前再做,睡前又想早自习再做吧。就这样,一次次往后拖,直到老师上课还没有完成。
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对数学作业高度重视,应对自如,甚至还学有余力,额外做了些提高题,所以,他们经常要求老师多布置作业,调查下来,有两个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一是他们作业限时完成,不拖拉,干净利落,遇到困难,待各项任务基本完成后,再进行钻研。另一方面,他们做到了心动不如行动。他们拿到问题,常常是立即投入战斗,而不是去想今天有多少作业需要多少时间,难度是否太大,能不能完成得了等等。所以,在平日的学习中,要保质保量,才能应对将来的中考。
五、做好反思,提高效益
实践证明,解题后反思是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反思题意。其次,要反思错误。要用批评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解题过程,看看思路是否有问题,概念使用是否正确,计算是否有失误,思考是否周密等等。有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不同的方法去演算更能发现问题。要反思方法,解完题后再思考,由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了一定的高度,所以思考出的新方法常常更为简捷,巧妙。
例如:分解因式4x2+1。对于这道因式分解题,如果不仔细审题,随意模仿,那有可能有的学生按平方差公式来解,还有可能按完全平方公式来分解。遇到这类问题,教师要激励学生善于思考,积极探索,不能随意模仿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来对此题进行因式分解,要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这时教师可作揭示: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为逆运算的,请同学们算一算﹙2x2+1﹚﹙2x2-1﹚与﹙2x2-1﹚2是否和4x2+1相等,大部分学生顿时醒悟。正确的方法是添项:4x2+1=﹙4x2+4x2+1﹚-4x2=﹙2x2+1﹚2-﹙2x﹚=﹙2x2+2x+1﹚﹙2x2-2x+1﹚。这样做才能提高学生的发展思维,避免随意模仿,养成“言必有据,算必有理”的习惯。
二、不会变通,按部就班
有些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拿到题目便不假思索按部就班地去做,往往是解答过程太繁,既费时又费力,稍不小心还会出错。
例如解分式方程-=-。相当一部分学生一见题目,就按“通法”去分母的方法——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x-5﹚﹙x-6﹚﹙x-8﹚﹙x-9﹚,结果解答过程太繁,若考虑到“巧法”将方程变通为:=,很易解出x=7,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学生优化解题思路,注重灵活变通,在学习方法上创新立意,克服按部就班的恶习。
三、相当然而,乱造定理
初二学生知识面狭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虑不周全、细致,容易犯主观意断的毛病。
如初二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ASA、AAS、SSS之后,如果教师不加提示,不画出图形来说明,必然有部分学生相当然认为SSA和AAA也能判定两三角形是全等,甚至有的学生对命题“两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作了肯定回答。在他们看来,两边相等就是两直角边对应相等或一直角边和一斜角对应相等。当我们施教者给出反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为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毛病,除了强化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外,举恰到好处的反例便是行之有效的举措。一个巧妙的反例很可能在学生的意料之外,使学生受到启发,但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在意料之中了。
产生上述原因,其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初二数学内容明显增多,难度加大,学生一时难适应,就会产生疲劳和厌恶感,特别是一些意志薄弱的女生在初二学习几何时,严密的逻辑推理,知识的迁移与综合应用,使他们因怕学不好几何而情绪不安,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为发避免这些负面影响,老师可以从下面三方面入手:
⒈克服消极因素,激发好奇心。首先,教师应作鼓励工作,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勤劳的双手,都能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其次是激发好奇心,新奇感。因为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教师应设法使学生的好奇心变成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后,可让学生讨论“两个全等三角形相似吗?相似比是多少?周长比是多少?面积比是多少?”此时,教师再抓住时机,统一认识,使上述问题在“乐学”中结束。
⒉变换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初二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和不易长时间集中等特点,让学生多实践、动脑、动手、动口相结合不断变换学习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防止单调呆板........的教学所引起的疲劳现象,使学生能保持积极上进、勤奋好学的活跃状态。如引入概念时可用归纳法,探索公式时用发现法,知识巩固时可用讲练法,容易混淆的内容时可用对比法,学生素质好的可用发现法,学生素质较差可用讲授法。
考试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教师工作的总结。中考复习阶段是学生最关键的学习阶段之一,复习工作做得好,考试成绩会有明显的提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总复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呢?(一般采取三大轮复习方案)
第一轮 重视教材的基础作用与示范作用 【3月下旬—4月】
研究多年中考数学试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中考数学试题不会超纲.同时意味着中考数学试题“源于”课本。因此,在复习中最好的资料是课本。
全面复习,打好基础,应真正回到课本中去,回到基础中去,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的本质,帮助学生构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网络,其次在复习中必须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做到:搞清课本上的每一个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公理、定理.弄懂课本上的每一个例题.会做课本上的每一个习题.学会对课本上题目进行演变。如适当改变题目的条件。改变题目的问法。看看会得出什么结果.
