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43: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七根火柴,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那只黑洞洞冷森森的枪口还对着自己脑袋!
小女儿不知道什么时候伏在桌上睡着了,两只白嫩的小手压着摊开的作业本,脸上飘着朵红云,嘴角挂着一丝笑容。难道她也在做梦?这个 天真纯洁的孩子!老黄看看挂钟,时钟刚好指着十二点。就是说自己在躺椅里已睡了将近一小时。
奇怪!怎么会做这个梦呢?胡思乱想!纯粹胡思乱想!老黄咧开嘴绽出丝苦笑,觉得脑袋象砣右头那么沉,使劲摇了摇,两手压着太阳筋。
……卢进勇被大雨淋得周身湿透,他拖着伤一步一瘸着一条布满杂乱的脚印的草地小路艰难的向前走去。雨还在下个不停。单薄的衣裤贴在他身上,往下滴着水;脚印深深陷进水里,身上,脸上沾满黄色泥浆。他右手拄着一根在路边拾到的枣林棍,左手将一个红色小布包紧贴在胸口,用身体保护着,以免它受雨。这个小布包里装着那个在草地上倒下的无名战友的党证和他用生命保护焉的七根火柴。自从他接受了那个无名战友临终时的嘱托,意志战胜了肉体的伤痛,他在草地上顽强地跋涉了一天。他几次倒在泥水里,但又了起来,咬着一步一步向前走去。黄昏,他终于赶上了部队。
指导员和战友信立即把他围了起来。人们都以为他已经在草地上倒下了。见他回来,不禁喜出望外。他从胸前掏出包慎重地把它交给指导员,指着小布包艰难地说:
“一个战友……倒下了……火柴……一共七根……”。
话没有说完他就昏了过去。指导员和几个战士急忙把他背进帐篷。
太阳穴已得生痛,大脑稍许清醒了些。要是有盒清凉油多好!
晚饭后别人坐在电视机前的那快乐时光,老黄却是无味地消磨在小女儿身上。女儿今年读初中二年级,明年就要考高中了。这人代被人称之为“小太阳”,对这种颗独珠,妻子疼爱得不得了!对她的学业十分重视。吩咐下来在家里的地位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在单位他是领导,在家里女儿是领导。下班回到家,他必须打消散步、去找人聊天的念头,安安心心坐到桌国拧亮台灯,摸包烟放到桌上,点支烟抽着,静候小女儿入坐,然后开始辅导,天天如斯。
今天,妻子到省城学习去了。吃罢晚饭,收拾好碗筷,他照例坐到书桌边辅导女儿。今天女儿那个班新教的课文是作家王愿坚的小说《七要火柴》。老黄叫女儿先读一遍课文,然后按照“思考与练习”的要求一题题地做下去,不会做的再问他。老黄支烟衔在嘴上,却到处找不到气体打火机。他不知把这只别人送的精美的日本打火机放到什么地方去了——说来滑稽,他一个堂堂皇皇的火柴厂厂长,却接受了别人的一支打火机!
最近时间,老黄心绪不宁,那些不愉快的事就象一群苍蝇,赶走了又飞来,搅乱得他记忆错乱,精神压抑,晚上又做怪梦。
部队靠着一片稀的树林宿营。雨已经停息了草地弥漫着一片厚重的灰色雾气。战士们被大雨淋得湿淋淋的,有的三五个挤出在一堆,利用身段互相取暖。黑夜来临前雨后草地气候出奇的寒冷!
树林时临时搭起了一个宽敞的帐篷,十几个伤病员被安置在用树支、野草铺成的床上。他们的衣服和被子均被那场大雨淋湿了,伤口痛苦地着,不时睁开眼睛,望着夜幕降临的茫茫草地,在盼望着什么,年轻的女护士急得跑来中跑去,脸上张满细蜜的汗珠。
“冷……冷啊!”
一个伤员在昏迷中喊道。他下意识地身子紧紧裹在湿被子里,剧烈的身体的颤抖作树枝搭成的吱吱声响……
火!人们多么需要一堆火啊!一堆驱逐黑暗与寒冷的火!
也许一个火柴厂厂长每天充塞心间的概念就是火吧!可是,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世间一根小小火柴是怎样诞生的?
老黄与南方火柴制造厂一起经历了一惨淡的命运。
前些年,火柴厂曾一度不景气,厂房倒塌没钱修;产品积压;发不起工资;气车没有汽油。人心离散,到了倒闭的边缘,就象那行将燃的火柴棍。
工厂气死沉沉,他这个厂长的日子也窝窝囊囊。在平阳这块土地上众多的厂长眼里,他如一根没有头的火柴棍,没有什么价值。对面走过,谁也不跟他打招呼,仿佛根本就没有看见他;就是偶尔打声把招呼,也从不叫他厂长,直接黄兴其名。市里召开什么会,那些显眼的地方从来就没有他这个火柴厂厂长的位置,把它安排在远远一角。和那些厂长坐在一起,他装别人香烟,人家说不会抽,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这人怎么不抽烟了,人家已经从荷包里摸出高档香烟装给他。厂里的职工也对他一肚子怨气。职工家里吵架,他好心去调解,却成了那对夫妻的出气筒,两张嘴全招呼到他身上来:你把大家搞得工资都发不起!你怎么当的厂长?
屈辱激发了他男子汉体内的血气,他咬牙在心里对自己说:“黄兴啊,黄兴,你不把南方火柴厂搞好,有何面目活在这世上!”他把自己豁出去了。他决定到全国几个有名的火柴厂取经学艺。他说服老婆拿出家里十几年的积蓄作为路费,坐在上往东的火车。
三年后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连妻子不敢认他了!三年前他出门的那套衣服已污秽不堪,胡子长了好长,三年来一直没有刮过。
经过一场梦一般的经历,沉睡在他五之身躯内的人粉的伟大智慧苏醒了,一套现代化家用火柴的蓝图在他的大脑里已构思成熟。
潮湿的地上已经架起了一堆干柴。这是连长带着几个战士到树林里捡来的。老炊事班长利用一根树蔸,用泥块造了一孔灶,坐上了大锅,锅里掺满了水。几条临时集中起来的干粮袋挂在灶边树枝上野菜也割来了,灶膛里架上干柴。
可就是找不到火些!战士们带在身上的所有火柴,包括老班长本人吸烟的火镰火草,全被那一场大雨油淋湿了!这关头战士们喝上一口热汤,让草地上生起一堆旺旺的柴火啊!
而在这时卢进勇送来了火柴!这真是雪地送炭!
