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关黄河的古诗

有关黄河的古诗

时间:2023-05-29 17:43: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关黄河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有关黄河的古诗

第1篇

“滔滔黄河”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是前面我国河流水文特征和长江教学内容的延续和深入,也是后续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本节教材包括黄河源流概况,上、中、下游的自然特征,“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的综合治理,黄河上、中游的水能开发五部分。教材安排黄河水系图并配有5道读图题,帮助学生了解黄河源流概况。同时,教材还提供了“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黄河凌汛”,“黄河断流”,“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材料及“地上河”示意图,帮助学生深入全面认识黄河,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水和谐,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黄河作为我国第二长河,她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但也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黄河对其沿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乃至关乎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黄河面临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堤溃坝,决堤溃坝的直接原因是下游形成“地上河”,根本原因在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因此,弄清“地上河”的形成原因,是治理黄河的关键。“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复杂,应综合考虑中游黄土高原的土质特点、植被状况、夏季降水特点以及下游地形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分析问题、归纳概括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八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较弱,所以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地上河”的成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各河段的自然特征;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了解黄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和著名水利枢纽的分布;学会辩证看待事物;了解黄河现存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培养读图、析图能力;通过学习成果展示,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模拟,培养参与意识;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开展辩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媒体创设的古诗词意境,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治理黄河的案例,逐步形成人地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辩论黄河的功与过,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设计思路

作为黄河流经省区的学生,对黄河已有所了解,缺乏新鲜感,但对黄河缺少全面深入的认识。如何激发学生对黄河产生兴趣,怎样让学生对黄河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本教学设计巧设教学情境,以古诗词为线索,以多媒体为媒介,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核心,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主动学习、愉快合作、积极探究,在古诗词的熏陶下掌握知识和方法,从而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多媒体播放水势汹涌、涛声震天的壶口瀑布视频,并配诗朗诵“黄河颂”。

教师导入:古往今来,黄河以其磅礴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强不屈、永往直前精神的象征,因此成为古今诗人笔下赞颂的对象,今天我们就在古诗词的引领下来认识黄河。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黄河的教学情境中。以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以慷慨激昂的“黄河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学生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新课讲授】

1.黄河的源流概况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的图片和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问题呈现:①黄河来自“天上”,最后奔流到“海”。“天上”指哪里,“海”又是指哪个海,黄河全长多少千米?②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流入海。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哪些省级行政区,接纳了哪些支流,上、中、下游又是如何划分的?

图片展示:“黄河水系” 图(课本P55图2-53)和“中国地形图”。

学生活动:读图2-53 “黄河水系”,自主完成上述问题,然后推荐一位同学到台前指图讲解黄河源流概况。

设计意图:通过壮观的画面和豪放的诗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台展示学习成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其自信心和自豪感。

2.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状况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惊涛拍岸、浊浪宛转的图片和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问题呈现:①“九曲”说明黄河干流的形状具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黄河图,看看黄河干流像哪个汉字?②“万里沙”说明什么?

教师承转:“万里沙”说明黄河含沙量大,黄河是不是自源头到入海口含沙量都很大?其上、中、下游有何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P55~56正文和P56阅读材料“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了解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图片展示: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的水样标本。

问题呈现:山西黄河河务局小王分别在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采来三瓶水样标本,回到单位发现贴的标签脱落了,你认为这三瓶水样分别是取自哪个河段,判断理由是什么?

学生活动:根据对黄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的了解,判断三瓶水样分别取自哪个河段。

设计意图:由诗句加深学生对黄河形态和泥沙量大的认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黄河上、中、下游的自然环境及水文特征。再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活学活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师承转:为什么黄河中游的含沙量最大?

资料展示:黄土高原土质状况、地形状况、植被状况、夏季降水特点等资料。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然后由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设计意图:单凭教材对黄河水文特征的介绍,学生只知道黄河中游含沙量大,却不知其原因,所以只有补充黄土高原的有关资料,才能使学生理解后面“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3.“地上河”的成因及黄河面临的环境问题

教师承转:这些泥沙是否都随着河水流入了海洋?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会带来什么结果?

资料展示:“地上河”示意图及历史上黄河决口、洪水泛滥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灾害的图文资料。

学生活动:根据“地上河”示意图及黄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探讨下游“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及容易造成的危害。

设计意图:采用启发式教学,由因及果,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究地理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承转: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描绘了黄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的气概,没想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黄河下游真出现了水从“天上来”(“地上河”)的情景。李白还有很多描写黄河的诗句,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站在险峻的华山之巅远眺黄河的图片及诗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展示黄河凌汛图片及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教师引领:前两句原来是说诗人站在万仞之上的华山绝顶,远眺数千里外的盘曲黄河,细曲“如丝”,以此来反衬华山的高峻入云。可是现在的黄河下游真的出现“如丝”现象,这就是黄河下游的断流。后两句诗是李白以路途艰难比喻仕途艰难,这绝不是李白的夸张,黄河确实存在“冰塞川”现象――黄河凌汛。你知道黄河出现断流和凌汛现象的原因吗?

学生活动:阅读课件中有关“黄河断流”和“黄河凌汛”的图文资料,探究断流和凌汛发生的河段及原因。

设计意图:由诗句“如丝” 和“冰塞川”,引出黄河的“断流”和“凌汛”现象,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让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提取、加工及总结的能力。

4.黄河的水能开发

教师承转:李白不愧为“诗仙”,他还有不少有关黄河题材的诗句,如“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b转秦地雷”。

情景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触天动地、浊浪翻滚的图片和诗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b转秦地雷”。

问题呈现:这两句诗描写黄河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的雄姿,由此可以得知黄河蕴藏的水能资源。假设你是水电站建设专家,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开发黄河的水能资源?

学生活动:在黄河水系图上标注(提示:河流水能的蕴藏量取决于河流落差和河流水量),然后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利用多媒体展示“黄河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主要水电站,印证自己的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诗句和背景渲染黄河汹涌澎湃、惊天动地的气势,增强学生对黄河水能资源丰富的感性认识,领略黄河气势磅礴的风采。采用角色模拟,增强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5.黄河的综合治理

教师承转:黄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她就像一位无私奉献的母亲,默默奉献着她的一切,故称之为母亲河,可有人说它是害河,你怎么评价她?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后进行辩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和辩证观点。

教师总结:千百年来,黄河之水哺育着中华儿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她是伟大的母亲河。可是,由于人类的贪婪自私和岁月的流逝,现在母亲河伤痕累累、不堪重负。她的头发变得稀疏,血液粘稠度增加,贫血,下肢动脉容易破裂(多媒体展示图片:上游的草场退化、中游的水土流失、下游的断流、下游“地上河”决堤泛滥)。