在第一轮复习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复习无计划,效率低,体现在重点不准,详略不当,难度偏低,对大纲和教材的上下限把握不准。
2、复习不扎实,漏洞多,体现在:
1)高档题,难度太大,扔掉了大块的基础知识。
2)复习速度过快,学生心中无底。
3)要求过松,对学生有要求无落实,大量的复习资料,只布置不批改;无作业。
3、解题不少,能力不高,表现在:
1)以题论题,不是以题论法,满足于解题后对一下答案,忽视解题规律的总结。
2)题目无序,没有循序渐进。
3)题目重复过多,造成时间精力浪费。
第一轮复习中的几点建议:
教师必须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对中考“考什么”、“怎样考”应了若指掌,总复习能否取得较佳的效果,j是要看教师对《大纲》、《考试说明》、《考题》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要求教师们研究大纲,吃透新大纲的精神,对于删去的内容就不要再花时间复习了,对于调整的内容按调整后的要求进行复习;k是课堂容量问题,提倡增大课堂复习容量,不是追求面面俱到,而是重点内容得用时间,非重点内容敢于取舍,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增大思维容量,少做无用功,重点突出,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发展;l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问题,让学生参与解题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迪思维,点拔要害;m是看练习检测与中考是否对路,要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效果良好;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n是不能让学生过早地做综合练习题及中考模拟题,而应以课本的编排体系为主线进行系统复习。这样抓纲靠本,分散难点,各个击破.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打歼灭战,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循序渐进地打好基础,使学生自然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
另外,代数部分的一元二次分程,函数及其图象是初中代数的主要内容。几何部分的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是初中几何的主要内容,要求按大纲进行复习,适当提高,讲深讲透,讲练到位。
第二轮 搞好专题复习,要有综合性 【5月】
专题复习,就是从某一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或数学方法加以展开、纵向深入,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围绕某些典型问题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
(1) 专题复习要根据《大纲》,按照《考试说明》确定好专题。初中数学可确定下列专题组织复习:①方程思想及其应用②函数思想及其应用③函数、方程、不等式综合④几何中有关变换⑤解直角三角形⑥圆中比例线段⑦圆中有关计算⑧中考中的数形结合问题⑨中考中五大新题型问题⑩实际问题中转化思想的运用。
(2) 专题确定之后要以每一专题的教学目标为核心,编写专题复习教案,其中精选范例是编写专题教案中最费时费神的一项工作,专题复习内容量大、时间短,因此对例题必须精选,使所选例题具有代表性、联系性和综合性。
(3) 归纳知识,总结规律,概括方法。每一专题复习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解答范例之后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本专题所涉及的重要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规律,概括主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包括: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的思想,具体的数学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分析法、综合法等,使学生对这些问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 加强练习、反馈改正、巩固提高。专题复习和其他阶段的复习一样,最终都是通过练习落实到学生身上,因此每一专题复习中,要按照精选范例的要求,根据本专题内容精选题组对学生进行专题的训练,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老师通过巡视指导,抽查作业等方式进行反馈。根据学生练习中反馈的信息,通过作业点评及时矫正,以便巩固复习效果,提高复习质量。
在第二轮复习中,应防止出现如下问题:
1、防止把第一轮复习机械重复
2、防止单纯就题论题,应以题论法
3、防止过多搞难题
在第二轮复习中的几点建议:
1、变第一轮复习的“补弱为主”为“扬长补弱”。一般,成绩居中上游的学生,应以“扬长”为主,居下游的学生,应以“补弱”为主,处理好“扬长”与“补弱”的分层推进关系,是大面积丰收的重要举措。
2、加强代数与几何的有机联系。压轴题的鲜明特点是代数与几何的联系,也是能力的体现,复习中代数、几何“各自为战”的现象必须转变。
3、突出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训练。当试题的叙述较长时,不少学生往往摸不着头脑,抓不住关键,从而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就是阅读分析能力低。解决的途径是: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作图、识图、强化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性,强化变式,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阅读材料,利用所给信息解题等。在当今信息时代,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每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4、利用“最近发展区”原理,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大题小题化。大的题目及综合题都有小题目重组而成,把大题小题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
(2)隐含条件显性化。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3)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畅所欲言,敢于提出异议,共同讨论,重视情感激励,培养学习数学兴趣。
第三轮 专题训练 【6月】
一般来说,影响考试成绩最主要的因素是:知识因素、速度因素和心理因素。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不但要解决知识问题,还要解决速度问题和心理问题。专题训练得当,可以熟练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有效地提高运算答题速度,稳定考试心理.正常发挥水平,专题训练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逐步解决问题.