草地上的人一下子全到指导员身边,望着指导员手里那个神秘的红色小布包。指导员小心翼翼地将一层层防雨布解开,人们看到一鲜红耀眼的、生动的火焰。如一束阳光,那么醒目、灿烂。在党证的夹层里,压着一只挤压肩的、干燥的火柴盒。
人们什么都明白了。那个倒在草地上的从没见过而的战友,在那场大雨里为了保护这几根火柴付出的怎样的代价!一阵悲痛有如那即将降临的无边的黑暗压抑着人偿。人们默默地把帽子摘了下来,把头低下去,为那不相识在战友默哀。
指导员郑重收起了党证,把那七根火柴和火柴交给连长。连长拿着火柴默默地走到战士的那堆干柴边,蹲了下去。他左手拿着压扁了火柴盒。一阵风呼啸掠过树梢,树木摇摆起来,发了唰唰声响。
火柴,一个战友用生命换来的火柴,一共只有七根!这七根火柴对于草地上无粮无火的,是何等的重要!
连长是个魁梧的山东大汉,带着几分北方人常有的火爆脾气。然而此刻他却十分冷静。那阵风使他突然想到或许自己不适宜做这做件事。是啊!这是长眠地下的战友,任何一点不慎重,都会让人有一种的感觉。
他站起来,目光在那些熟悉的脸中寻找着。他看到那张满是、温厚的脸。在这里所有人中,要数老炊事班长最有风中取中火的经验了。那么,他是最有权用这根火柴的人!
老炊事班长懂得连长目光的含义,他默默地走到连长面前,接过那几根富贵的火柴。没有谁提醒人们不约而同地全聚到老炊事班长身边,围成一堵人墙,挡住草地吹来的风。
老班长解开他长大、油腻的棉大衣的纽扣,蹲下身去。棉大衣时敞开来,原来老班长的内衣已经脱给伤员穿了!人们看到老班长打了个冷噤,老年的躯体在寒风中颤抖起来顿时脸色灰青,脸上、身上爬满又大又密的鸡皮疙瘩,老班长身躯与敞开的棉大衣围出一角不透风的空间,形如一只大纸箱,在那里火柴是不会因风的影响而熄灭的。
人们向老班长投去尊敬的目光。
风停息了。伤病员没有一个,人们屏住了呼吸,努力把头调向柴堆那里,望着老班长那支手。天地间一点声音也没有,夜幕将领前的草地那么的寂静,一堆篝火就要在老班长手里生起来。
南方火柴制造厂的第一批新产品出现,一下子就震动了南方所有的市场。
这种新产品一改往日火柴设计那种刻板、单调的式样和苍白的封面美术设计。它有槽形、筒形,也有棱形和椭圆形的;有的形如一条发劲奔驰的马腿,有的如一穿浪而行的木舟,有的则如山里苗家姑娘挎在臂弯的小小花蓝;有的如空中圆月,有的如一只矛,有的则如神话传说中女娲补天的彩石……所有人类的智慧都在这小小火柴的造型上充分显示了出来,一只火柴盒简直就是一件珍稀的艺术品!
它的封面设计也别开生面:以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为构图,诸如《孟姜女哭长城》、《柳毅传书》、《槐荫记》、《牛郎织女》等等。这样设计有个讲究:买主得买下一套。否则谁都会觉得是种如《八仙图》,分别把八个神仙的图像绘在八只火柴盒的封面上,买主只有一次买下八盒火柴,才能得到一套完整的图象。这些图都是请国内有名画家绘制而成,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呼现呼之鹆出,兼以练达的书法鲜红的印章,看去十分悦目诱人。难怪有的消费者说:“花一角钱买盒火柴,单是这幅画也值得哟!”
这种新制造的火柴还有个点:燃烧时发出各色光焰,如淡蓝色、粉红色、桔黄色、且发出淡淡香气。若是在黑夜,有如捏着一束小小花朵,那妙趣不可言说。
火柴突破了它本身的价值,给人们带来了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启发。第一批新品短短半个月就全部销售一空。订货单雪片一样飞来,订货的人几乎要把老黄的厂长办公室门挤破。南方火柴厂出名了,他黄厂长出名了。工人每月的奖金超过他们工资两倍。南方火柴制造厂的工人走在路上满面喜步履生风,衣角飞几乎把人拂得倒,那一度深深埋下去的头高高扬了起来。南方火柴制造厂的汽车在公路上高声,开足马力一路超车,扬起的灰尘盖住所在公路上奔跑的车辆!而他黄厂长呢,不知怎么一来。就和那“企业改革家”对上了号。电台、电视台、报社记者闻到香气的蜂蝶纷纷飞来。他成了人们每天那经历则成了一动人的传奇故事。他成了南方火柴制造厂的观世音菩萨,在这座山城,谁设若厂长一句坏话,几乎等于就是侮辱了南方火柴制造厂全体人,准会招众口一阵血淋头的臭骂。这叫老黄心里感到安慰。
老班长右手小心谨慎地慢慢举起来,举起来,果断地向下一挥,红色的火柴头在空划出一道锰然击在火柴皮上。就在他两手相交的一瞬间,窜起一朵蓝色的美丽的火花,映照着一角小小的天地。
这朵淡蓝色火花使大家非常惊异,人人轻轻喊出“哟!”的一声。人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火柴燃烧会有这种色彩,这简直太奇怪了!
正当大家脸上出惊厅欣喜神情时,那朵淡蓝色火花突然不安地晃动了两下,在老班长手里悠然消逝了,留下一缕淡淡香气。人们脸上均出惋惜神情,轻轻发出一声叹息。
老班长眼里露出一种惊愕、骇的神情。这老人仿佛看到了妖魔鬼怪出现。他微微颤抖的手又拿起一根火柴,将火柴放到嘴边轻轻哈一小会,很快举手扣在火柴皮上。
昏暗天地间诞生了一朵粉红色美丽小花,那么娇小、那么嫩弱。人们脸上刚露出欣喜神情,那朵粉色美丽小花羞涩地摇摆了两下,又突然隐形了。
……是不是没有将风很好拦住呢?人们又将包围圈缩小了一些,人与人间贴得更紧。人们都着老班长。火柴只有七根,已经用掉了两根,在这寒冷、潮湿的草地上,火柴对于人们是多么重要!