问题设计:母亲河为我们默默奉献着她的一切,现在母亲河老了、病了,人类应该如何拯救苦难的母亲河?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讨论,每组针对一个“病症”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设计意图:将黄河比作母亲,拉近学生与黄河的距离;将黄河出现的问题比喻成各种病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说成拯救苦难的母亲河,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通过探究治理措施,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2篇

在初中阶段,地理是一门副科,许多地方的中招考试不考地理,因此许多学生和家长不重视地理学科。然而,在目前推行的素质教育中,该学科又是基础课、必修课,在高中阶段是学生必学必考的科目。因此,如何上好初中阶段的地理课就成为广大初中地理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俗话说:“熟能生巧。”结合20多年的地理教学生涯,笔者总结了一些非常有用、非常有趣的教学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凡是感兴趣的事物,学生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而生动活泼有趣的地理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阵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法宝”。

1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教学挂图是与教材配套的最直观教具。教学挂图内容丰富,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指挥员的眼睛”,学生可以从中获取许多地理知识。上课时,教师把教学挂图挂到黑板上,便于引领学生,使学生一步一步地获取知识。

2 充分利用课本图片。一幅好的图片,可以充实或简化课本内容的文字叙述,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运用课本中的图片进行教学,形象直观,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而且有助于创设地理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如课本中有关欧洲丰富的旅游资源、非洲热带草原的干湿季景观的图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感性材料,利用这些图片,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究深层的地理事物的成因。

3 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教学效果。设计地理略图是地理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既可以突出知识重点,使学生抓住地理事物的特征,又可以培养学生画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视听结合、手脑并用、集中思维,这样便于学生记忆知识、加深印象、提高学习兴趣。如在讲有关黄河的知识时,笔者先画黄河的干流图,由两个字母组成――河源段“s”和其余部分“n”;然后绘上游两大支流:湟水、洮河,中游的支流:汾河、渭河;在上中下游分界点的位置上,标出内蒙古的河口镇、河南的孟津,进而提问地跨黄河中下游的省份是什么,以突出我们河南省的地理位置;接着标注黄河干流流经的九个省区,以顺口溜“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过后豫鲁”的形式,让学生记住。这样上地理课,生动活泼,既可以体现地理事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激趣,巧妙引用。对于教材中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巧妙引用一些与教材联系密切、真实生动、形象感人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比如,讲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严重时。笔者引用一个外国人的惊呼:“黄河流走的不是水土,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5 运用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等。教学中针对教学重点,利用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进行教学,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谚语、顺口溜等进行教学,通俗易懂,学生兴趣较浓,有利于学生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如教学中笔者引用“山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顺口溜,突出我国西北地区干旱风大的自然环境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又如笔者讲解中国山脉分布时运用歌诀:“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赣粤桂夹南岭。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台湾山脉东分布,长白武夷夹当中。弧形山系气势宏,喜马拉雅似卧龙。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贺兰六盘横断南北向,阿尔祁连西北向东南。”这样,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便于学生记忆所学知识。

6 利用古诗词、民歌。古诗词、民歌具有琅琅上口、节奏明快的特点,利用它们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深刻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如讲地球自转周期(24小时)和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时,可以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讲内蒙古大草原时,可以引用《敕勒川》:“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把内蒙古草原辽阔美丽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三峡地形复杂时,可以用“万峰攒天天为缩,天落峡底光如烛,夔州诸山逼江来,长江不受山约束”,把长江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的特征展现给学生;讲长江三峡电站时,可以引用“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豪迈诗句。巧用古诗词、民歌进行教学,一方面使课堂生动活泼,另一方面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走进中国壮丽的万里山河,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7 巧用谜语。“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教学中适当运用谜语,能起到启发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作用,如谜语“蓝色星球泛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居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世界最大陆”,把中国的轮廓、位置暗藏其中,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另外,猜谜语记地名是学习地理的好方法。如双喜临门(重庆)、久雨初晴(贵阳)、千里戈壁(长沙)等。

8 运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是地理教学的常用手段之一,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可操作性强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如讲有关黄河的知识时,笔者首先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资料,以此导人新课,把黄河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气势烘托出来,把黄河泥浪翻滚、桀骜不驯、难以治理的形象印在学生的脑海中。这种先,声夺人的手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地理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终身学习习惯。

第3篇

我到过几次兰州,但都因琐事繁忙行迹匆匆而不能亲近黄河最终悻悻而归,每次归来,对黄河的思恋就愈加强烈,愈益心驰神往了。

前几天,受学校指派,我和同县其他四位教师一起赴兰州参加“教育科研课题立项培训”,终于有了看黄河的机会!

培训的日程安排得很紧张,听讲座,吃饭,打车,白天根本没有时间去黄河岸边漫步,去中山大桥眺望,只好晚上抽空去了。

第一天的培训下午六点才结束,打车,吃饭,回到宾馆的房间已是晚上八点多了。同行的老师疲惫不堪,倒头便睡,我却丝毫没有睡意,心中牵念着黄河:在这都市的夜色里,该有另一番样子吧?

于是一个人出了宾馆,疾步穿过几条霓虹闪烁的马路,边走边向路人打听滨河路打听中山大桥,好一阵子才到了中山大桥,站在桥上手扶护栏,极目远眺,我终于走近黄河,看到了夜色中的黄河。

此时,夜色沉沉,都市的夜空挂着一弯新月,洒下微弱的亮光来,淹没在都市的霓虹和斑斓的色彩里,薄薄的云层间,稀疏的星星忽隐忽现,宛若马路上跳跃的街灯,仰头看去,月在动,星在动,天幕在浮动。深邃的天穹下,黄河从远古从时空的深处滔滔而来,似乎在轰鸣,在咆哮,在狂奔,拍打着河岸,狂吻着铁桥,从天而来,奔流而去,融化在远方无尽的夜色里,都市的夜空在河水里流动,在河水里荡漾着------。我感觉自己走进了唐诗宋词,走进了“黄河大合唱”,走进了惊涛拍岸、气势磅礴的古老黄河。

“滴---滴滴-----”,一阵汽笛声把我从思绪中拽了回来,摸摸大桥的护栏,看看桥上相互依偎并肩而过的情侣,我才知道自己依然是大桥上的一个孤独的看客。夜色中的黄河,很平静也很深邃,看上去如同一块巨大的黑锦缎,那么平滑那么柔软,流淌着五千年文明的踪迹,浸润着凝重古老的韵味,两岸都市辉煌的灯火映照河面反射出五光十色的粼粼波光,把黑锦缎点缀得和大师笔下的画面一样。侧耳细听,就会听见河里哗哗的水声,一会儿浅吟,一会儿低唱,仿佛轻音乐在演奏,那声音很轻柔很曼妙,陶醉了岸边的杨柳,羞煞了都市里喧嚣的时尚音乐。