(一)解题模式训练
有些试题的解答结构基本稳定,具有一类试题解答结构的代表性,如果掌握了这些试题的解答要点,加强训练,形成基本稳定的模式,再来解答此类试题就轻车熟路迅速准确,简明扼要,中考数学复习,要加强解题训练,但不能无目的地解题陷入题海,要学会一题多用、多题一用,举一反三。
(二)、模拟考试训练
模拟考试是按照正规考试有计划安排的模仿性考试,能综合检测学生的应试能力。在全面复习,专题训练之后,才能作这种考试,为了使检测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出好或选好试卷:测试试卷要在题量、知识覆盖面、难度、考查知识、重点、各部分知识的比例、分值安排等方面,尽量接近或达到中考试卷的要求。
2、认真评阅试卷:认真评阅试卷能有效地发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做好讲评工作:对存在问题及时纠正。
(三)、考试方法训练
考试过程,既是考知识能力的过程,又是考方法策略的过程,因此,知识能力故然重要,考试方法策略也很重要,复习工作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考试方法的训练:准备三份试题,第一份教师讲每题及每种题型怎样做,学生听,然后学生仿教师所讲去做;第二份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道题考什么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方法,并用铅笔写在试卷上,然后套用知识点去做;第三份由学生在前二份的基础上独立完成。
在第三轮复习中,应防止出现下列问题:
1、过多做练习,以练代讲
2、以复习资料代替模拟试题,不备课,课堂组织松散
3、只注重知识辅导,不进行心理训练。
在第三轮复习中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客观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的强化训练,中考采取了客观题起点低,减少运算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完成解答题,充分发挥选拔功能的作用,这就需要在速度、准确率上下功夫,定时定量强化训练。
一、课本要“预、做、复”
每堂新课之前,做到先预习,特别要把难点或不懂之处用彩笔划出,以便上课时更加注意。每节内容后面的练习自己可以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内容,会做80%的练习题。每节新内容学完后,我们要按照课本内容,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复习,对概念、定理、公式做出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好能把课本上的例题自己做一遍。对课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一遍,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二、上课要“听、记、练”
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定理、公式背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练来减少运算中出现的错误。
三、作业要“思、问、集”
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从典型题目中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同时,还应多树立数学解题思想,如: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常用方法;对于难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改变条件、添加条件、结论与条件互换,原结论还成立吗?另外,对于自己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最好能准备一本错题集,以便今后复习中使用。做到绝不出现第二次类似错误。
四、重视构建知识网络———宏观把握数学框架
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要掌握好代数中的数、式、不等式、方程、函数、三角比、统计和几何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概念、分类、定义、性质和判定,并会应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问题。
五、重视夯实数学双基———微观掌握知识技能
在复习过程中夯实数学基础,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知识体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由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从记忆系统中检索出有关信息,选出最佳组合信息,寻找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六、重视强化题组训练———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除了做基础训练题、平面几何每日一题外,还可以做一些综合题,并且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而总结出它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把思想方法相近的题目编成一组,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学会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七、重视建立“病例档案”———做到万无一失
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地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这样到中考时你的数学就没有什么“病例”了。我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思路、形成解题思想、催生解题灵感、掌握学习方法。
八、重视常用公式技巧———做到思维敏捷准确
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理解来龙去脉,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自行探究。对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对生活实际经常用到的常识,也要进行必要的训练。例如:1-20的平方数;简单的勾股数;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高和边长的关系;30°、45°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样做,一定能更好地掌握公式并胜过做大量习题,而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九、重视中考动向要求———勤练解题规范速度
要把握好目前的中考动向,特别是近年来上海的中考越来越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和解答过程的完整。在此特别指出的是,有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解出题目的答案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只要是有过程的解答题,过程分比最后的答案要重要得多,不要会做而不得分。
十、重视掌握应试规律———提高考试成绩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
一、初三数学复习现状分析