跟火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人的手拿起第三根火柴,却颤抖得那么厉害。老人不决地放到嘴边轻轻哈了一全,慢慢举了起来。
火柴头火柴皮又制造出一朵桔黄色美丽的小花。然而它那么弱不禁风,只是一瞬间就凋谢了。这叫人想起那短命的昙花。
人们眼里露出了明显的失望神情,发出一阵响亮的压低已久的叹息。老班长愣愣地站在灰蒙蒙草地上,一动不动象树桩。草地的夜色越来越浓厚。小刀一样的风又在树巅,无形的人股骨的寒气仿佛一下子从草地底下冒出了,包围了那片树林,无情地吸噬着在风雨热量的人们。远处传来的草原的叫……
世间事情总是好景不长,渐渐一些意见传到老黄耳里来了。人们说他南方火柴制造厂生产的新品,开始质量还可以,后来就越来越差发。有的火柴头硬又黑,根本划不燃,有人数过,划一白根火柴只燃十三根,也就是说燃烧率只有分之十三;有的却是光棍没有头,白白充数。甚至有的人说他们火柴厂搞新品是“换汤不换药”、“马屎外面光,里头是包糖”,骗用户钱。他办公桌上各种信封的信件摞了一大堆,邮戳几乎及整个南方高原。有个消费者甚至给他打电话说:南方火柴制造厂的低劣产品充斥市场,给消费者带来很大麻烦,希望火柴厂,别是希望他这个厂长,讲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不要只图数量拿奖金,抓抓质量,为用户想一想。这个人还给他寄来了一盒南方火柴厂最近生产的火柴。
是啊,生产的数量大了,质量难免就差些,这些什么大惊小怪?可还不于于象人们说的那么严重吧?有那些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乱!退一步说即使质量有问题,我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小小一根火柴嘛,能出多大问题?一根不烯再一根好了,花上一块钱买火柴。够你用上个月,何必斤斤计较!再说,现在什么产品没有冒货?茅台酒瓶里装的是水,云雾山茶叶、盒里有嫩柳叶、梨叶、表叶;街上卖的辣椒面是山上的红果粉……全国那么多假冒伪劣产品,到南方火柴厂头上来呢?目前各地的火柴订数仍是有增无减,这就是说明问题还没有严重到那些人说的那种地步嘛!
工人们有奖金领,我老黄拿点回扣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吃了那么多苦,为厂里立了那么大的功劳,没有我哪有火柴厂?这些怎么没有人看到呢?至于说到道德,道德是什么东西?道德能当饭吃吗?或频临倒的火柴,条件是非常好,甚至给他了……问题会不会出些联营的一家?老黄不觉愤然了
当老班长手里拿着最后一根火柴的时候,由于经受不住一次次沉重失败的打击,他的意志几乎垮了。他手颤抖得那么厉害,脸色那么惨白,目光那么惊恐凄凉,几乎要晕倒在地上了。他再也没有勇气探那最后一根火柴。他把火柴交给指导员,眼里是哀求一般的神情。
指导员神情那么严肃。他把那么根小小火柴在手里久久掂量着,要掂出一根火柴的重量。良久,他把那最后一根火柴交给了连长。连长也将那根火柴在他那宽大的手掌里久久掂量着,皱着眉思考了很久。最后连长又把最后一根火柴交到了老班长手里。
这是最后一根火柴了!
一切希望全维在这一根火柴上了!
这轻轻一击多么重要!拿起最后一根火柴的人,他要替生者和死者负责,他担负着多么重大而的使命!
战士们用信任的目光默默鼓励着他们尊敬的老班长。他们又把包围圈缩得更小,只给老班长留出仅能容他一人蹲下的空间。大家全屏息气,眼睛一眨一眨地盯着老班班长两手,那宝贵的小小火苗即将在那里。
老班长用他所能做得到的诞生也是世界上一切取火人的最小心谨慎,将那最后一根火柴在嘴里哈了又哈,然后立即向他敞开的大衣里的火柴皮划去。
一朵宝贵的火苗终于在老班长合成木鱼般的两手里升起来了。人们看到老班长脸上绽出一丝笑容,他很快将火向那堆干柴凑去……主在老班长的手业已接近干柴堆的一瞬,那朵火苗扑扑跳了两下,突然熄灭了!这朵美丽小花的寿命只比前面六朵的长了一点点!世间时又陷入沉沉黑暗之中。
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
四周发出一沉重叹息声。伤病员努力抬起的头又重新跌回枕头原来的位置上去。草地上的人们的目光象一盏盏小灯一下子熄灭了。黑暗中响起压制已久的痛苦、绝望的和因为寒冷颤抖而发出的磕碰的咯咯声。
老班长的意志完全崩溃了,他再也支撑不住,晕倒在泥湿的地上。
“老班长”!
“老班长”!
“……”
一片焦急的呼喊声。
“连长!有个伤员不行了!”帐篷里传来女护士带着哭腔的喊声。
连长宽阔的胸脯快速簸动着,胸膛里咆哮着风暴声。他张开了两眼,手按在腰上。
指导员冷静地问战士们:“这火柴是哪个厂制造的”?
“南方火柴厂制造厂!刚长老班长划亮火柴,我们都看到火柴拿上写着。”几个战士说。
连长再也按捺不住,唰的一声从腰间拔出匣子枪,用枪巅顶了一下帽子,吼骂道:
“他娘的!我要嘣了这个厂长”!
老黄太阳穴还隐隐作痛,似乎被什么东西戳了一下。奇怪!怎么做了这个梦呢?……呵,想起来了,是因为小女儿那个古怪问题走火入魔。
老黄到处找不到火机,小女儿把那盒什么人寄来的火柴从荷包里摸出来递给他。老黄抽出一根火柴划火点烟,可是,一连划了三根都没有划燃。他眉毛不觉皱成了两个疙瘩。
女儿停止了做作业,嘴含着笔偏着小头好奇地望着他,她好像想到了什么,忽闪着眼睛嫩声嫩气地问:
“爸爸,卢进勇叔叔带去的那七根火柴,会不会像你这拿火柴一样划不燃呢?那叔叔该会多么失望吧?”
老黄耳边仿佛响起一阵,内心受到了强烈震动。他手里的火柴和香烟在空中凝止不动了,张着嘴愣愣地望着女儿,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个梦使他那么担惊受怕。是啊,几根火柴,我们的战士却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根小小火柴,可能关系着人们的生存和事业的成功,难怪那们连长要发怒了。目前南方火柴厂的劣质火柴已经遍布民间,该有多少人埋怨、发愁、拍案而、暴跳如雷,而更为严重的是,它将无法逃脱罪责……
上课伊始,我要求学生读两遍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挑出生僻字,安排思考问题完成第一个目标。
师:“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生1:卢进勇。生2:七根火柴。生3:草地。
师:“线索是指贯穿全文的人、事物等,你们好好再想想。”
生1:草地。生2:无名战士。
师:“你们再想想,这个线索是人还是物?”
学生在教师的急燥的情绪下显得有点紧张,开始小声的嘀咕,到底是人还是物呢?由于我把问题局限在“线索”这一点上,脱离教材牵制学生的思维,造成学生思维的没有了信息源,凭空想象,忽视了教材的背景,使思维受到阻碍。我注意到学生一时拿不定主意,就说:“同学们请看一看文题。”学生马上回答:“线索是七根火柴。”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我马上追问:“本文是怎么展开故事情节的呢?”学生一时又沉默了(这个问题问得太宽泛了),以至于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我又问:“那你们想想什么叫故事情节?”生:“开端、发展、、结局。”师:“很好,那么本文的这几个部分在哪呀?你们找一找吧!”学生开始看书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终于把故事情节找出来了。我又忙问:“那本文的线索和故事有什么关系呢?”学生马上回答:“贯穿全文。”师:“是‘贯穿’还是‘紧扣’?”生:“紧扣!”