这音乐让我想起了白天打车路过滨河路时看到的柳絮。一片一片的柳絮,轻轻的,悠悠的,飞花一般飘在空中,飘在黄河的水面,有时飘进出租车的车窗里亲吻人的面颊和头发。在这夜色渐深的时刻,看不到飞絮,大概飞絮已落在了水面,或者飞进追逐了一天名利的人们的酣梦里,但我却听到了黄河的水声,和飞絮一样让人浮想联翩又感觉飘飘渺渺的,如一场绵延无际的笼着轻纱的梦。

黄河两岸,高大的建筑光彩炫目,倾泄着现代文明的符号,呈现着忽明忽暗的物欲轮廓,犹如浓墨重彩的图画,虽则富丽堂皇却禁不起风雨侵袭和历史长河的洗礼。唯有博大精深的黄河,才能承载历史,引导潮流,奔向未来。唯有夜色中的黄河这幅画,才能定格在我的心里,反复在梦里突现。

没有长江岸边的渔歌晚唱,也没有秦淮河里的桨声灯影,站在夜色中的黄河的桥上,任看不见踪迹的柳絮亲吻面颊,任河风带着潮湿的味道拂面而来,或把目光投向苍穹,或注视幽暗的河面,或凝神静听河水的喃喃细语,心海荡漾思绪翻滚中,似乎脱离了尘杂,远离了喧嚣,自己的人生在不断沉淀不断提纯,最终找回了自在和率真!

不知不觉,已近夜里十一点了,马路上、大桥上的行人稀少了,有人开始对我投来诧异和游离的眼神,我该回去了,黄河也该在夜色中小憩了。

第4篇

近两年艺术品市场调整,书画亦然。欣闻张利平先生的画作与绘画专著仍受到欢迎,以为难得。2012年9月他与人合著出版的《儿童学古诗精选》(书中张利平绘画彩图101幅),现在又补充了画稿已下厂二次扩版印刷。画作也已没有积存。

张利平,54岁,号艺觉,谷霖。兼工带写主攻人物山水。现为山东省枣庄市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在北京宋庄画家村东区设立了艺林德馨艺术中心。他幼承家学多年,工书善画兼及油画、篆刻。在北京画院研修期间得到著名画家李小可(李可染之子)的悉心栽培。自语画风上攀附黄宾虹、张大千及陆俨少为本。他曾在一家大型国企专职美工20多年,已经翻越了迷蒙漫漶的篱笆,底蕴扎实。写意人物画与山水画,着力以线造型,以形传神。基本理念笃守南齐·谢赫的六法准则,“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他作画取之于传统笔墨,却意在创新,力求意境深邃悠远,韵味融液丰美,气质充盈纯正。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的人物画,可能与他幼小起步书画有关,儿时的伙伴,童年的风景,乃至“青春小鸟”的映像不仅没有随着岁月流逝,却成了他画作素材的一大题旨。有些作品直观看来取之于古诗文,但又不拘泥前人,融入了画家的睿智开发与灵气升华。在他的画室铺开一幅幅卷画面,细细品味,映照着的是当代的社会生活,启迪着的是今天的人生。让我们口诵心合,积淀人文之优良传统,孕育民族精神之使命,给人以真善美的大写愉悦。

其画作《夏日田园杂兴》取材宋人范成大的七言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远山近景,扑入眼帘是田旁坡前桑树下3个天真烂漫的儿童。虽年幼小不识耕作,却或蹲或坐或跪虔诚地学大人的样子刨地、栽种、埋土、浇水,其欢快神情跃然纸上。迎面飞来两只小鸟扑扇翅膀,像是为从小爱劳动的孩童鼓掌鸣叫。这不是神来之笔,画龙点睛吗?此景此情植入此画,想是范老先生在天有灵看见了也会心胸坦然。《小儿垂钓》中的孩童,跪倚河边柳下,右手执杆,屏心静气专注鱼漂目不斜视,头也不抬,挥动左手赶紧支开桥边走来的问路老者,怕是人语声响惊跑了鱼儿。此场景被画者勾勒皴擦涂染的活灵活现,凸显意中带工的灵动气韵。《松下》及《牧童》则精心刻画了两个认真答话,憨态可掬的儿童形象,打造出令人忍俊不禁的审美情愫及艺术效果。

《逢入京使》则彰显画家的艺术表现功力。画中描述的是唐朝(公元749年)的岑参远赴西域,告别家人跃马踏上征战之途,偶遇入京使者便勒马叙谈,请人给自家带个口信。期盼平安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画面远景路途漫漫,氤氲色调似乎昭示着明日兵戈铁马的悲鸣。岑参身后众将士也驻足眷顾,主景图两匹战马昂首裹足,主人置身荒凉大漠作揖相别,使人尤感今天的和平岁月弥足珍贵。

张利平的山水画,喜作山清水秀。布局灵动,层次丰富,铺色明快,变化机巧。依然透视着超然物外的艺术视角。笔者见他作画挥毫洒脱,轻重得当,时而笔舞龙蛇时而游走八方。不拘谨不呆滞,追求的是俊雅清逸,韵味出彩,文人画的意味浓重甘醇。《题西林壁》与《朝发白帝城》是最好的写照,尤以后画凝聚功力:美哉三峡,山势崔嵬,峰峦叠嶂,间或云蒸雾蔚,江水流丽如玉带飘逸。《九曲黄河万里沙》一画,运笔开合有度显示了气势雄阔的壮美。右边陡崖高耸,山脚下黄河裹泥带沙奔腾而下,生生不息。长江,黄河,华夏儿女的摇篮,画家总是恋顾,永远不会忘却。

“古人不见今日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时光隧道不会隔断我们的息脉相连。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一片无尽的沃土;当然也滋润了艺术家孜孜求索。敬祈张利平的绘画水平再攀艺术高峰。

第5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75-01

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充分挖掘课文内容中思想情感的教育内涵,在看、听、说、思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语感。有了语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才能有深切的理解和感受。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方法。

一、朗读训练

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把学生带入情境,增强对文章的感受能力,大量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传统方法。如在教学《槐乡五月》描写槐花盛开的一段时,先出示挂图,教师范读,让学生在看图的同时欣赏本段的录音;随后让学生闭上眼睛,重新欣赏配乐朗读录音,再要求学生根据朗读的内容展开想象;最后由学生表演朗读。学生在经历了品图、听读、畅想、演读等多种形式的对语言的体会后,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情感逐层深入,充分领悟课文遣词造句的生动及作者感情的丰富,对文本语言逐步有了体会,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二、分析语言