复习指的是对前面知识的回顾与巩固,章节复习是对一章内容的回顾与巩固,期末复习是对一个学期内容的回顾与巩固,而对于初三数学复习来说,它是对整个初中阶段知识的回顾与巩固,因此它的工作量更大,同样也存在着更大的难度。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初三复习阶段,学生经历了一个系统性更强、更为深入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学生能够配合教师的教学计划,必然能够使自身的分析、概括等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目前状况下,初三的数学复习课主要存在着概括面广、知识容量大等特点,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具备丰富的应对中考的经验,能够结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一定时间之内掌握并巩固有效的知识。但是,在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主要有:复习过程多为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题海战术普遍,重复习题多,效率并不高;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等。
二、初三数学复习的教学策略
1.抓住重点,优化知识网络
在初三数学复习过程中,绝对不能采用“地毯式搜索”的教学,原因是:(1)如果对所有知识都做深入讲解,时间必然仓促;(2)这对学生与教师来说,都大大增加了负担,所以这种方法并不提倡。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重点,而基础知识梳理无疑属于重点,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规定,要求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
在这一阶段中,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引导学生自主梳理与总结,将学生自学与教师讲授相结合,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学生也在这一过程当中培养了自己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做好如下三点:(1)多看看教材与经典例题,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2)在看教材与经典例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列出相关的知识点,并重点标明知识要点与难点,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搞清楚;(3)在总结之后,要求学生能够将梳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者获得的经验与体会积极与教师或者学生交流、沟通。
如果仅仅是掌握了基础知识,这只能证明学生达到了继续深入学习的要求,并不能够说明在中考中就能成功,而且初三复习具有高标准、严要求的特点。针对上述因素,教师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优化。通过深入学习,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搞清楚,将之有效地连接起来,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类、整理与综合,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结构,这样学生复习起来就更为得心应手。
2.细化训练内容,合理安排习题训练
众所周知,数学的学习如果仅仅依靠理论的教学是完全行不通的,还需要通过一定程度的习题训练,才能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但是,习题的训练一定要把握好度,如果训练过少,则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如果训练过多,又会降低教学效率,增加学习负担,往往取得相反的效果。
因此,在习题训练方面,教师一定要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应当对教学目标进行充分的结合,明确告诉学生要训练什么、训练到什么程度、通过训练能够让学生巩固哪些知识点、能够培养学生的何种能力等。
除此之外,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教师应该针对个性的差异,分层次地进行习题训练。对于优等生来说,要求学生能够将基础知识顺利完成,并在这一前提之下对难度较大的思维训练进行一定幅度的增加;对于程度一般的学生,应当首先夯实基本功,再在此基础之上对习题的难度进行适当提升;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应当进一步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选一些起点较低但很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
3.抓住典型例题,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目前状况下,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教师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只是就题论题,而不注重知识点的延伸,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只能让学生的能力有小幅提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其中的经典例题进行认真筛选,把握经典例题的两个特性:(1)层次性。例题的选择要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既要包含基础知识,又要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与综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2)开放探索性。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探究性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研究与讨论,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笔者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合理制订复习计划
在制定计划前,首先我们要熟悉课程标准对我们教材中知识点的要求,依据标准和市初中学业考试说明,找准初中数学内容的主线,真正对教材考查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可通过复习前的一次检测,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分析好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状态及知识层次,为后面的分层次要求学生学习做准备。
最后,结合教研组内的交流,制定合理、可行的复习计划。
二、系统复习基础
我们可以按照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模块,开展系统的基础复习,按照标准给学生重新梳理哪些知识点是识记、哪些知识点是理解、哪些知识点是运用。在复习每一部分知识时,按照课标要求中的识记、理解、运用整理出来,然后以课本为主进行基础知识复习。复习中练习题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学生建立改错本,把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做好记录。
第一,做到熟记概念、公式、定理。如(2011·滨州):在实数π、 、 2、sin30°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本题考查的是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
第二,掌握常用的解题基本方法。例如(2011·济宁):如图,AB是O的直径,AM和BN是它的两条切线,DE切O于点E,交AM与于点D,交BN于点C,F是CD的中点,连接OF。(1)求证:OD∥BE;(2) 猜想:OF与CD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本题就是通过添加辅助线,来利用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关系证明平行,同时利用辅助线得到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说明OF与CD的数量关系。
“数形结合”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是贯穿于数学发展中的一条主线。如(2011·济宁):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中,其函数y与自变量x之间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