第一个目标终于完成了,下课铃也响了。这节内容不多,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现在看来,原因有三:①教师的角色没定好位,没有把学生当成这节课的主角。教师用自己的想当然的所谓“启发”式思维,结果恰恰把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没发挥的畅想的余地。②没有处理好教材。教师把教材看懂了,而学生只看了两遍课文,就急忙应付教师的提问。③把理解感悟教材的意境,变成了寻找答案的智力游戏。
第二次学习《七根火柴》时,我重新做了安排。课前做好铺垫,指导学生回顾有关的历史,印发了有关小说方面的常识、王愿坚小说的特点、时期小故事等信息源,创设了跟课文很贴近的“草地”情境,并引导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自己试着寻找新有关方面的信息。
第一节课上课,我先让学生把自己搜集来的信息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大家听。其中有一个学生给全班讲了《粮食的故事》,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讨论:
师:“如果我们饿了好多天忽然发现了粮食,我们会怎么样呢?”
生:“赶快的用粮食做饭吃!”
师:“那么,《粮食的故事》的主人公,为了粮食却失去了儿子,这不是有些离谱吗?”
生1:“也不是,这得看是什么时候”。
生2:“那得看是为了什么?”
生3:“那不是时期嘛!”
师:“为什么在时期为了粮食失去儿子就正常呢?”
生1:“可能那时的人们都是无私的吧。”
生2:“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好!你们再想一想,如果这事发生在今天,你会怎么看这件事呢?”
生1:“现在不可能,现在不缺粮食。”
生2:“若是说现在发生这事多可笑呀!”
……
师:“这么说,故事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还有限定啊,这说明故事必须在什么环境下发生呢?”
生1:“故事发生在典型的环境下!”
生2:“要围绕什么事物才能发生。”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所围绕的这个事物就是故事的线索。同学们讨论一下《七根火柴》的线索是什么?”
生:“七根火柴!”
这时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思维已进入到“中的草地里”了。于是,我决定趁热打铁,安排学生讨论:①主人公是卢进勇还是无名战士?②请你描述出主人公是在什么环境下出场的?③你试一试把这个故事换成是今天的环境,讲给大家听一听你的设想。
学生们开始热烈的讨论,意见各不相同,有的认为主人公是卢进勇,有的认为是无各战士,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有个同学问我:“老师,你说说该怎样判断谁是主人公呢?”我看到学生们能够自己提出问题了,高兴之余,我卖了个关子:“这要看这两个人谁更能突出精神的高尚呢?”学生高兴了,马上回答:“当然是无名战士了!"”又有学生提出了疑问: “那卢进勇起什么作用呢?”“没有卢进勇,能显出无名战士吗?能发现火柴吗?”一个学生快速回答道。还有的同学说:“没有卢进勇就不能找到七根火柴,也就没有这个故事了。”学生的思维火花被这七根火柴点燃了,“关于卢进勇在本小说中起倒什么作用,同学们再明确的叙述一下好吗?”我说。
生1:“衬托了无名战士!”
生2:“他推动了故事的情节的发展!”
师:“起到这种作用的人或事,我们在以前学过的文章中遇到过没有?”
学生们思考了一会儿,说:“《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
师:“小弗郎士把故事从开始演到结束,那个故事发生在德国法西斯统治时期,我们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呢?”
生:“时又潮又湿的草地里!”
师:“如果把这个故事搬到今天的大商场里会怎样?”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是著名的童话大王安徒生爷爷写的,这篇童话中的主人公小女孩的命运非常悲惨,让人读后催人泪下。今天,我也读了这篇童话,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来:我要和她比童年!
七岁,我们睡在暖暖的被窝里,一觉醒来,前面是漂亮的衣服和鞋。穿好衣服,坐在饭桌前,桌子上全是营养的早餐:鸡蛋、牛奶和面包。吃得饱饱的,我们背上花花绿绿的小书包,坐上爸爸妈妈的自行车、小轿车,稳稳地来到学校,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打开书本,和老师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我们的童年时幸福的。
七岁,她睡在冷冷的被单里,天还没亮,就被爸爸拉了起来,她的面前只有补满补丁的衣服。穿好衣服,坐在桌旁,桌子上没有早餐,只有大把大把的火柴,她提上几乎比她都重的篮子,穿上大拖鞋,出了门。可还没走几步,大拖鞋也被马车撞飞了。她只好赤着脚,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雪地上,坐在冰冷的街头,嘴里无力、沙哑地喊着:“卖火柴啦……”她的童年时悲惨的。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都在家里,穿着崭新的衣服,拿着长辈给的压岁钱,嘻嘻哈哈地放着鞭炮,玩闹着,整条大街上都热闹且红火。玩得累了,回到家里,与家人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有趣的节目不时让家人笑起来。
大年三十的晚上,她赤脚坐在墙角,她快冻僵了,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一整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赚到一个硬币。她冷极了,只好从火柴中抽出一根暖暖身子,大街上没有一点过年的气氛,冷冰冰的,很长时间才从富商家中传出几声似笑非笑的声音,而她只能在幻觉中满足自己,最后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
这巨大的差异让我非常震惊,我们的优越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必须要好好珍惜、爱护,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同时也要关心有困难的人,不要让小女孩的事再发生!
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
中学部七(8)班 江鼎基
自从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我一直很同情她,为什么她的命运那么苦?为什么她不被亲人和其他人疼爱?为什么没有人关心她?一大串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卖火柴的小女孩》主要讲了:在一个大年夜的晚上,一个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当我读到“她的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她一个硬币。”这里,我感受到小女孩非常悲惨,没有人买她的火柴,没有一个人同情她。
当我读完课文后,听了一首叫做:“火柴天堂”的歌后,仿佛卖火柴的小女孩出现在我的眼前。这首歌更使我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
一根渺小的火柴,虽然不能照亮这个开阔的世界,但是却能温暖一个小女孩的梦想。大年夜里,当大家都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时候,小女孩非常饥饿;当大家开心地玩耍时、聊天时,小女孩非常的孤独;当大家一起围在火炉旁聊天时,小女孩非常的寒冷;当大家穿上保暖衣的时候,小女孩只有一件薄薄的衣服和裤子。
在大年夜的时候,小女孩为什么还在街上卖火柴?因为她的父亲是一个视金钱高于一切的地位,连自己的女儿都不理不管。如果小女孩卖不出火柴,她的爸爸就会打她。
如果我和她进行一个对比,区别非常大。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地方,她却生活在一个悲惨的世界里。当我不喜欢跳绳操的时候,我想到小女孩根本没得跳绳操,只能拿着火柴在街上卖。世界上还有很多想她那样,例如:凡卡。凡卡的命运和小女孩的命运一样悲惨。可怜的凡卡在俄国沙皇的统治下俄国黑暗时代里生活,被爷爷送到鞋匠做学徒,学徒生活是他受尽折磨、虐待。我们与他们相比,我们是自由、幸福、快乐的;他们是悲惨的。让我们加倍努力,用实际行动回报所有关心、爱护我们的人,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小女孩和凡卡他们的悲惨的命运,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它时时警醒我: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指导教师:郑文霞)
一、以数为载体的规律探究题
例1 (2010年盐城中考试题)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m的值是().