字、词、句、段是组成语言的基础。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关键词句、段落表达出来的。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段落,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学生的语感才会得到提升。如在教学《肖邦》一文最后一句“当时他才39岁”时,教师启发提问:句中的“才”能不能去掉?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一个“才”字,反映了肖邦去世时还非常年轻,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早逝的惋惜之情。这里,抓住“才”字能否去掉,学生进行词句比较,品出其中的语气神韵,领悟作者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语言表达与感知的能力。

三、引导想象

语文课文大多是形象性很强的文学作品,以生动、活泼、感人的具体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学生训练语感,要将文本与感性的具体形象联系起来,领会其丰富的内涵。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启发想象,让自己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如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观看录像,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作用。学生感受了黄河波浪滔天的气势,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艄公在波浪滔天的河面上操着一只又轻又小的筏子破浪前行,会碰到危险吗?同学们触景生情,议论纷纷,表示竹筏行驶过程中肯定会危机四伏。面对如此险恶的风浪,艄公的表现怎样呢?通过想象,黄河主人的形象就越发高大、清晰,一个沉着、机敏、勇敢的艄公形象逐渐凸现。这样,学生领悟了文章的内涵,达到与作者心灵沟通、情感共鸣,增强了语感。

四、品析诗词

中国的诗词歌赋是语言中的典范、精华。品析古诗词,能帮助学生提升语感,提高人文素养。如在教学《望月》时,有位教师让学生寻找和交流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学生的兴致顿时高涨。“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学生朗诵写月的诗歌,读出了诵月诗句的基调和韵味,调动了情绪,激发了吟诗的热情。这种活动,使学生感受了古诗文的语言魅力,加深了对诗词的感悟和内化,促进了语感的积淀。

五、创设意境

教师可以通过优美的描述性语言把学生带进美的意境,以美感来增进语感。如教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对当时的景色作这样的描述:“春满人间,绿草赏心,红花悦目,鸟语声声。微微润湿的空气中,散发出百花的芳香。清风阵阵,春烟袅袅。”这样的描述把美的主体放在美的环境中衬托,使学生感受到送别时的美景,由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到物的美、情的美,并由此提升语感。“李白和孟浩然以酒当歌,谈古论今,‘今日一别,后会有期’,‘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春风阵阵,杨柳依依。‘一路顺风’,‘请多保重’。”这段话中的迷人景色,伤情别离的语句,给人难以磨灭的印象,而这些都来自学生平时的语言积累。

六、填空补白训练

语感训练离不开文字训练这一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尤其要抓住课文中作者留下的空白进行语感训练。“空白”指的是文章中隐含却没有直接写出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空白”填补上,训练学生的语感。如教学《孔子游春》这一课时,文中两次出现了省略号,可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的迁移训练,让学生续写。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进行了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法

1 引言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一部分韵律和谐、意境优美的古诗,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

2 课题的界定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古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是一次自主体验的过程。近十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实际上,阅读也需要倾吐,可以说阅读是伴随着倾吐的吸收。犹如吃饭,吃饭自然是吸收,但必须分泌唾液、消化液,伴随着倾吐消化液才能吸收食物营养。由此看来,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毫无疑问,必须十分尊重学生这种自主性。

3 反复吟诵,陶冶性灵

马克思说:“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对于处在审美能力形成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的古诗正是积累审美经验的绝好材料。通过吟诵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

如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只需简单疏通字词,在反复吟咏之间即可体味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以及身为子女应该感念亲恩,报答慈母的良好规劝。

又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落日黄河,景象苍茫阔大,绝无常人日薄西山的消沉之气。后两句写眼前实事,平易通俗,却呈现出勃发的进取精神。通过大声吟诵,学生即可心领神会。

4 指导学生反复吟咏,增强感染力度

古人吟咏诗句,总是带着感情边读边思,读到兴奋之时,往往手舞足蹈,心潮激荡,可见一首好诗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朗读训练。要学生反复诵读,带着感情读,读出韵味,读出旨意。 例如,教学白居易的七绝《暮江吟》,在理解每句诗意后,就要强化朗读训练,不断地读,不断地品味,不断地感受。读第一、二句诗,主要领悟当时江水夕照的奇丽景色:黄昏时分,夕阳的余辉“铺”展在江面上,江水一半火红,一半碧绿。这里为什么不说“照”却说“铺”呢?因为这时红日西沉,残阳己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射过来。的确像“铺”在江上,这样不仅化虚为实,生动形象,富有动态之美,而且“铺”字显得平缓、舒展,摹出了秋天夕阳的柔美,给人以恬静、安闲、怡然自乐的感觉。江水半红半碧、半动半静,亦明亦暗,光彩瞬息变化,于是就构成一幅瑰丽的图画。诵读第三、四句诗,就要让学生体悟到当时幽静柔媚的夜色:九月初三的夜晚,凉风习习,晴朗的夜空挂着一弯新月,夜露降落,晶莹的露珠儿像珍珠一样圆润而闪烁。这是一幅多么宁静、清新、柔美、和谐的情景啊!这样通过反复吟咏,反复品味,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受到美的感染。

5 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

诗歌中的“意”就是情意,就是诗人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评价,包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是经过诗人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使之如临其境,如遇其事,如见其人,如离其声,从而扣动心弦,引起共鸣,达到潜移默化,陶冶性情的目的,搭起入境桥梁。三是图像显示。课本中有不少插图,让学生更好地明白诗句所表达的景物和情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6 拓展阅读,培养诗趣,课外延伸,积淀文化底蕴

我们不能就诗教诗,教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另外,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由此及彼地进行相关链接。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自己所知仅是沧海一粟,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那么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课堂,当学生已水到渠成之时,我们要启示学生自己去创作诗文,开绝句佳词赏析会、结诗社,写读书笔记、点评诗文,进行研究性学习,为自己出诗集、办诗文报等,学生从背诗、赏诗到作诗,经历了一种生命的快乐。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是师生共同生成的大课堂,这是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功的古诗教学。

第7篇

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言是一种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然而对那些缺乏生活经历的孩子们来说,要他们面对一大堆的抽象符号去理解、体会,可真是件苦事!怎么才能使学生愉快地学?兴趣是学生产生求知欲的动力。作为教师,每个人都希望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能在一种高涨而积极的情绪中从事学习和思考,那该多好啊!有一次,我听同行上课,他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发现学生聚精会神。这才是我认识到电教媒体的效果。靠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学习被动。 于是,在教学中我尝试选择一些适当的时候,放一则故事、一幅幻灯,播放一段录像或一首音乐。以 “声”激趣,以“画”激趣,以“境”激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反映。《荷叶圆圆》一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描写了夏天小池塘里的美丽荷叶,小伙伴们都喜欢荷叶,把荷叶当成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习本文,能让学生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荷叶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荷叶的喜爱之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动态的池塘荷叶,学生看到生动美丽的动画,都忍不住发出了呼喊“哇!”然后我将画面定格在一片荷叶上,让他们观察荷叶的形象,由此展开对荷叶的认识。根据荷叶的特点,学生便很容易了解小伙伴们为什么把荷叶当成“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还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设想自己能把荷叶当成什么,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可见,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仿真模拟,化抽象为形象