x
…
1
2
3
4
…
y
…
4
1
1
4
…
点A(x1,y1)、B(x2,y2)在函数的图像上,则当1
A、y1>y2 B.y1
本题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二次函数图像,从图像中得到答案。
3.待定系数法。(2011·泰安):若二次函数y=ax2+bx+c的x与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
-7
-6
-5
-4
-3
-2
y
-27
-13
-3
3
5
3
则当x=1时,y的值为( )。
A、5
B、-3
C、-13
D、-27
由表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3,顶点为(-3,5),用待定系数法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h)2+k,求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3)2+5,再把x=1代入即可求得y的值。
第三,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题习惯。事实证明,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计算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看清题目及要求、想清运算的步骤、认真计算、回头检查。如在“(2011年威海)解方程 +
=0”中,计算中有好多学生忘记了分式方程要验根。因此抓好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我们教学中最基本的。
三、有针对性的专题复习
我们分为数学思想方法、情景应用、图标信息、阅读理解、方案设计、开放及探索问题共七个专题进行了专题复习。我们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各个侧面去展开,并将近几年中考题按以上专题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真正把握其命题方向和规律,然后制定应试对策,初步形成应试技巧,为下一步的“强化训练”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年都有一部分同学,考完数学以后因为没有答完题而懊悔,其实这都是没有掌握答题技巧导致。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三数学学习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数学学习答题技巧一、模拟训练关键是选好模拟试题,要按照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要求,结合中考数学试卷的结构特点和命题趋势,选择真正具有模拟性的模拟试题。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都要符合中考要求。
二、模拟测试后,要及时对答案,趁热打铁,有利于及时查漏补缺,复习效果明显提高。同事要对自己做的卷子评分,严格按照中考评分要求,以便掌握自身的复习水平。
三、留给自己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
四、适当的“解放”,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调节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关注的心态和信心调整,此时此刻学生的信心的作用变为了最大。
高考数学答题的技巧:1.调整好状态,控制好自我。
(1)保持清醒。数学的考试时间在下午,建议同学们中午最好休息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其间尽量放松自己,从心理上暗示自己:只有静心休息才能确保考试时清醒。
(2)按时到位。今年的答题卡不再单独发放,要求答在答题卷上,但发卷时间应在开考前5-10分钟内。建议同学们提前15-20分钟到达考场。
2.通览试卷,树立自信。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此时不易匆忙作答,应从头到尾、通览全卷,哪些是一定会做的题要心中有数,先易后难,稳定情绪。答题时,见到简单题,要细心,莫忘乎所以。面对偏难的题,要耐心,不能急。
3.提高解选择题的速度、填空题的准确度。
数学选择题是知识灵活运用,解题要求是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因此,逆代法、估算法、特例法、排除法、数形结合法……尽显威力。12个选择题,若能把握得好,容易的一分钟一题,难题也不超过五分钟。由于选择题的特殊性,由此提出解选择题要求"快、准、巧",忌讳"小题大做"。填空题也是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因此要力求"完整、严密"。
4.审题要慢,做题要快,下手要准。
题目本身就是破-解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只有细致地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拖泥带水,牢记高考评分标准是按步给分,关键步骤不能丢,但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答题时,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而严谨。
5.保质保量拿下中下等题目。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部分,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谁能保质保量地拿下这些题目,就已算是打了个胜仗,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难题会更放得开。
6.要牢记分段得分的原则,规范答题。
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
高考数学考试答题的易错点: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认识不明。
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三种性质。
2.遗忘空集。
A含于B时求集合A,容易遗漏A可以为空集的情况。比如A为(x-1)的平方>0,x=1时A为空集,也属于B.求子集或真子集个数时容易漏掉空集。
3.忽视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4.充分必要条件颠倒致误。
必要不充分和充分不必要的区别——:比如p可以推出q,而q推不出p,就是充分不必要条件,p不可以推出q,而q却可以推出p,就是必要不充分。
5.对含有量词的命题否定不当。
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先否定量词,再否定结论。
6.求函数定义域忽视细节致误。
根号内的值必须不能等于0,对数的真数大于等于零,等等。
7.函数单调性的判断错误。
这个就得注意函数的符号,比如f(-x)的单调性与原函数相反。
8.函数奇偶性判定中常见的两种错误。
判定主要注意1,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2,注意奇偶函数的判断定理,化简要小心负号。
9.求解函数值域时忽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0.抽象函数中推理不严谨致误。
11.不能实现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相互转换。
二次函数令y为0方程看题目要求是什么要么方程大于小于0,要么刁塔(那个小三角形)b的平方-4ac大于等于小于0种种。
12.比较大小时,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性质记忆模糊导致失误。
13.忽略对数函数单调性的限制条件导致失误。
14.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致误。
f(a)xf(b)
15.忽略幂函数的定义域而致错。
x的二分之一次方定义域为0到正无穷。
16.错误理解导数的定义致误。
17.导数与极值关系不清致误。
f‘派x为0解出的根不一定是极值这个要注意。
18.导数与单调性关系不清致误。
19.误把定点作为切点致误。
20.计算定积分忽视细节致误。
21.定积分几何意义不明致误。
22.忽视角的范围。
23.图像变换方向把握不准。