A. 38 B. 52 C. 66 D. 74
解析:观察前三个正方形中的四个数,可得一般规律:设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为,则a = 0、2、4、6、8,…,b=2、4、6、8、10、…,c=4、6、8、10、12、…,在每一个正方形内,c-b=b-a=2,d=bc-a,由此可知,第四个正方形的4个数是 即m的值是74,选D.
评注:这类题目的解答,要多角度地观察(横看、竖看、对角线上看)与分析这些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二、以算式(运算)为载体的规律探究题
例2 (2010年淮安中考试题)观察下列各式:
1×2=(1×2×3-0×1×2)
2×3=(2×3×4-1×2×3)
3×4=(3×4×5-2×3×4)
……
计算:3×(1×2+2×3+3×4+…+99×100)=().
A. 97×98×99 B. 98×99×100
C. 99×100×101 D. 100×101×102
解析:根据范例可得一般规律:n× (n+1) = [n (n+1) (n+2)-
(n-1)n(n+1)],因此99×100=(99×100×101-98×99×100),于是3×(1×2+2×3+3×4+…99×100)=3×[(1×2×3-0×1×2)+(2×3×4-1×2×3)+…(99×100×101-98×99×100)=3×(99×100×101)=99×100×101.选C.
评注:求解此题的关键是找到范例的一般规律,同时要注意求和式子里“正负抵消”.
三、以图形为载体的规律探究题
例3 (2010年黑龙江鸡西中考试题)观察下表,请推测第5个图形有多少根火柴棍.
解析:第1个图形有3根火柴棍;第2个图形有9根火柴棍;第3个图形有18根火柴棍.观察图形,我们可对三个图形的火柴棍数分解如下:
(1)3=3×1;
(2)9=3×1+3×2;(第2个图形比第1个图形多2个三角形的火柴棍数);
(3)18=3×1+3×2+3×3(第3个图形比第2个图形多3个三角形的火柴棍数);
依此规律,第4个图形的火柴棍数是:3×1+3×2+3×3+3×4=30(根);
第5个图形的火柴棍数是:3×1+3×2+3×3+3×4+3×5=45(根).
评注:此题实质上是寻求一组数:3、9、18、30、…的排列规律,与例1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材料阅读题
例4 (2010年安徽中考试题)下面两个多位数1248624……、6248624……,都是按照如下方法得到的:将第一位数字乘以2,若积为一位数,将其写在第2位上,若积为两位数,则将其个位数字写在第2位. 对第2位数字再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第3位数字……后面的每一位数字都是由前一位数字进行如上操作得到的. 当第1位数字是3时,仍按如上操作得到一个多位数,则这个多位数前100位的所有数字之和是().
A. 495B. 497C. 501D. 503
一说起尿床,我就想起那件事。
那时我只有六岁,什么都想玩,什么都敢玩。爬树抓野猫,哪次都少不了我,扒墙上的油漆,在爷爷的书上画“四不像”,还有在柜子上、地上乱画,到处留下我的“真迹”。可是我只有一样东西不敢动,那就是长度约四厘米的火柴。因为奶奶总是一本正经地告诫我:“小孩子玩火会尿床的。”然后,还会用严厉的语气补充一句:“你要是因为玩火尿床,我就打烂你的屁股!”每当听到这句话,我就不由自主地捂住屁股,好像奶奶马上就要打我似的。
我对奶奶的话一直半信半疑:为什么大人点火不尿床呢?玩火真的会尿床吗?一连串的疑问促使我决定试一试,弄个水落石出。
机会终于来了。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奶奶领着弟弟去买菜,家里就剩下我一个人。我按捺不住久久搁在心里的念头,慢慢地向厨房走去。我像要完成某项重大任务似的,神情十分严肃。我走进厨房,拿起火柴仔细地研究了半天,然后学着大人的样子,左手拿着火柴盒,右手拿着火柴,用力一划,“哧”的一声,一道火光在我眼前闪过。我从来没点过火,十分害怕,手一抖,火柴落在地上灭了。我连忙又拿一根火柴稳稳当当地划了一下,着了,看着跳动的火苗,我激动万分,今天我终于划着火柴了。顿时,我像完成任务似的,觉得轻松了许多。忽然,奶奶的警告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我十分后悔,惴惴不安地走出厨房,心里七上八下的。
晚上,我足足去了五趟厕所才上床与弟弟一起睡觉。因为怕尿床被奶奶打,所以我准备一夜不睡,可刚刚躺下不久,便睡着了。夜里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尿了床,奶奶拿着棍子满屋子赶我,我便拼命地向前跑。跑呀跑,一抬头,看见奶奶正在我面前……
我一下子惊醒了,抬头一看,天亮了。听到奶奶在厨房做饭的声音,我心里紧张,不由得用手摸了摸屁股下面,湿漉漉的。我当时害怕极了,想到要挨打,我鼻子一酸,便大哭起来。奶奶听见哭声,走了进来,问我怎么回事,我没有回答,只是抽泣。奶奶好像明白了什么,掀开被子一看,笑着说:“傻孙女,你弟弟尿床,你哭什么呀?”我侧身一看,弟弟躺在“地图”上睡得正香呢。
唐冬英老师点评:
生活是个大舞台,在这里,有我们的喜怒哀乐,有我们的悲欢离合,更有我们的童真童趣。本文的小作者把自己小时候以为玩火就会尿床的有趣经历真实地描绘了出来,文中注重自己行为与感受的细腻描绘,突出了一个孩子的童真,展现了一个孩子的童年,让人读后不禁产生共鸣。
全文把尿床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描绘得细致生动,充满诙谐,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孩提生活。
绿的成长(续)
七、神圣的职业
一天,我正在与阳光玩耍,与小草正在聊天。突然间来了一队伐木工人,我并没有担忧他们的到来会伤害我,我倒庆幸,听别的树说,他们会把我们砍到,送进城市建设。我正希望如此,因为这样这好可以为大家做更多的贡献。
渐渐的,渐渐的,他们靠近了我,我的心情太激动了,心似乎要跳了出来。啊!好痛,他们挥动了斧子,从始至终我都没有出声,但最终我还是晕倒了,进入了梦中。
在梦中,我找到了神圣的职业。
八、生命的升华
醒后,我被送进了火柴厂,“磁、磁”的声音震得我耳朵都要聋了,就这样,我被千刀万剐,化作一根根火柴。我意识到我的生命即将终结,但是我没有伤心,在最后一丝时间中,我笑着走向死亡。在生命将近的时候,我呐喊一声:“够了,生命这样度过,够了!”