多媒体技术不但能展示图文声像,将学生带进生动丰富的知识世界,而且可以将难以直观表达的语言文字、抽象的道理、复杂的现象,通过仿真模拟的手段形象地表现出来,妙趣横生,淋漓尽致,从而大大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

《黄河魂》通过对黄河壶口瀑布磅礴气势和景物的描写,歌颂了中华民族前赴后继的献身壮举和无坚不摧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以及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的精神。学生未到过黄河,对课文内容体验不深,感到课文内容很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学时在学生阅读了课文后,就用多媒体播放黄河的有关画面,加以教师精炼准确的讲析,学生一边看一边听,多种感官同时参与:那瞬息万变的奇观、震耳欲聋的轰鸣、动人心魄的力量、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气概……无不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无不使学生内心引起一阵颤动。这样学生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自然就透彻了,因为课文已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烙下了深深的烙印。多媒体化抽象为形象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可控性是计算机一大显著特点,在程序中加入延时功能,可实现模拟仿真的无级调整,非常容易地对事物与现象过程的时空因素进行扩大与缩小,从而更有助于学生对事物与现象的观察、思考和理解。《卧看牵牛织女星》一文的难点之一就是对光年的理解,传统的教学偏重于理论概念上的抽象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我们在教学时,不妨借助多媒体延时模拟的手段将上亿年过程缩小到几分钟时间,设计成动画,展现在屏幕上,使学生通过动画,清楚地看到牵牛织女星的移动画面,从而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 激活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1、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动静结合,声形并茂,能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迅速转化为有意注意。如:我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首先,用录像播放一个片断:西沙群岛的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海面上波光粼粼,如像亿万颗彩色的珠子在滚动,海底里有山崖、峡谷,海参在蠕动,还有大龙虾在爬行……这些奇妙的景物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很快就被这些生动有趣的画面所吸引。此时,我进行配乐叙述:在我国的南海上,那里有五光十色的海水、嬉戏的鱼群、动着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岛上有葱茏的树木、茫茫的沙滩、丰富的水产和矿藏,真是风光如画,物产丰富,她像一串珍珠在南海上闪耀着光芒,同学们想到那儿去游览吗?学生边眼观画面,边听其中之解说,深深地陶醉于西沙群岛的五彩缤纷,千姿万态的神奇世界中,产生新奇感。电教媒体的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等特点。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通过画面展开联想,能领悟内容,发展思维。小学古诗内容反映的年代久远,语句精炼,很多古诗课本中没有辅助插图,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和认识肤浅,教师有时也难以讲清。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CAI课件,将诗的内容转换为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那效果就不一样了。如学古诗《示儿》,通过展示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翁──陆游临终前用颤抖的双手费尽最后一丝力气写下的绝笔诗,以此训导儿子不忘报国之志后与世长辞的生动画面,让学生想象陆游的面部表情、动作以及当时内心的活动,就会使学生的脑海中栩栩如生地再现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可敬的爱国诗人形象,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3、运用多媒体,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第8篇

一、整体感知导入

1. 趣味性感知导入。古诗词由于内容、形式的凝练与精练,语言文字意义的古今差异,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必须根据古诗词的特点,或用有趣的故事讲述与生动的情景描绘,或用与诗词内容有关的遗闻轶事,或用诗词作者有趣生动的曲折经历,作为教学导入,从而有效地排除学生的畏难心理。例如,学白的《赠汪伦》一诗,教师可先简介李白与汪伦以及他们的交往经历,让学生对“汪伦一介乡绅用什么办法与当代狂妄桀骜的诗仙交上朋友并获得赠诗”形成悬念,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多形式朗读感知。古诗词文字精练,讲究押韵、节奏,富有乐感,朗读起来抑扬顿挫,声韵和谐,十分动听,很有魅力。多形式朗读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对那些容易在听中整体感知的诗文,如骆宾王的《鹅》、孟郊的《游子吟》、李绅的《悯农》、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可以先声情并茂地朗诵或播放配乐朗诵,甚至可以学习古人吟诵作为导入,既激发学生兴趣,又有助学生初知内容,为进一步品读、理解诗文酝酿积极主动的心理情感。

3. 自主性预习感知。高年级学生已初具自主性预习能力,因此,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预习,为课堂上的品读、议论、质疑与拓展做好充分准备。例如学习《秋思》一诗,学生在预习中通过看注释理解了“意万重”“行人”“开封”三个关键词含义后,初步理解诗意;再抓关键词“家书”“说不尽”与诗题“秋思”之间的联系,而后通过观察诗中插图理解诗中“行人临发又开封”的含义,初步感悟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思乡、思念亲人的绵绵深情;又通过查找资料知道作者写诗的背景,进一步感悟诗中意境;最后,再模仿诗人反复吟诵诗歌来体验诗情。这一系列的自主预习感知,是多数学生力所能及的,可以为课堂上的精细品读与拓展延伸奠定扎实基础。

二、理解具体诗意

对于古诗词诗意的理解,除了联系上下词句、图文结合外,笔者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对关键词,尤其是“诗眼”的品味、感悟,运用了“扩、换、留、嚼”四法。

1. 扩。对于浓缩语义的单音词,要引导学生扩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或多音词来解释,使词义明显,具体准确,易于理解。例如《登鹳雀楼》一诗,“白日依山尽”的“尽”、“黄河入海流”的“流”,可扩展为现代汉语的“尽头消失”和“奔流不息”之意,再通过联系对比、展开想象等,让学生品味作者登鹳雀楼看到的是白天的太阳依傍着群山尽头西落,渐渐消失,浩浩荡荡的黄河水奔流不息东流入海的壮丽景观。

2. 换。古诗词中不少词的含义有变化延伸或用法不同,影响了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因此,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词义转换才能准确品味。例如《嫦娥》一词中“云母屏风烛影深”的“深”,按现代汉语多理解为夜深沉之意,但与烛影如何联系起来解读呢?这就必须知道古汉语之“深”还有暗淡之意,若作为动态则表示逐渐暗淡之意,若作为静态则表示十分暗淡之意。云母屏风上映出的烛影之光逐渐暗淡或十分暗淡,都表明“夜深”之意。这一换,学生就易于理解诗人借云母屏风烛影深(暗淡),来描述嫦娥思念人间而彻夜难眠的冷清情境。

3. 留。虽然古汉语中不少词与现代汉语在词义上有差异,但也有不少词的词义延续到现代汉语之中而基本一致,这在古诗词中也不少见,学生也容易理解,品读时,可以作保留解读。例如《秋思》一诗中,“复恐匆匆说不尽”的“匆匆”“说”的词义古今通用,可以保留。又如《长相思》一词中的“风一更雪一更”的“风”“雪”“更”都是古今通用,可以按今义保留解读。