24.忽视正。
余弦函数的有界性。
25.解三角形时出现漏解或增解。
26.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不明致误。
27.忽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使用条件致误。
28.向量的模与数量积的关系不清致误。
29.判别不清向量的夹角。
30.忽略an=sn—sn—1的成立条件。
31.等比数列求和时,忽略对q是否为1的讨论。
32.数列项数不清导致错误。
33.考虑问题不全面而导致失误。
34.用错位相减法求和时处理不当。
35.忽视变形转化的等价性。
36.忽视基本不等式应用条件。
37.不等式解集的表述形式错误。
38.恒成立问题错误。
39.目标函数理解错误。
40.由三视图还原空间几何体不准确致误。
41.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不清致误。
42.证明过程不严谨致误。
43.忽视了数量积和向量夹角的关系而致误。
44.忽视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而致错。
45.用向量法求线面角时理解有误而致错。
46.弄错向量夹角与二面角的关系致误。
47.解折叠问题时没有理顺折叠前后图形中的不变量和改变量致误。
48.忽视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49.忽视圆存在的条件。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初三数学;复习课;效果
一、初三复习课得不到应有效果的原因
复习课在初中数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对知识加以整理、归纳、概括,使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系统化,并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为数学复习课具有阶段性、综合性、系统性,特别是初三数学复习课的综合性、系统性更高,许多一线的数学教师在上初三数学复习课都会碰到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例如,上初三数学复习课,基础好的学生埋头做题,不听老师讲,只是凭感觉做题,虽然很快做完,但是题目做得很不规范,在一些易错及细节的地方出错率特别高。如,在复习解不等式时,把系数化为1,当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几乎全班学生出错。而基础不够好的学生,由于学习的时间较长,听讲后还是不会做,一节初三数学复习课下来,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本人通过观察、调查、分析、归纳,发现上初三数学复习课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1.学生方面
(1)学生对初三数学课不重视,普遍缺乏兴趣,只是被动地复习。
(2)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在复习课中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了的现象。
(3)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初三数学复习课堂上普遍存在对教师讲解的依赖性,缺乏主动探究,独立思考意识和积极行动,习惯处于“等、靠、要”的状态,自觉性较差。
2.教师方面
(1)对新课标的理念没有落到实处,初三数学复习课堂中还是以教师为主,讲得多、练得少,学生被动地复习。
(2)初三数学复习课的形式单一,多数是让学生做试卷,教师评讲、再做、再评讲。
(3)没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没有让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始终保持在最活跃的状态。
二、如何上好初三数学复习课
1.领会新课标理念,学习课程标准,是上好初三数学复习课的导航
有许多数学教师认为初三数学复习课就是复习知识点后做相应的练习,多练就会出效果,而新课标提出的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课堂方式只适合新授课,在复习课不适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不但对课程的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都作了详尽的分析和解读,还通过典型的教学案例帮助一线的教师在教材的处理、内容的把握和课堂方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而初三数学复习的内容多,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前要对教材进行系统的重组,对教学内容特别是删减、增加的内容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都要清楚知道。在上初三数学复习课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好好研读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标的理念,为上好初三数学复习课起到导航的作用。
2.钻研教材,把握中考命题动向是上好初三数学复习课的基础
根据新课标课堂实施建议,在上初三数学复习课时要对教材进行重组。事实上,教材中很多内容都需要教师去挖掘、整理,只有吃透教材,才能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而且近几年的初中数学毕业及升学考试都安排了较大比例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题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而新课标强调考查学生的“四基”,除了之前提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课标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所以初三的数学复习中要紧扣教材,要有系统,帮助学生对每个知识板块建立知识网。
3.教师精心的预设是上好初三数学复习课的前提
没有好的预设,就一定不会有好的生成。初三数学复习课,要求教师备课狠下工夫,对教材的重难点要了然于胸,尽可能把例题、练习、数学知识、方法等各方面考虑周全,要关注到班级各层次的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学习的疑难点、知识的联络点、思维的转折点及学生的易错点,都要尽可能考虑到。唯有如此,教师在初三数学复习课上才有可能从容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例如,在复习分式方程时,学生在去分母时容易把分母是1的项漏乘最简公分母,去括号、移项时学生都易错,而检验根是否存在则学生更容易遗漏。因此设置了如下题目:在学生做题时,注意巡查了解哪些学生掌握了,哪些学生出现典型的错误,用投影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去批改,通过批改,发现常出现的问题,这样做比教师反复强调有效得多。
4.学生的“五动”(心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动)是上好初三数学复习课的关键
(1)让学生的“心”动起来
初三数学复习课往往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并且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易产生两极分化的情况,优生都会了,认为没有挑战性,学困生跟不上。因此,要对学生做好前途理想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初三数学复习课的重要性,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心底里认同初三数学复习课,变被动为主动,变畏难情绪为主动去挑战困难。为了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还要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可以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在课堂动起来。
(2)在初三数学复习课采用“读、议、练、展、点”的方式,让学生的全身心动起来
在第一轮复习课中,因为有些知识点是在初