“够了!”
“够了!”声音在天际回响!
无言……
蜜月刚过,赵出差。
一个星期后,赵归来时,带回两个火柴盒,盒面上有某个酒店的标志,他把它们放在卧室床头柜的抽屉里,我不以为意。但后来,抽屉里的火柴盒愈发地多,各式各样,全是赵出外吃饭或出差时,从各个餐厅、酒吧、酒店里带回来的。
我奇怪。赵从不抽烟,弄这些火柴盒干嘛?
赵嘿嘿地笑,说在出差途中认识了一个火花收藏爱好者,受影响爱上火柴盒了。
你知道吧?火花是火柴盒的一部分,即火柴盒的贴画,但我以为,收藏整个火柴盒即把火花、火柴盒、火柴杆儿一起收藏,才更有欣赏价值。赵又解释道。
收藏火柴盒应算艺术爱好,总比那些把吃喝赌当好的男人强。所以,我颇为支持赵,订做了一个玻璃橱柜,放在客厅一隅,把赵的火柴盒们全放进去。赵欣喜及感激,对我愈发体贴,我颇有幸福之感。
但是,幸福来的快去的也快,渐渐,有流言传入我的耳里,是关于赵与另一个女人亚琳的事情。
亚琳是一个与赵有共同爱好的年轻女子,娇小活泼,那次,在市火花爱好者的聚会上,赵携我参加,聚会的主办者就是亚琳。流言传入我耳里时,我不以为意,想,赵无钱无权,不过是一个小白领,再说,亚琳已经结婚,据说丈夫有钱有权,亚琳会傻的坏了自己的名声?
但我却忘了一点,当初我能爱上无钱无权的赵,自然也会有别的女人爱上他。雨声淅沥的下午,我突然肚子痛,临时请假提早归家,却把赵和亚琳堵在了自家床上。
那一瞬,我本能地暴跳如雷,手中的锁匙和皮包一前一后地朝他们的身上掷去,咒骂的声音淹没在一个女子暧昧的声中――床头柜的电视里,正放着一部片,而这曾经是我和赵在无数个夜晚中的助兴节目。
亚琳仓惶逃走,面露愧疚的赵沉默不语。一个小时后,赵抵不过我的紧追逼问,我才知道,他在那次出差途中遇上的“火花收藏爱好者”,便是亚琳。他和她,已有近半年的情人关系,而我们结婚才一年。
我紧抱着双臂,身体缩成一团,心里一阵阵发冷。夜色一点点地吞没了房间,窗外的雨声一直淅淅沥沥,客厅的地板上散落着形状各异的火柴盒,是我盛怒之下丢的。
我想到了离婚。
出轨是化了妆的祝福
但离婚进行的并不顺利。
一连一个星期,我们分房而眠,赵咬着牙不肯吐出“离婚”两字,于是,我决定搬出去,正式分居。
见此,赵神情懊丧,眼眶湿红地说:“薇儿,你真的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吗?”
我狠狠地摇头,摇头,却被他的一声“薇儿”闹了个心酸。
薇儿,你真美;薇儿,我只对你一个人好……恋爱和蜜月时,赵喜欢称呼我“薇儿”的。可是,蜜月过后,也就是他开始迷上收藏火柴盒时,他渐渐直呼我的全名了,他已许久未唤我为“薇儿”了。
赵仍在叨叨地说着,我看着他,突然无限感慨。
这一个星期,赵瘦了些,背稍微驼了。他还是爱我的罢?否则,就算没有我,以他这个年纪和相貌,也可以很快地另寻新欢罢?我想。
不自觉地,我停下收拾行李,冲赵点了头。
赵立即喜笑颜开,赶紧说要请我到一个好地方吃晚饭,我一定会高兴的。
这个好地方,竟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一家川味水煮鱼饭馆。
那一天晚上,我应一位信基督的女友之约来这家饭馆吃晚饭,女友的未婚夫与他的大学同学赵也在座。吃完晚饭后,赵送我回去,途中,他伸出一只手掌,让我把手机号码写在他的掌心里。我又奇怪又好笑,说等他回到家,洗脸洗手时,这些数字就全飞了。他就笑说:“怎么会?落在我手心里的,是长不了翅膀的。”当时,他一脸的自信,搅醒了我的爱意……
这些记忆,温暖了我的心,当赵殷勤地点了我爱吃的几样菜后,问我还想吃什么菜时,我说,来瓶啤酒吧。
喝点酒,便可以忘记一些伤痛,让温暖留存。我是这么想的,也就喝了不只一瓶啤酒。而赵也没劝,陪着我喝。赵酒量比我好,是我先醉的,待我清醒过来,已在家里的大床上,此时,窗外晨光微露。
身边的赵,绻缩着身体,睡姿颇像婴儿,那一瞬,我的心,涌动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不自觉地轻咳了一声。
赵睁开了眼,伸手摸了摸我的额头。这是我和他没闹离婚前,每天清晨醒来,他常做的一个动作。我的心,一阵颤抖,突然想起那位信基督的女友说的话:“对于有磨难的婚姻,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那么,也许,出轨对我和赵这段婚姻是一种磨难;那么,也许赵的出轨,也是化了妆的祝福罢?
就给他一次机会吧。我想,然后,我闭上眼,赵的唇便伏上了我的唇。
收 藏
婚姻看似又恢复了平静。
赵整个人都变了,他时常对我嘘寒问暖,收藏火柴盒的爱好已无踪影,但我却沮丧地发现,我的心,再也无法正常而公平地对待他的一切了。
他负了我,理应对我好。这个念头,时刻在我心里缠绵,对赵所做的一切,便有了诸多的不满,时不时地便莫名奇妙发些小脾气,赵没有流露出计较的意思,对我更是加倍的好。
婚姻,就在我的诸多任性的小脾气中往前走着,同时,我竟像赵从前一般,迷上了收藏火柴盒。
凡到一个餐厅吃饭,或者有同事出差,我不是寻找餐厅里的火柴盒,便是托出差的同事收集。一盒、两盒、五盒、十盒……渐渐,我办公室的一个抽屉里,一大半的空间被各式各样的火柴盒占据了。我是瞒着赵做这一切的。就像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收藏火柴盒一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瞒着赵。我只把火柴盒们放在办公室里,工作之余,我喜欢把它们拿出来,细细地观看。
这样收集了大约三个月,一天傍晚,我下班,在地铁站口,突然发现有一家小“士多”卖火柴,是我没见过的款式,我兴高采烈地买了一盒,随手放进包里,便回了家。
冬天的天色黑的快,我到家时,天已全黑。
赵已做好晚饭,正在客厅里边看新闻联播边等我。我刚想把皮包挂在门口的衣架上,突然地,停电了。
赵立即大声嚷嚷,让我站着别动,他到卧室找电筒,看看是不是保险丝烧了。
家里的备用电筒放在卧室的床头柜里,黑暗中,我听到赵从客厅走向卧室的脚步声。步伐很小,想来,他是碰到了家里的东西慢慢走去的。
突然,我想起了皮包里的火柴盒,于是,立即拿了出来。
“哧”地一声,一束颤抖的火焰亮了起来,挟着一瞬间涌来的硫磺味道,在微弱的火柴光中,赵拿到了电筒。
是保险丝烧了,幸亏家里有备用的保险丝。
但是,房间重获光明并没有给我和赵带来喜悦。
赵有些惊讶地看着我手里的火柴盒,说:“你不抽烟,去哪弄了一盒火柴?”