4. 嚼。古诗词中形象传神或富有哲理、意蕴深长的关键词,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并展开想象,多角度品味。例如《嫦娥》一诗中“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心”,虽然古今义都有“心情”之意,但具体指怎样的心情呢?可联系上下文理解为“烛影深”时的孤单寂寞之心情,也可理解为“应悔偷灵药”的悔恨心情,还可延伸为羡慕人间欢乐的思念之心情、向往之心情……对“心”的反复咀嚼,可充分理解品味嫦娥的复杂心情和作者对嫦娥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准确感悟、体验全诗的内在情感。

三、想象体验诗情

1. 想象景物画面,体验诗人情意。诗中有画,诗蕴深情。这是我国写景抒情类古诗词的传统特色。因此,古诗词教学应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具体品味的基础上,抓住诗词中精练含蓄的语言,想象其所描述展示的画面,从而体验画面中所蕴含的深情。例如《长相思》一词下半阕“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生动描绘了行军途中夜宿军中帐,聒噪不停的风雪交加之声时时打断将士们的思乡之梦,从而进一步抒发了对故园种种温馨欢乐之声的深切思念之情。理解具体含义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比军帐中听到的聒噪之声与梦中思念的故国温馨之声,尤其是在想象“故园有何声”中进一步感同身受地体验征途中的将士们,尤其是词作者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之深情,并感悟词中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2. 想象情节画面,体验诗人情趣。小学语文课本的古诗词有不少是叙事抒情的,简短的诗句中含有精练而又有趣的情节,并寓情趣于事(情节)之中,因而引导学生想象其中具体生动的情节,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文情趣的体验。例如《回乡偶书》中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乞巧》中的“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宿新市徐家店》中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些叙事诗句所展示的富有情趣的情节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需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才能深刻体验。

第9篇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领略古诗的美,让孩子们通过古诗的学习,进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呢?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我们的老师往往陷入两难的境地:讲多了,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意境美;讲少了,我们的孩子们又难以逾越理解的障碍。迫于统考的压力,一个简单省事的办法出现了:一抄了事——照抄教学参考书上的诗句分析。老师的教流于程式化、孩子们的练也趋简单化,一切都是为了考试,一切围绕围绕考试,诗中的情感、美词佳句的体验过程被一句句抽象的答案所替代,以背诵代替理解,会背、能默写成为学习诗歌的单一目的。

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古诗审美教学中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反复吟诵,感受形象美。

通过反复吟诵来体会文章的美感,以声带情、以形入情,是这一鉴赏方法的最大特点。宋代大家朱熹曾经说过:“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只有经过充分地、反复地诵读,设身处境地进入诗的境界,仔细体味每个重点词句的含义,细致感受其中的形象美,才能深入地领略作品中的情致和趣味,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1、吟诵,要正确流利。

古诗语言是非常优美精炼的,它经过了诗人反复推敲锤炼,有鲜明的节奏感,平仄押韵,琅琅上口,可以把它当作一首乐曲来看待,这就是古诗所独特的音乐美。正确流利地诵读,就是在初步教学古诗时,就指导孩子们大声地朗读,力求把古诗读准确、读清晰、读出节奏感;进而要求把古诗读流利,读出古诗的平仄押韵的韵律美,提高孩子们的语言感悟能力。我在教学脍炙人口的唐朝大诗人李白所作的《望天门山》时,就注意让孩子们正确的基础上,大声地、流利地朗诵,稚嫩的童声随着优美的韵律,让人陶醉不已。

2、吟诵,要咬文嚼字。

古人作诗是十分注意锤炼词句的。教学时我们要注意从语言入手,斟词酌句,在孩子们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后,组织孩子们咬文嚼字地吟诵,细细品味,慢慢品赏,读出古诗的抑扬顿挫、回环曲折之美,进而感悟古诗的意境。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教学时,在孩子们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导咬文嚼字吟诵,并体味交流:“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用得好,好在哪里?在知道“生”是动词后,与“升”作比较,体会“生”用得好,不但用得准确,而且写出了紫烟富有生命力的连续不断。以“生”为细节,再练习朗读诗句。

3、吟诵,要反复不断、要有感情。

在孩子们深入理解诗意,把握诗人思想感情之后,我们老师最要注重让孩子们进行反复不断地、有感情地吟诵。在反复的感情诵读中,孩子们会积极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古诗的意境中,探索古诗的意境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末。”这是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原话,他老人家还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孩子们只有把自己当作“意中人”,进入作者所创的情境之中,和诗人情脉相通,才能做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诗人所抒发的真情实感,并与之产生共鸣,进而得到美的享受。如被誉为唐代大诗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是一首绝佳的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确定感情基调后,我们还应该指导孩子们处理好重音与节奏,与孩子们一块探讨: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孩子们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二、深入理解,体验情趣美。

古诗的语言凝炼含蓄,耐人寻味,经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大家闻一多先生曾说:诗的长处在于它有无限度的弹性,变得出无穷的花样,装得进无限的内容。例如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全诗只有二十个字,既有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又有诗人们对现状的不满足,亦有诗人无限的进取和探索精神。正是因为这样,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自己要设身处地窥探诗人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情感经历去体验诗人的情感经历,再来引导孩子们理解诗的中心、体验诗的情感。

要使孩子们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然后再走出来,做到“自化其身。”古诗时代背景的提供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唐代柳宗元的《江雪》一诗,用烘托渲染的方法,极力描绘了渔翁垂钓时的气候和景物。教学时,适当介绍一下这是诗人被贬永州后所写的,诗中描写渔翁“独钓寒中雪”,表面上是在写我行我素、身处孤寒之界的渔翁,实际上是反映了柳宗元被贬永州后不甘屈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听完介绍,再读全篇,相信孩子们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会油然而生。所谓“诗言志,歌咏言”,诗中意境的理解是古诗教学中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古诗语言简洁所带来的一些特点,比如词序倒置、成分省略、语句浓缩、意思跳跃等,都构成了孩子们学古诗的障碍。根据孩子们年龄特征,帮助其疏通理解,教给一些古诗的常规学法——分词连序法:第一步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第二步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古诗常规的学法可用七个字来概括:

扩:浓缩的词语要“扩”,将单音词扩成双音词,使意思明显化、具体化。

留:古今通用的词语要保留。

补:诗句中省略的成分要补上,使之通顺。

换:古今用法不同的词语要更换。

调:词语的顺序颠倒的要调整。

嚼:诗中关键、传神的、富有哲理的词句引导孩子们细心咀嚼、品味。

连:将各句中解释的词语连起来翻译。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老师如果能注意指导古诗常规学法,让孩子们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情趣美也就不难体会出来。

三、多方迁移,领悟意趣美。

书法艺术讲究“笔断意连”的境界和效果。我们在古诗教学中有时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我们何不让孩子们对内容做回味、做迁移呢?