一、初二学的,有一大部分学生都遗忘了,于是先让学生读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讨论在这些知识点中应注意什么或者哪些是你不明白的,可以先请教“小师傅”,“小师傅”不懂的就一起请教“大师傅”,“大师傅”不懂的就可以向班里的另外组的“大师傅”请教或教师来指导解决。这样一来,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同学间团结合作,学生的学习任务能及时反馈,教师在关键时候进行点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读、议”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读、议”后,就让学生“练”――做相应的练习,每堂课都留有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练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可促使学生内化知识,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转化。做完后及时到黑板或用投影来展示学生的答案,做得好的及时给予表扬、激励,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很高涨;对做得不够好的学生通过学生的批改,学生对易错的地方加深了认识。所以,“读、议、练、展、点”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改以往上初三数学复习课的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
5.加强课后的辅导是上好初三数学复习课的有效补充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的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对此并不重视,或者虽然重视但没有具体落实和及时跟进,还有的教师认为辅导就是辅导学困生,就是教学生做练习。本人认为辅导首先是对学生学习信心的辅导,其次是学习方法的辅导,最后才是对知识的辅导,对知识辅导的做法是抓两头,促中间。对学生学习信心的辅导,教师要不分场合、不分形式,抓住时机,随时随地激励学生。例如,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应寻找学生作业中的长处,甚至可以寻觅作业以外的闪光点,以肯定成绩,鼓励激进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切忌写一些伤害学生自尊心和否定性的批语,应多写一些激励性的批语。如“你真棒!”“你真聪明!”“很好!继续努力,加油!”“这次的成绩虽然不是很理想,但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重视,学生对复习也充满信心,这无形中坚定了学生的复习信念。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辅导就是通过初三的复习建构知识网络,把知识点系统化。把知识系统化可通过将知识列表或画出知识结构图来进行。例如,初中所学方程的知识庞杂,分布较广,可把所学主要知识进行归纳,形成“方程知识结构图”。对知识辅导的做法要抓两头,促中间,具体的做法是让“大师傅”督促“小师傅”,“小师傅”督促“徒弟”,而教师检查“大师傅”,对个别“大师傅”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多数“大师傅”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组辅导;教师经常检查“徒弟”的作业、小测,发现问题及时跟进、辅导,在复习中让“徒弟”也能跟得上,不掉队。
在本学期的初三数学复习中,本人采用上述方法和课堂方式进行复习,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复习方式,努力做到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同学互相合作,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使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得以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得到了提高,学习成绩也随之得到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复,凌晓牧.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改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50-1
一、从学生角度改善
1.明确目标,端正态度。对于学困生来说,明确的学习目标更重要,目标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只有在实现许多的短期目标后,才能实现长期目标。初三的学习中一般要进行月考,月考目标是学生的短期目标。教师根据每个学困生的基础实际给他们定下月考的目标,让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对照目标,对表现好的同学随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学生给予帮助和指导。月考后分析月考成绩与目标的差距,并提出新的要求,但要求不要过高,对没有达到目标的学生,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为后期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定目标时,要切合实际,过高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过低了又不能很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所以给学困生定目标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能否进步的关键。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了学习态度,并随时关注自己的目标达成情况,在尝试成功的快乐中进步。
2.激发兴趣,诱导“爱学”。差生每前进一步比别的同学都要困难许多。考虑到这一特点,教师利用在课堂上的时间多关注这些学生,多给他们回答简单问题的机会,多给他们个别指导的机会,多与他们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比如,课堂提问对差生适当浅些,作业、考试成绩以进步为准设立进步奖等。总之,看到差生即使有微小的进步,也应当给予肯定,并及时通报家长,让他们在班里和家中都体验到学习取得进步的喜悦,从而稳定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从教师角度改善
1.尊重学生,承认差异,分层设立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品质、学习环境等主客观因素决定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对于数学学科,这种差异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数学教师,要承认这种差异,既要欣赏智力好、学习品质好的学生,同时更要尊重那些基础薄弱、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有效地参与学习,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得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调动得起来。如果课堂教学目标长期设立过高,学生将会产生畏惧数学的心理,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不足,如果长期将课堂教学目标设立过低,学生又会对复习课产生厌倦情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认真分析学情,对每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灵活地订制每节课课堂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学习的重点也要各有侧重,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的目标要求也不一样。