我随口说,我收藏了不少火柴盒……话未说完,我突然看见赵怪异的神色,刹时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闭了嘴。
“原来,你一直都不肯原谅我。”终于,赵难过地说。
我的心一颤,看了看手里的那盒火柴,突然明白,原来,我之所以迷上收藏火柴盒,是因为我一直未曾原谅过赵。因为与赵的表面和好,促使我把我的怨转移到了火柴盒上,于是,我对一盒盒火柴盒的迷恋,就如,赵当初对火柴盒陷入了一种病态的迷恋一般,不同的是,他走了出来,我却跌了进去。
“我们真的无法再相爱了吗?我做错了事,又承认了错误,你为什么不原谅呢?其实,我明白你一直不原谅我,所以,每次你莫名奇妙地冲我发脾气时,我很难过,很压抑,总在想,如果当初答应你离婚,或者,我们都会过的轻松一些吧。”赵说,神色黯然。
我嚅嗫着嘴唇,眼泪急急地流了下来。
再见,火柴盒
我和赵的离婚手续,终于办好了。
赵拿走了存款,房子归我。整个过程,我俩心平气和,甚至,还一起吃了一顿“离婚晚饭”,赵才提着他的东西告别了我。
我站在阳台上,俯身向下望。赵走在通往小区大门口的小径上,像是知道我在阳台上看着他似的,他突然回过头来,微笑着冲我挥了挥手,然后转头。
他的步伐竟是轻快的。我突然想,看来,最后,我们都做对了,既然不能原谅,既然无法释怀,再假惺惺地维持着婚姻,于我,于赵,均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我回到客厅时,看见了客厅茶几上的一盒火柴。是上次停电后,我放在茶几上的,火柴盒里还有不少火柴杆,我一根一根地把它们点着了。
“哧”“哧”“哧”的声音中,一束束火焰在空气中颤抖着亮光,硫磺味道闯进我的鼻子里,很快,我的脚下横七竖八地躺着一根根秃了头的火柴杆,而火柴盒空空的、轻轻的。
我看着这些火柴杆儿,突然觉得,它们就像我和曾经相濡以沫、相亲相爱的日子,只可惜,被出轨、不信任、不原谅的心烧尽了。
有精美的火花做封面,还需要有满满的火柴杆在里面,才是一只完整的火柴盒。而如果把婚姻比作一只火柴盒,那么,爱是火花,赵是一根火柴杆儿,我是又一根火柴杆儿,尊重和信任又是一根火柴杆儿,性是另一根火柴杆儿……还有许多的火柴杆儿,但是,如果没有了爱的火花,火柴盒和火柴杆儿们便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在联系实际中享受乐趣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追求抽象的教学概念和理论,而使学生缺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力求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有机整合,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实际的联系。
因此,把生活中的素材引进课堂,让数学课堂生活化,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周围,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吸引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模型与算法一章中第一节“你今年几岁了”?在教学中可设计老师与学生展开这段对话。
老师:同学们相信吗?我能猜出你们中的任何一位同学的年龄。
学生(疑惑):老师,你来猜猜我的年龄。
老师:请你告诉我,你的年龄乘2减5得数是多少?
学生:21
老师:那你今年13岁。
学生(疑惑):迫切想知道老师怎么猜出来的?
这段对话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产生疑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设计情境化,在数学活动中享受乐趣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是以一种“权威”的姿态向学生“讲述”数学,而学生只有“遵从、模仿、记忆”的权利,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探索、发现、推理、论证。
新课程倡导动手实践,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避免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的学习方式。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力求教学设计情景化,为学生创造一个“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的空间,让他们在实践和交流中享受到乐趣。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字母表示数》一章中,第一节“字母表示什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
如图1,搭1个正方形需4根火柴棒
(1)搭2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2)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
(4)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学生在以上的问题情境中,通过与同伴进行交流,将问题从具体过渡到一般,从而探索出了规律。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它们在活动中享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师生互动平等化,在交流合作中享受乐趣
传统的数学课堂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教师是中心,学生由教师来“指挥”。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教学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参与者、合作者;教师不仅是学生活动的主持人,同时又是学生的忠实听众,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认识到自我价值,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四、数学知识问题化,在探索问题中享受乐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其中所隐含的问题,忽略知识形成的过程,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新课程提出,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享受到探索的乐趣。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学,“认识100万”的教学中,可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问题1: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为40万平方米,它可容纳100万参加国庆典礼的群众吗?
问题2:世界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是8488米,将100万本数学书摞在一起,它能与珠穆朗玛峰比高吗?
问题3:南京与上海相距约300千米,你走100万步,能从南京走到上海吗?