1、给古诗配画。

在孩子们领悟了古诗描绘的那种美的意境之后,我顺应儿童的爱画爱美心理,让孩子们根据诗意作画。当然在画之前,还要提醒孩子们画的内容,除了古诗所描绘的内容外,还可以做合理的想象。可以这么说:想象是审美的翅膀。配画也是对孩子们一种美的熏陶,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促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古诗内容,对古诗的喜爱之情也越来越深。

2、来点想象作文。

语言文字的训练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古诗同样也能利用来发展孩子们的语言。学完古诗,我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做想象作文,并根据自己所想,配以插图。文艺理论家曾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孩子们在想象作文的过程中,再次领悟意境的同时,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审美情境也渐渐产生了。

3、链接课外阅读。

第10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们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脉脉相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才。我们作为语文老师,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好古诗词?本人在新课标教学理念地指导下,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的摸索、研究来谈谈个人的做法。

一、注重积累,反复诵读

庄子说:“朴素乃为天下之大美。”

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莎士比亚说:“病态的名花不能与最贱的野草争妍。”

培根说:“美中之最上者就是图画所不能表现,初睹所不能见及者。”

四人的话都没错。暂且撇开自然,专论那古诗词本色天香,内容充实和旺盛的生命力,还有一个隐含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那就是“趣味”。无趣则失色,无知则失味。失色失味,则古诗词望之若枯花,读之为鸡肋,弃之如敝屣。说到古诗词趣味上头,崇尚朴素的人多半有雅趣有谐趣而少有恶俗之趣,有真味有醇味而少有馊腐之味,这是对古诗词最起码的见识。总之,大美,无疑是学懂古诗词一种高妙的境界,既要看到其朴素之表,又要看到它的健康其质,还要品到它的丰足趣味,三者皆备,才能看到古诗词大美具焉,就像古人感叹:“易求无价宝,难得解语花。”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言中,不反复诵读,又如何体会得出?所以,我首先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讲诗的能力,即每节语文课前放手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讲诗。第一次可由老师为同学示范,使学生清楚诗歌快速讲析的步骤:范读――练读――作者――诗意――赏析――背诵。这样每册课本的古诗词笔者都要求学生背诵,诗词的内容也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利用这短暂的课前几分钟,每周可熟记并理解两三首诗词,日积月累,就是一笔不小的古诗词财富了。当然靠课前这几分钟学显得太微不足道了。每天晨读时,要求学生进行相互抽查背诵,让大家温故而知新,效果良好。

二、结合背景,理解古诗词

凡是有生命力的古诗词都是诗人有感而发之作,诗所传达出的思想主旨无不与作者的平生、阅历、遭遇及他所处的时代的社会生活相关。因此,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就必须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易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李白的《行路难》,若不弄清楚李白写这首诗的处境,那么诗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等句子学生就无从理解。因此分析诗歌前,我先跟学生把背景资料交代清楚:天宝元年,李白被召入京,供奉翰林。玄宗虽对他礼遇有加,但不过是赏识他文学上的才华,李白“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思想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一向清高的李白忍受不了这种处境,而他的清高又为当朝的权贵所难容,终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就意味着被迫放弃自己的理想。这不能不使有着积极入世之心的李白感到极度苦闷。这时,他的一位朋友在京城摆了一桌酒席宴请他。面对美味佳肴,李白却“停杯投箸”,难以下咽,学生也就能理解这种心情了。

三、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如用“肥”字写叶,不仅有多,大之意,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非常准确、凝练;又体现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写花,不仅有少、小之状,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可见,要品读诗词,抓住“诗眼”,“题眼”是关键。

四、品析名句

写作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

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最后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出了朝代更替的实质,引导学生明白了这句,那么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作者站在潼关这一兵家必争之地是何等的感慨万千了。又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一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五、再现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如:王维的《使之塞上》,其中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的“孤”字写尽了大漠的单调空旷,“直”字写出大漠孤寂和荒凉的同时,又给人以坚毅之美。“长”和“圆”更是在孤寂、空旷中写出大漠的苍茫和雄浑。又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般人对这首诗的理解,只停留在成功地描画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上,这当然谈不上鉴赏。有的读者能进一步看到这首诗不限于壮丽景色的描绘,而是注进了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然而,这也还是没有品出本诗的“诗味”与意蕴。鉴赏能力强的读者能透过壮丽的画面,开阔的意境,看到这首诗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领悟这首诗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成功在于追求,事业永无止境。这说明,如果没有对作品的透彻领悟,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鉴赏。“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晴,一只眼晴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晴看到纸的背面。”歌德的名言一语道破了古诗词鉴赏的真谛。

六、联系生活,运用古诗词

第11篇

关键词:诗经;水意象;爱情;类别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026-01

一、水意象的类别

(一)按审美趣味划分

按审美趣味划分,可分为善的水意象和恶的水意象。

《邶风·谷风》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女子苦诉,清澈的泾水、澄静的止水,恰恰就如自己。而丈夫便如浑浊的渭水,当初二人的结合就像是泾渭的合流。现如今,丈夫负心,弃妻于不顾。心已死故而止,心如止水之静,少了渭水的污染,便会多几分宁静,渐复往日的清澈。

《邶风·新台》也提及了水的清浊,通过“新台有洒,河水浼浼……”来暗示讽刺卫宣公霸占儿媳,于黄河边另筑新台迎娶儿媳的丑恶行径。新台鲜洁,河水清澈,均是美好、明净的象征。然则,迎娶宣姜的卫宣公却是个长相丑陋,行为龌龊的人。美丑善恶,两相对照,形成强烈反差,以传达诗人的愤慨之情。

在这里,清水代表美和善,浊水则是丑和恶的象征。

(二)按种类划分

1、从水的状态划分

诗经中的水意象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水态水势,同时寄托了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感情思想。恋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水意象展现出来,从而呈现于读者面前。

水的状态可分为静止和流动。静水象征平静、孤独、忧郁;流水则象征人激动不安的心情:奔涌而出的水,抒发了自身难以抑制的情感;回归合流的水则是缠绵情思的体现。

2、从水的流势划分

水的流势可分为大、小、急、缓。水的流量充沛,展示的是一幅宏大辽阔的壮美景观。《郑风·溱洧》描述的是上巳洗浴、青年男女择偶交欢的习俗,“溱与洧,方涣涣兮……”用涣涣来形容这里的水,是说正值阳春,花开水涨,流量充沛,水势强大。水的充沛与场面的浩大互相映衬,展现古代青年男女在狂欢节的喜悦之情。