2.降低起点,分散难点,促进课堂活动的参与。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教学中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的起点上,不要拘泥于教材,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进行教学时,让学困生也能感到自己能学,在给学生上课时,对知识点少发挥、少加深,让差生吃透教材的内容和掌握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主。在练习中补充一些综合性的练习,让成绩好的学生吃“饱”,而对差生不作要求。比如在做《中考指导书》时,我将书中的题目分为A、B、C类,A类为基础题,人人都做,B类为中档题,中等以上学生必须做,学困生会做多少做多少,C类为拔高题,好学生课后研究并面批答疑。而且A类基础题尽量在课堂上完成并评讲,这样避免了差生抄袭作业,知识点也能得到巩固。同时在教学时,我做到想方设法把难的东西变得容易一些,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一些使他们容易接受。把差生看来是难的知识变为他们容易理解、消化的知识,学习兴趣也就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3.提倡合作,引入竞争,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当善于协调教育情境中的人际关系。学困生活动能力差,不能独立支配组织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观察无条理性,知识交流能力差,很难与普通生进行交流。教师受时空的限制,只依靠教师的作用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为学困生选择一位恰当的“伙伴”,从而辅助老师更好地使学困生参与学习过程。中等生向优生请教,差生向中等生请教,全班共结师徒对,使中等生在帮助差生过程中体验比他们强的心理优势,从而增强自信心;使优生在帮助中等生的过程中感受压力,从而激励自己更加努力,才能不断提高,继续保持优生的地位。这个过程中,差生们得到来自各方面人士的大力帮助与支持,内心充满了温暖与感激,有了良好的心境,会奋起直追的。
三、从数学学科角度改善
【关键词】初三数学 总复习 基础知识 基本功
经常带毕业班的老师都清楚,数学进入了初三阶段,大部分时间都是为了备战中考。而基础知识复习这一块恰恰是总复习的开始,且距离中考的时间较长,往往学生们刚开始进入不了总复习的紧张状态,以致于很多学生都会形成距离中考时间越近的复习内容更加投入身心。殊不知,就中考而言也好,还是就初三数学来讲也好,基础知识的复习,正是因为其较其它内容简单一些,因为大多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逐一学过来的东西。学生们更应扎实起来,一步一个脚印,紧随老师的复习思路,好好的把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复习,为自己的数学知识系统夯实基础。且要持之以恒,在后续的复习阶段稳步前进,为迎接不久的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练好基本功,从课本上下功夫
一直以来,中考命题一直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课本既是知识的来源,也是知识的基础之所在。要想把自己数学的基本功练好,无疑得从课本上下功夫。比如课本上的定理、结论,都是中学数学里非常重要的基础。更何况每年以课本定义内容为原型而命题的试题不在少数,由此可见,在复习的过程中,强调课本的重要性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怎样在基础知识复习中达到立足课本、吃透课本的效果呢?我认为应由老师制定符合本班的基础知识部分复习计划,且分为两轮最佳,第一轮复习计划,可以由老师带领学生整体把课本上的定论、定理、性质、结论以及课本内加黑的文字讲解一遍;第一遍的目的,不单单是让学生简单的记住这些定论,而是通过讲解课本里的典型例题让学生温习一下怎么用,当然老师由辅助教材给学生布置的习题也是不可缺少的。通过老师精挑细选的习题可以测试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由于很多习题并不仅仅是单考一个知识点,包括选择题。因而第二轮复习计划,我认为可以在逐一讲解完所有知识点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综合性包含基础知识点多的例题进行讲解,令学生具备这种思维和意识,继而通过相应习题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
课本是基础的基础,初三的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更应谨慎,切不可到了中考由于基础题马虎而失分,那时就追悔莫及了。课本只是复习的开始,也只有这个开头开好了,才能为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打好稳固的基础,更甚至有的省份的中考试题就源于课本上的某一道思考题,只是就此基础上稍作延伸,所以钻研课本,吃透课本就是初三学生最基本的掌握内容。
二、注重与剖析试题相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点
很多学生在一些大大小小的测试后,会发现有好多题,由选择题到大题,在考试时就是想不出某个非常简单的原理或概念,以及一些不常用的知识点,考后,才发现考试时不仅白白浪费了时间,而且做错了。归其原因,亦是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到位,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可以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就找一些典型的习题或班内平时的测试题为例,给学生剖析该题所涵盖的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对该知识点就会印象深刻。久而久之,学生亦会具有这种思维,而这对于以后遇到类似题型则是大为有利。
同样涉及一个知识点的试题,有的学生能想到该运用哪个知识点,有的学生却审题不清。知识贵在灵活的去运用,老师通过细细的剖析试题,也是一种解题思维的传授,辟如同样一个选择题,学生甲4分钟做完了,且答案正确;而学生乙则用了10分钟才解完,且少考虑一步,刚好中了选项的陷阱,选错了答案。这时,学生乙就应多思考,分析原因。学习老师及学生甲分析考虑解题的过程,当然还得自己刻苦练习,直到再遇到类似的题型时心里不怵。我们应牢牢的掌握基础知识,方能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点的效果。
三、让学生各自准备"易错小本",善于归纳总结
伴随着现在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大搞题海战术,做大量练习题的现象在全国各地也日益减少,现在数学教学也越来越注重对于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以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之效。
学生养成善于归纳、善于总结的习惯,无疑对他们的复习会大有帮助。可以让学生用笔记本专门总结自己在平时练习中易犯的马虎错、易错点、每次考试失分点、易混淆的概念、定理等等,可以准备多种颜色的笔,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做出各种标记。且每隔一段时间,就应认真分析小本上记录的内容,根据实时掌握情况,变换各种标记,争取以后类似的错误不再犯。
教师在带领学生们进行基础知识复习时,要对每一块大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虽然知识点繁多,务必要使其"形散而神不散"。复习时,不可使学生乱了脚步,要稳步有序的逐一复习、逐一突破,待整轮基础知识复习下来,都应使学生温故知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化、网络化,且更上一层楼。使学生的数学基本功更加扎实。
四、结语
总之,基础知识复习是数学知识这座大楼的根基所在。初三学生应端正态度,养成一个良好的心态。既不因中考尚早,而不用心去复习基础知识部分;又不因中考临近,而急于求成变得不踏实起来。复习是个过程,而基础知识复习是个开头,应该从开头起就稳扎稳打,扎实起来。用心踏实的把复习搞好,掌握好基础知识部分,既是为其它内容复习做好铺垫,又是为中考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总复习的实践》----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中考数学高效复习新思路》
[3]《黄冈中学高考冲剌班专题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