以上三个问题中都涉及了“100万”,抓住了教学重点,然后通过以下小组活动,进一步认识“100万”,从而解决问题。
小组活动1:估计100万人站在一起的面积
1000000÷4×1=25(万平方米)
由此可知,天安门广场可容纳100万人参加国庆典礼。
小组活动2:估计100万本数学书摞在一起的高度
1000000×0.01=10000(米)
由此可知,100万本书摞在一起的高度,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小组活动3:估计你约100万步的长度
1000000×0.5=500(千米)
由此可知,你走100万步,能从南京直到上海。
“活动”的正方体
教学这部分内容的常规思路是采用多媒体动态演示,或用若干个正方体纸盒实际剪一剪。实践发现,多媒体演示固然清晰,但呈现方式与学生有距离感,呈现的操作过程单一,学生被迫处于“观众”角度,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剪纸盒的方法令课堂节奏拖沓,学生的操作过程显得凌乱无序。如何高效地完成这部分的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经过一番思考,教师用硬纸板做了一个可以活动的正方体,6个面由若干块磁铁吸附在一起,可以自由伸展。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思路实际操作,动态演示了正方体表面逐步展开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了展开图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多问几句:谁来试试不同的剪法?同一个正方体,通过不同的剪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展开图,同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总结出“要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至少需要剪开7条棱”这一结论。
“变化”的长方体
对于初步接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生来说,这的确是一道难题。通常教师都是采用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此题,但总会无奈地发现一些学生无法结合图形理解此题的解题过程。针对这些学生的学习状况,一位教师精心制作了一个特殊的长方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先出示下半部分,如图。
再根据题意将长方体增高(添加上半部分,增加的四个面用红色卡纸制作)变成一个正方体,如图。
引导学生根据实物,观察长方体表面积所发生的变化,再结合图形进一步拓宽思路。这一过程将实物演示与抽象图形巧妙结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能力的一次飞跃。
“放大”的火柴盒
火柴盒现已不太常见,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就无法准确判断火柴盒内盒及外盒的特征。课前,一位教师找来一只小小的火柴盒,但发现火柴盒体积太小,无法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晰地观察并深刻地感知其特征。这时,另一位教师用彩色卡纸做了一个简易的火柴盒模型,内盒与外盒用不同色的卡纸制作,其体积与实物相比大了许多。课堂上,教师先向学生出示火柴盒实物,再出示放大的模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内盒与外盒的不同特征,通过这一举措顺利突破了教学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快乐”的拼装游戏
这是教学长方体特征之后的一道思考题,意在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巩固对长方体特征的认知。教师结合此题的训练目标共同商讨出统一的教学构想:利用彩色卡纸制作出题中图形各若干张,分别标上序号,学生组成小组观察图形并进行讨论,提出构想,再利用现有的图片实际拼装验证构想。这种先想象再验证的过程激发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拼装过程令每个学生兴趣盎然。经过实际的操作,一些小组发现了之前设想的偏差,并借助图片寻找出错误的根源,而每一次成功的验证都让学生欢呼雀跃,自信满满地去设想下一种拼装方法的可能性。在几张彩色卡纸的“协助”之下,七种不同的方法很快浮出水面,从而顺利地解决了难题。
一、联系生活,感受作品意蕴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学生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没有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
阅读归根结底就是读自己,生活体验越丰富,理解就越丰富越深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让他们在与教材对话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和情趣。
如教学《童趣》时,我让学生想想小时候玩得兴味盎然,长大后又觉得有些可笑的事情。老师先举例,学生借助提示,纷纷谈起了自己享受过的种种物外之趣。通过美好的回忆、丰富的想象,学生就非常容易体会到文中作者的感受。有了这些物外之趣,通过发掘教材中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能使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二、点拨适时,沟通心灵之桥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生活习惯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难以逾越,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架设心灵的桥梁,减少陌生感,缩短距离,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内涵上的感悟。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抢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抢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象,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了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抢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激感,创造想象空间
“文艺应该通过什么来感动人呢?感动就是在感情上的共鸣。”(黑格尔《美学》第一卷)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文学的特点,要善于利用一切条件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生创造有利于他们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运用这种“激情”“热情”去激发学生在感情上与作品的共鸣。例如,可以采用配乐朗诵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在教学《海燕》时,播放有关大海雄壮汹涌的波涛声,海燕勇敢翱翔的鸣叫声的录音磁带,激发学生想象海燕迎接暴风雨的雄姿;然后再让学生在磁带声中吟诵课文,并想象那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号浪涌、海燕振翅高翔、搏击风云的壮阔场面,以及暴雨骤至、激浊扬清、天清地明的清亮世界,从而让学生很好地进入课文的氛围和意境中去。
四、扮演角色,进行换位想象
一 、对词语的解释是有“法”可依的
对于一些类似如下词语的解释,必须要咬文嚼字,即不放过被解释词语中的每一个词素。像:钟爱有加,绝伦,当机立断,卓有成效等词语均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释。以“卓有成效”为例,“卓”是指卓越,突出;“成”指成绩;“效”指效果;这样将上述词素的解释有机地组合到一起,“卓有成效”是指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还有一些词语,我们可以运用上述方法来解释它们的原意,再解释引申意。如:打破沙锅问到底,轻于鸿毛,人声鼎沸,龙跃凤鸣等词语,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释。以“人声鼎沸”为例,从字面上看,是指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而实际上是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但是还有一些词语,也许运用上述两种方法来解释,不能行得通,这时,还必须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联系上下文来深入理解、体会。以“图腾”这个词语为例,从字面上看,这个词语确实不好理解,但联系原文:“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在古代,它就是中华民族始祖的图腾。”细细品味这两句话,前一句: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后一句:它就是中华民族始祖的图腾。后文的“它”是指前文的“龙”,既然“它”是指“龙”,那么在这里“图腾”的意思就是“象征”。
找近义词,反义词也是词语解释的特例。对于找近义词,反义词可以先从文中找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联系语言环境来找该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然后用找到的近义词,反义词来替换原词放到原句中再读,体会找到的近义词,反义词,是否符合原语言环境。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找“温和”的近义词,有的孩子将其写成了“温暖”,那么,是否准确呢?将“温暖”替换“温和”放到原句中读一读便清楚了。
二、 主要内容的概括,也是有“法”可依的
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要牢牢地把握住这段话中的几个主要的点,然后将其有机组合起来。首先让孩子边读边想,首次概括出几个点,然后结合所读内容,对概括出的几个点,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于遗漏的点进行充实,这样主要内容的概括经过孩子几个回合的边读边想,经过孩子几个回合的筛选与充实,基本上能概括得比较到位,而且长此以往,学生的概括能力会越来越强。在复习中,我们曾概括过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一个外国的教育专家邀请中国的几个小学生做了一个小实验。一个小口瓶里,放着七个穿线的彩球,线的一端露出瓶子。这只瓶代表一幢房子,彩球代表屋里的人。房子突然起火了,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逃出来的人才有可能生存。他请学生各拉一根线,听到哨声便以最快的速度将球从瓶中取出。实验即将开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瓶口上。哨声响了,七个孩子一个接一个,依次从瓶中取出了自己的彩球,总共才用了3秒钟。在场的人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位外国专家连声说:“真了不起,真了不起!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斟酌思考后,一个孩子回答:“一个外国的专家邀请……”还没等这个孩子说下去,其他的孩子已经敏锐的注意到“一个外国的专家”根本不是这段话的要点之一,那么这段话的要点有哪些呢?,在孩子潜心静读这段话后,思考出了以下几个点:中国的几个小学生,小口瓶,七个穿线的彩球,依次,3秒钟,合作。将这几个要点组合起来,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便清晰可见了:中国的几个小学生由于密切合作,仅用了3秒钟就将七个穿线的彩球依次从小口瓶中取出来。
其次,如果概括篇的主要内容,即几段话的主要内容,可以先运用上述方法概括出每段话的主要内容,然后把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
三、静心揣摩,加标点
在标点符号的复习上,应该引导学生静心揣摩,到底应该加什么标点,为什么这样加。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 “奶奶( )”小女孩叫起来,“啊( )请把我带走吧( )……”这三处应该怎样加标点?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出:这是小女孩第四次擦燃火柴产生的幻象,之前的三次美好的幻象稍纵即逝,小女孩这次看到了生前唯一疼她的奶奶,她心理一定非常急切,非常激动,非常渴望得到奶奶的疼爱,所以这三处,都应该加“!”。
四、音义结合,巧计多音字