(三)按水意象与情爱诗的表现类型划分

诗经中水意象与爱情关联的形式多种多样。

1、以水为背景,直接把男女主人公的恋情置于河边、水边。

以水为背景,由此演绎一幕幕爱情故事,描写彼此两情相悦,具有很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中有水边欢歌,丽人的影子(《溱洧》、《周南·汉广》);也有水边的悲情,水边的相思离别之苦及遭弃之悲(《鄘风·桑中》)。

2、以河水、雨水、露水等直接起兴,表达对异性的思慕之情。

《卫风·氓》这首诗三处提到淇水,其中两处以淇水起兴比喻,深刻透视出弃妇悲愤却又茫然的心理。“于嗟女兮,无与士耽……”以水起兴,表达自己被遗弃的悲哀。

3、以水作比喻。

水与爱情在品质上有某种相似之处。柔情似水,爱情之轰轰烈烈亦如水之波涛汹涌,用水隔两岸来比喻夫妻离散或恋人情爱受阻,隔河相望的怅惘之情。

二、水意象的成因

(一)自然地理原因

这与我们祖先所生存的地理环境相关。人类的早期文化文明多是依河流而起。中华民族的发祥缘于长江、黄河,尤其是黄河,被誉为母亲河和中华文明的摇篮。先民多缘水而居,河流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社会礼仪、风俗习惯因素

水作为自然物质具有阻隔作用。在《诗经》那个时代,礼的作用之下,水所代表的已不单单是自然空间阻隔,更是一种无形的约束男女恋爱的道德力量。

先民历来有水生殖崇拜观念。在原始人的眼中,水具有滋养万物的神奇力量,乃生命力之象征。水不仅可以驱除污秽,而且可以赐子降幅,促进家庭间的和睦友好、幸福美满。远古先民便持此种生命观。古有“上巳节”,这一天,男女会和于水边,乞求生育。传递生命是他们人生中头等大事,女性临水而孕这一古老神话便在他们脑海中根深蒂固。

三、影响

受《诗经》影响,水意象在后世作品中大量出现。古诗词小说中均有所继承。元缜在他的《离思五首》更是把水意象使用发挥到了顶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秦观的《鹊桥仙》“银汉迢迢暗渡……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水意象来传达爱情。《红楼梦》中遍布意蕴丰富的水意象。“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以“水”“清”喻女儿,以“泥”“浊”喻男人,清浊对比的水意象。现当代作家沈从文对《诗经》中水意象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水世界”。

总之,从《诗经》到后世的文学作品中,这些水意象,都传达了无数唯美亦或是凄惨的爱情故事。

第12篇

关键词:有效开展 语文 综合性学习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倡导。”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略谈浅见,以期真正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应有功能。

一、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把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但有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操作中,或上成思想品德课、地理课、历史课等,背离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是属语文范畴的,必须始终扣紧语文,突出语文味,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落脚点。因此,我们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应注重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是我们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如综合性学习《从古诗看古代交通》,教师可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提供研究方案,按活动小组确定每个小组研究的专题。第一步,组织四个探究小组,读古代诗歌、查阅有关资料。第二步,确立各小组探究专题。第三步,各小组成员共同探究,共同完成探究成果(包括搜集的诗,探究的结论,探究感言等)。第四步,召开“从古诗看古代交通”专题交流,每各个小组指派一名同学作交流发言。第五步,将各小组成果汇总,分门别类装订成册。第六步,由教师分发练习题,完成反馈练习。此次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材要求进行的,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写作、口语交际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二、遵循综合性原则,提高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

新课程要“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要突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只有突出其综合性,才能更好地体现其学习价值。如《黄河的昨天,今天,明天》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与地理、历史等学科的结合,开发其综合性学习资源:通过地理学科了解黄河起源、流经哪些省区、有多长,为什么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说等;通过历史学科了解为什么说“S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了解黄河流域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址,大禹治水,以及昔日的缺口与断流给中华民族带的灾害与苦难;通过政治学科了解人们呼吁保护黄河的声音及当代人民对黄河的治理;还可通过与音乐学科的结合来激励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三、遵循开放性原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由此,“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就成了空谈。而开放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赋予了语文教学以新的生命力,为学生的学习构建了崭新的平台。它突破了陈旧封闭的教学空间,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在社会的自然环境中去学语文;它成为沟通课堂内外联系、沟通学生与自然社会的联系、沟通语文与各学科之间联系的纽带。例如:语文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寻觅春天的踪迹”等可在校外活动中开展教学。只有课堂开放了,学生才有更加宽阔的呼吸空间和活动空间,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获得更多的源头活水,从而给整个学习过程带来活力。课堂和内容开放了,学习的形式更是开放的。可以是学生单独行动,可以小组协作,也可以是集体行动;可以在教室交流探讨,也可以走出校园参观访问。有了新颖多样的形式,学生的学习过程便不再是“一枝独秀”而是“百花齐放了”。学生会在教师有组织、有目的、有内容、有要求的开放性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好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四、遵循主体性原则,张扬学生个性发展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实现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生的自我组织和相互启发。从活动的设计到活动评价的全过程,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组织者;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这样的学习有效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许多学生乐于参与,动手、交流、写作,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个人才能得到展示,语文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强了,语文教学更具魅力了。譬如,《黄河的昨天,今天,明天》综合性学习活动,不可能带着学生去寻踪探迹,也难以带上学生远涉万里去黄河实地考察。所以,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就要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方式,查找资料,筛选信息;让学生搜集关于黄河的资料,图片,整理分类,汇编成册。这一切都由学生自行策划,制定,教师就活动的可行性作必要的指导。这样不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开放的空间和发展机会,综合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学科课堂上几乎不能获得的真实体验、经验和感悟。

五、遵循生活性原则,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生活即教育”,学生生活的天地,就是他们语文综合性学习最宽广、最灵动、最具活力的课堂。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开发学生的生活课程,通过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相联系起来,让学生亲历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具实效,使学生在广阔的学习生活空间里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的实践能力。例如:七年级的“桥”综合性学习活动,改变了过去传统――课本、课堂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的怀抱,走进社会的语文,走进桥的世界等,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语文与自然、与社会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上获得真知,产生实感。他们通过社会实践写成的《家乡的桥真美》《生活中的语文》等都体现着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结合而产生的新收获。这一系列探究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学习的拓展和延伸,使学生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接触生活现实,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的内涵,理论与实际结合,学得更为丰富、充实,感受更为真切、深刻。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亮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主动探究、张扬个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它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语文教师应做一个探索者,一个研究者,一个实践者,一个引导者,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5]GHB14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6-8.

[2]黄伟.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中的误区辨析[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2,(6).

[3]余蕾.语文教学与生活――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